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花园,每个人的风景

每个人的花园,每个人的风景

一、人人的园林,人人的风景(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1](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文中认为海政发[2021]15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区内各市属公园、林场: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6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前言森林城市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2019年,森林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要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为首都更好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叶洁楠,章烨,王浩[2](2021)在《新时期人本视角下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新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城市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探讨"公园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回溯城市建设中"人本"理念的演进,分析并提出了"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思路的4个转变:即城市发展规划理念的转变,工作主体的转变,建设模式的转变,建设内容的转变。从人的需求、绿色公共空间、风景园林和人居环境4个维度分析了"公园城市"建设的逻辑,提出了构建以人为主体,绿色公共空间为客体,风景园林为介体,人居环境为环体的"四体共融""公园城市"建设新模式。具体途径一是打破城·绿空间边界,"园""城"融合;二是丰富人·绿互动方式,"园""人"融合;三是激活城·绿内在价值,"园""业"融合。以推进新时期全方位开放、多元模式运作、全域公园化"公园城市"的健康发展。

刘畅[3](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认为《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郭靖[4](2021)在《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共生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与研究领域逐渐兴起,成为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但是,共生设计在风景园林领域仍存在着如概念抽象、难以结合实践、研究不系统等自身困境。为此,本文进行共生设计理论研究,尝试初步建构起全面、系统的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本文结合共生来源梳理提出了共生设计的内涵:基于整体、适度的态度,以联系作为设计过程的对象,实现风景园林协调相容的再创造过程。强调以建构联系作为共生设计的核心要义。并分析总结出共生设计四大特性,即局部着手、注重整体;对话时间、注重发展;协调相容、适度设计;在地有据、意向开源。本文建构了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即系统性、凝练性、适应性的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策略集成。理论体系从七大维度展开论述,即自然维度——相融突显、在地原真;人本维度——普适无碍、顺应激发;空间维度——体宜离合、相连相适;时间维度——互适再生、循环叠演;文化维度——共生确正、映射凝魂;经济维度——统筹拓展、减本增益;管理维度——互渗协同、多元共生。七大维度共包含18个方面,41项要点策略。本文同时提出共生设计实践“二相性”概念,即基础相的普适性和核心相的特色性。将理论体系内容以二相性结构化思维来适应实践,衔接理论的内容策略来指导设计实践。综合而言,本文以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沿着共生来源-内涵定义-体系建构-内容阐述-设计实践的研究思路逐步深入,形成系统、全面、凝练的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价值理念和实践指导。

李弋文[5](2021)在《唐代园林的生态审美意蕴》文中指出唐代是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历来的园林学者对这一时期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唐代园林上承魏晋六朝园林的富丽豪阔、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载体的园林风格,下启宋明园林的文人化、写意化、高度艺术化的审美倾向,是一个重要的转型与过渡期。与六朝园林相比,唐代园林在数量上大为增加,分布地域更为广阔;类别上基本形成后世所称的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包括贵族园林与文人园林)、寺观园林和公共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在中唐以后大量出现,成为宋明文人写意园的先声;园林审美理论与造园思想已趋成熟,无论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角度,还是从艺术审美角度看,都体现出超越前人的思维高度,意境理论被运用到园林的构建中,并通过借景、对景以及曲径等具体造园手法得以呈现,叠山、置石、凿池、理水、养植花木等园林技术,亦被熟练运用到园林的创作中;有关园林的诗文佳作多出,园林诗成为诗歌领域的一个独立门类,园林理论虽未形成专论,但富有理论性表述的诗文亦不乏其数,且讨论得颇为深入,尤其是出现了如白居易这样的园林诗文大家。从功能上来说,园林首先是一个人居环境,尤其是在唐代逐渐普遍之后,园林越来越成为士人平衡仕隐矛盾,实现理想栖居的处所。唐人的一系列造园活动与在园林中进行的审美活动,实际上都体现了他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这种认识对于当今生态美学的建设,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智慧资源。本文试图从生态审美的角度切入,对唐代园林的审美风貌做一个全面的探讨。唐代园林具有明显区别于前一时期的园林特征,具体体现在数量规模、类型分布、园林思想、造园技艺、园林诗文及理论,以及中晚唐时期园林的变化情况各个方面。唐代园林受兼收并蓄、包容开放思想的影响,艺术上与其他艺术门类形成互文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通过一系列造园思想理论与技艺,追求和谐共生的园林栖居关系。这种新的造园及审美特征,主要受内外两方面因素影响。就内部因素而言,园林艺术自身内部的传承与积淀在唐代开花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则有政治(唐代隐逸与政治的联系,以及唐政府的政策对于隐逸的褒奖,由此对园林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思想(唐代自然审美的发展与深化)、宗教(道教、佛教的发展对园林造设与审美的促进作用,以及三教合一的趋势对唐人自然审美的影响)等社会背景,共同塑造出唐代园林的审美风貌。