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in College Education(论文文献综述)
陈巧妹[1](2017)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之民族性欠缺与补偿研究 ——以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虽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但与之伴生的生态与文化问题更让人无法轻视,实现发展方式从掠夺性、资源消耗型到可持续性、生态型的转向迫在眉睫。为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大量高素质、本土化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这也是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所在。但不可否认,当下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难堪重任,其面前横亘着的诸多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也成为决定其自身发展与价值实现的“胜负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民族地区人多样化发展的教育诉求没有得到回应;专业技术与民族文化失调,经济与人文价值愈益彰显的民族文化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关涉;一般化与本土化的偏废,民族地区独特的人才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考量。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之所以会存在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照搬中东部模式,过分关注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性与弱化地方性、民族性特征两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民族性,是一民族在特定自然和文化环境中生成且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综合特性,表征在民族人经济、社会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作为植根于民族社会的一种教育形态,必须要符合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的实际发展之“潜在规定性”。基于此,从民族地区青少年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探讨职业教育民族性的“回归之路”便显得意义重大,而这也是本研究的归旨。本研究以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为典型案例,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探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性欠缺的现实表现,呈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性欠缺所导致的人才供需错位、职业教育“亲和度”低、学生“双重不适”等诸多不利影响,并剖析其根源。继而,结合大量的文献工作,探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性补偿的教育机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策略。通过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性的补偿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之为“民族”教育,在于其区别于“非民族”教育的典型特征,即“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体现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该地区文化生态以及人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联和互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只有真正面向民族地区,深度融入民族地区,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充分观照民族地区人的特殊性及发展需求,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并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竞争优势,促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性的补偿也具有现实可能性。主要原因有三:其一,通过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性及其生成路径的阐释、民族性欠缺的实然状态及原因的准确把握,可为民族性补偿标定明确方向。其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性补偿之教育机理的建构,即“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服务”培养目标的确立、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扶持相结合的专业设置、涵盖“民族性”与“职业性”的教育资源准备等,能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民族性补偿提供“理论可能”。其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践策略的完善,诸如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体系、经费保障体制、就业政策的打造,民族社区的实习实训、文化涵养等功能发挥,落实“以民族人为本”的理念、协调“社区——人”之间的发展关系、形成“社区——学校——家庭”教育合力等,可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民族性补偿搭建“实践的通途”。
陶婷婷[2](2014)在《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的无缝拼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习者对高分辨率,大视角的显示环境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为学习者创造一个逼真、具有沉浸感的学习环境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在某些教学环节引入具有高度临场感的虚拟现实系统,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特定学习内容的理解,加深对抽象概念的认知,真实感知现实生活经验,提升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出具有高度沉浸式虚拟系统环境,但是系统构成复杂,耗资巨大,无法在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普及。因此,引入新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具有沉浸感的、容易集成的、低成本的虚拟教学系统已成为现代教学系统的迫切需要。本文建立的多投影面沉浸式教学系统,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实现两部分,通过利用PC集群及DLP投影仪构建了一个2*2高分辨率显示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大视角,临场感的学习环境,实现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为了实现大范围,高分辨率的画面显示,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多台投影输出图像在屏幕上的显示效果是无缝的,即通过拼接来显示完整流畅的大画面。