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列宁的租让制思想到邓小平的特区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效洲[1](2021)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如何协调与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如何实现世界各国和平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和棘手难题。回顾列宁所面临的艰难困局、回首列宁为破解困局所采取的措施、重温列宁为此所阐释的和平共处思想,可以为我们解答当下这一难题寻求思想启迪和思路灵感,这既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因和动力源泉,也有利于我们继往开来、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继续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纵观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酝酿与生成、理论论证与实践措施,虽然从未对“和平共处”予以明确定义和概念阐述,却清晰呈现出科学合理、详实完整的和平共处思想理论体系,并在列宁时期完美地应用于处理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且取得不错效果和伟大成绩。本文将沿着“思想的来源与形成—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思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展开理论探索和现代解读。第一部分阐释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并对其思想进行了阶段划分。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两制并存局面、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进展并不顺利及国内迫切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及列宁自身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前期理论准备等构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本文又把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十月革命、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及1919年底和平共处思想的正式形成作为其思想划分的阶段点。第二部分分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能不能、以及怎样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等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和详实解读列宁和平共处思想。首先,从社会主义的性质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理论层面、与巩固新生政权现实需要的实践层面,回答了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其次,从世界革命遭遇挫折的政治层面、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均势局面形成的军事层面、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需要的经济层面等具体的历史条件,来分析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再次,从善于利用各种矛盾、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及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等理论层面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最后,从和平竞赛、平等互利发展对外贸易、不干涉他国内政及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具体实践措施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第三部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和平共处思想的灵活应用,列宁不仅使苏俄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外部环境以促进苏俄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也为当今国际秩序的建构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从列宁自身思想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丰富及和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从其思想在列宁时期应用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展开论述,谈到了有助于苏维埃政权的发展、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和平进程等方面的实践价值。第四部分论述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阶段出发,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念和主张将指导两制国家关系相处的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拓展到指导处理相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全球秩序重塑问题及其全人类的长远发展问题等。这些理念和主张的提出并应用于国际交往的外交实践,无疑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也是我们继续探索和不断研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霜[2](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孙国栋[3](2020)在《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治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的伟大领袖,列宁不仅使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了现实,而且也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先河。列宁国家治理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研究可谓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研究的一个新生长点。本文以列宁的经典文本和国家治理实践为基础梳理其治理内容和方法,不仅阐发其对当代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意义,而且更要考察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发展和创新。针对国内外学界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相关研究,结合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深度研究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必须追溯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是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主要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经历了一个从萌芽、生长、完善到系统化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批判之上,科学阐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尤其是阐释了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形态和国家制度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辩证关系。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所创立的国家观在国家起源、本质、职能、消亡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上进行了系统化的完善,为列宁发展国家理论奠定了基础。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之上,深化了国家本质、职能、消亡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相关研究,发掘了国家政体理论,以国家的本质和职能规定、引领了国家治理的本质和职能,为列宁以后探索国家治理准备了理论前提。十月革命后,列宁基于苏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严峻的国际背景和复杂的国内形势的客观情况,对苏维埃国家治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尤其是列宁在其晚年政治“遗嘱”中,以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整体和辩证的科学方法,在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和政党治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经济治理上,列宁推动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合作社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辩证统一;政治治理上,列宁实施以民主与法制为核心的机构改革与制度构建的有机统一;文化治理上,列宁开展以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意识形态与发展教育的有机统一;政党治理上,列宁构建以加强党的总领导、提升执政能力为核心的党建布局。在这一总体探索中,列宁国家治理思想为南斯拉夫、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道路的探索积累了经验,那就是突出共产党在国家治理的中轴作用,加强国家治理制度建设,引领文化治理的价值导向。在对苏维埃俄国国家——社会关系的整体把握中,列宁以国家为主导,加强国家在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列宁在国家治理实践中,在坚持符合时代特征与现实国情、以人民利益为价值趋向、以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治理目标等若干原则前提下来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在国家治理的内容方法以及规律经验上,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均对南斯拉夫、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即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政党制度在国家治理的核心作用、注重政治制度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以及运用整体辩证的科学方法论。由于列宁去世较早,中断了他继续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几乎都没有把列宁的国家治理思想延续下去,从真正意义上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人坚持列宁苏维埃国家治理探索的经验、原则、内容和方法,并把它们运用于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和建构之中,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发展和创新。