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切口刺激程度对大鼠脊髓背角Fos表达的影响

不同切口刺激程度对大鼠脊髓背角Fos表达的影响

一、不同程度切口刺激对大鼠脊髓背角Fos表达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姜志鹏[1](2021)在《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局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复制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coscia pain syndrome,MPS)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以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 Ps)为作用点,观察针刺、艾灸两种干预方式对MPS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针、灸激痛点对局部组织形态、促炎因子、疼痛因子及脊髓背角相关疼痛递质表达的影响,探究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对MPS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为针刺、艾灸治疗MPS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分组:将32只SD雄性大鼠(SPF级、体重220-250g)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8只?2.造模: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大鼠使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复制MTr Ps模型。具体步骤为:每实验周期第1天,按照大鼠体重,向大鼠腹部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进行麻醉,通过自制打击器对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1次打击;第2天,令大鼠于坡度-16°的电动跑道上以16m/min速度下坡跑,持续时间为90min;其余3至7天,正常喂养,不做干预。上述过程持续重复8周,为干预期。之后4周,不做任何干预,正常喂养,为恢复期。3.干预:(1)针刺组:采用0.35mm×40mm毫针斜刺贯穿激痛点结节,通过提插捻转刺激局部产生抽搐反应后,连接电针仪,调至频率2-20Hz的疏密波,以大鼠左下肢显示轻轻颤动为适宜强度,持续15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周。(2)艾灸组:将艾条置于激痛点上方23cm,控制皮温在(46±1)℃,施灸15min,确保艾灸部位无肿胀、无烫伤,无血液、组织液渗出等感染情况发生。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周。(3)对照组、模型组:在相同环境下采取相同方式进行抓捕和控制,且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4.取材:治疗结束后次日上午,开始取材,腹部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对大鼠进行麻醉,后将其仰卧位固定于固定板上,使左下肢伸直。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先切开左下肢股内侧肌处皮肤,随即剥离筋膜,暴露局部肌肉组织,并将其与临近肌组织和筋膜分离,在骨骼肌附着处剪断并将标本浸泡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h以供病理学检测,切开腹部取腹主动脉血,3000rpm,4℃,离心10min,使上清分离,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以供之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使用;采血后取脊髓L4-6腰膨大段,一部分浸泡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保存,供免疫组化检测使用,一部分用作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5.检测:采用行为学及热板实验法检测大鼠热缩足潜伏期;采用肌电图仪检测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采用病理形态学检测方法,观察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肌纤维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浓度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即早基因C-fos(I mmediate early gene,IEG)定量分析;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 NOS)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各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造模后,对照组大鼠无异常步态出现、舔足及自发性抬腿等行为,热缩足潜伏期与造模前相比没有显着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均有大鼠跛行,热缩足潜伏期显着降低,差异显着(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热缩足潜伏期及大鼠步态无明显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偶见跛行,针刺组、艾灸组大鼠步态基本恢复正常,但三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时间均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的变化肌电检测显示:对照组肌电图显示无电位波动,表明当静息状态时,未出现异常的自发电位,说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无激痛点;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一系列高频低幅为背景电位和出现不规律的高振幅的峰电位,持续时间0.5-10min,频繁出现自发性电位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均可见偶发的自发电活动,且频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大鼠受累肌肉横切面肌细胞多呈现规则有序的形状,可明显分辨出纤维结构,细胞大小均匀,排列紧密、整齐、规则,细胞边缘都可见多个细胞核,且胞核位于肌膜下,未见炎性细胞核内移与炎性浸润现象;纵切面肌纤维排列紧密、规律,粗细均匀一致,细胞核大多分布于肌纤维膜下。模型组大鼠显示肌细胞大小、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排列错乱无状,出现炎性细胞核内移及炎性浸润现象,挛缩结节处出现大面积的组织粘连;纵切面可见肌纤维粗细不等,排列无序,挛缩结节处出现大面积的黏连区域,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针刺组与艾灸组:横切面显示,肌细胞形态已基本接近于正常,针刺组偶见形态不规则的肌细胞,核内移现象比艾灸组明显;纵切面显示,针刺组与艾灸组肌纤维逐渐恢复,可见轻微萎缩、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且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肌组织形态更接近于对照组。4各组大鼠血清中PGE2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GE2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血清中PGE2浓度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PGE2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C-fos免疫组化积分定量光密度值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中很难见到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大多呈现出蓝色的阴性细胞,积分定量光密度值较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呈圆形或者卵圆形,细胞核呈棕黄色,光密度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艾灸组C-fos光密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光密度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均降低,更接近对照组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n NOS基因表达显着升高,针刺治疗效果优于艾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是诊断和治疗MPS的核心;通过针刺、艾灸激痛点可以提高MPS大鼠热痛敏阈值、减少激痛点所在局部肌肉异常自发电位、恢复肌肉细胞形态,从而灭活激痛点以有效改善慢性肌筋膜疼痛。从内在机制上来说针刺、艾灸激痛点可以通过抑制外周PGE2合成与释放,减轻MPS大鼠激痛点区域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组织恢复、直接降低外周感受器的疼痛敏化程度;削弱伤害性刺激信号强度,并且干预n NOS、C-fos相关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抑制脊髓背角疼痛递质的活化,阻碍疼痛信号传入中枢。而针刺激痛点在调控脊髓背角n NOS与C-fos表达优于艾灸作用,表明针刺激痛点更擅长于调控脊髓背角疼痛信号传递机制;艾灸激痛点下调外周PGE2表达与恢复肌肉细胞形态优于针刺激痛点,表明艾灸治疗更擅长于局部组织修复和外周敏化及炎性环境的干预。

谢晓芳[2](2020)在《背根神经节中GAT-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病变或疾病引起的慢性疼痛,常表现为持续地剧烈疼痛,但因NP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并且临床缺乏针对NP有确切疗效的药物,因此治疗效果欠佳。神经系统致敏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之一。神经系统内兴奋性信号和抑制性信号的失衡被认为是神经系统致敏的发生机制,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转运蛋白1(GABA transporter 1,GAT-1)介导的GABA重摄取在GABA能信号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已发现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薄束核、三叉神经元等处的GAT-1表达明显增强,促进了NP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作为伤害信号从外周传到中枢的重要枢纽,其中也存在GAT-1的表达,但其在N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背根神经节中GABA转运体GAT-1的改变在N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NP寻找以DRG上GAT-1为靶点的新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80~200 g雌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神经痛组(CCI)、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Sham+NS)、神经痛+生理盐水组(CCI+NS)、神经痛+NO-711组(CCI+NO-711)。制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Sham组大鼠仅暴露不结扎坐骨神经。记录CCI组和Sham组大鼠术后两周内后爪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爪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TWL)的变化趋势以检测模型构建情况,于术后第3、7、14天处死大鼠取L4和L5部位的DRG,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大鼠DRG中GAT-1蛋白的表达;Sham+NS组、CCI+NS组和CCI+NO-711组在手术当天和术后第7天,于L5DRG局部分别注射生理盐水、GAT-1抑制剂NO-711,测量CCI+NS组和CCI+NO-711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MWT和TWL的变化;并运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DRG内p-ERK及脊髓背角内c-Fos的表达。