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无休眠养蝎的技术要点与注意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义文[1](2021)在《小麦抗穗发芽基因功能标记的评价与利用》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对中国326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育成品种穗发芽抗性的评价,筛选抗源材料;利用现有抗穗发芽相关基因的功能标记与穗发芽表型鉴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明确主要的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创制抗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的遗传分离群体,对主要的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进行育种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主要来自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的326个小麦品种3年平均发芽指数为47.5%,变异范围11.6%~89.8%。其中16个(8个白粒,8个红粒)品种的发芽指数低于20%,这些品种可用于穗发芽抗性育种和穗发芽抗性基因发掘。2.结合穗发芽表型鉴定结果与15个穗发芽抗性相关位点不同等位变异效应分析表明,8个位点与穗发芽抗性显着相关。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Ta PHS1-222、Tamyb10-D、Ta PHS1-666、Ta PHS1-646、Ta Sdr-2B、Ta Vp1-A、Ta MFT-A1、Ta MFT-A2。其中,Ta PHS1-222位点等位变异Ta PHS1-222C对穗发芽的效应最大,携带该基因的品种穗发芽指数平均为28.2%。供试品种中仅有4.3%的品种携带Ta PHS1-222C,表明这个等位变异在抗穗发芽育种中有广泛应用前景。3.利用百农3217(Ta Sdr-2Bb/Ta PHS1-222C/Vp-1Ba)和丰产3号(Ta Sdr-2Bb/Ta PHS1-222C/Vp-1Bc)2个抗穗发芽的白粒品种,分别与高感穗发芽的白粒品种轮选13(Ta Sdr-2Ba/Ta PHS1-222T/Vp-1Ba)杂交,构建2个遗传群体。轮选13×百农3217群体F2和F2:3代的平均发芽指数分别为62.2%和36.5%,变异范围分别为23.4%~92.9%和5.1%~72.4%。相比于受体亲本轮选13,抗穗发芽等位变异Ta PHS1-222C和Ta Sdr-2Bb在F2和F2:3代分别降低发芽指数29.9%和40.7%,27.1%和40.0%(P<0.01);2个抗性等位变异聚合分别降低发芽指数32.7%和44.3%(P<0.01)。轮选13×丰产3号群体F2和F2:3代的平均发芽指数分别为32.3%和52.4%;变异范围分别为0.9%~80.4%和2.3%~93.3%。相比轮选13,抗穗发芽等位变异Ta PHS1-222C、Ta Sdr-2Bb和Vp-1Bc在F2和F2:3代分别降低发芽指数32.3%和46.1%,30.1%和41.7%,22.9%和39.9%(P<0.01);3个抗性等位变异聚合分别降低发芽指数45.4%和49.9%(P<0.01)。2个群体中,分别有90%以上的个体发芽指数显着低于高感亲本轮选13。4.在供试品种中,54.6%的品种在Ppo-A1位点携带低PPO活性等位变异Ppo-A1b,45.4%的品种携带高PPO活性等位变异Ppo-A1a。携带Ppo-A1b品种的发芽指数平均为44.3%,携带Ppo-A1a品种的发芽指数平均为49.5%,两者差异显着(P<0.05)。但Ppo-D1位点等位变异间发芽指数差异不显着。5.利用轮选13(Ppo-A1a/Ppo-A1a)与抗穗发芽品种济麦20(Ppo-A1b/Ppo-A1b)杂交,构建轮选13×济麦20遗传群体,F2和F2:3代平均发芽指数分别为59.5%和47.0%,变异范围分别18.1%~90.8%和19.1%~79.5%。Ppo-A1b和Ppo-A1a纯合基因型平均穗发芽指数在F2代分别为51.9%和61.1%,在F2:3代分别为43.0%和47.8%。PPO活性和Ppo-A1相对表达量均与发芽指数呈显着正相关,表明Ppo-A1b等位变异的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地用于穗发芽抗性选择。
陈思宇[2](2021)在《安监系统在无人值守高压变电站的方案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主导的特高压电网建设目标的逐步铺开,当下的变电站建设已经由小型低电压变电站逐步转型到大型高电压变电站主导。由于高电压变电站地理位置分散,并且存在跨地区多级调度协调的问题,国内500k V及以上高电压变电站仍然配备了多达数十人的值班团队。本文计划利用图像采集设备、环境探测设备、信息传输设备、中央处理单元设备以及相应的供电及防雷设备进行合理组合和协作设计,实现对站区围墙范围内重要监控点布置,对不同电压等级的户外型电气设备的外部运行状态做到及时观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装设了电气屏柜的工作房间的状况,同时联通站区和集控中心的通信,及时了解铺设电缆的沟道是否进水以及房间内湿度、温度等重要环境参数是否有变,防止站区遭到窃贼侵入并组织各区域(大门、房内、围墙)的子系统联合动作以满足安保要求,实现对空调等设备的远方状态监视和控制,完成对高电压变电站全面监控目标,实现无人值守。本文以乌海乌达北500k V变电站作为试点,通过对相应设备的协作为基础设计了一套造价合理的安监系统,并在该变电站成功应用,成为蒙西地区首个投产的500k V无人值守变电站。本文对现有工业级产品在实现更高要求的智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摄像头的云台控制系统为切入点展开了剖析,并以元器件和逻辑算法为优化方向展开了讨论,为未来进一步提高内蒙古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打下基础,为内蒙古电力集团发展智能电网,贯彻减员增效既定方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诗雯[3](2020)在《旅游学着作Special Interest Tourism in Southeast Asia: Emerging Research and Opportunities (Chapter 2,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黑色旅游是近年来国外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对黑色旅游的意识形态及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构建黑色旅游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形成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等理论基础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鉴于此,本翻译实践报告选择该书Special Tourism in Southeast Asia:Emerging Research and Opportunities(《东南亚地区的特殊兴趣旅游:新兴的调查研究与机遇》)中的第二和第三章进行翻译,有助于为国内黑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旅游方面相关研究人员,旅游爱好者和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一些人员提供学习依据。本实践报告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从旅游学文本中的词义选择、旅游学文本中的分隔结构以及旅游学文本中的语篇衔接的翻译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的撰写,并归纳相应的翻译策略,最后,总结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以及不足。
段珺珺[4](2017)在《横断山区小檗属10种野生植物种子萌发及实生苗培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室内种子萌发实验,首次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小檗属10种野生植物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及其萌发特性。(1)在黑暗、70%湿度的智能人工气候箱中,10℃C/25℃和20℃C/25℃变温条件下,大理小檗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8%、76%,血红小檗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2%、90%;恒温25℃下疣枝小檗和卷叶小檗种子萌发率分别为58%和89%。(2)刺红珠(t=-0.686,P=0.542)、近光滑小檗(t=1.118,P=0.326)、显脉小檗(t=-1.039,P=0.403)、血红小檗(t=1.941,P=0.124)在室温常规贮藏条件和低温密封贮藏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无显着差异。(3)近光滑小檗、卷叶小檗、血红小檗、疣枝小檗种子在沙床上的萌发效果最好,它们的萌发率分别为91.33%、96.00%、96.00%和92%。(4)小檗属10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时滞为7~16d,平均为11.10±3.35d;萌发持续时间为17~58d,平均为36.10±14.57d;萌发率为39%~100%,平均为(81.70±18.28)%。有关研究结果优化了种子发芽技术,为小檗属野生植物种子的育苗工作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方法。首次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对小檗属6种植物实生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泥炭、蛭石、珍珠岩配比为6:3:1的基质适宜大理小檗实生苗的生长;(2)配比为3:6:1的基质适宜血红小檗、疣枝小檗实生苗的生长;(3)配比为4.5:4.5:1的基质适宜近光滑小檗、卷叶小檗、显脉小檗实生苗的生长。首次研究了小檗属植物容器育苗栽培管理技术。(1)播种时种子覆土厚度宜为0.5~1cm;(2)出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浇水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烂根;(3)夏季光照强度大,叶片易干枯发黄,因此要采取一定遮阴措施;(4)当容器苗长至3~4片真叶时便可以移栽至苗圃中,其长势良好,幼苗成活率高;(5)小檗属植物在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叶易感白粉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周1次。首次研究了小檗属9种植物幼苗形态特征及其在物种鉴别中的分类学意义。小檗属9种植物幼苗叶长在种间差异显着(df=8,F=86.685,P<0.05)。幼苗叶长在0.3~5.3cm之间,其中最长为近光滑小檗(平均为3.16±1.06cm),最短为刺红珠(平均为0.91±0.29cm)。小檗属9种植物幼苗叶宽在种间差异显着(df=8,F=87.872,P<0.05)。幼苗叶宽在0.3~5 cm之间,其中最宽为近光滑小檗(平均为2.34±0.72 cm),最窄为血红小檗(平均为0.66±0.16 cm)。小檗属9种植物幼苗叶片长宽比在种间差异显着(df=8,F=62.569,P<0.05)。叶片长宽比在0.6~2.89之间,其中最大为滑叶小檗(平均为2.03±0.37),最小为刺红珠(平均为0.99±0.16)。小檗属9种植物幼苗叶缘刺齿密度在种间差异显着(df=8,F=80.281,P<0.05)。叶缘刺齿密度在1.11~16.67个/cm之间,其中最大为血红小檗(平均为9.22±2.55个/cm),最小为疣枝小檗(平均为3.92±1.33 个/cm)。
