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区低保档案,服务弱势群体

建立社区低保档案,服务弱势群体

一、建立社区低保档案 服务弱势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亮[1](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巩驰[2](2020)在《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完善我国现有住房供应体系、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大规模公共租赁住房陆续建成和入住使用,后期管理工作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公共租赁住房的社会公共福利性质、入住对象的复杂特殊性以及行政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公共租赁住房在使用监督管理和物业社区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必将成为整个住房保障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中小城镇受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人口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管理机制创新不足等自身条件的制约,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加强对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的研究,有助于实现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多方面研究的梳理,界定了中小城镇的概念和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的内容,实地调研了陕西省3个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现状。基于此,采用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了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4个二级评价指标并确定了指标权重,并以此构建了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陕西省3个县域租赁型保障房后期管理水平的评价实践中,验证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分配管理、动态管理、物业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多层次多维度因素共同影响、共同考量的,任何一个环节和因素,都会影响整个后期管理水平,同时还发现后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动态管理和物业管理。最后,立足于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现实状况,借鉴国内外先进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的经验启示,提出健全体系机制、建设智慧小区、加强物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等对策建议,提升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的水平和居住者的生活幸福感。

董晨雪[3](2020)在《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健康养老将健康理念引入养老领域,不仅关注老年群体的物质和生活需要,还关注其医疗照护、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等,强调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统筹协调养老资源,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随着老龄社会的不断深化,健康养老已经成为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呈现不断增长且日益多元趋势,尽管与之相应的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且城乡差异显着的问题。关注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公平的正义,是聚焦老年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在归纳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健康养老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现况,并以江苏省太仓市、合肥市肥西县、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展开调查研究,对其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供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城乡间、还是地区间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健康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差异也有所不同。为此,本文将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归纳为:城乡需求差异显着,统筹协调存在困难;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健康养老有待深化;城乡供给差异显着,共建共享仍需加强;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城乡环境、生活观念存在不同,行为选择存在差异;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健全,供给效果尚未凸显;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发展较晚,相关探索有待加强;养老服务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统筹协调仍需推进。最后,基于罗尔斯的正义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社会福利理论,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分别为:正视差异,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精准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更新理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养老服务权益;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以期能够对我国健康养老的发展提供相关思考,促进我国健康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唐菁阳[4](2020)在《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的类型研究 ——以湘西州社区建设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管理体制的转轨,我国基层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社区日渐成为社会群体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焦点和社会治理的着力点(?)。社区建设已被政府和学界认定为“社会治理的单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社区建设的政策,涵盖了社区政权、社区组织、基层民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在政策引领下,我国各地出现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建设典型,然而这些典型大都出现在沿海地区或长江流域等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民族地区的社区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诸如多元治理主体力量失衡,少数民族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不强,民族特殊性重视不足,民族倾向性资金投入缺乏,民族社区的贫困问题及空间分化,各民族居民之间的信任缺失等等。那么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来观察社区建设,或者说,将社区建设相关政策作为一顶公共政策,民族地区又是如何执行这顶政策的呢?在执行过程中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执行类型?在不同的执行类型中,影响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不同的政策性质会导致不同的执行类型。所以,本文并运用类型学的方法,提出了“自主性”和“损失嵌入性”两个维度,它们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四种社区建设政策,即实质性规制政策、程序性政策、再分配政策与分配性发展政策,他们分别决定了四种执行类型,即合作执行、行政性执行、变通执行与探索性执行,从而构建出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作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博士研究生,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也出于经验材料的可获得性,本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湘西州的社区矫正、社区环境建设、社区低保、社区养老作为四种政策的执行案例。