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材业如何面向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吴冲[1](2020)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而大遗址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彰显城市与区域文脉、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75%以上的大遗址位于城郊及郊野地区,这些大遗址区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文物保护制度对工、农业生产实施严格控制,导致了大遗址区村庄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并且由于资本投入与文保限制的空间差异产生了遗址区村庄的不均衡发展,进而引发大遗址区社会冲突矛盾加剧和遗址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反思。在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紧迫性。大遗址区作为一个空间相对独立、管理部门权职交错、保护与利用影响交织、利益相关者众多的复杂地域系统,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问题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绝对空间”思维,从社会与空间相互影响的辩证逻辑中寻求答案。“空间生产”理论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中“社会-空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能够将大遗址区社会分化与空间不均衡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讨论。因此本研究结合大遗址区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建立具体化分析框架,通过“社会-空间”辩证法从空间实践与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中探寻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以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角度揭示社会空间演变机制。首先,本文将空间生产理论与大遗址区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大遗址区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在界定大遗址区空间范围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三元论”对大遗址区的社会空间本体划定,并论证空间生产理论在大遗址区的适用性,重点从权力、资本视角探寻遗址区“社会-空间”的辩证逻辑。其次,宏观上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特征。首先分析关中大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论证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其次梳理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分析展示利用工作对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最终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发展的普遍性特征规律。一方面借鉴哈维的三次资本循环理论大致划分出关中大遗址区发展阶段,分析资本驱动下居民实现再生产的模式与途径。另一方面,探究在空间权力让渡与分化过程对村庄居民生产方式调整的影响。这一部分研究既为具体案例地研究提供广泛的素材与依据,也在实践层面论证了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研究具备普遍适用性。然后,选取秦始皇陵、乾陵、桥陵、耀州窑、雍城五处大遗址区作为典型案例地研究,分析具体案例地村庄的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与特征。空间上,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元,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采取生态因子分析法、社会空间分异指数明确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特征。时间上,通过比对分析90年代、2000年、2010年、2018年四个时间段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状况,总结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提炼出5种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最后,在分析5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中“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变化特征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从资本视角分析保护利用影响下大遗址区空间资本累积过程,从权力视角解读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各种制度性框架下居民为实现再生产而对自身生计模式调整过程,从资本与权力视角解析大遗址区社会空间生产的规律并总结社会空间演变机制,提出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认为:(1)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研究具有普遍适用性,大遗址区乡村发展体现出哈维所说的三次资本循环特征,权力与资本所支配的“第三空间”影响着遗址区乡村物质环境转变与社会变迁。(2)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大多呈扇形同心圆圈层结构。并且根据其演变规律总结出旅游服务业发展型村庄、农业发展型村庄、传统农业村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村庄、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等五种演变模式。(3)“人地关系”上,村庄聚落由原本单一的居住功能衍生出生产与消费职能,最终衍生出文化服务职能;“人人关系”上,早期村民自主生产或受雇于投资企业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期乡村空间资本价值提升,居民与外来经营户形成房屋租赁合作关系,最后由于文化资本外溢,居民与旅行社、经营户产生广泛的业务往来。综上,本研究提出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原始动力,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内生因素,政府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外部驱动。面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社会分层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选取大遗址区乡村为研究案例,探寻社会弱势群体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如何实现自身再生产过程。在人本视角拓展了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研究广度,也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生产的微观领域研究。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解析,希望借此为实现大遗址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夏剑君[2](2019)在《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和生产率》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由于在增长过程中主要依靠资源大量投入的规模导向型增长方式,虽然使得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速度,但也同时形成了资源错配问题。资源错配会引致结构性矛盾,进而影响经济效率。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以效率提升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错配的影响进一步凸显。如何改变或纠正资源错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整体效率,成为当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聚焦于从理论和实证结合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资源错配的特点、影响和形成原因,进而提出治理资源错配的路径和方向。论文以中国三次产业间的资源错配为研究起点,既从产业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了资源错配的特点、程度及影响,又分别从细分行业和要素结构角度分析了资源错配的具体特征、表现形式和原因。这种分析框架安排既体现了“微观-中观-宏观”的研究路径,又体现了“要素-结构-增长”的作用机制,契合了本文建立的资源错配、结构变动与生产率的理论研究架构。