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拟建在建项目信息(部分)(论文文献综述)
白海卫[1](2020)在《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文中认为穿越工程已成为既有地铁线路安全运营的重大风险源之一,从风险评估与控制层面讨论既有地铁线的安全问题,是保障地铁线正常运营和穿越工程顺利实施双方面的基础课题。目前,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领域,由于穿越工程中被穿越对象(既有地铁线)的特殊因素以及参建各方的人员特性因素、管理措施因素等影响要素众多,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及模型建立成为研究的重点;其次,仅从风险源(新建工程)本身角度进行评价或者研究具体的工程控制技术,而忽略从风险承载体系统的角度分析,也将影响穿越工程系统及既有地铁线风险管控的效果。本文统计分析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安全的案例事故,识别了穿越工程中影响既有地铁线安全的风险因素,将穿越工程这一复杂系统分为新建工程子系统、地质环境子系统和既有地铁线子系统,基于对系统的脆弱性定义和特征的研究,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针对既有地铁线的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提出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动态管控体系。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在分析穿越施工对地层、既有地铁线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市典型的新建地铁、新建市政隧洞等穿越既有地铁线工程案例的统计分析,得出了针对既有地铁线的事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穿越工程事故的定义,从新建工程特性、地质环境条件、既有地铁线特性和施工管理四个维度识别了包括新建工程开挖面积、施工工法、与既有地铁距离等六个方面的风险因素,为穿越工程复杂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奠定了基础。(2)基于脆弱性理论,建立了脆弱性评价与风险评价之间的关系,指出风险是扰动作用于具有一定脆弱性的系统后所产生的结果。界定了穿越工程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概念,根据系统脆弱性递次演化规律,提出了脆弱性特征三要素,即暴露度、敏感度和适应度,构建了包含工程技术因素、项目管理因素和人员特征因素在内的脆弱性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了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3)利用突变级数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穿越工程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评价动力学模型,确定了三级评价指标的取值方法和脆弱性评价流程,根据计算所得脆弱性指数的大小,将系统脆弱性分为四个等级。结合风险损失等级和既有地铁线客流因素,建立了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为地下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4)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分别以“建设过程时间维”、“参与主体责任维”和“风险管控过程维”为轴,建立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的三维风险控制立体模型。基于该模型,分阶段讨论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的动态风险控制方法和流程。归纳了穿越工程的设计要点,建立了基于CBR原理的案例库,可开展基于案例的穿越工程设计。给出了设计方案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可实现不同设计方案的定量评价,为复杂工程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将设计方案的BIM模型与有限元软件相结合,实现了新建工程对既有地铁线影响的一体化分析,得出了不同施工步序的分阶段动态控制指标,从而建立了针对既有地铁线安全的风险动态控制体系。并以BIM技术和Bentley协同平台为基本工具,搭建了既有地铁线的风险管控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可实现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安全风险动态管控。(5)针对工程实践中既有地铁线运营管理单位对穿越工程项目群管理的困难,分析了分级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风险管控信息化平台为依托,讨论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具体管控措施,搭建了分级管控的具体流程,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实现了不同风险等级项目的合理化管控,可提高管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控成效。(6)以新建北环水系框架箱涵上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对两个基于案例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脆弱性评价,针对脆弱性指数高的环节改进设计方案,优化提出了适用于框架箱涵上穿既有地铁线的配重顶进法,通过BIM模型和有限元一体化分析,制定了既有地铁线的分阶段变形控制指标和控制措施,工程实施完毕后既有地铁区间隧道上浮变形不到1mm,有效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
周汝思[2](2020)在《风电企业电力上网收费权证券化产品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用电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基于能源结构调整的大环境,风电需求逐步提升。2017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我国要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生物质能等,在发电效率和成本上,早日实现与火电、水电的同等竞争,预计未来风电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项目初始投资规模巨大,风电行业融资需求也相应较大。除了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传统融资方式外,风电企业亟需开拓新的融资渠道。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迅速,其中,基础设施收费权证券化业务更是稳步推进,将未来收费权进行证券化的融资模式,已经在很多基础设施行业得到应用。风电企业也可以把其电力上网收费权进行证券化,募集资金以拓展融资渠道。因此,本文试图在现有基础设施收费权证券化研究的基础上,为风电企业设计一款证券化产品。首先进行理论分析,介绍资产证券化的核心要素和运作模式,探究风电企业实施电力上网收费权证券化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然后根据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面临的融资缺口,确定募集金额和期限,筛选基础资产、安排信用增级和预估信用评级。