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水氟化氢冷凝器腐蚀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严永聪[1](2021)在《聚氨酯热熔胶洗釜液的再生工艺设计》文中提出N-甲基吡咯烷酮(NMP)由于其热稳定性高、沸点高、挥发低和溶解能力强等优点,在石化、锂电池、高分子聚合物合成等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对聚氨酯溶解能力强,对设备腐蚀性小,低毒等优点被用作聚氨酯胶黏剂合成反应釜的清洗液,在清洗过程中NMP消耗量大,且NMP价格昂贵,清洗后的需要重新回收利用以节约生产成本。本文根据NMP现有的回收工艺,对含有聚氨酯热熔胶的清洗液废液,为解决精馏塔堵塞,NMP回收率低,分离能耗大等问题,采用先在废液中加入水并进行搅拌,脱除废液中聚氨酯固体,确定水添加量与废液质量比为1:2,搅拌温度为25℃,选用折叶开启式叶轮作为搅拌桨,在300r/min下搅拌20min。但搅拌过程中存在固体大量团聚的问题,通过在水中加入适量乙醇来避免此问题,且不会降低固体去除效果。将加入10%wt乙醇溶液后得到的固液悬浮物过滤分离出滤液后进行减压精馏,在高真空度下降低精馏温度能够减低NMP水解率,同时减少能耗,精馏过程中只需除去轻组分乙醇和水即可以回收NMP。塔顶得到的馏出液还可以再次加入至清洗液废液中,降低了乙醇和水的消耗成本。经过在55℃~85℃下减压精馏,得到含水量为0.25%的回收清洗液。本文运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年产50000吨聚氨酯热熔胶剂产生的反应釜清洗液废液进行回收工艺中的精馏模拟,热力学方法选择Wilson活度系数模型。在简捷模拟计算得到的初始条件下,利用严格精馏计算和灵敏度分析工具考察了塔内的理论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参数对塔顶、塔釜组成和能耗的影响,最终得到优化后的精馏塔操作参数。经过精馏后得到NMP纯度为96.48%,含水量为0.05%的清洗液回收液。本文在精馏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对回收工艺中的物料和能量进行衡算,再对回收工艺中设备进行计算与选型。对精馏塔进行了详细的设备计算和流体力学校核,并对工艺中储罐、换热器、泵、过滤器等设备进行了选型。在设备计算选型后,对回收工艺进行了初步技术经济估算,最终在采用该回收工艺后,相较于将废液直接售卖约可增加5079.5135万元/年的经济效益。
吴宁宁[2](2021)在《影响无水氟化氢生产效率的因素及控制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无水氟化氢的生产效率受很多因素影响,合理的控制参数不但可以促进生产中主化学反应的高效稳定进行,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的节能减耗,降低生产成本。
刘继鹏,张伟祥[3](2021)在《浅析无水氢氟酸生产的过程控制要点》文中研究表明无水氟化氢(AHF)是由硫酸和萤石反应产生的HF经液化而得。目前HF的生产还是以萤石-硫酸路线为主,从无水酸生产的工艺来说,工艺生产的原理与工艺流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设备配置的不同。当工艺流程和设备设置确定后,生产的重点在于关键过程的控制及其参数的优化。
宋传令[4](2020)在《核燃料加工中四氟化铀生产工艺及酸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燃料加工中四氟化铀的制备工艺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湿法”生产逐步被淘汰,现国内外普遍用“干法”生产四氟化铀,由于工艺设备的差异,生产稳定性存在很大差距;本文研究“干法”生产四氟化铀,设备采用国内先进的两级串联逆流流化床,通过调整优化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压差和重量等,实现四氟化铀的连续稳定生产运行,从而增大产能,节约成本,减少劳动强度,促进了我国四氟化铀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完善,与国际接轨。对于铀纯化生产者产生的酸性废水处理,本文提供了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新途径,生产工业级硝酸钡。通过对产品硝酸钡中铀及总放射性的分析,产品硝酸钡的含量为99.39%(干基),达到Ⅰ级硝酸钡要求,产品中铀及∑α已达到规定的限值标准要求,可减少放射性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回收其中可利用的硝酸根,节约资源,为我国核燃料加工中生产工艺技术在环保和节能减排等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张明辉,韩旭,王亮,王秀春[5](2018)在《蒸发冷却变压器综述》文中提出介绍了蒸发冷却变压器的技术特征、形式类型、应用及发展历程,并通过举例分析总结出制冷剂的选取原则,指出浸润式蒸发冷却变压器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赵永锋[6](2018)在《高品质六氟磷酸锂晶体的绿色制备工艺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开发了一种以氟化氢溶剂法为基础来合成电池级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技术,设计并完成了 200吨/年工艺流程设计与计算,并根据工艺特点对关键设备进行了选型设计,完成了全工艺的流程设计,同时实现了六氟磷酸锂绿色工艺的流程开发,通过优化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电池级六氟磷酸锂产品,其可减少了传统合成工艺的三废排放。