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斯伯乐公司的陨落(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刘晨阳[2](2021)在《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戏曲叙事》文中提出传统文脉如何赓续,古典资源如何再生,是当代文学想象与实践的新命题之一。当代作家不断探索回归传统的方式,回望悠久的中国文化,将其放在现代语境中审视,重新挖掘并再利用,无论先锋作家或青年作家,都在自觉汲取传统养分,进行创作实践。中国戏曲作为传统资源之一,承历数载文化,在经历被束之高阁的几十年后再次引起关注,被当代作家纳入小说叙事,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近年来,在当代小说中融入戏曲元素的创作手法逐渐多元,作品也层出不穷,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戏曲元素被纳入当代创作,分别在叙事和抒情两方面为小说增色,具有不可替代性。戏曲作为小说的叙事内容,与小说文本形成互文,承担叙事功能,形成全新的叙事话语,“互文性”存在于小说叙事的各个层面,包括人物塑造、情节架构、主题内涵等多方面;戏曲本身的抒情特征和作家延续抒情传统的决心也在此展现,作家继承古典戏曲的诗意语言、饱含象征意味的意象和含蓄朦胧的抒情意境,作者有感而发,在小说中借助戏曲元素抒发人物情感,传递深层内涵,描摹现实又承续古典,使小说极具诗性美感,从而完成既传统又现代的抒情性写作。当代小说中的戏曲叙事是回归古典,延续传统的写作方式,具有文学与文化的双重价值。戏曲叙事丰富小说意蕴,是在传统与现代碰撞,抒情与叙事融合中,创作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学。同时传统戏曲在全新语境中产生全新意义,也是对戏曲文化的二次传播,唤醒当代人对戏曲的关注与反思,对小说与戏曲本身都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
韩旭[3](2021)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时代曲中的爵士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时代曲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开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来自西方的爵士乐与中国本土音乐融合,形成了独具一帜的爵士风格时代曲。爵士风格时代曲作为海派文化的一部分影响至今,成为一种独特的上海文化精神,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段黄金般的爵士时代从未消失,它深深印刻在了上海文化和中国流行音乐史中,至今我们仍能感受到那段令人魂牵梦萦的鎏金岁月。本文以爵士风格时代曲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在歌曲统计、曲谱记录以及音乐本体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爵士风格时代曲作品整理归纳并制表,并将共计十位作曲家与演唱者的代表作品进行音乐学分析,在旋律、和声、曲式、乐队编配等方面作分析梳理,最后对爵士风格时代曲的历史意义与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爵士风格时代曲对中国流行音乐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表现在音乐风格上的融合性、受众的广泛性、词曲题材的通俗性和乐曲的商品性四个方面,半个多世纪以来,以上四点仍然是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主要特征;此外,爵士风格时代曲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应以辩证、包容的观念看待,多数爵士风格时代曲的歌词中带有进步思想,为女性解放、人文主义思潮等进步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爵士风格时代曲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的缩影,反映了此时期的社会矛盾与潮流。爵士风格时代曲对中国近代音乐与中国流行音乐的形态与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爵士风格时代曲的研究是揭示中国流行音乐源起的有效途径。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为中国近代音乐史的研究添砖加瓦,为中国流行音乐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拓展新的宽度、推动新的深度。同时,爵士风格时代曲的创作经验为当代音乐带来了思索与启示,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对爵士风格时代曲的研究也为当代的流行音乐创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创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时佳希[4](2020)在《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文中研究说明巴基斯坦应该被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该国国家构建进程中的核心命题,也是长期困扰其国民乃至每个海外观察者的价值叩问。