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苯丙氨酸开发前景好(论文文献综述)
马小翔[1](2021)在《化学调控下海洋土曲霉C23-3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文中认为
刘厚伯[2](2021)在《白及悬浮培养细胞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基因调控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建立并优化应用白及悬浮细胞高效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培养体系。2.筛选调控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分析并验证基因间的互作机制。3.探索白及ARF基因家族对于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方法:1.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含量为主要监测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各关键因素的参数进行优化,在培养40天之后计算悬浮细胞的诱导率。随后挑选出疏松、嫩黄色的悬浮细胞,接种于同种增殖培养基上。在第2次继代和第4次继代时称重,计算愈伤组织的增殖率。在继代培养60 d后进行高效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培养,接种于15种优化增殖培养基上。在高效培养30天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对羟基苯甲醇(HBA)、Dactylorhin A、Militarine和Coelonin进行含量测定。2.采用方法1中的悬浮细胞材料,利用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对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的关键节点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3.根据方法2中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功能聚类、LncRNA、SSR等分析,并根据KEGG通路挑选出影响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的主要代谢通路。4.根据方法3中的结果,对白及悬浮培养细胞的每两个发育时期进行比较,结合含量变化,对其中8个时间点(3Dpi、18 Dpi、27 Dpi、30 Dpi、33 Dpi、36 Dpi、39 Dpi、42 Dpi)的相关差异基因进行了分析。利用R语言筛选出与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材料的基因表达量变化,并对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相互关系进行分析。5.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白及悬浮细胞ARF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并对其与拟南芥和铁皮石斛的ARF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R语言对白及ARF基因家族及与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高效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白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构建与优化以白及种子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获得白及悬浮培养细胞诱导培养的优化培养基为 MS+1.0 mg/L 6-BA+2.0 mg/L 2,4-D+0.5 mg/LNAA+30 g/L 蔗糖。继代培养的优化培养基为 1/2MS+1.0 mg/L 6-BA+3.0 mg/L 2,4-D+0.5 mg/L NAA+30 g/L蔗糖。随后,添加不同的前体和有机物,结果显示1/2 MS+1.0 mg/L 6-BA+3.0 mg/L 2,4-D+30 g/L蔗糖+50 mg/L苯丙氨酸培养基中培养出的悬浮培养细胞的HBA及Coelonin含量比其它方案组高(p<0.05);MS+1.0 mg/L 6-BA+3.0 mg/L 2,4-D+30 g/L蔗糖+20 mg/L苯丙氨酸中培养出的悬浮培养细胞的Dactylorhin A及Militarine含量比其它方案组高(p<0.05)。2.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Illumina技术和PacBio SMRT技术对白及悬浮培养细胞的全转录本进行了测序,构建了白及全长转录组数据库,对得到的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总共得到了 100,276个高质量的全长转录本,平均长度为2,530 bp,N50为3,302 bp。约52%的转录本获得了功能注释,其中52,018个unigenes映射到GO的不同功能条目;53,316个unigenes获得KOG注释,并分为26个功能分类;80,020个unigenes获得了 KEGG注释,映射到363条信号通路。并预测到15,133个1ncRNA,68,996条unigenes包含SSR位点。对其中30对SSR位点引物进行扩增,获得了稳定的条带。3.白及悬浮培养细胞关键节点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白及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发现含有差异表达基因最多的是高效培养第3天(3 Dpi)和第42天(42 Dpi)的比较组,包含7,00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894个,下调基因3,112个。对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相关的代谢途径进行分析,发现苯丙素的生物合成、蔗糖和淀粉代谢、糖异生和糖酵解的代谢通路的关键基因在每两个时间点比较中均有显着差异表达。表明这4个代谢途径在每两个时间点中的差异积累与其关键基因差异表达有关,可能是白及悬浮培养细胞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不同积累含量形成的首要原因。4.调控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的目的基因筛选与表达量关联分析对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含量分析发现,从33 Dpi开始,HBA和Dactylorhin A的含量开始下降,而Militarine和Coelonin的含量呈指数上升,推测HBA和Dactylorhin A可能促进Militarine和Coelonin的含量积累。