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农公司的发展与品种保护的实践

济农公司的发展与品种保护的实践

一、吉农公司的发展与品种保护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李洋[1](2016)在《吉林省宜精播玉米种子质量评价及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精量播种是我国玉米种业的发展趋势,玉米种子活力是决定玉米种子能否精量播种的关键因素之一。单粒精播模式面临的最大风险即为田间出苗率不足,种子田间出苗率是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重要指标,而影响种子田间出苗率有很多因素,我国北方春播玉米区播种时受影响的最大因素是春播时的低温。因此,筛选出与田间最相近的室内模拟环境,同时对不同精量播种玉米品种的种子质量进行鉴定,探讨鉴定不同基因型玉米精量播种品种的种子质量鉴定方法,为单粒精播模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提供的2014-2015年间吉林省主推不同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经过2年的时间,在吉林省西部(洮南),中部(公主岭),东部(桦甸)3个地区,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田间出苗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在室内对玉米种子低温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测定,综合发芽指标比较分析,筛选建立种子质量鉴定方法。利用本试验建立的玉米适宜精量播种种子质量鉴定方法,对所选用的试验材料进行种子质量差异性评价,旨在建立玉米精量播种种子质量的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如下。1.吉林省春播季节土壤低温持续时间较长,春季低温是吉林省春季播种时的制约因素之一。早播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的平均出苗率均要低于适播条件下的出苗率,同时早播条件下平均出苗率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高于适播条件,说明采用提前播期的方法作为宜精播玉米品种种子质量的田间筛选与鉴定方法是可行的。利用此播种方法结合聚类分析,筛选出13份最适宜吉林省地区精量播种的玉米品种,分别为德育919、吉单53、禾育89、德美亚3号、先玉335、吉单441、农华101、吉单56、迪卡516、吉单513、平安169、良玉188、良玉99,平均田间出苗率均在89.5%以上,可以将89.5%的田间出苗率作为鉴定宜精播玉米品种的田间评价指标。2.在种子萌发期,通过对供试品种种子设置2℃、5℃、8℃3个水平低温梯度,处理时间设置7d、8d、9d、10d、15天5个水平的筛选,结果表明,采用8℃/9d的低温黑暗胁迫条件进行处理后,转入25℃常温下发芽,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36,标准差、变异系数均较大,分别为20.61、26.02%,并且供试品种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能够客观地区分不同玉米品种的种子质量差异,通过聚类分析表明,以第一聚类的种子平均发芽率94%为最低标准,可用于宜精播玉米品种种子质量的鉴定与筛选指标,这些宜精播检测技术和指标的建立,将提高吉林省宜精播玉米品种种子质量鉴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用于宜精播玉米新品种培育的研究中,加强种子质量优质遗传基质研究,开展更大范围的宜精播种质资源筛选,为宜精播育种提供种质基础。

周振亚,叶纪明,付仲文,沈国际[2](2015)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吉林省的调查》文中指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将农业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吉林省农业科研院所、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有效科技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等三大突出问题,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建设等建议。

李保花[3](2014)在《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农业“走出去”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或政策用语,它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战略部署,主要包括在农业领域的对外援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和商品贸易等形式。近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加大,发达国家对国际农产品市场控制和全球农业资源的争夺进一步加剧,同时国内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增加粮食供给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成本不断提高,农业“走出去”的形势更加紧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抓住历史机遇做出的巨大决策,对于拓展我国农业的发展空间,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打破发达国家对全球农业产业的垄断控制格局,赢得农业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形式下,我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农业企业应该积极面向海外不断发展,并借鉴发达国家海外农业开拓经验,推动农业“走出去”成为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战略新的发展点。本文所研究的农业“走出去”主要是指: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利用农业对外援助等方式推动农业“走出去”以及企业在其他国家农业领域进行的直接投资活动。本文对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实践、存在问题、困难等进行详细分析,并研究日本二战以来,海外农业援助以及海外农业投资的实践经验,为推动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提供借鉴。论文的引言是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逻辑框架、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综述我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总体情况,划分了农业“走出去”实践的三种类型,并探讨农业“走出去”的制约因素等。第三部分则按照三种类型,分别选取案例详细分析了我国农业“走出去”实践活动。第四部分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日本农业海外开拓的实践活动。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实际情况,结合日本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建议。

王继鑫[4](2014)在《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法律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种子则是农业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知识产权作为种子企业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和掌握种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党的十八大重点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创新对发展的驱动能力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农业部也颁布《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进一步强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种子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导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国内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研究跨国种子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总结其成功经验,为国内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借鉴,就具有了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分析方法,从跨国种子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入手,对跨国种子企业专利、品种权、商标的量化分析。首先,总结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的特点,其次通过对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的年度变化和技术领域等内容进行分析,了解跨国种子企业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的发展动向。接着对跨国种子企业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状况进行评述,并对其在中国的申请情况作量化分析。最后,分析跨国种子企业的商标申请状况和申请特点。跨国种子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跨国种子企业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建全球生物资源库等手段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综合运用知识产权申请策略,积极申请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跨国种子企业通过波士顿矩阵,对科研成果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保护;在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积极参与诉讼,阻止侵权行为实施的同时,保证市场占有率、打击竞争对手。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跨国种子企业一方面以授权许可的方式积极运用知识产权获取利润;另一方面,消极地运用知识产权进行防御和打击竞争对手。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跨国种子企业不断创新管理的体系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跨国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度基础。强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多元化的融资环境、充分的财税扶持政策以及全面立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为跨国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比跨国种子企业,分析国内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状况,探讨知识产权法律保障制度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激励状况。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比跨国种子企业的成功经验,从提高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管理能力出发,在坚持激励创新和促进转化的原则下,调整、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培育种子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谷英楠[5](2014)在《耐低温型玉米品种筛选及其幼苗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选取38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分别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进行耐低温筛选。通过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等表型和生理生化特性指标分析,对供试的品种进行筛选评价,获得耐低温型品种,中间型品种以及低温敏感型品种。进而,以筛选获得的低温敏感型品种和耐低温型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生长期玉米幼苗进行不同温度及不同处理时间下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膜质过氧化等生理生化分析,在生理生化水平揭示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和不同温度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的伤害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萌发期及幼苗期在低温下进行筛选南北4、新单22、金山27、郑单958、龙单32、宽城12、鑫宇4、久龙10、强盛1、泽玉16、哲单37、吉单522、久龙1、宽城10、久龙2、丰禾10、京华8为幼苗期耐低温品种;甘玉1、德美亚1、克单8、兴垦3、蠡玉18、健玉2、海玉5、垦玉7、绥玉7、晋单42、绥玉19、宏育319、泽玉19、唐玉15为幼苗期中间型品种;龙单46、平全13、雷奥150、良玉188、龙丰7、金山8、龙育8为幼苗期低温敏感型品种。2.低温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在10℃和5℃低温下耐低温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低温敏感型品种金山8幼苗的干物质积累减弱,说明在低温时两种基因型玉米幼苗均受到低温抑制,导致干物质积累下降;在15℃时干物质积累升高,说明在15℃条件下两种基因型玉米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程度较小;在28℃时干物质积累有显着升高,两种基因型玉米幼苗生长很好。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玉米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SOD活性,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供试的三个时期,一叶期和二叶期玉米保护性酶活性变化较大,较为敏感。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玉米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脯氨酸含量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供试的三个时期间差异不明显。通过对低温敏感程度不同玉米表型和保护性酶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发现低温胁迫下耐低温玉米品种的自身抵抗机制强于敏感型玉米品种。