作为在殖民帝国退却之后重新构建的现代民族国家,它曾被其建立者们规划为一个世俗、民主、统一的联邦政治体,以追赶上全球范围内高歌猛进的现代化发展,早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但在随后的国家构建进程中,巴基斯坦在宗教、军队和离心势力的影响下偏离了最初的建国蓝图,并日益陷入对国家自身定位的怀疑心态。本文选取从1947年建国到1988年齐亚军政府结束的41年间为主要考察时段,试图从巴基斯坦的早期历史中发掘出政教矛盾、军政矛盾、认同矛盾三条并行交织的发展脉络,以发掘蕴含在其国家构建进程中的长期特征和未来趋势,并为该进程的诠释搭建起由国体、政体、认同三种维度构成的立体图景。本文的导论,主要提出该研究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于巴基斯坦国家构建各领域、国家构建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一章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时代背景本章旨在为巴基斯坦建国提供一个纵深的历史定位,以解释英属印度的穆斯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于何种目的而寻求独立,新建立的巴基斯坦国家又承载了何种先天条件与历史使命。第一部分通过梳理穆斯林对南亚次大陆的征服史,着重解释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尖锐矛盾的历史根源,但同时也指出某种近乎可被称为“印度-伊斯兰文明”的文明复合体也在冲突与融合中得以塑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包括“后期莫卧尔”(1707-1857)和英属印度(1857-1947)两段时期的历史,剖析南亚穆斯林在此时期遭遇的殖民危机,重点探讨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理论主张“伊斯兰复兴主义”与“伊斯兰现代主义”。第三部分发掘伊斯兰现代主义在20世纪政治领域的成果,即南亚穆斯林政治意识的觉醒,并以穆斯林联盟成立、“两个民族”理论成型、“巴基斯坦”概念提出、《拉合尔决议》签署的时间线索,梳理出穆斯林政治理念从自治到独立的转变过程。第二章巴基斯坦国家性质的构建本章旨在探索世俗国家与宗教国家两种道路选择,围绕对巴基斯坦国家性质定义权的争夺进程,重点论述了宗教路线优势地位的逐步确立。第一部分追溯英属印度时代的印穆宗教矛盾,指出印度教意识形态的上升和英印政府的“分而治之”政策加重了穆斯林对自身处境的忧虑,其内部因而分别在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两条路径上开始了各自的理论重建、社会动员,并论述了“伊斯兰大会党”(JI)和“伊斯兰圣哲会”(JUI)作为该时期动员成果的建立过程。第二部分以1947年至1977年间的伊斯兰化进程为考察对象,从真纳提出的世俗主义特点及其衰落原因入手,进而通过分析《目标决议》(1949)与前后三部宪法(1956、1962、1973)中关于伊斯兰国家性质的文本,阐明宗教势力在此时期的政治诉求。第三部分以1977年至1988年间的伊斯兰化进程为考察对象,指出齐亚·哈克政府主导的伊斯兰化是一场超出宪法层面的全面宗教运动,理清其在国家公共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着重探讨这十一年在教派政治和原教旨主义领域的深远影响。第三章巴基斯坦国家政体的构建本章主要探讨巴基斯坦政治体制的构建过程,特别是军队对其宪法和政体造成的长期破坏,并梳理在此期间的军政府建设。第一部分重点剖析军队如何在建国初期逐渐具备干预政治的能力和意志,以及军队在1958年军政府建立之前对政治的介入行为。第二部分以两段长期的军政府时期(1958-1971、1977-1988)和中间短暂的文官政府复辟时期(1971-1977)为脉络,探究军方发动政变的多种原因与巩固军政府的行为模式,并且将关键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选择也纳入考察范畴。第三部分通过梳理宪法文本的更替,试图揭示紧张的军政关系为政体构建带来哪些影响,特别是军方与政党之间在宪法层面拉锯的重点,以及宪法被频繁地修订、中止、废除和重颁为宪政建设留下的长期影响。第四章巴基斯坦国家认同的构建本章旨在揭示一个关键命题:巴基斯坦国家虽已建立,国家认同的构建却任重道远。阻挡在国家认同工程面前的,是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教派、部落、城乡等在内的非国家认同。第一部分论述1971年以前巴基斯坦东西两翼之间的矛盾,指出这种矛盾既是先天存在于其地理、文化层面的隔绝,也是西巴基斯坦的政治精英不愿意将权力放与东巴分享,导致双方在1971年的内战和分裂。第二部分则着眼于西巴内部各民族的主张,分别讨论了信德、普什图、俾路支民族认同的历史源头,以及它们在现代巴基斯坦的政治诉求。基于西巴各民族的诉求演变,该部分还试图表明1971年东巴脱离在西巴引起了广泛的“链式反应”,并将70年代穆哈吉尔民族主义的出现作为第四个考察对象。第三部分立足于土邦、部落、城乡等多种认同,并指出它们分别与文化民族认同存在的具体关联,从而进一步证明巴基斯坦非国家认同的复杂特性,以及国家认同构建的艰巨性。本文的结论部分,分四个步骤对主题“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做了总结归纳和进一步的提炼升华。第一,总结巴基斯坦国家的历史定位,指出其对南亚穆斯林群体的意义所在,以及该意义在现实政治层面带来的影响。第二,归纳国体、政体、认同这三种国家构建的维度,并论述三种维度在巴基斯坦分别表现为三组结构性矛盾(世俗主义与伊斯兰化、军人干政与民主诉求、国家认同与非国家认同)。第三,试图发现三种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将这些交互作用归纳为“逻辑关联型”和“现实策略型”两个模式,从而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立体图景。第四,基于巴基斯坦与印度共同的历史背景,通过比较同时期两国的构建成果,来对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做出评价。
