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企业兼并模式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企业兼并模式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企业兼并模式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郝瑞霄[1](2021)在《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指出消费异化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稳定运行,甚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探究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明晰其带来的危害,找出破解消费异化的对策是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消费异化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批判继承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领域的异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消费异化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消费异化现象具有特殊性,表现出多种异化形式,克服消费异化问题的对策也须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层面发力。梳理和探究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更对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向好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整合、分析,以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先导探寻消费异化产生的理论基础,以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和垄断发展两个社会状态为背景探寻消费异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以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论述为基础,解读消费与消费异化的基本内涵,从“政治制度”“资本逻辑”和“消费主义思潮”中探寻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消费异化对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发展带来的危害。同时,本人立足于中国消费现状,归纳出新时代下消费异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找到了克服消费异化问题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对策。此外,本人统筹考虑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的当代启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中国特色消费理论的形成中找到了消费异化思想的理论启示,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警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启迪中找到了消费异化思想的现实批判作用。总而言之,本文旨在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结合当今我国消费的现实状况,梳理并完善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找出消除消费异化现象的具体对策,力求在我国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构建生态、绿色的健康消费模式,为市场经济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提供良方,为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扫清障碍,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王士亨[2](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需要有科学的制度保障,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在矿产资源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维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的基本制度。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制度模式,这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我国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在实践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以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我国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应以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为基础,立基于资源全民所有的本质,根据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资源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围绕上述思路,本文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导论和四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当前进行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包括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西方产权理论和中国传统的矿业国有制思想。其中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是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其中对所有权本质的揭示、对其结构体系的全面分析、对国有制的深刻认识,为明确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建设方向和完善制度体系提供了科学丰富的理论资源。第二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对当前制度建设的指导意义:即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制度完善并巩固制度建设成果。第三章在明确理论资源、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两大问题:第一是对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本质的认识,明确了资源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的内在一致性,并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两个方面提出了落实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具体措施。第二是重点研究了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完善问题,一方面分析了影响体系重构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矿产资源属性、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另一方面对矿产资源所有权中的使用、收益和管理权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从经济和生态两个层面体现矿产资源收益、厘清管理权能的双重性等观点。第四章提出了新时代推进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原则与具体路径。在基本原则方面,应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保障制度建设成效的最大优势,将保障人民福祉、实现资源利益的全民共享作为制度建设的价值目标,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作为制度建设的主线,将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方法和保障。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从矿产资源所有权结构体系、行使机制、收益分配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制度完善建议。

方志国[3](2020)在《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论点及其当代启示》文中认为当今社会,资本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关于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的相关论述散见于《资本论》之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等若干论述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流动的本质属性包括追求剩余价值、内在地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以及资本流动目的客观上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等;资本集中可以从资源集中(生产力维度)和生产集中(生产关系维度)两个维度理解;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的积极意义有:促进经济增长、产生资源配置效应和激励约束生产;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的逻辑关系是:资本集中的前提是资本流动,资本流动的最终结果和表现形式是资本集中,两者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集中与资本流动的理论启示我们,当代资本集中与企业并购应注重提升效率与质量,资本集中与企业并购应注重所有制形式的优化与重构。

马丽雅[4](2020)在《2019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概况及其评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以及世界左翼政治新发展等2019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核心议题和前沿动态,对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态势做出了基本判断,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置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视阈中进行审视。本文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仍具有批判功能和现实解释力;作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当代资本主义继续深陷危机;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国外共产党、工会、社会运动仍然困难重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以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对于我们科学评判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准确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态势、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未来进一步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指明了方向。

