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发酵双歧核桃杏仁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混合发酵双歧核桃杏仁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一、混合发酵双歧核桃杏仁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琳[1](2021)在《发酵枸杞汁的制备及解酒护肝功能的评价》文中提出酒精性肝损伤是一种由于长期过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由于护肝药物长期食用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开发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天然性食品已逐渐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枸杞(Lycium barbarum)是一种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保健食材,具有补肾、护肝、抗衰老等多种功效。现有枸杞的加工方式和食用方式较为简单,会使其生物活性物质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基于此,本课题以枸杞为原料,选择不同菌种,通过发酵工艺和条件优化开发一款高附加值的发酵枸杞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收集了宁夏、青海、内蒙、新疆、河北和甘肃六个主要产区的枸杞原料,对其基本成分和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采用化学抗氧化法(DPPH、ABTS、FRAP和ORAC)和细胞抗氧化活性分析法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甘肃、青海枸杞质量更大,新疆、宁夏枸杞次之。所有产区的枸杞样品中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的含量占比均较高。其中,河北枸杞的蛋白含量最高,宁夏和甘肃枸杞的蛋白含量次之。活性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中多糖、总酚和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甘肃枸杞中总黄酮含量次之。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宁夏枸杞的化学抗氧化能力和生物学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以乙醇脱氢酶(ADH)体外筛选模型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分别选择四种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酵母菌)对发酵枸杞汁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枸杞汁对ADH激活率最高,酵母菌发酵枸杞汁中SOD酶活最高,但酒精含量大于标准限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发酵枸杞汁的解酒能力并降低酒精含量,采取多菌种混合发酵的方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先接种酵母菌以29°C,转速180 r/min发酵12 h,灭活后接种植物乳杆菌继续在37°C,转速为180 r/min发酵24 h,所制备的发酵枸杞汁的SOD酶活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佳,分别为468.6 U/m L和123.07μmol Trolox(TE)/m L。此时发酵枸杞饮料酒精含量仅为1.51%,且体外抗氧化能力和功效酶活力最优。最后,比较了枸杞原浆和四种不同菌种发酵枸杞汁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发酵枸杞汁相比于未经发酵的枸杞原浆可以明显缓解细胞内氧化损伤,通过降低Hep G2细胞内MDA含量及LDH的泄露率,提高抗氧化酶SOD酶活及ADH的激活率发挥作用效果;采用Hep G2细胞酒精性损伤模型对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的解酒护肝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植物乳杆菌和酵母单一菌种发酵枸杞汁。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可以有效降低细胞模型中MDA、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分别降低52.54%、55.26%和49.99%;有效提高ADH、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分别提高1.66、4.38、1.62和2.44倍;有效抑制促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抑制率为44.12%和78.44%。表明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在缓解细胞氧化应激、调节炎症反应和脂质代谢方面也具有有益效果。本研究开发出一款具有解酒护肝功效的发酵饮料,对提高枸杞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度和推动枸杞产业发展和区域脱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刘红微[2](2021)在《牧区醪糟菌分离、发酵燕麦醪糟工艺及关键特征香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牧区醪糟自然发酵存在着工艺水平低且参数不明确、现代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从传统牧区醪糟中进行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利用获得的醪糟分离菌对燕麦醪糟进行接种发酵,并研究燕麦醪糟的发酵工艺,分析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关键香气及其与微生物、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燕麦醪糟的发酵工艺参数,明确燕麦醪糟的关键香气成分、形成规律及产香因素,从而为燕麦醪糟规模化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为实现燕麦醪糟关键香气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由牧区醪糟中分离得到六株菌,六株菌均有较好的耐高温特性;LZ4#、LZ3#、LZ6#在盐分为10%时,能够生长,耐盐性较好;六株菌对不同氮源、不同碳源及其他成分的利用情况各有不同;经16s r RNA鉴定知,LZ1#,LZ2#与LZ5#为乳酪短杆菌、LZ3#,LZ4与#LZ6#为枯草芽孢杆菌;LZ1#、LZ3#、LZ5#能够产生淀粉酶,六株菌均产生蛋白酶、脂肪酶。2、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的工艺参数为:燕麦粉添加量为30%;液化条件为玉米芽粉的添加量为10%、液化温度65℃、液化时间10 min;酵母菌与醪糟分离菌的比例为1:3;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0%,30℃发酵24 h后,50℃继续发酵48 h。3、接种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酯类物质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醇类物质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酸类物质含量升高,醛酮类成分先下降后升高,杂环类成分先升高后下降,烃类成分先降低后升高;糖酸比与p H值呈下降趋势,总酸的含量缓慢上升,氨态氮先升高后降低,总氨基酸先上升后下降,为香气成分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酵母菌、细菌的菌落数先上升后降低。4、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的对比分析结果:发酵结束后,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p H值、糖酸比低于自然发酵组,总酸的含量、感官评分高于自然发酵组。自然发酵组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没有酵母菌参与,细菌变化不大;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细菌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自然发酵组与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分别为62、65种,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酯类、醇类、杂环类、烃类成分的相对含量高于自然发酵组,酸类成分的含量显着低于自然发酵组(P<0.05)。同时,PCA揭示了两种发酵方式下,酯类、杂环类、烃类、醇类与燕麦醪糟挥发性香气高度正相关。5、燕麦醪糟中测得29种关键香气成分,包括9种酯类,7种酸类,7种醇类,4种羰基化合物,2种杂环类化合物,主要的关键香气依次为丁酸乙酯、己酸、戊酸、丙位壬内酯。主成分分析可知,燕麦醪糟不同发酵阶段的29个关键香气成分可由4个主成分进行区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026%。6、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各关键香气成分与微生物及氨基酸之间的相关性不同。乙酸乙酯、壬酸乙酯、辛酸乙酯与酵母菌显着正相关(P<0.05),乙醇与酵母菌相关性极显着(P<0.01);壬酸乙酯、丁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与细菌相关性显着(P<0.05),反-2-辛烯醛与细菌相关性极显着(P<0.01);辛酸及己醛与氨基酸显着正相关(P<0.05)。

刘婷玉[3](2021)在《燕麦原料和热处理对高蛋白燕麦乳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燕麦营养价值高且具有独特的风味,是制备植物基谷物饮料的理想原料。然而,该类饮料在实际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易于发生液滴絮凝、蛋白沉淀、脂肪上浮等失稳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货架期。基于此,本课题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收集筛选国内外代表性燕麦原料,探讨燕麦原料、籽粒灭酶方式和热杀菌工艺对高蛋白型燕麦乳稳定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和规律,旨在通过调控原料和加工工艺,减少外源性食品乳化剂、增稠剂等的应用,为天然燕麦乳体系的自稳定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收集来自国内外代表性燕麦原料11种,采用聚类分析,通过脂肪、蛋白含量等营养品质指标筛选出5种燕麦原料,研究不同原料对燕麦乳稳定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原料所制作的乳液稳定性不同。在本研究所采用的燕麦乳制备工艺条件下,5种燕麦原料所制作的燕麦乳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品燕1号>白燕2号>定莜10号>坝莜1号>澳麦。品燕1号所制作的燕麦乳黏度最高,平均粒径最小(5.09μm)。定莜10号等四种国产燕麦品种所制作的燕麦乳蛋白含量较高,达到~3 g/100m L,优于澳麦制作的样品。此外,研究发现燕麦乳中蛋白和β-葡聚糖含量与其在籽粒中的含量成正比;燕麦籽粒蛋白含量与乳液稳定性表现出强相关性。品燕1号、定莜10号、白燕2号燕麦原料可作为制作燕麦乳的适宜原料。(2)采用热烫、炒制和微波处理对燕麦籽粒灭酶,研究不同灭酶方式对燕麦籽粒残余脂肪酶活、总酚含量、全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对燕麦乳稳定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灭酶方式均可显着降低燕麦的残余脂肪酶活和总酚含量(p<0.05);但采用炒制和微波灭酶,燕麦乳液滴聚集程度较高,体系发生严重失稳;热烫处理(100℃,3 min)可提高燕麦乳黏度,利于提高体系的稳定性,乳液平均粒径为5.23μm,优于其余两种灭酶方式,且糖含量、蛋白含量等营养成分保留率较高。因此,对原料进行热烫灭酶,相较于炒制和微波灭酶,更有利于保持燕麦乳的品质。(3)比较了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瞬时杀菌(UHT)对燕麦乳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巴氏杀菌(100℃,15 min)对燕麦乳稳定性影响较小,离心沉淀率为7.39%。采用UHT杀菌(115/125/137℃,10 s),蛋白变性程度严重,形成大量聚集体,燕麦乳稳定性降低;对于不同UHT条件处理后的燕麦乳样品,115℃下处理10s后的燕麦乳沉淀率最高(28.07%),且感官品质较差。采用SDS-PAGE分析了不同样品中蛋白亚基组成和在乳液中不同部分的迁移规律,发现UHT处理后乳液中的蛋白主要向沉淀层迁移,沉淀中的聚集体主要是燕麦球蛋白通过二硫键作用连接形成,主要包括α-球蛋白(20~25 kDa)和β-球蛋白(30~36 kDa)以及少量燕麦白蛋白(5 kDa)。