吴昊天[5](2017)在《两种岩溶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的生境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狭义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 Hance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中国特有的一小属。根据Weber等学者的经典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现今的广义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 s.l.涵盖了原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细筒苣苔属Lagarosolen、方鼎苣苔属Paralagarosolen、朱红苣苔属Calcareoboea、世纬苣苔属Tengia、长檐苣苔属Dolicholoma,以及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的少数种和原文采苣苔属Wentsaiboea的天等文采苣苔W.tiandengensis等8属,共33种1变种。前人研究发现,华南濒危等级较高的穴居性苦苣苔科植物中以报春苣苔属和石山苣苔属为多,前者引种和迁地保护不存在特别的瓶颈,而后者在引种上却存在障碍,但相关研究报道很少,亟待保护研究。本文以广义石山苣苔属中现存数量及濒危程度皆具有代表性的靖西石山苣苔Petrocodon jingxiensis和陆氏石山苣苔P.lui为研究对象,从原生环境生态因子、种群生态位和种子萌发响应等方面初步研究了目标物种与环境之间、目标物种与伴生物种之间以及种内繁殖的相互关系,旨在揭示两种岩溶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的生境适应性、濒危现状及可能的致濒原因,为该类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科学有效保护和复壮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对靖西石山苣苔和陆氏石山苣苔各自分布的岩溶性环境调查与监测后,得出的结果表明:(1)两处小生境在地理位置以及空间组成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2)环境都具有温度稳定,空气高度湿润(≥80%),洞内、外光照条件差异大,以及土壤呈弱碱性(7.0<pH<8.0)和Ca元素含量高等特点;(3)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均可在小生境不同光照条件下以及土壤贫瘠的环境中生存。2、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在其小生境中各位置均有分布,但分布数量不均衡。种群生态位的研究结果显示:(1)陆氏石山苣苔在小生境中的相对优势度为37.28%,Levins和Hurlbert宽度指数均排第2位,可利用资源较广;与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0.5的有11种。由于对光照和土壤的利用方式不同,陆氏石山苣苔和多枝铁角蕨等优势种虽有较高的重叠值却可以很好地共存。当光照和土壤条件满足时,陆氏石山苣苔与中越秋海棠、显脉楼梯草及毛叶轴脉蕨等较高的生态位导致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更为显着,而陆氏石山苣苔的重要值明显偏低,表明其处于竞争劣势。(2)靖西石山苣苔在小生境中相对优势度为20.50%,Levins和Hurlbert宽度指数均排第16位,在空间上表现为群落主要聚集于资源较为贫瘠的洞内石壁上,对生境资源利用程度一般,与其它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0.5的仅有5种。表明靖西石山苣苔竞争力薄弱,致使与大多数其它物种在空间上产生分离,群落结构趋于稳定。3、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生境中不同位置的土壤基质、pH值以及不同浓度的可溶性钙盐对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陆氏石山苣苔种子存在休眠现象,更适合在原生环境中石壁面附着的土壤基质上萌发;平地面及交界处土壤基质因曾受人为干扰,所以对其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单因素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中性至弱碱性以及高钙、低盐度的环境最适宜陆氏石山苣苔种子打破休眠并使其更好的生长。(2)靖西石山苣苔种子无休眠现象,在小生境下各类型土壤基质中种子均可萌发,但幼苗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平地面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可存活数量低。结合单因素萌发实验中酸性及强碱性环境和具有较高浓度盐环境的萌发结果,说明小生境下靖西石山苣苔的分布不仅受土壤环境的抑制,同时还有环境与生物的共同作用,导致其仅分布于洞穴石壁上。4、综合各项研究结果表明:陆氏石山苣苔对于生境的适应范围较广,对资源条件需求不高,可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但对种间关系的要求十分苛刻,所以弱种间竞争能力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靖西石山苣苔对于环境资源及种间关系都有严苛的要求,所以环境与生物共同作用是其致濒的主要原因。因此,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所处原生生态环境对其种群的生存现状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所以在保护策略上建议对现有种群及其生境实施就地保护,这是目前针对于两种岩溶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最为合理有效的保护手段。
董慧[6](2016)在《山西果园可利用草种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果园生草已成为果园沃土的一项基本措施,但由于缺乏本土适宜草种选择研究,导致生草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北方果园野生杂草的调查,筛选出适宜的本土草种,了解其形态及生理特性,通过引种形成当地的优势草种。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通过对北方果园(晋中、运城、临汾等地)野生杂草的调查,发现分布频率较高的杂草主要有荠菜、狗尾草、蒲公英、灰绿藜、苋菜、马齿苋、打碗花、田旋花、蟋蟀草、马唐、车前、繁缕等。依据与果树争夺地下地上空间筛选出适应的草种有:荠菜、狗尾草、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2.筛选的草种蒲公英、荠菜、马齿苋、狗尾草、紫花地丁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自播繁殖,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主要靠结实率高、出种量高来增加繁殖力,形成杂草群落。关于种子繁殖力的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车前、夏至草、紫花地丁种子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5℃,发芽率达到50%以上,且种子都没有生理休眠期。光照有利于蒲公英、夏至草、紫花地丁种子的萌发。荠菜、马齿苋、狗尾草种子在15-30℃各个温度下基本不发芽,有生理休眠的特性。3.通过对蒲公英、荠菜、马齿苋、狗尾草、紫花地丁草种的生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以上草种根系可分泌导致pH值下降的物质。马齿苋的叶片为肉质,含水量高,储水能力强,地上部积累生物量大,地下部生物量小,根冠比小且其蒸腾耗水率低,水分有效利用率高。表明马齿苋的耐旱性强,保水力强。狗尾草的净光合速率高,根系为须根系,须根数量多,水分利用效率也较强。马齿苋与狗尾草作为果园的夏季草种,生物量大,有利于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荠菜作为果园秋春草类,可延长果园生物覆盖时期。蒲公英与紫花地丁根系发达,分蘖繁殖力强,翌年春天返青早,绿期长,耐阴性强,是果园生草首选的很好的地被植物。4.紫花地丁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绿期长,对地面的覆盖率高,且耐践踏,目前在果园分布还比较少,所以,本文着重研究了紫花地丁的大田播种繁殖及管理、不同生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春季播种紫花地丁,在苗期易受其它杂草影响其生长,所以应加强田间管理。对阴生与阳生生境下的紫花地丁光合特性分析表明,阴生下紫花地丁叶片大,叶绿素含量高,光饱和点(LSP)与光补偿点(LCP)较低,利用弱光能力强。所以其属于适宜果园生草的草种之一。
孔川[7](2016)在《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视野下党务公开研究》文中指出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党务公开所具有的推动党内民主的功能,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党务公开的本质是权力为民所有必然要求的权力公开透明,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力的民主化、公开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党务公开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自觉遵循执政规律执政的理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群众权利意识觉醒的主动回应,是中国共产党对网络时代复杂多变的执政环境挑战的主动应对。自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党务公开到现在,经过政界、学界和各级党组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党务公开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如何深化党务公开的理论研究,发掘党务公开的历史资源,梳理党务公开的逻辑历程,发挥党务公开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是进一步深化党务公开研究的关切点。党务公开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综合体,党务公开既需要严谨规范的理论研究,也需要积极主动的实践探索。党务公开的理论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充分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党务公开的实践探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理论,充分体现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功能。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本论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和六个章节。在理论部分,梳理党务公开的研究现状,界定党务公开的概念内涵,总结提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渊源,阐述党务公开权力公开透明的本质;在实践部分,探寻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的历史,构建推进党务公开长效机制建设的制度路径。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党务公开的概念界定。从现阶段学界对党务公开内涵的认识为研究起点,分析“党务”的内涵与“公开”的实质,从而合理界定党务公开的内涵。以党务公开的主体、对象和内容三方面的核心要素为研究视角,深化对党务公开的认识。第三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务公开思想。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党务公开思想,也包括列宁在领导苏联共产党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党务公开思想。第四章研究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与权力的公开透明,着重突出党务公开的学理依据,体现党务公开的实质就是权力的公开透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体现了权力的人民性和公共性,由此决定了权力公开透明的必然性。党务公开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及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力人民性和公共性的必然要求。第五章阐述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按照革命时期、建国前后和中共十六大后的三个阶段,以每个阶段具有标志性的会议、活动等作为研究切入点,梳理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的探索历程。第六章是构建党务公开长效机制的路径研究。我们要借鉴国外政党党务公开中的有益经验,正确处理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关系,正确处理党务公开与依法保密的关系,走出党务公开的认识误区。构建党务公开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建设不是简单的制定制度规范,而是从党务公开制度意识、制度文本和制度机制三个方面着手,以党务公开制度建设的整体合力,促进党务公开长效机制的形成。
