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当代情境的山水、风景(论文文献综述)
高扬[1](2021)在《玲珑世界 ——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造物空间,谈论的是中国古人通过物品传递精神和思想的空间。造物艺术,是关于物品的艺术。在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形态可与古人看待事物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古人眼中的事物往往包含在三重宇宙当中。它们分别是宏观宇宙,微观宇宙和中观宇宙。这三重宇宙分别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了造物艺术的形态与含义,为造物艺术的空间,带来了多样性的探索和多样化的格局。第一章以造园作为造物艺术的宏观视野展开,分析了不同的宏观概念对造园主旨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圆明园四十景的结构探索,西湖十景的景观生成,狮子林和小有天园的写访,分别来探讨边界和形态,在宏观宇宙中所呈现的变化。每一个宏观宇宙都包含了不同的概念和思想,这些概念往往会影响造物空间的结构、框架和边界的营造方式。第二章的讨论以山石景观为例。相对于园林中的宏观视野,山石景观呈现的是一个造物艺术中的微观宇宙。在这个层面中,我们想要探讨的是近观的,可触的,具体的造物问题。文中以一套艮岳的文本,两幅绘有石林假山的画卷,以及三块流传在历史中的灵璧假山为例。在大、中、小三重不同的尺度当中,挖掘物的本体所具有的空间多样性。第三章以博古架作为中观宇宙的讨论对象展开。博古架位于屋宇和万物之间,它处理着复杂交错的时空信息,建立了万物的秩序。中观宇宙探讨的,即是存在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问题。文中笔者以宫廷博古架、博古雅集图以及乾隆御制多宝格为例,探讨事物在不同维度的关系和秩序中,呈现出来的时空格局。第四章即是以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为主题,对前三章内容的总结,并就其三者的关系进行重新讨论。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试图寻找中国古代艺术在物、空间和思想层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及其规律。
王悦笛[2](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边谦[3](2020)在《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文中提出“城市山林”,是现当代中国园林史学语境中屡被提及、有着诸多名家论述的核心概念之一。针对该词所形成的经典释义,为诸多现有园林遗存所涉及的营造技艺、文化交往、相地选址等问题,提供了共通的底层阐释逻辑与关键指引。但与此同时,已有研究对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却长期缺乏针对性的关注,对其可能的语义流变与多样性亦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这种忽视,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城市山林”概念理解与运用存在泛化与范式化的倾向,从而造成其在当代园林史研究中的价值与潜力被低估。对此,本文以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史、造园理法及其他园林史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一概念相关史料进行挖掘、整理与考察,试图有限地了解、分析并总结“城市山林”概念的历史源流,从而撷取“新线索”,例证性地探讨其在明清苏州园林中的具体表现,以期进一步审视该词内涵及其对中国园林史研究的价值。本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篇,共计五章。上篇“别裁的线索”即为第二章“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其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构筑“城市山林”概念再认识的历史语境;二是基于该语境,考察“城市山林”概念历史生成的影响因素;三是基于该语境下的“城市山林例证”,考察“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最终对其进行再认识。下篇“例证的析要”包含第三至第六章,总体上旨在通过举析四座明清苏州“城市山林例证”进一步论证“城市山林”概念四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第三章以苏州拙政园为例,试图理解“城市山林”意境在不同时期文人观念中的语义变迁问题;第四章以苏州留园为例,试图考察一座“城市山林例证”如何在建筑增益的不利条件下继续实现“城市山林”意境及体验的问题;第五章以苏州环秀山庄为例,试图深入管窥“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这一最为重要的“城市山林”意境模式及其解析的方法问题;第六章以苏州怡园为例,试图揭示“城市山林”理想如何深刻影响一座新建园林的意境经营与体验表达问题。上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具体结论:首先,“城市山林”是一个与中国古代文人阶层“栖止抉择”问题密切相关的复合概念,它能够在元代复合成型,受益于中唐至两宋文人有关“城市”与“山林”的关系构建与思辨;其次,元至清末的大量例证表明“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超出了其经典释义的涵盖范畴,并具体表现在空间区位、园林类型、意境模式这三个向度上的语义多元化;再次,“城市山林”概念的核心意涵,在于营造一种区别于人境、尘世的幻境感,它无关乎具体的园林类型,亦不受限于何种意境模式;最后,“城市山林”概念作为线索,可以历时性地串联起元代以来江南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中最为精华的那一部分兴造实例,从而管窥这一时段、地域文人阶层的造园观念与实践变迁。