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外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与步幅的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萌[1](2021)在《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步长与步频变化对速度节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家威[2](2021)在《不同步态技术类型的女子100m运动员步频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短跑目前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以及观赏价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百米飞人大战”。在比赛中涌现出无数天赋超凡、实力超强的运动员,他们在赛场上不断地创造新的纪录,一次次突破人类的极限,不断刷新大众对田径运动的认知!对于上世纪80年代乔伊娜所创造的10.49s的女子100m纪录至今让人“望尘莫及”。近些年我国女子短跑运动员韦永丽带给大家极大惊喜,她作为一名90后运动员不仅为我国拿下了多项冠军,其中在2018年的瑞士日内瓦田径赛还曾跑出了10.99s的优异成绩,成为亚洲第三位跑进11s的女子短跑运动员。与此同时,国内目前还涌现出诸如梁小静、葛曼棋、袁琦琦等多名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为了更深入地认识项目规律、更快的提高运动成绩,运用文献分析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近几年部分国际、国内大赛女子100m运动员比赛的技术数据进行解析,作为研究依据,以不同步态技术类型运动员所表现出的步频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影响女子100m运动员跑速的两个核心要素之一的步频,在全程不同区域的变化规律特征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发现内在问题,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结论如下:1、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注重发展保持较高步频的能力,而不是以牺牲步长为代价片面追求最高步频;保持较大步长和维持较高步频(相对于自身最高步频)的步态组合才是有利于提升运动表现的重要技术特征。2、以样本的平均步频、平均步长为主要分类依据,以全程步数、最高步频为次要分型参考,将运动员步态技术类型分为步频型和步长型。两种不同步态类型的运动员具有鲜明的技术差异,该分类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出不同步态类型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3、不同步态技术类型女子100m运动员全程步频节奏总体变化趋势大致相似,均呈现出“”型抛物线状,且步频型运动员的步频节奏变化始终高于步长型运动员。两种步态技术类型的运动员步频与步长参数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反映出两种不同类型运动员的外在技术表现形式。4、无论步频型还是步长型的运动员,在时间序列上步频的变化与全程速度节奏变化基本一致。5、两种步态技术类型的代表人物弗雷泽和斯佩尔斯的成功,说明运动员需要充分发挥步频(或者步长)的优势,并合理平衡步长(或者步频)的组合,充分体现个人技术特点,才是最优步态技术组合。6、与世界优秀女子100m运动员相比,目前国内运动员虽然在最高步频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在歩长方面却差距明显,而过度追求最高步频,制约了(或忽视)步长的发展,不利于全程速度的发挥与保持。
王瑞霞[3](2021)在《弹力带小栏架组合训练对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短跑途中跑阶段,根据现代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要求选取训练中较新型的器械弹力带小栏架设计训练手段及方案,对普通高校男子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相关运动学指标进行诊断与分析,试图揭示短跑途中跑阶段外部表现与内部机制,合理的安排专项技术训练,为提高大学生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本研究采用平面二维定点高速拍摄与影像解析法,将河北农业大学16名短跑男子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的训练实验。实验组采用弹力带小栏架组合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运动学指标及100米成绩进行测试,并得出以下结论:1.16名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普遍存在着地阶段和后蹬阶段支撑腿膝关节过分伸直、折叠前摆阶段摆动腿摆动高度不够的问题。2.支撑与腾空时间参数表明,实验组训练后,腾支时间比和步频指数更加趋向优秀运动员;对照组训练后,相关运动学参数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提升幅度均不及实验组。支撑与腾空空间参数表明,实验组训练后步长增加,且支撑距离、步长和步长指数具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训练后,步长和前支撑距离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步长指数、支撑距离和腾空距离和实验前差距较小,提升效果不明显。3.实验组训练后,对下肢的运动学参数有着明显的优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支撑腿着地时刻髋角和膝角角度减小,踝角增加,有利于机体更好的储存弹性势能,在跑进过程中更好的支撑与缓冲,更好的发挥水平速度;在支撑腿离地时刻髋、膝、踝角均有所减小,髋关节向后伸展幅度加大,膝关节不充分蹬直,更符合现代“屈蹬”式技术;折叠前摆阶段摆动腿摆至最高点时髋、膝、踝角均有所减小,扒地速度提高,步幅增加,髋关节得到充分前送。4.对照组训练后,下肢运动学参数的优化作用不如实验组明显。主要表现在支撑腿着地时刻髋角、膝角踝角有所减小,但提高幅度不如实验组,和现代短跑技术相比具有一定差距;在后蹬阶段离地时刻支撑腿髋、膝角角度减小,踝角角度增加,但变动幅度较小,屈蹬效果不如实验组明显;在折叠前摆阶段摆动腿摆至最高点时,髋、膝角、踝角有所减小,有利于加快脚的扒地速度,加快转动角速度,但提升幅度不如实验组明显。5.实验组训练后,100米成绩得到显着提升,提升幅度为0.16秒;对照组训练后,100米成绩也有小程度提升,提升幅度为0.1秒,但提升幅度不如实验组明显。
