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法

企业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法

一、企业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宋秀其[1](2021)在《中职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实训教学》文中提出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教学网络原理、网络设备选型、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布线结构、设备布线系统管理、从实践项目入手,带领学生从项目施工设计环节到质量测试验收环节进行实训。该课程以实践项目为核心教学目标,逐步完善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与部署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

左鑫[2](2020)在《高职《网络工程综合布线》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工程综合布线》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布线施工技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综合运用网络知识,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及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管理技术等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达到"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本文课程团队通过深入企业工程项目一线,全过程、多方位地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依据企业员工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对《网络工程综合布线》课程的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逻辑及课程考核方案等方案进行了一系列梳理,并进行了改革研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周林芝[3](2020)在《LS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通信业辉煌发展的背景下,通讯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使得综合布线迎来重要的契机。综合布线作为通信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通信产业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通讯综合布线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问题严重,面对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的营销策略问题成为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如何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内部公司环境制定出有效的营销策略,成为通讯综合布线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LS公司是通信综合布线行业内众多厂商中一员,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业内厂商低价格竞争、品牌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了不被市场淘汰,需找到公司重点发展的目标市场,并针对该细分市场制定出可行的营销策略,是LS公司目前重要的课题。本论文以LS公司为研究对象,总共分六章进行营销策略研究分析。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营销管理的相关理论:市场营销理论、营销策略理论、STP、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4P理论、波士顿矩阵。第三章分析了LS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及所处行业的竞争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LS公司面临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第四章介绍LS公司目前面临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运用STP方法对LS公司目前的市场进行梳理,找到目标细分市场,针对该细分市场提出关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的改进建设,以及营销策略推行保障以及风险管理措施。最后是本论文内容的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对象LS公司是通信综合布线行业内一家极普通的小企业,希望本论文研究能指导LS公司的营销工作。

林向佳[4](2020)在《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模块化机房数据中心是近几年机房改造的趋势,这套系统整合了各类软件、硬件及辅助设施。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迅猛提升,在当今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大量应用了模块化机房。随着X供电公司生产经营办公需求的日益增长,模块化机房的建设已经是势在必行,模块化机房作为当前机房建设领域最火的概念之一,其整体设计的思路、架构、设备都是对信息网络机房运行性能的巨大提升。而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为了能够达到其预设的施工目标,工程的质量控制及管理则变得尤为重要,是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度的体现,是达到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本文以工程质量控制相关概念、质量控制理论基础及相关实际为基础,针对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先是对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概况及建设目标做了介绍,接下来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质量控制问题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类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人员、设备、材料、资金因素,以及各分项工程和工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接下来深入分析了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各分项工程及工程各阶段质量控制方案,最后对工程质量控制保障措施进行了研究,包括工程质量控制的组织保障措施、制度保障措施、技术保障措施及人员保障措施。本文旨在通过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制订一套科学合理并能够实际运用的质量控制体系,以保障实际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为其他相关工程的实施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黄文锋[5](2020)在《产教融合环境下的综合布线课程设计》文中提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以《综合布线》课程设计为目标,从人才需求入手,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产教融合环境下课程设计的思路和内容,并配套相应的教学手段和课程评价体系。

梁启来[6](2020)在《基于职场环境的教学模式在网络布线课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达到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提出在网络布线课程中应用基于职场环境的教学模式,从教学项目设计、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并说明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效果。

