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民主党派干部素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21)在《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党制度是人类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共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全新概括,其中具有两大主体,一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二是作为参政党的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党概念,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亲密友党,而参政党的称谓则是一个具有集体含义的政治名词,彰显了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独特位置和作用。它突破了西方政治学对“政党”的一般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之“特色”所在。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系统性构成,参政党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角色定位的规范化程度,及其与其他结构性要素的互动关系对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型塑作用。因而以参政党为视角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需要从要素分析系统、从部分考察整体,这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范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性,可以借鉴其角色、结构与体系的分析模型,将参政党角色定位于组织、制度与治理三个层面,再以此为基础分析参政党与执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体系中的结构性互动,以及参政党的角色功能向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的转化,从而形成从参政党视角出发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框架。参政党的三种角色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参政党只有具备完善的组织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规范化的制度,进而充分发挥治理功能;其次,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也为参政党组织的良性发展,及其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保障;再次,随着参政党参与国家治理的不断深化,又反过来对其组织建设和制度设置的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在新型政党制度演进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同时其自身的规范化进程也深刻影响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模式,使后者呈现出平稳渐进、合作共识的总体特征。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包括组织模式、制度模式与治理模式三重要素。在组织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的互动遵循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形成了非竞争性的组织关系,具有非对称性的组织特征。在制度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权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执政—参政”的制度模式,在政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多党合作的制度模式,在社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政治协商的制度模式。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全方位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形成了“嵌入式”治理的模式,具有一主多元的权力配置格局,以及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政策优化机制。从总体上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呈现出鲜明的合作型特征,其中执政党领导合作,参政党协同参与,有效提升了治理绩效。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包括体系效能、过程效能与政策效能三个维度。参政党自身具有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利益综合、社会服务与政策反馈等功能,它与执政党互动则形成了政治沟通、科学决策、民主协商以及民主监督等功能。这些功能维系着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提升了该制度的效率与稳定性,充分展现了该制度治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政策效果。尽管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显着的制度优势,但它在结构运作与能效发挥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而参政党自身建设也有待进一步规范。鉴于外在的环境的复杂多变,新型政党制度尤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运行效能、增强适应能力,从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李春憬[2](2020)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我国践行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民主形式之一。公民公平参与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动力。在我国的协商民主中,公民的公平参与是“短板”。从协商渠道而言,在我国的七大协商民主渠道中,与公民主体直接相关的是基层协商,在其他六渠道中,公民的参与感较低。从协商民主的运行过程来看,公民在发起协商、参与协商过程、影响协商结果等方面,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从协商能力来看,公民主体之间,公民与其他主体之间,协商能力差异明显,协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使得公民在协商民主中的参与,成为一种“在场的缺席”。相对于政党、政府、政协、人大、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各方主体而言,公民如何公平地参与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我国的协商民主是有根、有源、有生命力的,马恩列关于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提供了理论资源。马恩列关于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的思想,奠定了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向;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实践提供了借鉴。我国的协商民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协商民主的渠道、形式、制度不断完善,基本上满足了现代社会公民参与的诉求,保障了人民民主。公民主体的协商意识不断增强,协商能力不断提升,在协商民主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参与效能感越来越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公民主体在协商民主中的不公平参与问题越来越凸显。公民参与渠道的有限性、参与机会的不公平、参与资源的不均等、参与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的公平参与。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不公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复杂性下的共识困境,协商民主制度供给的不足,公民理性协商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公民协商能力不足,造成了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参与存在不公平现象。对于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来说,实现公民的公平参与需要回归公民本身,从公民主体出发,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是公民政治社会参与的基础,公民参与意识的养成,有助于激发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公民践行主人翁地位的需求;培养公民的政治权利意识,激发公民主动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政治义务意识,激发公民理性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促使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成为一种自觉。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加强公民的协商能力建设,主要是提高公民的赋理协商能力、协商沟通能力、利益表达能力、偏好转换能力、组织联盟能力等。完善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渠道建设,健全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将公民纳入政党协商、政府协商、人大协商、政协协商中,支持和鼓励公民通过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实现公民参与的组织化;发展作为公民公平参与主场的基层协商民主,发展作为公民公平参与新场域的网络协商民主。增加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公共信息共享制度、公益代表人制度、协商监督制度、协商跟踪制度、协商回应制度、协商评估制度等。优化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打造包容联动发展的经济环境、构建权威与民主平衡的政治环境、构建相对独立自主的社会环境、营造崇尚宽容妥协的文化环境、构建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环境。加强党对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领导,发展政党依规协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协商水平。总之,我们要使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成为一种常态,使之成为一种共识、一种模式、一种生活。
