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美日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一、美日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张玲潇[2](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认为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张元梁[3](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李超[4](2020)在《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关键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美日欧制药产业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药产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医药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而我国无论在企业规模、产品结构、经济效益、研发能力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如何弥补这种差距,我国制药产业的未来应该走哪条发展之路,成为了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之所以以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美国和欧洲是现代生物制药产业的奠基者和领跑者,是传统的制药强国,而日本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制药产业,逐渐形成了极具本国特色的产业环境和国家竞争力。美国、日本和多数欧洲国家能够形成尖端制药领域的领头地位,其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不仅有助于规划我国制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更有助于我国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身制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传统中医药。因此,本研究对我国制药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理论作为基础,从宏观视角分析制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总结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产业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能够体现制药产业内外表征的综合评价体系,探究各国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各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为探究关键竞争要素提供方向性指导;随后采用个体固定效用模型对各国头部制药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企业层面产业规模和产业质量指标下的竞争因素的作用;再使用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各国产业结构进行解析,分析了各国制药企业分布的结构性差异;基于上述的研究过程,本研究分析了企业层面影响因素反映在产业层面的作用,确定了11个制药产业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推导出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和形成逻辑,并分析了各国竞争力形成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制药产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产业特质,揭示了中国制药产业竞争力的形成路径,提出了中国制药产业未来发展战略。从产业层面来讲,本研究从实证结果推理出各个显着的影响因素与产业各方面的竞争力、以及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复杂的单向或双向关系,这使得他们之间形成了精妙的循环。本研究注意到,某一些因素是可以通过“主动”改变或刺激来提高,如研发投入强度、员工数量、研发投入,进而启动整个相互作用的循环。因此,一般来说,在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国家和地区,要形成其制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创新力度,扩大员工数量提升规模,从内部形成正向循环,也需要鼓励科学研究、完善金融制度和企业融资融券环境、制定合适恰当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国家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完善产业的支撑环境。基于对中国制药产业竞争力形成路径的分析,本研究从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产业发展的经验以及中国制药产业的实际状况出发,本研究提出了中国制药产业发展的六大战略方向,学习日本鼓励对仿创药的研发;并且,如果能以现代医学的科学方式去解构中医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持续推进中药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中国制药产业必将在世界独树一帜。

李国敏[5](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仇新明[6](2016)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自1906年赫尔曼·施奈德教授在辛辛那提大学采用合作教育策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理念开始在美国大陆传播。二战后,这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备受关注,英国的“教学公司计划”、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日本的“官产学”,都是这种人才培养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引进产学合作教育以来,在民间组织的推动下、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下,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迅速,合作模式多样化,但也出现不少问题,表现为:企业合作动力不足;合作缺乏有效的选择机制;合作主体之间契约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对契约人的合作行为形成规范与约束;合作运行过程中,政府未能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政策,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及科技研发中未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导致产学研合作层次浅、时间短、效率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本世纪初,我国政府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校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基本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适应创新型国家战略需求。产学研之间如何建立一个稳定、长效、持久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值得关注。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考察发现,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运行。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功能的实现取决于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能否有效运行,包括产学研育人资源能否有效集聚、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及相应保障措施的供给。