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我国信息安全的战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明[1](2020)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及各主体博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其他安全要素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并上升为直接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有序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地位,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石。鉴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殊性,特别是信息和网络无界性的特点,使得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具有系统性强、涉及范围广泛、重要程度高等特点。信息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与控制问题。因此,站在更高的层次,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而非单纯的技术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信息安全监管目前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介绍国外发达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经验,分析了中外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差异。进而,通过引入政府监管理论,基于政府扮演的双重角色,一是基于履约理论政府与用户存在合同关系,二是政府与用户是不存在合同关系这两种情况下,政府与用户在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收益如何定义、合作关系如何确立,进行博弈分析。包括信息安全监管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及功能,分析了在不同模式下的主客体关系和相应角色。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信息安全监管系统的运行原则及思路,详细介绍了我国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的三个维度和五个层次,构建了我国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框架并对监管体系的功能及其蕴含的新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依据信息安全监管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信息安全监管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方案,以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使评价更加合理准确,并通过实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可为政府信息安全监管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论文最后主要从组织、管理及技术三个方面为我国信息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点:(1)提出了在多学科有机结合下的系统性的研究方案。本论文对信息安全的整合了成体系的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理论框架。分析了影响我国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构建了我国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深入剖析其运行机理,并借鉴典型发达国家信息安全监管的基本经验,提出我国信息安全监管政策建议。这是理论上的创新。(3)构建了服务政府管理的信息安全监管模型。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工作中形成的,既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又是关系到我国信息安全的重大理论与社会实践问题。本选题摒弃浮于表面、可操作性差的“建议”形式,而是从机制研究结论和模型仿真结论等理论出发,构建一个模块化、层次化、全方位、多角度、可操作性强的信息安全监管模型,服务于政府管理部门。这是实践上的创新。
张贝尔[2](2020)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中国“互联网+”国策的明朗,电子政府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帮助政府履职方面作用明显,不可替代。得益于政府的独特地位、丰富资源和巨大权能,以及互联网的强大场域,电子政府的施用已然从政府及其服务和监管对象范畴扩展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各方面,凸显出规范其言行、限制其权力以及监控其执行的必要和重要。为此,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需要提高电子政府自身的信用度,并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力度,以此为“互联网+各行各业”和“互联网+行政”创设安全可靠的信用环境。作为电子政府构建亟待突破的障碍因素之一,电子政府信用的涵义既可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又可从多种层面来解读。首先,从技术、组织、关系等方面来理解电子政府信用,把电子政府信用理解为多方面信用的集合,如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网络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信用,政府的信用及其内外部关系的信用等。其次,可以从伦理学、经济学、法学、人机工程学等层面来解读电子政府信用。从伦理层面,电子政府信用要求政府及其部门在其内网、外网和互联网上“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履行职责,涉及道德、职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是政府处理内外部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践约行为。从经济层面,电子政府信用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守信践诺,在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信赖关系,以更低成本、更高质量和绩效令公众满意。从法律层面,电子政府信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电子政府中工作的、与电子政府打交道的和享受电子政府服务的各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二是指各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肩负的义务。因此,电子政府信用应要求电子政府持有诚信、善意、不欺诈的主观态度,没有伪装的客观事实,尊重他人应受保护的利益。基于上述观点,本文提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是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府实施诚信行为的一种反馈或评价。从人机工程层面,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包括技术、网络和设施的信用,电子政府系统的信用,以及政府本身的信用。上述信用关系的承载者和信用活动的行为者遍及政府、其他公共组织、社会组织和私人组织。由于这些组织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承担着各自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追求利益的“经济人”的一般属性和基本特征,而“失信行为的泛滥必定表明现有的制度存在缺陷,从而使经济人发现选择机会主义的失信行为有利可图”,可见,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中涉及的众多信息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信用关系必然使电子政府信用受累于目前缺乏制度建设和规则约束的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尤其是在电子政府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依赖网络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我国在信息技术及其核心产品方面严重依赖国外的现实境况无疑令电子政府信用保障形势严峻。基于电子政府信用的量化和可操作,遵从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原则,可以基于信息的观点将电子政府信用集合中的元素归类为信息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信用、信息人信用。可将这五个组成元素作为电子政府信用构成模型的基本要素,也可以基于技术和管理参数将这五个组成元素归类为技术型要素和管理型要素。其中,技术型要素包括信息基础信用中的硬件环境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和信息系统信用;而管理型要素涵盖信息基础信用中的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信息信用和信息人信用。在五个基本要素中,信息人信用是最重要的要素,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可以获取大量有关自身、其他政府及其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用状况记录,但这些记录并不一定是客观的,还混杂有主观的成分,需要政府在进行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深入挖掘、辨识和使用,如何确定数据信用以及保证据此做出的管理和决策公平公正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取决于政府的能力,所以,政府不得不依靠其他组织,与企业和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社会公众虽不是信息基础、信息平台、信息系统的直接建设者和运维者,却因广泛渗透与频繁使用信息基础、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而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信用主体。