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胶州湾地貌特征及海床演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杰[1](2021)在《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碳氮磷是地球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生源要素。自然植被覆盖的滨海湿地,如滨海淡水湿地、盐沼、红树林和海草,总面积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2%,但贡献了全球约50%的海洋或海陆间的有机碳埋藏量,其中红树林地带0.5 m至3 m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最丰富,这些碳主要来自植物或其他生物的光合作用。通常植被密布的盐沼湿地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丰富,这些植被区域也成为溶解性有机碳的重要输出地。在潮间带,氮涉及的反应包含硝化、反硝化、少量的厌氧氨氧化和硝氮还原氨氮,反应物质的主要来源为有机氮,其受制于植被的光合作用或根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潮间带湿地磷通常来自于本地岩石风化或上游河流悬浮颗粒物的搬运沉积,潮间带湿地沉积物和动植物残体中磷的储量最大,远超过生物活体或孔隙水中磷酸盐的含量。不同于碳氮有气态化合物参与元素循环反应,磷几乎无气态产物,从而也导致其在不同类型的潮间带湿地中的含量趋于稳定。目前,对于植被覆盖区潮间带碳氮磷的静态和动态的沉积、迁移、转化的研究较多,而对于我国广布的无植被中低滩涂的研究关注较少。我国潮间带滩涂长期受水沙输入、季风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建国以来大范围开发等人为扰动的影响。自194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自然岸线从82%下降至2014年的33%。岸线的人工化造成了潮间带大多数潮上带濒临消失,堤防外围的潮间带植被稀少且单一,碳氮磷的循环过程明显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植被群落地区。由于多数滩涂湿地的不易到达,对于低潮滩和中潮滩沉积物碳氮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受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典型潮间带沉积物本底及质量调查(2014FY2106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口湿地植被对甲烷和氧化亚氮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41473049)”的支持,通过有效的准备和特定工具的制作,采集到了我国海岸带(从辽河口到广西英罗湾)十二个典型沉积型潮间带区域低潮滩和中潮滩的沉积物样品,对其中生源要素碳氮磷的埋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测定沉积物柱样(100 cm长)210Pb和137Cs的比活度,分析了我国潮间带滩涂的沉积历史和特点,得到了沉积物中碳氮的年均扣留率(sequestration rate),并由此横向对比全球其他滨海湿地生源要素的沉积状况。此外,本研究通过实验模拟涨落潮的方法,探究了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和释放过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潮间带碳的埋藏特征可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杭州湾慈溪(CX)及其以北的滩涂有机碳表层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样点(9.61±1.23 g C kg-1),低值区域位于黄河口(DY)和盐城(YC)沿岸(3.37±2.73 g Ckg-1),最低值为DY样点,为1.92±0.87 g C kg-1,其他北部样点含量为5.1-6.6 g C kg-1。本研究表层有机碳含量的最高值位于九龙江口(JL),其在干季含量为13.02±4.22 g C kg-1,湿季为12.78±2.08 g C kg-1,两季节样品无显着差别(P>0.05),而濒临红树林的广西英罗湾(YL)和海南东寨港(DZ)的表层样有机碳含量较低,两者均值在2.32-5.10 g Ckg-1,但这并不表明红树林滩涂的碳埋藏量低,在所有柱样表层至100 cm的埋藏量中,YL和DZ(除DZ02)的埋藏量(188-226 Mg C ha-1)远高于其他样点,其他埋藏量大于100 Mg C ha-1的为JL(116-134 Mg C ha-1)。DY(22-23 Mg C ha-1)和闽江口(FZ)(22-27 Mg C ha-1)是埋藏量最低的样点,后者的低值与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广布的粗砂沉积有关。其他样点的值为50-100 Mg C ha-1。总体上我国北方样点的有机碳埋藏量较低,但北部样点的无机碳含量在HG、DY、YC、崇明东滩(DT)和CX较高,在黄河口几乎一半的含量为无机碳。从粘土矿物蒙皂石与伊利石的比值接近度上,可分析得到渤海湾西侧和南侧,江苏沿岸的高无机碳含量是黄河河流悬浮沉积物输送的结果,DT和CX则来自长江的泥沙沉积。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比较,除了 HG和JL,潮间带其他样点的碳密度(均值:0.0087 g cm-3)都小于0.01 g C cm-3,低于全球多数滨海湿地的碳密度。本研究发现通常意义上的蓝碳植被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在我国大陆沿海范围内的碳埋藏(1m深)只占约20%左右,而潮间带滩涂的碳埋藏占了约80%,后者碳的埋藏总量为78 Tg。(2)潮间带总氮的含量总体较低,以柱样为例,崇明东滩(DY)最低(0.049-0.068 g Nkg-1),汉沽(HG,0.457-0.762 g N kg-1)和九龙江口(JL,0.455-0.679 gN kg-1)的表层样品较高。总氮低值的原因主要是本采样点皆为光滩,采样地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植被或其他藻类等生物聚集的影响,故其低值反映河流悬浮颗粒物或海水中氮素对沉积物的贡献。潮间带磷的含量在稳定的范围之内,不同样点之间差别不大,以柱样为例,均值分布在0.051%至0.064%之间,其中近红树林的东寨港(DZ)和英罗湾(YL)柱样平均值较低,分别为0.025±0.034%和0.022±0.006%。本研究对P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北部潮间带以黄河和长江泥沙来源的沉积物钙结合态磷含量高,而北部非长江和黄河泥沙来源的辽河口(LH)和青岛胶州湾(QD)的钙磷含量则较低,铁磷的高值点都分布在淤泥质滩涂,如HG、QD、慈溪(CX)和JL。(3)分析测定210Pb和137Cs 比活度后发现,盐城(YC)、闽江口(FZ)、英罗湾(YL)的所有柱样的比活度无规律变化,判断是沉积物受扰动造成的。恒定初始浓度模型(CIC)表明沉积速率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潮间带(2.07-2.82 cm yr-1),最低在九龙江口(JL),其值为 0.84-0.89 cm yr-1,其他样点值在每年1-2 cm之间,其中崇明东滩(DT)为1.41 cm yr-1,胶州湾(QD)为1.28-1.72 cm yr-1。基于恒定通量模型(CF)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样点1990-2014年的沉积通量高于1950-1990年,沉积通量最高的为QD,慈溪(CX),DT 和 HG,为 18-20 kg m-2 yr-1,最低值出现在 JL,其 1950-1990 年沉积量和1990-2014年的差异小,为5-11 kg m-2 yr-1。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率高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尽管我国潮间带湿地有机碳含量较低,但基于沉积率得到的有机碳的年扣留率与北美沿海湿地相当,扣留率最高的为HG,为177-278 g C m-2 yr-1,最低值为黄河口(DY),为36-46 g C m-2 yr-1。我国潮间带氮的含量低,但氮的沉积通量上接近于全球其他区域(2-6 gN cm-2 yr-1),去除个别极值点,其值在3-6gNcm-2 yr-1,比有植被覆盖且呈自然岸线的大西洋西岸的9-15 g N cm-2 yr-1 低。(4)我国中低潮滩涂沉积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随着模拟潮汐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有规律地阶梯式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呼吸率最低为黄河口(DY),为7.9-10.6 mmol CO2 m-2 d-1(注:d-1以12小时计,排除了滩地淹水时间,下同),高值位于汉沽(HG)样点(38.8-49.0 mmol CO2 m-2d-1)和九龙江口(JL,35.7-57.5 mmol CO2 m-2 d-1),其余样点介于两者之间。