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治疗经验

10年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治疗经验

一、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治疗十年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耿冬峰[1](2021)在《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回顾性分析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AZF微缺失夫妇的IVF/ICSI生育结局,研究这些遗传学异常对生育及子代健康的影响。此外,挖掘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男性不育夫妇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临床咨询和诊疗工作,起到参考和指导的作用。本研究从以下几个部分分别进行研究:1、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2、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3、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4、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关键指标:1、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指标,包括受精率、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2、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包括平均孕龄、分娩率、早产率、双胎率、出生体重、活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一、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2800对夫妇。按男方染色体核型是否异常分为染色体异常组(46对)、染色体多态性组(136对)和染色体正常组(2618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染色体异常组的受精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1.18%vs 78.55%,P<0.05),染色体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显着高于染色体正常组(58.90%vs 49.25%,78.57%vs 63.24%,P<0.05),其它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异常的不同类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染色体结构异常组的受精率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2.12%,69.18%,vs 78.55%,P<0.05),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染色体结构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均显着高于染色体正常组(59.11%,58.43%,vs 49.25%,P<0.05),其它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染色体多态性组的各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染色体正常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多态性的不同类型中,D/G异常组的受精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4.64%vs 78.55%,P<0.05),Y染色体多态性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显着高于对照组(84.66%vs 78.55%,78.41%vs 65.99%,P<0.05);其它各项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染色体异常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染色体数目异常组、染色体结构异常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染色体多态性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多态性的不同类型中,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组的出生缺陷率统计学上高于染色体正常组(18.18%(2[双胎,髋关节发育不良]/11)vs 1.61%(23/1433),P<0.05),其它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均负面影响IVF/ICSI受精,对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2、整体上,染色体多态性对IVF/ICSI受精、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负面影响。D/G组异常可能降低受精率,但影响不大。3、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染色体多态性及其不同类型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二、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921对夫妇。按AZF是否缺失分为AZF缺失组(143对)与AZF正常组(778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AZF微缺失组的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AZF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中,gr/gr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种植率均显着高于AZF正常组(83.37%vs 77.25%,77.68%vs 69.02%,43.56%vs 33.47%,62.16%vs 43.28%,P<0.05),b1/b3缺失组的2PN受精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57.63%(68/118)vs 69.02%(5771/8361),P<0.05)。3、不同精液质量组中,无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58.42%vs 77.31%,54.46%vs 70.37%,P<0.05);严重少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受精率、生化妊娠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74.71%vs 78.30%,60.00%vs 73.33%,P<0.05);少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各项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AZF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精子浓度正常患者AZF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高于AZF正常组(83.99%vs 76.57%,70.68%vs 64.07%,P<0.05)。4、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组与AZF正常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与AZF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不同精液质量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组与AZF正常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整体上,AZF微缺失对IVF/ICSI受精、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负面影响。但AZFc区b1/b3缺失可能降低正常受精率。2、AZF微缺失影响不同精液质量不育男性的IVF/ICSI受精,负面影响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受精率。3、AZF微缺失、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均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4、AZF微缺失对不同精液质量不育男性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三、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930对夫妇。按男方AZF、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分为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12对)、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57对)、单纯AZF微缺失组(140对)、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721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生化妊娠率,显着低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34.44%vs 57.24%,47.27%,48.30%;34.48%vs 50.47%,51.78%,49.69%;18.97%vs 35.05%,35.04%,33.47%;41.67%vs 73.68%,68.57%,68.52%,P<0.05)。2、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之间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呈现降低的趋势(临床妊娠率41.67%vs 64.91%,60.00%,60.19%;种植率33.33%vs 48.62%,41.90%,43.28%)。3、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不育男性IVF/ICSI受精无明显影响,对胚胎发育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有负面影响。对临床妊娠结局可能有负面影响。2、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四、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2766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健康活产结局进行分组。通过Logistic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然后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挖掘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构建不育男性健康活产结局的评估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结果:1、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因素、女方不孕类型、男方不育类型、窦卵泡数(AFC)、女方体重指数、HCG日E2水平、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女方基础FSH、精液质量、移植胚胎数、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周期类型、移植胚胎类型是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变量(P<0.05)。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与AZF微缺失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精液质量、优质胚胎数、移植周期类型、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类型、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是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独立因素(P<0.05)。3、构建健康活产结局的评估模型P如下:P=1/(1+exp(-y)),其中y=-0.616×(女方年龄<35=1,35≤年龄<40=2,≥40岁=3)+(精子浓度正常=0,无精子症=0.331,严重少精子症=0.186,少精子症=-0.210)+0.083×(优质胚胎数,>15以15计算)+(冻融移植周期=0.333,新鲜移植周期=0)+(移植胚胎数1个=0,2个=0.598,3个=0.250)+(囊胚=0.482,卵裂期胚胎=0)+(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6mm=0,710mm=2.017、≥11mm=2.586)-2.847。本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252.6,P<0.001)。ROC曲线下面积=0.665,95%CI:0.644-0.685,P<0.001。P=0.433作为诊断界点,对应的敏感度为69%,特异性为56%。根据回归模型绘制了列线图,C指数为0.665,校准图显示根据列线图估计的健康活产概率和真实的发生频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1、发现影响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主要因素。2、女方年龄是健康活产结局的不利因素。3、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为2个、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无精子症、冻融周期移植、囊胚移植,是健康活产结局的有利因素。4、成功构建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的评估模型,绘制了预测健康活产概率的列线图。

