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片机集成调频发射芯片MC2831A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源[1](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王涛[2](2021)在《非接触式睡眠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命活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人会被睡眠相关的疾病所困扰。因此,对夜间睡眠状况进行监测十分必要。传统的睡眠监测方法主要依靠接触式睡眠监测仪器对人体进行监测,这些监测仪器存在着使用复杂、成本高昂、电极繁多、限制人身自由等多种弊端。所以,研究一种非接触式睡眠监测仪器,对早期发现和诊断睡眠相关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多普勒雷达原理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睡眠监测系统。该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雷达采集模块、电控模块以及通信模块。雷达采集模块根据多普勒雷达原理,实现人体睡眠过程中呼吸和心电信号的采集。电控模块采用STM32L431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设计电压转换电路和通信电路,完成对雷达前端的控制以及数据传输。软件部分包括BP神经网络睡眠分期模型建立和人机交互。BP神经网络睡眠分期模型主要包括心率变异性的特征提取、睡眠分期模型建立和准确度评价。人机交互主要包括用户登录注册和睡眠监测两大部分,用户可以通过注册个人信息,登录系统查看自己夜间睡眠情况,如入睡时间、深睡时长、睡眠分期等,使睡眠状况数字化,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最后,将软件部分生成安装包,方便用户进行安装以及使用。睡眠分期是衡量睡眠质量的标准和前提。论文首先使用统计学的方法从心率变异性的时域特征中提取出RR间期均值、标准差和心率变异系数等15项特征参数;使用小波变换方法,从心率变异性的频域特征提取出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和总功率等6项频域指标;以及非线性域中包括样本熵和去趋势波动在内的8种特征参数。其次,将心率变异性特征结合呼吸信号特征和体动次数作为睡眠分期的特征指标,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睡眠分期模型。应用混淆矩阵和ROC曲线两种评价指标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将分期结果与标准分期结果做比较,得到本模型的最终准确性为83.2%。通过该非接触式睡眠监测系统对人体生理参数计算以及睡眠分期的判断,其结果为临床判断睡眠相关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俊炎[3](2020)在《基于SISL的24G FMCW雷达系统及算法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渐迈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所占的地位尤为重要。具有全天候、无盲点的毫米波雷达有着其他传感器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基于新型介质集成悬置线完成24GHz调频连续波雷达的整体架构设计以及算法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毫米波雷达的整体架构以及毫米雷达的内部参数信息,对雷达的整体参数进行规划,24GHz雷达采用中心频率为25.25GHz,带宽为300MHz,调频周期为40ms的调频连续波。雷达的距离探测范围为5-100米,距离分辨率为1m,速度测量范围为0-40m/s,速度精度为1m/s。本文选用基于新型介质集成悬置线为匹配电路的放大器AMMP6425,低噪声放大器AMP-6233,开关MC1084LC4和基于新型介质集成悬置线设计的六端口网络,巴特勒馈电网络、四单元腔体背射偶极子天线、耦合器等器件。设计完成了两种雷达架构,一种直连式雷达架构,一种馈电网络式雷达架构。两种雷达都基于新型介质集成悬置线进行设计,相比波导悬置线雷达在链路中的损耗较小。本文同样对该新型雷达进行算法处理设计,算法部分对雷达中频信号进行采集,获取采样信号,对该采样信号选择速度较快的碟形傅立叶变换算法获取信号频谱数据,获取频谱的和、差拍信号,最终计算出速度信息和距离信息,通过巴特勒馈电网络的时间域扫描完成对雷达角度的测量。本文为雷达框架设计了一种基于QT的雷达扫描上位机界面。最后利用信号源对雷达算法的实现部分进行验证,包ADC采样验证,测速测距验证,以及包含QT雷达上位机界面的整体雷达架构验证。本文基于巴特勒馈电网络对接收到的目标信号的相位延迟,利用接收信号的时频信息和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特性,设计完成了一种雷达精确角度定位算法。该算法提高巴特勒馈电网络雷达的角度分辨率,此时的分辨率理论上位±1.5°。
温桠妮[4](2020)在《基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仿尺蠖式胃肠道机器人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的饮食趋于不规律化,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为此胃肠道疾病的微创诊查成为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胃肠道机器人能够实现全消化道主动诊查、病灶处定点驻留等功能,已经成为下一代胃肠道疾病诊查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对胃肠道机器人系统和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开展深入地研究,通过实验验证胃肠道机器人诊查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运动机构方面:本文基于肠道湿滑、黏弹的生理特性,设计了仿尺蠖式胃肠道机器人,采用了微电机驱动。考虑到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安全性等要求,径向扩张机构采用双层叠线腿式设计,由互成120°的扩张臂组成,利用5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来保证径向扩张机构获得足够的驱动力,减速器减速比为1024。