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中投资 点化未来——访英国驻华大使馆贸易促进投资主任、商务参赞Charles Haswell先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芳[1](2021)在《民国法政学人的国际法视野 ——以《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为中心》文中认为中华政治学会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的社会科学专业协会,于1915年在北京成立。学会由美国外交官、政治学家芮恩施联络顾维钧等倡导设立,旨在研究国际法与外交等社会科学知识。学会会员包括当时外交界和知识界中外知名人士,形成一个沟通思想的平台。《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是中华政治学会的会刊,创刊于1916年,终刊于1941年,共出版24卷。该刊以英文发表,内容包括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学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研究,是当时颇有声望的学术刊物。本文通过以学报为中心的学人论着,结合历史档案、时政评论、新闻报道、个人回忆等材料,研究当时外交政策的制定背景和交涉策略的运用,尤其侧重以北洋时期修约为中心的民国法政学人的国际法视野和外交实践,从而丰富我们对民国外交史的认识。全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论组成。导论主要回顾了学界关于中华政治学会和《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关于学会主要法政人物和民国外交史相关专题的研究状况,在梳理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刊载的相关论着和以中华政治学会为核心的法政学人群体在国际法研究和外交实践中的表现为中心,展现民国外交和国际法研究互动的一个断面。第一章,概要介绍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社会科学专业协会——中华政治学会的成立、发展、组织和活动开展情况。本文重点对20世纪20年代欧美留学归国学人为主体的外交界和教育界人士的人际网络进行分析,包括他们与美国外交界、政界人物的师承关系和私谊,以及中华政治学会作为中美沟通平台发挥的隐性力量等。本章还将梳理学会会刊《中国社会及政治学会》中覆盖的国际法基本主题,包括国际法史、国际法原理、国际组织介绍,以及书评栏目中对国际法重要着作的评介等。第二章,结合北洋时期外交的重大事件,即中国参加“一战”及战后参加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勾勒出这一时期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运用国际法开展的理论论辩与外交实践。1915年日本趁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以及袁世凯企图称帝之际,将“二十一条”强加于中国,中国力图利用列强间矛盾予以折冲解决。国内舆论和外交政策群体围绕参战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最终中国以协约国阵营参与战后巴黎和会。美国威尔逊总统和他的“十四点计划”为全世界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中国外交界也希望借助外力打破日本步步紧逼的外交僵局。法政学人们对国际联盟等战后新秩序的构想抱以热情,然而巴黎和会带给他们沉重打击。尽管如此,他们的外交努力仍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第三章,关于修约外交的理论探讨。北洋时期正值一批条约修订之际,按照中外约定,随着中国法治的完善,可以通过改订新约的形式逐步取消不平等条约。为此,外交部专门组织专业研究会,分门别类整理不平等条约相关问题,希望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换取平等的国际地位和国家权利。尽管在“革命外交”的风暴下,“修约外交”的价值曾被遮蔽,但通过这批法政学人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研究集,仍能再现当时他们在国际法法理和外交实践上所做的积极努力,丰富我们对于这一时期外交史的认识和评价。第四章,关于外交和法制改革的关系。近代西方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一个理论根基便是当时中国法制不完备,缺少符合现代文明的立法制度和专业的司法人才,而我国进行司法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符合现代文明标准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从而迈入“文明国家”行列。在这一目标引导下,我国对外争取平等的重要条件就是国内司法的改革。为此我国付出了相当努力,包括聘请外国法学专家担任政府法律顾问,派遣留学生学习法律,编纂新的法典,积极参考日本等国司法改革经验等。民国在国内法制建设和外交机构、理念方面的变革,也是我国现代化历程的重要部分,而其外部推力更多来自我国追求平等的国际地位,加入世界大家庭的目标。第五章,关于民国法政学人的学术视野与现实政治外交的关系。民国初年这一批法政学人不仅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了相当深厚的国际法知识和理论,也有改变中国地位的决心。这些在近代外交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外交官群体和学者,通过他们的学术主张和对现实政治外交的影响力,在近代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我国外交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留下独特印记。一方面作为先驱者,他们试图打破国际间实力与均衡原则下“弱国无外交”现状的束缚,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者,他们也在最大限度利用国际法的前提下,以辗转曲折的方式寻找合适中国的外交道路。结论部分,民国法政学人群体中有的是术业有专攻的外交官,有的是重要的国际法学者,也有的兼具外交官和学者的双重身份。这一代外交官和学者经历了艰难的摸索,也见证了“弱国无外交”的屈辱历史。他们积极宣传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成绩,努力运用国际法来打破强加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通过外交渠道和策略来维护国家利益。尽管很多时候面对外交的困局,他们清楚认识到外交问题的背后还是政治问题,是国家间实力的抗衡和国际间力量的平衡,但他们的努力和经历也是民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小渟[2](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谭晓玲[3](2020)在《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西方阵营尖锐对峙,新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禁运封锁”政策,新中国在外交上陷于孤立,亟需通过民间外交这一特殊的对外交往方式打破封锁。冀朝鼎是中国留美学生中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是中国着名的经济学家、国际活动家、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民间外交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冀朝鼎的早期教育和经历,使他在很多方面的信念与许多同时代人有所区别,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民间外交实践活动的开展。冀朝鼎早年就读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英语和口才极好,初显好斗情绪,留美期间系统学习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相关课程,并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常年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官方机构和民间人士交往的过程中,冀朝鼎逐渐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联系并逐步营造出了便于自身开展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西方国家在国家发展方面的经验并希望新中国能够从中加以借鉴。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主要包括以民促官、打破西方封锁和促进新中国接轨国际两个方面,并为此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基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以及冀朝鼎个人独特的教育及经历,使得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点,表现为自是终生勤护国、斗争灵活依原则、建国重则始存心、广交朋友促外交。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对于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贸封锁,积极探索新中国对外经贸的新体制,推动新中国逐渐走向世界,同时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新时代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冀朝鼎全面的个人素养和丰富的精神价值对于促进新时代个人成长成才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张晶萍[4](2017)在《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文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门以研究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新型学科——国际关系学在英美国家诞生,英国威尔士大学首先筹建了国际关系学系并设置了国际关系教席,随后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陆续成立,国际关系研究专着相继问世,欧美诸多大学也纷纷效仿威尔士大学,开设国际关系课程。