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棉区棉铃虫及其近缘种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崔婷[1](2020)在《181克/升zeta-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文中提出为了明确181克/升zeta-氯氰菊酯乳油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2018~2019年连续2 a以当地常用药剂5%氯氰菊酯乳油为对照,在棉花(科能608)上进行了181克/升zeta-氯氰菊酯乳油有效成分用量60、75和90 g/hm2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1克/升zeta-氯氰菊酯乳油药剂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大而显着提高,用药后7 d内,除60 g/hm2用量处理防效显着低于对照药剂外,其他2个用量处理的防效均与对照药剂相当,但用量75与90 g/hm2处理的防效差异均不显着。181克/升zeta-氯氰菊酯乳油在棉花上使用安全,防治棉铃虫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可达7 d以上,是一种理想的防治棉花棉铃虫药剂,其有效成分经济用量为75 g/hm2。
努日耶·木合太尔[2](2020)在《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新疆北部降水量、有机质含量等较高,是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阵地之一,盛产小麦及玉米等粮食作物和喜温的水稻及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近年来,农田农业害虫如玉米螟、棉蚜、棉铃虫和稻水象甲等的发生整体加重,导致农作物减产。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和缨小蜂科Mymaridae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s、小蜂总科Chalcidoidea,是两类常见且重要的卵寄生蜂,主要用于防治玉米、水稻、甘蔗、棉花及蔬菜等农作物害虫。准确鉴定农田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种类,对新疆北部农田害虫的高效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但是由于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的种类繁多、体型微小、形态多种多样,以及受到寄主的种类、物种的地理分布位置、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影响,另外还存在近似种问题,仅根据传统形态学特征难以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地鉴定。而DNA条形码以DNA序列为检测对象,不受样本生长时期的限制,非分类专家即可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形态学鉴定的不足,因此利用该技术可以解决赤眼蜂和缨小蜂在形态学鉴定上的难题和问题。本研究以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昆虫为研究对象,利用无损伤DNA提取法获得基因组DNA,通过线粒体COI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gene)和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基因对模板进行DNA条形码分子标记,获得的基因序列构建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中不同属的系统进化树,分别比较这两个科中不同属的遗传距离,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的物种进行准确鉴定,并基于DNA条形码数据初步分析其系统进化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1)共检视赤眼蜂科标本350号,制作玻片标本122号。通过形态学初步鉴定出6属,16种,包括:宽翅赤眼蜂属Ufens Girault,1911弗氏宽翅赤眼蜂U.foersteri Kryger,1918相似宽翅赤眼蜂U.simillis Kryger,1932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 Walker,1851长突寡索赤眼蜂O.shibuyae Ishii,1938日本寡索赤眼蜂O.japonica Yashiro,1979短角寡索赤眼蜂O.brevicornis Lin,1994光脉赤眼蜂属Aphelinoidea Girault,1911土耳其光脉赤眼蜂A.anatolica Nowicki,1936沙湾光脉赤眼蜂A.shawanica Hu&Lin,2005伪寡索赤眼蜂属Pseudoligosita Girault,1913肿脉伪寡赤眼蜂P.krygeri Girault,1929长索伪寡赤眼蜂P.elongata Lin,1994弯管伪寡索赤眼蜂P.curvata Lin,1994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1833广赤眼蜂T.evanescens Westwood,1833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1926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1941暗黑赤眼蜂T.pintoi Voegelé,1982赤眼蜂T.sp.断脉赤眼蜂属Mirufens Girault长管断脉赤眼蜂Mirufens longitubatus Lin,1994(2)对赤眼蜂科COI和ITS2两种基因的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获得6属15种70条COI和95条ITS2基因,其中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18 bp。A+T含量(74.0%)明显高于C+G含量(26.0%),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倚性。获得ITS2基因片段长度为480 bp。A+T含量为49.6%,C+G含量为50.4%。(3)分析上述5属15个形态种的COI和ITS2序列的遗传距离,并与NCBI数据库相似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COI和ITS2基因可以解决赤眼蜂科鉴定中诸如赤眼蜂属雌性标本无法鉴定、破损标本形态学鉴定困难等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广赤眼蜂T.evanescens Westwood和暗黑赤眼蜂T.pintoi Voegelé等相似种的问题,对于形态学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有分歧的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的物种进行整合分析,结合两种数据对物种进行了最终界定,鉴定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6属17种。(4)获得4属7种新的DNA条形码数据:弗氏宽翅赤眼蜂U.foersteri Kryger,1918,相似宽翅赤眼蜂U.simillis Kryger,1932,长突寡索赤眼蜂O.shibuyae Ishii,1938,日本寡索赤眼蜂O.japonica Yashiro,1979,土耳其光脉赤眼蜂A.anatolica Nowicki,1936,沙湾光脉赤眼蜂A.shawanica Hu&Lin,2005,肿脉伪寡赤眼蜂P.krygeri Girault,1929。2.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农田缨小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1)共检视缨小蜂科标本500余号,制作玻片标本155号。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初步分出6属11种,包括:缨翅缨小蜂属Anagrus Haliday,1833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dmitrievi Triapitsyn and Hu,2018黑头缨翅缨小蜂A.nigriceps(Smits van Burgst,1914)原缨翅缨小蜂A.atomus(Linnaeus,1767)缨翅缨小蜂A.sp.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 Enock,1909模式三棒缨小蜂S.triclavatum Enock,1909长缘缨小蜂属Anaphes Haliday,1833A.longicornis Walker,1846爱丽缨小蜂属Erythmelus Enock,1909平缘爱丽缨小蜂E.rex(Girault,1911)菱胸柄翅缨小蜂L ymaenon Walker,1846哈尔里菱胸柄翅缨小蜂L.karlik(Triapitsyn,2013)海滨菱胸柄翅缨小蜂L.litoralis(Haliday,1833)菱胸柄翅缨小蜂未知种L.sp.冠缨小蜂属Stephanodes Enock,1909刺冠缨小蜂S.reduvioli(Perkins,1905)(2)对缨小蜂科的COI和ITS2两种基因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获得6属9种96条COI和102条ITS2基因,其中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00 bp。A+T含量(76.7%)明显高于C+G含量(23.3%),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倚性。获得ITS2基因片段长度为630 bp。A+T含量为52.8%,C+G含量为47.2%。(3)分析上述5属8个形态种的COI和ITS2序列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两种基因可以解决缨小蜂科鉴定中破损标本形态学鉴定困难等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黑头缨翅缨小蜂A.nigriceps(Smits van Burgst)和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dmitrievi Triapitsyn and Hu等近似种的问题,对于形态学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有分歧的菱胸柄翅缨小蜂属Lymaenon等物种进行分析,结合两种数据对物种进行了最终界定,鉴定新疆北部主要农区缨小蜂6属9种。(4)获得5属7种新的DNA条形码数据,包括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nagrus dmitrievi Triapitsyn and Hu,2018,黑头缨翅缨小蜂A.nigriceps(Smits van Burgst,1914),模式三棒缨小蜂S.triclavatum Enock,1909,长角长缘缨小蜂Anaphes.longicornis Walker,1846,平缘爱丽缨小蜂E.rex(Girault,1911),哈尔里菱胸柄翅缨小蜂L.karlik(Triapitsyn,2013),海滨菱胸柄翅缨小蜂L.litoralis(Haliday,1833)。3.基于COI和ITS2序列的新疆北部农田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系统发育分析赤眼蜂科基于COI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Trichogramma Westwood属,Oligosita Walker属,Ufens Girault属。