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轻学生有一颗明亮的心

让年轻学生有一颗明亮的心

一、让青年学生拥有明亮的心空(论文文献综述)

邓昕洋[1](2021)在《新生代作家笔下的都市青年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李阳[3](2019)在《禅风西渐:禅宗美学对美国战后艺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版图呈现出崭新的格局,美国纽约取代了法国巴黎成为新的世界艺术中心。在美国战后艺术领域,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新媒体艺术等前卫艺术样态层出不穷,在光怪陆离的艺术表象之下,潜藏着西方社会深刻的文化反思,面对战后日益显现的西方理性主义流弊,西方人开始在他者思想中寻求救赎,也将目光对准了以东方文明为代表的异质文化。禅宗美学即是其中颇受美国艺术家欢迎的东方思想,对于美国战后艺术而言,禅宗物我合一、身心一如、圆融无碍、自由空灵的审美境界为艺术创作拓宽了表现空间与语言形式,也为艺术理论建构提供了新路径。异质文化间的互动交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思想语境,禅宗美学对美国战后艺术的影响也不例外。禅宗正式传入美国可以追溯到18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将东方禅学带入西方视野。然而,二十世纪中叶之前,禅宗在美国可谓应之者寥寥,这种境况在战后50年代以“禅宗热”的爆发为契机发生了逆转,禅宗热波及到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不同阶层,文化精英亦或普通民众均被来自东方的禅学之风席卷,美国东西海岸各类禅修中心林立,参禅人数急剧增加。应该指出的是,这场骤然兴起的禅宗热潮根植于西方哲学“东方转向”的思想语境。二战之后,随着西方理性主义流弊日益凸显,批判理性主义的呼声日益强烈,最终引发了二十世纪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在这种强烈的反思与批判中,西方文明需要借助异域文化来进行自我疗救,可以说,对禅宗的热烈追捧即是基于自我疗救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从思想根基上来说,对禅宗思想的接纳乃是被理性主义长期遮蔽的西方非理性主义传统的一次钩沉。以爱默生、梭罗为代表的超验主义是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在美国的理论体现,超验主义对直觉的肯定与人性的高扬与禅宗超脱自由的人生境界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基督教神秘主义对神秘直觉体验的强调也与禅宗有相通之处,以上二者均为禅宗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提供了思想基础。作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宗教思想,禅宗是在不同文化间的思想旅行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禅的文化旅行主要经历了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中国传入日本等亚洲国家、再由日本传到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过程。禅在印度佛教的语意里特指禅定,是佛教的主要修行方法,印度佛教于公元6世纪经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传入中国,经过历代祖师的弘法使得法脉得以延续,到第六代祖师慧能那里禅宗形成了“定慧一体”的基本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中国禅宗的独特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禅宗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尤为突出,超然幽寂的空灵禅境是其美学品格的重要体现,“即心即佛”、“无理而妙”、“般若观照”、“反常合道”等命题建构起中国禅宗思想独特的审美境界。六祖慧能之后禅宗发展出多个门派,到唐末五代时期最终形成五家七宗的宗派格局。禅宗于公元12世纪传入日本之后,以临济宗和曹洞宗的发展最为繁盛,经由日本传入欧美国家的禅宗门派也以此二宗为主。禅宗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实际上是具有西方本土特色的禅宗解读。铃木大拙对禅宗的译介在战后初期广为流布,铃木大拙所阐释的禅宗思想被称为“铃木禅”,铃木禅将禅悟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以玄妙悟境为其美学表征,突出了禅宗的神秘主义色彩。随着西方对禅宗理解的深入,60年代之后道元禅在美国日渐盛行,道元禅所传乃曹洞宗禅法,以坐禅为法门,强调静坐默究,呈现出默照寂空的审美特征。此外,“垮掉的一代”作家对禅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使禅成为一种敞开式的个性色彩浓厚的主观体验,他们所诠释的“垮掉禅”呈现出任情恣性、狂傲不狷的审美特征。正如伽达默尔所说:“一切翻译已然是阐释”,美国人依据自身文化传统对禅的种种解读存在着文化误读的倾向,禅宗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实际上也是东方禅宗思想的一次理论重构。在战后初期的禅宗热潮之下,美国艺术家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禅宗思想,禅的精神在艺术家群体中十分盛行。对各类禅宗文本(包括英译禅宗典籍、禅文学作品以及禅书画作品等)的阅读与欣赏是前卫艺术家了解禅宗的主要方式,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杂志、广播、电视等)对禅宗的推介也为战后艺术家了解禅宗提供了机会。此外,战后艺术家对禅宗的接受并未停留于文本层面,他们积极参与禅修实践,以参禅打坐的方式亲证禅法。