赵晓雯[2](2020)在《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编制及信效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早产儿从医院到家庭过渡期早产儿父母、新生儿科医生、护士对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的认知体验,为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编制提供参考依据。2.针对目前早产儿从医院到家庭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工具的不足,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并对量表进行初步信效度检验。方法:1.质性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拟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2019年6月~2019年8月在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父母、该院NICU的医生和护士共14例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取主题,为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的维度和条目池提供参考意见。2.建立量表条目池:通过文献回顾及质性研究,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建立量表条目池。3.Delphi专家函询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邀请21名早产儿护理相关领域的医疗、护理、儿童保健、护理教育等专家对量表条目评价。条目筛选采用界值法(量表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界值、变异系数界值和条目重要性赋值满分率),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对量表条目进行修改。4.信效度检验: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5月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NICU出院或即将出院的早产儿父母41 1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项目分析、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外部稳定性信度等方法初步检验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的信效度。结果:1.共访谈8名早产儿父母、3名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医生、3名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护士,通过分析提炼,凝练出5个主题,分别为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出院准备度、社会支持、照护能力现状。其中主题认知体验包括两个副主题:照护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存在不同,父母照护能力影响早产儿的成长。情感体验包括两个副主题:对迎接早产儿回家的期待,对独立照护早产儿的担忧与紧张。出院准备度包括四个副主题:环境及物品准备、照护态度、照护知识、照护技能。社会支持包括四个副主题:家人支持能够帮助早产儿父母更好的应对,社会资源有助于父母学习知识与技能,医院继续医疗支持起主要作用,社区医疗支持功能缺乏。2.本研究在质性访谈基础上结合文献回顾,共得到了包含40个条目的量表条目池。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2%和90%,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04和0.903。第一轮条目筛选的界值为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3.49、变异系数0.20、条目赋值满分率58%。第二轮条目筛选的界值为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3.35、变异系数0.18、条目赋值满分率55%。根据专家函询结果,第一轮共删除3个条目,同时合并、修改及增加部分条目,形成了具有4个维度37个条目的第二轮专家函询表。第二轮又删除2个条目,修改2个条目,形成了具有4个维度35个条目的量表初稿。两轮专家函询结束后,各条目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39-4.00,变异系数为0.00~0.17。第一轮专家函询Kendall’s W为0.190,第二轮Kendall’s W为0.302,体现了专家意见的统一性。3.项目分析中,条目1、30、34分别在6项项目分析(决断值、条目与总分相关、分量表校正条目与总分相关、删除条目后的α系数、共同性和因素负荷量)中各有一项不符合项,暂未达到删除标准(删除有两项及以上不符合要求项的条目),暂时保留,共35个条目。4.量表的内容效度采用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和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评价。本量表I-CVI取值范围是0.88~1.00,所有条目的条目水平内容效度都大于标准值0.78,表示35个条目的内容效度较高;总量表的量表水平内容效度为是0.975,表明所有函询专家对量表内容认同度较高,编制量表的内容效度较高。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来评定。第一轮探索性因子分析中,萃取因子,正交旋转后发现因子之间存在共同性,采用直接Oblimin斜交转轴法旋转后得到4个因子,累积解释变异量为72.48%,与量表预设维度基本一致。根据前期理论基础及条目内容,将4个公因子命名为“照护知识”、“照护态度”、“照护技能”、“社会支持”,最终形成了包含4个维度,35个条目的最终版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修正模型后χ2/df=2.13,CFI=0.927,TLI=0.922,SRMR=0.073,RMSEA=0.061,模型拟合良好。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5.量表的信度检验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分半系数)和外部稳定性信度(再测信度系数)来评定。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55;量表的四个维度的α系数为0.926~0.957。总量表的分半系数为0.978,量表的四个维度的分半系数为0.863~0.934。前后间隔2周的再测信度系数总量表为0.889,四个维度分别为0.715~0.821。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结论:1.照护早产儿与照护足月儿存在不同,早产儿从医院向家庭过渡期,其父母的照护能力能够影响早产儿的生长,目前国内在早产儿出院时对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缺乏,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普遍不能达到要求。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应多关注早产儿父母的教育与培训,提供资源与支持,加强父母照护能力评估,促进早产儿平稳过渡。2.本研究完成了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本量表最终包括照护知识、照护态度、照护技能、社会支持4个维度35个条目。初步信效度检验证实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估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的客观工具。

朱丹[3](2020)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为分析BPD的发生及影响BPD的严重程度提供理论基础,为其防治提供依据,从而最大限度改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并诊断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75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相关临床资料。1、根据给氧时间(Fi02大于21%)≥28d分为BPD组和非BPD组两组,比较不同体重、胎龄(Gestational age,GA)、输注红细胞次数与BPD的关系;2、分别将非BPD组和BPD组两组孕母产前基本情况、新生儿一般特点、入院时检验结果及治疗情况、患儿基础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影响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3、根据BPD的严重程度分为中重度组和轻度组,比较两组间孕母、新生儿基本特点及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得出影响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中重度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研究期间在我院新生儿住院的所有早产儿650例,符合入组标准175例,男107例,女68例,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164例,未发生BPD 116例,发生BPD 59例,中重度BPD 32例,轻度BPD 27例,发生中重度BPD比例较轻度高,BPD在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发生率分别为9%、55%和32%,随着胎龄、体重增加BPD发生率显着下降,BPD的发生率随输注红细胞次数增多而增大,不同胎龄、体重、输注红细胞次数间发生BPD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出生体重≤1000g、出生胎龄≤28 w及输注红细胞次数≥10次BPD的发生率最高。2、BPD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入院时白细胞计数>20*109/L、机械通气时间>7d、输注红细胞次数、双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肺炎、胆汁淤积症、频繁呼吸暂停、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在BPD组和非BPD组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证明与BPD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入院时白细胞计数>20*109/L、频繁呼吸暂停、机械通气时间>7d、动脉导管未闭是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3、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前感染、胎龄、出生体重、有创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7d、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新生儿窒息、胆汁淤积症、凝血障碍等情况在轻度BPD组和中重度BPD组两组间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PD严重程度相关,且胎龄越低、出生体重越低,BPD的程度越重。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胎龄、新生儿窒息、胆汁淤积症是BPD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BPD的发生多集中在胎龄≤28w,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随体重和胎龄的减少,BP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升高,因输注红细胞次数的增多BPD的发生率越高。2、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BPD与多因素相关,低胎龄、入院时白细胞计数>20*109/L、频繁呼吸暂停、机械通气时间>7d、动脉导管未闭是BPD的显着独立危险因素。