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写作的真与美——从“注”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张琼[1](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彭知辉[2](2020)在《学术写作表达方式辨析:“他说”还是“我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学术写作基本上以"他说"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然而其实质是"我说"。用"他说"来表达"我说",是学术表达的基本模式。"他说"作为一种"法定"的学术表达方式,既赋予学术写作理性、客观、中立等特定内涵,同时也顺应了我国学术研究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内在需求。然而,"他说"这一表达方式实际上无助于学术写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反而导致学术写作沦为一种重复性、技术性的活动。在学术写作中,"我"(作者)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我说"这一学术表达方式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学术写作无须规避"我说",而应该让"我说"来丰富学术表达方式。
赵炜[3](2020)在《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应用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而高校英语课程在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对于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化人才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校英语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高校英语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大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既满足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业需要,又关切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由此,高校英语课程的导向是实际运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语域)的基础之上。学术英语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科内容的语言教学。这种学科知识学习与语言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科知识增长,最终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提高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然而,我国高校学术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缺乏真正的实证研究,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实践探索。因此,学术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有效性是本研究探讨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借鉴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语言课程教学理论,解析了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尤其对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课堂观察,进而从反映和影响本科生的学术需求分析、学术英语能力发展以及学术英语课堂教学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英语课程中为本科生提供发展研究专业机会知识的可能性,探讨鼓励发展研究相关属性的潜在方法,以及如何在课程中教授和评估学术研究技能的一些建议。面对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普遍性的同时,着力探究重视英语教学中特殊性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和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二章为本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英语教学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并就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学术英语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且对已有研究的侧重点以及与本研究的关系进行了评述;第三章运用理论图式剖析了课程设计、课程地图要素,并从社会建构主义、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和语言课程设计模型等理论框架进一步阐释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第四章主要对本研究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第五章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和课程设计案例解析;第六章描述并分析了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情况;第七章为本研究的结论及其启示。考虑到本研究问题涉及的范围,以及课程设计这一研究变量的属性和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分析的个案研究方法。在分析课程文本与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设计课堂观察维度,从微观角度剖析了高校学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接近、体验和理解研究对象并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本研究确定了面向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术期刊论文阅读”为课程实例,运用教育理论、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地图和课程设计情境模式以及语言课程设计相关理论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加以分析。参考典型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医学学术英语标准,讨论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结合具体案例加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均较高,对专业交流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学术论文阅读的策略和学术领域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有助于本科生更好地进入学术研究准备和赋权领域。