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言梦诗的抒情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秋语[1](2021)在《唐代“三李”梦诗研究》文中认为李白、李贺、李商隐三位诗人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被称为唐代诗家之“三李”,他们的诗作具有梦幻色彩、宗教色彩等种种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发现三者的梦诗创作数量颇多,同时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三李”所处时代约为公元八世纪初至九世纪中后期,三位诗人恰好贯穿了唐王朝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王朝由盛至衰的变化历程。梦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其背后蕴藏的社会文化与个人心理等内涵十分值得探究,诗歌创作本就具有与梦相似的运行机制,将“三李”诗歌中具有梦之内涵的篇章整理分析,进行归纳、比较、总结,可以发现“三李”诗歌中别开生面的梦世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厘清梦现象由自然科学性向社会文化性的演化过程,并在西方心理学与中国梦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诗梦关系、界定梦诗概念,并据此进行“三李”梦诗的研究。李白作为我国古代伟大诗人的代表,其梦诗数量较多,且主题丰富、手法多样,可堪为唐代的梦诗代表。他准确地把握了梦的美学特质,将其与诗歌结合,开创了“烟霞梦诗”,也有“谢才梦”等梦意象为后世沿用,李白的梦诗创作可以称为中国古代梦诗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其后李贺、李商隐两位诗人的创作亦有接受其影响,因此在研究中,以李白梦诗研究为主,辅以长吉、义山两人的梦诗加以比较、总结,从内容概述、创作成因、艺术成就、文学史意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三李”梦诗,可以归纳出相当丰富的梦诗类型,这些类型几乎涵盖了有唐一代乃至后世梦诗创作的类型。关于创作成因的探析改变了一些对“三李”的刻板印象,以李白为代表的“三李”在现实中虽不是成功的追梦人,却是清醒的写梦人,促使他们进行梦诗创作的并不仅仅是自我补偿的心理机制,对前代文学的接受与融会贯通、道术的修炼与宗教信仰,均对三人的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三李”的梦诗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高峰,他们摆脱了纪占梦、纪梦念等传统梦文学手法,而是以梦为马驰骋于诗的世界,不仅灵动地表现出了诗与梦之美,也展现了唐代高度的文学自觉意识。具体表现为:梦觉关系的变幻、梦化的创作手法、鲜明的宗教色彩、梦境与醉境的融合。“三李”梦诗的创作开拓了梦诗创作的视域与诗美世界,梦诗创作进入了一个勃发阶段,后世接受积极,尤为明显的是李商隐梦诗开后世梦词风气。
张静[2](2020)在《北宋梦诗研究》文中认为先秦时期,梦诗处于萌芽状态,诗中的梦常与占卜相关;两汉时期的梦诗多描绘真实梦境,尤以思妇梦诗最为动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梦诗趋向成熟,梦境内容拓展,主题以“思乡”“怀人”为主;唐代梦诗延续魏晋时期的主题,亦有部分“游仙”作品,诗歌艺术手法已较为成熟。北宋梦诗在前代梦诗基础上向广而深的方向发展,北宋前期的梦诗有唐音遗韵;中后期梦诗大放异彩,凸显“宋调”萌芽至定型的发展过程;末期梦诗有书斋化特征和亡国的悲愤之情。从诗歌内容来看,北宋梦诗有三种类型:记梦诗,符号化的梦,感梦诗。记梦诗重在记载梦境,以“梦游”“怀人”“梦见作诗”“梦见异事”为主,呈现包含豪情、温情、诡谲的不同梦境;符号化的梦是诗人艺术加工后的典故梦,它既有原典故的内核,也有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北宋梦诗中常见的符号梦有蝴蝶梦、黄粱梦、春草池塘梦、华胥梦;感梦诗为诗人“由梦而感”诗歌,诗中有做梦的感受、“人生如梦”的感怀、对“梦和觉”的辨析,富含诗人的思考。北宋梦诗内容多样,入诗材料增多,与此同时,北宋梦诗的典型主题也有所拓展,前代梦诗的典型主题为“思乡”“怀人”,北宋梦诗新变为“思乡”“政治”“归隐”“游仙”。从创作角度而言,北宋梦诗的新变在于叙事性、日常性和对时空的关注。前代梦诗以抒情为主,北宋梦诗融抒情与纪实于一体,在长题、诗序、自注、组诗等方面体现宋诗特有的叙事性;而宋人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也使得北宋梦诗中出现大量文人生活琐事,因而具有日常性。北宋梦诗多采用凝缩时间、跨越空间的手法,诗人以梦为媒介突破时空,有利于诗歌情感的发挥和传递。北宋诗人充分利用梦的独特性、私密性,不同身份诗人的诗歌有明显的差异,文官、寒士文人、僧人、隐逸者的梦诗各具特色。对北宋诗人而言,梦既是诗歌内容,是推动创作的原动力,也是诗歌中重要的艺术手法。
熊泰来[3](2019)在《梦诗视域下的清人清诗》文中研究说明梦是特殊的生理现象,现代心理学认为它有着个人化和无意识的特征。诗是文学之文学,可以兴观群怨、言志抒情、阐述心灵。中国历史上,梦与诗结缘已久,并且成为两千多年一以贯之的文化现象。而清代梦诗作为清代知识分子内心情思在梦寐状态下的真实投射,更是具有文学内涵、史料价值、现实观照和学术新意等几方面意义。为此,本文以梦诗为视域,通过典型抽样、数据统计、归纳推理、举例论证、对比互见等方法,对清诗当中的“梦中之作”和“记梦之作”进行文本分析和综合研究,以考察清人思想观念、清诗艺术特色以及它们的成因。文章主体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主要归因于与人的相处,根据相处对象的不同分为非亲非故之交、亲故之交。非亲非故所指的就是忧国忧民恋乡的情感,清代各时期的梦诗都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清初清末爱国情绪热烈,清中叶则思归情绪是主导。亲故指的是儒家“五伦”中除君臣以外的四伦和师生关系,清梦诗在友情方面情感最为丰富,而爱情梦诗和父子梦诗也多有深挚之作。第二部分将人们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处世和独处,认为处世的取向反映了世界观和历史观,独处的状态反映了人生观。处世方面,清梦诗擅长在梦里咏怀风物,写气象有手笔巨细的区别,写物象有表达美、情、理的侧重。独处方面,描写对象一般是幻境奇情,当中有的是展现才情,体现了对历史的看法,有的是表露闲情,体现了对生活的感受,有的是抒发迷情,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悟。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清梦诗思想艺术特色的成因。思想观念方面,讽谏梦诗断层源于清代矛盾复杂的社会现实,梦兆观念形成源于中国悠久的梦文化。艺术特色方面,清代梦诗完整脱胎于前代梦诗,各方面都有承嗣,同时清梦诗对于清代诗论也多有映照,可以互鉴研究。
