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例脑卒中发病时间分析

608例脑卒中发病时间分析

一、608例脑卒中发病的时间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杨[1](2021)在《基于区域大数据平台的脑卒中发病的支持性环境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利用宜昌市和宁波市的区域大数据平台中脑卒中发病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数据,计算脑卒中发病水平,分析支持性环境影响因素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防控制、支持性环境的良好建设和区域大数据平台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性思路和可行性建议。方法:基于文献和现场调研,确定研究因素,选择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居住点距离医疗机构的直线距离、居住点距离公园的直线距离、居住点距离公共交通站点的直线距离作为脑卒中支持性环境影响因素指标。制定区域大数据平台数据抽取标准,建立地方数据仓库。确定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并整理2017年~2019年宜昌城区(西陵区、点军区、伍家岗区、猇亭区)和宁波市北仑区的脑卒中发病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通过百度地图开放平台,将文本地址信息转换为经纬度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计算最近直线距离。采用回归预测法进行缺失填补。按照年龄、性别,以1:1的匹配比例,匹配对照组。计算脑卒中发病水平,并根据空模型结果选择条件logistic回归,以脑卒中首次发病为因变量,支持性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为自变量,高血压、糖尿病、职业情况、受教育水平、民族、婚姻状况作为协变量,并考虑交互效应,分析支持性环境影响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同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绘制剂量-反应关系图。结果:2017年~2019年年均标化发病率为118.78/10万,其中标化发病率最高区县是猇亭区(233.01/10万),最低为西陵区(88.02/10万)。脑卒中发病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P<0.05),男性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2017年宜昌城区发病率远低于2018年和2019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医生签约组的发病风险是未签约组的0.926倍(P=0.107),而≥65岁研究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组发病风险是未签约组的0.688倍(P<0.05),基于北仑的家庭医生签约组发病风险是未签约组的0.499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距离医疗机构直线距离为1,000~2,000米和≥2,000米组的发病风险是<1,000米组的1.069倍和1.146倍,在统计学上无意义,但剂量-反应关系显示,脑卒中发病风险随着医疗机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距离公园直线距离为1,000~2,000米和≥2,000米组的发病风险是<1,000 米组的 0.242 倍(P<0.05,95%CI=0.122~0.480)和 0.303 倍(P<0.05,95%CI=0.170~0.541)。但基于宜昌城区数据,脑卒中发病风险随着公园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距离公共交通站点直线距离为1,000~2,000米和≥2,000米组的发病风险是<1,000 米组的 1.821 倍(P<0.05,95%CI=1.092~3.038)和 4.126倍(P<0.05,95%CI=3.067~5.550),剂量-反应关系显示,脑卒中发病风险随着公共交通站点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可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尤其是≥65岁人群;当居住点距离医疗机构、公园、公共交通站点越远,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越高,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支持性环境。建设良好的支持性环境需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签约服务内容;强化社区医疗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便利的医疗服务;科学规划公园服务半径,最大化绿色效益;增强公共交通重视程度,促进公共交通的可持续性、便捷性服务,推进居住点至公共交通站点距离<1000米的站点建设。区域大数据平台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内容,提高数据质量;促进平台数据的科研使用;推进平台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互联互通;基于平台开发创新高效的慢病管理措施。

张琼帅[2](2021)在《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临床试验通过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评价头穴丛刺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动物实验主要以头穴丛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探析头穴丛刺对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GABAB的表达,及对BDNF/Trkb-KCC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72例确诊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单独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运动疗法基础上在顶区和顶前区选取5条穴线加用丛刺治疗,每次留针6小时,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干预4周后,使用改良Ashworth评分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两组患者肌张力分别进行评定,使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价,通过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前(-3~0天)、治疗后(第4周±3天)各评价一次。研究人员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所得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各组组间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而组内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动物实验: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和头针组10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置,而对模型组和头针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MACO)进行脑缺血模型造模。头针组大鼠造模24h后对其采用头穴丛刺法在大鼠百会及左右侧各旁开2mm处针刺,快速捻转1min后留针2h,每日1次,共14d;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正常饲养,每日给予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对照组每日仅给予同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造模24h后对各组大鼠采用Zealonga评分对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价,造模24h及干预14d后对各组大鼠分别采用Narrow ally test进行行为学评价,并采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肌张力。干预14d后,采用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应用石蜡切片及免疫荧光双标测定大鼠梗死区脑皮质内GABA及其受体GABAA和GABAB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大鼠梗死部分脑皮质中Trkb及KCC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含量及Trkb含量表达。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9.0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结果1.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头穴丛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降低患者患侧上肢和下肢的痉挛程度,且疗效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明显提升,头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头针组评分均值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明显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明显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2.动物实验: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24h后,应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价。对照组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模型组与头针组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情况(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对大鼠进行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头针组大鼠站立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明显增多(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14天后,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头针组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仍明显偏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头穴丛刺治疗显着降低了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评分。在大鼠造模24h及干预14d后三组进行肌张力检测结果显示:造模24h后,对照组大鼠肌张力未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均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P<0.05);经14d治疗后,对照组及模型组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未明显改变,头针组治疗后较其治疗前及模型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明显减低(P<0.05)。干预14d后,对大鼠脑组织切片并进行TTC染色后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出现梗死区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可见明显梗死区域(P<0.05)。而头穴丛刺治疗后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梗死体积显着降低(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ABA、GABAA、GABAB中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中KCC2及Trkb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KCC2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头针组大鼠经头穴丛刺治疗后KCC2表达有所提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头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4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及Trkb含量,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BDNF表达减低,头针组大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BDNF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减低患者患侧上肢及下肢的痉挛程度,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临床有效性。2.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减小脑梗死体积,减低大鼠的痉挛程度,使大鼠行动能力得到提升,对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3.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上调损伤侧皮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含量表达,减低痉挛程度。4.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调节损伤侧皮质BDNF/Trkb-KCC2信号通路表达,BDNF/Trkb-KCC2信号通路可能是头穴丛刺疗法降低大鼠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结合临床与基础两方面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损伤侧脑组织内神经递质有关。头穴丛刺疗法基于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依据“治神调形”法则,本研究为其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临床及实验证据。