产业间视角的考察验证了:中国三次产业间资源错配严重且未能得到纠正,这对总产出和TFP造成损失;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资本要素错配且未能得到纠正。细分行业视角的研究表明:资源不仅在产业间存在错配,在产业内部细分行业间也存在结构性错配;资本要素配置长期严重扭曲的原因是受产业政策影响深。要素结构视角的分析,表明生产要素配置结构与生产率之间长期偏离,进一步验证了中国资源错配的长期性和真实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中国资源错配问题的核心症结在于产业间、行业间要素配置与生产率的严重背离。本文按照背景分析-理论机制-实证研究-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来先后着笔,内容共分八章。背景分析部分主要是第一章绪论,通过背景分析确定文章的选题以及初步的研究方法。理论机制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通过归类整理有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影响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分析,为全文研究建立了理论框架。论文尝试构建包含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的多部门增长核算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对中国资源错配问题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四章是产业间资源错配的评估测度,第五章是产业间资源错配对生产率的影响,第六章是细分行业资源错配的评估测度及对生产率的影响,第七章是要素配置结构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政策建议部分主要是第八章,研究结论、启示和建议。各章主要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表述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首先梳理研究背景,介绍资源错配问题研究的意义,从而引出并确立文章的选题。接下来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确立文章的研究路径和逻辑脉络。之后,进一步确立了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文章可能的创新点和未来进一步改进的方向。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梳理了资源错配的概念、来源和产生原因,整理分析了资源错配的测度方法,并重点对资源错配、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变动的理论渊源进行了回顾和归类整理,综述了资源错配、资源配置的经验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现有研究可以改善和深入研究的地方。第三章是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影响生产率的理论机制。首先围绕资源配置、结构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这一主线,将生产率划分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深入分析它们的含义、主要的测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为本文后续测度生产率提供了方法论基础。通过对以上理论和方法的梳理,并在分析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影响生产率的传导机制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最后阐述了研究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影响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和实证研究篇章结构框架,提出了实证研究假设:中国资源错配研究的重点问题。第四章是产业间资源错配的评估测度。通过对中国三次产业间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失衡现象的观察,引出对中国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分析。论文结合传统的Syrquin(1986)增长核算框架,借鉴Hsieh和Klenow(2009)的假设,尝试初步构建包含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和效率损失的多部门增长核算模型,并运用模型实证分析和测算了三次产业资源错配和结构变动的情况、程度和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资本和劳动要素,中国三次产业间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资源错配程度有逐渐加深的趋势。目前,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说,资本和劳动要素均过度配置;而对于第二产业来说,资本和劳动要素均配置不足。第五章是产业间资源错配对生产率的影响。在第四章构建的初步核算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产出变动分解模型,来揭示经济产出变动结构与三次产业资源错配、生产率的关系。运用模型测算了纠正三次产业资源错配(即资源再配置)对整体经济产出和TFP变动的影响。同时又采用生产函数密集模型对中国劳动生产率与带有资源错配的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解测算。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平均贡献占比达到899%),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小(平均仅贡献11%)。这其中资本要素对投入增长的贡献又远远大于劳动要素的贡献,平均贡献资本要素是劳动要素的7倍多。中国经济整体TFP提升主要源于三次产业TFP提升的贡献,但要素扭曲的重置总效应为负,表明多年以来三次产业间的资源错配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资源错配现状及其未纠正效应,对总产出和TFP造成损失(其中第二产业资本要素错配未纠正对总TFP和总产出贡献高达-1.27%)。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各分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力资源错配的纠正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重新配置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但其贡献占比不大(约在20%以上)。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且增长速度最快,其与其他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在拉大。这也客观说明了中国多年以来实施的以服务业为导向的产业政策,可能并不符合现阶段发展事实和提高经济总体生产率的目标,反而可能会引致资源错配。第六章是细分行业资源错配的评估测度及对生产率的影响。为揭示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和资源错配的真实情况,本章深入三次产业内部,对三次产业内部20个分行业进行测算和分析,以便揭示三次产业间资源错配的原因,从分行业角度进一步分析经济整体生产率。本章首先破解数据难题,估算了 20个分行业资本存量,并运用模型对20个分行业错配指数进行了测算。实证发现,各分行业应对刘易斯拐点冲击的效果不一:部分行业效果明显,扭曲程度在明显减轻;部分行业应对无效,扭曲程度长期没有改观。资本要素配置长期严重扭曲,深受产业政策影响:中国的资本要素过度投入到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铁公基”)以及水、电、热等垄断性行业,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状态。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其细分行业都有资本要素配置不足的情况,资源不仅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错配,而且在二、三产业内部均存在结构性错配。运输邮电业是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都过度配置,而金融保险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是两种要素均配置不足;对于无论是处于第三产业的代表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保险业的发展,还是处于第二产业的代表先进制造业的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持续加大资本和人力扶持力度。第七章是要素配置结构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即实证研究要素结构变动与生产率的内在关系。首先分别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SR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通过对TFP的分解测算,验证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外部的技术进步,经济总体内部的技术效率在持续退化。