本文通过分析学术英语课堂和教学实例,探讨了学术英语课程的评价标准与具体实施过程,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这一自然环境中的特定情境,讨论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课堂教学,并对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和模式建构提出一些建议。在阐述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将研究视域扩展到了外语课堂环境(情境)下的医学学术英语阅读研究。针对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基于高校本科生外语学习课堂教学环境,提出了构建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环境的构想。本文从微观角度剖析了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中的真实事件,探讨了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方法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细致的质化和量化分析,并在附录部分对原始研究数据逐一示例呈现。因此,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拓展。同时,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剖析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采用语篇文本分析、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民族志和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和方法论,解构研究设计中提出的“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巩固”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本研究在分析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学术英语以及学术英语课程的概念,完善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理论,通过相关实证研究从课程、教学、评估与评价等不同层面,剖析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问题和现状。但是,本研究在样本的多样性和数量的规模性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拓展,对国内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对比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此外,本文试图将实践问题纳入广泛的理论视角,这与课堂实践者参与课程理论构建过程的倡导基本一致。然而,提出的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和原则仍然是一种尝试。进一步探讨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发展和学术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及其研究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多维度的任务。对于本文讨论的每一项原则,也是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关于这些主题的任何环节都会影响整个过程,本文试图涵盖过程中的突出要素,包含在与本研究内容关系紧密的课程、教学及其评估和评价等方面。同时,对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材料、课程评估和评价等围绕本研究的一系列研究内容及其发现做出总结,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建议进一步扩大研究层面,提升研究层次,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质量,最终促进本科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发展。
陈兵兵[4](2020)在《失范与规范:研究生学术写作困境与突破》文中指出学术写作对于每一位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来说是一项基本技能,而相应的学术写作规范对其而言又显得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学术失范,那将对研究生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从学术规范的角度看,目前研究生在学术写作中还存在创新性不足、学术研究方法薄弱、学术引文不规范等困境。因此,研究生若要从事学术研究,就应从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使用学术引文等方面寻求突破,从而提高学术写作能力。
王丽晶[5](2020)在《硕士研究生学术写作中学术身份建构研究 ——以S大学2018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为个案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生是从事研究式学习的研究者。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研究生需要从事许多学术活动,而这些学术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学术写作。学术写作,包括写作、修订、发表、交流、反馈等程序。然而,许多硕士研究生反映,自己对学术写作知之甚少,面对各项学术写作相关任务感到力不从心,认为自己不具备学术写作能力,并不能够真正具备学术身份。学界有不少关于学术身份的研究,并且也探讨了学术写作和学术身份建构的关系,但绝大多数研究对象是资深学者,博士研究生,大学老师等群体,针对硕士研究生学术身份建构的研究极为稀少。本论文旨在补上这一方面的缺口,探究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写作中学术身份的建构过程。本文在梳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聚焦影响身份建构的个人、行为和环境三方面因素,深入调查影响一位S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写作过程的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勾勒出这位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身份建构。身份建构并非一日之功,学术写作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发展的过程。一名硕士研究生学术身份的建构过程体现其在学术写作技巧,研究领域知识能力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方面日积月累的提升。本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式,深入倾听、观察、感受研究对象在学术写作中身份发展的过程。本论文选取这名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此研究对象正刚刚开始他的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处于学术身份的迷茫期,不知道如何开展学术写作,符合本研究的需求。