下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结论:首先,“城市山林例证”典范自确立以后,便不断经历着阐释、“再现”乃至重构的过程,不同时期文人对于“城市山林”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所谓“再现”极有可能只是契合了当下文人观念中的“城市山林”理解而已;其次,通过精湛的建筑、庭院处理与欣赏方式的改变,能够在文人的“城市山林”意境追求与物质需要间找到平衡;再次,“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可经由溯源山意、山水布局、远观山势、近游山形、细察山质的品评策略而得到有效的解析,而其所达到的景境密度与体验丰富度或许是其成为“城市山林”意境主流的重要原因;最后,“城市山林”理想直至中国传统造园活动的末期,仍然能够对一座园林的造园意匠与游观体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海晓龙[4](2020)在《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油画笔迹为研究对象,采用“笔迹”这一更为宽泛、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概念来替换舶来的“笔触”概念,以求更为贴切、具体、全面地阐释中国油画艺术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价值。文中使用的“中国油画”概念主要是地理位置与研究范畴的指称。当下,对中国油画自身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现实性与紧迫性。源于历史传承、语言的表达习惯,以及概念本身在不同语境中的延展性等因素,本文并不执着于“笔触”与“笔迹”概念在使用上的严格区别,而旨在通过油画“笔迹”这一线索,更为确切地阐释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及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对于油画笔迹,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知:第一层,是其自然属性,即油画笔迹再现客观物象的工具属性,这是从笔迹的物质层面的理解;第二层,是符号学层面的理解,即笔迹符号所承载的普遍精神意味,如:粗犷、细腻、温柔、狂野、率性等情感表达,其在画面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第三层,是关于油画笔迹的社会文化层面的阐释,旨在破译油画笔迹背后的深层文化密码,这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揭示哲学、民族、历史、社会等因素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就是从更加宏观的视域来探讨油画笔迹传达出怎样的文化信息与时代精神,以及是怎样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该油画笔迹语言特质的生成。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笔”内含中国文化特质;“迹”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国油画在“笔迹”语言上的探索与实践,正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艺术创新。鉴于此,本论文并不局限在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以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得以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论文通过对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艺术特征、历史嬗变、表达方式、书写性特征、精神指向、发展动因、现存问题、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而揭示:中国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本论文共分以下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论文的创新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一章,中国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及其艺术特征。通过对油画“笔触”与“笔迹”概念的比较,指出“笔触”概念在能指范畴上的局限及二者在文化内涵层面的差异。这里“油画笔迹”与“油画笔触”概念的微差,既带来所指范围的拓展,又内含中国油画自身评价体系建构的自觉。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也伴随着工具材料的不断拓展及艺术观念的演变,而在外部形态变化与内在精神指向上日渐丰富与多元。可塑性、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精神性也正是油画笔迹语言的总体艺术特征。第二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演变。本章将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分为:误读与初显、探索与融会、自信与彰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对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艺术家选择何种艺术语言都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关联,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亦不能离开社会历史而孤立存在。本章以纵向历史发展为轴,通过历史话题、语言探索、艺术家个案分析,来研究中国油画笔迹的历史嬗变与精神实质,寻找并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进程中耐人深味的文化渊源与社会根基。第三章,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本章首先对油画笔迹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了论述:从写实油画、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再到抽象油画笔迹的彰显,论证了油画笔迹在不同风格作品中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通过对中西油画笔迹的横向比较研究,论证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书写性”已成为实现油画“民族风格”“中国风”“民族化”“本土化”“中国精神”的具体路径与操作方法之一。