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恶性肿瘤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博伦[1](2021)在《土壤锗赋存形态及植物可利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锗是一种准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纤、新能源、红外光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锗的生理功能和生态效应倍受社会关注。在医疗领域,有机锗(如Ge-132)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治疗恶性肿瘤和艾滋病;在农业领域,土壤中适宜浓度的锗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品质、产量和耐盐性,而高浓度的锗具有生物毒性。近年来,富锗农业和植物采矿技术的兴起使土壤锗的有效性越来越受社会广泛关注。土壤锗的生物有效性/毒性并非仅与总锗浓度有关,更主要取决于锗的赋存形态。土壤锗形态和有效态分析方法的不成熟限制土壤锗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建立锗形态分析方法,探究土壤锗的迁移转化机制和生物有效性评价对锗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同时也为开发富锗农业和评估锗环境风险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从锗的环境地球化学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土壤锗形态“四态”顺序提取法,结合土壤老化试验和有机锗络合实验,探究有机质对锗活动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通过对浙江省高锗地区土壤的锗形态分析,探究土壤中锗的形态分布特征、迁移转化机制及植物可利用性,并结合水稻锗数据综合评价了DGT提取有效锗的效果。论文取得以下主要进展:1.建立了土壤锗形态的“四态”顺序提取法和土壤有效锗的测定方法。根据锗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环境行为,将土壤锗形态分为四种操作定义的形态,分别为活动态、有机结合态、非晶态和残渣态。并基于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建立了土壤有效锗测定方法。在DGT装置中采用铁膜作为吸附膜,以1 mol/L HNO3溶液作为洗脱液,并测定了扩散膜中锗元素的扩散系数。2.利用土壤老化试验和腐殖质络合试验,证实土壤有机质对锗活动性的双重影响和可能机理。通过土壤老化实验发现,外源锗进入土壤后迅速转化为有机态锗和非晶态锗。在有机质较低的条件下,非晶态铁氧化物对锗的吸附作用是影响锗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有机质含量较高条件下,有机质对锗的结合作用占据主导作用,且受氧化还原条件的制约。利用水稻土的腐殖质络合试验证实了腐殖质对锗的活动性的双重影响。锗-胡敏酸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大于锗-富里酸络合物,富里酸对锗的络合容量高于胡敏酸。在有机质中,腐殖质中的胡敏酸通过与锗形成稳定络合物限制了土壤锗的活动性,相反,腐殖质中富里酸通过形成易溶性的活泼络合物从而提高土壤中锗的活动性和迁移能力。3.查明了浙江省高锗地区土壤锗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和土壤锗形态分布特征,探究了锗形态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土壤有效锗方法效果。浙江省4个典型的高锗地区土壤整体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锗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浦江高锗地区(1.86 mg/kg)>龙游高锗地区(1.77 mg/kg)>江山高锗地区(1.65 mg/kg)>长兴高锗地区(1.49 mg/kg)。长兴和江山的土壤总锗含量主要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而龙游和浦江的土壤锗含量受土壤成土母质的控制。4个高锗地区的土壤锗形态分布特征相似,依次为残渣态锗(91.85%)>非晶态锗(3.83%)>活动态锗(2.69%)>有机结合态锗(1.63%)。残渣态锗是土壤中锗的主要形态(大于90%),不稳定形态锗(活动态锗、有机结合态锗和非晶态锗)占比约10%。在土壤风化过程中,随着土壤中锗的流失,不稳定态锗的占比逐渐增多。土壤p H值和Eh值对土壤中不稳定态锗内的动态平衡影响较大。非晶态锗具有潜在的植物可利用性,而有机态锗具有较高的植物可利用性,有机质中的富里酸与锗的络合作用有利用植物对锗的吸收和积累。土壤活动态锗和有机结合态锗是土壤溶液中锗的主要来源。与传统的化学浸提法相比,DGT测定的土壤有效锗含量可以更好地表征土壤锗的植物有效性。