差异表达基因与积累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代谢相关基因可能是造成不同时间点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共筛选出14个参与Coelonin合成的候选基因,18个参与HBA合成的候选基因,23个参与Dactylorhin A合成的候选基因及41个参与Militarine合成的候选基因。随后选择其中10个unigenes进行qPCR验证,结果显示,这10个unigenes在不同时间点表达模式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符。5.白及悬浮培养细胞ARF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BsARFs蛋白的理化性质、蛋白结构、磷酸化位点、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以及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并分析BsARFs在不同时间点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白及中共鉴定得到28个ARF基因,其编码蛋白的长度在230-860 aa之间,蛋白分子量约为25.81655-95.78813 kDa,等电点在5.17-10.05之间。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定位于细胞核。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27个成员均含有B3和ARF结构域,部分蛋白含有Aux/IAA结构域,共有20个保守基序。系统进化树显示,28个BsARFs与37个AtARFs和22个DcARFs蛋白一起可分为三个大组,5个亚家族。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白及中ARF基因与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相关基因PAL、P450、BGLU关系密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发现,白及悬浮细胞中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显示出较强协同性的有:ARF17和P450、PAL1、PAL2、PAL3基因,ARF1与PAL2、PAL3基因,ARF22、ARF26 和 BGLU4。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起白及细胞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液体培养体系,并构建了白及全长转录组数据库,从中筛选得到白及悬浮培养细胞中与4种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与Coelonin合成相关的有14个,与HBA合成相关的有18个,与Dactyl orhin A合成相关的有23个,与Militarine合成相关的有41个。最后对整个培养时期的白及悬浮细胞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得到28个白及ARF基因,并推测白及中ARF基因可能参与调控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次生代谢。
穆小青[3](2020)在《新型高倍二肽甜味剂的制备与表征》文中认为二肽甜味剂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甚至几万倍,而且此类甜味剂口感纯正,热值低,持续时间长,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都有优良表现。基于消费者对口感佳,热值低类食物的迫切追求,二肽甜味剂的进一步开发与研究已成为未来甜味剂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以3,3-二甲基丙烯酸,3,4-亚甲基苯硼酸为原料,经过Heck反应、酯化反应及DIBAL-H还原制备了中间体3-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丁醛。然后该中间体与阿斯巴甜在氢气条件下进行氢化还原氨化反应,成功合成新型甜味剂N-{N-[3-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丁基]-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甲酯。采用了红外光谱(IR)、高分辨质谱(HRMS)和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与分析,最后确证无误。经感官评定,测得其甜度约为蔗糖的3万倍。在制备中间体3-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丁醛时,本文对其前体3-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丁酸的合成进行了条件优化,分别考察了催化剂Pd(OAc)2摩尔分数、溶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得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为:丙酮溶液体积浓度为80%,Pd(OAc)2摩尔分数6%,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6 h,此时得率可达90%。本文还对目标产物的理化性质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终产物常温下呈白色晶体粉末状,熔程为82~84℃,常温下较稳定,且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当p H为5.0时最稳定,存放时间最长。此外,还原剂的存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要小于氧化剂的存在。当产物浓度<10m M时,对MCF-7和Hep G-2细胞都没有毒性作用。
