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大学科可优先公费出国(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认为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杨燕江[2](2018)在《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背负救亡图存和延续民族文化命脉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在边省云南的“教育长征”,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已经跨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西南联大的成功与其管理模式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西南联大的成功是其管理模式的成功。本文基于原始档案发掘和相关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阐释了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背景(环境)、要素、关系和特征,探讨了其实践效能、当代价值及现实启示。具体而论,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有其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最大的背景和最重要的环境是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的侵略和残暴行径激起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抗战救国激情,坚信了“南渡”的抱负和信念;云南自“重九起义”以来逐渐积淀而成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对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产生了特殊影响;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对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以龙云为代表的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党中央政府间复杂的关系变动,为其管理模式创造了难得的学术自由空间和较宽松的政治氛围。在组织架构及资源要素上,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所依寄的组织系统架构包含了最高决策机构常委会和校务委员会、教授会两个参议机构(分权力机构),职能部门教务处、总务处、训导处三大处和独立设置的会计室,教学机构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五个学院,还包括各临时专门委员会、研究所等机构。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常委”及教授群体构成的人力资源、办学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所需的财物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形成的时空资源,是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三大资源要素。为保障顺畅运转西南联大对外须处理好与国民政府教育部、云南地方政府这两对关系,对内则要处理好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联合与合作,以此保障内部组织机构间能构建起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校务委员会主掌行政事务、教授会专注学术事宜、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的运行机制。深入窥探,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综合体,特别在教职员与学生管理上多有创造。统而观之,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呈现出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机构负责人频繁更替带来管理与学术交互等显着特征。另外,制度、人、文化是穿插于整个管理模式间三个不可或缺的显着因子,自治精神对管理硬化的消解则是其独特本质的最直接体现。总体而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中,基于西方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和制度,延续并创新了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管理经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该模式在杰出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服务地方需求和国防需要、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均取得了成就。有鉴于此,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对同样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大学仍然具有诸多启示:同时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同样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尹传政[3](2013)在《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览建国以来优抚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确立时期、发展时期、停滞时期、完善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是当代中国优抚制度的确立时期。在总结革命战争实施的优抚制度基础上,1950年12月,内务部制定了《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等。自此,确立了国家的优抚法律体系,奠定了国家优抚制度的基础。当时,根据保家卫国的需要和实际的经济状况,国家对伤残军人、烈军属等采取了诸多优抚措施。在优待政策方面,国家在农村主要推行了以社会负担为主体的代耕制度,在城市主要实施了优待就业政策,同时还对烈军属在医疗费用、子女上学费用等方面予以优待。在抚恤方面,针对伤残军人的抚恤要求,国家提高了抚恤标准,完善了评残办法。在褒扬方面,国家给烈士追功授予,并举行各种悼念扫祭活动及修建烈士纪念建筑物等。此间的拥军优属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节日间下发通知慰问、召开会议、座谈会及文艺汇演等;平日则经常动员有关人员给烈军属做家务、给志愿军写慰问信等。从抗美援朝到文革发生是优抚制度的发展时期。和平的建设环境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优抚制度进行了一些改变。在优待制度方面,代耕制度逐渐为优待劳动日所替代,而且实物补助作为一种优待辅助手段被推行。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再一次提高了伤残抚恤标准,同时为解决以前战争遗留的伤残问题,国家再次对伤残军人实施医疗费用的减免。褒扬政策方面,除了继续推行原来的做法之外,国家加强了烈士纪念建筑修建的监督管理,严禁乱建。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声浪冲击了整个优抚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优抚机构被撤销;优抚政策被废止;抚恤标准难以提高;优抚对象受到迫害等。但是一些做法仍被坚持了下来,比如,优待劳动日、定量补助等;拥军优属活动也一直开展,形式还比较多样。改革开放以后,优抚制度逐渐恢复,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新的优抚法规诞生。比如,国家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由此,原来的优抚政策更加制度化、法规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又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烈士褒扬条例》等。由此,优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待制度方面,农村的优待劳动日被优待金所取代;定期定量补助最终以定期抚恤的形式确定下来。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先后十三次提高伤残抚恤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评残条件。褒扬制度方面,国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烈士评定条件,扩大了参评范围;其指导思想是既注重精神奖励又重视物质奖励。拥军优属方面,积极开展双拥活动,特别是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奖励制度。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到抗美援朝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从某个角度看,它成为促使军人形象改变的一种背后的重要支撑,传统的观念是“好男不当兵”,而在中共的领导下则变为社会中“最可爱的人”,人人争而为之。显然,它使中共在赢得人民支持和战争胜利方面起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和平时期,优抚制度则担当着支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它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宋建林[4](2011)在《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改革与发展可以说主要是靠政府来推动的,同时,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也是与政府间的互动交织在一起的。在任命制条件下,上下级政府间存在相机续约的特征。在相机续约的约束机制下,地方政府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前提是首先满足上级的要求。于是上级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下级一个最优报价来最大化剩余。隶属于同一上级的下级政府间相互博弈。博弈的胜负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前途息息相关。博弈的结果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关注以下问题:(1)中国的政府结构是什么样的?(2)中国的政府间关系是怎么形成的?(3)上下级政府间和同级政府问的博弈机理是什么?(4)博弈中各级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表现出了什么样的行为?(5)政府问博弈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什么后果?这些后果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这些问题的方向在哪里?本文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建立了政府间博弈的数学模型,在实证分析方面采用的是案例分析的方法,期望用中国经济的事实来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计划经济的产生。(2)计划经济的根本弊端是信息成本高昂。(3)中国通过承包制重新界定了产权,从而搭建了从计划走向市场的桥梁。承包不仅促进了企业的竞争而且促成了政府间的竞争。(4)建立了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模型,首次提出并证明了中共选拔和任用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的经济学基础。(5)政府间博弈引发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主要原因是政府行政成本高昂、国富民穷和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6)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第一,打造有限政府。具体可以从税收法定、预算民主、优化人大常委会人员结构、完善人民监督机制着手。第二,建立法治。从传统的“人格化交易”转变为现代的“非人格化交易”。第三,国资藏富于民。通过股票市场把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股份转让给社会大众,把获得的转让资金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帮助地方政府偿还短期贷款利息,一部分充实社保基金,余下的平均划拨到全体公民的银行账户上,分给国民。