3、影响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中重度BPD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低胎龄、新生儿窒息、胆汁淤积症为BPD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明丹花[4](2020)在《早产儿早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及目的1.1研究背景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是一种多功能细胞,激活后能产生多种促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免疫调节分子,可以在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当新生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700×109/L时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进一步可分为轻度增多:0.700×109/L-0.999×109/L;中度增多:1.00O×109/L-2.999×109/L;重度增多:≥3.000×109/L;其在新生儿期是一种常见现象,发生率14%到76%不等。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受很多因素影响,更容易发生,不以独立疾病存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容易漏诊及误诊,严重时可造成组织及器官损伤。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相关表现及疾病在成人及儿童中多有研究,而有关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少见。目前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确切发病率、增多原因、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等尚不清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及作用仍然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常见的诊断难题,因此,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发生原因及可能与后期疾病的关系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1.2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评估住院早产儿在出生后早期(7周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情况,描述EOS的变化规律及EOS增多发生率,探讨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原因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定的临床诊疗思路,开拓临床思维。2.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间入住NICU的242名早产儿。分为有和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及孕母的一般资料、临床干预及临床症状和出院疾病诊断,记录患儿生后第1天、第3天及生后7周内每周一次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CRP。对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筛选出与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关的因素。根据EOS增多程度分为轻度增多组(n=47)、中度增多组(n=109)及重度增多组(n=10)。按出生胎龄(gestational age,GA)分为超早产儿组(GA<28周,n=28)、早期早产儿组(28周≤GA<32周,n=77)、中期早产儿组(32周≤GA<34周,n=69)和晚期早产儿组(34周≤GA<37周,n=68)四组。按出生体重分为超低出生体重儿组(体重<1000g,n=25)、极低出生体重儿组(1000g≤体重<1500g,n=59)和低出生体重儿组(1500g≤体重<2500g,n=158)三组。再对不同亚组进行相关分析。3.研究结果3.1 本研究观察期内EOS计数随生后日龄增加而增加,第4周达高峰,第5周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生率为68.6%。3.2 ①嗜酸性粒细胞与增多程度:166人发生EOS增多,分为轻、中、重度,占比分别为28%、66%、6%。不同增多程度组间胎龄、体重及头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增多程度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②嗜酸性粒细胞与胎龄:四个胎龄组间EOS增多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胎龄组的平均EOS计数从第2周以后开始出现增多,晚期和中期早产儿组生后第4周达高峰,早期早产儿组生后第5周达高峰,而超早产儿组生后第6周达高峰,增多持续时间最长。③嗜酸性粒细胞与出生体重:三个体重组间EOS增多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体重组平均EOS计数均第2周以后开始出现增多,极低出生体重和低出生体重组生后第4周达高峰,而超低出生体重组在生后第5周达高峰,增多持续时间最长。3.3 EPO及母乳添加剂的使用、UU感染或定植及消化道症状与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关,P值分别为0.029、0.033、0.022、0.000。另外生后早期的EOS计数对检测UU感染或定植的结果:初始的EOS计数敏感性最大(76%),所对应曲线下面积也最大(0.786),生后第3天的EOS计数作为辅助检测指标特异性最大(80%)。4.主要结论4.1 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生率高达68.6%,生后第4周达高峰。4.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程度与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4.3 EPO的使用、UU感染或定植及胃肠道相关疾病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关。

董晓宇[5](2020)在《超早产儿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结局及死亡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超早产儿(extremely premature infants,EPI)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存在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纵向分析2010~2019年间10来山东省立医院新生儿科EPI和/或ELBWI的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原因随时间的变化,横向分析2018~2019年多中心EPI和/或ELBWI的近期结局及死亡原因,探讨制约EPI和/或ELBWI存活的瓶颈,为进一步提高EPI和/或ELBWI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入NICU的EPI和/或ELBWI的孕母特征、围产期信息、新生儿特征、救治信息、并发症情况及最终结局及死亡原因,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此部分患儿的相关病例资料,比较救治措施及结局随时间的变化,并划分为2010~2015及2016~2019两个阶段,分析比较死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死亡时间及存活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变化;于2018年建立宁贝欣新生儿同质化协作研究平台(http://www.ningbx.com/index/login/login.html),32 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成立山东省新生儿协作网(Shandong neonatal network,SNN),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EPI和/或ELBWI病例资料,将死亡类型划分为全程积极治疗、重定向治疗及因社会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死亡3种类型,将全程积极治疗和重定向治疗归为救治无效死亡,对救治无效死亡进行死亡原因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危险因素分析,对放弃治疗死亡进行放弃原因的讨论,探讨制约EPI和/或ELBWI存活的瓶颈。结果1.单中心10年EPI和/或ELBWI救治结局分析:2010~2019年10年期间共有398例纳入本研究,总体存活率为66.1%,2012年存活率最低26.3%,2018年存活率最高为89.7%。第一阶段共141例纳入研究,第二阶段共257例纳入研究,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放弃治疗死亡率由24.8%将至6.2%。第一阶段救治无效死亡35例,死因顺位为RDS(n=10)、IVH(n=8)、败血症(n=5)、BPD(n=4)、重度窒息(n=4)、NEC(n=1)、发育极不成熟(n=1);第二阶段救治无效死亡33例,死因顺位为败血症(n=9)、RDS(n=7)、IVH(n=4)、BPD(n=4)、NEC(n=3)、发育极不成熟(n=3)、重度窒息(n=2)。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死生后早期的死亡明显减少。除了小胎龄、低出生体重、5分钟Apgar评分<7分,在2010~2015年,生后早期低血糖(OR=13.691,95%C1:1.259,148.840)、肺出血(OR=27.073,95%C1:2.011,364.428)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2016~2019年,入院中重度低体温(OR=4.450,95%C1:1.676,11.818)、EOS(OR=2.535,95%C1:1.033,6.222)、肺出血(OR=4.450,95%C1:1.676,11.818)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后两个阶段相比,第二阶段存活率及存活儿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增加,在对胎龄、SGA、性别进行校正之后,存活率仍显着增加(AOR=7.285,95%C1:7.235,12.533),3期及以上或需要治疗的RO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AOR=0.170,95%C1:0.051,0.565),而重度BPD、3期或需要治疗的NEC、3期以上IVH/PVL增加无统计学意义。2.多中心EPI和/或ELBWI救治结局分析:多中心共纳入EPI和/或ELBWI 772例,存活505例(65.4%),全程积极治疗后死亡102例(13.2%),重定向治疗后死亡36例(4.7%),救治无效死亡共138例(17.9%),放弃治疗后死亡129例(16.7%)。放弃治疗死亡患儿中,主要放弃治疗的原因主因为担心预后占73.1%,经济原因占15.6%。救治无效死亡的死亡原因顺位依次为败血症(n=38)、RDS(n=25)、IVH(n=23)、重度窒息(n=18)、NEC(n=14)、发育极不成熟(n=9)、BPD(n=7)。1日内的死亡多是由于RDS、重度窒息和发育极不成熟,2-7日内由败血症导致的死亡最多,其次为RDS和重度窒息,8-14日仍是由败血症导致死亡最多,其次为IVH;14-28日内NEC为死亡主要原因,≥29日主要是由BPD和IVH引起的死亡。除了较小胎龄、较低出生体重外,多胞胎(AOR=1.725,95%C1:1.079,2.758)、中重度低体温(AOR=1.593,95%C1:1.018,2.494)、EOS(AOR=1.912,95%C1;1.238,2.952)、新生儿肺出血(AOR=3.154,95%C1:1.805,5.513)、2-3期的NEC(AOR=4.145,95%C1:1.449,11.864)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505例存活者而言,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重度BPD、3级以上IVH/PVL、需手术的NEC、3期及以上或需要治疗的ROP分别为40例(7.9%)、40例(7.9%)、6例(1.2%)、44例(8.7%)。结论1.单中心10年数据显示,EPI和/或ELBWI的存活率尤其是救治成功率逐步提高,已接近国际水平,考虑与呼吸支持技术的改进以及诊疗流程的逐渐规范及单中心数据库的建立密切相关。2.2018~2019年山东省多中心EPI和/或ELBWI的救治成功率为78.5%,其中胎龄25周以上EPI的救治成功率已达65%以上;宫内感染、入院低体温等围产期因素是引发EPI和/或ELBWI救治无效死亡的主要因素。3.放弃治疗死亡与救治无效死亡占死亡构成比基本相当,救治信心不足、顾虑后遗症是家长决定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4.存活儿在住院期间的主要并发症仍有一定的发生率,需要重视该类人群的出院后随访,关注其长期健康发展。

