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模式匹配的参数化尺寸标注机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军[1](2021)在《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研究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11年至2020年云南省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可知,云南省水稻小麦的种植面积和全年产量10年来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地位,并且云南省谷物收获机械的保有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市场前景广阔。但我国农业机械设计方面存在设计模式传统老化、研发周期长、效率不高、专业性占比低等问题。以及农业机械存在功能多样,小批量生产,个性化、多样性定制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以知识工程理论为基础,以稻麦割晒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系统的建立方法,以提高产品设计效率、降低设计门槛,缩短设计周期,并对其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的任务要求和目的,提出了一种TPMS设计过程模型,利用IDEF0功能模型分析了稻麦收割快速设计系统的运行机理,最后根据两者结果建立了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管理框架,将稻麦割晒机的设计分成整体设计和系统设计两个部分,为程序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2)通过对稻麦割晒机整机及部件结构设计的分析,以及稻麦割晒机知识的应用情况,将查阅整理的稻麦割晒机设计知识分为二大类:实例类知识、规则类知识。将分类后的知识采用产生式、框架式、面向对象式三种方法进行知识表达,并基于My SQL数据库,实现知识的存储;基于Solid Works三维建模,实现实例的存储。(3)通过基于规则的推理和基于实例的推理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以最近邻算法作为本文推理机制的核心相似度算法;以实例的特征属性作为匹配算法的变量,实现了目标实例的快速检索和特征参数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建立实例修改知识库、标准选型知识库、全新设计知识库。(4)本文主要考虑的是当相似度小于阈值,实例库中无符合设计要求的实例,此时基于Visual Studio利用VB.NET面向对象窗体模块建立的快速设计系统,根据推理机制的计算结果建立的知识库进行参数化建模,将未符合相似度的整机实例或零部件实例进行修改重建。(5)通过采用矩阵装配算法,对经过参数化的零部件进行装配关系、约束方法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建立装配约束库;然后对装配约束方法进行替换,并用矩阵法进行替换运算,得到装配顺序矩阵,将其存入知识库模块中,建立装配顺序库,指导自动装配模块完成整机模型的装配。
高祖轩[2](2021)在《张吉怀铁路南山大桥施工BIM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当前,BIM技术在高铁桥梁施工领域得到了广泛重视,并取得了大量的应用经验及成果,但在诸如临时结构的协同化设计及应用、施工的前期策划、工程算量、方案比选、施工过程组织策划等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应用深度不足的问题,制约了高铁桥梁BIM技术的落地应用。理论上,桥梁BIM技术应在深度分析桥梁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合适的建模策略,构建出满足一定精度等级的信息模型,再以此模型为基础应用到实际桥梁施工技术中,才能为施工项目带来实际的价值;当桥梁结构复杂、规模较大时,桥梁BIM技术的研究与深化应用尤为重要,有利于对复杂桥梁施工技术的挖潜增效。本文以新建张吉怀高铁南山大桥为研究背景,采用BIM技术对该桥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1)以该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线路信息、几何信息、综合布置信息以及地理信息,采用合适的建模手段,实现满足G4级桥梁BIM信息模型的快速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创建BIM+GIS模型,实现该模型在前期策划、工程量统计、可视化交底、施工进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2)模板是桥梁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临时结构。结合南山大桥主梁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板类型,凝练其结构特征及模型信息,通过Revit软件实现模板模型的构建,同时针对Revit在创建模型时协同性差、优化困难等缺点,基于Python OCC开源可视化引擎研究主梁模板的优化创建方法。最后,采用Python语言编写模板力学模型MCT命令流并进行计算,利用BIM技术实现主梁模板的快速设计、计算及出图。(3)支架设计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针对南山大桥超高墩且梁体多线并行的复杂工程背景,选择合适的支架形式,并通过BIM技术实现支架方案的高效设计与验算。同时利用Python语言编写参数化钢管支撑体系的MCT命令流,对不同支撑体系结构进行比选,得到较为合理的支架方案。(4)支架设计详图是支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架模型的构建是桥梁BIM技术的一项研究课题。本文结合南山大桥支架设计方案,分析其组成构件的特点,采用高效的建模策略实现了该支架BIM模型的快速构建,为支架的工程量统计、可视化交底、设计出图及施工进度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
马宗瀚[3](2021)在《地块尺度蒸散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表蒸散是农田生态系统中水资源耗散的重要形式。研究农田作物蒸散模型,是掌握作物耗水规律,提升灌溉效率与区域农业水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现有的主流蒸散模型在地块尺度的应用受到可用数据限制、像元尺度效应等影响,数据表征能力和精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地块尺度的地表参量特征,需要突破现有能量平衡蒸散模型对热红外遥感数据的需求,从蒸散机理出发开展高分辨率地块尺度蒸散模型研究,建立完整高精度的地块蒸散估算系统理论,增强农田水资源管理能力。本研究针对地块蒸散特性,从蒸散的影响机制出发,考察不同尺度下的蒸散变化驱动因子差异,结合地块尺度下的地表参量空间变异性,构建了两种地块蒸散监测模型。进行以下几项研究:(1)研究分析了地块尺度的气象要素及地表参量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气象因子在农田区域1公里像元尺度和亚像元尺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性较低。在构建地块尺度蒸散模型时,可以忽略在公里尺度气象条件的差异性在代表地块蒸散差异性的分配因子中的影响。高分辨率遥感地表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遥感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存在差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植被、裸地混合像元区域的空间变异性较高,在植被覆盖度较高,非植被占比低的区域较低,地表反照率albedo的变异系数较低。地表含水量LSWI的变异系数高于NDVI与albedo,且在植被覆盖度较高,NDVI空间变异性较弱的区域依旧存在高变异系数,表明LSWI的空间分布更为复杂,其表征的地表含水状态在构建地块尺度蒸散模型,尤其是对地表含水量敏感的模型不能忽略。地表温度LST的变异系数较高,在没有直接获取高分辨率LST数据的前提下,基于LST的蒸散计算会引入较大的不确定性。(2)构建了不依赖于热红外地表温度的农田地块尺度蒸散估算模型。基于植被生理活动机制,利用导度模型耦合了植被光合作用固碳与蒸腾过程,采用哨兵2号卫星获取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数据与气象数据构建了不依赖于热红外地表温度的农田地块尺度蒸散估算模型。通过植被生理过程与环境变量的交互关系进行了蒸散机理揭示与模拟,能够用于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功能与植被碳水消耗策略等。基于植被生理特征和地表辐射条件,采用对日尺度的时间变化不敏感的NDVI与albedo作为模型的遥感输入数据,避免了多数模型的多尺度数据融合过程带来的不确定性。(3)地块蒸散分配算法。研究明确了在下垫面平坦的农田区域,导致地块尺度蒸散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地块的植被状况和土壤含水量,分别采用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水分指数描述。基于对作物生理过程与地表含水量的数值模拟,采用哨兵2卫星波段10米分辨率数据发展了高分辨率的蒸散空间分配因子。模型在海河流域和黑河流域的验证结果较好。综合结果表明地块蒸散分配模型的精度能够与作为输入数据的蒸散产品保持一致并有所提升,在输入数据的精度有保证的前提下可以获取准确的地块蒸散结果。(4)地块尺度蒸散模型敏感性分析。针对耦合碳水过程的蒸散模型敏感性分析显示,蒸散对温度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和植被可利用短波辐射变化。基于不同尺度的遥感源输入数据评价碳水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精度差异进行了模型尺度效应评价,综合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尺寸影响蒸散计算的尺度效应。模型机理对比证明碳水耦合模型适用于对单一植被区与裸地较差分布区域的蒸散估算,在应用到复杂地表时需要考虑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理生态过程进行模型标定。地块蒸散分配模型能够满足对平坦区域复杂下垫面的蒸散空间尺度扩展需求,在应用到地表崎岖,海拔变化明显的区域需要对蒸散分配因子进行调整,增添对空间分布异质性的蒸散影响因子部分。