赖艳[4](2020)在《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组学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组学的影响,阐明蚕沙“和胃”的作用机制,扩展蚕沙的临床应用范围,助推传统粪便类中药的传承与发展。方法:1.蚕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外湿侵体法、游泳力竭法、过食肥甘法多因素复合制备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蚕沙治疗后,采集各组大鼠粪便,提取样本总DNA,扩增;同时提取蚕沙药材中的微生物总DNA,扩增;采用PCR-DGGE、16S rDNA高通量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考察蚕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2.蚕沙对代谢组学的影响采用UPLC-Q-TOF-MS技术,测定粪样、尿样中的代谢产物,比较正常大鼠与湿阻中焦证大鼠的代谢轮廓,找出差异代谢物;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的干预作用;利用Metabo Analyst软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阐明蚕沙对代谢的调控作用。3.肠道菌群与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肠道差异菌群与差异代谢物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从“肠道菌群-宿主代谢”的角度探讨蚕沙对湿阻中焦证的作用,进一步阐述蚕沙“和胃”的作用机制。结果:1.蚕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PCR-DGGE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度、均匀度指数均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蚕沙中、高剂量组大鼠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显着增加(P<0.05),且高剂量组大鼠的物种丰度也显着增加(P<0.05)。聚类分析显示,蚕沙高剂量组与正常组聚集成一簇,蚕沙低、中剂量聚集成一簇,模型组单独聚成一簇。菌群相似性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似性系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蚕沙低、中、高剂量的相似性系数与模型组相比均显着升高(P<0.05);而蚕沙药材中菌群的相似性系数与蚕沙低、中、高剂量的相似性系数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变形菌门、不动杆菌属、厌氧杆菌属、绿脓杆菌属、副杆状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而Marvinbryantia菌属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蚕沙低、高剂量组大鼠变形菌门显着降低(P<0.05),同时,蚕沙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不动杆菌属、厌氧杆菌属、绿脓杆菌属、副杆状菌属显着降低(P<0.05),且蚕沙高剂量组大鼠毛绒厌氧杆菌属、Intestinimonas菌属、Marvinbryantia菌属显着增加(P<0.05)。蚕沙药材测序显示,与大鼠粪便中的菌群比较,蚕沙药材中相对丰度较高的为葡萄球菌属、勒克菌属、泛菌属、短状杆菌属、哈特曼氏杆属、克雷伯氏菌属、橙单胞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P<0.05),而这些菌属在大鼠粪便中基本不存在或存在较少。q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蚕沙中、高剂量组大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蚕沙低、中、高剂量大鼠大肠杆菌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同时,蚕沙高剂量组大鼠粪肠球菌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2.蚕沙对代谢组学的影响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粪便、尿液中分别鉴定得到17种和11种差异代谢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尿液中十八碳-6,9-二烯酸、油酸酰胺、十八碳6烯酸、14,15-二羟基二十碳三烯酸、1-(1Z-十八碳烯基)-sn-甘油、二十四碳五烯酸(24:5n-6)、7-酮基脱氧胆酸、α-生育三烯酚、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15:0)、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18:1(11Z))、溶血磷脂酰胆碱(18:3(6Z,9Z,12Z))、半胱氨酸、硫酸吲哚酚、蓖麻油酸、环磷酸鸟苷相对含量显着升高(P<0.05),而3-吲哚甲醛、4,6-二羟基喹啉、L-苯丙氨酸、犬尿喹啉酸、α-亚麻酸、甘氨胆酸、2-吲哚羧酸、乙酰磷酸、高香草酸、黄尿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显着相对含量显着降低(P<0.05)。同时,蚕沙能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粪便及尿液代谢紊乱有明显的的干预作用,分别“回调”粪便中11种、尿液中6种生物标志物;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蚕沙可通过调控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发挥“和胃”作用,从而治疗湿阻中焦证。3.肠道菌群与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与代谢物相关性分析果显示,湿阻中焦证大鼠的特征细菌为变形菌门、不动杆菌属、厌氧杆菌属、绿脓杆菌属、副杆状菌属,而这些菌群与涉及神经递质代谢、胆汁酸代谢、花生四稀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的代谢物存在相关性。结论:本课题从肠道菌群、代谢组学的角度,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的影响。结果表明,蚕沙可通过平衡肠道菌群,调节菌群、宿主代谢发挥“和胃”作用,治疗湿阻中焦证。本项目研究结果扩展了蚕沙的临床应用范围,助推传统粪便类中药的传承与发展。
