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基二灰稳定碎石上基层的施工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龚耀[1](2018)在《水泥稳定钢渣-碎石设计与路用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半刚性基层在路面结构中是主要承重层,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与城市主干道。然而,公路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碎石,这些碎石的开采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钢渣作为一种环保型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等优点,将钢渣用于路面基层建设,不但可以减少钢渣堆积对环境的破坏,对缓解碎石开采而带来的生态破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将钢渣这种工业废渣充分、合理的用于半刚性基层中,具有广阔的市场。本文旨在科学合理利用钢渣这种工业废料,对3种结构共9条级配曲线的7d抗压强度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了钢渣的最佳曲线;并设计了5种不同的钢渣掺量,分别从5种钢渣掺量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强度、弹性模量、浸水膨胀率、干缩性能、温缩性能试验,比较水泥稳定钢渣-碎石的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结合SEM电镜扫描探测不同钢渣掺量混合料的微观结构,解释其不同龄期下的强度形成机理,为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在实体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效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骨架密实结构细级配时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最大,7d强度可达5.94MPa;水泥稳定钢渣-碎石的强度随着钢渣的掺入而增大,当钢渣掺量为75%时,混合料的强度最大,60d强度可达13.4MPa;混合料的干缩系数随着钢渣的增加而减小,钢渣掺量分别为25%、50%、75%、100%时,干缩系数分别减少了 9.4%、27.8%、35.2%、46.2%,钢渣的掺入有助于提高混合料的抗开裂性能;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在高于-10℃温度环境下,随着温度的降低,温缩系数增大,低于-10℃的低温环境下,温缩系数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钢渣的掺入有助于水泥稳定钢渣-碎石中胶凝体的生成,絮状及杆状胶凝体将集料颗粒连接在一起,形成密实的整体,提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路结果表明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承载能力优于水泥稳定碎石,且钢渣应用于公路工程中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明显。
宋帅[2](2017)在《水泥粉媒灰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应用》文中指出基层是路面结构主要承重层,基层质量的好坏对路面的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半刚性基层是最广泛应用的基层形式,但是半刚性基层的裂缝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经过近年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发现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非常优异,不仅在抗裂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抗冲刷性能好,造价较低。本文以石安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参考其他类型基层的施工工艺,吸收已建成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成功经验,在原材料性能检测合格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胶凝材料在混合料中的作用,混合料结构型式的优劣,确定了水泥掺量、水泥粉煤灰比例、集料级配范围,提出了适合本工程的配合比。通过基层试验段施工,根据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各项检测结果,明确了设备配置和人员分工,确定了拌和设备、摊铺机、压路机等的作业参数,提出了胶轮压路机和单钢轮强振结合的压实工艺,总结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通过采用双层连铺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双层连铺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与传统单层施工比较,双层连铺层间结合好,并且节省了人力物力,缩短了施工周期。针对施工中经常出现的混合料离析、平整度不佳等质量问题,从集料级配、拌合设备、混合料运输、摊铺和压实等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结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提出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工程实体的检验标准。
马云飞[3](2014)在《吉林省高等级道路结构组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级公路在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和超载现象的明显增大,在运行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也发生了一些严重的早期损坏现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现状研究,根据吉林省的气候特点和实际情况,,力求为吉林省探讨出一种能适应吉林省的合理的并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能的道路结构组合形式。本文通过室内配合比、混合料性能参数设计、路面结构分析与结构组合,大量的试验数据,主要针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吉林省道路建筑原材料的调研与测试分析(2)基层底基层材料配比组成与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3)路面结构组合优化与设计方法(4)路面结构、材料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得出五点结论:(1)为了改善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细料的含量;(2)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都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长;(3)干缩应变随着混合料中失水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直到最大失水率时将达到最大值;(4)双层体系在半刚性路面结构的应用中具有局限性:(5)薄面层对半刚性基层的受力会产生不利影响,较厚的面层能有效地改善基层的受力状况。
