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围堰工程施工技术回顾

通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围堰工程施工技术回顾

一、铜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中围堰工程施工技术的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杨彦[1](2020)在《旬阳水电站导流明渠进口布置型式水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旬阳水电站是汉江上一座重要的水利枢纽,库区洪水期峰高量大,陡涨陡落,施工期导流明渠承担着巨大泄流压力。模型试验观测发现:在上游围堰导向作用下,上游来流在导墙上延段墩头部位存在绕流、两侧水位落差大、基础冲刷严重等问题。为了解决相关问题,采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导流明渠进口型式进行优化研究,得到较优的进口段推荐型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原设计体型上游围堰的顶高程基本满足过流要求,下游围堰体型也比较合理,但上游围堰及右导墙墩头部位产生绕流流态形成的明渠内冲淤问题比较严重。鉴于原设计体型存在的问题,通过导流模型试验对几个不同进口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和对比后,最终优选出导流明渠的推荐体型,即将导墙上延段缩短10m,同时把上游围堰原折线式轴线修改为直线形式。推荐体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缩短导墙长度和拉直上游围堰可以减小回流区面积,增加导流明渠过流能力,明显改善明渠内水流流态。(2)基于FLOW-3D软件,采用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并结合VOF自由液面追踪法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原设计体型进行了水面线、断面流速等水力参数计算分析,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二者变化趋势一致,误差较小,本次数值模拟计算选用的模型及方法是合理的,数值模拟能较好的模拟导流明渠的水流流态。(3)采用相同的方法又对推荐体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对流态、流速分布、流量和冲刷等特性进行深度分析发现:推荐体型墩头处无绕流,导墙附近回流区较小,河道中心流速分布规律为,在深度方向,表面和中部流速大,底部流速小,在平面上,渠道中心流速大,两侧略小一些,该流速分布规律可使明渠的过流能力有所提高。依据流速分布得出推荐体型过流能力均满足要求,墩头部位不会出现严重冲刷,冲刷主要发生在导流明渠中心区域,两岸可能出现淤积,有利于导墙结构稳定。

徐彭强[2](2019)在《分汊河段明渠导流保证施工及通航条件下分流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河面较宽的平原地区,利用明渠导流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导流方式,其具有施工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运用。在导流明渠的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成本、进度、安全等因素,往往还需要同时考虑导流期间的施工安全和通航水流条件问题。本工程坝址处为典型的分汊河段,施工周期较长,在河心洲上修建导流明渠,不仅仅需要考虑上述因素,更需要考虑到支汊河流的分流比;导流明渠不仅需要承担泄流任务,更需要担任通航问题,明渠内部水流条件复杂,因此对导流明渠进行分流比和通航分析对工程的正常、安全施工至关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数值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在分汊河道上修建导流明渠时的分流比及明渠内的通航水流条件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分汊河道上计算分流比是一个多因素问题耦合的过程,包括原始河床形式、高程、含沙量及降水等因素;在计算开挖导流明渠的分流时,需要考虑明渠的断面形式、倾角等。本文在根据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原始地形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坝址附近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2)利用数值模型计算各期导流设计流量下的上下游水位,同时对不同工况下东、西大河的泄流能力及分流比等水流特性进行计算复核;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航迹线落差、主流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纵横向流速、流态、通航水深,提出各施工阶段助航流速≤3.5m/s的最大通航流量,确定合理的通航河道范围和适于通航的水位和流量范围。验证导流明渠口门区是否出现如泡漩、乱流等不良流态等。(3)验证汛期围堰拆除至12.0m高程后的平台流速;一汛、三汛期间东、西大河原河道通航,测验闸室段流速及流态。确定合理的通航范围和适于通航的水位和流量范围。(4)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初选方案基本能够满足泄流要求,但两侧河道分流比较原始天然河道出入较大。选用改进“一字型”导流方案,在不同工况下既能保证基坑内安全施工,又能满足通航要求。在施工周期内,基本能够自航通航,在特殊工况如汛期围堰拆除至12m标高以及枯水期遇大流量洪水时需要采取相关的助航措施,以保证导流明渠内船只正常的通行。