其中Trichogramma Westwood属与Oligosita Walker属亲缘关系比Ufens Girault属近。基于ITS2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Trichogramma Westwood属,Aphelinoidea Girault属,Oligosita Walker属,Pseudoligosita Girault属,Mirufens Girault属,Ufens Girault属。与其形态分类一致,表明其分类学地位得到分子水平上支持。比较分析发现,Trichogramma Westwood属和Oligosita Walker属的COI基因比ITS2基因更适合该属中的分子鉴定。缨小蜂科基于COI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Anagrus Haliday、Anaphes Haliday、Erythmelus Enock、Lymaenon walker属。基于ITS2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Anaphes Haliday、Stethynium Enock,Erythmelus Enock,Anagrus Haliday,Lymaenon Walker。其中Anaphes Haliday属和Anagrus Haliday属亲缘关系比Erythmelus Enock属和Lymaenon Walker属更近与其形态分类一致,表明其分类学地位得到分子水平上支持。比较分析发现,Anagrus Haliday属和Lymaenon Walker属的COI基因比ITS2基因更适合该属中的分子鉴定。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为新疆北部主要农区的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寄生蜂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有利支持。文中获得的大量COI和ITS2基因片段,可作为鉴定的参照条形码,也为将来利用两类寄生蜂防治新疆北部农田害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李金花[3](2018)在《果棉间作对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特色林果业和棉花种植业是新疆的两大农业产业。南疆地区,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棉花和特色林果业发展,形成了果树棉花间作的种植模式。果-棉间作,改变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和微环境,可能会影响害虫-天敌食物关系及害虫防治效率。本研究中,在完善新疆棉花蚜虫寄生蜂和果树蚜虫寄生蜂物种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了棉花蚜虫-寄生蜂和果树蚜虫-寄生蜂多重PCR检测体系。以蚜虫-寄生蜂食物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构建的检测体系,探究南疆果棉间作对其食物网结构的影响,以明确不同种植模式对蚜虫生物防治效果的调控作用,为蚜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新疆棉花蚜虫和果树蚜虫寄生蜂物种信息完善1.1.通过僵蚜饲养和寄生蜂种类鉴定,明确了新疆棉花蚜虫寄生蜂种类组成和比例: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手段,鉴定到初级寄生蜂4种和重寄生蜂12种。初级寄生蜂均为蚜茧蜂,棉蚜刺茧蜂Binodoxys communis(Gahan)所占比例最高95.19%,是其中的优势种,其余3种分别为有须蚜外茧蜂Praon barbatum Mackauer(3.15%),亚洲三叉蚜茧蜂Trioxys asiaticus Telenga(1.01%)和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fabarum Marshall(0.65%)。重寄生蜂隶属于6个属,其中Syrphophagus taeniatus(F?rster)(35.77%)、蚜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Bouché)(27.32%)和Syrphophagus sp(22.11%)为优势种。其余9种重寄生蜂,比例均小于10%,包括黄足分盾细蜂Dendrocerus laticeps(Hedicke)(5.51%)、蚜虫跳小蜂Syrphophagus aphidivorus(Mayr)(3.10%)和宽肩阿莎金小蜂Asaphes suspensus(Nees)(0.30%)等。1.2.通过僵蚜饲养和寄生蜂种类鉴定,明确了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黑斑蚜寄生蜂种类组成和比例:核桃黑斑蚜初级寄生蜂包括3种,优势种为核桃蚜茧蜂Trioxys pallidus(63.07%),另外2种分别为棉蚜刺茧蜂(21.55%)和亚洲三叉蚜茧蜂(15.38%)。重寄生蜂6种,最主要的是Syrphophagus taeniatus(53.75%)和蚜虫宽缘金小蜂(39.38%)。2.棉花蚜虫-寄生蜂和果树蚜虫-寄生蜂多重PCR检测体系构建依据鉴定结果,以线粒体COI为目标基因,设计各目标物种特异性引物,构建新疆棉花蚜虫-寄生蜂和果树蚜虫-寄生蜂的多重PCR检测体系。棉花蚜虫-寄生蜂检测体系包括3个多重PCR和一个单一PCR,分别检测4种蚜虫(棉蚜、棉长管蚜、棉黑蚜和桃蚜)、4种初级寄生蜂和5类重寄生蜂,该检测体系覆盖饲养出蜂鉴定到的全部初级寄生蜂和97.74%的重寄生蜂,可有效检测棉花蚜虫寄生蜂种类。核桃黑斑蚜-寄生蜂检测体系由2个多重PCR和3个单一PCR构成,可检测核桃黑斑蚜、初级寄生蜂3种和重寄生蜂5类,该检测体系覆盖饲养出蜂鉴定到的全部寄生蜂种类,说明该体系可有效检测核桃蚜虫寄生蜂。对所构建的两个检测体系最低DNA检出限和特异性进行评估,确认其效果良好,有力保障稳定、灵敏且准确的检测结果。3.评估果棉间作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影响应用棉花蚜虫-寄生蜂多重PCR体系,评估不同果树-棉花间作模式(枣树-棉花、苹果树-棉花、核桃树-棉花)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的影响。3.1.枣棉间作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影响:枣树棉花间作,棉花蚜虫-初级寄生蜂食物网互作均匀性显着增加,同时初级寄生蜂-重寄生蜂食物网连接密度显着降低。表明枣树棉花间作,提高了棉花蚜虫-初级寄生蜂食物网稳定性,降低了重寄生蜂对初级寄生蜂的控制作用,显着提高棉花蚜虫的寄生率。3.2.苹果棉间作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影响:苹果棉花间作,降低了初级寄生蜂-重寄生蜂食物网加权连通性和互作均匀性,减弱了蚜虫初级寄生蜂-重寄生蜂相互作用。3.3.核桃棉间作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影响:核桃棉花间作,提高了棉花蚜虫初级寄生蜂-重寄生蜂食物网易损性和连接密度,提高了棉田蚜虫寄生率,显着降低蚜虫种群数量。4.评估果棉间作对果树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影响由于枣树上未调查到蚜虫,苹果树上蚜虫寄生率极低,我们以核桃园蚜虫-核桃黑斑蚜为对象开展果棉间作对果树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影响的研究。应用核桃黑斑蚜-寄生蜂多重PCR检测体系,评估了核桃棉间作对核桃黑斑蚜-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黑斑蚜-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相对简单,核桃棉花间作,其食物网结构未发生显着变化。综上,本研究根据新疆棉花蚜虫寄生蜂和果树蚜虫寄生蜂种类组成,构建了多重PCR分子检测体系,并应用于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研究。结果显示,果棉间作可改变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影响寄生蜂控害效率。而且,蚜虫-寄生蜂食物网对不同果树棉花间作响应不同。本研究可为今后通过植物多样性种植、生境管理和利用天敌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害虫控制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樊宗芳[4](2018)在《绿盲蝽与斯氏后丽盲蝽线粒体基因序列比较和种群杂交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技术以及种群间杂交试验,对华北绿盲蝽种群与新疆斯氏后丽盲蝽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新疆玛纳斯和阿克苏斯氏后丽盲蝽种群、山东沾化绿盲蝽种群线粒体基因组部分序列,并与Gen Bank中绿盲蝽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如下:成功测得山东沾化绿盲蝽、新疆玛纳斯和阿克苏斯氏后丽盲蝽种群线粒体基因组的13段序列片段,将所有序列对齐剪切组合成整序列,共有9734个碱基,变异位点为60个,包括38个简约信息位点(Parsimony informative sites)和22个单变异位点(singleton variable sites)。共有8个单倍型,核苷酸多态性为0.00245。NJ(NeighborJoining)树结果表明此部分线粒体基因序列不能将斯氏后丽盲蝽和绿盲蝽两个物种区分开。这表明,新疆玛纳斯、阿克苏斯氏后丽盲蝽与山东沾化绿盲蝽之间遗传背景基本一致。(2)通过新疆玛纳斯斯氏后丽盲蝽种群、新疆阿克苏斯氏后丽盲蝽种群分别与山东沾化绿盲蝽种群正反杂交试验,其产生的F1代再与沾化绿盲蝽种群进行回交,发现两代杂交均为产生可育的后代。这说明,新疆玛纳斯、阿克苏斯氏后丽盲蝽种群与山东沾化绿盲蝽种群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确定斯氏后丽盲蝽与绿盲蝽有基本一致的遗传背景且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这为新疆该种盲蝽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叶占峰[5](2017)在《棉铃虫PBP1功能鉴定及不同地理种群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蛾类昆虫的性信息素通讯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种特异性,除人工仿生合成的性信息素被开发应用于害虫防治外,性信息素感受相关的蛋白(基因)有望作为靶标被用于新型害虫行为调控技术的开发。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PBP)是存在于触角嗅觉感器中的一类小分子水溶性蛋白,组织表达谱及体外研究推测,其主要功能是运输脂溶性的性信息素分子穿过感器腔中的水溶性淋巴液到达感受神经树突膜表面的受体(Olfactory receptor,OR),因而在性信息素的感受中起重要作用,但由于技术限制,很少有活体功能研究予以证实。CRISPR/Cas9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些昆虫基因的功能研究,为PBP的活体功能研究提供了可能。此外,性信息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防治技术,已在棉铃虫的种群测报和防治中得到应用,但效果在不同地理区域间往往不大稳定。这种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物因素(如害虫地理种群、发生代次、寄主植物类型等)和非生物因素(温、湿、光照),而在生物因素中,地理种群间的差异值得重点研究。