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1](2021)在《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及矫正策略研究 ——以渝东北Q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英语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由于农村留守学生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合适的环境氛围等多方面因素,在农村初中学校英语厌学现象较为常见。曾有幸在农村Q中学从事过初中英语教师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深感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对待英语学科的态度变化。很多学生从开始接触英语的感兴趣到毕业时候的英语厌学,这两个极端态度的转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选题和想要探究的问题。为了了解Q中学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的现状找出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厌学英语原因,针对Q中学438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335份,对6名学生进行访谈,将调查结果与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发现农村初中留学学生英语厌学现象在年级上、性别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原因大致可分为价值观念的缺失、学校软硬件设施薄弱以及所处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三个方面。最后,在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厌学现象的分类和成因分析后,结合前人的研究理论和成果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了可从重视家庭、学校、教师、学生主体等四个维度来矫正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的对策:(1)家庭方面,家长要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2)学校方面,要完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措施,健全留守学生成长档案;(3)教师方面,英语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加强自身建设,及时的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做到因材施教,设立分层教学目标;(4)学生方面,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正确认识自己保持乐观心态,锻炼学习意志,树立伟大理想,能够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能力。只有这四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激发留守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李璨[2](2020)在《初中地理作业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础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基石。中国正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落实新课改,促进教育的发展,本文以初中地理作业为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研究了初中学校管理中的作业管理问题。作业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生的作业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从地理作业设计来看:作业设计缺乏科学、规范性的指导;作业分类不够具体和完善,地理学科的作业类型过于单一;作业内容的要求和标准不够清晰;作业的难度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进行区分和规范;作业的设计没有根据学生学力进行有效的划分。从地理作业的布置来看:什么时候布置地理作业,以什么方式布置地理作业,地理作业完成的时间结点和提交时间如何规定等等问题,并没有科学的研究和具体的规定。从地理作业的形式来看:学生的作业形式通常以书面作业为主,另外有综合实践作业,作业的展示方式是提交实践报告,因此,地理作业的形式偏重于书面化作业,形式较为单一。从地理作业的评价来看,评价方式非常单一,平时的地理作业的评价,一般只有对错的判定;在阶段性测验里面,会有分数的统计,因此作业批改和评价的方式非常单调,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很少,学生对于地理作业的完成,除了分数和完成度上的收获,很难得到其他方面的鼓励。从地理作业的展示来看,缺少地理作业的展示平台和机会,学生的书面作业完成后,基本上就变成废纸,既没有对作业的保存和充分的展示,也没有对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起到很好的效用。在地理作业监督落实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方式,在中学阶段,普遍存在着地理作业不能完成、不能按时提交的情况,这既是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有关,也和作业设计、布置、完成时间的要求不合理有关,在这个问题上,作业的有效落实和合理监督必须建立在作业设计符合学生需求,作业布置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因此作业的布置、设计成为了作业管理的中心。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搜集了关于教育管理中有关作业管理的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研读、分析、整理,构架了本文中初中作业管理研究的框架。在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探索作业管理中的各种现象及其成因;对学生个体进行抽样调查,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作业管理的改进及其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探索和研究更科学、更搞笑的作业管理方式。通过研究,本文重新讨论了作业的内涵;提出了新的作业管理的概念;初步探讨了初中地理作业的类型和内容;尝试性地建构了地理作业设计的原则和标准;提出了作业管理的效率及作业管理效率衡量的标准;把时间管理贯穿到作业管理中,作为作业管理效率的重要标准;探索了基于网络学习的作业管理方式;构建了初中地理作业分层标准及其实施建议;提出了学校管理中对作业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建议。总结起来,本文试图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实践的观察、研究、验证,提出了关于初中地理作业管理的优化和实施建议,希望可以对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帮助和参考,希望从作业的角度最大化地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实现个人进步和国家发展。