曾彦军[8](2010)在《干旱荒漠区几种优势植物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植被退化、物种濒危形势严重。植被恢复、植物保护已成为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工作。西北干旱荒漠区拥有许多天然旱生植物,大多具有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其中包括特殊的种子萌发特性以及幼苗存活对策。深入研究这类植物种子萌发生态,对深刻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机理具有科学意义。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西伯利亚白刺(N. sibirica Pall)、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 )、匍根骆驼蓬(P. nigellastrum Bunge)、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 Moq.)均是西北干旱荒漠区优势种植物。几种植物在栖息地偏好上和地理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因此设想,通过综合比较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有望归纳出植物种子萌发适应干旱环境的基本特性。白刺属植物种子萌发困难,给利用该属植物造成很大不便。研究该属植物种子的休眠特性、破除方法、生活力测定方法和程序无疑也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以采集于阿拉善高原荒漠的上述几种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比较种子萌发对温度、水分、盐分胁迫的响应特征,两种白刺种子休眠对预先冷冻、预先干热、硝酸钾(KN03)、赤霉素(GA3)、浸种、硫酸处理等6方法共23种处理的响应,以及2种种胚暴露方法的四唑染色效果,旨在验证上述设想、确定白刺属种子休眠类型、研发白刺种子休眠破除和生活力四唑测定的适宜方法。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或结论:(1)适应阿拉善高原干旱荒漠自然环境的种子萌发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种子具有休眠特性;限制水分条件下萌发缓慢、萌发率低;变温和高温条件下发芽率高。(2)种子萌发适宜温度唐古特白刺和匍根骆驼蓬均为25/35℃变温,西伯利亚白刺25-30℃恒温和20/30℃变温,骆驼蓬为15/25℃、20/30℃、25/35℃变温,沙蓬为20/30℃变温。三次方程曲线模型较二次方程曲线模型和直线模型能更好拟合种子萌发率与干旱和盐分条件的关系。(3)水分限制条件对参试所有植物种子萌发均产生抑制作用。种子萌发的最低水分渗透势胁迫(PEG溶液模拟)阈值:唐古特白刺为-0.9 MPa,西伯利亚白刺为-1.5 MPa,骆驼蓬为-0.6--1.21MPa,匍根骆驼蓬为-0.9--1.5 MPa。(4)轻度盐分条件(-0.3 MPa, NaCI溶液模拟)对西伯利亚白刺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4种植物均产生抑制作用。种子萌发的最低盐分渗透势胁迫阈值:唐古特白刺为-1.2 MPa;西伯利亚白刺为-1.8 MPa;骆驼蓬为-0.9 MPa;匍根骆驼蓬为-1.5 MPa。(5)浸种是破除两种白刺属种子休眠的适宜方法。两种白刺种子的休眠属生理休眠类型,休眠程度唐古特白刺比西伯利亚白刺为重。(6)从核果钝端起约1/3种子长的位置处横切,于蒸馏水中浸泡4 h取出胚,是实现用四唑染色法测定白刺种子生活力的适宜预处理方法。
成广雷[9](2009)在《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种子作为人类主要的生活资料和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子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农业发生之初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种子的汰劣选优、检验、加工、贮藏等的实践,但作为一门科学被系统研究还时间很短,只不过刚刚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在19世纪中叶以后,种子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本论文以种子科学研究内容为主线,通过收集、整理文献,明确断代依据,按照历史时序,对国内外古代、近代、现代种子科学的发展背景、重要事件、标志性人物等进行记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种子检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对国内外种子科学的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利用国内外三个文献数据库,对1950年至今的种子科学文献进行了检索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论文研究结果对我国种子科学与产业的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自己的断代依据,梳理出了种子科学确立和发展的背景、标志性人物及里程碑事件。在本研究中,将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公元1869年之前为古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知识主要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积累和肉眼观察得出,还没有人专门从种子角度进行有目的实验研究,这一阶段为经验种子科学发展阶段。从1869年建立专业种子实验室至1980年为近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研究有着明确的实验目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显微镜等试验工具、物理和化学技术、动力机械等开始应用于种子科技,种子生物学研究向细胞水平微观层次和生理生化方向发展,该阶段是实验室(经典)种子科学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为现代,该阶段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物理、化学和其他边缘学科的渗透,为种子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现代种子科学研究有趋向多元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这一阶段为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应用阶段。2.通过对国内外三大数据库检索,对1950年至2009年种子科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了该阶段有关国家对种子科学的贡献,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得知,该阶段美国对种子科学发展的整体贡献最大,发表文献数比第2位的英国高出2倍多。中国排在日本之后居第4位,其后是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在1950年以后种子科学研究一直居领先位置,上世纪80年代后占绝对优势地位。中国在1985年以前一直处于最落后地位,至1999年首次超越丹麦后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有关种子科学的文献发表数量更是直线上升,2005年至今飞速超越德国、日本、英国居世界第2位。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献数已与美国2004年发表数量相当。3.讨论了种子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科研队伍不稳定、学科影响力小、没有真正的建立种子工程学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该学科的发展建议。主要观点有:一是种子科学需要连续性、深入性研究,呼唤终身种子科学家;二是种子科学与遗传育种学科分离后其影响力较小,需要建立学科组织,加强学科宣传、公关力度;三是种子科学作为应用性学科不能只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要加快与信息、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建立真正的种子工程学科。4.对国内外种子产业的种子市场容量、种子出口情况及世界规模企业发展情况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比较分析,明确了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在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中,通过对1989—2004年各大作物主产省区审定品种及2004—2007年的主要作物品种推广面积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对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进行了评价。