于福华[5](2020)在《周涛散文类作品研究》文中认为被誉为“边塞诗三剑客”的周涛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写散文,先后发表了《巩乃斯的马》《稀世之鸟》《游牧长城》等千余篇散文作品,他的行文风格和其散文所表现的西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给散文界吹进了一股别样的气息,同时也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2018年周涛发表小说《西行记》,再次攀上小说的高峰。文章从四部分入手研究周涛的这些作品。第一章主要分析周涛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2年的散文作品,侧重从观物的角度分析周涛散文中的动植物和山川河流书写,并探讨了周涛的个体生命体验和对生命的关怀。第二章在20世纪90年代西部散文繁荣的时代语境下,以周涛长城内外的文化行旅为切入点,分析周涛如何以宏阔的格局观照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从而进入到对西部文化甚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观。第三章主要以周涛新世纪初的散文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周涛这一时期对日常生活的观照和书斋中的自我反思。第四章主要从周涛的口述自传《一个人和新疆》和《西行记》为分析对象,从作品真实与虚构、小说与散文的互文性等角度分析周涛自我的历史反观和暮年追怀。周涛作为新疆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新疆文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周涛致力于新疆文化的建设,为新疆文学提供价值指引;周涛大力倡导散文解放,并将“解放散文”的观念落实于文学实践,在散文领域获得大丰收,为新疆当代散文树立标杆,推动新疆当代散文在当代文学中心地带获得话语地位,为原本沉寂的新疆散文带来了新的亮点。如今,周涛再次攀上小说的高峰,在当代文坛特别是在新疆文坛很少有像周涛这样在诗歌、散文和小说领域都有涉足且都获得显着成就的作家。文章以周涛散文类作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周涛自80年代中期以来散文类作品的创作脉络,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从而探索周涛文学创作对新疆当代文学的价值。
阮佳程[6](2020)在《畅销书中的修辞翻译初探 ——以《热血沸腾:优步之战》汉译实践报告为例》文中指出过往对畅销书翻译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译文的可读性,而忽略了其中的重要一环——修辞的翻译。因此以《热血沸腾:优步之战》一书中出现的修辞作为研究大有必要。此书主要讲述了美国硅谷科技巨头优步的兴衰起伏,也给世人对盲目崇拜公司创始人而酿成大错这一做法提以警醒。此书中出现了大量的修辞描写,如头韵、明喻、暗喻、拟人、双关、用典等。虽然这些都是常见修辞,但若没有它们,此书便会平铺直叙,事件描写也会显得枯燥无味,平淡无奇,失去现在的魅力,恐怕也不会如此风靡。本文以此书的序言和第一部分为例,将选文中常出现的九种修辞手法分为三类,即音韵修辞,词义修辞和句法修辞,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解读。音韵修辞包含了头韵;词义修辞囊括了明喻、暗喻、拟人、借代、双关和典故;句法修辞包括了排比和对偶。针对词义修辞翻译,作者认为若某种修辞格在英汉上相互对应且在表达习惯和文化概念上相近,则应尽量采取直译。反之,则应采用增译、省译、重组、词语选择等方法弥补翻译,以求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修辞效果。此外,针对音韵修辞和句法修辞,还可采用四字成语以及词语复现等方法,以求音韵和结构的对仗。
