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森林经营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

宜昌市森林经营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

一、宜昌市森林现状及经营发展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天一[1](2021)在《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宜昌市天坑村景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乡村景观建设已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乡村建设的重点。但由于建设经验的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盲目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原因,乡村景观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阻碍了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事实上,乡村是一类以人类为主体的,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乡村景观建设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其实是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有必要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对乡村景观规划进行研究。本文以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为核心议题,在总结前人有关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将复合生念系统的概念结合城乡差异和乡村特点,运用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将其作为全文理论基础。然后从宏观角度对当前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判断,归纳提炼出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存在的复合生念问题。同时构建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耦合模型建立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并提出解决乡村景观规划现状问题的一般性策略。最后选取宜昌市天坑村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天坑村进行全面踏勘调研,总结其规划背景、分析其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存在的复合生态问题,同时提取相关统计数据,从科学的角度代入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模型进行测算分析,对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目前存在自然风貌退化、经济基础薄弱、建筑风貌杂乱、乡村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且在2015-2019年期间,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及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虽呈升高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且整体发展受产业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水平制约程度较大。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着重从“生态、生产、生活、文化”四大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进而通过总体规划、空间而已、功能分区、生态性自然景观、生产性经济景观、生活性聚居景观、人文性文化景观等方面对其进行理性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以期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促进研究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并为我国未来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侯灿[2](2021)在《基于GIS的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要决议,旨在引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最终实现全面振兴成为农业强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深入推进并加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并于2019年分两批公布了森林乡村名单,其中湖北省有369个。森林乡村的建设以加快乡村绿化美化,促进村容村貌提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重点,为优化人居环境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政策抓手。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湖北省369个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湖北省基本地理空间信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数据,并对各森林乡村的相关资料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整理,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人地关系论、乡村振兴的路径、旅游区位论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借助Arc GIS10.5、Photoshop 2018等软件,分析了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的分类工作,并根据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类型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最后将所有村落的每种类型与模式进行对应与归类。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湖北省森林乡村在空间上呈现离散型分布,水平空间上有五大块状集聚区,分别是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北、鄂东南、以及鄂北一带,且多集中于市域和县域的交界地带;垂直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2)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可将森林乡村划分为低地型、临水型: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中有67%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且多数森林乡村都沿河或沿江而建,因此部分乡村有低地或是临水特征。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可将森林乡村划分为城镇型、交通型、景区型:湖北省中心城镇5km缓冲区内有4.9%的森林乡村分布,表明森林乡村并不是都位于偏远的山区,而是以生态风貌、人居环境作为重要评选标准;位于国道3km和省道2km缓冲区内的森林乡村共占总数的37%,在景区5km缓冲区内有46个森林乡村分布。据此分析,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部分乡村有靠近城镇、交通或是景区分布的特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可将部分特定的森林乡村划归为地域文化型,本文选取了“荆楚文化”浓厚的荆州市过脉岭村以及森林乡村数量最多的十堰市的盐池湾村进行了进一步的案例论述,以分析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3)基于以上关于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类型的分析总结,结合湖北省所有国家森林乡村的发展现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之下,总结并提出了五种发展模式以对应不同空间分布类型的森林乡村。论文对于自然生态型(低山型、临水型)森林乡村提出了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对于城镇型森林乡村提出了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对于交通型森林乡村提出了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对于景区型森林乡村提出了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对于地域文化型森林乡村提出了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支撑研究。论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省森林乡村的发展态势,明确了其发展战略定位,拓展了对森林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对森林乡村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为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战略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借鉴。