本研究对提取的遥感影像,以十二个潮间带采样区域为中心进行划分,获得了各自潮间带滩涂的光滩面积,结合测定的沉积物呼吸率,得到了各自区域潮间带光滩的排放总量。本研究分析得到我国潮间带滩涂呼吸产生的CO2总量为7.08× 104-7.23 × 104 Mmol CO2 yr-1,其中以盐城所在的江苏沿岸的排放量最大,为1.168× 104-13 64× 104 Mmol CO2 yr-1。本研究发现两次模拟前后沉积物的有机碳在DY和盐城(YC)大幅下降,而在HG和JL几乎无差异。在水体营养物质输送方面,第一次实验发现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最高输出为青岛(QD)样点(131.15±27.4 mg kg-1d-1),最低值为DY样点(65.38±19.82 mgkg-1d-1),其他样点多在100 mgkg-1d-1左右。第二次模拟期DOC输出总体均值为130 mg kg-1 d-1,高于第一次模拟期(100 mg kg-1 d-1)。(5)模拟发现,潮间带沉积物的无机氮输出以氨氮为主,随潮汐频率的增加,无机氮的输出逐步降低,如在第二次模拟中,氨氮后期输出多数已低于0.5 mg NH4+kg-1 d-1。沉积物的硝氮输出较低,这和其他研究者的结果相似,即沉积物孔隙水中以氨氮为主,涨潮时由于压力差,会将孔隙水中的氨氮带出。潮间带N2O的排放在两次模拟和单次模拟周期内的规律不明显,第一次模拟所有样点通量值为 5.15-17.22 μmol N2O m-2 d-1。第二次全部样点值为 0-13.77 μmolN2O m-2d-1,两次模拟高值点都位于汉沽(HG)和慈溪(CX)。本研究中潮间带磷的排放在两次模拟中平均值范围为0.233-1.437 μmol P kg-1 h-1,HG、青岛(QD)和九龙江口(JL)样点的P释放率较高,与其表层样品Fe-P含量较高有关。因Fe2+/Fe3+在潮滩淹水退水中转化,对P的吸附解吸影响较大。
王志成[2](2021)在《基于Jeffries-Matusita距离的遥感影像最优对象构建分类算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沿海城市面积不断扩张,港口建设加剧,围填海导致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延伸,由此引起海岸线和潮滩湿地发生变化。本文设计了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测试结果;基于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算法,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中提取了胶州湾周边地区和莱州湾周边地区1987-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了胶州湾周边地区和莱州湾周边地区1987-201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胶州湾潮滩湿地以及莱州湾海岸线的变化特征及规律。主要研究内容:(1)设计了遥感影像中地物对应的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算法,分析了算法的构建效果,并用于后续遥感影像分类。(2)分析了胶州湾周边地区1987-2017年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及土地利用程度;以及基于多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潮滩湿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3)分析了莱州湾周边地区1987-2017年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及土地利用程度;基于多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岸线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1)本文所提出的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算法,可以为遥感影像绝大多数地物构建出最优影像对象,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自动分类的精度。(2)1987-2017年胶州湾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减少为主;土地利用程度逐年变强;胶州湾潮滩湿地逐年减少,其上边界逐年向胶州湾内部推进;围填海活动是胶州湾潮滩湿地在1987-2017年变化的主要原因;建设用地、草地、裸地以及内陆水体是围填海之后的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3)1987-2017年莱州湾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以水产养殖用地、盐场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为主;土地利用程度逐年变强。莱州湾海岸线在1987-2017年既有向海推进又有背海移动;围填海使得海岸线发生变化;水产养殖用地、裸地和建设用地是影响海岸线长度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创新点:(1)设计了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算法,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分类的精度和效率。(2)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两个典型海湾潮滩湿地以及海岸线的变化特征。
庄海海[3](2019)在《胶州湾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重金属污染评估》文中指出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航运条件,胶州湾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沿海重镇,经济发展繁荣,陆源输入、海上排污、不合理的水产开发等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目前,该海域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类型包括:海岸侵蚀、局部海域“荒漠化”、水体富营养化及有机物污染等。海洋沉积物作为海洋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的重金属元素由于具有扩散性、难降解性、毒性和随食物链富集性等特性,它们的污染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胶州湾沉积物(44个表层样和4个柱状样)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表层样和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的测定,分析其粒度组成、沉积物类型分布和沉积环境;对柱状样沉积物中Cu、Pb、Zn、Cr、Cd、Hg和As等七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探讨了不同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和不同深度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和风险评估。对胶州湾沉积物粒度分布和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空间分布特征和人类活动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并且对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胶州湾及其它海湾的环境规划和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和依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胶州湾不同区域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差异较大(1.157.10Φ),平均值为5.68Φ;粒度组分以粉砂为主(58.59%),砂、黏土的平均含量达到23.59%和17.27%。西北部海域的沉积物以黏土质粉砂、粉砂为主;中部海域的沉积物以砂质粉砂为主;东北部海域的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在垂直方向波动剧烈,受人为影响明显。2、从胶州湾西北部到湾口方向,表层沉积物呈粗-细-粗带状分布,粗颗粒集中在大沽河口和湾口两个区域;分选性相对较好的沉积物主要集中在海湾顶部及西南海域,而分选性较差的广泛分布于湾口及东部海域;多数站位沉积物粒度分布频率曲线属于中等分布类型,呈负偏态的沉积物集中在大沽河口三角洲外沿海域。3、根据胶州湾沉积物组分及粒度参数分布,结合周边河流以及海底地貌,可以将其划分为4个不同的沉积环境区域:海湾顶部及东部近岸浅水区域(I);大沽河-洋河水下三角洲区域(II);西南部及中部深水区域(III);沧口砂脊周边到湾口的狭长区域(IV)。4、胶州湾不同区域的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东部区域>海湾顶部区域>中部区域;以Cu元素为例,在东部区域沉积物中达到55.85 mg/kg,在海湾顶部区域沉积物中为42.29 mg/kg,在中部区域沉积物中仅仅为17.18 mg/kg。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变化表明,东部区域的重金属含量较高且受污染历史较长,其它区域的重金属含量有向表层增大的趋势;各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值大多出现在地表以下2030 cm处,而在表层沉积物中相对较低且变化幅度大。5、根据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质累积指数得出,胶州湾沉积物整体受重金属污染较轻,沉积环境较好;海湾北部区域沉积物中存在轻度的Cu和Hg污染,而东部区域沉积物受污染相对较重,在一定深度的部分沉积物中Cu和Hg达到中度污染。根据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得出,胶州湾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危害,其中Hg和Cd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相对较高,Hg存在中度或较高的潜在生态危害,Cd存在中度或低的潜在生态危害,其他重金属表现为低的潜在生态危害。