马克·托比、罗伯特·劳申伯格、野口勇、比尔·维奥拉等前卫艺术家甚至亲自前往日本、中国等地,寻访禅宗寺院并跟随禅师习禅、学习东方的禅书画,深入体验并领悟圆融无碍、空灵幽寂的禅宗境界。可以说,美国艺术家对禅宗思想的接受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叶之后美国艺术的发展走向,这种影响既体现于艺术理论建构也体现于艺术创作实践。在艺术理论层面,以阿瑟·丹托、理查德·舒斯特曼为代表的美国当代艺术理论家从青原惟信禅师参禅三境界、禅宗对身心一如的强调之中获得灵感启发,提出了“艺术界”、“身体美学”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西方当代艺术进行理论解读,为面临阐释危机的当代西方艺术理论打开了新局面。不仅如此,禅宗美学同样影响了美国战后艺术家的艺术观念,以约翰·凯奇、艾德·莱因哈特、马克·托比为代表的美国艺术家明确提出了“空的诗意”、“空灵空间”以及“情感潜流”的理论观念,在这三位艺术家的推动之下,战后艺术家纷纷将禅的精神化用到艺术创作中,形成了“艺术即是生活”、“以无为有”、“无我之我”等共识性的创作理念,并在先锋音乐、波普艺术、偶发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新媒体艺术等艺术样态中积极实践。在艺术创作实践层面,禅宗美学影响到美国战后艺术的主题表现、创作手法以及意象选取等诸多方面。美国艺术家在禅修实践中对冥想状态的亲证体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主题,他们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冥想状态的认识,以及身体感知下的时空一体性。在创作手法方面,战后艺术家摒弃了西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在创作过程中频繁运用随机性创作方式、过程性创作方式以及极简主义创作方式。在意象选取方面,光”意象、自然元素意象以及“寻常物”意象在战后艺术作品中频繁出现,贾斯帕·约翰斯、罗伯特·欧文等艺术家将光视为一种能量的象征,通过对光意象的表现营造超越物理时空局限的空间效果;自然元素意象在野口勇、比尔·维奥拉等艺术家的作品中频繁出现,战后艺术家在枯山水庭园以及东方水墨画对自然景物的呈现中获得灵感,创造性的运用自然元素传达对宇宙自然与人的生存状态的理解;“寻常物”意象是波普艺术中极为常见的表现内容,通过对日常生活俗物的直接展现诠释了前卫艺术“艺术即是生活”的创作理念,消弭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张欣[4](2019)在《萧红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坛领袖们本着破旧立新的原则,大力扶持新人新作,文学获得极大的开放度与包容度。萧红无疑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炙手可热的文坛娇子,《生死场》得到鲁迅先生的赞赏与推荐,为她挚爱的文学开辟了一条道路。正当大家惊异于她的小说才情时,她又用散文开辟了书写与表达的新园地。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精雕细琢,萧红的散文如山涧中的溪流,温婉中自带一种张力,随意与豪情并生,浑然天成、恣意而成、独具一格。萧红散文怀着对自我、他人、社会的思索与关怀,以适应文本自身的艺术手法来调配,为对其作品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迄今收录萧红所有的散文作品共九十二篇,主要集结收入《商市街》,其余还有零星篇章,笔者在全面阅读萧红散文作品后对其散文内容、语言风格及叙述视角进行研究,以期发掘萧红散文独特的艺术审美魅力。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萧红散文创作背景并阐述其研究意义与价值,综述近年来有关萧红散文创作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一章,萧红散文主要内容分类。主要从对底层小人物的关注与揭示、自叙传式抒写、温情脉脉的怀人回忆、关乎时事的发声几个方面来叙写,对萧红散文创作的内容类型有了整体性把握。第三部分为论文第二章,萧红散文语言风格。分析了萧红散文生活化的语言、本色率真的诗化语言、意象化的景物语言及对修辞格的合理使用,这种多姿态的语言特色为萧红散文内容的表现提供了支撑。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三章,萧红散文叙述视角。萧红散文采用儿童视角结合女性视角,对这两个群体的生存境遇给予高度关注。第五部分为论文结语,萧红以描摹生活本来面貌为出发点,平视她笔下的人与物,对他们投射关怀与尊重,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其短暂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极具生命张力的动人篇章,模糊了文体的边界感,扩大了欣赏者的审美空间。

李劲贤[5](2018)在《论黑泽清恐怖片中的二重性关系》文中指出黑泽清自1983年正式商业出道,在其至今长达三十五年的导演生涯中,他积极地进行着类型片创作的挑战与融合。这与其多重创作群体的身份经历不无关联:他既在大制片厂体系解体之时积累了助理导演的经验,也制作过大量的8毫米实验作品,而且还在九十年代长期置身于录像电影圈,正是不同形式的尝试赋予了他不受制约的风格与追求。而在他的作品中尤以恐怖片制作最盛,占据了其大半光阴与履历,带动了日式恐怖片潮流的出现,有日本恐怖教父之称。本文选择黑泽清的二十年间(1997-2017)的恐怖电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人生、创作轨迹的梳理,以他本人所表现出的模糊性(二重性)作为切入点,进而深入探讨体现他这一特性的电影作品。黑泽清的恐怖电影主题可被分为精神转移(惊悚片)与鬼怪片两大类别,而关系的二重性特征是其贯穿始终的重要母题。由于关系的多样化,导致二重性的具体呈现也多元化。在惊悚悬疑类型中表现出精神转移及其手段的二重化,在鬼怪片里则是非人类形象塑造的二元对立基准,以及非人与人之间的强大控制与主观反抗关系体现出二重性。同时过去与现在的时间关系也是其电影二重性特征的另一具体范畴。本文试图一方面填补国内对于黑泽清电影研究的空白,将黑泽清带入大众电影文化的视野,使其能够收获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其恐怖类型片的积极介入与异化特点的分析,为日本恐怖电影研究增添新的角度与方向,并且引起对当代日本电影人及日本恐怖电影的发展的重视。