赵永珩[7](2020)在《某“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网络的设计与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推动者、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智慧化”园区是运用信息技术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降低各类企业的管理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强各类产业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提升产业园区的综合软实力。小微企业与“智慧化”园区相结合,将对产业园区的企业生产、员工生活、公共服务、运营管理等多方面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利用“智慧化”技术推动企业与园区的共同发展。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网络建设内容、如何建设。通过文献法了解国内外智慧园区的现状及发展,通过调查法研究园区的需求,并针对需求提出网络建设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智慧化”建设进行细化设计,最终总结出适用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网络设计与建设方法。首先,本文介绍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在“智慧化”园区方面所做的探索,并说明了我国“智慧化”园区建设的发展现状。针对现状中可改进内容,并结合“智慧化”园区的发展趋势,从网络全覆盖化、平台集约化、应用智慧化、生态化发展四个方面明确了本次为智慧园区研究的主要方向。然后,本文采用调查法,通过深入园区调研,从园区管理中心和入园企业两个角度,同时兼顾园区运营服务的要求,对“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有线数据网络、WLAN无线数据网络进行了需求分析。并结合所得到的具体需求,介绍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为“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针对上述需求,讨论了“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原则。构架了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者之间的网络层次关系。重点对“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网络层,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两个方面给与了建设方案,并简要总结了平台层的建设要点。第四,本文以某“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为例,以第三章中产业园区网络建设方案为基础,对产业园区中心机房、光纤数据网络、室内WLAN无线网络的设计与建设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结合园区中各类建筑的功能布局,分别绘制了室外管网、室内网络布线、无线网络的设计图纸。最后,本文总结“智慧化”产业园区设计与建设的经验,并依托产业发展、5G网络发展的预想,对“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今后学习研究和具体工作指明了思路。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智慧化”建设,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实践证明,“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建设切实可行,并对推动“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设计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借鉴意义。

杨隆俊[8](2020)在《高性能抗辐照DSP内核的物理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空天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对自主设计的高性能抗辐照集成电路的需求愈加迫切。物理设计是集成电路逻辑设计和版图实现的桥梁,随着芯片规模增大,工艺尺寸的缩减,芯片电压降、电迁移、信号串扰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芯片的抗辐照要求也给物理设计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先进工艺下,抗辐照芯片的物理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FT-DMx抗辐照多核微处理器是一款用于视频图像处理的多核DSP SOC芯片,本文以其高性能DSP内核为设计对象,采用40nm抗辐照工艺,完成从Netlist到Layout的版图设计,实现400MHz的目标,并对物理设计流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分析与优化。首先,根据抗辐照芯片半定制设计方法,介绍了单元抗辐照加固技术,并分析了抗辐照单元库加固设计在面积、时序和功耗上的额外开销。在布局设计阶段,通过分析DSP内核的数据通路和逻辑综合特点,提出了几种布局规化方案以优化时序和减少拥塞。之后,以优化电迁移、电压降和拥塞为目的,进行了电源网络的设计和验证。在时钟树综合阶段,首先采用自动时钟树综合方法,对时钟驱动单元的选择和时钟树综合约束设置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并针对时钟Latency、Skew和时钟级数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分区域时钟综合方法,对设计的多级门控进行优化和重构,将时钟Latency减少了33.4%、Skew减少了23.2%。针对SET对复位网络影响严重的问题,本文结合抗辐照单元库,提出了两种抗辐照加固方法,通过编写脚本的方式,对复位网络进行了加固。在布线阶段,通过布线层跳线和反偏二极管插入的方法消除了天线效应,并对设计的串扰进行了优化。最后对设计进了静态时序分析,并修复了设计的时序违反。本论文基于40nm抗辐照单元工艺,完成了对FT-DMx DSP内核的物理设计,模块规模为71万Instance,通过时序修复、设计规则检查和原理图与版图一致性检查满足了设计要求。最后芯片主频为400MHz、面积10025341.2μm2、功耗为1512.3m W,芯片电压降控制在5%以内。本文所涉及的芯片物理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模块规模较大、工艺先进、时钟结构复杂,因此本文的相关工作将会对抗辐照芯片的物理设计具有参考意义。首先,本文提出的自动分区域时钟综合方法,对门控逻辑复杂、模块面积较大、单元数量较多和时钟结构复杂的设计,在减小时钟Latency、Skew和优化时序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化效果。另外,本文采用的复位网络综合流程和重新定义根节点的方法,将会对使用指定单元进行复位网络设计或其他类似网络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李东阳[9](2020)在《基于7nm工艺CPU模块的低功耗物理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发展,特征尺寸已经进入纳米级,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越来越快的时钟主频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功耗的增加,使得功耗成为了除芯片的性能和面积之外,越来越受关注的设计指标。降低功耗不仅可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还可以降低散热封装成本,减少额外的冷却系统。在移动终端迅速发展的趋势下,低功耗设计已经逐渐成为集成电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多核CPU芯片中的一个模块,该模块包含两个电源域,每个电源域均可实现1.0V、0.8V和off三种工作状态的切换,规模约为246万门,最高工作频率为1.949GHz。本文以统一电源格式UPF对模块进行了低功耗电源意图描述,基于Samsung最新的7nm工艺,使用Cadence公司的布局布线工具Innovus完成了模块的后端物理设计和功耗优化,随后使用Voltus功耗签核工具对功耗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成果如下所示:(1)基于综合完UPF后的门级网表完成了模块的后端物理设计。在布局规划阶段,完成了模块形状和面积的确定,UPF中描述的不同电源域的划分,Hard Macro的摆放,电源关断技术所需的电源开关单元的摆放。随后进行了标准单元布局、时钟树综合、布线及相关优化。(2)在时钟树综合阶段改进了标准时钟树综合流程,使用Early Clock Flow进行时钟树生长。结果表明Early Clock Flow生成的时钟树性能优于标准流程生成的时钟树,最差建立时间违例Setup WNS由原来的-114ps降低到了-55ps,优化程度51.75%,时钟网络功耗由原来的277.04m W降低到了260.02m W,优化程度6.14%。(3)改进了原来的全局物理综合流程,使用考虑功耗的全局物理综合对设计的功耗和时序进行优化。首先研究了静态功耗与动态功耗优化比对总功耗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eakage To Dynamic Ratio参数于取值范围0~1之间取0.5时,总功耗的优化幅度最大。接下来研究了在High、Low和None三种功耗优化模式下,对功耗和时序的影响。以None模式下的结果作为对比参照,在High模式下,优化后的总功耗由1748.14m W降低到了1448.90m W,优化程度17.12%,时序方面Setup WNS衰退了14ps,Hold WNS衰退了7ps。在Low模式下,优化后的总功耗由1748.14m W降低到了1633.44m W,优化幅度6.56%,时序方面Setup WNS衰退了5ps,Hold WNS衰退了3ps。两种模式下,因优化功耗而产生的时序衰退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通过timing ECO均可完全修复。本文使用的功耗优化方法及结果可以对先进工艺下的芯片功耗优化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选择合适的静态功耗与动态功耗优化比以及功耗优化模式,均有助于获得所期望的功耗与时序结果。