本文重点研究了多投影显示系统无缝拼接技术,主要涉及两个关键的研究内容:几何校正技术和颜色校正技术。本文在现有的几何校正和颜色校正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无缝拼接技术成本高,校正周期长,人工干预多等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颜色模型,实现了多投影无缝拼接的几何校正和颜色校正算法并构建原型系统。整个过程只需借助一台普通的数码相机完成,无需输入屏幕参数和摄像机参数,操作简单灵活,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以及人工干预,使得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在整个教育行业的推广成为可能。文章的最后探讨了多投影沉浸式显示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列举了该系统应用于教学的一些实际案例,并分析了它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周茹茹[3](2014)在《我国按需出版现状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按需出版是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根据读者的需求,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印刷和网络系统,将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全部出版信息,直接印刷成书,省去传统工艺中的制版等中间环节,真正做到“即需即印”。它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印数限制,印量较少时,制作成大大低于传统印刷的成本。按需出版既能保护优秀文化的传承又能促进断版、短版图书的出版,承担“长尾理论”的不同分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按需出版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且在欧美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经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按需出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出版社最先引进,经过多年发展和开拓,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仍处于成长期。所以,探讨制约我国按需出版发展的因素和寻找按需出版合理发展的对策对这个出版业具有深远的意义。按需出版在我国的发展既有出版机构自身的出版理念、技术、销售等的障碍,更有与出版相关的政策、经济、市场、硬件、软件、版权、人才等问题的制约。因此,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我国发展按需出版提供对策建立基础,使这种新的出版方式在我国稳步发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出版社的退货和库存积压问题。
冯晓敏[4](2014)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探究数码绘画教育里中国画风格教学的开展》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冲击着很多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历史悠久的中国画。更简洁的操作、更便捷的作画方式、更快速的传播速度,在人类越来越注重工作效率,生产线大规模代替手工工作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这些优点被无限的放大,传统中国画因为其创作时间长、创作手段多种多样、文化内涵历史内涵不易被理解等原因似乎与这个时代的艺术风向背道而驰。然而,传统中国画的这些“缺点”正是它的精髓、生命所在,其纯手工制作流程更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制作方式,更不要说一幅出色的中国画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幅被艺术家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中国画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传统中国画的一些特点,如:意象的、自由的、写意精神不但是检验中国画的标准,更是这个时代的文化方向。因此保护、发展中国画;利用新科技向世界推广中国画,是每一个中国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计算机技术表现中国画这一方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可以更直接地展示中国画的风采与魅力,使中国画更便于被世界接受。然而国内高校并没有完整的课程系统来讲授、研究数码技术表现中国画技术。因此,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学习经验和实际教学案例来阐述数码技术表现中国画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必要性。本文在前半部分概括了传统中国画的历史渊源,阐述了其特征及在现当代的嬗变;介绍了数码绘画的出现与发展;阐述了数码绘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描述数码绘画模拟中国传统画的一些作画技法及实例来论证如何通过数码技术表现中国画的特色与内涵,以及如何在数码绘画中延续中国画精神。鉴于“笔法”在传统中国画中的重要性,本章在数码绘画如何表现“笔法”这一特点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后半部分具体说明了在高职高专的美术教学中数码绘画模拟传统中国画的讲授重点,并展示成型课三节作为佐证。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高校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龙以标[5](2012)在《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在社会就业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的驱动下,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规模也随之快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在高职院校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占65%以上。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规模扩大化的同时,却一直存在着办学思路、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等内涵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市场发展需要。针对这些现象及问题的存在,如何改革目前较为传统的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之适应企业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具有高技能、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是目前各高职艺术设计院校专业发展所面临着的一个难题。