刘雯[3](2020)在《宜昌市市管公园管养市场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公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城市公园在改善城市人民生活品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作用突出,公园管养服务品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地方公共物品,城市公园保障一般由地方财政予以支持,随之而来的城市公园数量的增加对政府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査研究、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概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宜昌市市管公园面对挑战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进行管养市场化实践的相关情况。笔者在肯定宜昌市市管公园市场化实践成果的同时,通过深入走访、调查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市管公园市场化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如市场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管养合同存在权责模糊区、管养费用缺乏测算标准等。通过将公共物品、委托-代理等公共管理相关理念融入到实际执行层面,本文分析问题主要是由于委托-代理双方之间利益不对等、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等多方面所引起。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建议通过完善公园管养服务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规范公园管养合同样本、制定公园管养市场化拦标价测算标准、优化政府内部委托-代理机构的层级设置等方法加以改善,进而促进该地市管公园管养市场化的良性发展。本文研究可为该地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公园日后进行管养市场化奠定更坚实的实践基础,为政府相关部门正在进行的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购买服务等事务提供决策参考,以期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更高层次的游憩休闲需求,为国内城市公园作为公共物品市场化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贡献案例。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曹铭强[5](2020)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日益发达的出行格局中,人们旅行的线路逐渐拉长,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业已经成为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方式。中央和各级政府在乡村旅游的投入不断加大,尤其是给予了乡村旅游更多的政策支持,使乡村旅游在助力脱贫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省土家族聚居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土家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熏陶渐染,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作为湖北省深度贫困县,将乡村旅游作为发展的重心,寻求新时代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路径,既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更是打破发展瓶颈,实现脱贫摘帽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中国未来农村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的乡村旅游,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学术界也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就如何推进乡村旅游,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乡村旅游的具体实践当中,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这些研究对乡村旅游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融合探索不够,缺乏对我国中部少数民族地区具体实例和操作层面的分析,为本文留下了研究的空间。本文通过广泛阅读乡村旅游内涵、乡村旅游特点、乡村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国内外研究等相关文献,在当前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的基础上,阐述当今乡村旅游的转变和革新,结合产业融合理论、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深入剖析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建立SWOT分析表。从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减少威胁四个维度,梳理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机遇挑战,结合国内外发展乡村旅游业所取得的经验启示,从服务品质、文旅融合、品牌建设、旅游纪念品开发和规范市场等五个方面给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性建议。

张清[6](2020)在《宜昌市绿色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构筑绿色发展体系,不断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定上加速推进法制化,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创绿色金融、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宜昌市地处湖南、湖北、重庆交界,是川鄂咽喉地带,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作为三峡区域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航运发达,人口集中,并且作为湖北省两个副省域中心城市之一,宜昌本身农业基础好,以葛洲坝、三峡大坝为基础的电力工业发达,磷矿资源名列全国第一,旅游景点众多,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宜昌市想要实现绿色转型,就需要更高的绿色治理能力,而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治理模式不得到根本改变,就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宜昌市亟需一种新的治理范式来帮助其实现绿色转型。但是,目前学术界对绿色治理研究的间接成果较为丰富,直接成果较少,并且研究成果存在碎片化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绿色治理概念、体系、机制、准则等方面,而对地方政府具体的绿色治理对策未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所构建的宜昌市绿色治理对策研究即是对致力于解决地方政府实现绿色转型的新时代绿色治理模式的探索。本研究的核心在于,以地方政府治理理论和绿色治理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宜昌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宜昌市绿色治理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优化宜昌市绿色治理成效的对策建议,重点解决宜昌市行政权力划分和财政分配不合理、多元主体参与不足、自然资源受损、产业政策和结构不合理等方面问题,最终实现地方政府的善治。

麦思超[7](2019)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根本矛盾的转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应提出了新思想、新理念、新征程、新要求。绿色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是基于我国长期发展道路的历史性经验与教训的深刻认识,是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综合判断,是开启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必然抉择。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全面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的发展战略定位的背景下,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论文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演变由来和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内在机理,建立了更加科学、全面、体现新时代特征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立足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及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等多空间尺度,采用基于CRITIC法赋权的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时空尺度下2005年至2016年间的绿色发展水平及其构成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利用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定量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和空间关联性,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绿色发展指标层存在的障碍因子作出判断,同时选取多种因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依据我国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定位,明确界定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与绿色发展“五位一体”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对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夯实与拓展;二是构建了既体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定位,又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且所选用的指标大部分为相对强度指标和结构指标,进而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三是对长江经济带开展了省域和市域等多空间尺度的研究,通过更小的地域单元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及五大构成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明确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城市在影响因素上的区域差异,丰富了绿色发展研究的空间层次;四是依托时间跨度大且详实的数据资料,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内的指标层进行了分析,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又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并从指标体系外部选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国际合作、教育发展等5个维度共6个因素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东中西部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为不同因素在绿色发展中的影响程度大小与方向提供了新的论据和事实。