朱敏[5](2020)在《玫瑰L-苯丙氨酸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文中研究表明玫瑰(Rosa rugosa Thunb.)是世界上名贵的天然香料植物,由其花朵提取的玫瑰精油有“液体黄金”的美誉,深受市场欢迎。2-苯乙醇是玫瑰精油的主要成分之一,L-苯丙氨酸是合成2-苯乙醇的底物,若能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玫瑰中L-苯丙氨酸的含量,进而促进2-苯乙醇的合成,提高玫瑰精油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克隆获得了与玫瑰L-苯丙氨酸合成相关的RrDHQ/SDH、RrCM1、RrCM2基因和R2R3-MYB家族的两个转录因子RrODO1和RrMYB114,分析了其时空表达特性,并尝试将这些基因转入模式植物矮牵牛中验证其功能,旨在挖掘调控玫瑰L-苯丙氨酸代谢的关键基因,为今后开展“高油”玫瑰分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平阴一号’玫瑰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了 L-苯丙氨酸合成通路上的关键酶基因RDHQ/SDH、RrCM1和RrCM2,并克隆了两个调控苯丙素类合成途径的转录因子RrODO1和RrMYB114。其中RrDHQ/SDH基因编码区ORF(1518bp),共编码506个氨基酸;RrCM1基因编码区ORF(633bp),共编码210个氨基酸;RrCM2基因编码区ORF(801bp),共编码266个氨基酸;RrODO1基因编码区ORF(837bp),共编码278个氨基酸;RrMYB114基因全长898bp,具有起始密码子、完整的开放阅读框(732bp)、终止密码子、共编码244个氨基酸。2、以花中2-苯乙醇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的‘紫枝玫瑰’及其芽变品种‘白紫枝玫瑰’为试材,分析了RrDHQ/SDH、RrCM1、RrCM2、RrODO1和RrMYB114基因在玫瑰不同花发育时期及花器官不同部位中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花朵的开放,‘白紫枝玫瑰’中RrDHQ/SDH基因总体上显着上调表达,RrCM1总体上显着下调。转录因子表现为在特定时期诱导表达的模式,RrODO1仅在初开期显着上调表达,可能和L-苯丙氨酸合成前体大量积累有关,RrMYB114在半开期和盛开期上调表达,可能是2-苯乙醇前体竞争的调节因子;在‘紫枝玫瑰’中,结构基因RrDHQ/SDH和RrCM1在衰败期显着上调表达,与2-苯乙醇含量高峰期一致,而RrCM2在衰败期显着下调。转录因子RrODO1在半开期上调表达,同样可能和L-苯丙氨酸合成前体积累有关,而RrMYB114总体上呈下调表达趋势;(2)在花器官不同部位的基因表达模式中,RrCM1表达具有强烈的组织特异性,主要在花瓣中表达;RrODO1表达具有较强的组织特异性,仅在‘白紫枝玫瑰’的花托和‘紫枝玫瑰’的雌蕊中高表达;RrMYB114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在花萼和雄蕊中丰度极低,在花柄和雌蕊丰度相对较高;RrCM2在‘白紫枝玫瑰’花柄和雄蕊中不表达,其余部位均有表达,其组织特异性与RrCM1明显不同;RrDHQ/SDH在各部位均有一定表达,在‘白紫枝玫瑰’花柄中丰度较高。3、构建了玫瑰L-苯丙氨酸合成相关RrDHQ/SDH、RrCM1、RrCM2、RrODO1和RrMYB114基因的超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的叶盘转化法转入矮牵牛,经GUS染色验证,得到了转RrDHQ/SDH、RrCM1、RrCM2、RrODO1基因的矮牵牛愈伤组织和转RrMYB114基因的矮牵牛植株。以野生型矮牵牛植株为对照,对转RrMYB114基因的矮牵牛植株进行表型观察发现,转RrMYB114基因的矮牵牛植株形态和花朵尺寸均小于对照植株;GC-MS检测转RrMYB114基因矮牵牛植株的花香成分发现,转基因矮牵牛主要芳香物质的含量高于野生型植株,尤其是苯类/苯丙素类芳香化合物变化较为显着,转RrMYB114基因植株中2-苯乙醇的含量是野生型矮牵牛植株的10倍左右。
郭宇星,孙净净,薛亚平[6](2018)在《反应萃取法在氨基酸分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反应萃取法是分离提取氨基酸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萃取剂可重复利用,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反应萃取剂及在氨基酸分离中的应用,分析了反应萃取法分离氨基酸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几种与反应萃取法结合分离氨基酸的技术。
马慧[7](2018)在《特异性产牡荆苷木豆内生真菌Dichotomopilus funicola Y3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内生真菌能够产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同时也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结构类似的成分,被认为是农业、工业和医学领域具有巨大价值的新化合物的宝库。牡荆苷(Vitexin)是豆科木豆属植物木豆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细胞增殖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缺血性心肌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理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射血阻力及血浆粘度、提高RBC的变性能力、抑制血栓形成。目前,牡荆苷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含量低、工艺复杂和不易纯化。本试验以本课题组前期从木豆中分离并筛选出的产牡荆苷的内生真菌Y3为材料,鉴定内生真菌Y3的种属并申请Gen Bank号,为开发牡荆苷来源提供更多新的候选资源;为了适应工业化生产,对产牡荆苷内生真菌进行优化培养,以提高牡荆苷产量;并进行了内生真菌Y3发酵液牡荆苷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作用的研究。试验取得如下结果:1.根据菌落形态及显微形态的观察结果,将菌株Y3初步鉴定为毛科菌属Chaetomidium up 在此基础上,对其ITS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序,得到长度为558 bp的DNA片段,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ITS序列同源性比对,Y3的ITS序列和NCBI中收录的Dichotomopilus funicola(EF017204)ITS序列同源性为99%,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Y3鉴定为Dichotomopilu funicola,并得到Genbank登录号为 MF800960。2.首先,以原始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有利于牡荆苷合成的碳源、氮源、温度和pH,初步确定了发酵培养产牡荆苷的基本条件为葡萄糖20g/L、氯化铵8g/L、温度为30℃、pH=7,并且通过两周的培养确定其最佳培养时间为8天;然后,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能诱导牡荆苷产量增加的显着诱导因子;最后,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实验拟合出产量与显着性诱导因素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并预测出理论极值且通过实验验证。