徐石江[5](2011)在《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法是保护公共经济利益的实体法,公益诉讼制度是保护公共利益的特殊程序法,二者具有制度价值上的契合性。可诉性是法律规范的普遍特征。经济法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市场规制法、经济监管法和宏观调控法,都无一例外地应当具有可诉性。由于传统的三大诉讼制度对于经济法纠纷的解决存在权利救济上的非经济性和操作上的非科学性。因此,经济法的实现应当寻求新的诉讼程序法。于是,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就应运而生了。传统诉讼制度在保护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保护公共利益方面却困难重重。经过学者们的长期研究,公益诉讼虽然已获得了理论上的自洽性,但要想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制度功效,解决公益普遍受漠视及司法保护不力的现实问题,必须要清醒认识到公益普遍受侵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民、法人、社会组织的侵权行为,更有行政机关的渎职滥权行为,故在公益司法保护上必须坚持综合审理与能动司法理念,这就必然要求打破传统诉讼类型的划分方式。因此,笔者反对把公益诉讼进行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的分类方法,而应当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分为经济领域公益诉讼、政治领域公益诉讼和社会领域公益诉讼,其中,经济公益诉讼显然属于经济领域公益诉讼,并且在我国是最迫切需要开展的公益诉讼类型,揉合了学界所主张的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内容,也包含了证券欺诈等“准公益诉讼”类型。在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时,要充分认识到公益诉讼案件的起诉、审理到执行的各个阶段的特殊性及其与传统诉讼方式的不兼容性,这也是我国经济公益诉讼虽已付诸实践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所在。因此,对经济公益诉讼的实施困境与出路进行分析与探索是经济公益诉讼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由之路。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经济公益诉讼实施困境与出路的分析,进而形成有利于经济公益诉讼实施的激励机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经济法与经济公益诉讼的关系。首先论述了经济法的产生背景及其公共利益本位,然后分析了诉讼制度的世界发展趋势:诉讼制度的目的从保护个人利益到维护公共利益转变,原告诉之利益从直接利害关系到间接利害关系变迁,以及公益诉讼产生的历史必然。公益诉讼的分类在理论上虽然尚未统一,但为实现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公益诉讼不应沿袭私权保护的法律传统分类方法,而应当根据社会发展各领域矛盾状况进行研究和实践。经济公益诉讼正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产生的。经济法与经济公益诉讼不仅具有发展历程上的契合性,而且具有利益本位上的一致性。经济公益诉讼是经济法可诉性的重要保障和实现方式。经济公益诉讼的主要类型在各国司法实践中差异较大,其中的原因除了法律文化方面的差异外,主要缘起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矛盾形式和紧迫性方面的不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公益诉讼应当主要包括纳税人诉讼、政府采购公益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产品质量公益诉讼、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证券欺诈公益诉讼、宏观调控公益诉讼等几种典型形式。第二章阐述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与现实障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某些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出来,公共经济利益受侵犯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消费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税款滥用、国资流失、市场监管泛力、宏观调控失范、环境污染严重等等。然而,无论是行政执法,还是现有的诉讼体制,都无法为经济公益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保护。另外,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及司法公开与司法民主政策的落实也要求法院对现有的诉讼体制与诉讼模式有所突破。因此,构建体现公众参与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法院自身改革的必由之路。但不可避免的是,经济公益诉讼制度要全面付诸实践必然会受到观念与制度方面的双重阻碍。社会上公共利益最大理念的缺失、实务界缺乏法社会学理论及能动司法理念的指导、传统诉讼模式所带来根深蒂固的影响等,构成了经济公益诉讼实施的观念障碍。传统诉讼分工体制、法院内部工作机制及司法监督体制则构成了经济公益诉讼实施的直接制度障碍。同时,我国司法权威严重不足、中介组织存在的功能性缺陷也是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实施不得不考虑并加以克服的重大阻碍。第三章对国外及台湾地区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评析。在古罗马,就有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之分,公益诉讼的实质就是原告以个人名义保护公共利益,当然包含了本文所论及的经济公益诉讼。美国的集团诉讼特别是证券欺诈集团诉讼,体现了经济公益诉讼的本质特征。美国还存在环境公益诉讼、反垄断公益诉讼、告发人诉讼、纳税人诉讼等经济公益诉讼形态。其他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也存在各种形式的经济公益诉讼。这些公益诉讼理念与实践值得我国借鉴,特别是印度的书信管辖权制度及法院保护公益方面的能动司法理念,尤其值得我国学习。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已经或急需开展的几种经济公益诉讼典型形态:纳税人诉讼、政府采购公益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产品质量公益诉讼、证券欺诈公益诉讼、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及宏观调控公益诉讼。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案例分析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阐述了这几种公益诉讼在我国开展的必要性、正当性与可行性,一方面印证了诉讼目的与诉之利益理论的发展在经济公益诉讼中的体现,另一方面结合诉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对完善相关公益诉讼程序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和要求。第五章论述了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实施中的起诉激励措施。起诉是诉讼程序的基础性阶段,如何对起诉主体进行激励以推动公益诉讼的实施,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经济公益诉讼应当实行全面的起诉激励机制,包括起诉主体类型与序位的明晰化、立案范围与标准的公开化、物质激励措施、法院指导制度等,其中的物质激励措施是最受关注的激励方式。应当建立以中介组织为主、个人和检察机关为辅的起诉主体制度,使公益诉讼成为中介组织的重要业务和收入来源,从而使经济公益诉讼的推动实施与中介组织的发展壮大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激励资金来源应当主要依靠胜诉提成制度以及通过发行法律彩票募集激励基金,为激励资金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此外,经济公益案件的起诉方式应当较传统诉讼模式放宽,可以采纳印度的书信管辖权制度,增强法院受理公益案件的能动性。诉讼费用方面广泛实行减、免、缓制度,切实解决案件进入法院难的问题。第六章主要进行经济公益案件审判制度的改革设想。这里的审判制度指法院内部影响案件裁判结果的制度性因素的总和,包括初审管辖、审判方式、审理模式和法官的精英化。经济公益诉讼应当建立由高级法院为主、中级法院与最高法院为辅的初审管辖制度,这样有利于确保案件审判质量,这也是经济公益诉讼顺利开展的基础。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要充分考虑的经济公益案件类型的特殊性,充分运用司法能动性来克服传统举证责任制度之不足,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共经济利益。此外,应当建立经济公益庭,推行专业化和综合性审判制度,一次性地解决经济公益纠纷;经济公益庭应当由经验丰富的优秀法官组成,并保障其享有足够的职业优越感和事业成就感。第七章主要论述经济公益诉讼生效裁判执行的强化与完善。生效裁判得以有效执行是实现经济公益案件诉讼目的的最终环节。为了有效克服我国普遍存在的执行难问题,使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真正成为保护公共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应当抓好执行工作的每一环节,确保案件结果得以全面正确地执行。应当废弃传统诉讼中的申请执行制度,建立经济公益诉讼案件生效裁判自动转入执行机制。强制执行中可以吸收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增大案件执行力度和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可以充分利用声誉罚、资格罚等新型执行措施,充分体现司法裁判的威慑力,督促被执行人限期履行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在确保案件得以全面及时执行的基础上,应当对执行款实行胜诉份额限期保留和按比例分配提留制度,以确保起诉人的胜诉预期收入并促进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良性发展。经济公益诉讼作为一种全新的诉讼形式,其制度构建既要坚持经济法的基本思想,也要认识到现有诉讼制度无法为公共经济利益提供充分有效的司法保护并进而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当然,社会公众对公共经济利益认知水平的提高、中介组织功能的完善、行政与司法的良好配合等诸多因素也对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起到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采取了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法社会学研究及案例分析研究等方法。