接着运用计量方法,对产出份额、资本份额、劳动份额与生产率的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模型设定检验,并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三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在检验的三组关系中,验证了仅有产出份额与生产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结论,并通过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确认产出结构与生产率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要素结构与生产率之间不具有此类关系,虽然短期内生产要素结构变动对不同行业的生产率有一定作用,但无论是资本要素还是劳动要素的投入结构与生产率变化之间均不存在长期的内在均衡关系。验证了中国资源错配的长期性和真实性;也说明改革开放后,生产要素配置结构与生产率之间的偏离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持久的。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启示和建议。本章对实证结果进行汇总,对结论进行现实解释和理论分析。中国资源错配问题的核心症结在于产业间、行业间要素配置与生产率的严重背离。为纠正中国的资源错配,论文提出了以市场化配置资源为导向、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以优化资本要素配置为重点、以调整产业结构政策为辅助的治理路径。并提出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保持经济和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采取更加灵活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以提高资本要素配置效率为重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几条粗浅的政策建议。
何佳星[3](2019)在《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检验检测活动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检验检测活动受到了人们持续的关注与认可。而今,检验检测已经提升至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检验检测活动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所占据的地位也愈发重要。然而,河北省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的评价还是空白。通过对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的研究,能够对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有一个客观、全面的定位,从而找出自身薄弱之处,从而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自身综合能力的建设,为机构的建设发展提供帮助。也对其他省份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提供相应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检验检测机构走访调查,阅读大量文献与资料,设计出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调查问卷,并利用调查数据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河北省检验检测现阶段发展情况,从而对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进行研究,构建符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的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本文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接着,利用TOPSIS法确定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已经构建的模型对检验检测机构行业与地区分布情况分别做聚类分析,评判出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优良中差四个等级;通过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研究国有检验检测机构与私营检验检测机构的特点与关系,从而找出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的问题与不足,全面分析影响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而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和建议。
杨艳平[4](2018)在《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衰退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民生问题严峻等一系列矛盾和困境,亟需转型发展。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论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资源衰退型城市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压力,提出了多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围绕其如何推动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基于对10个资源衰退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现状的调研,分析目前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设计;其次,运用生态位模型、Logistic方程、层次聚类法等研究方法,从竞争合作、阶段识别和社会嵌入等方面进行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分析其演化的内源动力、发展阶段和环境影响因素;接着,重点围绕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群体激励模型、社会计算实验等研究方法,从领域选择、效率改进和途径拓展等方面研究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最后,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1)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对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依存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出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2)从产业种群间的动态关系分析入手,提出了产业种群间恶性竞争、捕食、寄生和协作共生四种关系模式,构建出评估产业种群在物质交换活动中参与程度和竞争强度的生态位测度模型,及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模型,拓展了种群生态学理论的应用范畴。(3)从嵌入性视角考虑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构建了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模型,以判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并进行了社会嵌入度值调整的数理分析,创新社会网络理论在产业经济分析中的新思路。(4)把生态补偿活动从“政府主导”转向“产业主导”,考虑生态补偿主体存在公平关切情境下,构建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利用社会计算实验讨论差别化生态补偿费用征收对群体企业优化排污量的激励效率演化规律,并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途径,研究结果丰富了产业生态补偿理论体系。(5)为了验证理论研究和方法模型的有效性,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生态位测度结果表明,煤、电和建材业是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物质循环的主体,循环物质多为工业产品和共伴生资源,废弃物资源化所占比重并不大;铝业和建材业、煤炭业和水泥业的规模生态位重叠度较大,水泥业和建材业、电力业和水泥业的资源生态位重叠度较大;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当务之急是创新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研发费用投入,扩大废弃物资源化环节的产业规模。(2)演化阶段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即生命周期模型的发展阶段;因此,铜川市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处理好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和转型质量的关系,推动循环产业集约高效发展。(3)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结果显示,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中,约47%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较高,社会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突出;但是还有40%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偏低。铜川市要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必要时可进行业务重组。(4)铜川市生态盈亏及压力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重点领域是水域类、草地类和耕地类生态系统;当前铜川市按照生产量百分比计征生态补偿费用,对企业减少排污量没有激励效果,建议设立补偿系数实施差别化计征生态补偿费。