吕高超[6](2017)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存在一个文化育人的任务,正因为此,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问题要多得多。虽然理论界已经对语文课程的本质做了界定,即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功能,还是困惑广大语文教师的突出问题。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育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担负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可谓全面而深入,这些研究对于完成阅读教学文化育人的任务,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都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不过,我们也同时看到,阅读教学的问题依然不少,文化育人的问题也没有真正地得到解决,阅读教学中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出现了泛化语文的现象,语文的边界变得模糊;教学过程的形式化问题,过多的使用教学工具,而忽视阅读本身;还有教学中的“反文本”现象,阅读教学脱离文本做无限的延伸。这些现象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实则暴露了阅读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阅读教学缺乏教学的价值判断。反思一下我们的阅读教学研究,大都是关于教学本质属性和规律方面的探索,而对于这方面的认识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其研究结果属于科学理论。阅读教学是一种有关人的生存和发展意义的活动,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意义的认识是属于价值研究的范畴,其研究结果属于价值理论。因此,我们更应该从价值理论的视角来透视阅读教学,认清楚阅读教学中的价值有哪些,哪些属于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哪些是属于次要价值,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实现其核心价值等。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完成文化育人,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阅读教学尤为必要,有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了较为深入地探索,如有关语文与文化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文化过程、文化解读的方法以及人之文化生成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阅读教学的理论,同时也有力推动了阅读教学文化育人功能的落地实施。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包括的内容丰富而庞杂,从文化视角研究阅读教学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地探究。基于文化视野、从价值视角研究阅读教学,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以上也是本文选择研究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缘由。基于这一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整体研究的思路和框架是这样梳理安排的:一是对文化价值做概念的辨析。“文化价值”作为本文的核心概念,必须对此作明确地辨析,才能在此基础上做深入地研究。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已经对“文化价值”做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做阅读教学方向的深入研究做了很好的理论铺垫,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他们对“文化价值”这一概念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如何定义本文中“文化价值”的概念,笔者尝试着对“文化价值”这一概念做了拆解,“文化价值”是一个复合概念,既包含“文化”的内容,又有“价值”的内容,而“文化”和“价值”又都有着不同的定义,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对它们作拆分辨析,更能深入理解“文化价值”这一概念的核心意义。从“文化”方面来看,其定义也有数百种之多,笔者是把“人”与静态的“文化”结合起来,从“人”生存的视角来考察“文化”,“文化”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名词,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文化”即以“文”“化”人,就是根据“文”的标准,对“人”产生影响,让“人”变成特定文化规范的人和理想的人,即“文化人”。从“价值”方面来看,研究者对“价值”概念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存在着属性论、需求论、关系论、意义论等诸多不同观点,在众多对“价值”概念的认识中,笔者更偏向于意义论对“价值”的定义,因为意义论不仅看到了客体属性与主体需求在价值中的作用,而且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实质,即客体属性对主体需求满足的意义。