此外,中国哲学中的生态观以及由此生发的生态审美意识,对于唐人造园、品园、栖园、赞园也有重大影响。这种生态审美意识对唐代园林的影响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其一是造园理念与规划设计等实践层面。唐人的园林生态审美意识首先体现在园林的建造规划理念中。通过对园林具体的规划步骤,如造园目的功能、选址相地工程、园林结构理念,以及具体物质组成(山石、水池、植物、建筑等),从园林规划设计层面,可以探寻唐人园林布局建造所思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从这些人工与自然和谐的设置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审美观。其二则是园林审美的思想层面。唐人在园林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审美活动,诸如宴会游春、饮酒赏花、读书卧游等,往往诉诸于笔墨诗文。通过唐代园林诗文中所呈现的园林风貌与园林生活,我们可以分析园林所提供的人与自然山水景物之间的关系。精神与天地沟通,审美与自然相接,唐人在放意栖居、逍遥自适的日常园林生活中,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观与生态审美观。中国的生态审美植根于中国本土哲学与美学,在此语境下,唐代园林当可视作一个范本,探讨人与自然(天、天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应有所启示。

丁潇颖[6](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李亚丽[7](2020)在《民权县城市绿地合作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相继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应时之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绿地建设规模逐步增加,绿地管理难度随之加大,单一的政府管理早已显得力不从心,亟需探求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城市绿地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合作治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因此,本文从合作治理视角探析民权县城市绿地合作治理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其他同类城市绿地合作治理的实践提供指导。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以民权县为例,梳理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民权县城市绿地的现状及特点,并归纳出治理规划缺乏科学性、治理主体缺乏主动性、治理实施缺乏持续性、治理结果缺乏实效性等问题,从合作治理意识、合作主体、社会力量激励、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剖析成因。最后,从加强合作治理顶层设计,完善多元合作体制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动力,加大合作治理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若兰[9](2020)在《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科研与教学的物质载体,具有生态、实用、美化、教育四大功能。就教育功能而言,大学校园具有较强的环境育人的景观教育功能。良好的大学校园景观可以使大学生群体在与校园景观中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到校园历史文化、校风校训、办学理念、学科特色等。参与性设计引入景观设计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化、互动化,是目前国内外景观设计师积极探索的一个新领域。“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国各大高校纷纷引入“互联网+教育”理念,来规划、建设“智慧校园”。但互联网相关技术运用到校园景观中的相关研究仍比较欠缺。本文以大学校园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参与性设计、“互联网+教育”理念、互联网思维;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交叉学科研究及实践验证等研究方法,对参与性设计、大学校园景观、“互联网+教育”等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选取6个国内外与参与性景观、校园规划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然后重点对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基础研究进行阐述,包括大学校园景观发展与问题、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意义、影响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因素分析;基于前期的概念解读、优秀案例及参与性景观基础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探究新时代下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的规划设计途径。宏观层面上,应注重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与结构规划、智慧校园景观功能体系搭建;中观层面上,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打造丰富多样的参与性景观,实现灵活空间下的多类型参与性活动行为模式,并对大学校园各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参与性设计;微观上,对大学校园内的主要景观设施小品进行参与性设计,同时以互联网相关技术作为技术支撑来激发参与性景观空间的活力,更进一步地强化人、物、自然本体之间及三者之间的互动。最后,基于前期研究综述与笔者的研究成果,选取重视实践教育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衡水学院滨湖校区作为实践场地,从不同尺度上实现参与性设计、互联网连接一切等理念落实到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中。