基于此,本文以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为切入点,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产学研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结成战略联盟的构想,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研究空间,探讨如何实现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集聚、处于集聚状态的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如何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产学研组织由于组织性质差异,存在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与目标追求的冲突,而易引致联盟风险,如何应对联盟风险,维持联盟持续稳定,以保障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运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内外部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产学研主体之间能否为对方提供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异质性资源,是促进产学研结成战略联盟培养人才的根本动力;资源交易费用的降低是促进战略联盟形成的直接动力;市场竞争是企业参与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主要外力;政策鼓励是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重要外部推力。如何针对企业参与联盟合作培养人才动力不足的现状,黏合驱动产学研三者合作的动力因素,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本研究从政、产、学、研四个方面建构了一体化的“棱锥形”联盟动力机制,即政府“推拉结合”双向引导,吸引企业参与联盟;大学与科研院所延伸科研链,改革科研评价体制,形成面向市场的科研机制,推动企业参与联盟;产学研组织联合制定企业技术研发、产品改进与学校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保障制度,保证联盟运行的资源需求。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合作盟友的选择、联盟模式的选择及产学研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过程。联盟选择的本质是资源异质、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选择。盟友间的资源异质是联盟的基础,联盟模式影响联盟资源配置,而利益分配维系着联盟的稳定与持续运行,是联盟选择的核心。这三者的选择依次递进,始于盟友选择,终于利益分配方式选择。根据盟友选择的程序,将盟友的选择分为信息互通、优势比较、盟友选择与联盟合约的形成与签订四个阶段。根据联盟双方资源投入的情况与联盟主体的综合实力,联盟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产学研互为主导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研方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方(政府等组织)介入模式或政府协调模式。不同联盟模式有不同的利益分配模式。产学研互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研之间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适宜混合支付的利益分配方式、产品开发收益适宜按股分利、技术改进适宜提成支付的方式;学研方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研之间在技术改进收益分配上适宜分期支付或利润提成的方式、产品开发收益分配上适宜按股分利的方式、科研成果转化收益上适宜固定报酬的方式;企业方为主导的合作模式中,技术改进收益适宜按股分利、产品开发收益适宜采用提成支付的方式、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适宜采用混和支付的方式;第三方(政府等组织)介入模式中,产学研彼此根据根据项目研究中的贡献大小达成一定的利益分配契约,由政府分期支付,产学研按比例获取收益。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是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运行的中心。本研究从学习过程、导师指导、主体互动三个不同的维度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基于价值链理论,从学校理论学习、科研院所科研训练及企业实践工作三个方面,建构多环节链式学习机制,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理论研究被视为人力资本“价值链”的源头,科研院所的应用研究中获取应用性知识的探索、创新能力的科研训练与企业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及实践工作则为人力资本“价值链”增值环节。基于网络化理论,根据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利用产学研导师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建构由产学导师、学研导师、产学研导师联合指导构成的相互渗透、相互嵌入的多导师联合指导机制。基于创新型人才对隐性知识的需求,运用组织学习理论,利用科研院所与企业不同的资源环境,建构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不同层面、不同环节,由不同主体构成的多元互动机制。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产学研主体之间文化思想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利益追求的冲突,使联盟的稳定受到威胁。本研究基于产学研的文化差异、利益冲突和本位功能区别三个维度,构建联盟调适机制为人才培养资源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对于产学研文化三个层面的差异,即表层的物质与行为文化层面、里层的制度文化层面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层面,通过深度会谈建立产学研组织信任关系、通过联盟中产学研文化的相互借鉴与吸收,实现产学研文化相互融合,抵御文化差异造成的联盟风险。对于产学研主体职能差异,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高校发起、企业配合、校企共商”产学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协调员”制度,协调人员流动,设立人才培养资源部,整合产学人才培养资源,在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以人才需求为契机、科研项目的合作为抓手建立主体协调机制,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目标一致,降低产学研组织本位职能差异对联盟的冲击。针对产学研利益冲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降低联盟主体风险损失;实施利益补偿,对利益损失主体形成利益救济;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平衡利益差异;通过法律、政策、制度等保障措施的建设,保障产学研利益平衡,防御利益冲突产生的联盟风险,增强联盟风险防御能力。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人才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不仅需要产学研主体之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异质性资源的高效配置,还需要政府积极创设有利的制度环境,鼓励、规范、引导合作,克服因社会环境的不确定而产生的各种风险,促进产学研主体在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上稳定、持续、高效的运转,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具体表现为:政府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系统,为产学研之间合作伙伴的选择提供系统的信息资源;组织专家,成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认证组织,考查合作的真实性与合作主体的匹配性;切实积极制定具体、明确的资金资助与产学研之间人才流动的支持政策;委托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发公共项目;制定相关法律,保证各种资助政策的有效贯彻,监督产学研合作契约的公平、公正及违约的制裁。