这标志着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随着1920年代国民外交的兴起,外交与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涌现,一批外交及国际问题研究期刊也应运而生,外交研究方兴未艾。这一时期,西方国际关系学着作开始传入中国,本土学人翻译引介了大量最新西方国际关系学成果。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也激励着本土学人自发进行外交学术研究,进而产生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外交学着作,这批着作在分析框架、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国际关系与外交等相关科目的教学在中国本土也相继展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诸多高校在政治学系内添设外交与国际关系课程,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还先后分别成立了“国际事务系”、“外交领事科”和“外交学系”,开设课程既有深厚的政治学烙印,又重点突出外交、国际法、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等内容,这一点与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的课程设置颇为相似。从学科意义上讲,1930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便将政治系外交组独立出来,单设外交学系,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该系才解散,政校也成为国内设立外交学系之滥觞。若以西方国际关系学的诞生条件为参照,可以说,发轫于1920年代的民国外交学已在1930年代正式落地生根。尽管开设外交学专门学系的高校屈指可数,但外交学系已开始从政治学系分离出来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主轴,首先,追溯政校外交学系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历程;接着,还原政校外交学系在教师招聘、学生招生、课程设置、社团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真实图景;继而,分析政校外交学系学生在实习与就业方面形成的悖论,并探讨政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梳理抗战时期本土外交学人特别是政校外交学人在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所关注的核心议题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以期重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外交学生成与发展的基本史实。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得以创建,主要是基于南京国民政府对新式外交人才的需求、该校独特的政治学术资源以及巴黎政治学校外交系的成功范例这三大因素。该校教务主任罗家伦在外交学系的建立和初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的学院式教育理念维系着外交学系沿着学科化的路径不断发展。抗战爆发后,学院式教育理念受到速成式教育主张的挑战和冲击,外交学系一度遭受重大挫折。抗战的持续进行主宰着外交学系的命运沉浮,外交学系在停招两年后再度回到公众视野。抗战胜利后,中央政治学校改制国立,外交学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并因国共内战的结局而注定寿终正寝。教师招聘与学生招生方面,政校外交学系坚持“选聘教员首以学识为重,绝不讲情面;选拔学生应以成绩为准,决不凭保荐”的原则;课程设置方面,外交学系奉行以实用与专精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通过广泛借鉴欧美高等学府的外交课程设置情况,制定出兼顾学术探究与中国外交实际需求的课程,并根据中国内政外交客观情势的发展适时予以调整;教学开展方面,注重“实际的需要”,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参照西式外交人才的培养标准,主动与国际接轨;社团活动方面,外交学系学生以外交研究会、英语演说辩论会等组织为载体,积极开展学术研讨、英语讲演、剪报、壁报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作为正课的补充;国际交流方面,政校外交学系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域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互动十分频繁,尤其在战时该会对政校外交学系的学术支持更显得弥足珍贵。政校外交学系与社会互动方面,本文主要通过政校实习制度的施行与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考察外交学系与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校实习制度的设计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原则,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习环节得以检验和运用,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乃是考核学生成绩的重要标尺。学生们在外交部进行一至四个月不等的实习后,需撰写实习报告,这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必经环节。以实习报告为媒介,外交学系学生就改进国民政府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工作提出许多有益的批评和建议,较为集中的关注于外交机构、外交行政和外交人事等方面。就业方面,大体上说,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形与该系设立的初衷并不十分相符,除了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因外交领事事务的拓展而需扩大中国外交阵容,因而吸纳大量外交学系毕业生外,在此之前入职外交部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受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派系纠葛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的就业去向与外交并无多大关联,遂造成严重的“用非所学”现象。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政校外交研究的开展多以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为平台,以期刊杂志为主阵地,在政校校内有研究部及其发行的《新政治》月刊和《政治季刊》,校外则有以政校外交学人为主体的外交问题研究会及其发行的《外交研究》。《外交研究》是抗战时期最为专业的外交研究期刊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外交研究》中学理性和现实性相对集中的领域,如国际法与国际条约、外交理论、外交实务等议题。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主要关切与我国抗战密切相关的国际法和国际条约问题,如国际法上的中日宣战问题、侵略问题、“不承认主义”等;民国外交学人深刻剖析了一战后流行的理想主义外交理论,对该理论的适用性提出质疑和批评,进而从国际关系史演进历程中提出现实主义外交学说,集体安全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民国外交学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战后世界和平重建问题,即如何规划国际机制以达到长期消弭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和秩序的目的;外交实务研究主要关注外交行政改革、机构调整、情报与宣传、人才培养等议题,在抗战救国大背景下,外交实务研究尤为迫切。总体而言,政校外交学系是中国现代外交学在民国时期产生、发展与变迁的一个特例、一个缩影。外交与政治关系殊为密切,民国外交学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纷繁复杂的政治因素及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民国外交学术留下了较深的时代烙印,外交学学科化进程也受到制约。