李月英,赵清[6](2014)在《论种子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经济贸易一体化日趋成熟的今天,高科技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以及种子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发展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种业大国,种业领域的成果保护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1吉农高新公司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现状分析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吉林省

李思奇[7](2012)在《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法律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自1997年加入UPOV之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大问题。在研发,实施,保护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有非常大的差距。无论是从政策的角度,法律的角度,观念意识的角度均可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本文着重在法律方面给出笔者对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议。在法律层面,首先要将职务育种人的享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物质奖励的权利加以肯定,为他们的天才的火焰添加利益的柴薪来推动育种家群体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培育、开发植物新品种工作当中;其次在搭建信息平台、完善植物新品种产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强制实施和农民特权的范围,这样可保证植物新品种权在推广应用的环节中畅通无阻;再次,通过扩大受保护品种范围,并将授权品种的“上游产品”即育种方案以及用中间件产物,和下游的商标都纳入法律明文规定的保护范围,而后通过规定诉前禁令制度确保品种权人在进入诉讼阶段时的被侵权损失不致扩大,再将惩罚性赔偿加以细化规定。这样在研发,推广和保护三大环节上能够全方位地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的合法权益。另外,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贯彻执行,否则无异于一纸空文。这就要在宣传和人才培养上下力气,尤其是对广大农民,研发人员,学生,农业产品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要重点关注。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我国植物新品种研发投入大而侵权成本低,研发产物的连续性与保护措施的不周延性的问题。

陆建中[8](2011)在《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文中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农业科研机构自身发展、丰富和发展创新理论的需要,对于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信息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科学界定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征,系统分析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系统及其形成与演化、识别与调控机制,构建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农业科研机构开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与管理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1)在研究提出一流农业科研机构基本特征和科技创新特点基础上,科学界定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定义、内涵,建立了农业科学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系统及其结构模型,包括机构内部运行系统、机构内外协调系统、机构外部环境系统。(2)揭示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与演化机制,建立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模型,归纳出包括农业科研机构内在驱动力、条件支撑力、发展推动力、需求拉动力、国际影响力等在内的动力因素。(3)阐明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识别与调控机制,建立了“能力识别模型”和“能力调控模型”,强调能力识别的关键在于把握机构内部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功能效应,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在调控上既要注重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等的静态调控,更要注重演化过程的动态调控。(4)建立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指标体系共包括1个综合指标、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系统布局农业科研体系,强化机构内部创新管理,协调机构内外关系,把握外部发展态势,全面提高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崔宁波[9](2008)在《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是大豆和豆粕的净出口国,9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大豆和大豆产品的净进口国。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持续增长,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6—2020)》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大豆需求量年增长率为3.49%,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达3082万t,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由于跨国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导致大豆定价权旁落,大豆进口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矛盾最突出的就是进口大豆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我国大豆产业稳定发展的风险。在进口大豆的冲击下,近年来国内大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锐减,大豆播种面积连年下降,加剧了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豆总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物价稳定、保护2000万豆农的切身利益至关重要。由于大豆播种面积在短期内无法迅速扩大,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途径就是加快大豆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基于此,对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明确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特征,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供给行为、采用行为和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进行经济分析,有助于加强人们对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重视,掌握规律,推动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的深入;在实践上将为提高大豆生产技术效率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本文以需求供给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为指导,采用比较分析法,总结分析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对我国的有益启示和可借鉴之处。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大豆生产技术需求和供给行为、农户采用大豆生产技术采用行为,从理论上阐述大豆生产技术存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及农户采用大豆生产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运用实证分析揭示当前我国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的优先序、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以及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充分了解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特征,论文还对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宾县、五常市、巴彦县、绥棱县、木兰县、延寿县、拜泉县等县市村屯进行抽样调查,并以绥化市北林区兴聚科技合作社、国家大豆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拜泉县的大豆生产技术供给创新模式为例进行个案分析。论文还运用模型分析法,分析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计算我国大豆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中国大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情况,为实证分析提供数据支撑。论文主要包括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课题的来源、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本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大豆生产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了农业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概括总结了大豆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的概念界定与类型、分析了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大豆生产技术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作用,本部分还探讨了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问题,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比较分析,介绍了美国、巴西、阿根廷三个主产国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情况,比较总结了三个主产国在大豆生产技术应用上的共同特征及个性,为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第四部分是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分析,通过选取黑龙江省的六个县市乡镇的13个村的样本进行调查,统计出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类型的需求分析、对大豆生产具体技术措施的需求分析,然后建模进行农户技术需求的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对大豆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第五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分析,设计了生产技术供给特性及供给主体选择分析、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概述、生产技术供给形式分析,对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的总体状况、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下面的实证及案例分析提供了参考。第六部分是大豆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基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经济分析的基础,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和拜泉县各选取四个样本村进行了农户抽样调查,分析不同地区农户技术采用的来源渠道、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差异。第七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影响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因素,并运用DEA的Malnquist指数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中国大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情况,得出1989-2005年我国及大豆主产省的大豆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第八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科技入户工程和绥化北林区大豆兴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作为案例,分析政府农业推广组织的技术供给创新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最后得出对加强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启示。第九部分是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在上文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第十部分是研究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本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1)研究思路和视角上的创新。在当前我国大豆产业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本研究认为振兴我国的大豆产业必须从提高我国大豆的生产技术应用水平,从而在提高国产大豆的单产、质量和降低成本上寻求突破。通过对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需求和应用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提高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水平的途径和对策,尝试破解国产大豆竞争力弱化这一难题,最终实现作强大豆产业的目标。当前国内对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分析的研究还很少,多数是就技术谈技术,就推广谈推广,在大豆领域鲜见有从这个角度展开的相关研究。(2)首次对大豆生产技术进行理论界定,总结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如措施类技术的纯公共品特性、大豆服务类技术的准公共品和俱乐部产品特性、大豆物化型技术的私人产品特性等。(3)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了大豆农户科技需求的优先序,建立农户技术需求模型,对农户大豆技术需求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估算分析。(4)在研究方法上,首次应用DEA的Malnquist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大豆的生产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5)在研究内容与结论上,力求在大豆的生产技术的供给,农户大豆生产技术的需求,农户大豆生产技术的采用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本文力图从全新的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大豆生产技术问题,因此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用经济学分析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问题,内容丰富,研究结论与对策适时可行,希望关于更好的利用大豆技术服务大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能有所创新。

