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字示波器通信的两种简单方法

与数字示波器通信的两种简单方法

一、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的通讯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云[1](2011)在《中子灵敏涂硼材料组合探测器及n/γ辐射场实验测试》文中认为实际辐射场中往往存在多种粒子,因此需要研发混合场测量装置和混合场测量技术。针对n/γ辐射场,本工作研制了一套宽量程、高灵敏度组合探测器,它由圆柱形硼衬正比计数管和平板型涂硼电离室组成。硼衬正比计数管用于工作在脉冲模式下监测小通量中子辐射场;涂硼电离室具有高灵敏度,用于工作在累积电流模式下测量大通量中子辐射场。本工作首先突破了涂硼中子探测器的瓶颈——实验室中子灵敏层硼膜制作技术,探测器经实验室调试和辐射场测试,获得了良好的中子测量特性、坪特性及灵敏度等参数。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实验室浸脂涂硼中子灵敏层制作技术,本文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Formvar树脂充当粘合剂,研发了两种简便、实用的硼膜涂抹工艺——浸涂和刷涂,并优化得出了最佳制作方案。浸涂中树脂和硼粉质量比最小值为5.0,而刷涂时最佳值为0.2。文中还研究了混合溶液的配制、浸涂、刷涂、恒温烘干等详细工艺过程,最后总结了两种工艺的优劣。经仿真分析、材料性能测试、机械设计和加工、系统组装、真空系统搭建、工作气体调试、实验室单元测试和组合测试等多个环节后,研制的圆柱形硼衬正比计数管实现了较好的特征参数。在100mCi的Am-Be中子源辐射场中,正比计数管充入0.4atm的P10气体后测得其坪长为100V,坪斜为13.2%/100V,工作电压为800V。硼衬正比计数管的主放输出脉冲宽度为1.26μs,脉冲上升时间是370ns,当计数率为1.0×105cps时对应脉冲堆积概率约3.6%。在100mCi的Am-Be中子源辐射场中,本工作研制的平板型涂硼电离室充入0.4atm的P10气体后在200V时已完全收集,电离室坪长为500V,坪斜为3.72%/100V。电离室在200V处的漏电流为0.2pA,中子灵敏度达1.0×10-15A/(cm-2·s-1)。在10mCi的γ源137Cs辐射场中,电离室坪区的平均信号电流为1.23pA,而在活度均为10mCi的137Cs和90Sr的共同辐射场中为1.63pA。电离室γ灵敏度达9.0×10-16A/(MeV cm-2·s-1),也可写为实用单位1.42×10-12A/(R h-1)。本工作开发了简便、实用的实验室浸脂涂硼技术,无需大型实验平台便实现了中子灵敏层制作。目前国内涂硼电离室的漏电流通常在50100pA量级,中子灵敏度在10-1410-13A/(cm-2·s-1)量级,γ灵敏度在10-1210-11A/(R h-1)量级,可知本工作电离室性能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此外本文还结合Bonner球测量技术,使组合探测器实现了中子能谱的测量。

余盛康[2](2009)在《基于光纤传输和PCI总线的高速医学超声数据传输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字化、高帧率超声成像系统中,由于系统所采集的信号数据量大,传输实时性要求高,使得数据传输一直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瓶颈。本文所设计的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和PCI总线(外部设备互联总线)的高速医学超声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全数字化、高帧率医学超声成像系统,实现将实时采集到的超声信号通过光纤和PCI接口高速的传送到计算机进行成像处理。文中对系统的设计方案、光纤传输和PCI总线原理,以及系统最终所实现的功能特性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1、基于光纤收发模块的光纤传输电路设计;2、基于PCI9054接口芯片的PCI总线电路的设计;3、基于PLX SDK的PCI卡驱动程序及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经过反复的设计和测试,本传输系统最终实现了100MB/s的高速数据传输率,为数字化超声成像系统实现高帧率成像提供了高速的数据通道。由于本传输系统最终将数据存储于计算机中,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自身的软、硬件优势来实现成像及功能升级,这大大节约了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的开发成本。此外,由于本传输系统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因此除了应用在超声成像系统外,它还能在其他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辛长范[3](2003)在《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的通讯方法》文中指出介绍了WINDOWS环境下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进行通讯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在MATLAB环境下利用仪器控制工具箱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的通讯程序。从而可以利用MATLAB强大的数值计算和图形显示功能对读取的波形数据进行处理。它们之间的通讯在测量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辛长范[4](2003)在《扩展数字示波器的功能提高仪器利用率》文中研究指明 数字示波器具有许多模拟示波器不具备的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存储功能。并有与同外部设备的通讯接口,如GPIB接口、RS232串行通讯接口等。并可直接与打印机、微机连接,使波形的存储和打印等工作变得十分方便。但由于它的波形存储容量有限,配置额外的模块后才能进行数据信号处理如频谱分析、数字滤波等功能。因此如果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号处理功能,用计算机控制示波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及时存储并用各种分析软件分析波形将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作者提出了两种简便的PC机与数字示波器通讯方法。一种是采用WINDOWS环境