进一步地,本文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管理型信用要素部分解构为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信息人和信息信用,并基于“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础性要素”、“信息人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根本性要素”“信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核心性要素”“技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支撑性要素”予以分别建构,搭建起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整体性框架结构。最后,分析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难题,提出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包括: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信用化;建立系统的法规政策,推进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合法化;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制度化;打造普适的共享体系,达到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最大化。此外,本文在对吉林省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省信用评估中心以及负责吉林省信用信息平台搭建的祥云科技公司等政府机关和企业单位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吉林省政府门户网站为信用数据来源,验证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其现实构建的难题和策略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从文献研究和积累方面看,国内尚没有关于电子政府信用体系这一论题的研究专着,也鲜见有学者和专家对该领域进行系统研究。部分成果概念繁杂,没有结合电子政府的特征进行界定,难免顾此失彼,层次不明。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政府信用”、“政府公信力”的角度来思考政府信用的内涵和外延,很少有人以“电子化”和定量化的视角去分析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逻辑内涵。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府信用内涵的多方面、多视角阐释,以及对电子政府信用的构成要素的概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电子政府信用概念模糊和难量化的问题,创新性地阐释了电子政府信用的核心思想。第二,本文提炼出电子政府信用构成的五大要素:信息人信用、信息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基础信用和信息系统信用,明确解析出的电子政府信用涉及到电子政府的软硬件环境、平台、系统、信息、人等多方面信用,相应地,牵涉到其各个构成要素的构件、结构、关系、流程、权限、结果等各个层面或环节,指出其体系构建必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关涉社会公众对与之相关的所有信用主体的多方面、各层面、全流程的诚信行为实施的反馈或评价,由此要求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必须兼具平台性和延展性、生态性和合作性、创新性和革命性、公共性和政治性等特征。这些研究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了具体化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三,本文依据“目标定位——顶层设计——保障机制——运行模式”路径对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进行逻辑设计,创造性地提出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的基本样式,凸显出其构建目标的具体化与可行性,旨在填补战略目标和具体样态之间的间隙。基本样式是由宏观至具体的设计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有力保证总体目标定位与具体任务实现之间的关联、匹配和衔接,进而为其他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组成要素提供构建前提。考虑到信用难得易失,失去又很难恢复,且信用体系构成要素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令电子政府信用减量、受损甚至失去,以致影响电子政府的健康发展和普及深化,为保证电子政府信用不因一时一事被破坏或毁掉,除了利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五大要素全方位、深层次地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之外,还必须保证所有应用电子政府功能和使用电子政府服务的人和组织都能从中体验到电子政府言行的守信践诺,并分享到电子政府及其信用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政府不但要借助与各类组织的合作持续完善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使其渐趋系统和完整,同时,以政府为代表的信用主体还要进行经常性的诚信宣传教育,实行常态化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诫,以及加强个体乃至全社会的诚信管理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见,以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引导个人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是正途和根本,只有做到人人讲信用、所有组织都讲信用,诚信社会才有建立根基,诚信国家形象才有望树立。
张磊[3](2020)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互联网大会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随着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和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者——恐怖主义,已从传统的网下威胁演变和发展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型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近年来,国内外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不断增多,不仅威胁着各主权国家的国内安全,更对国际社会安全造成极大破坏。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对我国国家安全也提出了新挑战。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之下,网络恐怖主义威胁呈现出诸多新特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从对象型向空间型转变,从单向型向交叉型转变,而且其专业化、智能化、分散化、隐蔽性特征更强。传统的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手段,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面前显得捉襟见肘,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在此种背景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应强调体系性与开放性的治理理念,也应从单一的治理思维向综合预防性战略转变。网络恐怖主义考验着国内法治、预警机制、融资制度、国际合作战略等的体系化建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内涵和新战略,实现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有效防控已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当前我国与国际社会在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国内来看,我国在防控网络恐怖主义问题上尚未发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积极指导功能。国家安全内涵丰富,包括国家内外部安全,也包括国土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对国家安全进行了新诠释,提出了11种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从特征上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多层次性、立体性、辩证性和动态性,这些特征使得总体国家安全观可以为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角。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预防性立法缺失,这种缺失不仅表现在制度层面,也表现在实践层面;此外,还缺乏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包括金融、预警机制等的不健全,需要在新的安全理念下树立更综合性的防控理念,建立新的防控策略。从国际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下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不能局限于一国之内,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需要世界各国的互助合作。