王彦林[6](2011)在《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转型期。这一阶段既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遭遇各种矛盾与问题的关键期。中国能不能在这一时期“鱼跃龙门”,取决于各种因素的合力,其中“经济发展”是决定性因素。而发展经济就要特别注重解决民间经济、公共经济的现存问题,并从如何协调、优化二者关系入手,把中国经济置身于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观察当今我国经济实践,不难发现,民间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来自外部和其自身的约束因素;公共经济问题凸显则阻碍着中国经济的深层改革和发展;民间经济与公共经济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和间接的、宏观的和微观的、深层的和浅层的、现存的和未来的矛盾与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写作的缘起,也是其研究意义所在。关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有不同侧重。近代以来的西方经济学家们以市场经济为中轴,从公共部门的活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职能、公共物品供给等角度阐述二者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依据,把计划经济作为中轴,从国家公共性、公共收支、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等角度说明二者关系;我国当代一些经济学家和理论研究者则以我国现实国情为依据,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边界、现实关系等方面研究二者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坚持实证和规范的方法研究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不难正确分析二者关系的现状和问题,找出优化二者关系的科学路径和对策。从理论和逻辑角度,考察公共经济、民间经济及其关系。公共经济是社会公共部门为增进公共福利通过政府调控而进行的公共物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称。公益性是公共经济的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其无偿性、强制性和计划性的特征,以及政府配置资源、调整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的功能。民间经济是个人、企业等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调节下,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私人物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的总称。民间经济具有私利性、有偿性、自发性的特征,具有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积累社会财富的功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是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一方面,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统一于经济实践中,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前者为后者提供服务和保障,二者同时产生,并有着类似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二者在主体、目的、功能、运行机制、满足需要的性质及客体等方面相互区别,又在资源占有和社会经济系统中此消彼长;另外,二者的良性互动促进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二者的逻辑关系可以得出二者的目标边界、产权边界、规模边界等逻辑上的界区。从历史和实践角度,考察民间经济、公共经济及其关系的历史演进。原始社会时期的经济形式“公”、“私”难辨,只是到其后期才逐渐明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民间经济与公共经济都缓慢地增长着。民间经济的增长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产量的增加、手工业种类的增多和手工品的精湛、商业的不断扩大和繁荣等;公共经济的增长表现为:税赋制度的变革、公共事业的增多、政府“重农”或“重商”经济干预政策的推行等。资本主义前期,民间经济迅速发展,公共经济也逐步跟进。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民间经济与公共经济基本形成了互补、共进的状态。可见,民间经济和公共经济及其关系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一个动态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中,公共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呈现出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结构不断变化的特点。从建国以来的经济实践和当前的经济现状看,我国公共经济、民间经济既取得了巨大成绩,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取得的成绩是:经济体制改革使“政府”与“市场”逐步走向“各司其职”;政府职能逐渐转变,民间经济生长空间扩大、增长迅速;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在主体关系上、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供给上、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配合上都有了显着改进。现存的问题是:公共经济失位与失衡并存;民间经济环境约束与自我约束并存;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在界区上、主体上、良性互动上以及在区域和产业布局上关系有待优化。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且不平衡是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转型期政府职能的伸缩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传统产权制度的弊端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公共经济体制的缺陷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从我国现阶段公共经济、民间经济及其关系的现状出发,优化二者的关系就要确立优化的目标、原则、内容、机制和评价标准。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的目标就是要使之在互补、互促、共进中逐步达至协调、均衡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达到该目标就要坚持协调发展的效率原则、社会和谐的公平原则、经济平衡的稳定原则、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原则等。优化二者关系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优化公共经济内部关系,包括:为公共经济科学定位,纠正公共经济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合理确定公共经济活动范围,创造优良的公共经济环境;统筹公共经济内部各环节、领域关系,提高公共经济整体质量与能力。二是优化民间经济的发展环境及其内部关系,包括:优化民间经济发展环境,为民间经济充分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优化民间经济内部关系,提高民间经济自身竞争力。三是,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之间关系,包括:准确厘定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之间的边界;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布局;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经济体制。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需要构建完善、高效、科学的混合经济体制。评价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则需要着重从优化的前提和结果两方面着手。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要定位二者的发展空间,即合理划分二者的界区。划分现阶段我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界区应考虑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分工规律、社会转型的要求以及物品供给效率和公平原则等。可依据公共经济、民间经济的目标、职能、产权、规模等划分我国现阶段二者的界区。从外延角度,我国现阶段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范围,可分为共性范围和个性范围两个方面。共性的公共经济范围包括维护人民生存、安全、发展、自由与享乐的公共经济形式;个性的公共经济范围是为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实现社会转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必须具有的公共经济形式。共性的民间经济是指即维护人民生存、安全、发展、自由与享乐的民间经济形式;个性的民间经济则主要是以社会转型为目标的民间经济形式。以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合理划分为切入点优化二者关系。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要完善调整机制,建立完善、高效、科学的混合经济体制。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公共经济体制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尚不完善、市场秩序仍待改善、各种市场进出壁垒仍然存在以及市场法制环境亟需优化等。公共经济体制的问题则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公共经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化改革需要、各级政权机构之间公共经济责权界限不清、社会领域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等。另外,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经济体制之间也存在着众多不协调问题。混合经济体制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建立完善、高效、科学的混合经济体制,一是要健全市场机制,增强混合经济体制的效率;二是要提高政府调控水平,增强混合经济体制的科学性。优化我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要驱动混合经济体制的“双轮”——协调政府调节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解决公共经济失位与失衡、解决民间经济的“双重约束”,并解决二者的矛盾问题。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要规范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我国现实的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中存在着众多产权问题。公共经济的产权问题表现为:政府责任缺位与越位并存;公共产权供给主体上下层级、左右区域之间责权有待调整;公共经济的产权监管和控制机制亟需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责任大、权力小、财力弱,造成农村公共物品总体供给不足。民间经济中的产权问题表现为:民间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尚不能得到充分、完全保障;生产私人物品的公有制经济存在严重的产权不清晰问题;产权清晰与产权模糊现象并存;民间经济中产权结构单一,一股独大现象仍然严重。规范我国现阶段公共产权和私有产权,优化公共经济、民间经济关系应当合理界定公共产权和私人产权;深化公共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协调公共产权与私人产权的关系。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要营建发展环境,寻求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互补、共进的“生态位”。把公共经济、民间经济作为“生态位”加以考察,优化二者关系,要善于拓展我国经济的国际“生态位”空间,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创建规范、高效的制度环境;要营建有利于公共经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