黄钢[10](2006)在《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提出的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源于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度思考。中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不断涌现的新品种、新技术与缓慢的粮食产量增长,先进的科技成果与落后的技术转化,强大的技术创新源与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开放的农业市场与没有硝烟的基因战争,这些都是制约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从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布局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遵循农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发挥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实施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府民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本文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证分析→完善理论”的研究范式,针对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矛盾提出了上述问题,构建了“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提升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为核心主题的研究假设树,以684家农业企业和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围绕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开展了实证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技术创新对社会和企业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面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组合,政府和企业的选择有所不同。被企业选中并最终获得商业化成功的技术创新仅仅是对人类社会有益的技术创新组合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技术创新仍需要大学、科研机构或政府出资的科技项目来完成。科技价值链(STVC)是指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链接起来的、使科技开发价值不断增值的创新链条集合体。这一创新链条集合体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包括创新来源(S)、原创构想(O)、技术设计(D)、实验原型(E)、技术孵化(I)、技术商品(C)、标准产品(P)和市场开发(M)等8类功能节点,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投资机构、政府、中介机构、推广机构等多元化创新主体是科技价值链系统中的组织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创新功能。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视为多元化创新主体以企业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链接而成的链条集合体,通过企业科技价值链上中下游所有组织成员的紧密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沿着企业科技价值链网络系统迅速而高效地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所有组织成员运作效率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内部驱动因素主要源于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加强协同创新效应和降低创新风险成本等需要。而外部驱动因素则主要源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市场全球化的拉动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和三环模式构成了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育理论认为:技术是生命有机体;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有序地经过技术孕育期、婴儿期和成长期,最后进入成熟期和衰老期;技术生命有机体有其阶段发育规律,遵循人工遗传进化规则;影响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多要素构成了技术生命有机体发育成长的技术生态环境。在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生命有机体在其发育成长的三个阶段形成了由相关功能节点链接而成的三个关键创新环,即研发创新环、孵化创新环和市场创新环。三环模式中三个关键创新环的上半圆链接起来,构成了从O→D→E→I→C→P→M的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的三个关键创新环的下半圆链接起来,构成了从M→C→E→S→O的技术创新信息链。三环模式中关键创新环不断进行着非线性多重循环创新。多重循环创新由创新微循环、创新小循环和创新大循环构成。非线性多重循环创新观点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的客观描述。企业STVC有单链式、双链式、多链式等三种运行方式及多种变化类型。在企业STVC双链式三环模式中,有并列、整合、分岔等链接模型。多链式三环模型有核心技术基因分化、远缘杂交基因聚合和多链式多基因融合等链接模型。与企业STVC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企业STVC的生态系统。从企业STVC生态系统的视角看,任何企业STVC在其生态系统中总是具有相应的生态位,企业STVC对多种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构成了其多维超几何空间,企业STVC存在着生态位竞争、生态位分异及生态位重叠等现象。影响企业STVC发育成长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决定了企业STVC的生态位。在企业STVC技术创新的三环模式中,各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进行,链接组合和方式不同,链接效果也不同。企业STVC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表现出定向有序性、无限多样性、互利共生性和价值递增性等特性。在企业STVC三环模式中,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按链接功能可分为顺序链接单元、平行链接单元、信息链接单元、错误链接单元及活性链接结点等不同类型。在不同链接单元中,按其链接强度,又可分为一体型、协同型和松散型三种链接类型。本文将三环模式中可能产生的64种链接单元汇总构建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企业STVC链接矩阵中的“两线四区”布局,即顺序链接增值线、平行链接增值线、错误链接三角区、危险链接三角区、信息反馈链接三角区和信息流动区,为企业STVC创新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企业STVC的主要链接模式有4种,即单环式链接模式(SCL)、双环式链接模式(DCL)、三环式链接模式(THCL)和网环式链接模式(NCL),这4种模式各有3种子模式。这12种链接子模式,在链接结构、关键创新环构成、创新功能、创新成果及网络组织类型等多方面均有区别。有多种决策要素影响企业STVC技术创新链接子模式的选择。企业科技价值链的演变趋势是沿着从单环式链接→双环式链接→三环式链接→网环式链接的路径进化。在对684家农业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关键点链接管理在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核心作用,并归纳出农业企业STVC的四大关键点链接管理:即保护知识产权、确定企业STVC生态位、强化企业内部STVC网络和外部STVC关键链接。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种子跨国公司具有完整、强大的ESTVC网络系统,已成为全球经营类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中国种子企业尚未形成较完整的ESTVC,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孵化创新能力,但在市场创新方面严重不足。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创新能力较强,但在研发和孵化方面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技术创新供需错位、多元化创新主体协同度差等问题突出,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因而,实施ESTVC创新管理创新战略是提升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以农业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围绕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开展了系统研究,在企业创新管理方面做出了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1)研究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原创性概念:在阐释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价值链(STVC)这一原创性概念。以农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论证了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化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剖析了由多元化创新主体链接而成的科技价值链创新链条集合体的结构、分类、功能节点和数学模型等,并指出了促使企业科技价值链生成和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因素,阐明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重要意义。(2)构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育理论和三环模式,将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描述为有序链接、循环互动的三个关键创新环链接而成的STVC创新链条集合体。三环模式吸纳了前人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和决策模式的合理内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发育成长模式。将三环模式中可能产生的64种链接单元汇总构建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论述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中的“两线四区”结构,为企业STVC创新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3)归纳出ESTVC创新管理主要链接模式:以国内外农业企业为主要实证研究对象,凝练出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4种主要链接模式及12种链接子模式。指出了各主要链接模式的特点,揭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路径进化演变的趋势。(4)提练出ESTVC管理的关键点链接理论:在对684家农业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关键点链接管理在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核心作用,并归纳出农业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四大关键点链接管理。