结果:CCI组大鼠的TWL和MWT均明显下降,表明CCI模型构建成功;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在术后第7天和第14天,L4和L5DRG中GAT-1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CI+NS组相比,手术当天L5DRG局部给药后,CCI+NO-711组大鼠TWL和MWT明显升高,并持续至术后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L5DRG局部再次给药后,CCI+NO-711组大鼠TWL和MWT升高并持续至给药后48 h,DRG中p-ERK及脊髓背角中c-Fos的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神经损伤后DRG中GAT-1的表达明显升高;2.DRG局部给以GAT-1抑制剂可有效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GAT-1在NP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徐琪[3](2020)在《慢性17β-雌二醇和/或孕酮替代对大鼠子宫颈扩张导致伤害性感受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疼痛感觉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内脏疼痛比男性更普遍,一些慢性疼痛性疾病的发病率显着高于男性,如纤维性肌痛、月经期背痛、偏头痛等。研究者推测,这种现象是女性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疼痛感知和转导的结果。分娩痛是大部分妇女一生中所经历过的最严重的疼痛之一。而其中宫颈扩张是孕妇产程分娩痛的重要来源。我们选用大鼠宫颈扩张模型(UCD)来模拟急性子宫颈扩张相关的内脏痛的动物模型。动物内脏运动反应(VMR)被广泛评为内脏伤害性反应的可靠指标。此外,c-fos作为伤害性刺激(或疼痛)激活的神经元的标记也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去卵巢大鼠雌、孕激素单独或联合预处理,采用大鼠子宫颈扩张模型作为内脏痛发生源,采用腹直肌量化肌电图和脊髓背角的cfos阳性神经元数量作为疼痛刺激的效应指标来研究性激素对宫颈扩张性内脏痛(分娩痛)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取雌性未孕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2组(n=5):对照组(Sham组)、宫颈扩张组(UCD组)。Sham组仅暴露宫颈,没有给予张力扩张宫颈;UCD组建立宫颈扩张(UCD)模型并给予适宜的张力(75g)扩张宫颈。检测肌电图EMG信号和c-fos在脊髓各节段各板层的分布。第二部分:取雌性未孕SD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6组(n=6):宫颈扩张组(UCD组)、去卵巢组(OVX组)、去卵巢埋溶剂芝麻油组(OVX+OIL组)、去卵巢雌激素替代组(OVX+E2组)、去卵巢孕激素替代组(OVX+P4组)、去卵巢雌孕激素替代组(OVX+E2+P4组)。激素替代21天后所有大鼠建立宫颈扩张(UCD)模型,检测c-fos表达和腹直肌肌电图的变化。结果:我们发现卵巢切除能抑制宫颈扩张引起脊髓c-fos表达和腹直肌肌电反应的增加,这种抑制可以被雌激素替代而不是黄体酮替代所逆转。结论:这项研究表明,雌激素调节子宫颈扩张性内脏痛,而孕酮的作用则较小。

刘志元[4](2019)在《CXCL12/CXCR4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大鼠脊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文中研究说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指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直接引起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原因很多,包括物理,化学损伤,代谢性复合性神经病变外伤,代谢紊乱,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肿瘤,神经压迫等多种病因均会导致中枢或外周性神经损伤,从而进·步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可概括为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脊髓及脊髓水平以上的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在损伤后诱导白细胞向损伤部位迁移、聚集的具有细胞因子活性的小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包括初级传入神经元和脊髓背角的二级神经元)均能合成趋化因子以及相应的受体,提示趋化因子同样参与了痛觉的传递。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大量关于趋化因子和疼痛的相关性研究。作为近期比较热门的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病理病理性疼痛中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CXCL12/CXCR4信号通路是否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脊神经结扎(SNL)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方法:1、制作大鼠SNL模型并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2、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L12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和分布。3、通过行为学测试研究外源性CXCL12,CXCL12中和型抗体,CXCR4拮抗剂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代谢抑制剂对正常或者SNL模型的大鼠的痛觉敏感性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4、通过RT-PCR检测c-Fos和CGRP mRNA的表达水平以评估神经元兴奋性;检测GFAP和iba-1的mRNA水平来评估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检测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评估神经炎症的发展过程;同样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调节因子(Connexin 30,Connexin 43,EAAT 1,EAAT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SNL损伤后引起了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行为学表现,同时伴有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增加。SNL模型同样引起相应脊髓节段CXCL12和CXCR4蛋白的表达上调。2、在SNL模型中,CXCL12主要在神经元中表达,而CXCR4在脊髓背角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均有表达。3、鞘内注射外源性CXCL12能够诱导正常大鼠的痛觉过敏状态,并且能够被星形胶质细胞的代谢抑制剂fluorocitrate部分逆转。此外,CXCL12还能够增加c-Fos,GFAP和iba-1的mRNA水平。4、单次鞘内注射CXCL12中和性抗体能够短暂逆转大鼠SNL模型引起的神经性疼痛的发生。连续使用CXCL12中和性抗体能够使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出现明显的延迟,并减少脊髓背角中GFAP和iba-1的蛋白表达。5、鞘内注射CXCR4拮抗剂AMD3100同样能够抑制神经性疼痛的发生并部分缓解神经性病理性疼痛的持续。进一步研究证实AMD3100是通过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c-Fos,CGRP),减少胶质细胞活化(GFAP,iba-1)以及减少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来实现上述作用。不仅如此,CXCR4拮抗剂AMD3100还能够引起其定位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调节因子表达的上调或下调,其中Connexin 30和Connexin 43表达降低,而EAAT 1和EAAT 2 mRNA水平增加。结论:CXCL12/CXCR4信号通路能够通过中枢敏化机制以及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调控SNL模型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效干预CXCL12/CXCR4轴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钟声[5](2019)在《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脊髓上中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比较非药物疗法(针刺和电疗)对TKA术后疼痛治疗的疗效优劣;2.研究TKA术后电针干预对术后急性疼痛及关节功能康复的效应,为电针治疗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提供临床依据;3.探究电针干预在脊髓上中枢的疼痛调控机制,包括对下行疼痛调控系统的具体影响,为电针镇痛的机制提供基础。方法:1.通过基于贝叶斯的网络meta分析,比较电针、经皮电刺激、针刺、安慰疗法与常规康复在TKA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对各治疗方法进行排秩;2.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评价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疗效。11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安慰针组,并予以对应干预措施。分别记录术前、术后6h、24h、48h、72h的VAS评分;术后48h内PCA额外释放的镇痛药物剂量;术前及术后72h的HAMA评分、HSS评分和ROM;术后24h至72h膝关节轴径减少量;围手术期焦虑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3.建立大鼠足底切口疼痛模型,随机分为电针组、安慰针组和空白对照组,于造模后第一天开始连续干预三天,每天一次,记录造模前及造模后1d、2d、3d的大鼠的疼痛行为表现(斜板试验、50%机械缩足阈值、热缩足潜伏期);造模后3d取大鼠脑组织PAG及RVM区域,使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RVM中ON细胞和OFF细胞的激活情况;使用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PAG与RVM中MOR、BDNF、Trk B的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变化,同时检测p Trk B的蛋白表达情况变化。结果:1.通过贝叶斯网络meta分析,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756例受试者,异质性评价显示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显着。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合并效应量,通过计算排序概率,得出治疗措施的优劣情况。根据SUCRA值对治疗措施排序,疗效由好到差依次为电针(0.827)、经皮电刺激(0.782)、针刺(0.623)、安慰疗法(0.225)、常规康复(0.043)。疗效排序显示电针治疗与经皮电刺激疗效接近,并均比单独针刺效果更好。2.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110例受试者,在疼痛评估上电针组在术后48h、72h的VAS评分较安慰针组更低,疼痛分级的构成比也存在显着差异;电针组较安慰针组额外使用的镇痛药物更少。在功能评价上,电针组与安慰针组比较,在术后72h HSS评分及ROM均更高。在术后并发症评价上,HAMA评分和恶心呕吐评分更低;电针组较安慰针组膝关节轴径减少量更多。3.电针干预作用于切口痛大鼠,可提高大鼠疼痛耐受,增加大鼠患肢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电针干预可作用于RVM,激活OFF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抑制ON细胞的易化作用;电针干预可上调PAG及RVM内MOR的表达,并抑制其中BDNF/Trk B信号通路。结论:1.既往研究的系统评价支持非药物疗法(针刺和电疗)的有效性,电针、经皮电刺激、针刺疗法较安慰疗法和常规康复在TKA术后镇痛上有更加优越的疗效,且疗效排序依次为电针、经皮电刺激、针刺、安慰疗法和常规康复。2.电针干预双侧伏兔、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穴可有效降低TKA术后患者的急性疼痛,并可促进早期康复进程,提高功能活动度,减少围手术期焦虑、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3.电针刺激可作用于脊髓上中枢,通过调节下行疼痛控制系统,促进下行抑制作用并抑制下行易化作用发挥镇痛效应,其中延髓内的分子机制为促进μ阿片受体表达和抑制BDNF/Trk B信号通路。