孙文凯[4](2015)在《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施工车辆容易造成半刚性基层的早期破坏。基于尽量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的思路,本文着重研究了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技术。路面底基层与基层,基层与面层的连续施工是这种技术的一大特点,也就是上层的施工是在下层的有效碾压时间内完成,通过同时异步连续摊铺和碾压完成上下基层的施工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以理论为指导。广泛查阅了有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学术文献,了解、掌握了一些最新研究理论,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汇总。同时,结合大量的室内试验数据,采用力学分析软件,对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层不同条件下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了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的可行性。在沧州黄骅市307国道大修养护工程中采用异步连续摊铺技术铺筑了试验路段,并在底基层底预埋了用于监测路面基层层底拉应力的传感器,通过对实际检测得到的数据和理论分析计算得到的数据的对比发现,应用软件分析计得到的算的结果准确性较高,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实际的施工。
陆鹏[5](2014)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再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广西地区大多数沥青路面都进入了大中修阶段,这些路面在开挖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路面材料,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抗冻性和水稳定性都良好,但是抗开裂性能比较差,如何对这种材料的再生利用,成为了道路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水泥、乳化沥青、水泥乳化沥青、水泥粉煤灰四种再生方法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通过对旧料的筛分确定了新料掺配比例为20%左右,通过旋转击实实验确定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研究了在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下各种再生方法的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等力学性能,研究发现水泥再生混合料中水泥最佳掺量为5%,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中乳化沥青最佳掺量为7.5%,并分析其强度随龄期、水泥掺量或乳化沥青掺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进行了正交实验,发现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强度主要是由水泥这部分决定的,乳化沥青的掺入对再生混合料强度影响不大,但可以增加再生混合料的柔性,减少收缩开裂。同时研究了在水泥掺量为4%条件下水泥粉煤灰再生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为4:10:86,发现了一定量的粉煤灰可以提高再生混合料的强度,通过SEM分析了各种再生方法的强度形成机理,对这几种再生方法效果综合评价,认为水泥粉煤灰与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方法在改善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性能中效果比较好,可以在工程中采用。最后,本文研究了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施工方法包括厂拌再生利用、就地再生利用以及多锤头就地破碎再生利用,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通过对广西地区沥青路面的交通量、路面材料使用情况、结构形式进行调查,总结出了原沥青路面五种基本结构,针对这五种沥青路面基本结构进行半刚性基层再生并使用软件HPDS2006计算每种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得出了不同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再生典型结构,为以后半刚性基层再生利用的施工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毅[6](2014)在《高速公路罩面后路面使用性能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京秦高速罩面工程为依托,以高速公路罩面后路面使用性能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调查及病害分析、高速公路罩面后结构状况检测方法、高速公路罩面后沥青路面检测数据特性、高速公路罩面后路面使用性能变化规律以及高速公路罩面后路面结构性能变化规律等方面展开研究。文章在深入研究分析国内外沥青路面罩面层有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借助多种路面性能指标检测仪器对京秦高速罩面后路面的状况进行检测,以集对论为基础,针对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的复杂性,进行了同、异、反分析,提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的变权综合评价方法;引入模糊集理论,应用信息分配方法,构造并计算模糊随机风险的模型,对实测数据的变异性进行分析,并对各种罩面方式下路面的使用性能效果采取评价;运用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根据转移的系统状态来预测罩面后使用性能状态的变化规律,通过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来反映各种随机因素对变化过程的影响程度,弥补了神经网络与灰色预测模型的局限性,便于在优化过程中得到更新且结果精度较高,在路面管理系统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借助通用软件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罩面后路面结构可靠度的三维有限元预测模型,分析研究沥青罩面层的应力应变以及新旧路面各结构层荷载应力应变对罩面后路面结构可靠度的影响规律,得出直接罩面、铣刨旧路面层后罩面和铣刨旧路面层及上基层后罩面三种典型的罩面方式下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公路养护部门进行科学的路面养护管理决策,实现罩面层设计与养护一体化进程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刘俊琴[7](2014)在《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传统技术施工,施工车辆会对已铺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强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若公路在面层铺筑完成后急于开放交通,半刚性基层就无法达到设计强度,进而造成路面早期破坏。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施工技术--异步连续摊铺技术,以期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主要研究内容共分五部分:(1)对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路面材料及半刚性强度形成早期内车辆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为研究施工期间车辆对路面结构影响及半刚性基层摊铺方案提供了技术参数。(2)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配合比的石灰土、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等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等路用性能随龄期的变化规律。(3)运用力学软件定量分析了异步连续摊铺过程中,轴载、半刚性基层龄期、基层模量等因素对路面结构的影响,给出了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分布规律。(4)结合力学分析结果,同时考虑到现有施工机械的性能,对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的研究,提出了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方案。(5)采用异步连续摊铺技术铺设了试验路,并在底基层底预埋了应变片用于检测路面底基层底拉应力,同时对传统技术和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异步连续摊铺经济效益明显。