通过将近一年的深入调查中,我应用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收集法等得到了详实的研究资料。在对资料进行转录和整理后,我总结了10个故事,用叙事的方式叙说了这名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写作中学术身份建构的过程,探究影响其学术身份建构的各种因素以及各自的影响程度,为硕士研究生学术身份建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周珍洁[6](2020)在《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华学历留学生数量增速较快,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总计258,122人,占来华生总数的52.44%。基本的口语交际和简单的书面写作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该群体的学习或研究需求,他们对运用汉语进行专业研究和学术活动的需求日益凸显,重视并加强对留学生学术汉语教学的研究成了对外汉语教学新形势的要求,也为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的设置提出了要求。本文主要采用Hutchinson&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留学生的学术汉语学习现状以及学术汉语课程的需求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留学生的学术汉语学习现状如何?第二,留学生的学术汉语课程需求有哪些?第三,留学生的学术汉语课程需求在个体因素上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对留学生学术汉语学习现状以及学术汉语课程需求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目前的汉语课程不能完全满足留学生的学术汉语需求;第二,留学生的学术汉语课程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第三,华裔和非华裔、男生和女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留学生,他们的学术汉语课程需求有一定的差异性。对此,笔者根据调查尝试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根据留学生的具体需求开设相应的学术汉语课程;其次,做好学术汉语教材的研发工作;最后,学术汉语课程的设置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陈广通[7](2020)在《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风景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在艺术生成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五四”是一个从古到今的转变过渡时代,作家们接受着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却又都保有着传统文艺不绝如缕的气息。文学中的风景也就在继承传统的表现形态下接受着现代观念的改造与重铸,这种改造与重铸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其中会包含有新的时代信息,新的呈现技巧,以此形成对于传统的承续和突破。文章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手段:风景中的时代信息》。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时代风潮的冲击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经过有意识地倡导,其中所包含的时代信息比古代更为丰富、浓厚,但是与前代不同的是,风景描写在反映时代潮流方面的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风景的运用是一种手段,它承载着时代风云的变幻。我们将从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里看到风景里的新文化运动催生出的主体确认,从第二个十年里看到风景对于工农“起义”方兴时期政治革命向往的助推,从第三个十年里看到异敌铁蹄践踏下风景凝聚出的民族精神守望,而且随着思想、政治、战争文化环境的发展,这些方面一直延伸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文学历史发展中。第二章《目的:风景中的隐逸心态》。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不可能不对个人心理产生影响。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们面对动荡不定的社会风波,一些人选择的是“随波逐流”,另一些人选择的是解甲归田。后者不把对于风景的描绘作为鼓吹个性解放和政治革命理想的象征手段,对于他们来说回归自然本身就是目的,他们的隐逸不仅有对于桃花源的向往,更有基于时代风潮下的美学追求、心理真实与现实作为。具体来说,有三种基本类型:倾向于纯粹艺术追求的审美型隐逸、在时代风浪里败退下来的逃避型隐逸以及人生永恒寂寞主题下的哲理型隐逸,三种类型相互交错,代表者分别是京派作家废名、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和后期浪漫派小说家徐訏。他们的隐逸精神表达都与风景有关,从不同方面看,他们无意将风景作为外在社会形势的影射,而是将隐逸自然作为艺术经营的策略,或当作一己内在的精神皈依,它本身成为了一个目的,历史形态往往只以依附的姿态在其中隐现。第三章《无目的的合目的:风景中的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风景描写并不缺少理趣传统,不过多是对于自然世界灵光一现式的“妙悟”,我们很难在其中梳理出一条相对完整的思想系统。“五四”前后,在传统与西方双重作用下,风景中的哲学思考逐渐多了起来,作家们的思考与中国思想传统有一脉相承之处,又与当时西方方兴未艾的现象学、以及稍后出现的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有着暗合之处,这些思索与探求是作家与自然交流时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可称之为“无目的的合目的”。在投入时代主潮或隐入个人世界的时代选择里,一些作家面对现实对于个人的制约和影响,反复思索着世界的本质、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三大哲学上的根本问题。虽然每个作家对这三大问题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综合众多作家的探索,我们可以发现这三方面已经构成了一个连贯的哲学体系。第四章《美学格调的丰富》。以风景催生出的风格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在传统文学中其多表现于诗歌创作,小说方面绝少仅见。或许是西学东渐,或许是对于传统的蓦然回首,新文学在小说中融入了诗歌的创作旨趣。在时代氛围的感召下,风景的描绘迅速扩展到各种文学体裁,其风格样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呈现出多种艺术形态,更加繁盛多样。如早期乡土小说的阴冷、社会剖析派的凋敝、解放区小说的明朗等等。第五章《叙事/抒情结构的建立》。中国古代小说多是情节结构,大部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只是作者信手拈来借以加强叙述的现场感,或者只是作为“赞”来运用。