二、吉农公司的发展与品种保护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农公司的发展与品种保护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宜精播玉米种子质量评价及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精量播种开启了玉米生产技术的变革
        1.1 玉米精量播种模式研究进展
        1.2 精量播种模式下玉米种子质量标准
    第二章 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2.1 种子活力
        2.2 种子活力的测定
        2.3 种子活力影响因素
    第三章 提高种子活力技术的发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吉林省宜精播玉米种子质量评价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吉林省宜精播玉米种子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2.1 不同玉米品种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发芽情况比较
        2.2 发芽床基质成分的筛选
        2.3 不同的低温胁迫、处理时间对玉米种子发芽相关指标的影响
        2.4 最适胁迫处理时间的进一步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吉林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及转化路径
2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2.1有效科技成果供给不足
    2.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3政策建议

(3)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学者的有关研究
        1.2.2 国外学者的有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逻辑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逻辑框架图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实施概况
    2.1 我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总体情况
    2.2 我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践形式
        2.2.1 农业对外援助项目推动的农业企业“走出去”
        2.2.2 中小规模企业的农业“走出去”
        2.2.3 大型涉农企业对外投资
    2.3 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相关政策发展
        2.3.1 对外投资管理政策
        2.3.2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2.4 我国农业“走出去”面临的制约因素
        2.4.1 外部投资环境
        2.4.2 国内宏观指导与政策体系
        2.4.3 企业竞争力不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走出去”实践分析
    3.1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走出去”的实践分析
        3.1.1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走出去”现状
        3.1.2 隆平高科公司承担援助项目的实践分析
        3.1.3 政策建议
    3.2 吉林省农业对外援助的实践经验
        3.2.1 吉林省农业“走出去”的现状
        3.2.2 吉林省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俄罗斯的农业经营实践
        3.2.3 讨论和建议
    3.3 大型跨国涉农企业农业“走出去”实践分析
        3.3.1 双汇集团收购mithfiled企业分析
        3.3.2 中粮集团海外并购实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海外农业开拓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4.1 日本海外农业开拓的概况
    4.2 日本海外农业开拓典型案例分析
        4.2.1 日本以农业援助方式开展的巴西塞拉多农业开发
        4.2.2 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在巴农业投资的实践分析
    4.3 日本对中小企业海外农业投资支持
    4.4 对中国的启示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法律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状况简析
    2.1 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整体布局
        2.1.1 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的类别特征
        2.1.2 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的空间特性
        2.1.3 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的时间选择
    2.2 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量化分析
        2.2.1 专利权
        2.2.2 植物新品种权
        2.2.3 商标权
3. 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分析
    3.1 鼓励知识产权创造
        3.1.1 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3.1.2 高效积极地申请知识产权
    3.2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3.2.1 突出事前保护的多元化
        3.2.2 强调事后保护的目的性
    3.3 强调知识产权运用
        3.3.1 知识产权的积极运用
        3.3.2 知识产权的消极运用
    3.4 创新知识产权管理
        3.4.1 集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3.4.2 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3.4.3 便捷的知识产权网络信息共享
        3.4.4 充分的知识产权培训
4. 美国对跨国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法律支持
    4.1 美国对跨国种子企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法律支持体系
    4.2 美国对跨国种子企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具体法律制度
        4.2.1 美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
        4.2.2 美国种业知识产权创造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
        4.2.3 美国种业知识产权运用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
5. 促进我国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法律支持建议
    5.1 基本原则
        5.1.1 激励创新原则
        5.1.2 促进转化原则
    5.2 提高我国种子企业创新能力的法律支持建议
        5.2.1 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创造问题分析
        5.2.2 激励种子企业创新的法律支持建议
    5.3 加强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建议
        5.3.1 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分析
        5.3.2 完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建议
    5.4 促进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法律建议
        5.4.1 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现状分析
        5.4.2 完善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应用相关的法律
    5.5 强化种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建议
        5.5.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5.5.2 引导种子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建议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二: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致谢