郭兆枫[4](2021)在《声子晶体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变电站的噪声问题已经成为变电站投诉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变电站声环境实测分析,可知其噪声特性主要体现在工频与低频方面,频谱特性显示出噪声峰值集中于50Hz、100Hz、200Hz和400Hz。然而,由于受限于质量定律,传统降噪材料或结构很难对低频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无法满足变电站降噪需求。因此,需要研发出针对变电站频谱特性且拥有优异声学性能的新型降噪材料。亚波长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的出现,为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开辟了新思路与方向,使困扰了电力系统多年的顽疾有了解决的可能。本文针对目前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的难点,分别从噪声预测与控制方面,开展了基于有限元法的变压器类设备声源模型建立以及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及应用的研究。在噪声预测方面,本文对变电站噪声的声压法测量、声强法测量和振动法测量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自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利用变电站噪声测量的近场布点方法和衰减布点法对变电站噪声进行实测及分析。以实测数据与有限元-边界元理论为基础建立变电站主设备等效声源模型,并基于所建声源模型对变压器、电抗器进行噪声预测研究。研究发现,基于有限元-边界元耦合的理论下建立的声源模型可以使声波的干涉效应得到很好的体现。通过与实测数据比对,仿真值与实测噪声值平均误差基本控制在3dB以内,可较精准的预测变压器类设备噪声的传播与衰减。在噪声控制方面,本文提出使用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作为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的材料,并引入空腔结构以提升声子晶体板通带内的声传输损失(Sound Transmission Loss,STL)。结果显示声子晶体空腔板的平均STL相比普通声子晶体板增大了 30dB以上,其峰值可高达100dB。为了明晰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的降噪机理,本文从动力减振机理、动态质量密度、模态参与因子、振型位移分析和等效质量-弹簧模型等多种角度对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的降噪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不同角度的机理分析进行异同点与优缺点总结,基于板式和膜式声子晶体提出机理研究分析范式。基于对声子晶体降噪机理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混合声弹超材料,结合模态与振型位移对其带隙、STL和振动传输损失(Vibration Transmission Loss,VTL)特性进行研究,基于等效质量-弹簧模型对混合声弹超材料进行机理分析,并对其STL、VTL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能带解耦后代表面内波(S波)的xy模式对应VTL,z模式面外波(P波)对应STL。证实了虽然超材料的周期性只体现在xy方向,但是能带计算的空间自由度是三维的。通过对解耦后的能带进行模态分析,可知xy模式带隙的起点为x、y方向散射体-包覆层的平移拉伸模态,终点为x、y方向基体-包覆层的平移拉伸模态。z模式带隙的起点为z方向散射体-包覆层的平移剪切模态,终点为z方向基体-散射体的平移剪切模态。等效质量-弹簧模型计算频率与传输损失峰值频率平均误差小于3Hz。在影响因素中,扇形环硅橡胶开角对VTL和STL的影响最大。为了突破声学超材料在低频噪声控制领域的瓶颈,提出一种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结合模态与振型位移对其带隙、STL特性进行研究,基于动态质量密度与等效质量-弹簧模型分别对膜与板进行机理分析,并对其STL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具有低频宽带的声学特性,在0-100Hz的范围内拥有三个声传输损失大于30dB的频带,分别为8-33Hz、48-52Hz和54-100Hz,总带宽为75Hz,声学特性远优于常规声学超材料。通过对模态振型与声强流线的综合分析,发现在0-100Hz内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的降噪机理为膜的(0,0),(2,0)和(0,2)模态以及板的z方向散射体-包覆层覆共振及两者第一阶共振频率之间的桥连耦合。在影响因素中,膜厚与板厚对STL的影响最大,膜厚越薄,板厚越厚,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的低频与宽带声学特性越优异。最后,对声子晶体的工程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针对声子晶体的特点提出其工程应用的普适性流程。根据变电站噪声频谱特性与相关法规标准,提出一种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板轻量化设计方法。基于此方法,设计出一种针对变电站噪声频谱特性的轻量化超胞声子晶体板,并对其STL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同时通过振型位移及声压级复合声强流线图对其降噪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旨在提高变电站变压器类设备声源模型噪声预测的准确性,从多角度研究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的低频噪声控制机理,并基于降噪机理设计出适用于低频噪声控制的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以期实现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在变电站等低频噪声领域的应用。研究结论可以为变电站噪声的预测与控制、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的低频振动与噪声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为降低新建或在运变电站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增加电网建设与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电网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李洁[5](2021)在《混凝土工程参数化建模与清单算量二次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信息化覆盖程度越来越广泛。工程清单算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关键工作,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清单算量可以实现三维可视化清单算量,提高算量精度和算量效率。本文以混凝土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BIM主流软件Revit研究混凝土工程的清单算量,实现Revit模型直接输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清单工程量。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和专业实践调查等方法总结出基于BIM主流软件Revit进行混凝土工程清单算量过程中的问题如下:利用Revit软件对混凝土工程进行建模时,建模效率低、容易出现人为错误;Revit模型内部扣减规则与清单规范规定不一致,导致模型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不一致;Revit模型不具备清单工程量的许多清单属性,模型与清单很难建立匹配关系;Revit内部明细表工程量统计数据不能直接用于清单工程量数据表,需要大量人工数据处理。针对以上问题基于BIM技术理论研究基础,展开混凝土工程三维清单工程量计算过程性研究:(1)利用Revit软件内置Dynamo可以直接调用Revit API实现可视化编程二次开发优势,编译可视化脚本,参数化联动Revit实现混凝土工程柱梁板的Dynamo快速建模,提高了建模效率和模型质量。