未成熟油可能主要来源于初级可溶性有机物-Ⅰ。饱和烃提供的直接证据

未成熟油可能主要来源于初级可溶性有机物-Ⅰ。饱和烃提供的直接证据

一、未成熟油可能主要源自原生可溶有机质——Ⅰ.饱和烃提供的直接证据(论文文献综述)

曾维主[1](2020)在《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文中指出页岩油是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勘探的重点领域,松辽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陆相含油气盆地,具有巨大的页岩油勘探开发潜力。开展松辽盆地重点层位页岩油生成与富集机理研究对于盆地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常规油气资源衰竭后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博士论文通过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青山口组多口钻井岩心样品的矿物岩石学特征,TOC含量、岩石热解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参数,以及储集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实验测试,并重点分析了页岩含油量与岩石地球化学和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综合探讨富有机质页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形成条件和孔隙结构等对页岩油形成富集的影响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结论认识:(1)青山口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属于I型,当前正处于低成熟至成熟阶段,以液态烃大量生成为特征。通过分析页岩原始TOC0含量与岩石地化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青山口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与黏土矿物吸附、营养元素输入、藻类勃发和强还原底水环境等条件有关。处于生油窗成熟度阶段的富有机质页岩是页岩油形成富集的基本条件。(2)页岩的储集孔隙类型以矿物孔隙为主,并发育一定量的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页岩孔隙数量以孔径小于10nm的微小孔隙为主,而孔隙体积主要来自孔径大于10nm的较大孔隙贡献。微小孔隙是页岩的主要孔隙喉道,该类孔隙越发育,孔隙结构越复杂,孔隙连通性越好;较大孔隙是页岩的主要孔隙空间,该类孔隙越发育,孔隙结构越简单,孔隙连通性越差。(3)生油阶段有机质对页岩孔隙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液态产物充填孔隙空间并堵塞孔隙喉道;二是固体有机质自身发育一定量的泡形大孔和收缩裂缝,增加页岩储集性能。不同类型矿物对孔隙结构的影响不同,伊利石是页岩孔隙喉道的主要贡献者,绿泥石充填微小孔隙并堵塞孔隙喉道,石英有利于粒间孔隙的发育,长石发育一定量的溶蚀孔隙或以次生矿物形式充填孔隙空间,碳酸盐矿物主要以胶结物形式破坏页岩孔隙结构。(4)青山口组页岩含油量存在明显的时空非均一性,纵向上青二、三段页岩含油量明显低于青一段,横向上古龙凹陷地区页岩的含油量较高;含油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埋深超过1700m后,含油饱和度OSI值大于100mg/g,表明该深度区间具备一定的页岩油资源潜力;成熟度较高的古龙凹陷页岩中可溶有机质族组成与该地区原油基本一致,液态烃的可动性较好,该地区页岩油资源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5)页岩中烃类的富集受到有机质和矿物组成的影响,含烃量随着TOC含量和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生烃量是控制页岩油富集的主要因素;含烃量随着伊利石和石英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与这些碎屑矿物是页岩孔隙空间的主要贡献者有关;含烃量随着长石和绿泥石矿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这些矿物主要以次生矿物形态充填并堵塞孔隙喉道有关。(6)孔隙结构对页岩油富集具有明显影响,页岩的OSI含量随着N2吸附孔隙体积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压汞孔隙体积的增加而增大,表明不同孔径范围内的孔隙对页岩油富集影响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页岩中的游离烃主要赋存于大于10nm的孔隙中,而吸附烃主要赋存于小于10nm的孔隙内;OSI含量与汞滞留比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页岩孔隙连通性越差,越有利于页岩油的滞留。(7)低成熟页岩中主要发育油质沥青,成熟页岩中含有大量烃类包裹体。根据荧光颜色和荧光寿命可将烃类包裹体划分为3种类型,不同类型包裹体与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密切相关,代表不同演化阶段的页岩油类型。荧光寿命与烃类包裹体密度密切相关,据此预测齐家古龙凹陷区青山口组产出的页岩油密度在0.750.80g/cm3之间,而扶余抬升区产出的页岩油密度在0.930.94g/cm3之间。

纪红[2](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提出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赵悦,蔡进功,雷天柱,杨燕[3](2018)在《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泥质烃源岩中的滞留有机质存在多种赋存状态,包括游离态有机质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别,故而在烃源岩精细评价中的意义不同,但尚无完善的对其定量表征的方法。采用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四段上亚段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通过分析溶剂抽提和连续化学处理过程中(碱解-HCl酸解-HF/HCl酸解处理)样品热解参数的变化,包括游离烃、裂解烃和总有机碳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定量测定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产率,建立了不同赋存状态滞留有机质的定量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矿物结合态可溶有机质在烃源岩滞留有机质中的数量十分可观,传统地化分析中的Rock-Eval热解评价方法和氯仿沥青A评价方法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存在较大局限性。深入研究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地化特征,将会拓宽对油气生成理论及滞留油气赋存状态的认知。