郑诗民[10](2020)在《明清“士商互动”现象对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江南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表明,在明初时期江南形成了以文人园林为代表的较完整的私家园林文化体系,然而到了明朝中叶,社会上出现了“士商互动”现象,文人士大夫世俗化倾向明显,曾经以文人园林为主的江南私家园林发生演变与分化,形成风格独特的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探索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分化与演变的“士商互动”社会背景;二是分析“士商互动”社会现象,如何影响以苏州和扬州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发生变化。对明清时期形成的苏州和扬州两大私家园林流派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采用地景叙事法分别对明清时期苏州和扬州城市的“士商互动”社会现象探究。其次采用定性分析研究法,选取典型私家园林案例:苏州网师园、明朝留园、明朝拙政园、弇山园;以及扬州明末影园、湖上园林筱园,城市山林“个园”。对苏州和扬州这几个典型的私家园林历代的主人身份,生活状态和园林活动,园林空间布局的改变和风格的演变比较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明清“士商互动”社会现象影响下,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风格演进的几个变化。研究结论如下:在明清时期“士商互动”现象影响下,苏州私家园林数量、规模、面积改变,古城内掀起造园热;园林数量大幅上升;“大型山水园林”趋向于“中小型城市园林”转变。私家园林主题由“隐于园”向“娱于园”转变。私家园林更新园林功能,官署园林、公共园林和服务功能的出现都成为苏州传统文人园林适应“士商互动”社会现象的新变化。扬州私家园林风格以江南传统文人园林为基础,后由于徽商聚集,新型社会阶层的出现,扬州私家园林发生变体成为商贾园林,出现了湖上园林和城市山林宅园。盐商在保障湖沿岸争先造园为求皇帝临幸,园林建筑讲究排场气势追求洋味且形式多样而创新。在融合扬州本土地理条件和南北文化交流的影响后,扬州商贾园林形成了大众多元化、世俗奇观化的风格。

二、人人的园林,人人的风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人的园林,人人的风景(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1.1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
        1.1.1 国家层面
        1.1.2 京津冀区域层面
        1.1.3 北京市层面
        1.1.4 海淀区层面
    1.2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
2.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条件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历史沿革
        2.2.2 行政区划和人口
        2.2.3 经济发展概况
        2.2.4 交通条件
    2.3 自然资源
        2.3.1 土地资源
        2.3.2 水资源
        2.3.3 湿地资源
        2.3.4 动植物资源
        (1)植物资源
        (2)动物资源
        2.3.5 旅游资源
    2.4 生态环境状况
        2.4.1 空气环境质量
        2.4.2 水环境
        2.4.3 土壤环境
        2.4.4 声环境
        2.4.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2.5 特色文化
        2.5.1 皇家园林文化
        2.5.2 古树名木文化
        2.5.3 大运河文化
        2.5.4 红色文化
        2.5.5 高等教育文化
        2.5.6 中关村科创文化
3. 森林城市建设基础分析
    3.1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3.1.1 林地资源
        (1)总体情况
        (2)空间分布
        3.1.2 林种结构
        3.1.3 乔木林特征
        (1)林龄组成
        (2)林分起源
        (3)优势树种
        3.1.4 林木蓄积
        3.1.5 森林覆盖率
    3.2 城区绿地特征分析
    3.3 生态科普载体分析
    3.4 资源管护情况分析
        3.4.1 森林防火
        3.4.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3.4.3 林业信息化建设
        3.4.4 公益林管护
        3.4.5 绿地管护
        3.4.6 野生动植物保护
        3.4.7 林业队伍
    3.5 指标达标情况分析
        3.5.1 森林网络
        (1)林木覆盖率
        (2)城区绿化覆盖率
        (3)城区树冠覆盖率
        (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5)城区林荫道路率
        (6)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7)乡村绿化
        (8)道路绿化
        (9)水岸绿化
        (10)农田林网
        (11)重要水源地绿化
        (1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3.5.2 森林健康
        (1)树种多样性
        (2)乡土树种使用率
        (3)苗木使用
        (4)生态养护
        (5)森林质量提升
        (6)动物生境营造
        (7)森林灾害防控
        (8)资源保护
        3.5.3 生态福利
        (1)城区公园绿地服务
        (2)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3)公园免费开放
        (4)乡村公园
        (5)绿道网络
        (6)生态产业
        3.5.4 生态文化
        (1)生态科普教育
        (2)生态宣传活动
        (3)古树名木
        (4)市树市花
        (5)公众态度
        3.5.5 组织管理
        (1)建设备案
        (2)规划编制
        (3)科技支撑
        (4)示范活动
        (5)档案管理
        3.5.6 总体情况
    3.6 森林城市建设潜力分析
        3.6.1 国土增绿潜力分析
        (1)林业用地
        (2)村庄驻地、四旁用地
        (3)城区绿地
        3.6.2 森林健康提升潜力
        3.6.3 森林服务提升潜力
        3.6.4 森林文化提升潜力
    3.7 优势与问题
        3.7.1 优势
        (1)生态区位重要,规划站位较高
        (2)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支持有力
        (3)生态格局完整,建设基础扎实
        (4)群众基础较好,爱绿氛围浓厚
        3.7.2 面临的问题
        (1)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与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2)乡村绿化特色和乡愁生态景观还需进一步挖掘强化
        (3)生态场所服务和生态活动传播还需进一步发动扩散
4. 森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4.1 指导思想
