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中的记忆:几届世博会景观(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妮[1](2021)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郭立忠[2](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夏峻嵩[3](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提出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王欣宜[4](2020)在《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大事件是当今世界各个城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提高竞争力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取得国际级大型活动的举办权,尤其在大中型城市中,大型会展类事件的举办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城市生活,大事件的成功举办也对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事件因其规模较大,影响力较深,受到各界学者的探讨研究。大型会展类事件由于投资大,占地面积庞大,对会展结束后其所在城市中的场址后续如何利用展开研究尤为重要。如何更好的利用大事件的影响和场址的后续利用带动相关城市片区、所在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有意义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世园会的后续利用为研究内容,在研究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资料收集整理、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既有案例研究总结,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会展类案例中影响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关键问题和可能利用的方式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结合2019年延庆世园会具体案例,在对园区的后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之后,对2019年延庆世园会的后续利用提出有价值的规划方案和有参考意义的策略建议。
张明星[5](2020)在《互动体验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以Cassina家具展览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精神层面的迫切需求,使传统展示空间的静态展示形式迫切的需要向动态的互动体验形式转变。5G时代的到来,为互动体验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展示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信息传播的载体得到了创新,互动体验的运用为展示空间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成为展示空间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人们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有效途径。科学技术的应用使观众、展品、空间三者之间产生互动和体验的关系,并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肯定,也为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本文从互动体验的概念入手,结合展示空间的发展,从观众与展品、观众与空间、空间与展品三个方面总结了互动体验与展示空间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当前互动体验展示空间的案例,总结出互动体验展示空间具有展示形式多样化、信息传播多元化、体验维度的多重性三方面的特征。同时,本文从两个方面总结了展示空间中互动体验运用的技术类型。通过多种角度的审视和思考,结合互动体验展示空间的案例,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当前互动体验在展示空间中应用的问题以及原则,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未来互动体验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进行了展望。同时,互动体验在展示空间中运用除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之外,还可以通过空间层面、观众层面着手,结合具体的案例梳理了互动体验在展示空间中运用的具体方法,为设计实践部分奠定了理论的基础。在文章的最后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人们的需求和空间整体的设计要求为出发点,把互动体验的概念合理的运用到家具展览馆的设计之中,使展示形式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以取得更为丰富的展示效果。该论文共有图64幅,参考文献64篇
温华明[6](2020)在《改革开放后全国美展中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现状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水彩作为全国范围具有地方性和边疆美学效果的创作性艺术,推动了全国水彩艺术的新进程。多年来,黑龙江水彩艺术在表现形式及创新拓展中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成为全国美展中的主力军。改革开放后黑龙江水彩在全国第十一届、十二届以及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水彩美术展览中不仅取得优异成绩,还获得了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认可。这是黑龙江几代水彩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充分体现当代黑龙江水彩创作者们的深厚功底以及赋予作品的意境美。本文将围绕改革开放后历届全国美展中黑龙江地区美学特性进行逐一分析。文章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创新之处进行概述;第二章主要探究改革开放以后历届全国美展中黑龙江水彩画的发展,对其黑龙江水彩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进行论证,并将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特色做出总结;第三章为改革开放以后入选全国美展的黑龙江水彩画艺术成就分析,结合作品将内容题材进行分类、表现形式加以细化,这其中不乏青年画家所形成学院派的艺术成就,并以理论集成与多元性的实验创新带动水彩表现的权威性;第四章为入选全国美展的黑龙江水彩画特性语言分析,在传统与现代间、文化与意境间、技法与创新间形成具有美学的延续性。第五章为全国美展艺术导向下黑龙江水彩创作趋向的转变,针对未来黑龙江水彩应以何种姿态面临求新求变的大环境进行了探索。全文将充分体现出黑龙江水彩人以及区域水彩作品的人文气息以及文化底蕴,并秉承着把握历史前进脉搏,充分展现“精”、“气”、“神”文化艺术底蕴为目标。