赵世俊[7](2014)在《金发科技质量管理改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发科技)成立于1993年,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家主营高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创新型民营企业,在其行业内近20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在亚太地区市场第一、全球第四的市场地位。随着金发科技的产品销售数量在逐年递增,特别是海外及日、韩客户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如何更好地服务好客户,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成为了金发科技的挑战和课题。金发人在认真地分析研究后认识到,如果我们要想将自己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到能够和行业标杆企业相抗衡的水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市场地位,就必须要认真研究和引进国外先进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有效地借鉴到自己企业质量管理和文化的建设之中,利用质量文化的形成,改变我们的工作习惯,通过工作习惯的改变,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最终明确我们的质量策略并提升我们的市场竞争能力。但是一开始在金发科技的内部对引进的方式方法上,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来源于美国GE等欧美企业的高管认为美国质量管理模式非常简洁和高效,在美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挽救了众多美国企业的命运,值得我们去借鉴;一部分来源于日韩企业和中国本土化的高管认为,由于相近的民族特性、国民性格以及日本质量文化取得的丰硕的管理成果,日本质量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去借鉴。金发人在激烈的争论后,终于统一了认识,一致认为直接聘请日本专家来公司工作效率最高。但是日本专家进入现场后,刚开始效果很明确,但是到了后期日本专家在金发科技也举步维艰,最后还是无功而返。日本专家先进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为什么推进不下去呢?金发科技管理人员认真分析原因,重新制定质量战略,最终利用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战略的落地,2014年一举获得了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的第一名。本文将重点对金发科技质量管理的改善和质量文化建设策略和过程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剖析,说明民营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质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将会遇到的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应当应用哪些理论工具?而且在不同阶段应当如何正确地应用这些管理工具和引进什么样的管理模式。

靳丹铃[8](2010)在《美日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以美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中教育培训为视角论述了美日两国在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对中国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臧泽华[9](2009)在《美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和走向成熟的显着标志。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以来,全球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对企业经营业绩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面对的危机各种各样、有大有小,但无论遇到何种危机,面对危机采取的姿态、最终发展结果却完全与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纵观历史,国内外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都是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尽管它们的文化各具特色,但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使面对外部环境的危机,因为有着优秀的、健康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企业文化,就能够促使企业这艘大船逆势而上、开辟驶向成功的航道。本文拟从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美日企业文化的渊源、特征,对比美日企业文化的异同,从而得出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启示。

林峰[10](2008)在《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管理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最持久的因素。这是因为管理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典型的、直接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要想成功地持续发展,并能做大做强,在全球市场的角逐中取胜,还有赖于能给企业带来无限生机的管理文化。如何根据我们的现实环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文化,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这无疑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发展国民经济,乃至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已有不少论着,并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将文化因素与管理职能紧紧结合起来,进行比较深入系统地探讨管理文化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正是针对已有研究之不足,着力探求文化因素对管理职能的作用力和正负效应。具体通过分析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管理的影响,在吸取其精华。摈弃其糟粕的基础上,创新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决策文化、组织文化、激励文化与领导文化。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文的基础和起点;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探讨了文化因素在企业决策、组织、激励及领导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国企业的现状,提出企业决策文化、组织文化、激励文化及领导文化的变革与创新,是全文的核心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七章,包括管理文化面临转型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及跨文化管理等内容,是文章的结尾。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分别对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的各类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价,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说明了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企业管理文化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概述了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是出了管理文化的概念,即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揭示文化对管理的影响,渗透于企业的决策、组织、激励及领导等管理过程中,提供文化与管理匹配的最佳模式。其次对人性假设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及文化结构层次进行了概述和评价。