晚清以降,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经历了从情节到景观和心理的发展,但是风景作为结构的意义主要通过气氛烘托、环境营造等背景作用体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情节的陪衬。随着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作家们广览博收,基于更全面深刻表现人生与社会的愿望,将传统小说从“讲故事”转进到写风景与画心理,以至于在无意间改革了小说的叙事结构。大概在1920年代中后期以后,风景呈现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叙述结构的完备手段。这一手段不仅仅限于小说的讲述,也适用于诗歌的抒情。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详尽论说了中国小说从情节结构到心理和背景结构的发展过程,在其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风景究竟是以什么方式进入叙述的?作家们都以什么手段使其成为了结构?成为结构以后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形态?本章将探讨范围设定在1920年代中后期以后(也适当兼顾之前的个别作家),从提领、转捩与总括,“主导动机”和弥散式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王晓燕[8](2020)在《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自1958年出版,其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历经作家雪克四次修改,为当代文学史留下五个版本,呈现了数十万字的异文语料,这是珍贵的文献资源。现有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成果,绪论第一节分类描述了此类研究的价值。但与本文考察对象直接相关的版本研究存在待开发空间:其一,从版本研究的共同要求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的版本意识相对匮乏、版本指向比较模糊、版本依据时见错漏。其二,从红色经典版本变动的区别特征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相对忽略了政治修辞>艺术修辞的文献事实。本文拟对同类研究的不足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为研究对象,采取线性对比的方式,依次将1958版/1960版、1960版/1961版、1961版/1962版、1962版/1978版进行对比,穷尽性地统计版本变动内容。依据后版相对于前版“重构了什么——怎样重构——为什么重构”的逻辑路径,立足五个版本的精细对勘,将其置于广义修辞学“两个主体(表达者—接受者)、三个层面(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理论框架,考察《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的修辞重构特点、修辞成因及话语生态。以小说标题“战斗”关联的战争叙事、“青春”关涉的性爱叙事,以及统摄两者的阶级叙事为关注点,聚焦阶级叙事、战争叙事、性爱叙事等不同版本变动主题,参照版本增扩、删减、置换和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分析版本变动篇幅、变动趋势、修改意图等因素。研究发现:增扩主要分布在阶级叙事和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中,部分分散于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置换和删减在阶级、战争和性爱叙事的重构中分布相对平均;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相对集中在战争叙事中正反群像的形象重构以及性爱叙事中的角色位移和修辞重构。研究认为:《战斗的青春》版本修改本质上是特定意识形态规约下对前版本的一种修辞重构,是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重构了不同的文本呈现形式,隐含着人的存在方式的修辞信息。据此勾勒相应的叙事变动路径,综合语义分析和修辞考察,分析作家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和接受群体听故事的审美期待之间的缝隙,比如受接受者的阅读取向影响,不同版本中许凤三姐妹经历了[+牺牲]→[-牺牲]→[+牺牲]的修辞重构,这里有作家主动或被动的自我调适,个人与时代的互动、及其契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文艺体制的修辞加工,从中挖掘文学想象和政治想象复杂纠葛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尝试将无序分布于不同版本的碎片信息转化为有序的再阐释资源。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战斗的青春》不同版本的修辞重构可能有同质性大于异质性的总体倾向,革命的纯粹性可能部分地遮盖人的复杂性,但那是时代需要的精神能量,是影响同时代人并激发后人追溯的红色基因。当年艺术之“我”融会于政治之“我”的文学生产和产品再加工,仍是考察红色经典版本重构待开发的话语场。希望本文区别于现有研究的分析,能够为修辞学—文学研究互相拓展跨界学术生产、构建更为开放的学科形象和学科生态,探索一种可能性。
翟文廷[9](2018)在《汉语人文社科类学术写作语言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学术写作语言特征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研究。本文自建两个大型语料库,共1000篇语料,其中两个语料库各500篇,一个包括从2012年至今的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一各包括从2012年至今的文娱语体类中篇小说和杂志。研究使用Douglas Biber的多维度分析法,以及穷尽式搜索出的其他学者提出的汉语学术写作语言特征,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汉语人文社科类学术语体和文娱语体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其在语言特征方面的显着特征和差异。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在大量搜集语料后,用SPSS22.0随机抽样,接着处理原始文本,包括转换格式(由PDF、CAJ到Word、Text)、删除注释、图表以及参考文献,最后只保留论文的中文摘要、正文以及致谢语部分。然后,利用HLPIR汉语分词系统进行分词。分词之后,通过软件Text Analysis,分类统计文本中的多项语言特征,最后通过SPSS22.0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计算出学术语料和文娱语料在各语言项目上的差异显着程度。本文考察的汉语语言特征共111项,其中人文社科类学术语体和文娱语体在103项语言特征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差异,这进一步说明学术语体有其自身的语言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总结出有针对性的写作方法,指导留学生的学术写作。而且,在本文研究结果基础上的汉语语体特征维度划分,将是衡量学术写作的重要指标。在进一步的维度分析后,可以总结出学术语体语言特征的共现模式,比如,根据维度分来检查留学生毕业论文和范文之间的差异,从而发现其在学术论文写作上出现的问题,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建议。