李娜[10](2008)在《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结构及贮藏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繁多,且研究较农作物起步晚,特别是在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尤贮藏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很多品种的研究仍属空白。药用植物种子是中药材生产的基础,其特性决定着下一代的性状,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因此开展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贮藏特性方面的研究,对于提高和稳定中药材的质量,筛选优良种质资源及长期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萌发以及贮藏等方面对几种药用植物种子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药用植物种子的相关研究以及药用植物种子的保存提供依据。本论文共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贮藏的研究概况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种子由于遗传、生境等原因会出现千差万别的形态,一些特殊的结构又会造成不同的休眠类型,萌发特性多种多样,寿命也有长有短,掌握这些生物学特性是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中长期保存的基础环节。种子贮藏的任务是采用合理的贮藏设备和先进科学的贮藏技术,人为的控制贮藏条件,使种子劣变降低到最低限度,最有效的保持种子发芽力和活力从而确保种子的播种价值。药用植物种子的中长期保存是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特别是濒危珍稀品种资源得以保存和延续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但是至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整,这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懈努力和钻研。在了解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种子最为适宜的贮藏方式,对长期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特别是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障国家的生物资源安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章: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结构的特征研究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与药用植物的种类有很大关系,是进行药用植物鉴别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其形态结构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分析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贮藏特性,考察其相互关系。本文通过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纹理、种脐等特征及位置,总结了金莲花、冬凌草、黄芩、荆芥、蒙古黄芪、膜荚黄芪、栀子和厚朴等8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鉴别要点。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考察了种皮纹饰及种脐的形态特点,能客观准确的反映种子的形态学特征。同时,文中初步探讨了种子形态及贮藏特性之间的关系,对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第三章: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本章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本部分对金莲花、牛膝、黄芩、冬凌草和荆芥等5种药用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温度对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不同产地间种子萌发特性的比较以及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等方面,为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筛选最佳萌发方法提供依据。第二部分为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的研究:这一部分选取了金莲花、冬凌草、荆芥和蒙古黄芪等4种药用植物种子为对象,研究了四种不同温度的贮藏条件对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率、种子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并初步对不同含水量对种子贮藏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药用植物种子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结果:1、对金莲花、冬凌草、荆芥、蒙古黄芪等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萌发、休眠以及贮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金莲花、冬凌草、荆芥和蒙古黄芪在贮藏特性研究方面尚属空白。2、首次对金莲花、牛膝、冬凌草、荆芥、栀子、厚朴和杜仲的种子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总结出这些品种的基本鉴别要点,为其形态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还对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特征与萌发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3、通过实验,得出了快速解除金莲花种子休眠特性的方法,与已报道的方法比较,处理方法简单且大大缩短了时间,为金莲花的栽培提供了方法依据;另外,本论文总结出冬凌草、蒙古黄芪等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为中药材的生产提供了参考;并首次探讨了PEG模拟干旱条件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为选择优良抗旱品种提供了依据。
二、发展无休眠养蝎的技术要点与注意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无休眠养蝎的技术要点与注意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抗穗发芽基因功能标记的评价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穗发芽表型鉴定方法 |
1.1.1 籽粒发芽鉴定法 |
1.1.2 整穗发芽鉴定法 |
1.2 小麦穗发芽影响因素 |
1.2.1 籽粒休眠特性 |
1.2.2 穗部结构 |
1.2.3 环境因素 |
1.2.4 α-淀粉酶活性 |
1.2.5 多酚氧化酶活性 |
1.3 已发掘的小麦穗发芽抗性位点 |
1.4 小麦主要抗穗发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 |
1.4.1 Ta Sdr基因 |
1.4.2 Ta MFT-3A基因 |
1.4.3 Ta DFR基因 |
1.4.4 Tamyb10 基因 |
1.4.5 Ta Vp1 基因 |
1.4.6 Ta MKK3-A基因 |
1.4.7 Ta GASR34 基因 |
1.5 小麦穗发芽主要抗源 |
1.6 小麦抗穗发芽分子育种 |
1.6.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6.2 转基因育种 |
1.6.3 抗穗发芽基因编辑育种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育成品种穗发芽评价及抗性基因效应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材料种植 |
2.1.3 穗发芽抗性表型评价 |
2.1.4 功能标记检测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我国黄淮冬麦区等主要麦区育成品种穗发芽表型分析 |
2.2.2 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不同等位变异频率分布 |
2.2.3 不同等位变异对穗发芽抗性的影响 |
2.2.4 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穗发芽抗性影响 |
2.2.5 Ta MFT-3A基因单倍型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利用几个主要等位变异提高品种穗发芽抗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材料种植 |
3.1.3 穗发芽抗性表型评价 |
3.1.4 分子标记检测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群体表型分析 |
3.2.2 轮选13×百农3217群体TaPHS1-222和TaSdr-2B位点不同等位变异穗发芽抗性效应分析 |
3.2.3 轮选13×丰产3号群体TaPHS1-222、TaSdr-2B和TaVp1-B位点不同等位变异穗发芽抗性效应分析 |
3.2.4 穗发芽抗性与供体亲本抗性相当的后代基因型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PPO基因PPO-A1和PPO-D1 与穗发芽抗性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材料种植 |
4.1.3 穗发芽抗性表型评价 |
4.1.4 PPO活性基因不同等位变异分子检测 |
4.1.5 RNA提取及q RT-PCR分析 |
4.1.6 多酚氧化酶活性检测 |
4.1.7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穗发芽抗性表型分析 |
4.2.2 Ppo-A1和Ppo-D1 位点不同等位变异检测 |
4.2.3 Ppo-A1和Ppo-D1 位点不同等位变异与穗发芽抗性关系 |
4.2.4 Ppo-A1和Ppo-D1 位点不同等位变异组合与穗发芽抗性关系 |
4.2.5 轮选13× 济麦20 遗传群体Ppo-A1 位点不同等位变异间穗发芽抗性比较 |
4.2.6 不同基因组合及基因型Ppo-A1和Ppo-D1 基因表达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安监系统在无人值守高压变电站的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结构 |
2.3 系统设计要求 |
2.3.1 主要设计要点 |
2.3.2 必须系统功能要求 |
2.3.3 可扩展系统功能要求 |
2.4 系统设备选型 |
2.4.1 系统适配 |
2.4.2 设备选型 |
2.4.3 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及接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乌达北500KV变电站设计纲要 |
3.2 设计标准及依据 |
3.2.1 国家标准 |
3.2.2 行业规范 |
3.2.3 专业配合 |
3.2.4 厂家资料 |
3.3 设计图解 |
3.3.1 安防系统接线图 |
3.3.2 安防系统监控点布置 |
3.3.3 安防系统缆线布置 |
3.4 设计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台系统的优化可行性探讨 |
4.1 概述 |
4.2 系统优化 |
4.2.1 当前系统智能化的不足 |
4.2.2 元器件优化 |
4.2.3 算法优化与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图纸目录 |
附录2 施工图说明 |
附录3 通用工艺在安监系统中的要求 |
附录4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示意 |
附录5 安全防范遥视系统屏屏面布置示意 |
附录6 室外安防遥视系统设备及缆线平面布置 |
附录7 主建筑安防遥视系统设备及缆线平面布置 |
附录8 500KV保护小室安防遥视系统设备及缆线平面布置 |
附录9 主变无功及220KV保护小室安防遥视系统设备及缆线平面布置 |
附录10 核心设备在安监系统中的参数 |
附录11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监视点设备分配表 |
附录12 电缆清册(一) |
附录13 电缆清册(二) |