在意义论的基础上,笔者对“价值”的定义为:“所谓价值,是指一定的价值对象(客体)对人(主体)需要满足的意义,当这一对象满足了人的需求时,就会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说这一对象对人具有价值,反之,我们说这一对象对人不具有价值。”在界定了“文化”与“价值”的概念之后,我们对“文化价值”的定义也就更加清晰了,所谓文化价值,“就是指一定的价值对象(客体)对人(主体)在文化生成中的意义,当某一对象能够满足人对自身文化生成的需求时,我们说这一对象对人是有文化价值的,反之,则不具有文化价值。”二是对阅读教学本体价值的研究。阅读教学的价值是由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需求和客体属性共同决定的,阅读教学中有显性主体——学生,也有隐形主体——社会或团体以及其代表老师,他们对阅读教学的需求不尽相同。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客体——作品,其属性也不是单一的,有人文属性,也有工具属性,还有其他功利性属性。阅读教学主体需求的多元性和客体属性的多样性,决定了阅读教学的价值是多样的,从不同的价值需求出发就会有不同的阅读教学形式,但阅读教学的价值是有本体价值和附属价值之分的,本体价值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追求并实现的价值,附属价值则属于从属价值,可以随着本体价值的实现同时实现,也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被忽略,暂不予以实现。但如果不能区分什么是阅读教学的本体价值,什么是从属价值,甚至颠倒了它们之间的位置,那阅读教学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方向,现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就是因为价值取向的不清晰所致,误把附属价值当做了本体价值,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偏离。阅读教学的本体价值是其文化价值,这是由阅读活动中学生的文化需求、作品的文化属性以及阅读活动本身的文化性决定的。学生作为阅读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是由其文化人的身份所决定的,从人类这一群体视角来看,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从个体的视角看,人自出生直至成长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文化个体,都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并从语言中不断获取文化营养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而阅读教学,则是指向性更强的以文化育人为目的的语言活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一篇篇作品,都是民族精神文化的结晶,就汉语作品而言,最小的汉语构成单位汉字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而汉语作品的语言形式背后所蕴涵的更是汉民族厚重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作品的文化性是其根本属性。就阅读活动本身来看,阅读的过程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活动获取文化营养,建构起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实现外在客体文化的主体化,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不断地建构自己的个体文化,个体的文化人格得以生成,实现主体文化的客体化,不断推动民族文化向前发展。通过对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需求、作品客体属性以及阅读过程的文化性的特点梳理,我们可以推论出阅读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文化价值。三是对阅读教学历史作文化价值取向的透视及反思。对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研究,离不开对阅读教学历史中文化价值取向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在文化发展的不同时期,阅读教学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各时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一定的文化发展阶段,文化则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阅读教学文化取向也会呈现出与之相应的特点。鉴于此,本文大胆地把文化发展历史做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对阅读教学文化价值取向的透视,也是在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个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发展期,这一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诞生、繁盛到衰落的过程,每一个具体阶段虽然都各有特点,但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阶段整个文化体系较为稳定。这一时期的阅读教学表现出“文以载道”、“文道相合”的特点,即阅读教学能够完成文化育人的任务,同时阅读教学的过程又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过程。