李伟忠[4](2021)在《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全程步频节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首先,100m跑是一个集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等素质于一体,并以速度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周期性运动项目,步频与步长是影响速度的两个核心因素,动作速率是保证速度的前提条件;其次,在100m跑进过程中,运动员的神经肌肉会受到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管控及多个供能系统综合参与,因此会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这个变化特征我们称之为“节奏”,良好的节奏是运动员合理搭配供能系统及合理运用技术的标志,也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最后,青少年正处于各项运动技术成型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技术或动作很可能会伴随其一生。因此,结合以上几点,本研究以2020年全国U系列通讯赛(山东赛区)短跨接力项群赛与2020年山东省田径锦标赛(威海赛区)的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U18组别)的全程步频节奏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选取2015北京世锦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部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100m全程步频节奏特征作为对比,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全程步频变化规律进行剖析,寻找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在全程步频表现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距,并试图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以期为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的训练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以下是本研究所得结论:1)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的成绩与最低步频呈高度显着性负相关(r=-0.426,p<0.01),与全程步频变异系数呈显着性正相关(r=0.328,p<0.05),并与最高步频下降率呈高度显着性正相关(r=0.357,p<0.01),说明最低步频大小及全程步频节奏稳定与否,是决定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2)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整个加速段表现出明显的次最高步频单元占比小、全程步频节奏不稳定的特点。相反,世界优秀运动员步频增长则相对较缓,且该段占比较大。3)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最低步频均出现在起跑后的约第1单元(第2~3步),但前者数值相对更小。适当提高最低步频,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程步频节奏的稳定性,还能极大避免对步长产生不利影响。相反,继续提高最大步频,则会对全程步频节奏产生不利影响,并最终影响成绩。4)降低疾加速跑阶段步频增长率,尤其是起跑后前2单元左右(4~5步)的步频增长率,能够合理优化各阶段占比,并有效提升全程步频节奏。除此之外,平均步长也会在优化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5)与以往认知不同,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缓慢减速段步频下降较慢较为缓慢,速度维持过多依赖于步频。最终,这种维持速度的模式会造成步频节奏的紊乱。6)对比全程总步数相近的世界优秀运动员来说,起跑后前2单元步频增长过快、次最高步频维持能力弱、全程步频分配不合理等特点,适用于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中的个例。不过好在本文所涉及年龄段的运动员大都处在速度素质发展的第2个高峰期,加之相对步频储备有余,若从优化全程步频节奏入手对其进行训练,成绩会有明显提升。
开学文[5](2021)在《100米短跑奥运冠军步幅的数学建模分析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步幅和步频是决定短跑速度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优秀运动员短跑技术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二者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之所以取得优异成绩与他们具有合理的步幅、步频组合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近30年100m短跑奥运会冠军的步幅和步频做一些数学建模分析并与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我国短跑运动员制定科学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基础。
庞令佳[6](2021)在《2019年多哈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八名运动员关键技术环节运动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使用了“三定点、两扫描”的二维拍摄方法对2019年多哈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八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运动学特征进行数据采集,笔者采集的关键技术环节有步长、步频、分段时间、分段速度和速度百分比,对于以上指标进行诊断与分析,试图揭示男子100米跑速度、时间等变化的科学规律,探索不同类型的运动员技术适用的技术特点与制胜规律,为我国运动员改进技术、完善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标提供理论基础,提高我国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本人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20东京奥运会短跑组科技攻关服务项目课题组固定的全程跟队科研人员,可充分利用先进仪器设备与分析系统,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以及解析的准确性。采用的方法为文献资料法、二维定点摄像测量法、二维录像解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将2019年世锦赛男子100米八名运动员的关键技术特征进行解析,并与我国优秀运动员做出对比,从而助力提高我国运动员的参赛水平,结论如下:1.2019年世锦赛八名运动员在加速阶段0-21.5m的平均步长为1.69±0.06m,平均步频为4.64±0.15Hz,途中跑47-55.5m的平均步长为2.39±0.07m,平均步频为4.70±0.19,冲刺跑90-100m的平均步长为2.51±0.18m,平均步频为2.46±0.18Hz2.2019年世锦赛八名运动员在比赛当中的速度曲线在加速时呈渐进式,进入途中跑直至终点呈平滑趋势,在此期间无明显的速度波峰或明显的速度下降。3.2019年世锦赛八名运动员在加速阶段0-30米,所用时间占总时间比值均大于38%。八名运动员在比赛当中,步长呈一直增大的趋势。八名运动员在比赛当中,步频呈逐渐增大,在最大速度时达到峰值,而后逐渐下降。4.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平均步频与步长均略高于我国优秀运动员;国外优秀运动员在加速阶段0-21.5m的步频偏高于我国运动员;国外优秀运动员在途中跑阶段47-55.5m的步长偏高于我国运动员;国外优秀运动员最后10m速度下降幅度略低于我国运动员。