接着引入参与主体,设计交易结构,成立专项计划。专项计划的稳定性依赖于资产池的现金流,预测电费收入计算现金流入,计算各期证券本息和服务费支出得到现金流出,并设置压力条件,进行现金流量测试,确保专项计划现金流的稳定性。产品设计完成后,本文分析了产品的融资成本和发行效果,发现本期产品降低了融资成本、改善了财务指标、产生了环境效益。因此得出风电上网收费权证券化具有创新风电企业融资形式、提高非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等优点的结论。另外为了提升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本文对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防范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我国基础设施收费权证券化发展迅速,但风电上网收费权证券化产品较少,本文借鉴其它行业收费权证券化的经验,为风电企业设计一款证券化产品,解决其融资难题。在当前能源调整的大背景下,风电上网收费权证券化产品能够创新风电企业的融资形式。预计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风电上网收费权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楼彦宁[3](2020)在《GJ高速公路贷款项目评价研究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上世纪70年代,项目贷款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出现并运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项目贷款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融资方式,并且被充分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大都采用项目贷款的方式。而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资本市场改革也逐渐深入,政府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商业银行其他贷款相比,项目贷款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贷款主体、项目本身及偿债资金来源方面都与其他信贷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如何科学的对项目进行评估,以提高商业银行未来资产效益和信贷风险的控制,是各大商业银行一直讨论的话题。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视角,以参与实际调查的GJ高速公路项目贷款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实际业务角度探索公路项目贷款评价的方式方法。本文首先对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公路贷款项目投资决策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GJ高速公路项目现状,研究了商业银行对项目贷款的一般评价流程与方法,对GJ高速公路项目贷款的投资主体与项目主体进行了微观评价,并结合商业银行对项目评估的管理经验,提出了GJ高速公路项目贷款的可行性结论及实施对策,为公路项目贷款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彭铃[4](2019)在《康乃尔煤制乙二醇投资项目市场分析及财务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5.9%,大幅超过国际公认的50%的警戒线,能源安全成为中央领导人和能源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原料是原油,其供给和原油一样属于高度依赖进口产品。乙二醇作为服装纺织面料、包装箱、包装瓶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连续14年表观消费量平均增速19.22%。进口依赖度长期高于60%,历史最高峰达到83%。由于国内乙二醇市场缺口巨大,煤制乙二醇在2015年左右示范装置成功投产,引发了煤制乙二醇的投资建设热潮。本文研究的康乃尔60万吨乙二醇项目在2015年提出规划,后因各种原因项目没有具体实施,目前有重新启动该项目的计划。但2018年11月至今,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乙二醇的价格产生了剧烈波动,因此需要对本项目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及财务评价,为该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本人结合工作实际,采用PEST分析方法分析了煤制乙二醇的宏观环境,采用五力模型理论分析了乙二醇产业环境。全面统计、整理、分析了目前我国已经投产、在建、拟建乙二醇项目清单,并根据项目目前实际建设进度预测未来五年的产能及产量增长情况。根据聚酯增速与全球GDP增速模型,预测未来乙二醇的需求增速及表观消费量,进而分析未来五年乙二醇的供需平衡。针对行业普遍关心的乙二醇价格趋势,本人根据成本理论和价格形成理论,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乙二醇价格的影响因素,对影响乙二醇价格的主要原材料、下游产品、互补品的价格与乙二醇价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本文对乙二醇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弹性系数法及专家预测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未来乙二醇的价格进行了预测。分析了不同工艺路线不同原材料的生产成本对乙二醇的价格影响。在以上分析基础上,预测了本项目经营成本及营业收入税金等,并编制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等,进行了项目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及企业生存能力分析。论文最后结合本人对该行业的了解及发展趋势,给出了项目投资建议。
朱志成[5](2019)在《HY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及其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企业管理者不可能将其消灭,只能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不同的行业其自身所蕴含财务风险是不同,相比较来说,房地产开发属于财务风险较高的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其在购买土地、规划报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资金问题都可能发生财务危机,同时由于其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其自身的财务风险。