以就业为导向、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解决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也是符合我国教育部相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因此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现状和教学特色,通过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及个案研究等方法,围绕专业教学中如何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索与研究。本文通过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及调研,了解我国目前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系)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收集了大量的工作室教学情况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给我们的工作室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作用。阐述了实行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对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与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作了充分的论述。进一步介绍了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工作坊”、长沙民政学院艺术学院的为代表“导师工作室”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为代表的“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改革模式。在工作室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探索方面,介绍了工作室人才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和内容,结合项目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展示了工作室项目教学的部分社会实践项目。提出了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中的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对普遍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作了相应的研究与探讨,并给出了具有建设与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从而把握住历史的发展机遇并提升自身的教学地位。
肖洋,谢红焰[6](2011)在《数字时代中美印刷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融合,当今印刷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印刷专业人才的培养被提升至新的高度。顺应数字时代与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印刷产业发展现状的印刷高等教育,是数字时代赋予印刷行业的重要命题。本文从印刷学科归属、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资源五个方面对美国和我国的印刷高等教育现状作系统化分析与比较,提出我国印刷学科归属急需调整、印刷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启发式与实践性教学、倡导开放式办学理念等观点。
郝大魁[7](2006)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苹果计算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辅助教育是信息时代在教育领域非常显着的特征,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也适应时代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高校教育技术专业需要配有完备的计算机实验室,以满足学生上机实习操作的需要。本文主要论述苹果计算机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的应用。论述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应用苹果计算机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具体的苹果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案。从计算机图像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了苹果计算机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具体的应用。对比了Mac平台与Winpc平台的性能差异。总结了苹果计算机在教育应用过程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苹果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回顾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苹果计算机的历史及其历史上的经典机型。叙述个人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概述苹果计算机与教育的关系以及苹果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向。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对苹果计算机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应用的必要性的论述,解决“为什么要应用苹果计算机”的问题。首先阐述了教育技术专业的特点和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指出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重视,和配置完备的计算机实验室对教育技术专业的必要性。对必要性的论述,从苹果计算机自身特点;在图像设计领域的出色性能;影视后期制作中表现出的高性价比;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完备解决方案和创新的设计,四个方面阐述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应用苹果计算机,建立相应的苹果计算机实验室的意义。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对苹果计算机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如何合理有效应用的阐述,解决“如何应用苹果计算机”的问题。分别阐述了苹果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图像设计中苹果计算机的使用,以及苹果计算机图像设计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影视后期制作中苹果计算机的使用,以及苹果非线性编辑系统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苹果计算机的使用,以及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配置方案,建设移动式苹果多媒体实验室的建设方案。文章的第四部分先对苹果计算机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做了总结。随后分析了苹果计算机在教育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苹果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束晓永[8](2005)在《数码空间艺术与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等更进一步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艺术设计形式与表现手段也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这种变化已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艺术为导向,以技术为手段将架构出新的艺术空间。本文力图从数码空间艺术在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教育中的应用技术分析中,找出数码空间艺术对于人们设计生活的意义,以期用正确的分析对数码空间艺术作出正确的诠释,推进其设计领域里更深层面的应用,最终用数码空间技术来完善一种新型设计艺术生活的空间架构。