(5)耐低温型玉米品种筛选及其幼苗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低温冷害
        1.1.1 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的分布
        1.1.2 低温冷害对玉米的影响
    1.2 玉米耐低温机制的研究进展
        1.2.1 种子萌发与低温胁迫的关系
        1.2.2 玉米植株叶绿素含量与低温胁迫的关系
        1.2.3 玉米植株抗氧化酶活性与低温胁迫的关系
        1.2.4 玉米植株丙二醛含量与低温胁迫的关系
        1.2.5 玉米植株脯氨酸含量与低温胁迫的关系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耐低温性筛选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萌发期测定项目及方法
        2.3.2 幼苗期测定项目及方法
        2.3.3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低温胁迫下发芽率和相对发芽率的变化
        2.4.2 低温胁迫下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
        2.4.3 低温胁迫下芽长和根长的变化
        2.4.4 低温胁迫下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2.4.5 低温胁迫下发芽指数聚类分析
        2.4.6 低温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2.4.7 低温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期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4.8 低温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期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2.4.9 低温胁迫下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2.4.10 低温胁迫下 SOD 含量的聚类分析
        2.4.11 低温胁迫下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
    2.5 结论
第三章 不同温度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4 结果分析
        3.4.1 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在不同温度下干物质积累
        3.4.2 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在不同温度下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3.4.3 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在不同温度下 SOD 活性的变化
        3.4.4 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在不同温度下 POD 活性的变化
    3.5 结论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玉米萌发期及幼苗期形态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4.2 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4.3 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4.4 玉米幼苗脯氨酸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4.5 玉米幼苗丙二醛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论种子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吉农高新公司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2 种业企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科技成果的研发创新源头成为窃取新品种的主战场
    2.2执法主体与原种业企业藕断丝连, 植物新品种权人维权举步为艰
    2.3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人为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2.4 侵权、假冒品种通过直销逃避监管, 侵害品种权人利益, 造成农民生产风险及隐患
3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宣传工作, 树立知识产权保护观念
    3.2提高行业进入门坎, 规范行业自律
    3.3 制定激励政策, 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3.4 建立并完善品种审认定及品种授权的全过程的标准化及规范化体系
    3.5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体系, 营造多层面的立体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网络
    3.6 建立各级行政执法规范的约束机制, 加强各类执法人员的自身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