陈小英,刘金庆,郭磊,刘晓磊,印萍[4](2016)在《胶州湾大沽河河口近岸海域短时间尺度沉积动力过程》文中认为2012年9月24日—10月4日,在胶州湾大沽河河口近岸水域进行了长达10天的原位监测,并获得了波浪、潮流、水位、海床变化、水体浊度等同步监测数据。同时,在本次观测期间捕捉到了一次强的西北向离岸风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东南向岸风的天气条件下,大沽河河口海域海床地形呈冲淤交替的变化规律;但当风向转为强劲的离岸风时,波浪向岸传播受到抑制,波高和波能迅速减小,海床则表现为短时间的快速淤积。此外,以胶州湾大桥为界,大桥北部表层沉积物呈向西运移趋势,大桥南部沉积物呈向东运移趋势。
林荣亮[5](2016)在《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梳理了青岛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青岛山水风貌及地域文化特色。从“生态、风貌、文化”三方面,总结了青岛市及国内外重要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与山水风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出早在1897年城市建设之初,青岛在生态环境与风景园林建设方面,就以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突出以“陆海统筹”为规划原则;城市风貌保护和开发方面,注重“见山见海”;风景园林地域文化融合方面注重“民族特色”及“中西合璧”的总体发展特点。本研究结合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框架、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跨学科调查研究,探索提出了《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并定量的分析了 1863-2015年之间,5个重要历史时期,陆域生态环境对海湾生态的支持度;结果为(1863年74分、1935年 69.7 分、1966 年 56.8 分、1992 年 36.8 分、2015 年 35.1 分),梳理并定量分析出,陆海之间生态方面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总结出:当前城市陆域生态环境建设对海湾生态产生破坏影响的总趋势仍未改变,生态环境陆海统筹建设亟待加强。基于GIS视觉敏感度定量分析,评价了青岛山水风貌可视敏感度。以市民调查问卷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评价分析了当前青岛风景园林环境的文化融合程度为67.88分,融合水平较低。调查得到当地市民对各中西方文化及地域文化要素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发现,市民普遍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风景园林在当前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海洋地质学原理,海洋生态学原理,结合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为潮控半封闭海湾型城市陆海交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思路、理论支撑和具体规划设计应用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着重以胶州湾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分析。基于景观视廊保护原理,结合GIS可视分析和Grasshoper技术,提出了城市山水可视化提升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定量分析方法”,相关技术方法,有助于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对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管制优化;利于实现“见山、见水”的风貌保护目标。本文以青岛八个景点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和分析。最后,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胶州湾生态弹性力为依据,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面,提出了以陆域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改善,进而带动海湾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系列规划优化策略。并从风景园林规划角度及传统文化融合维度,对山水可视优化“城市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规划策略及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方法,为青岛市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城市风貌保护、中心城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方法、研究依据和思路。相关方法策略,可为国内外同类型“半封闭潮控海湾城市”的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建设,提供研究借鉴。
李朋飞[6](2016)在《潮汐通道地貌特征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潮汐通道,也叫潮汐汊道,是连接海湾与泻湖或河口湾之间的水道,分布于世界上许多海岸段,同时也是重要的港口资源,在航运和旅游休闲上具有很大的价值,人们非常重视对潮汐通道的研究。本文建立了一种潮汐通道演变的数值模型,包括水动力、泥沙输移及地形演变三个部分,采用ADI格式求解水动力方程和泥沙输移方程,采用WENO格式求解地形演变方程。本文通过水动力对比Mike21数值解、泥沙输移对比理论解析解、地形演变对比前人模拟结果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探讨影响潮汐通道地形演变的某些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推移质、悬移质、输沙率公式、潮位、泥沙中值粒径。引入干湿边界和地貌因子来模拟Marciano等建立的瓦登海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实现瓦登海的长期模拟。以Roelvink算例为模拟对象进行互比,分析了不同输沙率公式的演变结果。将计算模型应用于胶州湾,模拟了胶州湾潮汐通道海湾地形,得到初步结果。
