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明霞洞及其传说

崂山明霞洞及其传说

一、崂山明霞洞和它的传说(论文文献综述)

强志伟[1](2021)在《清代胶东全真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伟[2](2020)在《明代崂山道教发展述略》文中研究说明崂山道教在明代既限制又扶持的政策下获得了继续发展,一方面出现了如张三丰等名道士来到崂山的传说,一方面许多道士在崂山进行着苦修,如孙玄清在明霞洞的修行事迹传播非常广泛。归属全真教的崂山道教,在明代全真教在民间几乎成为道教代名词的状况下,自然也会受到民众的重视。在崂山修行与传教的齐本守,创立了属于全真教的支派——金辉派。与憨山之争获胜后,受到朝廷支持的崂山道教恢复并新建了不少道观,崂山道教出现一定的繁荣景象。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张义生[4](2020)在《青岛地区仙姑信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岛地区在明清及民国时期有仙姑信仰,以马山刘仙姑、即墨七级陈仙姑和李沧于仙姑为代表.但考其历史发展,明末的刘仙姑信仰时间最早,后移植于清末即墨七级陈仙姑和民国李沧于仙姑信仰.仙姑信仰虽以道教仙姑之名流行,但在守贞、神异、葬仪和思想方面均具有三教合一的特点.

邢琪[5](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指出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曾畅[6](2016)在《道教宇宙观的图形化对道教建筑与景观的影响》文中认为在道教的经典中,充满了对道教的“神仙世界”的描述,即道教宇宙观影响下,道教信徒构建出的道教宇宙世界,道教的“神仙世界”主要有三十六天、神山仙岛、洞天福地等。本文以《道藏》中收录的道教经典为研究基础,运用现代手段将道教宇宙世界模式进行图形化,将其与道教建筑进行对比分析,探寻道教宇宙世界模式影响下的道教建筑设计意匠和手法。本文首先对道教文献中有关道教宇宙世界的记载行进搜集、整理和分析,梳理其发展脉络;进而实现运用现代手段将道教宇宙世界的仙境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图形化表达;然后将道教宇宙世界模式图形化模型与道教建筑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对道教建筑与道教园林的选址、布局与景观产生的深远影响:螺旋上升的立体“三十六天模式”;高山环水的“昆仑模式”;豁然开朗的“壶天模式”;一池三山的“蓬莱模式”;海中洲岛的“十洲三岛模式”以及“洞天福地模式”,对于道教建筑选址于远离尘世,环境良好的山林之中,道教建筑布局多顺应山势,沿山体蜿蜒向上,道教宫观建筑主体院落后,往往有模拟仙境的景观庭院,入口狭小,围合封闭,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园林造景等。

王璐瑜轩[7](2015)在《地域文化在海水浴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以崂山仰口海水浴场为例》文中指出滨海景观是沿海地区景观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承载着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景观,历史文化特征等发展过程,其中比较常见的景观表现形式为沙滩景观,运用到生活中被称为海水浴场。近年来海滩资源得到极大限度的开发,经济高速发展,盲目的开发利用使得部分海水浴场失去了原有的风貌,突兀的景观设计一味追求新颖独特与时代潮流,这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地域文化在当地的重要作用。地域文化是当地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当地历史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时尚理念的全球化和地域文化的功能固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地域文化在景观中的合理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地域文化为平台,以青岛崂山区仰口海水浴场为例,对青岛崂山地区极具特点的地域传统文化和海水浴场景观进行分析。包括崂山地区地域文化的分类比较,地域文化在海水浴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法则等,充分考虑崂山地区地域文化的丰富历史内涵,提炼其中的精神造诣,最终通过设计手法将地域文化以美术语言的方式融合运用到海水浴场的景观设计中,并对地域文化对滨海景观的设计与更新提出若干建议。