孙曈[3](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左殿升[4](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黄安琦[5](2020)在《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的管理,是指民主党派提案在提交到政协、被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立案之前,民主党派组织内部对提案的管理工作,其目的是确保民主党派提案的质量及提高立案率。随着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民主党派组织加强对提案工作的管理,有利于充实公共管理、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和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党派的相关理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助于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优化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关键、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整体素质,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泉州市各个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都采取了适合各个党派特点的不同举措,通过制定提案工作规划、成立提案工作小组、统筹提案相关工作、协调后期提案工作、总结反思管理工作,在提高民主党派成员撰写提案的积极性、民主党派提案内容的质量、民主党派提案的立案率、民主党派提案的社会效应均取得一定的成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泉州市各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如工作计划略显单薄、专委会作用不尽理想、提案调研工作缺乏组织、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总结与反思不到位,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泉州市民主党派组织对于提案工作管理的计划与预期出现背离、提案工作管理制度缺漏、中层管理人才的缺位、党派内的领导机制、调研机制和激励机制都亟待加以完善,等。结合泉州市各民主党派和江苏省常州市民建、四川省成都市民革、福建省福州市民革的相关探索,提升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增进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规范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的管理制度,培养专业的提案工作管理人才,形成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机制的常态化,等。
方发喜[6](2020)在《新时代民主党派民主集中制贯彻研究》文中认为自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以来,在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下,确立“民主集中制”为各民主党派的根本组织制度。民主党派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促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迎来了新的挑战。习总书记十分重视民主集中制对党和国家发展的现实意义,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它正确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反映、体现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利益与愿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和执行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制度优势。本文运用实践调查与分析比较相结合的方式,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贯彻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探究民主集中制的理论渊源,应用唯物辩证法剖析民主集中制的辩证关系和内在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民主党派选择民主集中制的历史必然性。通过问卷、走访等多种形式对湖南省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具体情况调研,了解新时代民主党派内部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情况、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等,找出现存问题,并进一步梳理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借鉴中国共产党及其民主党派自身实践基础,通过强化思想认识、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立体化监督机制等措施,推动新时代民主党派深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
边凯晓[7](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研究 ——以《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为中心》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对妇女运动的发展尤为重视,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纪念“三八”妇女节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有着成熟的国内条件,同时也具备有利的国际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八”节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三八”节成为确立和肯定妇女政治和社会地位、进一步动员妇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节日;抗美援朝运动时期,“三八”妇女节是动员妇女为反对侵略、保卫和平、争取民主权利而斗争的节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三八”节是动员妇女参加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在阶级解放的基础上实现妇女解放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八”纪念活动以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行为纪念、实体纪念的形式展开,体现了党的中心任务与妇女发展相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利用妇联发挥组织和动员作用、受苏联妇女运动的“三八”纪念影响较大的鲜明特点,在解读宣传党的妇女理论政策、进行政治动员、整合各派力量、协调国际关系、总结妇女工作、传承纪念传统和塑造纪念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八”纪念活动的基本经验,可以为当代纪念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于丽娜[8](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追求中国人民的生活幸福和政治民主为目标。在充分借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民主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对民主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内在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主的强烈诉求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利用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理论上不断成熟以及当时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局部执政的有利条件,对民主的内容作了新的概括,对民主的重要性作了新的提升,对民主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民主思想。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结合抗日战争的复杂形势,在积极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全面抗战,带领抗日根据地人民积极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对民主的建设和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实行“三三制”政权建设等,有力推进了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思想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在理论上,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更加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奠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在实践上,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权益、有效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态、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政治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以发展党内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保障,以推进协商民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经,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赵姣[9](2019)在《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结构逐渐分化,这要求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更要兼顾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决策,以便公共决策能够尽可能地体现不同阶层和群众的实际需求。