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进培养方法提高组培快繁技术的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马秀明,缪军,王俊峰,韩伟,孙杨[1](2021)在《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草莓茎尖脱毒技术能够从生产上解决草莓因长期无性繁殖,易受到多种病毒的侵染,从而导致植株长势变弱、果实品质劣化、产量下降等品种退化现象。从草莓茎尖消毒、茎尖选取、培养基的筛选、多种脱毒方式结合、病毒检测、驯化移栽、种苗繁育等方面综述了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王亚如[2](2021)在《杜鹃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鹃花大色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繁育方式主要是种子繁殖、扦插和组织培养等,但种子繁殖有周期长、易发生变异等特点,而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和扦插来培育杜鹃苗木,既能保持杜鹃优良种性,还具有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在短时期获得大量具有优良种性的优质种苗,对杜鹃苗木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对保存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Hook.F.)、映山红(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Lindl.)Planch.ex Maxim.)、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 Franch.)和羊踯躅(Rhohododendron molle G.Don)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和不同基质配比对映山红、马银花和毛棉杜鹃插穗的生根影响,及对映山红、羊踯躅、毛棉杜鹃和鹿角杜鹃的外植体消毒时间、初代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等环节的影响因素,研究出一套杜鹃高效组培和扦插快繁技术,以期为大面积人工栽培杜鹃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研究结果如下:(1)杜鹃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①外植体的消毒时间对杜鹃的存活率有较大影响。结果显示毛棉杜鹃外植体的最适宜灭菌条件为75%的酒精浸泡20 s,5%次氯酸钠消毒20 min,无菌水冲洗5次。②生长素NAA较IBA而言,NAA对杜鹃的初代培养有更显着的影响。毛棉杜鹃带芽茎段在培养基WPM+ZT0.5 mg·L-1+NAA0.10 mg·L-1中的启动效果最好,保存率最高,腋芽萌发率达45%。③毛棉杜鹃带芽茎段在培养基WPM+ZT5 mg·L-1+IBA0.2 mg·L-1中的启动效果最好,腋芽萌发率达19.44%。④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方差分析表明NAA比IBA更适合于毛棉杜鹃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毛棉杜鹃茎段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WPM+TDZ0.1 mg·L-1+NAA 0.5mg·L-1。(2)杜鹃叶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①消毒时间对杜鹃种子的的发芽率有较大影响。杜鹃种子均使用75%的酒精浸泡10s,用5%次氯酸钠进行不同时间的消毒,映山红在消毒10 min时发芽率最高,为63.43%,羊踯躅和鹿角杜鹃消毒5 min时发芽率最高,分别为85.18%、68.98%。②不同的培养基对杜鹃种子的启动有显着影响,映山红、羊踯躅和鹿角杜鹃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的适宜程度从强到弱是WPM>1/2MS>MS。诱导羊踯躅和鹿角杜鹃发芽最适宜培养基组合为WPM+TDZ1.0 mg·L-1+NAA0.5 mg·L-1,诱导映山红发芽最适宜培养基组合为 WPM+TDZ0.5 mg·L-1+NAA0.1 mg·L-1。③诱导映山红和羊踯躅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组合为WPM+TDZ1.0 mg·L-1+NAA1.0 mg·L-1,诱导率分别为57.46%和53.33%;诱导鹿角杜鹃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组合为 WPM+TDZ0.5 mg·L-1+NAA0.1 mg·L-1,诱导率为 71.11%。④在愈伤组织分化时,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叶片愈伤的诱导分化效果有显着差异。诱导分化映山红和羊踯躅丛生芽最适宜的培养基组合为WPM+ZT 1.Omg·L-1+NAA0.5 mg·L-1;诱导鹿角杜鹃芽的分化培养的最适宜培养基组合为WPM+ZT2.0 mg·L-1+NAA0.5 mg·L-1。⑤杜鹃在继代增殖中经过方差分析可得,映山红继代增殖最适宜的培养基为WPM+ZT1.0 mg·L-1+IBA0.5 mg·L-1;羊踯躅和鹿角杜鹃继代增殖最适宜的培养基为WPM+ZT 1.5 mg·L-1+NAA 1.0 mg·L-1。⑥在杜鹃生根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活性炭和生长素可促进生根。诱导映山红和鹿角杜鹃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WPM+IBA2.0 mg·L-1+NAA0.2 mg·L-1+AC3.0 g·L-1。诱导羊踯躅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WPM+IBA0.5 mg·L-1+AC3.0 g·L-1。(3)杜鹃扦插繁殖技术研究①不同基质配比和不同IBA浓度对生根效果的差异显着,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最适合杜鹃的扦插方法。最适合映山红扦插的IBA浓度是400 mg·L-1浸泡8h,最适宜基质是河沙:黄壤=1:2,最适宜组合的生根率为63.49%,平均不定根数量最高为12.4条,平均根长为4.31 cm,最长不定根为5.65 cm,生根指数为34.17 cm。②根据正交试验分析IBA扦插效果有显着影响。马银花扦插的IBA浓度是400 mg·L-1浸泡8h,最适宜基质是河沙:黄壤:泥炭土(2:2:1),最适宜组合的生根率为49.21%,平均不定根数量最高为9.3条,平均根长为4.67 cm,最长不定根为5.38 cm,生根指数为21.59 cm。③根据正交试验分析可得,IBA在高浓度时使用速蘸法促使杜鹃生根的效果较差,黄壤相比其他基质更适合毛棉杜鹃扦插。毛棉杜鹃最适宜扦插IBA浓度是400 mg·L-1浸泡8h,最适宜基质是黄壤,生根率最高为52.38%,平均不定根数量最高为6.32,平均根长为2.96 cm,生根指数为9.80 cm。
朱陈宇[3](2021)在《柿砧木L938组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缺乏耐寒、广亲和砧木是我国北方产区发展甜柿优良品种的一大瓶颈,L938为从君迁子中选育出的优良类型,其较耐寒、与‘富有’及‘太秋’等甜柿品种嫁接亲和力强,是较理想的广亲和砧木。但L938为雄株,不能产生种子,给它的大规模应用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快速生产大量无性系自根砧木,对于柿专用砧木的品种形成及其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君迁子优系L938为试材,系统研究了其外植体启动培养、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等适宜条件,并培养出部分试管苗,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以不同外植体材料(7月份的新梢、休眠芽和春季萌发的1-2cm长的新梢),不同消毒时间(0.1 mg/L HgCl2分别处理外植体10min、20min、30min、40min和50min)和不同培养基类型(MS、1/2MS、(1/2N)MS、DKW及1/2DKW培养基)对L938进行启动培养。结果表明,以春季萌发新梢(长1-2cm)作外植体,污染率、褐化率最低,成活率最高,达到了 72.7%;以0.1 mg/L HgCl2对外植体消毒40min,是该试材适宜的消毒处理时间,污染率为25.7%、褐化率为39%;1/2MS培养基为L938的适宜启动培养基,成活率为72.7%;琼脂(光暗培养)是适宜的培养基质。外植体在1/2MS培养基中污染褐化主要集中在接种后7-10天,在DKW培养基中污染褐化主要集中在接种后5-7天。2.以不同培养基(1/2MS、(1/2N)MS和1/4MS)类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0.5、1.0、2.0 mg/L 6-BA,0.5、1.0、2.0、4.0 mg/L ZT,0.1、0.2mg/L GA3),对L938进行继代培养。结果发现,适宜L938继代培养的基本培养基是1/2MS培养基,新梢增殖系数可达4.4。与6-BA相比,ZT更适宜L938的继代培养,继代时间缩短、增殖系数提高。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GA3,可明显缩短继代培养所需时间、促进新梢生长、提高增殖系数。君迁子优系L938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中,添加 2.0 mg/LZT、0.1 mg/LIAA、0.1 mg/L GA3,新梢增殖系数达到 4.42。3.将在继代培养基中继代5代左右的君迁子组培苗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的IBA、NAA和柠檬酸的1/2MS培养基中,结果表明,4.0 mg/L IBA+0.5 mg/L NAA+1/2MS是较适宜L938生根的培养基。暗培养7天后转入光照培养,90天后生根率达到了71.7%,平均根数达到了 4.65个。