毛泽东等人吸取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初步成果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施政经验,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和方法在社会主义中国艰辛探索实践中予以创造性运用,在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以及政党治理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思想宝库,虽然有些失误,但为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讨国家治理奠定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历史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继承列宁对苏维埃国家治理初步探索的内容和方法,在毛泽东等人探索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教训之上,立足于客观实际和发展实践,以整体和辩证的方法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相对于列宁的经济治理,这一时期的经济治理体系是重塑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相对于列宁的政治治理,这一时期的政治治理体系是构建以人民民主为核心的法治与制度的辩证统一,相对于列宁的文化治理,这一时期的文化治理体系是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这一系统治理不仅继承了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内容和方法,而且还为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制度经验和文化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展列宁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的国家治理思想,针对西方治理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出现的问题,以及中国当前国家治理实践在多个领域和方面面临的若干挑战,科学赋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意蕴,在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治理以及政党治理、全球治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诸多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开启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新阶段,取得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在中国新时代视域中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新篇章,深化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规律的科学认知和自觉运用。在列宁国家治理思想之上,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进行探索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观向前发展。国家治理观除了作为对国家治理的起源、本质、主体以及功能、一般规律等根本观点的把握之外,还包括对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体认。从历时性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关系的体认经历了一个从政治导向型的全能治理、经济导向型的发展治理到共赢导向型的协同治理的嬗变过程。毛泽东时代是以国家统摄社会为特征的政治导向型的全能治理,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是以社会从国家中析出为特征的经济导向型的发展治理,新时代是以政党领导为内核的多元主体共治的协同治理。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整体性上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继承、创新和发展了列宁国家治理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习近平推进国家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时空坐标和历史方位,无论是在整体维度还是在方法维度,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都是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创新。在整体维度上,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进一步拓展了党的全面领导的视域和范围,不断巩固、完善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政治意蕴;进一步健全了“中国之治”的国家治理体系,完善了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制度载体和政权组织形式,实现了国家治理中国体和政体的辩证统一;进一步凸显了国家治理的民族化向度,强化了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历史记忆、传统基因与价值意蕴。在方法论维度上,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坚持矛盾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价值思维等科学方法论,并把矛盾思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辩证维度、系统思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总体维度、战略思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方向维度以及价值思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关系维度,以四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促使了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进一步地推进。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治理是一个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客观发展实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实现政党——国家——市场——社会的互动与共赢,达到国家富强民主、社会充满活力、个人素养提升的治理境界,进而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为人的解放、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精神支撑,从而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旨趣!
刘一帆[4](2020)在《列宁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优秀理论成果与苏维埃俄国的现实国情以及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并用来指导和发展苏维埃的社会生产力、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培养科技文化人才,全面推进全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深入研究列宁科学技术思想,探究其产生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挖掘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当代价值,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术研究,而且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列宁科学技术思想就其产生而言,是思想创新和时代发展的产物,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市场理论和人才理论是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气革命时代来临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新时代是列宁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十分完整丰富,包括: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大力培养科学技术队伍,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扫除文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以及电气化教育;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吸收外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就其主要特征而言,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鲜明特征。列宁科学技术思想,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初级阶段建设、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圭臬。它促进了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巨大历史作用的认知,丰富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其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现实启示在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重视科技队伍的培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是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生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郭暄[5](2019)在《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新经济政策是以列宁为领导的俄共(布)为化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全面性政策,它集中体现列宁关于在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新经济政策产生于苏俄特殊的历史时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进步,它的实施保护了苏俄的胜利果实,帮助苏俄渡过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危机,被视作救国政策。虽然这一政策实施时间较短,但其对当时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均有深远影响。文章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分析,就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以“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实际国情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而产生的。该政策通过推行粮食税和农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商品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等措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尽管新经济政策因为实行时间较短,后继领导人未能跟上列宁的思想,苏俄与国际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从而导致了该政策的终结。但新经济政策也在短暂的实践中也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适当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等原则。文章最后从我国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内在发展要求为依托,从新经济政策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具有的启示,同时对我国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均有重要启示。