韩立娟[5](2017)在《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文中认为1871年的《中日修好条规》是近代中国与日本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是中、日两国近代国家间外交的开端。本文将对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这一历史阶段的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进行研究。考虑到中日关系发展中的重大历史性事件以及美国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把这一历史时期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中日修好条规》签订至中日甲午战争前(1871—1894)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之后,美国的“黑船”来访也给日本上了生动的一课。为了摆脱像中国一样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日本采取主动的态度,并向欧美列强“拜师学艺”,要以列强为蓝本,实现富国强兵。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首先遭殃的就是“紧邻之处”的台湾、琉球和朝鲜。而此时的清帝国却在半殖民地化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外交处处被动,“夷务步步不得手”。在日本走上扩张道路之初,美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们所表现的是纵容和支持。19世纪70年代,美国先是在琉球问题上放任和偏袒日本,在日本侵略台湾的问题上更是乐观其成。直至80年代,日本入侵朝鲜之时,“美国政府对于日本的帮助已经不亚于一个同盟了”。美国在70、80年代对日本扩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华盛顿未来的远东政策。第二阶段:从中日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1894-1905)这一阶段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大大加深。1894年日本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1900年日本伙同西方列强一道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1904-1905年日本又发动了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而美国对日本的侵华行动表现出来的是持续配合。在这一阶段,美日关系是和睦的。至于中国,它只是被列强宰割的对象而已,要在美日之间起牵制作用是不大可能的。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列强发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由此确定了美国远东政策的基调。美国不再满足于跟在英国炮舰后面“分取杯羹”,而是确立了与英、俄、日都不相同的独立扩张政策。美国积极谋求在华权益,但却不主张在中国占领土地,而且还宣称要维护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的完整和独立。“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以及西奥多·罗斯福插手日俄冲突表明美国已经正式登上了列强在华争夺的竞技场。第三阶段:从日俄战争后至“九一八”事变前(1905-1931)日俄战争后,远东国际关系的发展完全违背了美国的初衷。东三省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并对美国关起门来。为了阻止美国势力进入东北,日本开始联合昔日的对手俄国。1907年日俄协约签订,标志着美国扶日制俄政策的失败,日美矛盾取代日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主要矛盾。日俄战争后,英法等列强鉴于欧战在即,在亚洲采取暂时维持现状的政策,日本利用列强被迫“容让”的有利时机,加紧扩大侵华权益。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政局震荡,日本又伺机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东部内蒙古地区。及至一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中国山东,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进攻趋势,无论是晚清政府,袁世凯政府,还是段祺瑞政府都试图引入美国势力来制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遗憾的是,美国各届政府都不想为了中国利益而去引起美日冲突。美日妥协的结果是1908年的《罗脱——高平协定》,以及1917年《兰辛—石井协定》。然而美国对中国的最大出卖还是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同意将德国原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美国对日本的退让趋势一直持续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日本在远东的扩张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华盛顿体系在远东建立的新均势使中国又回到由列强共同控制的局面。第四阶段:从“九一八”事变至日本无条件投降(1931-194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确立了联美抑日的外交路线,美国因而在中国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日本决心以发动侵华战争来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九一八”事变后,美国的远东政策并没有新的进展和变化。只有罗斯福上台后,于1933年对中国的棉麦贷款和1936年的中美白银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对抗日本的考虑。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美国却以中立主义的形式继续对日本奉行妥协姑息的政策。直到1938年日本近卫首相发表“东亚新秩序”声明,以及随后日本宣布退出《九国公约》,美国的态度才开始改变,实施了相应的对华援助政策。如1939年2月达成的中美桐油借款。但是美国真正意识到中国在保卫美国全球利益中的重要性,是到日本开始南进和三国轴心成立之后,这时美国才开始公开地援助中国和制裁日本。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美国长期奉行的对日姑息妥协政策彻底终结。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从根本上结束了中国军民孤军奋战的局面。从积极支持中国抗战到与中国并肩作战的角色转换使美国对华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梳理1871——1945年美国因素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鲜明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鲜明特征,以及中国历届政府处理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丛霞[6](2017)在《文化外交视角下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结束以来,文化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文化外交被各国上升到战略高度,成为外交实践中最活跃的方式。在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几个世纪的英国虽然文化外交起步较晚,但是后来居上,其文化外交从战略决策、运行机制到实践,都有独特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作为英国文化外交的主要实施机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历史和现实中如何具体运作,值得仔细考察研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在明确文化外交的相关概念的情况下,通过分析英国文化外交的特点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历史演进、性质、组织结构、机构运作、实践案例、运作特点及作用等。整篇论文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方式来设计和布局的。通过详细考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模式与实践方式,提炼总结其运作特点,评估其存在价值,为中国文化外交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论文分为绪论和正文。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回顾整理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选题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缕清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为正文中问题的提出和展开论述提供背景知识和理论框架。论文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对文化外交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考察英国文化外交的相关问题,包括战略目标、特点及实践等等,通过分析考察这些问题,为后面的论述提供背景知识。第二章关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创建与历史演进。首先从五个方面分析成立的背景,然后以重要的历史文件和事件为节点,把其八十多年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梳理其历史演进过程。第三章全面考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相关具体问题,包括角色定位、机构性质、组织结构、财务运作、外交资源以及运作保障机制等。第四章具体考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外交实践,总结其外交实践途径或方式,通过对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几个具体项目的介绍,分析其如何通过具体的文化外交活动来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第五章重点归纳总结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特点,从英国的国家利益角度分析评估其成效。最后分析其面临的诸多挑战以及对中国文化外交的启示。