刘梦云[8](2013)在《广西公路再生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随着广西地区公路的交通荷载量日益增长,大部分公路的沥青路面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路面病害,这对行车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再生沥青路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方式。本文对沥青路面的再生做了一个系统的研究,且根据广西地区大部分的路面结构的调查结果的收集,总结出了广西地区公路再生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首先,本文大量收集了广西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情况,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形式等资料,并着重调查了广西地区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这样就得出了广西地区比较常见的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依此总结出了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路面结构形式。其次,通过具体地研究沥青的再生方法,总结出三种比较常见的再生沥青路面的方案,即面层再生,基层再生和面层与基层混合再生。通过一个拟定的简单的沥青路面结构,经过分析论证,总结出在这三种再生方案之下拟定的路面结构的再生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形式。最后就是本文的重点,结合前期调查总结的广西公路的几种典型的沥青路面结构,依次运用每种再生方法,研究出每种路面结构再生之后得出的新的沥青路面结构,再根据材料参数,回弹模量,交通荷载等设计参数的计算,就得到了广西地区公路的再生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最后,本文简单讨论了广西地区再生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本文的重点就是系统研究广西地区公路的再生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论文结果比较简单,但是其针对性极强。对广西地区沥青路面的补强、改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刘香香[9](2013)在《贵州山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结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但由于贵州地区特殊的地理、自然气候及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较其他更为复杂,尤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的调研了贵州地区高速公路的现状,同时结合贵州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对水泥(二灰、粉煤灰)稳定类碎石基层材料力学性能、及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铺筑路面结构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具体深入的分析了路面、路基材料在贵州山区的适用性,在满足山区的路基、路面材料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兼顾造价因素,最终提出了适合贵州山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铺筑路面的典型路面结构。同时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贵州高速公路粉煤灰筑路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遵毕高速公路第二十七合同段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试验路段在(K1643+834~K1644+334)段高速公路为示范工程,对提出的贵州山区典型路面结构进行实体的工程验证。本文开展以下工作:①对贵州山区的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与研究。掌握了贵州山区高速公路的气候条件、筑路材料、路面结构形式、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铺筑路面病害、路面材料以及交通组成等。②对贵州山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抗冻融性能指标以及抗收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一系列重要路用性能指标出发,从整体上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性能特点进行把握,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指导。③采用三维有限元ANSYS进行计算分析了:上、下基层分层特性对整个沥青路面结构的性能影响,即:在不同厚度、不同模量组合下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同时分析了五种不同基层层间接触条件下的力学特性。④通过对交通量和土基强度的分级,并根据贵州省当地路面材料采用情况以及材料来源情况,以确定贵州常用路面材料的类型以及使用性能等。根据贵州山区的实际路面状况,综合考虑交通、自然环境、筑路材料等因素,合理选择以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铺筑路面的结构类型和结构层次,并确定适合贵州地区路面结构的结构层厚度,最终推荐典型路面结构。
尹松[10](2013)在《干线公路重载交通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已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等高级公路的交通呈现出“车流量大、轴载重、交通渠化”的特点,对路面结构的耐久性能影响较大,导致路面结构的早期损坏比较严重,路面结构耐久性不足的问题已对我国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针对提高重载交通干线公路路面结构耐久性能的实际需求,借鉴国际上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理念,参考我国在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材料试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对现有重载交通干线公路路面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平顶山市辖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适用于重载干线公路的路面结构形式。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平顶山市为例,调查辖区内现有干线公路的使用状况,分析重载交通情况下该地区主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特点,并对其损坏原因进行研究,进而评价辖区内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合理性。2.结合室内试验研究,并对原有不同类型路面结构的现场芯样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判断路面结构组合的耐久性能;通过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根据材料路用性能及公路投资状况评价相关材料在重载干线公路路面结构中的适用性。3.分别对各种半刚性材料路面结构进行重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数值仿真分析,研究重载作用下路面各结构层的力学响应,预估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疲劳寿命。4.根据以上主要研究结果,考虑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特点,并结合平顶山地区的道路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用于重载干线公路的路面结构形式,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减少路面的早期病害、提高重载干线公路的使用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也为延长沥青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路面全寿命周期成本奠定了基础。