(7)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法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现状的考查
    1.1 权利主体
    1.2 授予品种权的条件
        1.2.1 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属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所列举的属或种
        1.2.2 申请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齐备的条件
    1.3 育种人的权利群
    1.4 法律对品种权人的限制
    1.5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1.6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存在的不足
        1.6.1 观念意识的欠缺
        1.6.2 专利法规定中的不足
        1.6.3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第二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实施的公开性
    2.2 侵权隐蔽性高
    2.3 侵权索赔难度大
    2.4 处罚力度无以施展
第三章 保护植物新品种正当性的法理分析
    3.1 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审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合理性
        3.1.1 关于洛克的简介
        3.1.2 洛克所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
        3.1.3 劳动价值理论下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合理性
    3.2 激励机制学说语境下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合理性
第四章 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制度的思考
    4.1 推进创造,提高授权质量和数量
    4.2 促进新品种的实施,确保流通环节顺畅
    4.3 加强对品种权的保护力度,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4.4 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协调与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自主创新内涵的理解
        1.2.2 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理解
        1.2.3 关于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2.4 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发展状况及创新成就
    2.1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发展状况
        2.1.1 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历程
        2.1.2 农业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2.2 农业科研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2.2.1 主要创新成就
        2.2.2 地位和作用
    2.3 农业科技创新成功典型与经验
        2.3.1 超级稻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2.3.2 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与新品种创新
        2.3.3 规模化转基因技术平台体系建设与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选育
        2.3.4 禽流感防控技术与疫苗自主创新
        2.3.5 农业部农作物基因资源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
        2.3.6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经验
        2.3.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经验
第三章 国际一流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分析
    3.1 国际一流农业科研机构个案剖析
        3.1.1 美国农业研究局
        3.1.2 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
        3.1.3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
        3.1.4 巴西农业研究院
        3.1.5 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
        3.1.6 国际水稻研究所
        3.1.7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3.2 一流农业科技创新机构的基本特征
        3.2.1 一流农业科研机构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与发展过程
        3.2.2 在国际科技界有至少一个或多个居领先地位和崇高威望的学科领域
        3.2.3 拥有领域内世界级的学术大师和知名科学家
        3.2.4 时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形势和科学前沿并不断调整战略重点
        3.2.5 拥有一支在世界前沿领域很活跃的但名气不大的青年科学家
        3.2.6 拥有一定规模和高质量水准的科研设施条件和试验基地
        3.2.7 直接拥有或者间接拥有自己的人才培养平台和基地
        3.2.8 拥有高度国际化和开放性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3.2.9 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理念、治学传统和学术文化
    3.3 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3.3.1 农业科研机构布局与职能分析
        3.3.2 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3.3.3 自主创新投入机制与强度分析
        3.3.4 自主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分析
        3.3.5 自主创新管理机制分析
第四章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理论
    4.1 农业科研机构及科技创新特点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界定及其性质
        4.1.2 农业科技创新特点
    4.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
        4.2.1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4.2.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特性和特征
    4.3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科学分析
        4.3.1 系统理论基础
        4.3.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的分析
        4.3.3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
        4.3.4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的运行与优化
第五章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其演化
    5.1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
        5.1.1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界定
        5.1.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
        5.1.3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分析
        5.1.4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5.1.5 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模式
        5.1.6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
    5.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机制
        5.2.1 系统演化的定义
        5.2.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系统运行的结构和层级
        5.2.3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动力分析
        5.2.4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5.3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生命周期
        5.3.1 生命周期理论简介
        5.3.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生命周期
    5.4 影响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因素
        5.4.1 内部因素
        5.4.2 外部因素
第六章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识别与调控
    6.1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识别机制
        6.1.1 自主创新能力识别的定义和意义
        6.1.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识别模型和识别机制
        6.1.3 自主创新能力识别的途径
        6.1.4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6.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控机制
        6.2.1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调控的含义
        6.2.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调控的原理
        6.2.3 调控主体和调控客体
        6.2.4 调控层次
        6.2.5 调控内容
        6.2.6 提升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第七章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7.1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7.2 评价方式
        7.2.1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7.2.2 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
        7.2.3 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7.3 评价方法
        7.3.1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主要方法
        7.3.2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选取
    7.4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4.1 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7.4.2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7.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点
    7.5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理和方法
        7.5.1 主成分分析的的原理和方法
        7.5.2 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法
第八章 实证研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对象
    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创新能力状况
        8.1.1 基本情况
        8.1.2 科技人员情况
        8.1.3 科研基础条件与平台建设情况
        8.1.4 科技投入
        8.1.5 创新能力
        8.1.6 国际合作与交流
    8.2 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8.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8.2.2 机构内部运行系统主成分分析
        8.2.3 机构外部环境影响系统分析
        8.2.4 机构内外协调系统主成分分析
        8.2.5 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8.2.6 讨论
第九章 提高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9.1 加强对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9.2 科学制定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9.3 建立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9.4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学科优化布局
    9.5 高度重视创新人才与团队建设
    9.6 加大对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