程凤[4](2019)在《唐代梦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梦与诗隶属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却通过文学这个媒介有了密切的联系。梦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题材,给了诗歌创作以超经验的灵感;同时,诗歌赋予了虚无缥缈的梦以文学的生命,意蕴更加深厚。二者相辅相成,成就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时代,各类诗歌层出不穷,其中也包括梦诗。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集中探讨梦与诗的关系,其中包括中国古代朴素的“梦魂观念”和“梦兆信仰”,以及国外对于梦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梦与诗的联系;第二章对唐代的梦诗进行了一个分类,从思妇宫怨、思念故乡、怀念亲友、嗟叹咏怀四个方面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唐代梦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以及诗作背后作者的心理状态。第三章主要总结了唐代梦诗对以往梦诗题材的开拓,从梦游仙诗、梦的主题,以及梦的象征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展开。最后一章对晚唐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李商隐的梦诗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他在这些梦诗背后所隐藏的思想和心态,从而更好地了解李商隐诗作的主旨和内涵。唐代梦诗在经历先秦的孕育、两汉的发萌、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已经逐渐变得成熟,研究这些梦诗不仅可以对诗人的心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还可以更好地去揣摩唐人的创作心态。
刘伟楠[5](2019)在《宋元时期记梦诗的精神内涵与诗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记梦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题材,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中历来有记梦的传统。宋元时期,记梦诗歌的创作进入高峰时期,这一方面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时代诗学风尚的反映。记梦诗作饱含了诗人局促生活、家国情怀、美好理想等丰富的精神内涵,同时诗歌"以叙事来抒情",正是对传统"诗言志""诗史"等诗歌功能论的丰富。宋元时期的记梦诗以现实捕捉的意象来构成梦幻的境界,并且能够使单句的直白与整体的韵味相结合,这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诗歌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诗学意义。
邵林喜[6](2016)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行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写梦的作品,据统计,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共有75篇(不包括重复)。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意象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占的篇幅如此之多,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研究的必要。本研究以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和中职语文教材文本之梦为研究视角,重点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的分类、特征、作用、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包括五章。引言部分围绕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展开。第一章,主要是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相关概念的界定。为了方便论述,界定论文中出现的“人教版”“梦”“梦境”和“文本之梦”等几个重要概念,分析梦与梦境的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的分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文本之梦的主题与表现技巧入手,结合梦境的内容,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梦的描写进行分类。根据文本之梦的主题把梦分为思念主题之梦、爱情主题之梦、人生主题之梦、故国主题之梦、梦想主题之梦、白日梦主题之梦六种类型;根据文本之梦的表现技巧分为记实的梦、比喻的梦与典故的梦三种类型。