朱慧[4](2020)在《泡桐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泡桐(Paulownia fortunei)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Paulownia)植物,是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集材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用途广泛。本文以泡桐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快繁技术,开展泡桐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培养基和激素配比的筛选以及移栽基质的选择试验,以建立泡桐诱导效果好、成活率高的组织快繁技术体系,对泡桐优良性状的保持、组培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测定泡桐继代增殖和生根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揭示影响泡桐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处理上,外植体应选择较为生长旺盛的当年生幼嫩、粗壮、中下部的茎段;最佳的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25 s后再用0.1%升汞消毒10 min,这种处理方案泡桐诱导率可以达到86.67%,污染率为30.22%,褐化率为12.89%。2.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基质对泡桐初芽诱导的影响后发现最适合泡桐初始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初始芽诱导以MS+6-BA 1.5mg/L+NAA 0.2 mg/L组合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1.17%,褐化率为8.31%。3.泡桐继代增殖培养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可达4.16。在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生理活性相应发生变化,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增殖初期缓慢增加,在增殖后期增加速度加快;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POD酶活性和SOD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增加后减小,并且在培养21d时酶活性达到峰值。4.泡桐生根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NAA 0.2mg/L。泡桐在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均随生根时间的延长发生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先减少后增加,变化趋势一致,在生根第4 d时为最低值;POD酶活性和SOD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在生根第4 d时酶活性达到峰值。5.不同移栽基质对比试验中,移栽基质为黄心土∶椰糠∶河沙=1∶2∶2时,经过30天的培养泡桐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8.89%,栽培30 d苗高为8.17 cm,基茎达到3.69 mm。综合分析可知,泡桐组织培养中最佳方案为:应选择泡桐较为粗壮的当年生幼嫩枝条作为外植体,取材部位为枝条中下部,在75%酒精消毒25 s后再用0.1%升汞消毒10 min可达到很好的灭菌效果;初始芽诱导效果最好的组合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继代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以30 d作为一个继代周期;生根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NAA 0.2 mg/L;最佳的移栽基质为黄心土∶椰糠∶河沙=1∶2∶2。
路晓培[5](2020)在《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繁是马铃薯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繁殖手段。但是,快繁需反复的继代培养,常引起快繁苗的生长速度的降低、生长节点数的减少以及根系不发达和茎细弱等问题。这使得快繁苗继代繁殖周期延长,扩繁数量和移栽后成活率的降低,最终使得原原种微型薯产量低、生产成本增加。植物根际促生菌定殖于植物根际系统,可以刺激植物生长,缓解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增加产量,在植物快繁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接种微生物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目前尚较缺乏。本研究采集内蒙古武川马铃薯根际土和凉城植物柠条根际土,采用基于选择性培养基、以涂布划线方法进行根际细菌的分离培养,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分离得到菌株进行初步的分类鉴定;将菌株分别接种于组培瓶及移栽培养的马铃薯苗,观测对马铃薯苗生长的影响;选择分别对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茎粗和根长促进效果最显着的10株菌,以分光光度法等技术分析10株菌促生特性,并采用逐一剔除法进行复合菌剂的构建。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共分离获得134株细菌,它们分属于34个菌属,芽孢杆菌属数量最多,占所有菌株的22.31%。其中,通过无机磷培养基分离得到的菌株共93株,包含了 25个菌属,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和节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解无机磷菌株的22.58%、20.43%、9.68%;固氮培养基分离得到29株菌,包含了 15个菌属,根瘤菌属为第一优势菌属,占固氮菌的27.59%;有机磷培养基分离得到12株菌,包含了 4菌属,芽孢杆菌属为第一优势菌属,占解有机磷菌株的58.33%。2.单菌对组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完成了 70株菌的接种分析;其中48株菌相比不接菌的对照的株高提高了 0.3%-32.69%,39株菌使根长增加了1.04%-49.48%,51株菌使节点数提高了 1%-34.75%,46株菌使茎粗增加0.9%-33.33%,42株菌使根干重增加了 3.75%-397.31%,36株菌使茎干重提高了 6.67%-66.67%;17株菌对株高、根长、节点数、茎粗、根干重和茎干重均有促进作用。3.单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的影响:完成了 70株菌的接种分析;其中51株菌相比不接菌的对照的株高提高了 0.43%--54.28%,44株菌使节点数增加了1.62%-57.31%,20株菌使根干重提高了 2.65%-105.3%,59株菌使茎干重增加了 0.88%-186.73%,36株菌使种薯数量增加了 20%-60%,44株菌使单颗种薯平均重量增加了 1.62%-198.87%;5株菌对株高、节点数、根干重、茎干重、种薯数量和单颗种薯平均重量增加均有促进作用;39株菌对种薯数量和重量增加有促进作用。4.菌株促生特性:10株菌均具有产铁载体和产IAA的能力,相关能力最强的分别是菌株MP16(培养后菌液中IAA浓度可达26.75 mg/L)和W39(橙色晕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为2.53);菌株T1、T2、N20、L3、L2和MP16均具有固氮和解无机、有机磷潜力,其中T2、L3、L2和MP16还具有产ACC脱氨酶的能力;T1、T4、N2-1、L3和MP16还具有产NH3的能力。5.复合菌对马铃薯快繁苗的影响:综合10株菌不同组合方式对快繁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初步得出一个由6株菌(T1、T2、N2-1、N20、L3和L2)构成的优势复合菌菌剂。