赵玉华[6](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起与进步往往伴随着对外开放。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虽然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但均无例外地实行了对外开放。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已成为不可改变的潮流。正确认识和全面梳理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经过数十年艰辛探索和实践开拓,经过规律总结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辉煌理论成果。任何一个理论、思想体系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也不例外。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首先,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等人在其作品中较早地表达了交往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着作中阐述了对外开放思想。他们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中,运用了大量的“分工”“交往”“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词汇对开放进行了定义和表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整个世界联为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国际交往、民族交往和个人交往的扩大,从而构成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这一切极其珍贵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再次,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事业中对马克思开放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实践,形成相关的对外开放理论,加上苏联及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开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和宝贵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中,经过驰而不息、接力传承的努力奋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寻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运用,是基于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丰富起来的思想理论。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主体看,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分别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袖人物和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伟大决策与深刻的开放思想、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的政治智慧、国内学界众多着名学者和广大研究专家的学术探索成果、勇于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劳动成果。从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中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形成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对外开放思想内容。从各个历史时期,全面梳理和总结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历程,能使我们清晰地把握对外开放思想的特征,促进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发展。在七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脉搏发展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即建国初期的探索中的开放思想;历史转折时期的改革中的开放思想;21世纪前后的调整中的开放思想和新时代新常态中的开放思想这样的四个思想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开放事业中的时间演进和思想传承。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对外开放思想宝库的不断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开放事业和思想的贡献。思想需要实践的验证和丰富,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发展。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带来了开放观念的增强、对外贸易的繁荣、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开始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自由贸易区,进而加速“互联互通”建设、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丰富和发展对外开放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下,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改革时代的新要求,进一步全面梳理和掌握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规律、特征、成就,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认识中国现实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新的征程上更进一步的前进。
张艳秋[7](2018)在《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历史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史上,苏联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自我消亡的国家;它带给了社会主义无尽的生命,同时又导致了社会主义事业空前的挫折。回顾苏联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探索苏共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理论演变,是正视苏联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尽管苏联的解体距今已近三十年,但对苏联尤其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还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其中探讨最多的就是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我们发现如何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斯大林模式不等于苏联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是苏联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种类型,实践证明它并不是一种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最大特点就是高度集权,即把社会各种资源都高度集中起来。这虽然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它也大大约束了社会生产力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从长远来看它并不利于社会主义持续均衡发展,必将影响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事实上最终给苏联社会主义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本文将“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揭示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以及在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得出结论:究其原因就在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过程背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背离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依然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上;高度集权和缺乏民主的政治生态导致了腐败横行,使人民对苏共乃至苏联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从而导致了苏联最终的解体。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概述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苏俄时期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分析了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揭示俄国无产阶级的特性以及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主要阐述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理论,包括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色;第四章分析后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的改革论,阐明赫鲁晓夫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过程、勃列日涅夫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过渡时期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第五章主要阐述戈尔巴乔夫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修正,从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否定、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戈尔巴乔夫修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后果及其影响三方面加以论述;第六章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反思中寻找苏联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以苏为鉴,研究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联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与发展,阐述苏联解体对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影响,提出在当今社会要如何发展才能避免重蹈苏联的悲剧性覆辙的一些思考。
张滨,张益刚[8](2017)在《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再认识》文中研究表明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前提下,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手段发展和壮大国家资本主义,最直接的表现是发展了经济,但是列宁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国家资本主义只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很显然这种过渡是间接的过渡。租让制给予资本主义活动的范围,是相当狭小而"适度"的。尊重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政策的基本前提,适合国情的道路才是有发展前途的道路。列宁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影响深远。