李继高[7](2017)在《英国对中国的飞机贸易及其政策演变(1954-1972)》文中研究表明东西方贸易管制,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在巴统出口管制的所有产品中,飞机是最具代表性的物资。飞机兼具民用和军事双重属性,巴统飞机贸易的管制和政策,集中反映了冷战时期东西方贸易的基本特征。本文即是通过叙述美国和巴统贸易管制体系下,英国对中国的飞机贸易及其管制政策,并以此来关注和研究冷战时期东西方贸易关系的相关问题。英国对中国的飞机出售及其政策变化,与冷战和地区局势密切相关。新中国的成立,与巴统的建立几乎同时。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开始都被纳入巴统军需品禁运清单。而在巴统正式活动之前,英国就开始对中国进行飞机出口限制。朝鲜战争结束后,冷战局势趋于缓和,美国和巴统的贸易管制得以放松。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英国飞机工业陷入发展困境,成为其推动对华飞机出口的直接和内部原因。而中苏关系也在此时恶化,并影响到两国的经济技术援助,包括航空产品和技术。中国开始将对外贸易的重心,由苏东转向西欧国家。正是在上述背景和条件下,英国才开启了对中国的飞机贸易。此外,中印关系的恶化、越南战争的形势、中国核试验的成功、中英政治关系的起伏、中巴友好关系的建立、世界航空市场的变化、中苏贸易关系的改善、中美两国飞机市场间的联系、中美关系的缓和等众多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英国对中国的飞机贸易及其政策。伴随英国对华飞机贸易及其政策的变化,中英贸易以及东西方贸易的内容、性质和特征也在发生着变化。总体上而言,英国的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和力度,宽于美国而略严于法(西)德。在美国对华全面禁运背景下,中国与西欧及日本贸易关系的维系,尤其是英国扩大对华贸易的努力和实践,对中国有着特殊且非常重要的意义。冷战时期,苏东国家和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的不同结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两者在冷战中的不同结局。此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尤其是中西经济关系的状况,与东西方贸易的总体状况密切相关。
耿科研[8](2014)在《空间、制度与社会:近代天津英租界研究(1860-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租界”是近代来华“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建立的特殊的居留、贸易区域”,“其特点是外人篡夺了当地行政、司法等主权,并主要由外国领事及外人选举的工部局或居留民团行使各种权力”。本文借鉴社会学研究中“概念操作化”的方法,将租界定义为一个由“空间”、“制度”与“社会”组合而成的完整的三维系统。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天津英租界,既是地理意义上一个区域空间,也是制度意义上的一套规则体系,同时还是具有近代中国典型通商口岸城市特征的华洋互动社会。利用社会人类学“个案深描”的研究方法,本文将天津英租界置于“空间—制度—社会”的三维系统中,辅以时间坐标,力求揭示其在空间、制度及社会层面的基本特征、变迁历程和体系性内涵。研究时段为1860至1945的85年时间,即天津英租界从划定到最终正式收回的整个存续时段。其中,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天津英租界为日本接管,考虑到个案研究中历史脉络的完整性,本文仍以1860至1945年为研究时限。就区域空间意义而言,天津英租界由“原订租界地”及三次扩张后获得的租界地(扩充界、南扩充界、墙子河外推广界)组成,即今天津东至海河,南沿马场道至佟楼,西至西康路,北至营口道与原法租界毗邻的6149亩的区域范围。从1860年划定初始范围,至20世纪初完成扩张,天津英租界市政建设力度逐年加大。1919年,原订租界与扩展各部分合并后,英租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扩展区域内遍布坑洼塘淀,工部局自1919年起即开始吹泥填地工程,直至1935年彻底完竣,从而将沼泽地带开发建设为城市区域。从1860年到1930年代,天津英租界逐步形成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包括河坝码头区、经济金融区、工业用地区、高档居住区等。本文一方面从宏观的租界空间概念出发,对英租界市政开发和建设的历程进行纵向的考察,并且致力于将其放置在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中考量,以揭示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城市化发展的空间特征与模式;另一方面,也试图对微观的租界空间进行研究,即从具体而有形的物质空间入手,考察英租界内具有典型意义的公共空间个案,利顺德饭店和英租界工部局戈登堂。就制度层面而言,天津英租界是由包括辖界土地章程、土地制度、市政自治制度、司法制度,以及工部局为实施社会管理和控制而制定的工部局条例所构成的全套规则体系和制度框架。本研究考证和梳理了近代天津英租界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括具有租界根本大法性质的《土地章程》,到租界内实行的土地制度、行政自治制度,以及工部局实施社会管理过程中制定的各项行政法规,即《工部局条例》。在横向展现租界制度体系构成的过程中,对该体系的每一项制度构成都进行纵向的梳理,从历史沿革的角度详细考察其发展演变的脉络。社会层面的天津英租界,则主要是指租界内外国侨民群体、华人群体的社会形态与组织结构,以及华洋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联接。本文对英租界内的外侨社会结构和华人社会结构进行了分别考察。外侨社会部分除从整体上概括梳理英租界人口变迁脉络、外侨人口规模与构成外,特别以英国侨民群体和美国侨民群体为个案进行深入考察,探究其构成与分布、侨民共同体与公共机构组织情况,以此勾勒出近代来华外国侨民群体的文化、心理和共同体特征。华人社会部分除考察英租界华人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外,主要以1928年以后(因受1927年租界收回风波影响,英租界制度有较大调整)参与租界自治的中国选举人群体(包括向工部局登记的以及实际出席常年选举人大会的)为重点,深入研究英租界内华人精英群体的规模、构成、组织、参政意识及履职实践,从而揭示1930年代前后英租界华洋精英群体在租界市政管理层面的互动模式和特点。另外,华洋精英社团是天津英租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社会中,社团组织都是个人与社会联接的媒介和纽带,是构成完整社会的中层组织体系。近代中国租界社会中的社团组织在上述属性之外,还承担了华、洋群体互动平台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外合组的天津扶轮社为个案,考察了其中华洋成员的互动模式和社团活动性质。总之,天津城市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无法回避近百年间以英租界为代表的租界区域开发经营的历史。地处三岔河口、四门围城的旧天津正是由于各国租界沿河划定的缘故,得以较早突破城垣的局限,顺海河延伸,呈现出带状港城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在此过程中,租界区域内的近代化城市建设率先起步,商贸业集聚,人口规模扩大,租界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领域的变迁演化对天津整个城市的近代化发展起到了显着的推动与示范效应。
赖继年[9](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伍绍勤[10](2012)在《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角度全面回顾总结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背景、历程、内容、成就、影响及启示。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为指导的“一条线”外交战略已显现出越加明显的局限性,因为它的理论思维模式还是产生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二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忽略了战后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对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时代性质的判定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过度夸大了世界战争的危险,强调了战争的紧迫性,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加以调整。从外交战略调整的背景和历程看,进入198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客观上要求调整中国外交战略,改变20世纪70年代的联美反苏的“一条线”战略。在国内,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这就需要外交工作的积极配合,为新时期的战略任务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在国际上,苏联由于陷入阿富汗战场,内外交困,国力下降,在与美国争霸世界中力不从心,被迫调整内外政策;美国则反守为攻,咄咄逼人。在这种新的国际形势下,继续联美反苏,显然不利于国际战略力量平衡,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同时,在主观上,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国以来的对外战略进行了认真深刻的反思,对世情、国情的把握越来越熟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越来越成功。这些国际、国内,主观、客观等多种因素推动了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外交理念的创新,具体又包括时代观、结盟观、开放观、外交目标、外交原则、领土冲突解决等方面。