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独特优势,也为各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制定和施行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通过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提高民主党派在政治上的参与度。如何发挥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政治优势,全面实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民建内蒙古区委围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任务,积极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定,结合党派自身特点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履行了参政党的职能。党派成员提出的一些优秀的政协提案及人大建议,得到决策者的重视并贯彻落实。但与此同时,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民主党派的资源和优势并未全面展现。本文以民建内蒙古区委为例,尝试对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在参与公共决策上的积极作用。为此,本文采取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问题进行论述,并从突出党派自身特点,增强参与公共决策意识;加强制度保障,畅通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着力营造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公众对民主党派的了解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董文静[10](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和制度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包含但不等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虽然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具体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方面,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再三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问题,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结构功能分析等方法,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有关基本理论、价值功能、历史演进、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和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回应和解决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来实现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在结构上安排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然后,在梳理归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展望研究趋势后,确定研究主题;最后,安排了论文基本结构框架、阐述了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内容,为论文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理论。本章根据政治学逻辑,先从论文选题所涵盖的两大理论体系入手,分别对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制度的含义进行界定,然后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制度化的含义和形式及其价值,进而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和层次,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全面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价值功能。本章首先从哲学的高度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制度化的价值构成,然后主要从目的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它的价值功能,明确其具有导向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全局性等价值特点,其主要目的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加深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其发展道路。第四章全面考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历史进程。本章主要根据历史发展的逻辑进程,依次对我国长期存在的以政治协商为主、其它协商逐渐发展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自发起步、自觉快速发展及全面快速发展的状况做一全景式的梳理和探讨,并得出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互相依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等基本经验。为探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找好立足点。第五章透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状。文中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协商民主实践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及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接下来分析,由于长期缺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指导,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虽然已经历六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显然,发展水平还不高。文中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领导组织机构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以中央层面的政协协商和温岭民主恳谈为例,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概括与抽象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得出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等认识。第六章讨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本章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四个层次依次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把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奠定制度化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化的组织基础;培育成熟的协商文化,夯实制度化的深厚文化根基,推动形成稳定运行、富有成效的协商实践,实现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这也是本论文最终的研究目的和成果。
二、论民主党派干部素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民主党派干部素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对中国新型(特色)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
三、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评价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何谓参政党 |
二、何谓新型政党制度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困难与不足 |
第一章 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参政党视角的形成 |
一、政党制度研究的西方路径 |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既有解释 |
三、参政党: 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新角度 |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功能分析 |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缘起与发展 |
二、本文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借鉴 |
三、角色定位、角色互动与功能转化: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参政党角色定位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变迁 |