加健[3](2021)在《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脑-肢协同调控模式,探讨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F-r 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以期为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提供一种新的优化联合干预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09月-2021年02月于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花园山院区住院的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48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LF-r TMS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太极推拿治疗,两组均每周6次治疗,干预4周共24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E)、改良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握力值、皮质潜伏期(CL)、波幅(AMP)变化。结果1.纳入病例的基本信息分析本研究纳入病例48例,其中6例脱落,最终完成本试验共42例,其中对照组21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7.16±2.61)岁,平均病程(2.46±1.68)月,左侧肢体瘫痪15例,右侧肢体瘫痪6例,平均NHISS评分(7.13±1.62)分;治疗组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8.35±3.07)岁,平均病程(3.25±1.56)月,左侧肢体瘫痪11例,右侧肢体瘫痪10例,平均NHISS评分(6.84±12.08)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偏瘫侧、NIHSS评分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受试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结局指标的统计结果(1)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18.37±4.73,19.00±4.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改善(13.83±4.65,10.77±4.29),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FMA-UE评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FMA-UE评分(15.60±6.08,16.13±6.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FMA-UE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4.00±8.23,31.42±7.14),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MBI评分(30.51±13.65,29.56±13.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M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41.31±15.54,52.03±13.24),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握力值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握力值(4.25±3.51,4.63±3.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握力值较治疗前改善(5.51±3.02,7.63±3.56),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CL值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CL值(23.91±3.05,25.71±2.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CL值较治疗前改善(22.20±2.39,23.96±2.8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后AMP值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AMP值(63.43±19.61,61.33±16.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AMP值较治疗前改善(74.60±15.84,86.15±17.36),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单纯LF-r TMS治疗和太极推拿联合LF-r TMS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FMA-UE评分、MBI评分、握力、CL及AMP,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太极推拿联合LF-r TMS治疗疗效优于单纯LF-r TMS治疗,提示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该联合康复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孟冬[4](2021)在《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中医证候要素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ranscranial Doppler,,TCD),分析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颅内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络证中医证候要素及颅内血流动力学之间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纳入标准为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轻重度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且同时满足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OCSP分型为部分前循环,采集一般资料和头颅MRI,分别于入组当天和7天进行中医证候学、神经科量表测评和TCD检测,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经颅多普勒各项指标及其与中医证候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本研究共收集75例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男性55例(占73.3%),女性20例(占26.7%);年龄最大者80岁,年龄最小者37岁,平均年龄63.13±10.74岁;既往高血压45例(占60.0%),糖尿病23例(占30.0%),高脂血症19例(占25.3%),冠心病15例(占20.0%);吸烟史41例(占54.7%),饮酒史33例(占44.0%)。②中医证候要素入组当天主要以内风、内火、痰湿、血瘀为等实证常见,虚证(阴虚和气虚)较少。入组7天时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血瘀为主,内风、内火证候要素分值下降。③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络证患者入组第7天NIHSS评分较入组当天明显降低。④对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TCD相关指标做相关性分析,内风证候要素积分增高时,颅内血流速度增高,阻力减小;内火证候要素积分增高时,颅内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高;痰湿证候要素积分增高时,颅内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高;瘀血证候要素积分增高时,颅内血流速度增快,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均减慢;气虚证候要素积分增高时,颅内血流速度增快;阴虚证候要素积分增高时,颅内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高。⑤将脑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与年龄、性别、血压、烟酒嗜好、既往史和NIHSS量表做相关分析,血流异常组与血流正常组相比,年龄更高,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更低,饮酒人数更多,既往病史更多,NIHSS评分基本一致。两组做统计学比较,发现舒张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颅内血流动力学之间具有相关性。脑动脉血流速度与舒张压之间具有相关性。

姜帅[5](2021)在《rTMS-FES联合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H反射激活后抑制及足下垂的影响》文中指出中风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大约2/3的脑卒中患者有肢体功能障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重大经济和心理压力。中风后,患者表现出痉挛、虚弱和行走障碍等症状。脑卒中患者出现肌肉无力、肌肉活动障碍和肌肉间协调异常,是导致运动不对称和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下肢力量和运动协调能力的丧失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导致长期残疾的障碍。各种功能障碍引起的足下垂对患者的预后和功能恢复造成较大的阻碍,跌倒风险的增加更是会加重患者后续的安全问题。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亟待解决。“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理论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神经康复模型。基于这一理论,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可能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rTMS可以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诱导同侧M1区的神经可塑性,加强皮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短暂增加脑血流,增加双半球之间的功能连接从而改善皮质脊髓束功能,促进运动康复。而FES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尤其在卒中早期,患者肌力尚未诱发出来之前,FES可使患者产生被动肌肉收缩,防止肌萎缩以及关节粘连等问题并为后期康复提供较好的条件。目的:本研究基于神经可塑性理论,运用“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模型,利用rTMS联合FE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通过rTMS刺激可以引起神经元兴奋并降低突触传导阈值,可以进一步放大和增强FES治疗产生的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元兴奋性;通过rTMS作用于患侧的大脑皮层来诱发上运动神经元兴奋,可以强化FES治疗产生的周围神经和相关肌肉恢复效果,达到增强下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并兴奋整个神经传导通路的作用。观察rTMS联合FES治疗下肢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简化Fugl-Meyer下肢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H反射激活后抑制(post-activation depression,PAD)、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静息运动阈值(rest motor threshold,RMT)等,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可能的机制,对“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模型进行验证。