毋亭[7](2016)在《近70年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与日益强烈的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导致全球海岸带区域的生态系统、环境、景观格局等发生剧烈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质量,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管理者与决策者的关注。海岸线的位置、走向、形态、利用方式等的时空演变不仅是海岸带景观变化的直观表现,也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政策导向等因素相互博弈的外在体现。因此,对于海岸线时空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海岸带环境过程及其变化机理的了解,是有效保护岸线资源、科学治理与管理海岸带环境与生态、海岸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与地形图资料提取1940s、1960s、1990年、2000年、2010年与2014年六个时相的中国大陆岸线数据,在根据利用方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研究。2010-2013年,作者所在课题组开展了覆盖整个中国大陆海岸带的野外考察,共采集GPS控制点578个,基于这些控制点对六个时相的岸线数据进行精度评估与质量控制。针对近70年来大陆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作者首先从海岸类型的空间分布、岸线利用方式结构、岸线分形特征、海岸带陆海格局等角度出发,揭示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基本特征;然后利用基于剖面计算的端点速率、线性回归速率与加权线性回归速率分析近70年来大陆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不稳定性等特征;另外,参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土地类型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构建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岸线类型多样性指数,多尺度分析大陆岸线开发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岸线类型的多样性;最后聚焦9个典型区域,获取大陆岸线变化特征中具有代表性或较为特殊的区域细节。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近70年来,中国大陆自然岸线比例持续下降,至2014年已不足33%;人类活动成为岸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空间规模、影响区域呈扩大化发展,强度持续增加,类型趋于多样化、人工化、均衡化与经济利益化;特别是2010年以来,人类活动的强度尤为剧烈。2)在1940s至2014年近70年的长时间尺度里,空间子单元除海州湾岸段以处于后退趋势的岸线为主外,其余均以处于扩张趋势的岸线为主,扩张活动主要分布于大规模连续的淤泥质海岸;近年来中国大陆海岸的后退趋势虽然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显着减弱,但各单元仍有规模可辨识的处于后退趋势的岸段,后退形式主要表现为砂砾质海岸的侵蚀后退过程。3)岸线利用方式的结构、岸线类型多样性、岸线分形以及海陆空间格局变化均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差异性;受地形地貌影响,在杭州湾以北海岸,人口及经济活动沿海岸成面状分布,而在以南海岸则主要集中分布于大型河口三角洲地区,因此,岸线整体的位移速度、不稳定性、开发利用强度均呈现为北高南低的南北差异性格局。4)岸线的变化特征具有显着的时间阶段性与空间差异性:1990年以前,不稳定岸线的规模较大但扩张幅度与速度普遍不高,之后,岸线扩张幅度与速度持续增加,2010-2014年,岸线扩张幅度与速度最为显着;1990年以前,杭州湾以北岸线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显着,以南海岸差异则并不明显,而1990年以后,北方差异显着减小,南方差异则呈扩大趋势;南方重点海岸带开发区域的开发热度主要发生于1990年以前,特别是1960s-1990年间,1990年后,开发热度始终不如北方地区。5)1960s之前,海岸带变化的影响因素以自然过程或自然因素为主,海岸变化以自然状态淤长或侵蚀过程为主,较大规模的岸线扩张主要表现为河口岸线的自然淤长,但1960s以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人力作用逐渐增加并逐渐超过自然力的作用成为影响岸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海岸变化的形式则变成以养殖、港口码头、围填土地等人类活动的扩张为主。6)2010年以前,中国大陆海岸带开发活动的沿岸延展规模、垂直海岸的移动速率与幅度存在地区差异,即各地的开发热潮具有时间差异性;但2010-2014年间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岸线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向海移动的速度与幅度为各地近70年来之最,也就是说,2010年后,全国各区域普遍进入其新的开发热潮期。7)20世纪40年代,全国大陆岸线的开发热点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1960s以来,渤海湾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岸线开发热度先后超越长江三角洲,尤其是2000年以来,渤海湾的开发热潮辐射并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至2014年,环渤海沿岸的开发利用程度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本文揭示的大陆岸线变化信息以及识别的变化热点区域,能够为海岸功能划分、开发利用规划、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海岸带环境与生态系统的防治与修复提供决策和信息支持,提高决策者与管理者对岸线变化可能带来的灾害风险的重视,促进和支撑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践,从而为中国海岸带的科学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吴承强,许艳,鲍晶晶[8](2014)在《胶州湾口潮流沙脊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州湾内外的涨、落潮三角洲上发育有一定规模的潮流沙脊体系,通过多波束调查采集数据和浅剖、沉积物资料的分析,对沙脊特征进行了研究。湾内涨潮三角洲上分别分布有冒岛沙脊、中央沙脊和岛耳河沙脊;湾外落潮三角洲上分别发育了潮流沙脊大竹、南沙、北沙和位于主潮流通道末端的弧状沙脊。潮流沙脊体系的演变具有较为明显的继承性。沙脊以海侵时期发育的沙体为内核,沉积物组成以粒度较粗的砂质沉积物为主,物源基础为低海平面时期胶州湾盆地内堆积的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物。据分析,沙脊现代物源较为匮乏,整体目前处于冲刷不淤的状态。在现代潮流水动力条件下,研究区潮流沙脊处于活动状态。
郭腾飞[9](2014)在《波浪与海流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的原位观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波浪与海流是海底沉积物再悬浮的两个主要动力因素,目前针对两者对再悬浮贡献大小的研究较少。本文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黄河口侵蚀再悬浮物海床内部输供及控制因素研究(”资助号:41072215;时间:2013-2015)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海陆相互作用和海岸带地质灾害研究”(资助号:GZH201100203;时间:2012-2015)的资助下,通过现场原位观测的方法,对胶州湾、营口白沙湾和黄河三角洲三个典型区域的波浪与海流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进行研究。其中胶州湾和白沙湾采用布放座底式三脚架原位观测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黄河三角洲采用屏蔽波浪或海流,对比只有一种因素存在时与两因素同时存在时悬浮物浓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且本文通过铺设塑料薄膜,收集膜下表层细粒土样的方法,研究了波浪“泵送”作用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海流是胶州湾海底沉积物发生侵蚀再悬浮的主要动力因素,在1级海况下,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几乎全部由海流所引起,此时海流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率接近100%;在2级海况下,波浪作用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率为21.9%-58.3%,海流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贡献为41.7%-78.9%。2.海流对营口白沙湾海域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影响较小,较大的波浪作用是该海域沉积物发生侵蚀再悬浮的主要动力因素。当波浪有效波高小于50cm时,海流作用对沉积物贡献为50%-100%,此时波浪作用对再悬浮贡献小于50%;当波浪有效波高大于50cm时,海流作用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则小于50%,波浪作用对再悬浮贡献大于50%。3.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再悬浮事件中,波浪作用对再悬浮贡献为14%-73%,海流作用对再悬浮贡献为27%-86%;在波致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波浪“泵送”作用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为11.5%-42.8%,波浪剪切作用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为57.2%-88.5%。4.沉积物再悬浮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沉降。因此,在现场通过屏蔽波浪的方式,进行海流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的研究方法不可行。