最终,优化培养基中添加的诱导因子为L-苯丙氨酸0.06 g/L,水杨酸0.21g/L,硫酸铜0.19 g/L。预测牡荆苷产量为79.49 mg/L,在上述优化培养条件下对其进行验证实验,牡荆苷产量为79.15 mg/L,是原始水平的4.61倍。3.通过清除OH活性测定和清除DPPH活性测定,对内生真菌Y3发酵产物牡荆苷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木豆内生真菌Y3发酵液中的牡荆苷粗提物拥有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率最高达94.42%,且高于同等浓度下Vc的清除率,计算得到其IC50=164 μg/mL;同时也具有较强的OH清除能力,最高达到53.12%,且高于同等浓度下Vc的清除能力,计算得其IC50=5.32mg/mL。4.MTT法是通过细胞代谢来检测细胞增殖。本实验为研究内生真菌产牡荆苷提取物对成骨细胞MC3T3-E1促进增殖的效果,以牡荆苷标准品为阳性对照,木豆产内生真菌粗提物为待测样品探讨其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颜色深浅的影响,确立了最佳的检测条件。结果如下:产牡荆苷内生真菌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时间和浓度梯度来看,药物浓度为10-4μg/mL的内生真菌产牡荆苷发酵液粗提物对细胞作用24h时的增殖效果最显着,最大增殖率达到24.39%。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从木豆内生真菌中筛选到产牡荆苷的活性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学的鉴定确定其种属;通过发酵优化大大提高了其牡荆苷的产量;并且研究表明其牡荆苷粗提物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而且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具有一定的增殖作用。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牡荆苷提取来源和方法,非常值得开发利用。
崔建东,刘容麟[8](2015)在《苯丙氨酸解氨酶印迹交联酶聚体的制备及部分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酶法生产L-苯丙氨酸的关键酶,目前主要利用红酵母PAL进行转化,但红酵母PAL稳定性较差,妨碍了其工业化的应用。该研究将交联酶聚体和印迹酶的制备方法相结合,制备出新型固定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印迹交联酶聚体,筛选出最优的底物印迹分子,并考察了该固定化酶的部分特性。结果表明,反式肉桂酸是制备印迹PAL交联酶聚体的最适底物,所制备印迹交联酶聚体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值分别是50℃和10.5,并表现出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连续催化9个批次后,仍保持了32%的酶活保留率。
李丽,熊思驰,黄飞,王国盼,韦春葵,苏宏飞,梁智群,黄时海[9](2015)在《L-苯丙氨酸解氨酶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文中研究表明原始菌株海洋红酵母M1202产生的L-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能够逆反应催化反式肉桂酸(t-Ca)生成L-苯丙氨酸。对M1202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获得一株转化率为原始菌株115%的菌株TM2,经6次传代,仍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赵乙萱[10](2013)在《微生物对纤维素热解液和内醚糖的转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纤维素生物质是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与能源,由于其中的纤维素等成分难以分解,利用受到限制,其热解主要产物为液态油-热解液和内醚糖,如果能得到有效利用,可以为纤维素生物质的利用提供新方法,以缓解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本工作筛选了可同化内醚糖的二株真菌。结合菌体与菌落形态特征及18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分别为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kratochvilovae. CGMCC No:6365)和嗜松青霉(Penicillium pinophilum. CGMCC No:6366)。两株真菌可以高效同化内醚糖,培养四天的同化率分别为96.6%和100%,红冬孢酵母菌还可利用内醚糖为碳源产类胡萝卜素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对红冬孢酵母菌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条件探讨表明,以内醚糖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时,在添加0.1%KH2PO4、0.04%MgSO4、0.1%K2HPO4,0.03%FeSO4等无机盐配制培养基后,以10%的接种量,30℃, pH5.0,50ml/250ml装液量条件下培养60h,内醚糖的转化率为98.7%,类胡萝卜素产量为427.1/ug.g1.对红冬孢酵母菌产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培养条件探讨表明,在以0.5g/L葡萄糖为碳源、1g/L豆饼粉为氮源、添加0.1g/L的苯丙氨酸作为诱导物,添加0.1%(NH4)2SO4、0.5%NaC1、0.1%K2HPO4的条件下,培养48h后,红冬孢酵母所产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为478mu/ml.粟酒裂殖酵母在以纤维素热解液和内醚糖中生长时,发现纤维素热解液对粟酒裂殖酵母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65%,而1%内醚糖对粟酒裂殖酵母的生长及乙醇产量有促进作用,促进率分别为23.4%和15.8%.内醚糖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表明:1%的内醚糖可以诱导酵母细胞凋亡,0.3%内醚糖对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率为23%.本工作同时探讨了光合细菌对纤维素热解液的利用情况,对纤维素热解液进行了六种不同方式的脱毒,接入光合菌后发现其对不同方式处理热解液的利用效果有所差异,以氢氧化钙+活性碳方式处理热解液后,光合菌对热解液的利用效率最高,培养6天后对热解液的利用率达到94.15%.