郭彩星[9](2017)在《列宁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史中,列宁发展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还结合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列宁不但对本质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而且创立了落后国家和被压迫民族如何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运行层次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列宁发展观契合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需要。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逐渐成为了我们的指导思想。列宁发展观深深影响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专门系统地研究列宁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有助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列宁发展观,有助于增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自觉。本文拟从以下方向进行论证。列宁发展观形成的时代条件和总依据。和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一样,列宁发展观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而抽象思辨的产物,它对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有深刻地把握。列宁发展观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列宁科学地把握了帝国主义时代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认清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纲领和策略。列宁发展观不仅宏观地把握了“世情”,还依据于俄国的具体国情。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依据大量丰富全面的调查统计资料,不仅对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还分析了各阶级的现状和相互关系,科学地回答了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这成为了以列宁为首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发展理论和策略的依据。列宁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们是本质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具体运行层次的发展观提供理论指导。为扞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从各种角度论证了唯物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他还在马克思恩格斯基础上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列宁的社会发展道路观。列宁在深刻分析时代特征和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落后国家或东方民族的社会发展道路观。他认为,虽然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它是一个存在大量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的落后国家。针对这些情况,列宁提出俄国首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并不失时机地促进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对此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和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思想。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二月革命相继爆发后,他根据形势变化提出俄国应立即采取切实措施从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他认为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战争使俄国处于特殊的境地”,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同时,列宁把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东方民族革命解放运动结合起来,提出了东方民族或落后国家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观。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在俄国人民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中,列宁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观。他依据于对俄国发展阶段的判断和分析,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由一般层次转变为俄国特色层次;将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直接过渡”转变为“间接过渡”;将社会发展矛盾区分为对抗性质和非对抗性质,强调矛盾统一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发展动力由革命、阶级斗争转变为改革、科学技术;将发展战略由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对抗取代”转变为“和平共处”,将发展方式由革命的、爆发式质变转变为渐进式的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规划。列宁的发展目的观。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一方面,列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作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他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民族化并付诸实践,赋予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具体而实际的内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列宁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首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民族化特色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列宁发展观也有其局限性。列宁发展观对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许多重要启示。我们仍然需要从那里获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规律,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认识,从而自觉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厚植我们的发展优势。
崔庆君[10](2017)在《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战略退却”思想》文中指出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根据苏俄特有的国情,适时提出和实施了“战略退却”的策略。这些“战略退却”成为苏俄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成为理解列宁主义的重要切入点。列宁的“战略退却”问题可归结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问题。在“是什么”的问题上,列宁根据形势需要适时提出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退却任务,即为扞卫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向帝国主义退却、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由“剥夺剥夺者”退到“组织计算与监督”以及为发展生产力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退到新经济政策。在“为什么”的问题上,列宁深刻分析了每一次“战略退却”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在这一过程,列宁以其尖锐的批判力与党内反对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批判了党内的“革命空谈”理论、“国家资本主义威胁论”,驳斥了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资产阶级邪恶的观点,以高瞻远瞩的眼光论证了退却与前进的辩证关系,为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理清了思路。在“怎么做”的问题上,列宁抓住每一次“战略退却”的关键点,充分利用退却提供的战略时机,最大限度地保证苏维埃政权的利益。在和约的争论中,他主张要把保卫苏维埃政权作为最高国家利益,不能以冒险家的姿态对待已经建立起来的共和国;在组织计算和监督中,他主张工人监督和学习资本家,不能一味地实施暴力剥夺;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中,他主张发展商业和市场,不能以感情社会主义的姿态忽视苏俄的实际情况。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战略退却”思想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与曲折,它启示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在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要学会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在面对建设的困境时,要学会正视社会主义曲折;在改革的道路中,要学会根据实际自主创新。
二、从列宁的租让制思想到邓小平的特区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列宁的租让制思想到邓小平的特区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十月革命后出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局面 |
2.1.2 欧洲革命形势不容乐观致使苏维埃政权处于孤立境地 |
2.1.3 俄国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
2.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 |
2.2.3 列宁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准备 |
2.3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演变历程 |
2.3.1 从十月革命到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和平共处思想探索时期 |
2.3.2 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到1919年底的和平共处思想形成时期 |
2.3.3 从1920年至列宁逝世和平共处思想在巩固和建设苏维埃政权中的应用时期 |
第3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 |
3.1.1 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决定只能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
3.1.2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性过程 |