再加上近年新一轮的调控政策持续收紧,房地产公司销售变得困难,尤其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由于企业后续资金不足,再加上融资困难,在面临大型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和调控政策的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在新形势下中小房企的财务风险不断升高,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价房地产财务风险的状况,提出高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避免发生财务危机,已成为广大中小房地产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HY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中小型企业,近期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得很不稳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升高,为此,如何评价财务风险,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对HY公司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状况下,文章以HY房地产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财务风险评价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改进,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对HY房地产公司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论文首先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比较详细地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财务风险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分析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次,简要地介绍了 HY公司基本情况及其财务概况,对HY房地产现行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本文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分析了HY房地产公司面临主要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然后,改进现行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建立新的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新模型对HY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范高伟[6](2017)在《“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基础研究 ——基于项目库建设的视角》文中认为2013年间9月到10月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想,统称为“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该《决定》中,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区域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新形势下的改革开放新格局。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了 76大项、270多项有代表性的一系列成果,极大地推进了“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大国角力愈演愈烈,中国面对的发展形势十分紧迫,在这个形势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思路、打开了新的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顺应区域与全球合作潮流,统筹全球经济局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全球性战略,其规划与建设涉及到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直接增加了项目投资与项目建设的难度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整体规划执行、区域协调合作的难度。因此,保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绝不是简单的一个项目的建成,而是必须要做到高瞻远瞩和整体规划,要实现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一批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项目库的建设,项目库建设是广泛应用于各种项目投资中的“基础设施”,对项目投资、项目建设、统筹规划等都具有强大的功能。当前针对“一带一路”战略真正的项目库并没有建设起来,只是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自己建立的项目库。这个简单的项目库目前约有900余个项目,规模超过8900亿元。针对“一带一路”战略整体规划发展与各种项目建设需求而言,目前使用的项目库将不能够满足需求,同时也不能很好发挥项目库应有的作用,而且该项目库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包括框架模式过于简单、项目分类不够明确、功能设计不够完善等。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针对“一带一路”项目库建设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包括项目库门槛、监管、支持办法、金融跟进与部位协调等。为了更好地发挥项目库在“一带一路”项目投资中的重大作用,有必要对项目库进行重新定义与设计,本文对“一带一路”项目库建设进行了重新定义、重新规划与设计,从项目库设计框架、项目筛选与入库、项目分类、审核与储备等角度论证“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库建设的必要性,同时构想了项目库设计规划、提出了项目库建设方法和相关建设政策建议,从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层面完善“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的建设与发展。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内涵、前景及意义进行研究,其次对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情况和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包括国内各地区和沿线各国提出的项目与在建项目等,通过剖析相关建设情况和“一带一路”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存在的风险,包括问题项目上马、优质项目不足以及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政治、宗教、文化与经济等方面的风险,对“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思考。本文试图结合项目投资决策理论以及风险理论对“一带一路”战略投资项目进行评估与筛选,并通过初步构建筛选体系进行项目筛选入库,同时初步构建了“一带一路”项目库框架与结构,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与风险防范提供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构建了真正属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项目库系统框架,论证了项目库建设的必要性以及系统框架的构建;提出了“一带一路”项目库系统中项目分类方法,以及项目库子项目库系统的分类方法,“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具有与国内项目建设不一样的特征,综合考虑不同项目特征采用更合适的分类方法;(2)初步构建“一带一路”投资项目评估与筛选体系,通过项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费用-效果分析以及风险评估等,促进“一带一路”项目入库与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3)提出了将针对“一带一路”项目审核团队及东道国调研团队融入到项目库体系中,完善了项目库整体功能。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针对“一带一路”项目评价与审核建立的指标体系仍需细化和完善;本文并没有涉及项目库系统搭建的计算机与编程技术,只是从项目投资建设角度对项目库建设必要性以及相关模块进行分析与阐述。