李睿[7](2020)在《江苏省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手段分析 ——以姚俊田径短跑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竞技体育代表一个国家体育运动的顶尖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世界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短跑项目在竞技体育中也愈来愈重要。纵观世界体育大国,无不把其放至最为关键的赛事项目位置上。对我国现阶段短跑项目的训练手段进行归纳分析,对提高我国短跑水平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对江苏省姚俊田径短跑组的训练手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姚俊田径短跑组的训练手段主要有素质训练手段和技术训练手段。通过分析数据总结其差异性与科学性,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省田径短跑组将速度训练分为动作反应训练、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不同的速度训练的效果不同。根据运动员不同的速度水平,训练强度也随之不同。2、力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三个方面是力量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短跑项目的属性特点,并严格把控训练负荷,是保证训练实效性的基础。3、短跑项目中技术训练日趋重要,江苏省姚俊田径短跑组注重于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训练的发展与延伸。在姚俊教练的指导下,江苏省涌现出一批优秀短跑运动员,对于广大教练员是否可运用在自己运动员的训练实践中作为参考。4、江苏省姚俊田径短跑组技术训练训练手段为“三大法宝”分别是“前倒出步”、弓步摆臂以及“放脚”。有效的帮助短跑运动员增大步幅和提高步频速率。5、江苏省姚俊田径短跑组技术训练中的节奏训练手段包括六六八跑、跑格练习、加速跑以及起跑动作训练手段练习,可以使得运动员能更好地在短跑奔跑过程中节能高效的完成比赛,提高运动成绩。
王鑫[8](2020)在《第117届世锦赛100米跑决赛运动员的竞技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数理统计法,以第117届世锦赛100米跑决赛75名男子运动员的130次比赛结果、64名女子运动员的130次比赛结果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绩、反应时、身体形态、运动年龄、步长步频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期揭示世界优秀100米跑运动员的竞技特征,为提升我国短跑整体水平、了解该项目的竞技规律、优化短跑人才选拔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第117届世锦赛男/女100米跑决赛成绩趋势线呈逐渐升高态势;第18名成绩的历届世锦赛定基比均值男子显着低于女子(P<0.05);男子冠军和前3名、女子各名次选手比赛发挥率逐届减小;男/女运动员比赛发挥率与世锦赛成绩、名次存在显着的正相关(P(27)0.01)。2.第117届世锦赛100米跑决赛男子反应时均值显着低于女子(P<0.05),男/女决赛反应时均值线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明显的3个阶段;成绩线与去反应时成绩线未有任何交叉和趋于交叉的趋势;女子采用“右前左后”蹲踞方式的起跑反应时相对于“左前右后”较快(P<0.05)。3.第117届世锦赛男子100米跑运动员身高均值在181183cm,女子均值在165170cm;根据运功员出生的年代划分,50到90年代,男子身高均值趋势线趋于水平,女子明显上升;克托指数箱型图男子50到80年代逐步提高,90年代明显下降;女子50到90年代呈上升趋势。4.第117届世锦赛男女100米跑运动员初赛年龄均值在1821岁,最佳竞技年龄在2526岁,退役年龄在3034岁;50年代至80年代,初赛年龄趋势线逐渐降低,退役年龄趋势线逐渐升高,最佳年龄趋势线趋于水平,竞技年限趋势线逐渐升高。5.以身高为控制变量,成绩与平均步长偏相关分析:男-0.236(P(27)0.01),女-0.059(P(29)0.05),成绩与平均步频:男子-0.234(P(27)0.01)、女子-0.363(P(27)0.01);根据117届世锦赛决赛运功员不同成绩划分5个不同组间,步长指数趋势线男子呈下降趋势,女子趋于平缓,步频指数趋势线男/女呈下降趋势。不同名次划分为8个不同组间,步频指数趋势线男/女呈下降趋势,步长指数趋势线男/女趋于平缓;在此基础上,对整体样本男/女运动员的成绩与步长指数、步频指数建模。研究结论如下:1.第117届世锦赛男/女100米跑成绩逐渐提升,男子提高幅度要显着高于女子;男子前3名选手、女子各名次选手竞技状态逐届趋于稳定;男/女成绩靠前、名次列前的运动员竞技状态更稳定。2.第117届世锦赛100米跑决赛反应时男子反应时均值显着低于女子,男/女反应时都呈现“提升—下降—回升”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两次规则修改都引起了运动员反应时的减慢;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对比赛名次没有造成影响;女子运动员采用“右前左后”蹲踞式起跑反应时快于“左前右后”。3.女子运动员身高有高大化趋势,男子身高无明显变化;80年代生的男子短跑运动员身体较为强壮,90后年轻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偏低,女子运动员身体趋于强壮。4.世界优秀男/女100米跑运动员初赛年龄趋于下降,退役年龄逐渐增大,运动员寿命呈延长的态势,最佳竞技年龄无明显变化。5.男子运动员成绩越优秀步长相对越大、步频越快;女子运动员成绩越优秀步频相对越快,步长无明显变化;不同名次的男/女运动员的差距主要来自于步频能力,名次列前的男/女运动员步频能力较强。世界优秀100米跑运动员成绩与步长、步频指数关系的模型方程为:男:成绩=28.497-7.592?步长指数-1.125?步频指数;女:成绩=30.787-8.168?步长指数-1.316?步频指数。
