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FPA~(2D)软件的数据结构优化及其存储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游鹏飞[1](2013)在《地铁隧道施工风险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地铁隧道工程的迅速发展,地铁隧道与地面工程相比,存在地质条件复杂、工艺多样化、作业空间受限等特点,给施工风险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另外风险管理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导致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事故(灾害)频发,故风险成为地下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为了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首先需要对风险理论进行研究,而风险机理是风险理论的重要内容;只有在掌握风险机理的前提下,才能掌握风险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所以,地铁隧道施工风险机理的研究对风险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为了研究机理,掌握风险规律,首先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对地铁隧道进行系统分析,进而认识系统内元素在工作方式及各元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分别从力学和能量角度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给出因果关系图和流图;根据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将运用FLAC3D软件模拟的结果嵌入到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运用/ensim软件分别从力学和能量角度进行仿真模拟,提高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精度,进一步拓宽系统动力学的应用范围;为了度量系统风险,运用PHA方法对地铁隧道施工风险评估进行研究,针对PHA方法中风险等级不能定量化确定的缺陷,将模糊集理论和粗糙集理论杂合,建立基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风险评估模型,对PHA中风险等级确定方法进行改进,从而降低风险评估过程的主观性,实现PHA方法的定量化;并利用实例对本文的研究成果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全文具体框架如下:(1)对隧道施工风险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应用、风险模拟、风险评估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归纳,并找出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2)针对地铁隧道系统提出问题,并确定系统分析的目的,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方法对地铁隧道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系统的功能、组成及结构;以围岩子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从力学和能量角度建立其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其因果关系,给出因果关系图,根据因果关系图画出流图,分别找出围岩子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各种变量。(3)将力学数值模拟结果(FLAC3D软件)嵌入到所建立的基于力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进行仿真模拟(Vensim软件)。运用FLAC3D软件进行力学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围岩条件、埋深、断面形状及尺寸、支护方式、施工工法等)对拱顶沉降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力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并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再运用Vensim软件进行模型仿真。(4)将能量数值模拟结果(FLAC3D软件)嵌入到所建立的基于能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进行仿真模拟(Vensim软件)。首先对能量风险理论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风险与能量的基础理论、能量传递、释放、控制机理等;风险与能量的基础理论分析主要包括风险与能量的关系,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的内涵,风险构成及其要素间的关系,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介绍,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引用的可行性,基于能量原理的风险机制;能量传递机理研究主要包括应变能传递过程的描述,能量的传递机理及传递的可能性分析;能量释放机理研究主要包括应变能的释放条件、释放机理及释放可能性分析;结合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系统能量控制机制。运用FLAC3D软件进行能量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不同围岩条件、埋深、跨度等)对应变能积聚和释放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能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并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再运用Vensim软件进行模型仿真。