根据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2005年至2016年间,得益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省市间或城市间差距不大,且差距呈缩小态势,在空间上呈现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和城市高、西部地区省份和城市增速快”的特征。省域层面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值基本维持在0.3917至0.5281之间,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值从1.24:1缩小至1.14:1;市域层面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值基本维持在0.3098至0.5919,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值从1.66:1缩小至1.49:1。但总体水平偏低,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2.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无论是省域层面还是市域层面的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生态、绿色政治、绿色文化大致也呈波动提升态势,且基本保持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绿色生态发展水平中等或较高、绿色政治发展水平中等、绿色文化发展水平最低的格局,并在空间上呈现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相似的“东高西快”的特征。仅绿色生态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西部地区相对较高、东部地区增速相对较快的局面。五大构成要素空间相对差距呈缩小态势,仅绿色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距,其他差距较小。3.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其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和绿色文化的支撑,但绿色生态和绿色政治两大构成要素并不具备优势。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及五大构成要素在各自空间中排名较前,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绿色社会发展水平和绿色文化发展水平则相对较弱。同时,中心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对相邻城市的绿色发展产生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仅在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效应。4.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省域层面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包括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废水排放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共11种障碍因子。市域层面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均工业SO2排放量等两大障碍因子,但具体到各省各市略有差异。5.2005年至2016年间,工业化推进和教育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显着为负,其他影响因素的表现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产业高级化、工业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是影响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发展、工业化、国际合作、金融支持是影响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工业化、产业高级化和教育发展是影响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

魏超[8](2019)在《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指出国土空间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宝贵家园,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资源、国民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以相对紧缺的资源禀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长期快速的城镇化导致生活空间迅猛扩张,城镇周边大量沃土良田和生态用地被无情吞噬,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采矿、电镀、冶金等工矿企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肆意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固有的国土资源利用观念注重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资源生态属性的重视度不足。当国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冲突时,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凌驾于生态环境之上。面对自然资源约束紧迫、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突出的地位。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中国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由此可见,如何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快速转型中存在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低效、混乱及资源环境代价沉重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要求,并将提高国土空间利用质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举措。现有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研究多侧重国土空间某个方面开展研究,对国土空间利用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将生产空间利用、生活空间利用和生态空间利用置于同等重要的层面,不以牺牲某一空间的利用质量为代价,换取另一种空间利用质量的快速提升,而是追求多维协调、整体进步的协调发展状态。首先,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出发,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随后,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对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以及国土空间利用障碍因子开展全面系统研究;最后,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省份——湖北省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构建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认知了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然后,探究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明确了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最后,剖析了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本研究从宏观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相关研究,借助三生功能来衡量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高低,摆脱了宏观尺度上三生空间难以精确划分的困境,形成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开展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以地类图斑为单元全面铺开探究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然后,聚焦到市域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最后,厘清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该方法体系能够对国土空间利用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2)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开展国土空间类型时空演变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土空间类型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同时也能揭示出国土空间类型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规律。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单一功能识别的方法划分了生产空间(简称“PS”)、生活空间(简称“LS”)和生态空间(简称“ES”),借助国土空间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区域重心理论查明了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过程及相互转换规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ES占主导地位,LS比例最小;LS和ES在研究期间持续扩张,PS不断被压缩;PS和ES之间的转化最为显着,PS向LS的转化呈现加速状态;湖北省ES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西部偏北地区,PS和LS的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LS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大于PS重心;湖北省三生空间在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大于东西方向;三生空间的重心在研究期间均朝几何重心方向有不同程度的迁移,表明湖北省三生空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均衡性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各区域的LS比例在研究期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PS和ES的比例有升有降;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类型变化比例整体高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各地区国土空间类型转化呈现出“PS和ES相互转化占主导,LS转入比例不可忽视,LS转出比例非常低”的特点。