具体结论如下:(1)研究了一种双釜法半间歇连续制备电池级六氟磷酸锂的绿色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原料利用率,提高了工艺的生产效率。模型计算表明,改进氟化氢精制采出方案,采用塔顶气、液相同时采出的方法,可避免原料中的四氟化硅等轻组分进入无水氟化氢中,并获得了 99.99%的无水氟化氢产品。氟化氢精制塔的操作压力对精制操作的总能耗影响较大,操作压力越大,精制塔的操作负荷越大。(2)试验表明,不锈钢喷涂含氟化物腐蚀性能优良,喷涂PTFE或PFA塑料的复合材质,可极大地避免了不锈钢的腐蚀。对电池级六氟磷酸锂合成工艺进行了初步设计,初步完成了工艺流程验证和设备的初步设计选型,同时完成了工艺的平衡估算过程。(3)本论文通过制备的纳米复合TiO2(B)@C/rGO电极和离子液体/锂盐电解液进行匹配,获得的纳米复合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新颖的高压准固态超级电容器装置。通过采用离子液体电解质和离子凝胶聚合物的复合物为隔膜,实现了高功率、高能量密度准固态杂化电容器的应用,构筑的负极材料不仅提高了电导率,而且还引入了额外的法拉第电容。制备出的TiO2(B)@C/rGO电极具有更高的比容量、更好的倍率性能和较低的内阻的特点。精确优化的准固态4 V TiO2(B)@C/rGO ASC固态杂化电容器具有49.5 Wh/kg的高能量密度和1.92 kW/kg的高功率密度。当工作温度提高到40℃,采用离子电解质以及离子聚合物为隔膜,最大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达到59.4 Wh/kg和17.3 kW/kg。
詹小军[7](2017)在《无水氟化氢生产中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文中认为根据现场腐蚀情况观察,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系统的分析了换热器列管腐蚀的原因,结果表明,导致换热器列管腐蚀的基本原因是循环冷却水的垢蚀。
雷游生,黄天梁,邱秋生[8](2017)在《氟化氢传统工艺装备的改进》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传统氟化氢工艺装备存在的生产工艺热能利用不足,导气箱腐蚀严重、堵管频率高,反应转炉炉头、炉尾密封性欠佳,有水酸制酸条件受限以及有水氟化氢人工充装易产生喷溅现象等问题,改进了装备中的5个关键工艺装置:即改进反应转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导气箱换耐腐蚀材料并安装自动推渣装置,炉头炉尾缸由机械密封装置取代弹簧压紧装置,利用DCS系统实现有水酸制酸自动控制及有水氟化氢自动充装。试运行调整后,原传统萤石-硫酸法传统氟化氢生产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产品质量稳定,年节约生产成本500多万元,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59 t,烟尘排放量减少4.25 t,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
景源[9](2017)在《铀转化生产线事故工况安全分析》文中提出发展新能源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核电作为低碳能源,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及《“十三五”核能开发科研规划》的发布表明,中国将更加重视核电发展,中国核电建设正进入全新时代。“十二五”期间,我国核电机组并网运行17台,开工建设13台,在建规模世界第一。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能源署联合预测,到2050年,全球核电发电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发电比例将达世界发电总量的17%。核电的高速发展势必带动整个核燃料循环系统的发展,作为核燃料循环中主要的工艺生产过程,铀转化是联系其他工艺环节的重要纽带。“十三五”规划纲要还提出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伴随着我国核电产业进入安全高效发展的新阶段,以及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铀转化生产和经营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安全稳定是铀转化生产线运行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铀转化生产线主要工艺、关键设备、设施内放射性物质和危险化学毒性物质的物理化学特征、包容容器或管道特征、使用和贮存条件,判断出该生产线的潜在事故工况。对于铀转化生产线的潜在事故,UF6及HF的泄漏最为常见,而且泄漏量往往比较大,因此对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也最大。文中重点分析了在生产线不同部位可能发生的UF6及HF泄漏事故的类型和事故情景描述、探测事故的方式和手段、可能导致的后果、基于事故工况特征的放射性及化学物质源项估计,并提出了缓解及处理措施建议。通过对铀转化生产线事故工况的安全分析,提前“预见”潜在事故的可能后果及影响,及早制定事故预防及缓解措施,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响应行动,以减轻事故对人员造成的影响。