毕倩茹[7](2020)在《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艺术自原始时期至今不断更迭发展,经历了由实践到理论再到两者有机结合的演化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全球化进程加快,引发学者们对其他地区文化的探索,由此各地域的装饰艺术发展规律被不断揭示。19世纪英国着名装饰理论家、设计师欧文·琼斯作为装饰艺术的先行者、实践者,他所提出的装饰原理为推动装饰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欧文·琼斯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及学术成就进行发掘整理;其次从装饰理论研究的角度,以欧文·琼斯的三部重要着作为代表,解读它们的出版动机、主要内容及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再次从装饰设计实践的角度,对欧文·琼斯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装饰设计作品进行解析;最后基于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以欧文·琼斯“中国纹样”展览为课题,进行空间设计的实验。通过以上研究与实验,期望引起国内学界对欧文·琼斯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的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设计中,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设计故事。
马坤[8](2020)在《环境和女性: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宫崎骏是日本着名的动画导演,执导了多部深受世界各国影迷喜爱的经典动画影片,其作品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和认可。宫崎骏创作的动画电影蕴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主题广泛且极具现实意义,如:环境、飞行、女性、成长、反战等,能让观众在遨游梦幻的动画电影世界的同时反思我们现实生活,因此他的电影极具艺术价值。宫崎骏动画电影中构建的生态体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而这种体系是围绕“环境”和“女性”两个主题展开的,本文尝试通过这两个主题探讨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一、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同时对国内外关于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相关研究做出综述;二、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创作背景,在探讨全球化和日本战后等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宫崎骏本人的生活经历,阐释其动画电影的创作背景,探究其创作的立足点;三、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环境描写,以宫崎骏独立编剧和导演的十部动画电影为文本,考察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并由此引发的美学思考;四、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宫崎骏以女性角色作为电影的主角有其自身的渊源,在此基础上宫崎骏将自己对于女性和环境的思考融入到动画创作中,由极具自我意识的女性们构建了一个母性环境;五、“环境”与“女性”的融合体现了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本章尝试从对环境与女性的重新认识、权力结构中隐藏的危机和审美价值的生成三个方面阐释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六、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考察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实际影响;七、结语,探讨宫崎骏动画电影生态美学的启示并得出初步结论。
赵跃[9](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胡绮[10](2020)在《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博物馆技术与艺术层面上的革新,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程度日益提升,为博物馆的数字展陈奠定了基础。传统博物馆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不足以满足观众日渐分化的参观需求,数字展陈作为重要的新媒介,为博物馆和观众之间搭建了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桥梁,为博物馆和观众提供数字化的展陈环境和空间,使观众能在博物馆内有选择性地进行交互活动,从而实现信息接收与传递的双向交流,其展陈方式开始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展陈手段与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博物馆展陈理念的重大革新,更是促进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紧密连接的重要法宝,同时也为博物馆在基础建设、文化传播和文化脉络的构建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时代背景,探讨了博物馆语境中的数字展陈在当代博物馆环境中的应用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归纳了博物馆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展陈的形式,与交互设计的思维与设计方法,提出了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旨在借助数字展陈和互联网手段,深入挖掘博物馆与公众之间交流互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将博物馆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首先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时间主线,归纳了博物馆经历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冲击之后,从传统型到信息化、数字化再到智慧服务型的发展新阶段,而信息交流技术为数字展陈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次分析了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性结构与交互设计的框架,提出了数字展陈的序列结构与交互设计用户感知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交互设计的数字模型和以平衡为导向的交互设计原则。