张志荣[4](2014)在《不同类型样品中生物标志物精细分析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标志物是石油地质样品中的分子化石,是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油气勘探开发应用研究和地球化学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科学家们碰到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其中的生物标志物应该如何去分析并应用,成为了领域研究的前缘与热点。本文展开了5方面的探索研究,具体包括对低成熟烃源岩中的可溶有机质、干酪根、高成熟的固体沥青、烃源岩,以及储层油气包裹体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手段,包括分子筛、单体烃碳同位素、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激光微裂解-色谱-质谱以及激光剥蚀单体油气包裹体分析等。(1)低成熟的油页岩是进行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研究的良好对象,桦甸油页岩具有成熟度低、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适合于进行湖相藻类烃源的深入研究。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表明,含有L属葡萄球藻以及湖相浮游鞭毛藻的重要贡献;高含量的藿烯具有明显偏负的碳同位素,可能直接来源于甲烷氧化菌,有机质主要来自于分层明显的较深湖体中的微藻,而正构烷烃分布显示其可能来源于水生植物。(2)根据两个桦甸油页岩干酪根的热解-色谱-质谱分析,结合对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的研究,发现生烃能力主要来自于微藻。而HD-20样品中相对更高含量的芳烃化合物可能来自于其中低丰度的高等植物镜质体以及底栖宏观藻。首次从油页岩干酪根热解产物中直接检测到了 C40单芳环番茄红素衍生特殊生物标志化合物,可以直接明确指示其中的葡萄球藻为L属。根据正构双烯烃以及1-烯烃的相对分布,也可能反映有另外一种无法用常规有机岩石学方法鉴定的微藻存在。(3)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两套烃源岩的地球化学以及加氢热解分析,发现饱和烃产物中以低分子量的正构烷烃为主,同时具有明显的烷基环己烷产出,两者分子量分布范围具有很高的可比性,反映其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芳烃化合物分析发现,寒武系烃源岩与奥陶系烃源岩均处于高-过成熟阶段,而前者的成熟度相对后者更高。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烃源岩为库克型,具有以粘球形藻占主导的有机质组成;而奥陶系烃源岩为稀释的库克型,粘球形藻对有机质具有较大贡献。此外,粘球形藻对寒武系烃源岩的贡献更大。(4)应用两种基于色谱-质谱分析的热解技术(Pyroprobe和激光微裂解)对四川盆地寒武系的固体沥青样品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Pyroprobe的分析产物中以芳烃化合物为主,而激光微热解产物中以脂肪烃类为主。两种热解方式的脂肪烃类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均显示出具有藻类来源的母质以及类似的饱和烃/烯烃比值。对于固体沥青样品,激光微裂解的分析手段更为有效。(5)在总结油气包裹体分析技术现状的基础之上,应用自主设计和制造的样品池,以及对传输系统的不断改进,开拓探索了单体油气包裹体的分析技术及其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目前已经能够获取单(个)体油气的成分范围为i-C4-n-C33,突破了此前此项技术C20左右的技限制。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单体包裹体分析,结果显示塔河油田至少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早期捕获的黄色荧光包裹体油源可能来自于∈1-O1优质烃源岩,运移距离较长;晚期蓝色荧光包裹体油源应主要来自03碳酸盐烃源岩。

高林[5](2011)在《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勘探潜力评价与目标优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指山-美姑地区前期研究成果显示出该区具有良好探勘前景,但目前对其主力烃源岩层、储层、圈闭条件等基础地质问题认识程度不够,该区是否也像四川盆地内一样发育多套烃源岩,其生烃能力如何,以及储层、圈闭条件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工作。本次论文充分利用前期勘探研究成果,结合野外地质工作,开展研究区烃源评价、储层评价、圈闭识别与描述、油气成藏分析等工作,对区内主要勘探目的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划分成藏组合,探讨可能的圈闭类型,评价其资源潜力,圈定下一步的有利勘探区域及目标。通过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研究区发育龙马溪组泥质岩、筇竹寺组泥质岩、栖霞-茅口组碳酸盐岩等多套优质烃源岩,虽然目前都已处于高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但资源量计算表明,研究区仍具备较充足的油气来源。就层系而言,龙马溪组烃源岩为研究区最好的烃源岩,资源量最高,生烃潜力最大;筇竹寺组烃源岩资源量次之。就各构造单元,雷波鼻凸和马边绥江凹陷资源量最为丰富,为最好的供烃区。(2)发育多套碳酸盐岩储层,多以溶蚀孔洞型或裂缝型为主,未发现礁滩相优质储层;峨眉山玄武岩裂缝型储集层系是该区不可忽视的一套重要储集层系。(3)研究区经历了志留纪末期的隆升、剥蚀,二叠纪中期玄武岩的喷发,喜山期水平构造挤压及晚期差异性垂直升降运动,而形成目前盆岭相间的断块构造格局。(4)资料解释仅初步落实构造圈闭3个,而对非构造类圈闭的认识目前仅仅是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之上,如嘉陵江组非构造类圈闭。(5)推测油气的汇聚区主要集中于雷波鼻凸的中(偏北)部、凉东美姑断凹的东南缘和北部、马边-绥江凹陷的西部、沐川斜坡的南部。东部汇聚区与有利储层发育区、有利保存单元区基本相对应。(6)邻区一系列油气藏(田)均具有多源供烃、晚期构造定型、多期聚集改造、后期油气转化这样一个共同特征,五指山-美姑区块在古构造条件(金阳-沐川-马边古隆起)、储集条件、源岩条件、保存条件、圈闭条件等具有较好相似性。(7)雷波鼻凸北段综合评价为1类勘探区,可以作为下步勘探的主要目标区;马边-绥江凹陷、沐川斜坡南部为2类勘探区带;其它为3类勘探区带。