吴超群[9](2020)在《12周跨步跳训练对100m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基于短跑专项技术设计的跨步跳训练方法手段,将短跑100m途中跑的专项技术特征相互结合,为百米跑与跨步跳训练的研究提供实践参考。通过对短跑运动员进行12周的跨步跳训练实验,深入分析12周跨步跳训练实验前后运动员身体素质、途中跑技术指标的变化,探求跨步跳训练中着地支撑的刚性支撑效应,进而提高运动员短跑成绩。研究方法:选取武汉体育学院2019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班20名短跑二级运动员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入学百米成绩随机分配成实验组(TRAIN)和对照组(CON)。实验组10名,对照组10名,使用Vicon三维动作分析技术对测试过程中所采集的步长、步频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步长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提升较为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步频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步频提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2)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30m短跑成绩均有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实验后30m短跑成绩提升效果显着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60m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实验后60m速度提升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100m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100m成绩提升的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立定跳远成绩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的显着性差异最大;实验组实验后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的增加幅度较大。(3)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重心水平速度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重心水平速度提升较为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单步时间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其中实验组的差异性最为显着;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时间均高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距离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增加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腾空距离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训练后提升效果最大。实验组和对照组腾支距离比在训练后均无显着差异。(4)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腿膝角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支撑腿膝角变化幅度较大;实验组实验后支撑腿平均伸髋角有显着差异,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腿平均伸髋角无显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伸髋角速度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的检验结果变化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腿膝角速度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支撑腿膝角速度变化较大;实验组实验后支撑腿平均踝角均有非常显着差异,且实验组支撑腿平均踝角在训练前后变化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摆动腿平均踝角均有非常显着差异,且实验组在训练后摆动腿平均踝角变化较大。研究结论:(1)12周跨步跳训练后,运动员30m、60m、100m成绩和立定跳以及立定三级跳的运动成绩明显提高,且实验组训练效果较为明显,增加幅度最大。因此,跨步跳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身体爆发力、协调性和腾空时身体力量的转换能力,同时使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运动员起跑时更具优势。(2)12周跨步跳训练使运动员途中跑单步整体运动学特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运动员重心水平速度变快、单步时间减少,支撑距离和腾空距离增大,步长和步频明显增加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提高。(3)12周跨步跳训练使运动员部分肢体运动学参数得到优化。主要表现为运动员支撑腿膝角降低、支撑腿伸髋的角度以及伸髋角速度增大、支撑腿膝角速度增加以及踝角的减小。
王杰[10](2019)在《功能性动作筛查后的矫正训练对青少年100米跑运动员步频和步幅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运动员身心发展处于比较特殊的敏感时期,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合理的动作模式,甚至出现损伤。青少年运动员要想安全而快速的发展其运动能力,必须以发展合理的动作模式为基础,配合有计划的训练。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简称FMS)是现在一种比较流行而成熟的动作模式衡量体系,它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是由七个测试动作组成,通过测试人的基本动作模式,评估其发展水平,并能以此作为受伤概率高低的标准。而与之对应的矫正练习是根据功能性动作筛查得出的结果制定一般性和针对性的矫正计划,来改善运动员的不合理功能动作。本研究以深圳市体工队12名青少年百米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FMS测试得分以及步频步幅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针对性的矫正训练能够有效提高FMS测试得分以及单项得分,FMS测试能够指导青少年100米跑运动员进行矫正训练,改善其动作模式。而干预性矫正训练能够作为训练的基本部分或结束部分的一个重要模块。(2)矫正训练前后两次FMS测试总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矫正训练有利于百米跑运动员身体功能动作模式水平的提高;矫正训练前后两次单项测试得分深蹲、过栏步、直线分腿蹲以及体旋稳定性在矫正训练前后存在显着差异(P<0.05),肩部灵活性、主动抬腿以及躯干稳定性没有显着变化(P>0.05)(3)16周矫正训练对100米跑步频、步幅没有直接影响,冬训后100米平均步幅相比冬训前略有提升,而冬训后加速跑0-30米步幅相比冬训前却略有下降,冬训后途中跑30-60米步幅相比冬训前略有提升,提升幅度相对于加速跑以及冲刺跑阶段来说较大。(4)FMS测试及矫正训练在保证有效的训练时长下,通过循序渐进和程序化的干预手段,能够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发展。随着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也要不断的调整和改善FMS测试及矫正计划。