为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为我国康复事业的进步做贡献。方法:本研究选取北京小汤山医院脑卒中伴有下肢功能异常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13)和对照组(n=15),最终有28例受试者完成本研究。联合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rTMS治疗联合FES治疗(同时进行)。rTMS刺激频率为5Hz,作用位置为患侧半球下肢运动皮层代表区,每次20分钟,每天一次,每周5天,共4周;FES刺激作用于患者患侧胫前肌,强度为引起肌肉收缩且患者可以耐受,每次20分钟,每天一次,每周5天,共4周。对照组进行FES刺激,每次20分钟,每天一次,每周5天,共4周。结果:实验开始前采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发病时间、病灶位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PAD、MEP、RMT检测,踝关节活动度测量,并进行简化下肢Fugl-Meyer评分与CSI评分等。本研究评定过程由特定评定师进行,该评定师对实验不知情。1.CSI评分结果:治疗四周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CSI评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SI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rTMS联合FES以及单独的FES对于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均有改善效果,且rTMS联合FES优于单独的FES治疗疗效。2.简化Fugl-Meyer下肢部分评分结果:治疗四周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均较前显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rTMS联合FES治疗和单独的FES治疗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的功能状况,两者改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3.患侧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结果:治疗四周后,联合治疗组在主动背屈、主动跖屈、被动背屈ROM中均较前显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主动背屈、主动跖屈ROM中较前显着改善(P<0.05)。表明rTMS联合FES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跖屈、被动背屈ROM均有改善作用,单独的FES治疗只对主动背屈、跖屈ROM有改善作用。4.患侧踝关节休息位角度结果:治疗四周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踝关节休息位角度均较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联合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rTMS联合FES治疗以及单独的FES治疗对足下垂均有治疗效果,且rTMS联合FES对足下垂改善的更加明显。5.患侧胫前肌、腓肠肌PAD结果:治疗四周后,联合治疗组胫前肌和腓肠肌PAD均有所恢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胫前肌和腓肠肌PAD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胫前肌和腓肠肌PAD差值比较联合治疗组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rTMS联合FES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下肢激活后抑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单独的FES治疗对于激活后抑制没有明显疗效。6.患侧RMT结果:治疗四周后,联合治疗组RMT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MT没有出现显着性差异。表明rTMS联合FES治疗有提高大脑兴奋性的作用,单独的FES治疗对大脑兴奋性没有明显疗效。7.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下肢H反射PAD与CSI的相关性分析:CSI评分与胫前肌PAD呈显着负相关(P<0.05),CSI评分与腓肠肌PAD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8.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踝关节休息位角度与CSI的相关性分析:干预前CSI评分与踝关节休息位角度呈显着正相关(P<0.001)。干预后CSI评分与踝关节休息位角度呈显着正相关(P<0.001)。9.患侧下肢MEP引出率结果:治疗四周后,联合治疗组MEP引出率较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EP引出率较前没有显着变化(P>0.05)。表明rTMS联合FES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神经通路的修复有明显改善作用,单独的FES治疗对于神经通路没有明显改善。结论:rTMS联合FES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下肢的功能障碍。1.rTMS联合FES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下肢的痉挛程度,从而改善足下垂。2.rTMS联合FES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激活后抑制有缓解的作用。3.rTMS联合FES治疗可以显着增加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和下行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易博禹[6](2021)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时效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疗效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脑卒中作为一个重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在我国的疾病负担,伤害和危险因素中排名第二,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脑卒中已经成为中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世界各国均面临着由脑卒中及其并发症所带来的严重危害。脑卒中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卒中后吞咽障碍极为常见。吞咽障碍能够诱发患者误吸、肺部风险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以及住院时间延长,大大增加患者死亡和不良预后的风险,因此其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患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应该尽早介入康复治疗,选择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方法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如何促进受损的中枢神经网络功能恢复成为目前卒中后吞咽障碍领域研究的热点。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磁刺激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其中一种治疗模式,rTMS的利用揭示了大脑皮层对肌肉活动的调控,为中枢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中枢神经通路功能的评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人体运动系统的皮质可塑性能受到神经刺激的外部因素(例如,刺激类型,频率和持续时间)和内部因素(例如,昼夜节律、激素变化、神经活性药物和遗传多态性)的影响。在对人类咽部运动皮层的研究中,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脑神经刺激技术可以调节皮质-咽部通路的兴奋性。rTMS与吞咽皮质神经兴奋性相关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吞咽皮质兴奋性对rTMS呈现明显的反应差异,这些可能受到身体活动、年龄、性别、药物物质等影响。皮质可塑性机制是由高度复杂的基因和蛋白质网络控制,包括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brian-d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和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DRD2)、谷氨酸GRINB1和GRIN2B等,这些基因已经被提出来是大脑可塑性的调节器,需要进一步探索患者在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时出现疗效差异是否于相关基因多态性有关。本研究调查了目前省内医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特征、探索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吞咽治疗手段,对于吞咽康复的诊疗效果,并为目前医院康复科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研究了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是否存在优势,分析了影响患者在治疗期间以及六个月内预后情况的相关影响因素。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一步探索功能性SNP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差异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的研究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采集既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相关住院病历信息资料,了解目前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诊疗现况。在辽宁省内选择了两家市级以上、并在过去开展过三年以上康复治疗的康复科室,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科以及大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扫描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所有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案资料、然后由接受过专门统一培训过的研究人员利用提前设计好的问卷进行调查填写。所有诊疗措施完全取决于当地的医师,不受任何研究人员的干预。纳入研究的517例患者分别统计汇总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出院时的吞咽功能评估情况,可获得三组相关样本的资料。对于有序资料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Friedman’s检验,对于多组相关样本的二分类变量采用Cochran’s Q检验(样本量满足应用条件),进而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的两两比较。第二部分通过前瞻性注册登记队列研究方法纳入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传统吞咽治疗的患者以及只接受传统吞咽治疗的患者,进行登记注册。连续变量采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结局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被纳入研究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治疗的第一周、第二周、及出院前(第三周)各进行一次吞咽评估,并在患者出院后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各进行一次回院复诊随访或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吞咽恢复情况。同时纳入基线和现病史分析中p<0.1的因素且参考相关研究和本研究设计进行多因素分析。关于多重比较时的检验水准的校正均采用Bonferroni法,探讨影响两组患者疗效的多种影响因素以及患者出院后六个月内随访的预后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第三部分纳入了第二部分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传统吞咽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31例,经过中国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外周静脉血。从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LDR反应获取所有患者SNP分型。