裴世东[7](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郭沁[8](2019)在《《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文中认为《现代》杂志作为中国现代时期的重要文学期刊之一,尽管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因其非同人刊物的性质备受关注,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倡导使其在中国文学期刊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其中的诗歌现象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借用“文学场”介绍《现代》杂志整体情况,阐述《现代》杂志所处的时空语境以及施蛰存个人文学观念对《现代》杂志的影响,用“副文本”理论探求在以往相关研究中较少受到重视的版面设计、封面等。第二章分为三部分,首先对31期的《现代》杂志中的诗学现象进行统计,大体确定《现代》杂志的诗歌版图。其次,分析戴望舒、艾青、徐迟和陈江帆四位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从而突出《现代》杂志为扶持本土诗人所作出的努力。最后是《现代》杂志中的诗歌翻译部分,以实例探讨其诗歌翻译的特点,进而研究1930年代西方现代诗歌对中国新诗创作的影响。第三章探讨《现代》杂志的译介与诗歌评论,首先介绍《现代》杂志的译介范围,然后对《现代》杂志诗歌批评个例进行分析,旨在突出中国本土诗人、学者为诗学建设所做的工作。
孙凤莲[9](2019)在《接受美学视域下《私家地理》外文景点推荐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政治文化经济各个方面的迅猛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愈加紧密。与此同时,中国毎年海外度假的游客数量逐年攀升,因此旅游需求刺激了人们对旅游类文本翻译的需求。鉴于此,笔者选择旅游类文本进行翻译并完成论文。鉴于于此,笔者以自己翻译过的旅游类文本为范例,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从期待视野、视野融合、审美距离、文本总义末定性和空白性、文本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五个方面对自己的译文案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读者对文章的反应,适当提高读者的地位,将译者与读者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得翻译更具有应用性,更接近于读者的生活。由于于笔者的翻译是受报社委托而翻,故而有编辑进行审核查阅。因此笔者将编辑编后的译文和自身的译文进行对比后,从中认识到笔者的译文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遵循编辑的要求下,努力发挥自己作为译者的主体性。笔者的全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的任务描述和第二章的过程描述主要描述了笔者的译前准备。第三章的翻译过程主要描述了译者翻译中和翻译完成后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四章即为全文的主体部分,笔者从五个方面,将自己的游记类译文和编辑编后的译文进行对比,从而使笔者的译文更能为读者所接受,吸引读者。第五章是笔者对自己翻译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沈潇[10](2018)在《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通过对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提出的“作者身份焦虑”(anxiety ofauthorship)理论进行性别维度的阐释,详细分析了从中抽象而来的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并对其具体空间表现及女作家使用的修正策略之共性进行考察。女作家作者身份焦虑是基于亚文化地位的来自权威身份恐惧的焦虑,指向对女作家充斥着超越障碍的现实窘境的反思。它是文化中女性性别身份焦虑在文学领域中的变型表现,二者具有异质同构关系。在与现实相似的文学亚文化境遇中,书写成为反压制行为,而由于女作家性别身份与文学单一精神性别语境的格格不入,使女性书写与负面情绪为伴,与愤怒甚至疯狂境遇为友,呈现出复杂的病态化表现形式。其中,“疯女人”的出现使女作家的愤怒感受在文本中呈现出具象化的极致形态,暴露出“替身(double)策略”的存在,它可被看作是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文学产物。因此,对“疯女人”隐喻性的剖析是本论文核心部分的重点,她所具有的符号性可被当作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面具或道具加以利用。为强调女作家精神痛苦、“疯女人”的隐喻性及普遍女性现实境遇间的关系,本论文将“作者身份焦虑”概念替换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提出者亦认为“替身策略”是女作家“第二性文化身份”焦虑的产物,而“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更近其实质内涵,它能够将女性性别身份对女作家造就的创作心理障碍更为直白地表述出来,也即它能够将“作者身份焦虑”最核心的内容指示出来,从而将造就女作家对权威身份恐惧的原因,用更直接的方式暴露出来。