辛长范[5](2003)在《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的通讯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WINDOWS环境下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进行通讯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在MATLAB环境下利用仪器控制工具箱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的通讯程序。从而可以利用MATLAB强大的数值计算和图形显示功能对读取的波形数据进行处理。它们之间的通讯在测量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的通讯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的通讯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子灵敏涂硼材料组合探测器及n/γ辐射场实验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离辐射与探测
        1.1.1 电离辐射
        1.1.2 电离辐射探测技术
        1.1.3 电离辐射探测器
        1.1.4 中子的探测
        1.1.4.1 核反冲法
        1.1.4.2 核反应法
        1.1.4.3 核裂变法
        1.1.4.4 核活化法
        1.1.4.5 电离室和正比计数管
    1.2 混合辐射场
        1.2.1 中子及相互作用
        1.2.1.1 中子的分类及其与靶核的相互作用
        1.2.1.2 中子辐射场
        1.2.2 核反应堆混合场
        1.2.2.1 常见反应堆辐射场
        1.2.2.2 n/γ分布
        1.2.2.3 中子场动态及控制
        1.2.2.4 反应堆 n/γ混合场的测量
        1.2.3 中子源混合场
    1.3 国内外技术现状
        1.3.1 电离室
        1.3.1.1 国内电离室技术现状
        1.3.1.2 国外电离室技术现状
        1.3.2 正比计数管
        1.3.2.1 国内正比计数管技术现状
        1.3.2.2 国外正比计数管技术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
        1.4.1 组合探测器的结构及材料
        1.4.2 中子灵敏层的制作
        1.4.3 硼衬正比计数管设计及实验测试
        1.4.4 涂硼电离室设计及实验测试
        1.4.5 结论与展望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涂~(10)B 探测器结构、材料及信号处理
    2.1 涂~(10)B 探测器壁
        2.1.1 中子与电离室壁的相互作用
        2.1.2 γ射线与电离室壁的相互作用
        2.1.3 工作气体中γ射线沉积能与电离室壁的关系
        2.1.4 中子、γ与正比计数管壁的作用
    2.2 绝缘材料
        2.2.1 绝缘材料的导电机制
        2.2.2 常用探测器绝缘材料的性能
    2.3 工作气体
        2.3.1 常用工作气体比较
        2.3.2 工作气体选择
    2.4 密封材料
        2.4.1 密封的技术要求
        2.4.2 密封材料要求
        2.4.3 探测器密封材料的选择
    2.5 电极
        2.5.1 电离室电极
        2.5.2 正比计数管电极
    2.6 中子灵敏材料
    2.7 涂硼电离室信号处理
        2.7.1 信号电流测量
        2.7.2 电离室电源
        2.7.3 电离室信号处理
    2.8 硼衬正比计数管信号处理
        2.8.1 脉冲的处理与检测
        2.8.1.1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2.8.1.2 线性放大器
        2.8.1.3 精密脉冲发生器
        2.8.2 数字脉冲波形的显示
        2.8.3 脉冲幅度谱的测量
        2.8.4 正比计数管信号处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子灵敏层制作
    3.1 中子灵敏层技术特点
        3.1.1 中子灵敏层对探测效率和灵敏度的影响
        3.1.2 单层硼膜探测效率
        3.1.2.1 公式的导出
        3.1.2.2 探测效率的计算
        3.1.2.3 影响探测效率的因素
        3.1.3 单层硼膜灵敏度
        3.1.3.1 灵敏度的导出
        3.1.3.2 灵敏度的结果及评价
        3.1.3.3 影响灵敏度的因素
        3.1.4 圆柱形硼衬正比计数管探测效率
        3.1.4.1 正比计数管结构
        3.1.4.2 探测效率的导出
        3.1.4.3 探测效率的结果及评价
        3.1.5 正比计数管灵敏度
        3.1.5.1 灵敏度的导出
        3.1.5.2 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
    3.2 中子灵敏层制作过程
        3.2.1 材料选择
        3.2.2 材料用量计算
        3.2.2.1 硼粉用量
        3.2.2.2 Formvar 树脂用量
        3.2.2.3 1,2-二氯乙烷用量
        3.2.3 溶液配制过程
        3.2.4 硼膜制作方法
    3.3 涂硼实验结果
        3.3.1 对不锈钢片浸没涂硼
        3.3.2 对不锈钢片刷涂
        3.3.3 对 PCB 板刷涂
    3.4 灵敏层的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正比计数管设计及实验测试
    4.1 正比管中的气体放大
        4.1.1 电场分布
        4.1.2 倍增过程
        4.1.2.1 倍增区域
        4.1.2.2 倍增条件
        4.1.2.3 最小工作电压
        4.1.3 倍增与阳极和气压的关系
    4.2 物理设计
    4.3 技术设计
    4.4 辐照和测量
        4.4.1 正比计数管结构
        4.4.2 正比计数管的辐照
        4.4.3 电子学仪器及框图
    4.5 高压响应曲线
    4.6 输出脉冲
    4.7 中子脉冲高度谱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离室设计及实验测试
    5.1 物理设计
    5.2 技术设计
        5.2.1 电离室箱体的密封
        5.2.2 电极板设计
        5.2.3 内部电极的组装