刘运令,汪亚平,高建华,贾建军,夏小明,李炎[10](2011)在《胶州湾冲淤灾害地质及环境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胶州湾19362002年4期海图的地形对比和1986年、2007年2期Landsat-5TM影像的对比,分析了近70多年来胶州湾的冲淤灾害地质形势。根据胶州湾近百年来的沉积速率特征将其冲淤灾害形势划分为9类,结果表明:胶州湾在19361963年间总体呈现轻微淤积态势,但显浪—红岛连线以东区域(含沧口水道)以轻微侵蚀为主。与前期相比,胶州湾在19631982年间的淤积强度明显减弱,基本由轻微淤积转为冲淤平衡状态。该时期内沧口水道转为以较强淤积为主,大沽河水道和岛耳河水道处于大面积轻微侵蚀状态。胶州湾在19862007年间多数岸段向海显着淤长,岸线的平均淤进速率为101102m/a;海床总体上呈轻微侵蚀状态。此外,根据对均衡态下潮汐汊道P-A关系的分析,胶州湾近70年来口门的潮流振幅和相应的等效摩阻系数都呈减小趋势,这表明胶州湾口门的不稳定性逐渐增加。
二、胶州湾地貌特征及海床演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胶州湾地貌特征及海床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潮间带湿地碳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2 潮间带湿地氮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3 潮间带湿地磷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4 我国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的研究和滩涂沉积状况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4 本研究的特色或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我国潮间带的气候、水文及沉积地貌特征 |
2.2 建国以来我国潮间带湿地的开发利用及其生态影响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分析前处理 |
3.2 样品碳氮磷的分析 |
3.2.1 沉积物碳氮磷的分析 |
3.2.2 水体碳氮磷的分析 |
3.2.3 CO_2和N_2O的分析 |
3.3 沉积物比活度的测定 |
3.4 潮汐循环模拟 |
3.4.1 循环模拟n1 |
3.4.2 循环模拟n2 |
3.5 计算和统计 |
3.5.1 基于~(210)Pb 比活度的CF和CIC模型计算过程 |
3.5.2 我国潮间带滩涂面积的分类提取和计算 |
3.5.3 数据的统计检验 |
第四章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状况 |
4.1 我国潮间带沉积物质的来源 |
4.2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速率(沉积通量) |
4.3 地面沉降、泥沙剧减及海平面上升对沉积的影响 |
第五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和转化 |
5.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特征 |
5.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粒级和粒径 |
5.1.2 黄河和长江来源沉积物表层和柱样碳的埋藏 |
5.1.3 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
5.1.4 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
5.1.5 红树林滩涂碳的埋藏特征 |
5.1.6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碳密度、埋藏量和年扣留率 |
5.2 潮汐循环模拟过程中滩涂沉积物碳的转化 |
5.2.1 滩涂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碳的输出 |
5.2.2 滩涂沉积物气态无机碳的释放 |
5.2.3 滩涂沉积物碳转化的讨论分析 |
5.2.4 潮间带滩涂呼吸作用的气体产生总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和迁移变化 |
6.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特征 |
6.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氮的埋藏特征 |
6.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氮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
6.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埋藏的对比分析 |
6.2 潮汐循环模拟中潮滩沉积物氮的迁移变化 |
6.2.1 滩涂沉积物无机氮的输出 |
6.2.2 滩涂沉积物N_20的释放 |
6.2.3 滩涂沉积物氮迁移变化的讨论和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和释放 |
7.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特征 |
7.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磷的埋藏特征 |
7.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磷的分布 |
7.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形态 |
7.1.4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量 |
7.1.5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埋藏的对比分析 |
7.2 潮汐循环模拟中滩涂沉积物磷的释放 |
7.2.1 滩涂沉积物总磷的输出 |
7.2.2 滩涂沉积物磷输出的讨论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建议 |
8.1 潮间带的沉积速率 |
8.2 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埋藏的总体特点 |
8.3 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转化特征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
8.4 趋势展望、后续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研究已发表的成果 |
(2)基于Jeffries-Matusita距离的遥感影像最优对象构建分类算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中的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研究 |
1.2.2 基于遥感的潮滩湿地研究 |
1.2.3 基于遥感的海岸线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试验区概况 |
2.1 胶州湾周边地区概况 |
2.1.1 胶州湾周边地区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莱州湾周边地区概况 |
2.2.1 莱州湾周边地区地理位置 |
2.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源介绍 |
3.1.1 测试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算法所用数据介绍 |
3.1.2 基于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算法的应用研究所用数据介绍 |
3.1.2.1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
3.1.2.2 潮汐数据 |
3.1.2.3 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手机实地拍摄数据以及GPS标识点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多尺度分割 |
3.2.3 最优影像对象构建 |
3.2.4 决策树分类 |
3.2.5 分类精度评价 |
3.2.6 潮位校正模型校正裸潮滩 |
3.2.7 土地利用程度计算 |
3.2.8 海岸线提取及变化速率计算 |
3.2.9 叠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算法研究 |
4.1 基于JM距离的最优影像对象构建 |
4.1.1 Jeffries-Matusita距离 |
4.1.2 地物的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算法介绍 |