杨淑芬[6](2009)在《咸化环境下生烃母质演化特征研究 ——以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进一步探讨咸化环境烃源岩的有机质演化特征及其生烃机理,对高盐环境下常见水生生物—盐藻进行了生烃热模拟研究,并同淡水环境中常见水生生物—微囊藻进行了生烃比较,在此基础上较详细探讨了该环境下有机质生烃演化的地球化学特征,且主要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1、盐藻原样可溶有机质正构烷烃出现双重碳数分布形式,即在nC11~nC17范围内呈较明显的奇偶优势,nC18~nC26(C28)范围内呈偶奇优势分布。其正构烷烃的这种碳数分布形式与柴西第三系咸化环境下原油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形式很相似,说明盐藻很可能是其烃源岩的主要母质来源之一。2、柴西地区原油具有高含量的重排甾烷、常规甾烷、4-甲基甾烷,说明它们母质主要为菌藻类。而本研究中两种藻的原始样品中均检出较丰富的C27~C29常规甾烷、重排甾烷系列化合物和4-甲基甾烷以及相对丰度较低的C21~C22孕甾烷,这就进一步证实了藻类是柴西地区生油岩的重要母质来源之一。同时这两类藻中都有常规甾烷C27与C29含量几乎相等的特征,这在之前未曾见有文献报道过。因此,在以后的源岩有机质特征的探讨中,应该考虑这种特殊性。3、淡水环境微囊藻和高盐环境盐藻原样抽提产物芳烃馏分和非烃馏分中都未检出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微囊藻在热模拟温度到350℃时检出咔唑类系列含氮化合物,其相对百分含量仅为7.07%,而盐藻在热模拟温度300℃时就出现大量咔唑类系列含氮化合物,且其在芳烃馏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可达30.97%;淡水环境微囊藻仅在热模拟温度350℃时出现咔唑类含氮化合物,低于此温度或高于此温度都未检出该类含氮化合物,而盐藻不仅在热模拟温度300℃时检出大量咔唑类系列含氮化合物,而且在热模拟温度350℃时依然含有大量此系列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达15.44%)。可见,淡水微囊藻和高盐环境盐藻都能够生成咔唑类含氮化合物,但前者产率远不如后者,而且前者出现的范围比较窄,后者可出现在从低成熟到成熟的整个产油期间。4、通过这次研究,我们认为盐藻不仅是柴西第三系生油岩重要的生油母质—低等水生生物、菌藻类中重要的生油母质之一,而且对现有油田做出贡献的主要是下干柴沟组上段(E32)。本次盐藻的热演化特征,可以用于该环境或相似环境地区的油源对比研究和预测。

张长青[7](2008)在《中国川滇黔交界地区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成矿模型》文中提出川滇黔交界地区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银锗生产基地之一。尽管前人对与该地区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但是有关铅锌矿与峨眉山玄武岩关系、矿床成因模型等一些重大问题仍未解决。本文在深入解剖典型矿床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有机质与成矿、成矿流体和成矿时代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运用氯仿沥青“A”的提取、有机质族组分、色谱-质谱、岩石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扫描电镜、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等方法和手段,主要研究了矿床有机质与成矿关系、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年代、成矿模型等内容,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以厚层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石,具有明显后生特征,受岩性(岩相)和断层双重控制。矿体形态主要有地层控制型、断裂控制型和古喀斯特控制型三种。2.岩矿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表明,铅锌元素的主要富集层位为前震旦系基底、震旦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矿石和这些地层岩石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特征,表明这些地层为区域铅锌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矿石和围岩铅、硫、碳、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壳源特征,硫来自碳酸盐岩中硫酸盐的还原,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3.详细研究赤普铅锌矿床内的有机质成因,认为有机质成熟度较高,矿石和围岩沥青经历了相似的高盐度、强还原过程,有机质主要来自海相页岩和碳酸盐岩,没有陆源有机质的加入;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主要起到还原剂的作用,它可将碳酸盐岩中的硫还原为HS-或H2S,为硫化物沉淀提供条件。4.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川滇黔地区的铅锌矿床主要成矿均一温度为170~270℃,主要盐度为8.0~16.99wt%(NaCl)eq,属于低温中等盐度矿床。成矿流体组分为NaCl-CaCl2(MgCl2) -H2O体系,金属沉淀机制为含矿热卤水与还原流体(如有机流体)的混合。5.通过高精度超低本底单颗粒闪锌矿Rb-Sr测年技术,精确测定大梁子铅锌矿床的成矿年龄为(366.3±7.7 Ma)。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高岭石的赋存状态是测年结果成功与否的关键。6.在成矿时代约束下,基于大地构造背景、控矿因素和成矿流体耦合关系的成矿模型为:1)晋宁运动后大规模的海侵,导致初始矿源层沉积:2)加里东期的构造运动导致区域内局部地势抬升,断裂活动广泛发育,沉积盆地中地层水和大气降水在重力驱动下发生运移,萃取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逐步演变为含矿热卤水;3)早印支或早燕山期造山构造运动使得川滇黔地区进入陆内发展阶段,并导致了楚雄-西昌边缘前陆盆地的形成。古特提斯俯冲碰撞作用下地壳发生区域性上隆,在造山带内形成测在重力和温度、压力差的驱动下成矿流体再次活化富集、运移;印支期或燕山期运动造山阶段造成逆冲断层的广泛发育;4)印支或燕山运动晚期的造山后的侧向挤压,局部正断层发育,形成局部减压扩容空间,为流体的运移和硫化物沉淀创造条件,流体沿不整合面和断层面快速运移,在减压扩容空间沉淀形成铅锌矿床。7.通过研究区与全球经典MVT矿床的对比,认为川滇黔地区的铅锌矿床是与盆地流体活动有关的MVT矿床。

刘文汇,张殿伟[8](2006)在《中国深层天然气形成及保存条件探讨》文中认为深层天然气是油气勘探潜在的重要领域,加强深部勘探成为油气区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将现有与深层气有关的概念进行了甄别分析,最后厘定深层气为埋藏深度大于4500m,在高温、高压和环境介质共同作用下形成和聚集的天然气,就有机质垂向演化而言,主要指沉积层在生油窗以下层位形成和赋存的天然气,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层气存在的范围进行了探讨。结合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深入研究了深层天然气气源,认为干酪根、聚集型可溶有机质和分散可溶有机质均对深层天然气的形成具有重大贡献,特别是认为分散可溶有机质在叠合盆地可以作为深层气的重要气源。最后根据中国构造演化、烃源发育特点,初步预测了中国深层天然气的分布状况与范围。