绪论部分阐释了概念替换问题的因由,以贴合此研现实情形的方式完成了对先期假设问题的概述与文献综述,并对各章节内容、研究范式、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本论文经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结合对“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性别维度的把握,以期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表述,探讨更细化的问题并试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首当其冲即是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焦虑理论的内涵着眼,探寻其中作为“作者身份焦虑”说的灵感来源部分,重点在于说清“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核——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形成过程的始末情形,试图将吉尔伯特与古芭从中获得灵感的具体过程抽象并还原出来。由此,第一章提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论点凸显出来。通过对影响焦虑说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辨识来完成对后者的宏观释意。并从对影响焦虑说六个修正比具体内涵的阐释中,对女作家自我修正方式的类别进行假设与讨论。第二章经由对女性身体空间、现实文化空间、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及文学空间的分层研究,来完成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综述。第三章回复到对女作家本身的关注上,抽象出女作家类别,将其与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对比,从而对女作家所代表的女性经验进行凸显,探寻她们心理经验层面的转变。第四章对女作家修正策略的表现方式做以宏观归纳,将意象按冷暖色调进行划分,并依修正策略的显隐特性将其概括为字面空间置码式表现与深层网状结构表现。结语则作为容括针对与论点有关的其他问题的追问部分而存在。本论文将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看作一种理论研究的前提,将其定性为建立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文本批评实践研究。本论文站在理论层面完成了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界说和二次抽象。由于吉尔伯特与古芭的研究掀起了英美妇女中心批评的高潮,本论文依托妇女中心批评的明确指向,以重建新型美学经验为目的来进行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的论述。本论文同时采取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方法,将其在文学中的运用看作中性立场的分析方式,在对其借用与活用之余,结合具体论述内容,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做以女性主义式的修正和重释。本论文结论偏向于对女作家在复调式叙述与文本架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技巧的肯定,并由此接近对男性化作者权威概念的改写可能。由于对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界定方式处在变动中,因此整个论文的论说均可看成是对这一概念所做的具有层级分析意识和递进关系的说明。
二、奥斯伯乐公司的陨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斯伯乐公司的陨落(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戏曲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戏曲与小说的关系研究 |
1.2.2 当代小说中的戏曲叙事研究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戏曲叙事 |
1.3.2 互文性 |
1.3.3 抒情性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中国当代小说戏曲叙事的互文性 |
2.1 借助戏曲完善小说人物形象 |
2.1.1 唱戏人:小说中“人戏难分”的戏曲演员 |
2.1.2 听戏人:小说中“因戏生情”的戏曲观众 |
2.2 戏曲参与小说故事叙述 |
2.2.1 暗伏情节线索 |
2.2.2 预设故事结局 |
2.3 戏曲深化小说主旨内涵 |
2.3.1 聚焦个体命运 |
2.3.2 凝聚民族精神 |
2.3.3 书写时代创伤 |
3.中国当代小说戏曲叙事的抒情性 |
3.1 诗性语言的延续和传承 |
3.1.1 直接征引古典戏词 |
3.1.2 借鉴含蓄语言风格 |
3.2 意象的选择与运用 |
3.2.1 托物承情:引入戏曲道具投射人物情感 |
3.2.2 “人”“物”合一:利用戏曲乐器隐喻人物性格 |
3.3 意境的营造和搭建 |
3.3.1 情景交融的现实空间 |
3.3.2 细腻朦胧的“虚实”空间 |
4.中国当代小说戏曲叙事的价值意义 |
4.1 戏曲叙事的文学价值 |
4.1.1 回归古典:汲取化用戏曲题材 |
4.1.2 追寻诗意:叙事与抒情的融合 |
4.2 戏曲叙事的文化价值与传播意义 |
4.2.1 新瓶旧酒:经典故事的承继与突破 |
4.2.2 文化传承:戏曲精粹的传播与传扬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所涉猎的含有戏曲元素的当代小说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时代曲中的爵士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时代曲与爵士乐 |