唐杰慧[3](2018)在《美国文理学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以阿姆斯特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素质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伴随着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我们既要内省和反思,也要将目光投向世界上其他优秀的大学。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他们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经验与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在解决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期所出现的本科教育质量下降问题上,美国文理学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素质教育的眼光深入剖析美国文理学院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访谈研究法,旨在对美国文理学院优秀的本科教育进行深入探究,以阿姆斯特学院为例,深入其课程层面,探析其素质教育理念及实践等相关内容,为推进中国素质教育进程提供参考。首先,本研究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后发现目前存在缺乏对文理学院课程体系的全面认识,缺乏理论支撑,缺乏针对课程层面的深入研究,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少等不足。本研究试图通过努力弥补这些不足。其次,介绍大学素质教育的概念来源和变迁,将大学素质教育与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辨析,并基于素质教育概念设计研究框架。再次,从通识加专业教育的素质教育课程模式与高度自由化的选修制度两方面分析美国阿姆斯特学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架构,从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及课程设置的限制条件两方面探究其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从师资力量、培养形式和招生制度三个方面探究阿姆斯特学院实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保障机制。研究认为美国阿姆斯特学院的课程体系是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思想的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批判性的借鉴,同时提出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建设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营造素质教育的育人场域及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衔接的四点建议,力图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进程。
李元[4](2018)在《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段力佩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家。他1950年起任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1984年退居二线、任名誉校长,直到1996年离休,领导和影响育才中学近半个世纪。期间,段力佩分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领导育才中学进行三次大的教育改革,先后产生“十六字”经验、“八字”教学法和“三自”教育思想,享誉中国教育界。本文考察了段力佩家世、教育实践历程、教育思想形成的脉络及其思想内涵,尝试系统地梳理段力佩教育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自主探索之路,探寻教育家的成长规律。段力佩在育才中学半个世纪的教改历程,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思考: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十六字经验,突出的是对“教”的改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转而为对“学”的关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三自”教育思想,已上升到了“育”的层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是一条由关注教学到关注教育的思路,是一条由关注“他者”到关注学生“自体”的思路。除了形成“教—学—育”的思路,段力佩还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开展了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的整体改革,以保障学生的全面、自主、个性化发展。从“教”到“学”、再到“育”,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局部走向整体;已不再限于“如何育才”,而对“为谁育才”和“育什么才”的认识也有了根本转变,反映出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经验层面上升到了思想层面。从“教”到“学”、再到“育”,既是一条段力佩探索“适合我国实情的教育法”、办社会主义新型学校的道路,也是我国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所走过的路。段力佩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人本主义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学教育思想。段力佩的教育探索给我们留下一笔厚重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段力佩成长为教育家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成就一位教育家需要诸多要素的合力。除了要有能充分开展教育实践的土壤或舞台,教育工作者还需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专业意识、探索精神、独立人格等优秀品质,树立实践思想和群众观念,更需要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不断积极地回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刘亮[5](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宣芸芸,周洪丽[6](2017)在《黔南州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以贵定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初中教师的教育背景、对合作学习的认知和课堂基本使用情况、监督与反馈、教师的反思和学习情况方面进行研究。调查有以下几个重要发现:1.教师性别比例不均衡,班级人数过多;2.课堂合作学习内容形式单一;3.评价反馈内容缺乏文化意识的渗透;4.目前关于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5.教师反思积极并且多元化。