(2)分析Revit软件内部扣减规则与清单扣减规则的差异性,利用Dynamo可视化编程遍历构件连接状态,修改混凝土结构工程柱、梁、板之间连接的优先级,交换板与梁、板与柱的剪切关系,使模型扣减规则符合清单规范。(3)模块化分析Revit模型与清单层级结构,分别创建模型、清单的树形结构图,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建立模型元素与清单子目的一对一映射关系。基于C#语言和Revit二次开发原理设计二次开发插件:以XML数据结构为桥梁,将映射关系树形结构融合为XML清单树形结构,并将XML数据转换为list数据表结构形式进行保存。建立了模型与清单的匹配规则与路径,为由Revit模型输出清单工程量奠定数据基础。(4)基于C#语言和Revit二次开发原理设计清单工程量输出插件。将XML清单文件以树形结构形式导入Revit平台,并将清单属性以Revit共享参数的形式赋予给对应模型构件,利用Revit与Excel数据接口,编译固定清单格式及数据内容实现清单工程量数据表和进度物资管理平台数据源的直接输出。最后利用本文研究成果对某住宅楼混凝土结构工程柱、梁、板进行清单工程量统计,并将最终工程量与工程Excel手算工程量进行误差分析,从而验证本文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王慧智[6](2021)在《内管加肋型圆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滞回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相比,具有自重轻、抗弯能力好等优点,但当节点处内管与钢梁无连接,内管往往发生局部屈曲,节点区域的传力方式主要依靠钢管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若出现脱空现象,会使得传力途径出现问题,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刚度大、承载力高的优势将受到削弱。为了保证内外钢管及夹层混凝土协调工作,通过在节点区域对内管加肋的方式来的传递内力。本文对内管加肋型圆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探讨此类节点的滞回性能。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对5个内管加肋型圆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进行低周往复试验。分析了节点试件在往复荷载下的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节点延性和节点耗能能力等得到相关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滞回曲线均较为饱满,没有出现捏拢现象,呈梭形,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2)本文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上建立此类节点模型,根据钢管混凝土、钢梁等不同材料的性质,分别引入相对应的本构关系,通过设置各种材料间的接触来模拟框架结构中各个部件组合的方式,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将计算得到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二者较为吻合。有限元模拟验证滞回曲线与单调曲线拟合良好,可以通过单调荷载下节点受力情况进而研究其各项性能。(3)本文对节点在加劲肋长度、宽度和强度三种参数下的静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劲肋长度对于节点承载力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增幅不大。当β=1时承载力达到最高,对比无肋节点延性有大幅度提高。肋宽的增加可以时极限承载力略微提高,k=0.5时达到最高,延性随肋宽成正比例增加k=0.5以上时延性增加缓慢。肋强度对峰值荷载与延性影响较小,对于抗弯承载力与抗剪承载力随着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整体提高不大。在进行了加劲肋长度和宽度的参数分析之后,选择了加劲肋长度与钢梁等高,通过改变轴压比、空心率、内钢管强度、外钢管强度、混凝土强度、钢梁强度、分析这些参数对加肋型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4)对此类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细致分析了节点在加载过程中特征点的外钢管、核心混凝土、内钢管和钢梁的应力状态。通过三个特征点取出的应力云图研究其工作机理,研究表明:没有加劲肋时,最大应力集中于节点区域内钢管表面,内管加肋时,最大应力分别分布于肋和内钢管上;节点核心区内钢管加肋增大了内钢管的抗变形能力。(5)通过调用abaqus的python接口,实现了参数化自动建模以及由滞回曲线提取出骨架曲线、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耗能数据的插件。对参数化功能模块进行黑盒验证测试并分析验证结果,可以看出所开发出的参数化建模插件和后处理插件程序是可以实现所需的建模和数据处理功能。
周以舟[7](2021)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表征学习》文中研究说明视频是对客观事物形象、生动的记录与描述,是直观而具体的信息传递与表达方式,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视频信号也成为了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视频表征学习(Video Representation Learning)旨在通过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算法,对原始视频进行表征提取,为相关下游任务提供至关重要的语义特征。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相关算法极大地提升了视觉数据的利用效率和模型性能,为许多拥有大量数据的应用场景的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现有的深度模型设计以及学习算法在处理复杂的、具有时空(spatiotemporal)特性的视频信号时,仍然面临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性能不足等严重问题。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一方面,本文通过观察到自然视频信号的时空不对称性,即空域上包含的信息量要显着大于时域,创新性地提出了将这种时空不对称特性充分考虑在深度时空网络模型设计过程中,并基于规则或自适应地将深度卷积网络中的计算模块按需地、不均等地分配到视频信号的空域和时域部分,在降低计算量和优化难度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模型性能。进一步地,本文利用贝叶斯深度网络相关知识,理论上保证了基于数据分布的时空异构深度网络的有效性和泛化性,为领域内后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以及全面的实验观测。另一方面,由于视频信号本身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图像,对其进行人工标注需要耗费更加高昂的成本。于是,本文从自监督学习角度出发,通过考虑视频信号内在的随机属性和时空可解耦特性,结合并拓展了变分推断相关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高阶变分自编码器自监督训练框架和影子卷积操作,成功帮助深度时空模型在无人工标注环境下更高效地学习到通用的、有代表性的视频表征,并促使模型在多个下游任务上达到领域内最先进的水平。为了全面验证上述方案的有效性,本文使用了百万量级的视频数据,并在人类动作识别、视频多标签标注、视频检索和视频预测等多个任务上进行了性能比较与验证。在人类动作识别和视频检索任务上,本文提出的时空异构方案能够在若干数据集上取得最佳分类效果,时空解耦的自监督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甚至可媲美监督学习得到的效果;在视频多标签标注任务上,本文的可学习融合方案可以显着提高标签的召回率和精度;在视频预测任务上,本文基于高阶变分自编码器成功地预测出自然视频的多重未来,表明其可以有效地捕捉到自然视频中的随机属性,帮助构建更为完备的视频表征。通过全面的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本文所提出的时空不对称设计理念已经成为领域内关于深度时空卷积网络结构设计的共识之一、所提出的高阶变分自编码器和时空解耦自监督框架也成为视频自监督训练新范式,成功拓展了领域性能的边界,并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李锐锋[8](2021)在《电子封装聚合物的热氧化行为及其对封装器件的影响》文中指出电子封装聚合物能够使芯片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冲击、压力等物理作用以及水气、紫外线等化学侵蚀,同时为电路提供机械支持和散热通道,广泛应用于信息终端、汽车电子、钻探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电子产品服役场景的复杂性与多元化程度不断加深,电子器件经常暴露在较高温度环境中,由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本身特性,外层环氧模塑料容易发生高温氧化,可能引发材料特性退化以及局部应力失配问题,严重影响电子器件的服役可靠性和耐久性。