二、中外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与步幅的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外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与步幅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步态技术类型的女子100m运动员步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2 100m短跑的技术研究 |
1.2.3 100m短跑的全程速度与节奏变化研究 |
1.2.4 100m短跑全程步频与步长变化研究 |
1.2.5 100m短跑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6 100m短跑的训练方法研究 |
1.2.7 文献评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录像解析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对比分析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女子100m短跑运动员全程步态参数分析 |
3.1.1 本文所涉及相关概念界定 |
3.1.2 女子100m短跑运动员全程步长、步频参数分析 |
3.2 女子100m短跑运动员全程步态技术类型分析 |
3.2.1 女子100m短跑运动员全程步态技术类型分类 |
3.2.2 不同类型女子100m短跑运动员全程步态技术参数分析 |
3.3 不同类型女子100m短跑运动员全程各时间区域步频特征分析 |
3.3.1 女子100m短跑运动员全程时间区域划分 |
3.3.2 女子100m全程不同时间区域的步频特征分析 |
3.4 国内外顶尖女子100m短跑运动员步频特征分析 |
3.4.1 世界顶尖女子100m短跑运动员步频特征分析 |
3.4.2 国内外顶尖100m短跑运动员步频特征对比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弹力带小栏架组合训练对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短跑专项力量相关研究 |
1.4.2 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研究 |
1.4.3 组合训练 |
1.4.4 弹力带训练对短跑技术的影响研究 |
1.4.5 小栏架训练对短跑技术的影响研究 |
1.4.6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研究样本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样本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验法 |
2.2.4 录像拍摄解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训练计划制订分析 |
3.1.1 训练计划安排分析 |
3.1.2 训练手段的设计分析 |
3.2 受测队员基本情况分析 |
3.2.1 身体形态分析 |
3.2.2 年龄情况分析 |
3.3 受测队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结果与分析 |
3.3.1 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实验前后横向对比结果与分析 |
3.3.2 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实验前后纵向对比结果与分析 |
3.3.3 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实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3.4 受测队员专项技术指标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步长与步频专项技术指标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2 支撑与腾空专项技术指标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3 着地缓冲阶段专项技术指标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4 后蹬阶段专项技术指标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5 折叠前摆阶段专项技术指标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受测队员100 米成绩指标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100 米成绩实验前后横向对比结果与分析 |
3.5.2 100 米成绩实验前后纵向对比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 访谈提纲 |
附件2 测试指标及注意事项 |
附件3 阶段安排 |
附件4 训练计划 |
(4)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全程步频节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对100m跑步频、步长的研究 |
2.2 对100m短跑技术的研究 |
2.3 对100m全程节奏的研究 |
2.3.1 对100m速度节奏的研究 |
2.3.2 对100m步频节奏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录像解析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3 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
3.4 对数据处理方法的说明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全程技术参数的运动学研究 |
4.1.1 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各项技术参数相关性分析 |
4.1.2 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各项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 |