范高伟[7](2017)在《项目库建设与“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文中提出"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本文从项目库建设角度出发对"一带一路"有关项目管理、审核、拟定与储备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证,指出当前"一带一路"项目库的缺陷与不足主要包括管理不到位、风险过高与项目审核不严格等问题。然后,从项目库设计框架、项目分类、审核与储备等角度论证"一带一路"项目库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本文构想了项目库设计规划、提出了项目库建设方法和相关建设政策建议,从而使项目库能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
钟洪亮[8](2015)在《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不断深化,我国工业领域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短缺不断演变为产能过剩,并从消费品生产领域蔓延到投资品生产领域,产品市场结束了短缺供给态势,开始不断遭遇有效需求不足约束。一般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规律的优胜劣汰作用机制下,社会平均利润率开始发挥作用,循环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产能过度过剩、绝对过剩、行政性过剩等矛盾层出不穷,经济规制式微与行政干预渐强并驾齐驱,周期性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体制性产能过剩和绝对产能过剩交织并存,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顽疾。进入新世纪以来,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一直是国务院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但至今仍未能有效缓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困局。后改革时代,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转型阶段,产能过剩矛盾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展,从传统制造业、重化工业到一些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有全面性、长期性、顽固性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产能过剩治理的长效机制,系统深化产能过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一致共识。研究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派生物。在国内外学术研究中不断丰富了产能过剩内涵,也深化了对产能过剩的认识,较好地辨识了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过度投资、过度竞争等相关概念关联演化。在对不同过剩经济理论解读、评介中,汲取诊断我国产能过剩矛盾的理论资源,以形成更科学地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历史演进与治理政策绩效,厘清产能过剩矛盾的波动特性与演化特征,从而更好地剖析当前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分别从国家治理转型、地方政府竞争、厂商能力特征与世界市场结构中,深入解析了不同产能过剩形成的一般机理。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治理经验与教训分析基础上,从宏观经济问题的微观视角和微观经济问题的宏观视角出发,提出新时期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的五大方略。
孙洁,徐庆宁[9](2010)在《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及其司法实践述评》文中提出以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为切入点,对我国数据库现行多重法律保护制度及其司法实践进行逐一评述,在分析现行法律制度效用与不足的基础上,对照国际数据库保护新举措,提出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完善与发展建议。如,进一步完善现行相关法律制度、研究和推行我国数据库专门法的建设等。
周智军[10](2009)在《从美国对数据库保护的进程看我国对数据库的保护》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对数据库保护的进程及其实践,从而对我国的相关司法实践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指导我国的相关司法活动有所裨益。
二、中国拟建在建项目信息(部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拟建在建项目信息(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的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
1.2.2 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评估 |
1.2.3 穿越工程的风险评估 |
1.2.4 脆弱性与风险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事故特征及风险因素 |
2.1 隧道开挖引起地层的变形特性 |
2.1.1 横向变形规律 |
2.1.2 纵向变形规律 |
2.2 穿越施工引起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特征 |
2.2.1 穿越施工引起既有结构变形的机理 |
2.2.2 下穿施工引起既有结构的变形 |
2.2.3 上穿施工引起既有结构的变形 |
2.3 北京地区穿越工程案例的统计分析 |
2.3.1 北京地区地层特性分析 |
2.3.2 案例数据的采集 |
2.3.3 案例特征的统计分析 |
2.3.4 既有地铁结构变形特征分析 |
2.3.5 既有地铁结构病害特征分析 |
2.4 穿越施工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因素 |
2.4.1 新建工程的开挖面积和施工工法 |
2.4.2 新建工程与既有地铁线的位置关系 |
2.4.3 工程地质条件 |
2.4.4 既有地铁线的条件 |
2.4.5 管理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3 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及评价指标体系 |