林诠[5](2016)在《2015中国建材行业十大新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超级推销员"李克强力荐建材产能走出去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李克强回顾了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产能合作协议时的情景,哈萨克斯坦希望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但国内一条水泥、平板玻璃生产线都没有,所以李克强提议,与其他们向我们购买成品,不如我们去当地直接建厂。
林诠[6](2016)在《2015中国建材行业10大新闻》文中提出1"超级推销员"李克强力荐建材产能走出去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李克强回顾了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产能合作协议时的情景,哈萨克斯坦希望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但国内一条水泥、平板玻璃生产线都没有,所以李克强提议,与其他们向我们购买成品,不如我们去当地直接建厂。
蒙永胜,陆婷[7](2014)在《面向中亚的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选择及培育》文中研究说明中亚五国一直是新疆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加快培育面向中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内生动力和现实途径。文章利用德尔菲法得出石油化学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机电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等五大产业是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领域,三大核心城市群、各级开发区和沿边口岸是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区域。
李辉[8](2013)在《打造创业平台 加快横县那阳工业集中区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分析了当前广西横县那阳工业集中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其优劣势,分析那阳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打造创业平台的思考。
陆婷[9](2013)在《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就开始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西部地区尤其新疆也不断有学者基于地缘优势提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然而限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匮乏、局势不稳等原因,新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始终没有实质性突破。直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尤其2008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才又重新提上日程。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特色资源、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大潮、十九省市对口援疆政策以及逐渐复苏的中亚经济,都决定了新疆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利用外部市场,吸引各方资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已然成为新疆必然要走的发展道路。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以产业为依托,没有外向型产业,就没有外向型经济,因此如何快速构建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产业体系,促其进入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必将成为新疆发展外向型经济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认为,新疆作为边远落后地区,要想通过后发优势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然要顺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走产业集群化道路。因为产业的集群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它能够通过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而新疆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大面积自发产生产业集群,因此,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制培育来实现。基于以上背景分析,本文按照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深入的调查研究,坚持从全局性思维出发,在对国内外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商务部、统计局、海关及我国驻中亚五国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公布的数据,理论联系实际,对新疆当前外向型经济的现状进行简析,指出新疆向西开放尤其是面向中亚的市场空间巨大。然后分析中亚五国经济现状并比较中国及新疆与其经贸合作情况,对面向中亚的新疆外向型产业进行简要总结。接着指出产业集群对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利用德尔菲法对外向型产业集群进行评选,最终提出了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培育的思路,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李国庆[10](2010)在《后危机时代建材业更要加强经营管理》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了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否愿意,企业都不得不交上一份应对危机的答卷。目前,经济出现向好的势头,但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2009年,全球经济依旧在困境中徘徊。中国经济在投资拉动和产业振兴规划的刺激下,日益表现出复苏的迹象。可以预见,世界经济将迎
二、建材业如何面向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材业如何面向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主要概念界定 |
1.1.1 大遗址与大遗址区 |
1.1.2 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 |
1.1.3 社会空间 |
1.1.4 乡村与乡村社会空间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社会空间演变相关基础研究 |
1.3.2 社会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 |
1.3.3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演变研究 |
1.3.4 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
1.3.5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与影响相关理论 |
2.1.2 乡村聚落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3 传统“社会-空间”二元对立分析理论 |
2.1.4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相关延伸理论 |
2.2 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研究的适用性与独特性 |
2.2.1 空间生产理论导向下大遗址区社会发展的时空观转变 |
2.2.2 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适用性 |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独特性 |
2.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分析方法 |
2.3.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主体及其作用 |
2.3.2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辩证逻辑 |
2.3.3 “三元论”导向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生产特征 |
3.1 关中大遗址数量及展示利用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