等级资料评价采用Ridit分析的方法,连续型变量采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进一步应用事后多重比较来评价不同基因型与r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差异之间的关系,并探讨遗传因素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差异的关联性,以期为不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依据。结果:1、本研究调查了辽宁地区51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诊疗情况。在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减少吞咽障碍人群数量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患者在治疗前、入院治疗一周后、出院前的吞咽评估都有统计学差异,在治疗时间点两两比较方面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入院时患者吞咽功能表现相比,出院时各吞咽困难分期的人数占比显着减少(p<0.05)。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情况,并为吞咽障碍患者的管理提供了客观的决策依据。2、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传统吞咽治疗的疗效在不同时间点均优于单独使用传统吞咽治疗。给予患者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参数治疗吞咽障碍是安全有效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中,女性患者、病灶损伤部位为大脑半球左侧、额叶、小脑、丘脑或基底节的吞咽功能恢复相对更好,脑卒中发病年龄较高、发病部位位于大脑半球右侧或侧脑室旁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更差(p<0.05)。3、多种吞咽评估方式表明r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rs6265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疗效存在差异(p<0.05)。其中纯合子TT型相比于纯合子CC型和杂合子CT型,吞咽功能恢复更好。使用饮水试验评估r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现,在rs4880214中纯合子AA型和纯合子CC型相比于杂合子AC型,吞咽功能恢复更好。结论:1、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2、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传统吞咽治疗的疗效在不同时间点均优于单独使用传统吞咽治疗。3、BDNF-rs6265、GRIN1-rs4880214位点的多态性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有关。

罗云[7](2020)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重要病因,因此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CAS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血脂异常是CAS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是当前CAS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有研究显示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的风险仍然很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与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独立相关。因此,需要对CAS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CAS的治疗。既往研究显示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在CAS的作用尚不太清楚。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CAS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CAS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CAS的治疗。方法:这部分研究是基于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一项横断面研究,采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4100例年龄≥40岁的普通居民进行脑血管检查。根据颅内、外动脉累及不同,CAS分为单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单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和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联合狭窄(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水平计算,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最终纳入了3624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中80(2.2%)例患有单纯ECAS,425(11.7%)例患有单纯ICAS和70(1.9%)例患有ECAS+ICAS。对于单纯ECAS,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连续性变量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OR=1.256,95%CI:1.066-1.480)、TC/HDL-C(OR=1.260,95%CI:1.112-1.427)和TG/HDL-C(OR=1.106,95%CI:1.038-1.179)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OR=1.343,95%CI:0.973-1.852)与单纯ECAS的发生无关。而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621,95%CI:0.560-0.682)、TC/HDL-C(AUC=0.639,95%CI:0.573-0.704)、TG/HDL-C(AUC=0.622,95%CI:0.564-0.680)和LDL-C/HDL-C(AUC=0.577,95%CI:0.523-0.630)水平对单纯ECAS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47,95%CI:0.489-0.605)。对于单纯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不管是以连续性变量还是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ROC曲线显示血清LDL-C/HDL-C(AUC=0.541,95%CI:0.512-0.570)水平对单纯ICAS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AUC=0.524,95%CI:0.494-0.555)、TC/HDL-C(AUC=0.526,95%CI:0.496-0.556)和TG/HDL-C(AUC=0.487,95%CI:0.457-0.516)水平对单纯ICAS没有预测能力。然而,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对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与血清LDL-C水平(AUC=0.539,95%CI:0.511-0.568)无显着差异。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但是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二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LDL-C水平是当前缺血性脑卒中预防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既往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仍然还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而这种残余风险与其他血脂参数有关。因此,需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这部分研究是一项基于一般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以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参与者提供的医疗文书或影像学资料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4025例研究对象,其中265(6.6%)例罹患了缺血性脑卒中。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553,95%CI:0.518-0.588)、TC/HDL-C(AUC=0.571,95%CI:0.537-0.605)和TG/HDL-C(AUC=0.558,95%CI:0.525-0.591)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预测能力,而血清LDL-C/HDL-C(AUC=0.533,95%CI:0.500-0.566)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没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15,95%CI:0.480-0.550)。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non-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4.12(OR=1.393,95%CI:1.059-1.833)、TC/HDL-C水平≥4.14(OR=1.451,95%CI:1.087-1.935)和TG/HDL-C水平≥1.13(OR=1.492,95%CI:1.095-2.03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1.46(OR=1.211,95%CI:0.908-1.61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三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尽管许多研究发现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尚不太清楚。了解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有助于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脂管理,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这部分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血脂水平是在入院24小时内、空腹状态下检查的,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溶栓后出血转化定义为溶栓后24小时头部CT/MRI检查提示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用发病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价,m RS评分≥3分定义为不良预后。采用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763例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其中有78(10.2%)例发生了溶栓后出血转化和281(36.8%)例发生了不良预后。对于溶栓后出血转化,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80,95%CI:0.513-0.646)、TG/HDL-C(AUC=0.599,95%CI:0.532-0.666)和LDL-C/HDL-C(AUC=0.581,95%CI:0.517-0.645)水平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7,95%CI:0.461-0.593)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水平<4.05(OR=1.727,95%CI:1.008-2.960)、TG/HDL-C水平<0.82(OR=2.064,95%CI:1.241-3.432)和LDL-C/HDL-C水平<2.67(OR=1.935,95%CI:1.070-3.501)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2.99(OR=0.990,95%CI:0.583-1.680)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对于不良预后,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55,95%CI:0.513-0.597)、TG/HDL-C(AUC=0.567,95%CI:0.524-0.609)和LDL-C/HDL-C(AUC=0.553,95%CI:0.511-0.595)水平对不良预后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1,95%CI:0.479-0.564)对不良预后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2.01(OR=2.340,95%CI:1.150-4.764)、TC/HDL-C水平<3.66(OR=1.423,95%CI:1.025-1.977)、TG/HDL-C水平<1.02(OR=1.539,95%CI:1.102-2.151)和LDL-C/HDL-C水平<2.71(OR=1.608,95%CI:1.133-2.283)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1)血清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呈负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2)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呈负相关。