周先练,周威[3](2012)在《施工期导流方式选择与适宜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坝址河谷地形、地质条件往往是决定导流方式的主要因素,各种导流方式须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但还必须结合地质条件。有时河谷地形虽然适于分期导流,但是由于河床覆盖层较深,纵向围堰基础防渗、防冲难以处理,导致纵向导墙难以施工,不得不采取明渠或者隧洞导流方式。在地质条件不成为导流方式选择控制因素的前提下,坝型和河谷地形特点往往是决定导流方案的主要条件。根据国内外上百个工程统计分析,对于当地材料坝,一般采取一次断流隧洞方式或者涵洞导流方式。对于刚性坝,以坝顶长与坝高的比值η=L/h表示河谷形状系数,当η<3时,一般采用一次断流隧洞导流方式;当η>4.5时,一般适合分期导流;当3≤η≤4.5时隧洞导流与分期导流均可行。

金瑞[4](2010)在《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期通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沙江腹地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和稀土储量位居全国前列,磷矿资源亦较丰富,沿线的攀枝花市是全国着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内河航道在腹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规划的最末一个梯级,电站河段河床地势复杂,滩险众多,水面比降大,河道宽窄相间,电站施工导流期未设置临时船闸,电站下段又受横江河口的顶托,该航段的滩险情况、水流条件及泥沙冲於变化情况极其复杂。为保证客货运输畅通,保证电站建设顺利进行,在整个向家坝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开展电站施工期通航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从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期导流及通航方式、一期施工导流期对航道的影响及通航条件、二期施工断航期翻坝转运条件、库区转运码头的通航条件等方面,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计算方式,模拟并研究了各个阶段的通航条件,为确保电站建设期间的航运畅通及航运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从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工程来看,该项目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地解决了施工一期碍航问题,翻坝转运运行良好,航道畅通,没有发生一起海损事故,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类似的电站施工期通航问题研究参照。

邱平岚,陈舒睿,张琦[5](2010)在《大渡河上平湖初——瀑布沟水电站下闸蓄水纪实》文中认为为了下闸蓄水的成功实现,瀑布沟全体建设者在公司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准备充足,投入充分,不计艰辛,团结拼搏,用毫无瑕疵的完美"表演",博取了响亮的掌声和赞誉。在瀑布沟水电站下闸蓄水这幕精彩"演出"中,瀑布沟水电站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成功实现了蓄水目标,为年底发电的"双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承担配合工作的深溪沟水电站,在风险极大的情况下安全顺利确保了下游正常供水,无愧于这部戏的最佳配角。

张雯[6](2009)在《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导流明渠是国内外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导流方式。许多工程的导流明渠除了承担施工期间泄水的任务之外,还要满足施工期的通航要求,这就需要对施工期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研究施工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常用的手段是水力学模型试验。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来研究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水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以汉江兴隆水利枢纽和长江小南海水利枢纽两个具体工程为例,对导流明渠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汉江兴隆水利枢纽导流明渠采用1:100的水力学整体模型来分析不同流量级下的明渠通航水流条件,最后分析得出最大通航流量和航线。长江小南海导流明渠采用1:150的水力学整体模型,对400m底宽和350m底宽两方案导流明渠分别进行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研究,最后从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导流明渠泄流能力和工程的造价等方面综合考虑,优选350m底宽方案。以曲线坐标系下的浅水方程作为控制方程,离散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法,采用交替方向法(ADI)对离散方程进行求解,建立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分别建立兴隆和小南海两工程导流明渠的数学模型来对通航水流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流量级下水深、流速、水面坡降、横向流速等水力参数。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的数值模拟结果和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文中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导流明渠的通航水流条件是可行的,数学模型可为选择设计方案提供参考,对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为建立三维数学模型来更加深入研究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吉中亮[7](2008)在《包家坝水电站导流明渠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施工导流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起着全局性,战略性的作用。而明渠导流作为一种常见的导流方式,以其泄流能力强、易满足通航要求等优势,在当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因施工导流工程的重要性、复杂性,通过水力计算与设计的导流方案是否能顺利通过施工期的最大洪峰流量及导流施工期的施工要求,这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施工安全性、经济性及所要承担的风险性等关键问题.因此工程实践迫切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包家坝水电站导流明渠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基本资料,在实验室建立水工模型。通过模型试验首先对原设计方案导流明渠的泄流能力、导流明渠内的水位及流速、导流明渠出口冲刷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研究。然后根据试验观察及试验数据的分析,对原设计方案的泄流能力、水位、流速及下游出口冲刷等作出评价,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经济的修改。对修改方案再进行水工模型试验,研究通过修改后的方案是否可以满足施工导流期的施工要求,并提出最终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原方案因受导流明渠进口尺寸及导流明渠渠身过水断面过小的限制,导流明渠的最大过流能力仅为602.0m3/s,而此时上游围堰处的最高水位就已达到964.6m(上游围堰顶高程为964.5m),严重威胁上游围堰的安全,远不能达到导流期洪水设计频率P=20%时洪峰流量为1010m3/s的泄洪要求。导流明渠的出口冲刷也十分严重,过流量仅为602.0m3/s时,出口流速就高达8~9m/s,冲刷坑最低点高程为935.50m,冲刷坑深度高达21.0m。达不到施工期导流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改;通过修改后,从修改方案的试验数据分析可知:修改方案导流明渠内水流较平稳,能顺利地排泄五年一遇洪水最大洪峰流量Q=1010m3/s到下游河道。在通过最大洪峰流量Q=1010m3/s时上游围堰水位为963.73m,比上游堰顶高程964.5m,低了0.77m,不会影响上游围堰的安全。导流明渠出口的流速有所减小,即使在最大洪峰流量Q=1010m3/s时导流明渠出口的底流速也小于8m/s,减小了对下游河床和下游围堰的冲刷,不会威胁到下游基础及下游围堰的安全。所以修改方案是完全可以满足施工期导流的要求,可确定为最终方案。