第三章,主要论述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的特征及作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具有目的性、凝缩性、拟实性及理想性的特征。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可以让学生藉“梦”回归,感触生活;借“梦”养正,培基固本;以“梦”写人,推动情节;借“梦”摹景,给人美感;托“梦”抒情,感悟人生。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本之梦的产生;用“知人论世”法来切入语文教材文本之梦教学;利用专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下对文本之梦进行探索;灵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渗透“中国梦”主题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教育。第五章,主要论述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了解编者意图,在编者用意下解读文本之梦;结合学生生活,将文本之梦特有的观念传递给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对文本之梦的研究;最后,重视文本之梦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结语部分,论文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文本之梦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其相关的重点篇章进行了系统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地研究。
王芳[7](2016)在《“梦”及“梦”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和修辞文化阐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语义和修辞两个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梦”及其参构词语的语义特征以及修辞化生成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全唐诗》中“梦”参构词语的象征意蕴和文化成因。以“梦”为分析对象,通过修辞分析,论证了“梦”参构词语的语义特征及其生成途径是一系列修辞化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思维的系统性。通过提取文学作品《全唐诗》中含“梦”参构词语的诗句,分析处于文学语境中的“梦”参构词语的象征意蕴,并从文化角度探析阐释“梦”与原始先民的思维、政治活动及儒道佛之间的联系,以此探索汉民族的修辞认知模式。
陈政[8](2013)在《欧阳修《述梦赋》与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比较》文中提出欧阳修的《述梦赋》和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同为悼亡之作,且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欧阳修的悼亡赋着重的是思,或梦幻,或想象;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对其妻子无尽的怀念,以及对自身遭遇无限的悲凉感。欧阳修的《述梦赋》和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文学式样和叙述风格方面迥然不同:一为古赋,一为长短词;一辞采瑰丽,一平易流畅。但他们对亡妻的悼念之情,都是一样的痛彻心扉,并且在梦的意象、以情动人、即景生情、有我之境等艺术表现手法上更是表现出很多的相似性。
路薇[9](2012)在《南宋中兴三大诗人的梦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宋中兴时期,在故土沦陷、南北分裂的时代背景下,诗歌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宋诗发展史上继元祜诗坛之后的又一座高峰。其中中兴三大诗人的梦诗不但数量众多,而且意蕴深广,借梦抒情言志,具有一定时代特色,在中国梦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论文即以梦诗为切入点,通过品读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诗歌中的涉梦作品,结合心理学中的梦理论,将南宋中兴三大诗人的创作与当时政治背景、文化思潮等与作家的生平经历、性格个性、创作特色结合起来,进行多个角度的比较、考察。同时,论文对三人的梦诗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把握处于同时代的三大诗人所作梦诗不同的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情感态度、内在蕴味等,进而分析梦诗创作的缘起,探究三人诗歌中何以如此多梦,试图从多个方面透视作家的心灵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对诗歌题材选择的影响。最后,为了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论文还将南宋中兴三大诗人的梦诗纳入中国古代梦文化、中国古代梦文学的流程中,与前、后期同题材、不同作家的梦诗进行纵向比较,从而发现某些文学现象和规律。