王辉煌[10](2016)在《氟化工不锈钢材料腐蚀失效分析及发生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氟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由材料腐蚀而引起的设备失效问题日益突出。腐蚀失效产生的直接后果是设备的频繁更换,在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环境负荷。因此,对现有的氟化工企业不锈钢材料,开展腐蚀失效调研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氟化工行业不锈钢材料腐蚀失效的机理,确认腐蚀失效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可以积极寻找预防腐蚀失效重复发生的有效途径,防止重大失效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或装置安全运行。同时针对腐蚀失效的机理研究,也可为氟化工行业设备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提供信息、方向、途径和方法。本论文已展开的研究内容及成果概述如下。针对本课题涉及的两个典型案例,采用直读光谱、SEM、EDS、XRD、金相等各种表征测试手段,重点研究失效部位腐蚀产物微观形貌及其成分。对于乙炔输送不锈钢管道的失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管道的材质符合要求,其失效原因是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未严格控制气体温度及湿度。由于冬天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管内局部位置易形成冷凝水,随着气体的不断输送,气体中所含的Cl-不断溶解到冷凝水中,导致冷凝水处Cl-浓度高达1200ppm,而富集的Cl-则侵蚀了不锈钢表面缺陷处,产生了点蚀坑。乙炔气体中夹杂的H2S气体,在水中发生水解,加速了点蚀的发展。针对回流塔冷凝器的失效分析可以得出:发生失效的三根冷凝管中有两根材质不符合要求,尤其是其中一根管道碳含量极其不均匀,在冷凝液出口处,遭受Cl-侵蚀优先产生点蚀坑,随后在拉应力作用下点蚀坑成为应力腐蚀萌生源,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提前失效。失效后泄漏出的腐蚀介质对临近的两根管道造成腐蚀。为了了解失效案例中材料腐蚀发生机理及在特定工况条件下腐蚀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实验室试验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实验采用电化学测试手段,通过动电位扫描结合交流阻抗分析,针对两起腐蚀失效案例中的典型腐蚀介质,分别研究了介质类型、介质浓度、介质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不锈钢材料局部腐蚀的影响。对于案例一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H2S的存在,促进了含Cl-介质不锈钢点蚀的发生,但Cl-是诱导不锈钢点蚀的关键因素。对于案例二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随着温度升高,点蚀敏感性增加,故失效部位在盐水出口处。在HF和HCl浓度较低情况下,不锈钢以局部腐蚀为主,伴随有全面腐蚀,但随着两者浓度的增加,材料发生了全面腐蚀。
二、无水氟化氢冷凝器腐蚀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水氟化氢冷凝器腐蚀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聚氨酯热熔胶洗釜液的再生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氨酯胶粘剂简介 |
1.2 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简介 |
1.2.1 PUR热熔胶生产工艺 |
1.3 聚氨酯热熔胶反应釜的清洗 |
1.3.1 粘釜原因及其危害 |
1.3.2 工业清洗方法 |
1.3.3 化学清洗技术 |
1.4 N-甲基吡咯烷酮 |
1.4.1 NMP的性质 |
1.4.2 NMP的应用 |
1.4.3 NMP的回收现状 |
1.5 Aspen Plus简介 |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废液中热熔胶的脱除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步骤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沉淀量的影响因素 |
2.3 加入混合溶剂除胶 |
2.4 加入絮凝剂和交联剂除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N-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分析方法 |