石蹈波[8](2007)在《大型水电站高土石围堰安全研究》文中提出围堰是水利枢纽工程中重要的临时性建筑物,其安全关系到整个施工导流工程和主体工程的安全和进度,甚至涉及到下游的安全问题。随着大型和巨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围堰的规模不断增大,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本文以乌东德水电站上游高土石围堰为研究对象,从渗流和边坡稳定两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渗流计算和边坡稳定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从质量守恒定律出发推导了渗流的连续性方程,根据变分原理推求了二维非稳定一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支配方程。2)对不同区域渗透系数对渗流的影响、非稳定—非饱和渗流对边坡稳定的影响以及粗粒料强度参数的选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得到相应结论。3)对乌东德上游围堰不同工况进行渗流计算,对深厚覆盖层渗透参数和基坑抽水速度等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渗漏量及渗透稳定问题进行了评价。4)在围堰渗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强度指标,运用极限平衡法对围堰边坡稳定进行计算。对深厚覆盖层渗透参数、土体抗剪强度等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就非饱和问题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丁学琦[9](2006)在《大流量宽河谷水电枢纽布置的工程实践》文中提出中国江河水量丰沛,开阔河段不仅洪水流量大、装机台数多,且多为通航河道。现仅以所及,回顾工程实践,对大流量宽河谷水电枢纽布置,在协调通航、泄洪、发电、导流以及坝址选择上的某些设计导向和趋势,初加探讨,以资讨论。

李克礼,樊天龙,李广[10](2002)在《铜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中围堰工程施工技术的回顾》文中研究指明铜街子工程施工导流中的围堰工程施工 ,在实现枢纽布置和各阶段施工进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受到特殊的地质、地形、水情和施工等因素制约的情况下 ,围堰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 ,攻克了不少难题。特别是临时围堰施工及堰体拆除料源的重复利用“以挖筑填”和防渗材料选用及机械转移措施等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精心施工管理 ,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 ,开拓了新的思路 ,提高了围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 ,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二、铜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中围堰工程施工技术的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中围堰工程施工技术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旬阳水电站导流明渠进口布置型式水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模型试验研究
        1.2.2 数值模拟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模型试验研究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简介
        2.1.2 地形地质条件
    2.2 施工导流与枢纽建筑物
        2.2.1 导流方式
        2.2.2 导流标准和程序
        2.2.3 导流建筑物布置
    2.3 模型设计、制作及试验量测
        2.3.1 模型设计
        2.3.2 模型制作
    2.4 导流明渠原设计体型测试与分析
        2.4.1 导流明渠过流能力测试
        2.4.2 水流流态
        2.4.3 水面线
        2.4.4 流速分布
        2.4.5 河道冲淤
    2.5 导流明渠体型修改试验
        2.5.1 修改试验
        2.5.2 修改试验结果分析
    2.6 导流明渠推荐体型试验测试
        2.6.1 水流流态
        2.6.2 水面线
        2.6.3 流速分布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导流明渠数值模拟
    3.1 研究方法简介
        3.1.1 控制方程
        3.1.2 湍流模型
        3.1.3 VOF法
        3.1.4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3.1.5 边界条件
    3.2 原设计体型计算
        3.2.1 对比验证
        3.2.2 计算结果分析
    3.3 推荐体型计算及深入分析
        3.3.1 流态分析
        3.3.2 流速分布计算结果
        3.3.3 流量计算深入分析
        3.3.4 冲刷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施工导流程序及主要水力学计算成果
附录 B 导流建筑物布置图
附录 C 模型布置图
附录 D 原设计体型各工况流速分布图
附录 E 推荐体型各工况流速分布图
致谢
作者简介