但当前,世界各国在应对网络恐怖主义时往往采用“双重标准”,法律合作、技术合作与情报合作基础不牢,亟待构建网络反恐的国际化体系。在此种情势下,如何发挥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指导功能?如何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融合于具体的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制度性举措之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下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机制的健全进行诠释。导论部分就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等作简要分析。第一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反恐的导向意义,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成背景、基本内涵、目标追求和现实应用状况。文章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与特性对网络反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国家安全观背景下,首先要明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现方式,进而深刻挖掘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我国新的反恐战略的指导意义。第二章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背景分析,梳理和阐述了网络恐怖主义的内涵,明确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演变历程、现实状况与发展态势。文章分析了网络恐怖主义内涵及其阶段特征,指出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具有主体复杂、对象广泛、成本低廉、组织隐蔽的特点;总结了当下国内外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新趋势,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主要是利用网络融资、传播思想、发展成员、联络和利用网络开展恐怖袭击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和新趋势对总体国家安全产生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策略和路径进行优化。第三章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中国困境。从当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在立法融资机制、预警机制以及国际合作机制方面都有一些探索,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使得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存在薄弱环节,导致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对当前我国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进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对策建议奠定基础。本部分着重网络恐怖主义防控的预防性立法体系、预警机制、融资防控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剖析,检视我国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战略、防控体系、防控对策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第四章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价值选择,明确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价值立场和政策定位。在价值立场方面,应全面优化网络反恐的价值理念,促进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网络反恐的价值引导,形成四位一体的网络反恐观,即建立以治理为中心的反恐观,健全以法治为基础的反恐观,塑造以教育为核心的反恐观,完善以预防为重心的反恐观。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政策定位上,首先,应坚持科学的整体策略,以社会发展为首要目标,兼顾非传统安全手段防控网络恐怖主义威胁,运用法律、金融等多种手段来防控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其次,应严格掌握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政策,明确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刑事政策的基本立场、整体定位和基本模式,使刑事政策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引导相契合,夯实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路径的价值基础。第五章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路径。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路径应强调整体与互动的治理理念,构建多层次的防控路径。一是法治化反恐。进一步健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法律体系,不仅需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专门法律,还需要发挥部门法的规制作用,健全反恐预警立法和反恐融资立法。二是预防性反恐。宏观上,鉴于我国目前预防性反恐立法检视中发现的不足,应构建预防性反恐立法体系,强化预防性刑事立法,统筹法律之间在预防犯罪上的衔接机制。微观上,要完善法律机构体制、规范罪刑设置、调整财产刑处理、优化认定机制等,进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预防性反恐刑事立法机制,既保证法律的预防性,还需要防止法律过度扩张,最终达到预防与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目的的实现。三是技战术反恐。构建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预警机制,创建高效的恐怖主义情报搜集和交流模式,确保预警机制精准有效。首先,健全网络反恐预警防控组织结构,通过立法明确各预警机构的职责内容;在实际预警中,通过提高预警意识等来发挥作用。其次,强化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情报分析能力,建议要明确反恐预警情报内容,发挥人力情报分析核心作用,及时掌握存储于网络服务器上的数据、信息,同时在建立信息数据库基础上,发挥网民在情报搜集方面的积极作用,扩大情报覆盖范围和精准性。最后,还要确保预警机制的物质保障、技术保障,利用综合保障机制来实现预警机制职能发挥。四是金融性反恐。进一步完善网络反恐融资监管机制,通过完善立法和机制,为打击网络恐怖主义融资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另外,还要加强融资防控部门建设,加强融资监管和司法合作。五是全球性反恐。加强网络反恐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调整国家工作战略的前提下,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反恐中心,深化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国际合作。综上,通过法律体系、预警机制、融资制度、国际合作机制等的完善,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域下有效防控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翟伊荻[6](2020)在《个人网络失范行为对国家网络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个人网络行为更加多样,网络主体涉及的领域逐渐扩大,网络给予个人的权力也逐渐增多,会出现个人借助不同的网络手段,影响甚至破坏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给网络空间安全埋下了隐患。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国都十分重视国家的网络安全。我国高度重视并将网络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十分关注网络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和构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多角度保障我国的网络安全。论文从保护我国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创新性的从个人网络失范行为角度,研究个人网络失范行为对我国网络安全的影响。论文采取了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首先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论述为核心,对国家网络安全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对国家网络安全构建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其次,对我国个人网络失范行为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我国个人网络涉及哪些领域、呈现哪些特点,进而明确个人网络失范行为的内涵、特点及分类。进而利用数据分析及结果重点解析个人网络失范行为给我国网络安全带来了哪些影响。然后,针对我国个人网络失范行为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这些问题带来的对国家网络安全的影响,从政府、网络媒体以及个人层面提出规范个人网络失范行为、构建国家网络安全的措施,给个人网络行为规定明确界限,力争减少个人网络失范行为的出现,为国家的整体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