目前,针对电子封装聚合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热氧化行为以及对器件可靠性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对于设计和开发高温电子元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选取环氧模塑料(EMC)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 EMC的高温热氧化行为及相关机理,并探究了热氧化现象对电子器件可靠性的影响,具体工作包括:首先,探究高温条件下环氧模塑料的热氧化行为及机理,建立环氧模塑料热氧化扩散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本研究采用DMA技术获得模塑料的弹性模量E,通过分析tanδ-T曲线得到玻璃化温度Tg,发现随着老化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玻璃态和橡胶态模塑料的弹性模量均显着增大,而且高温老化后模塑料玻璃化温度出现明显分化,存在较低的Tg-1和较高的Tg-2,通过与真空环境中高温储存模塑料进行对比,明确了 Tg-1为未氧化内核的玻璃化温度,Tg-2为外氧化层的玻璃化温度,而且模塑料力学性能发生改变源于高温氧化作用。借助热机械性能分析(TMA)得到模塑料的Δl-T(变形-温度)曲线以及热膨胀系数CET,发现同样的老化条件下模塑料表现出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分析得到其中较小的CET-1为未氧化内核的系数,较大的CET-2为外氧化层的系数。利用荧光显微分析技术探究了模塑料高温老化过程中氧化层的演化行为,发现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氧化层不断生长与变厚,但是氧化层的厚度最终将趋于一平台值。考虑到气体扩散方程和热传导方程求解的相似性,建立了EMC材料的热氧化扩散模型,然后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将EMC氧化扩散转换为热传导问题,进行不同老化条件的数值仿真,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趋势完全相同,从而验证了环氧模塑料热氧化理论及扩散模型的正确性。然后,系统研究材料成分和老化条件对模塑料力学行为及热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选取了两种不同填料含量的样品,老化温度选取 175℃、200℃、225℃,老化时间设置0h、100h、500h、1500 h。在室温未老化时,随着SiO2填料含量增加,模塑料玻璃态的弹性模量随之增大,但是橡胶态弹性模量反而降低,这是因为SiO2阻碍了模塑料的交联固化,填料含量高时交联反应不够充分,从而影响橡胶态的力学性质。在高温老化后,SiO2填料含量越低,模塑料在高温氧化程度越严重,因为填料能够起到阻碍氧气向内层扩散的作用。当材料成分一致时,随着老化温度与时间增加,内核的玻璃化温度Tg-1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外氧化层的玻璃化温度Tg-2显着增大。模塑料弹性模量E不断增大,但是橡胶态相较于玻璃态弹性模量增幅更大,聚合物力学性能发生严重退化,材料因此变硬变脆。同时,高温老化导致模塑料分层,在氧化层与内核之间形成了新的界面,由于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泊松比等力学性能的不同,在界面处形成较大的内应力,显着加速模塑料的开裂失效。最后,针对典型电子封装器件开展高温老化实验研究,研究热氧化对封装结构与材料特性的影响行为及作用机理;并对典型的封装结构进行热氧化建模仿真,评估热-应力对器件力学行为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高温老化试验,电子封装器件中EMC材料的弹性模量均显着增大,粘弹性区域扩展材料发生松弛现象,与此同时发生材料强度降低、吸水率增加现象。通过显微技术观察到封装互连焊点发生严重氧化失效,由此可见高温热氧化行为严重影响电子封装结构的服役可靠性。为了精确评价高温存储过程中电子封装器件的热-力行为,需要明确老化温度、时间、弹性模量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本研究通过Origin软件与Sigmoid函数拟合得到EMC弹性模量随老化条件的变化曲线并建立回归方程,由此能够得到任何老化温度与时间条件下的EMC弹性模量数据,随后选取不同氧化程度的四种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明确封装尺寸与材料特性参数,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器件热-应力耦合分析,获得封装结构内部的应力分布状况,发现Von Mises最大应力值位于芯片与塑封料界面处,而且随着老化温度与时间增加,外层模塑料模量改变造成材料应力失配更为严重,175℃下老化1500小时器件最大应力值比没有经历老化的器件增加了约58%,由此证明热氧化行为严重影响器件的服役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文以电子封装聚合物(环氧模塑料)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高温老化实验研究,揭示了高温条件下环氧模塑料的热氧化行为及作用机理,探索并建立了描述环氧模塑料热氧化行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验证;此外,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热氧化对电子器件的力学行为的影响,评估了封装器件高温老化热-应力状态。该研究能够为高温电子器件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为高温封装可靠性与耐久性评价及失效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虞铭杰[9](2021)在《新型双三相磁通切换永磁电机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性能电机作为高端装备的动力源和和核心运动部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的核心与关键,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不仅具有定子永磁型电机转子简单、鲁棒性强等特点,还具有永磁同步电机的高功率密度、高功率因数等优点,在风力发电、电动汽车、舰船推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本文将双转子电机结构与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相结合,融合相组集中式绕组和错位角设计技术,提出了新型双三相磁通切换永磁电机(Dual-Three-Phase 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简称 DT-FSPM 电机)。DT-FSPM 电机特点在于双转子可充分利用电机内部空间,空间集成度高;相组集中式绕组可提供高绕组因数,实现模块化设计,提升容错能力;错位角设计实现磁通交替聚合,提升永磁体利用率并有效抑制齿槽转矩。论文内容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系统地回顾了定子永磁型电机发展历程,对磁通切换型电机和多相永磁电机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2)详细阐明了 DT-FSPM电机基本结构设计与设计理念。针对齿槽转矩过大问题,分析了双气隙下的齿槽转矩抑制机理。针对错位角设计原则,多维度分析了错位角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基于等效磁路法阐明了双气隙-错位角设计的交替聚磁原理,从磁通调制角度深入研究了模型的气隙磁场特性与转矩生成机理。(3)参考传统FSPM电机设计方法,推导了双转子型DT-FSPM电机通用设计方法,包括功率方程、永磁体牌号选取、不同极槽数性能分析、相组集中式绕组设计等。接着,构建36s/37p双转子型DT-FSPM电机参数化模型,对高敏感结构变量扫描优化后,再结合拉丁超立方采样法,建立高精度响应面代理模型对转矩、转矩脉动、效率进行了多目标寻优,最终确定DT-FSPM电机制造尺寸。(4)针对双层气隙复合型磁场能量转化设备特点,采用有限元法对DT-FSPM电机建模并对电磁特性进行系统研究。设计了传统FSPM电机作为对标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突出了 DT-FSPM电机转矩密度高、转矩脉动低及抗饱和能力强等优点。(5)建立了 DT-FSPM电机的适用于解耦控制的数学模型。搭建了 DT-FSPM电机的本体模型与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分析了在各种运行模式下的动态性能。根据优化后结构尺寸,结合工艺要求确定了样机制造、加工和装配方案,展示了定子铁心、外转子、机壳等主要部件,初步验证了电机设计及制造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样机性能测试奠定了基础。