3.1.3 实验步骤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蒸馏实验真空度的影响 |
3.2.2 精馏分离效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收液清洗能力试验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洗净率的测试 |
4.1.4 实验步骤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含水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
4.2.2 清洗温度对洗净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Aspen Plus流程模拟 |
5.1 热力学方法的选取及物性模拟 |
5.2 闪蒸流程模拟 |
5.3 连续精馏流程模拟 |
5.3.1 简捷法精馏设计计算 |
5.3.2 精馏塔严格计算 |
5.3.3 灵敏度分析 |
5.4 物料衡算 |
5.4.1 除胶过程中的物料衡算 |
5.4.2 精馏的物料衡算 |
5.5 能量衡算 |
5.5.1 冷凝器负荷 |
5.5.2 再沸器负荷 |
5.5.3 公用工程消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 |
6.1 精馏塔工艺设计 |
6.1.1 精馏塔选型 |
6.2 浮阀塔的工艺设计 |
6.2.1 精馏塔塔径计算 |
6.2.2 塔高的计算 |
6.2.3 塔板结构设计 |
6.3 浮阀塔的流体力学校核 |
6.3.1 塔板压降校核 |
6.3.2 漏液校核 |
6.3.3 液沫夹带校核 |
6.3.4 溢流液泛校核 |
6.3.5 塔板负荷性能图 |
6.4 换热器的选型 |
6.4.1 塔顶冷凝器 |
6.4.2 塔釜再沸器 |
6.5 搅拌容器及储罐的选型 |
6.5.1 搅拌容器 |
6.5.2 储罐 |
6.6 泵的选型 |
6.7 过滤器的选型 |
6.8 设备总览表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经济初步估算 |
7.1 NMP回收成本费用估算 |
7.1.1 精馏塔设备费用 |
7.1.2 设备费用表 |
7.1.3 设备折旧 |
7.1.4 流动资金 |
7.1.5 生产成本 |
7.1.6 总生产成本费用 |
7.2 税费及收入 |
7.3 利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 |
(2)影响无水氟化氢生产效率的因素及控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工艺原理 |
1.1 主反应 |
1.2 副反应 |
2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
2.1 萤石质量 |
2.2 反应转炉温度 |
2.3 反应转炉转速 |
2.4 原材料配比 |
2.5 系统中水分 |
3 结语 |
(3)浅析无水氢氟酸生产的过程控制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3 无水氢氟酸生产中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
4 无水氢氟酸生产的控制要点 |
4.1 反应炉系统的控制 |
4.1.1 萤石和硫酸的配比 |
4.1.2 硫酸和烟酸的配比 |
4.1.3 萤石的粒度 |
4.1.4 硫酸浓度 |
4.1.6 温度的调整 |
4.1.7 物料在反应炉内的停留时间 |
4.1.8 系统密封及保养 |
4.1.9 根据如上所诉,结合实际生产,反应炉控制参数见表1: |
4.2 洗涤系统的控制 |
4.2.1 导气温度 |
4.2.2 洗涤塔的控制 |
4.2.3 |
4.3 冷凝系统的控制 |
4.3.1 冷凝器的作用与控制要点 |
4.3.2 粗冷的排气温度控制 |
4.3.3 一、二冷的排气温度控制 |
4.4 精馏脱气系统的控制 |
4.4.1 精馏、脱气塔流量、液位控制 |
4.4.2 精馏、脱气塔温度的控制 |
4.5 硫酸吸收系统的控制 |
4.5.1 吸收循环液温度控制 |
4.5.2 吸收循环液的喷淋量 |
4.6 尾气吸收系统控制 |
4.6.1 氟硅酸吸收 |
4.6.2 尾气洗涤与吸收 |
4.6.3 有水酸吸收 |
5 结论 |
(4)核燃料加工中四氟化铀生产工艺及酸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四氟化铀生产研究现状 |
1.2.2 铀纯化酸性废水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四氟化铀连续稳定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
2.1 四氟化铀的制备的工艺 |
2.1.1 四氟化铀的“湿法”生产反应原理 |
2.1.2 四氟化铀的“干法”生产反应原理 |
2.2 UF_4“干法”生产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及物理、化学性质 |
2.2.1 二氧化铀氢氟化反应的热力学 |
2.2.2 二氧化铀氢氟化反应的动力学 |
2.2.3 四氟化铀物理、化学性质 |
2.3 “干法”生产四氟化铀系统的设计与描述 |
2.3.1 四氟化铀生产系统功能描述 |
2.3.2 四氟化铀生产系统工艺流程简图 |
2.3.3 四氟化铀生产系统设计描述 |
2.3.4 四氟化铀生产系统安全特性与保障 |
2.3.5 四氟化铀生产系统仪表 |
2.3.6 四氟化铀生产辅助系统 |
2.4 UF_4“干法”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