4.2 精度评价 |
4.3 测试最优影像对象构建算法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海湾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影响研究 |
5.1 胶州湾周边地区1987-2017 年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影响分析 |
5.1.1 胶州湾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5.1.2 胶州湾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5.1.3 胶州湾1987-2017 年潮滩湿地时空特征分析 |
5.1.4 影响潮滩湿地变化的围填海因素分析 |
5.1.5 围填海所形成的陆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5.1.6 结论 |
5.2 莱州湾周边地区1987-2017 年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影响分析 |
5.2.1 莱州湾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5.2.2 莱州湾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5.2.3 莱州湾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
5.2.4 影响海岸线变化速率的围填海因素分析 |
5.2.5 影响海岸线长度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5.2.6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胶州湾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重金属污染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沉积环境研究进展 |
1.2.1 海洋沉积物来源 |
1.2.2 胶州湾沉积环境 |
1.3 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重金属污染研究 |
1.3.2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的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胶州湾概况 |
2.1 自然水文概况 |
2.2 地形地貌概况 |
2.3 海岸线变迁概况 |
2.4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 测定方法 |
3.2.1 粒度测定 |
3.2.2 重金属测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粒度数据处理方法 |
3.3.2 重金属背景值 |
3.3.3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第四章 胶州湾沉积物沉积特征 |
4.1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1 沉积物粒级组分平面分布 |
4.1.2 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 |
4.1.3 沉积物类型及分布 |
4.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
第五章 胶州湾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沉积速率 |
5.1 重金属含量垂向分布特征 |
5.2 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5.3 沉积物平均粒径与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5.4 沉积速率研究 |
第六章 胶州湾沉积物环境质量 |
6.1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比较 |
6.2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估 |
6.3 沉积环境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胶州湾大沽河河口近岸海域短时间尺度沉积动力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分析方法 |
2 水动力条件变化过程 |
2.1 风 |
2.2 波浪 |
2.3 潮流 |
3 海床地形和水体浊度变化 |
4 波流联合作用对海床地形的影响 |
4.1 波浪对海床地形的改造 |
4.2 潮流输沙 |
5 海底表层沉积物运移趋势 |
6 结论 |
(5)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1.1.2. 滨海城市“生态破坏”、“千城一面”的发展困局 |
1.1.3. “绿水青山”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 |
1.2.2. 风景园林设计的定量研究尝试 |
1.2.3. 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经验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空间范围 |
1.4.3. 研究时间范围 |
1.5. 研究现状(国内外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经验启示) |
1.5.1. 国内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2. 国外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3. 中西对比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创新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青岛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沿革 |
2.1. 山水风貌、地域文化概述 |
2.1.1. 山 |
2.1.2. 海 |
2.1.3. 水 |
2.1.4. 城 |
2.2. 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演变 |
2.2.1. 概述 |
2.2.2. 生态环境及风貌演变历程 |
2.2.3. 小结 |
2.3. 城市风貌及风景园林历史演变 |
2.3.1. 清朝时期(1891-1897) |
2.3.2. 德国占领期(1897-1914) |
2.3.3. 日本占领期(1914-1922、1937-1945) |
2.3.4. 民国时期(1922-1929,1929-1937) |
2.4.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
2.4.1. 绿地总量不足 |
2.4.2. 绿地布局不均 |
2.4.3. 绿地建设质量偏低 |
2.4.4. 生态空间结构不合理 |
2.4.5. 城市风貌混乱、山海难见 |
2.4.6. 千城一面 |
2.4.7. 城市绿地建设重硬轻软 |
2.4.8. 城市开发夺山占水 |
2.4.9. 建设理念有待提高 |
2.4.10. 园林行业投入与重视不足 |
3. 青岛山海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评价 |
3.1. 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 |
3.1.1. 摘要与背景 |
3.1.2. 评价方法综述 |
3.1.3. 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与总结 |
3.2. 青岛市中心城区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评价 |
3.2.1. 观景点及观景线路选择 |
3.2.2. 观景点现状问题分析 |
3.2.3. 山水视觉敏感度分析 |
3.2.4. 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 |
3.3. 青岛风景园林文化要素感知融合度评价 |
3.3.1. 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3.3.2. 状态打分与权重确定 |
3.3.3. 评价结果与结论 |
4.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理论与技术 |
4.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 |
4.1.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1.2. 软件技术应用 |
4.1.3. 方法步骤 |
4.2. 基于山水可视化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方法 |
4.2.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2.2. 软件技术应用 |
4.2.3. 方法步骤 |