附录14 电缆清册(三) |
附录15 电缆清册(四) |
附录16 设备材料表 |
致谢 |
(3)旅游学着作Special Interest Tourism in Southeast Asia: Emerging Research and Opportunities (Chapter 2,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分析 |
二、原文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评述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旅游学文本中的一词多义 |
一、词义引申 |
二、适应性转换 |
三、具体译法 |
第二节 旅游学文本中句式的翻译 |
一、分隔结构的翻译 |
二、循环套用定语从句的翻译 |
第三节 旅游学文本中的语法衔接 |
一、分句指示照应的翻译 |
二、分句比较照应的翻译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报告总结 |
第二节 翻译实践过程感悟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及译文 |
附录2 :平行文本 |
附录3 :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4)横断山区小檗属10种野生植物种子萌发及实生苗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种子萌发特性研究进展 |
1.1.1 种子萌发条件及过程 |
1.1.2 种子贮藏的研究进展 |
1.1.3 种子休眠及解除方法研究 |
1.2 幼苗生长规律及形态研究进展 |
1.3 育苗基质研究进展 |
1.4 小檗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4.1 小檗属植物的分布及物种多样性 |
1.4.2 小檗属植物的形态特征 |
1.4.3 小檗属植物的生态习性 |
1.4.4 小檗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 |
1.4.5 小檗属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 |
1.5 小檗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1.5.1 园林观赏价值 |
1.5.2 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作用 |
1.5.3 药用资源研究 |
1.5.4 食用资源研究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小檗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来源 |
2.1.2 研究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种子形态特征及百粒重 |
2.2.2 种子的吸水特性 |
2.2.3 种子适宜萌发条件研究 |
2.2.4 小檗属10种植物种子萌发情况 |
2.2.5 种子休眠特性 |
第三章 小檗属植物实生苗培育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地 |
3.1.3 研究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基质对大理小檗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基质对近光滑小檗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基质对卷叶小檗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
3.2.4 不同基质对显脉小檗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
3.2.5 不同基质对血红小檗生长实生苗的影响 |
3.2.6 不同基质对疣枝小檗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
3.2.7 苗期管理技术 |
3.2.8 露地定植生长情况 |
第四章 小檗属植物幼苗形态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来源 |
4.1.2 试验地 |
4.1.3 研究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檗属不同种植物幼苗形态特征比较 |
4.2.2 小檗属9种植物幼苗形态特征描述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小檗属植物种子适宜萌发条件 |
5.2 小檗属植物实生苗培育技术 |
5.3 小檗属植物幼苗形态 |
5.4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两种岩溶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的生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岩溶穴居性极小种群野生石山苣苔属植物研究综述 |
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与广西岩溶洞穴植物研究 |
2 苦苣苔科及广西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 |
3 相关研究领域 |
3.1 岩溶洞穴生境研究 |
3.2 种群生态位研究 |
3.3 濒危植物种子萌发研究 |
4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4.1 研究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两种岩溶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的生境调查与分析 |
1 研究地点及其自然概况 |
1.1 陆氏石山苣苔研究地点及其自然概况 |
1.2 靖西石山苣苔研究地点及其自然概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目标物种小生境的环境指标监测 |
2.2 目标物种小生境土壤基质的取样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小生境指标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 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小生境中土壤基质化学性质分析 |
4 讨论 |
4.1 陆氏石山苣苔模式产地洞穴小生境 |
4.2 靖西石山苣苔模式产地洞穴小生境 |
5 结语 |
第三章 两种岩溶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的种群生态位研究 |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
1.1 样方的选择与调查 |
1.2 生态位测度与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陆氏石山苣苔种群生态位 |
2.2 靖西石山苣苔种群生态位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两种岩溶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种子的生理生态初步研究30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基质对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
2.2 单因素胁迫对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土壤基质对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
3.2 p H对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
3.3 钙盐对两种石山苣苔属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五章 两种岩溶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的濒危机制及其保护策略的初步探讨 |
1 两种岩溶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濒危现状及致濒原因分析 |
1.1 陆氏石山苣苔濒危现状及致濒原因分析 |
1.2 靖西石山苣苔濒危现状及致濒原因分析 |
2 保护策略的初步探究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6)山西果园可利用草种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1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
1.1 果园生草的涵义及意义 |
1.2 果园生草的作用 |
1.2.1 改善果园土壤环境 |
1.2.2 改善果树生长环境 |
1.2.3 提高果园效益,降低管理成本 |
2 果园生草草种选择及其栽培 |
2.1 果园生草方式及草种选择原则 |
2.2 果园生草栽培管理技术 |
2.2.1 整地施肥 |
2.2.2 播种技术 |
2.2.3 水肥管理技术 |
2.2.4 刈割 |
3 国内外果园生草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3.1 国外果园生草的研究动态 |
3.2 我国果园生草的研究动态 |
3.2.1 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进展 |
3.2.2 我国果园生草技术的发展趋势 |
3.2.3 我国果园生草栽培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
4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北方果园自然生草的草种调查 |
1.1 调查地点、时间、内容 |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1.2.1 北方果园杂草的分类、种类及物候期观察 |
1.3 小结 |
第二章 北方果园适宜杂草的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形态特征 |
2.3.2 不同温度对野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3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果园适宜草种的形态及生理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适宜杂草形态指标的测定 |
3.4.2 适宜杂草根冠鲜重、根冠比的测定 |
3.4.3 适宜杂草根系活力及其分泌物特性分析 |
3.4.4 叶片气孔的测定 |
3.4.5 光合日变化与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4.6 蒸腾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
3.4.7 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测定 |
3.5 小结 |
第四章 紫花地丁大田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管理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紫花地丁的生育期观测 |
4.4.2 大田管理对紫花地丁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3 不同时期的紫花地丁根系生长特性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生境下紫花地丁的光合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生境下的光合参数分析 |
5.4.2 不同生境下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5.4.3 不同生境下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的日变化 |