从文化价值取向上看,这一时期的阅读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重社会文化的传承而轻个体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导致学生缺乏个性与创新精神,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就缺乏内在的动力。第二阶段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迷失期,由于自身的僵化和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地位,被西方科技文化取而代之。由于没有了传统文化这一内容与灵魂,这一时期的阅读教学表现出“文”与“道”的严重背离,价值取向呈现出显着的工具性特点,即语言教学的工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这一阶段唯一的亮点,就是五四以后人文精神的觉醒,特别是“自我”被发现并逐步放大。第三阶段是当代民族文化的重建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走上了艰难的民族文化的重建道路,当下的国学热更是国民对文化重建的一种强烈期盼。这一时期的阅读教学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阅读教学的过程一方面是文化育人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文化建设的过程,因为它不像古代的阅读教学那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此时的阅读教学必须在对文化观念、文化规范等方面做完善的同时来组织教学,这一过程既是对当代民族文化的创建过程,同时又是培养当代的“文化人”育人过程。四是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实现策略。研究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文化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从宏观的文化发展的角度考虑,从阅读教学的历史中汲取经验,认清当代文化重建时期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其次是从微观的文化作品层面上考虑,汉语作品本身的形式特点也会对阅读教学提出应有的要求,具象性思维特征影响下的汉语作品形式,要求与之相契合的阅读方式;再次是从人的方面考虑,汉民族具象性思维方式,也要求阅读教学与之相契合的阅读方式。而体悟阅读正是实现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最好方式,这既是对古代阅读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是体悟阅读与汉语作品、汉民族思维方式特点的高度一致性决定的。对应汉语作品层次性的特点的要求,体悟阅读从悟形、悟情和悟道三个层面展开,最终实现对现代“文化人”的完整建构。而从对“文化人”的育人过程来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个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建构,这一阶段由于个体还不成熟,还表现为共性的特点,体现为对民族文化的接受和传承;第二阶段是对个体文化人格的建构,这一时期个体已逐渐成熟,表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个性特点,体现为对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殷允岭,陈晓霞,李顺湖[7](2016)在《李大钊》文中研究说明引子乙未仲秋日,朗亮的乐亭县天空一碧如洗。六百岁古槐的苍劲枝叶,在大黑坨村的顶空,编织出密绿的华盖。古槐斜对着李大钊故居大门,渤海的潮风吹拂着槐叶,窸窸窣窣诉说着李家大宅的故事。大门边的条石上,李家的族人、亲邻随着风声一齐站立,恭迎一位手执拐杖迈出宅门的老人——村中唯一亲睹过李大钊形容的见证者——九十三岁的李俊之老人的到来。他是在笔者询觅他去处,知情人

张维阳[8](2015)在《红旗下的激越与迟疑 ——周立波的文学创作与评价史》文中指出周立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直至文革前夕他始终笔耕不辍,不仅创作出了《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这两部享誉文坛的长篇小说,还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诗歌和散文,此外,他还留下了多部翻译作品以及大量的文艺评论文章。文革结束后,他不顾病弱的身体,重新执笔,在生命的尽头留下了堪称艺术珍品的短篇小说《湘江一夜》。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革命中国的时代景象,曾一度被主流政治所青睐,为他带来过普遍的赞誉。这些作品也曾在极“左”的政治环境中因“不够理想”和“不够纯粹”被认作是精神“毒草”,让他饱受迫害和折磨。新时代的到来让周立波在政治上恢复了清誉,但评论界对周立波的批驳却并未因此而终止,作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追击,批评者集中批判其作品中“左”倾政治的遗迹。无论用激进时代所规定的政治标尺,还是用开放时代所坚持的“五四”精神来衡量周立波的作品,都可以看出其对标准的偏离,当然,也可以说周立波的创作既服从了时代政治的询唤,又坚持了“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启蒙”理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周立波文学创作这样的“两面性”呢?本文认为,周立波既是一个党的忠诚的文艺战士,又是一个深受“五四”精神浸润的启蒙知识分子,他在政治一体化的时代里始终踟蹰于两端,一方面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自己原有的艺术追求,一方面他又在政治所规定的文学格局中用自己的方式坚持了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所以他的创作一方面表现出了对时代政治的呼应,一方面又在时代政治面前表现出了他的迟疑。