轴向伸缩机构采用丝杆螺母传动,利用3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来保证轴向伸缩机构获得足够的驱动力,减速器减速比为64。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方面:为了解决机器人在人体内姿态随机变化带来的弱耦合问题,本文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单维发射-三维接收模式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能量发射电路和能量接收电路。另外,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三维接收线圈,从磁芯直径、线圈匝数与线径三个方面完成了该接收线圈参数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接收线圈结构在任何姿态下都能满足肠道机器人的能量需求,其最小输出功率约为527m W,此时传输效率为6.64%。通信控制系统方面:为了有效控制胃肠道机器人的运动状态,本文设计了具备双向通信功能的通信控制系统,包括体内无线通信模块、体外无线通信模块和体内控制模块等。另外,在MPLAB IDE开发环境下,完成了通信系统程序和控制系统程序设计。视频图像系统方面:为了满足现代医学需求,本文研究了胃肠道机器人视频图像系统,包括体内视频图像模块和体外视频图像模块。其中,视频采集子模块采用基于NTSC视频输出制式的OV6922图像传感器,视频控制子模块采用PIC12F509作为控制单元。系统集成与离体实验方面:对系统各个模块开展性能测试,并测试了胃肠道机器人在硬质管道和离体肠道中的驻留能力和行进速度,验证了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最后,本文总结了胃肠道机器人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指出了机器人的设计缺陷,展望了下一步机器人的研究方向,为胃肠道疾病的诊查提供了有效的实施方案。
费娜[5](2019)在《井下无线短传系统扫频电路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井下地层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井下电子仪器采集井下压力、温度等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地面进行后续分析处理,通过分析结果,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井下环境复杂,不同地层状况下,信号传输的通频带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井下数据无线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无线通信的通频带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井下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同时分析了频率合成技术的工作原理,最终设计出一套基于DDS技术的扫频电路。扫频电路模块主要由三个子模块构成,分别有扫频信号发生电路、增益控制电路以及主控处理电路。其中扫频信号发生电路主要采用了DDS技术,该技术的频率分辨率高,可通过编程控制,并且转换时长较短,性能优越。AD603增益控制电路控制输出信号的幅值,使信号更符合井下传输的要求。单片机STC15L2K60S2用来作为控制及处理单元,单片机接收来自地面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后,对各个子模块的进程进行控制,最终输出所需扫频信号。为了验证该扫频电路的性能,利用该扫频电路结合无线短传系统进行了地面模拟实验,并利用采集到的实验数据绘制幅频特性曲线。同时设计了基于AD9246芯片的高速数模转换采样电路以及由STM32F103RBT6最小系统微控制器与Flash芯片W25Q128FVSIG配合的数据存储电路,将由该扫频电路和无线短传系统传输过来的信号进行存储。本文设计的扫频电路可用于确定井下测试无线信道的通频带,达到了设计的目标要求。
吴家烜[6](2017)在《基于STC单片机和MC145170的VHF调频发射机设计》文中提出基于PLL频率合成的原理,研究了一种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和MC145170实现VHF调频发射机的方法,提出硬件电路设计,可通过按键直接设置频率,并用LCD1602液晶显示发射频率,输出频率为6090 MHz。最终实现基于STC单片机和锁相环的VHF调频发射机。
李小宝[7](2017)在《MEMS大视野扫描激光3D图像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自动化和人与自然交互等重大前沿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攻克复杂环境感知技术。激光3D图像传感器因测量精度高、方向性强、响应速率快和不受地面杂波影响等优势,是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首选的专用传感器之一。微机电系统(MEMS)扫描激光三维图像传感器因MEMS微镜具有轻量化、速度快、低成本等优点,备受国内外高度关注,它将是克服传统机械转式激光3D图像传感器诸多缺陷最有前途的技术路线之一,也是最逼近大规模实际应用的技术方案。本论文围绕MEMS三维图像传感器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如MEMS微镜动力学过程及追踪控制方法、大视野MEMS扫描技术、大视场高灵敏度激光接收技术和高精度回波脉冲定时与测时技术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理论上分析静电驱动MEMS动力学特性,寻找其追踪控制方法。通过建立MEMS静电驱动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外加激励函数条件下的动力学过程,揭示MEMS微镜稳定的周期性运动规律,研究能够按照控制指令进行追踪控制的方法。测试研究所用MEMS微镜的扫描电压与扫描光束的光学偏转角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控制扫描电压和指令轨迹函数实现MEMS按照预定扫描角和扫描图样进行高速高效扫描。第二,针对MEMS微镜扫描机械角小以及传统MEMS的光学扩角系统发散角大的不足,研究F-θ透镜和物方远心透镜组合式大视野扫描光学系统解决以上缺点。建立大视野扫描光学系统物理模型,分析F-θ透镜和物方远心透镜焦距之间扩角关系,借助常用光学设计软件完成了该方法的光学结构参数设计。