    4.2 建设原则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2.2 坚持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4.2.3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绿化
        4.2.4 坚持近自然化理念
        4.2.5 坚持科学节俭绿化
        4.2.6 坚持人文生态融合
        4.2.7 坚持全民共建共享
    4.3 规划愿景
    4.4 规划依据
        4.4.1 法律法规
        4.4.2 标准规范
        4.4.3 国家、地方文件与规划
    4.5 规划范围
    4.6 规划期限
    4.7 规划目标
        4.7.1 总体目标
        4.7.2 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2021年—2023年)
        (2)中期目标(2024年—2025年)
        (3)远期目标(2026年—2035年)
        4.7.3 指标目标
5. 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5.1 上位规划衔接
        5.1.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1)规划分析
        (2)对本规划的指导
        5.1.2《北京市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
        (1)规划分析
        (2)对本规划的指导
        5.1.3《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1)规划分析
        (2)对本规划的指导
    5.2 总体布局
        (1)一屏四心
        (2)多廊多点
6. 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6.1 城区绿地完善工程
        6.1.1 建设范围、人口数量
        6.1.2 建设目标
        6.1.3 建设内容
        (1)公园绿地建设
        (2)小微绿地建设
        (3)老旧公园升级
        (4)环境友好型社区改造
        (5)森林城市建设示范活动
        (6)森林城市科技主题公园建设
    6.2 两道绿隔扩展工程
        6.2.1 建设现状
        6.2.2 建设目标
        6.2.3 建设内容
        (1)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提质增绿
        (2)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优化扩绿
    6.3 道路景观提升工程
        6.3.1 建设现状
        6.3.2 建设目标
        6.3.3 建设内容
        (1)新建道路高标准绿化
        (2)已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
        (3)林荫停车场建设
    6.4 生态水系打造工程
        6.4.1 建设现状
        6.4.2 建设目标
        6.4.3 建设内容
        (1)“水清岸绿”生态河渠建设
        (2)小月河生态廊道建设
        (3)北部生态湿地群营建
    6.5 绿色村镇建设工程
        6.5.1 建设现状
        6.5.2 建设目标
        6.5.3 建设内容
        (1)休闲场所建设
        (2)村庄绿化提升
        (3)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
    6.6 近自然片林营建工程
        6.6.1 建设现状
        6.6.2 建设目标
        6.6.3 建设内容
    6.7 自然保护地优化工程
        6.7.1 建设现状
        6.7.2 建设内容
    6.8 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6.8.1 保护现状
        6.8.2 建设目标
        6.8.3 建设内容
7. 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7.1 高质量森林经营
        7.1.1 林分抚育提质
        (1)建设现状
        (2)建设目标
        (3)建设内容
        7.1.2 生态公益林管护
        (1)建设现状
        (2)建设内容
    7.2 生境营建
        7.2.1 建设目标
        7.2.2 建设内容
        (1)完善生态廊道
        (2)划建自然保留区
        (3)营造鸟类栖息地
        (4)改善河道水生态系统
        (5)建设城市水鸟保护区域
        (6)海淀区城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
    7.3 绿地养护
        7.3.1 建设目标
        7.3.2 建设内容
        (1)绿地有机覆盖
        (2)城市林木近自然管理
    7.4 森林火灾防控
        7.4.1 建设目标
        7.4.2 建设内容
        (1)完善防火预警预测体系
        (2)提升防火调度水平
        (3)提升扑救火能力
        (4)开展常态化防火宣传
    7.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7.5.1 建设目标
        7.5.2 建设内容
        (1)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2)提升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3)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宣传
    7.6 林业信息化建设
        7.6.1 建设现状
        7.6.2 建设目标
        7.6.3 建设内容
        (1)完善园林绿化资源管理体系
        (2)建设智慧林业信息系统
8. 生态福利体系建设
    8.1 绿道网络建设
        8.1.1 建设现状
        8.1.2 建设目标
        8.1.3 建设内容
        (1)三级绿道体系建设
        (2)绿道服务点建设
        (3)绿道管理养护
    8.2 生态休闲空间发展
        8.2.1 建设现状
        8.2.2 建设目标
        8.2.3 建设内容
        (1)郊野公园休闲空间建设
        (2)清河滨水休闲空间建设
        (3)生态田园休闲空间建设
        (4)森林康养休闲空间建设
    8.3 农林产业发展带建设
        8.3.1 建设现状
        8.3.2 建设目标
        8.3.3 建设内容
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9.1 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建设
        9.1.1 建设目标
        9.1.2 建设内容
        (1)森林文化体验基地