侯晓杰[4](2021)在《低度起泡慕萨莱思酿造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慕萨莱思是新疆地区古老的葡萄酒,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丰富慕萨莱思葡萄酒品种,进一步拓展产品市场,本研究以和田红葡萄为原料,在慕萨莱思传统工艺及其产品特点基础上,研制低度起泡慕萨莱思,对其适宜的发酵菌种进行了选择,探讨了发酵新工艺,并对终止发酵方法及澄清处理方式进行选择优化,对产品的生物活性物质及香气成分进行测定。本研究的理论成果为低度起泡慕萨莱思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1.采用五株商业酵母(M47、EC1118、71B、D254、RW),进行单菌、双酵母混菌发酵试验,以起酵速度、发酵力及产品的感官特性等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选用酵母EC1118和D254,接种比例为3∶2时,获得的产品口感良好,香气协调,可作为低度起泡慕萨莱思的适宜发酵菌种。2.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讨了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和偏重亚硫酸钾添加量对产品综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初始糖度18%,发酵温度18℃,酵母添加量0.8%,偏重亚硫酸钾添加量为120 mg/L时为低度起泡慕萨莱思发酵最适宜条件。3.分别采用冷冻、离心、膜过滤及壳聚糖-皂土复合澄清处理,获得了低度起泡慕萨莱思最佳澄清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0.22μm的食品级滤膜澄清效果最佳。4.分别采用热处理法、加硫-酵母分离法、加硫-超声波处理法作为终止发酵方法,获得最佳终止发酵工艺及其条件。结果表明,加硫量为120 mg/L,超声处理25 min终止发酵的效果最好。5.对产品中的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儿茶素、阿魏酸、白藜芦醇及槲皮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度起泡慕萨莱思的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儿茶素、阿魏酸、白藜芦醇及槲皮素的含量均高于市售慕萨莱思,总酚850 mg/L、总黄酮580 mg/L、原花青素270 mg/L、儿茶素23.42 mg/L、阿魏酸0.68 mg/L、白藜芦醇0.73 mg/L、槲皮素4.33 mg/L。共检测出产品中香气成分101种,香气种类数高于市售慕萨莱思,香气总相对含量低于市售慕萨莱思,其中异戊醇26.32 mg/L,具有苹果白兰地香气和辛辣味;甲酸甲酯22.68 mg/L,具酯香;苯乙醇21.34 mg/L,具有玫瑰花香;乙酸异戊酯17.02 mg/L,具有香蕉气味;己酸乙酯22.56 mg/L,具有曲香、菠萝香;辛酸35.15 mg/L,呈水果香。通过感官分析可得出低度起泡慕萨莱思,色泽悦目,酸甜适口,果香突出,且具有独特的焦香。

兰光群[5](2020)在《混菌发酵对纳豆感官特性的影响及功能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豆是一种健康发酵豆制品,营养丰富,含有纳豆激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但是,它的特殊气味和口感不被大多数人接受,且生物活性被发酵微生物所局限,这严重阻碍了纳豆作为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开发与推广。如今,随着现代发酵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更加多样化,通过食疗方式来干预身体健康状况变得极具吸引力。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整纳豆发酵剂配方,提升产品的感官品质,提高纳豆激酶的含量和其他生物活性,开发出一款受人欢迎的健康纳豆产品,这对于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大作用。(1)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GUTU09为主要菌株,与毛霉、乳酸菌或双歧杆菌等微生物混合发酵纳豆,考察不同发酵组合对纳豆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菌混合发酵具有更好的发酵性能,与单菌株相比,感官接受度更高,氨基酸态氮含量、蛋白酶和纳豆激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34 g/kg、88.78 U/g和10.33 FU/g。混菌发酵有助于降低纳豆中的生物胺,总胺含量由390.76 mg/kg降至最低16.16 mg/kg。尤其是毛霉参与的发酵,酪胺、尸体碱、精胺和亚精胺显着减少,具有很显着的降胺作用。此外,GUTU09和毛霉的双细菌组合中,共同发酵优于分段发酵。故本课题初步研究了适合用于纳豆发酵剂组成。(2)为进一步研究发酵参数对混菌发酵纳豆的影响,提高发酵性能,本研究以GUTU09和双歧杆菌BZ25为发酵组合,对NaCl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比例、接菌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后熟时间这7个因素逐一考察,发现发酵时间、发酵温度、Na Cl添加量、蔗糖添加量以及接种量的影响较显着。并且以响应面实验优化了发酵工艺,得到发酵品质更好的纳豆产品。(3)经过发酵,大豆中的呋喃类、醛类和胺类含氮化合物含量明显减少,酮类、酯类、吡嗪类和酸类挥发性成分显着增加。其中,BZ25发挥了极大作用,它产生大量酯类香气成分,减少了胺类含氮物质,以此降低了纳豆的“氨嗅味”并改善了纳豆的风味。发酵过程中精胺含量显着增加,酪胺也呈增加趋势,腐胺、尸胺和亚精胺变化不大,但未检测到组胺、色胺和2-苯乙胺等对人体不利的生物胺,表明所用菌株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游离氨基酸分析表明,蒸煮和BZ25的影响不明显,但是GUTU09和混菌作用下,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至原料的5.63和4.242倍,必需氨基酸占比由10.82%增至56.41%,因此,混菌发酵提高了纳豆的营养价值。这些结果,为深入挖掘菌株的发酵特性,探究发酵过程中纳豆品质变化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4)随着纳豆发酵进行,溶栓面积和纳豆激酶活力呈显着正相关增长,最高分别为302.73±10.3 mm2和161±1.96 FU/g,且稀释的纳豆提取液具有很好的抗凝活性。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经过发酵后,纳豆中的总黄酮含量由1.18±0.04增加至最高2.4±0.06 mg RE/g,总酚含量1.92±0.04 mg GAE/g增加至最高5.09±0.14 mg GAE/g,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FRAP还原活性都显着增加,且它们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这些研究表明,混菌发酵能够有效提高纳豆的品质,为其潜在的工业化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索婧怡,朱雨婕,陈磊,陈献忠[6](2020)在《食用酵素的研究及发展前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用酵素指的是一种以新鲜果蔬、食用真菌、谷物或中草药等为原料,经过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有益菌发酵而成的功能性发酵产品,因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保健功效而受到关注,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该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食用酵素的研究进展,对不同类型食用酵素生产中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安全指标以及主要功能活性进行总结比较,最后针对我国食用酵素产业现阶段存在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旨在正确认识和理解食用酵素产品,为规范食用酵素产品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食用酵素产品的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加工转型。

黄雪婷[7](2020)在《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品质及抑菌作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Kefir是由乳酸菌及酵母菌为主的数十种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复合型发酵乳制品,其口味独特,有较高的营养,具有抗病原菌、调节肠道菌群、降胆固醇、降血压、抗毒素、抗炎症、免疫调节等作用。为了增加并赋予Kefir更强的益生特性,本研究向传统Kefir发酵剂中添加一株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通过1:1(v/v)、5:1(v/v)、25:1(v/v)混合发酵,研究添加这种外源益生菌对传统Kefir发酵乳发酵特性、酶学特性、抑菌能力、代谢产物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Kefir发酵乳、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以及混合发酵乳(KL 1:1、KL 5:1、KL 25:1)的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粘度、持水力等指标,发现在添加不同比例外源益生菌hsryfm 1301后,Kefir发酵乳产酸能力明显提高,与hsryfm 1301添加量呈正相关;pH值与hsryfm 1301添加量呈负相关;凝乳速度与hsryfm 1301添加量呈正相关;Kefir发酵乳的硬度、粘附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变化不显着(p>0.05);粘度显着增加(p<0.05);持水能力提高0.54%~5.24%,持水能力基本达到hsryfm 1301单菌发酵水平。Kefir与hsryfm 1301以1:1混合发酵的发酵乳(KL 1:1)品质最好,16 h凝乳,酸度89.7°T,粘度和持水力分别为1527.67 cp和 74.06%。2.对单菌发酵乳与混合发酵乳的相关发酵特性指标和乳酸脱氢酶(LDH)、α-半乳糖苷酶(α-GAL)、β-半乳糖苷酶(β-GAL)这3种乳糖发酵关键酶活性进行测定,发现添加外源益生菌hsryfm 1301混合发酵抑制了 Kefir发酵乳中LDH、α-GAL和β-GAL的活力,当以1:1比例混合发酵时3种酶含量最低,LDH含量仅为Kefir发酵乳的46%,α-GAL含量只有0.098 U/mg,β-GAL含量较Kefir发酵乳减少了 0.122 U/mg。此外,通过对发酵乳的hsryfm 1301添加量、发酵指标及酶活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发现混合发酵乳凝乳时间越长,LDH和α-GAL活性越强;凝乳酸度越大,LDH和α-GAL活性越强;粘度越高,α-GAL与LDH活性呈降低的趋势;LDH和α-GAL活性与持水能力呈负相关关系;hsryfm 1301添加量越多,LDH和α-GAL活性越弱。3.为研究单菌发酵乳与混合发酵乳的抑菌效果,通过共培养及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各发酵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肠伤寒沙门氏菌、布氏假单胞菌的抑制能力,发现添加hsryfm 1301增强了 Kefir发酵乳抑制病原菌生长的能力。共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发酵乳代谢产物与病原菌100:1共培养时,hsryfm 1301发酵乳抑菌效果相对最好,Kefir发酵乳抑菌效果相对最弱,而混合发酵乳抑菌能力随hsryfm 1301添加量增加而增强,混合比例为1:1时的发酵乳抑菌能力最好,6株病原菌增长率最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伤寒沙门氏菌在24 h内的最大增长率仅为对照组4 h的22.22%、28.40%和13.55%。单层琼脂平板扩散试验结果表明:Kefir发酵上清液对6株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均低于hsryfm 1301,混合发酵乳发酵上清液对6株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抑菌性;添加hsryfm 1301后不同程度提高了 Kefir发酵乳对6株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强度由hsryfm 1301添加量增大而增强,以KL 1:1最为突出,其抑菌能力与hsryfm 1301发酵乳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在提高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能力方面优于革兰氏阳性菌,与Kefir发酵乳相比KL 1:1对大肠杆菌、肠伤寒沙门氏菌和布氏假单胞菌的抑菌能力分别提高了25.52%、29.10%、38.98%;对肠伤寒沙门氏菌、布氏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抑制能力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33 mm、26.17 mm、21.17 mm。此外,在中性条件下,发酵上清液没有抑菌能力;热处理后,抑菌圈直径缩小,因而推测存在的抑菌物质是酸性物质,一些与酸协同完成抑菌作用的物质,以及一些热敏性物质。4.对单菌发酵乳与混合发酵乳中乙醛、双乙酰、有机酸以及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产乙醛的能力显着提高(p<0.05),其中以1:1混合发酵时乙醛产量最高,比Kefir发酵乳提高了 27.06%,比hsryfm 1301提高了11.88%;对双乙酰产能没有显着影响(p>0.05)。混合发酵乳中5种有机酸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混合发酵乳KL 1:1表现最为显着(p<0.05),乳酸、柠檬酸、富马酸、苹果酸的含量较Kefir发酵乳分别提高了 27.99%、0.63%、14.55%、19.95%,乙酸含量减少了 31.15%,其中乳酸含量较hsryfm 1301提高了 4.55%。混合发酵乳与单菌发酵乳中挥发性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差异不大,发酵乳KL 1:1中挥发性代谢产物以酸类、酯类、烯烃类化合物相对较多,以糠醇、苯甲醛、2,4-二叔丁基苯酚、苯乙烯、4-苯乙酸十三酯、乙酸相对含量较高,其中乙酸含量较hsryfm 1301增加了 4.36%,未发现乙醇这一 Kefir特征产物,并且在混合发酵乳KL 1:1中检测到了 0.11%的二甲基砜。此外,发酵乳KL 1:1中除醇类和酸类物质外还存在3种潜在的抑菌成分:间二甲苯、2,4-二叔丁基苯酚以及二甲基砜。