3.1 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 |
3.1.1 穿越工程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
3.1.2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的定义 |
3.1.3 脆弱性特征要素及递次演化规律 |
3.2 脆弱性评估流程 |
3.3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影响因素 |
3.3.1 既有地铁线子系统因素 |
3.3.2 地质环境子系统因素 |
3.3.3 新建工程子系统因素 |
3.4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脆弱性的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模型 |
4.1 突变理论基础 |
4.1.1 突变理论的数学模型 |
4.1.2 突变势函数的基本类型 |
4.1.3 突变级数法 |
4.2 突变理论应用于穿越工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4.3 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 |
4.3.1 评价变量的选取 |
4.3.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 |
4.4.1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4.4.2 后果严重性评价 |
4.4.3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既有地铁线风险动态控制体系 |
5.1 三维立体风险控制模型 |
5.1.1 传统风险控制模式 |
5.1.2 三维立体风险控制基本原理 |
5.2 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
5.2.1 穿越工程设计要点 |
5.2.2 基于案例的穿越工程方案设计 |
5.2.3 设计方案的风险评估 |
5.2.4 既有地铁线动态控制指标的确定 |
5.3 实施阶段的风险动态控制 |
5.4 多方参与风险动态管控的实现 |
5.4.1 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 |
5.4.2 基本模块的设计 |
5.5 既有地铁线的分级风险管控 |
5.5.1 分级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5.2 分级管控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研究 |
6.1 单一工程案例应用 |
6.1.1 案例简介 |
6.1.2 基于CBR的工程方案设计 |
6.1.3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价与方案优化 |
6.1.4 工程实施过程控制与效果 |
6.2 项目群分级管理应用 |
6.2.1 案例的选取 |
6.2.2 风险等级的确定 |
6.2.3 分级管理的控制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风电企业电力上网收费权证券化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和内容 |
四、论文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风电上网收费权证券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 |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二、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
三、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风电上网收费权证券化的必要性 |
一、风电行业的发展概况 |
二、风电行业的融资需求与途径 |
三、风电行业的融资瓶颈 |
第三节 风电上网收费权证券化的可行性 |
一、政府政策的支持 |
二、具有稳定未来现金流 |
三、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旺盛 |
四、其它收费权证券化的先行尝试 |
第二章 A公司风电上网收费权证券化产品设计方案 |
第一节 A公司基本情况 |
一、A公司的股权结构 |
二、A公司的经营概况 |
三、A公司的财务状况 |
第二节 A公司风电上网收费权证券化产品设计背景 |
一、补充项目资金 |
二、公司融资结构介绍 |
第三节 A公司风电上网收费权证券化产品设计思路 |
一、产品的核心要素 |
二、产品的运作模式 |
三、产品的票面利率 |
四、产品现金流分析 |
第三章 A公司风电上网收费权证券化产品分析 |
第一节 产品融资成本分析 |
一、产品融资成本测算 |
二、融资成本比较 |
第二节 产品发行效果分析 |
一、财务效应分析 |
二、环境效应分析 |
第三节 产品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
一、与基础资产有关的风险 |
二、现金流预测风险 |
三、信用风险 |
四、市场风险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GJ高速公路贷款项目评价研究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项目评价相关理论 |
2.1 项目投资含义及特点 |
2.2 项目投资的程序 |
2.3 项目投资决策概述 |
2.4 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决策理论分析 |
第三章 YC银行公路贷款项目评价流程及方法 |
3.1 业务申请流程及方法 |
3.2 调查流程及方法 |
3.2.1 调查准备 |
3.2.2 尽职调查 |
3.2.3 调查分析 |
第四章 GJ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主体评价 |
4.1 GJ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主体基本情况 |
4.1.1 基本信息 |
4.1.2 股东及股权结构 |
4.1.3 组织架构及高管信息 |
4.1.4 信用评级情况 |
4.1.5 银企合作背景 |
4.2 GJ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主体业务情况 |
4.2.1 行业概况 |
4.2.2 行业地位、主要竞争对手及核心竞争力 |
4.2.3 生产经营状况 |
4.3 GJ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主体财务调查及分析 |
4.3.1 资产结构及质量分析 |
4.3.2 负债结构及质量分析 |
4.3.3 现金流量分析 |
4.3.4 盈利能力分析 |
4.3.5 偿债能力分析 |
4.3.6 营运能力分析 |
4.4 GJ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主体评价结论 |
第五章 GJ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主体评价 |
5.1 GJ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5.1.1 项目信息及背景 |
5.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5.1.3 项目审批情况 |
5.1.4 项目生产建设条件及设备技术评价 |
5.1.5 项目建设进度评价 |
5.2 GJ高速公路项目市场评价 |
5.2.1 原材料供求与价格分析 |
5.2.2 产品供求现状分析 |
5.2.3 价格现状分析 |
5.2.4 市场竞争力现状分析 |
5.2.5 产品供需预测分析 |