季汉棋[9](2005)在《机电一体类课程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及其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发生着根本的变化,特别是机电一体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学好它们必须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时代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研制和开发用于教学实验实习的机电一体化装置,有着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科研意义。论文首先介绍了教育的发展要求,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的构成和研制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装置的现实意义,并对实验装置的硬件构成、控制系统提出了构想。其次,论文介绍了几种工业控制系统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构建了基于PLC控制系统的实验实习装置体系。论文在系统分析机械传动、气压传动、变频调速技术、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与组成模块。随后,论文介绍了机电综合实验台,包括机械结构、控制系统、气动系统、电路设计、PLC端子分配及整个装置控制功能的详细设计,并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开发。最后,论文对本课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马宪春[10](2004)在《学习技术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学习技术系统设计是关于如何设计学习技术系统的研究,具体涉及有关“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技术”、“什么是设计”,以及“什么是学习技术系统”等概念和知识。 一般而言,技术是人们利用相应的工具作用于对象之上实现特定目标的能力,而学习技术则是指学习者利用相应的学习工具作用于学习对象之上实现特定学习目标的能力。为此,学习者、学习工具和学习对象就成了学习技术系统的基本三要素。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之中,学习者、学习工具和学习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是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学习者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技能、改造了品格。 设计是指人们头脑中设想、计划、构思等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可以用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任何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最优化地解决问题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需要。学习技术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最优化地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在学习上的需要,同时也是更好地为学习者的学习服务。学习技术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技术系统三要素、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重点是在此基础上对学习模式的设计和研究。 本研究论文主要分四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技术、学习、设计、以及学习技术系统设计等基本概念,也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涵盖了对学习技术系统全部主要要素和环境的描述和分析,属于解构部分;第三部分是核心部分,重点是进行学习模式的分析和设计;第四部分是综合运用,属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分。论文的各章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 概述:定义了学习技术的概念,并由此推演了学习技术系统的要素及关系,从宏观上建立了学习技术系统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 学习者:着重分析和描述了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内容。 第三章 学习资源:分析了现有各种对资源,尤其是学习资源,的主要定义,在约束了“泛资源”的条件下,给出了学习资源的界定,并对学习资源进行了详细分类。 第四章 学习工具:从人体(身、心两方面)和人体功能的延展两个角度全面细致地对学习工具进行了分类,并把计算机(及外设)和人脑(及身体)作了深入的比较,为研究学习过程和设计学习工具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 学习环境:重新对环境及学习环境做了界定,分析了学习环境的类型及作用,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分析了环境、资源、工具的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学习过程模式:综合分析了现有的学习过程模式优缺点及相互矛盾之处;以最新的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成果为基础,并应用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了“学习过程的元控制模式”;提出记忆的“快速通道假说”,在学习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用“元控制系统”和“运算系统”解释记忆的控制和编码问题,它们相当于计算机的CPU;用“学习过程的元控制模式”解释了现存的一些矛盾问题。 第七章 理想化学习技术系统建模:是理论在学习技术系统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了理想化学习的基本假设和理想化学习技术系统的设计原则。并根华东师大2004据设计原则给出了系统实现的几个案例。
二、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in College Educ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in College Educ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之民族性欠缺与补偿研究 ——以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基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破解的需要 |