侯胜东[5](2019)在《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说明自近代以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划定了时间表,也就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认识到,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一条,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更不应该仅仅依照西方的产业结构现代化模式来推行。制度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假设,将制度性因素纳入了一般经济分析的范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制度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仅有制度而没有制度创新只会导致更大的问题。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要保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绩效,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作支撑。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制度创新的来源和形成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需做进一步的讨论。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证明和阐释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机理;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聚合型的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产业结构理论重视技术的量化研究,而轻视理论的质性分析。在本论文的前三章中,就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界定。其中,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进展、可能的边际贡献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框架。在第四章,就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做了具体阐释。在第五章中,选取了聚合型制度的具体指标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在第六章中,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动因以及内源型制度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正负影响作了具体研究。在第七章中,选取了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聚合型制度创新对其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另外,选取了以印度、前苏联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的聚合型制度创新在其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第八章中,本文以实证分析和质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基础,谈论了在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怎样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措施。在第九章中,就本文的结论和研究局限作了说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决定了不同经济体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内源型的制度创新可以在产业结构现代化提供新的增量激励,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帕累托改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要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综合历史上不同国家的产业发展实践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的切实国情,因地制宜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现代化而言,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发挥不同主体的内源型制度功能,应该发挥市场、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性作用,以进取的民族精神、悠久的文化底蕴、科学的理论导向、广大的阶层基础以及新发展理念为内源型动力,以聚合型制度创新网络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既要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整体现代化演进,又要实现三大产业结构内部的现代化。

孔昱程[6](2019)在《列宁金融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列宁金融资本理论是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列宁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刻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经济特征和继承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希法亭、霍布森等人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列宁从生产领域入手揭示了金融资本的实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金融资本理论体系,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历史性论断,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在当今时代,金融资本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金融化手段,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为金融资本驱动下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研究列宁金融资本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认清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本质以及抵御金融资本主义的冲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论文对列宁金融资本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新发展,探讨了列宁金融资本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研究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来源、内容、发展和当代启示。第一部分是列宁金融资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生产集中与垄断、银行作用的新发展、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促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充分暴露,为列宁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现实素材;马克思、恩格斯、希法亭、霍布森等人的思想观点,为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素材。第二部分是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与评析。这一部分分析了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从金融资本的经济基础、金融资本的统治方式、金融资本是一种“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金融资本的历史地位等四个方面,研究阐述了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作了辩证评述。认为列宁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关系的深刻变化,从生产领域入手深刻阐释了金融资本的实质,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第三部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新发展。基于对金融资本在当前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分析,这一部分研究归纳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主义者对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拓展与深化,对列宁金融资本理论进行了与时俱进地探讨。第四部分是列宁金融资本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这部分基于前文对列宁金融资本理论来源、内容及其新发展的研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得出了针对性启示。从认识层面看,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仍处在金融资本时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化,当代帝国主义仍然是“垂死的”资本主义。从实践层面看,我国应有效防范金融资本主义的冲击: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和意识形态建设,防止当代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二是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三是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好国家金融主权;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国际话语权。