钟妤[6](2019)在《脊髓Cdk5/p35与ERK1/2相互调控介导PPARγ活性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脊髓Cdk5/p35与ERK1/2相互调控介导PPARγ活性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中的作用。第一部分 Cdk5/p3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成功建立坐骨神经结扎(CC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CCI组,于术前、术后3d,7d,14d和21d分别观察SD大鼠痛行为学的变化并测定机械痛敏(PWMT)和热痛敏(PWTL),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NP发生发展过程中脊髓水平Cdk5与p35的表达时间相和分布;CCI术后第14d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脊髓背角p35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共表达的情况及与Cdk5共表达的情况。2、SD大鼠随机分为 4 组:sham+DMSO 组、sham+roscovitine 组、CCI+DMSO 组、CCI+roscovitine组;在造模后第3d至14d连续鞘内注射Cdk5/p35抑制剂roscovitine(100 μg)或溶剂5%DMSO 10 μl,每天一次,观察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机械痛敏(PWMT)和热痛敏(PWTL)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TL均明显降低(P<0.05),脊髓水平p35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P<0.05),并主要表达分布在脊髓背角,且与脊髓神经元(NeuN)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共表达,但不与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共表达。Cdk5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且与p35共表达。与CCI+DMSO组相比,CCI+roscovitine组鞘内注射Cdk5/p35抑制剂roscovitine可显着改善大鼠的痛行为学,PWMT 和 PWTL 明显升高(P<0.05)。第二部分 ERK1/2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建立CCI模型,根据检测时间点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CCI-3d 组(CCI-3d)、CCI-7d 组(CCI-7d)、CCI-14d 组(CCI-14d)和CCI-21d组(CCCI-21d),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相应时间点NP发生发展过程中脊髓水平pERK1/2的表达时间相和分布;CCI术后第14d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脊髓背角p35与pERK1/2共表达的情况。2、SD 大鼠随机分为 4 组:sham+DMSO 组、sham+U0126 组、CCI+DMSO 组、CCI+U0126组;在造模后第3d至14d连续鞘内注射ERK1/2上游MEK抑制剂U0126(5μg)或溶剂5%DMSO(10 μl),每天一次,观察对大鼠PWMT和PWTL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脊髓水平pERK1/2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P<0.05),并表达分布在脊髓背角,且与p35共表达。与CCI+DMSO组相比,CCI+U0126组鞘内注射U0126可显着改善大鼠的PWMT和PWTL,缓解痛行为学(P<0.05)。第三部分 PPARy依赖Cdk5/p35和pERK1/2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方法:1、建立CCI模型,根据检测时间点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CCI-3d 组(CCI-3d)、CCI-7d 组(CCI-7d)、CCI-14d 组(CCI-14d)和CCI-21d组(CCI-21d),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的方法研究NP发生发展过程中脊髓水平pPPARy的表达时间相和分布;CCI术后第14d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脊髓背角p35与pPPARy共表达的情况。2、鞘内注射PPARy激动剂pioglitazone对NP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 4 组:sham+DMSO 组、sham+pioglitazone 组、CCI+DMSO 组、CCI+pioglitazone组;在造模后第3d至14d连续鞘内注射PPARy激动剂pioglitazone(l00μg)或溶剂5%DMSO 10 μl,每天一次,观察对 NP 大鼠PWMT和PWTL的影响。3、SD大鼠随机分为4组:sham+DMSO组,sham+roscovitine 组,CCI+DMSO 组,CCI+roscovitine 组,在造模后第 3d至14d连续鞘内注射Cdk5/p35抑制剂roscovitine(100 μg)或溶剂5%DMSO 10 μl,每天一次,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研究roscovitine对pPPARγ表达的影响。4、SD大鼠随机分4组:sham+DMSO组,sham+U0126组,CCI+DMSO组,CCI+U0126组,在造模后第3d至14d连续鞘内注射ERK1/2上游MEK抑制剂U0126(5μg)或溶剂5%DMSO 10 μl,每天一次,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研究U0126对pPPARy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脊髓水平pPPARγ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并且表达在脊髓背角;脊髓pPPARy与p35存在共表达;鞘内注射PPARy激动剂pioglitazone可明显改善大鼠的PWMT和PWTL,缓解痛行为学(P<0.05);鞘内注射roscovitine和U0126明显增加脊髓背角pPPARy 的表达(P<0.05)。第四部分 Cdk5/p35与ERK1/2相互调控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和炎症反应方法:1、建立CCI模型后,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sham+DMSO组,sham+roscovitine 组,CCI+DMSO 组,CCI+roscovitine 组。研究鞘内注射Cdk5/p35抑制剂roscovitine对NP诱发的Cdk5/p35和pERK1/2表达上调及对Cdk5/p35激酶活力的影响;2、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sham+DMSO组,sham+U0126 组,CCI+DMSO 组,CCI+U0126 组。研究鞘内注射 ERK1/2 的上游MEK抑制剂U0126对NP诱发的Cdk5/p35和pERK1/2表达上调及对Cdk5/p35激酶活力的影响;3、SD大鼠随机分为8组,sham+DMSO组、sham+roscovitine 组、sham+U0126 组、sham+pioglitazone 组、CCI+DMSO组、CCI+roscovitine 组、CCI+U0126 组、CCI+pioglitazone 组,在造模后第3d至14d连续鞘内注射相应药物或溶剂,每天一次,术后第14d取材做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结果:鞘内注射Cdk5/p35抑制剂roscovitine可抑制NP诱发的p35和pERK1/2表达上调(P<0.05),Cdk5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鞘内注射pERK 1/2上游MEK抑制剂U0126可抑制NP诱发的p35和pERK 1/2表达上调(P<0.05),Cdk5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采用组织Cdk5/p35激酶活性光度检测试剂盒,用全自动酶标检测仪检测Cdk5/p35激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roscovitine和U0126均能抑制Cdk5/p35激酶活力(P<0.05);鞘内注射Cdk5/p35的抑制剂roscovitine、ERK1/2的抑制剂U0126和PPARy的激动剂pioglitazone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P<0.05)。结论:1、脊髓水平Cdk5/p35和pERKl/2参与介导NP的发生发展。2、脊髓水平PPARy的激活依赖于Cdk5/p35和pERK1/2参与介导NP的发生发展。3、脊髓水平Cdk5/p35和pERK1/2相互调控参与介导NP的发生发展,抑制神经炎症反应。

徐如彬[7](2019)在《NR2B-CaMKⅡα-HDAC4通路在大鼠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片类药物(opioids)是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超短效镇痛药。但其导致的痛觉过敏发生率较高,这使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受到限制。瑞芬太尼(remifentanil)起效快且清除迅速,被广泛用于全身麻醉的镇痛,但研究证实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remifentanil-induced hyperalgesia,RIH)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阿片类药物。目前RIH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疗效确切的药物,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RIH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Ca MKⅡ)是突触后致密成分的重要蛋白质组分,它能感受突触后钙离子水平的变化,并能通过自磷酸化维持长时活性,在调节谷氨酸能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学习记忆中发挥重要作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是一类蛋白酶,其调控的组蛋白去乙酰化是染色体重组对基因转录实现后天性调控的重要过程。在脊神经结扎所致的病理性神经痛痛觉过敏大鼠模型中,脊髓磷酸化的HDAC4及细胞质中的HDAC4表达明显升高。给予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或Ca MKⅡα抑制剂,可导致HDAC4从细胞质向细胞核间穿梭(shuttling),显着影响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基因转录过程。基于以上背景,该课题假说为:瑞芬太尼可能通过增加NMDA受体2B亚单位(NR2B subunit of NMDA receptors,NR2B)膜上表达,进而增强NMDA受体介导的钙电流,激活Ca MKⅡα,促使HDAC4磷酸化,并由细胞核内向细胞质中穿梭(shuttling),促使影响突触可塑性的目的基因转录和表达,进而诱发痛觉过敏。本实验通过制作大鼠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模型,探讨NR2B-Ca MKⅡα-HDAC4在RIH中的调控机制,从而为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目的通过评价RIH大鼠脊髓背角NR2B亚单位表达及膜上转运、Ca MKⅡα活性及HDAC4活性的变化,探讨该通路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现象中的可能机制;通过鞘内注射NR2B选择性拮抗剂Ro25-6981,探讨其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疼痛行为学影响及脊髓背角Ca MKⅡα磷酸化表达、NR2B/Ca MKⅡα复合物表达的变化、HDAC4活性改变的影响;通过鞘内注射Ca MKⅡα抑制剂KN-93,探讨其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疼痛行为学影响及HDAC4活性改变的影响;通过鞘内注射HDAC4选择性抑制剂LMK235,探讨其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疼痛行为学和HDAC4活性的影响;通过鞘内注射NR2B选择性拮抗剂Ro25-6981、Ca MKⅡα抑制剂KN-93和HDAC4选择性抑制剂LMK235,探讨这三个因素对RIH大鼠脊髓背角树突棘的影响。