梁兴[9](2006)在《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沉积盆地已不复存在,现今残存构造-沉积实体的基本性质是多旋回叠合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中燕山期以来的后造山期强大的陆内造山运动和盆山脱耦作用对印支期以前的海相沉积盆地和印支-早燕山期同造山期前陆盆地的强烈破坏与改造是南方海相盆地演化的重要特色。面对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盖层剥蚀严重、水文开启程度高的中国南方海相新区,“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与综合评价的关键。通过最近十年的南方海相勘探实践与系统总结,提出在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和勘探部署过程中引入并应用赋予具备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含油气系统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指出含油气保存单元已经成为一种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为核心的油气成藏研究体系,适合于构造复杂、水文开启程度高、断层发育的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这对南方海相有利勘探区块评价和勘探靶区优选既现实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科学的理论意义。 认为南方海相油气能否得以成藏并保存到今,取决于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封闭保存体系、烃充注源、圈闭与储层、成藏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匹配关系等4个方面因素的有效匹配。明确提出整体封闭体系、圈闭、含油气目的层系是构成含油气保存单元的3个基本要素,可以从赋存油气藏目的层系之上的区域盖层覆盖程度、遮挡条件和封闭保存体系的顶界等3个方面入手圈定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范围。以整体封闭保存体系的有效区域盖层与含油气系统存在的成生关系为基础,将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出持续型、重建型(包括沉积重建型和构造重建型)、保持型、残留型(包括剥蚀残余型和构造肢解型)等4种基本类型。 提出了以现今含油气系统能否得以形成和保存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为核心进行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的新思路,强调在勘探初期阶段只能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作为南方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的关键。强调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应围绕盆地构造演化这个决定根本的主线,从区域盖层、烃充注源、储集层、圈闭等因素的“时空匹配”来动态地(正演)研究现今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展布,从含油气系统形成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强弱、成藏时间早晚、区域盖层保存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储层有机流体等方面来描述(反演)现今含油气系统赖以存在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以盖层、抬升剥蚀、褶皱断裂、岩浆活动等宏观性地质条件和油气流体、水文地质与水化学场、地温与地电化学等微观封存能力标志为手段进行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综合评价。

陈孔全[10](2006)在《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含油气系统》文中指出从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入手,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以盆地分析方法为手段,结合平衡剖面等方法,综合研究江陵凹陷的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开展盆地结构特征、盆地原型演化与成盆期研究,对江陵凹陷进行了整体和动态分析,认为江陵凹陷是受公安—松滋断层和丫角—新沟咀断层控制形成的凹陷型断陷盆地。盆地演化经历了晚侏罗—早白垩世的盆地形成阶段;晚白垩—始新世新沟咀组的第一期断陷阶段、荆沙组—荆河镇组的第二期强烈断陷阶段和早第三纪末期与晚第三纪的构造反转与隆升剥蚀阶段。 以板内形变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几何学、构造动力学分析手段和方法。从变形层次的角度,划分江陵凹陷的形变层,分析不同变形层的形变特征与形变史;在此基础上,进行构造样式分类、探索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各形变区各主要形变作用的形变机制与期次以及与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的关系。提出江陵凹陷具有三个主要形变期: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和喜山中晚期,对应发育三个主要不整合面。江陵凹陷发育四组、三个期次的断裂系统,第一期为K2y—Ex时期形成,以张性为主,走向以NE或NEE向为主,近EW向为辅,控制凹陷的构造格局:第二期为Ej—Ejh时期形成,整体表现为张性、平面上以NE向为主;第三期为Ejh末期与末期形成,整体为压扭性,平面上为近SN向或NW向,部分为早期张性断层反转。江陵凹陷盐构造主要形成于荆沙组—荆河镇组时期,至广华寺组末期最终定型,盐构造主要发育在荆州背斜带和南部断洼带两侧,盐构造形成有助于油气运移,同时控制江陵凹陷的油气聚集。 江陵凹陷发育潜江组、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二套生油岩,潜江组生油岩埋深浅,主体处于未—低成熟阶段。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下段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中低,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烃源岩主体进入成熟阶段,处于大量生油阶段,是江陵凹陷的主力烃源岩,烃源区分布在以江口—梅槐桥—虎渡河—资福寺为中心的近E—W向区域内,包括荆州背斜带。主力烃源区分布在梅槐桥—虎渡河洼陷,以梅槐桥洼陷为主。江陵凹陷工业油层主要分布在白垩系渔洋组、下第三系新沟嘴组下段。以低密度、低含硫、轻质油为主,原油具高饱和烃含量,低Pr/ph值、高r—蜡烷/α βC30藿烷值,较高C27甾烷含量,成熟度较高等地化特征,白垩系原油与新沟嘴组下段原油同源,均为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下段烃源岩形成。 据源—储关系,可以将江陵划分三个含油气系统,其中以ES上—EX下→K—EX下—Ej(!)含油气系统为主。根据储—盖空间配置,将ES上—EX下→K—EX下—Ej(!)含油气系统进一步划分三个次级系统,根据源、储、盖圈闭、通道等成藏要素的空间配置,总结了江陵凹陷