(2)分汊河段明渠导流保证施工及通航条件下分流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明渠导流研究现状
        1.2.2 分汊河流分流比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施工导流方案初选
    2.1 工程概况
    2.2 枢纽布置
    2.3 工程水文地质
    2.4 施工导流方案初选
        2.4.1 施工导流标准
        2.4.2 施工导流要求及方案初选
        2.4.3 施工导流建筑物初步设计
第3章 初选方案保证施工安全水流特性计算分析
    3.1 引言
    3.2 平面二维数值模型
        3.2.1 基本方程
        3.2.2 数值解法
        3.2.3 定解条件
        3.2.4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
    3.3 软件模块
    3.4 模型率定
    3.5 初选方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3.5.1 一枯时段分流比数值模拟分析
        3.5.2 三枯时段分流比数值模拟分析
    3.6 结果分析
第4章 改进方案保证通航条件数值模拟分析
    4.1 引言
    4.2 导流明渠改进方案
    4.3 改进方案泄流能力校核
    4.4 改进方案通航条件计算分析
        4.4.1 一枯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4.4.2 一汛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4.4.3 三枯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4.4.4 三汛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汊河段明渠导流物理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工况
        5.2.1 一期导流试验工况
        5.2.2 二期导流试验工况
    5.3 施工导流模型试验研究
        5.3.1 一期导流试验
        5.3.2 二期导流试验
    5.4 试验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3)施工期导流方式选择与适宜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导流方式的合理选择
    1.1 导流方式的种类
    1.2 导流方式选择的主要原则
2 各种导流方式的适用条件
    2.1 初期导流阶段采用隧洞导流方案时基坑是否过水问题分析
    2.2 初期导流阶段采用明渠导流方案时基坑是否过水问题分析
    2.3 当地材料坝工程导流方式的适用条件分析
    2.4 刚性坝工程在中后期导流阶段设置临时底孔分析
3 结束语