5.2.6 营销能力分析 |
5.2.7 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评估 |
5.3 GJ高速公路项目财务效益评价 |
5.3.1 投资估算 |
5.3.2 财务评价 |
5.3.3 偿债能力分析 |
5.4 GJ高速公路项目主体评价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2 对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康乃尔煤制乙二醇投资项目市场分析及财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2章 煤制乙二醇投资项目概况 |
2.1 公司概况 |
2.2 投资项目概况 |
2.2.1 乙二醇产品性质及用途 |
2.2.2 生产规模 |
2.2.3 产品方案 |
2.2.4 主要工艺流程 |
2.2.5 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 |
2.2.6 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及筹措 |
第3章 煤制乙二醇市场环境分析 |
3.1 煤制乙二醇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自然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煤制乙二醇产业环境分析 |
3.2.1 产业内现有企业竞争 |
3.2.2 潜在进入者威胁 |
3.2.3 替代品威胁 |
3.2.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2.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6 小结 |
第4章 乙二醇供需平衡及价格预测 |
4.1 乙二醇供需平衡分析 |
4.1.1 全球乙二醇供给与需求现状 |
4.1.2 中国乙二醇供给与需求现状 |
4.1.3 中国乙二醇未来五年需求预测 |
4.1.4 中国乙二醇未来五年供给预测 |
4.1.5 中国乙二醇未来五年供需平衡分析 |
4.2 乙二醇价格预测 |
4.2.1 乙二醇价格与原料原油价格相关性分析 |
4.2.2 乙二醇价格与原料乙烯价格相关性分析 |
4.2.3 乙二醇价格与原料煤价格相关性分析 |
4.2.4 乙二醇价格与下游聚酯产品价格相关性分析 |
4.2.5 乙二醇价格与互补品精对苯二甲酸价格相关性分析 |
4.2.6 全球不同原料成本对乙二醇价格的影响分析 |
4.2.7 乙二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
4.2.8 乙二醇未来价格预测 |
第5章 项目财务评价 |
5.1 财务评价内容及基础数据计算说明 |
5.2 本项目财务报表估算编制 |
5.2.1 产品单耗及总成本估算 |
5.2.2 营业收入及税金计算编制 |
5.2.3 利润表的计算编制 |
5.2.4 资产负债表的计算编制 |
5.2.5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计算编制 |
5.3 财务分析 |
5.3.1 盈利能力分析 |
5.3.2 偿债能力分析 |
5.3.3 生存能力分析 |
5.4 不确定性分析 |
5.4.1 盈亏平衡分析 |
5.4.2 敏感性分析 |
5.5 投资决策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投资估算表 |
附表2 年度总成本费用表 |
附表3 营业收入及税金计算表 |
附表4 利润表 |
附表5 资产负债表 |
附表6 现金流量表 |
(5)HY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及其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务风险的定义 |
2.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
2.1.3 财务风险评价 |
2.1.4 财务风险防范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资本结构理论 |
2.2.3 财务分析理论 |
2.2.4 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方法 |
3 HY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征及其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
3.1.1 房地产开企业的特征 |
3.1.2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
3.2 HY房地产公司概况 |
3.2.1 HY房地产公司简介 |
3.2.2 HY房地产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概况 |
3.3 HY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的现状 |
3.3.1 现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组织管理机构 |
3.3.2 现行财务风险评价的主要指标 |
3.3.3 现行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及流程 |
3.4 HY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不全面,缺乏非财务指标 |
3.4.2 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局限性 |
3.4.3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完整 |
4 HY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4.1 财务风险外部影响因素 |
4.1.1 政策与法律环境 |
4.1.2 宏观经济环境 |
4.1.3 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 |
4.2 财务风险内部影响因素 |
4.2.1 企业经营中的各项财务能力 |
4.2.2 开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4.2.3 财务风险应对能力 |
4.2.4 公司内部管理能力 |
5 HY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
5.1 财务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的流程设计 |
5.2 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依据 |
5.2.2 基于外部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
5.2.3 基于内部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
5.3.1 建立财务风险评价结构模型 |
5.3.2 构建判断矩阵 |
5.3.3 利用方根法计算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
5.4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 |
5.4.1 利用改进后的功效系数法计算定量指标得分值 |
5.4.2 利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定性指标得分值 |
5.5 财务风险等级划分及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
5.5.1 财务风险等级划分 |
5.5.2 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
6 HY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