李纯真[7](2012)在《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民办高等教育伴随着经济体制多元化的推进而日益发展并彰显其魅力。然而一串串飞速变大的数字只代表着民办高校发展的表面繁荣。近些年,许多民办高校的或“关门”或转让昭示着民办高等教育涉入“深水区”,进入整体走弱的“瓶颈阶段”。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民办教育市场中,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成为民办高校存续的核心所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以强劲的势头发展。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多地吸引了中外专家学者及一些社会观察家的眼球。但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很多有争论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民办教育理论研究来加以指导才能得以规范。而合理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是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和实践经验证明后得出的结论。因此,在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以民办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民办教育理论研究实践论证,具有潜在的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不同民办高等学校的典型案例分析现状、阐发理论,以服务现实为运思方向,以民办高等教育现状---目前存在的发展方式---今后发展的方式改变这一逻辑关系为明线,以民办高等教育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博弈为暗线,以高等教育学原理为研究基础,借鉴公共管理理论、管理学理论、博弈学理论提出我省民办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及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和生存等关键性问题展开研究,在全面剖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类型、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民办高校发展的新出路,深入探讨了政府对民办高校应具备的责任与展责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所实施的策略,从而形成了研究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的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和表现风格。
杨映林[8](2010)在《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也在这个区域表现尤为突出。中部地区县级政府,与其他地中部地区一些县政府一样,更加贴近人民大众,能真实反映出人民大众的需求。在分权模式下,县级政府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依靠自己的公共服务能力得以满足。可以说,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节点。研究我国中部地区一些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问题,为中部地区一些县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探索出一条合理的路径,不仅对丰富政府能力的研究、完善县级政府服务职能、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能够提供理论参考,而且于解决中部地区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对于推进中部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部地区为背景,从关系结构和行动主体两个层而构建分析框架。一方面,在宏观关系结构上,分析中部地区与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关系;另一方面,在微观行动主体上,按照构造县级公共服务型政府所需要的结构和功能要素进行阐述,解剖县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本研究试图勾勒在我国中部地区县级公共服务型政府所需要的宏观支持因素,形成县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般改革框架,并针对实践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以推进我国县级公共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的总体进程。
查明辉[9](2010)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并举办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开始进入调整阶段。目前,我国仍然很有必要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承担了重要的功能。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的基本条件具备之后,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形成了市场化发展模式。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发展模式表现出鲜明的特征: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二以招生工作为中心;三是人力资本培育处于次要位置;四是举办者处于民办高校权力的核心;五是绝大多数举办者以营利为目的;六是民办高校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发展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生源减少;二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恶性竞争;三是大学生就业难;四是鼓励与监管角色方面政府缺位;五是领导管理体制方面政府越位;六是民办高校办学目标错位;等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发展模式很难再走下去。这些以组织平衡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能较好地解释。那么,下一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呢?本文接下来探讨了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特征,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经研究表明,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没有走市场化发展模式,七十年代兴起的营利发展模式至今也没有占主导地位,目前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仍然是非营利模式为主导。经比较中美多方面条件,说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不能以市场化模式为主导。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和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本文认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下一步应当以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为主导。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选择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最后阐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运行的政策环境:一是改善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二是规划好中国各类高等教育;三是出台政策鼓励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发展;四是加强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监管;五是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努力促进组织平衡。
李冬生[10](2010)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发展管理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1998年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国家为加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发展所进行的国内“林业六大工程”之一。论文将天然林保护工程作为国有林区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后续发展为对象,通过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的相关研究现状的系统回顾和总结,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天保工程的意义及其与林区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天然林保护工程第一阶段实施过程的相关问题、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机制与体制等管理问题、天保工程后继产业发展、国有林权制度及伊春国有林区改革实验和天然林的家庭管护模式等问题。从目前关于国有林区及其天保工程相关问题的研究来看,虽然有大量的研究文献,但主要集中于对天保工程本身的研究,并侧重于天保工程实施以后出现的具体问题。研究发现,国有林区的“两危”问题由来已久。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观念、体制、政策、管理等诸多方面原因所导致的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方式引起的。从简单的采伐天然林资源获取木材产品和经济利益,到多种经营和发展旅游,乃至限制(或禁止)对于天然林资源的采伐等,能够从外部迫使林区和企业改变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但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和社会试图从开发和利用公共资源上获得经济利益的出发点是引发所有问题的主要根源。天保工程的设置恰恰是根据国有林区长期采伐公共森林资源所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经济危困问题所采取的必要措施。限制继续采伐天然林资源是解决国有林区问题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但并不能彻底解决国有林区和林业企业的全部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必须从体制、政策、管理措施上解决资源管理和利用的主体、客体和方式。研究认为,半个多世纪的国有林区和林业企业发展进程具有显着的特点:一是国有林区开发利用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林业企业单一主题开发利用转变为林业企业、地方和私人多种主体;二是开发利用的客体—资源也从单纯的天然林地和森林转变为在土地公有,森林和林木的天然更新、企业经营的人工林、社会拥有的农业、牧业用地,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用地等,甚至部分林区还存在有个人营林活动形成的私有林木资源;三是开发利用方式从单纯的天然林采伐发展到农业、木业、林业生产等丰富的生产利用内容。但是,无论问题如何复杂,研究分析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管理问题必须围绕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个核心,紧紧抓住林区公共产品生产与私人产品生产这两种资源利用和开发方式过程而展开。最后,在深入分析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国有林业企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工程实施背景的基础上,以国有森林资源的科学保护、开发与利用,以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生产这两种社会生产过程为基本视角,提出了目前在国有林区形成的森林资源增长、林区发展、林业企业经营的“三林问题”。对于国有林区存在的“三林问题”的成因、范畴等内容进行分析,探索性分析了影响“三林”关系的林业企业和地方政府“双重管理体制”。提出了林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因地制宜,林业职工采取灵活就业,林业企业在保护天然林资源,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借助科技手段和改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现集约经营的发展思路。要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区事业和企业两种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林区土地资源管理的公共森林及林地、企业商用林地、林区社会的林用地三种资源管理有机结合。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研究建立了林区公共森林资源的增长—林业事业管理、林区社会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林业企业经营效益评价三种效益评价机制等。
二、七大学科可优先公费出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大学科可优先公费出国(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民国及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研究 |