这个层面的调整最为深刻,影响也更加持久;二是在新外交理念指导下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的调整,具体又包括:中国调整了对美国、苏联、日本、欧共体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与苏联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美国适当拉开了距离,不再搞战略关系,中国还调整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与发展中国国家的关系,与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关系。总而言之,这次调整是全方位的、多领域的。1980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取得了重大成就。首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次外交战略调整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使中国得以成功应对80年代末国内风波造成的对中国国际处境的不利影响和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来的国际形势动荡,迅速适应了冷战结束所带来的世界格局的变化,从而推进了中国外交在后冷战时期继续顺利作为、继续顺利发展。1980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对当前和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对外战略的制定具有诸多有益启示。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实践,不墨守成规;要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转化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管控热点问题,不断提高正确处理国际事务、应对国际局势的能力;要坚持开展全方位外交,同所有的国家都来往,广交朋友,不当头,不扛旗,不树敌,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对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英中投资 点化未来——访英国驻华大使馆贸易促进投资主任、商务参赞Charles Haswell先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中投资 点化未来——访英国驻华大使馆贸易促进投资主任、商务参赞Charles Haswell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法政学人的国际法视野 ——以《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华政治学会与《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概览 |
第一节 中华政治学会的建立 |
一、中华政治学会的创建背景 |
二、中华政治学会的正式建立 |
第二节 中华政治学会组织架构及活动开展 |
一、中华政治学会组织架构和章程 |
二、中华政治学会会员分析 |
三、中华政治学会日常活动开展 |
四、中华政治学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述要 |
一、《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的编辑及作者群体 |
二、《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刊载主要内容 |
三、《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的定位与价值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对一战前后国际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法政学人关于参战问题的论辩 |
第二节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 |
一、山东问题的缘起 |
二、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努力 |
三、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的外交成果 |
四、和会谈判背后的法理讨论 |
第三节 威尔逊主义与国际联盟的诞生 |
一、威尔逊与“威尔逊主义” |
二、学界对国际联盟的研究热潮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所见修约问题的评论 |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修约问题的背景 |
第二节 关于领事裁判权和治外法权的讨论 |
一、关于取消领事裁判权的讨论 |
二、取消会审公廨问题 |
第三节 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的努力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外交及法律变革的动力 |
第一节 外交体制和理念的近代转变 |
一、外交机构的近代化改革 |
二、近代外交史研究的起步 |
三、近代外交观念的转变 |
第二节 近代国际法理念的接受和传播 |
一、国际法理论的相关介绍 |
二、关于国际公法史的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司法改革的推进 |
第四节 对近代外交和法律改革的反思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法政学人的学养与外交实践 |
第一节 民国法政学人的学养 |
第二节 民国法政学人的职业选择 |
一、投身外交事业的法政学人 |
二、民国法政学人在教育界的贡献 |
第三节 民国法政学人的外交实践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
1.研究问题 |
2.论文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1.研究方法 |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英语传播 |
2.晚清时期 |
3.晚清时期传教士 |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
1.晚清来华西方人 |
2.晚清政府洋务派 |
3.个体被动传播者 |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
1.对汉语的影响 |
2.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关于民间外交的研究 |
1.2.2 关于冀朝鼎的研究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课题创新性 |
第2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背景和基础 |
2.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时代背景 |
2.1.1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
2.1.2 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形势 |
2.1.3 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
2.2 冀朝鼎的个人教育及经历 |
2.2.1 家庭教育 |
2.2.2 学校教育及经历 |
2.3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 |
2.3.2 西方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 |
2.4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文化根源 |
第3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 |
3.1 以民促官、打破西方封锁 |
3.1.1 从莫斯科会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促进委员会 |
3.1.2 签订民间贸易协定 |
3.1.3 参加和举办展览会 |
3.1.4 关心对外宣传工作 |
3.1.5 亚非经济合作组织 |
3.1.6 从民间外交到官方外交 |
3.2 接轨国际 |
3.2.1 完善新中国外贸体制 |
3.2.2 推动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3.2.3 引进国外资金、技术 |
3.2.4 建立技术情报中心 |
3.3 其他外交活动 |
第4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特点 |
4.1 自是终身勤护国 |
4.2 斗争灵活依原则 |
4.3 建国重责始存心 |
4.4 广交朋友促外交 |
第5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评价及启示 |
5.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评价 |
5.1.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历史意义 |
5.1.2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局限性 |
5.2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启示 |
5.2.1 开放的态度——接轨国际 |
5.2.2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5.2.3 深入了解世界,提升大国风范 |
5.2.4 采取多种途径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推介中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关键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资料 |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近代外交学学科的建制化 |