买鹏[7](2019)在《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观》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的结晶,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在工业革命时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资本主义正是借助这股能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此,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离不开对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探讨。马克思将科学技术看作一把双刃剑,其积极影响表现为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首先,科学技术本身便是一种生产力。在劳动者层面上,科学技术的应用确立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使一部分劳动者参与到生产管理与研发,并且,机器作为物化的科学技术是使劳动得到解放的重要条件。在劳动资料层面上,科学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催生了以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从而打破了旧生产方式下的技术基础,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生产规模,确立了国际分工,加快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劳动对象层面上,科学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了对劳动对象的加工效率与利用率。其次,科学技术是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发生变革的杠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借助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其生产关系也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由劳动对资本形式上的从属阶段发展到劳动对资本实际上的从属阶段,这个过程也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了坚实的生产力基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现为科学技术与劳动者相异化。在异化劳动视域下,科学技术与人相异化主要以三个形式表现出来:第一,繁重的机器劳动支配了劳动者,严重危害着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第二,机器大工业使工人丧失了对自然界与劳动资料的普遍占有,从而劳动者再也不能自由自觉地按照人的尺度、美的规律去生产,丧失了自由个性与自觉性;第三,前两种异化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这两大社会主体间的异化,资本家将科学技术变为统治工人的一种权力,并以机器的形式来反对有血有肉的工人。只有继续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消除科学技术带来的异化后果。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对当代有重要启示,科学技术必须是属人并为人服务的,在坚持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为了规避或减少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也亟需加强科学技术伦理建设。

苏跃辉[8](2019)在《经济金融化效应的中美比较及经验借鉴》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很多国家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战略,由此金融部门开始加速发展,并呈现出经济金融化的趋势。金融化主要表现为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部门日益膨胀,金融利润的比例逐渐攀升,金融业开始在很多发达国家跻身于行业前列,而且金融部门的扩张使得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金融化行为也日趋严重。经济金融化进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经济波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经济金融化过度发展的不良后果。我国M2/GDP比率和金融业增加值/GDP高于英美日等国、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等方面的事实体现了我国的经济金融化特征已比较明显,而且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脱实向虚”以及货币空转问题也可以归纳为金融化问题。所以研究中国经济金融化的水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与经济金融化水平最高的美国进行对比,对于中国如何应对经济金融化显得尤为重要。在对经济金融化内涵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后,本文认为经济金融化指的是随着金融体系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重要性的不断提高,金融部门在经济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并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以及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虽然经济金融化概念提出得较晚,但是从众多学派的理论中仍然可以找到经济金融化思想的渊源。在借鉴学者们关于经济金融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依据金融在经济的发展与深化过程,结合前人文献研究中的两个角度,从金融的发展程度、金融部门的支配地位、各部门金融化水平等三个方面建立了新的衡量指标体系,并结合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对两国的经济金融化水平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的发展程度与美国金融的发展程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金融化水平要低于美国;但是中国金融部门的支配地位和企业部门的金融化水平要高于美国。金融化现已成为影响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梳理了金融部门扩张、居民部门金融化、政府部门金融化、企业部门金融化影响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结合前述的指标体系,选择了反映经济金融化的四个典型指标,对它们和经济波动的关系,选用VAR模型,结合中国和美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对比。结果显示,在两国,金融相关比率、企业金融化率、金融业支配率均是扩大经济波动的因素,而政府金融化率在两国的表现正好相反,在中国是抑制经济波动,在美国则是扩大经济波动。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结构的调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在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金融部门扩张、政府部门金融化、企业部门金融化和居民部门金融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其次,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选用中美两国的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两国经济金融化程度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产业结构合理度的实证结果中,金融化变量在中美两国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而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相近。然后,选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对企业金融化率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又进行了实证分析。就中国而言,政府金融化率仍是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度、高级化的推动力,金融相关比率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度具有推动作用,而金融业支配率、企业金融化率等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发挥促进作用。美国是经济金融化的典型代表国家,其经济金融化进程以及影响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金融业快速发展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技术创新和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强化美元霸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金融化程度的过度发展,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产业空心化、经济脆弱性提升、美元衰落等问题。美国的事实证明,经济金融化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筹码维系一个国家的优势地位,金融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发展。结合上述结论及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在引导金融回归本源、促使资金“回归实体”、实现经济虚实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三方要共同努力,一是要继续适度提高政府金融化的程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二是大幅降低企业金融化程度,鼓励企业进行实体投资;三是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四是要加强金融监管改革,防范金融风险;最后,积极实施金融“走出去”战略,为国家经济服务。

孔晓[9](2018)在《产能过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均出现产能的迅速扩张,而接踵而至的市场需求锐减,则导致诸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现。2015-2016年间,新一轮产能过剩引发部分强周期行业陷入低谷。此次的产能过剩具有涉及行业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化解难度大的特点,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2016年以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着,“三去一降一补”把“去产能”列在首位,积弊多年的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状况明显改善,强有力的政策调控,促使严重过剩产能的行业得到明显改善。这表明在治理产能过剩问题上,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了独特的治理产能过剩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相应地,我国学界也对治理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充分而广泛的研究。但缺乏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有必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深入研究产能过剩的生成机理及治理对策,并结合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实践,总结产能过剩治理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本文按照马克思科学抽象法的叙述方法,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逻辑从生产相对过剩这一产能过剩的本质入手,提出产能过剩背后的原因本质上是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进一步地,研究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导致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失衡,把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错配与产业组织失衡引发产能过剩相联系,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错配与产业结构失衡引发产能过剩相联系,进而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失衡角度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生成机理,并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进行实证分析。