胡计红[6](2019)在《屏南四季开花杜鹃古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针对福建省屏南县两处四季开花杜鹃古树的树龄大、分生能力弱、树体内积累内生菌、树体表面附着寄生物,加上生长环境恶劣,营养不良,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以棠口乡龙源村的约430 a锦绣杜鹃古树和熙岭乡九峰寺的560 a以上的映山红杜鹃古树的顶芽为外植体,建立和优化了常规组培和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筛选出最佳的取材时间、最佳的外植体表面消毒条件、开放式组培最佳的抑菌剂组合、外植体污染挽救的方法以及快繁各环节(芽苗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生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配比,为四季开花杜鹃古树的保护、开发和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和优化了锦绣杜鹃的常规组培快繁体系以不同生长季节新梢的顶芽为外植体,筛选最佳消毒方式;结果表明,430 a生锦绣杜鹃和5 a生锦绣杜鹃的最佳取材时间分别为5月中旬和4月中旬,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8 min,430 a生和5 a生锦绣杜鹃的成功率分别达到44.6%和50%。对430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中污染的外植体进行挽救;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20 s,0.1%升汞消毒5 min,在基本培养基上经过4次转瓶,污染外植体挽救成功率可达71%。无菌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结果表明,430 a生和5 a生锦绣杜鹃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组合分别为WPM+ZT 3.0 mg/L(下同)+NAA 0.1和1/4 MS+ZT 3.0+0.1,有效芽数分别为3.45和2.85。无菌芽苗的带腋芽茎段和顶芽分别诱导丛生芽,结果表明,430 a生和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效果均优于顶芽,最佳基本培养基分别为Anderson、WPM;最佳细胞分裂素均为TDZ;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分别是Anderson+TDZ 0.5+NAA 0.1和WPM+TDZ 1.0+NAA 0.1,增殖系数为13.23和9.67;增殖系数分别是顶芽的1.4倍和2.75倍。丛生芽苗壮苗培养,结果表明,430 a生锦绣杜鹃最佳壮苗培养基为WPM+ZT 0.5+GA3 0.5,培养周期为60 d左右;5 a生锦绣杜鹃在WPM+ZT 0.5+NAA 0.5+GA3 0.1上长势最好,换瓶周期在70 d左右。无根苗的生根培养,结果表明,430 a生和5 a生锦绣杜鹃均在WPM+ZT 0.1+NAA 0.5上生根效果最佳,前者生根率达92.6%,后者达到98.6%。2.建立和优化了九峰寺560 a生映山红杜鹃的组培快繁体系以不同生长季节新梢的顶芽为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结果表明,映山红古树的最佳取材时间为5月中旬,成功率达到60.39%。对映山红杜鹃无菌系建立中污染的外植体再消毒,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方式为75%酒精消毒20 s,0.1%升汞消毒5 min,再经过4次转瓶,成功率达65%。映山红杜鹃无菌苗诱导不定芽,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为WPM+ZT 3.0+NAA 0.1,有效芽数为3.2。映山红杜鹃无菌芽苗带腋芽茎段和顶芽继代增殖培养,诱导丛生芽的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效果优于顶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ZT 3.0+NAA 0.1+GA3 0.5,增殖系数为3.35,是顶芽的2.2倍。映山红杜鹃丛生芽壮苗培养,结果表明,最佳壮苗培养基为WPM+ZT 0.05+GA3 0.05,培养周期为60 d左右。3.建立和优化了锦绣杜鹃的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在自然环境下落菌,或人工接种真菌与细菌,筛选抑菌剂及其有效浓度,结果表明,抑制自然菌体的最佳抑菌剂浓度:次氯酸钠为0.005%和代森锰锌为100 mg/L;人工接种菌体时,抑制细菌有效浓度:次氯酸钠0.01%和代森锰锌100 mg/L,抑制真菌有效浓度:次氯酸钠0.15%-0.20%和代森锰锌600 mg/L以上。无菌外植体接种在开放式培养基上,结果表明,开放式无菌系建立,最佳消毒方式为0.1%的次氯酸钠消毒15 min,最佳抑菌剂为0.01%次氯酸钠,5 a生锦绣杜鹃和锦绣杜鹃古树成功率分别达到60%和46.67%。430 a生锦绣杜鹃开放式无菌系建立的污染外植体挽救,结果表明,酒精30 s+升汞1 min浸泡消毒,外植体接种在含200 mg/L代森锰锌抑菌剂的培养基中,污染外植体挽救成功率为40%。外植体在半开放式环境下诱导培养,筛选最佳的抑菌剂浓度,结果表明,5 a生锦绣杜鹃最佳诱导培养基为WPM+ZT 3.0+NAA 0.1+GA3 0.1+代森锰锌20 mg/L,芽诱导率85%,有效芽数为2.88;430 a生锦绣杜鹃古树最佳诱导培养基为WPM+ZT 3.0+NAA 0.1+GA30.5+代森锰锌100 mg/L,芽诱导率96.5%,有效芽数为4.52。5 a生锦绣杜鹃无菌苗的顶芽或带腋芽茎段开放式培养,筛选抑菌剂的种类和最佳浓度,结果表明,代森锰锌为最适抑菌剂,最佳浓度为50 mg/L。5 a生锦绣杜鹃无菌苗顶芽或带腋芽茎段开放式增殖培养,结果表明,顶芽最佳开放式增殖培养基为WPM+ZT 3.0+NAA 0.1+GA30.5+代森锰锌50 mg/L,芽增殖系数3.5,带腋芽茎段开放式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TDZ 1.0+NAA 0.1+GA3 0.5+代森锰锌50 mg/L,芽增殖系数5.2。430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开放式增殖培养,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为WPM+ZT 3.0+NAA 0.1+GA3 0.1+代森锰锌50 mg/L,不定芽诱导率100%,芽增殖系数3.35。430 a生锦绣杜鹃无菌苗开放式壮苗培养,结果表明开放式壮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WPM+ZT 0.5+NAA 0.1+GA3 0.1+代森锰锌50mg/L。
付国召[7](2019)在《甘薯良种‘龙薯九号’脱毒苗的繁殖及结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甘薯品种‘龙薯九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组培、水培繁殖体系与试管薯诱导及大田结薯的内容。组培中主要探索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及丛芽诱导的最佳配方;水培试验探索了脱毒苗水培繁殖专有营养液配方并与常规配方进行比较验证;试管诱薯,分别用MS固体培养基和珍珠岩作为基质研究了昼夜温差、PP333及NAA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大田结薯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龙薯九号’产量的影响。最终试图建立‘龙薯九号’脱毒苗、脱毒薯的生产体系,为甘薯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参考。结果如下:(1)组培研究中得到1/2 MS+NAA 0.1 mg/L+6-BA 1 mg/L+GA3 0.2 mg/L对茎尖分生组织平均出芽率、平均生根率和成苗率的效果最好。第一次丛芽诱导最佳配方为1/2MS+6-BA 2 mg/L+NAA 0.2 mg/L,第二次丛芽诱导在第一次最佳配方基础上加入了不同浓度的AgNO3,发现AgNO3对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有促进分化的效果,并且提高了脱毒苗的质量,但对茎段丛芽的诱导效果不明显。(2)水培试验中以仅含大量与微量的MS液体培养基作为甘薯脱毒苗无土栽培的水培溶液,定期取样检测溶液中元素含量并记录地上部的形态变化,根据两者的相关性探索出一种脱毒苗繁殖的水培配方,并与MS和其他通用水培配方作验证对比,结果发现二倍新配方对于水培繁殖最为有利。(3)脱毒苗结薯研究包括试管诱薯与大田结薯两部分,其中在试管薯诱导前期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质,研究PP333及昼夜温差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5/25℃的昼夜温差下,MS+6-BA 1 mg/L+NAA 0.2 mg/L+PP333 200 mg/L+琼脂5.8 g/L+蔗糖30g/L(pH 5.8)效果最显着。试验后期以珍珠岩作为基质,使用1/2霍格兰和阿农通用配方培养,研究NAA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NAA能够有效促进试管苗根系膨大,其中以6-BA 1 mg/L+PP33333 200 mg/L+NAA 3 mg/L(pH 5.8)效果最佳。大田结薯试验中在N、P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0、215、322、429 kg/hm2四个施钾水平。结果表明,施钾可增加甘薯茎蔓长度、茎节长度、总分枝数,并且增加了单薯重,提高了产量,最终筛选出最佳施肥量为215 kg/hm2。
吴良[8](2019)在《环境因素对野生构树繁殖与分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外源激素等环境因素对野生构树繁殖和分布的影响。以野生构树种子、叶片和茎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用温度和光照实验对野生构树种子萌发进行了基础实验,随后采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构树种子进行浸种实验,通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判断对构树种子萌发的影响;更进一步的以种子萌发的无菌苗和室外采集的构树叶作为外植体,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进行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探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构树愈伤组织产生、分化增殖、生根的影响。构树的繁殖研究为构树种植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合理的适生区域是构树种植的前提,做到适地适树才能更好的推广构树。研究采用Maxent模型预测构树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分布区,合理划分构树适宜种植区,以期为构树种植推广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是影响构树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构树种子是光中性种子,光照对构树种子萌发影响不大,但是光照影响构树幼苗生长。