4.2 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全程步频节奏的对比分析 |
4.2.1 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亚极限步频的比较 |
4.2.2 全程分段步频区间变化特征 |
4.3 对青少年100m优秀人才的个案研究 |
4.3.1 崔森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平均步长、步频等相关参数的对比 |
4.3.2 崔森与约翰.布莱克全程步频变化特征对比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100米短跑奥运冠军步幅的数学建模分析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问题构建模型 |
2 总结 |
(6)2019年多哈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八名运动员关键技术环节运动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男子100 米跑发展概况 |
2.1.1 国外男子100 米跑发展概况 |
2.1.2 国内男子100 米跑发展概况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短跑关键技术的研究 |
2.2.2 国内短跑关键技术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 |
3.2.2 二维定点摄像测量法 |
3.2.3 二维录像解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八名运动员的步长和步频特征 |
4.1.1 八名运动员的步长特征 |
4.1.2 八名运动员的步频特征 |
4.2 八名运动员的速度节奏特征 |
4.2.1 八名运动员比赛全程身位情况 |
4.2.2 八名运动员的分段时间特征 |
4.2.3 八名运动员前30 米所用时间占比 |
4.2.4 八名运动员的分段速度特征 |
4.3 八名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特征 |
4.3.1 八名运动员的分段最大速度百分比 |
4.3.2 八名运动员最后10m的降速幅度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江苏省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手段分析 ——以姚俊田径短跑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短跑项目 |
2.1.2 运动训练手段 |
2.1.3 动力定型 |
2.1.4 速度障碍 |
2.2 关于短跑项目素质训练研究 |
2.2.1 关于短跑项目速度与速度耐力训练研究 |
2.2.2 关于短跑项目力量素质训练研究 |
2.3 关于短跑项目技术训练研究 |
2.4 关于短跑项目战术和心理训练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2.5 实地观察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江苏省姚俊田径短跑组基本情况分析 |
4.1.1 教练员基本情况分析 |
4.1.2 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
4.2 江苏省姚俊田径短跑组的主要素质训练手段分析 |
4.2.1 速度与速度耐力训练手段分析 |
4.2.2 力量训练手段分析 |
4.3 江苏省姚俊田径短跑组技术训练手段分析 |
4.3.1 “三大法宝”训练手段分析 |
4.3.2 短跑节奏训练手段分析 |
4.4 江苏省姚俊田径短跑组战术与心理训练手段分析 |
4.5 江苏省姚俊田径短跑组针对运动损伤所采取的手段分析 |
4.6 江苏省姚俊田径短跑组运动员运动成绩前后变化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第117届世锦赛100米跑决赛运动员的竞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 |
2.1.1 竞技特征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
2.1.2 国内竞技特征的研究现状 |
2.1.3 国内100 米跑竞技特征的研究现状 |
2.2 国外关于100 米跑竞技特征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信息技术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第1~17 届世锦赛100 米跑决赛运动员成绩特征分析 |
4.1.1 成绩发展趋势分析 |
4.1.2 成绩定基比动态分析 |
4.1.3 各时期成绩变化特征分析 |
4.1.4 运动员比赛发挥率分析 |
4.2 第1~17 届世锦赛100 米跑决赛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特征分析 |
4.2.1 反应时发展特征分析 |
4.2.2 反应时与成绩相关性分析 |
4.2.3 反应时与蹲踞方式关系分析 |
4.3 第1~17 届世锦赛100 米跑决赛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
4.3.1 身高特征分析 |
4.3.2 克托莱指数特征分析 |
4.4 第1~17 届世锦赛100 米跑决赛运动员年龄特征分析 |
4.4.1 运动年龄特征分析 |
4.4.2 运动寿命特征分析 |
4.5 第1~17 届世锦赛100 米跑决赛运动员步长与步频特征研究 |
4.5.1 成绩与步长、步频关系分析 |
4.5.2 优秀运动员步长与步频模型探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12周跨步跳训练对100m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短跑专项力量的相关研究 |
2.1.1 短跑专项力量的概念界定 |
2.1.2 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
2.1.3 百米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
2.2 短跑途中跑运动学研究 |
2.2.1 途中跑技术整体运动学参数研究 |
2.2.2 途中跑肢体环节运动学参数研究 |
2.3 跨步跳的相关研究 |
2.3.1 跨步跳的定义 |
2.3.2 国内外关于跨步跳技术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运动学测试分析法 |
3.2.4 数据标准化处理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 |
4.1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步长、步频的影响 |
4.1.1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步长比较 |
4.1.2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步频比较 |
4.2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运动素质的影响 |