阐明产能过剩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政策含义,即防止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有效配置资源,治理及规避产能过剩是社会主义国家固有职能,国家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而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和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是不可缺少的。最后,梳理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崔晓婷[10](2018)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形成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同时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迫切的现实需要。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改革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国情,形成系统的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本文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改革思想内容为主线,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概括了当前阶段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目标。要想解决当前改革攻坚阶段的矛盾与问题,就要通过改革的转型来倒逼改革,使社会发展持续稳中向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与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相关,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为主线,主要从三个部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进行了探析。首先,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形成的基础,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理论基础,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二是现实条件,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阐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众多社会问题有待解决的现实要求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目标在即。接着,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主要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具体内容。这一部分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体制改革五个方面的改革举措加以论述,并紧密结合当前改革的进程与未来改革的方向。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其理论意义分别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丰富以及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其现实意义主要包括,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民获得幸福以及最终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三个角度。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企业兼并模式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企业兼并模式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的来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异化
        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
        三、马克思的“异化劳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大发展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扩张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消费异化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关于消费的理解
        二、消费异化的内涵
    第二节 消费异化的形成原因
        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主要原因:资本的逐利本质
        三、直接原因:消费主义的思潮
    第三节 消费异化导致的危害
        一、加剧资本家与工人间矛盾
        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三、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的现实表现
    第一节 我国消费异化的表现形式
        一、人与消费活动相异化
        二、人与消费商品相异化
        三、人与消费环境相异化
    第二节 我国消除消费异化现象的对策
        一、国家层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消费环境
        二、社会层面:引导消费观念和建立监督机制
        三、个人层面:遵循健康、理性和绿色的消费观念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消费异化思想的理论启示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二、促进中国特色消费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消费异化思想的实践批判
        一、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
        二、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警示
        三、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启迪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
    1.1 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
        1.1.1 马克思的所有权本质理论
        1.1.2 马克思的所有权发展理论
        1.1.3 马克思的所有权结构理论
        1.1.4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制理论
    1.2 西方产权理论
        1.2.1 产权的本质
        1.2.2 产权的价值
        1.2.3 国家和产权的关系
        1.2.4 马克思所有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1.3 中国传统的矿业国有制思想
        1.3.1 “官山海”思想
        1.3.2 矿业公私兼营思想
        1.3.3 清代的矿业开发管理思想
        1.3.4 “节制资本”思想
        1.3.5 中国传统矿业国有制思想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探索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矿产资源所有权问题的初步探索
        2.1.1 确立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基本纲领
        2.1.2 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探索
    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形成
        2.2.1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建立
        2.2.2 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运行模式——无偿使用和计划管理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2.3.1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实现模式的创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3.2 矿产资源所有权管理体制的创新——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分离
    2.4 中国共产党进行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2.4.1 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2.4.2 坚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任务
        2.4.3 坚持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制度完善、巩固制度建设成果
第三章 新时代推进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思考
    3.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本质
        3.1.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的内在一致性
        3.1.1.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本质是全民所有
        3.1.1.2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是全民所有的表现形式
        3.1.2 实现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保障措施
        3.1.2.1 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矿产资源全民性的基本保障
        3.1.2.2 社会主义法治与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实现
    3.2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重构
        3.2.1 影响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重构的主要因素
        3.2.1.1 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决定作用
        3.2.1.2 矿产资源属性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影响
        3.2.1.3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影响
        3.2.2 对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重新认识
        3.2.2.1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使用权能的重新诠释与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的构建
