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森林分布特点及其演替规律(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方文[1](2020)在《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维持大气碳氧平衡、调节城市小气候、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重庆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森林对该区域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为凸显。科学合理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是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范围内,在尽可能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同时,对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重庆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16个景观指数(类型层次8个,景观层次8个)从区域尺度(重庆主城九区及璧山、永川和江津区长江以北区域8570 km2范围)和城市尺度(重庆主城九区2737 km2范围)对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测算潜在生态网络,采用生态廊道综合指数对生态网络进行评价与优化。在城市尺度下的源斑块和重要生态节点中,于2009年和2018年对人为干扰强度较大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分析10年间的木本植物群落的变化趋势;并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分析初始建植物种对群落结构及小环境的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区域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城市森林面积增加了27640.08 ha;城市森林中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大型斑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而巨型斑块比例逐年上升。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指数逐年下降;而蔓延度指数、连接度指数、聚集度指数逐年增加,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城市森林景观类型较少,斑块密度较低,景观斑块聚集性和均匀度较高,但连接度偏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中高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40块,提取潜在生态廊道780条,节点320个,归并删除冗余重复廊道,得到540条优化生态廊道和2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153个,踏脚石71个)。优化后生态网络呈网状结构,可有效改善区域尺度下城市森林景观格局。(2)在城市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研究区城市森林面积减少了1206.69 ha。其中生态片林和河岸防护林逐年减少,游憩林、景观美化林和道路防护林有所增加。此间自然林和半自然林面积减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城市森林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和大型斑块面积逐年减少,微型斑块和巨型斑块面积逐年增加。在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分散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蔓延度、连接度和聚集度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31个,提取潜在生态廊道465条,节点199个,经归并和重力模型提取,得到278条优化生态廊道,1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83个,踏脚石41个)。研究区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得到改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得以优化。(3)2009年和2018年,分别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各设置样地5个样方100个。2009年半自然林植被类型共有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6个群系,物种41科、55属、72种;2018年共记录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5个群系,物种42科、56属、75种,增加了1科1属3种。人工林2009年共记录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24个群系,物种26科38属47种,减少了1科1属1种,乔木变化了5种,灌木变化了7种。10年间半自然林前5种乔木层树种重要值排序几乎没有变化,仅平顶山样地中的刺桐跌落前5种地位,香樟上升为前5种之一;灌木层树种没有发生变化,但部分样地内物种重要值排序发生了变化。半自然林总体上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人工林总体上木本植物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乔木层略有增加。半自然林木本植物乔灌比和常绿落叶比在种类上保持不变,在数量上灌木数量有所增加;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常绿落叶比在此期间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人工林木本植物乔灌比种类没有变化,灌木数量减少。半自然林乔木层胸径等级在2009年和2018年均呈明显的“增长型”,且中间没有断层现象,表明群落总体上更新良好;10年间平均胸径都有所减小,从12.3 cm降到11.6 cm。人工林在10年间乔木层平均胸径从13.85 cm增加到14.91 cm;DBH>l cm的个体各个径级均呈明显的“衰退型”,在8个径级中都有个体分布,表明群落总体上相对稳定,群落呈现出“衰老型”特征。半自然林和人工林平均生物量都有所增加,说明样地内半自然林呈正向演替,而人工林受人为喜好较大,在人为干预下保持着相对稳定。(4)通过2009年在高速公路廊道人工建植群落并持续观测和调查,建植初期,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直接影响道路生态廊道植被的覆盖率实现时间以及群落生物量的积累。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高植被覆盖率形成时间越短,群落积累的生物量则越多,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间接对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固碳释氧能力形成积极影响,有利于道路廊道生态系统在固碳释氧生态功能的发挥。