4.2.1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30m、60m、100m的影响 |
4.2.2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运动的影响 |
4.3 训练前后100M整体运动学测试的影响 |
4.3.1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单步时间的比较 |
4.3.2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单步空间的比较 |
4.4 训练前后肢体运动学测试的影响 |
4.4.1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支撑腿膝角比较 |
4.4.2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支撑腿平均伸髋角比较 |
4.4.3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伸髋角速度比较 |
4.4.4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支撑腿膝角速度比较 |
4.4.5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踝角比较 |
4.5 分析与讨论 |
4.5.1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步长、步频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5.2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运动素质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5.3 实验前后100m整体运动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5.4 实验前后肢体运动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功能性动作筛查后的矫正训练对青少年100米跑运动员步频和步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强国建设需要 |
1.1.2 中国短跑“繁荣时代”需要大量青少年后备人才支撑 |
1.1.3 FMS及矫正训练对短跑运动员基础运动能力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FMS测试的相关研究 |
2.1.1 关于FMS测试的信度研究 |
2.1.2 关于FMS测试的效度研究 |
2.1.3 FMS测试在不同人群得分情况的研究 |
2.1.4 关于矫正训练方面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FMS测试及矫正训练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FMS测试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矫正训练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实验测试法 |
3.2.5 技术路线图 |
第4章 实验设计 |
4.1 实验对象 |
4.2 实验测试指标 |
4.3 实验变量 |
4.4 实验过程 |
4.4.1 实验步骤 |
4.4.2 实验时间和地点 |
4.4.3 实验控制 |
第5章 结果与分析 |
5.1 冬训前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
5.1.1 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结果分析 |
5.1.2 步频、步幅测试结果分析 |
5.1.3 冬训前功能性筛查与步频步幅相关性分析 |
5.2 青少年百米跑项目特征以及体工队训练现状分析 |
5.2.1 现阶段青少年百米跑训练特征 |
5.2.2 体工队青少年百米跑运动员训练情况分析 |
5.2.3 运动员每周具体训练内容分析 |
5.3 冬训期间体工队百米跑运动员矫正训练设计方案 |
5.3.1 冬训期间矫正训练原则 |
5.3.2 针对性矫正训练流程 |
5.3.3 一般性矫正训练流程 |
5.4 冬训后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
5.4.1 冬训后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结果分析 |
5.4.2 冬训后步频、步幅测试结果分析 |
5.4.3 冬训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第7章 讨论与不足 |
7.1 基于FMS测试的专项技术评价体系及标准 |
7.2 矫正训练比例安排 |
7.3 矫正训练时长安排 |
7.4 实验控制安排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中外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与步幅的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步长与步频变化对速度节奏的影响研究[D]. 王晓萌.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不同步态技术类型的女子100m运动员步频特征研究[D]. 李家威. 山东体育学院, 2021(02)
- [3]弹力带小栏架组合训练对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的影响研究[D]. 王瑞霞.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4]青少年男子100m运动员全程步频节奏特征研究[D]. 李伟忠.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100米短跑奥运冠军步幅的数学建模分析及启示[J]. 开学文. 陇东学院学报, 2021(02)
- [6]2019年多哈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八名运动员关键技术环节运动学特征分析[D]. 庞令佳.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7]江苏省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手段分析 ——以姚俊田径短跑组为例[D]. 李睿.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9)
- [8]第117届世锦赛100米跑决赛运动员的竞技特征研究[D]. 王鑫.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12周跨步跳训练对100m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D]. 吴超群.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10]功能性动作筛查后的矫正训练对青少年100米跑运动员步频和步幅的影响[D]. 王杰. 深圳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