二、路基二灰稳定碎石上基层的施工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基二灰稳定碎石上基层的施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稳定钢渣-碎石设计与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稳定钢渣配合比设计和优选 |
2.1 原材料性能试验 |
2.1.1 水泥 |
2.1.2 碎石 |
2.1.3 钢渣 |
2.2 配合比设计 |
2.2.1 钢渣的颗粒分析 |
2.2.2 钢渣粒径规格的优化 |
2.2.3 三种级配设计 |
2.3 击实试验 |
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5 各掺量混合料参数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稳定钢渣-碎石路用性能比对试验 |
3.1 强度试验 |
3.2 弹性模量试验 |
3.2.1 试验方法 |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浸水膨胀率试验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干缩试验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温缩试验 |
3.5.1 试验方法 |
3.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SEM电镜扫描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体工程 |
4.1 试验路简介 |
4.1.1 试验路位置概述 |
4.1.2 生产配合比 |
4.2 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基层施工工艺 |
4.3 试验路质量检测 |
4.3.1 配合比检测 |
4.3.2 抗压强度检测 |
4.3.3 压实度检测 |
4.3.4 厚度检测 |
4.3.5 承载能力检测 |
4.4 试验路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效益分析 |
5.1 无机结合料稳定钢渣-碎石应用实例 |
5.2 经济效益分析 |
5.3 环境效益分析 |
5.4 社会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水泥粉媒灰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 |
1.2.1 研究概况 |
1.2.2 应用概况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原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法 |
2.1 工程背景 |
2.2 原材料性能 |
2.3 试验方法 |
2.3.1 振动压实试验方法 |
2.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
3.1 集料级配的选择 |
3.1.1 集料级配的理论分析 |
3.1.2 基层用混合料的三种结构型式 |
3.1.3 级配的选定 |
3.2 胶凝材料比例的确定 |
3.2.1 水泥粉煤灰反应机理 |
3.2.2 水泥粉煤灰比例的确定 |
3.3 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研究 |
4.1 拌合站建设 |
4.1.1 原材料存放场地建设 |
4.1.2 拌合设备选用 |
4.1.3 临时试验室的设立 |
4.2 试验段施工 |
4.2.1 试验段概述 |
4.2.2 施工机械和检测设备 |
4.2.3 施工方案 |
4.2.4 施工准备 |
4.2.5 施工机械参数的确定 |
4.2.6 压实工艺的设定 |
4.2.7 基层单层施工试验段 |
4.2.8 基层双层连铺试验段 |
4.2.9 试验段芯样检测 |
4.3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施工 |
4.3.1 准备下承层 |
4.3.2 施工放样 |
4.3.3 混合料拌和 |
4.3.4 混合料装料运输 |
4.3.5 混合料摊铺 |
4.3.6 混合料压实 |
4.3.7 接缝处理 |
4.3.8 养生 |
4.4 本章小结 |
5.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
5.1 混合料离析的控制 |
5.1.1 原材料导致的离析 |
5.1.2 拌和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 |
5.1.3 装料、运输和泄料过程中的离析 |
5.1.4 摊铺过程中的离析 |
5.2 平整度控制 |
5.3 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
5.3.1 原材料检测 |
5.3.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5.3.3 工程实体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6.主要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吉林省高等级道路结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2.2 国外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发展现状 |
1.2.4 我国部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简况 |
1.3 立论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关键 |
第2章 吉林省道路建筑原材料的调研与测试分析 |
2.1 前言 |
2.2 吉林省可用的道路基层/底基层建筑材料调研 |
2.2.1 水泥 |
2.2.2 石灰 |
2.2.3 粉煤灰 |
2.2.4 碎石 |
2.3 道路建筑材料的比较与分析 |
第3章 基层底基层材料配比组成与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基层材料配比组成试验研究 |
3.2.1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1 设计标准 |
3.2.1.2 配合比设计 |
3.2.2 二灰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3 透水性沥青稳定碎石(ATPB)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4 级配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3 底基层材料配比组成试验研究 |
3.3.1 级配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3.2 石灰稳定土的配合比设计 |
3.4 基层底基层材料性能设计参数的试验研究 |
3.4.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设计参数的试验研究 |
3.4.1.1 原材料及混合料组成 |
3.4.1.2 回弹模量(静态、动态)试验 |
3.4.1.3 强度试验及增长规律 |
3.4.1.4 室内收缩试验 |
3.4.1.5 试验小结 |
3.4.2 二灰碎石基层材料设计参数的试验研究 |
3.4.3 透水性沥青稳定碎石材料设计参数的研究 |
3.4.4 级配碎石设计参数的研究 |
3.4.5 石灰稳定土设计参数的研究 |
3.4.6 石灰粉煤灰土设计参数的研究 |
第4章 路面结构组合优化与设计方法 |
4.1 概述 |
4.2 路面结构的优化组合与技术经济比较 |
4.2.1 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分析与评价 |
4.2.2 计算参数对路面强度和寿命的影响分析 |
4.2.2.1 路表弯沉及路面结构寿命分析 |
4.2.2.2 道路各层层底拉应力及其疲劳寿命分析 |
4.2.2.3 界面条件的影响 |
4.2.3 初步的结构方案 |
4.2.4 初步的技术经济比较 |
4.3 不同路面结构组合形式的力学分析 |