王好[7](2016)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自此之后,我国英语高考制度不断进行改革,一直都是热点话题。2013年,全国各地都在酝酿高考改革方案,英语成为改革的先行科目,受到大家普遍的关注,各种看法、观点和讨论随之而来,对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9月,教育部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到高考改革的建议并提出在改革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再一次将英语高考改革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强调素质教育在此次英语高考改革中发挥的引领作用。素质教育理念下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的研究,对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即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对于教育的主体来说,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考英语改革无疑会带动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方式选拔人才,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当前对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的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在这些研究基础之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等,用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对英语高考制度改革进行分析,进而明确素质教育理念对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的引领,并提出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的建议与展望,力求使高考英语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理念。论文内容主要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方法和研究动态方面阐明文章研究的重要性和时代性;第二部分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问题的思考,探索素质教育与高考制度的关系;第三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高考制度及英语科的历史进程,重点分析新一轮英语高考改革的内容:一年多考的社会化考试改革。肯定其优越性,同时结合实证研究分析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在第四部分从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观、考试内容、考试改革原则和考试管理体制方面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对英语高考改革的引领作用;第五部分是深化改革的建议与展望部分,本文尝试从英语高考制度设计和英语课堂教学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和对策,以望能促进英语高考改革的进一步完善,使英语考试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理念。新一轮英语高考制度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改革效果的追踪与研究等各方面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本论文在现有基础上尝试提出建议与想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深化和完善英语高考制度改革。
张释元[8](2013)在《教师价值取向:学校教育变革之“基”》文中提出20世纪60、70年代,课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了教师价值取向对教师的课程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近二三十年以来,教育改革的研究也证明了:没有教师价值取向的改变就没有教育改革的真正发生,以教师价值取向为核心成分的教师文化是教育改革关键的要素。教师文化研究指出,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结构最稳定和核心的部分,是学校文化转型的关键。没有教师价值取向的转型就没有学校文化的转型,也就没有教师文化结构的改变,当然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变革。这些理论研究与我个人过去的中小学实践相映照,彰显了我对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旨趣。过去对教师价值取向的理论探索指明了:教师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的核心和关键;教师价值取向对教师的课程决策和教学行为具有深刻作用;教师价值取向具有稳定性、弥漫性、共享性等特点;教师价值取向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教师价值取向包括工具主义取向和目的取向等等。但是,教师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它是以何种方式影响教师行为与教育改革的,如何进行改变等等理论问题还未得解。为此,研究目的旨在通过个案中学教师价值取向实然样态的解释,揭示教师价值取向是什么,教师价值取向在学校教育变革中的作用,以及其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教师价值取向是指影响教师教学实践行动的观念体系,是在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的激发下,指导教师选择教学行为的指令。它蕴藏于教师文化和学校文化之中,深藏于教师的观念体系之内,隐含在教师的教学言语、思维和行为之里,潜藏在学校制度和教师创造物的背后,很难通过观察或者问卷得出,因此,适合做质的研究。为了探索学校文化与教师价值取向的关系,以及教师价值取向在学校教育变革中的运作状况,采用了个案研究的设计。以J中学为研究个案,通过对J中学教师的观察、访谈、临床研究等方法搜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工具对资料进行整理,探寻J中教师的价值取向结构,揭示价值取向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管理以及课程教学中的运作,理解价值取向对学校教育变革的作用,以及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教师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中的“点”,因此,采用以学校文化现象的“面”着手,以价值取向的“点”着力,再返回到学校文化现象的“面”的研究思路,从假设构想到实证研究再到应然探索的研究路向,旨在提高研究的信度与内在效度。在对J中学学校文化的实证研究中,运用了叙事的文本撰写方式,采用整体透视和焦点透视的形式展现J中学教师的价值取向及其存在状态。首先,对J中学教师价值取向进行整体透视,平面展现教师价值取向结构及表现形态。其次,选择极端教师个案进行焦点透视,纵深探究价值取向在教师实践中的运作情形。焦点透视的目的是揭示教师个体与群体的悖论式价值取向的存在状态,展现教师价值取向的冲突与整合,为进一步阐释教师价值取向与学校文化及教育变革之间的关联提供数据支撑。