朱敏[8](2020)在《火麻仁浆发酵乳的研制》文中指出火麻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木脂素酰胺类等营养物质,同时,氨基酸的组成比例良好及多不饱和与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符合人体需要,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润肠通便功能明显。乳酸菌发酵食品能够通过抑制肠道病原菌和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来改善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乳酸菌发酵火麻混合乳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能,本试验通过乳酸菌发酵火麻乳筛选出抑制肠道病原菌及产短链脂肪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研究了不同的火麻仁预处理方式、火麻添加量和火麻乳热处理条件对火麻发酵乳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火麻发酵乳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火麻发酵乳抑菌能力和产短链脂肪酸能力的影响。将38株菌株分别和1株嗜热链球菌grx90按5:1比例混合发酵火麻混合乳,其基础发酵条件固定为:全脂乳12%、火麻浆添加量20%、糖添加量6%、均质压力20 MPa、热处理条件80℃ 20 min和发酵温度42℃,研究不同菌株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对感官、抑菌能力和产短链脂肪酸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74、R26、1301、113、LV108、grx19、71、118、4 和 grx10 等10株菌株发酵的火麻发酵乳感官评分较高,均大于84分。菌株71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显着高于其他菌株组合(p<0.05),抑菌圈直径为23 mm;菌株74和71分别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对沙门氏菌的抑制能力显着高于其他菌株组合(p<0.05),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 mm和22 mm;菌株71和1301分别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能力显着高于其他菌株组合(p<0.05),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7 mm和20.7 mm;菌株1301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对假单胞菌的抑制能力显着高于其他菌株组合(p<0.05),抑菌圈直径为28.3 mm;菌株71、74和1301分别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对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显着高于其他菌株组合(p<0.05),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6 mm、24.3 mm和24.3 mm。菌株71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能力显着高于其他菌株组合(p<0.05),抑菌圈直径为22.7 mm。菌株74和71分别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产乙酸的能力显着高于其他菌株组合(p<0.05),含量分别为1.611 mg/mL和0.308 mg/mL。只有菌株74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产丙酸,含量为0.039 mg/mL。菌株74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产丁酸能力显着高于其他菌株组合(p<0.05),含量为0.562 mg/mL。菌株74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产异丁酸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菌株组合(p<0.05),含量为0.022 mg/mL。菌株74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产戊酸含量为0.027 mg/mL。菌株74和1301分别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的火麻发酵乳产异戊酸的能力较强,含量分别为0.054 mg/mL和0.05 mg/mL。综合不同菌株组合的抑菌能力和产短链脂肪酸能力,选取菌株71、74和1301进行下一步试验。(2)火麻仁的不同预处理方式、火麻浆添加量及火麻乳热处理条件对火麻发酵乳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研究超声波、微波和水提三种火麻仁的预处理方式及火麻浆添加量和热处理条件对菌株71、74和1301分别与grx90混合发酵火麻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将菌株71和grx90、74和grx90及1301和grx90混合发酵火麻乳的离心沉淀率由处理前的48.43%、49.17%和47.13%,分别提升至53.57%、54.77%和52.37%;而微波则将火麻乳的离心沉淀率由处理前的50.4%、50%和50.3%,分别提升至54%、54.43%和54.4%;水提优化则将火麻乳的离心沉淀率由处理前的46.83%、46.1%和47.1%,分别提升至56.73%、57.45%和55.53%。通过正交试验发现三组菌株组合的最佳处理方式为A1B3C1,即火麻仁的预处理方式为微波,热处理条件为90℃ 10 min,火麻添加量为10%,其离心沉淀率分别为62.03%、62.49%和62.26%。(3)火麻发酵乳发酵条件的优化。以菌株71、74和1301两两或三三等比例组合后,与嗜热链球菌grx90以5:1比例混合发酵火麻混合乳,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菌株组合、发酵时间及杆球菌比例对火麻发酵乳的离心沉淀率和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菌株71和74与球菌grx90混合发酵火麻乳,发酵乳的离心沉淀率和感官评分较高,分别为62.3%和85.3分;在不同发酵时间中,当发酵时间为6 h时,其离心沉淀率和感官评分较高,分别为62.3%和86.7分;在不同杆球菌比例中,当杆球菌比为5:1时,其离心沉淀率较高,为62.3%,当杆球菌比为3:1时,其感官评分较高,为87.7分。通过正交试验发现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菌株组合乳杆菌74、1301和嗜热链球菌grx90、发酵时间6 h与杆球菌比为1:1:2,其离心沉淀率经过验证为71.2%,感官评分为89分。

韩惠敏[9](2020)在《黑米黄酒的酿造关键技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黑米黄酒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其营养价值远高于传统黄酒。目前,黑米黄酒酿造过程中存在系列问题亟需解决,如花青苷是黑米黄酒中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传统黄酒原料预处理方式使黑糯米中营养物质流失,影响了酒体的营养价值;传统黄酒麦曲制曲过程长且开放性制曲过程使得酒曲质量不稳定,同时焙炒黑米黄酒酿造工艺参数及其关于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研究原料不同预处理工艺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优化纯菌种酒曲与主酵工艺,对黑米黄酒品质的改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以黑糯米为原料,通过原料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酿造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从谢村黄酒酒曲中筛选综合产酶能力较高的两株菌,且对双菌种混合制曲工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优化黑米黄酒发酵工艺,并且比较了原料不同预处理方式及酒曲对黑米黄酒体外抗氧化活性能力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理化指标、酿酒样品质为评价指标,比较了焙炒、微波膨化、传统浸米蒸饭3种方法预处理黑糯米,对其酿造黄酒适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黑糯米均可适用于黑米黄酒的酿造,3种酒体理化指标的变化整体一致。所不同的是传统浸米蒸饭处理后的黑糯米糊化度、酒体出酒率与酒精度含量最高,分别为92.18±0.17%、29.43±0.92%与14.31±0.09%vol,但酒体中功能因子花青苷含量最低,仅为180.37±2.39mg/L;焙炒处理后的黑糯米糊化度、酒体出酒率与酒精度含量最低,为84.06±0.23%、25.37±0.06%与13.34±0.16%vol,但酒体花青苷含量与传统法相较提升了36.60%,为284.50±1.58 mg/L。通过对三种酒体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分析,不同酒液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微波膨化黄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1851.73±4.37 mg/100 mL,其次为焙炒黄酒与传统黄酒,分别为1675.52±1.75 mg/100 mL、1506.16±2.68 mg/100 mL。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分析酒体中挥发性成分,醇类与酯类是黑米黄酒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焙炒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最为丰富,共检测到40种,传统黄酒与微波膨化黄酒中检测到37、34种。(2)以陕西省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谢村黄酒酒曲中筛选出的16株真菌为出发菌,以糖化酶活力为指标,采用透明圈法初筛,结合单菌株熟麦曲制曲实验,最终筛出M33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M9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2株产酶性能优良的菌株。通过M33与M9不同配比对复合产酶量影响实验确定,M33:M9为4:6时,产酶能力最优。以糖化酶、蛋白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料水比、接种量、培养温度与培养时间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制曲工艺参数为:料水比为1.0:0.8,接种量为2.50%,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5 d。在最优参数下制得的复合曲产糖化酶活力为2735.18±6.14 U·g-1,蛋白酶活力为1856.24±9.08U·g-1,淀粉酶活力为257.06±3.69 U·g-1。与谢村黄酒酒曲相比,糖化酶与蛋白酶酶活得到了强化,且该制曲过程易于控制并质量稳定。(3)采用焙炒黑米与纯菌种复合曲为原辅料,以酒精度、花青苷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对黑米黄酒发酵工艺参数料液比、酒曲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前酵温度与前酵时间5个影响黄酒发酵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0:3.0,酒曲添加量为10%,酵母添加量为0.20%,前酵温度为30℃,前酵时间为6 d。此条件下酿制的黑米黄酒酒精度为13.49±0.45%vol,花青苷含量为306.36±1.02 mg/L。(4)通过对不同原辅料生产的黑米黄酒:焙炒米复合麦曲组、焙炒米谢村麦曲组、蒸饭米复合麦曲组、蒸饭米谢村麦曲组4组试样的总酚、总黄酮、花青苷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分析发现:4种酒样的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FRAP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与酒体中总酚、总黄酮与花青苷含量呈正相关,为焙炒米复合麦曲组>焙炒米谢村麦曲组>蒸饭米复合麦曲组>蒸饭米谢村麦曲组,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焙炒处理可显着提升酒体的抗氧化活性(p<0.05)。