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首先将CRISPR/Cas9系统应用于棉铃虫PBP活体功能研究,成功获得了 PBP1被敲除的棉铃虫突变个体,并发现PBP1突变个体对棉铃虫性信息素组分的EAG反应显着降低(幅度达40%以上),首次活体证实了 PBP1在棉铃虫性信息素感受中的重要作用。在不同地理种群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比较研究中,从雌蛾腺体中各性信息素组分的含量及比例、雄蛾对不同比例性信息素二元诱芯的行为反应(诱蛾量)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棉铃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在不同地理种群间基本稳定,但比较而言,新疆地区的雄蛾引诱量与诱芯中组分比例的关系和其他种群不同。为进一步探讨雄虫感受性信息素差异的分子机制,对不同地理种群PBP基因(PBP1和PBP2)的核苷酸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分子差异度和核酸聚类分析表明PBP基因在种群间没有明显分化,但基于遗传距离进行的PCoA分析显示新疆沙湾种群同其他种群明显分开。本文结果对于深入研究棉铃虫性信息素通讯的机制及相关基因的遗传分化,从而更好地利用性信息素进行害虫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棉铃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1的功能研究同其他蛾类昆虫一样,棉铃虫存在3个不同的PBP基因,且组织表达谱及体外配体结合实验表明PBP1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我们选取PBP1基因对其进行活体功能研究。首先利用软件在PBP1基因上筛选获得一个靶标位点,据此设计并体外转录合成sgRNA,同时合成Cas9mRNA。然后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Cas9-mRNA和PBP1-sgRNA的混合液注射到新产的棉铃虫卵中(产后4h内),24h后随机抽取20粒卵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测,结果发现突变率达到36.9%(后续对成虫个体DNA测序,突变率高达86.7%);进一步对DNA的TA克隆和测序发现,PBP1基因靶位点发生多种插入或缺失突变类型,其中有一个突变类型是插入两个碱基,这导致PBP1蛋白整个氨基酸翻译提前终止,最终只翻译10个氨基酸(完整的PBP1蛋白有143个氨基酸)。对该突变类型进行单对系筛选,获得稳定遗传的突变个体,并用EAG检测方法测定了 PBP1突变个体在性信息素感受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纯合突变雄虫对棉铃虫3种性信息素组分(Z11-16:Ald、Z9-16:Ald和Z9-14:Ald)的EAG反应均显着降低,降低幅度在40%以上;杂合突变个体同样对3种性信息素组分的反应显着降低,但幅度低于纯合突变雄虫。本研究首次在活体内证明了棉铃虫PBP1在3个性信息素组分感受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其他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2.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比较为探讨棉铃虫性信息素诱芯在不同地区间不稳定的原因,2013-14年,我们采集河南安阳、江苏大丰、山东惠民、湖北荆州、河北南皮、山东汶上和高阳、河南夏津及新疆沙湾共9个地理种群的棉铃虫,利用腺体浸泡法提取棉铃虫腺体的性信息素组分,用气相色谱检测2个主要性信息素组分(Z11-16:Ald和Z9-16:Ald)的含量和比例(Z11/Z9)。结果表明,虽然2个性信息素组分的含量在不同地理种群间变化较大,但两者间比例基本稳定。根据雌蛾腺体中Z11/Z9的变动范围并结合田间防治中使用的Z11/Z9比例,配制99:1到90:10共4个不同比例的诱芯,在河南安阳、山东惠民和新疆昌吉进行田间雄蛾诱捕实验。结果发现,安阳和惠民种群的诱捕量在不同比例诱芯间均没有显着差异,但昌吉种群的诱蛾量随Z11/Z9比例的降低而增高,且90:10比例诱芯的诱蛾量显着高于99:1比例的诱芯。综合分析认为,不同棉铃虫种群间的性信息素通讯系统基本一致,地理种群差异并非性信息素田间效果不稳定的主要原因。3.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PBP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为探索不同地理种群在性信息素感受方面的遗传变异,采集自冀、鲁、豫、鄂、新的6个棉铃虫田间种群及1个室内种群,针对性信息素感受中起重要作用的PBP基因,就基因编码区序列的核苷酸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其中,单倍型网络遗传关系显示,除个别单倍型(PBP1有6个,PBP2有4个)为两个种群共享外,其他单倍型(PBP1有77个,PBP2有45个)只存在于某一个种群,且一个种群的单倍型四散分布,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种群簇。分子差异度结果(AMOVA)表明,PBP在种群内的差异度明显高于种群间,其中PBP1种群间差异度为10.13%,种群内差异度为89.87%,分化系数Fst为0.1013;PBP2种群间差异度为18.77%,种群内差异度为81.23%,分化系数Fst为0.1877。核苷酸序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同一种群的个体并未聚集在一起(室内种群除外)。上述结果说明,6个田间种群间没有形成明显的遗传分化。然而,根据种群遗传距离进行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虽然PBP2在种群间分组不明显,但PBP1被明显分为3组(室内种群和沙湾种群分别为一组,其他5个种群为一组),说明新疆种群和其他田间种群间形成了一定的遗传分化,该结果与各种群的地理分布一致。
郭文超,胡红英,吐尔逊·阿合买提,丁新华,何江,刘宏泉,许建军[6](2016)在《新疆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指出【目的】为新疆寄生蜂资源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和总结近年来在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1)研究在国内外确立并报道了赤眼蜂科、缨小蜂科和蚜小蜂科中国新纪录属3个、新种41个;赤眼蜂科、缨小蜂科、蚜小蜂科和茧蜂科中国新纪录种32个、新疆新纪录种125个。(2)确立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蚜蝇姬蜂资源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共记述了6个属23个新种,中国新记录3种和新疆新记录4种。(2)确立并提出了符合新疆农林生产实际和生态特点的螟黄赤眼蜂、丽蚜小峰、和麦蛾柔茧蜂的人工繁殖工艺技术,确立丽蚜小峰"四室繁蜂法"繁殖技术,提高了繁蜂效率,缩短了生产繁殖周期,降低了繁蜂成本。(3)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设施和设备条件最为完善的寄生蜂天敌繁育研发和生产基地。(4)确立并提出了一整套符合新疆以及我国西北荒漠绿洲生态区干旱、高温特点的赤眼蜂、丽蚜小蜂防治不同农田、果园和设施蔬菜,不同靶标害虫的田间释放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5)该技术成果在新疆13个县市农田和果园进行大规模田间推广示范,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农产品和果品绿色、有机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结论】丰富了我国在农林害虫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为新疆农林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肖琴[7](2015)在《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测度及控制责任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关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争论从未间断,其中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关于是否应该加快推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争论之一,而生态风险难以量化测度以及风险控制责任主体不明确是导致不确定性的关键。近年来,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也一直是学术界、决策部门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但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量化测度方法及其控制责任机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科学划分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类型的基础上,采用风险事故树法找出风险控制的关键点,运用风险矩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测度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责任机制,同时借鉴国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1)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类型研究论文从产品属性角度将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分为具有搜寻品特征的风险、具有经验品特征的风险和具有信用品特征的风险三类,严格的行政监管机制、声誉机制、综合治理机制则是控制三类风险的有效方法。(2)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源系统分析通过构建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因果分析图和事故树,对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种植后生态风险中各个风险因素进行逐层深入的逻辑分析,发现:①基因流受体的存在以及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使外源抗性基因通过基因漂移实现基因逃逸成为可能;②抗性基因在转基因作物中是否持续表达、靶标生物生物学特性、以及抗性在靶标生物中的遗传稳定性,是导致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发生的第二大重要原因;③花粉传播和种子扩散是转基因作物基因漂移的两种途径,与其有关的基本事件是引发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的第三大重要原因。因此,完善转基因生物技术调控、做好物理隔离、设置避难所/庇护所、优化农业耕作方式、加强安全管理等措施,是有效控制或缓解转基因作物潜在生态风险的重要抓手。(3)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等级测度基于改进的风险矩阵方法,测算出转Bt基因棉花生态风险的总体风险等级属于“中等”,对于各个风险因素,“棉铃虫抗性”和“红铃虫抗性”的风险等级为“中等”,“寄生性天敌影响”、“捕食性天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影响”和“非靶标害虫影响”的风险等级为“较低”。