蒋纯纯[7](2019)在《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数字档案信息呈现指数级增长,但由于受环境、理念、技术和管理等多种因素交叉影响,导致数字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面临威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理论,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开展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研究,对于有效解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面临的风险及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从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现状来看,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逐渐完善、标准体系初具雏形、管理方式日益多样。然而,通过对数字档案信息管理实践的审视,由于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理念落后、机制不顺畅、制度不完善、技术不成熟、管理方式落后等种种原因,常常导致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出现数字档案信息流失和缺失、泄密和泄漏、失真和失效、管理权责不清等诸多问题,给档案安全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为此,文章基于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发现这些发达国家在数字档案信息管理方面十分重视顶层设计、法律建设、技术创新和建立标准等,这对我国做好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最后,文章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结合我国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实践需要和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提出可从三个方面优化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策略:一是优化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理念,树立全局化、协同化、法治化的风险管理理念;二是健全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环节,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是完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保障体系,包括设计科学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完善和优化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法制体系、构建统一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标准体系、制定可靠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技术体系等。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工作,将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纳入总体国家安全建设的范畴,并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确保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政策建议,对于建立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视角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框架具有创新价值。
戴子寒[8](2019)在《中缅边境地区网络安全治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在重大会议中提出我国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为此还专门召开互联网安全大会、座谈会等以信息安全为议题的专门会议。同时,笔者结合近两年在云南读硕期间的所见所闻,及对边境地区信息安全一些新情况的了解而想到此选题。的确,作为我国陆疆之一的云南中缅边境地区是我国边疆繁荣稳定的重点区域,也是相关对外战略的重要节点。与此同时,中缅边境地区所具有的包括民族的跨境性、宗教的多元性、经济的落后性、毒品的渗透性等特征,再加上该地区目前作为面向东南亚及南亚交流的前沿地带,这些均为境内外不法分子在该地区进行宗教及文化渗透、民族分裂行为、毒品犯罪等活动提供了方便,使得中缅边境地区成为面临多项非传统安全威胁。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及移动端普及率的提高,使得境外犯罪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跨国犯罪与隐性渗透,使该地区的一些典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呈现出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新特点,使得传统的以网络警察为主导、辅之以严厉打击网络犯罪的治理举措已不能很好的应对近年来飞速增加的网络信息安全案件,给边疆地区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的应对带来新的挑战。本研究在立足于中外已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中缅边境地区的网络安全需求,以中缅边境地区网络信息安全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为对象,以该地区共同的安全利益为目标,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从有关概念与理论出发从而引出对该地区典型网络安全威胁的探讨,其目的是为有效防控该地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探寻并提出新的治理手段。本研究首先理清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概念及其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在非传统安全理论、社会治理理论及公共危机理论视角下,分析中缅边境地区网络安全的现状与治理上的不足,结合新的非传统安全特征,从而在治理方面找出完善与应对思路。本论文将着重研讨中缅边境地区典型非传统安全问题与网络结合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并以公共管理学科为主要视角,分析该地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非传统安全的变化及公共危机管理的变化,对其多发及具有典型性的安全问题在网络时代下演变成为跨国犯罪、网络宗教渗透、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极端民族主义传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试图分析这些网络安全问题对中缅边境地区网络安全应对带来的新挑战,提出中缅边境地区的网络安全治理创新,包括党引领下的边境网络安全治理、政府主导下的防控联动、明确该地区各部门的信息安全责任、加强边民的信息安全相关教育以及促进国际交流与协作。需明确的是,本篇论文涉及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并非是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混乱阐述,而是着重探讨中缅边境地区本身多发的一些典型非传统安全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下,与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突出问题,即网络安全问题的相互交媾,而产生的网络化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刘然[9](2019)在《中美网络安全立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网络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互联网应当运行在法治轨道上,网络空间法治化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有法可依是依法治网的前提。为应对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问题,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积极采取措施。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美国作为互联网技术的发源地,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立法以及政策已经较为成熟,并为其网络信息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而我国网络安全立法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通过对比中美网络安全立法,分析中美网络安全立法的差异,借鉴美国的完善经验,以期对我国的网络安全立法构建有所助益,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安全立法的进程。本文主要采取比较研究方法,对中美两国的网络安全立法进行比较研究。首先介绍网络安全立法研究背景及意义,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说明本文研究内容;其次对网络安全立法的内涵以及必要性进行全面的阐释和说明;然后对中美网络安全立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介绍中美两国网络安全立法成果、立法体系以及立法模式,在此基础上从立法的效力和影响、法律体系协调性、立法思维模式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先是介绍中美网络完安全立法的原则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随后介绍了中美网络安全立法主要内容,分别从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网络安全信息共享以及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三方面进行阐述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关于完善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根据美国经验以及我国国情,提出完善《网络安全法》后续配套立法以及完善我国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具体制度、建立我国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制度的对策建议。