李永刚[10](2018)在《成为研究者: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提升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是我国博士生教育相当长时期内的核心主题,培养优秀的研究者作为当前博士生教育改革的优先议程,不仅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而且受到大量研究者的关注。为此,许多实践者与研究者将视角聚焦于博士生招生选拔机制、分流淘汰制度以及以提升科研绩效为质量表征的教育制度改革之上,然而培养制度的改革是否与博士生自身成长的规律相吻合?或者说现有的制度改革设计能否有效帮助博士生从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研究者?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研究将转换视角,聚焦一项更为基础的议题,即博士生教育阶段研究者素养与能力的养成过程。围绕这一主题,本研究将要探讨的具体问题包括,第一,在现代科学研究模式变革和组织方式改变的背景下,学术科学家的素养和能力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二,博士生阶段优秀研究者素养与能力的养成方式是什么?第三,理科博士生研究者素养与能力的养成过程是什么?经历了什么样的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成长特征是什么?第四,当前我国理科博士生的研究者素养与能力养成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第五,基于博士生学术素养与能力的形成逻辑和现实情况,博士生培养制度应做出何种改进和调整?针对上述问题,研究首先运用历史研究法,勾勒现代科学研究者作为一种专业职业的形成轨迹,厘清研究者职业内在的专业精神、工作特性与发展趋势。其次,建立研究者素养与能力指标来源数据库,构建博士生科研素养与能力框架;第三,建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博士生教育历程数据库,探究优秀研究者素养与能力的养成方式;第四,运用混合研究法构建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社会化模型。第五,开发研究者素养与能力养成情况调查工具,全面分析当前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准备情况及其支持条件。最后,对博士生教育阶段研究者素养与能力形成的逻辑和路径进行探究。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德国与美国现代大学的改革促成了研究者的职业化,现代研究者的训练模式经过了德国学徒式培养、美国结构化培养、现代合作型培养等三次重要的制度转变。二、博士生应具备的研究者素养与能力包括学术志趣与品德、学科知识与方法技能、科学思维与研究能力以及研究合作与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其中社会责任感、知识宽度、跨学科研究、国际交流、团队合作以及学术网络构建能力等素养与能力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日益重要。三、研究者的形成是博士生以研究想法孕育为核心的科学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确证过程,博士生的学术社会化过程共分为专攻准备、研究锁入、研究阈限过渡和研究者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确证四个阶段,其中研究阈限过渡是博士生素养与能力飞跃性发展的关键期。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发展兼具渐进性与突变性,各项能力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四、在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学术抱负较高,但纯粹性学术动机较低;知识深度、前沿知识掌握较好,但知识宽度、知识产权知识和学术英语技能有很大不足;研究操作技能发展尚可,但研究认知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表现较差;绝大部分博士生与导师和其他团队成员有着较好合作,但在科研管理能力与学术人脉建构方面则不甚理想。在博士生科研及训练支持上,导师与其他实验室成员提供了积极指导,科研经费、设备等硬件资源投入较为充分,但在软环境方面,存在团队规模偏大、高级学术交流缺乏、课程教学有效性不够、学术共同体参与机会较少以及跨学科研究支持不足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促进博士生从学生向研究者的转变,博士生培养单位首先应注重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先期选拔与过程筛选;其次推行实验室轮转制度,提高博士生与导师、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匹配度;第三增加基础知识教学的挑战性与方法类课程的比重;第四设计“高难度与高支持”相协调的学术训练环节;第五关注博士生素养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提供针对性支持;最后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健康、浓厚的实验室学术氛围。
二、学术写作的真与美——从“注”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写作的真与美——从“注”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
三、延异的民族性 |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学术写作表达方式辨析:“他说”还是“我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表达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地位 |
二、学术表达的基本模式:用“他说”来表达“我说” |
三、学术表达方式“他说”存在的原由及依据 |
四、学术表达方式“他说”的质疑 |
五、学术表达方式之辨:与其“他说”,不如“我说” |
(3)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及术语界定 |
2.2 学术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
2.3 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相关研究 |
2.4 学术研究论文相关研究 |
2.5 国内学术英语相关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课程理论基础 |
3.1.1 课程的定义和层次 |
3.1.2 课程设计模式 |
3.1.2.1 规定性模式 |
3.1.2.2 描述性模式 |
3.2 教育理论基础 |
3.2.1 社会建构主义 |
3.2.2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 |
3.3 教学理论基础 |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2 自我调节学习及其策略 |
3.3.3 基于问题的学习 |
3.3.4 体验式学习 |
3.3.5 翻转学习 |
3.4 语言课程教学理论 |
3.4.1 学术英语教学理论 |
3.4.2 需求分析理论 |
3.4.3 语言课程设计模型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目标 |
4.4 研究思路 |
4.5 研究方法 |
第5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
5.1 课程背景与情境分析 |
5.2 课程需求设计 |
5.3 课程内容设计 |
5.3.1 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初识 |