(二) 关于以“西南联大”为主体对西南联大本身的研究 |
(三) 关于西南联大管理的研究 |
(四)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基本内容与结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背景论 |
第一节 历史渊源:云南的革命传统与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一、云南省革命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渲染 |
二、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第二节 地理环境:办学的地理区位与便利的科研条件 |
一、云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
二、战时云南战略地位的增强和文教氛围的提升 |
第三节 战事激发:三大学的忍辱内迁与抗战必胜的信念 |
一、国民政府对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战时内迁部署 |
二、日军惨无人道轰炸所激起的知识分子抗战到底的决心 |
三、北大、清华、南开“南渡”的抱负及发奋图强的信念 |
第四节 政治氛围: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关系变动形成的管理空间 |
一、龙云与蒋介石间复杂关系演变为西南联大管理创造中间地带 |
二、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相互角力为西南联大管理赢得宽松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要素论 |
第一节 机构设置——西南联大组织系统构架 |
一、西南联大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置 |
二、西南联大的主要职能部门设置 |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主体院系设置 |
四、西南联大的其他相关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三常委”及教授群体 |
一、西南联大管理中“三常委”领导特质 |
二、西南联大管理中教授群体特点的分析 |
第三节 财物资源——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 |
一、西南联大的经费预算及主要来源 |
二、西南联大的师生规模及维系成本 |
三、西南联大的新建校舍及图书仪器 |
第四节 时空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 |
一、时间资源:西南联大各机构负责人管理时间分析 |
二、空间资源:对昆明、蒙自、叙永校址选择的考量 |
小结 |
第三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关系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
一、西南联大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关系 |
二、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西南联大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关系 |
一、共同开展教师聘用:混搭式的教师人事编制 |
二、共同承担教师薪酬:互助式的教师薪酬发放 |
三、共同进行学生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分类管理 |
第三节 西南联大内部组织机构间的关系 |
一、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 |
二、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分掌日常行政和学术事务 |
三、教务、总务、训导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 |
四、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 |
第四节 “学校-教授-学生”三重关系构建 |
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严管与关怀并举 |
二、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和关照并用 |
三、学校与教授的关系:救济与支持并行 |
第五节 学生学术与社会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
一、形式多样的学生实习与就业 |
二、以国防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 |
三、多层次的学生社会调研安排 |
四、学生学术及课外活动的规范 |
小结 |
第四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特征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产生形式 |
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继承性 |
二、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显着特征 |
一、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 |
二、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 |
三、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 |
四、机构负责人管理与学术工作的交互 |
第三节 “制度—人—文化”的有机统一 |
一、制度设计:规范的精细管理 |
二、人的作用:积极的能动因素 |
三、文化创设:自由氛围的营造 |
第四节 自治精神消解管理的硬化 |
一、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过度干预及其负效应 |
二、西南联大源自传统维护自治的内生动力 |
三、西南联大自治精神保护主动性与创造性 |
小结 |
第五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价值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效能评价 |
一、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成效 |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成效 |
三、西南联大的社会服务贡献 |
四、西南联大的文化传承创新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 |
一、在历史的转型中自觉肩负时代使命 |
二、在管理中对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变革 |
三、在大学坚持学术为志业的本真追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关于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
四 研究的范围和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优抚制度的确立(1950—1953 年) |
第一节 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
一 农村代耕与城市就业 |
二 “提高烈、军属社会地位” |
三 全方位的物质优待 |
第二节 助伤抚亡 |
一 抚恤体系建立 |
二 救助伤残 |
三 安抚亡灵 |
第三节 褒扬英烈 |
一 条例与政策 |
二 各种活动 |
第四节 拥军优属运动 |
一 全民参与 |
二 “帮助军属解决困难” |
三 赴朝前线慰问 |
四 保障与实施 |
第二章 优抚制度的巩固与发展(1954 年—1966 年) |
第一节 社会优待的变化 |
一 政策和机构的调整 |
二 优待劳动日和就业 |
三 国家补助办法 |
第二节 关爱伤亡 |
一 抚恤政策 |
二 伤残待遇 |
三 抚恤金的不同标准 |
第三节 铭记先烈 |
一 纪念活动 |
二 纪念建筑物的修建与保护 |
三 追认授誉 |
第四节 社会动员 |
一 节日慰问 |
二 评选模范 |
三 组建机构和团体 |
第三章 优抚制度的破坏与维持(1966 年—1976 年) |
第一节 动荡中的停滞 |
一 优抚机构受到全面冲击 |
二 优待、抚恤和褒扬的倒退 |
第二节 困境中的坚持 |
一 优待的实施 |
二 抚恤、褒恤的做法 |
第三节 “向解放军学习” |
一 节日动员 |
二 日常宣传 |
第四章 优抚制度的恢复与革新(1977 年—1995 年) |
第一节 重建优待体系 |
一 优待工作的规范 |
二 优待金发放 |
三 定期定量补助 |
四 优待形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尊重生命 |
一 伤残评定及相关待遇 |
二 牺牲和病故的全面褒恤 |
第三节 褒扬立法 |
一 永久纪念 |
二 法规条例 |
三 烈士评定工作的发展 |
第四节 给军与属送温暖 |
一 节日与日常 |
二 保障与规范 |
第五章 优抚制度完善与发展 |
第一节 优待工作的大幅改善 |
一 优待金的筹集与变化 |
二 定期定量补助的提高 |
三 物质优待的丰富 |
第二节 抚恤的全面提高 |
一 伤残人的生活 |
二 死亡者的补偿 |
第三节 褒扬的新趋向 |
一 内容与形式 |
二 褒扬金制度 |
第四节 双拥活动 |
一 与时俱进 |
二 双拥建设 |
结语 |
一 社会影响 |
二 基本经验 |
三 问题与解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财政分权视角 |
1.2.2 政治激励视角 |
1.2.3 官员治理视角 |
1.2.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政府制度现行结构分析 |
2.1 中国政府纵向结构分析 |
2.1.1 省、直辖市 |
2.1.2 自治区 |
2.1.3 特别行政区 |
2.2 中国政府横向结构分析 |
2.2.1 立法机关 |
2.2.2 行政机关 |
2.2.3 司法机关 |
第3章 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政府间关系演化 |
3.1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选择 |
3.1.1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
3.1.2 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 |
3.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权演进 |
3.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第一次分权 |
3.2.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第二次分权 |
3.3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
3.3.1 承包制的产生 |
3.3.2 承包制推向工业 |
3.3.3 股份制的兴起 |
3.3.4 承包制推向地区 |
第4章 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模型 |
4.1 上下级政府间博弈模型 |
4.1.1 基本模型的建立 |
4.1.2 进一步的分析 |
4.1.3 竞争性均衡的特征 |
4.2 同级地方政府间博弈模型 |
4.2.1 博弈模型的构建 |
4.2.2 非均衡动态与稳定性问题 |
4.2.3 帕累托劣解与矫正 |
第5章 政府间博弈模型的实证检验 |
5.1 上下级政府间博弈模型实证检验 |
5.1.1 相机续约 |
5.1.2 重奖激励 |
5.1.3 公平规范 |
5.1.4 引入技术 |
5.2 同级地方政府间博弈模型实证检验 |
5.2.1 囚徒困境 |
5.2.2 走出困境 |
第6章 政府间博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
6.1 政府间博弈的积极效应 |
6.2 政府间博弈引发的问题 |
6.2.1 土地财政带来的问题 |
6.2.2 债务融资带来的问题 |
6.3 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
6.3.1 物价水平高 |
6.3.2 收入财产少 |
6.4 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对策 |
6.4.1 打造有限政府 |
6.4.2 健全法制 |
6.4.3 收入分配合理化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一、 研究前提与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进路 |
三、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经济法与经济公益诉讼 |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背景及其公共利益本位 |
一、 经济法产生的时代合理性 |
二、 经济法中的公共利益 |
第二节 诉讼目的性变迁与公益诉讼的产生 |