刘红[8](2014)在《道教音乐体系及其流派特征——正一道与全真道两大教派之宫观音乐(下)》文中研究说明文章涉及两个主要概念和实际内容:道教音乐体系;道教音乐流派。道教音乐体系在文中的概念就是道教音乐的总体容积和容量;道教音乐流派则是建立在道教音乐体系这一基础之上的大略划分,实指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道教各门各派逐步统归、界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别之后而各有其归属的两大音乐部分,即正一道音乐与全真道音乐。基于上述概念所涉正一道、全真道两大流派之音乐表象,文章从该两大流派的形成及其特征,道教音乐的地域分布,道教体系与道乐体系等方面作了描述、归纳和分析。

黄桂秋,王雪丽[9](2013)在《胶东地区神仙传说类型及社会影响》文中认为胶东地区由于民间传统和道教思想的影响,神仙传说类型多样,反映了当地人们丰富的日常生活以及神奇的想象力。从自然神传说到仙人传说,从海神传说到灵物传说,这些传说的产生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分不开,反过来又对百姓的生活产生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貌。

陈雅岚[10](2013)在《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秦汉的神仙信仰文化开始,在中国道教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累积了极其深厚和丰富道教文化资源。道教对生命的珍重、对神仙的崇拜、对自然的敬畏而形成的道教养生文化资源、道教音乐文化资源、道教医药文化资源、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等已经代代相传并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古人用智慧和劳动创造的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生活风俗的形成、健康方式的设计等密切相关。本文就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问题的提出,直接源于对中国道教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分析,经过对道教文化资源的整理、比较、反思,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和评估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分析其区域优势所形成的竞争力,借鉴并设计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式。本文从文化学角度,梳理了道教文化及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明确了道教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成果,是一种“有用”的、“多功能”的资源;从经济学角度,运用评估模型对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准公共品,是一种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力的文化资源,是能够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宗教性的文化资源,因此,对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选择应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道教文化资源特色、符合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及SWOT方法,剖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城市经营、生态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回答了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道教文化资源关注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澄清了社会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糊认识,并探讨了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多种模式;从管理学角度,本文还在现有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就理顺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规制,明确道教文化资源产权,建立东中西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区域性合作,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建议。本文共分七章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论”,主要是阐述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问题研究的时代背景、国际背景和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并对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第二章“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首先简述了世界宗教文化和中国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宗教文化对中国发展史、神仙文化、仪式文化、节日文化、艺术文化、养生文化、生态文化及和谐思想的影响,比较分析宗教文化的价值功能,这一章有详细分析,藉以指出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有待于“开采”。第三章“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探析了中国道教文化中的“资源”观念。远自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明清、民国历代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道教神仙文化资源、道教祖庭文化资源、道教建筑文化资源、道教仪式文化资源、道教音乐文化资源、道教养生文化资源、道教劝善文化资源、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演变和体制的影响。这一章除了探究各类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成长之外,更从道教文化“资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尊道贵德”的道德观、“和谐共生”的生命观的终极目标,观察了道教文化资源对经济、对社会、对生态、对生命的多重意义。不仅如此,这一章还指出,在今天,我们要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这些价值深厚的“资源”。第四章“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这一章主要探讨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先探讨道教文化资源的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发展预期、传承能力,设计了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并制定了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表,听取了道教文化专家意见,肯定了道教文化资源对龙虎山旅游的核心作用,但还有很大的潜力。第五章“道教文化资源的区域影响”,这一章指出,道教文化资源区域文化竞争力价值。道教文化资源的丰裕固然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但要更重要的是需要整合区域的人才、资金、市场等才能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制定东部地区“走出去”的战略举措,东部地区发挥其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的优势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产业化开发,重点做细做优道教文化产品,率先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制定中部地区“请进来”的战略举措,中部地区丰裕的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是其“请进来”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做强做真道教祖庭文化、养生文化,吸引海内外的道教信众和对道教养生文化感兴趣的社会游客;制定西部地区“区域化发展”战略举措,西部地区有旅游基础较好和道教文化资源丰富的“双优势”,重点加强外部环境的改善,通过与东盟合作的平台吸引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并实施道教文化产品“走出去”和“请进来”。第六章“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这一章论述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先阐述了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产品的定义及产品性质、比较优势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剖析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认为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产业发展规模不大,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链条尚未形成,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的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考察了国际、国内对文化资源产业化综合和单项运作模式,综合运作模式的古城类、生态类、园区类对道教文化资源丰裕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单项类道教文化资源运作模式对道教文化资源相对一般的东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借助国际、国内的成功案例设计了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式。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做出总结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是对道教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资源所形成的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就像中国的“酒”和“茶”,不仅可以让中国人分享,而且还可以让全世界人来品尝。“中国的味道”香飘世界,“中国神仙”逍遥全球,这是“中国梦”的终极境界。所提出的建议:建立道教文化资源产权制度是明确身份并且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是中华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和服务难度非常大。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创新创新:(1)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和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认为道教文化是一种“有用”的资源,但对道教文化资源中的核心部分,即信仰文化资源是绝对不能作为经济资源开发,这是道教文化生存和传承的根本;(2)在传统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开发及产业化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资源。引入公共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理论,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寻找理论支持,把道教文化资源作为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引入市场机制并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基础;根据道教文化资源成长和发展规律,设计了道教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利用产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分析与比较道教文化资源优势和竞争力价值,在城市经营、生态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发挥道教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强劲的竞争力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中推动城镇化建设、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3)借助评估、SWOT、案例、调研的方法,借助文化资源的评估模型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借助SWOT方法,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在借助国际、国内案例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龙虎山世界道教文化中心的模式;创新文化贸易方式,推动道教文化产品通过贸易的方式“走出去”,变“送出去”为“卖出去”;发挥企业的市场经营优势,深度挖掘道教文化资源价值,变“资源”为“产品”;借助实地调研,寻找“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这个具有挑战性命题的诸多答案。