通过光线追迹仿真,评估了距离在100m左右的光斑大小小于10cm的效果,得到了角度约为60?×60?的大视野扫描范围。该方法还可以使扫描进一步扩大到更大的视野。第三,针对传统的成像物镜加场镜(或光锥或浸没透镜)接收光学系统的不足,研究非成像物镜系统,解决小光敏面大视场接收的难题。利用光学扩展量建立非成像光学系统评估模型,对比分析成像系统和非成像系统光学利用率,借助光学设计软件,优化设计完成一种三片式非成像光学系统,接收视场大于50??50?,接收光敏面直径不超过?3mm。第四,研究设计一种基于高速集成芯片的恒比定器模块和时间数字转换器时间间隔测量模块,实现亚纳秒的时间测量精度。研制纳秒量级脉冲恒比定时器模块,解决亚纳秒定时精度;研制百k量级数据率时间数字转换器模块,实现与上位机高数据率通讯;借助时间数字转化芯片GP22,采用双Stop通道差分测时的方法,得到亚纳级测时精度。第五,对光学系统、激光器、探测器、信号处理器和机械结构等模块进行优化设计,最终集成一套MEMS扫描激光三维图像传感器原理样机,并进行成像实验,验证优化设计的合理性,梳理出需要改进完善的问题。激光发射接收系统和MEMS微镜扫描系统是两个独立的分系统,分析MEMS扫描轨迹运动规律和脉冲发射间歇步调不一致性问题,解决MEMS微镜系统X-Y坐标与激光发射接收系统Z坐标的对准问题;激光测距实际上是测量径向距离,需要研究柱面坐标系与笛卡尔坐标系的变换,解决三维图像枕形失真问题。
王健安[8](2016)在《某机载海事电台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海事电台是配合蛟龙600飞机研制的要求,结合蛟龙600飞机水上救援任务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海事电台是蛟龙600飞机任务搜索分系统的一部分,针对当前海上救援飞机无法与救援船舶通话交流的不足,开发设计出适合机载海事频段通信的超短波电台,在飞机上实现与海上救援船舶的话音通信,同时接收海上浮标传来的数字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海事电台所属蛟龙600飞机的研制背景,在充分理解分析用户需求之后,设计一款机载海事电台,设计时从设计思路、硬件组成、软件设计、方案实现、测试数据和设计总结等几个方面开展研制工作,通过对海事电台各信号板核心集成芯片的选型和相应的软硬件设计,使海事电台满足《成品技术协议书》的要求。主要内容为:1.明确《海事电台成品技术协议书》的要求,确定海事电台外部的接口,了解海事电台与外部通信的协议。硬件电路按照射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流程及电路特性分为5个信号板进行设计,软件是为了保障电台配套的硬件而进行设计的。2.硬件设计部分,分析电台的数字和话音工作的四种状态,对五个信号板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五块信号板的设计目的,选用主要芯片的型号,射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流向和设计指标如何实现。3.软件设计部分,介绍了海事电台的软件架构,同时介绍了海事电台的软件运行环境,最后对海事电台软件各程序模块功能、逻辑关系、软件流程进行了说明。4.系统实现,首先对海事电台装配后的四个信号板进行了展示,对软件的注入进行了说明,依次调试四块信号板,调试完成后海事电台满足各模块的指标要求,最后展示了调试后海事电台的实物。5.功能与性能的验证,介绍了海事电台测试时的显控软件,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测试海事电台主要性能指标,最后对环境试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江天亮[9](2013)在《基于MC2833和MC3362的RFID系统设计》文中认为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和应答器组成。阅读器包含高频接收模块、控制单元及与应答器连接的耦合元件。高频接收模块以单片集成接收芯片MC3362为核心,结合MC145151构成锁相回路,接收应答器发送的信息。应答器由耦合元件以及高频发射模块组成,其工作所需能量全部由耦合线圈提供,采用自动开关控制应答器与电源的通断以降低功耗。
张广鹏[10](2013)在《医用诊断X射线机高频高压发生器的研制》文中指出X射线的发现对医学历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医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X射线的应用首先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响应,将其用于观察人体内部结构,X射线机也成为了最先在临床应用的医学影像设备,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第一个X射线发生器是在X射线被发现的一年后,由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与其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然后Richard Seifert&Co制造了世界上的第一台医用X射线机,到20世纪初,常规X射线机开始在临床应用,再到20世纪70年代末,数字化技术在X射线设备上开始得到应用,并最终发展为现代影像技术的主导技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高频高压发生器,高频高压发生器的出现是X射线设备发展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在高频的工作方式下,降低了输出滤波电容的要求,而且输出的高压波形纹波更小,提高了高压发生器的效率,并减小了其体积,降低了它的重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院装备了众多高精度的影像医疗设备,如超声、MRI、X射线设备(包括普通X射线机、数字X射线机、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等。在这些影像医疗设备中,因X射线设备的技术更加成熟,所以已经成为各大医院最主要的医疗诊断设备。X射线设备不仅现在是医院最主要的诊断设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仍然将继续在医院的诊断设备中占据最主要的位置,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进行,各级医院设备的需求与更新,将需要大量的X射线设备。