一、 诉讼目的的变迁是公益诉讼产生的基础 |
二、 公益诉讼中的诉之利益 |
三、 公益诉讼的分类及我国的立法沿革 |
(一) 公益诉讼的分类 |
(二) 我国公益诉讼的历史沿革 |
第三节 经济公益诉讼与经济法的契合 |
一、 经济法的可诉性分析 |
二、 经济公益诉讼是经济法可诉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
(一) 经济公益诉讼的优势分析 |
(二) 以现有诉讼制度特别化程序保护公益的可行性分析 |
(三) 设置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三、 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目的与价值 |
第四节 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内涵与外延 |
一、 科学界定经济公益诉讼内涵与外延的重要性 |
二、 经济公益诉讼的内涵 |
三、 经济公益诉讼的外延 |
第二章 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现实障碍 |
第一节 经济公益受侵犯的现象日益严重 |
一、 公共利益屡受侵犯原因的一般分析 |
二、 经济公益受侵害的具体表现 |
(一) 市场竞争领域中对经济公益的侵害 |
(二) 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产品质量方面对经济公益的侵害 |
(三) 环境保护方面对经济公益的侵害 |
(四) 国有资产保护方面对经济公益的侵害 |
(五) 特别市场监管及宏观调控方面对经济公益的侵害 |
第二节 公权力在保护经济公益方面的现实不足 |
一、 行政执法在保护经济公益方面的局限 |
二、 司法审判在经济公益保护方面的不足与尴尬 |
第三节 和谐社会需要公众参与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
一、 和谐社会与司法民主 |
二、 经济公益诉讼中的司法民主 |
第四节 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实施的观念与制度障碍 |
一、 经济公益诉讼实施的观念障碍 |
二、 经济公益诉讼实施的制度障碍 |
第三章 国外及台湾地区经济公益诉讼之借鉴分析 |
第一节 古罗马法中的经济公益诉讼 |
第二节 美国、英国的经济公益诉讼 |
一、 美国的经济公益诉讼 |
(一) 集团诉讼 |
(二) 其他形式的公益诉讼 |
二、 英国的代表人诉讼、团体诉讼及纳税人诉讼 |
第三节 德、法等欧盟国家的经济公益诉讼 |
一、 德国团体诉讼、典型诉讼及官方公益代表人诉讼 |
(一) 德国团体诉讼 |
(二) 德国的典型诉讼 |
(三) 官方公益代表人诉讼 |
二、 欧盟其他国家各具特色的经济公益诉讼 |
第四节 印度的经济公益诉讼 |
一、 印度公益诉讼的源起 |
二、 印度公益诉讼的特色 |
第五节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公益诉讼 |
一、 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与纳税人诉讼 |
二、 台湾地区的经济公益诉讼 |
第六节 外国及台湾地区经济公益诉讼实施中的主要经验 |
一、 法院充分认识到公益诉讼在实现社会公正中的重大意义 |
二、 立足国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公益诉讼 |
三、 尽量放宽对原告资格的要求 |
四、 法院进行自身改革以适应能动司法需求 |
五、 建立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的经济公益诉讼运行机制 |
第四章 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典型形式 |
第一节 纳税人诉讼 |
一、 案例评析 |
二、 西方国家纳税人诉讼之考察及启示 |
三、 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之构想 |
第二节 政府采购公益诉讼 |
一、 政府采购的历史沿革 |
二、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必要性 |
三、 我国建立政府采购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与产品质量公益诉讼 |
一、 案例评析 |
二、 我国开展消费者保护与产品质量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四节 证券欺诈公益诉讼 |
一、 案例评析 |
二、 证券欺诈公益诉讼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五节 环境保护公益诉讼 |
一、 案例评析 |
二、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六节 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 |
一、 案例评析 |
二、 我国实施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七节 宏观经济调控公益诉讼 |
一、 案例评析 |
二、 我国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经济公益诉讼中的起诉激励机制 |
第一节 起诉主体的明晰化 |
一、 经济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
二、 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类型 |
(一) 社会团体与公益组织 |
(二)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
(三) 检察机关 |
(四) 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职能的企事业单位 |
三、 经济公益诉讼的起诉序位与前置程序 |
第二节 立案程序的激励 |
一、 立案范围与标准的公开化 |
二、 法院在立案阶段的适度指导 |
第三节 物质激励措施及资金保障 |
一、 经济公益诉讼物质激励的特征 |
二、 法律彩票的发行及功能 |
第六章 经济公益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设想 |
第一节 经济公益诉讼的初审管辖 |
一、 确定案件初审管辖的一般原则 |
二、 经济公益案件的初审管辖 |
第二节 经济公益诉讼中的审判方式 |
一、 传统民事审判方式分析 |
二、 经济公益诉讼对审判方式的要求 |
三、 审判方式的适应性改革 |
第三节 经济公益诉讼的综合审判模式 |
一、 我国现行诉讼机制所面临的困境 |
二、 经济公益诉讼采取综合审理模式的必然性 |
三、 经济公益诉讼综合审理模式的实现方式 |
第四节 经济公益诉讼中的法官 |
一、 我国法官制度的现状与弊端 |
二、 经济公益诉讼对法官的特殊要求 |
三、 我国法官制度的针对性改革 |
第七章 经济公益诉讼生效裁判的执行 |
第一节 经济公益案件生效裁判执行转入机制 |
一、 传统执行转入机制分析 |
二、 经济公益案件应当实行移送执行制度 |
第二节 经济公益案件执行难问题的克服 |
一、 执行难问题的一般分析 |
二、 经济公益案件克服执行难问题的思路 |
第三节 经济公益案件的强制执行措施 |
一、 传统强制执行措施的局限 |
二、 经济公益案件中强制执行措施的创新 |
(一) 限制消费制度 |
(二) 强制实施信用减等和资格减免 |
(三) 产品强制召回制度 |
(四) 民事管制制度 |
第四节 经济公益诉讼案件执行金额分配提留制度 |
一、 执行金额分配制度 |
二、 执行款余额提留制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中国经济的深层发展与公共经济难题的凸显 |
(二) 民间经济进一步发展遭遇众多约束因素 |
(三) 发展国民经济需要优化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的关系 |
二、研究意义 |
三、关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的理论综述 |
(一) 西方关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相关理论综述 |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相关理论综述 |
(三) 当代中国关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相关理论综述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关键命题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公共经济、民间经济的概念界定及其逻辑关系 |
一、社会与经济 |
(一) 社会 |
(二) 经济的涵义 |
(三) 研究经济问题要与政治、文化相联系 |
二、公共经济概念的界定 |
(一) 公共经济的源起与发展 |
(二) 公共经济的涵义 |
(三) 公共经济的特征 |
(四) 公共经济的功能 |
(五) 公共经济与公有制经济 |
三、民间经济的概念界定 |
(一) 民间经济的概念 |
(二) 民间经济的特征 |
(三) 民间经济的功能 |
(四) 民间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 |
四、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的关系 |
(一) 研究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关系的原则 |
(二) 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 |
(三) 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边界 |
第二章 中外民间经济、公共经济及其关系的历史演进 |
一、原始社会:“公”、“私”难辨的原始经济形式 |
二、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民间经济与公共经济的缓慢增长 |
三、资本主义前期:民间经济发展与公共经济的跟进 |
四、当代资本主义:民间经济与公共经济的互补、共进 |
五、民间经济、公共经济及其关系历史演进的结论与启示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共经济、民间经济及其关系的问题及成因 |
一、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变化 |
(一) 改革开放前:“计划中”的公共经济、民间经济 |
(二) 改革开放后:公共经济、民间经济正处于“帕累托改善”过程中 |
二、当前中国公共经济、民间经济及其关系的问题 |
(一) 公共经济的缺位、越位与结构失衡 |
(二) 民间经济面临“环境”与“自身”双重约束 |
(三) 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现实关系有待改善 |
三、当代中国公共经济、民间经济及其关系问题的成因 |
(一) 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且不平衡是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
(二) 转型期政府职能的伸缩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三) 传统产权制度的弊端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
(四) 公共经济体制的缺陷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总体设计 |
一、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目标 |
二、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原则 |
三、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内容 |
(一) 优化公共经济内部关系 |
(二) 优化民间经济的发展环境及其内部关系 |
(三) 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之间关系 |
四、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机制 |
(一) 构建健全、高效的混合经济机制 |
(二) 混合经济机制在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中的机理 |
五、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评价 |
第五章 合理划分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界区 |
一、划分现阶段我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界区的依据 |
二、我国现阶段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界区 |
(一) 目标边界 |
(二) 职能边界 |
(三) 产权边界 |
(四) 规模边界 |
三、确定现阶段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范围,优化二者关系 |
(一) 我国现阶段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范围 |
(二) 以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合理划分为切入点优化二者关系 |
第六章 建立完善、高效、科学的混合经济体制 |