(2)不同外源激素对构树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细胞分裂素6-BA和赤霉素GA3促进构树种子萌发,生长素NAA则抑制构树种子萌发,其中赤霉素1600 mg/L浸种处理发芽率为72.4%,是最佳的浸种浓度。运用优选法,采用70%乙醇+0.1%HgCl2灭菌6min,1600 mg/L GA3浸种24 h,30℃温度,16h/d光照的培养条件,能够有效建立构树种子科学播种,促进萌发的技术体系。(3)构树组培快繁体系建立过程中,不同培养阶段不同种类的激素起主导作用。NAA在构树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产生中占主导地位,构树茎段外植体愈伤组织直径大小和增殖分化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6-BA,主导构树不定芽生根的主要激素是NAA,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激素组合能够有效建立构树组培快繁体系。(4)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ArcGis技术对构树在国内的潜在适生分布区域进行模拟预测,数据精度为0.935,预测结果极准确,获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构树适生区域面积为307.104万kmm2,适生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为31.99%,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面积为178.752万km2,占比为18.62%。长江流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为高适生区域。降雨和温度是影响构树潜在分布的气象要素。研究结果可为构树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苗木来源,为构树种质资源保存、繁育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也能够促进完善构树林业产业体系,为构树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钱广艺[9](2019)在《中国水仙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指出本研究以三个种源地(福建漳州、上海崇明、舟山普陀)‘玉玲珑’鳞茎盘为外植体诱导再生小鳞茎,以期找到鳞茎盘最佳消毒方法,得出最佳培养基,为离体快繁体系建立打下基础;三个种源地‘玉玲珑’的再生小鳞茎、上海种源地‘玉玲珑’中花梗、子房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期得到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在相同培养基上诱导不同外植体,测定其在愈伤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与生理变化,为中国水仙离体发生过程提供一些生理方面的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水仙鳞茎盘离体快繁体系构建(1)三个种源地‘玉玲珑’鳞茎盘最佳消毒方法不同。漳州和普陀:3%多菌灵溶液浸泡5 h+75%酒精50 s+20%次氯酸钠20 min+0.1%PPM培养基;崇明:3%多菌灵溶液浸泡5 h+75%酒精50 s+20%次氯酸钠20 min。(2)较高6-BA有利于鳞茎盘继代增殖。最佳增殖培养基:漳州与崇明:MS+9 mg/L 6-BA+1 mg/L 2,4-D+0.5 mg/L NAA;普陀:MS+9mg/L 6-BA+0.5 mg/L 2,4-D。(3)最佳小鳞茎诱导培养基:漳州:MS+3 mg/L 6-BA+0.1 mg/L2,4-D;崇明和普陀:MS+3 mg/L 6-BA+0.1 mg/L 2,4-D+0.5 mg/L NAA。(4)生根率可达100%,最佳生根培养基:1/2 MS+15 g/L蔗糖+4.6 g/L卡拉胶+1.0 mg/L NAA+2g/L AC。2.愈伤组织的诱导(1)三个种源地‘玉玲珑’再生小鳞茎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诱导率为56.67-58.89%,最佳培养基:漳州MS+3.0 mg/L 6-BA+3.0 mg/L 2,4-D+1.0 mg/L NAA;崇明MS+3.0 mg/L6-BA+3.0 mg/L 2,4-D+3.0 mg/L NAA;普陀MS+3.0 mg/L 6-BA+9.0 mg/L 2,4-D+1.0 mg/L NAA。(2)花梗诱导率最高可达100%,最佳培养基为MS+3.0 mg/L 6-BA+2.0 mg/L2,4-D+1.5-2.5 mg/L NAA+1.0 mg/L KT;表面刻伤未抽葶期子房可以提高诱导率;盛花期子房刻伤后诱导率没有明显提高。未抽葶期两类子房最佳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2.0 mg/L6-BA+6.0 mg/L 2,4-D+2.5 mg/L NAA+1.0 mg/L KT;MS+1.0 mg/L 6-BA+6.0 mg/L2,4-D+2.5 mg/L NAA+0.5 mg/L KT。盛花期两类子房最佳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3.0 mg/L6-BA+6.0 mg/L 2,4-D+3.5 mg/L NAA+0.5 mg/L KT;MS+3.0 mg/L 6-BA+6.0 mg/L2,4-D+1.5-3.5 mg/L NAA+0.5 mg/L KT。3.不同部位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1)引入培养指数评价不同外植体在相同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综合效果。(2)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启动期与分裂期的ABA、IAA含量较低,在形成期时,ABA含量较高,在形成期时IAA的变化出现不同,其中嫩叶、花药含量下降,而花梗、子房却上升。(3)嫩叶ABA/GA3愈伤诱导启动期上升,其他三种外植体下降,分裂期下降,其他三种外植体上升;子房ABA/GA3在形成期上升,其他三种外植体下降。花梗、花药与子房IAA/ZR在整个愈伤诱导过程中都下降。叶片与花梗在愈伤启动期时IAA/GA3变化趋势相反,在分裂期与形成期时变化相同。花药与子房ABA/ZR在启动期时下降,与嫩叶变化趋势相反,三者在分裂期与形成期均下降。4.不同部位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生理变化花梗、叶片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SOD、POD及CAT活力变化整体呈倒“V”型。花药POD、SOD、CAT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子房POD、SOD、CAT变化趋势也大致相同。叶片等四种外植体在愈伤诱导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均先下降,但花梗与叶片在第7 d消耗到最低,子房在第14 d消耗量达到最大,而花药是在第3 d时达到第一个低点,随后上升。叶片和花梗在第7 d后、子房在第14 d后蛋白质含量上升。四种不同类型外植体在可溶性糖的变化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
吴文碟[10](2019)在《血叶兰快繁体系优化及促生内生真菌筛选》文中认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资源,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需求大。由于自然状态下,兰科植物种子萌发困难,繁殖系数较低,采用组培技术虽可实现大量繁殖,但组培苗移栽驯化存活率低、生长发育缓慢,其重要原因在于其生命过程离不开共生菌的参与,因此研究菌苗共生对兰科植物的繁殖和保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为海南传统黎药,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其本身复杂的繁育系统及人为采伐导致的生境破坏,造成野生血叶兰极度匮乏。因此,本文以血叶兰为研究对象,对血叶兰种子进行非共生萌发,从而优化快速繁殖体系;并对野生血叶兰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探讨其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将组培苗与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共生培养,从而筛选出具有促进作用的内生真菌,为血叶兰种苗的快速繁育与生产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对血叶兰种质资源繁殖保育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血叶兰快繁体系优化(1)在非共生萌发的试验中发现,血叶兰最佳萌发培养基为KC+土豆20 g/L时,萌动时间最早,且萌发率高达88.44%;(2)对根状茎进行诱导分化,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添加花宝4号的为培养基,其分化芽率98.30%,且萌发整齐、健壮;(3)以不同浓度的KT和NAA对血叶兰进行增殖,最佳增殖培养基为3.0mg/L KT+0.3mg/L NAA为,其增殖倍数为5.05倍,且增殖芽长势较佳;(4)在壮苗生根培养中,添加0.5mg/L IBA+0.5mg/L NAA+10g/L 香蕉有利于增加血叶兰株高;0.5mg/L IBA+0.1mg/L NAA+100g/L香蕉有利于血叶兰生根培养基,综合最优组合还是0.5mg/L IBA+0.1mg/L NAA+100g/L香蕉,平均株高8.97 cm,平均生根数大3.59条;(5)最佳炼苗移栽基质为水苔,移栽成活率达到100%,且植株健康。