(二)基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 |
(三)基于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现实诉求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思考 |
三、本研究的基本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族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必要属性 |
一、民族性及其生成概述 |
(一)何谓“民族性” |
(二)民族性的生成 |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民族性谓何 |
(一)融汇独特的民族文化 |
(二)切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 |
(三)观照民族地区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保持民族性何为 |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可以获得新的生机和发展动力 |
(二)有利于民族地区人的多样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
(三)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
(四)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第二章 民族性欠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实然之景 |
一、四川藏区“9+3”: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典型案例 |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性欠缺的表现 |
(一)培养目标疏离“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
(二)教学过程忽视民族地区学生的“族性差异” |
(三)评价方式背离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初衷 |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性欠缺的不利影响 |
(一)民族地区人才供需错位 |
(二)职业教育的“亲和度”下降 |
(三)学生面临“双重”的尴尬境地 |
(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陷入生存和发展困境 |
第三章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性欠缺探源 |
一、教育实践与人才培养定位的偏离 |
(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践对培养目标定位的偏离 |
二、缺乏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生态环境的观照 |
(一)无助于民族地区富集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二)“外推式”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未得以充分挖掘 |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职业教育中的失衡 |
(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职业教育功能的“二维” |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工具性价值凸显 |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价值理性”的轻视 |
第四章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之民族性补偿的教育机理 |
一、确立“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服务”的培养目标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路向的“三维度” |
(二)契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职业教育目标定位 |
二、专业设置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扶持相结合 |
(一)专业与产业关系之辨 |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扶持的结合方式 |
三、实现“民族性”与“职业性”教育资源的有效链接 |
(一)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地方性知识的兼容 |
(二)“借力”民族文化精品的产业升级 |
(三)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职教师资 |
第五章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之民族性补偿的具体策略 |
一、建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
(一)构建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体系 |
(二)完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 |
(三)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就业政策体系 |
二、发挥民族社区在职业教育民族性补偿中的作用 |
(一)走进社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实训实习场所 |
(二)在社区中:以民族文化涵养职业教育的发展 |
(三)为了社区:人才培养与社区需求的对接 |
三、实施具有“民族性”的教育实践策略 |
(一)落实“以民族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实践理念 |
(二)促成“社区——人”协调发展的教育过程 |
(三)密切“社区——学校——家庭”的教育协作 |
结语 |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须有“民族性” |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之民族性的补偿具有现实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的无缝拼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2 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多投影系统的发展状况 |
1.3.2 几何校正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颜色校正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设计 |
2.1 概述 |
2.2 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整体设计 |
2.3 系统的硬件组成 |
2.3.1 投影仪的选择 |
2.3.2 计算机的选择 |
2.4 系统软件结构 |
2.4.1 主要算法步骤及流程 |
2.4.2 系统开发工具 |
2.4.3 程序模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的几何校正技术研究 |
3.1 概述 |
3.2 几何校正模型 |
3.3 几何校正 |
3.3.1 几何校正映射关系 |
3.3.2 几何校正算法 |