最后对油画笔迹语言与精神指向的契合进行了论证,并进一步指出:油画笔迹不仅是艺术家个体的情感表达与碎片化的现象,更是在笔迹语言中呈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精神,并形成普遍性的群体艺术共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提出:“笔迹心印”——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第四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深层考析。本章重点从哲学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做以本质性的探究。首先,从文化基因——中国哲学思想及笔墨传统入手,分析中国哲学思想、中国笔墨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深层影响。其次,分析跨界实践现象与“出位之思”理论对油画笔迹发展的助推作用。“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综合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中国画笔墨与油画笔触绝不是二元对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异质同类的融合更加有利于彼此的共存与发展。最后,论述“第三空间”理论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这一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世界正朝着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提出“第三空间”理论,认为“第三空间”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空间呈现策略,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认知空间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下,国内外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五章,中国油画笔迹现存问题的思考。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即笔迹语言的误区与应对策略,以及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在笔迹语言上“模仿他人”与“重复自己”是当前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层面,重点论述了在装置、影像、行为、观念等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油画笔迹语言的运用更加强化了人的“在场”,彰显了人性的力量。同时,本文提倡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中应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互动共生的新格局。结语部分对中国油画“笔迹”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总括。进一步指出:中国油画笔迹是艺术家心性与情感的图像输出,是中国文化的印记,是油画的中国表达方式,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周爱勇[5](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刘方馨[6](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李继开[7](2020)在《本土化艺术的当代性探索 ——尚扬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着名油画家尚扬先生的艺术风格特点以及艺术演变脉络为研究课题,以尚扬每一个艺术发展代表性阶段的作品以及特点为主线,结合当时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将尚扬艺术风格的特点及其转化演变的原因放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进行阐述并定位,对于尚扬艺术探索和建构本土化的当代性方面的艺术实践,从图示研究的角度做学术性梳理与回顾。在写作过程中避免将思路固定在对尚扬艺术的图式化解读上。本文通过尚扬先生的艺术履历,系统研究和梳理了尚扬自从艺以来的艺术发展脉络,根据重要的时间节点将尚扬的艺术风格分为了四个时期:一、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的尚扬个人经历,到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之后以作品《黄河船夫》和上个世纪80年代以表现“黄土高原”系列作品风格为主的,强调绘画“形式主义”美感的“寻根文化”时期。二、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尚扬利用现成品的方式及对物质材料属性进行试验的以《状态》系列作品为代表的“综合材料”时期。三、进入1990年以后尚扬以《大风景》系列为其绘画风格成熟的起点,并延伸至尚扬多个创作系列的“观念主义”时期。四、2000年之后到现在,尚扬的《董其昌计划》系列和《坏山水》、《白内障》等系列所体现的综合艺术风格,表明尚扬已经将“观念”与个人气质中的“中国性”更加有机结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绘画自由境界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变化与推进,是尚扬艺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阐述尚扬艺术发展脉络的同时,探讨了中国社会文化变革对于艺术家尚扬的影响与作用。尚扬先生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艺术生涯发展至今,一直有着活跃的艺术表现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尚扬的艺术发展一直处在兼收并蓄,不断吸收新的艺术营养,不断进行自我蜕变和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在尚扬漫长的艺术探索中,他一直走在一条偏离于传统法则,同时又重视自我艺术建构的道路上。尚扬多年不断自我蜕变的艺术探索,显然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潮流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性。