徐笑[10](2018)在《添加茯砖茶促进糯米发酵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酵糯米制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发酵糯米制品是以糯米为原材料,利用酒药在特定环境下发酵制得的食品。国内外对传统发酵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已有多年,对发酵菌株探索和改良的研究日渐深入,对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提高食品营养和功能活性的报道逐渐增多,新型的发酵食品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茯砖茶是一种历经益生菌发酵的黑茶,内含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其中,冠突散囊菌的生物量与茯砖茶的品质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国家标准限定,合格的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活菌数必须大于2×105 CFU/g。由于茯砖茶拥有天然的益生菌群,这些微生物具有较好的分泌胞外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能力,因而茯砖茶的天然微生区系具备了良好的发酵糯米的潜能。本研究利用茯砖茶天然的微生物区系和酶系作为“曲”,与酒药混合发酵糯米,提出了一种新的糯米发酵方式,并探究了茯砖茶添加对糯米发酵效率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对发酵糯米品质的丰富和改善作用,对抗氧化活性、保护DNA氧化损伤活性和保护神经细胞氧化损伤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包括四部分内容,主要结果如下:1.茯砖茶添加对糯米发酵过程及理化特性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茯砖茶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散囊菌属具有最大丰度,此外还发现曲霉属和酵母属的存在。研究进一步从茯砖茶中筛选出三株可培养丝状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金花菌”)、黑曲霉(Rhizopus niger)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茯砖茶具备了作为“曲”的特质,既含有丰富的活菌又含有复杂的酶系,因此,本研究利用茯砖茶天然的微生物区系和酶系与酒药混合发酵糯米(Mix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MF-GR),制得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食品。以色值(L*、a*、b*)、发酵时间、汁液浸出率和感官评价等指标为优化依据,确定发酵工艺为:2%茯砖茶添加量与0.3%酒药混合发酵糯米。以酒药发酵糯米(Koji fermented glutinousrice,KF-GR)为对照,在 0h 至 48 h,分析了茯砖茶添加对糯米发酵过程中主要酶活力的影响,包括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蛋白酶和脂肪酶:MF-GR的淀粉酶在发酵33 h时活力达到最大,显着高于KF-GR;MF-GR的蛋白酶活力在发酵24 h时达到最大,且在前27 h发酵过程中显着高于KF-GR;MF-GR的脂肪酶活力随时间变化较小,与KF-GR的差异不显着;MF-GR在发酵过程中有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发酵33h时达到最大,但KF-GR中未检测到β-葡萄糖苷酶活力。同样,在15h至48 h,分析了茯砖茶添加对糯米发酵过程中主要理化特性的影响,包括pH值、总酸度、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酒精度,结果发现,MF-GR中微生物对基质的利用速率显着高于KF-GR,因而茯砖茶添加显着提高了糯米的发酵效率。本研究还探究了茯砖茶添加对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MF-GR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在18 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42 h时酵母菌生物量达到最大(7.1×106 CFU/g);而KF-GR进入对数生长期较晚,且最大生物量为6.7 × 106 CFU/g;在综合分析确定的发酵终点30h时,MF-GR和KF-GR中酵母菌的生物量分别为4.8 × 106 CFU/g和3.9 × 106 CFU/g。通过qPCR分析发酵前后MF-GR中益生菌冠突散囊菌的生物量,研究发现,茯砖茶添加混合发酵糯米有助于益生菌的富集。2.茯砖茶添加对发酵糯米有机酸、短链脂肪酸和风味物质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F-GR和KF-GR中有机酸和短链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研究发现,MF-GR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显着高于KF-GR,尽管MF-GR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显着小于KF-GR,但其种类比KF-GR丰富。其中,MF-GR中酒石酸、乳酸和丙酸含量显着高于KF-GR,而乙酸含量显着低于KF-GR,且MF-GR中检测到KF-GR中没有的苹果酸和丙酮酸,而甲酸、琥珀酸、草酸和柠檬酸的含量无显着性差异。通过电子舌技术测得MF-GR的咸味、涩味、酸味和鲜味强度显着低于KF-GR,MF-GR的总体风味较KF-GR更加柔和,但MF-GR的苦味、苦的回味和涩的回味高于KF-GR,这是由茯砖茶中多酚、黄酮、花青素、生物碱等特殊化合物影响的,此外,鲜的回味没有显着性差异。通过电子鼻技术检测到茯砖茶添加提高了醇类化合物、芳香族和烷烃类芳香物质的丰富度和强度,胺类、烯烃类和有机硫化物贡献的香气也存在差异。通过HS-SPME-GC-MS技术分析测定MF-GR和KF-GR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共鉴定出9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16种醇、11种酸、32种酯、11种醛、3种酮、2种醚、3种呋喃、2种萜烯、4种烃类、6种酚类化合物、3种芳烃和1种含氮化合物),其中,有35种化合物是MF-GR中特有的香气成分。同时,研究应用模糊数学法进行感官评价分析,在色泽、气味、滋味、口感质地和综合方面,MF-GR的得分显着高于KF-GR。茯砖茶添加丰富了发酵糯米的香气和滋味,提高了发酵糯米的品质。3.茯砖茶添加对发酵糯米体外抗氧化及保护DNA氧化损伤活性的影响茯砖茶添加显着提高了发酵糯米的抗氧化能力。研究从ABTS自由基清除力、DPPH自由基清除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还原潜力、金属螯合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力六项抗氧化活性评价指标出发,分析比较了 MF-GR和KF-GR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同时考察了二者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选取两种提取试剂(去离子水和80%乙醇)分别提取MF-GR和KF-GR中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80%乙醇溶剂比去离子水能提取到更多的酚类物质。除金属螯合能力评价,醇提物比水提物展现出更好的抗氧化能力。MF-GR的8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较好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和还原潜力,其EC50值分别是10.75±0.24μg/mL,15.97±0.21 μg/mL,13.23±1.87 μg/mL 和 126.42± 3.83 μg/mL,说明其抗氧化能力与阳性对照相仿。茯砖茶添加对发酵糯米抗氧化能力的提高不仅源于茯砖茶多酚,还与微生物发酵利用基质促进酚类物质的释放和转化关系密切。发酵后MF-GR含有的总酚含量(1.362±0.010 mg GAE/g醇提物和0.821± 0.009 mg GAE/g水提物)显着高于未发酵的茯砖茶糯米,其总抗氧化能力(1.051±0.014 mg GAE/g醇提物和0.628 ± 0.012 mg GAE/g水提物)也最为突出,其清除自由基和还原的能力以及保护DNA氧化损伤的程度显着优于未发酵样品。此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茯砖茶添加显着提高了儿茶素等游离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可知,样品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与其展现的抗氧化活性关系密切。4.茯砖茶添加对H2O2诱导的神经细胞PC12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通过建立H2O2诱导PC12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模型,研究分析了茯砖茶添加提高了发酵糯米对PC12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活性:比较了 MF-GR和KF-GR提取物在100-500 μg/mL浓度范围内对氧化损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H2O2损伤组细胞的存活率为46.3%,在500μg/mL MF-GR提取物保护作用下,受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为75.0%,显着高于KF-GR提取物的56.4%);借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细胞荧光染色分析细胞的状态分布,发现MF-GR提取物比KF-GR更能有效保护细胞的完整性,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通过生化实验分析表明,茯砖茶添加可以显着提高对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使其保持完整性,进而更有效地缓解了胞内乳酸脱氢酶的溢出情况;茯砖茶添加可以显着降低氧化受损细胞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缓解由氧化损伤引起的有丝分裂阻滞情况,降低凋亡酶Caspase-3的酶活力,进而减少由氧化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发生;茯砖茶添加可以显着提高发酵糯米对细胞自身抗氧化系统的提升活性,包括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抗氧化肽的含量等。研究结果表明,MF-GR提取物展现出对PC12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能力显着优于KF-GR提取物,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二、混合发酵双歧核桃杏仁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合发酵双歧核桃杏仁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发酵枸杞汁的制备及解酒护肝功能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枸杞概述
        1.1.1 枸杞简介
        1.1.2 枸杞的主要产地
        1.1.3 活性成分与护肝功能的相关研究
        1.1.4 枸杞资源的开发现状
    1.2 植物发酵饮料概述
        1.2.1 植物发酵饮料简介
        1.2.2 植物发酵饮料的主要发酵菌种
        1.2.3 植物发酵饮料中微生物的转化作用
    1.3 酒精性肝损伤概述
        1.3.1 酒精性肝损伤简介
        1.3.2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机制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产地枸杞的比较与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枸杞基本成分的测定
        2.3.2 枸杞活性成分的测定
        2.3.3 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方法
        2.3.4 细胞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2.3.5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枸杞基本组成成分
        2.4.2 枸杞中多糖含量
        2.4.3 枸杞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
        2.4.4 枸杞中β-胡萝卜素含量
        2.4.5 枸杞提取物自由基清除能力
        2.4.6 枸杞提取物细胞抗氧化活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酵枸杞汁的工艺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发酵枸杞汁的制备工艺
        3.3.2 发酵菌种的准备
        3.3.3 枸杞发酵原浆的工艺优化
        3.3.4 单一菌种发酵枸杞汁的工艺优化