3.4 几何校正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的颜色校正技术研究 |
4.1 概述 |
4.2 颜色基础理论 |
4.2.1 颜色模型 |
4.2.2 颜色空间变换 |
4.2.3 颜色校正算法概述 |
4.3 边缘亮度融合 |
4.4 色彩亮度校正 |
4.4.1 算法实现 |
4.4.2 校正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的教学应用研究 |
5.1 概述 |
5.2 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的教育价值分析 |
5.3 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的优势及前景 |
5.3.1 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的优势 |
5.3.2 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的应用前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按需出版现状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途径与方法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按需出版的概念及发展背景 |
2.1 按需出版的概念及特征 |
2.1.1 按需出版的概念 |
2.1.2 按需出版的特征 |
2.2 按需出版与几种出版形式的比较 |
2.2.1 按需出版与按需印刷 |
2.2.2 按需出版与网络出版 |
2.2.3 按需出版与数字出版 |
2.2.4 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 |
2.2.5 按需出版与自助出版 |
2.3 按需出版的发展背景 |
2.3.1 科技背景 |
2.3.2 市场需求 |
2.3.3 社会需求 |
2.3.4 历史趋势 |
2.4 按需出版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第3章 国内按需出版的现状及商业模式 |
3.1 国内按需出版现状 |
3.1.1 按需出版的政策 |
3.1.2 按需出版在出版机构的应用情况 |
3.1.3 按需出版在国内的的主要应用领域 |
3.2 国内按需出版的商业模式 |
3.2.1 出版机构为主体组建的POD |
3.2.2 委托数码印刷企业进行的POD |
3.2.3 借助互联网开展的POD |
第4章 我国按需出版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4.1 政策因素 |
4.1.1 出版管理体制的限制 |
4.1.2 书号管理制度的限制 |
4.1.3 图书发行政策的限制 |
4.2 经济因素 |
4.2.1 印制成本偏高 |
4.2.2 按需出版图书的定价问题 |
4.2.3 盈亏平衡点较低 |
4.3 市场因素 |
4.3.1 图书出版市场诚信缺失 |
4.3.2 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
4.4 出版社因素 |
4.4.1 出版社的经营理念有待更新 |
4.4.2 缺乏数字化的内容 |
4.5 硬件因素 |
4.5.1 技术成熟度需要再提升 |
4.5.2 后续装订设备的配套问题 |
4.6 软件因素 |
4.6.1 软件转换问题和缺乏数字内容的格式标准 |
4.6.2 缺乏相关的拼版软件的开发 |
4.6.3 缺乏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库建设 |
4.6.4 缺乏相关的网络平台的建设 |
4.6.5 数字文档的安全问题 |
4.7 版权、版次记录因素 |
4.8 人才因素 |
第5章 我国按需出版发展的对策 |
5.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5.2 加强出版机构的资源整合 |
5.2.1 图书资源的整合 |
5.2.2 人才资源的整合 |
5.2.3 作者、读者资源的整合 |
5.3 加强图书的数字化进程、数据库、网络平台的建设 |
5.4 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数字印刷设备与耗材的研发与生产 |
5.5 和其他行业的整合发展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注释 |
(4)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探究数码绘画教育里中国画风格教学的开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研究目的 |
1 背景大众传媒等行业中数码绘画的发展 |
2 其他各类传统绘画艺术在数码绘画中的延续 |
3 传统中国画融入数码绘画的必要性 |
4 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1章 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源流与数码绘画当前的发展 |
1.1 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源流 |
1.2 数码绘画当前的发展 |
第2章 数码技术与传统中国画的融合 |
2.1 数码绘画的优势和特点 |
2.2 谢赫的“六法”与传统中国绘画的特点 |
2.3 传统中国画与数码绘画的结合 |
2.4 数码绘画创作时不可忽视的问题 |
第3章 高职高专数码绘画教育中的中国画风格教学调查 |
3.1 调查对象 |
3.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结果 |
第4章 高职高专数码绘画教育中的中国画风格教学 |
4.1 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方法 |
4.2 使用数码技术绘制中国画的讲授方法和课程安排 |
4.3 中国画风格的数码绘画课程的教学步骤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 我国部分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系)工作室教学实施现状的调研 |
一、艺术设计工作室相关概述 |
(一) 工作室教学的概念 |
(二) 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点 |
二、高职工作室制度下的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 |
(一) 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高职院校“工学坊”、“订单式”、“项目教学”为例 |
(二) 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及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三) 工作室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为例 |
三、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中的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
(一) 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亟待提高 |
(二) 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
(三) 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把握机遇、提升学校办学声誉和教学地位 |
(一) 紧跟市场,坚持特色办学,建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
(二) 加强校企联系,把握工学结合发展方向 |
(三) 建立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的互动机制和运行机制 |
(四) 完善的工作室制课程体系,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五) 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机制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后记及致谢 |