(3)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秉承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针对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复合权重;最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数值,并依据标准划分各地区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生产空间利用质量()、生活空间利用质量()和国土空间利用综合质量()在研究期间均持续提升,且2006-2016年间的提升幅度大于1996-2006年阶段,生态空间利用质量()在1996-2011年间稳步提升,却在2011-2016年间突然下降;湖北省各地区间国土利用质量差异最大是,差异最小的是;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东西向上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其中,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最大,重心偏移的距离最小;研究期间,和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的空间均衡性均有所提升,和在东西向的空间均衡性有所提升,南北向的均衡性有所减弱;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最高是武汉市(1996、2006-2016)和黄石市(2001),最低的是恩施州(1996、2011)、咸宁市(2001-2006)和神农架林区(2016);最高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6)、十堰市(2001、2011)和荆门市(2006),最低的是武汉市(1996-2006)、黄石市(2011)和鄂州市(2016);最高的是鄂州市(1996)、十堰市(2001)和武汉市(2006-2016),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01)和荆州市(2006-2016)。(4)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分异特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由、和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决定,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同步提升,才能说明国土空间利用是协调发展的。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改良的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国土空间利用耦合度()和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并依据标准划分协调发展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在1996-2006年间小幅度先降后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在1996-2006年间小幅提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湖北省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先小幅增加后大幅下降,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变化规律与相似,但变化幅度小于同期的;湖北省和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东西向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且的整体偏移距离大于;研究期间,和的重心均朝几何重心发生位移,表明和的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均衡。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地区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始终是神农架林区;湖北省最高的地区仍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5)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度诊断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三个层级障碍因子的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影响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全面诊断,厘清了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进而有的放矢,差别化调控不同区域的国土空间利用发展策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针对一级障碍因子,湖北省对的障碍度最大,且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的障碍度先增加后持续减小,整体障碍度呈下降态势;的障碍度先持续减小后迅速提升到更高水平。从市域层面上看,仅武汉市和鄂州市的障碍度是下降的;所有地区的障碍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各地区的障碍度有升有降。2016年,湖北省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2、A1、A3、B2、C1、B1、B3、C3和C2;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所有地区的B2障碍度均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A2障碍度有所下降;仅鄂州市的A3障碍度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B1障碍度有所提升;仅鄂州市的C2障碍度有所提升;C1障碍度2降15升;C3障碍度3降14升;B3的障碍度4降13升;A1的障碍度7升10降。针对三级障碍因子,障碍度排名前十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之和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其中,代表的障碍因子占主导,总障碍度呈下降趋势,呈现出“数量减少,首位坚挺”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和总障碍度均小幅度先增后减,呈现出“整体稳定,排位后移”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在1996-2011年间变化不大,在2011-2016年间突然翻倍,总障碍度先小幅降低后大幅增加,呈现出“数量增加,排位前移”的特征。最后,本研究基于障碍度诊断结果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6)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如何提升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水平是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宏观层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区域及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陈国磊[9](2019)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刻画我国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和构筑区域有序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要求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必须建立与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国务院颁布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开展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要求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因此,开展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国土空间整体战略布局的科学体现。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出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地域单元,是构筑新时代绿色、协调、创新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与基础。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为时间序列,基于县级空间尺度单元和自然保护区点状要素尺度,界定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构筑人地关系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并结合田野调查法,对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的水平特征、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影响因子与驱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功能区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文地理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现状空间格局差异显着。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产业、交通四类人文地理要素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东多西少”的显着性特征,且数量和水平上均呈现出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部差异。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格局特征各具不同。平原、丘陵地形地貌主要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山地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的中部和东部;林地资源主要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西北秦巴山区所构成的四大生态屏障区;耕地和园地资源以农产品主产区最多,主要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中部;湖泊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开发区的武汉市、黄石市和鄂州市;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东北部和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北部。(2)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具特色。