第一节 上海时代曲的源起与流行 |
一、复杂的社会背景 |
二、新文化的冲击 |
三、传播媒介的更新 |
第二节 黎锦晖与时代曲 |
第三节 上海时代曲的风格倾向 |
一、西洋风格 |
二、民族风格 |
三、拉丁风格 |
第四节 早期爵士乐 |
一、爵士乐的起源 |
二、早期爵士乐种类 |
三、早期爵士乐特征 |
第二章 上海时代曲中的爵士风格 |
第一节 爵士乐的本土化 |
一、爵士乐的传入 |
二、爵士乐本土化的特征 |
三、爵士风格时代曲的统计 |
第二节 爵士风格时代曲的创作 |
一、黎锦晖 |
二、黎锦光 |
三、姚敏 |
四、陈歌辛 |
五、严折西 |
第三节 爵士风格时代曲的演唱者 |
一、周璇 |
二、姚莉 |
三、白虹 |
四、白光 |
五、吴莺音 |
第三章 爵士风格时代曲的特征与传播 |
第一节 爵士风格时代曲的艺术特征 |
一、结构 |
二、旋律 |
三、节奏 |
四、和声 |
五、乐队 |
六、歌词 |
第二节 爵士风格时代曲的传播途径 |
一、娱乐业 |
二、电影业 |
三、唱片业 |
四、广播业 |
五、报刊业 |
第四章 爵士风格时代曲的价值 |
第一节 爵士风格时代曲的时代意义 |
一、进步思想的体现 |
二、女性解放的先锋 |
三、文化融合的成果 |
第二节 爵士风格时代曲的历史影响 |
一、对审美与创作的影响 |
二、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爵士风格时代曲统计 |
附录二 相关图片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
(一)问题意识 |
(二)现实考量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相关研究成果 |
(二)国外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相关研究成果 |
(三)国家构建的概念、内涵与理论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 论文结构 |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时代背景 |
一 前现代时期:南亚穆斯林政权的出现 |
二 西方殖民时代:穆斯林的危机与应对 |
1.殖民主义对穆斯林社会的冲击 |
2.伊斯兰复兴主义者的探索 |
3.伊斯兰现代主义者的探索 |
三 20世纪前叶:穆斯林独立建国的观念和实践 |
1.穆斯林联盟的成立和发展 |
2.“巴基斯坦”概念的形成 |
3.“两个民族”理论的形成 |
4.《拉合尔决议》的通过 |
5.《拉合尔决议》之后的建国过程 |
小结 |
第二章 巴基斯坦国家性质的构建 |
一 构建伊斯兰国家的社会条件 |
1.殖民体制下的伊斯兰教危机 |
2.原教旨主义的社会动员 |
3.泛伊斯兰主义的社会动员 |
二 国体伊斯兰化时期(1947-1977) |
1.国家的世俗主义起点 |
2.《目标决议》的伊斯兰化转向 |
3.三版宪法对伊斯兰化的确认 |
4.政策领域的伊斯兰化倾向 |
三 全面伊斯兰化时期(1977-1988) |
1.全面伊斯兰化政策 |
2.全面伊斯兰化后果之一——教派政治 |
3.全面伊斯兰化后果之二——原教旨主义 |
小结 |
第三章 巴基斯坦国家政体的构建 |
一 军队干预政治的历史基础 |
1.新生国家对军队的依赖 |
2.军队的建设与扩张 |
3.军队介入政治的开端 |
二 军队对政治的直接领导 |
1.第一次军政府时期(1958-1971) |
2.人民党政府时期(1971-1977) |
3.第二次军政府时期(1977-1988) |
三 宪政建设的坎坷及其成因 |
小结 |
第四章 巴基斯坦国家认同的构建 |
一 东巴基斯坦的民族主义问题(1947-1971) |
1.东巴-西巴的并立格局 |
2.东巴-西巴的长期矛盾 |
3.东巴基斯坦的分离 |
二 西巴基斯坦内部的民族主义问题(1947-1988) |
1.信德民族主义 |
2.普什图民族主义 |
3.俾路支民族主义 |
4.穆哈吉尔民族主义的出现 |
三 多元认同:其他次国家行为体问题 |
1.土邦 |
2.部落 |
3.城乡 |
小结 |
结论 |
(一)巴基斯坦国家的历史定位 |
(二)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的三种维度 |
(三)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维度间的关系网络 |
(四)印巴比较视野下的国家构建成果评价 |
附录一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重要事件 |
附录二 巴基斯坦史常用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5)周涛散文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周涛散文的研究 |
1.2.2 关于周涛传记及小说展开的研究 |
1.3 散文类文类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章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以物观物与生命关怀 |
1.1 观物中的周涛 |
1.1.1 对动植物的观照 |
1.1.2 对山河的观照 |
1.2 观物中的生命关怀 |
1.2.1 关怀生命价值尊严 |
1.2.2 注重个人生命体验 |
第2章 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西部大观与文化行旅 |