胡春琴[2](2017)在《生态补碘与地域分异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全民食盐补碘的方式虽然对防治碘缺乏病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本文以浙江省为例,调查分析沿海平原和内陆山区蔬果、牛奶中碘含量的区域差异;建立补碘区划指标体系,综合探讨生态补碘策略;同时选择缺碘地区的丽水碧湖盆地作为试验基地,探究应用海藻外源碘肥在大田条件下大规模培育富碘蔬果、粮食以实施生态补碘的可行性,从而为因地制宜进行生态补碘,制定补碘方案以代替食盐补碘,预防碘缺乏和碘过量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采集自沿海姚江河谷平原和内陆丽水碧湖盆地的蔬果样品碘含量分析显示,沿海地区蔬果碘含量均大于内陆地区,且部分差异显着。蔬菜碘含量表现出叶菜类蔬菜>茎菜类蔬菜>果实类>根菜类蔬菜的特点。无论沿海或内陆,叶菜类蔬菜的菠菜和茎菜类蔬菜的芹菜都表现出较高碘含量。而浙江省不同地区牛奶碘含量测试结果在0.081~0.479 mg/L之间,且表现出平原>山区的特点。综合考虑水土碘含量背景、地形及区位、居民碘营养状况等因素以及膳食碘摄入量的情况下,建立浙江省生态补碘分区指标体系。采用专家问卷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应用GIS技术绘制浙江省补碘区划图。分析结果显示,从沿海至内陆,舟山群岛,宁波穿山半岛区,象山半岛区,台州和温州平原地带水土环境及食物碘丰富,为自然补碘区;杭嘉湖平原地区,宁绍平原大部分地区,台州、温州沿海低山丘陵地区为轻度补碘区域;天目山区,金衢盆地,会稽山区,天台山区西部,南雁荡山区为中度补碘区域;白际山区,千里岗山区,仙霞岭山区,洞宫山区,大盘山区由于地势高且地处内陆,为重点补碘区域。在内陆丽水碧湖盆地的蔬果、粮食样品海藻碘肥强化实验表明,水稻以及丝瓜、茄子、豇豆、毛豆、黄瓜、西瓜、番茄等多种果类蔬菜和水果作物,能够通过施用外源碘肥有效地提高其食用部位碘含量,且按日常消费量都可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成人150μg/d的碘需求量。低剂量外源碘(0.375 kg/hm2)对水稻及蔬果可食部位碘含量增加效果不明显,高浓度外源碘(≥3.000 kg/hm2)对部分蔬果碘含量积累产生抑制作用,1.500 kg/hm2可作为大田作物碘强化的推荐施碘量。
宋明义,刘建新,黄春雷[3](2012)在《浙北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物学效应》文中提出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富硒区研究,发现区内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在环湖平原区,土壤具有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表现为土壤酸性,土壤硒全量0.3~0.5 mg/kg,有机质含量高、重金属含量低,土壤质地较黏重,土壤硒与有机质关系密切,而与土壤pH相关性不明显等特点。在土壤有机质丰富和氧化条件下,农产品中硒含量较高,重金属低于限量标准,具有较好的开发远景。
宋明义,蔡子华,黄春雷,胡艳华,王加恩[4](2011)在《杭嘉湖平原区富硒土壤特征与成因分析》文中提出通过对浙北杭(州)嘉(兴)湖(州)平原区富硒土壤的研究,发现区内富硒土壤环太湖周围不连续地分布,土壤硒全量主要在0.3~0.5 mg/kg,平均值为0.389 mg/kg,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037和9.4%;土壤硒与土壤有机质关系密切(n=779,r=0.550),而与土壤pH不相关;土壤在有机质丰富和氧化条件下,农产品富硒效果好。在对富硒土壤成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湖沼相富硒土壤新类型。
蔡子华,宋明义,简中华,冯雪外,郑文,黄春雷,董岩翔[5](2011)在《浙江龙游某食道癌高发区的地质环境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排除法、对比法和追源法,在对浙江龙游某食道癌高发区的癌症发病情况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涵盖地质背景、土壤理化条件、土壤地球化学以及饮用水源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经调查发现,病区土壤母质为白垩纪模环凹陷湖沼相沉积物,与低发区相比,高发区土壤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高,饮用水中亚硝酸盐、氨氮、硝酸盐超标率达80%。进一步研究认为,土壤粘重导致井水滞留和亚硝酸盐等超标,是研究区食道癌高发的诱因,尤其是一户一井的饮水方式使病情更加严重,食道癌死亡率由饮用地表水时的50/10万上升为269/10万,远大于国家死亡标化率10.02/10万,全国罕见。
蔡子华,宋明义,胡艳华,黄春雷,王加恩[6](2011)在《湖沼相富硒土壤的发现及其生态学意义》文中提出通过对浙北平原土壤调查与研究,发现一种新类型富硒土壤,其特征为环太湖周边断续出现。土壤硒全量为(0.0841.296)×10-6,平均值为0.399×10-6,标准离差为0.037,变异系数为0.094;土壤有效硒与有机质关系密切,与土壤pH不相关;在土壤有机质丰富和氧化条件下,稻米、玉米、豆类和叶菜类等农产品富硒效果较好。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富硒土壤的形成与湖沼相沉积有关,据此提出湖沼相富硒土壤新类型。
崔冬霞[7](2011)在《江油市大康镇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残留农药、化肥污染、污水灌溉呈蔓延趋势,农产品品质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若干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实行“绿色壁垒”,给国家、企业、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土地质量环境底数不清,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布局缺乏基础依据。