二、未成熟油可能主要源自原生可溶有机质——Ⅰ.饱和烃提供的直接证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成熟油可能主要源自原生可溶有机质——Ⅰ.饱和烃提供的直接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页岩油定义
        1.1.2 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页岩油形成机理
        1.2.2 页岩油赋存状态
        1.2.3 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方法与思路
        1.3.3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地质背景与样品来源
    2.1 松辽盆地概况
    2.2 构造演化与沉积地层发育
    2.3 青山口组沉积环境
    2.4 样品来源
第3章 页岩的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
    3.1 研究进展
        3.1.1 页岩矿物学研究进展
        3.1.2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3.2 实验方法
        3.2.1 矿物与有机岩石学
        3.2.2 有机地球化学
    3.3 矿物与有机岩石学分析
        3.3.1 矿物组成
        3.3.2 显微组分
        3.3.3 镜质体反射率
    3.4 页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3.4.1 有机碳含量与热解参数
        3.4.2 有机质碳/氮比与碳同位素
    3.5 页岩分子与同位素地球化学
        3.5.1 生物标志化合物
        3.5.2 单体碳同位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山口组页岩的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特征
    4.1 研究进展
        4.1.1 页岩孔隙类型研究进展
        4.1.2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4.2 实验方法
    4.3 页岩孔隙类型扫描电镜观察
        4.3.1 页岩组成能谱识别
        4.3.2 矿物孔隙
        4.3.3 有机质孔隙
        4.3.4 微裂缝
    4.4 页岩孔隙结构低压气体吸附分析
        4.4.1 二氧化碳吸附
        4.4.2 氮气吸附
    4.5 页岩孔隙结构的高压压汞测试
    4.6 页岩孔隙分形维数计算
        4.6.1 氮气吸附分形维数
        4.6.2 压汞分形维数
    4.7 页岩孔隙连通性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页岩油储集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进展
    5.2 有机质对页岩油储集孔隙发育的影响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成熟度
        5.2.3 有机质类型
    5.3 矿物组成对页岩油储集孔隙结构的影响
        5.3.1 粘土矿物
        5.3.2 石英矿物
        5.3.3 长石矿物
        5.3.4 碳酸盐矿物
    5.4 可溶有机质对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5.4.1 页岩可溶有机质萃取前后孔隙结构比较
        5.4.2 液态烃对孔隙结构的影响
        5.4.3 萃取后页岩孔隙影响因素分析
    5.5 孔隙连通性影响因素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青山口组页岩含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6.1 研究进展
        6.1.1 含油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6.1.2 页岩油富集的影响因素
    6.2 青山口组页岩的含油性特征
        6.2.1 热解自由烃
        6.2.2 可溶有机质
        6.2.3 游离油和吸附油
    6.3 页岩有机质和埋深的影响
        6.3.1 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
        6.3.2 埋深的影响
    6.4 矿物组成的影响
        6.4.1 粘土矿物
        6.4.2 石英和长石矿物
    6.5 孔隙结构的影响
        6.5.1 孔隙体积
        6.5.2 孔隙大小
        6.5.3 分形维数
        6.5.4 孔隙连通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青山口组页岩烃类包裹体与页岩油密度预测
    7.1 研究进展
    7.2 实验方法
    7.3 油质沥青与包裹体的形态与分布
    7.4 油质沥青与包裹体的荧光寿命
    7.5 页岩油生成与产出密度预测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本博士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物性及族组成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烃源岩的分布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4.2.7 油源分析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与实验
    1.1 样品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连续处理过程中S1, S2和CTOC的变化规律
    2.2 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称重产率
    2.3 S1和S2与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称重产率的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4)不同类型样品中生物标志物精细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低成熟烃源岩中生物标志精细分析及应用
    2.1 引言
    2.2 样品地质背景
    2.3 样品信息及实验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及展望
第三章 低成熟烃源岩干酪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热解-色谱-质谱分析及其应用
    3.1 引言
    3.2 样品及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及展望
第四章 高-过成熟烃源岩(干酪根)中生物标志物的加氢热解分析技术
    4.1 引言
    4.2 加氢热解(HyPy)技术介绍
    4.3 样品背景及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与展望
第五章 固体沥青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5.1 引言
    5.2 样品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与展望
第六章 油气包裹体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及其应用
    6.1 引言
    6.2 单体油气包裹体激光剥蚀—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的研发
    6.3 塔里木盆地含油包裹体激光剥蚀—色谱—质谱分析结果
    6.4 油气包裹体古温度、古压力计算(以塔河油田为例)
    6.5 Pyroprobe群体油气包裹体分析方法
    6.6 单体油气包裹体分析技术的应用(塔河油田油气成藏期次及其油源分析)
    6.7 本章小结与展望
第七章 取得的主要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

(5)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勘探潜力评价与目标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依据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烃源岩评价
        0.2.2 圈闭含油气性评价
        0.2.3 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
    0.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0.3.1 研究思路
        0.3.2 技术路线
    0.4 主要工作量
    0.5 论文创新点
第1章 区域地质特征
    1.1 工区位置
    1.2 大地构造特征
    1.3 构造演化
        1.3.1 震旦纪-三叠纪地台型海相盖层形成阶段
        1.3.2 晚三叠世晚期-古近纪内陆大型盆地形成阶段
        1.3.3 古近纪晚期-第四纪陆内复合造山阶段
    1.4 地层及沉积特征
        1.4.1 震旦系灯影组沉积期
        1.4.2 寒武纪
        1.4.3 奥陶纪
        1.4.4 志留纪
        1.4.5 泥盆纪
        1.4.6 二叠纪
        1.4.7 三叠纪
第2章 烃源岩评价
    2.1 主力烃源岩层的圈定
        2.1.1 有效烃源岩评价标准
        2.1.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2.1.3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2.1.4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2.1.5 主力烃源岩确定
    2.2 寒武系烃源岩
        2.2.1 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展布
        2.2.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2.3 奥陶系烃源岩
        2.3.1 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展布
        2.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2.4 志留系烃源岩
        2.4.1 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展布
        2.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2.5 二叠系烃源岩
        2.5.1 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展布
        2.5.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2.6 三叠系烃源岩
        2.6.1 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展布
        2.6.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2.7 小结
第3章 储层评价
    3.1 碎屑岩储层
        3.1.1 储层发育概况
        3.1.2 储层特征
        3.1.3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3.1.4 储层评价
    3.2 碳酸盐岩储层
        3.2.1 储层发育概况
        3.2.2 岩石学特征
        3.2.3 孔隙类型及特征
        3.2.4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3.2.5 储层评价
        3.2.6 有利储层预测
    3.3 火山岩储层
        3.3.1 储层发育概况
        3.3.2 储层特征
        3.3.3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3.3.4 储层评价及预测
    3.4 小结
第4章 圈闭识别与描述
    4.1 地震资料解释方案及流程
        4.1.1 地震标准反射层的选择与特征
        4.1.2 地震标准反射层属性标定
        4.1.3 资料解释
    4.2 速度校正及建场
    4.3 变速成图及圈闭特征
    4.4 其它圈闭线索
        4.4.1 五指山二维区特殊地质现象
        4.4.2 五指山区块非构造类圈闭线索
        4.4.3 美姑区块圈闭线索
第5章 油气成藏预测及成藏模式
    5.1 成藏组合划分
        5.1.1 定义
        5.1.2 川西南地区划分成藏组合的意义
        5.1.3 划分原则和依据
        5.1.4 川西南地区成藏组合划分
    5.2 油气成藏历程预测
    5.3 现今油气可能聚集部位
    5.4 油气成藏模式
第6章 区带评价及目标优选
    6.1 区带优选
        6.1.1 雷波鼻凸
        6.1.2 马边-绥江凹陷
        6.1.3 沐川斜坡
        6.1.4 凉东美姑断凹
    6.2 勘探目的层优选
    6.3 圈闭初步评价及优选
        6.3.1 圈闭优选原则
        6.3.2 圈闭评价及优选
    6.4 勘探潜力初步分析
    6.5 勘探部署建议及存在问题
        6.5.1 勘探部署建议
        6.5.2 存在问题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申请人简况表