卢玮玮[10](2012)在《陆游诗词梦意象的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游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他诗词中“梦意象”出现的频率在中国文坛上是首屈一指的。他所创作出来的“梦意象”在数量上是为数最多的,而且表现内容十分广泛,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运用文艺学中意象的审美生成、审美形态的划分等基础理论对陆游梦意象进行研究,理清了其梦意象的产生以及阐释了梦意象中的各种美学特点,从而了解了他梦幻与现实交错,可歌可泣的悲剧性一生。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写作的缘由,研究的意义,陆游梦意象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理论和方法的运用。陆游咏梦诗在文学发展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不仅梦意象的数量最多,而且梦意象的类别最广,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正文部分把陆游梦诗放在其身处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并将文学研究与社会、历史、性格等多方面相结合,将诗人作品与诗人心理因素结合,全面科学地探讨陆游的咏梦诗。主要采用类型研究,对陆游作品内容的类别以及美学特点的类别进行多角度探索分析。从复杂、多层次的现象中发现陆游梦意象的演变倾向和发展脉络,多侧面、多角度对陆游梦意象进行研究和探讨。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着重分列了陆游梦意象的三大类别,从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中对各类别陆游的梦意象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表现出各个时期中陆游内心的情感与抒发点。第二章从文艺学中喜剧性、悲剧性、优美性和壮美性四大审美形态来阐释陆游梦意象的美学特点,具体而形象地反映出陆游悲喜交加的一生。第三章以文艺学中的美来自于第二世界为基点揭示产生陆游梦意象的三个世界,让我们更客观地了解了宋代那个特定时代促成陆游梦意象的各种因素以及陆游在特定环境影响下借由咏梦诗来影射当下社会问题、表现内心忧愤以达到心灵的平衡。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梦意象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具重要的文学地位,研究这一类型的文学形式对了解我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对宣传爱国主义和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作用。
二、古代言梦诗的抒情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言梦诗的抒情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三李”梦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 历代梦诗研究状况 |
(二) 唐代梦诗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梦、梦意象以及诗梦关系 |
第一节: 从自然梦到人文梦 |
第二节: 诗与梦的关系 |
第三节: 梦诗的概念界定 |
第四节: 唐前梦诗的发展状况 |
第二章 “三李”梦诗的内容与成因 |
第一节: 以梦为马的诗世界一一“三李”梦诗内容概述 |
第二节: “三李”梦诗成因解析 |
第三章 “三李”梦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梦觉之间的变幻 |
第二节: “梦化”的创作模式 |
第三节: 鲜明的宗教色彩 |
第四节: 药与酒、梦与醉的融合 |
第五节: “三李”梦诗特点的变迁 |
第四章 “三李”梦诗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被开拓的梦诗视域与诗美境界 |
第三节: 后世梦诗梦词的积极接受 |
参考文献 |
(一) 国内着作 |
(二) 国外着作 |
(三) 期刊论文 |
(四) 学位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北宋梦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前及北宋梦诗创作概况 |
第一节 宋前梦诗创作概况 |
一、先秦时期 |
二、两汉时期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四、唐代 |
第二节 北宋梦诗创作概况 |
一、北宋初期 |
二、北宋中后期 |
三、北宋末期 |
小结 |
第二章 北宋梦诗的创作内容 |
第一节 记梦诗 |
一、梦游 |
二、怀人 |
三、梦见作诗 |
四、梦见异事 |
第二节 符号化的梦 |
一、蝴蝶梦 |
二、黄粱梦与南柯梦 |
三、池塘春草梦 |
四、华胥梦 |
第三节 感梦诗 |
一、由梦而感 |
二、梦和觉 |
小结 |
第三章 北宋梦诗的创作及新变 |
第一节 北宋梦诗创作主题及新变 |
一、思乡 |
二、政治 |
三、归隐 |
四、游仙 |
第二节 北宋梦诗的创作特色及新变 |
一、叙事性 |
二、日常性 |
三、北宋梦诗中的时空转换 |
第三节 梦与北宋诗歌创作的关系探讨 |
一、身份视域下的北宋梦诗 |
二、梦与北宋诗歌的创作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梦诗视域下的清人清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界定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从梦诗见清人思想观念 |
第一节 家国观——忧国思归梦 |
一、江山易主之际的忧国梦 |
二、天下承平之日的思归梦 |
三、末日余晖之下的救亡梦 |
第二节 人伦观——诉别感旧梦 |
一、爱情梦诗寄寓身世之感 |
二、父子梦诗洞见骨肉至情 |
三、友朋梦诗呈现百态千姿 |
第三章 从梦诗见清诗艺术风格 |
第一节 梦里抒怀见风物 |
一、气象巨细在手笔 |
二、物象心意在象外 |
第二节 幻境奇情知天命 |
一、咏史言志的才情诗 |
二、散景逸致的闲情诗 |
三、幽微离奇的迷情诗 |
第四章 清梦诗思想艺术特色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思想观念的现实和理论根源 |
一、清人讽谏梦诗断层的社会背景 |
二、清人梦兆观念形成的理论缘由 |
第二节 艺术风格的创作和评论依循 |
一、清梦诗对于历代梦诗的承嗣 |
二、清梦诗对于清代诗论的映照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唐代梦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一、各朝代梦诗研究现状 |