因此,实现科学的农业规划、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查明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状况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以环境地球化学、土壤地球化学、农业地质地球化学和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对研究区开展了地球化学野外勘察,并根据地质背景、地形地貌以及土壤的类型分布等特征,完成了野外样品采集以及测试分析;根据野外勘测的样品分析结果,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及GIS技术,对江油市大康镇不同土壤类型以及其他媒介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利用重金属土壤现实含量评价、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以及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三种方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并结合土壤肥力评价结果与生态效应情况,对土地质量进行地球化学分等定级;完成了植物生态效应的分析工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与农业产业布局调整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土地社会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系统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区296件表层土壤样品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江油市大康镇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推荐背景值,分别为:As为10.67μg/g、Cd为0.31μg/g、Cr为84.34μg/g、Cu为30.17μg/g、Hg为0.08μg/g、Ni为35.04μg/g、Pb为33.68μg/g、Zn为90.36μg/g。(2)对元素在土壤、水环境、近地表大气降尘以及生物等媒介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表层土壤中元素的含量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影响;近地表大气降尘元素的含量普遍超标,附近长城钢厂三分厂和区内的铁质合金厂是不可忽视的污染源。(3)采用重金属土壤现实含量评价、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以及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三种方法对土壤重金属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量总体较好,部分区域存在Cd潜在污染。(4)土壤肥力评价的结果表明,土壤主要属于养分缺乏区和一般区。缺乏区面积为610.88hm2,占总面积的32.14%,分布在三个村子的河谷地段;一般区面积1290.10 hm2,占总面积的67.86%,主要集中在星火村和红光村。(5)将土壤、水、大气以及生态效应因子综合起来对土地质量进行分等定级,结果表明区内主要分布的是311级和411级土地,分别占总面积的28.49%和24.79%,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用地类型主要是有林地和旱地;其次为511级和521级土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1.49%和12.30%,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用地类型主要是灌溉水田。(6)利用重金属富集系数以及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组合对农产品生态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小麦中的Cd、Cu、Hg、Pb四种重元素的富集系数大于油菜作物的;对As的富集能力相当;其余几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小于油菜。对研究区小麦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可以看出重金属As和Cd通过饮食危害健康的程度较小,但是潜在的Cd危害仍然不可轻视;对于油菜来说,即使按照籽实中100%的Cd都进入食用油,As和Cd的风险都远低于推荐的标准值,潜在危害的风险度几乎可以忽略。(7)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和生态效应评估结果为依据,对研究区进行了农业产业布局,划分为一个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两个特色农业种植区和一个旅游观光区,为当地政府农业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宋明义,黄春雷,董岩翔,周宗尧[8](2010)在《浙江富硒土壤成因分类及开发利用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浙江富硒土壤分布、有效性以及不同农产品硒含量特点,将富硒土壤划分为火山岩型、石煤型、燃煤型、湖沼型,研究了它们的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别,阐述了它们的了利用现状,并对不同类型的富硒土壤的开发与保护提出科学建议。
宋明义,黄春雷,董岩翔,周宗尧[9](2010)在《浙江富硒土壤成因分类及开发利用现状》文中指出本文从浙江富硒土壤分布、有效性以及不同农产品硒含量特点,将富硒土壤划分为火山岩型、石煤型、燃煤型、湖沼型,研究了它们的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别,阐述了它们的了利用现状,并对不同类型的富硒土壤的开发与保护提出科学建议。