吴开金[10](2021)在《“矛与盾”式生物竞争启发的高性能结构多尺度力学设计方案》文中指出自然界“矛与盾”式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生存竞争是提升生物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驱动力。“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使得生物结构材料,如螳螂虾外骨骼、贝壳珍珠层等,兼具轻质、高强度、高韧性和高抗冲击性。生物材料优异力学性能与跨尺度、多层级的结构形式和界面特征密切相关。“师法自然”,利用多尺度力学方法提炼生物材料“结构-界面-性能”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为高性能仿生结构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力学设计方案。生物材料不同结构和界面特征会导致丰富的增韧策略,如裂纹偏转、裂纹桥联、界面脱层等。但是,先前研究多关注于单一增韧策略,而生物结构材料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增韧策略,这种混合增韧策略与结构形式、界面特征间的关联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文发展表征生物结构材料的多尺度力学模型,分析多种增韧策略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为仿生材料的强度、韧性和抗冲击性的优化设计提供结构几何、界面性质方面的参数化方案。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发展表征石墨烯基仿珍珠层材料力学性能的多尺度力学模型,分析交联官能团引起的石墨烯层间剪切性质与层内拉伸性质间的竞争关系,发现存在强度和韧性峰值对应的临界交联密度,同时交联密度的增加会加剧界面剪力分布局域化。最后,我们给出通过调控交联官能团密度实现强度和韧性同步优化的力学设计方案。第二,研究低速冲击下仿珍珠层结构中裂纹扩展和界面脱层模式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在临界界面强度下两种耗能模式间的协同作用导致优化的抗冲击性,且临界界面强度值随冲击速度增加而减小。最后,我们给出通过调控界面强度实现不同冲击速度下仿珍珠层结构抗冲击性优化的力学设计方案。第三,提出优化仿珍珠层结构抗冲击性的仿生预应力策略,揭示临界预应力起源于预应力促进砖块滑移和预应力削弱结构完整性之间的竞争关系。结合3D打印和落锤冲击测试证明了仿生预应力策略的合理性,并应用仿生预应力方案实现抗冲击仿珍珠层锂电池隔膜的制备。第四,受螳螂虾和贝壳间的生存战启发,设计对裂尖取向不敏感的高韧性非连续纤维Bouligand结构,发展断裂力学模型揭示裂纹扭转和纤维桥联间的竞争与协同作用,给出通过调控裂纹桥联韧性、螺旋角、纤维长度和扭转角的分布实现适应不同加载方向的高韧性仿生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应用该方案制备了兼具高强度、高韧性和高抗冲击性的仿生结构材料。第五,关注生物结构材料中复合型断裂、界面性质对三维裂纹形貌的影响,利用相场断裂法模拟了 Ⅰ+Ⅲ复合型断裂的裂纹扭曲扩展过程,分析了层状结构Ⅰ+Ⅲ复合型断裂的裂纹扭转和界面脱层间的协同增韧作用,再现了扭转界面结构中裂纹扭转和界面脱层耦合的三维形貌演化过程。
二、基于模式匹配的参数化尺寸标注机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模式匹配的参数化尺寸标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研究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知识工程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 知识工程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总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体系的确定 |
2.1 引言 |
2.2 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过程分析 |
2.3 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功能模块 |
2.4 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管理体系 |
第三章 稻麦割晒机知识获取与表示方法的研究 |
3.1 稻麦割晒机设计知识的概述 |
3.2 稻麦割晒机设计知识的获取与整理 |
3.2.1 知识的获取 |
3.2.2 规范描述知识 |
3.2.3 输入参数知识 |
3.2.4 输出参数知识 |
3.3 稻麦割晒机设计知识的表达方法 |
3.3.1 产生式表达方法 |
3.3.2 框架式表达方法 |
3.3.3 面向对象式表达方法 |
3.4 稻麦割晒机知识的表达与存储 |
3.4.1 实例类知识的表达 |
3.4.2 实例类知识的存储 |
3.4.3 规则类知识的表达 |
3.4.4 规则类知识的存储 |
第四章 稻麦割晒机推理机制的研究 |
4.1 推理机制的概述 |
4.2 基于实例(CBR)和规则(RBR)的推理机制 |
4.3 实例的相似度算法 |
4.3.1 相似度算法原理 |
4.3.2 相似度示例 |
4.4 稻麦割晒机推理流程 |
4.5 稻麦割晒机的推理技术 |
第五章 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5.1 知识库的建立 |
5.1.1 MySQL功能简介 |
5.1.2 知识表格的构建 |
5.1.3 实例库的构建 |
5.1.4 知识库的写入调用 |
5.2 参数化建模 |
5.2.1 实例修改参数化 |
5.2.2 标准选型参数化 |
5.2.3 全新设计参数化 |
5.3 自动装配技术 |
5.3.1 装配关系和约束方法的确立 |
5.3.2 建立装配顺序矩阵 |
5.3.3 建立配合基准 |
5.3.4 建立装配规则库 |
5.3.5 循环装配 |
5.4 应用实例 |
5.5 设计结果检验 |
5.5.1 Montion运动稳定性的校验 |
5.5.2 Simulition强度校核的引入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成果 |
(2)张吉怀铁路南山大桥施工BIM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铁路桥梁施工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建模平台及建模精度 |
1.4.1 建模平台 |
1.4.2 BIM模型构建精度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南山大桥BIM模型构建与应用 |
2.1 南山大桥BIM模型信息分析 |
2.1.1 几何构造信息 |
2.1.2 线路信息 |
2.1.3 综合布置信息 |
2.2 南山大桥三维信息模型构建 |
2.2.1 桥梁线路模型构建 |
2.2.2 桥梁的几何模型构建 |
2.2.3 综合布置模型构建 |
2.2.4 基于Revit软件的三维模型输出 |
2.3 南山大桥BIM+GIS模型构建 |
2.4 南山大桥BIM模型应用 |
2.4.1 三维可视化交底 |
2.4.2 工程量统计 |
2.4.3 设计资料校核 |
2.4.4 前期策划 |
2.4.5 施工进度管理 |
第三章 施工模板BIM模型构建与应用 |
3.1 常见模板类型 |
3.2 模板方案选择及结构分析 |
3.2.1 模板方案选择 |
3.2.2 主梁模板结构分析 |
3.3 主梁模板模型信息分析 |
3.3.1 侧模系统模型信息 |
3.3.2 内模系统模型信息 |
3.4 主梁模板施工工艺 |
3.5 基于Revit构建主梁模板BIM模型 |
3.6 基于Python OCC主梁模板参数化构建方法 |
3.6.1 Python OCC概述及建模策略 |
3.6.2 主梁模板函数的封装 |
3.6.3 主梁模板的整体拼装 |
3.6.4 Python OCC建模方法优缺点分析 |
3.7 基于Python的主梁模板力学模型分析 |
3.7.1 模板受力分析 |
3.7.2 基于Python语言的力学模型构建 |
3.7.3 计算结果分析 |
3.8 主梁模板BIM技术应用 |
第四章 基于BIM的南山大桥支架方案设计与计算 |
4.1 南山大桥支架方案选取 |
4.2 钢管贝雷+盘扣支架方案布置特点 |
4.3 钢管贝雷+盘扣支架荷载特点分析 |
4.4 钢管贝雷+盘扣支架力学计算方法 |
4.4.1 小横梁计算方法 |
4.4.2 贝雷梁计算方法 |
4.4.3 大横梁计算方法 |
4.5 贝雷梁横向布置方法 |
4.6 钢管贝雷支架力学计算的模型信息描述 |
4.6.1 钢管贝雷支架方案布置信息模型构建方法 |
4.6.2 南山大桥方案布置与计算实现 |
4.7 钢管支撑体系方案比选 |
4.7.1 钢管支撑体系模型信息分析 |
4.7.2 基于Python语言的钢管支撑体系力学模型参数化创建 |
4.7.3 钢管支撑体系空间力学计算及方案选择 |
第五章 南山大桥支架BIM模型构建与应用 |
5.1 南山大桥支架方案 |
5.2 钢管贝雷+盘扣支架结构特征分析 |
5.2.1 钢管贝雷支架结构特征分析 |
5.2.2 盘扣支架结构特征分析 |
5.3 钢管贝雷+盘扣支架装配信息 |
5.3.1 钢管贝雷支架装配信息分析 |
5.3.2 盘扣支架装配信息分析 |
5.4 钢管贝雷+盘扣支架BIM模型构建 |
5.4.1 建模平台选择及建模流程 |
5.4.2 基于Revit软件的支架族库模型构建 |
5.4.3 基于RBCCE软件的支架模型快速拼装 |
5.5 支架施工BIM技术应用 |
5.5.1 方案优化及快速出图 |
5.5.2 工程量统计 |
5.5.3 支架施工进度推演与资源调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地块尺度蒸散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地块尺度蒸散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块尺度蒸散模型研究理论背景与面临问题 |
2.1 蒸散基本原理与概念 |
2.2 蒸散遥感模型研究进展 |
2.2.1 基于气象数据与植被指数的经验关系模型 |
2.2.2 基于热红外遥感的地表能量平衡余项法模型 |
2.2.3 基于导度的PM公式模型 |
2.3 地块尺度蒸散模型研究进展 |