3.1.3 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现实的需要 |
3.2 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
3.2.1 一战后趋于缓和的国际局势 |
3.2.2 苏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均势局面的形成 |
3.2.3“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的形成 |
3.3 实现和平共处的指导原则 |
3.3.1 善于利用各种矛盾 |
3.3.2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以建设社会主义 |
3.3.3 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 |
3.3.4 国内经济政策的转向与对外经济政策的开放相统一 |
3.4 实现和平共处的实践措施 |
3.4.1 以和平竞赛方式来推进和平共处 |
3.4.2 以平等互利原则来增进和平共处 |
3.4.3 以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来促进和平共处 |
3.4.4 以警惕资本主义的演变活动来保障和平共处 |
第4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4.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 |
4.1.1 构成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2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制“两制关系”理论 |
4.1.3 为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4.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有利于维护苏维埃俄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 |
4.2.2 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4.2.3 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
4.2.4 有利于世界和平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
第5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5.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5.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与主要内容 |
5.1.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 |
5.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5.2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提出 |
5.2.1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提出的背景 |
5.2.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路径 |
5.2.3“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深化 |
5.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
5.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过程 |
5.3.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 |
5.3.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
5.3.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二、国外研究回顾及其发展动态 |
三、研究趋势的研判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特色 |
第二章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 |
第一节 国内外学界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关系的解释 |
一、西方“列宁学”的误读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评价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国家观的历史逻辑 |
一、批判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 |
二、科学国家观的萌生 |
三、科学国家观的发展和完善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
一、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二、国体与政体统一论 |
三、真正共同体:以国家回归社会为特征的“自由人联合体” |
第四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发展的主要体现 |
一、深化国家本质与职能研究,以国家本质规定治理的本质 |
二、发掘国家政体理论,以国家公共性体现治理的功能 |
三、深化作为国家形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研究 |
四、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消亡观,以国家发展引领治理的指向 |
小结 |
第三章 列宁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的语境和历程 |
第一节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对俄国“改良论”的批判和“革命式”的论证 |
一、以“两种道路”解决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 |
二、批判“改良论”以及论证“革命式”道路的可行性 |
第二节 列宁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的时代语境 |
一、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国际背景 |
二、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国内形势 |
第三节 列宁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的发展历程 |
一、实施新经济政策前的国家治理 |
二、实施新经济政策后的国家治理 |
小结 |
第四章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丰富内容 |
一、经济治理: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合作社经济与对外贸易的辩证统一 |
二、政治治理:以民主与法制为核心的机构改革和制度构建的有机统一 |
三、文化治理:以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意识形态和发展教育的有机统一 |
四、政党治理:以加强党的总领导、提升执政能力为核心的党建布局 |
第二节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基本经验 |
一、组织与政党:以俄共(布)为中轴带动治理 |
二、政治与制度:以国家制度保障、提升治理效率 |
三、文化与价值:以马克思主义凝聚力量、整合社会思潮 |
第三节 以国家为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列宁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 |
一、以符合时代与现实国情为基础 |
二、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导向 |
三、以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治理目标 |
第二节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科学方法论 |
一、整体论:全球视野与系统诊疗 |
二、辩证法:矛盾分析中的批判、超越与建构 |
三、实践思维方式:把握“历史——现实”框架与实践逻辑 |
第三节 列宁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的现实启示 |
一、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民族化道路 |
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必须加强政党制度在国家治理的核心作用 |
三、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必须注重政治制度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
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必须运用整体辩证的科学方法论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国家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
第一节 新中国毛泽东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继承与运用 |
一、毛泽东对国家治理的时代把握和艰辛探索 |
二、毛泽东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推进与实践 |
一、经济治理体系: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改革与开放的统一 |
二、政治治理体系:以人民民主为核心的法治与制度的统一 |
三、文化治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的统一 |
第三节 新时代习近平开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新篇章 |
一、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语境 |
二、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第四节 从政治导向型的全能治理、经济导向型的发展治理到共赢导向型的协同治理 |
一、政治导向型的全能治理:以国家统摄社会为特征的国家——社会关系 |
二、经济导向型的发展治理:以社会从国家中析出为特征的国家——社会关系 |
三、共赢导向型的协同治理:以政党领导为内核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 |
小结 |
第七章 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视域下习近平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一、有机联系:“六个统一” |
二、主要区别:一致基础上的差异与习近平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创新 |
三、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注重治理体系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
第二节 方法论视域下习近平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运用与创新 |
一、矛盾思维: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辩证维度 |
二、系统思维: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总体维度 |
三、战略思维: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方向维度 |
四、价值思维: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关系维度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列宁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四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三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
第一章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市场理论 |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理论 |