最初,X射线机使用的是工频高压发生器,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技术在高压发生器中得到应用,出现了中频高压发生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压发生器的工作频率又从中频提升到了高频,出现了高频高压发生器。高频高压发生器自问世到现在为止,就一直成为x射线设备中高压发生器的主流技术,甚至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结构也不会有大的改变,除非X射线设备的成像理论和方法发生一次理论革命。现在的医用X射线设备主要由高频高压发生器、X射线球管、X射线探测器等部件组成。高频高压发生器在X射线设备中发挥了心脏和大脑的作用,是x射线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因此研究并设计适用于各类X射线设备的高频高压发生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频高压发生器的研究和设计上,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品技术先进,性能好,工艺细致精良,国产的高频高压发生器与国际上现在的几家主流公司相比,无论是在性能方面,还是在生产工艺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高频高压发生器的研制起步晚,在2000年左右国内才有一些厂家开始自主研发,虽然经过十年左右的奋起直追,但是仍然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差距,难以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准。本课题设计的高频高压发生器是基于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和基于单片机的微机控制技术,其中单片机使用的是AVR系列的ATmega128。在实现系统方案的过程中有四项技术难点,本课题也主要是针对这四项难点内容展开研究。第一是全桥逆变技术。为了实现从工频到高频的变换,需要先将工频交流电整流滤波为平整的直流电压,然后通过高速开关器件构成的逆变全桥,将直流电压逆变为频率受控制的高频交流电压;第二是升压变换技术。利用高频高压变压器将逆变桥输出的交流电压变换为更高电压的交流电输出:第三是倍压整流滤波技术。经过变压器升压后的电压仍然是交流电压,而X射线球管需要的是直流高压,所以必须对变压器次级输出的电压进行整流滤波,如果是直接进行整流滤波,那么整流滤波后输出的直流电压达不到设计指标的电压值,所以需要通过倍压整流滤波的方法来提高输出的直流电压值;第四是调频控制技术。对输出的高压进行采样,并反馈给控制电路,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和自动调整,使之稳定在设置的电压值。本文对高频高压发生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物理基础方面阐述了X射线产生的原理,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X射线产生的外界条件,列举了评价X射线常用的量度,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了不同控制方法调节控制输出电压的原理;然后研究设计一套可实现的系统方案,并对方案的电源系统模块、控制系统模块、逆变电路模块、高频高压变压器、多倍压整流滤波、采样反馈电路等模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剖析。电源系统模块,本方案设计了一键开关机电路和预充电检测电路来控制系统电源。一键开关机电路可以控制系统电源分配,在按下开机键的时候,先给发生器系统提供低压电源,保证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待系统稳定后再提供高压电源,在按下关机键的时候,可以切断设备与电网的连接;预充电检测电路可以先对高压电源进行预充电,等待电压达到一定电压幅值的时候再继续充电,以防止开机时造成瞬时浪涌电流;而且电源系统还通过保险丝、继电器等多重保护措施来保障设备安全。高频高压发生器系统有些模块正常工作时实际需要的工作电压一般都较低,但是所需要的电源数量较多,所以在电源的分配上,对电源要求较高的模块所使用的电源直接在市场上购买技术比较成熟的开关电源,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又有利于降低成本,而对电源要求相对较低的模块的电源将自行设计制作。脉冲频率调制(PFM)最大的优点就是变压器工作时不会出现直流磁分量,并且变压器工作回路的电流始终是正弦波,因此有利于保证变压器始终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所以现在主流的高频高压发生器基本都采用了调频控制技术。本方案中选用的脉冲频率调制芯片是MC33067,它是一款集成的PFM芯片,不同的控制电压对应着不同的输出频率,该芯片对输出波形的调整都是基于参考电压与误差电压的求和运算。参考电压确定了电路的工作频率;误差电压对电路的工作频率进行调整,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调频控制,当误差为零的时候,说明实际输出与设定的值相等。全桥逆变把直流逆变为高频的交流,本方案设计的逆变全桥的四个桥臂由四个完全相同桥臂单元构成,每个桥臂由具有高速开关频率的开关管构成,由驱动时序控制桥臂上开关管的通断。因为X射线设备输出的电压幅值很高,所以高频高压变压器初级和次级的变压比大,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计算设计了高频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磁芯类型和变压器的结构。本方案中用LC谐振电路作为逆变桥输出的负载,逆变桥输出的高频交流电作为谐振电路的输入信号,而高频高压变压器等效于漏感与一个理想的变压器串联,所以正好利用变压器的漏感作为谐振回路的谐振电感,理想变压器作为负载,将能量传递到变压器的次级。在输出直流电压幅值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电容器储能的特性,可以实现倍压整流滤波,采用倍压整流滤波技术,可以降低变压器次级的输出电压,这样就将变压器的部分耐压要求转移给了倍压整流滤波电路,从而降低了变压器的耐压要求,而变压器设计为两个独立的次级输出,又进一步降低了变压器的耐压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倍压整流滤波电路中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的耐压要求。