人性假设理论提出的“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和“复杂人”假设及对其所适用的管理措施的分析,对于认识人的特点及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需要层次理论则为管理者了解人的主导需求,有针对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提供指导;而文化结构层次论则有利于人们认识文化中的物质、精神与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阐述了文化与管理的关系,即管理也是一种文化,文化与管理具有共生性,文化具有管理功能等。第三章:企业决策文化塑造。本章探讨了决策进程中六阶段性应具有的文化理念,文化差异对决策的影响,决策失误的文化根源及决策文化的现代化等。重点分析和总结出决策失误的文化根源。一是企业家所处的文化环境根源。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农业文化至今仍然束缚着企业家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无法超越传统价值观和小农经济观念的束缚成为现代真正的企业家。农业文化中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人地位低下,加上“学而优则仕”思想的长期灌输造成了中国企业家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偏低,同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时期体制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决策的非理性。二是企业家的双重社会角色根源。中国企业家既是官又是商的双重社会角色,使其决策行为无法摆脱政府的直接控制而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家双重社会角色的文化根源就在于旧体制下计划经济模式排斥企业家精神及企业家受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意识的影响。三是企业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通过对企业家决策失误原因的分析,指出文化根源造成企业决策失误的事实还未引起人们的正视。本章最后根据中国企业的决策现状,提出决策文化的现代化,即建立具有决策、参谋、反馈和监督四个功能齐全的科学决策机制及对企业家决策行为进行调适。第四章:企业组织文化变革。本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约束,对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影响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文精神在以下方面发生矛盾,即集权意识与分权意识的矛盾、服从意识与独立意识的矛盾、情理意识与法理意识的矛盾、素质低下与素质高要求的矛盾。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影响表现在:过小规模的企业缺乏制度化的动力;企业资本很难与社会资本相融合;社会信任资源匮乏两权分离困难等。在剖析阻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根源的基础上,指出实现企业组织文化变革需要在改造传统文化、注重信用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制度及调整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做出努力。提出了变革组织文化的“着力点”:1.培养组织文化中的制度意识,包括树立制度管理意识和权力制衡理念;2.处理好组织文化中的两种关系,即组织文化与组织制度的关系、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3.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即改变组织结构、学会如何学习、主动学习与系统培训并重及建立学习性基础设施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使组织文化沿着价值取向、人本取向和创新取向的方向发展。第五章:企业激励文化创新本章首先对古代管理中有关激励思想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日、美企业激励文化与其背景的关系,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和借鉴日、美价值观中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创新中国企业价值观体系。本着博采众长,不割断历史;借鉴别人,有所创新的思想,在充分认识人的需要的基础上。避免企业发展中曾出现过的只注重精神激励或单搞物质激励的片面性,设计激励文化的务实与务虚两个方面的内容,务实层面是由有效的管理技术性手段和措施而形成的激励模式,分为层次模式、分工模式和生命周期模式三种;务虚层面是通过倡导爱国、敬业、创新等信仰、追求,从而提升价值观的激励模式。第六章:领导文化与企业家精神。以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领导文化,反映在企业管理中就是专制型领导文化。任人唯亲、独断专行的家长式领导作风不仅表现在家族企业和乡镇企业中,也广泛存在于国有企业中。专制型领导文化的根源就是封建专制主义,它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彻底肃清专制主义是提升领导文化的需要。本章重点论述了以企业家精神改造传统的领导文化,即企业经营者要求实、敬业和创新。指出虽然传统文化制约着企业家精神的生成,其消极的一面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存在着激烈冲突,但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崇德重义、修身自律、勤俭节制等精神品质却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提升企业家精神。提出中国企业经营者需克服先天素质不足的“基础特质”和小商品经济和法律不健全造成的“道德特质”迷失的双重人格缺陷,以经过筛选、整合过的传统文化来完善、提升企业家精神,与社会文化相融合共进,共同锤炼和造就一种适合中国现代化事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第七章: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文化的转型与发展。本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提出了管理文化转型与发展的总体思路: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排除传统文化和世俗文化中的糟粕→借鉴西方管理科学的优秀成果→创新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其次,分析了来自传统文化、旧体制及世俗文化中落后观念和不合理成分造成的文化困惑,指出摆脱文化困境,实现企业管理文化的转型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再次,讨论了企业外部环境的优化问题,包括规范政府行为,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等。最后,指出跨文化管理是企业面对WTO寻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并阐述了实施跨文化管理需要经过认识文化差异、培养文化认同、进行文化培训,建立跨文化差异的价值观及实现管理本土化等几个步骤,建立合适的跨文化管理模式,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美日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日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第—节 概念界定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二、战略传播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结语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附录二: 访谈提纲

(3)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1.3.3 国外相关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2.1.2 竞技体育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2.4 小结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3.3 小结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4.2.2 指标选取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4.4 小结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5.3 小结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致谢