2.1 借力西部散文热 |
2.1.1 西部散文与西部观照 |
2.1.2 “文化散文”与文化观照 |
2.2 在空间行旅中大观西部 |
2.2.1 行走在长城之外:以历史的视野大观西部 |
2.2.2 行走在长城之内:以包容的心态大观西部 |
2.2.3 游牧于长城内外:以人民的立场大观西部 |
第3章 21世纪初:日常静观与书斋反思 |
3.1 日常静观 |
3.1.1 静观日常生活化 |
3.1.2 日常回忆碎片化 |
3.2 书斋反思 |
3.2.1 品书味人 |
3.2.2 书斋反思 |
第4章 2013-2019年:历史反观与暮年追怀 |
4.1 个人经历的反观与再现 |
4.1.1 口述自传:《一个人和新疆》中的真实再现 |
4.1.2 自传体小说:《西行记》与《一个人和新疆》对读中的生活真实 |
4.2 历史反观:文学虚构与文人想象 |
4.2.1 《西行记》:心理经验中虚构经历 |
4.2.2 自我虚构与作家的白日梦 |
4.3 散文与小说互文中的历史反观 |
4.3.1 小说语言与散文的互文 |
4.3.2 小说内容与散文的互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畅销书中的修辞翻译初探 ——以《热血沸腾:优步之战》汉译实践报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Part One:Practice-Based Research |
1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and the Author |
1.2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2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Book |
2.1.2 Target Readers of the Book |
2.2 While-Translation Process |
2.3 Post-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
3 Literature Review |
3.1 A Review on Bestseller Translation |
3.2 A Review on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
4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Super Pumped:The Battle for Uber |
4.1 Translation Methods of Phonetic Figures of Speech |
4.2 Translation Methods of Lexical Figures of Speech |
4.2.1 Translation Methods of Simile |
4.2.2 Translation Methods of Metaphor |
4.2.3 Translation Methods of Personification |
4.2.4 Translation Methods of Metonymy |
4.2.5 Translation Methods of Pun |
4.2.6 Translation Methods of Allusion |
4.3 Translation Methods of Syntactical Figures of Speech |
4.3.1 Translation Methods of Parallelism |
4.3.2 Translation Methods of Antithesis |
5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
5.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Part Two:Translation Project |
(7)《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切近《现代》杂志的历史原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文学场” |
第二节 《现代》杂志与“副文本” |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杂志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版图 |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创作 |
第三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翻译 |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杂志的译介与诗歌评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译介范围的选择 |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评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现代》杂志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一览表 |
附录二: 《现代》杂志诗人诗作数量一览表 |
附录三: 陈江帆在期刊发表的诗歌创作年表 |
附录四: 《现代》杂志栏目变更一览表 |