价值取向是文化建构的,对价值取向的探究离不开学校文化。因此,研究以J中学学校文化为着眼点,以价值取向的实践样态为着力点,以极端教师故事为支撑点,描绘一幅教师价值取向理想与现实交织的图景,展现教师在价值追求中的尴尬、矛盾、整合与超越的观念形态,为教师文化与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依据。就J中学学校文化而言,纵向梳理学校发展的基本历程,勾勒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通过对学校文化类型(横向维度)与学校文化层次(纵向维度)的分析,解读J中学学校文化的特征。从总体上看,J中学学校文化呈现“认干”、“无言的竞争”与“看堆”等主要特征。这与J中学发展过程中的崛起阶段有很大关联,学校是在全体成员以教学为中心,全体教师勤奋、奉献,“好学生”的加盟等系列程序的推动中“翻身”的。这一过程使学校成员共享了“知识越多越有利”、“学生不看不行”等价值观,为J中学教师价值取向结构铺设了建构情境。整体透视J中学教师的价值取向,他们在教学设计中表现为五种价值取向,即知识取向、能力取向、情感取向、道德取向及应试取向;在教学管理方面表现为权威控制取向与非权威控制取向;在课堂教学方面表现为任务取向、整饰取向与替代取向。从特点上看,J中教师价值取向呈现核心与边缘取向共同运作于学校教师的价值取向结构中,信奉的价值取向与践行的价值取向并存于教师个体的价值观念系统中。依据劳伦斯·哈里森的进步文化与停滞文化的分析框架,学校中的教师价值取向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别。消极价值取向表现为保守、僵化的知识观、学生观与人才观,是学校教育变革的“负能量”;积极价值取向走向教师的自我超越以及对学校文化的自觉,将变革作为行动的指导价值,是学校教育变革的“正能量”。通过对J中教师价值取向的整体透视,筛选出极端个案——道德取向型教师和情感取向型教师。她们处于学校教师价值取向结构的边缘,与学校核心价值取向之间呈虚性和谐状态,彼此间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并存于学校文化结构中。他们持有的价值取向虽然与学校核心价值取向不同,但他们的教学行动能够“完美”地达到学校的目标,旨在突出了从行动的视角研究价值取向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考试作为价值目标,并不是彻底牵制教师行动的纲领,而是教师的价值取向指导了教师的实践,缩小了考试目标与行动选择之间的张力。通过对J中学个案研究,提出了超越教学价值取向的学校整体教师价值取向观,提出了以学校发展为核心的教师价值取向一般结构。通过对个案中学教师价值取向与学校文化及学校教育变革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了教师价值取向是学校变革中“看不见的手”,是学校文化重建的“密码”。为此提出学校教育变革作为一种指向教师价值取向转型的介入式变革理论,以构建变革取向与学习型的学校文化。
李曙婷[9](2008)在《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金成焕[10](2007)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文中指出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新时期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它是以人类自身的素质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用素质教育的思想作指导,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
二、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及矫正策略研究 ——以渝东北Q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对农村地区控辍保学的要求 |
2.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
3.农村留守学生自我发展的诉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相关研究 |
2.国内文献相关研究 |
3.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六)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核心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一、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的调查研究 |
(一)问卷调查 |
1.问卷工具及内容 |
2.问卷信度与效度 |
3.问卷调查的实施 |
4.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访谈法 |
1.访谈对象 |
2.访谈内容设计 |
3.访谈内容转述 |
4.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二、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原因分析 |
(一)价值观念的缺失导致英语厌学现象的产生 |
1.社会价值观念的缺失 |
2.教育价值观念的缺失 |
3.家庭价值观念的缺失 |
4.自身价值观念的缺失 |
(二)学校软硬件设施薄弱导致英语厌学现象的产生 |
1.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师资不足 |
2.农村初中多媒体设备利用率低 |
3.农村初中学校英语教学思想落后 |
(三)所处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英语厌学现象的产生 |
1.家庭环境给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
2.社区环境给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
三、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矫正策略 |
(一)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1.保持与孩子良好沟通,关心孩子身心发展 |
2.客观看待孩子的成长,提高监护人责任感 |
3.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
4.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留守学生不再“留守” |
(二)关注留守学生加强英语学科建设 |
1.完善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
2.健全留守学生的成长档案,给予人文关怀 |
3.加强英语学科的课程建设,优化课程内容 |
4.改变现有的英语考评办法,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
1.参加教育培训,加强英语教师自身建设 |
2.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
3.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
4.能够因材施教,设立分层教学目标 |
(四)留守学生努力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
1.正确认识自己,保持乐观心态 |
2.挖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
3.锻炼学习意志,树立远大理想 |
4.能够正确归因,提高学习能力 |
总结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渝东北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渝东北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情况访谈 |