李瑞[10](2020)在《基于7nm工艺GPU核心计算单元的后端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集成电路的工艺特征尺寸进入了深纳米阶段,芯片规模不断增大,后端设计也越来越复杂。逐渐增加的串扰和多模式多端角加大了时序的收敛难度,互连复杂性的提升加剧了芯片的绕线拥塞程度和可制造性问题,功耗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开展新工艺下的后端设计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课题源于某企业项目,拟基于7nm工艺完成一款GPU核心计算单元的后端设计,论文取得成果如下:1)完成7nm工艺条件下GPU计算单元的布局布线,分别为布图规划,布局规划,时钟树综合以及布线。在布图规划阶段,基于7nm工艺新的物理设计规则,根据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流确定宏单元的摆放位置,同时进行电源规划以及物理单元的插入;在布局规划阶段,通过布局目标预估完成标准单元的摆放,利用扫描链重组来解决绕线资源不合理分配的问题,并对时序和拥塞问题进行布局优化;在时钟树综合阶段,研究常见的时钟树结构、时钟树的性能评估参数,实施时钟树的综合,使用提前偏斜方法解决时序违例问题;在布线阶段,采用全局布线,轨道分配,详细布线完成布线工作,同时进行串扰分析以及可制造性设计。2)采用SPG(Synopsys物理指导)技术的后端设计优化。针对逻辑综合过程中与布局布线阶段时序匹配较差使用DCG综合,DCG结合布局布线中的布局信息进行增强的放置后延迟优化,为后端设计提供更好优化的启动网表;在ICC2工具布局中使用DCG的放置信息为起点进行优化,加快了时序收敛;并且SPG支持拥塞优化,提高可绕线性;同时,针对功耗问题,在DCG综合时插入门控时钟单元和创建多位合并。3)进入ECO阶段修复剩余违例。分析不同类型的违例,采用相应的修复方法修复DRV违例、DRC违例、建立时间违例以及保持时间违例。最终的设计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GPU核心计算单元模块最大频率可达到2.3GHz,大小为535.8000μm×590.6400μm,规模能达到130万门且时序收敛,不存在设计规则违例,通过形式验证,达到最终实际工程的签核标准,可以交付流片。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为深纳米工艺节点下后端设计所面临的时序与拥塞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给相关的集成电路后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见解。