二、唐代梦诗方面的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梦理论的发展以及梦与诗的关系 |
第一节 唐前梦理论和梦的诗文创作 |
第二节 西方对梦的阐释 |
一、梦的内容本质 |
二、梦的运作 |
三、梦与诗的关系 |
第二章 唐人梦诗的主题 |
第一节 思妇梦诗 |
一、“悔教夫婿觅封侯”——闺中愁怨谁人知 |
二、“一入宫门深似海”——长夜漫漫共谁度 |
第二节 思乡梦诗 |
一、江干旅梦三千里,海内诗名四十秋——仕途偃蹇成悲恨 |
二、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战乱流离空回首 |
三、路迷霄汉愁中老,家隔烟波梦里归——漂泊何日是归年 |
第三节 怀人梦诗 |
一、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思念亲人 |
二、十程山水劳幽梦,满院烟花醉别人——梦见朋友 |
第四节 伤怀梦诗 |
一、弃置如天外,平生似梦中——往事如梦 |
二、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人生之梦 |
三、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古今如梦 |
第三章 唐人梦诗创作的新视野 |
第一节 游仙主题的开拓 |
第二节 悟梦诗主题的开拓 |
第三节 梦诗中“象征”语言的开拓 |
第四章 李商隐梦诗 |
第一节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漂泊羁旅天涯路. |
第二节 钧天虽许人间听,阊阖门多梦自迷——蹇蹇仕途莫己知. |
第三节 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负尽相思离别意.. |
第四节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世间安得无情思 |
第五节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夕阳虽好近黄昏 |
第六节 李商隐梦诗的艺术特征 |
一、缠绵伤感,摇落多思 |
二、系慨遥深,意境迷离 |
三、幽微深缈,朦胧多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宋元时期记梦诗的精神内涵与诗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元时期记梦诗所承载的精神内涵 |
(一)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记梦诗体现诗人的日常情思 |
(二) “铁马冰河入梦来”:记梦诗寄托诗人家国故园情怀 |
(三) “何处仙源可种桃”:记梦诗表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二、宋元时期记梦诗“以叙事来抒情”的特点及意义 |
(一) “一梦邯郸亦壮哉”:“以叙事抒情”对“诗言志”的延伸 |
(二) “百年富贵一场梦”:“以叙事抒情”对“诗史”的延伸 |
三、宋元记梦诗对诗歌美学的丰富 |
(一) 以从现实捕捉到的意象来构成梦幻的境界 |
(二) 单句的直白与整体的韵味相结合 |
四、结语 |
(6)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一)新时期以来梦学专着研究 |
(二)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研究 |
三、选题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筛选与分类研究法 |
(四)跨学科研究法 |
四、选题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人教版 |
二、梦和梦境 |
(一)梦 |
(二)梦境 |
(三)梦与梦境的关系 |
三、文本之梦 |
第二章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的分类 |
一、前人关于梦的分类 |
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的分类 |
(一)根据主题分类 |
1.思念主题之梦 |
2.爱情主题之梦 |
3.人生主题之梦 |
4.故国主题之梦 |
5.梦想主题之梦 |
6.白日梦主题之梦 |
(二)根据表现技巧分类 |
1.记实的梦 |
2.比喻的梦 |
3.典故的梦 |
第三章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的特征及作用 |
一、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的特征 |
(一)目的性 |
(二)凝缩性 |
(三)拟实性 |
(四)理想性 |
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的作用 |
(一)藉“梦”回归,感触生活 |
(二)借“梦”养正,培基固本 |
(三)以“梦”写人,推动情节 |
(四)借“梦”摹景,给人美感 |
(五)托“梦”抒情,感悟人生 |
第四章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教学策略 |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本之梦的产生 |
二、用“知人论世”法来切入文本之梦教学 |
三、利用专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下对文本之梦进行探索 |
四、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一)诵读教学法 |
(二)情境教学法 |
(三)比较教学法 |
五、利用文本之梦渗透“中国梦”主题教育 |
(一)以文本之梦点燃“中国梦”,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
(二)以文本之梦升华“中国梦”,引导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三)以文本之梦传递“中国梦”,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教育 |