2.4.1 料仓 |
2.4.2 一级流化床 |
2.4.3 中间料斗 |
2.4.4 二级流化床 |
2.4.5 氟化氢预热器 |
2.4.6 HF加热器 |
2.4.7 尾气冷凝器 |
2.5 影响UF_4生产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的常见故障 |
2.5.1 螺旋故障 |
2.5.2 分布板故障 |
2.5.3 气体路径堵、漏 |
2.5.4 死床 |
2.5.5 设备腐蚀泄漏 |
2.5.6 串气 |
2.6 UF_4生产系统的工艺参数优化及讨论 |
2.6.1 温度控制 |
2.6.2 系统压力压差控制 |
2.6.3 系统固体物料平衡控制 |
2.6.4 尾气酸度控制 |
2.6.5 氟化氢进气压力控制 |
2.7 生产线运行工艺参数图 |
2.7.1 一级流化床温度 |
2.7.2 一级床板下压力 |
2.7.3 一级床床层压差 |
2.7.4 二级床温度 |
2.7.5 二级床板下压力 |
2.7.6 二级床床层压差 |
2.7.7 尾气酸度 |
2.7.8 2#螺旋电流 |
2.7.9 3#螺旋电流 |
2.8 结论 |
2.8.1 一级流化床工艺参数 |
2.8.2 中间料斗工艺参数 |
2.8.3 二级流化床工艺参数 |
2.8.4 AHF加热器工艺参数 |
2.8.5 AHF进气压力工艺参数 |
2.8.6 尾气酸度工艺参数 |
第三章 铀纯化含铀酸性制备硝酸钡的研究 |
引言 |
3.1 废水制备硝酸钡工艺流程和原理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及试剂 |
3.2.2 试验方案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渣产率、产品中U及总放射性分析 |
3.3.2 结晶温度及产品率 |
3.3.3 渣含U量及铀平衡 |
3.3.4 结晶母液处理 |
3.3.5 产品成分 |
3.4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蒸发冷却变压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蒸发冷却变压器技术特点 |
2.1 冷却原理 |
2.2 冷却介质的选择 |
3 蒸发冷却变压器形式及发展 |
3.1 喷淋式 |
3.2 隔离式 |
3.3 分离式 |
3.4 浸润式 |
4 结束语 |
(6)高品质六氟磷酸锂晶体的绿色制备工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池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锂离子电池 |
1.1.1 引言 |
1.1.2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构成 |
1.1.3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
1.2 电解液的研发现状及发展 |
1.2.1 电解液溶剂 |
1.2.2 电解液锂盐 |
1.2.3 电解液添加剂 |
1.3 六氟磷酸锂研究概况 |
1.3.1 LiPF6的制备方法简介 |
1.3.2 杂质对LiPF6性能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六氟磷酸锂绿色合成工艺 |
2.1 六氟磷酸锂合成工艺 |
2.2 原料及产品规格要求 |
2.2.1 五氯化磷指标 |
2.2.2 氟化氢指标 |
2.2.3 工业级碳酸锂指标 |
2.2.4 电池级六氟磷酸锂指标 |
2.2.5 主要物质的物化性质 |
2.2.6 产品规模 |
2.3 工艺过程 |
2.3.1 反应原理 |
2.3.2 高纯级无水氟化氢精制 |
2.3.3 高纯级氟化锂制备 |
2.3.4 五氟化磷制备 |
2.3.5 六氟磷酸锂合成 |
2.3.6 六氟磷酸锂纯化 |
2.3.7 工艺过程 |
2.4 管道材质选择 |
2.4.1 试验过程 |
2.5 工艺优化与设备强化 |
2.5.1 无水氟化氢精制工艺优化 |
2.5.2 六氟磷酸锂反应釜设计优化 |
2.6 结论 |
第3章 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设计及放大 |
3.1 绿色生产工艺流程 |
3.1.1 工艺流程图(PFD图) |
3.1.2 绿色合成工艺流程 |
3.1.3 绿色合成工艺设备一览表 |
3.2 绿色合成工艺物料平衡 |
3.2.1 理论消耗 |
3.2.2 实际消耗平衡图 |
3.3 六氟磷酸锂表征 |
3.4 结论与展望 |
3.4.1 结论 |
3.4.2 展望 |
第4章 高容量锂离子电容器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电极材料的制备 |
4.2.2 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极材料理化分析 |
4.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无水氟化氢生产中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情况简介 |
2 工艺流程 |
3 循环水成分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1) 氢氟酸的浓度 |
(2) 冷凝器的型式 |
(3) 停车时吸收的水分 |
5 措施 |
6 结论 |
(8)氟化氢传统工艺装备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氟化氢生产工艺装备存在的问题 |
1.1 氟化氢生产工艺热能利用不足 |