重点开发区基于优先考核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要求,建立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保护三个子系统层,子系统下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城乡协调、公共服务、环境治理7个考核指标层和23个具体指标因子;农产品主产区规定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由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个系统层构成,子系统下包括农产品保障、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公共服务6个考核层及指标因子层的24个具体指标因子;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定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建立系统层,子系统下的考核层包括对生态资源、环境治理、发展效率、发展质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6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因子层由筛选的20个指标因子组成。三类功能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对接湖北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绩效评价要求,且最大限度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及评价科学性等原则,具有参考借鉴意义。(3)不同时间尺度下,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水平高低不一、绩效空间集聚效应强弱有别格局有异、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同中有异。一是2007、2010、2013、2016年四个时段上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和子系统绩效水平整体向好发展,但也存在局部年份下降和波动的演变特征,特别是子系统绩效水平和空间分布上均在较大差异。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以武汉市、宜昌市所在县市区为高值分布,而生态保护子系统则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高值区以恩施市、张湾区、茅箭区等为主;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发展水平呈现“倒T字型”格局特征,以江汉平原及沿长江一带的区域和鄂北岗地随县、钟祥市、沙洋县等为高值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发展水平及演化规律较为吻合,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特征且逐渐向东加强的演化趋势;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水平具有“西强东弱,四核凸显”的总体空间演化格局特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空间特征较为一致,但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却呈现“东强西弱”的显着差异格局特征。二是总体绩效空间全局相关性上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区相关性演变显示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总体呈现集聚效应逐渐小幅度增强的趋势,而重点生态功能区呈现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显示,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相关性呈现减弱后增强的演变趋势,社会保障子系统呈现持续增强的演变趋势,生态保护子系统呈现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总体上属农村生态大于农民生活大于农业发展,相关性演变趋势是农业发展先降后升、农村生态“波浪式”下降、农民生活持续上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相关性演变趋势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呈现大幅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人民生活子系统相关性呈持续增强演变趋势。同时,三类功能区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局部集聚特征均随着相关性的演化而变化。系统协调发展度具有重点开发区先下降后上升、农产品主产区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的演变、重点生态功能区持续上升幅度较大的特征,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均需提高。三是驱动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生产成本、对外开放度和创新水平。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土地产出率、人口城镇化率、农林牧渔业总投资和交通可达性。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和政府干预度。(4)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强,总体保护力度急需加强。2016年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中的10个具有典型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且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居民点、农业用地、工矿用地、养殖场、采石场、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其他人工设施;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干扰程度最强,上涉湖和二仙岩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网湖和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实地调研核查研究与室内理论分析研究存在高度吻合与相似性,人类活动要素存在集聚分布特征,呈现连片性和规模化的态势,具有沿着山脉、湖泊、道路等要素分布的地理带分布特点,空间复杂性较强。实验区人类活动要素最多,缓冲区数量次之,核心区较少;减少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干扰,迁移搬出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关停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能源设施,复绿保护区内采石场、工矿用地等是推进湖北省禁止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当务之急。(5)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可选择有效路径和出台必要政策共同助力。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关系未来湖北省战略空间格局的形成及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一方面可结合本文研究选择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区定位,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三条路径。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三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李超[10](2019)在《宜昌市夷陵区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全域旅游”是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全新的旅游发展战略举措,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创建国家第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行列。夷陵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行为主要表现在建立体制机制、推进项目建设、提升环境软实力和营造良好营销氛围等方面,正是这种政府行为使夷陵区在发展全域旅游中旅游经济收入快速增长、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但是,夷陵区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仍然存在旅游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旅游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旅游特色资源挖掘不够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行政施策不完全到位、政府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政府促进产业融合职能发挥不够。为了进一步优化夷陵区全域旅游发展的政府行为,建议一要实施精准施策,促进全域旅游科学发展;二要加强环境建设,促进全域旅游健康发展;三要突出特色融合,促进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二、宜昌市森林现状及经营发展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昌市森林现状及经营发展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宜昌市天坑村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3 乡村景观建设现状问题及原因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乡村建设发展动态
        1.3.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动态
        1.3.3 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复合生态系统
        2.1.1 概念及内涵
        2.1.2 组成结构
        2.1.3 基本特征
    2.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
        2.2.1 概念及内涵
        2.2.2 组成结构
        2.2.3 基本特征
    2.3 乡村景观规划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
    3.1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复合生态问题分析
        3.1.1 生态环境问题
        3.1.2 产业发展问题
        3.1.3 社会生活问题
        3.1.4 文化认知问题
    3.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3.2.1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3.2.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评价