作为一个革命文艺战士,周立波将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一生的文学创作都是为了这个宏大的目标服务的,因此,只有在“民族国家文学”的视域内阅读和考察周立波的文学创作,才能对其作出充分和恰当的解读和评价,所以本文的绪论部分在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方法后首先回溯了晚清以来的知识分子想象和言说中国的传统与方法,勾画了其中“鼓励”和“讽刺”的两条主要路径,并对“鼓励”路径的胜出和“讽刺”路径的出局作出了解释,揭示了周立波依照前种方式想象中国的必然性。随后,分析了周立波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接受,并对周立波的“战士”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作出了定位。最后,将周立波与同期的作家赵树理、孙犁和丁玲等人作出对比,发掘周立波作品中矛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第一章讨论了周立波对革命后新世界的文学想象,由表层的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风景”,到深层的新世界所追求和执守的以“自由”、“尊严”和“民主”为主体的核心价值,从中看出,周立波虽然按照《讲话》的要求积极地进行了自我改造,但其作为一名深受“五四”文化侵染的知识分子,其对“启蒙”话语的坚守并未因此而改变。第二章讨论了周立波对于革命新人的描绘,从金戈铁马的将军到沐浴阳光的儿童,周立波用具体和形象的文学人物诠释了革命所带来的社会新变,是对革命后新的现实的书写,也是对《讲话》的致敬。第三章分析了周立波对于革命后出现的社会问题的揭露。周立波所坚持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让他无法忽视阳光下的阴影,其对现实主义的忠诚让他的作品无法回避对现实的暴露和批判。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表露,也是“启蒙”精神的复现。第四章梳理了不同时期评论界对周立波的评价,呈现了周立波的作品在不同时代里毁誉参半的遭遇,并对这样的现象作出了解释。结语部分认为周立波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接受源自对晚清以来知识分子革命理想的继承,周立波将“党的文艺战士”和“启蒙知识分子”双重身份融于一身,造成了其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深刻的思想冲突,也直接导致了其在文学批评史中的命运。

郭严隶[9](2014)在《野沙(下)》文中提出第五章1这是一块嵌在半山腰的梯田,生产队长带领着二十来个社员在掰玉米。正是过秋老虎时候,日头似是比夏天里还毒,偏西斜着,烤得玉米叶子都耷拉下来,人像是捂在蒸笼里,汗水泉眼似的脸上身上淌,憋得喘不上气。几个戴红袖章的红卫兵急脚快步走来。请问哪个是队长?你们队上是不有个叫东方勿用的?还离得远,就有响亮的嗓音送来。东方勿用只觉脑子里"嗡"的下,像是炸开了个蜂群,眼前一片昏花,有些站立不住。一小矮个儿伸手

汪洋[10](2014)在《从石库门走出的驻德大使》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卢家独子一、出生的传奇农历,1936年三月初八,正是春意渐浓,和煦温暖的时节。浙江绍兴一户农家小院里,洋溢着紧张忙碌的氛围。男人们或坐或站,聊一些国家大事和惯常的话题,却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总不免往卧室的方向瞟。女人们神色端凝肃穆,端着一盆盆热水,踮着小脚,院里院外忙进忙出……相形之下,男主人卢成之倒显得平静超脱。他穿着一袭灰色的长衫,背着手,远离人群的喧

二、让青年学生拥有明亮的心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青年学生拥有明亮的心空(论文提纲范文)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禅风西渐:禅宗美学对美国战后艺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与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禅风西渐的文化思想语境
    2.1 接受禅宗的时代契机:当代西方哲学的东方转向
        2.1.1 寻找思想的他者:西方文化的危机意识
        2.1.2 反思浮于地表:60 年代反主流文化运动
    2.2 接受禅宗的思想根基: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
        2.2.1 美国超验主义与禅宗思想
        2.2.2 基督教神秘主义与禅宗思想
    2.3 法灯赓续:禅的文化旅行
        2.3.1 禅宗由印度传入中国
        2.3.2 禅宗由中国传入日本等亚洲国家
        2.3.3 禅宗由日本传入美国等西方国家
第3章 中国禅宗美学的精神旨趣
    3.1 中国禅宗的核心思想
        3.1.1 定慧一体:禅宗的基本特征
        3.1.2 般若空观:禅宗的思想基础
        3.1.3 见性成佛:禅宗的核心精神
        3.1.4 道由心悟:禅宗的修行法门
        3.1.5 平常心是道:禅宗的现世观照
    3.2 中国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
        3.2.1 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
        3.2.2 反常合道的审美情境
        3.2.3 基于直觉的顿悟体验
        3.2.4 呵佛骂祖的冲创精神
第4章 禅宗美学的美国解读与接受
    4.1 禅宗美学在美国的本土化进程
        4.1.1 玄妙悟境:铃木禅的美学表征
        4.1.2 默照达空:道元禅的美学表征
        4.1.3 任情恣性:垮掉禅的美学表征
    4.2 美国前卫艺术家对禅宗美学的接受