二、L-苯丙氨酸开发前景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苯丙氨酸开发前景好(论文提纲范文)
(2)白及悬浮培养细胞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基因调控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白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前言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白及悬浮培养细胞全长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前言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相关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
前言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白及细胞转录组的ARF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RNA-seq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新型高倍二肽甜味剂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甜味剂的分类 |
1.2 二肽甜味剂 |
1.3 二肽甜味剂的制备与开发方法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型二肽甜味剂的合成方法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3 实验路线 |
2.4 中间体3-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丁醛的制备 |
2.5 终产物的制备 |
2.6 合成3-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丁酸的条件优化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高倍二肽甜味剂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3-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丁醛的结构表征 |
3.3 终产物N-{N-[3-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丁基]-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甲酯(7)的结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高倍二肽甜味剂的理化及安全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甜味剂的甜度测定 |
4.3 甜味剂的安全性测定 |
4.4 甜味剂的稳定性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4)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组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蚕沙的研究现状 |
1.1 化学成分研究 |
1.2 药理作用研究 |
2 湿阻中焦证的研究概况 |
2.1 中医学认识 |
2.2 现代医学研究 |
2.3 中药治疗湿阻中焦证的研究现状 |
3 肠道菌群研究概况 |
3.1 肠道菌群分类 |
3.2 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系 |
4 代谢组学研究概况 |
4.1 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 |
4.2 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
4.3 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的关系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蚕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PCR-DGGE技术研究蚕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蚕沙提取物的制备 |
2.2 造模与给药 |
2.3 样品收集 |
2.4 病理组织形态观察 |
2.5 ELISA分析 |
2.6 DNA提取 |
2.7 PCR扩增 |
2.8 DGGE电泳 |
2.9 DGGE分析 |
2.10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 蚕沙对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3.3 蚕沙对大鼠ADH、CRP、AQP3 的影响 |
3.4 蚕沙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5 蚕沙药材中菌群与大鼠肠道菌群比较分析 |
4 讨论 |
第二节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蚕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蚕沙提取物的制备 |
2.2 造模与给药 |
2.3 样品收集 |
2.4 DNA提取 |
2.5 PCR扩增 |
2.6 DNA纯化回收与测序 |
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OTU分析 |
3.2 多样性分析 |
3.3 物种组成分析 |
3.4 差异菌群筛选 |
3.5 蚕沙药材与大鼠粪便中菌群结构相似性分析 |
4 讨论 |
第三节 qPCR法研究蚕沙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及粪肠球菌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蚕沙提取物的制备 |
2.2 造模与给药 |
2.3 样品收集 |
2.4 DNA提取 |
2.5 qPCR分析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蚕沙对粪便/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蚕沙提取物的制备 |
2.2 造模与给药 |
2.3 样品收集 |
2.4 粪便样本的处理 |
2.5 尿液样本的处理 |
2.6 QC样品的制备 |
2.7 UPLC-Q-TOF-MS分析 |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9 差异代谢物的鉴定与代谢通路分析 |
2.10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UPLC-Q-TOF-MS方法学考察 |
3.2 大鼠代谢轮廓分析 |
3.3 湿阻中焦证大鼠代谢表型的变化 |
3.4 与湿阻中焦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鉴定 |
3.5 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粪便和尿液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 |
3.6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总相关代谢通路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肠道菌群与粪便/尿液代谢组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方法 |
2.1 差异菌群的筛选 |
2.2 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玫瑰L-苯丙氨酸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玫瑰的价值 |