二、企业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实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职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实训教学内容
    1.1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1.2 网络设备产品选型
    1.3 网络设备管理中心布线系统
    1.4 项目施工管理
    1.5 测试与质量管理
2 中职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不均衡
    2.2 缺乏实训教学资源
    2.3 学生对实训兴趣不高
3 中职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实训教学策略
    3.1 加强教师实训教学与技能训练
    3.2 拓展优秀网络教学资源
    3.3 提升学生主体性实训教学地位
4 结束语

(2)高职《网络工程综合布线》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设计思路
二、能力目标
三、知识目标
四、素质目标
五、证书目标
六、课程内容
七、教学设计逻辑图(以项目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材料、设备选型为例)
八、课程考核
九、结论

(3)LS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市场营销理论
    2.2 国内外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2.3 市场营销分析模型
        2.3.1 PEST分析模型
        2.3.2 波特五力模型
        2.3.3 SWOT分析模型
        2.3.4 STP理论
        2.3.5 波士顿矩阵
3 LS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3.1 LS公司简介
    3.2 PEST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3.3.1 通信行业概况和现状
        3.3.2 通信行业需求分析
    3.4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3.4.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3.4.2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3.4.3 潜在进入者分析
        3.4.4 替代品危险分析
        3.4.5 行业内竞争者竞争能力
    3.5 SWOT分析
        3.5.1 机会分析
        3.5.2 威胁分析
        3.5.3 优势分析
        3.5.4 劣势分析
4 LS公司营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4.1 LS公司的营销现状
    4.2 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现状
    4.3 LS公司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4.3.1 营销战略缺乏精准定位
        4.3.2 产品方面,缺乏创新
        4.3.3 定价机制考虑得不周全
        4.3.4 渠道单一
        4.3.5 促销手段不够多元
        4.3.6 不重视关系营销
5 LS公司营销策略
    5.1 企业营销战略制定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
        5.1.3 市场定位
    5.2 4P策略
        5.2.1 产品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渠道策略
        5.2.4 促销策略
    5.3 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5.3.1 营销团队建设
        5.3.2 品牌建设与OEM并行,扩大销量
        5.3.3 营销工作的风险管理
        5.3.4 加强员工忠诚度
        5.3.5 强化多维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概况及质量控制要点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建设方案与技术标准
        2.2.1 工程建设方案
        2.2.2 工程技术标准
    2.3 工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2.3.1 工程各阶段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2.3.2 各分项工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2.4 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2.4.1 工程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2.4.2 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3.1 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和总体框架
        3.1.1 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3.1.2 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3.1.3 工程质量控制总体框架
    3.2 各阶段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3.2.1 PDCA循环法在工程各阶段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3.2.2 工程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方案
        3.2.3 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案
        3.2.4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方案
    3.3 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3.3.1 机柜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3.3.2 配电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3.3.3 制冷系统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3.3.4 监控系统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3.3.5 综合布线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3.3.6 消防系统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质量控制保障措施
    4.1 工程质量控制组织保障
        4.1.1 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机构
        4.1.2 明确机构人员岗位职责
    4.2 工程质量控制制度保障
        4.2.1 例会制度
        4.2.2 培训制度
        4.2.3 激励制度
        4.2.4 监督制度
    4.3 工程质量控制技术保障
        4.3.1 图纸会审
        4.3.2 强化施工技术交底
        4.3.3 建立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系统
    4.4 工程质量控制人员保障
    4.5 工程质量控制资金保障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产教融合环境下的综合布线课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需求综合布线人才现状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产教融合环境下课程设计的思路和内容
    3.1 设计方面
        3.1.1 用户需求分析
        3.1.2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及通信链路设计
        3.1.3 综合布线平面图设计
        3.1.4 综合布线系统图及网络拓扑图设计
        3.1.5 综合布线产品选择
        3.1.6 综合布线中心机房布线系统设计
        3.1.7 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
    3.2 施工方面
    3.3 综合实训
4 教学手段
5 课程评价体系
6 结语