5.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应用 |
5.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性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分析 |
5.1.1. 海岸线现状分析 |
5.1.2. 改造岸线划定 |
5.1.3. 改造后纳潮量计算 |
5.1.4. 改造后冲於环境、水交换能力演变分析 |
5.1.5. 改造后海湾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
5.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八景视廊建筑限高分析 |
5.2.1. 信号山 |
5.2.2. 小鱼山 |
5.2.3. 薛家岛(窟窿山) |
5.2.4. 奥帆中心 |
5.2.5. 北岭 |
5.2.6. 李村河围子岭 |
5.2.7. 浮山 |
5.2.8. 小青岛 |
5.3. 小结 |
6.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优化策略 |
6.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生态优化策略 |
6.1.1. 区域规划层面 |
6.1.2. 总体规划层面 |
6.1.3. 专项规划层面 |
6.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设计优化策略 |
6.2.1. 山水可视优化的高层建筑空间布局 |
6.2.2. 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风貌区划 |
6.3. 山水意境融合的城市风貌优化策略 |
6.3.1. “立意问名”的意境区划 |
6.3.2. “取境山海”的意境理法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潮汐通道地貌特征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潮流和水底地形变化耦合计算模型 |
1.1 水动力模型 |
1.1.1 基本方程 |
1.1.2 水动力模型的数值离散 |
1.1.3 边界条件 |
1.2 泥沙输移模型 |
1.2.1 悬移质泥沙输移方程及数值离散 |
1.2.2 推移质输沙率方程 |
1.2.3 全沙输沙公式 |
1.3 地形演变模型 |
1.3.1 地形演变基本方程 |
1.3.2 地形演变方程的数值离散 |
1.3.3 地形光滑 |
1.4 本章小结 |
2 数值模型验证 |
2.1 模拟算例 |
2.2 潮流验证 |
2.3 泥沙输移模型验证 |
2.4 地形演变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影响潮汐通道地形演变的因素 |
3.1 推移质输沙和悬移质输沙的影响 |
3.2 输沙率公式的影响 |
3.3 潮位的影响 |
3.4 泥沙粒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瓦登海潮汐通道模拟 |
4.1 瓦登海简介 |
4.2 本文模型在瓦登海地区的应用 |
4.2.1 模型设置 |
4.2.2 模型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对Roelvink模拟结果的验证及研究 |
5.1 算例设置 |
5.2 潮流模拟结果及验证 |
5.3 地形演变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6 胶州湾潮汐通道演化模拟 |
6.1 胶州湾地貌特征简介 |
6.2 本文模型在胶州湾的应用 |
6.2.1 模型设置 |
6.2.2 模型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近70年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指示海岸线的定义、空间位置与分类 |
1.2.1 指示海岸线的定义和空间位置 |
1.2.2 指示海岸线的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趋势 |
1.3.1 国外研究进展与趋势 |
1.3.2 国内研究进展与趋势 |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合分析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中国大陆沿海区域及海岸线概况 |
2.1.1 中国大陆海岸带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中国大陆沿海各行政区的地理区位特点及发展优势 |
2.2 中国大陆海岸带空间单元划分 |
2.2.1 空间单元划分原则与参考的数据资料 |
2.2.2 空间单元划分方案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于遥感图像的海岸线目视解译原则 |
2.3.2 岸线提取精度评估方法 |
2.3.3 岸线分形维数 |
2.3.4 基于剖面的岸线变化速率 |
2.3.5 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2.3.6 岸线类型多样性指数 |
2.3.7 区域岸线的动态性与动态度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1 岸线源数据与野外调查数据的收集 |
3.1.1 遥感影像与地形图收集 |
3.1.2 野外调查数据的收集 |
3.2 岸线数据的提取与分析预处理 |
3.2.1 岸线提取技术环境与方法 |
3.2.2 岸线数据的提取结果及其精度评估 |
3.2.3 基线制作与剖面线投射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的基本特征 |
4.1 中国大陆海岸类型的空间分布 |
4.2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类型结构及类型多样性的变化 |
4.2.1 全国尺度岸线类型结构与类型多样性的变化 |
4.2.2 省市区尺度岸线结构及类型多样性的变化 |
4.3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分形特征的时空变化 |
4.4 近70年来中国大陆海岸带陆海格局的时空变化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利用程度时空变化特征 |
5.1 全国尺度岸线利用程度时空动态概况 |
5.2 省市区尺度岸线利用程度的时空动态 |
5.3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利用程度的时空动态 |
5.4 大陆岸线开发利用程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位置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 |
6.1 全国尺度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 |
6.1.1 EPR、WLR、LRR速率的交互检验 |
6.1.2 全国尺度岸线变化的趋势分析 |
6.2 省市区尺度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分析 |
6.2.1 各省市区岸线位置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 |
6.2.2 各省市区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分析 |
6.3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位移的时空特征 |
6.3.1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位置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 |
6.3.2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变化速率的时空特征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的不稳定性分析 |
7.1 省市区尺度岸线的不稳定性分析 |
7.2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的不稳定性分析 |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典型区域的岸线变化研究 |
8.1 鸭绿江口-沙河河口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1.1 研究区概况 |
8.1.2 近70年来鸭绿江口-沙河河口岸段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1.3 近70年来鸭绿江口-沙河河口岸段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1.4 结论 |
8.2 辽河三角洲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2.1 研究区概况 |
8.2.2 近70年来辽河三角洲岸段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2.3 近70年来辽河三角洲岸段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2.4 结论 |