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的结构特征中物种多样性水平密切相关。相同生长季节内,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生境接纳新物种的潜力愈强,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群落盖度也越大,所在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水平也越高。道路生态廊道植被所在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水平与植被的固持水土能力(护坡性能)密切相关: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所在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抗冲蚀能力、蓄水保土能力也越强,区域内的产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则越小,且随着建植时间的延长而趋势越明显。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能够影响建植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发展方向,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越多建植区土壤理化指标越向积极方向发展,如土壤pH值、速效N、P、K及全N、全P和全K等指标均随物种数量的增加而相应提升,且二者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建植条件一致的条件下,提高初始建植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促进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发挥。综上,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面积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在区域尺度上逐年增加,在城市尺度上逐年递减;研究形成的2个尺度的生态网络可为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城市森林中半自然林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演替特征,而人工林表现出受人为喜好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规律;初始建植物种数量直接影响着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质量和发展趋势。
朱莉娜[2](2020)在《清末民初四川自然地理认知研究 ——基于外国游历文献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四川自然地理的认知是近代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界由于这一时期样本数据缺乏研究较少,而历史学界在研究时多选择科学性、客观性有所欠缺的国内传统史料,故使用外国文献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封闭的自然环境是外国人进入四川面临的首要问题,但复杂的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仍吸引众多国外受过良好教育的官员、学者、传教士、科学家、探险家、旅游者来此游历考察,留下了众多宝贵的以游记和调查报告为主的一手资料。他们在近代化科学思维的背景下,对于国人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或景观能从较客观角度进行分析与描述,能够发现许多国人未曾留意或以迷信来认识的自然现象,弥补近代四川地区自然地理资料缺乏和认识科学性不足的缺陷。因此本文将以此作为主要史料进行分析,以期从外国人的视角探究清末民初四川自然地理的认知情况,同时为当下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中外交流等内容提供借鉴。主要从地质地貌、气候、河流、动植物矿藏四个方面对四川自然地理认识情况进行论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缘起、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研究的学术与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对外国人在四川游历的情况进行整理,包括主要外国游历者(团体)来川游历情况的介绍和考察时段分析。通过整理发现外国游历者身份多样,其中以官员、商人、科学家和传教士居多。其游历考察路线包括当今川渝大部分区域,对所经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河流、矿产、交通,经济贸易等多有记载,有助于我们复原当时的自然地理情况。在考察时段方面,开埠至清末游记数量最多。第三部分是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地质地貌的认识。包括四川典型的红色盆地(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两种地貌。红色盆地中介绍了外国人对成都平原、方山丘陵地和川东平行岭谷地貌的认识。川西高原则通过对典型地区的整理,归纳出外国人对其的认识。总结发现外国人对于四川地质地貌的关注侧重于岩石土壤组成及该地地质地貌的特点,对本地资源与地质的关系十分重视,从中可看出外国人游历和考察具有经济目的。第四部分是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气候的认知。通过外国人对气候的描述归纳四川气候特点有:难有好天气、潮湿、多雨(夜雨多)、雨热同期;川西地区气候恶劣,季节变化不明显,冬季寒冷有降雪,甚至有沙尘天气。同时外国人对于本地人对气候的迷信认知感到荒谬,体现了双方文化上的差异。外国游历者对于气候的认知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在描述气候感受时,通常借助于仪器测得的数据,更加客观真实。第五部分是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河流的认识,主要归纳了外国游历者对扬子江和其重要支流岷江、嘉陵江的认识。激流险滩是扬子江显着特点,其形成与河床狭窄,礁石遍布有关。同时外国游历者为打开中国东西部贸易的大门,对长江是否通汽轮关注颇多。第六部分是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动植物、矿藏的认识。外国人对四川地区珍稀动植物给予了广泛关注,并用现代科学体系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和命名,这一时期四川的森林资源总体并不乐观。矿藏方面他们从矿产规模、开采方式到运输都进行了细致描写,足以窥见其对矿藏资源的重视。结语部分主要对外国游历者来川目的和其对四川自然地理认知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从作者身份来看外国游历者中对自然地理关注较多的是商人和科学家。其来华目的主要包括1、开辟中国内地,攫取资源;2、为了科学考察;3、顺应19世纪博物学潮流。他们对四川自然地理认知的特点可概括为:1、科学性;2、带有发达文明侵略色彩;3、带有发达文明优越感;4、具有全球性互利观念。最后也探讨了世界背景下英法两国间的博弈和自然地理认知中人文观念的调和问题以及外国在华游记翻译与研究的方法。