        3.2.2.2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收益权能的落实与拓展
        3.2.2.3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管理权能的双重性及其主要内容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4.1 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
        4.1.2 坚持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4.1.3 坚持政府和市场的辩证统一
        4.1.4 坚持将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方法和有力保障
    4.2 制度建设应完善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结构体系
        4.2.1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与开采许可权的分设
        4.2.1.1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的设立及运行
        4.2.1.2 矿产资源开采许可权的独立
        4.2.2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与开采许可权的配合
        4.2.2.1 设立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出让制度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内在要求
        4.2.2.2 建立矿产资源开采许可制度是对资源市场配置的必要补充
    4.3 制度建设应优化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行使机制
        4.3.1 建立独立的矿产资源所有权代表机构
        4.3.2 理顺矿产资源所有权行使中的央地关系
        4.3.3 加强对矿产资源所有权行使的监督保障
        4.3.3.1 落实全民的主体地位
        4.3.3.2 强化司法的保障作用
    4.4 制度建设应实现我国矿产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
        4.4.1 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实现形式的规范与完善
        4.4.2 完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各方主体利益的平衡
        4.4.2.1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关系
        4.4.2.2 合理确定企业在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的地位
        4.4.2.3 完善资源所在地居民的利益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论点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识资本流动和资本集中的基本属性
    (一)对资本流动本质属性的考察
        1. 资本流动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
        2. 资本流动内在地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
        3. 资本流动目的客观上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二)从两重维度认识资本集中
        1. 资源集中——生产力维度
        2. 生产集中——生产关系维度
二、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经济增长
    (二)产生资源配置效应
    (三)激励和约束生产
三、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的逻辑关系
    (一)资本集中是资本流动的结果
    (二)资本流动是资本集中的实现条件
四、资本集中与资本流动理论的当代启示
    (一)从资本的生产力角度看,当代资本集中与企业并购应注重提升效率与质量
    (二)从资本的生产关系角度看,资本集中与企业并购应注重所有制形式的优化与重构,包括体制机制、文化理念上的整合

(4)2019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概况及其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核心议题与前沿动态
    (一)抓住重大事件纪念,聚焦热点议题
    (二)持续关注《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经典文献,推进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
    (三)直面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多学科交叉推进
    (四)追踪国外左翼理论与实践动态,分析世界左翼政治现状
二、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性判断
    (一)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批判功能和现实解释力
    (二)作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当代资本主义继续深陷危机
    (三)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国外共产党、工会、社会运动仍然困难重重
三、世界社会主义研究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发展道路70年的成功实践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途径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结语

(5)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
        (二)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
        (三)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
    五、可能的边际贡献
第二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基础理论
    一、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的产生
        (二)中国的现代化理论
        (三)西方的现代化理论
    二、产业结构理论
        (一)西方主流产业结构理论
        (二)马克思的产业结构思想
        (三)中国特色产业结构理论
    三、交易成本理论
    四、国家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理论
        (二)新李斯特国家发展理论
        (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五、小结
第三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和聚合型制度的研究界定
    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界定
        (一)基本内涵
        (二)影响因素
        (三)阶段划分
        (四)主体分析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界定
        (一)制度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涵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构成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功能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关系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必要性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一产业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二产业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三产业
    四、小结
第四章 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机理分析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四个维度
        (一)国土空间开发维度
        (二)市场体系建设维度
        (三)企业能力培育维度
        (四)社会全面发展维度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动力机制
    三、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质量
    四、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路径依赖
        (一)制度路径依赖的一般解释
        (二)制度路径依赖的反馈机制
        (三)制度路径依赖的演化修正
    五、小结
第五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择及其解释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指标的基本原则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指标体系构建
    二、结构方程研究设计与模型建构
        (一)研究设计
        (二)模型构建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聚合型制度创新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二)结构方程模型
        (三)研究结论
    四、小结
第六章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聚合型制度创新及制度约束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的总体特征
    二、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49~1978)
        (二)第二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78~2013)
        (三)第三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2013~)
    三、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一)第一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二)第二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四、新时代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一)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成就
        (二)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容
        (三)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特征
    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约束
    六、小结
第七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现代化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一)美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二)德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三)日本模式的产业结构