(5)运用PHA方法对地铁隧道施工风险评估进行研究,在PHA风险等级划分的基础上,将模糊集理论和粗糙集理论杂合,采用文中所建立的基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风险评估模型确定系统风险等级。在基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风险评估模型中,将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和附加风险分别进行研究;运用标准规范确定固有风险指标的等级划分标准,运用力学风险模拟分析的结果确定附加风险指标等级划分标准,运用基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样本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确定风险等级,其中根据实测值运用粗糙集理论确定指标权重,降低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使评估结果更具客观、准确。(6)以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通惠门停车线暗挖区间隧道为例,运用PHA方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验证PHA方法和基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风险评估模型的适用性。
杨玉蕊,张义平,左宇军,宋希贤[2](2013)在《基于RFPA的首采面运输顺槽支护方案优化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用RFPA软件对某矿首采面运输顺槽设计支护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巷道的应力状态及破坏时巷道顶板及两帮的移近量。通过对比分析判断出最佳支护方案,为矿井支护方案设计最优化选择提供依据。
王迎超[3](2010)在《山岭隧道塌方机制及防灾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山岭隧道建设过程中,塌方灾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大力建设,投入到塌方治理的费用呈逐年增加趋势。开展隧道塌方机制和防灾方法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现场调查和监控量测,研究山岭隧道塌方机制和预防措施,探索有效预测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塌方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开展隧道塌方范围的压力拱理论研究,分析不同应力场下潜在塌方范围。探索新的围岩分级方法,建立有效的围岩失稳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断层破碎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及塌方处治方案优化思路,探讨山岭隧道复合式衬砌在围岩蠕变过程中的受力规律。揭示山岭隧道出洞口塌方机制,并提出相应处治措施。基于突变理论,分析降雨对浅埋隧道塌方的影响。研究隧道出洞口段衬砌结构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探索隧道出洞口塌方的时空预测方法。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分析了塌方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围岩自身属性及地下水对塌方的影响最大,并按塌方发生部位对塌方灾害进行了系统分类。(2)通过压力拱理论研究,计算出不同应力场下的压力拱线。指出不同地应力模式下,隧道压力拱存在差异,压力拱和判断标准关系密切,从工程安全角度出发,宜以最小主应力受拉为判断标准。(3)基于特尔菲-理想点法和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新的围岩分级模型,为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提供依据。将功效系数法应用于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中,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围岩危险性预警模型。(4)提出断层破碎带地区隧道塌方段施工方案优化思路。基于粘弹性有限元理论,分析了复合式衬砌结构在围岩蠕变过程中的受力规律,确立了断层破碎带围岩流变特性明显洞段隧道衬砌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思路。(5)指出隧道出洞口塌方破坏机制为掌子面失稳和洞顶松散介质垮落共同作用所致,出洞口应采用初期支护紧跟和超前支护。建立了降雨作用下浅埋隧道塌方的尖点突变模型,推导出围岩为不同岩土介质组合时的松散围岩失稳判据。提出隧道出洞口段衬砌工作状态的合理评价方法。(6)建立了隧道出洞口塌方的时空预测模型。基于应力传递思想,推导出隧道出洞口松散围岩失稳判据,得到塌方发生时进入松散围岩段的临界距离。结合灰色理论和协同理论,预测塌方发生时间。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证明所建时空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郭峰[4](2007)在《岩土掘削的数值分析新方法与新型装置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基础建设逐步向大型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高性能岩土施工机械在军事、铁路、水利、矿山和建筑施工中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高性能岩土施工机械多依赖于进口,岩土掘削机理研究甚少,未见适用的数值分析方法。为了提高我国岩土施工机械的研发能力,加速实现国产化,本文在MLPG无网格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岩土掘削分析的数值分析方法,结合理论、实验方法对岩土掘削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两种新型岩土掘削装置。首先提出一种新的岩土掘削数值分析方法—PMLPG法,该方法属于无网格法,摆脱了有限元网格的限制,适用于不连续问题和大变形问题的分析,具有计算效率高和精度高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在岩土掘削分析中,对新型岩土掘削设备的开发提供有力工具。