4.3.1 设计参数的取值 |
4.3.2 结构组合的力学分析 |
4.3.2.1 弯沉、层底弯拉应力和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 |
4.3.2.2 结构组合的调整 |
4.3.2.3 调整结构后路面组合的力学分析 |
4.3.2.4 调整结构后路面结构组合的技术经济比较 |
4.3.2.5 水泥稳定碎石同二灰碎石的比较 |
4.4 推荐的典型结构组合形式 |
第5章 材料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 |
5.1 概述 |
5.2 原材料技术标准要求 |
5.2.1 石灰稳定土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
5.2.2 石灰粉煤灰土和二灰碎石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
5.2.3 水泥稳定碎石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
5.2.4 级配碎石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
5.3 材料配比设计的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建议 |
5.3.1 石灰稳定土配比设计的技术标准 |
5.3.2 石灰粉煤灰土配比设计的技术标准 |
5.3.3 水泥稳定碎石配比设计的技术标准 |
5.3.4 二灰碎石配比设计的技术标准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形式及交通调查 |
2.1 河北省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调查 |
2.2 施工期间车辆调查 |
2.3 半刚性基层传统施工技术及存在问题 |
2.4 小结 |
第三章 标养条件下半刚性基层材料早期强度试验研究 |
3.1 石灰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3.1.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
3.1.2 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试验分析 |
3.1.3 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分析 |
3.2 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3.2.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
3.2.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分析 |
3.2.3 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分析 |
3.3 二灰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
3.3.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分析 |
3.3.3 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分析 |
3.4 水泥稳定冷再生材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
3.4.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分析 |
3.4.3 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非标养条件下半刚性基层材料早期强度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法 |
4.2 半刚性基层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第五章 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技术可行性研究 |
5.1 确定路面结构及分析参数 |
5.1.1 KENPAVE软件介绍 |
5.1.2 确定路面结构 |
5.1.3 计算荷载及位置的确定 |
5.1.4 确定基本计算参数 |
5.2 采用传统施工技术施工时车辆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
5.2.1 施工车辆在铺筑下基层时对底基层的影响 |
5.2.2 施工车辆在上基层铺筑时对底基层与下基层的影响 |
5.2.3 施工车辆在面层铺筑时对基层与底基层的影响 |
5.3 异步连续摊铺技术可行性研究 |
5.3.1 路面结构一底基层、基层异步连续摊铺可行性研究 |
5.3.2 路面结构二底基层、基层异步连续施工可行性研究 |
5.3.3 路面结构三底基层、基层异步连续施工可行性研究 |
5.3.4 路面结构四底基层、基层异步连续施工可行性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最优异步连续摊铺方案的施工工艺研究 |
6.1 异步连续摊铺施工机械配备研究 |
6.1.1 拌和机械的配置 |
6.1.2 运输车辆的配置 |
6.1.3 摊铺机械的配置 |
6.1.4 碾压机械的配置 |
6.2 异步连续摊铺的施工 |
6.2.1 施工准备工作 |
6.2.2 混合料拌合 |
6.2.3 混合料运输 |
6.2.4 混合料摊铺 |
6.2.5 碾压 |
6.2.6 养生 |
6.3 基于微裂技术的异步连续摊铺工艺 |
6.3.1 微裂技术简介 |
6.3.2 基层微裂 |
6.4 小结 |
第七章 异步连续摊铺施工试验路段的铺筑及经济效益分析 |
7.1 异步连续摊铺试验路段铺筑及传感器现场安装 |
7.1.1 基层传感器布置方案 |
7.1.2 传感器安装步骤 |
7.2 试验路段的实测数据和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
7.2.2 试验路监测设备 |
7.2.3 试验路现场测试数据及分析 |
7.3 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步摊铺技术的效益分析 |
7.3.1 传统施工方式下施工的费用组成 |
7.3.2 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
7.3.3 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的社会效益分析 |
7.4 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再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外内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混合料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性能指标 |
2.1.1 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 |
2.1.2 旧料的级配 |
2.1.3 新集料 |
2.1.4 水泥 |
2.1.5 乳化沥青 |
2.1.6 粉煤灰 |
2.2 水泥稳定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 |
2.2.1 击实性能 |
2.2.2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2.3 劈裂强度 |
2.2.4 抗冻性能 |
2.3 乳化沥青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 |
2.3.1 击实性能 |
2.3.2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3.3 劈裂强度 |
2.3.4 抗冻性能 |
2.4 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 |
2.4.1 击实性能 |
2.4.2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4.3 劈裂强度 |
2.4.4 抗冻性能 |
2.5 水泥粉煤灰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 |
2.5.1 旧料的级配 |
2.5.2 击实性能 |
2.5.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5.4 劈裂强度 |
2.5.5 抗冻性能 |