方法一.雄性SD大鼠(812周)60只,随机分为5组(n=12):C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施行假手术,通过尾静脉以0.1 ml·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生理盐水,1h;G组(假手术+甘氨酸组):假手术,尾静脉输注甘氨酸溶液0.1 ml·kg-1·min-1,1h;R组(瑞芬太尼组):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1h;I组(切口痛组):通过尾静脉以0.1 ml·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生理盐水,10min后建立Brennan切口痛模型;IR组(Remifentanil+切口痛组):通过尾静脉以1.0μg·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瑞芬太尼,10min后制作大鼠Brennan切口痛模型。每组取6只大鼠,分别在以下时间点:输注前1d(基础值)、输注10min后的2h、6h、1d、2d、3d、5d和7d,测定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于输注后2 d,每组取6只大鼠处死并取脊髓背角L4-6节段,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脊髓背角NMDA受体NR2B亚单位表达及膜上转运水平的变化、Ca MKⅡα活性的改变及HDAC4活性的变化。二.雄性SD大鼠(812周)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C组:施行假手术,通过尾静脉以0.1 ml·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生理盐水,1h;IR组:按照1.0μg·kg-1·min-1剂量,经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输注10min后建立Brennan切口痛模型。C+Ro组(假手术+NR2B拮抗剂Ro25-6981组):施行假手术,通过尾静脉以0.1 ml·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生理盐水,1h,输注10min前鞘内给予Ro25-6981 100nmol;IR+Ro(切口痛+瑞芬太尼+NR2B拮抗剂Ro25-6981组):鞘内注射Ro25-6981 100nmol,10min后通过尾静脉以1.0μg·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瑞芬太尼,10min后制作大鼠Brennan切口痛模型;探讨抑制NR2B表达及膜上转运的改变对RIH大鼠脊髓背角Ca MKⅡα活性、NR2B/Ca MKⅡα复合物表达及HDAC4活性的影响;三.雄性SD大鼠(812周)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C组:施行假手术,通过尾静脉以0.1 ml·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生理盐水,1h;IR组:按照1.0μg·kg-1·min-1速率,经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输注10min后建立Brennan切口痛模型。C+K组(假手术+Ca MKⅡα抑制剂KN-93组):建立假手术模型,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min前鞘内给予KN-93 100nmol;IR+K组(切口痛+瑞芬太尼+Ca MKⅡα抑制剂KN-93组):鞘内注射KN-93100nmol,10min后通过尾静脉以1.0μg·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瑞芬太尼,10min后制作大鼠Brennan切口痛模型;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探讨抑制脊髓背角Ca MKⅡα活性对切口痛-瑞芬太尼大鼠术后热痛敏和机械痛敏表现、NR2B/Ca MKⅡα复合物表达及HDAC4活性的影响。四.雄性SD大鼠(812周)7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12):C组:行假手术,通过尾静脉以0.1 ml·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生理盐水,1h;IR组:经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输注10min后建立Brennan切口痛模型;C+L3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大剂量HDAC4选择性抑制剂LMK235组):建立假手术模型,输注生理盐水前10min经鞘内给予LMK235100 nmol,10μl;IR+L1组、IR+L2组、IR+L3组:经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输注前10min,经鞘内分别给予LMK235 10 nmol、30 nmol、100nmol,均为10μl,输注瑞芬太尼10min后建立Brennan切口痛模型;探讨抑制脊髓背角HDAC4活性对切口痛-瑞芬太尼大鼠术后热痛敏和机械痛敏表现,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对HDAC4磷酸化表达的影响。五.雄性SD大鼠(812周)30只,随机分为5组(n=6):C组:同实验一;IR组:通过尾静脉以1.0μg·kg-1·min-1速率持续泵注瑞芬太尼,输注10min后建立Brennan切口痛模型;IR+Ro组:瑞芬太尼输注前鞘内注射Ro25-6981 100nmol,10μL;IR+K组:鞘内注射KN93,100nmol,10μL;IR+L3组,鞘内给予LMK235 100 nmol,10μl;以上三组鞘内给药10min后开始输注瑞芬太尼,10min后建立Brennan切口痛模型。输注瑞芬太尼后2 d,分别处死各组大鼠,提取脊髓背角的L4-6节段,采用高尔基染色试剂盒所述方法,检测脊髓背角树突棘长度和数量的改变。结果一与C组相比,G组PWT和PWL无显着差异,I、R和IR组的PWT和PWL均降低;NR2B表达及膜上转运增加;Ca MKⅡα活性升高;NR2B/Ca MKⅡα复合物表达增加,HDAC4活性增加(P<0.01)。与I组相比,R组各项指标无显着差异;IR组的PWT和PWL均显着降低;NR2B表达及膜上转运增加;Ca MKⅡα活性升高;NR2B/Ca MKⅡα复合物表达增加,HDAC4活性增加(P<0.01)。二与C组比较,C+Ro组PWT和PWL无显着差异,IR、IR+Ro组的PWT和PWL显着降低;NR2B表达及膜上转运增加;Ca MKⅡα活性升高;NR2B/Ca MKⅡα复合物表达增加,HDAC4活性增加(P<0.01)。与IR组相比,IR+Ro组的PWT和PWL显着升高;NR2B表达及膜上转运降低;Ca MKⅡα活性降低;NR2B/Ca MKⅡα复合物表达显着减少,HDAC4活性降低(P<0.01)。三与C组比较,C+K组PWT和PWL无显着差异,IR、IR+K组的PWT和PWL显着降低;Ca MKⅡα活性升高;NR2B/Ca MKⅡα复合物表达增加,HDAC4活性增加(P<0.01)。与IR组相比,IR+K组的PWT和PWL显着升高;Ca MKⅡα活性降低;NR2B/Ca MKⅡα复合物表达显着减少,HDAC4活性降低(P<0.01)。四与C组比较,C+L3组PWT和PWL无显着差异,IR、IR+L1、IR+L2、IR+L3组的PWT和PWL明显降低;HDAC4活性增加(P<0.01)。与IR组相比,IR+L2、IR+L3组的PWT和PWL显着升高,HDAC4磷酸化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五与C组比较,其余四组大鼠脊髓背角树突棘的长度和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IR组对照比较,IR+Ro、IR+K和IR+L3组大鼠脊髓背角树突棘的长度和数量显着降低(P<0.05)。结论术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可明显加重大鼠足底切口手术导致的术后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敏情况;RIH大鼠脊髓背角NR2B表达及膜上转运增加,Ca MKⅡα活性升高,NR2B/Ca MKⅡα复合物表达增加,HDAC4活性增加;抑制脊髓水平NR2B可缓解大鼠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脊髓背角Ca MKⅡα及HDAC4活性降低相关;抑制脊髓水平Ca MKⅡα,可显着缓解大鼠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DAC4活性相关;选择性抑制脊髓水平HDAC4,可显着缓解大鼠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程度。瑞芬太尼麻醉复合手术后可引起脊髓背角NR2B膜上表达增加,导致Ca MKⅡα及HDAC4活性增加,进而调控树突棘数量及结构重塑,可能是RIH发生的关键环节。

赵亓[8](2019)在《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学特点以及其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和电生理改变,初步证实疼痛记忆的形成并进一步探讨蛋白激酶Mζ(protein kinase Mζ,PKMζ)对驱动蛋白17(kinesin superfamily protein 17,KIF17)介导的含Glu A1亚基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转运在痛觉记忆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第一部分选取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56只,随机分为7组(n=8):C组(生理盐水组);I+I组(切口痛二次建模组)、R+R组(瑞芬太尼二次输注组);IR+NS组、IR+I组、IR+R组、IR+IR组则为首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后第8天行二次建模,各组分别给予单纯输注生理盐水、切口痛、瑞芬太尼输注以及瑞芬太尼切口痛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4h,输注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T)和热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L)检测。离体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以4天为时间间隔给予瑞芬太尼孵育处理,应用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标记神经元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AMPA受体介导的神经元自发活动。第二部分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随机分为5组:C+DMSO组(生理盐水+溶媒);C+Myr-RC-13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小肽抑制剂);IR+IR+DMSO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以及二次建模前给予溶媒处理)、IR+IR+Myr-RC-13(2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给予小肽处理);IR+IR+Myr-RC-13(8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二次建模前给予小肽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并根据对痛敏行为的缓解情况并结合临床可行性来确定最佳给药时间。于行为学检测后进行在体电生理实验,以评价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改变;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KIF17、磷酸化KIF17、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及总蛋白动态表达变化;蛋白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KIF17与Glu A1亚基之间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KIF17表达变化以及KIF17与Glu A1共表达情况;高尔基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及形态改变。