        3.2.3 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
        3.3.1 规划原则
        3.3.2 规划目标
        3.3.3 规划对策
        3.3.4 主要内容和一般思路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实践——以宜昌市天坑村为例
    4.1 规划背景
        4.1.1 基本情况
        4.1.2 规划范围
        4.1.3 上位规划
        4.1.4 规划依据
    4.2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4.2.1 复合生态系统现状
        4.2.2 复合生态问题现状
    4.3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4.3.1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4.3.2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评价
        4.3.3 结果分析
    4.4 规划策略
        4.4.1 总体定位
        4.4.2 规划原则
        4.4.3 规划目标
        4.4.4 规划对策
    4.5 规划方案
        4.5.1 总体规划
        4.5.2 空间布局
        4.5.3 功能分区
        4.5.4 生态性自然景观规划
        4.5.5 生产性经济景观规划
        4.5.6 生活性聚居景观规划
        4.5.7 人文性文化景观规划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基于GIS的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的创新
        1.5.1 选题的创新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2.1.2 森林乡村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2.2 乡村振兴战略与森林乡村的关系
    2.3 森林乡村的分布格局与发展模式的关系
    2.4 理论基础
        2.4.1 人地关系论
        2.4.2 乡村振兴的路径
        2.4.3 旅游区位论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研究区概况
        2.5.1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5.2 区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2.5.3 区域森林乡村概况
    2.6 小结
第3章 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
    3.1 均衡性分析
        3.1.1 地市(县)分布特征
        3.1.2 均衡程度分析
    3.2 集聚性分析
        3.2.1 最邻近指数法
        3.2.2 地理集中指数法
        3.2.3 核密度分析法
    3.4 小结
第4章 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类及类型特征分析
    4.1 分类依据
    4.2 基本类型及特征
        4.2.1 自然生态方面——低地型、临水型
        4.2.2 社会经济方面——城镇型、交通型、景区型
        4.2.3 历史文化方面——地域文化型
    4.3 小结
第5章 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发展模式
    5.1 发展模式的构建
    5.2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
        5.2.1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5.2.2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5.2.3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5.3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
        5.3.1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5.3.2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5.3.3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5.4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
        5.4.1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5.4.2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5.4.3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5.5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
        5.5.1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5.5.2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5.5.3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5.6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
        5.6.1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5.6.2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5.6.3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宜昌市市管公园管养市场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公共物品理论
    2.2 委托-代理理论
    2.3 相关概念界定
3 宜昌市市管公园管养市场化现状及问题
    3.1 市管公园的管养现状
    3.2 市管公园管养市场化面临的问题
    3.3 市管公园管养市场化问题成因分析
4 宜昌市市管公园管养市场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完善公园管养服务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4.2 规范公园管养市场化合同统一化样本
    4.3 制定公园管养市场化拦标价测算标准
    4.4 优化公园管理部门内部机构层级设置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宜昌市市管公园管养市场化情况”访谈提纲
致谢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乡村旅游的内涵
        1.2.2 乡村旅游的特点
        1.2.3 乡村旅游的基本类型
        1.2.4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1 农家乐
        2.2.2 旅游产品
        2.2.3 乡村旅游
        2.2.4 文旅融合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1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
        3.1.1 区域概况
        3.1.2 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3.2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3.2.1 产业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3.2.2 基础服务设施不断改善
        3.2.3 市场营销美誉度不断提升
        3.2.4 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潜力凸显
    3.3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3.3.1 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的农户主导型——以长乐坪镇为例
        3.3.2 依托文旅融合的政府主导型——以渔洋关镇为例
        3.3.3 依托基础发展的企业主导型——以采花乡为例
第四章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SWOT分析
    4.1 优势
    4.2 劣势
    4.3 机遇
    4.4 威胁
    4.5 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经验与借鉴
    5.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5.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5.3 启示
第六章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6.1 齐抓共管,提升农家乐、民宿服务品质
    6.2 多管齐下,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6.3 正确引导,加强五峰旅游品牌建设
    6.4 强化管理,拓宽旅游纪念品开发路径
    6.5 规范市场,增强经营主体的活力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宜昌市绿色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地方政府治理理论
    2.2 绿色治理理论
    2.3 相关理论再评价
3 宜昌市绿色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宜昌市绿色治理现状
    3.2 宜昌市绿色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4 宜昌市绿色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地方政府绿色治理结构失衡
    4.2 绿色治理工具匮乏
    4.3 资源类产业发展依赖导致绿色发展转型困难
5 宜昌市绿色治理的优化路径
    5.1 构建多中心绿色治理模式
    5.2 重构政府内部绿色治理结构
    5.3 设计政府绿色治理工具
    5.4 产业政策向绿色转型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2.3 有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2.1 绿色发展理念的演变背景
        2.1.1 绿色发展理念演变的国际背景
        2.1.2 绿色发展理念演变的国内背景
    2.2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与机理
    3.1 国内外对绿色发展内涵的界定
    3.2 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背景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3.3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3.3.1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内涵