杨广娣[6](2020)在《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文中指出背景新生儿(newborn)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是胎儿的延续,当其从宫内向宫外环境过渡时,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新生儿的死亡率与发病率均居人的一生之首[1].绝大多数新生儿死亡报告来自于发展中国家[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公报,2007-2018年新生儿的死亡率依次为 10.7%、10.2%、9.0%、8.3%、7.8%、6.9%、6.3%、5.9%、5.S4%、4.9%、4.5%、3.9%,整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率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该社会的经济、文化、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3]。由于不同区域、不同医院的经济、医疗卫生水平发展不平衡,新生儿死亡率不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任重道远,需要社会、政府、医疗卫生保健者、孕产妇及其家庭长期共同努力。目的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住院新生儿的死亡率、死亡原因。探讨早产的高危因素,为今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1)对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422例死亡新生儿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2)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因素后,结合临床情况选取部分相关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产的高危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07-2018年共有35028例住院新生儿,其中422例于生后28天内死亡,死亡率是1.20%;新生儿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死亡新生儿构成比中,低出生体重儿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20倍;早产儿是足月儿的2.33倍;男婴是女婴的1.67倍;早期新生儿是晚期新生儿的4.15倍。3)死亡新生儿的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死亡构成比也越高。4)新生儿前5位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NRDS(23.9%)、新生儿窒息(14.7%)、出生缺陷(14.2%)、新生儿肺炎/败血症(9.2%)、早产儿(8.5%)。5)NRDS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的首位;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居新生儿死亡原因前3位。6)影响早产的高危因素有: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盘早剥、双胎妊娠、宫内感染、母亲携带乙肝病毒、脐带绕颈。结论1.我院2007-2018年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为1.20%,整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前5位依次为NRDS、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早产儿。2.低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的救治是目前本地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点内容。3.规范产检,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盘早剥、双胎妊娠、宫内感染、母亲携带乙肝病毒、脐带绕颈等妊娠期并发症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提高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伍高红[7](2020)在《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胆汁淤积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其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且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往往因窒息、感染、出血或其他创伤应激等因素影响,易发生胆汁淤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of newborn,NEC)、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常需依靠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代替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得以生存,但长时间的PN会使早产儿PN相关性胆汁淤积(P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发生率逐渐增高,同时,长期的PN容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胃肠道粘膜细胞受到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使内毒素吸收增加导致肝细胞损害,导致胆汁淤积更严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早产儿喂养耐受性,降低胆汁淤积发病率,已经成为围产医学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通过meta分析和临床前瞻性研究两部分研究,探讨双歧杆菌在早产儿胆汁淤积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及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双歧杆菌应用于早产儿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胆汁淤积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生存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分别确定英文和中文的检索词“cholestasis、Bifidobacterium、premature infant、prevention”,“胆汁淤积、双歧杆菌、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使用逻辑运算符(OR、NOT、AND)合并关键词和主题词,通过使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总目录全选),英文文献在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利用“cholestasis”、“Bifidobacterium”、“preterm infant”和“prevention”进行检索,收集从 1980年1月20日至2019年1月20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双歧杆菌与早产儿胆汁淤积有关的文献。对初检文献进行通读,并提取文章相关信息(样本含量、发表时间、研究时间、研究地点、研究内容),按照纳入和排除的标准剔除不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文献,将最终筛选出的符合要求的文献纳入分析。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通过使用Cochrone体系评价质量标准进行评价,RCT的质量评价通过使用Revman5.3软件完成。使用Cochrone协作商网所提供的Revman5.3软件对出院前早产儿胆汁淤积、NEC和败血症的发生率,出院前死亡率,FI的发生率,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及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住院天数8个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采用Q检验及I2检验进行异质性评估,当I2≤50%且P>0.1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当I2>50%或P<0.1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计数资料使用优势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计量资料以标准差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及其95%CI表示,SMD表示各个临床试验治疗效应和标准试验的观察变量的相对大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初探选取2017年7月10日~2020年1月31日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胎龄在28周~34周且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低出生体重儿(本研究符合中国临床试验研究规范和赫尔辛基宣言(2013年版),而且获得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与批准,所有患儿法定监护人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严格按照患儿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以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入选早产儿均治疗原发病,保暖,配方奶喂养,均接受护理人员的专职护理,在患儿达到全胃肠道喂养前给予统一的PN管理,肝酶增高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西安迪赛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ml/支,2ml/kg,静脉使用,每天1次),发生胆汁淤积患儿给予熊去氧胆酸(德国霍克药厂生产,250mg/粒,10~15mg/kg.d,口服,分2次)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g/支,30~50mg/kg.d,静脉使用,每天1次)治疗,疗程平均为10天,对于住院期间出现严重的腹胀、呕吐、便血或可能发生NEC等情况的患儿均先予以禁食,观察病情变化,计划下一步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生后24小时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0.5g/次,3次/d),直到全胃肠道喂养时停用。收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分娩方式(剖宫产、自然分娩)、G1P1、多胎、宫内窘迫、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胎龄、性别(男、女)、出生体重)。临床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胆汁淤积、相关合并症(胆汁淤积性肝损、NEC、败血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胃肠功能(FI,胎粪排空时间,禁食比例,平均禁食时间)及营养管理(EN开始日龄、PN持续时间、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情况,生长发育(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EUGR)状况及住院天数。分别采集患儿入院时、入院第5天,入院第10天、出院时的外周静脉血,使用7600-010型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并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主要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氨酰转肽酶(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甘胆酸(cholylglycine,C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数据的录入和分析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如果满足方差齐性,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方差不齐,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描述和统计采用率n(%)表示,同时检验理论数(T),若“T≥5”,且样本数≥40,采用Pearson x2检验(不校正);若“1≤T<5”,且样本数≥40时,采用Yatesx2检验(校正)比较;若T<1或样本数<40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所有检验结果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初检文献128篇,按照纳入和排除的标准对所选文献进行通读,并提取文章相关信息(样本含量、发表时间、研究时间、研究地点、研究内容),剔除样本资料不完备(1篇)和诊断标准不规范(1篇)文献,剔除评论(40篇)、会议论文(42篇)等非随机对照文献,剔除重复(9篇)和无关(8篇)文献,最终入选文献28篇。文献质量评估结果提示轻度偏倚的研究有2篇,中度偏倚的研究有26篇,纳入研究总体处于中度偏倚。