(4)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期通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向家坝电站施工期导流方案研究
    2.1 施工导流期通航规划探讨
        2.1.1 导流方案
        2.1.2 通航规划
        2.1.3 过坝方式
    2.2 施工导流期通航方案探讨
        2.2.1 缩窄主河床通航
        2.2.2 明渠导流通航
        2.2.3 临时船闸通航
        2.2.4 临时船闸结合导流明渠通航
        2.2.5 利用永久通航建筑物通航
        2.2.6 利用闸孔、缺口及底孔通航
        2.2.7 翻坝转运通航
    2.3 施工导流期通航问题研究现状与分析
        2.3.1 五强溪水电站施工期通航问题
        2.3.2 葛洲坝工程施工期通航问题
        2.3.3 株洲航电枢纽施工期通航问题
        2.3.4 多瑙河铁门水利枢纽施工期通航问题
        2.3.5 三峡工程施工期通航问题
    2.4 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导流设计
        2.4.1 影响导流方式选择的因素
        2.4.2 导流方案比选
    2.5 小结
第三章 一期施工导流通航条件数值模拟研究
    3.1 工程河段航道现状
    3.2 一期施工围堰布置
    3.3 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3.3.1 网格离散及剖分
        3.3.2 基本方程求解
        3.3.3 方程的定解条件
    3.4 数学模型计算条件
        3.4.1 模型范围
        3.4.2 束窄河床计算原理
        3.4.3 计算工况选择
    3.5 数学模型验证
        3.5.1 网格布局
        3.5.2 模型验证
    3.6 计算结果分析
        3.6.1 围堰河段几何尺度变化
        3.6.2 工程前后流场对比
        3.6.3 工程前后流速对比
        3.6.4 工程前后水面比降对比
        3.6.5 航行及航线选择
    3.7 小结
第四章 二期施工期客货过坝方案研究
    4.1 航运现状
    4.2 通航船舶
        4.2.1 现行船舶
        4.2.2 设计船型
        4.2.3 设计流量
    4.3 翻坝转运通航分析
        4.3.1 翻坝转运过坝货运量分析
        4.3.2 翻坝转运货运量设计
        4.3.3 翻坝转运时段
        4.3.4 翻坝转运交通条件
        4.3.5 与三峡工程翻坝转运对比
    4.4 翻坝转运总体方案布置
        4.4.1 低位翻坝转运方案
        4.4.2 高位翻坝转运方案
        4.4.3 长期翻坝转运方案
        4.4.4 应急转运预案
    4.5 翻坝转运经济补偿方案
    4.6 翻坝转运利弊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运码头布置及港区通航条件数值模拟研究
    5.1 转运码头港址选择
    5.2 转运码头布置
        5.2.1 二狮岩码头布置方案
        5.2.2 新滩坝码头布置方案
        5.2.3 小岸坝码头布置方案
        5.2.4 安边码头布置方案
    5.3 上游转运码头河道条件
    5.4 数学模型计算条件
        5.4.1 模型范围
        5.4.2 地形数据
        5.4.3 计算工况选择
        5.4.4 计算边界处理
    5.5 数学模型验证
        5.5.1 天然情况工程河段原型观测结果
        5.5.2 网格布局及模型验证
    5.6 计算结果分析
        5.6.1 工程前后码头断面过水面积变化
        5.6.2 工程前后港区流速变化
        5.6.3 工程前后港区水位变化
        5.6.4 工程后港区河段水面比降
        5.6.5 水域布置
    5.7 工程对航道条件的影响
        5.7.1 工程对航道尺度的影响
        5.7.2 工程对船舶航行、航线的影响
        5.7.3 船舶靠泊、进出及作业条件
        5.7.4 泥沙淤积对工程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5)大渡河上平湖初——瀑布沟水电站下闸蓄水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瀑布沟完美的主攻
    时机成熟瀑布沟水电站下闸蓄水瓜熟蒂落
    临战动员每临大事有静气
    今夜无眠工地现场灯火阑珊
    首创纪录科技攻关破解难题
下篇:深溪沟最佳的配合
    闸门运行打破规范规定
    四大考验风险重重
    科学严谨精心筹备
    挑灯夜战一气呵成

(6)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选题依据
    1.2 明渠布置
        1.2.1 导流明渠的布置原则
        1.2.2 导流明渠的设计
        1.2.3 明渠导流的规模
        1.2.4 导流明渠的通航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1 主要目的及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汉江兴隆水利枢纽施工导流明渠水工模型试验
    2.1 前言
    2.2 试验内容
    2.3 模型设计制作及验证
    2.4 试验成果
        2.4.1 泄流能力
        2.4.2 通航水力学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南海水利枢纽施工导流明渠水工模型试验
    3.1 前言
    3.2 模型设计
    3.3 试验内容和试验条件
        3.3.1 试验内容
        3.3.2 试验条件
    3.4 试验成果
        3.4.1 渠底宽400m 方案
        3.4.2 渠底宽350m 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
    4.1 数学模型理论基础
        4.1.1 二维浅水方程
        4.1.2 数值模拟的基本步骤
        4.1.3 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4.2 通航导流明渠数学模型理论
        4.2.1 主要的方程
    4.3 汉江兴隆导流明渠数学模型
        4.3.1 网格划分和地形处理
        4.3.2 模型的初始和边界条件
        4.3.3 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数值模拟结果
    4.4 小南海导流明渠数学模型
        4.4.1 网格划分和地形处理
        4.4.2 模型的初始和边界条件
        4.4.3 400m 底宽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数值模拟结果
        4.4.4 350m 底宽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数值模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