第一节 外交专门化:中国近代外交分科思想的萌发 |
第二节 传播与移植:西方国际关系学与近代中国 |
一、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建立与早期理论嬗变 |
二、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移植 |
第三节 学科初创:外交学在中国现代学院中的兴起 第二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与沿革 |
第一节 以英法为榜样: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
一、从中央党务学校到中央政治学校 |
二、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
第二节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与学制改革 |
一、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 |
二、“芷江风潮”与学制改革 |
三、改制国立与“拒蒋风潮” 第三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教学活动的开展 |
第一节 教师选聘与学生招收 |
一、教师选聘:“以学识为重” |
二、学生招收:“以成绩为准” |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开展 |
一、课程设置:“倡导实用与专精” |
二、教学开展:注重“实际的需要” |
第三节 社团活动:“补正课之不足” |
一、外交研究会 |
二、外语演说辩论会 第四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互动 |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就业指导与实习 |
一、就业指导训练 |
二、外交部实习 |
第二节 批判与建议:实习报告之审视 |
一、实习报告:内容与形式 |
二、批评与建议:外交工作之改进 |
第三节 准入与排拒:就业去向之考察 |
一、用非所学:外交部排拒外交学系毕业生 |
二、“入部难”动因之分析 第五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学术研究的开展 |
第一节 政校研究部与外交问题研究会 |
一、政校研究部与外交研究 |
二、外交问题研究会与外交研究 |
第二节 《外交研究》主要研究议题与成就 |
一、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 |
二、外交学说与理论研究 |
三、外交实务研究 结语 学科化进程中的民国外交学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5)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前史回顾 |
(一) 有关美国对华政策以及中美关系史的研究 |
(二) 有关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 |
(三) 有关1945年以前美日关系及中美日三边关系史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对中日关系的早期介入(1871—1894) |
第一节 《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与美国的反应 |
一、美国对东亚的早期扩张 |
二、美国对日本谋求与中国立约的启示 |
三、《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后美国的反应 |
第二节 美国与日本“征台之役” |
一、美国人对台湾的早期关注 |
二、李仙得及美使德朗对挑起日本“征台”的作用 |
三、美英等国的“局外中立” |
四、李仙得与中日交涉 |
五、美国官方对日本“征台”的态度 |
第三节 日本吞并琉球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
一、“球案”发生前欧美列强对琉球的企图 |
二、日本对琉球的吞并 |
三、李鸿章邀格兰特调停“球案” |
第四节 日本侵略朝鲜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
一、日本“征韩论”的提出 |
二、“江华岛事件”与《日朝修好条规》的签订 |
三、美国与朝鲜签订《1882年条约》 |
四、各国争夺朝鲜的开始 |
五、美国与在朝鲜的中日抗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对日本侵华行动的持续配合(1894—1905) |
第一节 甲午战争中美国对日本的偏袒和支持 |
一、日本的战争准备和1894年夏中日在朝鲜的冲突 |
二、美英各国在挑起中日战争中的作用 |
三、战争进程及美国的斡旋 |
四、《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列强的反应 |
第二节 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和美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一、《马关条约》后日俄在朝鲜的争夺 |
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三、美国变为一个亚洲强国及美、日、英的结合 |
四、海约翰的“门户开放”通牒及各国的反应 |
第三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美日联合行动 |
一、庚子事变之爆发及日本与列强出兵中国 |
二、美国发表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 |
三、日本借机扩大侵略的野心及美、英等国的反应 |
四、《辛丑条约》签订及日本与列强分赃 |
第四节 美国与日俄战争以及它们争夺中国东北的斗争 |
一、美国资本扩张与沙俄企图独占中国东北的矛盾 |
二、美英两国在日本准备进攻俄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三、罗斯福调停日俄战争与《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对日本侵华行动的有限制约(1905—1931) |
第一节 日本对美国在中国东北经济扩张的排斥和抵制 |
一、日本在中国东北权益的巩固和扩张 |
二、哈里曼投资中国东北铁路受挫 |
三、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商业利益受损 |
四、第一次日俄密约及美国远东外交的孤立 |
第二节 东三省引进美资及清政府联美外交的失败 |
一、司戴德来华与中国东北改制 |
二、筹设东三省银行借资未果 |
三、日本阻挠新法铁路修建 |
四、唐绍仪访美及美日签订《罗脱—高平协定》 |
第三节 “金元外交”与美日在中国东北的争夺 |
一、美国“金元外交”的提出 |
二、美国与湖广铁路借款合同 |
三、锦瑷铁路与诺克斯“满洲铁路中立化”计划 |
四、第二次日俄密约的签订及日俄的进一步勾结 |
五、币制实业借款与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团 |
第四节 辛亥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政策及美国的态度 |
一、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强的“中立”与日本武装干涉的企图 |
二、列强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 |
三、日本干涉中国抉择共和制及美国的“共同行动”原则 |
四、日本参加“善后”借款与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团 |
五、美日在承认北京政府问题上的分歧 |
第五节 一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及美国的对策 |
一、中国联美限制战区的努力与日本侵占山东 |
二、美国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反应 |
三、美日与中国参战问题上的“府院之争” |
四、美日关于中国的《兰辛—石井协定》 |
五、威尔逊、日本与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 |
第六节 华盛顿会议:美国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初步遏制 |
一、海军竞赛与裁军要求 |
二、《五强海军条约》和《四强协定》 |
三、中国问题和《九国公约》 |
四、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日矛盾升级与中美联合抗日(1931—1945)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侵略行径的绥靖与限制 |
一、日本侵华引起的国际危机及美国最初对事变的反应 |
二、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声明 |
三、1933年的中美棉麦借款及日本的反应 |
四、日本的《天羽声明》与美国的赫尔照会 |
五、日本破坏中国币制改革与《中美白银协定》的订立 |
第二节 卢沟桥事变以后美国开始实施“援华抑日”政策 |
一、“七七事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道义谴责与绥靖 |
二、美国向“援华制日”政策的初步转变 |
三、太平洋战争前夕的美国对华援助 |
四、美日谈判与摊牌 |
第三节 珍珠港事件:中美两国最终走上联合抗日道路 |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国际反法西斯联合国家阵线的形成 |
二、美国对华军事合作与援助 |
三、美国对华贷款、租借援助与修约 |
四、大国合作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五、美国远东战略的调整与日本无条件投降 |
本章小结 |
综论 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作用评估及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鲜明特征 |
一、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阶段性特征 |