穆艳霞[3](2020)在《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美景度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色彩是风景林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提高风景林视觉审美质量的重要抓手,科学分析风景林色彩景观特征与公众视觉审美响应机制,构建系统普适的色彩景观评价体系,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对提高风景林视觉审美质量及其多重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轿子山风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色彩解译技术对风景林秋季色彩景观照片进行量化,利用Matlab中森林色彩量化程序提取色彩组成要素指数,利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勾取和计算色彩构成斑块指数,并分析各指数在秋季的变化特征;同时,运用网络问卷和幻灯片问卷进行美景度调查,利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的Kendall协同系数W检验等方法考察两种评判方式的结果是否一致。基于以上色彩指数和美景度评价结果,分析风景林秋季色彩特征与公众审美响应关系,具体来说,通过偏相关分析提取与公众审美响应显着相关的色彩指数,并利用因子分析构建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各色彩指数对美景度的影响力;选取审美优势景观和提升景观分别进行系统聚类,细分色彩景观类型,分析各自的色彩共性特征。进而,筛选出审美优势和劣势的风景林景观,分析各景观中视域层典型树种组成的色彩变化特征;并根据色彩特征与美景度的关系,分析典型树种个体及其生境共现性组合的美景度影响力;总结典型树种的地域分布广度与演替阶段,为其普适应用提供基础。最后,从视域层典型树种配置与替补优化层面,以色彩指数调控、秋季色彩搭配、延长秋季审美优势持续期等维度,提出轿子山风景林色彩景观审美优化策略。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网络问卷和幻灯片放映纸质问卷,两种评判方式的结果总体分布和变化趋势非常相似,都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水平一致,且两种评判方式下人们的评判标准一致性很高;幻灯片问卷结果的分值离散度更高,评价区分度更大、更敏感,人们在进行幻灯片问卷的评判能力和内部一致性高于网络问卷,但这并不影响评价结果总体水平一致性,故将两种评判形式获得的结果进行数据合并计算的具有合理性、有效性。(2)通过色彩解译,共提取出5种色彩组成要素指数和23种色彩构成斑块指数,轿子山秋季风景林总体色彩以绿色系H5、H6占比最多、其次为黄色系H3、H4,再次为蓝绿色系H7、H8、H9,H10,红黄色系H1、H2、H3、H4呈上升趋势,绿色系H5先上升后下降,绿色系H6、H7、H8占比呈下降趋势,蓝绿色系H9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蓝紫色系H10、H11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他色相呈色不明显;以中低饱和度为主,呈下降趋势;以中低明度为主,各明度比例变化不明显;色彩数量先下降后上升,最大色相指数逐渐降低,二者变化均不显着;色彩斑块面积变异系数(ACOV)先上升后下降,在变色中期达到峰值,其他色彩构成斑块指数变化均不明显。(3)轿子山秋季风景林整体色彩景观审美差异较大,总体均值处于中等略低水平,随着变色期的推进,总体美景度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变色中前期总体美景度最高。审美优势景观的色彩共性:色彩斑块较为丰富多样,空间结构较为复杂,优势斑块明显度中等偏低并且连接性较好,较小斑块错落分布,景观多样均衡;最大色相指相对较高,色彩较为丰富,饱和度较高,黑色和高明度色彩呈一定明暗对比,绿色系色彩较多,或较高饱和度的黄色系略高于绿色系;此外也存在个别景观优势斑块主导性较强,但有与之色彩对比较强的小斑块错落分布其间。审美提升景观的色彩共性:优势斑块主导性强,整体景观单一聚集,或者结构过于复杂、色彩斑块过于破碎零散、无优势斑块;最大色相指数相对较低、色彩丰富度较低,低饱和度色彩占主导,黑色、高明度色彩占比都很低,不形成明显对比,灰色、枯黄色系较多。(4)轿子山风景林视域层典型树种共有96种,树种斑块类型远大于色彩斑块类型。按照生活型分类,有针叶林8种、阔叶林86种、竹类1种、草本1种。审美优势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有华山松等33种,而铁橡栎等12种的审美响应持续较低。以树种呈色分类,主要有常绿、落叶绿色变、落叶红黄色变3类,其中落叶红黄树种红黄色变时公众审美响应较高,共有48种。按照树种的空间生境共现性,可分为6个分布区植物组合,其中,植物组合Ⅱ的优等美景度持续时间最长,其次为Ⅲ、Ⅴ,Ⅳ、Ⅰ植物组合,Ⅵ美景度一直偏低。典型树种的地域分布广度,从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至轿子山特有种共15种分布类型;以演替阶段分类,原生植被或地带性植被有8种,次生植被有5种。(5)按照树种色彩变化类型细分,共有绿色→黄色→枯黄、灰色等10种类型;大多树种以中饱和度中明度呈色,随着变色期推进部分树种饱和度逐渐降低,部分树种呈黄色变时达到高饱和度高明度,少量低饱和度树种美景度较低。从秋季常绿、落叶色彩共变、色彩对比三种色彩搭配关系进行典型树种替补优化。针对红黄色变→落叶树种的审美优势持续期较短的问题,可以变色物候期有差异的红黄色变树种、以及与常绿均衡配置,来延长审美优势持续期。针对铁橡栎-清香木、杜鹃灌丛、急尖长苞冷杉-杜鹃林植物类型,应首先以保护植被生态稳定性、促进植物良性循环和顺向演变,减少土石裸露为目标,其次根据前述树种色彩类型进行相应替补,以提高美景度、延长审美优势持续期。
师嘉祺[4](2020)在《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森林景观恢复对关键生态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流域亚高山森林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重大调节作用。该区域早期历经大规模森林采伐,天然林资源耗竭。由于高寒区的特殊生态环境叠加人为干扰和全球变化等,导致区域森林生态功能退化严重。作为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建设区域,林业部门自90年代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森林恢复措施。准确评估变化环境下森林恢复措施对区域森林景观结构以及水源涵养、固碳等生态功能的恢复效果有助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森林生态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森林生态恢复方案。生态水文模型可评价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但难以反映不同恢复阶段森林植被的演替过程及其相应的植被参数变化,尤其无法反映气候变化对森林恢复的影响。而森林景观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森林植被生长及演替过程,但是不具备森林水文过程模拟功能。因此,现有的评价方法已无法满足变化气候下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固碳、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的恢复效果评价的需求。