附录C 渝东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关于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情况访谈 |
(2)初中地理作业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帮助教师减轻负担,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
2.帮助学生提升效率和健康科学地成长 |
3.帮助学校增强学校管理效率,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氛围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1.研究成果 |
2.不足 |
(四)概念界定 |
1.管理 |
2.作业管理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
1.最近发展区 |
2.建构主义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一、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作业管理中各个作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1.作业设计不具备明显的层次性 |
2.作业类型单一且枯燥 |
3.作业内容缺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
4.作业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监督 |
5.错题集的整理习惯没有得到充分培养,且错题集整理后教师几乎不会批阅 |
(二)作业管理中不同管理主体的问题 |
1.教师对作业的设计是作业管理中质量管理的关键 |
2.学校主体在作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小 |
3.家长主体在作业管理中主要的问题集中在监督和辅导上 |
4.学生主体在作业管理中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作业的落实和完成上 |
5.小结 |
二、作业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关于作业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1.学生主体 |
2.教师主体 |
3.学校主体 |
4.家长主体 |
5.小结 |
(二)作业管理效率低下的核心原因分析 |
1.师生比小 |
2.作工比太高 |
三、优化初中地理作业管理的建议和实施 |
(一)规范作业的环节,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 |
1.作业设计 |
2.作业布置 |
3.作业的完成 |
4.作业提交 |
5.作业批改 |
6.作业发放 |
7.作业反馈 |
8.作业订正 |
9.作业辅导 |
(二)实施规范化作业管理环节后的作业管理效率分析 |
1.作业管理优化的策略和实施 |
2.优化措施的实施及记录 |
3.实施结论及分析 |
四、研究结论与不足 |
(一)结论 |
(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美国文理学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以阿姆斯特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美国文理学院的历史进程研究 |
1.3.2 美国文理学院的教育理念研究 |
1.3.3 美国文理学院的课程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学素质教育的概念辨析与分析框架 |
2.1 大学素质教育的概念来源与变迁 |
2.2 大学素质教育与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的辨析 |
2.3 基于素质教育概念内涵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美国阿姆斯特学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分析 |
3.1 美国文理学院及阿姆斯特学院的基本情况 |
3.1.1 美国文理学院的基本情况 |
3.1.2 阿姆斯特学院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
3.1.3 阿姆斯特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
3.2 课程设计的框架结构 |
3.2.1 通识加专业教育的素质教育课程模式 |
3.2.2 高度自由化的选修制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阿姆斯特学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内容设置研究 |
4.1 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 |
4.1.1 专注文理学科的素质教育 |
4.1.2 注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
4.1.3 弱化专业概念的素质教育 |
4.2 课程设置的限制条件 |
4.2.1 课程修读要求的限制 |
4.2.2 重复课程的限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阿姆斯特学院实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保障机制 |
5.1 师资力量的保障 |
5.1.1 注重教学能力、多元包容的招聘制度 |
5.1.2 重视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的评审制度 |
5.2 培养形式的保障 |
5.2.1 实行小规模教学 |
5.2.2 采用住宿制 |
5.2.3 注重国际化培养 |
5.3 招生制度的保障 |
5.3.1 采取选择性招生 |
5.3.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建议和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和不足 |
6.2.1 研究建议 |
6.2.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4)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的基本走向 |
(二)研究的主要集中点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 |
第一章 为教育而生 |
第一节 出生教育世家 |
一、世代书香,家学渊源 |
二、生性叛逆,求学坎坷 |
第二节 从教育者到革命者 |
一、奔走上海,投身革命 |
二、执掌储能,初露锋芒 |
第二章 为育才而来 |
第一节 接管育才中学:在混乱中改造 |
一、领导名校,机遇和挑战并存 |
二、礼贤下士,甘当“后勤部长” |
第二节 对待“苏联经验”:在学习中反思 |
一、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 |
二、决心探索中国的教育学 |
第三节 应对“政治运动”:在转化中坚守 |
一、反思“政治运动”对教育的冲击 |
二、变“土法炼钢”为创造性教育 |
第三章 教改初体验:形成“十六字”经验 |
第一节 教改的背景和初衷 |
一、恢复“以教学为中心” |
二、致力减负,改革教法 |
第二节 经验的产生与褒贬 |
一、形成“十六字”经验 |
二、“文革”中被打倒 |
第四章 经验之重光:探索“八字”教学法 |
第一节 因势利导:在乱中看到生机 |
一、变“授”为“学” |
二、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