一、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公共经济体制及其问题 |
(一)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
(二)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经济体制现状 |
(三)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经济体制的主要问题 |
二、完善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构建完善、高效、科学的混合经济体制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混合经济体制的一种形式 |
(二) 构建完善、高效、科学的混合经济体制之具体路径 |
三、驱动混合经济体制“双轮”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 |
(一) 必须协调政府调节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
(二) 协调政府调节机制和市场机制以解决公共经济失位与失衡 |
(三) 协调政府调节机制和市场机制以解决民间经济的双重约束 |
(四) 协调政府调节机制和市场机制以解决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的矛盾 |
第七章 规范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产权关系 |
一、公共产权、私人产权、产权制度 |
二、我国现阶段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中的产权问题 |
(一) 公共经济中的产权问题 |
(二) 民间经济中的产权问题 |
三、规范公共产权和私有产权以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 |
(一) 合理界定公共产权和私人产权 |
(二)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
(三) 协调公共产权与私人产权的关系 |
第八章 寻求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共生、同进的生态位 |
一、公共经济、民间经济与“生态位”以及经济发展环境 |
二、善于拓展我国经济的国际生态位空间,提高国际竞争力 |
三、创建规范、高效的制度环境 |
(一) 我国现阶段制度环境的主要内容 |
(二) 完善公共经济、民间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环境 |
(三) 构建公共经济运行的特殊制度环境 |
(四) 构建民间经济运行的特殊制度环境 |
四、营建优良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况研究 |
(二) 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外部相关制度研究 |
(三) 关于民办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 |
(四) 关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五) 关于民办教育产权与产权制度及其结构的相关研究 |
四、 核心概念界定及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 民办高等教育 |
(二) 可持续发展 |
(三)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四)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五)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原理 |
(六)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周期原理 |
(七)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原理 |
五、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创新 |
(一)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
一、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背景 |
(一) 政治经济背景 |
(二) 教育体制改革背景 |
(三) 教育财政背景 |
(四) 源远流长的民间办学背景 |
二、 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
(一) 第一阶段的萌芽时期(1982—1991) |
(二) 第二阶段的数量倍增期(1992—1996) |
(三) 第三阶段的规模、规范化发展期(1997—2002) |
(四) 第四阶段成长壮大期(2002—现在) |
三、 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 规模发展的特点 |
(二) 结构发展特点 |
(三) 区域发展的特点 |
(四) 质量发展特点 |
第三章 辽宁省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现状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 股份制民办学校发展现状——以大连某信息学院为例 |
(一) 股份制民办学校的概况分析 |
(二) 股份制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 |
(三) 大连某信息学院发展现状总结 |
二、 家族制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以大连某翻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一) 家族制民办学校的现状分析 |
(二) 家族制民办学校发展现状 |
(三) 大连某翻译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现状总结 |
三、 国有民办学校发展现状——以大连某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
(一) 国有民办学校的现状分析 |
(二) 国有民办学校发展现状 |
(三) 大连某大学城市学院发展现状总结 |
小结 |
第四章 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
一、 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论证分析及机遇 |
(一)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论证分析 |
(二)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
二、 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 来自国内教育市场的挑战 |
(二) 教育市场国际化的挑战 |
三、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 是否取得合理回报是目前争论的焦点问题 |
(二) 投入不足带来的经济矛盾 |
(三)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
(四) 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不健全,民办高校治理结构混乱 |
(五) 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认同感较低 |
(六) 民办高校质量评估标准比较单一 |
第五章 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一、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中对自身问题的研究对策 |
(一) 建立督导机制,解决民办高校治理结构混乱和监管问题 |
(二) 积极探索民办高等教育进入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
(三) 与时俱进,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更新人才培养特色 |
二、 政策倾斜、社会制度保障使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
(一) 民办高校是否取得合理回报的政策选择 |
(二) 调和解决有限收入和不断扩大的办学支出形成的经济矛盾 |
(三) 政府扶助和民办高校人才强校观破解留住人才难题 |
(四) 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
(五) 科学的质量观是民办高校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论文类 |
期刊类 |
网站 |
后记 |
附录 |
1.关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访谈提纲 |
2.大连某信息学院访谈录 |
3. 大连翻译职业技术学院访谈录 |
4. 大连某大学城市学院访谈录 |
(8)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有关政府公共职能现状研究 |
1.2.2 国外有关政府公共职能现状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相关理论 |
2.1 公共服务相关概念 |
2.1.1 公共服务的含义 |
2.1.2 公共服务的分类 |
2.1.3 公共服务的角色构成 |
2.2 公共服务型政府相关理论 |
2.2.1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本质 |
2.2.2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的基本内容 |
2.2.3 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基础 |
2.3 中部地区建立与完善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必要性分析 |
第三章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现状 |
3.1 机构方面的问题 |
3.1.1 组织体系繁复,机构设置过细 |
3.1.3 临时机构过多,影响正常的行政秩序 |
3.1.4 行政机构与社会的互动性弱 |
3.2 编制方面的问题 |
3.2.1 体制不清,适应性差 |
3.2.2 领导频繁调动,副职过多 |
3.2.3 人员不稳定,借调频繁 |
3.3 经济调节方面的问题 |
3.3.1 过于追求经济增长 |
3.3.2 严重干预经营活动 |
3.3.3 忽视发展职责缺位 |
3.4 与其它地区的比较 |
3.4.1 运作机制不顺 |
3.4.2 社会会程度较低 |
3.4.3 财政支持能力较弱 |
第四章 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经济职能弱化 |
4.1.1 经济发展空间缩小 |
4.1.2 经济发展保障职能萎缩 |
4.1.3 经济和社会发展外部压力增大 |
4.2 公共服务意识薄弱 |
4.2.1 公务人员的服务理念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
4.2.2 政府"桨"与"舵"的角色意识错位 |
4.2.3 利益受损方的阻力 |
4.2.4 儒家传统文化压抑了民众主权意识 |
4.3 职能职责模糊 |
4.3.1 县级政府在职能上普遍存在着越位、缺位的现象 |
4.3.2 县级政府的功能在结构上普遍存在不均衡、不协调的现象 |
4.3.3 权责不对称的现象仍然存在 |
4.4 公共服务体制尚未完全建立 |
4.4.1 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受到自身体制的制约 |
4.4.2 公共服务的社会供给不够 |
4.4.3 公共服务主体之间的竞争不足 |
第五章 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对策分析 |
5.1 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服务理念创新 |
5.1.1 积极创新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观念 |
5.1.2 "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理念 |
5.2 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服务目标创新 |
5.2.1 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 |
5.2.2 深化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转变 |
5.3 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服务体制创新 |
5.3.1 建立健全财税体制 |
5.3.2 全面建立乡镇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 |
5.3.3 健全公共服务问责机制 |
5.4 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服务技术创新 |
5.4.1 改进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技术 |
5.4.2 加强公务人员队伍建设 |