分别对两组出院前早产儿胆汁淤积、NEC和败血症的发生率、出院前死亡率、FI的发生率、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及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住院天数8个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胆汁淤积(OR=0.45,95%CI:0.30~0.68,Z=3.81,P<0.01)、NEC(OR=0.19,95%CI:0.14~0.28,Z=8.84,P<0.05)、早产儿死亡率(OR=0.25,95%CI:0.15~0.41,Z=5.36,P<0.05)及早产儿 FI 发生率(OR=0.18,95%CI:0.13~0.26,Z=9.59,P<0.05)明显降低,早产儿的住院天数(SMD=-1.04,95%CI:-1.52~-0.56,Z=4.27,P<0.05)、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SMD=-0.77,95%CI:-1.36~-0.19,Z=2.58,P<0.05)及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SMD=-0.87,95%CI:-1.25~-0.49,Z=4.50,P<0.05)明显缩短,并未增加早产儿败血症(OR=0.78,95%CI:0.37~1.64,Z=0.66,P>0.05)的发生率。第二部分:选取2017年7月10日~2020年1月31日于我院住院期间胎龄在28周~34周且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低出生体重儿270例,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有70例早产儿不符合入选的标准(先天性缺陷1例,喂养前即出现严重消化道症状5例,入院时已经诊断胆汁淤积4例,因家属担心继续参加试验会对患儿无益而要求退出研究25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35例),最后入组病例为200例,男:女=8:5,平均出生体重(1237.25±172.08)g,平均胎龄(31.65±2.75)周,小于胎龄儿84例(42%),适于胎龄儿116例(58%),剖宫产88例(44.00%),自然分娩112例(56.00%),G1P153例(76.50%),多胎42例(21.00%),宫内窘迫 15例(7.50%),平均1分钟Apgar评分(8.85±1.04)分,平均5分钟Apgar评分(9.48±0.45)分。(1)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剖宫产、自然分娩)、多胎、宫内窘迫、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胎龄、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性别(男、女)、出生体重在两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胆汁淤积、相关合并症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两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胆汁淤积发生率、胆汁淤积性肝损发生率、NEC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败血症发生率与对照组败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主要的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GGT、ALP、CG、TC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住院第5天、第10天、出院时的A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住院第5天、第10天、出院时的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住院第5天、第10天、出院时的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住院第5天、第10天、出院时的G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住院第5天、第10天、出院时的A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住院第5天、第10天、出院时的C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住院第5天、第10天、出院时的T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儿胃肠功能及营养管理比较两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FI发生率、禁食比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粪排空时间、平均禁食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N开始日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N开始的日龄均小于28天,PN持续时间均大于7天,但研究组PN持续时间、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及住院天数比较两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UGR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部分:(1)预防性应用双歧杆菌可降低早产儿胆汁淤积、NEC、FI的发生率,并能降低早产儿死亡率。(2)预防性应用双歧杆菌能缩短早产儿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天数。(3)虽然本研究中双歧杆菌未增加败血症发生率,但其安全性仍需深入探讨。第二部分:(1)预防性应用双歧杆菌能降低早产儿胆汁淤积症、胆汁淤积性肝损、NEC发生率,且能减少抗生素使用率,并未增加败血症发生率。(2)预防性应用双歧杆菌能促进早产儿肝功能恢复,改善胃肠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3)早产儿预防性应用双歧杆菌有一定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其远期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朱传瑞[8](2020)在《分析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外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混合菌对其并发症防治的有效性》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了解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院内宫外发育迟缓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减轻宫外发育迟缓提供依据;2、研究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混合菌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影响。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住院的66名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1)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早产儿的围生期及住院期间治疗、并发症等资料。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量分析,其中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出EUGR相关的单因素(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出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外发育迟缓的独立影响因素;(2)本研究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入院初,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益生菌B组及益生菌C组,益生菌B、益生菌C,其中益生菌B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混合菌,益生菌C为葡萄糖,根据其生长发育资料及并发症资料,分析益生菌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影响。结果:1、共纳入66例早产儿,(1)以体重为标准,出院时EUGR发生35例,发生率53%,宫内发育迟缓(IUGR)、出生时胎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是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出生胎龄的OR值为4.56,95%的可信区间为(2.0210.31),但本研究显示出生体重相同时胎龄越大发生EUGR风险越高;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是危险因素,OR值为1.56,95%的可信区间为(1.192.05);(2)以头围为标准纳入66例患儿中的45例,其中EUGR为6例,发生率13.3%,首日静脉营养时间是EUGR的危险因素。2、纳入研究的66例早产儿,母乳喂养早产儿有48例,母乳喂养率72.7%,纯母乳喂养早产儿有43例,纯母乳喂养率65.2%。纯母乳喂养组添加母乳强化剂量有38例,母乳强化率88.4%,纯母乳喂养组较混合喂养/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EUGR的发生(P<0.050)有统计学差异,日均体重增速(P<0.001)有显着统计学差异。3、通过益生菌B组与益生菌C组对比、两组在不同喂养方式中的对比发现在并发症预防及抗生素应用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以体重为标准,IUGR、出生胎龄、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出生体重相同情况下胎龄越大发生EUGR风险越高;以头围为标准,首次静脉营养时间延长是EUGR的危险因素;2、纯母乳喂养联合母乳强化剂量喂养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可获得更好的日均体重增速,可能降低EUGR发生;3、本研究未发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混合菌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并发症防治的有效性。

张文雅[9](2020)在《双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双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tis,NEC)的发病危险因素,为更有针对性地防治双胎早产儿NE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双胎配对的基础上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仅双胎之一患NEC的45对早产双胎儿的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期间是否患NEC分为NEC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出生顺序、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围产期危险因素、合并症、治疗及喂养情况等。结果收集55对双胎儿,最后纳入研究早产双胎儿45对。单因素分析显示,抗生素使用、胎膜早破、小于胎龄儿、低蛋白血症及输注白蛋白、喂养不耐受、合并新生儿败血症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与NEC发病有关(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使用(P=0.006,OR=3.175,95%CI:1.452~11.049)、胎膜早破(P=0.029,OR=2.711,95%CI:1.598~8.850)、SGA(P=0.003,OR=4.266,95%CI:2.481~13.294)、小于胎龄儿(P=0.003,OR=4.266,95%CI:2.481~13.294)、喂养不耐受(P=0.011,OR=4.134,95%CI:3.556~7.982)和新生儿败血症(P=0.025,OR=3.188,95%CI:1.246~6.133)为NE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生素使用、胎膜早破、小于胎龄儿、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败血症与NEC发病相关,当患儿合并上述危险因素时,临床医师需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干预。