2.4 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 |
第3章 研究区及数据介绍 |
3.1 研究区与观测站点介绍 |
3.1.1 海河流域馆陶与怀来研究区 |
3.1.2 黑河流域大满站研究区 |
3.2 地面观测数据获取与处理 |
3.2.1 站点气象数据处理 |
3.2.2 涡动相关观测数据处理 |
3.3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
3.3.1 ETWatch数据 |
3.3.2 遥感数据处理方法 |
3.3.3 中低分辨率产品数据 |
3.4 其他辅助数据 |
第4章 地块尺度参量空间异质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气象因子空间异质性 |
4.3 遥感数据空间异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耦合植被碳水过程的地块尺度蒸散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耦合植被碳水过程的蒸散方法 |
5.2.1 地表辐射计算方法 |
5.2.2 总初级生产力估算方法 |
5.2.3 冠层导度估算方法 |
5.2.4 蒸散计算方法 |
5.3 模型计算结果 |
5.3.1 遥感数据时间重建结果 |
5.3.2 总初级生产力估算结果 |
5.3.3 蒸散估算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块蒸散空间分配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地块尺度蒸散分配方法 |
6.3 模型结果分析 |
6.3.1 地块分配因子 |
6.3.2 蒸散分配结果 |
6.3.3 基于不同输入数据的地块蒸散分配结果评价 |
6.3.4 地块分配算法与像元降尺度算法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块尺度蒸散模型评价 |
7.1 引言 |
7.2 耦合植被碳水过程的蒸散模型评价 |
7.2.1 敏感性分析 |
7.2.2 模型尺度效应评价 |
7.3 模型机理对比 |
7.4 模型展望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性讨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声子晶体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变电站噪声 |
1.2.1 噪声概述 |
1.2.2 低频噪声及其危害 |
1.2.3 变电站噪声特性 |
1.2.4 变电站噪声控制 |
1.3 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 |
1.3.1 声子晶体概述 |
1.3.2 声子晶体的研究现状 |
1.3.3 声学超材料概述 |
1.3.4 声学超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声学理论基础 |
2.1.1 声的机理与声速 |
2.1.2 声的传播与波动方程 |
2.1.3 声压与声压级 |
2.1.4 声强与声功率 |
2.2 声子晶体理论基础 |
2.2.1 固体物理基础 |
2.2.2 弹性波波动理论 |
2.2.3 周期性理论 |
2.2.4 Bloch定理 |
2.2.5 带隙计算方法 |
2.3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理论及其关系 |
2.3.1 弹性力学基础 |
2.3.2 有限元理论 |
第3章 变电站噪声及其等效声源模型 |
3.1 变电站噪声测量方法 |
3.1.1 声压法测量 |
3.1.2 声强法测量 |
3.1.3 振动法测量 |
3.2 变电站噪声布点方法 |
3.2.1 近场布点法 |
3.2.2 衰减布点法 |
3.3 变电站噪声实测及其特性 |
3.3.1 变电站噪声实测 |
3.3.2 变电站噪声频谱特性分析 |
3.3.3 变电站主要噪声源 |
3.4 变电站主设备等效声源模型 |
3.4.1 变压器等效声源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
3.4.2 三相电抗器等效声源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声子晶体的带隙及声传输损失特性分析 |
4.1 声子晶体的带隙特性 |
4.1.1 计算方法 |
4.1.2 带隙特性分析 |
4.2 声子晶体的声传输损失特性 |
4.2.1 计算方法 |
4.2.2 声传输损失特性分析 |
4.3 空腔声子晶体板的带隙与声传输损失特性分析 |
4.3.1 引言 |
4.3.2 材料与模型 |
4.3.3 结果与分析 |
4.3.4 结构参数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声子晶体降噪机理研究 |
5.1 动力减振降噪 |
5.2 动态质量密度 |
5.3 模态参与因子 |
5.4 振型位移分析 |
5.5 等效质量-弹簧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混合声弹超材料的带隙与声振特性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结构 |
6.3 带隙特性 |
6.4 传输损失特性 |
6.5 减振与降噪机理分析 |
6.6 传输损失的影响因素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的带隙与声学特性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结构 |
7.3 带隙特性 |
7.4 声传输损失特性 |
7.5 降噪机理分析 |
7.5.1 膜的动态质量密度 |
7.5.2 板的等效质量-弹簧模型 |
7.6 声传输损失的影响因素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声子晶体的工程应用探索 |
8.1 工程应用的普适性流程 |
8.2 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工程 |
8.2.1 变电站噪声相关法律与标准 |
8.2.2 声子晶体在变电站的应用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混凝土工程参数化建模与清单算量二次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BIM工程算量研究现状 |
1.2.2 Dynamo参数化建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Revit与Dynamo交互模式参数化建模 |
2.1 Dynamo平台概述 |
2.2 基于Revit与Dynamo交互模式参数化建模原理 |
2.3 基于Revit与Dynamo交互模式参数化建模 |
2.3.1 基于Revit与Dynamo交互模式参数化建模思路 |
2.3.2 基于Revit与Dynamo交互模式参数化建模 |
2.4 柱、梁、板参数化模型扣减修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Revit模型清单映射插件二次开发 |
3.1 Revit二次开发基础理论 |
3.1.1 Revit API |
3.1.2 Revit二次开发 |
3.1.3 XML简介 |
3.2 Revit模型与清单映射关系分析 |
3.3 Revit模型与清单插件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 |
3.3.1 XML清单文件创建 |
3.3.2 清单XML数据转换 |
3.3.3 导出XML清单文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Revit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与导出插件设计 |
4.1 基于Revit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插件设计思路 |
4.2 清单数据写入Revit模型 |
4.2.1 清单文件导入算量插件 |
4.2.2 清单数据写入模型共享参数 |
4.3 混凝土工程量统计计算 |
4.4 混凝土工程量清单数据输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案例应用 |
5.3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结果可靠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内管加肋型圆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滞回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概况 |
1.2.1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
1.2.2 钢管混凝土滞回性能的研究 |
1.2.3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4 加劲肋在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中研究 |
1.2.5 有限元软件二次开发现状 |
1.3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布置原则与规范 |
1.3.1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布置原则 |
1.3.2 钢管混凝土节点连接形式相关规范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意义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4.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试验概况 |