第二节 以点带面:将教改进行到底 |
一、全方位的教育改革 |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 |
第五章 第三次超越:总结“三自”育人目标 |
第一节 深化教改,辐射全国 |
一、引领上海课程教材改革 |
二、在宣传推广中总结提炼 |
第二节 教育立场,全面育人 |
一、从个性培养到“三自”目标 |
二、从教学经验到教育思想 |
下编 |
第六章 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取向 |
第一节 教育的性质 |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
二、普通教育的性质 |
第二节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的取向 |
一、教育对象 |
二、教育目的的取向 |
三、教育目的的实现 |
第七章 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思想 |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 |
一、“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关键,健康是第一”的提出 |
二、正确处理德智体三方面的关系 |
第二节 人的个性发展 |
一、“共性和个性”思想的提出 |
二、共性、个性相互关系及其流变 |
三、“共性和个性”思想的评价 |
第八章 着眼于“育”的课程、教材改革 |
第一节 着眼于“育”的课程改革 |
一、学制、课程、课时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 |
二、专攻与博览、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结合 |
第二节 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 |
一、教材编写应坚持七原则 |
二、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实践 |
三、教材改革的意义 |
第九章 关注“学”的教学、评价改革 |
第一节 关注“学”的教学改革 |
一、课堂不是讲堂而是学堂 |
二、教学必须循序渐进 |
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
第二节 人性化的评价改革 |
一、要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分数的奴隶 |
二、反对以分数刺激学生 |
第十章 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
一、德育的地位与功能 |
二、德育工作“时不宜迟” |
第二节 德育的原则与途径 |
一、德育的原则 |
二、德育的实现途径 |
第十一章 体育工作 |
第一节 健康是第一 |
一、“健康是第一”的思想渊源 |
二、如何理解“健康是第一” |
第二节 如何做到“健康第一” |
一、“男拳女舞” |
二、体卫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段力佩大事年表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素质教育理念的研究概况 |
1.4.2 关于高考制度改革的研究概况 |
1.4.3 关于素质教育理念对高考指引的研究概况 |
1.4.4 关于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的研究概况 |
2 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问题思考 |
2.1 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
2.1.1 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演变 |
2.1.2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 |
2.1.3 素质教育的价值观 |
2.2 素质教育、应试教育、高考制度的关系 |
2.2.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
2.2.2 素质教育与高考制度的关系 |
3 我国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的概述 |
3.1 高考制度改革及英语科改革的历史进程 |
3.2 新一轮英语高考改革的内容概述 |
3.2.1 社会化考试内涵 |
3.2.2 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的理论基础 |
3.2.3 新一轮英语高考社会化改革的优越性 |
3.3 新一轮英语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3.3.1 新一轮英语高考改革调查研究 |
3.3.2 新一轮英语高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 素质教育理念对英语高考改革的引领 |
4.1 英语高考改革应当反映素质教育本质要求的科学考试观 |
4.2 英语高考改革应当符合素质教育规定的考试内容 |
4.3 英语高考改革应当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考试改革原则 |
4.4 英语高考改革应当体现素质教育特点的考试管理体制 |
5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英语高考制度改革建议与展望 |
5.1 英语高考制度设计要注重公平性 |
5.1.1 充分考虑区域差异,促进教育公平 |
5.1.2 建立多元化英语能力评价体系 |
5.1.3 建立社会考试机构,探索英语高考招考分离 |
5.2 英语高考制度实施要注重应用性 |
5.2.1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
5.2.2 调整课堂教学结构,采取分层次教学 |
5.2.3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方法 |
5.2.4 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综合素质考核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8)教师价值取向:学校教育变革之“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的分析框架 |
三、研究的取向与路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教师价值取向指向下学校教育变革的假设构想 |
一、概念逻辑:概念关系演绎 |
二、学校教育变革:由介入到文化 |
三、教师价值取向:学校教育变革发生的根基 |
第三章 J中学学校文化剖析 |
一、J中学学校发展的基本历程 |
二、J中学学校文化体系分析 |
三、J中学学校文化特征解读 |
第四章 J中学教师教学价值取向整体透视 |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
二、关于教学管理的价值取向 |
三、关于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
第五章 一位遭到“围攻”的“另类”教师:道德取向型教师故事 |
一、“不经意”的抽样 |
二、关键事件:教育观与学生观的转变 |
三、遭到办公室同事的“围攻” |
四、丁丁的教学样态 |
五、“不同寻常”的体罚 |
六、“孤单”地行走在“践行”路上 |
第六章 一位“孤独”的情感教育“旅者”:情感取向型教师故事 |
一、“我是这样接待新生的” |
二、“我是这样上课的” |
三、“我是这样管理的” |
四、为何不当班主任:“教师要做自己” |
五、教师应该修练内功 |
第七章 教师价值取向相悖的样本:悖论式价值取向 |
一、言与行的悖论:“说和做两回事” |
二、素质取向与应试取向相悖:“都是中考惹的祸” |
三、课改“理想”与教学“现实”相悖 |
