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与理论物理发展

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与理论物理发展

一、理论物理学与北京大学的理论物理学科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柴源[1](2020)在《坂田昌一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坂田昌一是日本着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他在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与他始终坚持正确的科学哲学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坂田昌一的科学哲学思想整体进行研究,旨在还原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完整面貌,进而为科学哲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进行研究。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包括他的学术历程,日本战前战后科学哲学的研究概况,以及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科学背景。其次,论述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包括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列宁的唯物主义思想,以及武谷三男的“三阶段论”思想。第二部分:论述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首先,分析了坂田昌一的自然观,包含了他对自然的本质属性与存在形式,自然界的结构层次论,以及自然界的特征的观点。其次,分析了坂田昌一的科学观,包括科学的本质,科学与哲学,科学的社会作用。最后,阐述了坂田昌一对“三阶段论”的践行和传播。第三部分:分析了坂田昌一的科学哲学思想的评价。首先,分析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其次,分析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影响。

吴岳良,刘金岩[2](2019)在《周光召的学术成就——贺周光召先生90华诞》文中研究说明周光召是国际知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以后科技事业发展的领导者。本文主要介绍周光召的学术成就,包括其早期成长经历、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间的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工作、核武器理论设计工作,以及重返理论物理学界后在凝聚态和统计物理、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等方面的工作。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蔡荣根[4](2019)在《周光召先生与开放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文中研究说明周光召先生是我们亲密的同事、敬爱的老师、尊敬的老所长、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不仅是一位着名的科学家,而且是中国科技战线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战略家,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国防建设作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能够与这样一位大家共事并在他的领导下工作,我们感到无比的荣光和自豪。周先生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确立了"开放、流动、竞

吴岳良,刘金岩[5](2019)在《周光召对理论物理和原子能事业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5月15日,周光召先生迎来90华诞。他是国际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在中国核武器理论设计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以后科技事业发展的领导者。本文旨在评述周光召在理论物理方面的贡献,重点介绍其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

胡大年[6](2018)在《“文革”中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再考》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笔者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外收集的相关史料以及对数位重要当事人的访谈,本文对"文革"期间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的发端和衍化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考察。文章首先回顾了苏联的相对论批判和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性学习唯物辩证法运动,以及二者对当时中国青年思想的重要影响,然后论述了该批判组的发起和组织过程,并结合一些已知的批判组成员的相关经历对批判组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探讨。接着,笔者仔细考证了毛泽东和陈伯达与"相对论批判"运动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期海外反相对论思潮特别是艾弗斯、丁格尔和雅诺西三人的着作对批判组的影响。最后,文章分析了中国"相对论批判"运动的思想根源,并尝试总结了相应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本研究表明,"文革"期间对狭义相对论的错误批评源于对辩证唯物论的教条主义诠释、对相对论理论的误解以及缺乏对相对论发展历史的全面了解,而其中有些批评意见也暴露了中国相对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中的短板和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反思和探究。

刘寄星[7](2018)在《刘寄星自述(三)》文中研究表明5理论物理研究所(1986—1998)前面的文章里提到,1986年3月我接到郝柏林同志的来信,希望我回所助他"一臂之力",共同保住理论物理所这块基础研究阵地。我随即向聚变所提出辞职,于5月29日离美回国,6月即到理论物理所报到,担任业务处长。那时的所址还在中关村一小对面的小院,不过最初的木板房已经变成了二层小楼。到所后不久,就接到了协助李政道先生筹备建立高等科技中心的任务,周光召所长专门指定我负责

刘金岩[8](2018)在《彭桓武留欧期间的科学贡献》文中研究表明彭桓武,中国着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38年至1947年,彭桓武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爱尔兰都柏林研究院理论物理所学习工作。彭桓武回国后曾参与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理论设计工作并注重培养理论物理人才。基于档案、书信以及手稿等资料,介绍彭桓武留欧期间与玻恩、薛定谔、海特勒等物理学家的交往。此外,尝试评述彭桓武早期在固体物理、介子理论和量子场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有助于理解彭桓武回国后在中国核武器理论设计和理论物理发展方面的贡献。

张辉,尹晓冬,段菲菲[9](2017)在《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初步研究——以两篇中国粒子物理报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首先叙述了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上物理天文组的筹备、组织与召开情况;进而对中国粒子物理学家的报告,特别是戴元本关于雷其极点和高崇寿关于粒子对称性的报告进行初步研究,并介绍了相关讨论交流的情况。通过对粒子物理学史的相关梳理,表明戴元本和高崇寿的研究曾一度追赶上了世界前沿,并取得一些成就。这些报告及相关研究反映出新中国成立最初十几年粒子物理学的进展,同时也从这一侧面使我们了解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历史面貌。