1.2 导气箱腐蚀严重及堵管频率高 |
1.3 反应转炉炉头和炉尾密封性欠佳 |
1.4 有水酸制酸条件受限 |
1.5 有水氟化氢人工充装易产生喷溅现象 |
2 氟化氢传统工艺装备的改进 |
2.1 反应转炉余热利用装置 |
2.2 新型导气箱及自动推渣装置 |
2.3 炉头炉尾机械密封装置 |
2.4 有水酸制酸自动控制装置 |
2.5 有水氟化氢自动充装装置 |
3 结语 |
(9)铀转化生产线事故工况安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铀转化生产线事故工况安全分析的意义 |
第2章 设施的基本情况 |
2.1 设施概况 |
2.2 危险物质特性及贮存 |
2.3 设施安全及相关系统 |
第3章 工艺 |
3.1 工艺流程 |
3.2 工艺系统与设备 |
3.3 设施运行限值 |
第4章 潜在事故分析 |
4.1 氟化氢泄漏事故分析 |
4.2 六氟化铀泄漏事故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氟化工不锈钢材料腐蚀失效分析及发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氟化工行业发展状况 |
1.3 氟化工不同介质对耐蚀性的影响 |
1.4 氟化工不锈钢材料的腐蚀机理 |
1.4.1 点蚀 |
1.4.2 晶间腐蚀 |
1.4.3 应力腐蚀开裂 |
1.4.4 缝隙腐蚀 |
1.4.5 氢鼓泡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腐蚀失效分析及基本方法 |
2.1 腐蚀失效分析主要思路 |
2.2 腐蚀失效分析程序 |
2.3 腐蚀失效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3章 乙炔输送不锈钢管道失效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失效情况概述 |
3.2 失效部位理化检验 |
3.2.1 表征方法 |
3.2.2 管道材质检验 |
3.2.3 腐蚀产物形貌分析 |
3.2.4 腐蚀产物成分及物相分析 |
3.3 腐蚀原因分析 |
3.4 腐蚀失效影响因素研究 |
3.4.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4.2 电极制备及试验方法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3.1 Cl-溶液中H_2S浓度对不锈钢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4.3.2 H_2S溶液中Cl-浓度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
3.4.3.3 Cl-和H_2S对钝化膜稳定性的协同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回流塔冷凝器失效分析及失效影响因素探究 |
4.1 失效情况概述 |
4.2 失效部位理化检验 |
4.2.1 表征方法 |
4.2.2 管道材质检验 |
4.2.3 腐蚀产物形貌及成分分析 |
4.2.4 腐蚀产物物相分析 |
4.3 腐蚀原因分析 |
4.4 失效影响因素研究 |
4.4.1 材料及试剂 |
4.4.2 试验方法 |
4.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3.1 材料含碳量对耐蚀性的影响 |
4.4.3.2 温度和CaCl_2浓度对耐蚀性的影响 |
4.4.3.3 CaCl_2溶液中HF和HCl对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 |
4.4.3.4 CaCl_2溶液对不锈钢钝化膜稳定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无水氟化氢冷凝器腐蚀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聚氨酯热熔胶洗釜液的再生工艺设计[D]. 严永聪.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影响无水氟化氢生产效率的因素及控制方法[J]. 吴宁宁. 化工管理, 2021(09)
- [3]浅析无水氢氟酸生产的过程控制要点[J]. 刘继鹏,张伟祥. 甘肃科技, 2021(06)
- [4]核燃料加工中四氟化铀生产工艺及酸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D]. 宋传令. 南华大学, 2020(01)
- [5]蒸发冷却变压器综述[J]. 张明辉,韩旭,王亮,王秀春. 变压器, 2018(11)
- [6]高品质六氟磷酸锂晶体的绿色制备工艺及应用[D]. 赵永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8(01)
- [7]无水氟化氢生产中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J]. 詹小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17(20)
- [8]氟化氢传统工艺装备的改进[J]. 雷游生,黄天梁,邱秋生.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7(05)
- [9]铀转化生产线事故工况安全分析[D]. 景源. 南华大学, 2017(04)
- [10]氟化工不锈钢材料腐蚀失效分析及发生机理研究[D]. 王辉煌. 江苏科技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