四、“主科”教师的“抱怨”与“小科”教师的“控诉” |
五、“好好教”还是“不好好教”:“副科”教师的“无奈” |
第八章 价值取向、学校文化与教育变革:基于案例的解析 |
一、J中学教师价值取向结构与特点 |
二、J中学教师价值取向与学校教育变革之间的关系分析 |
三、J中教师价值取向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九章 价值取向与文化转型:学校教育变革的“正能量” |
一、教师价值取向:学校文化重建的“密码” |
二、学校文化转型:学校教育变革发生的“土壤” |
三、学校教育变革:教师价值取向转型与学校文化重建的“刺激物” |
四、指向教师价值取向转型的变革行动:一种介入式变革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绪论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顺应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
1.1.2 促进基础教育设施发展,探讨21世纪学校模式,为小学校改扩建提供依据 |
1.1.3 探讨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及分析 |
1.2.1 理论探讨 |
1.2.2 国外教学环境与教学环境设计研究历史分析 |
1.2.3 日本相关研究 |
1.2.4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教学环境的概念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历史—基础教育与基础教育建筑发展研究 |
1.4.2 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
1.4.3 建筑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6.1 调研方法 |
1.6.2 调研工作简介 |
1.6.3 分析方法 |
1.6.4 实验 |
1.6.5 论文写作说明 |
第二篇 历史、教育理论研究 |
2 中小学教育与教育建筑发展历史研究 |
2.1 工业革命前教育与学校的发展历程 |
2.1.1 封闭的原始教育活动 |
2.1.2 以文字、口语作为媒介的第一次教育革命 |
2.1.3 第二次教育革命 |
2.1.4 以印刷术和科教书使用及学校建立为标志的第三次革命 |
2.1.5 工业革命前中国基础教育建筑的发展 |
2.2 现代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建筑发展 |
2.2.1 现代工业化教育 |
2.2.2 现代中小学教育理论与其相对应的教育空间发展历程 |
2.2.3 教育改革提高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今) |
2.2.4 未来室内教学空间发展趋势 |
2.3 教育理论与建筑发展趋势 |
2.3.1 教育发展原动力分析 |
2.3.2 开放式学习空间的层级分析 |
2.4 影响小学校建筑空间构成的因素 |
2.4.1 影响因素分析 |
2.4.2 从环境行为学研究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的关系 |
2.4.3 国外近现代主要教育理念对教学空间的影响 |
2.4.4 技术对教育建筑的影响 |
2.5 小结 |
3 世界教育发展背景下的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研究 |
3.1 中国素质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发展中的定位 |
3.1.1 学制改革:迈向终身教育,中小学学制的发展方向 |
3.1.2 教育目标改革 |
3.1.3 课程改革 |
3.1.4 小学课程类型 |
3.2 中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
3.2.1 我国教育改革历史研究 |
3.2.2 素质教育改革的宏观社会背景分析 |
3.2.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
3.2.4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措施分析 |
3.2.5 中、西方教育现状比较 |
3.2.6 素质教育与开放教育 |
3.3 小结 |
第三篇 建筑设计研究 |
4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室内教学空间研究 |
4.1 我国城市小学校室内教学空间现状的调查研究 |
4.1.1 实地调研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
4.1.2 调研成果总结与分析 |
4.1.3 现有室内教学空间与教学模式的矛盾调研与分析 |
4.1.4 师生对室内教学空间的要求的调研与分析 |
4.2 室内教学空间的发展研究 |
4.2.1 调研总结当前小学校对室内教学空间建构的要求 |
4.2.2 教学空间发展理论分析 |
4.3 借鉴教育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教学室内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 |
4.3.1 教育发达国家及地区基本教学空间功能布局研究 |
4.3.2 教育发达国家及地区室内教学空间的结构性布局研究 |
4.4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室内教学空间的建构 |
4.4.1 教学资源中心的建构 |
4.4.2 教学区的建构 |
4.5 小结 |
4.5.1 小学校室内教学空间构成要素 |
4.5.2 小学校室内教学空间布局模式 |
4.5.3 小学校室内教学空间相关设计指标 |
5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走廊、教师空间发展研究 |
5.1 廊空间 |
5.1.1 对廊空间多功能性要求的提出 |
5.1.2 小学校廊空间调研分析 |
5.1.3 日本小学校廊空间优秀实例分析 |
5.1.4 学校建筑中廊空间的设计要点分析 |
5.2 教师空间 |
5.2.1 教师办公空间调研 |
5.2.2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办公空间的建构 |
5.3 小结 |
5.3.1 国外学校建筑中的廊空间发展动向 |
5.3.2 我国学校建筑廊空间发展趋势分析 |
5.3.3 在廊空间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
5.3.4 走廊设计要点 |
5.3.5 教师空间系统 |
6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1.1 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定义 |
6.1.2 小学室外空间环境的作用 |
6.2 小学校园外部空间环境现状总体调查与分析 |
6.2.1 实地调研 |
6.2.2 书本文献资料分析 |
6.2.3 综合分析比较 |
6.2.4 问卷调查部分 |
6.3 小学校园室外节点空间—入口空间设计研究 |
6.3.1 小学校园入口空间调研分析 |
6.3.2 小学校入口空间分析 |
6.3.3 优秀实例分析:日本仓町立社川小学入口空间 |
6.3.4 小学校园入口空间的设计 |
6.4 小学校园室外节点空间—广场空间设计研究 |
6.4.1 小学校园广场空间调研 |
6.4.2 广场空间形态类型小结 |
6.4.3 优秀实例分析纽波特海岸小学 |
6.4.4 小学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 |
6.5 小学校园室外节点空间—庭院空间设计研究 |
6.5.1 小学校园庭院的调研 |
6.5.2 庭院空间类型 |
6.5.3 优秀实例分析 |
6.5.4 校园庭院的设计 |
6.6 小学校园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
6.6.1 小学校园室外环境构成分析 |