5.4.4 不同生境下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北方果园适宜的杂草的种类 |
6.2 北方果园适宜杂草的种子繁殖力研究 |
6.3 适宜杂草的生物量及耗水性 |
6.4 紫花地丁作为适宜草种的利用前景分析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视野下党务公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党务公开的概念界定 |
第一节 党务公开的内涵 |
一、党务公开内涵的认识分歧 |
二、党务公开中“党务”的内涵 |
三、党务公开中“公开”的实质 |
第二节 党务公开的核心要素 |
一、党务公开的主体 |
二、党务公开的对象 |
三、党务公开的内容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务公开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务公开思想 |
一、民主公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属性 |
二、党员代表大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体现 |
三、党内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党内和谐的关键 |
第二节 列宁的党务公开思想 |
一、实行党员代表大会年会制和工作报告制 |
二、鼓励党员群众参与、监督党内事务 |
三、开展党内自由、同志式的批评讨论 |
四、发挥党的报纸等宣传媒体的作用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与权力的公开透明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
一、权力来源于人民 |
二、权力服务于人民 |
三、权力必须接受监督 |
第二节 权力的公开透明 |
一、权力公开透明的必然性 |
二、权力公开透明的内容 |
三、权力公开透明的意义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力及其公共性 |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力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力的公共性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革命时期党务公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第二节 建国前后党务公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第三节 中共十六大以后党务公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第四节 党务公开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党务公开的理念认识问题 |
二、党务公开的体制机制问题 |
三、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问题 |
第六章 构建党务公开长效机制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借鉴国外政党党务公开的经验与做法 |
一、国外政党党务公开的时代背景 |
二、国外政党党务公开的基本做法 |
第二节 正确理解党务公开的两对关系 |
一、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关系 |
二、党务公开和依法保密的关系 |
第三节 加强党务公开的制度建设 |
一、强化党务公开的制度意识建设 |
二、完善党务公开的制度文本建设 |
三、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机制建设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8)干旱荒漠区几种优势植物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 |
第一节 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进展 |
2.1.1 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内容及意义 |
2.1.2 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生态因子 |
2.1.3 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及展望 |
第二节 种子休眠生态学研究进展 |
2.2.1 种子休眠的生态学意义与研究内容 |
2.2.2 种子休眠类型、原因及破除 |
2.2.3 种子休眠生态学研究及展望 |
第三节 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与原理概述 |
2.3.1 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与原理 |
2.3.2 种子生活力四唑测定程序 |
2.3.3 四唑测定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白刺属等几种荒漠植物概述及研究进展 |
2.4.1 白刺属植物概述 |
2.4.1.1 白刺属植物种及其地理分布 |
2.4.1.2 白刺属研究进展 |
2.4.1.3 白刺属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2 骆驼蓬属植物概述 |
2.4.2.1 骆驼蓬属植物种及地理分布 |
2.4.2.2 骆驼蓬属植物研究进展 |
2.4.2.3 驼蓬属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3 沙蓬属植物概述 |
2.4.3.1 沙蓬属的分布 |
2.4.3.2 沙蓬研究进展 |
2.4.3.3 沙蓬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本研究的重点、目的与意义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供试材料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四章 几种干旱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 |
第一节 几种干旱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
4.1.1 引言 |
4.1.2 材料与方法 |
4.1.2.1 材料 |
4.1.2.2 研究方法 |
4.1.3 结果 |
4.1.3.1 两种白刺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
4.1.3.2 两种骆驼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温度的响应 |
4.1.3.3 沙蓬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
4.1.4 讨论 |
第二节 几种干旱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1 引言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2.1 材料 |
4.2.2.2 研究方法 |
4.2.3 结果 |
4.2.3.1 两种白刺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3.2 两种骆驼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3.3 沙蓬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4 讨论 |
第三节 几种干旱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盐分胁迫的响应 |
4.3.1 引言 |
4.3.2 材料与方法 |
4.3.2.1 材料 |
4.3.2.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 |
4.3.3.1 两种白刺种子萌发对盐分胁迫的响应 |
4.3.3.2 两种骆驼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分胁迫的响应 |
4.3.4 讨论 |
第四节 种子萌发对干旱、盐分胁迫的响应模型 |
4.4.1 引言 |
4.4.2 研究方法 |
4.4.3 结果 |
4.4.3.1 种子萌发率与干旱条件的关系模型及其拟合优度 |
4.4.3.2 种子萌发率与盐分条件关系模型及其拟合优度 |
4.4.4 讨论 |
第五章 两种白刺种子的休眠特性及破除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研究方法 |
5.2.2.1 种子吸水试验 |
5.2.2.2 休眠破除处理 |
5.2.2.3 萌发试验 |
5.3 结果 |
5.3.1 种子萌发吸水量 |
5.3.2 两种子萌发对预冷、预热、KNO_3或GA_3处理的响应 |
5.3.3 种子萌发对浸种的响应 |
5.3.4 唐古特白刺种子萌发对硫酸处理的响应 |
5.4 讨论 |
5.4.1 白刺种子休眠破除的有效方法 |
5.4.2 白刺种子的休眠类型 |
5.4.3 小结 |
第六章 白刺种子生活力四唑染色测定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研究方法 |
6.2.2.1 染色前种子预处理与准备 |
6.2.2.2 四唑染色与鉴定 |
6.2.2.3 萌发试验 |
6.3 结果 |
6.3.1 适宜的预湿处理时间 |
6.3.2 染色效果与生活力评价 |
6.3.3 种子萌发率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白刺种子生活力四唑染色测定的适宜方法 |
6.4.2 白刺种子生活力四唑测定程序 |
第七章 总体讨论与结论 |
7.1 干旱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生态适应性特征及其涵义 |
7.2 两种白刺种子休眠破除的适宜方法及休眠类型 |
7.3 白刺种子生活力的四唑测定方法 |
7.4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与科研 |
1. 发表论文 |
2. 出版论着 |
3. 主持与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件 |
(9)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种子科学史研究进展 |
2.1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现状 |
2.2 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3.2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中阶段的划分 |
3.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 中国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1 中国古代种子形态生物学的发展 |
1.1.1 种子形态学的早期记载和发展 |
1.1.2 中国古代植物生殖器官的名称及描述 |
1.2 中国古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
1.2.1 中国古代对种子发育的整体认识 |
1.2.2 古人对水、肥及其他农艺措施影响种子形成发育的认识 |
1.2.2.1 对水分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
1.2.2.2 对肥料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
1.2.2.3 对中耕除草、压蔓影响种子发育的认识 |
1.2.3 对物理方法控制开花结实的认识 |
1.2.4 对种子败育现象发现及防治的认识 |
1.2.5 对种子成熟及后熟的认识 |
1.2.5.1 对适时收获的认识 |
1.2.5.2 对种子后熟和休眠现象的认识 |
1.3 中国古代种子生理生态学的发展 |
1.3.1 古代对生态环境影响种子生产的整体认识 |