8.3 辽西走廊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3.1 研究区概况 |
8.3.2 近70年来辽西走廊岸段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3.3 近70年来辽西走廊岸段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3.4 结论 |
8.4 莱州湾南岸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4.1 研究区概况 |
8.4.2 近70年来莱州湾南岸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4.3 近70年来莱州湾南岸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4.4 结论 |
8.5 胶州湾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5.1 研究区概况 |
8.5.2 近70年来胶州湾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5.3 近70年来胶州湾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5.4 结论 |
8.6 海州湾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6.1 研究区概况 |
8.6.2 近70年来海州湾南岸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6.3 近70年来海州湾南岸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6.4 结论 |
8.7 江苏南部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7.1 研究区概况 |
8.7.2 近70年来江苏南部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7.3 近70年来江苏南部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7.4 结论 |
8.8 杭州湾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8.1 研究区概况 |
8.8.2 近70年来杭州湾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8.3 近70年来杭州湾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8.4 结论 |
8.9 钦州至防城港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9.1 研究区概况 |
8.9.2 近70年来钦州至防城港海岸带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9.3 近70年来钦州至防城港海岸带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9.4 结论 |
8.10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9.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项目资助 作者简历 附图 |
(8)胶州湾口潮流沙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1)冒岛沙脊(Z1) |
(2)中央沙脊(Z2) |
(3)岛耳河沙脊(Z3) |
(4)南沙沙脊(L1) |
(5)北沙沙脊(L2) |
(6)大竹沙脊(L3) |
(7)边缘沙脊(L4) |
4 讨论 |
4.1 沉积环境 |
4.2 地质背景 |
4.3 沙脊活动性 |
5 结论 |
(9)波浪与海流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的原位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1.1 波浪导致海底沉积物再悬浮研究评述 |
1.1.2 海流导致海底沉积物再悬浮研究评述 |
1.2 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本章小结 |
2 波浪与海流对胶州湾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研究 |
2.1 概述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研究区位置介绍 |
2.2.2 研究区水文特征 |
2.2.3 研究区沉积物特征 |
2.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实验装置 |
2.3.3 实验过程 |
2.4 实验结果 |
2.4.1 波浪要素变化结果 |
2.4.2 潮位变化过程 |
2.4.3 海水浊度变化过程 |
2.4.4 海床面动态变化过程 |
2.5 分析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波浪与海流对营口白沙湾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研究 |
3.1 概述 |
3.2 研究区概况 |
3.2.1 研究区位置介绍 |
3.2.2 研究区沉积物特征 |
3.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3.3.1 研究方法 |
3.3.2 实验装置 |
3.3.3 实验过程 |
3.4 实验结果 |
3.4.1 波浪要素变化结果 |
3.4.2 潮位变化过程 |
3.4.3 海流流速变化过程 |
3.4.4 海床面动态变化过程 |
3.5 分析与讨论 |
3.5.1 临界剪切应力计算 |
3.5.2 波致剪切应力计算 |
3.5.3 流致剪切应力计算 |
3.5.4 波浪与海流对再悬浮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波浪与海流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研究 |
4.1 概述 |
4.2 研究区概况 |
4.2.1 研究区位置介绍 |
4.2.2 研究区水文特征 |
4.2.3 研究区沉积物特征 |
4.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4.3.1 研究方法 |
4.3.2 实验装置 |
4.3.3 实验过程 |
4.4 实验结果 |
4.4.1 屏蔽波浪实验结果 |
4.4.2 屏蔽海流实验结果 |
4.5 分析与讨论 |
4.5.1 数据可靠性分析 |
4.5.2 波浪与海流对沉积物再悬4.5浮影响分析 |
4.5.3 波浪“泵送”作用对沉积物再悬浮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下一步工作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胶州湾冲淤灾害地质及环境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胶州湾灾害地质类型及特征 |
2 胶州湾冲淤灾害 |
2.1 胶州湾数据处理及冲淤强度划分 |
2.2 胶州湾海岸线变化 |
2.3 胶州湾底床冲淤灾害特征 |
3 胶州湾环境稳定性分析 |
3.1 潮汐水道一维连续方程与P-A关系 |
3.2 胶州湾沉积环境的稳定性 |
4 结论 |
四、胶州湾地貌特征及海床演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D]. 陈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Jeffries-Matusita距离的遥感影像最优对象构建分类算法及应用研究[D]. 王志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3]胶州湾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重金属污染评估[D]. 庄海海. 青岛大学, 2019
- [4]胶州湾大沽河河口近岸海域短时间尺度沉积动力过程[J]. 陈小英,刘金庆,郭磊,刘晓磊,印萍.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6)
- [5]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D]. 林荣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6]潮汐通道地貌特征数值模拟[D]. 李朋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7]近70年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D]. 毋亭.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08)
- [8]胶州湾口潮流沙脊特征[J]. 吴承强,许艳,鲍晶晶. 海洋地质前沿, 2014(06)
- [9]波浪与海流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的原位观测研究[D]. 郭腾飞.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10]胶州湾冲淤灾害地质及环境稳定性分析[J]. 刘运令,汪亚平,高建华,贾建军,夏小明,李炎. 地理研究,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