张莉[10](2019)在《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的生长水平和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以存活。早产儿是生长不良的高风险人群,其在生命早期(细胞数量和体积大量增加的时期)发生的生长障碍可造成永久性不良影响,如成年期矮身材、代谢性疾病风险增加等,因而需要密切的监测和随访,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其生长情况。目前已有健康足月儿的标准生长数据,如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生长标准,但早产儿的生长数据有限,其生长曲线不够理想,不一定能体现最佳生长状况。常用的早产儿生长评估方法是:纠正足月前使用宫内胎儿大小图表(超声估计的胎儿体重图表或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大小图表),纠正足月后使用足月儿生长图表;或者,以胎儿发育正常且几乎无短期并发症的早产儿的纵向生长状况为基准,来评估早产儿出生后的生长情况,如最新发表的21世纪国际胎儿和新生儿生长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tal and Newborn Growth Consortium for the 21st Century,INTERGROWTH-21st)国际早产儿出生后生长标准等。前者在目前广为使用,但以胎儿或新生儿大小参考/标准评估早产儿生后早期生长可能导致早产儿的生长不充分,纠正足月后采用足月儿生长标准(如WHO 0-5岁儿童生长标准)评估早产儿出院后的生长亦是历来广受争议,其主要原因在于早产儿与足月儿的宫内和宫外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后者是基于早产儿纵向生长数据构建的早产儿生长图表,理论上能更好地反映早产儿出生后的实际生长水平和模式,更利于监测早产儿的异常生长,如INTERGROWTH-21st国际早产儿出生后生长标准被建议用于所有早产儿出生后至月经后年龄(Postmenstrual age,PMA)64周的生长评估。但现有的早产儿纵向生长数据结论间存在很大的异质性,这可能与研究方法、人群种族等的异质性有关;且目前采用早产儿纵向生长数据评估早产儿生长的资料尚十分有限,不能反映远期结局;而INTERGROWTH-21st国际早产儿出生后生长标准在中国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其是否适合于监测中国当代早产儿出生后的生长情况尚未得到验证。另外,由于不同的围产期因素可对早产儿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和效力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可独立作用,又可协同作用改变早产儿的遗传生长潜力。临床上常将早产儿根据胎龄、胎数、出生体重等围产期因素分层:如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Early Preterm Infants,EPI)和晚期早产儿(Late Preterm Infants,LPI);根据胎数,分为双胎早产儿(Twin Preterm Infants,TPI)和单胎早产儿(Singleton Preterm Infants,SPI);根据出生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 Birth Weight,NBW)、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根据胎龄和出生体重,可分为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和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等。不同的早产儿群体的生长水平和模式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结论。需要对早产儿群体进行随访,监测和比较不同的早产儿群体的生长模式和适宜的生长目标,确定最适宜的生长评估方法和标准。本研究为正在进行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早产儿生长发育纵向随访研究,对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产科出生并在儿童保健中心进行登记查体的早产儿出生至纠正年龄约2岁期间的生长进行系统的监测,以不同的围产期因素分层,分三部分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探讨:1)分析健康晚期早产儿出生至纠正足月期间身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2)分析单胎早产儿出生至PMA 156周期间的生长水平和模式并与同中心单胎足月儿、常用的生长图表进行比较;3)分析双胎早产儿出生至PMA 156周期间的生长水平和模式并与同中心单胎早产儿、常用的生长图表进行比较。以此了解目前山东济南地区不同围产期特征的早产儿出生至纠正年龄约2岁期间的生长水平和模式,初步探索影响因素,分析在使用常用的国际生长图表进行本地区早产儿的生长评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构建基于本地区早产儿人群不同围产期特征分层的早产儿生长曲线的必要性。第一部分健康晚期早产儿出生至纠正足月期间身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目的晚期早产儿(Late Preterm Infants,LPI),指出生时胎龄(Gestational Age,GA)为34-36+6周的新生儿,是早产儿中最庞大的群体。然而,由于医疗资源的限制,国内外对新生儿医疗服务的重点仍集中在早期早产儿上,而晚期早产儿出生后的生长情况未被引起广泛的关注。出生后早期最适宜的生长对晚期早产儿的生命早期和后期的健康至关重要。理论上,出生后没有受新生儿并发症及营养问题影响的健康晚期早产儿的生长状况可作为评估当地晚期早产儿群体的适宜生长水平的参考。目前,健康晚期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的生长速度及其相关的围产期因素尚未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监测健康晚期早产儿出生至纠正足月期间身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了解晚期早产儿群体生后早期适宜的生长速度,初步探索构建基于不同围产期相关因素分层的晚期早产儿生长标准的必要性。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早产儿生长发育纵向随访研究的一部分。按照制定的筛选标准,从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产科出生、在儿童保健中心登记查体的795例早产儿中筛选了 599例无新生儿并发症和营养问题且在纠正足月时(随访时PMA在37.7-42.3周内)进行查体的健康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记录围产期因素、从出生至纠正足月期间的生长参数(身长、体重)及根据Fenton参考计算的生长参数的Z分值的变化(Δ HAZ和ΔWAZ)。通过二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与ΔHAZ和ΔWAZ潜在相关的围产期因素(P<0.1的变量),纳入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以P<0.05进一步评估这些变量,排除混杂变量,确定Δ HAZ和ΔWAZ的相关围产期因素(变量)。利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以各相关变量分组的晚期早产儿亚群之间调整后的ΔHAZ和ΔWAZ。追赶生长被定义为调整后的Δ HAZ或ΔWAZ>0.67。P<0.05被定义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晚期早产儿从出生(平均PMA 35.38周)至纠正足月(平均PMA 40.84周),身长增加5.58±2.05 cm,体重增加1.41±0.43 kg。2、根据Fenton参考,出生时至纠正足月时和身长和体重的平均Z分值的变化(ΔHAZ和ΔWAZ)分别为0.28和0.65。身长和体重的追赶生长现象普遍存在,可分别达到30.7%和46.2%。3、较快的HAZ增长(ΔHAZ)与男孩、出生时PMA(即出生孕周)大、母亲年龄较小及就诊时PMA较大有关;较快的WAZ增长(Δ WAZ)与男孩、宫内生长受限程度重(即SGA>AGA>LGA)、双胎及就诊时PMA较大有关。4、在对相关的协变量进行调整后,出生时PMA为36周、男孩、双胎和SGA亚组中均存在体重的追赶生长,而AGA亚组几乎达到这一标准,平均调整后Δ WAZ为0.66。尽管这些亚群都没有达到身长的追赶生长标准,但PMA为36周出生的早产儿的身长生长明显快于34周和35周出生的早产儿亚群(34周、35周和36周亚组的平均调整后Δ HAZ分别为0.10,0.22,0.38,P<0.05)。研究结论1、健康晚期早产儿从出生到纠正足月期间身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均明显高于Fenton参考,尤其是体重,其追赶生长现象普遍存在于晚期早产儿。2、健康晚期早产儿从出生到纠正足月期间的身长和体重的生长具有不同的相关围产期因素。第二部分单胎早产儿出生后前两年的生长水平和模式及其与单胎足月儿、常用的生长图表比较分析研究目的充分了解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的最佳生长模式对于改善早产儿的存活率和长期生存结局至关重要。这需要通过可靠的生长图表以密切监测和评估早产儿是否存在潜在的预示不良健康状况的异常生长,以便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改善其生长情况。目前记录早产儿生长情况的生长曲线仍不够理想,对于最合适的图表的选择仍缺乏共识。临床上常用的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参考或标准有:Fenton胎儿-婴儿生长参考(适于PMA 23-49周)、INTERGROWTH-21st国际早产儿出生后生长标准(适于PMA 27-64周)和WHO 0-5岁儿童生长标准(PMA 40周之后)。近年来的趋势是构建和使用国际性生长图表,如WHO生长标准被认为适合于所有种族背景的婴儿和儿童的生长评估,INTERGROWTH-21st国际早产儿出生后生长标准被建议用于所有早产儿从出生至PMA 64周的生长评估。然而,医学界一直担心某些人群或亚人群可能并不适合使用这些国际生长标准,若对所有人群使用同一标准可能导致对生长不良或过度生长的误诊及误治,特别是早产儿。此外,最近发表的INTERGROWTH-21st国际早产儿出生后生长标准在中国尚未得到广泛使用,其是否适合于监测和评估中国早产儿的生长尚未得到验证。为此,本研究对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出生并登记查体的单胎早产儿人群生后前2年的生长水平和模式与同中心单胎足月儿对照组、常用的生长图表进行了比较分析,以评估当地单胎早产儿出生后至纠正年龄约2岁间的生长状况是否为适宜生长,验证目前常用的或推荐的生长图表是否能充分、适当地评估其生长水平和检测异常生长(生长偏离)。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早产儿生长发育纵向随访研究的第二部分。从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间在产科出生、在儿童保健中心登记查体的795例早产儿和2012例出生时PMA为40周(40周+0天~40周+6天)的足月儿中,排除双胎、患先天性畸形和/或综合征和生长评估次数<3次的婴儿,入组301名符合条件的单胎早产儿(平均出生时PMA为34.55周)作为研究对象和1753例单胎足月儿作为对照组。2、研究方法:监测单胎早产儿和单胎足月儿从出生到PMA 156周(相当于纠正年龄2.2岁)期间的生长情况。记录每个婴儿每次体检的人体测量学数据(身长/身高、体重、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其通过Fenton胎儿-婴儿生长参考、INTERGROWTH-21st国际新生儿大小标准及早产儿出生后生长标准、WHO生长标准计算的Z分值(身长/身高、体重、HC和BMI的Z分值分别记录为HAZ、WAZ、HCZ和BAZ),根据随访频率,回顾性地将数据分配到从出生到PMA 156周期间的11个年龄组:出生、40-46 周、46-52 周、52-58 周、58-64 周、64-72 周、72-84 周、84-96 周、96-112周、112-132周、132-156周(各年龄组包括最低值但不包括最高值,如40-46周指PMA≥40周&<46周)。计算各年龄组的测量人次数及PMA、体格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通过单样本T检验(早产儿与各生长图表比较)或协方差分析(早产儿与足月儿比较),对单胎早产儿、单胎足月儿、Fenton参考、INTERGROWTH-21st标准、WHO 0-5岁儿童生长标准(2006)和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2005)的生长水平和模式进行比较。计算各年龄段出现正向偏离(Z分值>2)和负向偏离的人群(Z分值<-2)比例,与应有比例(2.3%)进行比较。P<0.05被定义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从PMA 40到52周,单胎早产儿调整PMA差异后的身长、体重、HC和BMI均明显高于单胎足月儿(除了 HC在PMA 40-46周,两者无统计学差异之外,其他各体格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从PMA 52周开始直至156周,单胎早产儿各年龄组的身长、体重、HC和BMI均值均与单胎足月儿无明显差异,即保持与单胎足月儿高度一致的生长水平和生长模式。2、从出生至PMA156周,单胎早产儿的身长/身高、体重、HC和BMI的生长水平均明显高于常用的生长参考/标准。3、使用常用的生长图表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偏离时,正向偏离的早产儿比例显着高于应有比例(2.3%),而负向偏离的早产儿比例则显着低于应有比例。研究结论1、单胎早产儿纠正足月至PMA 52周(相当于纠正3月龄)的生长高于单胎足月儿,PMA 52-156周的生长水平和模式与单胎足月儿一致。2、单胎早产儿出生后前两年的生长水平显着高于常用或推荐的生长参考/标准。3、使用常用的生长图表评估当地早产儿出生后前两年的生长可能会高估正向偏离人群,而低估负向偏离人群。第三部分双胎早产儿出生后前两年的生长水平和模式及其与单胎早产儿、常用的生长图表比较分析研究目的早产是双胎妊娠最常见的新生儿并发症,半数以上的双胎妊娠可发生早产,而早产儿中双胎的比例可达1/5左右。因而,双胎早产儿是双胎群体和早产儿群体中的重要的交叉人群,兼具两个群体的特点,可能又具有其未知的自身特征。目前单独就双胎早产儿群体出生后的生长水平和模式进行系统跟踪随访的研究尚很匮乏。由于妊娠后期减慢的宫内生长速度和胎龄缩短(特别是早产)的共同作用,是目前所普遍认知的双胎婴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小于单胎的重要原因。双胎早产儿兼具了双胎的宫内生长受限及早产的胎龄不足,与单胎足月儿相比,其出生时的生长不足尤为明显。而与同是胎龄不足的单胎早产儿相比,双胎早产儿出生时的生长不足基本上可归因于宫内生长受限,单纯的宫内生长受限对双胎早产儿的影响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目前尚无定论。