另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C+NASPM组、IR+IR+NASPM组,并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在体电生理实验评价应用钙离子通透性AMPA受体的选择性抑制剂NASPM对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的作用;Co-Ip检测NASPM对KIF17与Glu A1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第三部分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随机分为8组:C+DMSO组(生理盐水+溶媒);C+ZIP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ZIP);C+NPC-15437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NPC-15437);IR+IR+DMSO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二次建模前以及二次建模后1天给予溶媒处理);IR+IR+ZIP(2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给予ZIP处理);IR+IR+ZIP(8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二次建模前即第8天给予ZIP处理);IR+IR+ZIP(9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二次建模后1天即第9天给予ZIP处理);IR+IR+NPC-15437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二次建模后1天给予NPC-15437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在体电生理实验于行为学检测后进行,以评价抑制PKMζ的活性对于二次建模大鼠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高尔基染色检测ZIP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目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检测二次建模大鼠脊髓组织PKMζ、磷酸化PKMζ以及PKCι/λ动态表达变化;应用免疫印迹以及免疫荧光评价鞘内给予ZIP或者NPC-15437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PKMζ、磷酸化PKMζ、PKCι/λ、KIF17、磷酸化KIF17、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Glu A1-AMPA受体膜总蛋白表达变化以及KIF17与Glu A1二者共表达的影响;Co-Ip检测鞘内给予ZIP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KIF17与Glu R1之间相互作用的干扰。结果 第一部分在体行为学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I+I、R+R、IR+NS、IR+I、IR+R和IR+IR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P<0.01)。IR+IR组于首次建模后2天达到一次痛敏高峰,于二次建模后1天达到二次痛敏高峰,且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低于一次痛敏高峰时点(P<0.01);IR+NS组单次造模后痛敏持续时间为8天,IR+IR组二次建模后痛敏持续时间长达至少14天。与一次痛敏高峰时点比较,I+I组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延长,相同情况也见于R+R组。与IR+IR组比较,IR+I、IR+R组在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升高(P<0.01)。离体实验结果显示:于首次孵育瑞芬太尼4天后二次给药,脊髓神经元树突分支数量较对照组增加(P<0.01);AMPA受体介导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的频率和幅度增加(P<0.01)。第二部分结果1:行为学实验显示,鞘内给予小肽抑制剂Myr-RC-13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Myr-RC-13(2d)组、IR+IR+Myr-RC-13(8d)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比较,IR+IR+Myr-RC-13组在给予Myr-RC-13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IR+IR+Myr-RC-13(2d)组和IR+IR+Myr-RC-13(8d)组在二次痛敏高峰及以后各时点PWT和PWL值无统计学差异(n=8,P>0.05)。结果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基础水平比较,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脊髓KIF17、丝氨酸磷酸化KIF17表达上调(n=6,P<0.05),并于二次建模后1d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至少14天,并于1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上调(n=6,P<0.05),且膜蛋白/总蛋白比值升高(n=6,P<0.01);鞘内给予Myr-RC-13后,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表达下调,膜蛋白/总蛋白比值下降(n=6,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大鼠脊髓背角KIF17、Glu A1-AMPA受体以及二者共表达增加。结果3: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IR+IR+DMSO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增加(n=6,P<0.01),且可见蘑菇型树突棘;鞘内给予Myr-RC-13可下调二次建模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n=6,P<0.01)。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IR+IR+DMSO组大鼠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的形成,鞘内给予Myr-RC-13可减小二次建模大鼠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幅度(n=6,P<0.01)。结果4:Co-ip结果显示二次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建立大鼠脊髓KIF17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增强(n=6,P<0.05),而应用小肽抑制剂Myr-RC-13干扰KIF17功能(n=6,P<0.05)亦或鞘内给予NASPM(n=6,P<0.05)均可使这种相互作用减弱。此外,行为学结果显示,鞘内给予NASPM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IR+IR+DMSO组比较,IR+IR+NASPM组在给予NASPM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与IR+IR+DMSO组比较,鞘内给予NASPM可减小二次建模大鼠PS波幅度(n=6,P<0.01)。第三部分结果1:行为学实验显示,鞘内给予PKMζ抑制剂ZIP10ng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ZIP(2d)组、IR+IR+ZIP(8d)组、IR+IR+ZIP(9d)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比较,IR+IR+ZIP组在给予ZIP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鞘内给予PKC抑制剂NPC-1543710nmol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NPC-15437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组比较,IR+IR+NPC-15437组在各时点PWT和PWL值无统计学差异(n=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基础水平比较,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PKMζ、磷酸化PKMζ表达上调(n=6,P<0.05),并于二次建模后1d达到表达高峰,高峰可持续至二次建模后第7天,高表达持续时间至少14天。与基础水平比较,痛敏大鼠脊髓PKCι/λ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后2h表达上调(n=6,P<0.05),且在二次建模后1d恢复至基线水平,以后各时点表达水平与基础水平无统计学差异(n=6,P>0.05)。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和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增加(n=6,P<0.01);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减少(n=6,P<0.01)。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鞘内给予ZIP可减小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PS波幅度(n=6,P<0.01)。结果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二次建模前鞘内给予ZIP 10ng而非二次建模后第1天鞘内给予10nmol NPC-15437,可减轻由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导致的脊髓组织中磷酸化PKMζ、KIF17(n=6,P<0.05)、Glu A1膜蛋白(n=6,P<0.05)以及总蛋白(n=6,P<0.05)的过表达情况;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KIF17、Glu A1-AMPA受体二者共表达减少。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脊髓KIF17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减弱(n=6,P<0.05)。结论:驱动蛋白17介导的Glu A1亚基-AMPA受体转运活动可在PKMζ而非PKCι/λ的调控下参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的发展过程。

钱程[9](2018)在《开放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诱导SOCS3介导的神经炎症耐受治疗术后痛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术后疼痛是指常规外科手术中手术创伤所引起的疼痛。接近80%的病人在手术后会发生急性术后疼痛,之后约10%-50%的个体会发展为持续性术后痛。调查表明只有远少于一半比例的病人经过手术后,其术后疼痛得到充分缓解。持续性术后疼痛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机能康复,甚至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人道主义负担。持续性术后痛已经成为重要的、极易被忽视的临床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开放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来缓解术后疼痛的可能性,并探讨其可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以期为临床术后疼痛的治疗提出新的靶点和策略。方法:(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的方法分别检测Cromakalim对小胶质细胞中SOCS3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Cromakalim鞘内注射对小鼠脊髓中SOCS3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影响。(2)通过免疫荧光共定位的方法,确定Cromakalim诱导SOCS3表达上调的细胞特异性。(3)通过多种KATP通道开放剂及siRNA干扰的方法验证上调SOCS3表达的效果是否是开放KATP通道的共性,而不只是Cromakalim特有的药效学作用。(4)通过使用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抑制剂,考察Cromakalim诱导SOCS3表达上调是否依赖于该通路。(5)通过siRNA干扰、中和性抗体封闭,细胞培养上清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等方法考察Cromakalim诱导SOCS3表达上调是否依赖于HSP70的外排。(6)通过经典内质网/高尔基外排途径和脂筏的特异性抑制剂,寻找HSP70外排的途径。(7)通过磷酸化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Cromakalim对ERK和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使用ERK上游激酶MEK1/2的特异性抑制剂减少ERK的磷酸化,来验证HSP70的外排是否依赖于ERK的磷酸化激活。(8)抽取大鼠脑脊液,考察Cromakalim处理后是否引起体内HSP70的外排。(9)通过LPS、IL-12β和IL-6体外处理BV2细胞诱导炎症反应,考察开放KATP通道是否可以产生内毒素耐受现象。