无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85美术新潮时期”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之后的艺术潮流中,尚扬都不是站在前列的弄潮者。尚扬是既受到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又对自我气质与当代艺术思潮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反思,这是尚扬的艺术探索能够在他自身艺术天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的一个根源。尚扬在他的创作实践里将当代艺术思潮与传统文化的气质相连接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的艺术发展脉络,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探寻了具有中国油画艺术独特发展路径,展现了有价值的创作个案。尚扬作品通过艺术家心理活动与身体感应的意态表达,显示出了对于本土文化的现实关切。尚扬艺术的本土化试验性探索在为中国油画艺术在文化观念上和表达方式上的创新提供了经验,他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试验性和批判性的艺术方式去进行创作,表现社会现实对于人性的内在影响。尚扬的作品中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写意”气质的影响。对于尚扬40余年艺术历程的梳理具有现实意义,尚扬的艺术创作对于中国绘画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去建构当代价值新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
汪瑞霞[8](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刘琳婕[9](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刘秀珍[10](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二、进入当代情境的山水、风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入当代情境的山水、风景(论文提纲范文)
(1)玲珑世界 ——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园中天地:万物的形态与边界 |
第一节 万园共建:以《圆明园四十景图》为例 |
第二节 西湖取景:《西湖十景图》与景观的生成 |
第三节 佳园写访:以狮子林、小有天园的写访为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石象乾坤:谈造物空间中的大、中、小三重尺度 |
第一节 寿山艮岳:万寿山的文本结构和时空观念 |
第二节 石林画卷:《岁朝图》与《韩熙载夜宴图》摹本中的山石情境 |
第三节 灵璧假山:祥龙石、研山石、非非石中的想象空间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架上宇宙:造物艺术中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大千世界:以宫廷博古架为例 |
第二节 亘古通今:以杜堇、刘松年、仇英博古雅集图为例 |
第三节 别具一格:乾隆御制多宝格及其空间特质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以“园”、“石”、“架”谈中国古代造物艺术中的空间多样性 |
第一节 在封闭中寻求开放 |
第二节 在微小中表现宏大 |
第三节 在平凡中创造奇异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功统计 |
(2)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
(二)园林文学研究 |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
一、辋川别业概况 |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
一、成都浣花草堂 |
二、夔州之园 |
三、植物与寄兴 |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
一、窗竹意象简史 |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
一、“种木”即“种德” |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
一、苏白之同 |
二、苏白之异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
本章结语 |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
一、“出墙”的画趣 |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
本章结语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
二、学术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已有研究与评述 |
1.2.1 与“城市山林”概念经典认知相关的研究 |
1.2.2 与“城市山林”概念相关的其他研究 |
1.2.3 与明清城市山林例证相关的苏州园林研究 |
1.2.4 与明清苏州城市山林相关的造园设计理法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2 研究结构 |
1.4 基本概念的限定 |
1.4.1 “城市山林”:核心关键词的语境之别 |
1.4.2 “明清”与“苏州”:时期与地域的主要范围 |
1.4.3 “造园理法”与“意境表达”:中微观的研究视域 |
1.4.4 “别裁”与“析要”:例证择取的依据与具体分析的面向 |
2.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 |
2.1 历史语境的构筑:“城市山林”概念相关文献的获取策略 |
2.1.1 《四库》中的搜集与整理 |
2.1.2 苏州古籍库的补充与文献整合 |
2.2 文人栖止的抉择:“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性溯源 |
2.2.1 中唐至宋:“城市”与“山林”关系的构建与思辨 |
2.2.2 元代:“城市山林”概念的生成及其例证的举析 |