2、血叶兰内生真菌多样性以野生血叶兰为研究材料进行内生真菌分离,获得66株内生真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归为2目4纲18属,显示了血叶兰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其中以刺盘孢属(Collettotrichum)为优势类群,占菌株总数33.33%;其次是曲霉属(Asoergillus)真菌,同时也分离到镰刀菌属(Fusarii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血叶兰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离率,以茎部的分离频率最高,为36.26%;叶片次之,为34.85%;根部最低,为28.79%,其中根部与茎段都以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最多,分别占菌株总数36.84%与50.00%。不同组织中,叶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2.75和1.19;相似性系数为0.381,根与叶部位内生真菌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267,但都表现为中等程度不相似。3、共生真菌筛选获得6株菌株能与血叶兰组培苗共生并起到促生作用,血叶兰与G9菌株共培养90d后,其平均鲜重增加率55.01%、株高8.76cm、茎粗0.48mm、生根数3.60条;其中G6菌株促进生根数最多4.40条,G11菌株(3.94 cm)则对根长起到促进作用。其中G6 菌株属于 Alternaria sp.,G9 与 Y21 菌株属于Colletotrichum sp.,G11 与 Y20 菌株属Daldinia sp.,Y6菌株属于Trichoderma sp.,可看出同一属不同种菌株对血叶兰起到的作用不同。
二、改进培养方法提高组培快繁技术的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进培养方法提高组培快繁技术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茎尖消毒 |
2 茎尖选取 |
3 培养基筛选 |
3.1 诱导培养基筛选 |
3.2 增殖培养基筛选 |
3.3 生根培养基筛选 |
4 多种脱毒方式结合 |
5 病毒检测 |
6 驯化移栽 |
7 种苗繁育 |
8 其他 |
9 小结与展望 |
(2)杜鹃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选题概述 |
1.1.1 杜鹃的简介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2.1 外植体的选取 |
1.2.2 外植体的消毒 |
1.2.3 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
1.2.4 激素的筛选 |
1.2.5 其他培养条件的影响 |
1.3 杜鹃花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生长素对生根的影响 |
1.3.2 不同基质对生根的影响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杜鹃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条件 |
2.2.2 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
2.2.3 叶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
2.2.4 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 |
2.3 茎段组织培养结果与分析 |
2.3.1 外植体灭菌方法筛选 |
2.3.2 生长素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 |
2.3.3 细胞分裂素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 |
2.3.4 愈伤组织的培养 |
2.4 叶片组织培养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消毒时间对种子的影响 |
2.4.2 不同培养基对芽诱导的影响 |
2.4.3 叶片愈伤最适宜诱导培养基筛选 |
2.4.4 诱导愈伤组织芽的分化 |
2.4.5 继代培养 |
2.4.6 生根培养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茎段组织培养小结 |
2.5.2 叶片组织培养小结 |
2.5.3 讨论 |
3 杜鹃花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及方法步骤 |
3.1.4 插后管理 |
3.1.5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和扦插介质正交试验对映山红扦插结果的影响 |
3.2.2 激素处理和扦插介质正交试验对马银花扦插结果的影响 |
3.2.3 激素处理和扦插介质正交试验对毛棉杜鹃扦插结果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 结论 |
4.1 杜鹃花的组织培养技术 |
4.2 杜鹃花的扦插繁殖技术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符号及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3)柿砧木L938组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柿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 |
1.1.1 柿生物学特性 |
1.1.2 柿的应用价值 |
1.2 柿组培研究现状 |
1.2.1 柿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1.2.2 柿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启动培养 |
2.2.2 继代培养 |
2.2.3 生根培养 |
2.3 培养条件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启动培养 |
3.1.1 不同外植体对君迁子优系L938启动培养的影响 |
3.1.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君迁子优系L938启动培养的影响 |
3.1.3 不同培养基质和光暗处理组合对君迁子优系L938启动培养的影响 |
3.1.4 不同灭菌时间对君迁子优系L938启动培养的影响 |
3.1.5 接种后不同时间君迁子优系L938的生长情况 |
3.2 继代培养 |
3.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君迁子优系L938继代培养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6-BA对君迁子优系L938继代培养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ZT对君迁子优系L938继代培养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ZT+GA3组合对君迁子优系L938继代培养的影响 |
3.3 生根培养 |
3.3.1 不同浓度IBA和柠檬酸对君迁子优系L938生根培养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IBA+NAA组合对君迁子优系L938生根培养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君迁子优系L938启动培养的相关影响因素 |
4.2 君迁子优系L938继代培养的相关影响因素 |
4.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君迁子优系L938生根培养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泡桐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泡桐树种概况及其研究进展 |
1.1.1 泡桐生物学特性 |
1.1.2 泡桐的应用价值 |
1.1.3 泡桐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况 |
1.2.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
1.2.3 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1.2.4 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
1.3 植物离体再生过程中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4 泡桐组织培养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2.3.1 仪器设备 |
2.3.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2.5 主要研究内容 |
2.6 主要研究方法 |
2.6.1 培养基配置 |
2.6.2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
2.6.3 初始芽诱导培养 |
2.6.4 继代增殖培养 |
2.6.5 生根培养 |
2.6.6 移栽 |
2.7 培养条件 |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
3.1.1 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
3.1.2 不同取材类型与取材部位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
3.2 初始芽诱导培养 |
3.3 继代增殖培养 |
3.3.1 不同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继代增殖的影响 |
3.3.2 泡桐继代芽增殖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