6.1 改善公司筹资、投资、营运及销售活动,防范财务风险 |
6.1.1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降低筹资风险 |
6.1.2 注重投资可行性研究,降低投资风险 |
6.1.3 完善资产营运制度,提高资产营运能力 |
6.1.4 转变销售政策,克服销售困难 |
6.2 应对政府调控政策风险的措施 |
6.2.1 提高应变能力,把握调控政策走向 |
6.2.2 调整发展思路,探索多元化经营 |
6.3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企业预防财务风险的能力 |
6.3.1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总体思路 |
6.3.2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具体步骤 |
6.3.3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评估报告制度 |
6.4 全面提升财务风险应对能力 |
6.4.1 建立高效的财务风险信息传递制度 |
6.4.2 建立财务风险对策预案制度 |
6.4.3 提高公司管理层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
6.4.4 注重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
6.5 完善公司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组织结构 |
6.5.1 完善会计信息控制制度 |
6.5.2 完善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
6.5.3 执行全面预算制度 |
6.5.4 完善公司组织结构,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HY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2:财务指标评价标准 |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6)“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基础研究 ——基于项目库建设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研究现状和评述 |
2.1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现状 |
2.2 项目投资相关研究现状 |
2.3 项目库相关研究现状 |
2.4 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项目决策理论 |
3.1.1 项目投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基础理论 |
3.1.2 项目投资经济分析 |
3.1.3 项目投资综合评价理论 |
3.2 不确定性与风险理论 |
3.2.1 敏感性分析 |
3.2.2 盈亏平衡分析 |
3.2.3 风险分析与风险防范 |
4 “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决策与入库机制构建 |
4.1 “一带一路”东道国市场分析 |
4.2 申报项目可行性评估 |
4.2.1 投资机会研究 |
4.2.2 初步可行性研究 |
4.2.3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 |
4.3 经济分析 |
4.3.1 项目经济分析步骤 |
4.3.2 项目经济分析指标 |
4.4 风险分析 |
4.4.1 “一带一路”项目风险分析 |
4.4.2 “一带一路”东道国风险分析 |
4.5 “一带一路”项目投资筛选与决策评级指标体系 |
5 “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库设计构想 |
5.1 当前“一带一路”项目库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2 “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库设计构想 |
5.2.1 在建子项目库与精品项目打造 |
5.2.2 拟建子项目库与项目审核 |
5.2.3 储备子项目库及调研团队建设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一带一路”项目筛选体系建设 |
6.2.2 加强“一带一路”项目库系统建设 |
6.2.3 推进项目审核团队与调研团队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项目库建设与“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对“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库建设的考察 |
1. 当前项目库设计及其存在问题 |
2. 在建项目,重在管理 |
3. 拟建项目,重在审核 |
4. 储备项目,重在引导 |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
1. 结论 |
2. 政策建议 |
(8)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困局 |
一、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产能过剩 |
二、产能过剩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三、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其调整化解 |
第二节 国内外产能过剩研究述评 |
一、产能过剩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 |
二、国外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三、国内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与测度方法 |
第一节 马克思过剩经济思想探索 |
一、竞争规律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二、资本循环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 |
三、过剩经济基本特征与周期性循环演化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探赜 |
一、竞争演化、垄断竞争与长期产能过剩 |
二、寡头垄断、厂商博弈与长期产能过剩 |
三、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突围与实践挑战 |
第三节 产能过剩理论在现当代的新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过剩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
二、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的演化与新发展 |
三、不同过剩理论的比较与科学性研判 |
第四节 产能过剩测度趋势及其应用 |
一、国外产能过剩测度的主要方法 |
二、国内产能过剩测度的主要方法 |
三、本研究的测度方法与应用说明 |
第二章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历史演进与治理绩效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产能过剩问题辨识:1978-1991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产能过:1992-2001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第三节 加入WTO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演化:2002—2008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第四节 当前产能过剩基本特征与风险测度:2009-至今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三、当前我国产能过剩次生风险辨识 |