1.2.1 观赏价值 |
1.2.2 食用价值 |
1.2.3 药用价值 |
1.2.4 经济价值 |
1.3 植物花香研究进展 |
1.3.1 植物花香成分的合成途径 |
1.3.2 植物L-苯丙氨酸合成途径中的重要基因 |
1.4 L-苯丙氨酸的合成 |
1.4.1 化学合成法 |
1.4.2 物理提取法 |
1.4.3 酶促合成法 |
1.4.4 微生物发酵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玫瑰L-苯丙氨酸合成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生化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总RNA的提取 |
2.2.2 基因克隆 |
2.2.3 序列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玫瑰L-苯丙氨酸生物合成关键转录因子的克隆 |
2.3.2 玫瑰L-苯丙氨酸生物合成关键结构基因的克隆 |
2.4 讨论 |
第三章 玫瑰L-苯丙氨酸合成关键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总RNA提取 |
3.2.2 引物设计 |
3.2.3 反转录反应 |
3.2.4 RT-PCR反应 |
3.2.5 qPCR反应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玫瑰花不同发育时期L苯丙氨酸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3.2 玫瑰花器官不同部位L-苯丙氨酸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玫瑰L-苯丙氨酸合成关键基因转化矮牵牛及功能验证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 |
4.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
4.1.5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L-苯丙氨酸合成关键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
4.2.2 矮牵牛的遗传转化 |
4.2.3 转基因矮牵牛的鉴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
4.3.2 矮牵牛的遗传转化 |
4.3.3 转基因矮牵牛的鉴定与观测 |
4.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反应萃取法在氨基酸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反应萃取法常用的萃取剂 |
1.1 有机磷类萃取剂 |
1.2 有机胺类萃取剂 |
1.3 冠醚及杯芳烃型萃取剂 |
2 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 |
2.1 水相pH |
2.2 温度 |
2.3 稀释剂 |
2.4 萃取剂浓度 |
3 反应萃取的应用 |
3.1 溶剂气浮法 |
3.2 液膜萃取 |
3.3 浸渍树脂萃取 |
4 展望 |
(7)特异性产牡荆苷木豆内生真菌Dichotomopilus funicola Y3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木豆研究概况 |
1.1.1 木豆简介 |
1.1.2 木豆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
1.2 牡荆苷概述 |
1.2.1 牡荆苷简介 |
1.2.2 牡荆苷药理活性 |
1.3 植物内生真菌 |
1.3.1 植物内生真菌简介 |
1.3.2 植物与内生真菌相互作用 |
1.3.3 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多样性 |
1.4 微生物发酵常用的优化方法 |
1.4.1 单因素实验 |
1.4.2 Plackett-Burman实验 |
1.4.3 响应面实验设计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木豆特异性产牡荆苷内生真菌Y3的鉴定 |
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培养基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内生真菌Y3的形态学鉴定 |
2.2.2 内生真菌Y3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3 木豆内生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态学鉴定结果 |
2.3.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特异性产牡荆苷木豆内生真菌Dichotomopilus funicola Y3的发酵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 |
3.1.4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制备种子培养液 |
3.2.2 内生真菌Y3发酵液中牡荆苷的提取 |
3.2.3 牡荆苷的检测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4 产牡荆苷内生真菌Y3发酵工艺优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牡荆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碳源对牡荆苷产量的影响 |
3.3.3 氮源对牡荆苷产量的影响 |
3.3.4 pH值对牡荆苷产量的影响 |
3.3.5 温度对牡荆苷产量的影响 |
3.3.6 内生真菌D.funicola Y3生长动力学研究 |
3.3.7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显着诱导因子 |
3.3.8 单因素优化实验 |
3.3.9 响应面优化设计及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内生真菌Dichotomopilus funicola Y3牡荆苷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主要试剂的配置 |
4.2.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清除DPPH活性测定结果 |
4.3.2 清除·OH活性测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内生真菌Dichotomopilus funicola Y3牡荆苷提取物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前准备 |
5.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5.2.3 样品贮存液配制 |
5.2.4 MC3T3-E1细胞的传代、冻存及复苏 |
5.2.5 MTT法检测内生真菌Y3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内生真菌D.funicola Y3牡荆苷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增殖效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苯丙氨酸解氨酶印迹交联酶聚体的制备及部分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培养基与基本试剂的配制 |
1.2.2 酶活的测定 |
1.2.3 PAL的提取 |
1.2.4 印迹交联酶聚体的制备 |
1.2.5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苯丙氨酸含量的色谱条件 |
1.3 实验设计 |
1.3.1 最适印迹底物的筛选 |