宋明义,蔡子华,黄春雷,胡艳华,王加恩[10](2010)在《浙北平原区富硒土壤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浙北杭嘉湖平原区富硒土壤研究,发现区内富硒土壤环太湖周围不连续地分布,土壤硒全量主要在0.3-0.5mg/kg,平均值为0.389mg/kg,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037和9.4%。土壤硒与土壤有机质关系密切(n=779,r=0.550),而与土壤pH不相关;土壤在有机质丰富和氧化条件下,农产品富硒效果好。在对富硒土壤成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湖沼相富硒土壤新类型。
二、浙江省恶性肿瘤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恶性肿瘤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土壤锗赋存形态及植物可利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锗的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2.1 锗的概述 |
1.2.2 锗的地球化学性质 |
1.2.3 锗的地球化学循环 |
1.3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锗 |
1.3.1 土壤中锗的分布 |
1.3.2 土壤锗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3 土壤-植物系统中锗的循环 |
1.4 锗的分析测试进展 |
1.4.1 土壤锗的测试分析 |
1.4.2 土壤锗形态的测试分析 |
1.4.3 土壤有效态锗的测试分析 |
1.5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及实物工作量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土壤锗的分析方法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土壤锗总量分析方法研究 |
2.2.1 前处理方法 |
2.2.2 仪器优化 |
2.2.3 精密度、检出限和准确度 |
2.2.4 土壤总锗分析方法的选择 |
2.3 土壤锗形态顺序提取法 |
2.3.1 土壤锗的形态划分 |
2.3.2 顺序提取方法的优化 |
2.3.3 顺序提取法的建立 |
2.3.4 顺序提取法的加标回收 |
2.4 基于DGT技术的土壤有效锗测定方法 |
2.4.1 DGT的技术原理 |
2.4.2 吸附洗脱实验 |
2.4.3 扩散系数的测定 |
2.4.4 DGT测量土壤有效态锗 |
2.5 小结 |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对锗活动性的影响及机理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土壤老化实验设计 |
3.1.3 腐殖质的提取和表征 |
3.1.4 荧光猝灭滴定 |
3.1.5 平行因子分析 |
3.1.6 Ryan-Weber模型 |
3.1.7 分析与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老化过程中土壤锗的形态变化 |
3.2.2 腐殖质的表征 |
3.2.3 PARAFAC分析 |
3.2.4 胡敏酸和富里酸与锗的络合作用 |
3.3 讨论 |
3.3.1 老化过程中影响锗形态变化的因素 |
3.3.2 影响腐殖质与锗络合作用的因素 |
3.3.3 土壤有机质对锗环境行为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土壤锗形态及其植物可利用性研究—以浙江高锗地区为例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2 土壤的分析测试 |
4.2.3 土壤锗形态分析方法 |
4.2.4 植物样品分析测试 |
4.2.5 土壤有效锗测定 |
4.2.6 质量控制与分析统计 |
4.3 研究区土壤锗地球化学特征 |
4.3.1 研究区土壤的理化性质 |
4.3.2 研究区土壤总锗分布 |
4.3.3 研究区土壤主微量元素特征 |
4.3.4 研究区土壤锗含量的控制因素 |
4.4 研究区土壤锗形态研究 |
4.4.1 研究区土壤锗形态分布 |
4.4.2 土壤锗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4.3 锗形态的转化机制与制约因素 |
4.4.4 土壤锗形态的植物可利用性 |
4.5 土壤有效态测试方法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生态补碘与地域分异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碘与人类健康 |
1.1.1 碘的生物学特征 |
1.1.2 碘缺乏病的危害 |
1.1.3 碘缺乏病的分布及防治 |
1.2 食盐补碘的优缺点 |
1.2.1 食盐补碘的优点 |
1.2.2 食盐补碘的弊端 |
1.2.3 有机补碘的提出 |
1.3 自然界中碘的分布及循环 |
1.3.1 水体中的碘 |
1.3.2 大气中的碘 |
1.3.3 土壤中的碘 |
1.3.4 植物中的碘 |
1.3.5 动物中的碘 |
1.3.6 碘在自然界的循环 |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浙江省概况 |
2.1. 浙江省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2.1.2 气候状况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2 浙江省农业概况及居民饮食习惯 |
2.2.1 浙江省农业概况 |
2.2.2 浙江省居民饮食特点 |
2.3 浙江省碘缺乏病概况 |
3 浙江省不同地区蔬果及牛奶碘含量 |
3.1 采样点概况 |