        (2)湿地文化体验基地
        (3)古树文化体验基地
        (4)园林文化体验基地
        (5)义务植树基地
    9.2 全民自然教育网络构建
        9.2.1 建设目标
        9.2.2 建设内容
        (1)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网络
        (2)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中心
        (3)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4)自然教育驿站建设
    9.3 生态标识系统建设
        9.3.1 建设目标
        9.3.2 建设类别
        9.3.3 建设内容
        (1)海淀区生态标识系统设计
        (2)生态科普标识标牌布设
    9.4 生态文化传播
        9.4.1 建设目标
        9.4.2 建设内容
        (1)制作森林城市建设宣传物料,服务百姓生活
        (2)拍摄图文视频素材全方位展示森林海淀风貌
        (3)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城市建设宣传活动
        (4)持续推动森林城市建设惠民活动
1 0.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1 0.1 估算依据
    1 0.2 工程总投资
        1 0.2.1 按照建设项目与费用构成分
        1 0.2.2 按照建设期限分
    1 0.3 资金筹措
        1 0.3.1 上级生态建设类项目资金
        1 0.3.2 地方财政投入
        1 0.3.3 社会性投入
    1 0.4 效益评价
        1 0.4.1 生态效益分析
        (1)涵养水源
        (2)保育土壤
        (3)净化大气环境
        (4)调节小气候
        (5)固碳释氧
        (6)保护生物多样性
        1 0.4.2 社会效益分析
        (1)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2)传播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4)增加就业机会
        1 0.4.3 经济效益分析
        (1)直接经济效益
        (2)间接经济效益
1 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 1.1 全面建立林长制
        1 1.1.1 分级设立林长
        1 1.1.2 建立工作机制
    1 1.2 严格考核反馈
    1 1.3 全面统筹,保障资金
    1 1.4 人才强林,科技兴林
        1 1.4.1 加强人才培养
        1 1.4.2 凸显科技创新特色
        1 1.4.3 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
    1 1.5 林政资源管理
        1 1.5.1 制定合理的林木采伐限额
        1 1.5.2 划定林地保护红线,统筹国土空间
        1 1.5.3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1 1.6 森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2)新时期人本视角下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新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人本”理念的深入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前提
2 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路:实现4个转变
    2.1 城市建设发展理念:由“重物本”转变为“重人本”
    2.2 城市建设发展构架:由建设“城市绿地”转变为建设“城市绿色公共空间”
    2.3 城市建设发展主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由利益相关者主导”
    2.4 城市建设发展方式:由“以建筑物为中心”转变为“由风景园林(景观)协调”其他各领域的建设发展方式
3“人本”视角下公园城市核心要素分析
    3.1“人”是公园城市的主体
    3.2 绿色公共空间是公园城市的本质载体(客体)
    3.3 主体“人”对客体“绿色公共空间”的4个需求
4 构筑新时期公园城市“四体共融”建设新模式
5 结语

(3)《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第一节 画舫录记
        一、李斗生平
        二、行旅历程
        三、文心会友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城池水系
        二、盐商富庶
        三、文化繁荣
        四、天子南巡
        五、社会风尚
        六、方志编修
    第三节 文献述考
        一、版本辑要
        二、版本考订
        三、辑录实例
        四、佐证考辩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第一节 “舫”的解字
        一、“水”与“舟”的哲学
        二、“方”“舟”解字
        三、“舫”的象形会意
    第二节 “舫”的由变
        一、从“并木”到“并舟”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三、“舫”的内涵转变
    第三节 画舫遗存
        一、实物遗存
        二、图像遗存
    第四节 外籍载录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二、中外游船比较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第一节 扬州“舫”源
        一、驳船改造
        二、当地制造
        三、域外引进
    第二节 名号牌匾
        一、画舫雅称
        二、画舫舫扁
    第三节 功能种类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九、龙船与龙船市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十一、书画船
    第四节 画舫形制
        一、画舫之“形”
        二、画舫之“饰”
        三、画舫之“具”
    第五节 画舫游路
        一、城门水关
        二、画舫码头
        三、景点聚集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第一节 李斗游记
        一、江园七夕夜游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第二节 游事雅趣
        一、画舫礼仪
        二、画舫娱乐
        三、游事服务
    第三节 画舫交游
        一、诗会雅集
        二、湖上交游
        三、湖上叫化
    第四节 画舫泛游
        一、西湖舟游
        二、秦淮画舫