        3.3.5 混合菌种发酵方式的确定
        3.3.6 混合菌种发酵时间的优化
        3.3.7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枸杞发酵原浆的工艺优化
        3.4.2 单一菌种发酵枸杞汁的工艺优化
        3.4.3 混合菌种发酵方式的确定
        3.4.4 混合菌种发酵时间的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的功能评价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HepG2 细胞酒精性肝损伤评价模型的应用
        4.3.2 不同菌种发酵枸杞汁和枸杞原浆对HepG2 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4.3.3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4.3.4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4.3.5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炎症水平的影响
        4.3.6 枸杞汁发酵前后营养及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
        4.3.7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的调配
        4.3.8 发酵枸杞汁质量指标的测定
        4.3.9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HepG2 细胞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应用
        4.4.2 不同菌种发酵枸杞汁和枸杞原浆对HepG2 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4.4.3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4.4.4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4.4.5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炎症水平的影响
        4.4.6 枸杞汁发酵前后营养及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
        4.4.7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的调配
        4.4.8 发酵枸杞汁质量指标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牧区醪糟菌分离、发酵燕麦醪糟工艺及关键特征香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燕麦的营养与功能特性
    1.2 谷物发酵饮料的研究现状
    1.3 醪糟
        1.3.1 醪糟的营养成分
        1.3.2 醪糟的功能
    1.4 发酵微生物
        1.4.1 酵母菌
        1.4.2 霉菌
        1.4.3 细菌
        1.4.4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4.5 多菌种混合发酵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1.5 醪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
        1.5.1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提取
        1.5.2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分析
        1.5.3 重要香气物质的判定方法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2 牧区醪糟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培养基
        2.1.4 微生物分离
        2.1.5 微生物生理生化试验
        2.1.6 不同温度对分离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2.1.7 不同盐浓度对分离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2.1.8 16S rRNA序列分析
        2.1.9 菌株产酶特性分析
        2.1.10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醪糟分离菌菌株的形态特征
        2.2.2 醪糟分离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
        2.2.3 醪糟分离菌在不同盐分下的生长情况
        2.2.4 醪糟分离菌生理生化的结果
        2.2.5 16S rRNA同源性比对结果
        2.2.6 醪糟分离菌的产酶特性
    2.3 小结
3 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的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燕麦添加量试验
        3.1.4 液化试验
        3.1.5 复合发酵菌的筛选试验
        3.1.6 发酵工艺的研究
        3.1.7 燕麦-黍米复合粉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
        3.1.8 水解液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3.1.9 燕麦醪糟相关指标测定方法
        3.1.10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检测
        3.1.11 感官评价
        3.1.12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燕麦添加量对醪糟品质的影响
        3.2.2 燕麦醪糟发酵前液化工艺的试验结果
        3.2.3 复合发酵菌的筛选结果
        3.2.4 牧区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的研究结果
    3.3 小结
4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样品制备
        4.1.4 pH值、总酸的测定
        4.1.5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4.1.6 氨基酸的测定
        4.1.7 氨态氮的测定
        4.1.8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总酸、pH值、糖酸比的变化
        4.2.2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
        4.2.3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氨态氮的变化
        4.2.4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总氨基酸的变化
        4.2.5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4.3 小结
5 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对燕麦醪糟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1.3 工艺流程
        5.1.4 pH值、总酸、还原糖的测定
        5.1.5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5.1.6 氨态氮的测定
        5.1.7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总酸、pH值、糖酸比的差异
        5.2.2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微生物的差异
        5.2.3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氨态氮的差异
        5.2.4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5.2.5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挥发性成分的PCA
    5.3 小结
6 燕麦醪糟关键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1.3 样品制备
        6.1.4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6.1.5 关键香气气味活度值和贡献率的计算
        6.1.6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燕麦醪糟关键香气成分
        6.2.2 发酵过程中燕麦醪糟关键香气成分的PCA
        6.2.3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与关键香气成分的相互关系
        6.2.4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氨基酸与关键香气成分的相互关系
    6.3 小结
7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与展望
        7.2.1 创新点
        7.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燕麦原料和热处理对高蛋白燕麦乳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燕麦概述
    1.2 植物基谷物饮料产品及产业发展概述
    1.3 植物基谷物饮料制备关键技术
        1.3.1 籽粒灭酶
        1.3.2 研磨
        1.3.3 酶解
        1.3.4 发酵
        1.3.5 杀菌
    1.4 植物基谷物饮料品质影响因素
        1.4.1 原料成分
        1.4.2 稳定性
        1.4.3 感官品质
        1.4.4 营养品质
    1.5 植物蛋白饮料的特点
    1.6 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立题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燕麦原料对燕麦乳稳定性和营养物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燕麦理化营养品质测定
        2.3.2 燕麦乳样品制备
        2.3.3 燕麦乳放置稳定性测定
        2.3.4 燕麦乳离心沉淀率测定
        2.3.5 燕麦乳黏度测定
        2.3.6 燕麦乳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测定
        2.3.7 燕麦乳营养成分分析
        2.3.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原料燕麦基本营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2.4.2 不同原料燕麦对燕麦乳放置稳定性影响
        2.4.3 不同原料燕麦对燕麦乳离心沉淀率影响
        2.4.4 不同原料燕麦对燕麦乳黏度影响
        2.4.5 不同原料燕麦对燕麦乳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2.4.6 不同原料燕麦对燕麦乳营养物质组成的影响
        2.4.7 燕麦品质与燕麦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2.4.8 评价标准的建立
    2.5 小结
第三章 籽粒灭酶方式对燕麦乳稳定性和营养物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燕麦籽粒灭酶处理
        3.3.2 燕麦残余脂肪酶活动度测定
        3.3.3 燕麦总酚含量测定
        3.3.4 燕麦全粉糊化特性测定
        3.3.5 燕麦乳样品制备
        3.3.6 燕麦乳放置稳定性测定
        3.3.7 燕麦乳离心沉淀率测定
        3.3.8 燕麦乳黏度测定
        3.3.9 燕麦乳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测定
        3.3.10 燕麦乳营养成分分析
        3.3.11 数据处理及相关性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灭酶方式对燕麦残余脂肪酶活动度的影响
        3.4.2 灭酶方式对燕麦总酚含量的影响
        3.4.3 灭酶方式对燕麦全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3.4.4 灭酶方式对燕麦乳放置稳定性影响
        3.4.5 灭酶方式对燕麦乳离心沉淀率影响
        3.4.6 灭酶方式对燕麦乳黏度影响
        3.4.7 灭酶方式对燕麦乳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3.4.8 灭酶方式对燕麦乳营养物质组成的影响