(7)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苹果计算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苹果计算机与教育发展 |
1.1 计算机的历史 |
1.1.1 计算机的历史与发展 |
1.1.2 微型机的历史与发展 |
1.2 苹果计算机的历史与发展 |
1.3 苹果计算机与教育发展 |
1.3.1 个人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1.3.2 苹果计算机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
第二章 苹果计算机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应用的意义 |
2.1 高校中的教育技术专业 |
2.1.1 教育技术专业 |
2.1.2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
2.2 苹果计算机自身的特点 |
2.2.1 苹果计算机硬件的特点 |
2.2.2 苹果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
2.3 在计算机图像设计方面应用苹果计算机的意义 |
2.3.1 在计算机图像设计方面应用苹果计算机的速度优势 |
2.3.2 在计算机图像设计中苹果计算机高品质的色彩还原性 |
2.3.3 易于使用的脚本语言 |
2.4 在影视后期制作方面应用苹果计算机的意义 |
2.4.1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 |
2.4.2 苹果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特点 |
2.5 苹果计算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应用的意义 |
2.5.1 Apple Remote Desktop 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小组互动平台 |
2.5.2 Apple Remote Desktop与Winpc中的Netmeeting的对比 |
2.5.3 quicktime对流媒体的支持 |
第三章 苹果计算机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
3.1 苹果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
3.1.1 经典的苹果计算机操作系统Mac OS 9 |
3.1.2 苹果计算机操作系统Mac OS X |
3.2 计算机图像设计中苹果计算机的应用 |
3.2.1 苹果计算机为摄影师提供的专业后期制作软件——Aperture |
3.2.2 苹果计算机中的几个图像设计软件的应用 |
3.2.3 苹果计算机图像设计实验室的建设 |
3.3 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苹果计算机 |
3.3.1 苹果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的优秀软件的应用 |
3.3.2 高校中以苹果计算机为主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实验室建设 |
3.4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苹果计算机 |
3.4.1 Apple Remote Desktop 的应用 |
3.4.2 苹果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应用方案 |
第四章 苹果计算机应用中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4.1 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应用苹果计算机的可行性 |
4.2 苹果计算机应用中的问题 |
4.2.1 整机硬件不易更新升级 |
4.2.2 操作系统中某些环境下对中文的支持还存在问题 |
4.2.3 苹果计算机在国内的各级教育系统使用率比较低 |
4.3 苹果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数码空间艺术与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内容 |
1.2 目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技术发展 |
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
2.2 计算机在数码设计中的作用 |
2.2.1 设计艺术手段与形式的信息化 |
2.2.2 设计过程中信息传播的网络化 |
2.2.3 艺术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 |
第三章 三维的数码空间 |
3.1 三维技术简述 |
3.2 三维技术及各种软件的分析研究 |
3.2.1 三维技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 |
3.2.2 三维技术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
3.2.3 三维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
3.2.4 三维技术在平面及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3.2.5 数码空间虚拟技术 |
3.3 三维交互技术的应用 |
第四章 数码空间艺术设计教育 |
4.1 数码设计的行业应用 |
4.2 数码技术在设计教育中应用 |
4.3 利用数码技术搭建新的教育空间平台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作品 |
(9)机电一体类课程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机电一体化概述 |
1.2.1 机电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 |
1.2.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和分类 |
1.2.3 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
1.2.4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步骤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1 我国各类学校机电一体化实验装置的现状 |
1.3.2 课题的研究基础 |
1.3.3 课题的现实意义 |
1.4 机电综合实验台的构想 |
1.4.1 硬件系统的组成 |
1.4.2 控制方案简述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选择 |
2.1 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 |
2.2 PLC 与其他控制系统的比较 |
2.2.1 PLC 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
2.2.2 PLC 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比较 |
2.2.3 PLC 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比较 |
2.2.4 PLC 与集散控制系统的比较 |
2.3 可编程控制器 |
2.3.1 PLC概述 |
2.3.2 PLC的基本组成与各部分的作用 |
2.3.3 PLC 的主要特点 |
2.3.4 PLC的应用设计步骤 |
2.4 PLC 机型的选择 |
2.4.1 PLC 机型简介 |
2.4.2 PLC机型的选择原则 |
第三章 硬件系统的支撑技术 |
3.1 机械传动 |
3.1.1 电动机 |
3.1.2 减速器 |
3.1.3 带传动 |
3.2 气压传动 |
3.2.1 气压传动发展状况及优缺点 |
3.2.2 气缸的运动分析 |