本文针对高频高压发生器系统研发的四个关键技术,已经在全桥逆变、调频控制、倍压整流滤波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这四个关键技术中,只有升压变压器技术稍欠效果,虽然可以用来做实验,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高频高压发生器是一个与当前各种先进技术相结合的设备,所以它总是跟随各种新技术同步发展,包括半导体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源技术等等。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很快就能将这种技术用来改进高频高压发生器,从以前的工频机到现在的高频机都体现了这一技术特色,所以在今后高频高压发生器技术一定还会有更大的突破。医生和患者也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必然会促进X射线设备技术的再次改进,因此这些新的要求也是X射线设备研究人员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二、单片机集成调频发射芯片MC2831A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片机集成调频发射芯片MC2831A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技能实训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职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DIO理论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2.2.4 “知行合一”理论 |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
3.1.1 就业面向岗位 |
3.1.2 专业培养目标 |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
3.1.4 教学标准分析 |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
3.2.1 教学目标 |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
3.3.5 调查问卷总结 |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
5.1 课程结构设计 |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
5.2 课程标准构建 |
5.3 课程目标构建 |
5.4 课程内容构建 |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
6.2 前期准备 |
6.2.1 实践目的 |
6.2.2 实践内容 |
6.2.3 授课对象 |
6.2.4 环境设计 |
6.2.5 教材准备 |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
6.3.1 环境搭建 |
6.3.2 材料准备 |
6.3.3 案例实施 |
6.3.4 分析调整 |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
6.4.1 材料准备 |
6.4.2 案例说明 |
6.4.3 案例实施 |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Ⅶ 任务书 |
(2)非接触式睡眠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雷达检测系统设计 |
2.1 非接触式睡眠监测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 |
2.1.1 雷达种类 |
2.1.2 雷达频段选取 |
2.1.3 人体目标的雷达反射面积与功率估算 |
2.2 多普勒雷达理论基础 |
2.2.1 雷达采集原理 |
2.2.2 雷达回波信号解调 |
2.3 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2.3.1 A111芯片简介 |
2.3.2 雷达电路设计 |
2.4 电源模块设计 |
2.4.1 电压转换电路 |
2.4.2 雷达驱动电路 |
2.5 主控模块设计 |
2.5.1 主控芯片选择 |
2.5.2 芯片引脚分配 |
2.6 通信模块设计 |
2.6.1 蓝牙模块设计 |
2.6.2 USB串口设计 |
2.7 硬件测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睡眠生理信号预处理 |
3.1 心电呼吸信号分离 |
3.2 呼吸信号处理 |
3.3 心电信号处理 |
3.3.1 肌电干扰滤除 |
3.3.2 基线漂移去除 |
3.3.3 RRI序列的获取 |
3.4 关键生理参数计算 |
3.4.1 心率 |
3.4.2 呼吸率 |
3.4.3 体动次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睡眠分期算法研究 |
4.1 睡眠分期临床标准 |
4.2 心率变异性与睡眠分期的相关性 |
4.2.1 时域分析 |
4.2.2 频域特征分析 |
4.2.3 非线性特征分析 |
4.3 睡眠生理信号特征提取 |
4.3.1 时域特征提取 |
4.3.2 频域特征提取 |
4.3.3 非线性域特征提取 |
4.4 BP神经网络睡眠分期算法 |
4.4.1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4.4.2 BP神经网络训练 |
4.5 睡眠分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睡眠监测系统界面设计 |
5.1 LabVIEW软件介绍 |
5.2 软件总体设计 |
5.2.1 登录界面设计 |
5.2.2 睡眠监测界面设计 |
5.3 应用程序和安装包生成 |
5.3.1 应用程序的创建 |
5.3.2 安装程序的创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SISL的24G FMCW雷达系统及算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车载毫米雷达收发机历史与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雷达理论部分及雷达架构分析 |
2.1 雷达概述 |
2.2 雷达发射机的主要参数 |
2.2.1 工作频率 |
2.2.2 雷达输出功率 |
2.2.3 雷达发射机的效率 |
2.2.4 信号形式和脉冲波形 |
2.2.5 信号的稳定度 |
2.3 雷达接收机参数 |
2.3.1 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 |