2.6 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2.6.1 水泥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2.6.2 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2.6.3 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2.6.4 水泥粉煤灰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施工方法研究 |
3.1 旧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厂拌再生利用施工方法研究 |
3.1.1 厂拌再生利用的特点及范围 |
3.1.2 厂拌再生利用的拌和设备 |
3.1.3 厂拌再生利用的施工工艺 |
3.1.4 厂拌再生利用施工质量控制 |
3.2 旧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就地再生利用施工方法研究 |
3.2.1 就地再生利用的特点及范围 |
3.2.2 就地再生利用的施工设备 |
3.2.3 就地再生利用的施工工艺 |
3.2.4 就地再生利用的质量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多锤头破碎再生利用研究 |
4.1 多锤头破碎再生技术的现状 |
4.1.1 概述 |
4.1.2 多锤头破碎就地再生的施工机械 |
4.1.3 多锤头破碎就地再生施工的原理 |
4.2 多锤头破碎就地再生现场应用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多锤头破碎就地再生的施工工艺 |
4.2.3 多锤头破碎就地再生的质量控制 |
4.2.4 试验路段的 FWD 弯沉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地区半刚性基层再生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
5.1 广西地区路面状况 |
5.1.1 自然地理条件 |
5.1.2 路面结构形式调查 |
5.1.3 路面材料选择 |
5.1.4 交通设计参数 |
5.2 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及厚度计算 |
5.2.1 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
5.2.2 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 |
5.3 半刚性基层再生路面典型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高速公路罩面后路面使用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沥青罩面层结构设计方法 |
1.2.2 沥青罩面层结构力学分析 |
1.2.3 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评价 |
1.2.4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
1.2.5 养护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调查及病害分析 |
2.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调查 |
2.1.1 国内部分省市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调查 |
2.1.2 河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调查 |
2.1.3 河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特点及病害分析 |
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罩面前病害分析 |
2.2.1 京秦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 |
2.2.2 京秦高速公路路面罩面前病害调查 |
2.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罩面前结构承载能力调查 |
2.4 京秦高速公路交通状况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罩面后结构状况检测方法研究 |
3.1 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检测 |
3.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隐含裂缝的检测 |
3.3 路面结构层模量的检测与反演技术 |
3.3.1 路面模量反算问题的基本思想及原理 |
3.3.2 路面弯沉数据的测试 |
3.3.3 路面结构层模量反算方法的发展 |
3.3.4 基于 Modulus5.1 路面结构层模量反算 |
3.4 路面结构层间状态的检测 |
3.5 高速公路罩面结构承载能力评价 |
3.6 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罩面后沥青路面检测数据特性分析 |
4.1 罩面后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指标 |
4.1.1 路面弯沉检测 |
4.1.2 路面平整度检测 |
4.1.3 路面破损检测 |
4.1.4 路面抗滑能力检测 |
4.1.5 车辙检测 |
4.2 罩面后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
4.2.1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结果 |
4.2.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数据统计特性 |
4.3 基于集对论的单路段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 |
4.3.1 沥青路面集对变权评价方法 |
4.3.2 变权评价模型的应用 |
4.4 基于模糊随机法的多路段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整体评价 |
4.4.1 模糊随机风险的定义 |
4.4.2 模糊随机风险模型 |
4.4.3 多路段路面使用性能模糊随机风险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罩面后路面使用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
5.1 路面罩面后使用性能的预测的必要性 |
5.2 马尔可夫模型对沥青路面罩面后使用性能预测 |
5.3 京秦高速公路罩面后使用性能模糊随机风险评价 |
5.3.1 直接罩面后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5.3.2 铣刨上、中面层后罩面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5.3.3 铣刨面层、上基层后罩面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5.4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马尔可夫模型的验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罩面后路面结构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
6.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及其罩面方式调查 |
6.1.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罩面方式调查 |
6.2 罩面方式对高速公路结构性能影响研究 |
6.2.1 罩面后路面结构参数与计算模型 |
6.2.2 罩面后路面结构计算模型 |
6.2.3 选取主要的力学计算指标 |
6.2.4 高速公路罩面后路面结构正交分析 |
6.3 旧路开裂对罩面层结构荷载内力的影响分析 |
6.3.1 旧路横向开裂宽度对罩面层的荷载应力影响分析 |
6.3.2 旧路横向开裂深度对罩面层的荷载应力影响分析 |
6.4 旧路面病害对罩面后高速公路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 |
6.4.1 直接罩面的路面结构形式 |
6.4.2 铣刨上、中面层后罩面的路面结构形式 |
6.4.3 铣刨面层及上基层后罩面的路面结构形式 |
6.5 高速公路罩面后结构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
6.5.1 直接罩面后的路面结构可靠度计算 |
6.5.2 铣刨面层后罩面的路面结构可靠度计算 |
6.5.3 铣刨面层及上基层后罩面的路面结构可靠度计算 |