(4)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关键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美日欧制药产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产业竞争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制药产业发展相关文献
        2.2.2 企业竞争力相关文献
        2.2.3 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相关文献
        2.2.4 竞争力评价体系文献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制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1 主要发达国家制药产业现状分析
        3.1.1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社会状况分析
        3.1.2 美国制药产业现状分析
        3.1.3 日本制药产业现状分析
        3.1.4 欧洲国家制药产业现状分析
    3.2 主要发达国家制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2.1 企业发展周期视角下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2.2 制药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关因素的作用
        3.2.3 制药产业发展内外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3 制药产业特征分析
        3.3.1 产业需求特征
        3.3.2 产业竞争特征
        3.3.3 产业技术特征
        3.3.4 产业发展特征
        3.3.5 产业盈利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药产业竞争要素分析及竞争力评价
    4.1 制药产业竞争要素分析
        4.1.1 产业发展状况相关要素
        4.1.2 产业支撑环境相关要素
    4.2 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4.2.1 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概述
        4.2.2 评价指标的界定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各国制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4.2.5 各国制药产业竞争优势比较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药产业关键竞争要素实证研究
    5.1 产业规模、产业质量指标视角下的竞争要素实证研究
        5.1.1 实证研究设计
        5.1.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5.1.3 产业规模指标分析过程
        5.1.4 产业质量指标分析过程
    5.2 产业结构指标视角下的竞争要素实证比较
        5.2.1 实证研究设计
        5.2.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5.2.3 制药企业单一要素实证比较研究
        5.2.4 制药企业全要素实证比较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
    6.1 产业规模竞争力关键因素分析
        6.1.1 实证结果比较分析
        6.1.2 关键因素分析
    6.2 产业质量竞争力关键因素分析
        6.2.1 实证结果比较分析
        6.2.2 关键因素分析
    6.3 产业结构竞争力关键因素分析
    6.4 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与差异分析
        6.4.1 制药产业竞争力形成关键因素作用
        6.4.2 制药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综合分析
        6.4.3 各国制药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差异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结论
    7.2 对中国制药产业发展的启示
        7.2.1 中国制药产业现状分析
        7.2.2 中国制药产业竞争力形成路径分析
        7.2.3 中国制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7.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7.3.1 不足之处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四、论文的结构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三、跨国公司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一、后危机时代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非政治风险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结论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依据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的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1.3.2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研究进展
        1.3.3 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
        2.1.1 产学研合作
        2.1.2 产学研战略联盟
        2.1.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2.2 资源基础理论
        2.2.1 资源基础理论诞生的背景
        2.2.2 资源基础理论的形成
        2.2.3 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
        2.2.4 资源基础理论的适切性
    2.3 分析框架
第3章 国内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3.1 国内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3.1.1 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类型
        3.1.2 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问题剖析
    3.2 国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3.2.1 英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3.2.2 美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3.2.3 加拿大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3.2.4 日本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3.3 国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启示
        3.3.1 政府:建立合作平台、完善政策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3.3.2 大学:人才培养结合市场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
        3.3.3 企业:发挥资源优势、协同培养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
第4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动力分析
    4.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内部动力因素
        4.1.1 异质性资源
        4.1.2 交易成本
    4.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外部动力因素