2.3.2 选择性和信号带宽 |
2.3.3 雷达的动态范围和增益 |
2.3.4 接收机的幅度稳定性与相位稳定性 |
2.3.5 正交鉴相器的正交度 |
2.3.6 抗干扰能力 |
2.4 雷达收发机架构 |
2.5 FMCW雷达信号处理原理 |
2.5.1 FMCW雷达的基本原理 |
2.5.2 调频连续波雷达测量目标距离 |
2.5.3 调频连续波雷达测量目标速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新型介质悬置线的雷达架构设计及算法验证 |
3.1 新型介质悬置线 |
3.2 雷达参数选取 |
3.2.1 回波延迟 |
3.2.2 多普勒频移 |
3.2.3 扫频带宽 |
3.2.4 调频周期选取 |
3.2.5 中频带宽 |
3.2.6 AD采样频率 |
3.3 新型雷达设计方案 |
3.3.1 新型雷达器件选择 |
3.3.2 新型雷达架构设计 |
3.4 新型雷达加工 |
3.5 雷达端信号处理 |
3.5.1 FMCW雷达信号 |
3.5.2 傅里叶变化以及算法验证 |
3.5.3 测距实现 |
3.5.4 测速实现 |
3.5.5 测角度 |
3.5.6 上位机显示 |
3.5.7 整体雷达处理流程 |
3.5.8 雷达后端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巴特勒馈电网络的高精度角度估计算法 |
4.1 卷积神经网络简介 |
4.1.1 卷积神经网络输入层 |
4.1.2 卷积神经网络卷积层 |
4.1.3 卷积神经网络池化层 |
4.1.4 卷积神经网络全连接层 |
4.2 巴特勒馈电网络以及链路相位变化 |
4.3 链路传输相位计算 |
4.3.1 接收天线相位延迟 |
4.3.2 馈电网络相位延迟 |
4.3.3 总体相位延迟 |
4.4 信号链路仿真及信号波形特征图分析 |
4.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精度角分辨率模型建立与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阶段成果 |
(4)基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仿尺蠖式胃肠道机器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胃肠道诊查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内窥镜 |
1.2.2 胶囊内窥镜 |
1.2.3 胃肠道机器人 |
1.3 胃肠道机器人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胃肠道机器人图像采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胃肠道机器人系统与运动机构设计 |
2.1 胃肠道机器人系统概述 |
2.2 肠道生理特性 |
2.3 胃肠道机器人设计要求 |
2.4 机器人运动机构 |
2.4.1 运动原理 |
2.4.2 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研究 |
3.1 无线能量传输理论和设计要求 |
3.1.1 电磁感应原理 |
3.1.2 无线能量传输模块设计要求 |
3.2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概述 |
3.2.1 一维发射线圈 |
3.2.2 三维接收线圈 |
3.2.3 能量发射电路设计 |
3.2.4 能量接收电路设计 |
3.3 三维接收线圈优化设计 |
3.3.1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传输效率 |
3.3.2 接收线圈磁芯尺寸和绕制匝数优化 |
3.3.3 接收线圈线径优化 |
3.3.4 接收线圈姿态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胃肠道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的研究 |
4.1 通信控制系统概述 |
4.2 通信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2.1 串口通信模块 |
4.2.2 无线通信模块 |
4.3 控制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3.1 电机驱动模块 |
4.3.2 微型电机的启停控制 |
4.3.3 电流检测模块与位置检测模块 |
4.4 通信子系统程序设计 |
4.4.1 体外无线通信程序 |
4.4.2 体内无线通信程序 |
4.5 控制子系统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胃肠道机器人视频图像系统的研究 |
5.1 视频采集子模块 |
5.2 视频控制子模块 |
5.3 视频无线传输子模块 |
5.4 视频无线接收/显示子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集成和离体实验分析 |
6.1 胃肠道机器人系统 |
6.1.1 胃肠道机器人子系统 |
6.1.2 胃肠道机器人集成测试子系统 |
6.2 机器人运动性能测试 |
6.2.1 硬质管道测试 |
6.2.2 离体肠道测试 |
6.3 机器人视频图像系统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井下无线短传系统扫频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面测试工具 |
1.2.2 PLS井下检测系统 |
1.2.3 Demeter系统 |
1.2.4 声波远程遥测技术 |
1.2.5 智能钻杆 |
1.2.6 电磁随钻测量 |
1.2.7 电磁直读装置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总体方案确定 |
2.1 频率合成技术 |
2.2 三种频率合成技术的介绍 |
2.2.1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技术 |
2.2.2 锁相环合成法 |
2.2.3 直接数字合成法 |
2.3 三种频率合成技术的比较 |
2.4 扫频电路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3章 扫频信号发生模块 |
3.1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
3.1.1 DDS工作原理分析 |
3.1.2 DDS数学原理 |
3.2 DDS芯片AD9854简介 |
3.2.1 AD9854性能简介 |
3.2.2 AD9854芯片的内部结构介绍 |
3.2.3 AD9854几种工作模式 |
3.3 扫频信号发生电路的硬件设计 |
3.3.1 AD9854引脚描述 |