在每顶案例的撰写上,按照政策性质、政策背景与历史沿革、政策执行具体过程、政策执行绩效评价、政策执行逻辑的思路进行案例分析。本研究的结论是,在民族地区,实质性规制政策的执行难度较大,相关权力部门之间基于交易形成“合作执行”,政策执行呈现合作执行的类型;程序性政策的执行偏差往往是由于社区管理体制与社区资源出现了问题,基层官僚采取了行政性执行类型;再分配政策的执行过程最为复杂,政策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有产者”结成优势联盟,导致政策变通执行。分配性发展政策的执行取决于地方积极性与地方资源,往往呈现出探索性执行的行为模式。对于如何将这四种政策执行类型引向有效的执行,本文提出了如下路径。对于实质性规制政策,民族地区政府要充分运用自治权,提升自治能力,发挥宗教信仰、民族习惯法的作用,规范政策执行各主体的行动与衔接,使合作执行朝向实现政策目标的方向进行;对于程序性政策,要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统一的领导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多元治理体系,同时也要在资金、规划、人力、技术等资源上继续加大投入;对于再分配政策,要从政策设计上降低自主空间,优化瞄准机制与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专顶救助政策的衔接,通过监督考核增加优势联盟的道德风险成本;对于分配性发展政策,要鼓励社会主体的参与,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并且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孙瑶[5](2020)在《脱贫攻坚背景下B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巩固和强化脱贫攻坚成果,才能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我国正处于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时期,面对低保对象规模、范围、救助内容不断扩大,贫困人口问题日益复杂的历史背景,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农村低保兜底脱贫政策更好地发挥实效。B镇所在区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经济基础相对雄厚,社会救助资金充足,该地区农村低保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和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效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随着人民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低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低保救助方式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立足于B镇的实际,以其地区农村低保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数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指出在目前脱贫攻坚工作中,B镇农村低保还存在识别对象困难、收入核算困难、管理部门交叉、基层救助力量薄弱、档案管理不规范、低保退出困难、财政压力大等现实问题。同时,从强化低保管理、优化低保救助方式、加强低保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通过提高工作人员能力、调配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引导第三机构优化服务、规范相关管理等方式,打开以政府为核心、社会组织和民众为重要参与力量的农村低保工作新局面,从过程和结果上保证公民生存权乃至发展权的实现,促进B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相关工作的健康、长效发展,以更有力的措施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夏雯瑶[6](2020)在《西部贫困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研究 ——以四川省金口河区为例》文中提出本世纪初,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近二十年以来,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讨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但聚焦农村老年群体生活现状的人却为数不多。一直以来,我国深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长期处于被动、不受重视的地位,农村分配到的社会资源与城市相差甚远,农村老年人在福利上的待遇亦远不及城市老年人,前者的社会福利短缺问题俨然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块短板。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年,推动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向前发展,满足农村老年人切身福利需求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必要举措。须知社会福利一词虽是舶来物,但中国的社会福利萌芽早在农耕文明时期就已出现,经由几千年绵延发展,如今已粗具规模,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体系,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正是这一体系下的分支。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研究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提供了理论基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则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角度——福利供给主体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西部贫困农村的老年人社会福利问题,选取四川省深度贫困县金口河区为调研地点,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人员访谈深入了解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医疗健康、精神文化三方面的福利获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当地政府在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上有一定贡献,但仍存在家庭的供给地位逐步弱化、政府的责任回归不到位、集体的社会福利供给不足、社会组织的供给角色边缘化等问题。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既有传统观念因素、经济与政策因素,又有法律制度因素及管理因素。基于以上原因分析,从形成公平正义的福利理念、制定因地制宜的扶助政策、健全老年人社会福利法律体系和搭建多元主体的供给平台四方面提出了发展西部贫困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对策建议。文末,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对于中国社会福利发展道路的一些拙见,以期为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做出些许贡献。

李颖[7](2020)在《社会工作介入刑释人员社会救助项目反思研究 ——以成都某示范项目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绩,社会的治安秩序逐渐趋于和谐稳定。但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也伴随着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问题,如再犯罪率居高不下。目前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他们在难以适应社会节奏变化的同时又面临着来自社区、社会、家庭等各方的排斥,因此更容易自卑、自暴自弃、并且再次走上犯罪道路。这不仅仅是属于刑满释放人群自身的困境,也是值得整个社会应该去关注的问题。在刑满释放群体中有着更特殊的群体,即“低保刑释”人员,他们大多身体状况不好、生存能力更弱,更急切的需要专业人员提供引导和支持。本文以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社会化问题为背景,以成都市某示范项目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以成都市金牛区210位“低保刑释”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专业的需求评估后,用个案、小组、社区三种社会工作方法介入进行社会救助,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更好的进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反思,指出项目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社会工作介入特殊人群的救助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赵鑫鑫[8](2020)在《保障性住房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研究 ——以广州市金沙洲H社区为例》文中指出城市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在我国,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导致部分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为缓和这一矛盾,广州市大力推行保障性住房政策创新,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了有力的住房保障。