第二节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电气革命时代来临 |
二 科学技术发展进入新时代 |
第三节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萌芽时期 |
二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时期 |
三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成熟及实践时期 |
第二章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
一 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
二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
第二节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
二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进步 |
三 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 |
第三节 强化科学技术队伍建设思想,发挥人才作用 |
一 科学技术是人民创造的 |
二 大力培养科学技术队伍 |
三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才作用 |
第四节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
一 扫除文盲 |
二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
三 开展综合技术教育 |
四 电气化教育 |
第五节 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吸收外国科学技术成就 |
一 学习和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
二 发展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先进的设备、原材料和机器 |
三 通过租让和借款吸收外国资本以及先进科学技术 |
第六节 列宁的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时代性 |
二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开放性 |
三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创新性 |
四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性 |
第三章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作用及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作用 |
一 为苏维埃俄国 9 的经济复苏提供了技术支撑 |
二 为苏维埃俄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
三 苏维埃政权得到稳定 |
第二节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 |
二 为我国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提供方法论指导 |
第三节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 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依据 |
二 为我国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
三 为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提供了成功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5)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2.1 列宁新经济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1 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实际国情 |
2.1.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后期影响 |
2.2 列宁新经济政策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有关未来社会的思想 |
2.2.2 列宁早期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2.3 新经济政策产生的历史脉络梳理 |
2.3.1 新经济政策的萌芽 |
2.3.2 新经济政策的形成 |
2.3.3 新经济政策的发展 |
第3章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作用 |
3.1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
3.1.1 推行粮食税和农业合作社政策 |
3.1.2 发展自由贸易和商品经济 |
3.1.3 以租赁方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
3.2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
3.2.1 促进工人与农民关系的恢复 |
3.2.2 繁荣自由贸易和商业 |
3.2.3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
3.3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整体评析 |
3.3.1 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 |
3.3.2 新经济政策的原则性评析 |
第4章 列宁新经济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
4.1 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
4.1.1 以新时代重大发展问题为导向 |
4.1.2 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立场 |
4.1.3 以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主线 |
4.2 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
4.2.1 以农业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 |
4.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4.2.3 加强城乡流通市场建设 |
4.3 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具有借鉴作用 |
4.3.1 充分利用外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
4.3.2 借鉴资本主义成功经验,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社会改革理想的对外交往思想 |
一、莫尔《乌托邦》中的城邦交往观 |
二、康帕内拉《太阳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
三、安德里亚《基督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
第二节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交往关系思想 |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
三、欧文“新和谐公社”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经典文本 |
一、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世界历史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与交往理论 |
三、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的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思想 |
四、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进程思想 |
五、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世界市场和自由王国思想 |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观点梳理 |
一、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关系扩大是相伴随的 |
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将各民族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
四、地域性的封闭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 |
五、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回溯 |
第一节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 |
一、列宁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 |
二、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实践的演变 |
第二节 列宁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生存不下去的 |
二、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
三、我们的革命只有在得到全世界工人支持的时候才能取得胜利 |
四、社会主义要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 |
五、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交往中要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政策与实践 |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与政策思路 |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演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设探索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关系实践的持续探索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49 年-1956 年)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56 年-1966 年)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66 年-1976 年)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对外关系理论 |
一、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着作 |
二、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观点梳理 |
第三节 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对外关系思想 |
一、周恩来对外关系论述 |
二、刘少奇对外关系论述 |
三、陈云的对外关系论述 |
四、张闻天对外关系论述 |
五、李先念对外关系论述 |
第四节 我国学术领域对外关系思想的探讨 |
一、孙冶方的对外关系观点 |
二、卓炯的对外关系观点 |
三、薛暮桥的对外关系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第一节 历史转折时期对对外关系的理性反思 |
一、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环境 |
二、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反思 |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对外开放战略措施 |
一、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提出 |