3.1.1 关中大遗址的数量与分布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
3.1.2 关中大遗址展示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
3.2 关中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因素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
3.2.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与大遗址分布 |
3.2.2 关中大遗址类型及选址产生的大遗址区自然条件差异 |
3.2.3 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3.3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因素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
3.3.1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与保护利用模式 |
3.3.2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3.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生产特征 |
3.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本循环特征 |
3.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管理制度变迁特征 |
3.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空间实践特征 |
3.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变化特征 |
3.5 关中大遗址区类型划分与社会经济特征 |
3.5.1 关中不同自然条件禀赋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
3.5.2 关中不同影响力级别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
3.5.3 关中不同发展阶段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第四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 |
4.1 案例地选取与数据获取 |
4.1.1 典型案例地选取 |
4.1.2 数据获取 |
4.2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分析方法与步骤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指标体系 |
4.3 案例地大遗址保护利用及其大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1 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2 乾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3 桥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4 雍城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5 耀州窑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主因子及其空间分布 |
4.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 |
4.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 |
4.5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结构特征的提取 |
4.5.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共性特征 |
4.5.2 关中各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差异性特征 |
4.6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与分异过程 |
4.6.1 90年代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6.2 200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6.3 201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7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与演变模式 |
4.7.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主因子的变化 |
4.7.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分异指数的变化 |
4.7.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 |
4.7.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的提炼与比较 |
第五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影响因素 |
5.1 人地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方式的调整 |
5.1.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2 人人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关系的转变 |
5.2.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资本循环的逻辑解释 |
5.3.1 大遗址区乡村农业相关的资本累积 |
5.3.2 大遗址区乡村工业化或城镇化中的资本累积 |
5.3.3 大遗址区乡村旅游服务业中的资本累积 |
5.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权力关系变迁的逻辑解释 |
5.4.1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主体的利益诉求 |
5.4.2 三次资本循环中大遗址区利益主体权力的空间化 |
5.4.3 三次资本循环中管理制度调整与空间主体利益关系的互馈 |
第六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机制 |
6.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基本动因 |
6.1.1 大遗址展示利用的溢出效应 |
6.1.2 资本增殖性的内在驱动 |
6.2 大遗址区空间生产主体对乡村社会空间的作用路径 |
6.2.1 政府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2.2 市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2.3 地方社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6.3.1 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原始动力 |
6.3.2 居民生产关系调整转变是内生驱动 |
6.3.3 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外部动因 |
第七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建议 |
7.1 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判断 |
7.1.1 保护还是发展 |
7.1.2 谁的乡村 |
7.1.3 谁的遗址 |
7.2 明确各利益主体的空间权力边界 |
7.2.1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边界 |
7.2.2 顺应资本循环规律的市场引入 |
7.2.3 乡村社区发展权力的赋予 |
7.3 空间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
7.3.1 共建共享的空间实践 |
7.3.2 开发利用共同参与的制度 |
7.3.3 基于空间公平的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村庄资料统计问卷 |
附录二 :居民家庭统计问卷 |
附录三 :文管部门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项目获奖情况 |
致谢 |
(2)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和生产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三节 论文主要内容与方法 |
一、论文主要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未来可能改进的方向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资源错配的概念、来源及其产生原因 |
一、概念界定 |
二、资源错配的来源 |
三、资源错配的形成原因 |
第二节 资源错配的测度方法 |
一、生产函数法 |
二、利润函数法 |
三、成本函数法 |
四、生产前沿法 |
第三节 资源错配、资源配置和结构变动的理论渊源 |
一、结构变动的概念界定 |
二、三大部门资源配置和结构变动一般规律的研究 |
三、工业部门内部资源配置和结构变动一般规律的研究 |
四、考虑资源配置和结构变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
第四节 资源错配、资源配置的经验研究 |
一、“瓦尔拉斯”假设下资源配置的经验研究 |
二、“摩擦性市场”假设下资源错配的经验研究 |
第五节 现有研究可拓展之处 |
一、现有的研究基本限于探讨单方面扭曲对资源错配的影响 |