侯长庚[10](2019)在《A企业战略转型期信息安全服务外包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且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我国信息安全服务外包市场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这就要求从事信息安全服务外包的相关企业根据形势及时调整营销策略。A企业早期主要从事密码产品的研发与销售,近年来从密码企业转向综合型信息安全产品服务供应商,而且随着对用户信息系统的深入了解,从为用户提供设备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与集成转变。首先,本文围绕服务外包、信息安全服务外包、信息安全服务外包业务的营销策略等主题梳理国内外文献,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决定将服务营销7Ps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同时发现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很难直接应用到A企业的信息安全服务营销业务中,需要结合A企业特点设计合适的营销策略。其次,对比分析A企业战略转型前后的差异,呈现出产品高端化、服务集成化、业务多元化与范围全球化的特征。总结发现A企业现有营销策略存在代工产品质量不稳定、广告营销中过度承诺、企业内部沟通不充分、缺乏必要的服务补救等问题。再次,基于PEST分析框架,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对战略转型期的信息安全服务外包市场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从公司、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竞争者、公众等方面总结A企业面临的微观环境。结合SWOT框架,发现A企业的优势体现在资源、产品与渠道方面,劣势体现在竞争力弱、创新不足与体制制约,机会主要是国家支持、开放协同以及广泛的用户市场,威胁主要是产业结构升级、成本增加与需求高端化。最后,利用STP营销理论帮助A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信息安全服务外包市场可细分为传统市场领域与新兴市场领域,A企业应该采取差异性市场策略,打造从芯片到模块、从单机到系统的信息安全完整产业链,努力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用户需求的变化,满足信息安全不同细分市场的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一方面将传统的优势市场领域作为目标市场,另一方面将云安全、物联网等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市场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定位成密码产品领域的领导者,信息安全集成领域的价值链集成者,大的IT产业中的参与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服务营销7Ps理论,为A企业设计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过程与有形展示策略。在制定产品策略时,应该对产品整体进行规划;制定价格策略时,应综合考虑成本、产品定位、市场竞争状况、消费者特征、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在渠道方面要依托渠道商进一步拓展业务、开发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等;在促销策略方面,既要维护现有用户,也要发掘潜在新用户;在人员策略方面,A企业需要加强专家团队建设,提升销售人员福利待遇,设计更多顾客参与;在营销过程中,必须重视用户体验、进行总体设计与掌控、标准化服务流程,推出适当的服务承诺以及有效的服务补救;在有形展示策略方面,应注重将信息安全服务化无形为有形。以上营销策略的优化将有助于企业调整战略资源的配置,适应行业发展变化,赢得竞争优势。此外,为保障A企业的信息安全服务外包业务营销策略组合能够有效实施,还需加强组织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强营销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建立营销管理平台、加强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把关、提升售后服务能力、重视外部项目机会等保障措施。本文充分重视战略转型期这一现实背景,验证了服务营销7Ps理论在信息安全服务外包企业的适用性,提高了 7Ps理论应用于企业营销策略设计的可行性,总结了 7Ps理论应用于战略转型期企业要注意的问题。
二、对于我国信息安全的战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于我国信息安全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及各主体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的研究方案及方法 |
1.3.1 研究方案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 |
2.1 信息安全理论 |
2.1.1 信息安全 |
2.1.2 国家信息安全 |
2.2 政府监管理论 |
2.2.1 政府监管概述 |
2.2.2 政府承担信息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 |
2.3 信息自由相关理论 |
2.3.1 获取信息自由权 |
2.3.2 网络言论自由权 |
2.3.3 网络隐私权 |
2.3.4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模式 |
2.3.5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 |
2.3.6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合同关系下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研究 |
3.1 研究问题分析 |
3.2 协议前履约关系 |
3.2.1 政府的收益与反应函数 |
3.2.2 用户的收益与反应函数 |
3.2.3 政府与用户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其求解 |
3.2.4 政府与用户间的博弈模型及其求解 |
3.3 协议后履约关系 |
3.3.1 博弈双方的收益函数 |
3.3.2 博弈模型构建 |
3.3.3 博弈均衡的确定 |
3.4 研究结论 |
3.4.1 政府对网络使用权的优惠对于信息安全监管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无合同关系下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研究 |
4.1 研究问题分析 |
4.2 委托代理关系下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的影响因素 |
4.2.2 模型的数学描述 |
4.2.3 模型的建立 |
4.3 模型求解 |
4.4 模型分析与讨论 |
4.5 研究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
5.1 不存在任务重叠的多任务委托代理 |
5.2 考虑任务重叠的多任务委托代理 |
5.3 政府作为代理人的进一步讨论 |
5.4 各主体关系博弈给监管体系构建思路探索 |
5.5 技术层面上安全监管的难点分析 |
6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研究 |
6.1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构建思路 |
6.2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模型构建 |
6.2.1 整体框架 |
6.2.2 三个维度 |
6.2.3 五个层次 |
6.3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模型运行步骤 |
6.3.1 信息源采集 |
6.3.2 网络信息安全评估 |
6.3.3 网络信息安全预警 |
6.3.4 网络信息安全控制 |
6.3.5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效果评价 |
6.4 我国网络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平台设计 |
6.4.1 总体架构 |
6.4.2 操作子平台 |
6.4.3 分析子平台 |
6.4.4 决策子平台 |
6.5 本章小结 |
7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效果评价 |
7.1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主体评价体系构建 |
7.1.1 构建目的 |
7.1.2 构建原则 |
7.2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1 指标体系 |
7.2.2 监管组织 |
7.2.3 监管机制 |
7.2.4 监管技术 |
7.3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7.3.1 评价思路 |
7.3.2 权重赋值 |
7.3.3 评价过程 |
7.4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效果评价实证研究 |
7.4.1 基于AHP的指标权重确定 |
7.4.2 熵权法修正指标权重 |
7.4.3 计算指标隶属度 |
7.4.4 监管效果综合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8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政策建议 |
8.1 监管组织政策建议 |
8.1.1 提高安全意识 |
8.1.2 重视人才培养 |
8.2 监管机制政策建议 |
8.2.1 加强顶层设计 |
8.2.2 完善法律法规 |
8.3 监管技术政策建议 |
8.3.1 优化安全技术 |