第一节 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及其规范化发展 |
一、作为组织的参政党 |
二、作为制度的参政党 |
三、治理中的参政党 |
四、参政党三种角色间的逻辑关系 |
第二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变迁 |
一、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 |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党制度的健全与制度化 |
四、新时代以来“新型政党制度”概念的提出 |
第三节 参政党角色规范化对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 |
一、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
二、新型政党制度变迁中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角色定位 |
三、参政党角色规范化与新型政党制度变迁关键节点的契合 |
四、参政党文化建设对新型政党制度的意义 |
第三章 参政党和执政党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 |
第一节 组织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模式 |
一、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
二、组织关系——非竞争性 |
三、组织特征——非对称性 |
第二节 制度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模式 |
一、政党与政权关系——执政-参政 |
二、政党与政党关系——多党合作 |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政治协商 |
第三节治理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
一、嵌入式治理——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
二、一主多元: 治理主体的权力分配机制 |
三、协商整合: 治理过程的协同互动机制 |
四、科学民主: 治理绩效的提升机制 |
第四节 参政党与执政党互动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 |
一、合作型: 新型政党制度结构的整体特征 |
二、参与型: 参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结构中的定位 |
三、参政党政治参与对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结构的塑造 |
第四章 参政党功能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 |
第一节 体系维持: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体系效能 |
一、政治录用: 参政党的人才吸纳效应 |
二、政治沟通: 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党际交流 |
三、政治社会化: 参政党的文化传播 |
第二节 治理优化: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过程及政策效能 |
一、利益表达与聚合: 参政党的利益整合作用 |
二、政策制定与实施: 参政党对决策科学化的推动 |
三、职权行使、社会服务与政策监督: 参政党的政策输出与反馈功能 |
第三节 参政党功能转化对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积极作用 |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特点 |
二、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体系的巩固效应 |
三、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过程与政策效能的优化作用 |
第五章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
第一节 参政党角色缺位及其对新型政党制度的影响 |
一、参政党角色规范化的不足 |
二、参政党自身的结构性瓶颈 |
三、参政党的功能局限 |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
一、国内社会环境的压力 |
二、国际局势的影响 |
第三节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化路径 |
一、在执政党领导下完善参政党建设 |
二、完善政党协商机制与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制度结构 |
三、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与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 |
四、增强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适应性 |
结语 |
一、理论价值 |
二、治理价值 |
三、民主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协商民主的内涵和特征 |
一、协商民主及相关概念辨析 |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三、协商民主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形式 |
一、公民参与的内涵 |
二、公民参与的形式 |
第三节 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的内涵 |
一、公民公平参与 |
二、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 |
第二章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资源 |
第一节 马恩列的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思想 |
二、列宁关于公民公平参与国家管理的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 |
一、协商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 |
二、充分保障公民协商主体的地位 |
三、重视协商民主的多层次发展 |
四、注重引导公民进行广泛的政治社会参与 |
第三节 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 |
一、民本思想体现着民众参与的主体价值观 |
二、和合思想体现着求同存异的协商理念 |
三、中庸思想体现着执两用中的协商方法 |
第四节 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 |
一、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前提条件是政治平等 |
二、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想状态是理性协商 |
三、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基本保障是制度设计 |
四、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重要载体是协商场域 |
五、关于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形式的理论研究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发展历程 |
一、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民主建设及民众参与 |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参与 |
三、改革开放后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 |
四、新时代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新发展 |
第二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基本经验 |
一、社会协商是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主要形态 |
二、重视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利益引导和需求引导 |
三、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是公民公平参与的保障 |
四、拓展公民的公共生活场域是公民公平参与的关键 |
第四章 当前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存在的问题 |
一、公民参与渠道的有限性 |
二、公民参与机会的不公平 |
三、公民参与资源的不均等 |
四、公民参与能力参差不齐 |
第二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不公平的原因 |
一、社会复杂性带来的共识困境 |
二、协商民主相关制度供给不足 |
三、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 |
四、公民协商能力不足 |
第五章 推进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提升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能力素质 |
一、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
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 |
三、加强公民的协商能力建设 |
第二节 完善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渠道建设 |
一、健全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化渠道 |
二、基层协商民主是公民公平参与的主场 |
三、网络协商民主是公民公平参与的新渠道 |
第三节 增加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供给 |
一、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需求 |
二、加强基于公民公平参与需求的制度建构 |
第四节 优化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环境建设 |
一、打造包容联动发展的经济环境 |
二、构建权威与民主平衡的政治环境 |
三、构建相对独立自主的社会环境 |
四、营造崇尚宽容妥协的文化环境 |
五、构建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环境 |
第五节 加强党对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领导 |
一、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