        三、苏州画舫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第一节 画舫“市”
        一、“市”“会”习俗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三、百业竞驰
    第二节 陆上画舫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二、从舫居到舫屋
        三、别致陆地游
    第三节 奢靡之游
        一、清扬之“奢”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三、游宴奢靡
    第四节 画舫禁游
    第五节 画舫游衰
结语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共生设计研究的兴起
        1.1.2 共生设计研究的困境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2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内涵探究
    2.1 风景园林共生来源梳理
        2.1.1 思想层面
        2.1.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思想
        2.1.1.2 西方哲学中的共生思想
        2.1.2 学科层面
        2.1.2.1 生物学的共生观
        2.1.2.2 社会学的共生观
        2.1.2.3 经济学的共生观
        2.1.2.4 规划和建筑学的共生观
        2.1.3 设计层面
        2.1.3.1 中国传统造园理法
        2.1.3.2 当代设计理论与思潮
        2.1.4 共生设计来源总结
    2.2 共生设计核心要义探究
        2.2.1 共生设计释义
        2.2.2 联系的哲学解析
        2.2.2.1 普遍性和特殊性
        2.2.2.2 逻辑先在性
    2.3 共生设计主要特性分析
        2.3.1 局部着手、注重整体
        2.3.2 对话时间、注重发展
        2.3.3 协调相容、适度设计
        2.3.4 在地有据、意向开源
3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3.1 体系建构原则
        3.1.1 系统性
        3.1.2 凝练性
        3.1.3 适应性
    3.2 关联因素梳理与整合
        3.2.1 关联因素
        3.2.2 关联学科
        3.2.3 共生体系三位合一
        3.2.4 共生维度辨析提炼
    3.3 抽象话题具体化
    3.4 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基本框架
4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主要内容
    4.1 自然维度——相融突显、在地原真
        4.1.1 自然态度
        4.1.1.1 相融合
        4.1.1.2 再创造
        4.1.2 自然要素
        4.1.2.1 要素在地
        4.1.2.2 要素适好
        4.1.3 自然系统
        4.1.3.1 生态有机
        4.1.3.2 风貌原真
        4.1.4 自然过程
        4.1.4.1 作用显化
        4.1.4.2 过程引导
    4.2 人本维度——普适无碍、顺应激发
        4.2.1 人本生理
        4.2.1.1 生理普适
        4.2.1.2 无障碍化
        4.2.2 人本心理
        4.2.2.1 心理顺应
        4.2.2.2 活力激发
        4.2.2.3 活动衍生
    4.3 空间维度——体宜离合、相连相适
        4.3.1 空间感知
        4.3.1.1 静态体宜
        4.3.1.2 动序离合
        4.3.2 空间关系
        4.3.2.1 内外相连
        4.3.2.2 分全相适
    4.4 时间维度——互适再生、循环叠演
        4.4.1 时间序列
        4.4.1.1 短长互适
        4.4.1.2 往来再生
        4.4.1.3 时间相随
        4.4.2 时间节奏
        4.4.2.1 四季交替
        4.4.2.2 昼夜时晓
    4.5 文化维度——共生确正、映射凝魂
        4.5.1 文化态度
        4.5.1.1 地域彰显
        4.5.1.2 主体本位
        4.5.1.3 守正创新
        4.5.2 文化形态
        4.5.2.1 形态并立
        4.5.2.2 形式类化
        4.5.3 文化精神
        4.5.3.1 符号映射
        4.5.3.2 意境凝魂
    4.6 经济维度——统筹拓展、减本增益
        4.6.1 宏观制度
        4.6.1.1 指标实效化
        4.6.1.2 供给闭环化
        4.6.1.3 土地复合化
        4.6.2 中观运营
        4.6.2.1 商业支持运营
        4.6.2.2 公益支持运营
        4.6.3 微观设计
        4.6.3.1 讲究低投入
        4.6.3.2 追求高效益
    4.7 管理维度——互渗协同、多元共生
        4.7.1 关联环节
        4.7.1.1 设计与规划决策
        4.7.1.2 设计与建造
        4.7.1.3 设计与使用
        4.7.2 相关主体
        4.7.2.1 公众参与
        4.7.2.2 管理协调
    4.8 本章小结
5 共生设计实践探讨
    5.1 共生设计实践原则
    5.2 共生设计实践二相性
        5.2.1 核心相的特色性
        5.2.2 基础相的普适性
    5.3 共生设计实践基本思路
    5.4 设计实践——以汨罗市屈原纪念公园为例
        5.4.1 项目简介
        5.4.2 设计实践思路
        5.4.2.1 梳理关联因素
        5.4.2.2 把握核心联系
        5.4.2.3 设置合理目标
        5.4.2.4 深化共生设计
        5.4.3 项目成果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结论与成果
        6.1.2 研究局限性
    6.2 共生设计展望
        6.2.1 客观化-定量化发展
        6.2.2 适度化-去设计化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5)唐代园林的生态审美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唐代园林整体特征
    第一节 园林称谓丰富
    第二节 数量多而分布广
    第三节 园林类别多样
    第四节 造园理念深化与园林技艺成熟
    第五节 园林诗文繁荣与理论意识觉醒
    第六节 中唐以后的重要转变
第二章 唐代园林审美的动因
    第一节 历史传承: 园林生态关系演变
    第二节 政治推奖: 隐逸与生态
    第三节 思想激励: 自然审美意识的觉醒
    第四节 宗教氛围: 宗教自然观与园林审美
第三章 造园理念、规划设计与生态审美
    第一节 造园目的、园林功能与审美