8.3.2 践行主动防御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一)美国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二)欧盟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三)中国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三、理论依据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
(二)三维信用论 |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相关概念 |
一、政府信用相关概念的理解 |
(一)信任 |
(二)信用 |
(三)政府信用 |
二、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内涵特征 |
(一)电子政府信用的概念理解 |
(二)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内涵范畴 |
(三)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主要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础性要素 |
一、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目标定位 |
(一)文化定位 |
(二)制度定位 |
(三)平台定位 |
二、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顶层设计 |
(一)基于治理视角的顶层设计 |
(二)基于法律关系的顶层设计 |
(三)基于政治生态的顶层设计 |
三、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保障机制 |
(一)信息人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二)信息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三)技术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四、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模式 |
(一)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样式 |
(二)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人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根本性要素 |
一、信息人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信息人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信息人信用的属性 |
二、信息人信用的权义解析 |
(一)电子政府行政人的权利解析 |
(二)电子政府行政人的义务解析 |
(三)“行政相对人”和“利益相关方”信用的权义解析 |
三、对信息人信用的检验研究 |
(一)构建评估指标的现实目标 |
(二)构建评估指标的层次逻辑 |
四、信息人信用的建构路径 |
(一)目录式建构——相应电子政府信息人的核心信用功能需求 |
(二)互动式建构——提高电子政府信息人的协同治理能力 |
(三)监督式建构——完善电子政府信息人的行政治理意愿 |
(四)成果式建构——适应电子政府信息人的主流信用评价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核心性要素 |
一、信息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信息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信息信用的属性 |
二、信息信用规制解析 |
(一)信息建设的整体性规制 |
(二)信息治理的制度性规制 |
(三)信息供给的异质性规制 |
(四)信息管控的格式化规制 |
三、对信息信用的实证研究 |
(一)构建模型推演的背景描述 |
(二)构建模型推演的取样调查 |
(三)构建模型推演的实证研究 |
(四)构建模型推演的回归分析 |
四、信息信用的形塑路径 |
(一)改善信息传递性,塑造信用形象 |
(二)增强信息互动性,提升信用影响 |
(三)提高信息响应度,巩固信用粘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支撑性要素 |
一、技术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技术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技术信用的属性 |
二、技术信用配置解析 |
(一)技术信用与供需配适的差异化 |
(二)技术信用与制度驱动的缺失化 |
(三)技术信用与全球网络的安全化 |
三、对技术信用的优化研究 |
(一)技术信用的危害案例 |
(二)构建技术信用的现实描述 |
四、技术信用的发展路径 |
(一)协同技术制度发展 |
(二)划归技术规范界限 |
(三)提升技术治理高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策略 |
一、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难题 |
(一)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制度保障 |
(二)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推进合力 |
(三)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执行保障 |
二、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 |
(一)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信用化 |
(二)建立系统的法规政策,推进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合法化 |
(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制度化 |
(四)建立普适的共享体系,达到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最大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后记 |
(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反恐的导向意义 |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内涵 |
第二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背景 |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产生背景 |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完善过程 |
第三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及特征 |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特征 |
第四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中国反恐战略的导向意义 |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反恐实践的指导意义 |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反恐战略的优越性 |
第二章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内涵界定 |
一、恐怖主义 |
二、网络恐怖主义 |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 |
四、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 |
第二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演变历程、现况与态势 |
一、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演变历程 |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现况 |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态势 |
第三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对总体国家安全的危害和挑战 |
一、威胁国家政治安全 |
二、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
三、威胁人身财产安全 |
四、威胁社会公共安全 |
五、威胁网络安全 |
六、威胁国际社会安全 |
第三章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中国困境 |
第一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法律体系的运行障碍 |
一、我国网络反恐立法概况 |
二、我国网络反恐立法存在缺陷 |
三、预防性网络反恐的立法困境 |
四、网络反恐的执法程序规范缺失 |
第二节 网络恐怖主义预警机制的制度疏漏 |
一、网络反恐预警机制立法的缺失 |
二、网络反恐预警的协调机制不足 |
三、网络反恐情报侦察体系不完备 |
四、网络反恐的社会预警意识不强 |
第三节 网络恐怖主义融资防控的机制障碍 |
一、反恐融资立法及监管机制缺失 |
二、反恐融资的融资部门建设不足 |
三、非金融行业反恐融资监管缺失 |
第四节 我国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存在的困境 |
一、网络反恐国际法律合作的法规范缺失 |
二、网络反恐与“一带一路””倡议融合不足 |
三、网络反恐国际法律合作实践欠缺 |
第四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价值选择 |
第一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价值立场 |
一、建立以治理为中心的反恐观 |
二、健全以法治为基础的反恐观 |
三、塑造以教育为核心的反恐观 |
四、完善以预防为重心的反恐观 |
第二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政策定位 |
一、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整体策略 |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政策 |
第五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路径 |