(6)基于职场环境的教学模式在网络布线课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于职场环境的教学模式构建
2 教学项目设计
3 教学手段与课程考核
4 教学效果
5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6 结语

(7)某“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网络的设计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第2章 “智慧化”小微企业园区需求分析
    2.1 园区数据网络需求分析
    2.2 园区“智慧化”物业服务需求分析
    2.3 园区“智慧化”关键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建设方案
    3.1 园区总体系统架构
    3.2 网络层次化方案
    3.3 园区路由管道建设方案
    3.4 园区光纤网络建设方案
    3.5 园区WLAN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3.6 园区平台层建设要点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某“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设计与建设
    4.1 园区概况
    4.2 园区中心机房设计与建设
    4.3 园区主干光纤光缆设计与建设
    4.4 室内布线系统设计与建设
    4.5 室内WLAN无线网络设计与建设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8)高性能抗辐照DSP内核的物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抗辐照集成电路现状
        1.1.2 高性能抗辐照DSP相关研究
        1.1.3 纳米级工艺下物理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抗辐照单元库时序性能分析与物理设计流程
    2.1 抗辐照加固介绍
        2.1.1 辐照效应分类
        2.1.2 辐射效应对电路的影响
        2.1.3 单粒子效应加固
    2.2 抗辐照单元库与通用单元库的性能比较
        2.2.1 多模式多端角模式
        2.2.2 分析方法
        2.2.3 分析结果
    2.3 抗辐照DSP内核物理设计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SP内核的布局与电源网络设计
    3.1 DSP内核结构组成
        3.1.1 DSP内核的整体结构
        3.1.2 DSP内核的数据通路分析
    3.2 DSP内核综合结果分析
        3.2.1 FT-DMx DSP内核约束设置
        3.2.2 FT-DMx DSP内核综合结果
    3.3 DSP内核的布局规划
        3.3.1 DSP内核块面积规划
        3.3.2 存储器的布局规划
        3.3.3 DSP内核总体布局规划
    3.4 寄存器文件布局优化
    3.5 DSP内核的电源网络设计与验证
        3.5.1 电源网络的设计目标
        3.5.2 电源网络的设计实现
        3.5.3 电源网络的分析与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SP内核时钟网络综合与优化
    4.1 DSP内核时钟网络结构
    4.2 PR工具自动时钟树综合
        4.2.1 时钟驱动单元的选择
        4.2.2 时钟树综合约束
        4.2.3 时钟树综合结果分析
    4.3 自动分区域时钟树综合
        4.3.1 门控时钟
        4.3.2 自动分区域时钟树综合的流程
        4.3.3 门控合并
        4.3.4 门控降级
        4.3.5 门控重构
    4.4 DSP时钟网络优化设计
        4.4.1 DSP内核时钟网络的门控逻辑结构
        4.4.2 DSP内核门控合并
        4.4.3 DSP内核门控降级
        4.4.4 DSP内核门控重构
        4.4.5 DSP内核时钟树综合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辐照复位网络综合设计与DSP内核布线
    5.1 抗辐照复位网络设计的原因
    5.2 抗辐照复位网络综合设计方法
        5.2.1 基于特殊滤波单元的复位网络抗辐照加固
        5.2.2 基于指定抗辐照单元的复位网络抗辐照加固
    5.3 DSP内核的布线
        5.3.1 天线效应
        5.3.2 串扰优化
    5.4 静态时序分析
        5.4.1 时序路径与时序分析
        5.4.2 时序违例的修复
    5.5 物理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7nm工艺CPU模块的低功耗物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第二章 低功耗设计理论基础
    2.1 集成电路功耗的组成
        2.1.1 动态功耗
        2.1.2 静态功耗
    2.2 低功耗设计方法
        2.2.1 多电源多电压供电技术
        2.2.2 电源关断技术
        2.2.3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技术
        2.2.4 多阈值技术
        2.2.5 衬底偏置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UPF的低功耗电源意图
    3.1 电源格式文件UPF
    3.2 低功耗单元简介
        3.2.1 电平转换单元
        3.2.2 电源开关单元
        3.2.3 隔离单元
        3.2.4 状态保持单元
    3.3 UPF对低功耗技术的描述
        3.3.1 UPF中多电源多电压供电功能的描述
        3.3.2 UPF中电源关断功能的描述
        3.3.3 UPF中动态电压频率调节功能的描述