最后以江汉关博物馆为例,分析表明博物馆借助数字展陈环境和空间为观众提供“分众”的“峰终”交互式参观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体验博物馆,实现博物馆最大效能的文化传播、文脉传承与新兴文化构建。本文采用了博物馆学与新博物馆学、设计学、信息传播学、社会文化学为主要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上综合使用实地考察、观众调研和案例比较分析。在横向层面,以信息化的角度剖析博物馆中数字展陈信息序列结构,提出数字模型,以“分众”的视角提出以平衡为中心的交互设计原则。在纵向层面,引入“峰终”体验到博物馆的交互式参观中,以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平衡博物馆中数字展陈、观众、博物馆和交互设计四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致力于以更合适的数字展陈途径和交互方式为观众带来良好的参观体验,营造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生。
二、心中的记忆:几届世博会景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中的记忆:几届世博会景观(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2.3 研究的方法 |
1.2.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回顾总结 |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致谢 |
(4)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大事件与大型活动 |
1.3.2 世园会及其设施的后续利用 |
1.3.3 研究范畴的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世园会后续利用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 |
2.1 大事件影响下的世园会后续利用相关理论 |
2.1.1 城市触媒理论 |
2.1.2 旅游经济理论 |
2.1.3 场所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5 城市设计理论 |
2.2 影响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关键问题 |
2.2.1 用地布局调整:提升土地价值,带动经济发展 |
2.2.2 基础设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地区更新 |
2.2.3 综合服务完善:提升服务能力,促进旅游发展 |
2.2.4 环境质量提高: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意象 |
2.3 世园会后续利用的主要模式与实施策略 |
2.3.1 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分析 |
2.3.2 实施策略 |
第三章 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与策略研究 |
3.1 延庆世园会的发展潜力与优势分析 |
3.1.1 协同与错位发展的优势 |
3.1.2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功能衔接 |
3.1.3 区域旅游的辐射与带动能力 |
3.1.4 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HBD)的发展潜力 |
3.1.5 贯彻文化教育主题活动 |
3.2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必要性 |
3.2.1 完善城市结构 |
3.2.2 促进旅游休闲产业转型升级 |
3.2.3 合力打造延庆旅游品牌 |
3.3 延庆世园会园区资源价值评估 |
3.3.1 文化价值评估 |
3.3.2 生态价值评估 |
3.3.3 教育价值评估 |
3.3.4 科技价值评估 |
3.4 延庆世园会园区现状分析 |
3.4.1 园区现状相关分析 |
3.4.2 后期利用的基本条件 |
3.4.3 后续利用的需求研究 |
3.4.4 后续利用的核心问题 |
3.5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与策略探讨 |
3.5.1 后续利用的目标定位 |
3.5.2 后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
3.5.3 后续利用的模式选择 |
3.5.4 后续利用的设计策略 |
第四章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设计探讨 |
4.1 园区用地及功能规划 |
4.1.1 空间结构规划 |
4.1.2 用地及功能调整规划 |
4.1.3 游线规划设计 |
4.2 园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4.2.1 衔接城市交通 |
4.2.2 内部交通规划 |
4.2.3 园区停车规划 |
4.3 营造园区特色景观 |
4.3.1 景观秩序控制规划 |
4.3.2 节点空间的场所塑造 |
4.3.3 植物配置及配色规划 |
4.3.4 区域风貌特色规划 |
第五章 小结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关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调查问卷反馈 |
(5)互动体验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以Cassina家具展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框架 |
2 互动体验与展示空间 |
2.1 互动体验的概念 |
2.2 互动体验与展示空间的关系 |
2.3 互动体验展示空间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展示空间中互动体验运用的技术类型 |
3.1 依托科学技术的互动体验 |
3.2 实践操作型互动体验 |
3.3 本章小结 |
4 展示空间中互动体验的应用问题与原则 |
4.1 展示空间中互动体验应用的问题 |
4.2 展示空间中互动体验应用的原则 |
4.3 展示空间中互动体验应用的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5 展示空间中互动体验的设计表达 |
5.1 塑造连续性的空间互动体验 |