3.2 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测定 |
3.2.1 蔬果样品采集和处理 |
3.2.2 牛奶样品采集和处理 |
3.2.3 蔬果中碘的分析测定 |
3.2.4 牛奶中碘的分析测定 |
3.2.5 数据处理 |
3.3 姚江河谷平原与丽水碧湖盆地农作物碘含量比较 |
3.3.1 叶菜类蔬菜碘含量 |
3.3.2 茎菜类蔬菜碘含量 |
3.3.3 根菜类蔬菜碘含量 |
3.3.4 果实类碘含量 |
3.3.5 四类作物碘含量差异 |
3.4 牛奶样品碘含量分析 |
4 浙江各地碘营养状况分析及生态补碘区划 |
4.1 区域碘状况 |
4.1.1 浙江省各地水碘环境 |
4.1.2 浙江省各地居民尿碘及甲状腺肿大状况 |
4.1.3 浙江省各地居民膳食碘摄入状况 |
4.2 浙江省生态补碘分区 |
4.2.1 浙江省碘营养环境分区体系构建 |
4.2.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4.2.3 结果分析 |
4.2.4 浙江省生态补碘分区指标体系构建及结果分析 |
5 海藻碘肥对缺碘地区大田农作物碘含量的强化效果研究 |
5.1 实验区土壤概况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海藻碘肥制备 |
5.2.2 作物种植 |
5.2.3 样品采集处理和数据处理 |
5.3 海藻碘肥对农作物碘含量强化效果 |
5.3.1 水稻的生物碘强化效果 |
5.3.2 蔬果作物的碘强化效果 |
5.4 对策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浙北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物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地质背景 |
2 实验部分 |
2.1 样品采集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1 土壤硒全量 |
2.2.2 硒有效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富硒区基本特征 |
3.1.1 地理分布 |
3.1.2 土壤地质 |
3.1.3 土壤硒含量 |
3.1.4 土壤环境质量 |
3.2 土壤地球化学 |
3.2.1 pH与硒有效性 |
3.2.2 硒与Eh |
3.2.3 硒与有机质 |
3.3 生物学效应 |
3.3.1 农产品富硒情况 |
3.3.2 农产品的安全性 |
4 结 论 |
(4)杭嘉湖平原区富硒土壤特征与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嘉善富硒土壤基本特征 |
1.1 富硒土壤分布 |
1.2 土壤地质特征 |
1.3 地球化学特征 |
2 实验部分 |
2.1 样品采集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测定结果 |
3.2 富硒土壤成因分析 |
3.3 与人工加硒的关系 |
3.4 与窑厂烟尘的关系 |
3.5 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
(1) 硒与有机碳的关系: |
(2) 硒与土壤Eh的关系: |
(3) 其它因素: |
4 结 论 |
(5)浙江龙游某食道癌高发区的地质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调查研究方法与样品采集 |
1.2.1 调查研究方法 |
1.2.2 样品采集 |
1.2.3 样品分析测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癌症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
2.2 土壤理化特征 |
2.3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2.4 农作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2.5 饮用水水质 |
2.5.1 研究区饮用水结构改变与癌症发病率对比 |
2.5.2 饮用井水水质 |
3 讨 论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6)湖沼相富硒土壤的发现及其生态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测试与分析 |
1.1 土壤样品采集 |
1.2 分析测试方法 |
2 土壤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2.1 土壤全硒含量特征 |
2.2 土壤有效硒含量特征 |
2.3 富硒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
3 富硒土壤成因 |
3.1 地质环境与硒的富集 |
3.1.1 硒地质高背景 |
3.1.2 土壤硒的形态 |
3.1.3 土壤有效硒与pH的关系 |
3.1.4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
3.1.5 土壤机械组成 |
3.2 人类活动影响 |
4 富硒区硒储量计算 |
5 生态学意义 |
6 结论与建议 |
(7)江油市大康镇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 |
1.2.2 国内 |
1.2.3 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以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1.5.2 样品测试与数据处理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土壤地质环境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土壤分布特征 |