胡化凯[10](2017)在《20世纪中国理论物理学发展缓慢的原因》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中国理论物理学发展的速度明显落后于技术物理。早期出国学习理论物理的人少,留学回国的老一辈物理学家中缺乏真正的大师,国家对理论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政治运动对科学理论研究产生了干扰作用,这些都是导致理论物理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理论物理学与北京大学的理论物理学科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论物理学与北京大学的理论物理学科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坂田昌一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研究重难点
        2.创新之处
一、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一)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1.坂田昌一的学术历程
        2.日本战前战后科学哲学研究概况
        3.20 世纪物理学的发展
    (二)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1.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2. 列宁的唯物主义思想
        3.武谷三男的“三阶段论”思想
二、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坂田昌一的自然观
        1.自然的本质属性与存在形式
        2.自然界的结构层次论
        3.自然界的特征
    (二) 坂田昌一的科学观
        1.科学的本质
        2.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3.科学的社会作用
    (三)坂田昌一对“三阶段论”的践行和传播
        1.坂田昌一对“三阶段论”的践行
        2.坂田昌一对“三阶段论”的传播
三、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评价
    (一)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
        1.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2.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局限
    (二)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影响
        1.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2.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周光召的学术成就——贺周光召先生90华诞(论文提纲范文)

早期成长经历
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
核武器理论设计
重返理论物理学界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周光召先生与开放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论文提纲范文)

1 光辉历程
2 历史贡献
    在人才流动中培养人才
    推动凝聚态基础理论研究
    “走出去、请进来”, 带头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推动建立国内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积极推动国家基础领域重大项目
    带领交叉领域前沿研究
    推动建立“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
    深化“开放办所”思想, 共同发展理论物理事业
    成立理论物理所国际顾问委员会、推动美国Kavli基金会落户中国
    确定“开放、交融、求真、创新”的办所理念
    开放办所取得丰硕成果
3 学术思想
    倡导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论、建立良好学术环境
    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加强融合
    机遇是外界提供的
    理论物理是年轻人的事业
    科学没有国界, 属于全世界
    科学研究要强调人文精神和精神力量
4 未来之路

(5)周光召对理论物理和原子能事业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 (1957—1961)
2 核武器理论设计时期 (1961—1979)
3 重返理论物理学界 (1978—1987)
4 结语

(6)“文革”中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再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苏联的影响
3 宣传和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运动
4 中科院“相对论批判组”
5 毛泽东主席与“相对论批判”
6 同时代海外反相对论思潮的影响
7 秦元勋与《物理》上的“相对论讨论”
8 中国“相对论批判”运动的思想根源
9 结语

(7)刘寄星自述(三)(论文提纲范文)

5 理论物理研究所 (1986—1998)
6 退休之后
    (1) 参加陆坤权小组的研究工作, 努力推动国内软物质物理的教学和研究的开展
    (2) 担任《物理》杂志编委并一度担任副主编, 为提升杂志的质量尽了绵薄之力
    (3) 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名词委员会委员及副主任, 参与《物理名词》第三版的修订
    (4) 担任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及科学出版社“现代物理学基础丛书”编委会委员, 促进国内物理学着作出版
    (5) 与人合译朗道、栗弗席兹《理论物理学教程》第七卷、第八卷
    (6) 历时8年, 主持翻译物理学史三卷巨着《20世纪物理学》
    (7) 与人合作, 编辑《木铎金声集》、《挑灯看剑集》
    (8) 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物理学》编委, 撰写“非线性科学”有关词条
    (9) 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出席IUPAP召开的“科学不端行为以及物理学刊物在防止与调查此类行为中的作用研讨会”, 撰文传播会议精神
    (10) 物理学史研究点滴
7 结语

(8)彭桓武留欧期间的科学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成长经历
2 清华园———良师诱导
3 求学欧洲———受业于物理学大师门下
    3.1 爱丁堡大学 (1938~1941)
    3.2 爱尔兰都柏林研究院 (1941~1943) ———系统研究介子理论
    3.3 重返爱丁堡 (1943~1945) ———深入研究量子场论发散问题
    3.4 重返都柏林 (1945~1947)
4 总结与讨论

(9)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初步研究——以两篇中国粒子物理报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天文组的筹备与组织
2 中方报告概况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
3 戴元本对雷其极点 (Regge Pole) 的研究
4 高崇寿对粒子对称性的研究
5 学术交流
6 结语
附录

(10)20世纪中国理论物理学发展缓慢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期出国学习理论物理的人相对较少
二留学回国的老一辈物理学家中缺乏真正的大师
三国家对理论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一些政治运动干扰了理论物理研究工作
结语

四、理论物理学与北京大学的理论物理学科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坂田昌一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 柴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周光召的学术成就——贺周光召先生90华诞[J]. 吴岳良,刘金岩. 科学, 2019(06)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周光召先生与开放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J]. 蔡荣根. 物理, 2019(05)
  • [5]周光召对理论物理和原子能事业的贡献[J]. 吴岳良,刘金岩. 物理, 2019(05)
  • [6]“文革”中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再考[J]. 胡大年.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8(03)
  • [7]刘寄星自述(三)[J]. 刘寄星. 物理, 2018(06)
  • [8]彭桓武留欧期间的科学贡献[J]. 刘金岩.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8(01)
  • [9]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初步研究——以两篇中国粒子物理报告为例[J]. 张辉,尹晓冬,段菲菲.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7(04)
  • [10]20世纪中国理论物理学发展缓慢的原因[J]. 胡化凯. 科学文化评论, 2017(02)

标签:;  ;  ;  ;  ;  

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与理论物理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