2.3 语义内涵的流变:元至清末历史语境中“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 |
2.3.1 “城市山林例证”空间区位的多元化 |
2.3.2 “城市山林例证”意境表达的多样性 |
2.4 本章小结 |
3.苏州拙政园:“城市山林例证”典范的确立、变迁与“再现” |
3.1 焦点的确立: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书写 |
3.1.1 苏州拙政园的第一次“城市山林”品评 |
3.1.2 文字与图像:记录王氏拙政园焦点记忆的关键媒介 |
3.1.3 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表达 |
3.2 记忆的变迁:蒋棨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考证 |
3.2.1 “旧观仍复”:苏州拙政园的第二次“城市山林”品评 |
3.2.2 何以为“复”:“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辨析 |
3.2.3 “复园”对苏州拙政园历史变迁的影响 |
3.3 馨香的再现: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辨析 |
3.3.1 山水合营:疏朗水象,峻渚山形 |
3.3.2 建筑谋篇:因山构室,就水筑屋 |
3.3.3 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刍议 |
3.4 本章小结 |
4.苏州留园:建筑增益下的“城市山林”意境变奏与新意 |
4.1 苏州留园历史变迁的三个关键点 |
4.1.1 刘氏“寒碧山庄”时期:中部格局的奠定 |
4.1.2 盛氏“留园”时期:冠云峰院的增葺 |
4.1.3 20 世纪50年代:一段曲尺廊的消失 |
4.2 现存留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解析 |
4.2.1 现存留园中部:一馆领院,山池,林,庭 |
4.2.2 现存留园东部的意境分析:一峰独秀,楼馆池台 |
4.3 本章小结 |
5.苏州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极致与绝响 |
5.1 苏州环秀山庄历史变迁的两个关键点 |
5.1.1 丰沛的水源:“飞雪泉”的涌现 |
5.1.2 多姿的山意:戈裕良名构的叠就与书写 |
5.2 环秀山庄大假山的历史定位与品评策略 |
5.2.1 在总体叠山历史中的定位 |
5.2.2 品评策略的构建 |
5.3 现存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解析 |
5.3.1 溯源山意:腹藏五岳,胸有丘壑 |
5.3.2 山水布局:周环成秀,宜中之本 |
5.3.3 远观山势:有明有晦,奥如旷如 |
5.3.4 近游山形:咫尺境迁,情境相合 |
5.3.5 细察山质:不显斤斫,寸石含情 |
5.3.6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6.苏州怡园:“城市山林”理想在清末苏州造园实践中的回荡 |
6.1 清末苏州怡园造园意匠变迁考略(1874—1882年) |
6.1.1 过云楼的庭院营造对怡园成园的影响 |
6.1.2 顾文彬兴造怡园的动因 |
6.1.3 怡园兴造的不同阶段及其意匠探析 |
6.2 苏州怡园山水游观体验解析:以光绪三年(1877年)顾文彬所述游线为线索 |
6.2.1 已有研究述评与相关史料辨析 |
6.2.2 顾文彬所述怡园游线考析 |
6.2.3 怡园的山水游观体验解析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价值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问题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及其材料属性 |
一、“笔触”与“笔迹”的概念释义 |
二、油画笔迹的文化解析 |
三、油画笔迹的材料属性 |
(一)媒介的革变:从丹培拉到丙烯综合材料的运用 |
(二)刚柔之美:油画笔的性能与延展 |
第二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 |
一、误读与初显 |
(一)误读与解读——西画东渐之初关于油画笔迹的讨论 |
(二)隐匿与初显——明清时期中国油画笔迹之形态 |
二、探索与融会 |
(一)决澜迹象——民国时期油画笔迹的初创 |
(二)问迹体道——新中国成立后油画笔迹语言的探索与融会 |
三、自信与彰显 |
(一)文化自信与话语体系建构的启迪与推动 |
(二)文艺方针与文化策略的引领 |
第三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 |
一、写实、写意、表现、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一)隐匿与间离——写实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二)抒写与表现——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三)迹象的直呈——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二、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 |
(一)范式与同构——中国书画用笔对油画笔迹的影响 |
(二)个案分析——书写性在作品中的表达 |
(三)涂绘与书写——中西方油画笔迹表达方式的比较 |
三、笔迹心印:中国油画笔迹语言与其精神呈现 |
(一)个案分析——笔迹与精神的契合 |
(二)群体共识——笔迹与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 |
第四章 中国油画笔迹发展动因深层考析 |
一、中国哲学及艺术观念的影响 |
(一)道以迹显,迹因道进 |
(二)中国书画的笔墨传统 |
二、跨界实践与出位之思 |
(一)油画与水墨的跨界实践 |
(二)跨媒介实践的出位之思 |
三、“第三空间”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
(一)“第三空间”的生成 |
(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
第五章 中国油画笔迹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一、模仿与超越:笔迹语言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
(一)模仿:随人作“迹”终后人 |
(二)超越: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
二、博弈与共生——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 |