此外,因大多数高质量的生长曲线都是基于单胎足月婴儿的生长构建的,这些生长参考/标准是否适用于监测双胎早产儿的生长,亦没有明确的结论。为此,本研究对双胎早产儿出生至纠正年龄约2岁期间的生长进行随访监测,并将其与同中心单胎早产儿及常用的国际生长图表及进行比较,旨在了解双胎早产儿各体格指标的生长水平及模式与单胎早产儿有无差异,尤其是双胎早产儿何时能去除宫内生长受限的影响,追赶上单胎早产儿水平;评估目前常用的或推荐的生长图表是否能充分、适当地评估双胎早产儿生长,确定是否需要单独对双胎早产儿构建出生后的生长曲线。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早产儿生长发育纵向随访研究的第三部分。从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间在产科出生、在儿童保健科登记查体的795例早产儿中,排除先天性畸形和/或综合征婴儿和生长评估次数<3次的婴儿,入组112例双胎早产儿(56对,平均出生时PMA为35.07周)作为研究对象和301例单胎早产儿(平均出生时PMA为34.55周)作为对照组。2、研究方法:监测双胎早产儿和单胎早产儿从出生到PMA 156周(相当于2.2岁)期间的生长情况。记录每个婴儿的人体测量学数据(身长/身高、体重、HC和BMI)及其通过Fenton胎儿-婴儿生长参考、INTERGROWTH-21st国际新生儿大小标准及早产儿生后生长标准、WHO 0-5岁儿童生长标准计算的Z分值(身长/身高、体重、HC和BMI的Z分值分别记录为HAZ、WAZ、HCZ和BAZ)。根据随访频率,将这些数据回顾性地分配到从出生到PMA 156周间的11个年龄组:出生、40-46 周、46-52 周、52-58 周、58-64 周、64-72 周、72-84 周、84-96周、96-112周、112-132周、132-156周(各年龄组包括最低值但不包括最高值,如40-46周指PMA≥40周&<46周)。统计双胎早产儿组及单胎早产儿对照组的各年龄组的测量人次数、PMA及体格指标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各年龄段的生长水平差异。P<0.05被定义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从出生至PMA 156周,以协方差分析去除出生时PMA差异的影响,则出生时双胎早产男孩体重及身长均小于单胎男孩,其余各年龄组双胎早产男孩与单胎早产男孩的平均PMA及各体格指标(身长/身高、体重、HC和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胎和单胎早产女孩各年龄组PMA无统计学差异,而双胎早产女孩的HC高于单胎女孩,且多数年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MA 40-46 周、58-64 周、64-72 周、84-96 周、112-132 周、132-156 周,P 均<0.05),其余体格指标(身长/身高、体重和BMI)在各年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常用的生长图表比较:1)出生时,虽双胎早产儿的平均PMA大于单胎早产儿(P<0.05),但双胎早产儿HAZ和WAZ均小于单胎早产儿:根据Fenton参考,双胎和单胎早产儿的HAZ分别为:-0.02(0.76),0.40(1.00),P<0.05;WAZ 分别为:-0.28(0.73),0.04(1.04),P<0.05。根据 INTERGROWTH-21st新生儿大小标准,双胎和单胎早产儿的HAZ分别为:0.26(1.00),0.74(1.19),P<0.05;WAZ 分别为:0.03(0.79),0.35(1.09),P<0.05;2)PMA 40-156 周,各年龄组双胎和单胎早产儿的生长水平均高于各常用国际标准,因各生长指标的Z分值均明显>0。研究结论1、与单胎早产儿相比,双胎早产儿出生时的生长不足至纠正足月时已完全纠正(达到单胎早产儿水平)。2、PMA 40-156周,双胎早产儿与单胎早产儿的身长/身高、体重及BMI具有相似的生长水平和生长模式(男孩及女孩),但双胎早产女孩的头围较单胎早产儿大,男孩的头围则相似。3、PMA40-156周,双胎早产儿各体格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各常用的或推荐的生长标准/参考。

二、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治疗十年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治疗十年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染色体异常
        1.1.1 染色体数目异常
        1.1.2 染色体结构异常
        1.1.3 染色体多态性
    1.2 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
        1.2.1 Y染色体亚显微缺失
        1.2.2 gr/gr缺失
    1.3 X染色体连锁和常染色体基因突变
    1.4 遗传学检测异常不育男性生育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精液常规检测
        2.3.2 血清生殖激素检测
        2.3.3 染色体核型分析
        2.3.4 AZF微缺失检测
        2.3.5 遗传咨询
        2.3.6 IVF、ICSI促排卵及卵子获得
        2.3.7 精子的获得及优选方法
        2.3.8 IVF、ICSI授精方法
        2.3.9 胚胎培养与胚胎评估
        2.3.10 胚胎移植及妊娠检测
        2.3.11 患者随访
        2.3.12 观察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3.1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分组
    3.2 结果
        3.2.1 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
        3.2.2 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分析
        3.2.3 染色体核型异常不育男性的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3.2.4 染色体核型异常不育男性的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3.3 讨论
        3.3.1 不育男性人群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及异常类型
        3.3.2 不育男性染色体异常类型与精液质量
        3.3.3 染色体异常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3.3.4 染色体多态性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3.3.5 染色体异常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3.3.6 染色体多态性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3.4 小结
第4章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4.1 研究对象
        4.1.1 研究对象分组
    4.2 结果
        4.2.1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情况分析
        4.2.2 AZF微缺失与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分析
        4.2.3 AZF微缺失不育男性的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4.2.4 AZF微缺失不育男性的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4.3 讨论
        4.3.1 AZF微缺失与精液质量
        4.3.2 AZF微缺失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4.3.3 AZF微缺失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5.1 研究对象
        5.1.1 研究对象分组
    5.2 结果
        5.2.1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
        5.2.2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不孕夫妇基本资料分析
        5.2.3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不育男性行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5.2.4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5.3 讨论
        5.3.1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
        5.3.2 AZF微缺失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
        5.3.3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IVF/ICSI结局的关系
    5.4 小结
第6章 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
    6.1 研究对象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
        6.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6.3.2 健康活产结局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
        6.3.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独立因素
        6.3.4 健康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6.3.5 健康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评价
        6.3.6 预测健康活产概率的列线图
    6.4 讨论
        6.4.1 女方年龄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2 男方年龄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3 体重指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4 不孕年限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5 AFC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6 获卵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7 优质胚胎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8 子宫内膜厚度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9 移植周期类型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10 移植胚胎类型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11 精液质量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6.4.12 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相关因素分析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的意义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创新点及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编制及信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早产儿概述
    2.2 早产儿过渡期概述
    2.3 父母照护能力概述
    2.4 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工具
第三章 过渡期早产儿父母感受及照护能力的质性研究
    3.1 概述
        3.1.1 质性研究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方法
        3.1.4 资料收集
        3.1.5 资料分析及处理
        3.1.6 伦理原则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编制
    4.1 构建量表条目池
    4.2 初始量表编制
        4.2.1 量表条目筛选方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4.2.2 量表条目筛选标准
        4.2.3 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
第五章 《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信效度检验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性
    6.3 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诊断标准
        2.1.2 分组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收集内容