5.2 营造多样性的感官互动体验 |
5.3 丰富递进性的情感互动体验 |
5.4 本章小结 |
6 互动体验在家具展览馆中的应用 |
6.1 项目概述 |
6.2 设计分析 |
6.3 互动体验技术的应用分析 |
6.4 家具展览馆中互动体验的设计表达 |
6.5 设计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改革开放后全国美展中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的来源和背景 |
(一)研究来源 |
(二)研究背景 |
二、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选题研究的方法 |
四、选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历届全国美展风向标下的黑龙江水彩画发展 |
一、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历届全国美展的整体概述 |
二、历届美展中黑龙江水彩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一)历届美展中黑龙江水彩所取得的成就 |
(二)历届美展中黑龙江水彩存在的问题 |
三、改革开放以后历届全国美展风向标下的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特色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入选全国美展的黑龙江水彩画艺术成就分析 |
一、改革开放后入选全国美展的黑龙江水彩画作品分析 |
(一)题材内容:黑龙江地域风情画的优雅展示 |
(二)表现形式: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和借鉴 |
(三)作品数量:年轻创作群体的涌现和作品呈现 |
二、学院派水彩画群体的异军突起 |
三、呈现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多元化形式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入选全国美展的黑龙江水彩画特性语言分析 |
一、黑龙江水彩写真立意,继承传统性语言 |
(一)继承传统 |
(二)写真立意 |
二、黑龙江水彩审美意境的可读性语言 |
三、黑龙江水彩干湿表现技法语言 |
四、黑龙江水彩地域文化特质语言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全国美展新艺术导向下黑龙江水彩创作趋向的转变 |
一、黑龙江水彩画材料媒介的转变 |
二、黑龙江水彩画创作表现形式的转变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对象确立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对象确立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欧文·琼斯装饰研究与实践概况 |
第一节 欧文·琼斯学习与工作经历 |
一、家庭环境及生活经历 |
二、学徒、学院和大陆游学的学习经历 |
三、学徒期间和大陆游学后的工作经历 |
第二节 欧文·琼斯装饰研究与实践 |
一、社会、文化和艺术背景 |
二、从影响到形成的装饰理论研究 |
三、从顺应到创新的装饰设计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细节》解读 |
一、出版动机:崇尚摩尔装饰 |
二、主要内容:各类图纸和彩色印刷 |
三、对当时及后世装饰领域的影响 |
第二节 《装饰纹样的基本原理》解读 |
一、出版动机:提供理论指导 |
二、主要内容:37条装饰原理 |
三、对当时及后世设计领域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纹样》解读 |
一、出版动机:推介中国装饰 |
二、主要内容:100幅中国装饰纹样 |
三、对当时及后世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实践 |
第一节 1851年伦敦世博会解析 |
一、世博会建筑概况 |
二、世博会室内装饰设计 |
三、世博会展示陈列设计 |
四、世博会室内装饰和展示陈列特点 |
第二节 圣詹姆斯音乐剧院解析 |
一、剧院建筑概况 |
二、剧院室内装饰设计 |
三、剧院室内装饰特点 |
第三节 奥斯勒展览馆解析 |
一、展览馆建筑概况 |
二、展览馆室内装饰设计 |
三、展览馆室内装饰特点 |
第四节 卡尔顿联排府邸解析 |
一、府邸建筑概况 |
二、府邸室内装饰设计 |
三、府邸室内装饰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的空间设计 |
第一节 课题与主题 |
一、课题——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 |
二、主题——欧文·琼斯“中国纹样”展览空间设计 |
第二节 展览空间概念确立 |
一、源于课题的空间情感 |
二、源于课题的空间风格 |
三、源于课题的空间形式 |
四、源于课题的空间色彩 |
第三节 展览空间设计过程 |
一、空间设计实验 |
二、空间设计推演 |
三、空间设计确立 |
第四节 展览空间的建造逻辑 |
一、空间材料选用 |
二、空间结构配置 |
三、空间构造处理 |
四、空间建造表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层面 |
二、实践层面 |
第二节 基于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空间设计的反思与展望 |
插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环境和女性: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依据 |
2 相关概念 |
3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创作背景 |
1.1 被战争狂风吹过的时代 |
1.2 崛起与迷茫——战后日本的经济与文化 |
1.3 为动画艺术而生——宫崎骏的动画之路 |
第二章 环境的“狂想曲”——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环境描写 |
2.1 当人被推向环境边缘之时 |
2.2 生命是美的微光 |
2.3 感性地与环境共存 |
第三章 女性的“幻想曲”——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3.1 浅析宫崎骏“女性”意识的渊源 |
3.2 美丽外表与心灵——女性的自我意识 |
3.3 母性环境的孕育与净化 |
第四章 环境和女性的“交响曲” |
4.1 根植大地,与风共存 |
4.2 权力结构中暗藏的灾难隐患 |
4.3 生态之美的共鸣 |
第五章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影响 |
5.1 爱知世博会:自然的睿智 |
5.2 对“核”文明的反思 |
结语 向美而生——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博物馆学和新博物馆学的交叉 |
1.2.2 数字展陈的发展和应用 |
1.2.3 交互设计理论及应用 |
1.3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博物馆 |
1.4.2 数字展陈 |
1.4.3 交互设计 |
1.4.4 观众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和结构 |