6.5.4 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状态对可靠性的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形式及交通调查 |
2.1 国内及河北省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调查 |
2.1.1 国内部分省市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调查 |
2.1.2 河北省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调查 |
2.2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车辆调查 |
2.3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施工技术及存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刚性基层材料早期强度试验研究 |
3.1 石灰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3.1.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3 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3.2.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3 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二灰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水泥稳定冷再生材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3 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可行性研究 |
4.1 路面结构和计算参数的确定 |
4.1.1 KENPAVE 软件介绍说明 |
4.1.2 路面结构的确定 |
4.1.3 计算荷载的确定 |
4.1.4 基本计算参数的确定 |
4.2 传统施工技术下施工车辆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
4.2.1 下基层铺筑时施工车辆对底基层的影响 |
4.2.2 上基层铺筑时施工车辆对下基层与底基层的影响 |
4.2.3 面层铺筑时施工车辆对基层与底基层的影响 |
4.3 半刚性底基层、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技术可行性研究 |
4.3.1 石灰土底基层路面结构底基层、基层异步连续施工可行性研究 |
4.3.2 二灰碎石底基层路面结构底基层、基层异步连续施工可行性研究 |
4.3.3 水稳碎石底基层路面结构底基层、基层异步连续施工可行性研究 |
4.3.4 水泥稳定冷再生材料底基层路面结构底基层、基层异步连续施工可行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步连续摊铺施工工艺研究 |
5.1 施工准备 |
5.2 混合料拌合 |
5.3 混合料运输 |
5.4 半刚性基层混合料摊铺 |
5.5 碾压 |
5.6 养生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异步连续摊铺施工试验路铺筑及经济效益分析 |
6.1 异步摊铺试验路方案设计及现场安装检测 |
6.1.1 试验路方案设计 |
6.1.2 传感器现场安装 |
6.2 试验路实测数据和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
6.2.1 试验路传感器监测设备 |
6.2.2 试验路现场测试数据及分析 |
6.3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步摊铺的效益分析 |
6.3.1 异步连续摊铺施工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
6.3.2 异步连续摊铺施工技术的社会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广西公路再生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再生沥青路面设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再生沥青路面设计的研究背景 |
1.1.2 再生沥青路面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意义 |
1.2.2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广西地区沥青路面状况调查研究 |
2.1 广西地区的自然水文地质条件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地形地质与地貌 |
2.2 广西地区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
2.3 广西地区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调查 |
2.4 广西地区沥青路面设计参数 |
2.4.1 广西地区再生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 |
2.4.2 广西地区交通的设计参数 |
2.4.3 基层材料的设计参数 |
2.4.4 面层材料的设计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公路再生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
3.1 沥青的再生方法 |
3.1.1 沥青的热再生 |
3.1.2 沥青路面冷再生 |
3.2 沥青路面的再生类型 |
3.2.1 沥青路面面层再生 |
3.2.2 沥青路面基层再生 |
3.2.3 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混合再生 |
3.3 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计算 |
3.4 广西地区旧沥青路面典型结构总结 |
3.5 三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典型结构 |
3.5.1 三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厂拌热再生 |
3.5.2 三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冷再生 |
3.6 两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典型结构 |
3.6.1 两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厂拌热再生 |
3.6.2 两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冷再生 |
3.7 单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典型结构 |
3.7.1 单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厂拌热再生 |
3.7.2 单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冷再生 |
3.7.3 单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典型结构 |
3.8 沥青碎石路面再生典型结构 |
3.8.1 沥青碎石路面的厂拌热再生 |
3.8.2 沥青碎石路面的现场冷再生 |
3.8.3 沥青碎石路面再生典型结构 |
3.9 沥青表处路面再生典型结构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
4.1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
4.1.1 准备工作 |
4.1.2 施工程序 |
4.2 再生典型结构的应用一广西百色至平班二级公路改造工程 |
4.2.1 广西百色至平班二级公路再生沥青路面再生结构设计 |
4.2.2 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3 就地冷再生基层现场施工 |
4.2.4 现场施工步骤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期望 |
5.1 论文的结论 |
5.2 进一步的期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着 |