针对西南高山亚高山森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重大科技需求,本研究以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为研究对象,将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定量方法结合,实现气候变化下流域森林景观恢复演替过程及其固碳、水源涵养等关键生态功能的恢复效果评价。首先基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采用LANDIS PRO模型模拟预测森林恢复措施(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对森林景观的长期影响(2010-2060年),比较两种恢复情景下的森林景观的恢复效果。其次,基于LANDIS PRO地上生物量的模拟,定量预测森林固碳功能的动态变化。最后基于森林景观恢复模拟预测结果,通过构建水源涵养功能参数库,采用综合蓄水能力法定量评价两种恢复情景下的杂谷脑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进一步比较分析不同恢复模式对森林关键生态功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模拟初始化的结果表明,模型的初始化物种信息与野外调查数据相吻合,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与模型预测的结果基本一致,所以野外调查数据初始化的森林景观能够很好的代表流域2010年森林的组成和结构,模型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模拟结果表明,在采取人工恢复措施后,区域森林的组成在时空尺度上有显着变化。在时间尺度上,云杉的平均林分胸高断面积在2050-2060年显着增加;冷杉的平均胸高断面积在短、中期显着增加,华山松在短期和长期阶段显着增加(P<0.05);高山栎的平均林木胸高断面积有所减少,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桦木和落叶松则分别在长期和短中期呈现显着减少的趋势。在空间尺度上,人工恢复情景与自然恢复情景相比,冷杉林在干旱河谷、北坡和高山区的森林占比均增加,而在南坡的占比减少;云杉林在干旱河谷区、南坡地区的森林占比增加,而在北坡和高山区的占比减少;桦木和落叶松在不同的立地类型上均呈现减少的趋势。总体上,人工恢复情景的分类管理有利于研究区森林向顶级群落演替。(3)对于关键生态功能的定量结果表明,森林景观恢复措施对杂谷脑流域森林关键生态功能的短期提升效果不明显,但长期效果显着。人工恢复情景下,由于抚育措施的实施,2010-2040年研究区森林水源涵养量和地上生物量均有一定损失,而低于同期自然恢复情景下森林生态功能。但2050后,人工恢复情景的森林水源涵养量则高于自然恢复情景约14.32%54.07%;地上生物量(44.66 Mg/hm2)超过自然恢复情景下的(35.14 Mg/hm2)。(4)综合以上两个结论,本研究的人工恢复情景下的技术措施有利于杂谷脑流域森林向顶级群落的演替,能够有效提升研究区森林的关键生态功能,人工回复措施增强了研究区森林应对未来气候变暖的生态弹性。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汤士东[5](2019)在《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张良皋先生(1923—2015)是我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活动跨越建、规、景三个学科,并在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学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先生作为我国建筑学跨界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之一,在我国建筑类高校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手稿解读、案例分析、情景体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张良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研究、分类研究和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张良皋先生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梳理,寻绎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发展轨迹。其次,根据其专擅的领域,从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三个方面对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进行归类研究。景观建筑方面,通过对其武当山、干栏建筑和大观园复原研究中景观建筑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安陆李白纪念馆、竹山县郭山歌坛等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通、驭、理、和”的景观建筑思想。文化景观方面,通过对其《蒿排世界》《巴史别观》《武陵土家》三部着作所反映的聚落演化、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传播、环境认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景观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景观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堪、源、求、真”的文化景观思想。自然风景方面,通过对其山水诗中所反映的风景感知和山水审美思想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种体制中自然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境、比”的自然风景学思想。论文最后对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总结:其景观建筑的研究揭示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皇家园林的性质,充实了我国风景园林的历史理论;其文化景观的研究推动了鄂西各类文化景观进入各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制,具有巴楚地区文化景观研究先行者的价值;其自然风景学思想推动鄂西的自然风景进入各级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具有鄂西自然风景研究开拓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三个方面:首次对张良皋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同时立足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知名建筑学者”身份的张良皋,而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价值。