但是保障性住房社区本身存在社会资本不足的先天缺陷,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区中重要角色之一,在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从社会资本的结构基础和社会资本的行动基础进行分析。通过参与式观察以及结构访谈方法进行田野调查,深入地探析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会资本现状以及如何培育社会资本,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策略。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社区在发展中存在社会资本结构基础较薄弱,具体表现为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邻里关系紧张、社区参与度低、社区信任不足等发展困境。造成如此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本的缺失,而发展性社会工作致力于促进其生产能力的提升以改善整体处境,并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推动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均衡,强调社会成员在经济发展中获益。因此发展性社会工作有利于培育和提高社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培育和提高有利于缓解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发展困境。

赵戎蓉[9](2019)在《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与发达世界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现象出现时间不长,但中国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因此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老龄化趋势下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下水平。居家养老目前是中国人首选的养老模式,也是政府倡导占主体地位的养老模式。然而,现阶段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独生子女、空巢老人居多,传统的完全由家人(主要是子女)承担照顾所需人力物力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目前的养老需求,因此,急需探索一种社会力量大力支持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使社会化的服务和帮助跟进到老年人家庭,以适应高龄、失能、空巢家庭老人不断增长的现状,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目的:本研究拟在对国内外居家养老照护模式分析和研究基础上,调查城市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探讨重庆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解决途径,结合重庆市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学特征、养老政策等现实条件,从照护服务供给主体、提供的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探讨构建具有操作性的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模式,为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高效、经济、均等的供给提供政策性建议,为养老事业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内容与方法:1.国内外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现状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各国各地区居家养老起源、发展及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了解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梳理我国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提供参考。2.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主要用于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提供者对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和利用情况的认识,影响居家养老照护的相关因素,收集访谈对象对现行政策和体制的看法,以及对建立重庆市城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议,确定重庆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解决途径。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区县每个区县抽取卫计委、民政局、财政局业务相关的工作人员各1人,社区主任、社区医院领导、公立及私立的养老机构负责人各1-2人进行焦点团体小组访谈,每组由6-10人组成,共访谈了8组。3.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老人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重庆市各地区经济水平进行分层,每层选择23个区县(城市)老年人口进行现场调查,调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与需求情况。采用自设问卷,遵循自愿原则,共有1635名65岁以上老人参与了本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情况和养老服务需求。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4.构建城市城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基础上,结合重庆市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养老政策,以新人本主义需要(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ERG)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社区照顾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从照护服务供给主体、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构建城市居家养老照护服务模式。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以日本、北欧三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居家养老模式具有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服务内容丰富多样而专业,非营利组织作用突显等特点。由对国内青岛市、浙江省、香港等地区的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分析发现,仍然存在服务利用率较低,社会参与度较低,服务种类少、水平低等问题。2.焦点小组访谈的结果为:(1)目前国家提倡的“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适应现实需求,但还没有一种适合于重庆的成熟的居家养老模式。(2)居家养老照护需求的内容包括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和死亡丧葬。(3)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居家养老照护还未找到合适的运行模式;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医养护康分离;社会知晓率低;对老年人吸引不够,对社会资源缺乏吸引。(4)影响居家养老照护质量的因素有:尊老爱老氛围不浓;制度法规不健全;宣传力度不足;配套资源不足;养老观念陈旧。(5)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构建的建议:完善制度建设与法规保障;整合资源;培养吸引专业人才;培育养老市场;引导观念转变。3.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53份,有效回收率94.98%,调查发现:55.96%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29.49%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老人最能接受的养老方式还是居家养老,性别、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子女数量、与子女居住距离及月收入对老年人口选择养老方式有影响。