二、关于资源错配与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还有待拓展 |
第三章 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影响生产率的理论机制 |
第一节 生产率的内涵和测算 |
一、单要素生产率 |
二、全要素生产率(TFP) |
第二节 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对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模型 |
一、资源错配、产业结构影响生产率的传导机制 |
二、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生产率的一个简单模型解释 |
第三节 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对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机制 |
一、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对生产率的一般作用机制 |
二、资源错配和结构变动研究范围的限定 |
三、本文后续实证篇章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
四、中国资源错配、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实证研究逻辑框架 |
第四节 中国资源错配研究的重点问题 |
一、中国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演进是否符合一般规律及其合理性问题 |
二、中国的产业结构现状和资源错配的形成原因及其纠正路径 |
三、不同生产要素的影响是否有差别,哪种要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
第四章 产业间资源错配的评估测度 |
第一节 产业间资源错配的事实和表现 |
一、三次产业间劳动力资源错配的表现 |
二、三次产业间资本资源错配的表现 |
三、资本、劳动力两要素收入份额不平稳的事实 |
四、关于中国资源错配现象的进一步观察 |
第二节 考虑资源错配增长核算模型 |
一、理论假设 |
二、总量生产函数关系 |
三、要素限制条件 |
四、竞争均衡分析 |
五、扭曲系数定义 |
第三节 数据整理及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算数据 |
三、三次产业劳动力估算数据 |
四、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 |
五、三次产业劳动报酬数据 |
六、三次产业资本报酬数据 |
第四节 资源错配程度测算 |
一、劳动力要素相对扭曲系数测算 |
二、资本要素相对扭曲系数测算 |
第五节 模型测算结论 |
第五章 产业间资源错配对生产率的影响 |
第一节 产业间资源错配与生产率的初步分析 |
一、资源错配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 |
二、考虑资源错配的产出变动分解模型 |
三、各分行业生产要素相对扭曲变动贡献的测度模型 |
四、两种生产要素扭曲变动贡献的测算 |
五、三次产业生产要素扭曲变动贡献的测算 |
六、带有要素错配的总产出变动分解结果 |
第二节 产业间资源错配与生产率的进一步分析 |
一、基于劳动生产率的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分析模型 |
二、产业结构与劳动生产率 |
三、进一步测算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细分行业资源错配的评估测度及对生产率的影响 |
第一节 数据估算方法 |
一、资本存量的估算 |
二、劳动投入量的估算 |
三、其他数据来源 |
四、数据估算结果 |
第二节 分行业资源错配测算结果和分析 |
一、分行业劳动力要素错配测算 |
二、分行业资本要素错配测算 |
三、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机械设备制造业要素配置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要素配置结构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 |
第一节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测算 |
一、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 |
二、索洛余值(SR)法测算TFP |
第二节 要素配置结构变动与生产率的关系 |
一、变量的选取 |
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三、指标的确定及描述 |
四、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检验 |
五、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
六、对检验结果的说明和解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启示和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我国产业间资源错配的情况、程度和趋势 |
二、产业间资源错配的外部影响 |
三、产业间资源错配的内部原因 |
第二节 研究结论对中国现实的解释 |
一、验证了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真相 |
二、揭示了中国资源错配问题的真正原因 |
三、解决中国资源错配问题,关键在于资本要素的配置 |
第三节 对研究结论的理论思考 |
一、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标准 |
二、防止中国经济“逆库兹涅茨化” |
三、对产业政策边界的反思 |
第四节 中国资源错配治理及政策建议 |
一、中国资源错配治理路径 |
二、政策建议 |
三、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本文创新点 |
1.4 综合能力评价的意义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对于检验检测相关文献研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理论研究 |
2.2 综合能力相关定义研究 |
2.2.1 综合能力相关理论定义 |
2.2.2 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定义 |
2.3 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
2.4 数据挖掘概述 |
2.4.1 数据挖掘的定义 |
2.4.2 数据挖掘的基本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
3.1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指标体系构建指导思想和原则 |
3.1.1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
3.1.2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2.1 现有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相关资料 |
3.2.2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要素分析 |
3.2.3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4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评价指标的说明 |
3.3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1 问卷设计 |
3.3.2 问卷回收 |
3.3.3 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3.4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3.4.2 熵值法确定权重的具体步骤 |
3.4.3 熵值法在R中脚本的实现 |
3.4.4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指标权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研究 |
4.1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基于TOPSIS法的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 |
4.2.1 评价步骤介绍 |
4.2.2 算法的实现 |
4.3 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4.3.1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4.3.2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分地区分析 |
4.3.3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按行业分析 |
4.3.4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各个地区行业支持情况综合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 |
5.1 河北省各地市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聚类分析 |
5.1.1 河北省各地市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聚类分析 |
5.1.2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各行业综合能力分析 |
5.2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调查问卷关联分析 |
5.2.1 Apriori关联规则理论介绍 |
5.2.2 关联规则挖掘的目的 |