二、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研究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历史启示 |
一、中国“以夷制夷”战略的得与失 |
二、居于主导地位的大国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
三、必须高度重视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文化外交视角下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的缘起与目的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文化外交的研究 |
二、关于英国文化外交的研究 |
三、关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研究 |
第三节 基本思路、创新点和重点及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创新点和重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外交与英国文化外交 |
第一节 文化外交的界定 |
一、文化外交的概念 |
二、文化外交的主体层次 |
三、文化外交的组织模式 |
四、文化外交的功能 |
五、文化外交的特点 |
第二节 英国的文化外交 |
一、英国文化外交战略目标 |
二、英国文化外交特点 |
三、英国文化外交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创建与历史演进 |
第一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创建的历史背景 |
一、二战前的反英宣传 |
二、从英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变 |
三、一战后英国国力的衰落 |
四、欧美其他大国成功的示范作用 |
五、英国早期海外宣传活动的总结和继续 |
第二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历史演进 |
一、艰难起步与战时文化活动阶段 |
二、平稳发展阶段 |
三、海内外收缩阶段 |
四、战略调整阶段 |
五、全球多元治理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角色定位与机构运作 |
第一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角色定位 |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性质与使命 |
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组织运作 |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机构设置 |
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模式 |
第三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财务运作 |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资金来源 |
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资金配置 |
三、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资金监管 |
第四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文化外交资源与运作保障机制 |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文化外交资源 |
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保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外交实践 |
第一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外交实践途径 |
一、语言推广 |
二、留学服务与奖学金管理 |
三、教育援助与合作 |
四、人员和艺术交流 |
第二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主要项目介绍 |
一、国际激励 |
二、维和英语 |
三、永恒的莎士比亚 |
四、积极公民项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特点与成效评析 |
第一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特点 |
一、文化内涵扩大化:从狭义文化到广义文化 |
二、传播手段多样化:传统方式与信息化手段并存 |
三、组织目标诉求多元化:文化影响与经济收益并重 |
四、外部资源多层次化:多方参与与合作,争取资助与支持 |
五、目标受众明确化:精英路线为主,大众路线为辅 |
第二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外交效用评析 |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英国的国际联系 |
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英国的国际形象 |
三、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英国的软实力 |
四、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英国的经济硬实力 |
第三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面临的挑战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面临的挑战 |
二、对中国文化外交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英国对中国的飞机贸易及其政策演变(1954-197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
第三节 文章的创新之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英国对中国飞机出口限制的缘起及其贸易的基础和前提(1954-1958) |
第一节 西方对华贸易禁运与英国对华飞机出口限制的起源 |
第二节 朝鲜战争后英国及西方对华贸易禁运的缓和 |
第三节 中英航空工业的"危"与"机" |
第四节 中国的再次试探与英国的反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英国向中国出售子爵号飞机及其意义(1958-1963) |
第一节 巴统民用飞机管制的放宽与英国航空公司竞相来华 |
第二节 子爵号飞机合同的签署与英国对其意义的评判 |
第三节 美国及巴统成员国的反应与英国的应对之策 |
第四节 中印边界冲突对子爵号飞机交付的影响 |
第五节 子爵号飞机的交付与各方的反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对中国购买飞机的反应和政策(1963-1964) |
第一节 英国公司的出售计划与英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态度 |
第二节 子爵号飞机交付前中英双方的进一步接触和策略 |
第三节 英国政府关于对华飞机出售问题的评估和讨论 |
第四节 英国对华出售飞机政策的制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对华出售飞机政策的收紧(1964-1969) |
第一节 英国拒绝向中国出售VC10远程民用客机 |
第二节 英国决定暂不出售三叉戟飞机 |
第三节 文革前半期英国对华出售飞机的政策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对中国飞机贸易管制政策的放宽(1969-1972) |
第一节 英国与巴基斯坦向中国转让二手三叉戟飞机 |
第二节 英国同意向中国出售二手民用VC10远程飞机 |
第三节 英国成功向中国直接出售三叉戟飞机 |
第四节 英国对华民用飞机贸易限制政策的取消 |
本章小结 |
后续:从民用到军事——英国对华飞机贸易政策的重大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空间、制度与社会:近代天津英租界研究(1860-1945)(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佩洛开疋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资料概况 |
六、论文结构框架 |
第一章 天津英租界历史脉络 |
第一节 英国在华租界之缘起 |
一、英国对华贸易的早期探索 |
二、英商广州商馆与英使来华 |
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英商居留问题 |
第二节 天津开埠与租界划定 |
一、天津概况与历史沿革 |
二、《北京条约》与天津开埠 |
三、英租界划定与扩张 |
小结 |
第二章 租界基本法:土地章程 |
第一节 原订租界地章程 |
一、1866年《天津英租界土地章程》 |
二、1866年《天津英国领事区章程》 |
三、1866年章程修订情况 |
第二节 英租界扩充及推广界土地章程 |
一、1898年天津英租界扩充界土地章程 |
二、英租界南扩充界及推广界章程 |
第三节 租界合并与1918年章程 |
一、1918年章程背景:英租界合并 |
二、天津英国工部局1918年章程 |
第四节 1918年章程的修订 |
一、1927年收回风波 |
二、1918年章程修正案 |
小结 |
第三章 租界土地制度 |
第一节 租地方式 |
一、原订租界租地方式 |
二、展拓界及租界外租地方式 |
三、华人租购地问题 |
第二节 土地管理与契证 |
一、土地管理 |
二、契证类型 |
第三节 皇家租契纷争 |
一、皇冕契格式 |
二、续租纷争 |
小结 |
第四章 自治机构与运作模式 |
第一节 自治机构演变历程 |
一、原订租界工部局 |
二、扩充界工部局 |
三、1919年合并后 |
第二节 选举人大会 |
一、选举人登记及公示 |
二、常年大会权限及程序 |
三、特别大会 |
第三节 董事会 |
一、资格与选举程序 |
二、董事会议制度 |
三、董事会与驻津总领事 |
第四节 工部局职能部门 |
一、总务处 |
二、工程处 |
三、巡务处 |
四、卫生处 |
五、电务处 |
六、水道处 |
七、保管团 |
小结 |
第五章 工部局市政职能 |
第一节 平衡预决算 |