3.4 泡桐生根培养 |
3.4.1 不同培养基配比对泡桐生根的影响 |
3.4.2 不同培养基配比对泡桐生根过程生理活性的影响 |
3.5 移栽 |
第四章 讨论 |
4.1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
4.2 培养基种类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
4.3 移栽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 |
4.4 组织培养中植物生理活性的变化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5)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马铃薯快繁概述 |
1.2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及其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1 植物根际促生菌概念及种类 |
1.2.2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
1.2.3 植物促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 |
1.2.4 植物促生菌对植物快繁苗生长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马铃薯栽培品种 |
2.1.2 实验样品的采集 |
2.1.3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2.1.4 序列分析软件 |
2.1.5 主要仪器 |
2.1.6 培养基配方 |
2.1.7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1.8 PCR扩增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根际溶磷和固氮细菌的初筛分离及纯化 |
2.2.2 基于16S rRNA基因对的菌株的初步分类鉴定 |
2.2.3 筛选促进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菌株 |
2.2.4 菌株促生特性的分析 |
2.2.5 复合菌对马铃薯快繁苗及移栽的影响 |
2.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根际细菌的分离鉴定 |
3.2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菌株初步分类 |
3.3 单菌接种对组培瓶培养快繁苗生长的影响 |
3.3.1 对组培瓶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3.2 对组培瓶快繁苗根长的影响 |
3.3.3 对组培瓶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3.4 对组培瓶快繁苗茎粗的影响 |
3.3.5 对组培瓶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3.6 对组培瓶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4 筛选促进移栽快繁苗生长的菌株 |
3.4.1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4.2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4.3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4.4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4.5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数量的影响 |
3.4.6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重量的影响 |
3.5 10菌株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促进作用 |
3.5.1 10菌株对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5.2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根长的影响 |
3.5.3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5.4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茎粗的影响 |
3.5.5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5.6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6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生长促进作用 |
3.6.1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6.2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6.3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6.4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6.5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数量的影响 |
3.6.6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重量的影响 |
3.7 10株菌株促生能力及拮抗的分析 |
3.7.1 菌株促生能力的分析 |
3.7.2 菌株的拮抗作用 |
3.8 复合菌对组培瓶培养马铃薯快繁苗促生效果分析 |
3.8.1 对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8.2 对马铃薯快繁苗根长的影响 |
3.8.3 对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8.4 对马铃薯快繁苗茎粗的影响 |
3.8.5 对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8.6 对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接种微生物显着促进马铃薯快繁苗生长 |
4.2 马铃薯快繁苗生长促进微生物类群和促生特征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屏南四季开花杜鹃古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杜鹃花常规组培快繁的研究现状 |
1.2.1 外植体选择 |
1.2.2 外植体消毒方式 |
1.2.3 基本培养基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3 植物开放式组培快繁的研究现状 |
1.3.1 抑菌剂 |
1.3.2 器械灭菌 |
1.4 古树组培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常规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1.5.2 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二章 龙源锦绣杜鹃古树常规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无菌系的建立 |
2.2.2 污染外植体的挽救 |
2.2.3 诱导培养 |
2.2.4 增殖培养 |
2.2.5 壮苗培养 |
2.2.6 生根培养 |
2.2.9 相关统计分析公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消毒时间对430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2.3.2 消毒时间对5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2.3.3 取材时间对430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2.3.4 取材时间对5 a生锦绣杜鹃无菌苗建立的影响 |
2.3.5 消毒方式对430 a生锦绣杜鹃污染苗挽救的影响 |
2.3.6 培养基对430 a生锦绣杜鹃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3.7 培养基对5 a生锦绣杜鹃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2.3.8 基本培养基对430 a生锦绣杜鹃顶芽增殖的影响 |
2.3.9 基本培养基对5 a生锦绣杜鹃顶芽增殖的影响 |
2.3.10 基本培养基对430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增殖的影响 |
2.3.11 基本培养基对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增殖的影响 |
2.3.12 细胞分裂素对430 a生锦绣杜鹃顶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13 细胞分裂素对5 a生锦绣杜鹃顶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14 细胞分裂素对430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的影响 |
2.3.15 细胞分裂素对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增殖的影响 |