宋丽娟[8](2020)在《314例脑卒中患者证候类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脑卒中是一种伤害大且慢性的一种疾病,其影响大,危害大。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卒中患者证候类型与中医体质的关系。观测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为能够更好地,更快捷地诊断以及指导疾病的治疗,同时给临床上使用中医体质指导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就诊于脑病一科、脑病二科等的门诊及住院的除去外伤导致的脑卒中患者,研究时间将限定于2019年1月份截止到2019年12月份这段时间内。调查性研究,将符合本课题的患者进行基础资料信息填写,记录发病季节,发病时长以及脑卒中的类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生团队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并记录。证候类型的得出是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三名医师进行中医证候评定和辨证,以两名及以上判定一致者做为证候证型结论。将资料收集之后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分析,研究证候类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结果:(1)总病例31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0.69±10.62岁,最大年龄为85岁,最小年龄为29岁,其中男性185例,女性129例;有高血压基础病史的有210例,糖尿病的70例;冠心病的33例;高血脂症的32例。发病2周的0例,发病半年以内的251例,发病半年以上的63例。发病在春季的75例,发病在夏季的74例,发病秋季的82例,发病在冬季的83例。(2)从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此次314例脑卒中患者,其中体质评分为平和质的患者有25例,体质评分为气虚质的患者有128例,体质评分为阳虚质的患者有11例,有56例的患者体质评分得出阴虚质,有23例的患者体质评分得出痰湿质,有20例的患者体质评分得出湿热质,有23例的患者体质评分得出血瘀质,有27例的患者体质评分得出气郁质,特禀质0例。(3)肝肾不足患者42例,气虚血瘀患者141例,风痰瘀阻患者17例,风痰火亢患者58例,痰热腑实患者22例,痰湿蒙神患者19例,阴虚风动患者15例。(4)脑卒中中气虚血瘀证型人数占比(44.9%)最高,气虚质中医体质人数占比(40.7%)最高。(5)气虚质体质(共有128例)中气虚血瘀证型人数(96例)最多,阴虚质体质(共有56例)中肝肾不足证型人数(42例)最多。结论:(1)经过分析,脑卒中中医体质与证候类型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但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二者有一定的一致性。(2)中风病好发于41-65岁年龄层,中风病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4例脑卒中患者中气虚质多见;中风病证候类型分类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4例脑卒中患者中气虚血瘀证型多见;高血压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排在第一位;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危害在男性中更显着;在中年、老年层,缺血性脑卒中多于出血性脑卒中;中风病与发病季节无关。

周人龙[9](2020)在《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理,以期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训练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同时在临床方面为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提供一种更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45例于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接受康复治疗且存在步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15)、器械辅助核心训练组(B组,n=15)和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训练组(C组,n=15)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A组接受常规的运动疗法(包含常规核心肌群训练),B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和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C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和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三组均每日训练45min,治疗6d/周,持续4周。三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三组患者的步行功能进行评估并分析治疗前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改善的差异。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提高程度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常规运动疗法配合器械核心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运动疗法。2.在常规运动疗法的基础上,情景互动结合器械核心训练比起常规运动疗法能及单纯器械核心肌群训练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

霍颖超[10](2020)在《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及与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指脑小血管的各种病变引起的一系列表现,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典型的SVD影像学表现包括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腔隙、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及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等。SVD的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无任何临床症状。然而随着SVD单个病变数目的增加及病变种类的组合,SVD与认知功能障碍、痴呆、抑郁、运动功能异常、卒中及卒中不良预后等均相关,给老年人群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有关SVD的发病及进展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探索SVD相关的临床风险评估标志物可为SVD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此外,目前SVD虽然尚无特异性的靶向治疗药物,大量的研究发现有效控制危险因素、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等治疗措施可以延缓SVD的进展。因此,尽早识别SVD并给予及时治疗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SVD的诊断主要依靠MRI等影像学手段,但头颅MRI并非普通老年人群体检的常规项目。因此寻找SVD临床上常规易获取的风险评估生物学标志物,对于帮助确定老年人群中头颅MRI检查的候选对象,早期发现SVD进而给予及时的临床决策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延缓SVD的进展,甚至可逆转损伤以防止或减轻SVD造成的严重临床后果。卒中即为SVD所致严重临床后果中重要的一种。据统计,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约1/4左右由SVD所致。而卒中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25-74%的卒中幸存者在生活上需要一定帮助或完全依赖于护理人员,因此探索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已经发现SVD的影像学表现对缺血性卒中的预后有重要影响,可以使卒中复发、死亡和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显着增加。既往研究主要关注的是SVD单项影像学表现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然而,在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可同时具有多种SVD表现,且SVD各影像学表现之间相互关联。因此,SVD更应该被作为一种全脑疾病进行考虑,反映的是慢性累积的小血管病变对脑组织的整体损伤。目前SVD的总体评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的关系尚无研究报道,并且其对于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是否优于单项SVD表现也尚不清楚。探索SVD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对于帮助制定卒中幸存者的康复策略、指导临床实践来改善预后,对卒中患者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研究将从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探索SVD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简单易获取的生物学标志物。第二部分,探索SVD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的关系,并比较SVD的总体评估与单项影像学表现对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第一部分 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一)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目的:从临床上常规易获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筛查SVD各项影像学表现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为SVD的早期发现进而早期管理提供新线索,并为SVD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之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60岁以上的SVD患者。患者入院后12h内采集清晨空腹血样,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具体包括:血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谱、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并根据公式计算血脂比值指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产物(The product of triglycerides and glucose,TyG)指数及 ZJU 指数。通过头颅MRI对患者的SVD表现:腔隙、WMH及EPVS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VD影像学表现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1.共纳入413例≥60岁的SVD患者,其中173例(41.9%)有腔隙;387 例(93.7%)有 WMH;EPVS 中,基底节(Basal ganglia,BG)轻度 EPVS有366例(88.6%),重度EPVS有47例(11.4%);半卵圆中心(Central semiovale,CS)轻度 EPVS 有 316 例(76.5%),重度 EPVS 有 97 例(23.5%)。2.与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按照评估价值大小排序,依次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胱抑素 C(Cystatin C,Cys C)、肌酐、同型半胱氨酸及白细胞计数,其中肾功能指标对腔隙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较大。3.与WMH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按照评估价值大小排序,依次为: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HDL-C、载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B,Apo B)/载脂蛋白 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Apo B/HDL-C、Cys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DL-C、eGFR、Apo B、Non-HDL-C、肌酐等。其中血脂比值指标的评估价值最大,且仅在女性中有意义。4.