该方法在多边形内采用三角积分,大大减小了计算量;建立临近点数据库,提高了影响节点的搜索速度。岩土掘削数值分析要求无网格法拥有高效而适应性强的本质边界条件处理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边界节点权函数使试函数通过边界节点,并采用对角元素改1法满足本质边界条件,该方法灵活性强,适用于各种岩土掘削问题。针对土的切削破坏和岩石切削破碎的非线性数值分析,采用PMLPG法,并结合摩尔-库仑破坏准则,解决了土体在切削过程中的大变形和弹塑性问题;提出裂纹尖端改进的权函数,解决了岩体破碎的不连续问题;继而编写材料非线性、裂纹发展显示动力学分析PMLPG法程序,并将其应用在岩土掘削的研究中。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条件下,PMLPG法程序全面改进传统无网格程序算法,大幅度降低数值计算量,实现了PC机上完成岩土掘削的复杂分析。将该程序应用在土的剪切破坏和岩石的切削破碎分析中,取得了与岩土切削实验非常贴近的结果。结合工程实际,针对旋挖岩土技术,考虑了切削角的变化和刀刃侧向的剪切破坏影响,建立了旋挖阻力计算模型。同时进行岩土旋挖实验,通过对比理论、数值分析结果,证明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针对铣削岩土技术,考虑难以处理的强节理岩层,对多种岩石试样进行切削破碎实验和理论分析,这些研究为开发新型岩石铣削装置和旋挖装置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根据岩土掘削的研究成果,结合所承担的科研任务,研制和开发了水下岩石铣削装置和振动旋挖装置。这两种装置解决了我国水下岩石河床机械化清理和深层破岩成孔的难题。并且经过开发制造、试验和改进,已经正式投入施工近两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实践证明这两种新装置的研发是成功的。
肖建清,陈枫,徐纪成[5](2004)在《RFPA2D软件的数据结构优化及其存储组织》文中指出由东北大学开发的岩石破裂全过程分析系统RF PA2D(RockFailureProcessAnalysis),能够较好地模拟岩石裂 纹扩展的全过程,但其运行速度还不如人意。深入地分析了 RFPA2D软件的数据结构,针对各元素的存储仅限于单个结 构的缺陷,提出分两个结构存储元素数据,结合运用内存与 磁盘,谋取速度与容量间最佳状态的解决思路。
二、RFPA~(2D)软件的数据结构优化及其存储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FPA~(2D)软件的数据结构优化及其存储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1)地铁隧道施工风险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隧道施工风险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隧道施工风险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隧道工程风险理论研究现状 |
1.3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现状 |
1.4 隧道施工风险模拟研究现状 |
1.4.1 有限元法 |
1.4.2 离散单元法 |
1.4.3 有限差分法 |
1.5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5.1 国外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5.2 国内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6 现状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内容 |
1.7.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铁隧道系统分析及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系统分析的目的和步骤 |
2.3 地铁隧道系统 |
2.3.1 地铁隧道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
2.3.2 地铁隧道系统要素集 |
2.3.3 地铁隧道系统的描述 |
2.3.4 地铁隧道系统的结构 |
2.4 基于力学的围岩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2.4.2 基于力学的围岩子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2.4.3 基于力学的围岩子系统流图分析 |
2.5 基于能量的围岩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2.5.1 围岩子系统能量分析 |
2.5.2 围岩子系统能量传递与释放要素分析 |
2.5.3 基于能量的围岩子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2.5.4 基于能量的围岩子系统流图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力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 |
3.1 仿真方法选取及基本原理 |
3.1.1 数值仿真方法及基本原理 |
3.1.2 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 |
3.2 基于力学的数值仿真模拟 |
3.2.1 不同围岩条件的围岩变形规律模拟 |
3.2.2 不同埋深的围岩变形规律模拟 |
3.2.3 不同断面的围岩变形规律模拟 |
3.2.4 不同支护的围岩变形规律模拟 |
3.2.5 不同工法的围岩变形规律模拟 |
3.3 基于力学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 |
3.3.1 主要方程及参数分析 |
3.3.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3.3.3 模型的仿真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能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 |
4.1 基于能量的风险演化理论分析 |
4.1.1 风险与能量的基础理论 |
4.1.2 能量传递机理 |
4.1.3 能量释放机理 |
4.1.4 能量控制机理 |
4.2 基于能量的数值仿真模拟 |
4.2.1 能量积聚区的确定 |
4.2.2 能量积聚及释放特征随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 |