有一半(50.80%)的老人享受过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另一半老人(49.20%)未享受过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63.22%的老人对社区目前提供的老年服务很满意或基本满意。42.37%的老人希望得到长期照顾服务,41.08%的老人希望得到应急情况呼叫服务,16.55%的老人希望得到短期托付服务。老人希望得到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内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健康咨询和指导(63.43%)、生活护理(53.77%)、营养膳食指导(40.37%)。仅33.29%的老人表示愿意购买有偿居家服务,医疗付费方式、收入和健康状况都是是否愿意购买有偿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4.模式构建的内涵与要素:从照护服务供给主体、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构建了城市居家养老照护模式。政府、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家庭是基本的供给方。居家养老照护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与死亡丧葬。以“互联网+”作为照护供给方式,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居家养老提供全面快捷、灵活机动、低成本的居家养老服务。从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照护配套法律法规制度,整合供给侧资源,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等处着手进行配套保障。结论:1.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居家养老模式,但受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能直接复制这些区域的模式和经验。2.可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与法规保障,整合医养各方面资源,培养吸引专业人才,引导社会转变养老观念,积极培育养老市场来解决目前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中存在的问题。3.老年人口的照护服务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呈现多层次多元化态势,完善的健康支持是目前居家养老照护中最急迫的需求,应加强对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宣传引导,优化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内容需要,改革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吸引更多的护理人才。4.构建了包含供给主体、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的重庆市城市居家养老照护模式,为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提供了政策性建议,为探索更适合重庆市市情的养老模式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运行框架。

龙时[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反贫困问题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视反贫困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贫困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但与此同时,在社会救助的体制和机制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加以解决和完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2章,社会救助的相关概念。主要是对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进行了论述。第3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实践总结和理论归纳,对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指导思想进行了阐述。第4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活和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生活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5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教育和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教育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6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产和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生产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和效果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7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主要是对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并通过从整体上分析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建立社区低保档案 服务弱势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社区低保档案 服务弱势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2)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2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中小城镇
        2.1.2 公共租赁住房
        2.1.3 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保障理论
        2.2.2 公平分配理论
        2.2.3 动态管理理论
        2.2.4 社区参与理论
        2.2.5 产权理论
3 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调研与现状分析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内容
        3.1.2 调研方法
        3.1.3 问卷设计
        3.1.4 抽样调查样本选择
        3.1.5 调研实施
    3.2 调研小区基本情况
        3.2.1 洛南县阳光庭园保障房小区
        3.2.2 石泉县竹尔湾保障房小区
        3.2.3 澄城县安馨园保障房小区
    3.3 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现状分析
        3.3.1 体制机制建立现状
        3.3.2 分配管理现状
        3.3.3 动态管理现状
        3.3.4 物业管理现状
        3.3.5 资产管理现状
4 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4.1 评价要素
        4.1.1 评价目标
        4.1.2 评价对象
        4.1.3 评价原则
        4.1.4 评价方法
    4.2 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4.2.2 评价评语集确定
        4.2.3 评价指标权重集确定
    4.3 评价过程的实施
    4.4 评价结果总体分析
        4.4.1 评价结果总体分析
        4.4.2 各子过程评价结果分析
5 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经验
    5.1 国外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经验
        5.1.1 新加坡经验
        5.1.2 美国经验
        5.1.3 德国经验
    5.2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经验
        5.2.1 西安经验
        5.2.2 杭州经验
        5.2.3 成都经验
6 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对策建议
    6.1 分配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6.1.1 健全行政体制机制
        6.1.2 完善分配政策制度
    6.2 动态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6.2.1 强化房屋使用监管
        6.2.2 提高房屋退出效率
    6.3 物业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6.3.1 创新物业管理方式