    二、转型国家的制度演进与产业结构
        (一)苏联模式的产业结构
        (二)印度模式的产业结构
        (三)阿根廷模式的产业结构
    三、小结
第八章 推动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市场体系制度建设,优化整体营商环境
        (一)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
        (二)加强产权体系建设,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三)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二、加强聚合型动力支持,形成强化多主体创新
        (一)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二)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发挥非正式制度作用,以优秀文化聚合制度创新
    三、助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一)推进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
        (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精准化
        (三)推进现代化产业组织政策的变革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写在后面的话

(6)列宁金融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来源
    (一)列宁金融资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由竞争走向垄断
        2.银行作用的新发展
        3.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
    (二)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思想来源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研究阐述
        2.希法亭对金融资本的系统性认识
        3.霍布森、考茨基、布哈林等人的有关理论
二、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与评析
    (一)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1.萌芽阶段:19 世纪80 年代
        2.确立阶段:19 世纪90 年代——20 世纪初
    (二)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1.金融资本的经济基础
        2.金融资本的统治方式
        3.金融资本是一种“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
        4.金融资本的历史地位
    (三)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1.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历史意义
        2.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新发展
    (一)金融资本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1.金融资本的经济控制进一步巩固
        2.金融资本的政治控制进一步加强
        3.金融资本的“扼杀”体系进一步深化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新发展
        1.对金融资本概念的拓展
        2.对金融资本形态和运动的考察
        3.对金融资本矛盾的分析
        4.对金融资本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研究
    (三)对列宁金融资本理论新发展的辩证评析
        1.主要贡献
        2.局限和不足
四、列宁金融资本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一)科学认识金融资本统治下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1.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仍处在金融资本时代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化
        3.当代帝国主义仍然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二)有效防范金融资本主义的冲击
        1.加强政治与意识形态建设,防止帝国主义和平演变
        2.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3.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守好国家金融主权
        4.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际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与的科研情况
致谢

(7)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来源
    1.1 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科学技术背景
    1.2 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观产生的理论来源
        1.2.1 哲学理论来源
        1.2.2 工艺学理论来源
第二章 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观的主要内容
    2.1 科学与技术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1.1 科学的含义
        2.1.2 技术的含义
        2.1.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2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与发展的基本动力
        2.2.1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2.2.2 科学技术的应用是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变革的杠杆
    2.3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的异化性质
        2.3.1 机器劳动与工人相异化
        2.3.2 人的类本质与工人相异化
        2.3.3 资本家与工人相异化
        2.3.4 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与解决途径
第三章 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观的当代启示
    3.1 矢志不渝的坚持科学技术创新
    3.2 科学技术的应用必须以人为本
    3.3 应亟须推进科技伦理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经济金融化效应的中美比较及经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框架内容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2 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经济金融化内涵与思想渊源的文献综述
    2.1 经济金融化内涵的文献综述
        2.1.1 各学派关于经济金融化内涵的表述
        2.1.2 关于经济金融化内涵的评述与总结
    2.2 经济金融化的思想渊源
        2.2.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金融化思想
        2.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金融化思想
        2.2.3 后凯恩斯学派中的经济金融化思想
        2.2.4 调节学派中的经济金融化思想
        2.2.5 总体评述
    2.3 相关概念的辨析
        2.3.1 经济虚拟化与经济金融化
        2.3.2 经济货币化与经济金融化
        2.3.3 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与经济金融化
        2.3.4 金融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经济金融化水平的比较
    3.1 经济金融化水平测度研究综述
        3.1.1 国外研究综述
        3.1.2 国内研究综述
        3.1.3 总结
    3.2 经济金融化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3.2.2 指标体系的解释与说明
    3.3 中美经济金融化水平的对比
        3.3.1 中国和美国间的金融的发展程度对比
        3.3.2 中国和美国间的金融部门的支配地位对比
        3.3.3 中国和美国间的部门金融化水平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金融化影响经济波动效应的中美比较
    4.1 金融发展与经济波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4.1.1 金融功能发展的宏观角度
        4.1.2 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微观角度
        4.1.3 金融开放程度的国际角度
    4.2 经济金融化影响经济波动的机制分析
        4.2.1 金融部门扩张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
        4.2.2 居民部门金融化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
        4.2.3 企业部门金融化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
        4.2.4 政府部门金融化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
        4.2.5 总结
    4.3 经济金融化对经济波动影响的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4.3.1 指标体系选择
        4.3.2 数据来源
    4.4 基于中国季度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
        4.4.1 变量的数据统计特征
        4.4.2 单位根检验
        4.4.3 线性回归分析
        4.4.4 VAR模型估计
    4.5 基于美国季度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
        4.5.1 变量的数据统计特征
        4.5.2 单位根检验
        4.5.3 线性回归分析
        4.5.4 VAR模型估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效应的中美比较
    5.1 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的文献综述
        5.1.1 国外文献综述
        5.1.2 国内文献综述
    5.2 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分析