    9.7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试验基地建设
    9.8 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
    9.9 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的学术环境
    9.10 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9.11 广泛开展农业科研创新大联合和大协作
    9.12 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9)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本课题的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本课题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本课题的可能创新之处
        1.4.2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2 大豆生产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业技术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1.1 农业技术的概念
        2.1.2 农业技术的特征
        2.1.3 农业技术的类型
    2.2 大豆生产技术及概念界定与类型
    2.3 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
        2.3.1 大豆措施类技术的纯公共品特性
        2.3.2 大豆服务类技术的准公共品和俱乐部产品特性
        2.3.3 大豆物化型技术的私人产品特性
    2.4 大豆生产技术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作用
    2.5 理论基础
        2.5.1 需求与供给理论
        2.5.2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2.5.3 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
        2.5.4 农户行为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比较
    3.1 美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
        3.1.1 美国大豆生产概况
        3.1.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1.3 生产技术应用情况
    3.2 巴西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
        3.2.1 巴西大豆生产的概况
        3.2.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2.3 生产技术应用的情况
    3.3 阿根廷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
        3.3.1 阿根廷大豆生产的概况
        3.3.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3.3 生产技术应用情况
    3.4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比较分析
        3.4.1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共性特点
        3.4.2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个性特点
    3.5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对我国的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分析—以黑龙江为例
    4.1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现状分析
        4.1.1 农业技术需求的理论分析
        4.1.2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需求的现状
    4.2 调查点基本概况与调查问卷的设计
        4.2.1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概况
        4.2.2 选取样本县、样本乡镇及样本村情况
        4.2.3 样本地点的介绍
        4.2.4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方法
    4.3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优先序分析
        4.3.1 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类型的需求分析
        4.3.2 农户对大豆生产具体技术措施的需求分析
    4.4 农户技术需求的实证分析
        4.4.1 模型的变量定义及说明
        4.4.2 农户技术需求模型的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4.5 农户大豆技术需求影响程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分析
    5.1 农业生产技术供给特性及供给主体选择分析
        5.1.1 公共产品类生产技术与供给主体的选择
        5.1.2 “私人产品类技术”与供给主体的选择
        5.1.3 准公共产品类技术(俱乐部技术)与供给主体的选择
    5.2 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概述
        5.2.1 农业科技研究机构
        5.2.2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5.2.3 农业高校
        5.2.4 农业科技企业
        5.2.5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5.2.6 专业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
    5.3 农业生产技术供给形式分析
        5.3.1 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技术供给模式
        5.3.2 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供给模式
        5.3.3 以企业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
        5.3.4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
        5.3.5 以专业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
    5.4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的状况分析
        5.4.1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的总体状况
        5.4.2 大豆生产技术供给存在的问题
        5.4.3 大豆生产技术供给问题的影响及成因
    5.5 本章小结
6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6.1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情况
        6.1.1 大豆新品种的应用情况
        6.1.2 大豆栽培技术的应用情况
        6.1.3 大豆施肥技术的应用情况
        6.1.4 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情况
    6.2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经济分析
        6.2.1 农户技术采用追求利润最大化
        6.2.2 不同风险观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
        6.2.3 信息不完备制约农户技术的采用
        6.2.4 农业技术的外部性与技术采用
    6.3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农户内部特征
        6.3.2 技术使用效果
        6.3.3 技术供给能力
        6.3.4 政策因素
    6.4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实证分析
        6.4.1 选取样本的依据
        6.4.2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6.4.3 农户内部特征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分析
        6.4.4 大豆技术供给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
    7.1 我国大豆投入产出变化状况分析
        7.1.1 大豆生产成本情况
        7.1.2 大豆生产效益情况
        7.1.3 启示
    7.2 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7.2.1 大豆技术进步贡献测定的模型与方法
        7.2.2 中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7.2.3 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定结果的分析
    7.3 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7.3.1 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模型介绍及指标的选取
        7.3.2 技术效率测定
        7.3.3 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8.1 国家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案例分析
        8.1.1 实施背景及概况
        8.1.2 工程目标和任务
        8.1.3 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
        8.1.4 初步成效
        8.1.5 科技入户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8.1.6 典型案例—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对拜泉县大豆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分析
    8.2 绥化市北林区大豆兴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案例分析
        8.2.1 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发展情况
        8.2.2 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的实施效果
        8.2.3 兴聚合作社技术供给创新模式的制度优势
        8.2.4 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的启示
    8.3 本章小结
9 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
    9.1 整合大豆科研资源,加快推进大豆生产技术进步
        9.1.1 改革大豆科研体制,为大豆科研提供有效的激励
        9.1.2 制定大豆科技发展规划,重点攻克制约我国大豆基本自给的关键科技问题
        9.1.3 增加大豆科研投入,提高对大豆生产能力的支撑作用
        9.1.4 面向农户有效需求,进行大豆生产技术研发
    9.2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大豆生产技术供给效率
        9.2.1 重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9.2.2 推进以农业高校为中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9.2.3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大豆生产技术供给
    9.3 大力开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9.3.1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9.3.2 建立大豆生产合作组织,促进大豆规模化经营
    9.4 强化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促进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采用
        9.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大豆生产效益
        9.4.2 优化大豆区域布局,促进大豆耕作方式合理化
        9.4.3 推行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科技兴豆”
        9.4.4 加强大豆新品种保护,保障新品种持续稳定供给
        9.4.5 强化品牌导向,规范大豆生产管理
    9.5 为推动我国大豆生产发展营造良好经济运行环境
        9.5.1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我国消费者合理消费转基因大豆
        9.5.2 大力扶持大豆行业组织发展
        9.5.3 进一步完善大豆流通、贸易的相关扶持政策
        9.5.4 从严控制农资价格快速上涨势头
    9.6 本章小结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农业企业的重要性
        1.1.1.1 推进农业现代化
        1.1.1.2 提升农业竞争力
        1.1.1.3 延伸农业产业链
        1.1.1.4 促进可持续发展
        1.1.2 研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紧迫性
        1.1.2.1 缓慢的粮食产量增长
        1.1.2.2 落后的技术转化效率
        1.1.2.3 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
        1.1.2.4 没有硝烟的基因战争
    1.2 研究问题
        1.2.1 路径选择
        1.2.1.1 部分农业科研院所转制成企业
        1.2.1.2 将企业培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1.2.1.3 实施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从价值链到科技价值链