        6.3.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6.4 资产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6.4.1 推进共有产权实施
        6.4.2 加大租金收缴力度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健康养老是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式
        (二)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三)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但仍不平衡、不充分且城乡差异显着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评述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调查分析法
        (三) 数据分析法
        (四) 对比分析法
        (五) 归纳总结法
    五、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一) 研究内容
        (二) 技术路线图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工具
    一、基本概念
        (一) 健康
        (二) 老年健康
        (三) 养老
        (四) 健康养老
        (五) 健康养老服务
        (六)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七)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
    二、理论工具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 正义论
        (三) 社会福利理论
第二章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一、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一) 宏观需求
        (二) 中观需求
        (三) 微观需求
    二、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一)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现状
        (二)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投入供给现状
第三章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比分析——基于三个地区的调查
    一、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情况
        (一) 数据来源
        (二) 样本基本情况
        (三)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四)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二、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情况
        (一) 信息来源
        (二) 三个地区推进健康养老服务的背景
        (三)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四)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分析
    三、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比分析
        (一) 总体服务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
        (二) 城乡间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
        (三) 地区间城乡供需差异有所区别
第四章 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 城乡需求差异显着,统筹协调存在困难
        (二) 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三) 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健康养老有待深化
        (四) 城乡供给差异显着,共建共享仍需加强
    二、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城乡环境、生活观念存在不同,行为选择存在差异
        (二) 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健全,供给效果尚未凸显
        (三) 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发展较晚,相关探索有待加强
        (四) 养老服务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统筹协调仍需推进
第五章 基于差异的正义——构建我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
    一、正视差异,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一) 建立覆盖全民的统一的健康养老制度
        (二) 构建“基本+补充”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二、精准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
        (一) 扎根健康养老实际需求
        (二) 夯实健康养老基础建设
        (三) 完善健康养老服务内容
        (四) 加强健康养老人才保障
        (五) 优化健康养老资源配置
    三、更新理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养老服务权益
        (一) 深化健康养老研究探索
        (二) 推进健康养老理念传输
    四、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
        (一) 统筹配置城乡养老资源
        (二) 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三) 协调区域健康养老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后记

(4)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的类型研究 ——以湘西州社区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政策类型与政策执行
        (二) 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相关研究
        1. 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的特殊性
        2. 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的经验与对策
        (三) 民族地区社区建设相关研究
        1. 国外关于民族地区社区建设的研究
        2. 国内关于民族地区社区建设的研究
        (四) 社区建设政策相关研究
        (五) 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政策执行分析框架
    一、概念界定
        (一) 社区建设与社区建设政策
        1. 社区建设
        2. 社区建设政策
        (二) 政策执行及社区建设政策执行
        (三) 民族地区
    二、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与案例选择
        (一) 理论根基
        1. 行动者的参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2. 政策执行中的央地关系:戈金的府际间政策执行沟通模型
        3. 民族社区建设的价值内核:民族区域自治理论
        (二) 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
        1. 分析框架的构建
        2. 基本假设
        (三) 案例选择
        1. 湘西简介
        2. 政策案例的选取
第三章 实质性规制政策的执行类型分析:以湘西州社区矫正为例
    一、作为实质性规制政策的社区矫正政策
        (一) 实质性规制政策
        (二) 我国社区矫正的政策背景与历史沿革
        1. 社区矫正的勃兴
        2. 社区矫正的历史沿革
    二、湘西州社区矫正政策执行过程
        (一) 湘西州社区矫正机构体系
        (二) 各行动主体的权力资源
        (三) 社区矫正中官方政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
        (四) 案例说明
        1. 社区矫正人员重犯的化解
        2. 社区矫正人员规范训练
        (五) 湘西州社区矫正政策执行的绩效评价
    三、湘西州社区矫正政策执行类型分析
        (一) 社区矫正政策的损失嵌入性和自主性
        1. 社区矫正政策具有较强的损失嵌入性
        2. 社区矫正政策具有较弱的自主性
        (二) 湘西州社区矫正政策执行逻辑:合作执行
    四、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 程序性政策的执行类型分析:以湘西州社区环境建设为例
    一、作为程序性政策的社区环境建设