二、崂山明霞洞和它的传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崂山明霞洞和它的传说(论文提纲范文)

(2)明代崂山道教发展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代限制与扶持并用的宗教政策
二、周颠、张三丰与崂山考辨
三、孙玄清与明霞洞
四、崂山道士的苦修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青岛地区仙姑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代仙姑刘贞洁行实及神化
二、仙姑信仰的移植与新塑
三、儒释道笼罩下的仙姑信仰

(5)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旨趣
    二、研究成果述评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四、论文架构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一、经济的现代化
        二、文化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现代化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小结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小结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六、《中庸》周刊
        七、国文学会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小结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一、发现自我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6)道教宇宙观的图形化对道教建筑与景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缘起
        1.1.2 道教宇宙观
        1.1.3 道教宇宙观与道教建筑
    1.2 研究范围界定
        1.2.1 道教
        1.2.2 道藏
        1.2.3 道教建筑
        1.2.4 道教景观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空白与目的
        1.4.1 研究空白
        1.4.2 研究目的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论文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道教建筑与道教宇宙观
    2.1 道教起源
    2.2 道教建筑概述
    2.3 道教宇宙世界概述
    2.4 道教建筑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教宇宙世界模式特征与图形化
    3.1 道教宇宙世界构成
    3.2 宏观大宇宙模式图形化
    3.3 神仙界宇宙模式图形化
        3.3.1 天界宇宙模式图形化
        3.3.2 昆仑山宇宙模式图形化
        3.3.3 蓬莱仙岛宇宙模式图形化
        3.3.4 十洲三岛宇宙模式图形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道教宇宙观对道教建筑产生的影响
    4.1 道教宇宙观对道教建筑选址的影响
        4.1.1 山顶选址
        4.1.2 山坡选址
        4.1.3 山脚山谷选址
        4.1.4 临近水源选址
        4.1.5 洞穴选址
    4.2 道教宇宙观对道教建筑布局形式的影响
        4.2.1 对整体布局的影响
        4.2.2 对院落平面布局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道教宇宙观对道教园林景观的影响
    5.1 对道路景观的影响
        5.1.1 青城神道
        5.1.2 泰山神道
        5.1.3 “九曲黄河墙”
        5.1.4 云南西山三清阁
    5.2 对植物景观的影响
    5.3 对水体景观的影响
    5.4 对其他景观的影响
        5.4.1 堆山
        5.4.2 太极图与八卦装饰
        5.4.3 石兽雕塑
        5.4.4 园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地域文化在海水浴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以崂山仰口海水浴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地域文化理论内涵