2.1 试件设计 |
2.2 材性试验 |
2.3 试验装置和加载制度 |
2.4 测量方案和测点布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过程及现象 |
3.1 节点破坏特征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水平荷载-水平位移骨架曲线 |
3.4 水平荷载-水平位移骨架曲线承载力对比 |
3.5 强度退化规律 |
3.6 刚度度退化规律 |
3.7 节点延性 |
3.8 节点耗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有限元模型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 |
4.2.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2.2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
4.2.3 接触与边界条件 |
4.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4 滞回骨架线与单调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参数分析 |
5.1 加劲肋长度 |
5.2 加劲肋宽度 |
5.3 加劲肋强度 |
5.4 轴压比 |
5.5 空心率 |
5.6 外钢管强度 |
5.7 内钢管强度 |
5.8 混凝土强度 |
5.9 梁强度 |
5.10 设计方法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机理 |
6.1 概述 |
6.2 节点破坏形态 |
6.3 节点破坏全过程分析 |
6.3.1 节点变形图 |
6.3.2 破坏全过程分析 |
6.3.3 节点变形发展过程 |
6.4 肋长参数影响传力机理分析 |
6.5 肋宽参数影响传力机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ABAQUS GUI参数化建模与数据处理二次开发 |
7.1 引言 |
7.2 ABAQUS与Python的联系 |
7.3 ABAQUS的对象 |
7.4 ABAQUS GUI的工作原理 |
7.5 节点参数化建模开发 |
7.5.1 几何模型建立 |
7.5.2 材性属性模块 |
7.5.3 切割与装配 |
7.5.4 网格 |
7.5.5 接触与绑定 |
7.5.6 分析步 |
7.5.7 荷载与边界条件 |
7.5.8 输出模块 |
7.5.9 创建工作 |
7.5.10 GUI界面 |
7.6 自动处理数据插件开发 |
7.7 测试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主要工作回顾 |
8.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表征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视频表征学习中的深度网络结构研究现状 |
1.2.2 视频表征学习中的自监督学习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1.3.1 混合二维/三维卷积通道 |
1.3.2 概率视角分析时空融合 |
1.3.3 可学习池化 |
1.3.4 基于随机视频预测的自监督学习 |
1.3.5 基于时空解耦的自监督学习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视频表征学习中的深度学习背景介绍 |
2.1 卷积神经网络 |
2.1.1 基础概念 |
2.1.2 重要组成部分 |
2.1.3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
2.1.4 神经网络结构搜索 |
2.2 视频表征学习中的深度时空卷积网络 |
2.2.1 基于时空交互的设计 |
2.2.2 基于卷积分解的设计 |
2.2.3 基于关系推理的设计 |
2.2.4 基于网络搜索的设计 |
第3章 基于混合卷积通道的时空网络结构设计 |
3.1 背景介绍 |
3.2 混合卷积通道和混合卷积通道网络 |
3.2.1 三维卷积 |
3.2.2 混合卷积通道:MiCT |
3.2.3 深度混合卷积通道网络:MiCT-Net |
3.3 在人类行为识别任务上的验证 |
3.3.1 实验设置 |
3.3.2 与传统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对比 |
3.3.3 与最先进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方案对比 |
3.4 讨论 |
3.4.1 可视化 |
3.4.2 总结 |
第4章 基于数据分布的自适应时空网络结构设计 |
4.1 背景介绍 |
4.2 算法 |
4.2.1 概率空间构造 |
4.2.2 通过Variational DropPath进行概率空间嵌入 |
4.2.3 概率视角下的自适应时空融合策略 |
4.3 理论证明 |
4.3.1 对公式4.5的证明 |
4.3.2 对公式4.7的证明 |
4.4 在人类行为识别任务上的应用 |
4.4.1 实验设置 |
4.4.2 实验结果 |
4.5 在第一人称动作识别任务上的应用 |
4.5.1 实验设置 |
4.5.2 实验结果 |
4.6 基于概率空间的观察 |
4.7 泛化性 |
4.8 讨论和拓展 |
第5章 基于可学习池化操作的时空网络结构设计 |
5.1 背景介绍 |
5.2 算法 |
5.2.1 MIL网络框架结构 |
5.2.2 可学习池化操作 |
5.2.3 包+实例损失函数 |
5.3 在网络视频多标签标注任务上的应用 |
5.3.1 实验设置 |
5.3.2 实验结果 |
5.3.3 分析 |
5.4 讨论和拓展 |
第6章 视频表征学习中的自监督学习 |
6.1 基于自然视频多未来预测的自监督学习 |
6.1.1 引言 |
6.1.2 背景介绍 |
6.1.3 算法 |
6.1.4 理论证明 |
6.1.5 在数字序列预测任务上的验证 |
6.1.6 在真实自然视频预测任务上的应用 |
6.1.7 可视化 |
6.1.8 讨论和拓展 |
6.2 基于时空解耦的自监督学习 |
6.2.1 引言 |
6.2.2 算法 |
6.2.3 实验 |
6.2.4 讨论和拓展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电子封装聚合物的热氧化行为及其对封装器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热氧化的机理 |
1.2.2 聚合物热氧化的实验表征 |
1.2.3 建模及数值仿真 |
1.2.4 微电子应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 引言 |
2.2 微电子塑封 |
2.2.1 塑料封装简介 |
2.2.2 环氧模塑料(EMC) |
2.3 聚合物线粘弹性理论 |
2.3.1 线粘弹性简介 |
2.3.2 松弛与蠕变 |
2.3.3 本构模型:弹簧-阻尼模型 |
2.3.4 动态力学分析 |
2.3.5 时温叠加原理 |
2.3.6 三维模型应力-应变关系 |
2.4 氧化扩散模型理论 |
2.4.1 氧化扩散问题 |
2.4.2 聚合物热氧化机理 |
2.4.3 氧化扩散反应耦合方程 |
2.4.4 氧气消耗率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MC热氧化实验表征及建模仿真 |
3.1 引言 |
3.2 环氧模塑料选择与制备 |
3.3 热氧化实验性能表征 |
3.3.1 动态力学实验(DMA) |
3.3.2 热机械分析实验(TMA) |
3.3.3 热氧化收缩 |
3.3.4 氧化层厚度 |
3.4 EMC热氧化数值仿真 |
3.4.1 氧化扩散的三维模型 |
3.4.2 氧化扩散模型的参数确定 |
3.4.3 氧化扩散数值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MC热氧化关键要素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未老化样品力学性能 |
4.3 老化温度影响分析 |
4.3.1 老化温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2 老化温度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
4.4 老化时间影响分析 |
4.4.1 老化时间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
4.4.2 老化时间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
4.5 填料含量影响分析 |
4.5.1 填料含量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
4.5.2 填料含量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
4.6 EMC热氧化失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封装器件热氧化建模仿真 |
5.1 引言 |
5.2 电子封装器件热氧化实验 |
5.3 EMC弹性模量的数学模型 |
5.3.1 EMC弹性模量的数学回归分析 |
5.3.2 氧化层弹性模量计算模型 |
5.3.3 氧化层弹性模量修正模型 |
5.4 封装器件的热氧老化建模仿真 |
5.4.1 封装器件热氧化几何模型 |
5.4.2 材料参数的确定 |
5.4.3 热-机械应力数值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成果与创新点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新型双三相磁通切换永磁电机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内容研究现状 |
1.2.1 定子永磁型电机 |