5.3.2 医学学术期刊论文词汇认知 |
5.3.3 课程内容情况分析 |
5.3.4 课程内容设计分析 |
5.4 课程材料设计 |
5.4.1 开发材料 |
5.4.1.1 微课程资源开发 |
5.4.1.2 医学期刊学术论文数据库 |
5.4.2 真实文本与非真实文本 |
5.4.3 材料设计情况分析 |
5.5 课程大纲设计 |
5.5.1 准备和建构阶段分析 |
5.5.2 实施阶段分析 |
5.5.3 评估阶段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与评价 |
6.1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需求分析 |
6.2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 |
6.2.1 教学情境分析 |
6.2.2 课堂学习分析 |
6.2.3 课堂教学分析 |
6.3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估 |
6.4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
6.5 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
6.5.1 学术英语教学与学习环境分析 |
6.5.2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结论 |
7.1.1 课程层面 |
7.1.2 教学层面 |
7.1.3 评估和评价层面 |
7.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A Time-Efficient Way to Read Academic Articles”微视频字幕转录 |
附录2 “微视频”课程思维导图示例 |
附录3 医学学术论文中常用的各种研究术语、方法和工具 |
附录4 医学学术词汇翻译材料列表 |
附录5 课程报告文本分析材料示例 |
致谢 |
(4)失范与规范:研究生学术写作困境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生学术写作缺乏规范性 |
二、研究生学术写作失范的形成机理 |
(一)学术创新意识匮乏 |
(二)学术研究方法不当 |
(三)学术引文失范 |
三、规范:研究生学术写作困境突破 |
(一)增强学术创新意识 |
(二)正确使用学术引文 |
(三)学习学术研究方法 |
四、结束语 |
(5)硕士研究生学术写作中学术身份建构研究 ——以S大学2018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为个案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定义 |
1.3.1 硕士研究生 |
1.3.2 学术写作 |
1.3.3 身份 |
1.3.4 学术身份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身份研究综述 |
2.2 学术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学术身份建构的研究 |
2.2.2 国内学术身份建构的研究 |
2.3 学术写作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
2.4 理论框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1.1 叙事研究 |
3.1.2 研究方法选择原因 |
3.2 研究对象 |
3.3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式 |
3.3.1 访谈法 |
3.3.2 观察法 |
3.3.3 实物收集法 |
3.3.4 数据分析方法 |
3.3.5 研究效度 |
第四章 周明学术写作中学术身份建构的故事 |
4.1 周明的成长故事 |
4.2 阶段一:身份迷茫阶段 |
4.2.1 “我到底在做什么” |
4.2.2 “我终于开始做研究了” |
4.3 阶段二逐渐发展期 |
4.3.1 “原来我也可以完成一篇综述” |
4.3.2 “测量工具太头痛了” |
4.3.3 “做了一次成功的课堂展示” |
4.3.4 “收集数据略有波澜” |
4.3.5 “讲座中的感悟” |
4.4 阶段三:身份明朗期 |
4.4.1 “论文写作这件事,就是需要不断扎实前进” |
4.4.2 “前路漫漫,砥砺奋进”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1 个人、行为、环境的具体影响因素 |
5.1.2 个人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学术身份建构 |
5.1.3 个人、行为、环境因素的各自影响程度 |
5.1.4 讨论 |
5.2 建议 |
5.2.1 对硕士研究生的建议 |
5.2.2 对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的建议 |
5.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半结构性访谈提纲 |
附录2 :观察表格 |
附录3 :访谈记录 |
(6)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学术汉语研究符合汉语国际教育的培养目标 |
二、学术汉语符合留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
三、学术汉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研究课题具有创新性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学术汉语相关研究 |
二、需求分析理论的相关研究 |
三、学术汉语课程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学术汉语 |
二、需求分析 |
三、学术汉语课程 |
第二章 留学生学术汉语学习现状和课程需求调查 |
第一节 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需求调查研究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对象 |
第二节 留学生学术汉语学习现状统计分析 |
一、留学生对学术汉语学习需求较高 |
二、留学生学术汉语能力薄弱 |
三、目前阶段汉语课程设置存在缺陷 |
第三节 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需求分析 |
一、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目标需求分析 |
二、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学习需求分析 |
第四节 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需求在个体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
一、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目标需求在个体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
二、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学习需求在个体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
第五节 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需求调查总结 |
一、留学生学术汉语学习现状调查结论 |
二、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需求调查结论 |
第三章 留学生学术汉语教学建议 |
一、在意识上重视学术汉语教学 |
二、设置相应学术汉语课程并加强相关课程研究 |
三、做好学术汉语教材研发工作 |