张芳明[6](2019)在《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结构生态优化机制研究”(批号:51578454)的资助下展开的。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的转型期,如何统筹好“山水田林湖草”等生态空间,引导城镇走向可持续化集约发展道路,是当下城镇发展的热门话题。作为全国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可持续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四川藏区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大量资金流的注入,并处于城镇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发展的需求,大量人工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与此同时,这种变革给千百年未曾有过重大人工干扰的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带开了冲击与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景观破碎化严重,自然生态廊道被阻、生境情况恶化等。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展开研究。从探究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与城镇发展现状入手,利用叠加分析法,发现川藏廊道系统现状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落实在空间上即为城镇发展对建设空间的需求和生态效益发挥对生态空间的需求,从而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问题导向。问题具体表现在生态资源整合、现状规划建设、后期实施管控,针对这三方面问题:首先,量化分析生态资源。基于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本文从生态基础设施(英文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详见1.5小节释义)的视角入手,对川藏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空间尺度、生境类型、景观类型、网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提取与分析。从而建立了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多尺度体系,并利用MSPA、综合网络分析等方法,分别从中提取出不同生境中的核心区、桥接区、孤岛等七种景观类型,并通过进一步通过网络评价发现不同尺度中生态格局的具体症结所在。接着,规划组织廊道结构。以生态基础设施的分析与提取为生态蓝本,运用最小累积成本法,经过筛选生态枢纽、识别潜在廊道、构建网络结构,构建了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层层密织的廊道网络系统,并通过叠加法量化了人与自然产生矛盾的空间点位。而后以网络系统结构为骨架,分别从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对四川藏区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廊道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规划组织与空间优化,层层渐进的缓解了廊道空间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而构建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廊道系统”。最后,提出实施管理策略。针对四川藏区,从优化区域约束框架、县域细化管控模式、镇域深化设计引导三方面,相应提出了具有适地性的实施策略与管理策略。
张杰[7](2019)在《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森林养生旅游在国内方兴未艾。2019年3月8日,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2022年建成布局较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立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强调森林康养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森林养生旅游是森林康养产业中的重要内容,中医特色明显,开展森林养生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森林康养产业中的独特优势。广东省森林资源丰富,养生旅游发展基础坚实,社会对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呼声很高。但是目前相较其他省份而言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实质进展比较缓慢。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研究很少,而且多数的森林养生旅游研究是基于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的视角,仅有零星的森林旅游研究涉及到中医养生的内容,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缺乏中医养生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中医养生学的视角开展了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研究。目的:首先,系统地梳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基于中医学的森林养生理论。其次,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内部现状与问题,以及内外部综合态势。然后,基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以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开发策略,包括开发模式、产品和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形态、产业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最后,介绍和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三个具体案例。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森林养生旅游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一)交叉研究法森林养生旅游属于多产业交叉领域,涉及中医药、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等多学科内容,因此要使用多元化视角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二)文献研究法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森林养生旅游的研究文献,尽可能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中医养生学、旅游管理学、森林医学相关文献着作,整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查阅、整理相关政府部门网站、行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尽可能全面收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资料。