        4.2.1 文本感知:禅宗典籍以及禅文学作品的阅读
        4.2.2 图式感知:禅书画作品的欣赏
        4.2.3 媒介感知:禅宗类大众传媒节目的收看
        4.2.4 亲证体悟:美国战后艺术家的禅修实践
        4.2.5 参修寻访:美国战后艺术家的东方之旅
第5章 禅宗美学对美国战后艺术理论的影响
    5.1 禅宗美学与美国战后艺术理论家的理论建构
        5.1.1 参禅三境界与阿瑟·丹托的“艺术界”及艺术史叙事
        5.1.2 禅的身心一如与理查德·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5.2 禅宗美学与美国战后艺术家的理论观念
        5.2.1 禅的空观与约翰·凯奇“空的诗意”
        5.2.2 禅的空灵境界与艾德·莱因哈特“空灵空间”
        5.2.3 禅的物我同化与马克·托比的“情感潜流”
    5.3 禅宗美学与美国战后艺术理念
        5.3.1 “艺术即是生活”的创作理念
        5.3.2 “以无为有”的创作理念
        5.3.3 “无我之我”的创作理念
第6章 禅宗美学对美国战后艺术创作的影响
    6.1 禅宗美学与美国战后艺术创作主题
        6.1.1 艺术诠释纯然觉知状态下的冥想
        6.1.2 艺术呈现身体感知下的时空一体性
    6.2 禅宗美学与美国战后艺术创作方式
        6.2.1 禅的般若直观与随机性创作方式
        6.2.2 禅的当下体验与身体为媒介的过程性创作方式
        6.2.3 禅的于相而离相与极简主义创作方式
    6.3 禅宗美学与美国战后艺术作品中的意象
        6.3.1 美国战后艺术作品中的“光”意象
        6.3.2 美国战后艺术作品中的自然元素意象
        6.3.3 美国战后艺术作品中的“寻常物”意象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萧红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萧红散文研究意义
    2 萧红散文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萧红散文主要内容分类
    1.1 对底层小人物的关注与揭示
    1.2 自叙传式抒写
    1.3 温情脉脉的怀人回忆
    1.4 关乎时事的发声
第二章 萧红散文语言风格
    2.1 生活化的语言
    2.2 本色率真的诗化语言
    2.3 意象化的景物语言
    2.4 修辞格的使用
第三章 萧红散文叙述视角
    3.1 儿童视角
    3.2 女性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论黑泽清恐怖片中的二重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黑泽清的电影人生
    第一节 立教新浪潮时期
        一、迷影少年
        二、学生自主映画制作集团“戏仿团体”
    第二节 商业导演之路初探
        一、色情电影的起点
        二、恐怖片领域的尝试
    第三节 恐怖电影作者性的建立
        一、“日式恐怖片”创作群体(JHorror)
        二、黑泽清的作者性
第二章 精神转移之中的斗争
    第一节 “转移”主题梳理
        一、电影史的“转移”
        二、精神转移及其构成方式的二重化
    第二节 精神转移的建构
        一、催眠关系——距离介入、身体媒介与“断续的恣意性”
        二、继承关系——世界媒介、“废墟”的介入
    第三节 精神转移的变形——记忆的转移
        一、“现在主义”向“直视过去”的理念转变
        二、“表面”媒介实现幽灵完成转移
        三、过去与现在的共存
第三章 人类向非人类同化
    第一节 来自幽灵的注视
        一、日常性的幽灵形象
        二、侵略性的幽灵系统与主观反抗的人类
        三、过去的遗忘与复原
    第二节 塑造绝对分身
        一、幽灵的实验
        二、分身的三种形态
结语
附录
后记

(6)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呈现:阅读教学中的“文化育人”之痛
        (二)问题剖析:理论研究中“价值”视角的缺失
        (三)选题确定:文化价值视角研究语文阅读教学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教育与文化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价值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阅读教学文化价值释义
    第一节 文化价值的概念界定
        一、相关的文化价值概念辨析
        二、本文对文化价值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价值与文化价值
        一、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
        二、阅读教学的价值
        三、阅读教学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特点
        一、层次性
        二、差异性
        三、时效性
        四、实践性
    第四节 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实践
        一、文化价值的选择
        二、文化价值的实现
第二章 阅读教学的文化价值是其本体价值
    第一节 阅读教学活动中主体需求的文化性
        一、读者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二、读者又是一种语言中的存在
        三、语言与读者意义世界的建构
    第二节 阅读教学活动中客体属性的文化性
        一、汉字是记录汉民族生存方式的文化符号