一、财政预决算制度 |
二、主要收支及平衡情况 |
第二节 市政开发与建设 |
一、空间拓展与建筑规划 |
二、低洼填垫与道路建设 |
三、城市布局与功能分区 |
第三节 社会管理与控制 |
一、公共卫生管理 |
二、社会治安管理 |
小结 |
第六章 外侨群体与社会结构 |
第一节 英租界人口变迁脉络 |
一、人口汇聚与英租界变迁 |
二、外国侨民人口规模 |
第二节 英国侨民群体 |
一、群体构成 |
二、侨民共同体与公共机构 |
第三节 美国侨民群体 |
一、侨民群体构成与分布 |
二、侨民共同体与公共机构 |
小结 |
第七章 华人群体与社会阶层 |
第一节 租界华人社会阶层 |
一、政军要员 |
二、洋行买办 |
三、华商、实业家及银行家 |
四、专业技术人才 |
五、生活服务阶层 |
第二节 租界华人阶层个案:买办群体 |
一、规模与地域构成 |
二、多元化的社会形象 |
三、买办阶层的自我认知 |
第三节 华选举人群体与华人参政 |
一、中国纳税人公会 |
二、华人选举人 |
三、华人董事 |
小结 |
第八章 公共空间与社团组织 |
第一节 英租界公共空间 |
一、公共空间概念分析 |
二、利顺德与戈登堂 |
第二节 社团个案:天津扶轮社 |
一、国际扶轮社组织 |
二、天津扶轮社沿革 |
三、成员聚会与社内活动 |
四、社会服务目标与实践 |
小结 |
第九章 落幕时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驻津英国工部局1918年章程暨修正条文 |
附录2:天津英租界董事会沿革及组成情况 |
附录3:1930-1937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登记中国选举人名单及票权 |
附录4:1930-1937年天津英租界选举人常年大会中国选举人参会名单及票权 |
附录5:1932年天津英租界选举人常年大会外国选举人名单及票权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难点 |
五、 研究方法 |
六、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从新中国成立到 1980 年代前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 |
第一节 从新中国到 1950 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 |
一、 新中国的对外方针 |
二、 1950 年代前半期的中国外交 |
三、 1950 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外交 |
第二节 1960 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
一、 1960 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调整 |
二、 1960 年代前半期的中国外交 |
三、 1960 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外交 |
第三节 1970 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再调整 |
一、 1970 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 |
二、 1970 年代前半期的中国外交 |
三、 1970 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外交 |
第二章 1980 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背景与历程 |
第一节 1980 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国内背景 |
一 外交战略调整的组织保证 |
二、 外交战略调整的思想基础 |
三、 外交战略调整的新目标 |
四、 外交战略调整的新动力 |
第二节 1980 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国际背景 |
一、 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
二、 美国与苏联竞争态势由苏攻美守转向美攻苏守 |
三、 中美关系在里根上台前后变得紧张 |
四、 中苏关系出现改善势头 |
第三节 1980 年代中国外交调整的历程 |
一、 外交调整的先声(1976-1980 年) |
二、 外交调整的启动(1981-1982 年) |
第三章 1980 年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创新(上) |
第一节 在时代主题上作出新的科学论断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时代观 |
二、 新中国成立、1980 年代前的时代观 |
三、 1980 年代对时代主题的新论断 |
第二节 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
一、 对结盟战略的反思 |
二、 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
第三节 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
一、 1980 年代前的发展战略 |
二、 实行对外开放战略 |
第四节 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国际环境 |
一、 1980 年代前中国外交的目标和任务 |
二、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国际环境 |
第四章 1980 年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创新(下) |
第一节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
一、 “以苏划线”的做法,限制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拓展 |
二、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
第二节 提出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 |
一、 “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由来 |
二、 “主权属我,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的含义 |
第三节 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
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的提出 |
二、 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
第五章 1980 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
第一节 调整对美战略 |
一、 中美战略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 拉开距离,不搞战略关系 |
第二节 调整对苏战略 |
一、 70 年代的中苏关系 |
二、 改善关系,但不回到大家庭 |
第三节 调整周边战略 |
一、 调整对韩战略 |
二、 调整对东盟国家战略 |
三、 调整对印度战略 |
第四节 调整对发展中国家战略 |
一、 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友好与合作 |
二、 支持南北谈判、南南合作 |
三、 调整对外援助政策 |
第五节 调整多边外交战略 |
一、 调整前的中国多边外交政策 |
二、 积极参加国际事务 |
第六章 1980 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成就及影响 |
第一节 1980 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成就 |
一、 在大国外交中拓展了回旋余地 |
二、 进一步改善了周边环境 |
三、 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四、 多边外交日趋活跃 |
第二节 1980 年代外交战略调整促进了冷战后中国外交的发展 |
一、 1980 年代调整后的中国外交方针在冷战后的延续 |
二、 顺利度过苏联解体带来的挑战和危机 |
三、 中国同原苏联地区独立国家关系平稳过渡 |
四、 冷战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
结论:1980 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英中投资 点化未来——访英国驻华大使馆贸易促进投资主任、商务参赞Charles Haswell先生(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法政学人的国际法视野 ——以《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为中心[D]. 张宁芳.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D]. 谭晓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D]. 张晶萍.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D]. 韩立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6]文化外交视角下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研究[D]. 丛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7]英国对中国的飞机贸易及其政策演变(1954-1972)[D]. 李继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8]空间、制度与社会:近代天津英租界研究(1860-1945)[D]. 耿科研. 南开大学, 2014(04)
-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10]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研究[D]. 伍绍勤. 南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