1.3.2 对节气、物候影响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3 对水分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
1.3.4 对光照、温度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5 对土壤、肥料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
1.3.6 对其他生态因素影响种子安全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7 对有关农艺措施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
1.3.8 对播深、镇压影响种子萌发生长的认识 |
1.3.9 对播量、密度及其种群分布影响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的认识 |
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1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奠基 |
2.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3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及评述 |
3. 中国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发育的研究及进展 |
3.2 现代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
3.3 现代种子劣变及寿命的研究进展 |
3.4 现代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国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 国外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1 国外古代的种子科技知识及早期文献 |
1.2 国外古代对种子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及认识 |
1.2.1 对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认识 |
1.2.2 对果皮和种皮的认识 |
1.2.3 对种子传播的认识 |
1.2.4 对土壤、水分、温度、气候等生态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
1.2.5 对种子寿命、种子休眠及后熟作用的认识 |
1.2.6 对生态环境影响豆类硬实的认识 |
1.2.7 对种子群体效应的认识 |
1.2.8 对种子发育的认识 |
2.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确立及发展 |
2.1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萌芽及奠基 |
2.2 近代种子生物学建立及其标志 |
2.3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3.1 近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
2.3.2 近代种子解剖学、种子形态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发展 |
2.3.3 近代种子发芽生理的发展 |
2.3.4 近代种子寿命的研究及发展 |
2.3.5 近代种子休眠研究及发展 |
2.3.6 近代种子活力研究及发展 |
3. 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
3.2 现代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
3.3 现代种子寿命、劣变研究进展 |
3.4 现代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
1. 中国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1.1 中国古代的种子收获及加工工具 |
1.2 中国古代的种子处理技术 |
1.2.1 古人应用物理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
1.2.1.1 光、热处理技术 |
1.2.1.2 温、湿处理技术 |
1.2.1.3 种子层积处理技术 |
1.2.1.4 硬实种子处理技术 |
1.2.2 古人应用化学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
1.2.2.1 药、肥处理技术 |
1.2.2.2 包衣处理技术 |
1.3 中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方法及贮藏生理知识 |
1.3.1 我国古代对种子贮藏生理的认识 |
1.3.2 我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技术和方法 |
2.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2.1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引进和发展 |
2.2 中国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2.3 中国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 中国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加工设备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3.2.1 化学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2 物理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3 生物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3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3.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3.3.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
第二节:国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历史 |
1. 国外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
2.1 产业革命及种子产业发展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化 |
2.2 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2.3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2.3.1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
2.3.2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2.3.1.1 近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2.3.1.2 近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
3.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1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 |
3.1.1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
3.1.1.1 “知识爆炸时代”与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
3.1.1.2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及特点 |
3.1.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3.1.2.1 化学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1.2.2 物理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1.2.3 生物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3.2.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方法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 |
1. 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 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检验机构及规程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1 电泳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3.2.2 免疫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
3.3.4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二节 国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1. 国外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近代种子检验机构的创立及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2.1 近代种子检验室、检验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2.1.1 世界第一所种子检验实验室的出现 |
2.1.2 种子检验室及种子检验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
2.1.3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性质及其业务 |
2.2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
2.2.1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创立的背景 |
2.2.2 近代种子规程及标准方法的发展 |
2.2.3 近代种子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
2.3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2.3.1 免疫检测技术在种子纯度及健康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2.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2.3.3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上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五章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4.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横向比较 |
5.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 |
第二节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第三节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第四节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文献计量比较分析 |