    3.4 本设计的低功耗电源意图
        3.4.1 CPU模块的电源意图概述
        3.4.2 电源域的创建
        3.4.3 电源网络的创建
        3.4.4 低功耗单元插入规则的创建
        3.4.5 电源状态表的创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7nm工艺CPU模块的低功耗物理设计
    4.1 导入设计
        4.1.1 数据准备
        4.1.2 多模式多端角时序分析模型的建立
        4.1.3 导入电源格式文件UPF
    4.2 布局规划
        4.2.1 芯片面积的确定
        4.2.2 Hard Macro的摆放
        4.2.3 Placement Blockage的摆放
        4.2.4 Placement约束的设置
        4.2.5 电源开关单元的添加与摆放
    4.3 电源规划
        4.3.1 电源网络简介
        4.3.2 模块电源网络的设计
    4.4 标准单元布局
        4.4.1 标准单元的摆放
        4.4.2 扫描链重组
        4.4.3 时序结果优化
    4.5 全局物理综合
        4.5.1 GPS时序优化原理
        4.5.2 时序优化过程
    4.6 时钟树综合
        4.6.1 时钟树的基本性能参数
        4.6.2 时钟树的生成过程
        4.6.3 ECF流程和标准流程的时序结果对比
    4.7 布线
        4.7.1 全局布线
        4.7.2 轨道分配
        4.7.3 详细布线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物理设计中的功耗优化方法及结果
    5.1 GPS功耗优化原理
    5.2 功耗优化过程
        5.2.1 功耗优化模式的设置和选择
        5.2.2 强制标准单元面积缩小替换
        5.2.3 考虑功耗的时序优化
        5.2.4 功耗削减
    5.3 功耗优化结果
        5.3.1 leakage To Dynamic Ratio对总功耗优化的影响
        5.3.2 不同功耗优化模式的功耗优化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7nm工艺GPU核心计算单元的后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安排
第二章 数字后端设计基础与相关方法
    2.1 数字后端设计流程
    2.2 7nm工艺
    2.3 静态时序分析
        2.3.1 时序分析
        2.3.2 多模式多转角技术
        2.3.3 OCV片上偏差
    2.4 物理指导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7nm工艺GPU核心计算单元的后端设计
    3.1 数据准备
    3.2 布图规划
        3.2.1 硬核模块的放置
        3.2.2 电源规划
        3.2.3 物理单元的插入
    3.3 布局规划
        3.3.1 布局规划基本流程
        3.3.2 扫描链重组
        3.3.3 布局优化
    3.4 时钟树综合
        3.4.1 时钟树综合基本概念
        3.4.2 实验内容和结果分析
    3.5 布线
        3.5.1 布线过程
        3.5.2 串扰分析
        3.5.3 可制造性设计DFM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PG技术后端设计的优化
    4.1 综合
        4.1.1 输入文件
        4.1.2 DCG工具综合
    4.2 布局布线
    4.3 ECO修复
        4.3.1 DRV修复
        4.3.2 时序修复
        4.3.3 物理验证
        4.3.4 形式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企业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实训教学[J]. 宋秀其.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21)
  • [2]高职《网络工程综合布线》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J]. 左鑫. 课程教育研究, 2020(39)
  • [3]LS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周林芝.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4]X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机房改造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 林向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5]产教融合环境下的综合布线课程设计[J]. 黄文锋.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6]基于职场环境的教学模式在网络布线课程中的应用[J]. 梁启来. 计算机教育, 2020(05)
  • [7]某“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网络的设计与建设[D]. 赵永珩. 吉林大学, 2020(08)
  • [8]高性能抗辐照DSP内核的物理设计[D]. 杨隆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基于7nm工艺CPU模块的低功耗物理设计研究[D]. 李东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基于7nm工艺GPU核心计算单元的后端设计[D]. 李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标签:;  ;  ;  ;  

企业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