4.2.3 能量积聚及释放特征随埋深的变化规律 |
4.2.4 能量积聚及释放特征随断面大小的变化规律 |
4.3 基于能量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 |
4.3.1 主要方程及参数分析 |
4.3.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4.3.3 模型的仿真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铁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研究 |
5.1 PHA基本理论 |
5.2 粗糙集理论与模糊集理论的杂合 |
5.2.1 模糊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
5.2.2 粗糙集的基本概念 |
5.2.3 粗糙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5.3 基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风险评估模型 |
5.3.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5.3.2 信息决策表 |
5.3.3 基于λ-截集的粗糙隶属函数 |
5.3.4 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粗糙近似 |
5.3.5 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近似质量与近似约简 |
5.3.6 粗糙模糊决策表的概率决策规则获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1.1 主体工程 |
6.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6.1.3 隧道施工方法 |
6.2 项目风险评估 |
6.2.1 风险分析 |
6.2.2 信息决策表 |
6.2.3 论域划分 |
6.2.4 粗糙隶属函数 |
6.2.5 分类质量 |
6.2.6 概率决策规则集 |
6.2.7 风险评估结果比较分析 |
6.3 预先危险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2)基于RFPA的首采面运输顺槽支护方案优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背景 |
2 RFPA软件简介 |
3 首采面运输顺槽支护模拟 |
3.1 参数计算 |
3.2 首采面运输顺槽支护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2.1 方案1 (锚杆间排距700 mm×700 mm, 长度为1.6 m) 的计算结果 |
3.2.2 方案2 (锚杆间排距700 mm×700 mm, 长度为2.2 m) 的计算结果 |
3.2.3 方案3 (锚杆间排距800 mm×800 mm, 长度为1.6 m) 的计算结果 |
3.2.4 方案4 (锚杆间排距800 mm×800 mm, 长度为1.6 m) 的计算结果 |
3.3 首采面运输顺槽支护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 首采面运输顺槽支护优化设计及支护建议 |
(3)山岭隧道塌方机制及防灾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塌方的调查与统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
1.2.2 塌方机制的模拟研究现状 |
1.2.3 塌方机制的非线性理论研究现状 |
1.2.4 围岩分类研究现状 |
1.2.5 塌方预测研究现状 |
1.2.6 塌方处治方法研究现状 |
1.3 塌方灾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与塌方类型划分 |
2.1 塌方的主要影响因素 |
2.1.1 客观因素 |
2.1.2 主观因素 |
2.2 塌方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层次分析 |
2.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2.2.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2.2.3 塌方影响因素敏感性层次分析 |
2.3 塌方的类型划分 |
2.4 山岭隧道塌方实例分析 |
2.4.1 洞口段塌方实例 |
2.4.2 洞身段塌方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3 隧道塌方范围的压力拱理论分析 |
3.1 压力拱研究现状 |
3.2 压力拱的概念 |
3.3 地应力为静水压力下深埋圆形隧道的压力拱 |
3.4 地应力为双向常应力下深埋圆形隧道的压力拱 |
3.5 地应力与深度成正比下深埋圆形隧道的压力拱 |
3.5.1 隧道开挖前的应力场及开挖后的卸荷 |
3.5.2 第一部分卸荷产生的应力场 |
3.5.3 第二部分卸荷产生的应力场 |
3.5.4 第三部分卸荷产生的应力场 |
3.5.5 第四部分卸荷产生的应力场 |
3.5.6 隧道开挖后围岩总应力场 |
3.5.7 工程算例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围岩分级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 |
4.1 隧道围岩级别与塌方风险的关系 |
4.2 基于特尔菲-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级模型 |
4.2.1 特尔菲-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及评价步骤 |
4.2.2 隧道围岩分级的特尔菲-理想点模型 |
4.2.3 工程应用 |
4.3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隧道围岩分级模型 |
4.3.1 集对分析原理 |
4.3.2 隧道围岩分级的集对分析模型 |
4.3.3 工程应用 |
4.4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隧道围岩失稳风险预警模型 |
4.4.1 功效系数法原理 |
4.4.2 围岩失稳风险预警模型 |
4.4.3 工程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断层破碎带引起隧道塌方机制及防治措施 |
5.1 断层破碎带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