1.3.2 部分催化性能的考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最适印迹底物的筛选 |
2.2 反式肉桂酸-iCLEAs的部分性质 |
2.2.1 最适催化温度 |
2.2.2 最适pH值 |
2.2.3 iCLEAs的重复使用率 |
3 结论 |
(9)L-苯丙氨酸解氨酶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1.1菌株 |
1.1.2主要培养基 |
1.1.3主要试剂 |
1.2方法 |
1.2.1细胞悬液的制备 |
1.2.2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8-9] |
1.2.3原生质体紫外诱变[10] |
1.2.4初筛 |
1.2.5复筛 |
1.2.6反式肉桂酸转化特性的研究 |
1.2.7菌株连续转化稳定性研究 |
2结果与分析 |
2.1原生质体制备率及再生率测定 |
2.2原生质体紫外诱变 |
2.3L-Phe标准曲线与t-Ca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初筛 |
2.5复筛 |
2.6转化产物的鉴定 |
2.7遗传稳定性实验 |
2.8菌株连续转化稳定性的研究 |
3结论与讨论 |
(10)微生物对纤维素热解液和内醚糖的转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纤维素生物质的特点和价值 |
1.2 纤维素类生物质的处理 |
1.2.1 纤维素类生物质的酸水解 |
1.2.2 纤维素类生物质的酶水解 |
1.2.3 纤维素类生物质的热化学转化 |
1.3 纤维素热解液转化乙醇 |
1.3.1 内醚糖水解为葡萄糖再转化为乙醇 |
1.3.2 内醚糖为碳源转化乙醇 |
1.4 内醚糖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内醚糖的微生物利用 |
1.4.2 内醚糖作为生物促进剂 |
1.4.3 内醚糖作为环境指示剂 |
1.5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转化内醚糖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同化微生物的筛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冬孢酵母菌同化内醚糖产类胡萝卜素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与培养基 |
3.1.2 原料与试剂 |
3.1.3 微生物的培养及对内醚糖的转化 |
3.1.4 内醚糖的HPLC检测 |
3.1.5 转化液中内醚糖含量测定 |
3.1.6 转化液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3.2 仪器与设备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碳源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氮源对内醚糖转化率的影响 |
3.3.3 不同氮源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 |
3.3.4 无机盐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 |
3.3.5 不同装液量的比较 |
3.3.6 接种量对转化的影响 |
3.3.7 温度对转化效果的影响 |
3.3.8 起始pH对转化效果的影响 |
3.3.9 最优条件下类胡萝卜素生成曲线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素热解液及内醚糖对粟酒裂殖酵母的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种原料与培养基 |
4.1.2 检测方法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纤维素热解液加量对粟酒裂殖酵母菌量的影响 |
4.2.2 纤维素热解液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 |
4.2.3 内醚糖对粟酒裂殖酵母菌量的影响 |
4.2.4 实验前后的内醚糖含量的检测 |
4.2.5 内醚糖对粟酒裂殖酵母菌乙醇产量的影响 |
4.2.6 内醚糖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紫色光合细菌对热解液的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仪器与设备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光合细菌的生长曲线 |
5.3.2 光合细菌对纤维素热解液的利用 |
5.3.3 纤维素热解液的脱毒 |
5.3.4 光合细菌对脱毒热解液的利用 |
5.3.5 光合细菌对活性碳+Ca(OH)_2脱毒后热解液的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红冬孢酵母菌产L-苯丙氨酸解氨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添加L-苯丙氨酸诱导产酶动力曲线 |
6.2.2 L-苯丙氨酸浓度对诱导产酶的影响 |
6.2.3 不同碳源对酶活力的影响 |
6.2.4 不同氮源对酶活力的影响 |
6.2.5 葡萄糖浓度对菌量及酶活力的影响 |
6.2.6 酶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
6.2.7 最适pH及其酸碱稳定性 |
6.2.8 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
6.2.9 利用苯丙氨酸解氨酶产苯丙氨酸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专利和论文 |
致谢 |
四、L-苯丙氨酸开发前景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调控下海洋土曲霉C23-3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 马小翔.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2]白及悬浮培养细胞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基因调控机制分析[D]. 刘厚伯.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3]新型高倍二肽甜味剂的制备与表征[D]. 穆小青. 暨南大学, 2020(08)
- [4]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组学的影响[D]. 赖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5]玫瑰L-苯丙氨酸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D]. 朱敏. 扬州大学, 2020(04)
- [6]反应萃取法在氨基酸分离中的应用[J]. 郭宇星,孙净净,薛亚平.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8(05)
- [7]特异性产牡荆苷木豆内生真菌Dichotomopilus funicola Y3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马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8]苯丙氨酸解氨酶印迹交联酶聚体的制备及部分催化性能研究[J]. 崔建东,刘容麟.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5(06)
- [9]L-苯丙氨酸解氨酶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J]. 李丽,熊思驰,黄飞,王国盼,韦春葵,苏宏飞,梁智群,黄时海.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01)
- [10]微生物对纤维素热解液和内醚糖的转化利用研究[D]. 赵乙萱.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