这六类风险因素对于总体风险水平的贡献率排序依次为:“棉铃虫抗性”、“红铃虫抗性”、“寄生性天敌影响”、“非靶标害虫影响”、“捕食性天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影响”。(4)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责任机制构建在我国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过程中,涉及到政府部门(国家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外国政府)、社会公众(科研院校、中资公司、跨国生物技术公司、农户、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三大类利益相关者。分析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利益诉求,以及风险控制过程中的博弈行为与多重博弈关系,得出我国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责任机制构建路径:一是构建科学的责任分配机制;二是构建合理的责任实现机制;三是构建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同时,要健全有效的公众话语机制、完善风险交流机制、加强“制度性信任”建设,为构建我国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责任机制提供保障。(5)我国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管理的完善对比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实践,可以看出:美国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管理是一种宽松型、许可式的管理模式,而欧盟对转基因技术持严谨审慎态度,对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管理是一种限制型、预警式的管理模式。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理念与欧盟类似,是一种基于过程的管理模式,既强调以“科学为基础”,也强调“预先防范”。为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管理,需要:健全技术指南和指导性文件,增强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完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制度;建立全程跟踪制度,实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可追溯;加强公众交流,提高信息透明化程度;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机制。
王颖[8](2014)在《中国棉田半翅目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7年以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种植及广谱性杀虫剂使用量的减少,刺吸式口器半翅目昆虫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棉田蝽类在棉田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因此,开展棉田半翅目昆虫的研究对棉花的生产、人类的生活以及环境的保护都有重要意义。四年时间里,作者与本组成员,在棉田及棉田周边采集半翅目昆虫标本,共获得两万多号标本(包括干标本及酒精标本)。文中对棉田半翅目昆虫的研究历史进行简要的叙述,形态学方面则对棉田种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归纳整理;生物学方面,则对一部分种类进行饲养观察其生物学;地理分析部分初步对各棉区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部分盲蝽科Miridae昆虫的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分析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等的多样性。本论文有助于了解棉田半翅目昆虫多样性和现状,也为其识别和防治等提供重要参考。在棉田半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方面:整理出中国棉田半翅目昆虫16科147种,其中天敌10科44属74种.害虫10科45属73种。包括增加棉田天敌1新纪录亚科、6个新纪录种;增加棉田害虫1个新纪录科、2个新纪录亚科、10个新纪录属、17个新纪录种。文中提供了各科的分属的检索表,及各属中国种类的分种检索表;对于所有种类都给出了文献的引证和描述,地理分布及部分种类的观察标本记录。为了更好地理解盲蝽的多样性和进化及丰富半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本研究测定六种主要棉盲蝽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加上公布的3种盲蝽,对九种盲蝽基因组进行比较线粒体全基因研究。截至目前,这是第一次对盲蝽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的比较研究。最后结合GenBank中已经公布的22种臭虫次目的序列,对盲蝽科的分类地位及臭虫次目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重建。结果显示:(1)盲蝽的线粒体基因组均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结构,各个基因的排列顺序都与果蝇(Drosophila yakuba)相同,基因大小、排列、基本组成及转绿终止结合位点处的序列都很保守。属内种类则具有更多的保守特征,如蛋白质的碱基、非常规反密码子及非编码区等。(2)盲蝽的控制区具有一些明显特征,包括可变的大小、串联重复单元的重复次数和属内的保守序列,这些在进化和种群遗传研究中非常有用。(3)AGG密码子在苜蓿盲蝽属和其他臭虫次目的serine和lysine之间发生了重排,揭示了AGG密码子的重排和非常规反密码子tRNALys及tRNASer(AGN)的突变的演化关系。(4)臭虫次目的5个科级分类单元的单系性得到了强烈的支持,盲蝽总科即(网蝽科Tingidae+盲蝽科Miridae)是单系群;猎蝽科与花蝽科和姬蝽科是姐妹群的关系,猎蝽科与花蝽科和姬蝽科比与剩余的臭虫次目的昆虫的亲缘关系更近;盲蝽亚科的8个种是单系群,7种盲蝽族的盲蝽也是单系群。(5)通过对臭虫次目遗传密码的进化分析,发现AGG密码子在半翅目昆虫的serine和lysine之间发生了重排的平行进化关系。
杨君[9](2010)在《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方法研究与安全管理》文中认为建立全面而可靠的风险识别方法是转基因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由于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和受到认知水平、实验规模与时间的限制,目前的方法对转基因作物的风险评估结论往往引起争论。此外,由于外源基因的强化性引入对复杂生态系统中多种群相互作用和时空动态的影响,是目前不能完全依赖实验室条件或通过田间调查的方式验证。因此,对转基因风险理论基础和分析原则的深入理解、对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抗除草剂和抗虫是目前商业化转基因作物的主导特性。同时,转基因作物获准进入商业化环境释放之前的科学研究阶段,已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潜在的生物风险,却往往被忽视。因此,本研究基于转基因作物特性和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差异,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各类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的方法,并提出了管理建议。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讨论了转基因作物风险的理论分析。第三章建立了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的全因素层次模型。第四章建立了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第五章建立了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的故障树模型。第六章提出了转基因作物风险管理的策略和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论文的主要结果包括:1.建立了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风险分析的全因素层次模型结合我国的农业生产实践特点,通过对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影响的全面还原和深入分析,建立了一个包含8个子系统的全因素层次模型,识别转基因作物释放到环境的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和人为因素及其在环境变迁过程中的影响与相互作用1412个,其中可识别的168个风险危害因素中,12类计140个为可确定的风险,28个危害因素可能依赖不同的环境条件或农业实践方式而转变为不利的风险,或不产生风险,为我国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转基因抗虫作物风险分析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对植物-主要害虫-次级害虫-天敌的生态子系统的模拟,建立了一个用于转基因抗虫作物风险分析的带有周期边界的三层随机元胞自动机模型,表征了转基因作物在复杂生态环境中释放的时空动态风险,模拟结果与我国转Bt基因棉花实践中观察到的生态后果相一致,该模型的建立克服了现有转基因风险分析方法不能反映复杂种群的时空动态变化的弊端,拓展了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的新思路,为我国转基因抗虫作物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3.建立了转基因作物实验室风险分析故障树模型通过对转基因作物实验室阶段的风险分析,构造了一个含有17个中间事件和30个底事件的转基因作物实验室生物风险故障树,通过布尔代数化简法求其最小割集,共得到106组最小割集,根据不同的基本事件在106组割集中出现的频率大小,初步定性地获得各底事件在转基因实验室生物风险事故发生中的结构重要度Iφ(n),并分析了影响转基因作物实验室生物风险故障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求得33组转基因作物实验室生物风险故障树的最小径集Pn,通过对求解结果的分析,初步获得控制了转基因作物实验室生物风险的安全措施。4.比较分析了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案与建议。我国是首批开展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应用的国家。对转基因作物的风险管理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在转基因法规体系和安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程序不统一;转基因生物风险分析研究薄弱;对转基因作物农业实践缺乏追溯;公众风险交流有限等。