        3.4.9 相关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杀菌方式对燕麦乳稳定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燕麦乳样品制备
        4.3.2 燕麦乳杀菌工艺
        4.3.3 燕麦乳离心沉淀率测定
        4.3.4 燕麦乳黏度测定
        4.3.5 燕麦乳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测定
        4.3.6 燕麦乳的显微结构观察
        4.3.7 不同杀菌方式对燕麦乳中蛋白分布比例的影响
        4.3.8 燕麦乳蛋白分层SDS-PAGE电泳
        4.3.9 燕麦乳的感官评价
        4.3.10 燕麦乳储藏30 d pH值变化监控及菌落总数情况统计
        4.3.11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杀菌方式对燕麦乳离心沉淀率影响
        4.4.2 不同杀菌方式对燕麦乳黏度影响
        4.4.3 不同杀菌方式对燕麦乳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4.4.4 不同杀菌方式对燕麦乳显微结构影响
        4.4.5 不同杀菌方式对燕麦乳中蛋白分布比例的影响
        4.4.6 不同杀菌方式燕麦乳蛋白分层SDS-PAGE电泳分析
        4.4.7 不同杀菌方式燕麦乳的感官评价
        4.4.8 杀菌方式对燕麦乳储藏30 d p H值变化监控及菌落总数情况统计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低度起泡慕萨莱思酿造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慕萨莱思
        1.1.2 低度果酒
        1.1.3 GC-MC分析酒中香气物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低度起泡慕萨莱思生产工艺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发酵流程
        2.2.2 操作要点
        2.2.3 发酵剂的确定
        2.2.4 主发酵工艺的优化
        2.2.5 澄清的方法优化
        2.2.6 终止发酵的方法优化
        2.2.7 理化指标的测定
        2.2.8 感官评定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发酵剂的确定
        2.4.2 发酵工艺的优化的试验结果
        2.4.3 澄清方法优化试验结果
        2.4.4 终止发酵的方法优化结果
    2.5 结论
第3章 低度起泡慕萨莱思生物活性物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理化指标的测定
        3.2.2 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儿茶素、阿魏酸、白藜芦醇及槲皮素的测定
        3.2.3 GC-MC测定低度起泡慕萨莱思中的挥发性成分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理化指标的测定
        3.4.2 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儿茶素、阿魏酸、白藜芦醇及槲皮素的的测定
        3.4.3 GC-MS测定低度起泡慕萨莱思中的挥发性成分
        3.4.4 低度起泡慕萨莱思与市售慕萨莱思中的感官分析
    3.5 结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混菌发酵对纳豆感官特性的影响及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豆
        1.1.1 纳豆概述
        1.1.2 发酵原料
        1.1.3 发酵工艺
        1.1.4 其他
    1.2 用于纳豆发酵的微生物
        1.2.1 纳豆菌及菌株优选
        1.2.2 乳酸菌及双歧杆菌
        1.2.3 霉菌
        1.2.4 其他
    1.3 纳豆的风味研究进展
    1.4 纳豆中的生物胺
    1.5 纳豆的功能性研究
        1.5.1 纤溶和抗血栓作用
        1.5.2 抗氧化作用
        1.5.3 抗癌抑癌作用
        1.5.4 降血压降血脂
        1.5.5 其他
    1.6 研究背景及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发酵菌株的选择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微生物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培养基
        2.2.2 菌种的制备
        2.2.3 基础工艺及流程
        2.2.4 提取液制备
        2.2.5 感官评价
        2.2.6 pH测定
        2.2.7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2.2.8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2.2.9 纳豆激酶活力测定
        2.2.10 高效液相法检测生物胺
        2.2.11 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毛霉发酵黄豆的特性研究
        2.3.2 毛霉与GUTU09双菌混合发酵纳豆
        2.3.3 产酸菌株的选择
        2.3.4 三菌混合发酵纳豆
        2.3.5 感官特性分析
        2.3.6 生物胺
        2.3.7 相关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酵参数对双菌混合发酵纳豆的影响
    3.1 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检测方法
        3.2.2 发酵参数的影响
        3.2.3 Plackett-Burman(PB)实验
        3.2.4 响应面试验
        3.2.5 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盐添加量对纳豆发酵的影响
        3.3.2 蔗糖添加量对纳豆发酵的影响
        3.3.3 菌种比例
        3.3.4 接种量
        3.3.5 发酵温度
        3.3.6 发酵时间
        3.3.7 后熟时间
        3.3.8 PB实验
        3.3.9 响应面实验
        3.2.10 验证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豆的风味及品质分析
    4.1 材料与试剂
        4.1.1 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4.2.2 纳豆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
        4.2.3 游离氨基酸含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4.3.2 发酵过程中的生物胺变化
        4.3.3 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豆发酵过程中溶栓性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5.1 材料与试剂
        5.1.1 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5.2.2 纤维蛋白降解能力
        5.2.3 抗凝活性
        5.2.4 提取物的制备
        5.2.5 总黄酮含量测定
        5.2.6 总酚含量测定
        5.2.7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2.8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2.9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
        5.2.10 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溶栓活性
        5.4.2 纤维蛋白降解能力
        5.4.3 抗凝活性
        5.4.4 总黄酮含量
        5.4.5 总酚含量
        5.4.6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5.4.7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5.4.8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FRAP)活性
        5.4.9 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题注

(6)食用酵素的研究及发展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酵素的分类
    1.1 单一型酵素
        1.1.1 蔬菜酵素
        1.1.2 水果酵素
        1.1.3 谷物酵素
        1.1.4 药食同源酵素
    1.2 复合型酵素
2 食用酵素的微生物
    2.1 食用酵素中的微生物
        2.1.1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
        2.1.2 产品中的有益活性微生物
    2.2 食用酵素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3 食用酵素发酵工艺及生产安全性
    3.1 食用酵素的发酵工艺
        3.1.1 液态发酵
        3.1.2 固态发酵
    3.2 食用酵素生产的安全性分析
        3.2.1 生物性危害
        3.2.2 化学及物理性危害
4 食用酵素的功能活性
    4.1 抗氧化作用
    4.2 抑菌作用
    4.3 降脂减肥作用
    4.4 解酒护肝作用
    4.5 改善肠道环境
    4.6 提高免疫力
5 食用酵素产业概览
    5.1 食用酵素产品行业相关制度规范
    5.2 未来食用酵素行业制度完善方向
6 食用酵素产业未来展望

(7)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品质及抑菌作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开菲尔介绍及相关研究进展
        1.1.1 开菲尔粒
        1.1.2 开菲尔的营养成分
        1.1.3 开菲尔的功能特性
        1.1.4 开菲尔中潜在的抑菌活性物质
        1.1.5 开菲尔相关食品研究现状
    1.2 鼠李糖乳杆菌相关研究进展
        1.2.1 鼠李糖乳杆菌
        1.2.2 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
    1.3 发酵乳及其品质
        1.3.1 发酵乳介绍
        1.3.2 发酵乳品质的相关研究
    1.4 立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和试验设计
第2章 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发酵特性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2.1.2 培养基及保护剂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2.2.1 Kefir发酵剂的制备及保藏
        2.2.2 Kefir发酵剂及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的活化
        2.2.3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样品的制备
        2.2.4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凝乳试验
        2.2.5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酸度测定
        2.2.6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pH测定
        2.2.7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质构测定
        2.2.8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粘度测定
        2.2.9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持水力测定
        2.2.10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酸度和pH的影响
        2.3.2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质构的影响
        2.3.3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粘度的影响
        2.3.4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持水力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酶学特性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3.1.2 培养基