(7)包家坝水电站导流明渠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导流明渠的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
        1.5.1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1.5.2 模型测量断面的布置
        1.5.3 试验测量方法
        1.5.4 试验数据分析
第二章 导流明渠的设计原则
    2.1 明渠布置的原则与要求
    2.2 明渠进、出口的布置
    2.3 明渠渠线布置
    2.4 导流明渠断面型式的确定
    2.5 导流明渠的边坡
第三章 试验方案的设计
    3.1 工程概况
    3.2 基本资料
        3.2.1 暴雨、洪水特性
        3.2.2 泥沙特征
    3.3 模型布置
    3.4 泥沙模型设计
        3.4.1 推移质泥沙运动相似
        3.4.2 推移质泥沙输沙率相似
        3.4.3 推移质泥沙河床变形相似
第四章 模型试验研究
    4.1 原方案导流明渠试验
        4.1.1 试验仪器
        4.1.2 试验测量方法
        4.1.3 原方案试验现象与数据
        4.1.4 原方案试验小结
    4.2 修改方案导流明渠试验
        4.2.1 水面线
        4.2.2 流速分布
        4.2.3 下游河道冲淤情况
        4.2.4 修改方案试验小结
第五章 试验数据分析与方案对比
    5.1 原方案试验数据分析
        5.1.1 导流明渠水位流量关系
        5.1.2 水面线及流速
    5.2 修改方案试验数据分析
        5.2.1 导流明渠水位流量关系
        5.2.2 水面线
        5.2.3 流速分布
    5.3 方案对比
        5.3.1 水面线对比
        5.3.2 出口流速与下游冲刷对比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大型水电站高土石围堰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水利枢纽工程围堰的技术实践与进展
    1.3 影响土石围堰安全的主要因素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渗流计算理论与有限元解法
    2.1 概述
    2.2 渗流分析的基本原理
    2.3 渗流有限元解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3.1 极限平衡法
    3.2 有限单元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建立与安全分析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4.1 计算软件及模型建立
    4.2 不同区域渗透性对渗流场的影响
    4.3 非稳定-非饱和渗流对土质边坡稳定影响的探讨
    4.4 粗粒土强度指标选取问题的探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实例-乌东德水电站上游围堰安全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计算工况的拟定
    5.3 围堰渗流分析
    5.4 围堰边坡稳定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铜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中围堰工程施工技术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况
2 一期纵向围堰工程系统施工
    2.1 概 况
    2.2 纵堰系统施工
        2.2.1 施工特点
        2.2.2 堰体结构型式
        2.2.3 临时围堰施工
        2.2.4 混凝土挑流墩施工
        2.2.5 纵堰施工
    2.3 纵堰拆除
    2.4 小 结
3 二期围堰工程
    3.1 概 况
    3.2 围堰施工
        3.2.1 施工特点
        3.2.2 施工简述
    3.3 围堰拆除
        3.3.1 概 况
        3.3.2 施工特点
        3.3.3 施工简述
4 三期围堰工程
    4.1 概 况
    4.2 施工简述
5 结 语

四、铜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中围堰工程施工技术的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旬阳水电站导流明渠进口布置型式水力特性研究[D]. 杨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分汊河段明渠导流保证施工及通航条件下分流比研究[D]. 徐彭强. 天津大学, 2019(01)
  • [3]施工期导流方式选择与适宜性分析[J]. 周先练,周威. 贵州水力发电, 2012(02)
  • [4]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期通航问题研究[D]. 金瑞. 重庆交通大学, 2010(01)
  • [5]大渡河上平湖初——瀑布沟水电站下闸蓄水纪实[J]. 邱平岚,陈舒睿,张琦. 四川水力发电, 2010(01)
  • [6]导流明渠通航水流条件研究[D]. 张雯. 长江科学院, 2009(S2)
  • [7]包家坝水电站导流明渠试验研究[D]. 吉中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8]大型水电站高土石围堰安全研究[D]. 石蹈波. 河海大学, 2007(05)
  • [9]大流量宽河谷水电枢纽布置的工程实践[J]. 丁学琦. 西北水电, 2006(04)
  • [10]铜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中围堰工程施工技术的回顾[J]. 李克礼,樊天龙,李广. 四川水力发电, 2002(04)

标签:;  ;  ;  ;  ;  

通街子水电站施工导流围堰工程施工技术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