对我国转基因作物风险管理提出以下建议:积极推动转基因安全立法;重视转基因生物风险分析与研究;加强转基因作物风险预防与管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转基因作物的农业生产保障与管理;加强公众教育和公共参与。综上,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体系有助于对转基因作物风险的深入理解和辨识,避免偏见和盲目乐观,有助于推动转基因技术安全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石仕福[10](2009)在《棉铃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5对微卫星标记分析了中国5个地区8个棉铃虫群体和两个个实验室种群的遗传分化、基因流、遗传分化程度及其与地理距离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DA遗传距离构建了系统树。1)棉铃虫田间种群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我国河北、山东、南京以及新疆棉铃虫田间种群上用5对微卫星引物共扩增得到149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位点平均29.8个等位基因;两个钙粘蛋白基因位点得到6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31个。田间种群之间微卫星位点、钙粘蛋白位点上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没有差异。微卫星位点和钙粘蛋白位点在田间种群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杂合性缺失,说明棉铃虫田间种群个体间的非随机交配,也可能是因为棉铃虫种群受到某种选择压力的影响。2)棉铃虫田间种群已表现出低到中等水平的遗传分化现象棉铃虫田间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069,种群间已呈中度遗传分化;地区间群体的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065,也呈中等水平的遗传分化。新疆棉铃虫种群与东部棉区河北、山东、南京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呈现中等水平,其FST在0.05~0.15之间;河北邱县棉铃虫种群年度(世代)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较小,在0.018-0.063之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很低;山东无棣与淄博两种群间的FST为0.048,种群间的分化为低水平分化;山东种群与河北邱县种群虽然地理距离很近,但却呈现中等水平的遗传分化(FST在0.058~0.103之间);南京与山东、河北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还不明显。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8个田间种群遗传变异的3.63%来自于地区间,4.09%遗传变异来自于地区内群体间,92.28%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通过分析基因分化系数与地理距离的关系,我们发现地理隔离效应对棉铃虫种群的基因分化有正的贡献,但它们间的相关性并不显着。3)棉铃虫种群间有频繁的基因流8个田间棉铃虫群体间迁移个体数(Nm)变化范围为2.172(邱县种群和山东无棣种群)到13.955(河北邱县2006年第2代和第4代),田间种群间的基因流均大于1,说明这些种群间有较强的基因流;实验室种群和田间种群间Nm值很低(Nm<0.3),表明室内种群与田间种群间无基因交流(Nm=0)。通过个体分析,我们也发现所有田间种群至少有10%个体被鉴定为可能来自其他种群,各种群中外源个体所占比例差异并不明显。新疆地处我国大西北,远离我国东部棉区,仍有个体被鉴定来自河北、山东种群,但东部种群中则极少有个体被鉴定为来自新疆棉铃虫种群,新疆棉铃虫种群与东部棉铃虫种群的基因流可能具有单向性。4)Bt棉种植对棉铃虫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尚未得以表现在棉铃虫种群遗传结构上,Bt棉的种植现在还没有对其表现出明显的影响,承受选择压力的钙粘蛋白基因和没有承受选择压力的微卫星基因在遗传多样性方面没有显示出钙粘蛋白基因遗传多样性缺乏的现象。用钙粘蛋白基因位点研究8个田间棉铃虫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钙粘蛋白基因位点在棉铃虫种群上现在还没有表现出由于Bt棉种植所致的偏向性差异。钙粘蛋白基因位点等位基因丰度不低于微卫星位点,它和微卫星基因位点一样,可以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对棉铃虫种群结构进行研究。地理距离较近的两个Bt棉种植地区问(河北邱县和山东棉铃虫种群),比地理距离相对较远的Bt棉种植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及其他地区棉铃虫种群之间,呈现更小的基因流,和更大的种群间遗传分化。造成河北与山东两个Bt棉种植区之间棉铃虫种群的遗传分化较明显,但目前尚不清楚两地间的基因流较低的确切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新疆棉区棉铃虫及其近缘种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棉区棉铃虫及其近缘种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181克/升zeta-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81克/升zeta-氯氰菊酯乳油剂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
2.2 181克/升zeta-氯氰菊酯乳油的安全性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2)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论 |
1.1 新疆北部农田自然概况 |
1.1.1 新疆北部农田概况 |
1.1.2 北疆农田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 |
1.2 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1.2.1 赤眼蜂科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1.2.2 缨小蜂科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1.3 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分类研究方法概述 |
1.3.1 赤眼蜂科分类研究方法概述 |
1.3.2 缨小蜂科分类研究方法概述 |
1.4 DNA条形码技术在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1.4.1 DNA条形码在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1.4.2 DNA条形码在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2.1 研究材料及仪器设备 |
2.1.1 供试虫源 |
2.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采集 |
2.2.2 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
2.2.3 标本的拍照 |
2.2.4 DNA的无损伤提取和PCR扩增 |
2.2.5 序列比对和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无损伤法提取赤眼蜂DNA及 COI和 ITS2 基因的PCR扩增 |
2.3.2 赤眼科COI和 ITS2 序列分析 |
2.3.3 赤眼蜂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碱基含量 |
2.3.4 NCBI和 BOLD BLAST分析与物种整合鉴定 |
2.4 小结 |
第3章 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缨小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材料 |
3.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本采集 |
3.2.2 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
3.2.3 标本的拍照 |
3.2.4 基因组DNA的无损伤提取 |
3.2.5 基因片段PCR扩增、回收及测序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缨小蜂ITS2和COI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3.3.2 缨小蜂的COI和 ITS2 基因的序列比对 |
3.3.3 缨小蜂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碱基含量 |
3.3.4 NCBI和 BOLD BLAST分析与物种整合鉴定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COI和 ITS2 序列的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系统发育分析 |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
4.2 研究方法 |
4.2.1 序列比对和分析 |
4.2.2 赤眼蜂科与缨小蜂科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赤眼蜂科COI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 |
4.3.2 赤眼蜂科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4.3.3 缨小蜂科的COI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 |
4.3.4 缨小蜂科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赤眼蜂科标本采集及形态学和DNA条形码鉴定 |
附录B 缨小蜂科标本采集及形态学和DNA条形码鉴定 |
附录C 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各种形态特征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研究生期间发表研究性文章 |
(3)果棉间作对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作物多样性提高天敌控害能力 |
1.1.2 作物多样性降低害虫为害 |
1.1.3 作物种植模式与害虫控制 |
1.2 新疆棉花、果树蚜虫及其寄生蜂研究背景 |
1.2.1 新疆棉田蚜虫寄生蜂种类 |
1.2.2 新疆果树蚜虫寄生蜂种类 |
1.3 害虫-寄生蜂食物网研究 |
1.3.1 蚜虫-寄生蜂食物网 |
1.3.2 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棉花蚜虫寄生蜂种类鉴定及多重PCR体系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供试虫源 |
2.1.3 试验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棉花蚜虫-寄生蜂种类鉴定 |