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四、开放型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中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内容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二、邓小平时代主题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第四节 我国经济学家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
一、于光远对外开放观点 |
二、许涤新对外开放观点 |
三、刘国光对外开放观点 |
四、萧灼基对外开放观点 |
五、厉以宁对外开放观点 |
第五节 中国学术界对邓小平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
一、关于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 |
二、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三、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战略的研究 |
四、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
第六节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对外开放的实践成果 |
一、开放信念的不断增强 |
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
三、经济体制改革有了突破 |
四、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21世纪前后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挑战 |
一、全面改革深入化 |
二、开放观念多元化 |
三、国际环境复杂化 |
四、开放格局立体化 |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对外开放的贡献 |
一、对外开放要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基点 |
二、对外开放要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动力 |
三、对外开放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外开放的目的 |
二、以人为本是对外开放的核心立场 |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
四、统筹兼顾是对外开放的根本方法 |
第四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
一、强调“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 |
二、丰富经济特区“对外窗口”思想 |
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思想 |
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思想 |
五、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第五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国内学术界对对外开放的探讨. |
一、我国学界对国际形势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研究 |
二、我国学界关于树立新开放观研究 |
三、我国学界对对外开放三十年整体研究 |
第六节 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开拓 |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
三、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环境 |
一、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
二、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
三、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显现 |
四、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日趋突出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
一、中国梦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二、新发展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四、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五、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贡献 |
一、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更明确 |
二、全球化应对的思维更确定 |
三、对外开放依托文化传统的思路更鲜明 |
四、由近及远的开放战略考量更周密 |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扩大对外开放的理论探讨 |
一、关于全球化问题与对外开放 |
二、关于参加全球治理体系与对外开放 |
三、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对外开放 |
四、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开放 |
第五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实践的深化 |
一、加速“互联互通”建设 |
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进展 |
三、扩大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的启迪 |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力量 |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根本保障 |
三、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源泉 |
四、走向世界是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念 |
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概述 |
1.2.1 国内研究概述 |
1.2.2 国外研究概述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苏俄时期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
2.1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
2.1.1 沙俄的改革与早期的无产阶级 |
2.1.2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主义思想 |
2.2 列宁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
2.2.1 列宁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
2.2.2 列宁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理论 |
3.1 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
3.1.1 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 |
3.1.2 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阶段 |
3.1.3 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阶段 |
3.2 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3.2.1 社会主义前途观 |
3.2.2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论 |
3.2.3 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理论 |
3.2.4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
3.3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
3.3.1 斯大林模式 |
3.3.2 斯大林模式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
第四章 后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的改革论 |
4.1 赫鲁晓夫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 |
4.1.1 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 |
4.1.2 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 |
4.1.3 社会主义改革的推进 |
4.2 勃列日涅夫的社会主义实践 |
4.2.1 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判断 |
4.2.2 勃列日涅夫的社会主义改革 |
4.3 没落时期的斯大林模式 |
4.3.1 安德罗波夫的社会主义理论 |
4.3.2 契尔年科的社会主义理论 |
第五章 戈尔巴乔夫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修正 |
5.1 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否定 |
5.2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5.3 戈尔巴乔夫修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后果及其影响 |
第六章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反思 |
6.1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苏联解体的内在联系 |
6.1.1 对社会主义定位的偏离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线 |
6.1.2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误解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
6.1.3 社会主义改革的缺陷最终催生了苏联的解体 |
6.2 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 |
6.2.1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重要影响 |
6.2.2 苏联解体对俄罗斯的重要影响 |
6.2.3 苏联解体对国际社会的重要影响 |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的超越 |
6.3.1 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及其本质 |
6.3.2 正确界定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
6.3.3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政党的建设 |
6.3.4 顺应本国的历史与国情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
6.3.5 结合时代背景与国际形势推行社会主义改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 经典着作、译着 |
(二) 学位论文 |
(三) 期刊论文 |
(四) 重要报纸及会议资料 |
(五) 英文参考文献 |
(六) 俄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列宁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研究 |
(二) 对列宁发展观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发展”和“发展观”的一般含义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着述中的“发展”和“发展观” |
(三) 列宁发展观的内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一) 拟从整体上认识列宁发展观 |
(二) 试图客观地还原列宁发展观原貌 |
(三) 挖掘分析出列宁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章 列宁发展观形成的时代条件和总依据 |
一、列宁发展观形成的时代条件 |