第三章 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
第一节 国家治理转型、宏观经济波动与产能过剩 |
一、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政策诱致与产业组织演变 |
二、宏观经济波动、通货膨胀传导与利润率平均化 |
三、国家治理变迁、资源配置效率与生产能力约束 |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产业规制效应与产能过剩 |
一、辖区资源争夺、税费优惠补贴与地方政府竞争 |
二、产业政策诱导、中央-地方博弈与资源配置效应 |
三、地方官员激励、产业规制偏好与区域产业布局 |
第三节 厂商能力特征、投资风险偏好与产能过剩 |
一、厂商偏好、生产能力趋同与同质陷阱 |
二、厂商合谋、投资行为选择与沉淀成本 |
三、厂商激励、产业组织结构与进出壁垒 |
第四节 世界市场结构、消费能力稀缺与产能过剩 |
一、资本全球化、世界市场结构与经济协调 |
二、市场一体化、消费能力稀缺与产能过剩 |
三、经营国际化、贸易保护主义与产能过剩 |
第四章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治理经验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长期产能过剩 |
一、美国金融危机、资本虚拟化与产能过剩 |
二、欧洲债务危机、产业空心化与产能过剩 |
三、全球性长期产能过剩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一、美国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二、德国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三、日本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第三节 产能过剩治理的国际经验 |
一、产能过剩治理与调控体系 |
二、产能过剩治理与监测预警 |
三、产能过剩治理与法制保障 |
第五章 我国产能过剩治理路径研究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能过剩治理的关键战略 |
二、经济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与消费能力再造 |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
第二节 经济自主创新驱动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
一、自主创新驱动:产能过剩治理的根本路径 |
二、生产方式鼎新: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竞争优势再造 |
三、产业科技革新:生产能力跨越与产业竞争力培育 |
四、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经济战略与产业生态变革 |
第三节 政府—市场关系优化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
一、优化制度引导市场模式,跨越产能过剩体制陷阱 |
二、协同创新地方产业组织,化解产能过剩同构约束 |
三、完善企业退出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长效防范机制 |
第四节 企业组织产能过剩治理能力建设 |
一、创新驱动:企业动态能力获得与产能过剩治理 |
二、治理驱动:企业竞争策略优化与市场瞄准机制重建 |
三、双轮驱动:国内市场质量延展与国际市场容量开拓 |
第五节 法治经济:产能过剩治理的根本道路 |
一、法治精神与治理现代化 |
二、市场深化与法治化保障 |
三、产能过剩治理中的法律手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附录1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
附录2 当前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主要政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图表索引 |
个人简历 |
(9)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及其司法实践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立法现状及其司法实践 |
2.1 着作权法保护 |
2.2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
2.3 合同法保护 |
2.4 商业秘密保护 |
2.5 民法保护 |
3 存在的不足或问题 |
3.1 适用性方面的不足 |
3.2 确定性方面的不足 |
3.3 协调性方面的不足 |
4 国际社会的新举措和我们的对策研究 |
(10)从美国对数据库保护的进程看我国对数据库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库的简介 |
二、美国对数据库的版权保护 |
三、我国对数据库进行版权保护的司法实践 |
(一)阳光公司诉霸才公司反不正当竞争案⑤ |
(二)“华信捷公司与机械信息研究院”案⑨ |
四、对我国数据库版权保护的司法实践的小结 |
四、中国拟建在建项目信息(部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D]. 白海卫.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风电企业电力上网收费权证券化产品设计[D]. 周汝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GJ高速公路贷款项目评价研究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D]. 楼彦宁.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康乃尔煤制乙二醇投资项目市场分析及财务评价研究[D]. 彭铃.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5]HY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及其防范研究[D]. 朱志成. 海南大学, 2019(04)
- [6]“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基础研究 ——基于项目库建设的视角[D]. 范高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7)
- [7]项目库建设与“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J]. 范高伟.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7(01)
- [8]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研究[D]. 钟洪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1)
- [9]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及其司法实践述评[J]. 孙洁,徐庆宁. 图书情报工作, 2010(15)
- [10]从美国对数据库保护的进程看我国对数据库的保护[J]. 周智军. 法制与社会,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