2.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3章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3.1 地球化学特征参数 |
3.2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土壤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3 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3.3.1 灌溉水水质特征 |
3.3.2 饮用水水质特征 |
3.4 近地表大气降尘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大气降尘地球化学特征 |
3.4.2 酸沉降概况 |
3.5 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
3.5.1 本次采用评价指标 |
3.5.2 植被地球化学特征 |
3.5.3 植物样品中元素含量特征 |
3.5.4 根系土样品中元素含量特征 |
第4章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
4.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概念 |
4.2 土壤重金属评价 |
4.2.1 重金属评价标准与方法 |
4.2.2 重金属土壤现实含量评价 |
4.2.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 |
4.2.4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
4.2.5 土壤化肥重金属元素含量评价 |
4.3 土壤肥力评价 |
4.3.1 土壤肥力评价标准以及计算方法 |
4.3.2 土壤肥力级别的意义 |
4.3.3 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征 |
4.3.4 土壤pH 值特征 |
4.3.5 土壤氮磷钾含量特征 |
4.3.6 土壤中硒元素与阳离子交换量特征 |
4.3.7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4.4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 |
4.4.1 土壤质量分级 |
4.4.2 土地环境地球化学质量分等 |
4.4.3 土地环境地球化学分级 |
第5章 土壤重金属生态效应 |
5.1 土壤重金属生态效应概念 |
5.2 评价方法 |
5.2.1 重金属富集系数 |
5.2.2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5.2.3 研究思路 |
5.3 农作物对土壤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 |
5.4 物质循环探讨 |
5.4.1 影响小麦籽实中Cd 含量的因素分析 |
5.4.2 影响油菜籽实中Cd 含量的因素分析 |
5.5 重金属与生活要素的关系 |
5.5.1 小麦 |
5.5.2 油菜 |
5.6 土壤重金属的生态效益 |
第6章 土地利用规划及农业产业布局 |
6.1 土地利用规划 |
6.1.1 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6.1.2 土地利用建议 |
6.2 农业产业布局 |
6.2.1 茶叶种植区 |
6.2.2 大棚蔬菜种植区 |
6.2.3 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 |
6.3 土地利用与农业产业布局 |
第7章 研究区农业地质信息化 |
7.1 系统设计 |
7.2 数据库选型和数据建模 |
7.3 系统功能与实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浙江省恶性肿瘤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壤锗赋存形态及植物可利用性研究[D]. 范博伦.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生态补碘与地域分异 ——以浙江省为例[D]. 胡春琴. 浙江大学, 2017(09)
- [3]浙北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物学效应[J]. 宋明义,刘建新,黄春雷.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2(03)
- [4]杭嘉湖平原区富硒土壤特征与成因分析[J]. 宋明义,蔡子华,黄春雷,胡艳华,王加恩.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1(08)
- [5]浙江龙游某食道癌高发区的地质环境分析[J]. 蔡子华,宋明义,简中华,冯雪外,郑文,黄春雷,董岩翔. 地球与环境, 2011(02)
- [6]湖沼相富硒土壤的发现及其生态学意义[J]. 蔡子华,宋明义,胡艳华,黄春雷,王加恩. 物探与化探, 2011(02)
- [7]江油市大康镇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 崔冬霞.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8]浙江富硒土壤成因分类及开发利用现状[A]. 宋明义,黄春雷,董岩翔,周宗尧. “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 2010
- [9]浙江富硒土壤成因分类及开发利用现状[J]. 宋明义,黄春雷,董岩翔,周宗尧. 上海地质, 2010(S1)
- [10]浙北平原区富硒土壤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A]. 宋明义,蔡子华,黄春雷,胡艳华,王加恩.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