        3.3.2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五大特征
    3.4 新时代绿色发展“五位一体”内在机理
        3.4.1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
        3.4.2 绿色社会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4.3 绿色生态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
        3.4.4 绿色政治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
        3.4.5 绿色文化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灵魂
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4.1 国内外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方法
    4.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2.1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法和时空分析方法
        4.3.1 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4.3.2 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析方法
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5.1 数据来源说明
    5.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5.2.1 省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5.2.2 市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5.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5.3.1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5.3.2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5.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5.4.1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演变
        5.4.2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演变
    5.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
6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6.1.1 障碍因素诊断方法
        6.1.2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6.1.3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6.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
        6.2.1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的确立
        6.2.2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6.2.3 变量统计性描述与检验
    6.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6.3.1 市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6.3.2 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6.3.3 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6.3.4 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生态文明
        2.1.2 国土空间
        2.1.3 三生空间
        2.1.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
        2.1.5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
        2.2.2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
        2.2.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4 精明增长理论
        2.2.5 人居环境理论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内涵解析
        2.3.1 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
        2.3.2 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
第三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3.1 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
        3.1.1 引入三生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3.1.2 三生功能内涵辨析
        3.1.3 三生功能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3.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3.2.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思路
        3.2.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机理
第四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4.1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变化研究
        4.1.1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分析
        4.1.2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划分方法
        4.1.3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研究方法
    4.2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4.2.3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方法
    4.3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研究
        4.3.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4.3.2 协调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标准
    4.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4.4.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4.4.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5.2.1 湖北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5.2.2 湖北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5.2.3 湖北省市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5.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
        5.3.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5.3.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整体水平分析
        5.3.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5.4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性分析
        5.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分析
        5.4.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演变分析
    5.5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5.5.1 一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5.5.2 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5.5.3 三级障碍因子识别及障碍度变化分析
    5.6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5.6.1 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实现国土空间有序利用
        5.6.2 实施“一芯两带三区”布局,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
        5.6.3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破解生态环境难题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9)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区与时段选取
        1.3.1 研究区选择缘由
        1.3.2 研究时段确定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主体功能区
        2.1.2 绩效及其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3 区域分工理论
        2.2.4 生态经济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节
3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与现状空间格局
    3.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
        3.1.1 主体功能区总述
        3.1.2 主体功能区格局
        3.1.3 主体功能区方案
    3.2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现状
        3.2.1 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发展现状