与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有:TyG指数及ZJU指数,而与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有:血红蛋白水平及尿酸水平,其中血红蛋白的评估价值较大。结论:1.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中肾功能指标(eGFR、Cys C及肌酐)的评估价值较大。2.WMH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中血脂比值指标的评估价值最大,且相关性仅在女性中有意义。3.与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包括TyG指数及ZJU指数,而与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中血红蛋白价值较大。(二)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目的:根据第一节中对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结果,分别对BG-EPVS和CS-EPVS评估价值最大的生物学标志物进行进一步分析。可有助于了解EPVS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并有助于预防卒中及认知功能减退等后续事件。材料和方法:分别对BG和CS两个部位的EPVS进行评分,将BG-EPVS和CS-EPVS分为轻度(评分≤1)和重度(评分>1)两组。根据公式计算TyG指数及ZJU指数,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及ROC曲线分析ZJU指数及TyG指数与BG-EPVS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血红蛋白与CS-EPVS及EPVS优势模式之间的关系。其余研究方法同第一节。结果:1.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1.1在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中,共324例有完整ZJU指数及TyG指数数据的患者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其中287例(88.6%)为轻度 BG-EPVS,37 例(11.4%)为重度 BG-EPVS;轻度 CS-EPVS 有246 例(75.9%),重度 CS-EPVS 有 78 例(24.1%)。1.2重度BG-EPVS组ZJU指数及TyG指数水平均显着高于轻度BG-EPVS组(P<0.05),而CS-EPVS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ZJU指数及TyG指数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进一步对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发现,BG-EPVS和ZJU指数及TyG指数的相关性仅在男性中存在。1.3将ZJU指数及TyG指数分别按四分位区间进行分组。在男性中,二项logistics回归调整了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发现,ZJU指数Quartile 3(OR:2.93,95%CI:1.24-4.32)和 Quartile 4(OR:3.79,95%CI:1.53-5.82)与重度BG-EPVS的发生风险显着相关。相似的,TyG指数Quartile 3(OR:2.34,95%CI:1.19-3.83)和 Quartile 4(OR:4.02,95%CI:1.85-6.17)与重度BG-EPVS的发生风险显着相关(P<0.05)。1.4 ROC分析发现,在男性中,ZJU指数及TyG指数对重度BG-EPVS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高于单独的代谢相关指标,其中TyG指数的 AUC 值(0.664,95%CI:0.597-0.727,P=0.002)最高。进一步分析显示,TyG指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ZJU指数高。1.5高水平-TyG与高水平-ZJU联合对于重度BG-EPVS的识别率为89.2%,高于单独高水平-TyG(73.0%)及高水平-ZJU的识别率(67.6%,P<0.05)。2.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2.1在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中,共401例有完整血常规指标数据的患者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其中356例(88.8%)为轻度BG-EPVS,45 例(11.2%)为重度 BG-EPVS;轻度 CS-EPVS 有 307 例(76.6%),重度CS-EPVS有94例(23.4%)。2.2重度CS-EPVS组血红蛋白水平显着高于轻度CS-EPVS组(P=0.008)。将血红蛋白按三分位法分组,从最低区间到最高区间,重度CS-EPVS的发生率呈显着上升的趋势(P=0.017)。二项logistics回归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显示,血红蛋白最高区间与重度CS-EPVS的发生风险独立相关(OR:2.24,95%CI:1.09-4.59)。2.3血红蛋白最高区间所占的比例从BG-EPVS优势组到CS-EPVS优势组显着增高(P=0.012)。多项logistics回归中调整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后,血红蛋白最高区间与最低区间相比可使CS-EPVS优势模式(BG-EPVS<CS-EPVS)的发生几率增加 2.576 倍(95%CI:1.004-6.608)。结论:1.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1.1 ZJU指数及TyG指数与重度BG-EPVS的发生风险相关。ZJU指数最高区间的患者发生重度BG-EPVS的风险是最低区间患者的3.79倍,TyG指数最高区间的患者发生重度BG-EPVS的风险是最低区间患者的4.02倍。1.2 TyG指数对重度BG-EPVS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优于ZJU指数,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ZJU指数高。二者联合时对重度BG-EPVS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高于单独指标。2.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2.1随着血红蛋白区间的升高,重度CS-EPVS的发生率显着升高。血红蛋白最高区间的患者发生重度CS-EPVS的风险为最低区间患者的2.24 倍。2.2血红蛋白最高区间与CS-EPVS优势模式(BG-EPVS<CS-EPVS)的发生几率显着相关。(三)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目的:根据第一节中对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结果,对肾功能指标与腔隙临床风险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期探索腔隙发生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并为腔隙的发生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记录每个患者腔隙的数目,分为无腔隙、单发腔隙及多发腔隙3组。通过ROC曲线评估肾功能指标对腔隙及多发腔隙的临床评估价值。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肾功能指标与腔隙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其余研究方法同第二节。结果:1.在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中,共264例有完整肾功能指标数据的患者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无腔隙的患者有156例(59.1%),有腔隙的患者共108例(40.9%),其中单发腔隙的患者共24例(9.1%),多发腔隙的患者共84例(31.8%)。2.肾功能指标中,Cys C、eGFR及肌酐水平在无腔隙组、单发腔隙组及多发腔隙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多发腔隙组Cys C及肌酐水平显着高于单发腔隙组及无腔隙组,而eGFR水平显着低于单发腔隙组及无腔隙组(P<0.05)。3.ROC曲线分析发现,肾功能指标对多发腔隙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Cys C、eGFR和肌酐,其中Cys C的评估价值最大(AUC:0.732,95%CI:0.670-0.794,P<0.001),且具有最高的敏感性。4.将Cys C根据四分位法分为四个等级进一步分析发现,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与最低区间(Quartile 1)相比,Quartile3(OR:2.782,95%CI:1.051-8.363)及Quartile 4(OR:3.145,95%CI:1.065-9.287)与腔隙的发生风险具有显着相关性。此外,Quartile 3组患者(OR:4.586,95%CI:1.161-18.113)及Quartile 4组患者(OR:5.714,95%CI:1.468-22.240)出现多发腔隙的风险均显着升高。结论:1.不同肾功能指标中,Cys C对多发腔隙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最大,优于eGFR及肌酐。2.与 Cys C 最低区间(Quartile 1)相比,Quartile 3 组及 Quartile 4 组患者出现多发腔隙的风险均显着升高,独立于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四)脑白质高信号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目的:根据第一节中对WMH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结果,对血脂比值指标与WMH发生风险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分析,并比较各指标对WMH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材料和方法:根据Fazekas评分方法判断有无WMH。采用二项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常规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指标与WMH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指标对WMH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其余研究方法同第二节。结果:1.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有完整的血脂指标数据均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其中有WMH者共387例(93.7%),无WMH者26例(6.3%)。2.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在女性中,单项血脂指标中Apo B及Non-HDL-C水平在WMH组中显着高于无WMH组(P<0.05);血脂比值指标中,TC/HDL-C、LDL-C/HDL-C、Non-HDL-C/HDL-C、Apo B/HDL-C及Apo B/Apo A-Ⅰ等指标的水平在WMH组中均显着高于无WMH组(P<0.05)。然而,在男性中,单项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指标在WMH两组间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3.Logistics回归发现,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在女性中,单项血脂指标中Non-HDL-C及Apo B为WM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脂比值指标中,TC/HDL-C、LDL-C/HDL-C、Non-HDL-C/HDL-C、Apo B/HDL-C 及 Apo B/Apo A-Ⅰ 均与 WMH 的发生风险独立相关(P<0.05)。4.ROC曲线分析发现,在女性中,血脂比值指标对WMH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优于单项血脂指标,其中TC/HDL-C及Non-HDL-C/HDL-C对评估WMH发生风险的价值最高。5.以每个血脂指标的最佳截点为界,通过二项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血脂比值指标(TC/HDL-C≥3.84,LDL/HDL-C≥2.51,Non-HDL-C/HDL-C≥2.84,Apo B/Apo A-Ⅰ ≥0.45 及 Apo B/HDL-C≥0.83)及单项血脂指标(Apo B≥0.94及Non-HDL-C≥3.17)均能显着增加WMH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1.血脂指标与WMH临床风险的相关性仅在女性中存在。单项血脂指标(Non-HDL-C和Apo B)及血脂比值指标(TC/HDL-C、LDL-C/HDL-C、Non-HDL-C/HDL-C、Apo B/HDL-C、Apo B/Apo A-Ⅰ)均为WMH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脂比值指标中,TC/HDL-C 及 Non-HDL-C/HDL-C 对 WMH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最大。第二部分 脑小血管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评估价值目的:探讨SVD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关系,并比较SVD总评分与单项SVD表现对功能预后的评估价值,以期帮助制定卒中幸存者的康复策略、指导临床实践来改善预后。