(10)建立小鼠足底切口痛模型评估连续多次鞘内给予Cromakalim的镇痛效果;(11)利用体内注射SOCS3 shRNA慢病毒或SOCS3过表达慢病毒的方法,正反验证Cromakalim的镇痛效果是否依赖于SOCS3。(12)通过鞘内注射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抑制剂,考察Cromakalim镇痛效果是否依赖该通路。结果:(1)Cromakalim能够在体外上调小胶质细胞中SOCS3的转录和表达水平,能够在体内上调小鼠脊髓SOCS3的转录和表达水平。(2)Cromakalim在小鼠脊髓内上调SOCS3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小胶质细胞中。(3)多种KATP通道开放剂均可以上调SOCS3的表达水平,并且敲除KIR6.1可以取消Cromakalim上调SOCS3的作用。(4)TLR4受体和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分别预处理均可在体内和体外水平显着取消Cromakalim作用的效果。(5)HSP70被siRNA敲降后可以取消Cromakalim的作用效果。(6)HSP70中和性抗体封闭可以取消Cromakalim的作用效果。(7)外源重组小鼠HSP70蛋白可以模拟Cromakalim的作用效果。(8)Cromakalim处理后,可以在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和大鼠脑脊液中检测到HSP70.(9)通过经典内质网/高尔基外排途径抑制剂不可以取消Cromakalim的作用效果,而脂筏的特异性抑制剂可以取消Cromakalim的作用效果。(10)Cromakalim处理小胶质细胞可以诱导ERK磷酸化激活。(11)MEK1/2的特异性抑制剂减少ERK的磷酸化,可以取消Cromakalim诱导的HSP70外排和SOCS3表达上调。(12)Cromakalim预刺激可以在BV2细胞上诱导神经炎症耐受,抑制LPS、IL-12β和IL-6引起的炎症反应。(13)Cromakalim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治疗小鼠切口痛模型中的术后疼痛。(14)体内敲降SOCS3可以取消Cromakalim的镇痛作用。(15)体内过表达SOCS3可以模拟Cromakalim的镇痛作用。(16)鞘内注射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抑制剂可以取消Cromakalim的镇痛作用。结论:开放KATP通道能够在体外小胶质细胞和体内小鼠脊髓内上调SOCS3的转录和表达水平;诱导SOCS3表达上调依赖于外排的TLR4内源性配体HSP70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HSP70通过一种依赖于ERK磷酸化激活的脂筏形式外排到细胞间质。开放KATP通道在体外可以诱导小胶质细胞产生神经炎症耐受,在体内可以产生超前镇通作用,缓解和治疗小鼠术后切口痛,对急性和慢性术后痛皆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超前镇通依赖于内源性配体HSP70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诱导产生SOCS3介导的神经炎症耐受。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了开放KATP通道来缓解术后疼痛的可能性,并探讨其可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发现术前开KATP通道可提前主动诱导小胶质细胞中SOCS3表达上调,产生神经炎症耐受,进而治疗术后疼痛。我们从术后疼痛中的神经炎症入手,利用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调控特性,诱发免疫耐受的产生,积极寻找抗炎镇痛的新靶点,为临床超前镇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并为临床术后疼痛的治疗提出新的策略。

黎立清[10](2017)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对大鼠急性疼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模型大鼠急性疼痛行为学指标的影响,并观察其对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术后疼痛的防治提供有效的临床研究及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共分为两部分:(1)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模型大鼠急性疼痛行为学指标的影响。(2)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及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正常对照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手术处理组(O组):行右足切开手术;生理盐水+手术处理组(N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后行右足切开手术;右美托咪定+手术处理组(D组):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ug/kg(容量为20μl)后行右足切开手术。经上述处理后,分别于术前(T0)、术后1h、2h、4h、8h、12h、24h及48h时(T1T7)测定大鼠右足急性疼痛行为学指标[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并分别于上述时点经腹主动脉采集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以及IL-10的浓度;采血结束后处死大鼠,灌注4%多聚甲醛,取L4-6脊髓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与C组比较,O组、N组和D组大鼠术后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降低,热缩足潜伏期(TWL)缩短(P<0.05);与O组比较,D组大鼠术后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升高,热缩足潜伏期(TWL)延长(P<0.05),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D组大鼠术后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升高,热缩足潜伏期(TWL)延长(P<0.05)。(2)与C组比较,O组、N组和D组大鼠术后血清TNF-α、IL-6以及IL-10浓度升高(P<0.05);与O组比较,D组大鼠术后血清TNF-α及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D组大鼠术后血清TNF-α及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3)与C组比较,O组、N组和D组大鼠术后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O组比较,D组大鼠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D组大鼠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鞘内预先注射右美托咪定能显着提高切口痛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值,减轻大鼠急性疼痛行为,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性反应及大鼠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有关。

二、不同程度切口刺激对大鼠脊髓背角Fos表达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程度切口刺激对大鼠脊髓背角Fos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及制备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MPS大鼠模型复制
        2.3 MPS大鼠模型制备的评价
        2.4 治疗方法
        2.5 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检测
        2.6 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频率的检测
    3.样本采集与处理
    4.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激痛点处肌纤维组织形态学检测
    5.ELISA检测大鼠血清PGE2 浓度含量
    6.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脊髓背角中C-fos阳性细胞表达定量
    7.RT-PCR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nNOS基因的表达
    8 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1.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
    2.各组大鼠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的变化
    3.各组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变化
    4.各组大鼠血清中PGE2 浓度的变化
    5.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变化
    6.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
讨论
    1.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现代研究
    2.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传统医学研究
    3.MPS的诊断
    4 激痛点与阿是穴和压痛点、腧穴、结筋病灶点的区别与联系
        4.1 激痛点与阿是穴区别与联系
        4.2 激痛点与压痛点区别与联系
        4.3 激痛点与“腧穴”区别与联系
        4.4 激痛点与结筋病灶点区别与联系
    5 针?灸不同方式治疗MPS机制研究
        5.1 针灸不同启动机制的差异
        5.2 传统医学对针刺激痛点的治疗机制的探析
        5.3 现代医学对针刺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5.4 传统医学对艾灸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5.5 现代医学对艾灸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6 MPS大鼠模型制备与疗效评价
        6.1 MPS大鼠模型制备评价
        6.2 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疗效评价
    7 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PGE2 表达的影响
    8.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脊髓背角n NOS表达的影响
    9.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不同干预方式对于筋膜疼痛综合征防治机制探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背根神经节中GAT-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三、结果
    3.1 CCI模型的建立
    3.2 CCI术后DRG神经元中GAT-1 的表达上调
    3.3 CCI早期DRG局部注射GAT-1抑制剂对NP大鼠痛阈值的影响
    3.4 CCI晚期DRG局部注射GAT-1抑制剂对NP大鼠痛阈值的影响
    3.5 DRG局部注射NO-711对CCI术后背根神经节中p-ERK表达的影响
    3.6 DRG局部注射NO-711对CCI大鼠脊髓中c-Fos表达的影响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2.参考文献
八、致谢

(3)慢性17β-雌二醇和/或孕酮替代对大鼠子宫颈扩张导致伤害性感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绪论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仪器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溶液配方
    2.5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UCD诱导脊髓C-FOS表达的改变
    3.2 UCD诱导VMR改变
    3.3 激素替代对体重变化的影响
    3.4 激素替代对大鼠发情周期的影响
    3.5 激素替代对UCD诱导的C-FOS表达的影响