5.4.3 推进机关效率制度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与功能 |
1.2.2 关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
1.2.3 关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4 现有研究的空白与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主要资料来源 |
1.3.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二章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模式的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与功能 |
2.1.1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
2.1.2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功能 |
第二节 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市场化模式的形成 |
2.2.1 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的基本条件 |
2.2.2 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模式的形成 |
第三节 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
2.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2.3.2 以招生工作为中心 |
2.3.3 人力资本培育处于次要位置 |
2.3.4 举办者处于民办高校权力的核心 |
2.3.5 绝大多数举办者以营利为目 |
2.3.6 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 |
第三章 市场化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与理论解释 |
第一节 市场化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 |
3.1.1 生源减少 |
3.1.2 高等教育领域的恶性竞争 |
3.1.3 大学生就业难 |
3.1.4 鼓励与监管角色方面政府缺位 |
3.1.5 领导管理体制方面政府越位 |
3.1.6 办学目标错位 |
第二节 理论解释 |
3.2.1 组织平衡理论的解释 |
3.2.2 社会转型理论的解释 |
第四章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特征 |
4.1.1 产权模式 |
4.1.2 治理模式 |
4.1.3 办学经费筹集模式 |
4.1.4 以非营利发展模式为主导,双模式并存 |
4.1.5 美国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资助模式 |
4.1.6 美国政府对私立高校的监管模式 |
第二节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五章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正确选择: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 |
第一节 理论视角的转换:市场化视角到社会企业化视角 |
5.1.1 转变市场化视角 |
5.1.2 社会企业概述 |
5.1.3 采用社会企业化视角 |
第二节 概念解析及选择 |
5.2.1 纯福利发展模式 |
5.2.2 营利发展模式 |
5.2.3 市场化发展模式 |
5.2.4 非营利发展模式 |
5.2.5 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 |
第三节 选择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可行性及意义 |
5.3.1 选择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
5.3.2 选择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
5.3.3 选择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的意义 |
第六章 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运行的政策环境 |
第一节 改善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 |
6.1.1 优化产业结构 |
6.1.2 优化经济增长结构 |
6.1.3 优化社会分配结构 |
第二节 规划好中国各类高等教育 |
第三节 出台政策鼓励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发展 |
6.3.1 对民办高校分类管理 |
6.3.2 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 |
6.3.3 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 |
6.3.4 民办高校招生政策的转型:统招取代自考 |
第四节 加强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监管 |
6.4.1 确立政府对民办高校监管的内容及标准 |
6.4.2 政府对民办高校监管的机构及方式 |
6.4.3 政府监管过程透明化 |
第五节 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努力促进组织平衡 |
6.5.1 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6.5.2 加强学校硬件建设 |
6.5.3 加强学校软件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发展管理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管理与政策研究进展 |
1.2.1 初期研究 |
1.2.2 第二阶段研究 |
1.2.3 第三阶段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思路 |
第三章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现状、成效和存在问题分析 |
3.1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背景和目标回顾 |
3.1.1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历史背景 |
3.1.2 天然林工程的主体框架 |
3.2 天然林保护工程对我国天然林资源恢复的历史贡献 |
3.2.1 近 10 年我国天然林资源的基本变化 |
3.2.2 森林资源恢复性增长 |
3.3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社会经济目标与贡献分析 |
3.3.1 职工就业与社会保障初见成效 |
3.3.2 林区经济恢复性发展 |
3.4 天保工程后林区及林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商用森林资源危机 |
3.4.2 林区基础设施依然落后 |
3.4.3 森工企业发展问题 |
3.4.4 天保工程区集体林农利益仍未解决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保工程后续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1.2 可持续发展能力 |
4.1.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4.1.4 公共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
4.1.5 公共财政理论 |
4.1.6 资源经济学理论 |
4.2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改革发展实践研究 |
4.2.1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和发展案例研究 |
4.2.2 西北、西南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的实施的实践 |
4.2.3 关于各地实施天保工程实践的小结 |
4.2.4 来自林业发达国家的经验 |
4.3 天然林保护地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
4.3.1 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
4.3.2 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 |
4.4 天然林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三林问题” |
4.4.1 “三林问题”的基本内涵 |
4.4.2 林区存在的两种生产系统和社会生产过程 |
4.4.3 天保工程后国有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经营循环框架 |
4.5 重点国有林区的“林改”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
4.5.1 问题的提出 |
4.5.2 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分析 |
4.5.3 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的管理基础与改革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的管理制度探讨 |
5.1 林区土地资源管理 |
5.1.1 建立和完善公共森林及林地管理机构和制度 |
5.1.2 企业商用林地管理 |
5.1.3 林区社会用地管理 |
5.2 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
5.2.1 林区森林资源的变化——林业事业管理的基础 |
5.2.2 林区社会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 |
5.2.3 林业企业经营效益评价 |
5.3 关于国有林业企业的双重管理体制 |
5.3.1 “双重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 |
5.3.2 “双重管理体制”的管理与操作 |
5.3.3 “双重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下的林业经济循环框架 |
5.3.4 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体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5.4 公共制度保障 |
5.4.1 建立和完善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相配套的财政体制 |
5.4.2 建立适应国有林管理新体制的事业资金渠道 |
5.4.3 加大林业职工分流安置支持力度 |
5.4.4 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和不足 |
6.2.1 本研究创新之处 |
6.2.2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七大学科可优先公费出国(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D]. 杨燕江. 云南大学, 2018(09)
- [3]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D]. 尹传政.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4]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研究[D]. 宋建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6)
- [5]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 徐石江. 西南政法大学, 2011(07)
- [6]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研究[D]. 王彦林.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9)
- [7]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纯真.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8]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D]. 杨映林. 中南大学, 2010(02)
- [9]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 查明辉. 南开大学, 2010(08)
- [10]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发展管理与政策研究[D]. 李冬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