(6)咸化环境下生烃母质演化特征研究 ——以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地质概况
    第二节 柴西第三系生烃母质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案
第二章 热模拟实验
    第一节 样品概况
    第二节 实验流程与仪器说明
第三章 沥青“A”及族组分特征
    第一节 沥青“A”演化特征
    第二节 族组分演化特征
第四章 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链烷烃演化特征
    第二节 三环二萜烷及藿烷系列演化特征
    第三节 甾族化合物演化特征
第五章 芳烃馏分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芳烃馏分组成
    第二节 含氮化合物研究简介
    第三节 芳烃馏分中含氮化合物特征
第六章 柴西地区第三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第二节 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节 原油和盐藻演化特征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川滇黔交界地区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成矿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铅锌资源现状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二章 全球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2.1 密西西比型(MVT)矿床特征
    2.2 MVT矿床分布
    2.3 区域成矿背景
    2.4 矿区规模和多样性
    2.5 矿床地质特征
        2.5.1 围岩
        2.5.2 控矿因素
        2.5.3 矿体形态
        2.5.4 矿物组合特征
        2.5.5 矿石组构
        2.5.6 围岩蚀变
    2.6 地球化学特征
        2.6.1 成矿流体
        2.6.2 成矿物质
        2.6.3 有机质与成矿
        2.6.4 蒸发岩与成矿
        2.6.5 成矿时代
    2.7 成矿模型
        2.7.1 流体运移模式
        2.7.2 金属沉淀机制
    2.8 找矿标志
        2.8.1 构造标志
        2.8.2 角砾岩标志
        2.8.3 地层标志
        2.8.4 有机质标志
        2.8.5 物探标志
        2.8.6 化探标志
    2.9 小结
第三章 区域构造背景及矿床分布
    3.1 大地构造位置
    3.2 地层
        3.2.1 基底地层
        3.2.2 沉积盖层
    3.3 构造
        3.3.1 康定-奕良-水城断裂
        3.3.2 安宁河-绿汁江断裂
        3.3.3 弥勒-师宗-水城断裂
        3.3.4 小江断裂带
    3.4 岩浆岩
    3.5 区域地质演化
        3.5.1 基底形成(~800Ma)
        3.5.2 新元古代夭陆裂解(800~543Ma)
        3.5.3 寒武纪至石炭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展(543~295Ma)
        3.5.4 二叠纪至早三叠世攀西陆内裂谷演化(295~241Ma)
        3.5.5 三叠纪故特提斯洋闭合(241~205Ma)
        3.5.6 晚三叠世—白垩纪陆相盆地发育期(227~65Ma)
        3.5.7 古近纪—第四纪现代地质构造地貌形成(65~2.6Ma)
        3.5.8 第四纪(2.6~0Ma)阶地形成
    3.6 小结
第四章 川滇黔地区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4.1 中国MVT矿床分布
    4.2 川滇黔地区MVT矿床地质特征
        4.2.1 地层特征
        4.2.2 构造特征
        4.2.3 矿床品位吨位特征
        4.2.4 矿体特征
        4.2.5 矿石矿物
        4.2.6 矿石构造
        4.2.7 矿石结构
        4.2.8 围岩蚀变
        4.2.9 矿物共生组合及世代关系
    4.3 小结
第五章 区域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1 微量元素特征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
        5.3.1 铅同位素
        5.3.2 硫同位素
        5.3.3 氢氧同位素
        5.3.4 碳氧同位素
    5.4 小结
第六章 有机质与成矿作用
    6.1 有机质与成矿的研究现状
    6.2 有机质组成、结构
        6.2.1 沥青的广泛发育
        6.2.2 有机包裹体的发育
        6.2.3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6.2.4 有机包裹体气相组分
    6.3 讨论
        6.3.1 沥青特征对比
        6.3.2 有机包裹体分析
    6.4 生物标志化合物与成矿
        6.4.1 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
        6.4.2 样品来源
        6.4.3 分析流程和仪器条件
        6.4.4 氯仿沥青"A"及其族组分
        6.4.5 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
        6.4.6 有机质成熟度
        6.4.7 有机质来源
        6.4.8 有机质演化条件
    6.5 有机质与成矿的关系
    6.6小结
第七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7.1 区域流体包裹体特征
        7.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7.1.2 温度盐度
        7.1.3 流体包裹体组分特征
    7.2 典型矿床研究——以赤普铅锌矿床为例
        7.2.1 矿物共生组合及成矿阶段划分
        7.2.2 取样位置和研究方法
        7.2.3 流体包裹体特征
        7.2.4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7.2.5 流体包裹体组分
    7.3 讨论
        7.3.1 矿化和硅化的关系
        7.3.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7.3.3 成矿物质来源
        7.3.4 成矿流体变化
        7.3.5 成矿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成矿时代
    8.1 研究现状
    8.2 闪锌矿Rb-Sr法定年
    8.3 测试方法及结果
        8.3.1 采样位置
        8.3.2 方法流程
        8.3.3 测试结果
    8.4 讨论
        8.4.1 年龄可靠性
        8.4.2 成矿物质来源
        8.4.3 闪锌矿形态研究
        8.4.4 地质意义
    8.5 小结
第九章 成矿模型
    9.1 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与MVT矿床对比
        9.1.1 共同特征
        9.1.2 不同特征
    9.2 铅锌矿床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
    9.3 成矿模型
        9.3.1 以往矿床成因认识
        9.3.2 成矿要素
        9.3.3 矿床模型
    9.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国深层天然气形成及保存条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层气的概念
2 深层天然气的形成
    2.1 深层天然气的气源
    2.2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对深层天然气的作用
3 深层天然气的保存条件
    3.1 深层气的圈闭条件
    3.2 深层天然气的储、盖层条件分析
4 深层气在中国的分布
    4.1 高演化海相深层天然气分布
    4.2 前陆盆地快速埋藏深层气分布
    4.3 深层天然气在中国各盆地的分布
5 结语