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内容整体比较及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
1.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有关内容比较 |
1.2 国内外种子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
1.3 有关各国种子科学贡献比较及发展分析 |
1.4 各国种子科学研究内容及整体贡献分析比较 |
2.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2.1 有关国家种子萌发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2 有关国家种子休眠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3 有关国家种子寿命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4 有关国家种子活力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3.1 有关国家种子加工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2 有关国家种子处理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3 有关国家种子包衣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4 有关国家种子贮藏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4.1 有关国家种子检验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2 有关国家种子纯度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3 有关国家品种鉴定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第六章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
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发展 |
1.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 |
1.2 品种审定机构的建立及发展 |
2.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 |
2.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 |
2.1.1 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种子自给阶段(1957 年以前) |
2.1.2 计划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形成阶段(1957—1980 年) |
2.1.3 双轨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1980—2000 年) |
2.1.4 市场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2001 年以后) |
3. 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 |
3.1 主要作物主产省区品种审定情况计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1.1 各主产省区水稻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2 各主产省区小麦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3 各主产省区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4 各主产省区棉花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2 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1 水稻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2 小麦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3 玉米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4 棉花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4. 中国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评价 |
4.1 主要作物主产省份品种审定及育成单位构成 |
4.2 有关省区育种科研实力、育成单位构成及品种贡献 |
第二节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 |
1. 国外种子管理及立法的发展 |
1.1 国外种子管理立法 |
1.2 发达国家的种子管理体制及其模式 |
2.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 |
2.1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例) |
2.2 国际种子贸易及企业发展 |
2.2.1 各国种子市场容量 |
2.2.2 世界种子贸易的发展 |
2.2.3 世界规模种子企业的发展 |
2.2.3.1 世界种业巨头的兼并重组 |
2.2.3.2 世界种业十强变化及发展 |
2.2.3.3 种子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
3.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比较分析 |
3.1 国内外主要种子市场容量及比较 |
3.2 全球种子贸易的发展及比较 |
3.3 国内外种子规模企业发展与比较 |
3.4 国内外新品种保护力度比较 |
3.5 国内外种业科技投入方式和力度比较 |
第七章 结论、讨论 |
1. 讨论 |
2. 结论 |
2.1 梳理出了种子科学发展的断代依据及阶段特点 |
2.1.1 古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1.2 近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1.3 现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2 对国内外种子科学及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及评价比较 |
2.2.1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评价与比较 |
2.2.2 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评价与比较 |
3.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结构及贮藏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及其贮藏特性的研究概况 |
1 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1 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的研究 |
1.2 药用植物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
1.3 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
2 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 |
2.1 药用植物种子低温贮藏的研究 |
2.2 药用植物种子超干贮藏的研究 |
3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第二章 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结构的研究 |
1 仪器 |
2 观察方法 |
2.1 显微观察 |
2.2 电镜扫描观察 |
2.3 石蜡切片观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莲花种子的形态结构 |
3.2 牛膝种子的形态结构 |
3.3 黄芩种子的形态结构 |
3.4 冬凌草种子的形态结构 |
3.5 荆芥种子的形态结构 |
3.6 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种子的形态结构 |
3.7 栀子种子的形态结构 |
3.8 厚朴种子的形态结构 |
4 讨论 |
第三章 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 |
1 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的研究 |
1.1 金莲花种子萌发的研究 |
1.2 牛膝种子萌发的研究 |
1.3 黄芩种子萌发的研究 |
1.4 荆芥种子萌发的研究 |
1.5 冬凌草种子萌发的研究 |
1.6 讨论 |
2 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的研究 |
2.1 金莲花种子贮藏的研究 |
2.2 冬凌草种子贮藏的研究 |
2.3 荆芥种子贮藏的研究 |
2.4 蒙古黄芪种子贮藏的研究 |
2.5 牛膝种子贮藏的研究 |
2.6 膜荚黄芪种子贮藏的研究 |
2.7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发展无休眠养蝎的技术要点与注意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抗穗发芽基因功能标记的评价与利用[D]. 黄义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安监系统在无人值守高压变电站的方案设计[D]. 陈思宇.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旅游学着作Special Interest Tourism in Southeast Asia: Emerging Research and Opportunities (Chapter 2,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诗雯.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横断山区小檗属10种野生植物种子萌发及实生苗培育技术研究[D]. 段珺珺.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两种岩溶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的生境适应性研究[D]. 吴昊天.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2)
- [6]山西果园可利用草种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D]. 董慧.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5)
- [7]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视野下党务公开研究[D]. 孔川. 苏州大学, 2016(08)
- [8]干旱荒漠区几种优势植物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D]. 曾彦军. 兰州大学, 2010(10)
- [9]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成广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6)
- [10]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结构及贮藏特性的研究[D]. 李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