        (一) 程序性政策
        (二) 社区环境建设的背景及历史沿革
        1. 社区环境建设的时代背景
        2. 社区环境建设的实践历程
    二、美丽湘西在社区中的执行
        (一) 社区管理体制
        (二) 资源支撑
        (三) GD社区建设美丽湘西的政策过程
        1. GD社区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
        2. GD社区环境建设的主要行动
        3. GD社区环境建设的经验
        (四) 社区开展美丽湘西建设工作评价
        1. 社区开展美丽湘西工作效果评价体系简述
        2. 社区开展美丽湘西工作评估过程
        3. 社区开展美丽湘西工作评估结果分析
    三、湘西州社区环境政策执行类型分析
        (一) 美丽湘西政策的损失嵌入性与自主性
        1. 美丽湘西政策具有较低的损失嵌入性
        2. 美丽湘西政策具有较低的自主性
        (二) 社区建设美丽湘西的行动逻辑:行政性执行
        1. 管理体制机制在社区建设美丽湘西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2. 资源支撑不足限制了美丽湘西的有效执行
    四、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再分配政策的执行类型分析: 以湘珏州社区低保政策执行为例
    一、作为再分配政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 再分配政策
        (二) 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演进过程
    二、湘西州农村社区低保运行过程
        (一) 湘西农村社区低保政策的执行类型
        (二) 农村社区低保政策执行过程一以D社区为例
        (三) 湘西州农村社区低保政策执行效果评价
        1. 指标体系的设计
        2. 选取区域、数据的获取与基本信息
        3. 湘西州农村社区低保政策执行绩效结果
    三、湘西州农村社区低保政策执行类型分析
        (一) 社区低保政策的损失嵌入性与自主性
        1. 社区低保政策具有较强的损失嵌入性
        2. 社区低保政策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二) 湘西社区低保政策行动逻辑:变通执行
        1. 农村社区低保政策执行中各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
        2. 优势联盟的形成及影响
    四、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分配性发展政策的执行类型分析:以湘西州社区养老为例
    一、作为分配性发展政策的社区养老政策
        (一) 分配性发展政策
        (二) 社区养老的政策历程
    二、湘西州社区养老政策执行过程
        (一) 福利供给者的职责发挥与探索性行动
        (二)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项目案例:从老年饭桌到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三) 湘西州社区养老政策执行效果评价
        1. 指标体系的设计
        2. 选取区域、数据的获取与基本信息
        4. 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评价
        5. 对社区养老供给工作的评价
        6. 湘西社区养老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三、湘西州社区养老政策执行类型分析
        (一) 社区养老政策的损失嵌入性与自主性
        1. 社区养老政策具有较低的损失嵌入性
        2. 社区养老政策具有较高的自主性
        (二) 湘西社区养老政策行动逻辑: 探索性执行
        1. 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2. 资源配置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影响
    四、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比较案例总结
    二、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一: 社区田野调查访谈提纲
附录二: 问卷调查
附录三: GD社区田野调查报告
    一、GD社区简介
    二、GD社区之发现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脱贫攻坚背景下B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3.1 文献分析法
        0.3.2 案例研究法
        0.3.3 个案访谈法
    0.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0.4.1 论文的创新点
        0.4.2 论文的不足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概念界定
        1.1.1 脱贫攻坚
        1.1.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2 理论基础
        1.2.1 福利经济理论
        1.2.2 政府失灵理论
        1.2.3 市场失灵理论
2 脱贫攻坚背景下B镇农村低保工作基本情况
    2.1 B镇农村低保发展历程及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成效
        2.1.1 B镇农村低保发展历程
        2.1.2 B镇农村低保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成效
    2.2 脱贫攻坚背景下B镇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
        2.2.1 救助对象识别精准性不高
        2.2.1.1 救助对象识别难
        2.2.1.2 家庭收入核算难
        2.2.2 经办机构救助能力较弱
        2.2.2.1 基层救助力量薄弱
        2.2.2.2 救助管理部门混乱
        2.2.2.3 档案管理不规范
        2.2.2.4 政府财政压力日益增大
        2.2.3 救助申请、退出程序不完善
        2.2.3.1 民主评议流于形式
        2.2.3.2 退出低保难
3 脱贫攻坚背景下B镇农村低保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1 低保救助组织管理不到位
        3.1.1 过于强调政府的责任
        3.1.2 经办人员工作能力有限
        3.1.3 经办部门职责落实不到位
        3.1.4 各项政策统筹力度不足
    3.2 低保救助方式过于简单
        3.2.1 救助对象识别方法简单
        3.2.2 救助类型和救助项目简单
    3.3 低保救助有关制度不健全
        3.3.1 救助标准调整制度不健全
        3.3.2 退出救助机制不建全
        3.3.3 失信惩罚制度不健全
        3.3.4 救助领域法律制度不健全
4 脱贫攻坚背景下B镇农村低保工作发展对策建议
    4.1 加强救助制度建设
        4.1.1 构建大救助工作机制
        4.1.2 完善救助征信制度
        4.1.3 完善分类退出制度
        4.1.4 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4.1.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2 加强低保救助管理
        4.2.1 提高经办人员工作能力
        4.2.2 强化政策落实监管
        4.2.3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4.2.4 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
    4.3 优化低保救助方式
        4.3.1 科学制定救助标准
        4.3.2 完善综合信息平台
        4.3.3 健全专项救助类型和项目
        4.3.4 推进发展性救助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西部贫困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研究 ——以四川省金口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五、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西部贫困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西部贫困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福利
        二、老年人社会福利
        三、贫困
    第二节 西部贫困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第三节 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发展历程概述
        一、发展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必要性
        二、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发展脉络
        三、当前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整体状况描述