四、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留学生学术汉语培养方案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要点 |
第一章 手段:风景中的时代信息 |
第一节 自由主(个)体的确认 |
第二节 政治革命的再现 |
一、早期革命小说的开创之功 |
二、社会剖析派的“提纯”努力 |
三、“十七年”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守望 |
第二章 目的:风景中的隐逸心态 |
第一节 出世之美:废名 |
第二节 时代的弃儿:戴望舒 |
第三节 在寂寞与恐惧之间:徐訏 |
一、寂寞与恐惧中的风景 |
二、寂寞风景中的哲学 |
三、隐逸思想的来源 |
四、革命现实与不如归去 |
第三章 无目的的合目的:风景中的哲学 |
第一节 关于世界的本质 |
第二节 认识自我与世界的方式 |
第三节 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
一、自然是人类本质生成的基础 |
二、自然是人类灵魂回归的家园 |
三、自然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象征 |
第四章 美学格调的丰富 |
第一节 繁盛的景象 |
第二节 缺陷与不足 |
第三节 格调的来源与繁盛的原因 |
第五章 叙事/抒情结构的建立 |
第一节 提领、转捩与总括 |
第二节 主导动机 |
第三节 弥散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重要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战斗的青春》:文本和版本研究(1959—2020) |
一、文本研究 |
二、文本研究的一个特别类型:版本研究 |
第二节 现有研究的局限 |
一、文本研究不足 |
二、版本研究缺失 |
第三节 本文选题意义、拟探讨的问题、主要理论资源、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拟探讨的问题 |
三、主要理论资源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战斗的青春》版本状况和相关说明 |
第一节 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及五个版本 |
一、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创作和修改 |
二、《战斗的青春》版本依据和版本变动情况 |
第二节 本文写作的相关问题说明 |
一、版本变动数量统计规则和分类原则 |
二、本文写作的相关说明 |
(一)关于词语变动、句子变动、段落变动的界限区分 |
(二)关于“增扩”“置换”“删减”混杂出现的归类 |
(三)正文自述系统和引述系统 |
(四)脚注和引例标注说明 |
(五)符号说明 |
(六)繁简字说明 |
第二章 《战斗的青春》阶级叙事的修辞重构 |
第一节 重构更明确的阶级界限 |
一、增扩[+阶级出身] |
二、增扩[+阶级界限] |
第二节 重构更强化的阶级对立 |
一、置换[+隐忍 -抗争]→[-隐忍 +抗争] |
二、增扩和置换[+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 |
第三节 重构阶级角色的话语空间 |
一、删减反面角色话语权 |
二、增扩阶级教谕话语 |
小结 |
第三章 《战斗的青春》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 |
第一节 英雄群像的修辞重构 |
一、置换和删减英雄群像主体[-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领导个体+领导集体] |
二、增删置换英雄群像生理形象[+雄化+正向强化] |
三、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精神成长[+忠诚+善言+读书] |
四、增扩和删减英雄群像行为特征[+警觉+善战-负向] |
五、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人际关系[+亲情+互助+感召力] |
第二节 反面群像的修辞重构 |
一、增扩和置换反面群像形体样态[+动物化] |
二、增删置换反面群像生物本能[+攻击本能+食色本能] |
三、增扩和删减反面群像人际关系[+黑化] |
第三节 两个向度:重构文本修辞风格 |
一、置换和增扩[+乐观性] |
二、置换和删减[-悲剧性] |
小结 |
第四章 《战斗的青春》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 |
第一节 修辞重构的性爱叙事:“不变”的规约和“变”的路径 |
一、性爱分配“不变”的规约:语义分析和修辞策略 |
二、性爱分配“变”的路径:语义分析和修辞重构 |
第二节 许凤—胡文玉:角色关系与角色位移 |
一、增扩许凤—革命者胡文玉[+革命]→[-性+爱] |
二、置换许凤—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恨] |
三、增删置换许凤—未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爱] |
四、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角色位移与文本建构 |
五、参照对比:胡文玉—小鸾[+性-爱]程度浅→程度深 |
第三节 许凤—李铁:性爱克制与修辞重构 |
一、删减[-性爱之感] |
二、置换[+政治引导] |
三、参照对比:江丽—李铁[-性 +爱]→[-性 -爱] |
小结 |
结语 本文主要观点、创新点、主要不足 |
附录1 本文图表索引 |
附录2 版本比对汇总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汉语人文社科类学术写作语言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语体学 |
二、语料库语言学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步骤 |
三、研究语料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对学术语体的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对汉语语体的研究 |
一、汉语语体的定义与分类 |
二、汉语书面语的相关研究 |
三、对外汉语书面语体的研究 |
四、综述整体评价 |
第三章 学术语体与文娱语体语言特征基本项目分析 |
第一节 平均句长 |
第二节 平均词长 |
第三节 词汇密度 |
第四节 词类分析 |
第四章 学术写作与文娱写作语言特征的四维度分析 |
第一节 四维度介绍 |
第二节 四维度具体分析结果 |
一、口语对比书面语(Oral vs. literate discourse) |
二、程序性话语对比以内容为中心的话语(Procedural vs.Content-focused discourse) |
三、对事件的重构(Reconstructed account of events) |
四、以教师为中心的立场(Teacher-centered stance) |
五、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汉语书面语体研究成果的语言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汉语书面语体研究成果介绍 |
第二节 具体分析结果 |
一、名词和动词 |
二、助词“着”、“了”、“过” |
三、名动词和名形词 |
四、“我”和“我们”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果讨论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缺陷与不足 |
一、语料来源方面 |
二、统计分析方面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BIBER四维度语言特征项目表 |
附录二: 学术论文高频词表(前200) |
附录三: 学术期刊高频词表(前200) |
附录四: 文娱写作语料题目及字数统计表 |