        3.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 实验内容及方法
        3.2.1 Kefir发酵剂及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的活化
        3.2.2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样品的制备
        3.2.3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发酵指标测定
        3.2.4 粗酶液的制备
        3.2.5 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测定
        3.2.6 α-半乳糖苷酶(α-GAL)活力的测定
        3.2.7 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力的测定
        3.2.8 蛋白含量的测定
        3.2.9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的发酵特性
        3.3.2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
        3.3.3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中α-半乳糖苷酶活性变化
        3.3.4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变化
        3.3.5 混合发酵乳主导菌株强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3.6 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添加量、发酵特性与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第4章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抑菌作用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4.2 实验内容及方法
        4.2.1 Kefir、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及混合发酵乳样品的制备
        4.2.2 指示菌菌悬液的制备
        4.2.3 病原菌在单菌及混合发酵乳发酵上清液中生长情况测定
        4.2.4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抑制病原菌能力的测定
        4.2.5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抑制病原菌性能测定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4.3.2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生长能力的影响
        4.3.3 单菌及混合发酵乳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性能
    4.4 小结
第5章 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代谢产物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5.1.2 培养基
        5.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5.2 实验内容及方法
        5.2.1 发酵乳样品预处理
        5.2.2 乙醛含量的测定
        5.2.3 双乙酰含量的测定
        5.2.4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5.2.5 挥发性代谢物质的测定
        5.2.6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中乙醛含量的影响
        5.3.2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中双乙酰含量的影响
        5.3.3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5.3.4 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5.4 小结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火麻仁浆发酵乳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火麻仁
        1.1 火麻仁简介
        1.2 火麻仁润肠通便研究
    2 乳酸菌
        2.1 乳酸菌的定义
        2.2 乳酸菌的种类
        2.3 乳酸菌的益生功能
    3 乳酸菌发酵应用
        3.1 乳酸菌在乳制品发酵中的应用
        3.2 乳酸菌在肉制品发酵中的应用
        3.3 乳酸菌在果蔬制品发酵中的应用
        3.4 乳酸菌在谷物制品和豆类制品发酵中的应用
        3.5 乳酸菌在酒类制品发酵中的具体应用
    4 乳酸菌润肠通便的研究
        4.1 乳酸菌在润肠通便中的应用
        4.2 乳酸菌润肠通便的机制
    5 发酵乳
        5.1 发酵乳简介
        5.2 发酵乳的营养价值
    6 立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6.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火麻发酵乳抑菌能力和产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1.3 试验菌株
        1.4 火麻发酵乳的制备
        1.5 试验方法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火麻发酵乳感官特性的影响
        2.2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火麻发酵乳质构的影响
        2.3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火麻发酵乳活菌数的影响
        2.4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火麻发酵乳抑菌能力的影响
        2.5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火麻发酵乳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3 小结
第3章 火麻仁和混合乳的不同处理方式对火麻发酵乳稳定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火麻仁的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火麻发酵乳稳定性的影响
        2.2 不同火麻浆添加量对火麻发酵乳稳定性的影响
        2.3 不同热处理条件对火麻发酵乳稳定性的影响
        2.4 正交试验
    3 小结
第4章 火麻发酵乳发酵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火麻发酵乳的制备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菌株组合对火麻发酵乳稳定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
        2.2 发酵时间对火麻发酵乳稳定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
        2.3 杆球菌比对火麻发酵乳稳定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
        2.4 正交试验
    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黑米黄酒的酿造关键技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黑米研究现状
        1.1.1 黑米概述
        1.1.2 黑米加工利用现状
    1.2 黄酒研究现状
        1.2.1 黄酒概述
        1.2.2 黄酒原料预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1.2.3 黄酒发酵工艺研究现状
        1.2.4 黑米黄酒研究现状
    1.3 黄酒麦曲研究现状
        1.3.1 黄酒麦曲概述
        1.3.2 黄酒麦曲制曲工艺研究现状
    1.4 黄酒抗氧化研究现状
    1.5 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研究思路图
第2章 原料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研究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技术路线图
        2.2.2 黑米黄酒的酿造
        2.2.3 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2.2.4 花青苷含量的测定
        2.2.5 黑糯米糊化度的测定
        2.2.6 氨基酸的测定
        2.2.7 风味物质的测定
        2.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预处理方式下黑糯米理化性质的变化
        2.3.2 不同预处理方式下黑糯米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2.3.3 不同预处理方式下黑米黄酒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2.3.4 不同预处理方式下黑米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双菌种混合制曲工艺优化研究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技术路线图
        3.2.2 培养基的制备
        3.2.3 产糖化酶及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3.2.4 实验室熟麦曲制曲工艺
        3.2.5 检测方法
        3.2.6 双菌种混合制曲工艺单因素实验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菌株的筛选
        3.3.2 双菌种混合制曲工艺优化研究
        3.3.3 正交实验优化双菌株制曲工艺
    3.4 小结
第4章 焙炒黑米双菌种混合发酵酿造黄酒工艺技术研究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技术路线图
        4.2.2 工艺流程
        4.2.3 检测方法
        4.2.4 影响黑米黄酒前酵条件单因素实验
        4.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料液比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
        4.3.2 酒曲添加量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
        4.3.3 酵母添加量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
        4.3.4 前酵温度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
        4.3.5 前酵时间对黑米黄酒品质的影响
        4.3.6 正交实验优化黑米黄酒前酵工艺
        4.3.7 最佳工艺条件下黑米黄酒酿造实验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黑米黄酒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技术路线图
        5.2.2 黑米黄酒总酚含量的测定
        5.2.3 黑米黄酒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5.2.4 黑米黄酒花青苷含量的测定
        5.2.5 黑米黄酒体外抗氧化活性能力的测定
        5.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黑米黄酒总酚含量
        5.3.2 黑米黄酒总黄酮含量
        5.3.3 黑米黄酒花青苷含量
        5.3.4 黑米黄酒还原能力
        5.3.5 黑米黄酒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5.3.6 黑米黄酒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5.3.7 黑米黄酒清除FRAP自由基能力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10)添加茯砖茶促进糯米发酵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茯砖茶研究进展
        1.1 茯砖茶的概况
        1.2 茯砖茶的固态发酵工艺
        1.3 茯砖茶中微生物
        1.4 茯砖茶的功能活性成分
        1.4.1 儿茶素类酚类化合物
        1.4.2 黄酮类酚类化合物
        1.4.3 酚酸及其衍生物
        1.4.4 萜类化合物