附录五: 《现代》杂志诗歌“译者记”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接受美学视域下《私家地理》外文景点推荐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1.1 旅游类文本翻译现状 |
1.1.2 任务文本的独特性 |
1.1.3 委托方要求 |
1.2 任务目的及意义 |
1.2.1 任务目的 |
1.2.2 任务意义 |
第二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2.1.2 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原文分析 |
2.2 翻译策略与应急方案 |
第三章 翻译过程 |
3.1 翻译管控 |
3.2 译后事项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理论基础介绍 |
4.1.1 核受美学的起源 |
4.1.2 接受美学在中国 |
4.1.3 核受美学与翻译的契合点 |
4.2 接受美学指导下分析案例 |
4.2.1 期待视野下分析译文 |
4.2.2 视野融合下分析译文 |
4.2.3 审美距离下分析译文 |
4.2.4 文本意义未定性和空白性下分析译文 |
4.2.5 文本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译文 |
第五章 总结及结论 |
5.1 主要启示 |
5.2 接受美学指导译文的利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10)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
1、概念的提出与转换 |
2、先期问题假设 |
3、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与研究方法 |
1、本文思路与架构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影响焦虑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 |
第一节 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界定 |
1、性别身份焦虑与影响焦虑的关系 |
2、两种焦虑:不同倒错中的共同精神博弈 |
第二节 影响焦虑说中的性别色彩 |
1、六个修正比的内涵对女作家自我修正的启发 |
2、诗歌替换原则的修辞意义与两种类别的在场 |
小结 |
第二章 性别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 |
第一节 女性身体空间 |
1、子宫的隐喻与生育恐慌:母性激情 |
2、女性身体疼痛与女作家的书写治愈 |
第二节 现实文化空间 |
1、文化因素对文学的介入:女性气质与男子气 |
2、女性时间性存在与自恋的形成 |
3、家庭空间与婚姻的形式:烹饪术与化妆术 |
第三节 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 |
1、女作家思想变化空间图示:超越的障碍 |
2、疯女人的隐喻及其策略价值 |
3、策略意识的生成:Y型修正格局 |
第四节 文学空间 |
1、文学父性特征与女性写作的张力关系 |
2、失真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与另类女性形象的出现 |
3、文本空间分层:字面空间和意义空间 |
4、迷狂书写与小说叙事 |
小结 |
第三章 性别身份焦虑下的女性类型与生存模式 |
第一节 女艺术家的产生以及女作家类型 |
1、女艺术家类型特征 |
2、非克制型与克制—激情型女作家 |
第二节 文学女性人物类别 |
1、文学女性人物的分裂与弥合:女作家的影子与替身 |
2、女作家认知逻辑的转变:走向内在圆融 |
小结 |
第四章 女作家的修正策略 |
第一节 屈从策略与显在置码 |
1、暖色调意象:母性传统 |
2、冷色调意象:哥特式鬼魅 |
第二节 屈从策略与隐性颠覆 |
1、戏拟效应:假想的人与作者返场 |
2、碎片化编织:网状结构与女性权威的空间形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奥斯伯乐公司的陨落(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戏曲叙事[D]. 刘晨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时代曲中的爵士风格研究[D]. 韩旭.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D]. 时佳希. 吉林大学, 2020(01)
- [5]周涛散文类作品研究[D]. 于福华. 新疆大学, 2020(07)
- [6]畅销书中的修辞翻译初探 ——以《热血沸腾:优步之战》汉译实践报告为例[D]. 阮佳程. 浙江大学, 2020(08)
- [7]《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8]《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D]. 郭沁. 云南大学, 2019(03)
- [9]接受美学视域下《私家地理》外文景点推荐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孙凤莲. 东北大学, 2019(02)
- [10]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D]. 沈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