    第二节 园林相地、选址的审美考量
    第三节 园林物象的选择与景观营构
    第四节 园林结构、布局与生态审美
第四章 唐代园林审美活动与生态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园林审美活动
    第二节 唐代园林与意象意境的生成
    第三节 唐代园林之观游模式
    第四节 “生态”意蕴与唐代园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民权县城市绿地合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与框架
        2.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城市绿地
        1.城市绿地的定义
        2.城市绿地的分类
        3.城市绿地的功能
    (二)合作治理理论
    (三)城市绿地合作治理
        1.城市绿地合作治理主体
        2.城市绿地合作治理条件
        3.城市绿地合作治理必要性
三、民权县绿地合作治理现状
    (一)民权县绿地合作治理概况
    (二)民权县绿地合作治理成效
    (三)民权县绿地合作治理存在的问题
        1.治理规划缺乏科学性
        2.治理主体缺乏主动性
        3.治理实施缺乏持续性
        4.治理结果缺乏实效性
四、民权县绿地合作治理问题的成因
    (一)合作治理意识淡薄
    (二)合作主体相对单一
    (三)社会力量激励缺失
    (四)体制机制保障不力
五、民权县绿地合作治理对策
    (一)加强合作治理顶层设计
    (二)完善多元合作体制机制
    (三)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动力
    (四)加大合作治理监管力度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之处
    (三)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方向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归纳总结法
        1.5.4 交叉学科研究法
        1.5.5 实践验证法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2.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概念解析
        2.1.1 参与性设计
        2.1.2 大学校园景观
        2.1.3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2.1.4“互联网+”
        2.1.5“互联网+教育”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关于参与性设计的研究
        2.2.2 国内外关于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
        2.2.3 国内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研究
        2.2.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盲点
3 相关案例研究
    3.1 超级校园·以社团为组织线索的超高容积率教育综合体设计
        3.1.1 案例介绍
        3.1.2 经验总结
    3.2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微空间改造——“树洞花园”
        3.2.1 案例介绍
        3.2.2 经验总结
    3.3 底特律中心科技园区
        3.3.1 案例介绍
        3.3.2 经验总结
    3.4 北京大兴龙熙旭辉住宅社区公园
        3.4.1 案例介绍
        3.4.2 经验总结
    3.5 成都麓湖云朵乐园
        3.5.1 案例介绍
        3.5.2 经验总结
    3.6 北京海淀智慧公园
        3.6.1 案例介绍
        3.6.2 经验总结
    3.7 本章小结
4 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基础研究
    4.1 中国大学校园景观空间的发展及问题
        4.1.1 中国大学校园景观空间的发展
        4.1.2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存在的问题
    4.2 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意义
        4.2.1 扩展校园开放空间的功能
        4.2.2 丰富校园景观形式
        4.2.3 延申大学教育模式与教学空间
        4.2.4 推动参与性景观的运用与发展
    4.3 影响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因素分析
        4.3.1 行为特征
        4.3.2 环境特征
        4.3.3 地域特征
5 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营造策略
    5.1 大学校园整体规划原则
        5.1.1 因地制宜
        5.1.2 尊重历史
        5.1.3 整体与局部
        5.1.4 以人为本
        5.1.5 学科特色性
        5.1.6 问题导向
        5.1.7 顺应时代
    5.2 校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思路
        5.2.1 主动与被动参与相结合
        5.2.2 丰富人参与自然的活动类型
        5.2.3 响应校园景观的特殊教育使命
    5.3 互联网相关技术在景观中的应用
        5.3.1 景观互动为导向的技术应用
        5.3.2 景观功能为导向的技术应用
    5.4 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规划设计营造策略
        5.4.1 宏观上——校园整体景观功能分区规划与智慧校园景观体系构建
        5.4.2 中观上——参与性景观相互渗透与不同校园景观构成要素的参与性营造策略
        5.4.3 微观上——参与性景观设施小品设计与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设计实践——衡水学院滨湖校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6.1 背景概况
        6.1.1 区位分析
        6.1.2 周边环境分析
        6.1.3 上位规划
    6.2 场地认知
        6.2.1 用地现状
        6.2.2 竖向分析
        6.2.3 校园发展历史与文化
        6.2.4 校园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6.2.5 新校区建设需求分析
        6.2.6SWOT总结
    6.3 目标愿景
        6.3.1 设计依据
        6.3.2 总体定位
        6.3.3 总体目标
    6.4 总体规划
        6.4.1 规划理念
        6.4.2 总体规划策略
        6.4.3 功能分区