        4.2.1 市场竞争
        4.2.2 政府政策
    4.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动力机制构建
        4.3.1 政府“推拉结合”双向引导
        4.3.2 构建研发链,改革评价机制
        4.3.3 建立保障机制,整合培养资源
第5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选择
    5.1 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盟友选择
        5.1.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的选择原则
        5.1.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选择的条件
        5.1.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选择的过程
    5.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5.2.1 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5.2.2 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5.2.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类型
    5.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利益分配模式的选择
        5.3.1 利益分配模式选择的原则
        5.3.2 利益分配模式选择的类型
        5.3.3 利益分配模式的选择
第6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运行
    6.1 链式学习机制
        6.1.1 链式学习机制构建
        6.1.2 大学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运行
        6.1.3 科研院所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的运行
        6.1.4 企业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的运行
    6.2 导师联合指导机制
        6.2.1 导师联合指导机制构建
        6.2.2 产学导师联合指导机制运行
        6.2.3 学研导师联合指导运行机制
        6.2.4 产学研多导师联合运行机制
    6.3 多元互动机制
        6.3.1 多元互动机制构建
        6.3.2 产学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运行
        6.3.3 学研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运行
第7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调适
    7.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文化协同
        7.1.1 产学文化协同
        7.1.2 学研文化协同
    7.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主体协调
        7.2.1 产学主体协调
        7.2.2 学研主体协调机制
    7.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利益平衡
        7.3.1 利益平衡原则
        7.3.2 利益平衡举措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8.2.1 可能的创新
        8.2.2 存在的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7)金发科技质量管理改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两种质量管理模式的共存
        1.2.2 文化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1.2.3 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结构
第二章 金发科技质量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 金发科技质量管理和文化概况
    2.2 金发科技质量管理的发展优势
    2.3 金发科技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4 金发科技质量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2.5 金发科技质量管理改善必要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发科技借鉴美日质量管理模式的选择
    3.1 借鉴美国质量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3.1.1 美国质量文化的形成
        3.1.2 美国质量管理模式的特点
        3.1.3 借鉴美国质量管理模式可行性分析
    3.2 借鉴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3.2.1 日本质量文化的形成
        3.2.2 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特点
        3.2.3 借鉴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3 借鉴日本质量管理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3.3.1 金发科技与日本企业质量文化差异
        3.3.2 借鉴日本质量文化的内容
        3.3.3 借鉴日本质量文化要注意的问题
        3.3.4 直接聘请日本专家的成效和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借鉴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步骤及成效
    4.1 借鉴日本企业质量文化的目标
    4.2 推行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要步骤
        4.2.1 调研规划准备阶段
        4.2.2 研讨提炼和宣传启动阶段
        4.2.3 全面推行实施阶段
        4.2.4 深入发展阶段
        4.2.5 评估改进阶段
    4.3 质量文化的促进过程
    4.4 质量文化的落地过程
    4.5 金发科技质量管理模式和文化建设的成效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发科技质量管理模式引进中的收获和启示
    5.1 借鉴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收获
    5.2 金发科技质量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启示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8)美日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中教育培训的比较分析
    (一) 教育培训理念的比较
    (二) 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的比较
    (三) 教育培训基本内容的比较
    (四) 教育培训体系的比较
二、美日人力资源管理中教育培训差异的原因探析
    (一) 历史传统的差异
    (二) 文化的差异
        1. 美国文化特征。
        2. 日本文化特征。
三、美日人力资源管理中教育培训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一) 转变观念, 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二) 注重创新, 培训的手段和内容要灵活多样
    (三) 注重企业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
    (四) 注重技能培训,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9)美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企业文化概述
    2.1 企业文化的渊源
    2.2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要素
    2.3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第3章 美国企业文化