第2章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历史嬗变 |
2.1 博物馆概述 |
2.2 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与博物馆的转型升级 |
2.2.1 2G时代的传统型博物馆 |
2.2.2 3G时代的信息化博物馆 |
2.2.3 4G时代的数字化博物馆 |
2.2.4 5G时代的智慧服务型博物馆 |
2.3 信息交流技术与博物馆数字展陈方式的变迁 |
2.3.1 信息交流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的阶段性发展 |
2.3.2 数字展陈普适性与交互性并驱发展 |
2.3.3 数字展陈交织性与无痕性协同发展 |
2.4 交互式信息空间的数字展陈应用现状 |
2.4.1 系统性的分布式使用 |
2.4.2 渐进的交互式参与 |
2.4.3 补偿性的平等沟通 |
2.4.4 虚实结合的复合体验 |
2.5 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要素 |
2.5.1 数字展陈的信息结构分析 |
2.5.2 兼顾平衡的交互设计原则 |
2.5.3 服务观众的峰终交互体验 |
2.5.4 认知共享的交互式参观空间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的交互性结构分析 |
3.1 博物馆数字展陈的主要形式 |
3.1.1 屏幕显示系统 |
3.1.2 触摸屏系统 |
3.1.3 语音导览系统 |
3.1.4 数字投影系统 |
3.1.5 虚拟现实系统 |
3.1.6 直播社交系统 |
3.2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特点 |
3.2.1 集成性 |
3.2.2 感知性 |
3.2.3 交互性 |
3.2.4 可供性 |
3.3 信息传递与交互体验方式的演变 |
3.3.1 从知识罗列到故事叙述 |
3.3.2 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复合序列 |
3.3.3 时空融合的交互式文化体验 |
3.3.4 虚实共生的互联性文化共享 |
3.4 数字展陈交互设计的主要客体 |
3.4.1 观众与数字展陈系统之间的交互 |
3.4.2 观众与博物馆环境之间的交互 |
3.4.3 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交互 |
3.5 数字展陈交互设计的框架 |
3.5.1 数字展陈子系统的集成应用 |
3.5.2 观众群体的行为分析 |
3.5.3 博物馆特色文化的挖掘 |
3.5.4 交互方式的差异化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方法 |
4.1 数字展陈的信息序列结构 |
4.1.1 线性序列 |
4.1.2 散点式序列 |
4.1.3 离散式序列 |
4.2 数字展陈的数字模型 |
4.2.1 中心型数字模型 |
4.2.2 轴辐式数字模型 |
4.2.3 分布式数字模型 |
4.3 数字展陈的“分众”交互设计方法 |
4.3.1 交互设计思维方式 |
4.3.2 数字展陈的用户感知模型 |
4.3.3 “分众”的交互式参观行为分析 |
4.3.3.1 观众目标 |
4.3.3.2 观众任务 |
4.3.3.3 观众活动 |
4.3.3.4 观众体验 |
4.4 “分众”的交互模式选择 |
4.4.1 “请求-回馈”的触摸交互 |
4.4.2 “操作-响应”的体感交互 |
4.4.3 “获取-更新”的网络交互 |
4.5 以平衡为导向的交互设计原则 |
4.5.1 以观众为中心 |
4.5.2 以活动为中心 |
4.5.3 以文脉为中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中的峰终交互体验 |
5.1 观众视阈下的峰终交互体验 |
5.1.1 数字化的教育体验 |
5.1.2 参与性的娱乐体验 |
5.1.3 交互性的知识体验 |
5.1.4 虚拟性的复合体验 |
5.2 峰终交互体验中的信息冗余与过滤 |
5.2.1 博物馆海量信息的状态 |
5.2.2 馆内信息过滤与定制 |
5.2.3 系统性的信息架构 |
5.2.4 信息的可视化呈现 |
5.3 交互设计提升博物馆峰终交互体验 |
5.3.1 促进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连接 |
5.3.2 拓展观众参观的复合体验 |
5.3.3 引导观众关注博物馆文化 |
5.4 博物馆中峰终交互体验的提升方法 |
5.4.1 结合文脉的峰终交互体验 |
5.4.2 峰终交互体验的关键接触点模型 |
5.4.3 峰终交互体验的用户满意度模型 |
5.4.4 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体验空间的超越 |
6.1 体验空间营造分布式认知 |
6.1.1 规避博物馆疲劳 |
6.1.2 构建分布式学习 |
6.1.3 实现认知共享 |
6.2 促进博物馆的知识文化传播 |
6.2.1 真实与虚拟信息的融合传播 |
6.2.2 博物馆藏品文化的交互传播 |
6.2.3 数字信息文化的分众化传播 |
6.3 推动博物馆空间的多元化发展 |
6.3.1 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 |
6.3.2 公共娱乐空间的发展 |
6.3.3 公共社交空间的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7.3 研究不足 |
7.4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A 中国国内分地区博物馆参观人次统计表 |
附录B 中国国内博物馆的在线数据库信息化开放程度表 |
附录C 江汉关博物馆访谈问题及回答 |
四、心中的记忆:几届世博会景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览研究[D]. 黄静妮. 西华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
- [4]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D]. 王欣宜.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5]互动体验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以Cassina家具展览馆为例[D]. 张明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改革开放后全国美展中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现状研究[D]. 温华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 毕倩茹.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8]环境和女性: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 马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10]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D]. 胡绮.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