二、党的领导是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根本保证 |
三、提高党领导协商民主的能力和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
2. 研究视角创新 |
(二) 论文不足之处 |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
(一) 认同 |
(二) 政治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二、 参政党认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 调查基本内容 |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
第九部分 (开放题)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
一、核心概念解析 |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
二、理论分析工具 |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
三、问卷整体设计 |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
(一) 身份认同 |
(二) 制度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四) 文化认同 |
(五) 政策认同 |
(六) 发展认同 |
(七) 小结 |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一) 权利认知差异 |
(二) 利益认知差异 |
(三) 政治参与差异 |
(四) 政治沟通差异 |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
(六) 小结 |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核心概念 |
一、民主党派组织 |
二、提案工作管理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公共组织理论 |
二、协商民主理论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泉州市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现状 |
第一节 泉州市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主要举措 |
一、制定提案工作规划 |
二、成立提案工作小组 |
三、统筹提案相关工作 |
四、协调后期提案工作 |
五、总结反思管理工作 |
第二节 泉州市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具体成效 |
一、增强了民主党派成员撰写提案的积极性 |
二、改进了民主党派提案内容的质量 |
三、提升了民主党派提案的立案率 |
四、提高了民主党派提案的社会效应 |
第三章 泉州市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原因 |
第一节 泉州市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薄弱环节 |
一、工作计划略显单薄 |
二、专委会作用不尽理想 |
三、提案调研工作缺乏组织 |
四、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 |
五、总结与反思不到位 |
第二节 泉州市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的原因 |
一、计划与预期出现背离 |
二、提案工作管理制度缺漏 |
三、中层管理人才的缺位 |
四、党派内领导机制不完善 |
五、调研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
第四章 国内其他地级市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其他地级市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实践 |
一、江苏省常州市民建对提案工作管理的实践 |
二、四川省成都市民革对提案工作管理的实践 |
三、福建省福州市民革对提案工作管理的实践 |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级市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启示 |
一、通过出台规章制度完善提案工作机制 |
二、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推动提案工作运行 |
三、通过培养提案管理人才调动委员积极性 |
四、加强与市政府和市政协的对接机制 |
五、发挥新时代民主党派领导关键作用 |
第五章 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改进对策 |
第一节 增进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
一、立足“中国之治”深刻认识民主党派提案工作的重要性 |
二、基于管理现代化提升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地位 |
第二节 进一步规范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的管理制度 |
一、规范对集体提案的管理制度 |
二、规范对委员个人提案的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培养专业的提案工作管理人才 |
一、充分挖掘具有引导作用的管理人才 |
二、加强对提案工作管理人才的培训 |
第四节 形成提案工作管理机制常态化 |
一、完善与政协的对接机制 |
二、完善领导机制 |
三、完善调研和激励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民建常州市委重点课题招标管理办法(试行)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新时代民主党派民主集中制贯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难点统一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民主集中制 |
2.1.2 民主集中制原则 |
2.1.3 民主党派 |
2.2 民主党派民主集中制的确立 |
2.2.1 民主党派民主集中制确立的历史背景 |
2.2.2 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基础 |
2.3 民主党派民主集中制的实现形式与特点 |
2.3.1 民主党派民主集中制的实现形式 |
2.3.2 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特点 |
2.4 新时代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必要性 |
2.4.1 民主党派实现政治和组织原则的内在要求 |
2.4.2 民主党派实现科学决策的客观要求 |
2.4.3 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广大成员积极性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
3.1 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调查 |
3.1.1 调查方法 |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3 调查结果分析 |
3.2 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情况 |
3.3 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存在的问题 |
3.3.1 思想认识不到位 |
3.3.2 制度建设不健全 |
3.3.3 考核监督不完善 |
3.4 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民主党派理论建设不足 |
3.4.2 民主党派组织比较松散 |
3.4.3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 |
第4章 新时代民主党派有效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路径 |
4.1 端正思想认识 |
4.1.1 正确把握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 |
4.1.2 充分认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 |
4.2 健全制度机制 |
4.2.1 健全学习制度 |
4.2.2 健全领导制度 |
4.2.3 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制度 |
4.2.4 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与培训制度 |
4.3 加强监督考核 |
4.3.1 民主党派成员的民主监督 |
4.3.2 民主党派监督委员会的专业监督 |
4.3.3 民主党派上级组织的督查与考核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研究 ——以《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 学术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人民日报》“三八”妇女节的研究 |
(二) 关于中国“三八”妇女节的研究 |
(三) 关于中国共产党妇女运动的研究 |
(四) 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的研究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与方法 |
(二) 相关说明 |
四、创新之处 |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 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的“三八”纪念活动的条件 |
一、国内条件 |
(一)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的经验积累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的政治基础 |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的社会文化基础 |
二、国际条件 |
(一)近现代国际妇女运动的推动 |
(二) 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和苏联的影响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的主要内容 |
一、作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动员的“三八”纪念 |
(一) 确立和肯定妇女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
(二) 动员妇女参加各项生产建设 |
(三) 鼓励妇女积极参与“三反”“五反”运动 |
(四) 加强国际民主妇女的团结 |