        5.2.4 信号电流测量
    5.3 电离室的辐照
    5.4 漏电流测量
        5.4.1 漏电流及来源
        5.4.2 漏电流分析
        5.4.2.1 工作气体中的体漏电流
        5.4.2.2 工作气体的击穿
        5.4.2.3 绝缘材料中的体漏电流
        5.4.2.4 极化效应对体漏电流的影响
        5.4.2.5 绝缘材料中的表面漏电流
        5.4.3 漏电流测量
    5.5 电离室响应测量
        5.5.1 用 Am-Be 中子源测试
        5.5.2 电离室的有关估算
        5.5.2.1 进入电离室的中子注量率
        5.5.2.2 输出信号电流的估算
        5.5.3 电离室的中子灵敏度
        5.5.4 用γ源137Cs 和90Sr 测试
        5.5.5 电离室的γ灵敏度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6.1.1 中子灵敏层制作技术
        6.1.2 硼衬正比计数管
        6.1.3 涂硼电离室
    6.2 本文创新之处
        6.2.1 浸脂涂硼技术
        6.2.2 降低探测器漏电流
        6.2.3 电离室的高灵敏度技术
    6.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2)基于光纤传输和PCI总线的高速医学超声数据传输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系统设计方案
    1.3 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光纤传输基本理论
    2.1 光纤简介
        2.1.1 光纤的结构
        2.1.2 光纤的分类
    2.2 光纤通信
        2.2.1 光纤通信的原理
        2.2.2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2.2.3 光纤通信的优势
第3章 光纤传输电路方案的选择
    3.1 光纤传输电路实现方案
        3.1.1 分立式光电转换方案
        3.1.2 集成光电转换方案
    3.2 光纤传输电路方案选择
    3.3 TLK1501 数据转换芯片及光电转换模块简介
        3.3.1 TLK1501 的性能和工作原理
        3.3.2 光电转换模块的性能
第4章 PCI 总线概述
    4.1 微机总线的发展
    4.2 PCI 总线的特点
    4.3 PCI 总线的信号定义
    4.4 PCI 总线命令简介
    4.5 PCI 总线的仲裁
    4.6 PCI 总线的操作时序
        4.6.1 PCI 总线传输协议
        4.6.2 PCI 总线传输操作
    4.7 PCI 总线的电气规范
    4.8 PCI 配置地址空间介绍
第5章 PCI 电路方案的选择
    5.1 PCI 电路实现方案
        5.1.1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方案
        5.1.2 专用PCI 接口芯片设计方案
    5.2 PCI 电路方案选择
    5.3 PCI9054 接口芯片简介
        5.3.1 PCI9054 的结构与性能
        5.3.2 PCI9054 物理总线接口
        5.3.3 PCI9054 工作模式
        5.3.4 PCI9054 Big/Little Endian 定义
        5.3.5 PCI9054 地址映射
        5.3.6 PCI9054 内部寄存器
        5.3.7 PCI9054 工作原理
第6章 数据传输系统硬件实现
    6.1 功能电路介绍
        6.1.1 光纤传输模块
        6.1.2 FIFO 缓存模块
        6.1.3 PCI 总线接口模块
        6.1.4 EEPROM 电路
        6.1.5 晶振电路
        6.1.6 FPGA 逻辑控制模块
    6.2 PCB 电路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6.3 系统硬件电路的调试
        6.3.1 光纤传输电路调试
        6.3.2 PCI 接口电路调试
        6.3.3 系统综合调试
第7章 数据传输系统软件开发
    7.1 PCI 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工具
        7.1.1 DDK
        7.1.2 DriverStudio
        7.1.3 Windriver
        7.1.4 专用PCI 软件开发包
    7.2 PCI 电路驱动程序的开发
        7.2.1 WinDriver 下PCI 电路驱动程序的开发
        7.2.2 PLX PCI SDK 下PCI 电路驱动程序的开发
    7.3 系统测试应用程序的设计
        7.3.1 应用程序的开发
        7.3.2 应用程序的功能分析及调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3)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的通讯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硬件接口
3 通讯软件
    3.1 用“超级终端”程序进行通讯
    3.2 用MATLAB中的仪器控制工具箱进行通讯
        3.2.1 创建仪器对象
        3.2.2 设置串口通讯对象的属性
        3.2.3 与仪器相连接
        3.2.4 读写数据
        3.2.5 断开连接并清除s对象
4 结论

四、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的通讯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子灵敏涂硼材料组合探测器及n/γ辐射场实验测试[D]. 陈国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0)
  • [2]基于光纤传输和PCI总线的高速医学超声数据传输系统[D]. 余盛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7)
  • [3]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的通讯方法[J]. 辛长范. 仪器仪表学报, 2003(S2)
  • [4]扩展数字示波器的功能提高仪器利用率[A]. 辛长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2003
  • [5]两种简便的与数字示波器的通讯方法[A]. 辛长范. 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3(总第110期)

标签:;  ;  ;  ;  ;  

与数字示波器通信的两种简单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