        3.2.2 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与测度方法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1.1 指标构建总体思路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与体系建立
        4.2.1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
        4.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绩效评价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4.3.1 评价测度方法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5.1 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分析
        5.1.1 重点开发区综合总绩效
        5.1.2 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
        5.1.3 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
        5.1.4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5.2 重点开发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
        5.2.1 重点开发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5.2.2 重点开发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5.3 重点开发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5.4 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5.5 本章小结
6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6.1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分析
        6.1.1 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总绩效
        6.1.2 农业发展子系统绩效
        6.1.3 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
        6.1.4 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6.2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6.2.1 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6.2.2 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6.3 农产品主产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6.4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6.5 本章小结
7 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7.1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7.1.1 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总绩效
        7.1.2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7.1.3 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
        7.1.4 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7.2 重点开发区发展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7.2.1 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7.2.2 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7.3 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7.4 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7.5 本章小结
8 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评价及空间格局
    8.1 人类活动评价分析
        8.1.1 人类活动现状特征
        8.1.2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评价
    8.2 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8.2.1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类型
        8.2.2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密度
        8.2.3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复杂性
    8.3 人类活动实地核查研判
        8.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
        8.3.2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
    8.4 本章小结
9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及政策建议
    9.1 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选择
        9.1.1 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定位
        9.1.2 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
        9.1.3 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9.2 主体功能区发展政策建议
        9.2.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
        9.2.2 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9.2.3 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可能的创新
    10.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宜昌市夷陵区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文献评析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全域旅游
        2.1.2 政府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系统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3 夷陵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其成效
    3.1 政府行为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主要表现
        3.1.1 建立体制机制
        3.1.2 推进项目建设
        3.1.3 提升环境软实力
        3.1.4 营造良好营销氛围
    3.2 政府行为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取得的成效
        3.2.1 旅游经济收入快速增长
        3.2.2 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4 夷陵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行为尚存的问题及其原因
    4.1 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旅游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4.1.2 旅游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4.1.3 旅游特色资源挖掘不够
    4.2 政府行为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行政施策不完全到位
        4.2.2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4.2.3 促进产业融合职能发挥不够
5 优化夷陵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对策
    5.1 实施精准施策,促进全域旅游科学发展
        5.1.1 完善全域旅游规划蓝图
        5.1.2 建立全区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5.2 加强环境建设,促进全域旅游健康发展
        5.2.1 完善政策环境
        5.2.2 优化市场环境
        5.2.3 健全生态环境
    5.3 突出特色融合,促进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5.3.1 农旅融合
        5.3.2 文旅融合
        5.3.3 工旅融合
        5.3.4 林旅融合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致谢

四、宜昌市森林现状及经营发展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宜昌市天坑村景观规划研究[D]. 陈天一.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基于GIS的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研究[D]. 侯灿. 湖北大学, 2021(02)
  • [3]宜昌市市管公园管养市场化问题研究[D]. 刘雯. 三峡大学, 2020(06)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曹铭强.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宜昌市绿色治理对策研究[D]. 张清. 三峡大学, 2020(06)
  • [7]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D]. 麦思超.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8]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魏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D]. 陈国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宜昌市夷陵区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李超. 三峡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宜昌市森林经营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