材料和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通过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估,并定义为:i)预后极好(mRS≤1);ii)预后良好(mRS≤2)。通过头颅MRI对SVD各项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估,每项SVD影像学表现评分为1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一个SVD总评分(范围0-3)。通过二项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SVD总评分及单项SVD表现与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1.共416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最终的统计分析,其中SVD评分0分、1分、2分和3分的患者分别有183例(44.0%)、139例(33.4%)、80例(19.2%)和14例(3.4%)。卒中后90天的mRS评分及不良预后的比例随着SVD分值的增加均显着增高(P<0.001)。2.SVD的单项影像学表现中,腔隙(OR:0.48,95%CI:0.32-0.71)及WMH(OR:0.53,95%CI:0.34-0.82)与预后结局呈显着负相关,且独立于其他SVD影像学表现的影响,而EPVS与功能预后无显着相关性。3.SVD单项影像学表现及总评分中,SVD总评分=3分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最强。同时有3种SVD影像学表现的患者出现预后极好(OR:0.13,95%CI:0.03-0.48)和预后良好(OR:0.18,95%CI:0.06-0.54)的可能性最低。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高SVD负荷(SVD=3,OR:0.07,95%CI:0.01-0.41)及 SVD 总评分(OR:0.64,95%CI:0.44-0.93)与预后极好独立相关。4.将SVD单项表现中的WMH按发生部位进一步分析发现,轻度、中度及重度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PVWMH)均可显着降低出现极好预后结局的可能性(P<0.05),而只有重度脑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DWMH)与预后极好呈显着负相关(P<0.05)。结论:1.SVD单项影像学表现中,腔隙及WMH对卒中后90天的功能预后有显着的负性影响,而EVPS与功能预后无明显相关性。2.SVD总评分预测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价值优于SVD单项影像学表现(腔隙及WMH),其中同时有3种SVD影像学表现对功能预后的负性影响最强。3.与DWMH相比,PVWMH与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更强,提示PVWMH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不良功能预后比DWMH更敏感。

二、608例脑卒中发病的时间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08例脑卒中发病的时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大数据平台的脑卒中发病的支持性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课题来源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对照表
1 研究背景
    1.1 脑卒中影响因素研究
        1.1.1 支持性环境
        1.1.2 中间危险因素
        1.1.3 不可改变危险因素
        1.1.4 可改变危险因素
        1.1.5 其他社会决定因素
    1.2 支持性环境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1.2.1 国内研究方法
        1.2.2 国外研究方法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资料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
        3.1.1 宜昌城区
        3.1.2 宁波北仑
        3.1.3 其他来源
    3.2 前期准备和数据整理
        3.2.1 平台数据抽取标准
        3.2.2 研究对象纳入排除标准
        3.2.3 支持性环境指标整理
        3.2.4 缺失值填补
    3.3 统计分析
        3.3.1 模型理论基础
        3.3.2 模型建立
        3.3.3 分析软件
    3.4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
    4.1 脑卒中发病水平
    4.2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4.3 回归分析结果
        4.3.1 单因素分析结果
        4.3.2 交互项分析结果
        4.3.3 多因素分析结果
        4.3.4 剂量-反应关系
5 讨论
    5.1 影响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5.1.1 家庭医生签约情况
        5.1.2 居住点距离医疗机构的直线距离
        5.1.3 居住点距离公园的直线距离
        5.1.4 居住点距离公共交通站点的直线距离
        5.1.5 其他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5.2 支持性环境建设建议
    5.3 区域大数据平台发展建议
6 创新性与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综述 健康大数据在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2)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综述一.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效应机制研究概述
第一章 试验研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案
    3.研究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实验一头穴丛刺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模型大鼠GABA受体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三章 实验二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对BDNF/Trk B-KCC2 信号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备和研究耗材
        2.2 样本量估算
        2.3 病例分组
        2.4 数据记录
        2.5 治疗方案
        2.6 观察指标
        2.7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比较
        3.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结局指标比较
        3.3 不良事件记录和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
        1.3 中风后偏瘫的中医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3 TMS评估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价值
    4 太极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理论探讨
        4.1 太极推拿操作的理论依据
        4.2 太极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机理
    5 r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理论探讨
        5.1 神经突触的可塑性
        5.2 半球间竞争模型
        5.3 rTMS治疗参数的选择
    6 脑-肢协同调控模式对脑卒中后康复的新认识
    7 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西医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2 中医症状积分
    附件3 FMA-UE评分
    附件4 MBI评分
致谢

(4)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中医证候要素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于中风病的认识
        1 中风病名的历史沿革
        2 中风病因病机的演变
        3 中风中医证候要素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TCD技术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1 TCD技术
        2 TCD技术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3 TCD技术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案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入组当天与入组第7天对比
        3 相关性分析
        4 大脑中动脉梗死脑动脉血流速度与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急性脑梗死入院当天与入院7天中医证候要素和NIHSS评分比较
        3 中医证候要素与TCD指标相关性分析
        4 大脑中动脉梗死脑动脉血流速度与相关因素分析
        5 小结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学习成果
附录

(5)rTMS-FES联合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H反射激活后抑制及足下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流行病学
        1.1.2 脑卒中后痉挛的发生机制与激活后抑制
        1.1.3 痉挛的治疗方法
        1.1.4 总结
    1.2 文献综述
        1.2.1 痉挛产生的机制
        1.2.2 痉挛的神经电生理评定
        1.2.3 rTMS缓解卒中后痉挛的相关研究
        1.2.4 rTMS治疗痉挛的可能机制
        1.2.5 功能性电刺激
        1.2.6 小结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实验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终止实验标准
        2.1.5 病例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组别处理
        2.2.3 测试指标
        2.2.4 统计学方法
        2.2.5 伦理审查
        2.2.6 注意事项
        2.2.7 质量控制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CSI评分结果比较
    3.3 简化Fugl-Meyer下肢部分评分结果比较
    3.4 患侧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ROM)结果比较
    3.5 踝关节休息位角度结果比较
    3.6 PAD结果比较
    3.7 皮层兴奋性结果比较
    3.8 下肢H反射PAD与 CSI的相关性分析
    3.9 踝关节休息位角度与CSI的相关性分析
    3.10 MEP引出率结果比较
4 讨论
    4.1 rTMS联合FES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PAD
    4.2 脑卒中患者下肢PAD与CSI的相关性
    4.3 rTMS联合FES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皮层兴奋性
    4.4 rTMS联合FES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MEP的引出率
    4.5 rTMS联合FES治疗可以显着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程度
    4.6 FES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
    4.7 rTMS联合FES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活动度
    4.8 rTMS联合FES可有效重建“中枢-外周-中枢”环路
    4.9 个性化调整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5 结论
6 创新性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表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研究生个人简历

(6)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时效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疗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诊疗效果的回顾性病例调查研究
    1 前言
        1.1 吞咽的过程