附录五: 学术写作语料题目及字数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成为研究者: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的界定 |
一、理科博士生 |
二、研究者 |
三、素养与能力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
一、博士生素养与能力内涵的历史变迁 |
二、博士生素养与能力培养研究的取向及问题 |
三、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研究的进路及其在中国的展开 |
四、博士生研究者素养与能力培养研究的视角与议题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架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科学研究者的出现及其培养体制的确立 |
第一节 现代科学研究者的出现 |
一、帝国主义、工业革命对科学的兴趣 |
二、科学学会的蜕变与科学研究的专业化 |
三、现代大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的职业化 |
第二节 科学研究者培养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
一、德国“学徒式”博士培养模式的形成 |
二、美国“结构化”博士培养制度的建立 |
三、现代“合作型”博士培养方式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理科博士生的研究者素养与能力 |
第一节 科学工作变迁对研究者能力的挑战 |
一、科学研究的体制化与官僚化 |
二、科研合作的团队化与国际化 |
三、跨学科研究的兴起 |
四、科学研究重心的偏移与多样化 |
第二节 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框架的构建 |
一、当代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新要求 |
二、博士生素养与能力框架的构建 |
三、博士生素养与能力框架的检验与解释 |
小结 |
第四章 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方式 |
第一节 科学志趣形成的时间节点与刺激源 |
第二节 科学家知识结构的外显特征与获得方式 |
一、相近性学科的知识学习特征 |
二、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塑造 |
三、精英大学学习经历的“学术杂交”现象 |
第三节 科学思维与研究能力的内涵及其形成方式 |
一、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与审美眼光 |
二、创新性能力形成的条件和环境 |
三、研究技能习得的重要期与支持源 |
第四节 团队合作与管理能力形成的实践性 |
一、组织氛围与团队合作能力 |
二、研究管理能力形成的实践性与模仿性 |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博士生素养与能力形成的特征和条件 |
第五章 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定量与定性路径相结合的平行嵌套研究策略 |
一、平行嵌套研究设计 |
二、研究参与者的选择和资料收集策略 |
三、编码过程与初步分析结果呈现 |
第三节 研究专攻准备 |
一、知识结构:从公共普适向个体专攻的转变 |
二、研究专攻技能准备 |
第四节 研究锁入 |
一、课题方向的选择与确定 |
二、初始独立研究探索 |
第五节 研究阈限过渡 |
一、博士生研究阈限通过的路径与策略 |
二、研究阈限通过经历对学生学术素养与能力成长的影响 |
第六节 研究者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确证 |
小结 |
第六章 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及其形成环境的考察 |
第一节 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发展水平 |
一、学术志趣与品德 |
二、学科知识与方法技能 |
三、科学思维与研究能力 |
四、研究合作与管理能力 |
第二节 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形成的支持条件 |
一、导师与实验室成员指导 |
二、院系学术氛围 |
三、组织条件与环境 |
四、学术共同体参与机会 |
小结 |
第七章 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逻辑和路径 |
第一节 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逻辑 |
一、累积性和突变性共存的能力发展特征 |
二、以研究想法孕育为核心的学术能力自我确证过程 |
三、从依附向独立的仪式过渡 |
第二节 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策略 |
一、注重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先期选拔与过程筛选 |
二、推行实验室轮转制度,提高博士生与导师、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匹配度 |
三、提高基础知识教学的挑战性与方法类课程的比重 |
四、“高难度与高支持”相协调的学术训练环节设计 |
五、关注博士生素养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提供针对性支持 |
六、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健康、浓厚的实验室学术氛围 |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 |
一、研究可能的贡献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理科博士生科研素养与能力养成调查问卷简版 |
二、理科博士生科研素养与能力养成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学术写作的真与美——从“注”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2]学术写作表达方式辨析:“他说”还是“我说”[J]. 彭知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3]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D]. 赵炜. 西南大学, 2020(05)
- [4]失范与规范:研究生学术写作困境与突破[J]. 陈兵兵.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7)
- [5]硕士研究生学术写作中学术身份建构研究 ——以S大学2018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为个案的叙事研究[D]. 王丽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留学生学术汉语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D]. 周珍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D]. 陈广通. 吉林大学, 2020(08)
- [8]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D]. 王晓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汉语人文社科类学术写作语言特征分析[D]. 翟文廷. 厦门大学, 2018(01)
- [10]成为研究者: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D]. 李永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