第二章 金口河区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研究金口河区老年人社会福利问题的普遍意义
    第二节 金口河区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基本政策
    第三节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
    第四节 调研对象的福利情况分析
        一、日常生活方面
        二、医疗健康方面
        三、精神文化方面
第三章 金口河区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家庭:供给主体地位逐步弱化
        一、子女赡养水平不断降低
        二、家人陪伴时间减少
    第二节 政府:责任回归不到位,扶持力度不足
        一、福利机构设置不合理
        二、福利政策未考虑地域性
    第三节 集体:社会福利供给不足
        一、村委会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
        二、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性收入有限
    第四节 社会组织方面:供给角色边缘化,作用发挥有限
        一、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常态体系未建立
        二、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
第四章 金口河区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传统观念因素
        一、传统执政观念上的城乡失衡导致福利二元化
        二、老年人自身的福利意识淡薄
    第二节 经济与政策因素
        一、贫困县落后的经济基础造成福利发展滞后
        二、计划生育政策下家庭规模小型化导致家庭福利供给减弱
    第三节 法律制度因素
        一、现行社会福利法律体系不健全
        二、系统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专门法缺失
    第四节 管理因素
        一、政府福利部门管理欠佳导致扶持力度不足
        二、双重管理体制导致社会组织参与有限
        三、集体经济管理不规范导致供给不足
第五章 发展西部贫困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转变福利观念:形成公平正义的福利理念
        一、构建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均衡发展的福利观
        二、重视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社会福利诉求
    第二节 弥补区域差异:制定因地制宜的扶助政策
        一、开发地方特色扶助项目
        二、福利资源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三、做好福利供给与脱贫攻坚的协调工作
    第三节 完善法制建设:健全老年人社会福利法律体系
        一、修订现行法律中有关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容
        二、制定系统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专门法
    第四节 划分权责范围:搭建多元主体的供给平台
        一、建立区县级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管理机构
        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结语
    一、总结
    二、关于中国社会福利发展道路的讨论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硕博论文类
    四、电子文献类
    五、报刊类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一 J区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民政局及老龄办相关人员访谈提纲

(7)社会工作介入刑释人员社会救助项目反思研究 ——以成都某示范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低保刑释”人员
        1.4.2 社会救助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资料收集方式
        1.5.3 理论基础
    1.6 本文创新点
二、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与项目设计
    2.1 需求评估
        2.1.1 改善生活状况的需求
        2.1.2 融入社会的需求
        2.1.3 实现人生价值需求
    2.2 评估结果分析
        2.2.1 “低保刑释”人员的再就业存在许多困境
        2.2.2 社区对“低保刑释”人员的帮扶以行政服务为主、服务内容单一
        2.2.3 “低保刑释”人员家庭关系不和谐、支持网络不完善
        2.2.4 “低保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途径单一、且自身参与率不高
    2.3 项目设计
        2.3.1 项目背景
        2.3.2 服务思路和目标
        2.3.3 服务计划
        2.3.4 对于项目设计的反思
三、项目初期研究与反思
    3.1 对服务对象的调查研究
        3.1.1 调查方式
        3.1.2 调研数据分析
    3.2 项目预期效果及反思
        3.2.1 项目预期效果
        3.2.2 项目初期反思
四、项目服务开展过程与反思
    4.1 个案服务开展过程与反思
        4.1.1 保持专业关系的重要性
        4.1.2 多次澄清的重要性
        4.1.3 及时介入的重要性
        4.1.4 总结与反思
    4.2 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反思
        4.2.1 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重要性
        4.2.2 活动设计的合理的重要性
        4.2.3 多角度看待小组成效的重要性
    4.3 社区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反思
        4.3.1 绿色环保主题社区活动
        4.3.2 义工进我家社区活动
五、项目评估与反思
    5.1 项目中期评估
        5.1.1 项目产出评估
        5.1.2 项目成效评估
    5.2 项目末期评估
        5.2.1 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
        5.2.2 小组工作的服务效果
        5.2.3 社区工作的服务效果
        5.2.4 工作人员座谈会
    5.3 项目整体评估与反思
        5.3.1 对于项目介入过程的评估
        5.3.2 对于项目介入效果的评估
        5.3.3 反思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8)保障性住房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研究 ——以广州市金沙洲H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关于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研究
        2.关于社区与社会资本的研究
        3.关于保障性住房社区社会资本的研究
        4.关于社会工作与社会资本的研究
        5.研究述评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方法
        1.参与观察
        2.半结构访谈
        3.无结构访谈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1.研究思路
        2.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保障性住房社区
        2.社会资本
    (二)理论基础
        1.社会资本理论
        2.发展性社会工作理论
    (三)理论适用性分析
    本章小结
三、H社区社会资本现状
    (一)H社区概况
        1.区位结构
        2.群体特征
        3.组织特征
        4.文化特征
    (二)H社区的社会资本结构基础
        1.社会支持系统
        2.邻里关系
        3.社区参与度
        4.社区信任
    本章小结
四、H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的策略与成效
    (一)激活社区内资源
        1.改善居民关系
        2.提升居民参与能力
        3.搭建社区支持网络
    (二)链接社区外资源
        1.就业项目:链接域外人力资源
        2.就学项目:链接域外教育资源
        3.就医项目:链接域外医疗资源
    (三)培育社区自组织
        1.培育困境妇女社区自组织
        2.成立多支社区义工团队
        3.联动社区基金发展社区自组织
    本章小结
五、H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的困境
    (一)社会资本结构基础的困境
        1.社会资源难以做到结构性公平分配
        2.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同质化强