(一) 世界历史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 |
(二) 世界历史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
(三) 在世界革命背景中探索一国的社会发展道路 |
(四) 将苏维埃的生存、发展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
二、列宁发展观形成的总依据 |
(一) 近代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争论 |
(二)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现实性和历史必然性 |
(三)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地位 |
(四) 依据于客观现实去探寻社会发展道路 |
(五) 立足于基本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第二章 列宁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一、列宁的发展世界观方法论产生条件 |
(一) 时代的变化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
(二) 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
二、“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
(一) 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 |
(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
(三) 辩证法、认识论、逻辑是“同一个东西” |
(四) 建构唯物辩证法发展观体系的初步设想 |
(五) 阐发了实践辩证法的发展观 |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
(一) 把唯物主义贯彻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 |
(二)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
(三)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 |
(四) 上层建筑能动的反作用 |
第三章 列宁的社会发展道路观 |
一、列宁社会发展道路观的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 |
(二) 列宁对民粹派“非资本主义道路”思想的批判和超越 |
二、列宁的俄国社会发展道路观 |
(一) 列宁的俄国民主革命道路观 |
(二) 列宁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观 |
(三) 列宁的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观 |
三、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观 |
(一) 关于民族殖民地革命发展的前途 |
(二) 关于民族殖民地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条件 |
(三) 关于民族殖民地过渡阶段的特点和历史任务 |
(四) 关于民族殖民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 |
四、列宁对社会发展道路普遍性、特殊性的哲学概括 |
(一) 十月革命胜利体现的特殊性符合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
(二) 现代文明发展阶段不可逾越 |
(三)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第四章 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
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列宁发展观的转变 |
(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二) 列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转变 |
二、列宁的社会发展阶段思想 |
(一) 列宁对俄国国情的重新认识 |
(二) 列宁对俄国过渡阶段的分析 |
三、列宁的社会发展矛盾思想 |
(一) 把社会发展矛盾区分为对抗和非对抗两类性质 |
(二) 强调矛盾统一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四、列宁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 |
(一) 列宁关于改革的发展动力思想 |
(二) 列宁关于对外开放的发展动力思想 |
五、列宁的社会发展方式思想 |
(一) 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去选择社会发展方式 |
(二) 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采取渐进的发展方式 |
(三)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渐进发展思想的内容 |
六、列宁的发展战略规划 |
(一) 经济发展规划 |
(二) 政治发展规划 |
(三) 文化发展规划 |
(四) 民族关系及其发展规划 |
第五章 列宁的发展目的观 |
一、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终极价值追求 |
二、把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
三、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奋斗的目标 |
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一) 建立苏维埃政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
(二) 开展文化革命,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
(三) 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现实基础 |
(四) 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人的个性 |
第六章 列宁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
一、列宁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史中的历史地位 |
(一) 它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
(二) 它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民族特色化的先河 |
(三) 它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 |
二、列宁发展观的历史局限性 |
(一) 在发展依据上过高估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 |
(二) 在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上过于强调帝国主义的垂死性 |
(三) 在经济发展手段上没有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 |
三、列宁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一) 以辩证唯物法和唯物史观指导我们科学发展 |
(二) 在正确把握时代和国情基础上制定发展策略 |
(三) 从社会主义本质高度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参考文献 |
(10)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战略退却”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列宁“战略退却”思想的形成 |
一、列宁“战略退却”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
二、列宁“战略退却”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
(一) 苏维埃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 |
(二) 苏俄初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直接过渡”设想的失败 |
第二章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的“战略退却”思想 |
一、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向帝国主义作“妥协”和退让 |
(一) 围绕布列斯特和约党内的争论 |
(二) 签订和约意味着“战略退却” |
二、由“剥夺剥夺者”退到组织“计算与监督” |
(一) 退却到“计算与监督”任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二) 以“计算与监督”为形式的退却措施 |
(三) 正确认识“计算和监督”形式的“战略退却” |
第三章 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的“战略退却”思想 |
一、列宁对实施新经济政策紧迫性的深刻认识 |
(一) 国际形势变化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
(二) 国内矛盾激化与挽救苏俄社会主义政权的紧迫选择 |
二、以新经济政策为内容的战略性退却措施 |
(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退到粮食税和国家资本主义阵地上 |
(二) 从国家资本主义退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
(三) 适时停止退却,重新部署力量 |
三、正确认识新经济政策“战略退却”前后的政策 |
(一) 正确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
(二) 勇于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教训 |
(三) 准确把握新经济政策的精神实质 |
第四章 列宁“战略退却”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 |
一、列宁“战略退却”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
(二)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和发展了苏俄社会主义事业 |
二、列宁“战略退却”思想对当代中国实践的启示 |
(一) 利用资本主义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 |
(二) 正视社会主义曲折,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
(三) 坚持求实创新精神,全面深化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列宁的租让制思想到邓小平的特区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D]. 李效洲. 辽宁大学, 2021(02)
-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3]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孙国栋. 安徽大学, 2020(07)
- [4]列宁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刘一帆. 郑州大学, 2020(03)
- [5]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D]. 郭暄.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6]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D]. 赵玉华. 兰州大学, 2019(08)
- [7]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历史演变研究[D]. 张艳秋. 延边大学, 2018(12)
- [8]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再认识[J]. 张滨,张益刚.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7(04)
- [9]列宁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郭彩星.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战略退却”思想[D]. 崔庆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