6.6.2 小学校园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原则 |
6.7 小结 |
6.7.1 现有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 |
6.7.2 对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建议 |
7 适应素质教育的城市小学校形象发展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1.1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没有地域特征,无特点 |
7.1.2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标识性不强 |
7.1.3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缺少对儿童的关怀 |
7.1.4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设计缺乏理论指导 |
7.2 儿童喜爱的学校形象调研 |
7.2.1 调研实录 |
7.2.2 特征分析 |
7.3 学校形象要素分析 |
7.3.1 平面布局 |
7.3.2 学校的色彩 |
7.3.3 建筑层数 |
7.3.4 门 |
7.3.5 窗 |
7.3.6 屋顶 |
7.3.7 墙 |
7.3.8 楼梯对小学建筑形象的影响 |
7.3.9 廊对小学建筑形象的影响 |
7.3.10 入口 |
7.3.11 建筑体型 |
7.4 学校形象的特征要素分析 |
7.4.1 “时间”的形象特征 |
7.4.2 “运动”的形象特征 |
7.5 小结 |
8 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小学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建构 |
8.1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发展的阶段性 |
8.1.1 素质教育发展的历史性 |
8.1.2 目前我国小学校建筑空间的发展阶段 |
8.1.3 我国小学校空间发展的阶段性理想目标 |
8.2 适应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小学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的建构 |
8.2.1 小学校发展课题 |
8.2.2 日本小学校建筑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
8.2.3 建立动态的小学建筑空间设计标准体系 |
8.3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更新改造研究 |
8.3.1 改扩建实例借鉴 |
8.3.2 小学建筑空间改造策略初探 |
8.4 学校设计方案举例 |
8.4.1 改扩建设计方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小 |
8.4.2 新建设计方案—陕西延安红花沟学校 |
8.5 小结 |
第四篇 结论 |
9 结论 |
9.1 教育及教育建筑历史研究 |
9.1.1 愈加开放的教育形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9.1.2 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水平 |
9.1.3 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相互影响 |
9.2 小学教育改革研究 |
9.3 小学校教育建筑及空间模式研究 |
9.3.1 室内教学空间 |
9.3.2 廊 |
9.3.3 教师空间 |
9.3.4 室外空间 |
9.3.5 小学校建筑形象 |
9.3.6 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小学校建筑空间的整体建构 |
9.4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3.1 各国小学课程设置 |
附3.1.1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
附3.1.2 英国小学课程设置 |
附3.1.3 法国小学课程设置 |
附3.1.4 加拿大小学课程设置 |
附3.1.5 日本小学课程设置 |
附录3.2 中国素质教育基地小学校实录 |
附3.2.1 江苏南京行知小学 |
附3.2.2 如东县马塘小学 |
附3.2.3 海门市东洲小学 |
附3.2.4 浙江杭州绿城育华小学 |
附3.2.5 杭州学军小学 |
附3.2.6 宁波实验小学 |
附录3.3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育发展 |
附3.3.1 基础与预备 |
附3.3.2 升学预备与就业预备 |
附录3.4 新美国学校发展公司教育改革方案 |
附录4.1 调研问卷表 |
附4.1.1 问卷一(教育工作者) |
附4.1.2 问卷二(小学学生) |
附4.1.3 问卷三(小学学生) |
附录4.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小公开课课堂情况记录分析 |
附4.2.1 一年级一班语文课 |
附4.2.2 一年级二班英语课 |
附4.2.3 三年级三班数学课 |
附4.2.4 四年级三班语文课 |
附4.2.5 四年级一班数学课 |
附4.2.6 四年级二班校本课程 |
附录6.1 调研问卷表 |
致谢 |
(10)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更新教学思想,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观念 |
二、优化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
五、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
四、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及矫正策略研究 ——以渝东北Q中学为例[D]. 刘璐.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12)
- [2]初中地理作业管理研究[D]. 李璨. 西南大学, 2020(05)
- [3]美国文理学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以阿姆斯特学院为例[D]. 唐杰慧.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4]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D]. 李元.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5]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6]黔南州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以贵定县为例[J]. 宣芸芸,周洪丽. 高考, 2017(30)
- [7]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 王好.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8]教师价值取向:学校教育变革之“基”[D]. 张释元. 西南大学, 2013(01)
- [9]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 李曙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11)
- [10]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J]. 金成焕. 林区教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