2.1.6 棉花蚜虫-寄生蜂多重PCR体系建立 |
2.1.7 棉花单作田样品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棉花蚜虫-寄生蜂种类鉴定 |
2.2.2 棉花蚜虫-寄生蜂多重PCR体系构建 |
2.2.3 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定性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核桃蚜虫寄生蜂种类鉴定及分子检测体系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供试虫源 |
3.1.3 试验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1.5 核桃蚜虫-寄生蜂种类鉴定 |
3.1.6 多重PCR体系建立 |
3.1.7 核桃园采集僵蚜样品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核桃蚜虫寄生蜂种类鉴定 |
3.2.2 核桃黑斑蚜-寄生蜂多重PCR体系建立 |
3.2.3 核桃黑斑蚜-寄生蜂定性食物网关系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枣树-棉花间作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的调节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种群调查和样品采集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仪器设备 |
4.1.5 研究方法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棉花蚜虫种群动态和寄生率 |
4.2.2 间作枣树对棉花蚜虫-寄生蜂定量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
4.2.3 间作枣树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参数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苹果-棉花间作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的调节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种群调查和样品采集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仪器设备 |
5.1.5 研究方法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棉花蚜虫和寄生蜂种群动态 |
5.2.2 间作苹果树对棉花蚜虫-寄生蜂定量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
5.2.3 间作苹果树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参数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核桃-棉花间作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的调节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点 |
6.1.2 蚜虫种群数量调查和样品采集 |
6.1.3 主要试剂 |
6.1.4 仪器设备 |
6.1.5 研究方法 |
6.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棉花蚜虫和寄生蜂种群动态 |
6.2.2 间作核桃树对棉花蚜虫-寄生蜂定量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
6.2.3 间作核桃树对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参数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核桃-棉花间作对核桃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的调节作用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点 |
7.1.2 核桃黑斑蚜种群调查和样品采集 |
7.1.3 主要试剂 |
7.1.4 仪器设备 |
7.1.5 研究方法 |
7.1.6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核桃黑斑蚜和寄生蜂种群动态 |
7.2.2 间作棉花对核桃黑斑蚜-寄生蜂定量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
7.2.3 间作棉花对核桃黑斑蚜-寄生蜂食物网参数影响 |
7.3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主要创新性结论 |
8.1 主要创新性结论 |
8.2 亟待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绿盲蝽与斯氏后丽盲蝽线粒体基因序列比较和种群杂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绿盲蝽的发生规律及地理分布 |
1.2 盲蝽的生物学习性研究 |
1.2.1 绿盲蝽的形态特征 |
1.2.2 盲蝽的产卵行为 |
1.2.3 盲蝽的飞行与扩散行为 |
1.2.4 盲蝽的滞育 |
1.2.5 盲蝽的趋花性 |
1.2.6 盲蝽的趋光性 |
1.2.7 盲蝽喜好高氮性 |
1.2.8 盲蝽的食性 |
1.3 绿盲蝽与斯氏后丽盲蝽形态学比较 |
1.4 盲蝽的发生为害及总体防治技术 |
1.4.1 盲蝽的发生为害 |
1.4.2 盲蝽的防治技术 |
1.5 昆虫分子分类技术研究进展 |
1.5.1 昆虫分子分类技术的发展 |
1.5.2 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与分子分类方法的比较 |
1.6 研究思路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绿盲蝽与斯氏后丽盲蝽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比较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序列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绿盲蝽与斯氏后丽盲蝽种群杂交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试验方法 |
3.2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亲本配对数量及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孵化率的分析 |
3.3.2 F1代与沾化绿盲蝽配对数量及成虫寿命、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全文结论 |
4.2 全文讨论 |
4.3 亟待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棉铃虫PBP1功能鉴定及不同地理种群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昆虫性信息素 |
1.1.1 昆虫性信息素的结构组成 |
1.1.2 昆虫性信息素的合成 |
1.1.3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 |
1.2 昆虫的嗅觉感受及其分子机制 |
1.2.1 嗅觉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 |
1.2.2 嗅觉感受器 |
1.2.3 气味结合蛋白 |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
1.3.1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数量种类和结构特征 |
1.3.2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表达分布 |
1.3.3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生理功能 |
1.3.4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对性信息素分子的结合和释放机制 |
1.4 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1 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 |
1.4.2 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1.4.3 遗传多样性检测 |
1.5 基因操作技术研究进展 |
1.5.1 RNA干扰研究进展 |
1.5.2 CRISPR/Cas系统 |
1.5.3 CRISPR/Cas系统的结构特点及作用机理 |
1.5.4 CRISPR/Cas系统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棉铃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1的功能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Cas9/sgRNA注射24h后的突变检测 |
2.2.2 PBP1纯合突变个体的筛选 |
2.2.3 突变雄蛾的EAG检测 |
2.2.4 CRISPR/Cas9系统脱靶位点的检测 |
2.3 讨论 |
第三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比较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棉铃虫性腺中各组分的含量和比例分析 |
3.2.2 雄蛾田间诱捕量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PBP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4.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6)新疆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 |
1. 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小蜂总科寄生蜂资源 |
2. 1. 1 赤眼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1. 2 蚜小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1. 3 缨小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1. 4 跳小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1. 5 姬小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1. 6 金小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2 姬蜂总科寄生蜂资源 |
2. 2. 1 茧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2. 2 新疆荒漠绿洲区姬蜂科寄生蜂资源 |
2. 3 其它寄生蜂资源 |
2. 4 优势寄生蜂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
2. 4. 1 赤眼蜂人工繁蜂技术 |
2. 4. 2 丽蚜小蜂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