二、作为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三八”纪念 |
(一) 教育广大妇女群众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 |
(二) 宣传前线女战士英勇斗争的事迹 |
(三) 调动后方妇女积极生产的热情 |
三、作为社会主义改造动员的“三八”纪念 |
(一) 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发动妇女进行生产建设 |
(二) 融入国际妇女运动,促进妇女拥护社会主义事业 |
(三) 清扫封建婚姻遗毒,提高妇女解放发展程度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的重要方式 |
一、会议纪念 |
(一) 党和政府领导开展的纪念大会 |
(二) 群众自发开展的纪念大会 |
(三) 座谈会、招待会 |
(四) “三八”纪念筹委会 |
二、文本纪念 |
(一) 发表指示、通告、口号 |
(二) 开辟专栏、专刊,发表社论、纪念文章、介绍性文章 |
(三) 致敬电、贺电 |
(四) 报道妇女群众来信,激励广大妇女 |
(五)发表大会讲话、广播讲话和谈话 |
三、行为纪念 |
(一) 文艺活动 |
(二) 教育学习、示威游行 |
(三) 举办展览会 |
(四) 表彰劳动妇女模范 |
四、实体纪念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的鲜明特点和历史功能 |
一、“三八”纪念的鲜明特点 |
(一)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纪念活动,具有强烈的现实取向 |
(二)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注意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
(三) 利用妇联发挥组织和动员作用 |
(四) 受苏联妇女运动和“三八”纪念影响较大 |
二、“三八”纪念的历史功能 |
(一) 成为党的妇女理论政策解读和践行的有效手段 |
(二) 成为对妇女进行政治动员的有效载体 |
(三) 成为传承纪念传统与塑造纪念文化的模范典型 |
(四) 成为协调国际关系的有力凭借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的基本经验 |
(一) 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遵循 |
(二) 优化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为“三八”纪念活动的开展营造有利条件 |
(三) 把服务国家建设大局与关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联合起来推进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的现实启示 |
(一)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妇联等妇女组织的作用,健全纪念制度体系 |
(二) 关注妇女自身发展需求,增加人文关怀 |
(三) 发掘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完善创新纪念形式 |
(四) 发挥妇女主体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
(五) 借助纪念活动融入世界,加强国际交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溯源和现实背景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溯源 |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 |
(二)思想资源: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民主思想中的有益成分 |
(三)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初步探索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内在要求 |
(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民主的诉求 |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现实可能 |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 |
(二)延安时期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
(三)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有利条件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的新发展 |
一、对民主内容的新概括 |
(一)揭示了民主的具体内涵 |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本质要求 |
(三)党内民主是民主的重要内容 |
(四)合作与协商是民主的基本形式 |
二、对民主重要性的新提升 |
(一)民主是改善民生的政治基础 |
(二)民主是“保证抗战胜利的中心一环” |
(三)实行民主,才能“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 |
三、对民主实现途径的新认识 |
(一)“必须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努力才能完成” |
(二)“必须先有党内民主,人民的民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
(三)“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实践的新发展 |
一、积极推进人民民主 |
(一)实行普选的民主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
(二)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 |
(三)完善民主监督制度,防止以权谋私 |
二、不断扩大党内民主 |
(一)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
(二)发展党内民主,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 |
(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全党思想 |
三、切实发展党际民主 |
(一)贯彻“三三制”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二)充分听取党外民主人士意见,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的批评和监督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贡献、具体成效和现实启示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贡献 |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思想,奠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具体成效 |
(一)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 |
(二)有效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态 |
(三)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政治基础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现实启示 |
(一)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
(二)党内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保障 |
(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9)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存在的不足 |
一、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 |
1.民主党派 |
2.公共决策 |
(二)理论基础 |
1.民主参与理论 |
2.协商民主理论 |
3.习近平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论述 |
(三)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
1.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内容 |
2.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作用 |
二、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的基本情况及成效 |
(一)民建内蒙古区委简要介绍 |
(二)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的基本情况 |
1.积极参政议政 |
2.有序开展民主监督工作 |
3.高质量完成重点课题调研 |
4.强化公共决策参与能力建设 |
(三)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成效 |
1.最先提出并大力推动将内蒙古列入西部大开发战略范围 |
2.做好两会建言献策 |
3.及时反映社情民意 |
三、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问卷调查及访谈实施基本情况 |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2.访谈的基本情况 |
(二)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 |
1.参与公共决策积极性不高 |
2.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人员力量不足 |
3.上下级联动机制不畅通 |
4.参与公共决策成效不显着 |
(三)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参与公共决策缺乏具体的制度保障 |
2.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有缺陷 |
3.参与公共决策缺乏文化环境 |
四、提升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能力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党派自身建设 |
1.坚持中共地方党委和党派中央的正确领导 |
2.重视党派干部的管理 |
3.强化党派领导班子培训 |
4.推动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建设 |
5.加强党派经费保障 |
(二)抓好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环节 |
1.精准选题 |
2.开展实质性的调研活动 |
3.提炼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