    3.1 美国企业文化的提出
    3.2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3.2.1 命运自主,尊重个人价值的哲学理念
        3.2.2 制度大于人情的硬性管理原则
        3.2.3 任人唯贤,论功行赏的激励机制
        3.2.4 支持冒险,激励创新的精神
        3.2.5 “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
    3.3 案例研究:苹果与惠普-不同文化的不同结果
        3.3.1 苹果电脑之失利
        3.3.2 惠普之道
第4章 日本企业文化
    4.1 日本企业文化的渊源
    4.2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
        4.2.1 为社会经营的理念
        4.2.2 家族经营的意识
        4.2.3 团队主义精神
        4.2.4 “综合即创造”的经营哲学
    4.3 案例研究:松下文化
第5章 美日企业文化异同及对我国的启示
    5.1 美日企业文化的相同之处
    5.2 美日企业文化的不同之处
        5.2.1 企业决策机制的比较
        5.2.2 企业员工所处地位、待遇的比较
        5.2.3 企业人生观、价值观的比较
        5.2.4 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的比较
        5.2.5 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比较
    5.3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0)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2.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企业管理文化的理论基础
    2.1 管理文化的渊源和内涵
        2.1.1 从文化和企业文化说起
        2.1.2 文化与管理的内在联系
    2.2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理论
        2.2.1 人性假设与管理
        2.2.2 对人性假设理论的评析
    2.3 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2.4 文化结构层次论
    2.5 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文化中的价值
3 企业决策文化塑造
    3.1 企业决策的文化理念
        3.1.1 决策出发点理念
        3.1.2 决策“冲突”与决策比较理念
        3.1.3 决策时机理念
        3.1.4 决策与执行一体化或有机结合理念
        3.1.5 必要妥协理念
        3.1.6 执行反馈理念
    3.2 文化差异与企业决策
        3.2.1 日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3.2.2 文化差异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3.3 企业决策失误的文化根源
        3.3.1 企业家决策失误分析
        3.3.2 企业决策失误的文化根源分析
    3.4 决策文化的现代化
        3.4.1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3.4.2 对企业家的决策行为进行调适
4 企业组织文化变革
    4.1 对组织文化的理解
    4.2 传统文化对企业制度创新的约束
        4.2.1 传统文化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影响
        4.2.2 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影响
        4.2.3 对组织文化变革的启迪
    4.3 组织结构现状与思考
        4.3.1 组织结构形式与人文环境
        4.3.2 对组织结构的思考
    4.4 组织文化变革的趋势和着力点
        4.4.1 组织文化变革的总趋势
        4.4.2 培养组织文化中的制度意识
        4.4.3 处理好组织文化中的两组关系
        4.4.4 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
5 企业激励文化创新
    5.1 激励与企业激励文化
    5.2 古代管理思想中激励文化的花絮
        5.2.1 通过教育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思想
        5.2.2 因人而异的激励方法
        5.2.3 功利主义的激励措施
        5.2.4 赏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
        5.2.5 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的激励手段
    5.3 美、日企业激励机制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
        5.3.1 价值观对企业激励机制的影响
        5.3.2 从美、日激励机制的变革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5.4 我国企业激励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5.4.1 认识人的需要是建立激励文化的前提
        5.4.2 企业激励文化的务实层面
        5.4.3 企业激励文化的务虚层面
6 领导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6.1 文化与领导文化
        6.1.1 文化与领导的关系
        6.1.2 领导文化是文化底蕴在领导中的反映
    6.2 领导文化的渊源分析
        6.2.1 传统领导文化
        6.2.2 专制型领导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6.2.3 封建专制主义是专制型领导文化的根源
        6.2.4 领导文化应兼综古今中西领导文化
    6.3 领导文化中领导风格的分析
    6.4 铸造全新的企业家精神
        6.4.1 传统文化既制约,又升华着企业家精神
        6.4.2 克服中国企业领导者的人格缺陷
7 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文化的转型与发展
    7.1 转型与发展的总体思路
    7.2 企业管理面临文化转型
        7.2.1 中国企业管理所面临的文化困惑
        7.2.2 企业管理文化的转型是必然选择
    7.3 企业外部环境文化的优化
        7.3.1 规范政府行为,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7.3.2 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
        7.3.3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7.4 面对WTO的跨文化管理
        7.4.1 识别文化差异、培养文化认同
        7.4.2 进行跨文化培训,造就一批高质量跨文化管理人员
        7.4.3 建立跨文化差异的价值观
        7.4.4 积极实现管理本土化,努力达到“双赢”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四、美日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关键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美日欧制药产业的实证分析[D]. 李超.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D]. 仇新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7]金发科技质量管理改善策略研究[D]. 赵世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8]美日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比较分析[J]. 靳丹铃. 学理论, 2010(33)
  • [9]美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D]. 臧泽华. 吉林大学, 2009(09)
  • [10]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 林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美日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