        5.2.1 金融部门扩张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5.2.2 企业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5.2.3 居民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5.2.4 政府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5.3 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实证分析的指标与方法选择
        5.3.1 指标选择
        5.3.2 数据来源
        5.3.3 方法选择
    5.4 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效应的中美对比分析
        5.4.1 中国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5.4.2 美国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5.4.3 中美两国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效应的比较
    5.5 基于中国区域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5.5.1 指标选择
        5.5.2 实证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经验借鉴
    6.1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背景
        6.1.1 外部背景
        6.1.2 内部因素
    6.2 美国经济金融化过度的不良后果
        6.2.1 制造业空心化,经常项目逆差,导致美国经济的寄生性
        6.2.2 引发金融脆弱性,导致经济波动
    6.3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启示
        6.3.1 正确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6.3.2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6.3.3 鼓励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6.3.4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6.3.5 实施金融“走出去”战略,实现货币的国际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应对经济金融化的措施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应对经济金融化的措施
        7.2.1 继续适度提高政府金融化的程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7.2.2 大幅降低企业金融化程度,鼓励企业进行实体投资
        7.2.3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7.2.4 加强金融监管改革,防范金融风险
        7.2.5 积极实施金融“走出去”战略,为国家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致谢

(9)产能过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点与不足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产能过剩的内涵
    1.2 产能过剩的界定和测度
        1.2.1 产能过剩的界定
        1.2.2 产能过剩的测度
    1.3 产能过剩的成因
        1.3.1 产能过剩研究的理论基础
        1.3.2 产能过剩形成的现实因素
    1.4 产能过剩的治理
    1.5 小结
第2章 产能过剩与生产相对过剩
    2.1 产能过剩本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
    2.2 生产相对过剩的成因
        2.2.1 生产相对过剩的本质原因
        2.2.2 生产相对过剩的现实原因
    2.3 生产相对过剩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
第3章 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与产能过剩
    3.1 关于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理解
    3.2 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与产业组织失衡导致的产能过剩
        3.2.1 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产业组织失衡与产能过剩
        3.2.2 过度竞争引发产能过剩的博弈分析
    3.3 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与产业结构失衡导致的产能过剩
        3.3.1 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产业结构失衡与产能过剩
        3.3.2 以两大部类失衡为例分析产业结构失衡引发产能过剩
第4章 我国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失衡与产能过剩
    4.1 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
    4.2 我国产能过剩的产业组织原因分析
    4.3 我国产能过剩的产业结构原因分析
第5章 以辽宁老工业基地为例的实证分析
    5.1 辽宁产能过剩的现状及其影响
    5.2 产业组织失衡引发的产能过剩问题
    5.3 产业结构失衡引发的产能过剩问题
    5.4 产能过剩的结构性根源
第6章 政策含义、政策实践及政策建议
    6.1 产能过剩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政策含义
    6.2 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实践
    6.3 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1.5 全面深化改革及相关概念概述
        1.5.1 改革
        1.5.2 深化改革
        1.5.3 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形成的基础
    2.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2.1.1 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1.2 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思想
    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条件
        2.2.1 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2.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新要求
        2.2.3 众多社会问题有待解决的现实要求
第三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3.1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3.2.1 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2.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3.2.3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3.2.4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3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3.3.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3.3.2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3.3.3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3.4 推动反腐败制度体系改革
    3.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4.1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
        3.4.2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3.4.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5 改革创新社会体制
        3.5.1 深化教育事业改革
        3.5.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关建设
        3.5.3 完善就业政策,提高人民收入
        3.5.4 推进国家各项安全工作
    3.6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3.6.1 建立生态文明目标体系
        3.6.2 依靠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3.6.3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第四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4.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4.1.1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进一步丰富
        4.1.2 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4.2.1 有利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4.2.2 有利于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2.3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马克思恩格斯的企业兼并模式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郝瑞霄.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2]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D]. 王士亨. 山西大学, 2020(03)
  • [3]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论点及其当代启示[J]. 方志国. 长江论坛, 2020(05)
  • [4]2019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概况及其评析[J]. 马丽雅.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20(02)
  • [5]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D]. 侯胜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列宁金融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 孔昱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7]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观[D]. 买鹏. 河北大学, 2019(08)
  • [8]经济金融化效应的中美比较及经验借鉴[D]. 苏跃辉. 河北大学, 2019(04)
  • [9]产能过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孔晓. 辽宁大学, 2018(05)
  • [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研究[D]. 崔晓婷.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马克思恩格斯企业兼并模式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