3.2.3 气压传动系统分析 |
3.3 变频调速技术 |
3.3.1 交流调速的发展概况 |
3.3.2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 |
3.3.3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
3.3.4 变频调速的优点 |
3.3.5 Panasonic MID083A1X 变频器性能介绍 |
3.4 传感器 |
3.4.1 传感器概述 |
3.4.2 传感器的种类和构成 |
3.4.3 传感器的技术动向 |
第四章 机电综合实验台的实现 |
4.1 实验台结构及控制原理 |
4.2 主要机械装置及部分零件的设计 |
4.3 气压传动的组成 |
4.4 电路总图及部分电路图 |
4.5 PLC输入/输出端子分配 |
4.6 系统功能分析及流程图 |
4.7 本实验台系统的主要特点 |
第五章 机电综合实验台的应用 |
5.1 熟悉Siemens 57 -200 及其软件STEP 7-Micro/WIN32 |
5.2 PLC 通过变频器控制交流电动机正反转及各种转速 |
5.3 机械手的顺序控制 |
5.4 数码管计数 |
5.5 整个实验装置的系统运行 |
第六章 课题结论和项目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整个系统运行程序 |
(10)学习技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关于技术 |
1.1.1 技术的定义 |
1.1.2 技术系统的分析 |
1.1.3 技术的属性 |
1.2 关于学习 |
1.2.1 学习的定义 |
1.2.2 学习的类型 |
1.3 关于设计 |
1.3.1 设计的含义 |
1.3.2 设计的特点 |
1.3.3 设计过程与原则 |
1.4 学习技术系统设计 |
1.4.1 学习技术系统要素 |
1.4.2 学习技术系统要素间关系 |
1.4.3 学习技术系统基本功能 |
第二章 学习者 |
2.1 学习者的知识 |
2.1.1 什么是知识 |
2.1.2 知识的种类 |
2.1.3 知识的特点 |
2.1.4 知识的来源 |
2.2 学习者的能力 |
2.2.1 什么是学习能力 |
2.2.2 现代学习者应具备的能力-信息能力 |
2.3 学习动机 |
2.3.1 什么是学习动机 |
2.3.2 学习动机类型 |
2.3.3 学习动机作用 |
2.3.4 学习动机分析 |
2.4 学习风格 |
2.4.1 什么是学习风格 |
2.4.2 学习风格类型 |
第三章 学习资源 |
3.1 资源概念 |
3.1.1 对资源的认识 |
3.1.2 资源特点 |
3.2 学习资源概念 |
3.2.1 关于学习资源的研究 |
3.2.2 分析与总结 |
3.2.3 学习资源的定义 |
3.3 学习资源的分类 |
3.3.1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的分类 |
3.3.2 本文的分类 |
3.4 网络学习资源 |
3.4.1 多媒体素材 |
3.4.2 多媒体课件与学件 |
3.4.3 网络多媒体课程 |
3.5 教师资源 |
3.5.1 教师作为学习资源的作用 |
3.5.2 教师的其他角色和作用 |
第四章 学习工具 |
4.1 概述 |
4.1.1 学习工具 |
4.1.2 工具的作用 |
4.1.3 学习工具分类 |
4.2 人体工具 |
4.2.1 眼--观察以获取信息 |
4.2.2 脑--思维(用语言)加工以交流信息 |
4.2.3 手--操作以输出信息 |
4.3 扩展人身的工具 |
4.3.1 扩展视觉功能的工具 |
4.3.2 扩展听觉功能的工具 |
4.3.3 扩展视听觉功能的工具 |
4.3.4 扩展手功能的工具 |
4.4 扩展人脑的工具 |
4.4.1 计算机发展简史 |
4.4.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
4.4.3 计算机工作过程 |
4.4.4 CPU与人脑(机器人与人)比较 |
第五章 学习环境 |
5.1 对环境的认识 |
5.1.1 什么是环境 |
5.1.2 人与环境的关系 |
5.2 学习环境概述 |
5.2.1 学习环境概念 |
5.2.2 学习环境的特点 |
5.3 学习环境类型 |
5.3.1 家庭环境 |
5.3.2 学校环境 |
5.3.3 社会环境 |
5.3.4 网际学习环境 |
第六章 学习过程模式 |
6.1 学习模式 |
6.1.1 关于学习模式的定义 |
6.1.2 学习模式的特点 |
6.2 几种典型的学习过程模式 |
6.2.1 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
6.2.2 阿特金森-希夫林模式 |
6.2.3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模型 |
6.2.4 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 |
6.2.5 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 |
6.2.6 PASS模型 |
6.3 学习过程的元素 |
6.3.1 感知 |
6.3.2 表象和想象 |
6.3.3 记忆 |
6.3.4 思维 |
6.3.5 注意 |
6.4 学习的生理基础 |
6.4.1 神经系统 |
6.4.2 神经过程 |
6.5 学习过程模式剖析 |
6.5.1 记忆阶段的划分问题 |
6.5.2 长时记忆的输出问题 |
6.5.3 其它问题 |
6.6 学习过程的元控制模式设计 |
6.6.1 学习过程的元控制模式 |
6.6.2 学习过程元控制模式的心理基础 |
6.6.3 学习过程元控制模式的生理基础 |
6.6.4 学习过程元控制神经模式 |
6.7 用学习过程的元控制模式解释学习问题 |
6.7.1 记忆阶段的划分问题 |
6.7.2 长时记忆的输出问题 |
6.7.3 记忆的快速通道问题 |
第七章 理想化学习技术系统建模 |
7.1 理想化学习基本假设 |
7.1.1 基本假设 |
7.1.2 附加假设 |
7.2 理想化学习技术系统设计原则 |
7.2.1 实践学习环境的设计思想 |
7.2.2 理想化学习技术系统设计原则 |
7.3 理想化学习技术系统设计案例 |
7.3.1 观察虚拟 |
7.3.2 操作虚拟 |
7.3.3 交互虚拟 |
7.3.4 虚拟现实特点 |
主要创新成果 |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in College Educ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之民族性欠缺与补偿研究 ——以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为例[D]. 陈巧妹. 西南大学, 2017(04)
- [2]多投影沉浸式教学系统的无缝拼接技术研究[D]. 陶婷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3]我国按需出版现状与问题研究[D]. 周茹茹. 复旦大学, 2014(01)
- [4]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探究数码绘画教育里中国画风格教学的开展[D]. 冯晓敏.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5]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 龙以标. 广西师范大学, 2012(09)
- [6]数字时代中美印刷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 肖洋,谢红焰.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2011(06)
- [7]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苹果计算机的应用研究[D]. 郝大魁.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8]数码空间艺术与技术应用研究[D]. 束晓永. 合肥工业大学, 2005(05)
- [9]机电一体类课程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及其实现[D]. 季汉棋. 东南大学, 2005(02)
- [10]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 马宪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