5.1.1 工程背景 |
5.1.2 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
5.1.3 计算结果分析 |
5.2 穿越隧道塌体的施工方案优化 |
5.2.1 施工方案论证 |
5.2.2 数值分析 |
5.2.3 塌方处治效果评价 |
5.3 断层破碎带地区隧道复合式衬砌受力规律分析 |
5.3.1 复合式衬砌研究现状 |
5.3.2 工程背景 |
5.3.3 粘弹性有限元分析 |
5.3.4 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山岭隧道出洞口塌方机制及预防措施 |
6.1 工程背景 |
6.1.1 塌方概况 |
6.1.2 塌方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6.2 隧道出洞口塌方机制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6.2.1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工况 |
6.2.2 计算结果分析 |
6.3 降雨对浅埋隧道塌方的影响分析 |
6.3.1 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分析 |
6.3.2 降雨作用下浅埋隧道塌方的突变理论分析 |
6.4 隧道出洞口支护结构稳定性评价 |
6.4.1 基于现场监控量测的位移正交反演原理 |
6.4.2 隧道衬砌的工作状态 |
6.4.3 马鞍山隧道衬砌工作状态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山岭隧道出洞口松散围岩塌方时空预测 |
7.1 隧道出洞口塌方判据及空间位置预测 |
7.1.1 概化模型 |
7.1.2 塌方判据的推导 |
7.2 隧道塌方时间预测的灰色-协同理论模型 |
7.2.1 灰色-协同理论基本原理 |
7.2.2 具体实现过程 |
7.3 工程验证 |
7.3.1 马鞍山隧道塌方空间位置预测 |
7.3.2 马鞍山隧道塌方时间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4)岩土掘削的数值分析新方法与新型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岩土掘削数值分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岩土掘削装置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
1.4 岩土掘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PMLPG 法及其本质边界条件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PMLPG 法中场函数的拟合 |
2.3 PMLPG 法中临近点快速搜索算法 |
2.4 平面问题的PMLPG 法 |
2.4.1 弱形式 |
2.4.2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4.3 数值积分 |
2.5 典型实例验证 |
2.5.1 实例1—受均匀分布力的悬臂梁 |
2.5.2 实例2—开圆孔的平板 |
2.6 PMLPG 的本质边界条件处理 |
2.6.1 MLPG 法的场函数拟合特性研究 |
2.6.2 改进的插值函数 |
2.6.3 典型实例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岩土掘削分析的非线性PMLPG 法 |
3.1 引言 |
3.2 土切削模型及弹塑性PMLPG 法程序 |
3.2.1 土的破坏形式与剪切破坏模型 |
3.2.2 土的本构模型与破坏准则 |
3.2.3 非线性PMLPG 法程序设计 |
3.2.4 数值分析实例 |
3.3 岩石切削模型的建立与非连续PMLPG 法程序设计 |
3.3.1 岩石断裂的力学研究 |
3.3.2 岩石裂纹发展问题的PMLPG 法程序设计 |
3.3.3 数值分析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旋挖土与岩石切削破碎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旋挖土的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
4.2.1 旋挖土力学分析 |
4.2.2 旋挖土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
4.2.3 螺旋钻具输土的力学分析 |
4.2.4 螺旋钻具输土的实验研究 |
4.2.5 螺旋钻钻进阻力的实验研究 |
4.3 岩石切削破碎的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
4.3.1 岩石切削破碎过程研究 |
4.3.2 切削破碎裂纹发展模型的研究 |
4.3.3 岩石切削破碎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下岩石铣削装置的研制 |
5.1 引言 |
5.2 水下岩石力学特性的实验测试 |
5.3 切削参数优化设计 |
5.4 截齿的选择与精确有限元法强度校核 |
5.5 铣削装置的制造 |
5.6 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振动旋挖装置的开发 |
6.1 引言 |
6.2 振动旋挖装置的激振频率的设计计算 |
6.3 振动旋挖装置的回转扭矩的设计计算 |
6.4 振动旋挖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
6.5 振动旋挖装置破岩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RFPA~(2D)软件的数据结构优化及其存储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铁隧道施工风险机理研究[D]. 游鹏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2]基于RFPA的首采面运输顺槽支护方案优化模拟研究[J]. 杨玉蕊,张义平,左宇军,宋希贤.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28)
- [3]山岭隧道塌方机制及防灾方法[D]. 王迎超. 浙江大学, 2010(09)
- [4]岩土掘削的数值分析新方法与新型装置的研究[D]. 郭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5)
- [5]RFPA2D软件的数据结构优化及其存储组织[J]. 肖建清,陈枫,徐纪成.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