(一)科技与技艺的博弈 |
(二)互动共生的新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论文创新之处 |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
(一) 风景的“陌生化” |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
(一) 《桥》的语言突围 |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
结语 |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
1.3 研究意义 |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
3.5 小结 |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
4.6 小结 |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
5.5 小结 |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
6.5 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论文创新点 |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7)本土化艺术的当代性探索 ——尚扬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以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论述框架 |
第一章 《黄河船夫》之前 |
第一节 初入艺术之门 |
第二节 学生时期作品 |
第三节 学生时期作品中的传统素养 |
第四节 学生时期的艺术尝试与探索 |
第五节 尚扬“空白的十四年” |
第六节 尚扬的西北之行 |
第七节 关于到西北采风写生的传统 |
第二章 上个世纪80年代的艺术探索 |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新艺术思潮背景概述 |
第二节 尚扬的成名作:《黄河船夫》 |
一、《黄河船夫》的创作过程 |
二、《黄河船夫》绘画语言的特点 |
第三节 《黄河船夫》与同时代艺术家的代表性绘画作品的比较 |
一、尚扬《黄河船夫》与罗中立《父亲》的比较 |
二、尚扬《黄河船夫》与陈丹青《西藏组画》的比较 |
第四节 《黄河船夫》中的艺术语言运用与特点 |
第五节 “尚扬黄”风格时期 |
一、“尚扬黄”风格时期概述 |
二、再进黄土高原:“尚扬黄”风格的形成 |
三、“赵无极讲习班”对尚扬艺术的影响 |
四、尚扬对于绘画“形式”的思考与拓展 |
五、“尚扬黄”风格转变的动因 |
六、对于“尚扬黄”风格时期的总结 |
第六节 从《往事一则》到《状态》系列 |
一、转型期的创作:尚扬综合材料实验时期的探索 |
二、《状态》系列的绘画语言尝试 |
三、《状态》系列对于尚扬创作演进的意义 |
第三章 “观念主义”时期:《大风景》系列的前后阶段 |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代背景概述 |
第二节 上个世纪90年代背景下的尚扬创作概述 |
第三节 从《致利奥塔》到《大肖像》艺术的转化 |
一、“波普艺术”对于湖北地区艺术家的影响 |
二、《致利奥塔》中“后现代”思想对于尚扬的影响 |
三、“社会肖像”:《大肖像-新娘》和《大肖像-蒙娜·梦露》 |
四、“符号与象征时期”的成熟阶段——《大肖像》 |
第四节 《黄土高原素描》到《大风景》 |
一、重新回归“黄土高原风景”——艺术转化逻辑 |
二、《大风景》系列中艺术转化动因 |
三、《大风景》时期艺术转化特征:“碎片化”的风景结构 |
四、《大风景》系列的个人精神体验 |
第五节 视觉形式的拓展..从《诊断》到《深呼吸》 |
一、《诊断》系列里个人体验的艺术语言转化 |
二、《深呼吸》系列的绘画语言 |
第六节 《E地风景》系列的精神探索与文化属性 |
一、《E地风景》系列的绘画语言拓展 |
二、《高秋图》里的现成品应用 |
三、《风化》等系列作品 |
第七节 《大风景》时期总结:当代观念与“内美”的熔铸 |
第四章 《董其昌计划》:新世纪的艺术探索 |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语境概述 |
第二节 《董其昌计划》 |
一、《董其昌计划》系列出现的前后逻辑 |
二、观念主义时期的创作:《董其昌计划no:2》 |
三、“母本已坏”的自然:《董其昌计划》系列的现实关注 |
四、对《董其昌计划》系列作品艺术语言的论析 |
五、机器复制时代的“风景”——对《董其昌计划》系列作品的进一步论析 |
六、《董其昌计划》系列艺术语言特点的总结 |
七、《册页》系列 |
第三节 《剩山图》与《剩水图》里的新面貌 |
一、《剩水图》:关于现代性情境下的乡愁 |
二、《剩山图》中绘画语言的拓展 |
三、同时期的小幅作品:《日志》等系列 |
第五章 从《吴门楚语》到《坏山水》 |
第一节 《吴门楚语》 |
一、两种文明的纠葛 |
二、《浴竹图-2》作品解析 |
三、物的聚集,物的言说 |
第二节 《白内障》、《坏书》与《坏山水》 |
一、《坏山水》系列 |
二、《白内障》系列 |
三、《坏书》系列 |
第六章 尚扬艺术的特点 |
第一节 尚扬艺术中的“当代性” |
第二节 当代精神中的“古典气息”和东方气质 |
第三节 尚扬艺术中的“民族性”分析 |
第四节 尚扬艺术中的时代影响与现实针对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目录 |
附录:尚扬艺术展览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进入当代情境的山水、风景(论文参考文献)
- [1]玲珑世界 ——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研究[D]. 高扬.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2]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3]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D]. 边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D]. 海晓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7]本土化艺术的当代性探索 ——尚扬艺术研究[D]. 李继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8]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9]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