2.3.16 培养基配方对430 a生锦绣杜鹃顶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17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顶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18 培养基配方对430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19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20 培养基配方对430 a生锦绣杜鹃壮苗培养的影响 |
2.3.21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壮苗培养的影响 |
2.3.22 培养基配方对430 a生锦绣杜鹃瓶内生根的影响 |
2.3.23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瓶内生根的影响 |
2.3.24 基质对锦绣杜鹃生根苗移栽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映山红杜鹃古树常规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映山红杜鹃无菌系建立 |
3.2.2 映山红杜鹃污染外植体挽救 |
3.2.3 映山红杜鹃诱导培养 |
3.2.4 映山红杜鹃增殖培养 |
3.2.5 映山红杜鹃壮苗培养 |
3.3 数据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取材时间对映山红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3.4.2 映山红古树污染外植体挽救对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3.4.3 培养基配方对映山红杜鹃诱导培养的影响 |
3.4.4 培养基配方对映山红杜鹃顶芽增殖的影响 |
3.4.5 培养基配方对映山红杜鹃带腋芽茎段增殖的影响 |
3.4.6 培养基对映山红杜鹃壮苗的影响 |
3.5 讨论 |
第四章 锦绣杜鹃的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自然落菌试验 |
4.2.2 人工接菌试验 |
4.2.3 锦绣杜鹃开放式无菌系建立 |
4.2.4 锦绣杜鹃开放式诱导培养抑菌剂筛选 |
4.2.5 430 a生锦绣杜鹃污染外植体开放式挽救 |
4.2.6 5 a生锦绣杜鹃开放式抑菌剂筛选 |
4.2.7 5 a生锦绣杜鹃开放式增殖基本培养基筛选 |
4.2.8 锦绣杜鹃开放式增殖培养基配方筛选 |
4.2.9 430 a生锦绣杜鹃壮苗抑菌剂筛选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落菌抑菌剂的筛选 |
4.3.2 人工接种细菌的抑菌剂筛选 |
4.3.3 人工接种真菌的抑菌剂筛选 |
4.3.4 抑菌剂及消毒方式对5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4.3.5 抑菌剂对430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4.3.6 抑菌剂对5 a生锦绣杜鹃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4.3.7 抑菌剂对430 a生锦绣杜鹃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4.3.8 抑菌剂对污染苗挽救的影响 |
4.3.9 抑菌剂对5 a生锦绣杜鹃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4.3.10 基本培养基对5 a生锦绣杜鹃顶芽开放式增殖的影响 |
4.3.11 基本培养基对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开放式增殖的影响 |
4.3.12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顶芽开放式增殖的影响 |
4.3.13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开放式增殖的影响 |
4.3.14 培养基配方对430 a生锦绣杜鹃增殖的影响 |
4.3.15 抑菌剂对430 a生锦绣杜鹃壮苗培养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340 a生锦绣杜鹃和5 a生锦绣杜鹃的常规组培快繁 |
5.1.2 锦绣杜鹃的开放式组培快繁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甘薯良种‘龙薯九号’脱毒苗的繁殖及结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甘薯病毒病及脱毒技术 |
1.2.2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及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3 脱毒苗病毒检测及优良株系评选 |
1.2.4 甘薯脱毒苗的繁殖 |
1.2.5 脱毒苗结薯研究 |
1.3 研究切入点 |
第二章 组培快繁研究 |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2.1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
2.2.2 病毒检测 |
2.2.3 丛芽诱导试验 |
2.2.4 生根培养与炼苗移栽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测定指标 |
2.3.2 病毒检测 |
2.3.3 丛芽诱导测定指标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
2.5.2 再生苗的病毒检测 |
2.5.3 丛芽诱导 |
2.5.4 脱毒苗的移栽成活 |
2.6 讨论 |
2.6.1 6-BA对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影响 |
2.6.2 6-BA对丛芽诱导的影响 |
2.6.3 AgNO_3 对丛芽诱导的影响 |
2.7 结论 |
第三章 水培繁殖研究 |
3.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水培配方的获得 |
3.2.2 水培配方验证与对比 |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3.1 水培配方的探索 |
3.3.2 水培配方验证与对比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水培配方的获得 |
3.5.2 水培配方验证与对比 |
3.6 讨论 |
3.6.1 新配方元素含量与其他配方的分析比较 |
3.6.2 不同水培配方电导率的变化 |
3.6.3 不同水培配方对地上形态的影响 |
3.6.4 不同水培配方对脱毒苗鲜重与干重的影响 |
3.6.5 不同水培配方对脱毒苗叶绿素的影响 |
3.6.6 不同水培配方对脱毒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7 结论 |
第四章 脱毒苗的结薯研究 |
4.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管诱薯 |
4.2.2 不同施钾水平对大田结薯的影响 |
4.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3.1 试管薯诱导 |
4.3.2 不同施钾水平对大田结薯的影响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试管诱薯 |
4.5.2 大田结薯 |
4.6 讨论 |
4.6.1 PP_(333)与昼夜温差对试管薯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
4.6.2 NAA对试管结薯的影响 |
4.6.3 施钾对甘薯大田生长的影响 |
4.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8)环境因素对野生构树繁殖与分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构树的生物学特性 |
1.2 构树的开发利用 |
1.2.1 构树的经济价值 |
1.2.2 构树的生态环境价值 |
1.3 构树繁殖研究现状 |
1.4 环境因素对植物种子繁殖的影响 |
1.4.1 温度对植物种子繁殖的影响 |
1.4.2 光照对植物种子繁殖的影响 |
1.5 激素对植物种子繁殖的影响 |
1.5.1 细胞分裂素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
1.5.2 赤霉素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
1.5.3 生长素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
1.6 激素在植物组培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
1.7 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适生分布的影响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1.9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温度、光照时间、外源激素与构树种子萌发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构树种子萌发实验 |
2.2.3 测定指标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灭菌剂与构树种子萌发 |
2.3.2 温度与构树种子萌发 |
2.3.3 光照时间与构树种子萌发 |
2.3.4 外源激素与构树种子萌发 |
2.4 讨论 |
3 外源激素与野生构树组培体系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优选野生构树外植体灭菌条件 |
3.2.2 野生构树无菌苗 |
3.2.3 外源激素与叶片分化增殖 |
3.2.4 外源激素与带芽茎段分化增殖 |
3.2.5 生根培养 |
3.2.6 炼苗移栽 |
3.2.7 观测指标 |
3.2.8 培养条件 |