(9)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没有盆地,也就没有石油
    1.2 保存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与评价的关键
    1.3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南方海相勘探的基本单元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与内涵
    2.1 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2.1.1 保存条件认识和重视较早
        2.1.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提出较晚
        2.1.3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应用
    2.2 客观地质条件的认知基础
        2.2.1 南方海相原型盆地不复存在,精确恢复也非常困难
        2.2.2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原始含油气系统演化的最终归宿
        2.2.3 现今含油气系统只能存在于封闭保存体系之中
        2.2.4 继承性保存和重建型新生构成海相含油气系统全貌
        2.2.5 晚期封闭保存体系是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研究重点
        2.2.6 南方海相油气地质差异性十分明显
    2.3 定义与内涵
        2.3.1 赋予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
        2.3.2 含油气保存单元新概念的新特色
        2.3.3 含油气保存单元不等同于“沉积盆地”或区域构造单元
        2.3.4 含油气保存单元有别于含油气系统
        2.3.5 含油气保存单元区别于油气成藏组合和运聚单元
3 含油气保存单元构成要素和划分方法
    3.1 构成要素
        3.1.1 前人划分含油气保存单元主要依据
        3.1.2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基本构成要素
    3.2 划分方法
        3.2.1 划分步骤
        3.2.2 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方案
    3.3 非含油气保存单元
    3.4 含油气保存单元命名方式
4 含油气保存单元基本类型与叠置关系
    4.1 持续型
    4.2 重建型
    4.3 保持型
    4.4 残留型
    4.5 含油气保存单元演变及其叠置关系
5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
    5.1 综合评价思路
        5.1.1 前人研究思路现状
        5.1.2 保存条件研究的重点内容与思路
    5.2 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5.2.1 整体封闭保存概念及其研究思路
        5.2.2 封盖层及其封盖作用
        5.2.2.1 油气散失原理与封盖层的封闭机理
        5.2.2.2 从封盖机理角度划分封盖层类型
        5.2.2.3 封盖层的空间展布分类
        5.2.2.4 影响封盖层封闭性能的主要因素
        5.2.2.5 封盖层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5.2.2.6 南方海相油气藏封盖层评价
        5.2.3 天然气系统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强度
        5.2.3.1 没有区域盖层的地区含油气系统难得以保存
        5.2.3.2 岩浆活动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5.2.3.3 断裂对圈闭封闭性的影响
        5.2.3.4 断层的封堵性研究
        5.2.4 水文地质条件
        5.2.4.1 水文演变原理
        5.2.4.2 地下水化学指标
        5.2.4.3 地下水化学垂直分带
        5.2.4.4 地下水横向水动力系统
        5.2.4.5 影响水化学分带的主要因素
        5.2.5 储层有机流体性质与物化特征
        5.2.5.1 储层中原油物性
        5.2.5.2 储层中天然气特征
        5.2.5.3 储层流体的地化特征
        5.2.5.4 油气化探
        5.2.6 天然气成藏时间
        5.2.7 生储盖组合的时空组合关系
        5.2.8 地层压力
    5.3 烃充注源
        5.3.1 重新评价烃源岩有效性
        5.3.2 注重烃源供给的多样性
        5.3.3 输导体系影响油气聚集
        5.3.4 古隆起和晚期成藏影响油气分布格局
    5.4 储集条件
        5.4.1 储集体的分类
        5.4.2 次生孔缝改善储集体的有效性
        5.4.3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5.5 圈闭条件
        5.5.1 古构造控制油气分布格架
        5.5.2 背斜和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利于油气保存
        5.5.3 需要精细评价圈闭有效性
    5.6 因素归纳与保存条件评价指标
        5.6.1 因素类别分析
        5.6.2 油气保存条件评价指标系列
6 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及评价
    6.1 保存单元划分
    6.2 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6.2.1 渝东-湘鄂西持续型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1.1 渝东-湘鄂西地区基本油气成藏条件解剖
        6.2.1.2 方西和石柱持续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1.3 利川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1.4 花果坪和桑-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 中下扬子区叠合盆地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2.1 江汉盆地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2 句容-海安区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3 南鄱阳坳陷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 滇黔桂区以构造肢解型为主的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3.1 楚雄盆地西北部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2 楚雄盆地东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3 思茅坳陷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4 南盘江坳陷保持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5 十万大山盆地沉积重建型与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3 分层次综合评价
        6.3.1 第一层次(Ⅰ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2 第二层次(Ⅱ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3 第三层次(Ⅲ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4 第四层次(Ⅳ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7 结论与建议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含油气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含油气系统研究现状
    2. 含油气系统研究发展趋势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4. 江陵凹陷含油气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 主要研究内容