        二、汉语作品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精神
    第三节 阅读教学活动本体的文化性
        一、阅读教学活动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活动是“文化人”的生成过程
第三章 文化视野下阅读教学的历史回顾与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文化稳定发展期阅读教学特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
        一、文化背景: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发展
        二、阅读教学的特点:“文”“道”结合
        三、阅读教学价值分析:社会本位的文化价值取向
    第二节 文化迷失期阅读教学特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
        一、文化背景: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迷失
        二、阅读教学的特点:“文”“道”分离
        三、阅读教学价值分析:社会本位的工具价值取向
第四章 当代文化重建期阅读教学价值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文化特点:多元文化并存与民族文化的重建
        一、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
        二、当代中国民族文化的重建热潮
    第二节 文化重建期的文化价值冲突
        一、价值冲突的特征表现
        二、价值冲突的根源分析
        三、价值冲突的调适策略
    第三节 文化重建期阅读教学的新探索
        一、阅读教学的恢复与建设
        二、人文教育的探索
    第四节 文化重建期阅读教学文化价值取向的思考
        一、阅读教学与文化的关系及其文化使命
        二、当代“文化人”之文化价值观的设定
        三、阅读教学文化课程的设计:由单一到多元
        四、文化价值的时代性阅读:文化经典的解构与重构
第五章 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实现策略
    第一节 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分层目标
        一、浅层目标: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初步生成
        二、深层目标:完整文化人格的形成
    第二节 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实现方式
        一、体悟阅读及其特点
        二、体悟阅读与汉语特点的契合
    第三节 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悟形:形形相激
        二、悟情:以情动情
        三、悟道:道明理清
        四、践行:内化自觉
结语:问题依然存在,方向已经明朗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红旗下的激越与迟疑 ——周立波的文学创作与评价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想象中国”:传统与方法
    三、 周立波:战士与作家
    四、 不一样的纠结与冲突
第一章 新社会与新生活的文学诠释
    第一节 “风景”中的新生活
    第二节 革命叙事中的尊严意识
    第三节 革命时代里的自由追求
    第四节 会议叙事中的民主观念
第二章 革命新人群像的立体描绘
    第一节 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与硝烟中的战斗英雄
    第二节 基层社会的重建与英姿勃发的基层干部
    第三节 传承百年的启蒙理想与阳光下的妇女儿童
    第四节 “改造”话语的确立与蜕变中的广大群众
第三章 蓬勃时代的现实关照
    第一节 中间人物的深度透视
    第二节 农民心理的细致剖析
    第三节 干部队伍的冷静审视
    第四节 革命走势的清醒洞察
第四章 被批判的冷静与被压抑的激情
    第一节 一体化时代的政治规训
    第二节 开放时代的全面讨论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来的多元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让青年学生拥有明亮的心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代作家笔下的都市青年形象研究[D]. 邓昕洋.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禅风西渐:禅宗美学对美国战后艺术的影响[D]. 李阳. 辽宁大学, 2019(12)
  • [4]萧红散文研究[D]. 张欣. 伊犁师范大学, 2019(07)
  • [5]论黑泽清恐怖片中的二重性关系[D]. 李劲贤.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2018(07)
  • [6]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价值研究[D]. 吕高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2)
  • [7]李大钊[J]. 殷允岭,陈晓霞,李顺湖. 时代文学, 2016(08)
  • [8]红旗下的激越与迟疑 ——周立波的文学创作与评价史[D]. 张维阳. 吉林大学, 2015(08)
  • [9]野沙(下)[J]. 郭严隶. 中国作家, 2014(19)
  • [10]从石库门走出的驻德大使[J]. 汪洋. 中国作家, 2014(16)

标签:;  ;  ;  ;  ;  

让年轻学生有一颗明亮的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