        1.3.2 从技术创新到系统创新
        1.3.3 从机械组织到网络组织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3.1 企业科技价值链的概念与内涵
        1.4.3.2 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
        1.4.3.3 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实证研究
        1.4.4 研究对象
        1.4.5 研究假设
        1.4.6 研究方法
2 基于创新主体多元论的科技价值链
    2.1 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
        2.1.1 技术与技术创新
        2.1.2 技术创新的特性
        2.1.2.1 营利性
        2.1.2.2 系统性
        2.1.2.3 非线性
        2.1.2.4 动态性
        2.1.2.5 外部性
        2.1.2.6 风险性
        2.1.3 技术创新的选择
        2.1.3.1 技术创新不同组合
        2.1.3.2 企业与政府的选择
        2.1.3.3 创新选择的成功率
        2.1.3.4 创新主体的多元化
        2.1.4 企业技术创新趋势
        2.1.4.1 研发全球化
        2.1.4.2 管理全球化
        2.1.4.3 创新网络化
    2.2 科技价值链
        2.2.1 科技价值链的概念
        2.2.2 种子企业STVC结构
        2.2.3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2.3 ESTVC的内部驱动因素
        2.3.1 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2.3.2 实现资源互补共享
        2.3.3 创造协同创新效应
        2.3.4 降低创新风险成本
    2.4 ESTVC的外部驱动因素
        2.4.1 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2.4.2 市场全球化的拉动
        2.4.3 技术与市场的互动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ESTVC的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
    3.1 技术创新模式
        3.1.1 动力模式
        3.1.1.1 技术推动模式
        3.1.1.2 需求拉动模式
        3.1.1.3 推拉双动模式
        3.1.1.4 链环回路模式
        3.1.1.5 系统创新模式
        3.1.2 决策模式
        3.1.2.1 门径管理模式
        3.1.2.2 流程决策模式
        3.1.2.3 并行工程模式
        3.1.2.4 活动阶段模式
        3.1.2.5 循环整合模式
    3.2 技术创新阶段发育
        3.2.1 技术生命周期
        3.2.2 阶段发育理论
        3.2.3 阶段划分比较
    3.3 研发创新阶段
        3.3.1 创新来源
        3.3.2 原创构想
        3.3.3 技术设计
        3.3.4 实验原型
        3.3.5 创新组织
    3.4 孵化创新阶段
        3.4.1 技术孵化
        3.4.2 技术商品
        3.4.3 创新组织
    3.5 市场创新阶段
        3.5.1 标准产品
        3.5.2 市场开发
        3.5.3 创新组织
    3.6 技术扩散阶段
    3.7 技术衰退阶段
    3.8 本章小结
4 技术创新三环模式
    4.1 单链式三环模式
        4.1.1 研发创新环
        4.1.2 孵化创新环
        4.1.3 市场创新环
        4.1.4 技术创新价值链
        4.1.5 非线性多重循环
        4.1.6 技术创新信息链
    4.2 双链式三环模式
        4.2.1 并列模型
        4.2.2 整合模型
        4.2.3 分岔模型
        4.2.4 链接案例
        4.2.4.1 研发整合型科企链接
        4.2.4.2 链接对玉米所的影响
        4.2.4.3 链接对吉农公司影响
    4.3 多链式三环模式
        4.3.1 核心技术基因分化模型
        4.3.2 远缘杂交基因聚合模型
        4.3.3 多链式多基因融合模型
        4.3.4 多链式三环模式的案例
        4.3.4.1 基因分化衍生系列产品
        4.3.4.2 基因聚合培育核心能力
        4.3.4.3 基因融合加强系统创新
    4.4 ESTVC的生态分析
        4.4.1 ESTVC生态系统
        4.4.2 ESTVC的生态位
        4.4.2.1 超几何空间
        4.4.2.2 生态位竞争
        4.4.2.3 生态位分异
        4.4.2.4 生态位重叠
        4.4.3 ESTVC的环境要素
    4.5 中国种业上市公司ESTVC实证分析
        4.5.1 品种研发起步晚
        4.5.2 技术孵化能力弱
        4.5.3 市场创新服务差
    4.6 本章小结
5 ESTVC链接机制
    5.1 链接单元结构
        5.1.1 顺序链接单元
        5.1.2 平行链接单元
        5.1.3 信息链接单元
        5.1.4 错误链接单元
        5.1.5 链接强度类型
        5.1.5.1 一体型链接类型
        5.1.5.2 协同型链接类型
        5.1.5.3 松散型链接类型
        5.1.5.4 三种类型的比较
        5.1.6 活性链接结点
        5.1.7 ESTVC链接矩阵
    5.2 ESTVC数学模型
        5.2.1 价值概念
        5.2.2 价值信号
        5.2.2.1 节点模型
        5.2.2.2 链接模型
        5.2.3 ESTVC价值模型
        5.2.3.1 企业价值模型
        5.2.3.2 链接价值模型
    5.3 ESTVC链接特性
        5.3.1 定向有序性
        5.3.2 无限多样性
        5.3.3 互利共生性
        5.3.4 价值递增性
    5.4 本章小结
6 ESTVC链接模式
    6.1 单环式链接模式
        6.1.1 研发单环型
        6.1.2 孵化单环型
        6.1.3 市场单环型
    6.2 双环式链接模式
        6.2.1 研发孵化型
        6.2.2 研发市场型
        6.2.3 孵化市场型
        6.2.4 双环式链接案例
        6.2.4.1 “高校+政府+企业”模式
        6.2.4.2 “高校+项目+企业”模式
        6.2.4.3 “高校+基地+企业”模式
        6.2.4.4 “高校+科技+企业”模式
    6.3 三环式链接模式
        6.3.1 自主研发型
        6.3.2 研发整合型
        6.3.3 二次创新型
    6.4 网环式链接模式
        6.4.1 技术创新集中型
        6.4.2 研发创新集中型
        6.4.3 核心研发集中型
        6.4.4 网环式链接案例
        6.4.4.1 生物技术领跑者——孟山都
        6.4.4.2 全球种业领跑者——杜邦先锋
        6.4.4.3 高科技种业典范——先正达
    6.5 链接模式演化路径
    6.6 种子企业ESTVC链接比较
        6.6.1 国外跨国种子公司
        6.6.2 国内大型种子公司
        6.6.3 国内中小种子公司
        6.6.4 企业链接模式比较
        6.6.5 企业STVC能力比较
        6.6.6 中国种业发展对策
        6.6.6.1 实施企业STVC创新管理
        6.6.6.2 构建现代种子管理体系
        6.6.6.3 培育种子科技企业集群
    6.7 本章小结
7 墓于ESTVC的知识产权管理
    7.1 知识产权保护
        7.1.1 保护的本质
        7.1.2 保护的功能
        7.1.2.1 排他性激励
        7.1.2.2 创新内部化
        7.1.2.3 减少外部性
    7.2 对种子ESTVC的积极作用
        7.2.1 构建新型投资体系
        7.2.2 增强品种创新激励
        7.2.3 推进企业科技转型
    7.3 转型期主要问题
        7.3.1 企业竞争能力不适应
        7.3.2 院校创新能力不适应
        7.3.3 企业创新能力不适应
    7.4 UPOV公约对种子ESTVC的影响
        7.4.1 强化种子源头创新保护
        7.4.2 强化所有植物STVC竞争
        7.4.3 强化种子企业STVC竞争
    7.5 有序推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
        7.5.1 加强ESTVC的源头创新
        7.5.2 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7.5.3 完善品种保护法制体系
    7.6 本章小结
8 中国农业科技企业STVC实证研究
    8.1 发展现状
        8.1.1 发展历程
        8.1.2 企业概况
        8.1.3 经营现状
        8.1.4 技术创新
    8.2 统计分析
        8.2.1 相关分析
        8.2.2 回归分析
    8.3 ESTVC链接模式
        8.3.1 自主研发型
        8.3.2 孵化市场型
        8.3.3 研发孵化型
        8.3.4 研发单环型
        8.3.5 创新联合体
    8.4 ESTVC主要作用
        8.4.1 成果转化功能
        8.4.2 技术孵化功能
        8.4.3 市场反馈功能
        8.4.4 科研返哺功能
    8.5 ESTVC面临挑战
        8.5.1 经济全球化
        8.5.2 农业市场化
        8.5.3 技术商品化
    8.6 ESTVC存在的问题
        8.6.1 体制改革滞后
        8.6.2 投入严重不足
        8.6.3 成果偏离市场
        8.6.4 企业地位边缘
        8.6.5 总体实力不强
    8.7 基于ESTVC的企业创新管理
        8.7.1 确定企业STVC生态位
        8.7.2 技术创新与企业相结合
        8.7.3 发挥政府制度创新作用
        8.7.4 ESTVC创新管理的重点
    8.8 本章小结
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STVC实证研究
    9.1 发展概况
    9.2 调研概况
        9.2.1 龙头企业
        9.2.2 上市公司
        9.2.3 企业比较
    9.3 统计分析
        9.3.1 相关分析
        9.3.2 回归分析
        9.3.2.1 龙头企业
        9.3.2.2 上市公司
        9.3.3 因子分析
    9.4 ESTVC分析
        9.4.1 STVC创新能力普遍提高
        9.4.2 STVC创新出现层次分化
        9.4.3 创新成为第一增长要素
        9.4.4 企业正向自主创新转型
    9.5 ESTVC主要矛盾
        9.5.1 技术创新供需错位
        9.5.2 创新主体协同度差
        9.5.3 交流平台有待建设
    9.6 ESTVC创新管理发展思路
        9.6.1 融入国家农业创新体系
        9.6.2 纳入行业科技发展计划
        9.6.3 创造良好外部政策环境
    9.7 本章小结
10 结束语
    10.1 主要结论
        10.1.1 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STVC
        10.1.2 基于ESTVC的企业创新管理理论
        10.1.3 基于ESTVC创新管理的关键点链接
    10.2 主要创新
        10.2.1 研究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原创性概念
        10.2.2 构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
        10.2.3 归纳出ESTVC创新管理主要链接模式
        10.2.4 提练出ESTVC管理的关键点链接理论
    10.3 未来研究
        10.3.1 完善理论体系
        10.3.2 创新分析方法
        10.3.3 拓展应用空间
附录 实证研究的农业企业名单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四、吉农公司的发展与品种保护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宜精播玉米种子质量评价及检测技术研究[D]. 李洋.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2]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吉林省的调查[J]. 周振亚,叶纪明,付仲文,沈国际. 农业科技管理, 2015(04)
  • [3]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证分析[D]. 李保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1)
  • [4]跨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法律支持研究[D]. 王继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5]耐低温型玉米品种筛选及其幼苗对温度变化的响应[D]. 谷英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4(08)
  • [6]论种子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 李月英,赵清. 中国种业, 2014(03)
  • [7]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法律思考[D]. 李思奇. 兰州大学, 2012(09)
  • [8]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 陆建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2)
  • [9]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D]. 崔宁波.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3)
  • [10]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D]. 黄钢. 四川大学, 2006(07)

标签:;  ;  ;  ;  ;  

济农公司的发展与品种保护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