    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1.1.1 沉积地层
        1.1.2 断陷阶段基性火山岩发育
    1.2 区域断裂发育特征
        1.2.1 北西向断裂
        1.2.2 北东向断裂
        1.2.3 南北向断裂
    1.3 基本构造区划
        1.3.1 江陵凹陷及其周缘重磁场特征
        1.3.2 江陵凹陷及其周缘构造区划
    1.4 断陷发育特征
        1.4.1 A型箕状断陷
        1.4.2 B型断陷
    1.5 盆地构造与沉积演化
        1.5.1 基底结构特征
        1.5.2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划分
        1.5.3 盆地构造与沉积演化
    1.6 江陵凹陷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
        1.6.1 江陵凹陷层序地层学特征
        1.6.2 湖盆层序地层模式
        1.6.3 江陵凹陷沉积相分析
第二章 江陵凹陷构造特征
    2.1 地震地质解释
    2.2 江陵凹陷基本构造单元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各单元构造特征
    2.3 盆地演化
        2.3.1 构造运动特征及期次
        2.3.2 沉降特征分析
        2.3.3 演化特征
    2.4 江陵凹陷基本构造样式
        2.4.1 伸展型构造样式
        2.4.2 压缩型构造样式
        2.4.3 复合型构造样式
    2.5 局部构造与圈闭特征
        2.5.1 局部构造发育状况及圈闭类型
        2.5.2 典型圈闭描述
第三章 烃源岩与油源对比
    3.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评价
        3.1.1 有机质数量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的成熟度
        3.1.4 烃源岩评价
    3.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2.1 原油族组成特征
        3.2.2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特征
        3.2.3 甾萜化合物组成特征
        3.2.4 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
        3.2.5 高分子量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3.2.6 稳定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3 油源地球化学对比
        3.3.1 油-油对比
        3.3.2 油-源对比
第四章 江陵凹陷含油气系统
    4.1 含油气系统划分
        4.1.1 油气地质背景
        4.1.2 含油气系统划分
    4.2 Es~上-Ex~下→K-Ex~下-Ej(!)含油气系统基本特征
        4.2.1 次级含油气系统区带划分
        4.2.2 Es~上-Ex~下→K-Ex~下-Ej(!)含油气系统成藏要素分析
    4.3 含油气系统模拟
        4.3.1 含油气系统模拟方法和参数选取
        4.3.2 单井一维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及讨论
        4.3.3 二维剖面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及讨论
        4.3.4 Es-Ex-Ej-Eq-k(!)含油气系统形成及演化特征
        4.3.5 Es-Ex-Ej-Eq-k(!)含油气系统油气充注分析
第五章 ES~上-EX~下→K-EX~下-EJ(!)含油气系统的成藏作用分析
    5.1 典型油气田(藏)解剖
        5.1.1 花园油田成藏特征
        5.1.2 沙市油田
        5.1.3 谢凤桥油田
    5.2 通道系统与成藏方式
        5.2.1 通道系统
        5.2.2 油气成藏方式
    5.3 油气运移
        5.3.1 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5.3.2 油气运移时期
        5.3.3 油气运移方向
        5.3.4 油气运移指向
    5.4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4.1 圈闭形成史
        5.4.2 古隆起控油最有利
        5.4.3 多期构造活动特别是喜山运动为油气运聚创造了动力条件
        5.4.4 火山活动特征及控油作用
        5.4.5 盐构造特征及控油作用
    5.5 油气成藏模式
        5.5.1 成藏期
        5.5.2 成藏模式
第六章 油气分布与评价
    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1.1 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油气成藏的范围
        6.1.2 早期盆地格架控制源、储分布
        6.1.3 中晚期盆地构造格架,控制油气的富集
        6.1.4 断层的沟通作用对油气成藏起重要控制作用
        6.1.5 储层发育是油气成藏的关键
        6.1.6 圈闭形成期与油气生成、运聚时期时间上的匹配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
        6.1.7 控制荆沙组成藏的因素
    6.2 油气富集规律
        6.2.1 临近南部洼陷带主要烃源区内的正向构造带及凹陷中隆是有利的油气富集带
        6.2.2 早期发育、多期活动、规模较大断裂带两侧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场所
        6.2.3 新沟嘴组下段源-储层发育交织带有利于油气富集
    6.3 区带评价
        6.3.1 评价原则
        6.3.2 评价结果
    6.4 圈闭评价
        6.4.1 评价方法
        6.4.2 圈闭评价结果
主要成果与认识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四、未成熟油可能主要源自原生可溶有机质——Ⅰ.饱和烃提供的直接证据(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D]. 曾维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2]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3]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J]. 赵悦,蔡进功,雷天柱,杨燕. 新疆石油地质, 2018(04)
  • [4]不同类型样品中生物标志物精细分析及应用[D]. 张志荣. 南京大学, 2014(04)
  • [5]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勘探潜力评价与目标优选[D]. 高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1(11)
  • [6]咸化环境下生烃母质演化特征研究 ——以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为例[D]. 杨淑芬. 兰州大学, 2009(S1)
  • [7]中国川滇黔交界地区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成矿模型[D]. 张长青.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8(04)
  • [8]中国深层天然气形成及保存条件探讨[J]. 刘文汇,张殿伟. 中国地质, 2006(05)
  • [9]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D]. 梁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10]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含油气系统[D]. 陈孔全. 中国地质大学, 2006(02)

标签:;  ;  ;  

未成熟油可能主要来源于初级可溶性有机物-Ⅰ。饱和烃提供的直接证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