2. 4. 3 麦蛾柔茧蜂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
3 讨论 |
4 结论 |
(7)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测度及控制责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对象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转基因作物产业发展态势及生态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2.1 转基因作物产业发展现状 |
2.1.1 转基因作物研发概况 |
2.1.2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现状 |
2.1.3 转基因作物贸易情况 |
2.2 转基因作物产业发展趋势 |
2.2.1 转基因作物研究向更深、更广领域发展 |
2.2.2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 |
2.2.3 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快速发展 |
2.2.4 发展中国家成为转基因作物增长引擎 |
2.2.5 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不断增大 |
2.3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管理现状 |
2.3.1 国外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管理现状 |
2.3.2 我国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
第三章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类型研究 |
3.1 转基因作物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 |
3.1.1 技术特性 |
3.1.2 经济特性 |
3.2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表现 |
3.2.1 抗虫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表现 |
3.2.2 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表现 |
3.3 转基因作物风险特性 |
3.3.1 风险呈递增变化 |
3.3.2 风险具辐射和传递性 |
3.3.3 风险的滞后性和不可逆性 |
3.3.4 风险的公共外部性 |
3.3.5 风险的信用品特性 |
3.4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的经济学分类 |
3.4.1 具有搜寻品特征的风险 |
3.4.2 具有经验品特征的风险 |
3.4.3 具有信用品特征的风险 |
3.5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机制初探 |
3.5.1 具有搜寻品特征的风险控制机制 |
3.5.2 具有经验品特征的风险控制机制 |
3.5.3 具有信用品特征的风险控制机制 |
第四章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源系统分析 |
4.1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成因分析 |
4.1.1 因果分析法 |
4.1.2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4.1.3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因果分析图 |
4.2 事故树分析法(FTA) |
4.2.1 事故树分析法概述 |
4.2.2 事故树分析步骤和程序 |
4.2.3 事故树的分析 |
4.3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事故树分析 |
4.3.1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事故树的建立 |
4.3.2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等级测度 |
5.1 风险矩阵方法 |
5.1.1 风险矩阵方法的起源 |
5.1.2 风险矩阵的形式 |
5.1.3 Borda序值法 |
5.2 风险矩阵方法的适应性改进 |
5.2.1 风险等级划分 |
5.2.2 模糊评价集量化 |
5.2.3 风险权重确定 |
5.2.4 风险综合性评估 |
5.2.5 风险贡献率 |
5.3 基于改进风险矩阵的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等级测度-以转BT基因棉花为例 |
5.3.1 风险识别 |
5.3.2 数据来源 |
5.3.3 转Bt基因棉花生态风险矩阵栏的设计 |
5.3.4 转Bt基因棉花生态风险发生概率的确定 |
5.3.5 转Bt基因棉花生态风险影响程度的确定 |
5.3.6 转Bt基因棉花生态风险等级的确定 |
5.3.7 转Bt基因棉花生态风险因素Borda序值的确定 |
5.3.8 转Bt基因棉花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
5.3.9 转Bt基因棉花生态风险等级测度的结果分析 |
第六章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6.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6.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6.1.2 利益相关者的类型划分 |
6.1.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
6.2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及二维分析 |
6.2.1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 |
6.2.2 利益相关者的二维分析 |
6.3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6.4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6.4.1 国家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 |
6.4.2 政府与科研院校 |
6.4.3 政府与企业 |
6.4.4 政府与农户 |
6.4.5 政府与消费者 |
6.4.6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 |
第七章 我国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责任机制构建及风险管理完善 |
7.1 我国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责任机制构建 |
7.1.1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的社会控制观 |
7.1.2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责任机制的形成机理 |
7.1.3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责任机制的形成过程 |
7.1.4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责任机制的构建路径 |
7.1.5 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控制责任机制的保障措施 |
7.2 完善我国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管理的建议 |
7.2.1 健全技术指南和指导性文件,增强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 |
7.2.2 完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制度 |
7.2.3 建立全程跟踪制度,实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可追溯 |
7.2.4 加强公众交流,提高信息透明化程度 |
7.2.5 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机制 |
第八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中国棉田半翅目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简史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棉田蝽类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蝽类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材料 |
2.2 蝽类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棉田蝽类昆虫生物学、经济意义和防治 |
3.1 生物学 |
3.2 经济意义 |
3.3 棉田蝽类的管理防治 |
3.4 抗虫棉对蝽类多样性的影响 |
第四章 棉田蝽类昆虫形态特征 |
4.1 成虫 |
4.2 卵 |
4.3 若虫 |
第五章 棉田蝽类昆虫多样性分类 |
5.1 棉田半翅目天敌昆虫 |
5.2 棉田半翅目害虫 |
第六章 棉田蝽类昆虫生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
6.1 生物多样性 |
6.2 采集地点 |
6.3 地理分布 |
第七章 棉田盲蝽科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 |
7.1 盲蝽科概述 |
7.2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
7.3 研究意义 |
7.4 实验材料 |
7.5 实验方法 |
7.6 数据处理和分析 |
7.7 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第八章 基于九种棉田盲蝽科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的讨论 |
8.1 盲蝽科研究背景概况 |
8.2 九种棉田盲蝽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 |
8.3 臭虫次目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8.4 AGG密码子重排的演化历史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录一 中国棉田半翅目天敌名录 |
附录二 中国棉田半翅目害虫名录 |
附录三 中名索引 |
附录四 学名索引 |
附录五 本研究所使用的引物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方法研究与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导论 |
1.1 风险与转基因生物风险 |
1.1.1 风险、生物技术风险与生物安全 |
1.1.2 转基因作物及其应用现状 |
1.1.3 转基因作物风险与安全性问题 |
1.2 转基因作物生物风险的理论基础 |
1.2.1 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
1.2.2 垂直基因转移(Vertical gene transfer) |
1.2.3 杂交-渐渗进化(Hybridization-introgression) |