第五章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梦文本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了解编者意图,在编者用意下解读文本之梦 |
二、结合学生生活,将文本之梦特有的观念传递给学生 |
三、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对文本之梦的研究 |
四、重视文本之梦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梦”及“梦”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和修辞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写作思路 |
第一章 “梦”和“梦”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梦”的语义分析 |
第二节 “梦”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梦”参构词语的修辞化生成途径 |
第一节 语素“梦”参构词语语义的用典生成 |
第二节 语素“梦”参构词语语义的比喻生成 |
第三节 语素“梦”参构词语语义的其他修辞生成途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唐诗》中“梦”参构词语的象征意蕴 |
第一节 象征仕途升迁 |
第二节 象征君主求贤 |
第三节 象征生子之兆 |
第四节 象征死亡之兆 |
第五节 象征有文才之兆 |
第六节 象征男女情爱 |
第七节 象征世事虚幻、人生短促 |
第八节 象征隐逸之思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梦”象征意蕴的文化成因阐释 |
第一节 梦魂观念与梦象征意蕴 |
第二节 生殖崇拜与梦象征意蕴 |
第三节 占梦官与梦象征意蕴 |
第四节 梦的特殊政治语言与梦象征意蕴 |
第五节 儒道佛思想与梦象征意蕴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
附录 “梦”及“梦”参构词语的现有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欧阳修《述梦赋》与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同的出身相似的不幸 |
二、不同的文学式样相似的哀婉凄绝 |
三、不同的叙述风格相似的表现手法 |
1、语言风格的不同。 |
2、整体和局部之分。 |
3、即景生情手法的运用。 |
4、皆为有我之境。 |
四、结语 |
(9)南宋中兴三大诗人的梦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万般皆可入梦——梦诗中的大千世界 |
1.1 忆旧怀人 |
1.2 忠心爱国 |
1.3 感慨人生 |
1.4 奇幻游仙 |
1.5 意绪之梦 |
第二章 梦诗的丰富艺术表现 |
2.1 多种描述形式 |
2.1.1 记梦之作 |
2.1.2 梦中之作 |
2.2 虚实相间的风格 |
2.2.1 梦诗的虚幻性 |
2.2.2 梦诗的真实性 |
2.3 富有意蕴的用典 |
第三章 何以如此多梦——三大诗人梦诗创作缘起 |
3.1 “心中想,梦中寻”——梦是愿望的实现 |
3.2 “梦里不知身是客”——南宋中兴时代背景及诗人人生际遇 |
3.3 “百年聊作梦中观”——儒释道等宗教文化的影响 |
第四章 与前后期梦诗的比较 |
4.1 南渡初期诗人的梦诗 |
4.2 南宋遗民诗人的梦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陆游诗词梦意象的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陆游梦意象的题材分类 |
第一节 报国之梦 |
一、 抒写收复失地的梦想 |
二、 表现报国无门的志士之悲 |
第二节 感怀之梦 |
一、 思乡之梦 |
二、 怀念友人之梦 |
三、 梦哭唐婉 |
第三节 出世之梦 |
一、 寄情于山水自然 |
二、 游仙之梦 |
第二章 陆游梦意象的美学特点 |
第一节 梦意象的喜剧形态 |
第二节 梦意象的悲剧形态 |
一、 寄托梦诗,内心苦痛 |
二、 报国心切,主观任意 |
第三节 梦意象的壮美形态 |
第四节 梦意象的优美形态 |
一、 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
二、 托物言志 |
第三章 陆游梦意象的审美生成 |
第一节 第一世界的渊源 |
一、 国破家难的时代背景 |
二、 坎坷不平的个人遭遇 |
第二节 第二世界的酝酿 |
一、 回望:从戎南郑,意犹未尽 |
二、 失望:壮志难酬、报国无期 |
第三节 第三世界的影响 |
一、 传统创作方法的影响 |
二、 儒、释、道等的影响 |
三、 宋代文人的普遍心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古代言梦诗的抒情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三李”梦诗研究[D]. 陈秋语. 山东大学, 2021
- [2]北宋梦诗研究[D]. 张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梦诗视域下的清人清诗[D]. 熊泰来. 南昌大学, 2019(02)
- [4]唐代梦诗研究[D]. 程凤. 吉林大学, 2019(12)
- [5]宋元时期记梦诗的精神内涵与诗学意义[J]. 刘伟楠. 阴山学刊, 2019(02)
- [6]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研究[D]. 邵林喜.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7]“梦”及“梦”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和修辞文化阐释[D]. 王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欧阳修《述梦赋》与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比较[J]. 陈政. 青年文学家, 2013(27)
- [9]南宋中兴三大诗人的梦诗研究[D]. 路薇. 西北大学, 2012(01)
- [10]陆游诗词梦意象的美学研究[D]. 卢玮玮.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