4.调动参与公共决策工作主动性 |
5.注重成果的运用和转化 |
(三)健全参与公共决策保障机制 |
1.加强参与决策前的信息公开制度 |
2.完善参与决策中的协商、论证和跟踪 |
3.落实参与决策后的采纳和反馈 |
(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1.加强中国政党制度的宣传 |
2.提高政府部门对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10)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及展望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重点与难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相关问题概述 |
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 |
2.1.1 协商民主的内涵 |
2.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
2.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
2.2 制度化的内涵和价值 |
2.2.1 制度 |
2.2.2 制度化 |
2.2.3 制度化的价值 |
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内涵和发展层次 |
2.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 |
2.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层次 |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 |
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体系 |
3.1.1 价值及其分类 |
3.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价值体系的构成 |
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目的价值 |
3.2.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2.2 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
3.2.3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3.2.4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 |
3.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价值 |
3.3.1 导向性价值 |
3.3.2 渐进性价值 |
3.3.3 实践性价值 |
3.3.4 全局性价值 |
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外在价值 |
3.4.1 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3.4.2 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
3.4.3 有助于促进协商文化成长和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历程 |
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 |
4.1.1 协商民主专门组织机构初步建立 |
4.1.2 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
4.1.3 协商思想文化孕育 |
4.1.4 协商民主实践健康起步 |
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自发起步 |
4.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
4.2.2 政协的调整发展 |
4.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初步形成 |
4.2.4 社会主义协商实践初步展开 |
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局部自觉快速发展 |
4.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深入发展 |
4.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和完善 |
4.3.3 政协的发展成熟 |
4.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4.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全面快速发展 |
4.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
4.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成果显着 |
4.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快速有序发展 |
4.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
4.5.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4.5.2 协调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四个层面的建设 |
4.5.3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 |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现实考量 |
5.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 |
5.1.1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5.1.2 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 |
5.1.3 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 |
5.1.4 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
5.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存在的问题 |
5.2.1 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 |
5.2.2 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 |
5.2.3 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
5.2.4 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 |
5.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5.3.1 程序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
5.3.2 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 |
5.3.3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水平的影响 |
第6章 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 |
6.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 |
6.1.1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做好协商民主顶层设计 |
6.1.2 加强和完善实体制度建设,确保协商民主制度完善 |
6.1.3 加快程序制度建设,筑牢协商民主制度基础 |
6.2 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建设 |
6.2.1 加强和改善政协机关建设 |
6.2.2 建立健全基层协商组织机构 |
6.3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 |
6.3.1 创造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 |
6.3.2 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6.3.3 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
6.4 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 |
6.4.1 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总要求 |
6.4.2 健全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 |
6.4.3 重视协商主体队伍建设 |
6.4.4 严控协商过程和协商成果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论民主党派干部素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D]. 李珊珊. 山东大学, 2021(02)
- [2]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D]. 李春憬. 山东大学, 2020(08)
-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5]民主党派组织对提案工作管理的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D]. 黄安琦. 华侨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民主党派民主集中制贯彻研究[D]. 方发喜. 南华大学, 2020(01)
-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开展“三八”纪念活动研究 ——以《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为中心[D]. 边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研究[D]. 于丽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民建内蒙古区委参与公共决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赵姣.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10]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 董文静. 吉林大学, 2019(02)
标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中国民主党派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