        1.2 吞咽困难的病理生理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1.1 研究地点的选择
        2.1.2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收集时间
        2.1.3 病例的纳入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采集
        2.2.2 研究结局事件
        2.2.3 观察指标
        2.3 相关标准与定义
        2.3.1 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
        2.3.2 疗效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纳入研究患者的基本特征
        3.2 患者在不同临床阶段吞咽障碍分期的变化
        3.3 吞咽障碍治疗方式
        3.4 吞咽障碍的治疗结果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
    1 前言
        1.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流行病学现状
        1.2 吞咽的神经生理机制
        1.3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
        1.4 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治疗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治疗方法
        2.2.1 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
        2.2.2 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
        2.3 随访方法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rTMS+TT 组与TT 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吞咽评估疗效分析
        3.3 影响治疗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3.3.1 rTMS+TT 组与TT 组治疗一、二、三周后吞咽评估SSA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3.3.2 rTMS+TT 组与TT 组治疗一、二、三周后吞咽评估DOSS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3.3.3 rTMS+TT 组与TT 组治疗一、二、三周后吞咽评估WST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3.3.4 rTMS+TT 组与TT 组治疗一、二、三周后吞咽评估RSST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3.3.5 rTMS+TT 组与TT 组治疗一、二、三周后吞咽评估SWAL-QOL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随访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神经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关系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2.1.4 软件与网络资源
        2.1.5 引物序列
        2.1.6 探针序列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方法
        2.2.2 SNP位点的选取
        2.2.3 提取全血DNA
        2.2.4 普通PCR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6 多重LDR
        2.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LDR法检测SNPs分型结果
        3.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3 不同吞咽障碍评估指标与不同基因位点分型之间的关系
        3.3.1 DOSS评估rTMS+TT治疗吞咽障碍与不同SNP位点分型的关系
        3.3.2 WST评估rTMS+TT治疗吞咽障碍与不同SNP位点分型的关系
        3.3.3 RSST评估rTMS+TT治疗吞咽障碍与不同SNP位点分型的关系
        3.3.4 SSA评估rTMS+TT治疗吞咽障碍与不同SNP位点分型的关系
        3.3.5 SWAL-QOL评估rTMS+TT治疗吞咽障碍与不同SNP位点分型的关系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型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吞咽皮质兴奋性相关遗传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非传统血脂参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概述
    1.2 血脂异常与ASCVD的形成
    1.3 血脂异常的评价参数
    1.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ASCVD的关系
        1.4.1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1.4.2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4.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4.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1.4.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关系
    1.5 总结与展望
第2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2.1 前言
    2.2 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2.2.2 数据收集
        2.2.3 数据的定义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2.3.2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一般资料特点
        2.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的关系
        2.3.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ICAS的关系
        2.3.5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3.1 前言
    3.2 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3.2.2 数据收集和定义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3.3.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资料特点
        3.3.3 非传统血脂参数的三分位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3.3.4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
        3.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作为二分类变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4.1 前言
    4.2 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4.2.3 数据收集和评价
        4.2.4 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定义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4.3.2 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4.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
        4.3.4 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4.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314例脑卒中患者证候类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作者简介

(9)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试验设备
    3.治疗方法
    4.观察指标
    5.统计方法
    6.质量控制
    7.伦理学原则
    8.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1.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的特点
    2.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3.小结
结论
    1.主要研究结论
    2.本研究创新性
    3.本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1.偏瘫步行功能障碍
    2.核心肌群训练
        2.1 概念
        2.2 核心肌群训练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3 核心肌群训练对步行功能的影响
    3.情景互动训练
        3.1 概念
        3.2 情景互动训练在相关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3.3 情景互动训练在步行功能改善中的应用
    4.总结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10)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及与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前言
    (一) 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结论
    (二)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前言
        1 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2 半卵圆中心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三) 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四) 脑白质高信号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脑小血管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前言
    脑小血管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文献综述 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608例脑卒中发病的时间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大数据平台的脑卒中发病的支持性环境影响因素研究[D]. 刘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2]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D]. 张琼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加健.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中医证候要素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研究[D]. 孟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rTMS-FES联合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H反射激活后抑制及足下垂的影响[D]. 姜帅. 天津体育学院, 2021(12)
  • [6]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时效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疗效关系的研究[D]. 易博禹.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罗云. 吉林大学, 2020(03)
  • [8]314例脑卒中患者证候类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宋丽娟.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9]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D]. 周人龙. 青岛大学, 2020(01)
  • [10]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及与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D]. 霍颖超.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608例脑卒中发病时间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