    2.1 地域文化
    2.2 陆域文化与海洋文化
        2.2.1 陆域文化
        2.2.2 海洋文化
        2.2.3 文化与景观的交融
    2.3 青岛崂山地区地域文化与其他沿海区域文化比较
        2.3.1 青岛崂山地区地域文化
        2.3.2 其他沿海区域地域文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水浴场景观设计理论
    3.1 海水浴场景观设计的构成及干扰要素
        3.1.1 构成要素
        3.1.2 干扰要素
    3.2 海水浴场景观设计与陆域设计区别及其功能
        3.2.1 海水浴场景观功能
        3.2.2 海水浴场与陆域景观设计区别
    3.3 海水浴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意义及法则
        3.3.1 海水浴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意义
        3.3.2 海水浴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主旨
    3.4 海水浴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运用方法
        3.4.1 疏密有致,虚实相间
        3.4.2 由此借彼,互为转换
        3.4.3 合理改造,夸张震撼
        3.4.4 抽象简化,重组隐喻
    3.5 结合地域文化的浴场设计实例
        3.5.1 国内景观——大连金石滩
        3.5.2 国外景观——澳大利亚悉尼滨海步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崂山仰口海水浴场的开发条件分析
    4.1 自然条件
        4.1.1 区位条件
        4.1.2 地形地貌
        4.1.3 气候
        4.1.4 水文
        4.1.5 生物
    4.2 社会条件
        4.2.1 历史发展
        4.2.2 经济条件
    4.3 地域文化条件
        4.3.1 传统文化
        4.3.2 历史名人
        4.3.3 名胜遗迹
        4.3.4 民间传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崂山仰口海水浴场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
    5.1 开发现状与分析
        5.1.1 用地分析
        5.1.2 自然景观现状与问题
        5.1.3 交通现状与问题
        5.1.4 配套设施现状与问题
    5.2 仰口海水浴场地域化景观设计构思与理念
        5.2.1 用地规划
        5.2.2 设计构思
        5.2.3 设计理念
        5.2.4 空间功能分区
    5.3 仰口海水浴场应用地域文化的边际线设计
        5.3.1 海岸线
        5.3.2 天际线
        5.3.3 滩岸线
    5.4 仰口海水浴场应用地域文化的交通道路设计
        5.4.1 外部交通
        5.4.2 内部交通
    5.5 仰口海水浴场应用地域文化的节点景观设计
        5.5.1 配套设施系统
        5.5.2 松龄奇谈
        5.5.3 闻道解惑
        5.5.4 妈祖祭海
        5.5.5 茗田博弈
    5.6 仰口海水浴场的自身提升与发展建议
        5.6.1 提升交通质量
        5.6.2 完善基础设施
        5.6.3 绿色可持续发展
        5.6.4 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合理搭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胶东地区神仙传说类型及社会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胶东地区神仙传说产生原因
二、胶东地区神仙传说类型
    (一) 自然神传说
    (二) 仙人传说
        1. 修炼成仙的八仙
        2. 麻姑传说
        3. 土地、灶王和财神
    (三) 海神传说
        1. 龙王传说
        2. 鲸鱼和海鳖
    (四) 灵物传说
        1. 黄鼠狼
        2. 狐狸
三、胶东地区神仙传说的社会影响
    (一) 神仙传说对传统习俗的影响
    (二) 神仙传说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 龙王传说的影响
        2. 灵狐传说的影响
        3. 仙人传说的影响
    (三) 神仙传说对民间艺术的影响
结语