3.3.2 AD9854外围电路设计 |
3.4 软件设计 |
第4章 增益控制电路 |
4.1 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 |
4.2 AD603芯片介绍 |
4.2.1 AD603芯片简介 |
4.2.2 AD603内部结构及原理 |
4.2.3 AD603性能指标参数 |
4.3 硬件设计 |
4.3.1 AD603引脚说明 |
4.3.2 增益控制电路设计 |
第5章 控制电路设计 |
5.1 主控单片机的选型 |
5.1.1 STC15L2K60S2 的介绍 |
5.1.2 STC15L2K60S2 单片机的性能参数 |
5.2 硬件设计 |
5.2.1 管脚说明 |
5.2.2 外围连接电路 |
5.2.3 供电电源电路 |
5.3 软件设计 |
第6章 无线短传系统扫频电路的地面模拟实验 |
6.1 电磁感应传输原理 |
6.2 扫频电路地面模拟实验 |
6.2.1 实验过程 |
6.2.2 实验数据分析 |
第7章 信号采集与数据存储电路 |
7.1 信号采集电路 |
7.1.1 差分转换电路 |
7.1.2 高速模数转换电路 |
7.2 数据存储电路 |
7.2.1 Flash存储器的简介 |
7.2.2 STM32F103RBT6 微控制器电路 |
7.2.3 Flash芯片W25Q128FVSIG存储电路 |
7.2.4 软件设计 |
7.2.5 后续说明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STC单片机和MC145170的VHF调频发射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路原理 |
2 调频发射机设计 |
2.1 系统框图 |
2.2 关键电路设计及实现 |
2.2.1 环路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
2.2.2 VCO振荡器及高频放大设计 |
2.2.3 锁相环芯片和单片机控制设计 |
2.3 电路测试 |
3 小结 |
(7)MEMS大视野扫描激光3D图像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激光3D图像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传统机械转动式激光3D图像传感器国内外现状 |
1.2.2 其它扫描激光3D图像传感器现状 |
1.3 光学扫描技术研究现状 |
1.4 回波脉冲定时甄别器和飞行时间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定时甄别器 |
1.4.2 飞行时间测量现状 |
1.5 MEMS扩角光学系统研究现状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MEMS大视野扫描激光图像传感器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MEMS微镜扫描的动力学模型与追踪控制方法 |
2.2.1 MEMS微镜扫描的动力学模型 |
2.2.2 MEMS微镜扫描的追踪控制方法 |
2.3 准直光学系统有效焦距的选择 |
2.3.1 激光束空间覆盖率 |
2.3.2 准直器透镜设计 |
2.4 非成像光学系统 |
2.4.1 非成像光学系统接收回波的特性 |
2.4.2 探测器参数 |
2.5 激光器参数选择 |
2.5.1 探测目标的特性 |
2.5.2 大气背向散射特性 |
2.5.3 激光器参数 |
2.6 MEMS扫描3D图像传感器系统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视野高速高效激光MEMS扫描技术 |
3.1 引言 |
3.2 大视野MEMS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
3.2.1 大视野光学扩角系统的设计原理 |
3.2.2 光学扩角系统设计结果及评价 |
3.3 MEMS微镜扫描的特性 |
3.3.1 MEMS扫描角度与驱动电压振幅的关系 |
3.3.2 MEMS扫描轨迹的控制与测试 |
3.4 高重频脉冲光纤激光器技术 |
3.4.1 光纤激光器的MOPA原理介绍 |
3.4.2 脉冲激光的产生 |
3.4.3 高重复频率脉冲激光输出的实验测试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视场高灵敏度回波激光脉冲接收技术 |
4.1 引言 |
4.2 大视场接收光学系统设计 |
4.3 回波脉冲到达时刻的甄别技术 |
4.3.1 恒比定时的原理 |
4.3.2 恒比定时上升沿斜率变化对定时的影响 |
4.3.3 恒比定时电路的设计 |
4.3.4 恒比定时电路的实验测试 |
4.4 发射与回波脉冲差分式快速时间间隔测量技术 |
4.4.1 时间数字转化芯片GP22 的测时原理 |
4.4.2 GP22 高速时间数字转化器测时电路原理图 |
4.4.3 差分时间间隔测量及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MEMS扫描成像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系统结构 |
5.2.1 系统机械结构 |
5.2.2 激光脉冲发射与MEMS扫描镜的同步 |
5.3 扫描图样的坐标校正 |
5.4 MEMS扫描与测时之间的校准 |
5.4.1 扫描坐标插值处理 |
5.4.2 MEMS扫描模块与测时模块的校准 |
5.5目标场景的扫描成像实验 |
5.5.1 单点测距 |
5.5.2 扫描成像实验测试 |
5.5.3 目标成像坐标校正 |
5.6 系统测距精度分析 |
5.6.1 测距精度与距离分辨率概念 |
5.6.2 系统的测距精度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某机载海事电台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超短波电台的工作原理 |
1.2.3 舰船超短波视距通信 |
1.2.4 舰船超短波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海事电台系统整体设计 |
2.1 海事电台功能分析与技术指标 |
2.1.1 海事电台功能分析 |
2.1.2 海事电台主要技术指标 |
2.2 海事电台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2.1 搜索分系统组成 |
2.2.2 海事电台硬件组成 |
2.2.3 海事电台软件设计 |
2.2.4 海事电台结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事电台的硬件设计 |
3.1 海事电台工作状态 |
3.1.1 数字与话音同时接收状态 |
3.1.2 话音接收状态 |
3.1.3 数字接收状态 |
3.1.4 话音发射状态 |
3.2 电源板设计 |