(9)贵州山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半刚性基层材料使用情况比较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贵州现有路面结构及基层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2.1 贵州山区交通现状与发展规划 |
2.2 贵州山区自然气候条件和高速公路交通量状况 |
2.2.1 贵州山区自然气候条件调查 |
2.2.2 贵州山区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 |
2.2.3 贵州山区矿料资源调查 |
2.3 贵州山区高等级公路基层应用状况及病害原因分析 |
2.3.1 贵州山区干线公路基层应用状况 |
2.3.2 水泥稳定类碎石基层主要病害及原因分析 |
2.3.3 水泥稳定类碎石基层主要病害解决方法 |
2.4 贵州山区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状况及病害原因分析 |
2.4.1 贵州山区公路路面结构状况 |
2.4.2 水泥稳定类碎石基层铺筑沥青路面主要病害表现形式 |
2.4.3 水泥稳定类碎石基层铺筑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
3.1 力学特性分析 |
3.1.1 抗压强度 |
3.1.2 劈裂强度 |
3.1.3 抗压回弹模量 |
3.2 收缩特性 |
3.2.1 干缩和温缩试验 |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抗冻融稳定性 |
3.3.1 冻融试验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路面应力分析 |
4.1 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 |
4.1.1 ANSYS 有限元程序有效性验证 |
4.1.2 分析计算模型 |
4.2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分层特性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 |
4.2.1 上、下基层厚度组合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 |
4.2.2 上、下基层模量组合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 |
4.3 不同基层层间接触情况下力学性能分析 |
4.3.1 层间结合情况的假设 |
4.3.2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山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路面典型结构设计 |
5.1 典型路面的结构的设计方法 |
5.1.1 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
5.1.2 设计标准和控制参数 |
5.2 结构组合设计 |
5.2.1 各结构层厚度的确定 |
5.2.2 推荐结构层合理厚度 |
5.2.3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组合的特点 |
5.3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推荐表及指南 |
5.3.1 贵州山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铺筑路面典型结构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后期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干线公路重载交通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干线公路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
2.1 地区概况 |
2.2 路面结构形式调查 |
2.3 交通量分析 |
2.4 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调查 |
2.5 病害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3.1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3.1.1 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 |
3.1.2 试验原材料及混合料级配 |
3.1.3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
3.1.4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 |
3.1.5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
3.1.6 施工工艺 |
3.2 路面结构基层材料性能研究 |
3.2.1 芯样整体情况介绍 |
3.2.2 基层水稳碎石密度试验 |
3.2.3 基层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4 重载干线公路路面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
4.1 计算方法 |
4.2 重载作用下的路面结构响应分析 |
4.2.1 路面结构形式及计算参数的选取 |
4.2.2 模型的选取 |
4.2.3 荷载大小的确定 |
4.3 路面各结构层力学响应分析 |
4.3.1 路表弯沉分布 |
4.3.2 水平应力 |
4.3.3 拉应变 |
4.3.4 竖向应力 |
4.3.5 剪应力 |
4.3.6 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重载干线公路的典型路面结构 |
5.1 重载干线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状况 |
5.2 重载干线公路路面材料适用性分析 |
5.2.1 面层材料的适用性 |
5.2.2 基层、底基层材料的适用性 |
5.2.3 土基的处治 |
5.3 典型路面结构推荐 |
5.3.1 典型路面结构推荐 |
5.3.2 路面结构合理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路基二灰稳定碎石上基层的施工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稳定钢渣-碎石设计与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 龚耀.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2]水泥粉媒灰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应用[D]. 宋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3]吉林省高等级道路结构组合研究[D]. 马云飞.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3)
- [4]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的研究[D]. 孙文凯.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3)
- [5]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再生应用研究[D]. 陆鹏.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2)
- [6]高速公路罩面后路面使用性能变化规律研究[D]. 曹毅.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7)
- [7]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研究[D]. 刘俊琴.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3)
- [8]广西公路再生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D]. 刘梦云.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4)
- [9]贵州山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结构性能研究[D]. 刘香香.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10]干线公路重载交通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研究[D]. 尹松. 郑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