1.2.2 新型结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 |
1.2.3 多相永磁电机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新型双三相磁通切换永磁电机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 |
2.1 引言 |
2.2 拓扑结构设计理念 |
2.3 齿槽转矩抑制机理 |
2.4 错位角设计原则 |
2.4.1 对合成齿槽转矩影响 |
2.4.2 对磁路组成的影响 |
2.4.3 对空载反电动势基波的影响 |
2.4.4 对内外电机耦合的影响 |
2.5 磁通调制原理分析 |
2.5.1 基于磁通调制原理的气隙磁场分析 |
2.5.2 转矩生成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双三相磁通切换永磁电机设计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初始设计 |
3.2.1 功率尺寸方程 |
3.2.2 永磁体牌号选取 |
3.2.3 极槽配合 |
3.2.4 电枢绕组设计 |
3.3 单参数扫描优化分析 |
3.3.1 建立参数化模型 |
3.3.2 裂比优化 |
3.3.3 转子齿(极)宽优化 |
3.3.4 永磁体径向长度优化 |
3.4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多目标优化分析 |
3.4.1 试验设计(DOE) |
3.4.2 敏感度分析 |
3.4.3 响应面模型建立与修正 |
3.4.4 方差分析 |
3.4.5 响应面优化分析 |
3.5 优化前后电机性能对比 |
3.5.1 优化后空载性能对比 |
3.5.2 优化后负载性能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双三相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电磁特性分析与对比 |
4.1 引言 |
4.2 电磁特性有限元分析 |
4.2.1 磁场分布与气隙磁密分析 |
4.2.2 空载永磁磁链和反电动势 |
4.2.3 齿槽转矩 |
4.2.4 电感分析 |
4.2.5 电磁转矩特性 |
4.2.6 损耗与效率分析 |
4.2.7 不平衡磁拉力分析 |
4.3 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双三相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数学模型与矢量控制 |
5.1 引言 |
5.2 双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5.2.1 磁链方程 |
5.2.2 电压方程 |
5.2.3 转矩方程 |
5.2.4 机电运动方程 |
5.3 双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5.3.1 磁链方程 |
5.3.2 电压方程 |
5.3.3 转矩方程 |
5.4 Simulink电机本体仿真模型搭建 |
5.5 DT-FSPM电机运行模式仿真分析 |
5.5.1 DT-FSPM电机双三相矢量控制 |
5.5.2 DT-FSPM单电机驱动方式 |
5.5.3 DT-FSPM双三相混合驱动方式 |
5.6 样机研制方案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矛与盾”式生物竞争启发的高性能结构多尺度力学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矛与盾”式生物竞争现象 |
1.2 生物结构材料 |
1.2.1 “盾”-贝壳 |
1.2.2 “矛”-螳螂虾 |
1.2.3 结构和界面特征 |
1.3 多尺度混合增韧策略 |
1.3.1 界面增韧 |
1.3.2 结构失效 |
1.3.3 混合增韧 |
1.4 仿生结构材料的力学设计方法 |
1.4.1 多尺度力学计算方法 |
1.4.2 仿生结构3D打印设计 |
1.5 本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
1.5.1 仿生结构强韧性优化的多尺度力学设计 |
1.5.2 仿生结构抗冲击性优化的界面调控方案 |
1.5.3 仿生结构多种增韧策略间的竞争与协同 |
1.5.4 仿生结构力学设计新方案的验证及应用 |
1.5.5 仿生结构三维裂纹路径和形貌表征设计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仿生异质材料的多尺度力学方法 |
2.1 引言 |
2.2 本文使用的多尺度力学方法介绍 |
2.2.1 纳尺度计算方法 |
2.2.2 介尺度力学模型 |
2.2.3 相场断裂方法 |
2.2.4 宏观有限元模拟 |
2.3 3D打印设计和力学测试 |
2.3.1 参数化模型 |
2.3.2 3D打印 |
2.3.3 力学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墨烯基仿珍珠层材料的界面设计 |
3.1 引言 |
3.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跨尺度力学模型 |
3.2.1 原子模拟提炼本构关系 |
3.2.2 剪滞模型计算强度韧性 |
3.3 界面交联与石墨烯承载间的竞争机制 |
3.3.1 强度优化 |
3.3.2 韧性优化 |
3.3.3 尺寸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抗冲击仿珍珠层结构的界面设计 |
4.1 引言 |
4.2 模型与方法 |
4.2.1 有限元模型 |
4.2.2 3D打印设计 |
4.2.3 落锤冲击测试 |
4.3 界面脱粘与砖块失效间的竞争机制 |
4.3.1 界面强度优化 |
4.3.2 冲击速度效应 |
4.3.3 实验结果 |
4.4 力学方案应用:仿珍珠层抗冲击电池隔膜 |
4.4.1 样品制备和结构表征 |
4.4.2 抗冲击力学机理分析 |
4.4.3 电化学响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生预应力策略实现抗冲击性优化 |
5.1 引言 |
5.2 模型与方法 |
5.2.1 有限元模拟 |
5.2.2 3D打印设计 |
5.2.3 预拉伸落锤冲击测试 |
5.2.4 仿珍珠层隔膜制备和表征 |
5.3 预应力调控的抗冲击机制 |
5.3.1 贝壳中的残余应力 |
5.3.2 预应力优化 |
5.3.3 实验验证 |
5.4 仿生预应力策略的应用 |
5.4.1 预应力对隔膜冲击形貌的影响 |
5.4.2 预应力对隔膜电化学响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仿生非连续纤维Bouligand结构设计 |
6.1 引言 |
6.2 模型与方法 |
6.2.1 3D打印DFB结构设计 |
6.2.2 DFB结构的断裂力学模型 |
6.2.3 3D打印DFB结构的断裂测试 |
6.3 DFB结构的混合增韧机制 |
6.3.1 3D打印DFB结构的断裂响应 |
6.3.2 裂纹扭转和纤维桥联增韧策略 |
6.3.3 高韧性DFB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 |
6.4 力学方案应用:人造非连续纤维Bouligand结构材料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仿生异质结构三维裂纹形貌演化 |
7.1 引言 |
7.2 模型与方法 |
7.2.1 相场断裂法基本理论 |
7.2.2 相场断裂模型求解 |
7.3 算例 |
7.3.1 Ⅰ+Ⅲ复合型裂纹形貌 |
7.3.2 层状结构的Ⅰ+Ⅲ复合型裂纹形貌 |
7.3.3 扭转界面结构的三维裂纹形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石墨烯基仿珍珠层材料的连续介质力学模型 |
A.1 石墨烯基仿珍珠层结构的非线性剪滞模型推导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基于模式匹配的参数化尺寸标注机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研究与验证[D]. 张海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张吉怀铁路南山大桥施工BIM技术研究与应用[D]. 高祖轩.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1)
- [3]地块尺度蒸散模型研究[D]. 马宗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
- [4]声子晶体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研究[D]. 郭兆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混凝土工程参数化建模与清单算量二次开发研究[D]. 李洁.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6]内管加肋型圆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滞回性能研究[D]. 王慧智.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7]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表征学习[D]. 周以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电子封装聚合物的热氧化行为及其对封装器件的影响[D]. 李锐锋.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新型双三相磁通切换永磁电机设计与分析[D]. 虞铭杰. 山东大学, 2021(12)
- [10]“矛与盾”式生物竞争启发的高性能结构多尺度力学设计方案[D]. 吴开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