第一节 法治化反恐:健全网络反恐的法律法规体系 |
一、修订《反恐怖主义法》等现行法律法规 |
二、充分发挥现有部门法的规制作用 |
三、健全和完善反恐预警法律制度 |
四、立法中平衡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
第二节 预防性反恐:强化网络反恐的预防性机制建设 |
一、完善网络反恐法律的结构体例 |
二、调整恐怖活动犯罪的罪刑设置 |
三、加强“涉恐”财产的科学处置 |
四、强化刑事法与行政法衔接机制 |
五、健全预防性反恐刑事程序立法 |
第三节 技战术反恐:构建网络反恐防控预警机制 |
一、网络反恐预警组织机制的建设 |
二、网络反恐情报搜集分析的强化 |
三、网络反恐预警保障机制的健全 |
第四节 金融性反恐:完善反网络恐怖主义融资制度 |
一、网络恐怖主义融资防控的立法和监管机制完善 |
二、网络恐怖主义融资防控部门的科学设置 |
三、非金融行业的网络恐怖主义融资监管机制 |
四、网络恐怖主义融资防控司法合作机制 |
第五节 全球化反恐:积极参与网络反恐国际合作 |
一、调整我国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工作战略 |
二、推动完善网络恐怖主义防控国际法律制度 |
三、聚力推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国际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个人网络失范行为对国家网络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创新 |
1.4.2 措施对策创新 |
第二章 国家网络安全构建的理论分析 |
2.1 国家网络安全构建的基本要求 |
2.1.1 国家网络安全的界定 |
2.1.2 国家网络安全构建的必要性 |
2.1.3 国家网络安全构建的要求 |
2.2 习近平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论述 |
2.2.1 以建设网络强国为核心目标 |
2.2.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 |
2.2.3 努力打造“网络命运共同体” |
2.2.4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
第三章 我国个人网络失范行为分析 |
3.1 我国个人网络活动的发展情况 |
3.1.1 近年网民规模走势 |
3.1.2 个人在网络空间的涉及范围 |
3.2 个人网络失范行为概述 |
3.2.1 个人网络失范行为内涵 |
3.2.2 个人网络失范行为特点 |
3.3 个人网络失范行为分类 |
3.3.1 个体层面网络失范行为 |
3.3.2 道德层面网络失范行为 |
3.3.3 违法犯罪层面网络失范行为 |
第四章 个人网络失范行为对国家网络安全的影响 |
4.1 舆情传播,威胁网络空间的和谐稳定 |
4.1.1 谣言扰乱网络空间秩序 |
4.1.2 破坏网络空间规则 |
4.1.3 网络暴力行为损害网络公众利益 |
4.2 设备使用不当,破坏网络保护基础建设 |
4.2.1 病毒破坏网络保护系统 |
4.2.2 设备共享增加泄露风险 |
4.3 传递错误观念,不利于网络价值观的培育 |
4.3.1 价值观念扭曲 |
4.3.2 人际关系冷淡 |
4.4 人为途径泄露国家机密,威胁国家网络安全 |
4.4.1 利益诱惑主动泄露国家机密 |
4.4.2 保护不当被动泄露国家机密 |
第五章 规范个人网络失范行为、构建国家网络安全的措施 |
5.1 政府层面 |
5.1.1 培育网民形成正确网络价值观 |
5.1.2 加强保密意识的宣传教育 |
5.1.3 做好网络监管和舆情管理 |
5.1.4 完善并普及规范个人网络行为的法律制度 |
5.2 网络媒体层面 |
5.2.1 严谨制定使用条例 |
5.2.2 认真履行监管义务 |
5.2.3 积极加强自身执行力 |
5.3 个人层面 |
5.3.1 自觉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
5.3.2 学会辨清网络失范行为 |
5.3.3 积极参与政府宣传教育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及内容 |
2.1.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 |
2.1.2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容与特点 |
2.2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
2.2.1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概念 |
2.2.2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内容与环节 |
2.3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逻辑关联 |
2.3.1 信息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2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
2.4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加强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
2.4.1 确保国家信息资产得以安全保护 |
2.4.2 确保数字档案资源得以长期保存 |
2.4.3 确保数字档案信息内容真实完整 |
第3章 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取得的主要成绩 |
3.1.1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规章制度逐渐完善 |
3.1.2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标准体系初具雏形 |
3.1.3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方式日益多样 |
3.2 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数字档案信息流失和缺失 |
3.2.2 数字档案信息泄密和泄漏 |
3.2.3 数字档案信息失真和失效 |
3.2.4 数字档案信息管理权责不清 |
3.3 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
3.3.2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机制不顺畅 |
3.3.3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
3.3.4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技术不成熟 |
3.3.5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
第4章 国外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 |
4.1 美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及其特点 |
4.1.1 美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 |
4.1.2 美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特点 |
4.2 加拿大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及其特点 |
4.2.1 加拿大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 |
4.2.2 加拿大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特点 |
4.3 澳大利亚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及其特点 |
4.3.1 澳大利亚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 |
4.3.2 澳大利亚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特点 |
4.4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经验的启示 |
4.4.1 重视顶层设计 |
4.4.2 树立安全理念 |
4.4.3 完善合作机制 |
4.4.4 优化法规体系 |
4.4.5 建立标准体系 |
4.4.6 推进项目实践 |
第5章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策略 |
5.1 优化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理念 |
5.1.1 树立全局化风险管理理念 |
5.1.2 树立协同化风险管理理念 |
5.1.3 树立法治化风险管理理念 |
5.2 健全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环节 |
5.2.1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识别 |
5.2.2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评估 |
5.2.3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应对 |
5.3 完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保障体系 |
5.3.1 设计科学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战略规划 |
5.3.2 完善和优化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机制 |
5.3.3 建立健全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法制体系 |
5.3.4 构建统一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标准体系 |
5.3.5 制定可靠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技术体系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缅边境地区网络安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研究情况 |
(二)国外研究情况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信息安全 |
二、网络安全 |
三、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辨析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探讨 |
一、非传统安全理论 |