5.2.3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关联规则挖掘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提升对策 |
6.1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面临主要问题分析 |
6.2 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发展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1.1.2 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机遇 |
1.1.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提出 |
1.1.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1.2.2 循环经济及其在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中的研究 |
1.2.3 产业集群及其与循环经济的交叉研究 |
1.2.4 相关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1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
2.2.2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范畴 |
2.2.3 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1 结构追随战略观 |
2.3.2 产业环境战略观 |
2.3.3 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观 |
2.3.4 战略管理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运行分析 |
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及其生态环境分析 |
3.1.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 |
3.1.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与其生态环境的作用关系 |
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基本内涵分析 |
3.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3.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
3.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数据来源和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
3.3.2 数据记录与整理 |
3.3.3 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
3.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分析 |
3.4.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的提出 |
3.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关系分析 |
3.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 |
4.1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机制 |
4.1.1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分化 |
4.1.2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
4.1.3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关系模式分析 |
4.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阶段识别机制 |
4.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分析 |
4.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
4.2.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的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机制 |
4.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反馈调节 |
4.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
4.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调控的数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5.1 生态补偿内涵及其外部性理论分析 |
5.1.1 生态补偿的内涵拓展 |
5.1.2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
5.1.3 生态补偿的构建原则 |
5.1.4 生态补偿的外部性理论 |
5.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机制 |
5.2.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
5.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
5.2.3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5.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效率改进机制 |
5.3.1 产业种群生态补偿标准确立 |
5.3.2 考虑公平关切的生态补偿激励流程分析 |
5.3.3 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构建 |
5.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途径拓展机制 |
5.4.1 经济补偿 |
5.4.2 政策补偿 |
5.4.3 市场补偿 |
5.4.4 技术补偿 |
5.5 本章小结 |
6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
6.1 研究区域的背景分析 |
6.1.1 区域地理概况 |
6.1.2 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6.1.3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
6.1.4 社会民生改善情况 |
6.1.5 自然资源保有储量 |
6.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和模式构建 |
6.2.1 铜川市转型发展机遇 |
6.2.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 |
6.3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实证分析 |
6.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
6.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
6.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
6.4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
6.4.1 铜川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 |
6.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
6.4.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激励效率改进 |
6.4.4 铜川市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永续设计技术补偿 |
6.5 促进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6.5.1 发挥地方政府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
6.5.2 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期的政策导向 |
6.5.3 构筑重大节能环保项目支撑体系 |
6.5.4 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 |
6.5.5 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 |
6.5.6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制度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 |
(6)2015中国建材行业10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2国家严令水泥玻璃过剩产能退出, 工信部将推试点 |
3建材联合会系统二次改革调整, 力推行业向纵深转型 |
4基建房地产双引擎熄火建材行业效益急剧下滑 |
8华尔润的退出是玻璃产业发展史上的历史性事件 |
9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中国建材集团动作频频 |
(7)面向中亚的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选择及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培育领域 |