3.2.9 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野生构树外植体灭菌方案 |
3.3.2 不同种类、浓度激素与构树叶片外植体初代培养 |
3.3.3 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对茎段分化增殖的影响 |
3.3.4 生根培养 |
3.3.5 炼苗移栽 |
3.4 讨论 |
3.4.1 激素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3.4.2 激素对构树不定芽分化增殖的影响 |
3.4.3 激素对构树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3.4.4 炼苗及移栽管理 |
4 外界环境与野生构树适生分布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构树地理分布数据 |
4.2.2 软件、环境数据 |
4.2.3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模型适用性分析 |
4.3.2 构树的潜在地理适生区 |
4.3.3 构树的潜在适生分布区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
4.4 结论与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语 |
附录2 构树种子萌发情况 |
附录3 构树实生苗和组培苗生长情况 |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水仙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水仙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1.2.1 水仙离体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离体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及生理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水仙‘玉玲珑’鳞茎盘组培快繁体系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消毒效果比较 |
2.2.2 水仙初代、继代培养 |
2.2.3 分化诱导培养 |
2.2.4 不同激素对小鳞茎生根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组培再生小鳞茎、花梗及子房的愈伤组织诱导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计算与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产地再生小鳞茎诱导愈伤组织 |
3.2.2 不同外植体消毒结果 |
3.2.3 不同外植体愈伤诱导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嫩叶及花器官愈伤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计算与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效果 |
4.2.2 不同部位愈伤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 |
4.2.3 不同部位愈伤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比值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部位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生理变化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部位愈伤诱导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5.2.2 愈伤诱导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5.2.3 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5.2.4 不同外植体愈伤诱导过程中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血叶兰快繁体系优化及促生内生真菌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兰科植物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
1.1.1 外植体选择 |
1.1.2 基本培养基选择 |
1.1.3 植物生长调节剂选择 |
1.1.4 有机添加剂选择 |
1.2 兰科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
1.2.1 兰科内生真菌的概述 |
1.2.2 兰科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1.2.3 兰科菌根内生真菌多样性 |
1.2.4 内生真菌对兰科植物的影响 |
1.3 选题依据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创新性与特色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血叶兰快繁体系优化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基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2.1.3 无菌萌发培养基筛选 |
2.1.4 根状茎分化培养基筛选 |
2.1.5 根状茎增殖培养基筛选 |
2.1.6 壮苗生根培养基筛选 |
2.1.7 炼苗培养基筛选 |
2.1.8 数据处理 |
2.2 血叶兰内生真菌分离 |
2.2.1 血叶兰样品采集 |
2.2.2 培养基及试剂设备 |
2.2.3 内生真菌分离及纯化 |
2.2.4 内生真菌分子鉴定 |
2.2.5 数据处理 |
2.3 血叶兰菌苗共生体系建立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培养基 |
2.3.3 内生真菌与组培苗初步筛选 |
2.3.4 内生真菌与组培苗共生筛选 |
2.3.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血叶兰快繁体系优化 |
3.1.1 培养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2 花宝对血叶兰根状茎分化的影响 |
3.1.3 生长调节剂对血叶兰增殖的影响 |
3.1.4 生长调节剂对血叶兰壮苗生根的影响 |
3.1.5 基质对血叶兰炼苗的影响 |
3.2 血叶兰内生真菌分离 |
3.2.1 血叶兰内生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 |
3.2.2 血叶兰不同组织内生真菌群落组成 |
3.2.3 血叶兰不同组织内生真菌多样性 |
3.3 内生真菌与组培苗共生真菌筛选 |
3.3.1 内生真菌对血叶兰组培苗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血叶兰快繁体系的优化 |
4.1.1 培养基对血叶兰萌发的影响 |
4.1.2 不同花宝对血叶根状茎分化的影响 |
4.1.3 不同激素对血叶兰增殖的影响 |
4.1.4 不同激素对血叶兰壮苗生根的影响 |
4.1.5 不同基质对血叶兰移栽的影响 |
4.2 血叶兰内生真菌群落组成 |
4.2.1 血叶兰内生真菌多样性 |
4.2.2 血叶兰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多样性 |
4.3 血叶兰共生真菌筛选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建立血叶兰快速繁殖体系 |
5.1.2 血叶兰内生真菌多样性 |
5.1.3 血叶兰共生真菌筛选 |
5.2 展望 |
5.2.1 血叶兰资源保护和建议 |
5.2.2 血叶兰内生真菌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改进培养方法提高组培快繁技术的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研究进展[J]. 马秀明,缪军,王俊峰,韩伟,孙杨. 安徽农业科学, 2021(24)
- [2]杜鹃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技术研究[D]. 王亚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柿砧木L938组培技术研究[D]. 朱陈宇.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4]泡桐快速繁殖技术研究[D]. 朱慧. 广西大学, 2020(07)
- [5]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D]. 路晓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屏南四季开花杜鹃古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D]. 胡计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7]甘薯良种‘龙薯九号’脱毒苗的繁殖及结薯研究[D]. 付国召.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环境因素对野生构树繁殖与分布的影响研究[D]. 吴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中国水仙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D]. 钱广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10]血叶兰快繁体系优化及促生内生真菌筛选[D]. 吴文碟. 海南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