(10)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atalogue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时代背景
        1.1.2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国际背景
        1.1.3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历史背景
        1.1.4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机遇分析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道教文化的研究
        1.3.2 关于道教文化经济学的研究
        1.3.3 关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研究
    1.4 小结
        1.4.1 简评
        1.4.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主要创新
2. 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1 宗教文化综述
        2.1.1 世界宗教文化概述
    2.2 我国宗教文化概述
        2.2.1 我国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2.2 我国佛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2.3 我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2.4 中国天主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2.5 中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3 我国宗教文化的比较
        2.3.1 从中国发展史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2.3.2 从崇拜对象角度比较教文化
        2.3.3 从仪式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2.3.4 从各种节日比较宗教文化
        2.3.5 从艺术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2.3.6 从养生角度来比较宗教文化
        2.3.7 从生态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2.3.8 从和谐思想比较宗教文化
    2.4 小结
        2.4.1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与物质的产物
        2.4.2 宗教文化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
        2.4.3 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
3.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1 道教文化内涵
        3.1.1 道教文化的内涵
        3.1.2 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
    3.2 道教文化资源的分类
    3.3 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
        3.3.1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
        3.3.2 道教神仙文化资源
        3.3.3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
        3.3.4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
        3.3.5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
        3.3.6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
        3.3.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
        3.3.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
        3.3.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
    3.4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1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2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4.3 道教神仙信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4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5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6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
    3.5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3.5.1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历程
        3.5.2 现阶段我国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5.3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案例分析
    3.6 小结
        3.6.1 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资源
        3.6.2 制度变迁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深刻
4. 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
    4.1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要素构成
        4.1.1 道教文化资源的要素构成分析
    4.2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4.2.1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因分析
        4.2.2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建立
    4.3 以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为例
        4.3.1 选择龙虎山作为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案例的原因分析
        4.3.2 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估测量表
        4.3.3 小结
5. 道教文化资源 SWOT 分析与区域影响
    5.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优势(Strength)分析
        5.1.1 东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5.1.2 中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5.1.3 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5.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劣势(Weakness)分析
        5.2.1 东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5.2.2 中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5.2.3 西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的劣势
    5.3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外部机遇(Opportunity)分析
        5.3.1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5.3.2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5.3.4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5.3.5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3.6 中华文化影响扩大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看竞争平台
    5.4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外部威胁(Threat)分析
        5.4.1 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的冲击
        5.4.2 来自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5.4.3 来自佛教文化资源发展的压力
        5.4.4 来自旅游文化产品导向的影响
    5.5 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战略矩阵
    5.6 小结
        5.6.1 东部地区的资金、人才优势没有没有成为“开采”传统文化资源的力量
        5.6.2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没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5.6.3 西部地区的环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5.6.4 道教文化资源和佛教文化资源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劣势
6.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
    6.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6.1.1 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及产品的定义及产品性质
        6.1.2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6.1.3 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
        6.1.4 规制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
    6.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6.2.1 道教文化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6.2.2 道教文化资源单项开发模式
    6.3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6.3.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大,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6.3.2 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并有待于整合
        6.3.3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链条尚未形成
        6.3.4 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
    6.4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设计-----以龙虎山为例
        6.4.1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
        6.4.2 加大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力度
        6.4.3 建成世界道教文化中心
    6.5 小结
        6.5.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5.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科学认识道教文化资源极其重要
        7.1.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7.1.3 制度建设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根本保障
        7.1.4 价值评估是检验道教文化资源经济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7.1.5 比较优势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基础
        7.1.6 创新精神是选择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依据
        7.1.7 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是一种战略性的理性选择
    7.2 政策建议
        7.2.1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的产权制度
        7.2.2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7.2.3 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规划
        7.2.4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区域性合作
        7.2.5 制定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战略
        7.2.6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创新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崂山明霞洞和它的传说(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胶东全真道研究[D]. 强志伟. 鲁东大学, 2021
  • [2]明代崂山道教发展述略[J]. 赵伟. 青岛文化研究, 2020(00)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青岛地区仙姑信仰研究[J]. 张义生.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2020(01)
  • [5]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6]道教宇宙观的图形化对道教建筑与景观的影响[D]. 曾畅.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7]地域文化在海水浴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以崂山仰口海水浴场为例[D]. 王璐瑜轩.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5)
  • [8]道教音乐体系及其流派特征——正一道与全真道两大教派之宫观音乐(下)[J]. 刘红. 大音, 2014(01)
  • [9]胶东地区神仙传说类型及社会影响[J]. 黄桂秋,王雪丽. 中原文化研究, 2013(05)
  • [10]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D]. 陈雅岚.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崂山明霞洞及其传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