    (二)社会资本行动基础的困境
        1.社区内资源激活存在难度
        2.社区外资源链接缺乏渠道
        3.社区自组织发展面临困境
    本章小结
六、社会工作培育保障性住房社区社会资本的建议
    (一)社会功能发挥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弥补社区结构基础的缺陷
        1.开发就业创业项目计划
        2.立足政策国情发挥党建优势
        3.重视社区支持网络搭建
    (二)强调以社区为本的实践策略,提高社区行动基础建设
        1.完善特色项目:发展社区共同体
        2.开展社区活动: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3.开发服务项目:培养和睦邻里关系
    (三)重视社区组织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大力发展社区建设
        1.规范社区自组织培育流程,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2.拓展社区自组织平台建设,增强组织经济能力
        3.提高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发挥社区建设功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社区居民
附录2 访谈提纲——居委会
附录3 访谈提纲——社工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假设
    1.6 研究方案
第二章 国内外居家养老照护现状分析
    2.1 国外居家养老照护现状分析
    2.2 国内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经典案例分析
    2.3 重庆市的养老地域特色与居家养老服务经典案例分析
第三章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3 研究过程
    3.4 研究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老人照护需求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
    5.1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原则
    5.2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初步构建与解读
    5.3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论证及修订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居家养老照护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救助的相关概念
    2.1 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内容
        2.1.1 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
        2.1.2 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2.2 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2.2.1 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2.2.2 资金来源的单一性
        2.2.3 享受对象的有限性
        2.2.4 保障生活的最低性
        2.2.5 资格审查的严格性
    2.3 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
        2.3.1 直接功能
        2.3.2 间接功能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3.1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
        3.1.1 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的发展历程
        3.1.2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
    3.2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救助思想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救助思想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活和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4.1 新型生活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4.1.1 城市生活社会救助制度
        4.1.2 农村生活社会救助制度
    4.2 新型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4.2.1 城镇医疗社会救助制度
        4.2.2 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制度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教育和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5.1 新型教育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5.1.1 中小学教育社会救助制度
        5.1.2 高等教育社会救助制度
    5.2 新型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5.2.1 廉租住房
        5.2.2 经济适用房
        5.2.3 公共租赁房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产和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6.1 新型生产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6.1.1 城市生产社会救助制度
        6.1.2 农村生产社会救助制度
    6.2 新型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6.1.1 灾害社会救助的概述
        6.1.2 现代灾害社会救助制度
第7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7.1 取得的成就
        7.1.1 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权益初步确立
        7.1.2 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7.1.3 社会救助法制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7.1.4 社会救助力度持续增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7.2.1 社会救助标准偏低和覆盖面偏窄
        7.2.2 社会救助制度分割影响了社会救助整体效能的提高
        7.2.3 社会救助经费保障与责任分担机制尚未规范
    7.3 解决社会救助存在问题的对策
        7.3.1 全面确立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权益
        7.3.2 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7.3.3 建立中央与地方政策责任分担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成果
后记

四、建立社区低保档案 服务弱势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2]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研究[D]. 巩驰.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D]. 董晨雪. 苏州大学, 2020(03)
  • [4]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的类型研究 ——以湘西州社区建设为例[D]. 唐菁阳. 山东大学, 2020(02)
  • [5]脱贫攻坚背景下B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瑶.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西部贫困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研究 ——以四川省金口河区为例[D]. 夏雯瑶. 上海大学, 2020(03)
  • [7]社会工作介入刑释人员社会救助项目反思研究 ——以成都某示范项目为例[D]. 李颖.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保障性住房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研究 ——以广州市金沙洲H社区为例[D]. 赵鑫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D]. 赵戎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 龙时. 吉林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建立社区低保档案,服务弱势群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