        1.4.5 咖啡因等生物碱类化合物
        1.4.6 其他特征化合物
        1.5 茯砖茶中的风味物质
        1.6 茯砖茶的功能活性
        1.6.1 抗氧化活性
        1.6.2 抑菌活性
        1.6.3 抑制癌症活性
        1.6.4 降脂减肥功能
        1.6.5 调节免疫及其他功能
    2. 糯米发酵食品研究进展
        2.1 甜酒酿研究进展
        2.1.1 甜酒酿的概况
        2.1.2 甜酒酿的生产工艺
        2.1.3 甜酒酿的风味物质
        2.1.4 甜酒酿主要营养成分
        2.1.5 甜酒酿的功能活性
        2.2 其他糯米发酵食品研究进展
        2.2.1 糟蛋的研究概框
        2.2.2 冻粑的研究概框
        2.2.3 印度糯米发酵制品的研究概框
    3 氧化应激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3.1 活性氧与氧化应激
        3.2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3.3 神经细胞氧化衰老与ROS的关系
        3.3.1 ROS与阿尔茨海默症
        3.3.2 ROS与帕金森病
        3.3.3 ROS与氧化衰老
    4 食源性多酚与氧化和衰老
        4.1 食源性多酚概况
        4.2 食源性多酚与大脑氧化衰老的关系
    5 本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5.1 本研究背景
        5.2 本研究意义
        5.3 本研究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茯砖茶添加对糯米发酵过程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培养基
        1.2 实验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茯砖茶微生物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
        1.3.2 茯砖茶可培养真菌的筛选及鉴定
        1.3.3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制作工艺
        1.3.4 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测定
        1.3.5 发酵过程中酶活力的测定
        1.3.6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1.3.7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色度测定
        1.3.8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出汁率测定
        1.3.9 模糊数学法感官评价
    2 结果与讨论
        2.1 茯砖茶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2 茯砖茶中可培养丝状真菌分析
        2.2.1 丝状真菌的形态学分析
        2.2.2 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茯砖茶添加量优化分析
        2.4 茯砖茶添加对发酵过程MF-GR理化特性的影响
        2.5 茯砖茶添加对发酵过程主要酶活力的影响
        2.5.1 淀粉酶的活力分析
        2.5.2 蛋白酶的活力分析
        2.5.3 脂肪酶的活力分析
        2.5.4 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分析
        2.6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浸出汁的色度分析
        2.7 茯砖茶添加对发酵过程酵母菌生物量的影响
        2.8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冠突散囊菌的生物量分析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茯砖茶添加对发酵糯米有机酸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原料
        1.1.2 主要试剂与实验器具处理
        1.2 实验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制作工艺
        1.3.2 有机酸测定
        1.3.3 短链脂肪酸测定
        1.3.4 电子鼻检测
        1.3.5 电子舌检测
        1.3.6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1.3.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茯砖茶添加对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2.2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气味分析
        2.2.1 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分析
        2.2.2 载荷分析(LoadingsAnalysis)
        2.2.3 线性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2.2.4 气味感官评定
        2.3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滋味分析
        2.3.1 电子舌采集数据分析
        2.3.2 滋味感官评定
        2.4 茯砖茶添加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2.4.1 醇类化合物分析
        2.4.2 酸类化合物分析
        2.4.3 酯类化合物分析
        2.4.4 酮、醛类化合物分析
        2.4.5 酚类化合物分析
        2.4.6 烃类及其他化合物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茯砖茶添加对发酵糯米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2 实验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制作工艺
        1.3.2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制备
        1.3.3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处理
        1.3.4 总酚含量的测定
        1.3.5 总抗氧化能力(AOC)的测定
        1.3.6 抗氧化功能活性的测定
        1.3.7 保护DNA氧化损伤活性测定
        1.3.8 主要游离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1.3.8.1 HPLC检测方法
        1.3.8.2 游离酚类化合物的标准曲线
        1.3.9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茯砖茶添加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2.2 茯砖茶添加对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3 茯砖茶添加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3.1 茯砖茶添加对ABTS·~+清除率的影响
        2.3.2 茯砖茶添加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2.3.3 茯砖茶添加对铁离子还原力的影响
        2.3.4 茯砖茶添加对还原潜力的影响
        2.3.5 茯砖茶添加对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影响
        2.3.6 茯砖茶添加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2.3.7 抗氧化能力的EC_(50)值分析
        2.4 茯砖茶添加对保护DNA氧化损伤活性的影响
        2.5 茯砖茶添加对主要游离酚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2.6 酚类化合物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茯砖茶添加对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保护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细胞系
        1.1.3 主要试剂
        1.1.4 仪器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PC12细胞的复苏
        1.2.2 PC12细胞的传代
        1.2.3 MF-GR/KF-GR对PC12细胞生长状态影响的MTT测定
        1.2.4 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
        1.2.5 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MTT评价
        1.2.6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1.2.7 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损伤程度
        1.2.8 LDH含量测定
        1.2.9 GSH、SOD、CAT、MDA的活性和含量测定
        1.2.10 ROS含量测定
        1.2.11 细胞凋亡率的测定
        1.2.12 细胞周期分布的测定
        1.2.13 Caspase-3酶活的测定
        1.2.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MF-GR/KF-GR对PC12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分析
        2.2 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
        2.3 MF-GR/KF-GR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4 PC12细胞形态学分析
        2.5 PC12细胞荧光染色分析
        2.6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LDH泄漏率的影响
        2.7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8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2.9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2.10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
        2.11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Caspase-3酶活的影响
        2.12 总酚含量与细胞各氧化损伤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工作展望
发表文章
致谢

四、混合发酵双歧核桃杏仁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发酵枸杞汁的制备及解酒护肝功能的评价[D]. 冯琳. 江南大学, 2021(01)
  • [2]牧区醪糟菌分离、发酵燕麦醪糟工艺及关键特征香气的研究[D]. 刘红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燕麦原料和热处理对高蛋白燕麦乳稳定性的影响[D]. 刘婷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低度起泡慕萨莱思酿造工艺的研究[D]. 侯晓杰.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5]混菌发酵对纳豆感官特性的影响及功能性研究[D]. 兰光群. 贵州大学, 2020(01)
  • [6]食用酵素的研究及发展前景分析[J]. 索婧怡,朱雨婕,陈磊,陈献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9)
  • [7]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对Kefir发酵乳品质及抑菌作用影响的研究[D]. 黄雪婷. 扬州大学, 2020(04)
  • [8]火麻仁浆发酵乳的研制[D]. 朱敏. 扬州大学, 2020(04)
  • [9]黑米黄酒的酿造关键技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D]. 韩惠敏.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10]添加茯砖茶促进糯米发酵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徐笑.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混合发酵双歧核桃杏仁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