3.3 音频板工作原理 |
3.4 射频前端模块设计 |
3.4.1 射频前端模块功能概述 |
3.4.2 射频前端模块技术指标 |
3.4.3 接收通道设计 |
3.4.4 发射激励通道 |
3.4.5 本振设计 |
3.5 发射调制板工作原理 |
3.6 功放板工作原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事电台的软件设计 |
4.1 海事电台软件架构设计 |
4.2 运行的环境要求 |
4.2.1 仿真器的选择 |
4.2.2 软件开发环境 |
4.3 主程序流程 |
4.4 系统初始化 |
4.5 协议管理 |
4.6 收发管理 |
4.7 静噪管理 |
4.8 滤波管理 |
4.9 音量管理 |
4.10 射频前端模块管理 |
4.11 发射调制板管理 |
4.12 功放管理 |
4.1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事电台的系统实现 |
5.1 海事电台各信号板的装配 |
5.2 海事电台调试过程 |
5.2.1 所需仪器仪表 |
5.2.2 电源板调试 |
5.2.3 海事电台程序载入 |
5.2.4 音频板调试 |
5.2.5 发射调制板调试 |
5.2.6 功放板调试 |
5.3 海事电台的实物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事电台功能和性能的验证 |
6.1 海事电台软件的功能验证 |
6.1.1 海事电台显示控制软件 |
6.1.2 海事电台软件功能的验证 |
6.2 海事电台的性能验证 |
6.2.1 性能验证测试环境 |
6.2.2 性能验证测试仪表及测试项目 |
6.2.3 性能验证测试项目 |
6.2.4 海事电台的性能指标测试 |
6.2.5 海事电台环境条件下的性能测试 |
6.2.6 故障分析及解决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MC2833和MC3362的RFID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RFID和MC2833简介 |
1.1 RFID技术 |
1.2 芯片MC2833简介 |
2 系统方案设计 |
2.1 总体设计方案 |
2.2 应答器发射电路 |
2.3 阅读器接收电路 |
3 理论分析与计算 |
3.1 耦合线圈 |
3.2 阅读器发射电路 |
3.3 阅读器接收电路 |
3.4 应答器电路 |
4 单元硬件电路与程序设计 |
4.1 阅读器电路设计 |
4.2 应答器电路设计 |
4.3 识别装置工作流程 |
4.4 总体电路 |
5 软件设计 |
6 系统功能和指标测试 |
7 结束语 |
(10)医用诊断X射线机高频高压发生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频高压发生器研制的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X射线产生的物理基础 |
2.3 X射线产生的宏观条件 |
2.4 X射线的评价量度 |
2.5 高频高压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
2.5.1 脉冲宽度调制控制 |
2.5.2 脉冲频率调制控制 |
2.5.3 调宽调频混合调制控制 |
2.5.4 小结 |
第三章 高频高压发生器研制的系统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高频高压发生器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 |
3.2.1 系统组成 |
3.2.2 设计要求 |
3.3 系统方案设计 |
3.3.1 电源模块 |
3.3.2 控制模块 |
3.3.3 逆变电路模块 |
3.3.4 高频高压变压器 |
3.3.5 多倍压整流滤波 |
3.3.6 灯丝电路 |
3.3.7 高压采样反馈控制电路 |
第四章 高压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验结果 |
4.1 引言 |
4.2 高压发生器系统框图 |
4.3 系统电源硬件设计 |
4.3.1 一键开关机电路 |
4.3.2 直流电源电路 |
4.3.3 预充电检测电路 |
4.4 控制台电路硬件设计 |
4.4.1 控制台电源 |
4.4.2 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 |
4.4.3 人机交互系统 |
4.4.4 声光报警和指示 |
4.4.5 时钟芯片 |
4.4.6 存储芯片 |
4.4.7 异步串行通信 |
4.5 高压核心电路硬件设计 |
4.5.1 控制电路 |
4.5.2 调节控制 |
4.5.3 全桥逆变 |
4.5.4 高压采样和反馈信号运算 |
4.6 高频高压变压器的设计 |
4.6.1 高频高压变压器设计 |
4.6.2 LC谐振电路 |
4.7 倍压整流滤波电路硬件设计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单片机集成调频发射芯片MC2831A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2]非接触式睡眠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王涛.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SISL的24G FMCW雷达系统及算法设计[D]. 赵俊炎.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仿尺蠖式胃肠道机器人系统研究[D]. 温桠妮.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5]井下无线短传系统扫频电路设计[D]. 费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基于STC单片机和MC145170的VHF调频发射机设计[J]. 吴家烜.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7]MEMS大视野扫描激光3D图像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 李小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8]某机载海事电台方案设计与实现[D]. 王健安.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3)
- [9]基于MC2833和MC3362的RFID系统设计[J]. 江天亮. 电子科技, 2013(06)
- [10]医用诊断X射线机高频高压发生器的研制[D]. 张广鹏.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