1.2.4 协同进化(Coevolution) |
1.3 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
1.3.1 转基因作物风险研究的问题 |
1.3.2 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转基因作物风险的理论分析 |
2.1 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的基本原则 |
2.1.1 科学的原则 |
2.1.2 个案评估的原则 |
2.1.3 逐步评估的原则 |
2.1.4 熟悉性原则 |
2.1.5 实质等同性原则 |
2.1.6 预防原则 |
2.2 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框架 |
2.2.1 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概述 |
2.2.2 风险评估的过程 |
2.3 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估方法 |
2.3.1 概述 |
2.3.2 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估方法分类 |
2.3.3 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估常用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风险分析全因素层次模型的建立 |
3.1 问题的提出: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的风险问题 |
3.1.1 抗除草剂基因作物的应用现状 |
3.1.2 抗除草剂基因作物的风险问题 |
3.2 全因素层次模型(HHM)的建立与描述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转抗除草剂作物的危害识别 |
3.3.2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4 转Bt基因抗虫作物风险分析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 |
4.1 问题的提出: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问题 |
4.1.1 Bt蛋白的杀虫机理 |
4.1.2 中国转Bt基因棉花应用现状 |
4.1.3 转Bt基因抗虫棉的风险分析 |
4.1.4 转Bt棉花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 |
4.2 复合种群(Metapopulation)时空动态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种群的时空动态 |
4.2.2 种群空间动态的研究方法 |
4.2.3 种群的空间动态模型 |
4.3 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复合种群时空动态模拟中的应用 |
4.3.1 元胞自动机模型概述 |
4.3.2 元胞自动机模型在种群动态模拟中的应用 |
4.3.3 元胞自动机模型在转基因作物生态效应分析中的应用 |
4.4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转Bt基因抗虫棉田种群动态模拟 |
4.4.1 模型描述 |
4.4.2 模拟的步骤与方法 |
4.4.3 结果及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转基因作物实验室风险分析故障树模型的建立 |
5.1 问题的提出:转基因作物研究阶段的实验室生物风险问题 |
5.1.1 转基因实验室生物安全研究现状 |
5.1.2 转基因作物实验室的风险问题 |
5.2 故障树模型(FTA)的建立与描述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故障树最小割集求解 |
5.3.2 转基因实验室风生物险事故原因分析 |
5.3.3 故障树最小径集求解 |
5.3.4 转基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转基因作物风险管理策略与建议 |
6.1 国际组织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风险管理指南 |
6.1.1 联合国《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
6.1.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生物技术安全的国际技术准则》 |
6.1.3 欧盟有关GMO向环境有意释放的2001/18/EC号指令 |
6.1.4 经合组织《生物技术安全须知》 |
6.2 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风险管理策略 |
6.2.1 宽松型:以美国为例 |
6.2.2 限制型:以欧盟为例 |
6.2.3 折中型 |
6.2.4 其它部分国家的管理政策 |
6.3 我国转基因作物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
6.3.1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
6.3.2 存在的问题 |
6.4 对我国转基因作物风险管理的建议 |
6.4.1 推动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 |
6.4.2 重视转基因生物风险研究 |
6.4.3 加强转基因作物风险预防与管理 |
6.4.4 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
6.4.5 完善转基因作物生产保障体系 |
6.4.6 加强公众教育和公众参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摘要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棉铃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缩写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铃虫的危害及其重要性 |
1.2 棉铃虫种群动态与遗传结构研究 |
1.3 昆虫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化研究 |
1.3.1 地区间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1.3.2 地区内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3 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1.4 昆虫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分子标记技术 |
1.4.1 基于Southern杂交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
1.4.2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
1.4.3 基于DNA序列的分子标记 |
1.4.4 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比较 |
1.5 微卫星 |
1.5.1 微卫星的发现及其特征 |
1.5.2 微卫星的形成与消亡 |
1.5.3 微卫星标记的优点 |
1.5.4 微卫星标记的局限性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棉铃虫种群采集 |
2.1.2 微卫星引物的选择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抽提 |
2.2.2 PCR扩增 |
2.2.3 电泳 |
2.2.4 银染 |
2.3. 数据分析 |
2.3.1 数据分析方法 |
2.3.2 数据软件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 |
3.1.1 PCR产物琼脂糖电泳 |
3.1.2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2 棉铃虫群体间遗传多样性 |
3.3 棉铃虫群体间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
3.4 聚类分析 |
3.5 个体鉴定及AMOVA分析 |
3.5.1 个体鉴定 |
3.5.2 分子变异分析(AMOVA) |
3.6 微卫星位点和钙粘蛋白基因位点间遗传多样性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棉铃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2. 棉铃虫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
4.2.1 棉铃虫种群间遗传分化及地理隔离效应 |
4.2.2 棉铃虫种群基因流分析 |
4.2.3 棉铃虫世代间遗传分化及基因流 |
4.3. Bt棉种植对棉铃虫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
全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疆棉区棉铃虫及其近缘种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181克/升zeta-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J]. 崔婷. 河北农业科学, 2020(03)
- [2]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D]. 努日耶·木合太尔. 新疆大学, 2020
- [3]果棉间作对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调控作用[D]. 李金花.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4]绿盲蝽与斯氏后丽盲蝽线粒体基因序列比较和种群杂交研究[D]. 樊宗芳.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5]棉铃虫PBP1功能鉴定及不同地理种群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比较研究[D]. 叶占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8)
- [6]新疆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J]. 郭文超,胡红英,吐尔逊·阿合买提,丁新华,何江,刘宏泉,许建军. 新疆农业科学, 2016(01)
- [7]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测度及控制责任机制研究[D]. 肖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12)
- [8]中国棉田半翅目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D]. 王颖.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9]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方法研究与安全管理[D]. 杨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5)
- [10]棉铃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流研究[D]. 石仕福.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