1. 方法。 |
2. 备选领域。 |
3. 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培育领域选择的问卷设计。 |
二、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培育领域评价结果及分析 |
1. 各产业市场需求评价。 |
2. 各产业重要度评价。 |
3. 各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基础。 |
4. 各产业集群化时间预测。 |
5. 各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
6. 结论。 |
三、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区位 |
1. 产业聚集园区中优先发展区位。 |
2. 口岸中优先发展区位。 |
3. 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优先发展区位。 |
4. 经济开发区中优先发展区位。 |
5. 城市带中优先发展区位。 |
6. 各类区位在外向型产业集群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四、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培育对策建议 |
1. 依托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渐进建设面向欧亚本地化、自主型外向型产业集群。 |
2. 构建适应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 |
3. 积极实施支持外向型企业引领产业聚集的财政金融对策。 |
4. 创新方式方法夯实外向型产业集群人力资源。 |
5. 推进口岸城镇化及园区合理化, 提升沿桥沿廊开放能力。 |
6. 以动态监控土地利用效率为抓手, 处理好资源有偿使用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7. 以全产业链管理发挥、保护、创新竞争优势。 |
(8)打造创业平台 加快横县那阳工业集中区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那阳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 |
(一) 那阳工业集中区的由来 |
(二) 那阳工业集中区发展概况 |
(三) 那阳工业集中区的优劣势 |
1. 那阳工业集中区沿着西江黄金水道郁江河段东西向布局, |
2. 靠近县城城区, 县城相对完善的办公、商务、生活等辅助功能容易辐射到集中区, 间接提高了集中区的配套能力。 |
3.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南梧高速公路、209国道等交通干道 |
4. 由于产业用地相对分散, 难以实行污水等废弃物集中处理, 必须创新废弃物 (水、气) 处理模式, 确保环境保护不滞后。 |
5. 规划建设范围属于县城或靠近县城, 新增建设用地征地 |
(四) 那阳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
1. 环境土地资源容量有限, 传统建材产业的转型缺少相关配套产业的支持。 |
2. 产业链条不够长, 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
3. 人才缺乏, 生产、管理和营销水平相对落后。 |
4. 投入不足, 融资渠道不畅, 流动资金相对匮乏。 |
5. 中小企业创业服务机制缺乏。 |
二、创办或引进创业扶持中介机构, 促进那阳工业集中区企业的发展 |
(一) 引入企业创建、运作和技术支持服务机构 |
1. 提供公共基础设施。 |
2. 技术攻关指导。 |
(二) 创建人才开发与培训服务的机构 |
1. 人才服务中介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引进、招聘各类人才。 |
2. 培训服务机构组织专家或创业成功者来传授经验和培训, |
(三) 构建咨询信息服务机构 |
1. 政策信息咨询。 |
2. 信息中介服务。 |
3. 法律援助服务。 |
4. 技术推广服务。 |
(四) 构建市场拓展服务中介机构 |
1. 营销顾问。 |
2. 营销活动。 |
3. 建立网络营销。建立园区信息中心, 形成内外贯通的网络系统, 为中小企业创业进行产品推介, 逐步形成网上销售体系。 |
4. 联点销售。 |
(五) 构建资金融通服务机构的平台 |
1. 信用担保。 |
2. 招股引资。 |
3. 资产变现。 |
4. 融资协助。 |
(9)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三节 外向型经济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外向型经济的内涵 |
二、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 |
第四节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章 新疆外向型经济及外向型产业概况 |
第一节 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
一、 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意义 |
二、 新疆外向型经济状况简析 |
第二节 中亚五国经济现状及与中国和新疆经贸合作情况 |
一、 哈萨克斯坦 |
二、 吉尔吉斯斯坦 |
三、 塔吉克斯坦 |
四、 乌兹别克斯坦 |
五、 土库曼斯坦 |
第三节 面向中亚的新疆外向型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
一、 面向中亚的新疆外向型产业发展前景 |
二、 面向中亚的新疆外向型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的选择 |
第一节 新疆培育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
一、 外向型产业是外向型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 |
二、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助力 |
第二节 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培育领域的选择 |
一、 德尔菲法 |
二、 问卷设计 |
三、 备选领域 |
四、 数据分析 |
五、 结论 |
第三节 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区位的选择 |
第四章 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培育 |
第一节 产业集群形成模式 |
一、 市场推动型 |
二、 政府推动型 |
第二节 培育的现实条件 |
一、 培育的优势 |
二、 培育的劣势 |
第三节 培育的思路原则和方式 |
一、 基本思路 |
二、 基本原则 |
三、 具体方式 |
第四节 培育的政策建议 |
一、 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宏观指导 |
二、 加大对企业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 |
三、 尽快完善边境口岸贸易通关政策 |
四、 加快外向型产业集群人才的培育 |
五、 加强对口岸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
六、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供给制度 |
七、 积极打造区域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后危机时代建材业更要加强经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增强信心, 未雨绸缪, 在开拓进取中迎挑战 |
2 科学谋划, 及时跟进, 在调整思路中谋崛起 |
3 优化资源, 购并扩张, 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 |
4 苦心孤诣, 革新不止, 在推进创新中解难题 |
5 改善产品, 优化结构, 在创新产品上求突破 |
6 开源节流, 挖潜增效, 在科学管理中渡难关 |
7 提高质量, 打造品牌, 在质量品牌上求效益 |
8 锻造核心, 增创优势, 在应对挑战中强实力 |
9 调整策略, 强化营销, 在市场拓展中找机遇 |
10 招商引资, 内引外联, 在承接转移中求发展 |
四、建材业如何面向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D]. 吴冲. 西北大学, 2020(07)
- [2]资源错配、结构变动和生产率[D]. 夏剑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3]河北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研究[D]. 何佳星.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2)
- [4]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D]. 杨艳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5]2015中国建材行业十大新闻[A]. 林诠. 天津建材(2016年第1期 总第184期), 2016(总第184期)
- [6]2015中国建材行业10大新闻[J]. 林诠. 中国建材, 2016(01)
- [7]面向中亚的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选择及培育[J]. 蒙永胜,陆婷. 新疆社会科学, 2014(06)
- [8]打造创业平台 加快横县那阳工业集中区发展[J]. 李辉.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3(06)
- [9]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培育研究[D]. 陆婷. 新疆财经大学, 2013(07)
- [10]后危机时代建材业更要加强经营管理[J]. 李国庆. 砖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