    3.6 激素替代对UCD诱导的VMR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雌激素参与调控内脏痛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CXCL12/CXCR4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大鼠脊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CXCL12/CXC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NL模型)脊髓中表达的变化以及在脊髓背角的分布
    一 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主要仪器以及耗材
        4、实验试剂购买以及配制
    二 方法
        1 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的建立
        2 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测试
        3 RT-PCR测定GFAP和iba-1以及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
        4 Western Blot检测CXCL12以及CXCR4在SNL后的表达曲线
        5 利用IHC检测CXCL12以及受体CXCR4在脊髓背角表达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其定位的细胞
    三 统计学处理
    四 结果
        1 SNL模型产生的机械性痛觉过敏以及温度痛觉敏感
        2 SNL导致活化的神经胶质细胞和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增加
        3 在SNL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后CXCL12/CXCR4在脊髓中表达的变化及其在脊髓背角的分布情况
    五 讨论
第二章 CXCL12/CXC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以及维持阶段中的作用及其涉及的中枢敏化机制
    一 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主要仪器以及耗材
        4 实验试剂配制
    二 方法
        1 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的建立
        2 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测试
        3 鞘内注射
        4 RT-PCR测定c-Fos,CGRP,GFAP和iba-1以及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
        5 利用IHC检测GFAP以及OX-42在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三 统计学处理
    四 结果
        1 鞘内注射外源性CXCL12能够通过改变神经元(c-FOS)以及胶质细胞(GFAP,iba-1)兴奋性引起正常大鼠痛觉敏感性(包括机械痛域和热痛阈)的变化
        2 CXCL12中和型抗体对SNL模型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和维持的影响
        3 阻断SNL后CXCL12的上调能够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4 鞘内注射CXCR4拮抗剂AMD3100对SNL模型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和维持的影响
        5 降低CXCR4活性能够通过调控中枢敏化机制来缓解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五 讨论
第三章 CXCL12/CXCR4通过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机制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
    一 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主要仪器以及耗材
        4 实验试剂配制
    二 方法
        1 IHC免疫荧光双染确定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脊髓背角的细胞定位
        2 行为学测试探究星形胶质细胞代谢抑制剂fluorocitrate能否逆转外源性的大鼠CXCL12引起的痛觉敏感状态
        3 RT-PCR检测鞘内注射CXCR4拮抗剂是否能够影响CXCR4定位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的神经性病理性疼痛调控因子mRNA的表达
    三 统计学处理
    四 结果
        1 SNL模型引起CXCL12在神经元表达,CXCR4在神经元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表
        2 氟柠檬酸盐(Fluorocitrate)能够部分缓解CXCL12在正常大鼠引起的痛觉敏感状态
        3 CXCR4拮抗剂AMD3100能够降低星形胶质源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
    五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表
综述(一) 神经性疼痛的病因学以及治疗策略
    References
综述(二) 趋化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References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脊髓上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针刺和电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疗效比较:基于贝叶斯的网络meta分析
    一、前言
    二、资料和方法
        1 研究选择和纳入标准
        2 文献检索
        3 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
    三、结果
        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2 方法学质量评价
        3 异质性评价
        4 数据合并
    四、分析与讨论
        1 贝叶斯网络meta分析的方法学评价
        2 非药物疗法(针刺和电疗)对TKA术后的疗效
        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工作
第二部分 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一、前言
    二、资料和方法
        1 病例来源和研究设计
        2 样本量估算
        3 诊断标准
        4 纳入标准
        5 排除标准
        6 剔除、脱落及中止标准
        7 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及盲法实施
        8 评价指标
        9 干预流程及数据采集
        10 数据管理
        11 统计分析
        12 临床试验注册和伦理审查
    三、结果
        1 试验流程和概况
        2 受试者基线资料
        3 电针治疗对TKA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4 电针治疗对TKA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5 电针治疗对TKA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影响
    四、分析与讨论
        1 术后疼痛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2 术后疼痛的现代医学基础
        3 针刺或电针镇痛的选穴和临床基础
        4 安慰剂镇痛效应的机制和电针对急性疼痛的影响
        5 电针治疗对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
        6 电针治疗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7 电针治疗对围手术期焦虑的影响
第三部分 电针治疗对大鼠急性疼痛的脊髓上中枢下行疼痛调控的机制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电针治疗对切口痛大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实验二 电针治疗对切口痛大鼠延髓腹内侧髓质(RVM)内ON细胞和OFF细胞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实验三 电针治疗对切口痛大鼠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及延髓腹内侧髓质(RVM)中μ阿片受体(MOR)、BDNF/Trk 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致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
    1 补充材料
    2 文献综述 术后疼痛的细胞和分子学外周机制
        参考文献
    3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 参加会议情况

(6)脊髓Cdk5/p35与ERK1/2相互调控介导PPARγ活性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Cdk5/p3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ERK1/2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PPARγ的激活依赖于Cdk5/p35和ERK1/2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Cdk5/p35与ERK1/2相互调控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和炎症反应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NR2B-CaMKⅡα-HDAC4通路在大鼠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方法
一、RIH大鼠脊髓背角NR2B亚单位表达、CaMKⅡα及 HDAC4 活性改变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术中输注瑞芬太尼可明显加重切口手术所致的机械痛敏及热痛敏
        1.2.2 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背角NR2B表达及膜上转运增加
        1.2.3 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背角CaMKⅡα活性的表达
        1.2.4 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背角NR2B/CaMKⅡα复合物的表达
        1.2.5 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背角HDAC4 活性的表达
    1.3 讨论
        1.3.1 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
        1.3.2 大鼠切口痛模型的选择及建立
        1.3.3 瑞芬太尼输注剂量的选择
        1.3.4 痛觉过敏检测结果讨论
        1.3.5 NR2B亚单位与痛觉过敏
        1.3.6 CaMKⅡα与痛觉过敏
        1.3.7 HDAC4 与痛觉过敏
    1.4 小结
二、NR2B亚单位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CaMKⅡα表达及HDAC4活性的影响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Ro25-6981 可缓解手术切口痛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所致术后痛敏
        2.2.2 Ro25-6981 可下调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NR2B表达及膜上转运水平
        2.2.3 Ro25-6981 可下调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CaMKⅡα的活性变化
        2.2.4 R o25 -6981可下调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NR2B/CaMKⅡα复合物的表达变化
        2.2.5 Ro25-6981 可下调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HDAC4的表达
    2.3 讨论
        2.3.1 抑制脊髓水平N R2 B亚单位膜表达对R I H大鼠脊髓背角NR2B/CaMKⅡα复合物的影响