        2.2.2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BPD组与非BPD组发生率比较
        3.1.1 不同出生体重之间BPD发生率比较
        3.1.2 不同出生胎龄之间BPD的发生率比较
        3.1.3 不同输血次数的BPD发生率比较
    3.2 BPD与非BPD组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
        3.2.1 BPD组与非BPD组孕母基本情况对比
        3.2.2 患儿一般情况、入院时检验及治疗情况
        3.2.3 两组患儿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3.2.4 BPD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
    3.3 轻度BPD组与中、重度BPD组两组间临床资料对比
        3.3.1 轻度BPD组和中、重度BPD组孕母单因素分析比较
        3.3.2 轻度BPD组和中、重度BPD组患儿一般情况、入院时检验及治疗情况分析比较
        3.3.3 轻度BPD组和中、重度BPD组患儿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3.3.4 轻度BPD组和中、重度BPD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独立危险因素与BPD的关系
        4.1.1 胎龄与BPD的关系
20*109/L与 BPD的关系'>4.1.2 入院时白细胞计数>20*109/L与 BPD的关系
7d与 BPD的关系'>4.1.3 机械通气时间>7d与 BPD的关系
        4.1.4 动脉导管未闭与BPD的关系
        4.1.5 频繁呼吸暂停与BPD的关系
        4.1.6 其他因素与BPD的关系
    4.2 危险因素与BPD严重程度的关系
        4.2.1 新生儿窒息与BPD严重程度的关系
        4.2.2 胆汁淤积症与BPD的严重程度关系
        4.2.3 其他因素与BPD的严重程度关系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局限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4)早产儿早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3 临床疾病诊断标准及定义
    1.4 资料分组
    1.5 检验方法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早产儿一般资料情况
        2.1.1 本研究共纳入242名早产儿,表1列出了参加此次研究早产儿基本资料
        2.1.2 纳入本研究242名早产儿的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在观察期内的变化情况
        2.1.3 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生率
        2.1.4 早产儿临床特征资料
        2.1.5 嗜酸性粒细胞与增多程度
        2.1.6 嗜酸性粒细胞与出生胎龄的关系
        2.1.7 嗜酸性粒细胞与出生体重的关系
        2.1.8 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开始增多发生时间
    2.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单因素分析
        2.2.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多因素分析
    2.3 嗜酸性粒细胞与干预因素、疾病及症状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写词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超早产儿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结局及死亡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引言
第一部分 单中心10年超早产儿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结局
    研究目的和方法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多中心超早产儿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结局和死亡原因分析
    研究目的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新生儿死亡率
    1.2 新生儿死亡原因
    1.3 早产儿
    1.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5 新生儿窒息
    1.6 出生缺陷
    1.7 感染性疾病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相关定义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新生儿死亡率的整体变化
    3.2 不同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性别、日龄的死亡构成比
    3.3 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变化情况
    3.4 早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新生儿死亡率
    4.2 新生儿死亡与出生体重、胎龄的关系
    4.3 新生儿死亡与性别、日龄的关系
    4.4 死亡原因分析
    4.5 分析死亡新生儿中早产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胆汁淤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胆汁淤积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生存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
        1.1. 资料的来源
        1.2. 文献的纳入标准
        1.3. 文献的排除标准
        2 结局指标
        2.1. 主要结局指标
        2.2. 次要结局指标
        3 相关诊断标准
        4 文献质量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6 文献检索流程图
    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
        2 文献质量评估结果
        3 Meta分析结果
        3.1. 两组患儿胆汁淤积的Meta分析
        3.2. 两组患儿NEC的Meta分析
        3.3. 两组患儿死亡的Meta分析
        3.4. 两组患儿败血症的Meta分析
        3.5. 两组患儿FI的Meta分析
        3.6. 两组患儿住院天数的Meta分析
        3.7. 两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的Meta分析
        3.8. 两组患儿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的Meta分析
    讨论
    局限性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胆汁淤积的初探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伦理学要求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分组
        1.5 随机化方法
        2 研究方法
        3 相关诊断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 两组患儿胆汁淤积、相关合并症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
        3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主要的肝功能指标比较
        4 两组患儿胃肠功能及营养管理比较
        5 两组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及住院天数比较
    讨论
    局限性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新生儿胆汁淤积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分析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外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混合菌对其并发症防治的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早产儿的流行病学
    1.2 早产儿住院期间疾病与EUGR的发生
    1.3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国内外现状
    1.4 益生菌在早产儿中的应用现状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结果
    3.1 纳入研究的VLBWI/ELBWI的临床资料
    3.2 VLBWI/ELBWI的 EUGR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3 不同喂养方式的VLBEI/ELBW相关资料的比较
    3.4 益生菌在VLBEI/ELBW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分析
4.讨论
    4.1 纳入研究的VLBWI/ELBWI临床资料讨论
    4.2 纳入研究的VLBWI/ELBWI发生EUGR情况的讨论
    4.3 纯母乳喂养在VLBWI/ELBWI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4.4 益生菌在VLBWI/ELBWI住院期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分析
    4.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双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的生长水平和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健康晚期早产儿出生至纠正足月期间身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胎早产儿出生后前两年的生长水平和模式及其与单胎足月儿、常用的生长图表比较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双胎早产儿出生后前两年的生长水平和模式及其与单胎早产儿、常用的生长图表比较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四、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治疗十年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D]. 耿冬峰. 吉林大学, 2021(01)
  • [2]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编制及信效度研究[D]. 赵晓雯. 山东大学, 2020(02)
  • [3]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D]. 朱丹. 南昌大学, 2020(08)
  • [4]早产儿早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研究[D]. 明丹花.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5]超早产儿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结局及死亡原因分析[D]. 董晓宇. 山东大学, 2020(12)
  • [6]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D]. 杨广娣.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胆汁淤积的临床研究[D]. 伍高红. 苏州大学, 2020(02)
  • [8]分析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外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混合菌对其并发症防治的有效性[D]. 朱传瑞. 暨南大学, 2020(05)
  • [9]双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D]. 张文雅.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10]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的生长水平和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张莉. 山东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10年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治疗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