        6.4.4 校园景观结构规划
        6.4.5 智慧校园景观功能系统布局
        6.4.6 总平面图(见图 6.5)
        6.4.7 总体鸟瞰(见图 6.6)
    6.5 参与性景观专题规划
        6.5.1 校园内人群参与性活动潜力分析
        6.5.2 主要参与性景观功能分区
        6.5.3 校园参与性活动策划
        6.5.4 校园参与性景观设施分类设计
        6.5.5 基于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校园景观移动共享平台设计——“AI趣学”APP设计
    6.6 专项规划
        6.6.1 竖向设计
        6.6.2 雨洪管理规划
        6.6.3 驳岸规划
        6.6.4 道路交通规划
        6.6.5 建筑规划
        6.6.6 植物景观规划
    6.7 重要参与性景观功能分区详细设计
        6.7.1 综合核心教学区
        6.7.2 南部教研与生活区
        6.7.3 北部教研区
        6.7.4 北部生活区带状街区
        6.7.5 森林景观区
        6.7.6 东北部运动区
        6.7.7 衡水湖生态保护与分析检测中心
        6.7.8 农业教研区
    6.8 经济技术指标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图纸目录
附件

(10)明清“士商互动”现象对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江南园林历史
        1.2.3 明清苏州私家园林
        1.2.4 明清扬州私家园林
        1.2.5 士商互动
        1.2.6 问题提出
    1.3 论文研究界定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基本框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江南私家园林发展与演变
    2.1 江南私家园林兴盛发展条件
        2.1.1 江南自然地理
        2.1.2 江南社会文化:士人文化
        2.1.3 江南社会经济
    2.2 江南私家园林盛行现象
        2.2.1 苏州私家园林历史脉络梳理
        2.2.2 扬州私家园林历史脉络梳理
    2.3 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变迁
        2.3.1 江南文人私家园林风格特征
        2.3.2 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风格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明清“士商互动”社会现象
    3.1 私家园林风格演变与社会文化现象关系
    3.2 “士商互动”社会现象
        3.2.1 “士农工商”秩序瓦解
        3.2.2 士人好利
        3.2.3 商贾慕名
        3.2.4 “乾隆南巡”事件
    3.3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主人身份变化
        3.3.1 苏州私家园林主人:身份多样化
        3.3.2 扬州私家园林主人:绅商或者盐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士商互动”对苏州私家园林的影响
    4.1 苏州“士商互动”社会现象
        4.1.1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奢靡社会风尚
        4.1.2 社会风尚导致“士商互动”现象
        4.1.3 “士商互动”助长吴地人文环境的颓靡
    4.2 典型苏州私家园林历史沿革与空间演变
        4.2.1 网师园:渔隐郊野宅园——封闭豪宅高楼
        4.2.2 留园:文人别墅园——大兴土木宏丽轩宇
        4.2.3 拙政园:山水别墅园——装饰华丽层楼复阁
        4.2.4 弇山园:面积广阔享乐天堂——四分五裂小型宅园
    4.3 “士商互动”影响下的明清苏州私家园林变化
        4.3.1 数量:城里半园亭
        4.3.2 面积:大型山水园转为小型宅园
        4.3.3 相对位置:“小隐于野”转为“大隐于朝”
        4.3.4 造园主题功能:“隐于园”转为“娱于园”
        4.3.5 私家园林转变性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士商互动”对扬州私家园林的影响
    5.1 扬州“士商互动”社会现象
        5.1.1 扬州盐商开展文教活动
        5.1.2 扬州盐商举办游园诗会
        5.1.3 扬州盐商攀比之风盛行
        5.1.4 乾隆南巡
    5.2 典型扬州私家园林历史沿革与空间演变
        5.2.1 明朝郑氏四大园林“影园”
        5.2.2 清朝扬州湖上园林“筱园”
        5.2.3 清朝城市山林“个园”
    5.3 “士商互动”影响下的明清扬州私家园林变化
        5.3.1 自带文人园林底色
        5.3.2 雄伟新奇兼容洋味的风格
        5.3.3 西北郊保障湖园林兴衰
        5.3.4 老城区私家园林兴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
        6.1.1 明清“士商互动”社会背景分析
        6.1.2 “士商互动”对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影响
    6.2 未尽事宜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苏州历史舆图
    附录B 扬州历史舆图
    附录C 重要历史园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人人的园林,人人的风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2]新时期人本视角下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新模式探讨[J]. 叶洁楠,章烨,王浩. 中国园林, 2021(08)
  • [3]《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4]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D]. 郭靖. 浙江大学, 2021(01)
  • [5]唐代园林的生态审美意蕴[D]. 李弋文. 山东大学, 2021(02)
  • [6]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7]民权县城市绿地合作治理研究[D]. 李亚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李若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明清“士商互动”现象对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影响[D]. 郑诗民. 天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每个人的花园,每个人的风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