        2.3.2 抑制脊髓水平NR2B亚单位膜表达对RIH大鼠脊髓背角HDAC4 的影响
    2.4 小结
三、CaMKⅡα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背角HDAC4 活性的影响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鞘内注射KN93 可有效缓解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
        3.2.2 鞘内注射KN93 抑制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CaMKⅡα活性
        3.2.3 鞘内注射KN93 抑制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NMDA受体NR2B亚单位的表达和转运
        3.2.4 KN93 可下调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NR2B/CaMKⅡα复合物的表达变化
        3.2.5 鞘内注射KN93 抑制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HDAC4 的活性
    3.3 讨论
        3.3.1 抑制脊髓CaMKⅡα活性可有效缓解切口痛-瑞芬太尼大鼠痛觉过敏
        3.3.2 抑抑制脊髓CaMKⅡα活性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NMDA受体NR2B亚单位的表达和转运的影响
        3.3.3 抑制脊髓CaMKⅡα活性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NR2B/CaMKⅡα复合物表达的影响
        3.3.4 抑制脊髓CaMKⅡα活性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HDAC4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四、鞘内注射HDAC4 选择性抑制剂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的影响
    4.1 对象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鞘内注射LMK235 可有效缓解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
        4.2.2 鞘内注射可有效抑制HDAC4 的活性
    4.3 讨论
        4.3.1 抑制HDAC4 活性对RIH大鼠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
        4.3.2 鞘内注射LMK235 可抑制RIH大鼠脊髓背角HDAC4 活性
    4.4 小结
五、NR2B、CaMKⅡα和 HDAC4 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树突棘形态学的作用
    5.1 对象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鞘内注射Ro25-6981 可有效抑制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树突棘结构重塑
        5.2.2 鞘内注射KN93可有效抑制RIH大鼠脊髓背角树突棘的结构
        5.2.3 鞘内注射LMK235 可有效抑制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背角树突棘结构重塑
    5.3 讨论
        5.3.1 抑制脊髓水平NR2B、CaMKⅡα对 RIH大鼠树突棘结构重塑影响
        5.3.2 抑制脊髓水平HDAC4 活性对RIH大鼠树突棘结构重塑的影响
    5.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新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学改变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探讨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在体动物实验方法
        1.1.3 离体细胞实验方法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更甚,显示疼痛记忆加强
        1.2.2 二次孵育瑞芬太尼后,脊髓背角神经元电生理及形态学改变为疼痛记忆加强以及瑞芬太尼促发痛敏提供证据支持
    1.3 讨论
        1.3.1 关于瑞芬诱发痛敏的剂量
        1.3.2 关于实验方法的讨论
        1.3.3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1.4 小结
二、 驱动蛋白17通过与Glu A1 亚基-AMPA受体相互作用参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鞘内给予Myr-RC-13 可减轻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及热痛敏
        2.2.2 KIF17 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表达变化
        2.2.3 鞘内给予Myr-RC-13 干扰了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2.2.4 KIF17 与Glu A1-AMPA受体存在相互作用
    2.3 讨论
        2.3.1 关于给药剂量的讨论
        2.3.2 主要实验方法的讨论
        2.3.3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2.4 小结
三、PKMζ通过调控KIF17-Glu A1 亚基AMPA受体转运活动参与维持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记忆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在体实验方法
        3.1.3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鞘内给予 10ng ZIP可改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及热痛敏
        3.2.2 鞘内给予NPC-15437 对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及热痛敏无明显改善作用
        3.2.3 脊髓PKMζ而非PKCι/λ 参与维持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记忆
        3.2.4 鞘内给予ZIP对二次建模大鼠C纤维诱发电位以及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3.2.5 鞘内给予ZIP干扰二次建模大鼠脊髓KIF17 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以及共表达
    3.3 讨论
        3.3.1 关于给药剂量的讨论
        3.3.2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RIH 的研究进展及其防治策略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开放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诱导SOCS3介导的神经炎症耐受治疗术后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开放K_(ATP)通道诱导小胶质细胞中SOCS3 表达上调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SOCS3 表达上调依赖于TLR4-NF-κB通路的激活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开放K_(ATP)通道诱导SOCS3 上调依赖于HSP70 外排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开放K_(ATP)通道诱导神经炎症耐受治疗术后疼痛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术后疼痛病理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10)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对大鼠急性疼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2.2 鞘内置管模型制备
        2.3 大鼠切口痛模型制备
        2.4 大鼠疼痛行为学指标的观察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大鼠一般行为学改变
        2 大鼠各时点MWT和TWL的比较
    讨论
        1 切口痛大鼠模型的制备
        2 鞘内置管模型的制备
        3 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结论
第二部分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2.2 鞘内置管模型制备
        2.3 大鼠切口痛模型制备
        2.4 标本采集
        2.5 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10浓度
        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Fos蛋白表达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大鼠各时点血清TNF-α、IL-6 及IL-10浓度的比较
        1.1 大鼠各时点血清TNF-α浓度的比较
        1.2 大鼠各时点血清IL-6 浓度的比较
        1.3 大鼠各时点血清IL-10浓度的比较
        2 大鼠各时点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比较
    讨论
        1 炎性反应与疼痛
        2 c-Fos与疼痛
        3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炎性反应及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1.1 结论
        1.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四、不同程度切口刺激对大鼠脊髓背角Fos表达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D]. 姜志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背根神经节中GAT-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 谢晓芳. 湖北医药学院, 2020(05)
  • [3]慢性17β-雌二醇和/或孕酮替代对大鼠子宫颈扩张导致伤害性感受的影响[D]. 徐琪. 浙江大学, 2020
  • [4]CXCL12/CXCR4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大鼠脊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D]. 刘志元. 苏州大学, 2019(06)
  • [5]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脊髓上中枢机制研究[D]. 钟声.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6]脊髓Cdk5/p35与ERK1/2相互调控介导PPARγ活性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D]. 钟妤.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7]NR2B-CaMKⅡα-HDAC4通路在大鼠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机制研究[D]. 徐如彬.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D]. 赵亓.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开放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诱导SOCS3介导的神经炎症耐受治疗术后痛的机制研究[D]. 钱程.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10]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对大鼠急性疼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D]. 黎立清. 南昌大学, 2017(03)

标签:;  ;  ;  

不同切口刺激程度对大鼠脊髓背角Fos表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