二、社会治理理论 |
三、公共危机理论 |
第二章 中缅边境地区网络安全背景及现状 |
第一节 中缅边境地区的人口流动 |
一、中缅边境地区人口流动的构成 |
二、中缅边境地区人口流动的特征 |
第二节 非互联网时代中缅边境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
一、宗教渗透 |
二、毒品走私 |
三、公共卫生安全 |
第三节 中缅边境地区网络安全的凸显 |
一、中缅边境地区信息传播的变化 |
二、中缅边境地区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
第三章 中缅边境地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中缅边境地区网络跨国犯罪 |
一、网络电信诈骗 |
二、网络毒品走私 |
三、网络信息泄密 |
第二节 中缅边境地区网络恐怖主义 |
一、中缅边境地区的恐怖主义隐患 |
二、中缅边境地区网络恐怖主义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中缅边境地区网络宗教传播 |
一、网络宗教的虚拟性 |
二、网络宗教传播的隐蔽性 |
三、网络宗教渗透对象的低龄化 |
四、网络宗教的难以监管性 |
第四节 中缅边境地区网络民族主义 |
一、民族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 |
二、中缅边境地区网络民族主义的特点 |
第四章 中缅边境地区网络安全治理 |
第一节 加强中缅边境网络安全治理中党的作用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二、推进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 |
三、推动社会治理参与 |
第二节 加强政府主导下的防控联动 |
一、坚持政府的主体地位 |
二、网络安全治理的法治保障 |
三、加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与技术研发 |
第三节 落实边境各部门的信息安全责任 |
一、网络运营者及相关行业组织的责任 |
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
三、网安部门需更新监管手段,加强预警 |
第四节 加大边民的信息安全教育 |
一、加强相关安全教育 |
二、鼓励公众参与 |
第五节 积极推进信息安全交流协作 |
一、坚持网络主权原则 |
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
三、支持周边邻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美网络安全立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网络安全立法概述 |
2.1 网络安全立法的内涵 |
2.2 网络安全立法的必要性 |
2.2.1 有利于实现公民基本权利 |
2.2.2 有利于保障网络健康持续发展 |
2.2.3 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 |
3 中美网络安全立法现状之比较 |
3.1 我国网络安全立法现状 |
3.1.1 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成果 |
3.1.2 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 |
3.1.3 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模式 |
3.2 美国网络安全立法现状 |
3.2.1 美国网络安全立法成果 |
3.2.2 美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 |
3.2.3 美国网络安全立法模式 |
3.3 中美网络安全立法现状之差异 |
3.3.1 立法的效力和影响 |
3.3.2 法律体系协调性 |
3.3.3 立法思维模式 |
4 中美网络安全立法原则和内容之比较 |
4.1 中美网络安全立法原则比较 |
4.1.1 我国网络安全立法原则 |
4.1.2 美国网络安全立法原则 |
4.1.3 中美网络安全立法原则之差异 |
4.2 中美网络安全立法内容之比较 |
4.2.1 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主要内容 |
4.2.2 美国网络安全立法主要内容 |
4.2.3 中美网络安全立法内容之差异 |
5 关于完善我国网络安全立法的建议 |
5.1 完善《网络安全法》后续配套立法 |
5.1.1 配套立法需进一步理顺网络安全监管体制 |
5.1.2 完善《网络安全法》的核心配套制度 |
5.1.3 健全《网络安全法》的补充配套立法 |
5.2 完善我国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具体制度 |
5.2.1 从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角度进行立法体系化设计 |
5.2.2 坚持国内与国外经验相结合原则 |
5.2.3 处理好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关系 |
5.3 建立我国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制度 |
5.3.1 建构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法治框架 |
5.3.2 确立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公私合作机制 |
5.3.3 规定相应责任豁免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A企业战略转型期信息安全服务外包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STP理论 |
2.1.2 7Ps理论 |
2.1.3 PEST分析 |
2.1.4 SWOT分析 |
2.2 文献综述 |
2.2.1 服务外包 |
2.2.2 信息安全服务外包 |
2.2.3 服务营销 |
2.2.4 信息安全服务外包营销策略 |
2.2.5 文献评析 |
3 A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外包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1 A企业简介 |
3.2 A企业战略转型前后的差异分析 |
3.2.1 战略转型前后的对比分析 |
3.2.2 战略转型期的特征分析 |
3.3 A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外包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A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外包的环境分析 |
4.1 信息安全服务外包市场发展现状 |
4.1.1 市场规模分析 |
4.1.2 市场结构分析 |
4.1.3 客户市场细分及需求分析 |
4.2 A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外包的宏观环境分析 |
4.2.1 政治环境分析 |
4.2.2 经济环境分析 |
4.2.3 社会环境分析 |
4.2.4 技术环境分析 |
4.3 A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外包的微观环境分析 |
4.3.1 企业内部门分析 |
4.3.2 供应商分析 |
4.3.3 营销中介分析 |
4.3.4 顾客分析 |
4.3.5 竞争者分析 |
4.3.6 社会公众分析 |
4.4 A企业的SWOT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4.3 机会分析 |
4.4.4 威胁分析 |
4.4.5 SWOT矩阵及企业营销战略 |
4.5 本章小结 |
5 A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外包的STP分析和营销策略制定 |
5.1 A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外包的STP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A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外包的营销策略制定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2.5 人员策略 |
5.2.6 过程策略 |
5.2.7 有形展示策略 |
5.3 A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外包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5.3.1 加强企业组织管理和团队建设 |
5.3.2 建立企业间合作机制 |
5.3.3 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
5.3.4 建立营销管理平台 |
5.3.5 加强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把关 |
5.3.6 重视外部项目机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对于我国信息安全的战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及各主体博弈研究[D]. 李德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D]. 张贝尔. 吉林大学, 2020(08)
- [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研究[D]. 张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个人网络失范行为对国家网络安全的影响研究[D]. 翟伊荻.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7]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研究[D]. 蒋纯纯. 湘潭大学, 2019(02)
- [8]中缅边境地区网络安全治理研究[D]. 戴子寒.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美网络安全立法比较研究[D]. 刘然.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10]A企业战略转型期信息安全服务外包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D]. 侯长庚.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标签:信息安全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论文; 网络监管论文; 立法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