(三)田野调查法实地走访省内省外多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单位,深入山地、森林,与当地居民、游客、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谈,详细考察当地的森林气候、地形、植被、水源、历史人文等情况,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四)访谈报告法与广东省森林公园协会合作开展关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举办“国有林场森林康养休闲体验示范建设情况”座谈会,对受访者进行结构性访谈调查,并多次参加行业会议、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交流,加深对森林养生旅游的专业认识。(五)问卷分析法在广东省部分森林旅游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并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消费者特征、认知及需求情况。(六)模型分析法引入了 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RMP旅游开发模型、SWOT综合态势分析模型,将收集到的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模块分析,系统地开展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七)个案分析法在开发现状研究和开发策略研究部分,多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在最后开展专门的案例研究内容,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成果:(1)系统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森林养生理论。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时涉及的旅游开发一般理论,并探讨其在森林养生旅开发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竞争力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首次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本研究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将森林养生的概念进行合理延伸,以中医养生学理论和森林医学理论为指导,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的概念内涵、养生目的、养生原则、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认为森林养生是以有益人体健康的森林环境与资源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养生保健设施,通过环境养生、行为养生、精神养生等具体养生方法活动,最终实现维护健康和幸福两大目的的一种综合养生方式。森林养生的原则包括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扶正避邪,预防为主;动静互涵,身心同调;综合调养,持之以恒四大方面。森林养生的方法有森林浴养生、森林饮食养生、森林运动养生、森林温泉养生、针灸推拿养生、森林园艺养生、森林精神养生、森林芳香养生、森林五色养生、森林音乐养生等十种。(2)研究归纳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有政策环境: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支持、养生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经济环境:经济整体发展稳中求进、森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环境: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对养生需求日益扩大、广东省养生文化氛围浓厚;技术环境:中医药养生技术发展、林业科技发展、旅游事业人才培养等。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内部开发现状:整理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资源、岭南本草资源、饮食养生资源、温泉养生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者的基本特征分析、对森林养生旅游的认知分析、需求分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现状,包括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展情况、规划情况以及目前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有资源缺乏充分利用;开发基础有待完善;产品和服务未形成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内外部综合态势:内部优势:森林养生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经济支撑强劲有力;内部劣势:开发现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森林季节性闲置;外部机遇:森林养生旅游是多方政策交汇点、社会的养生需求;外部挑战:其他地区的竞争挑战、不合理开发带来的森林破坏。(3)提出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策略。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提出“森林旅游+X养生+Y养生+……”的差异化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分为:“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并结合实例介绍每种模式的特点、适宜开展的地区、以及产业延伸的路径等内容。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养生特色要融入旅游六要素中。研究还认为目前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为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以森林养生方法为框架整理了二十八项森林养生旅游项目,并总结了产品和服务中的三因制宜原则,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提供了森林小镇、森林养生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种适宜森林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分别从政策规划、人才培养、融资模式、营销推广等方面展开分析。(4)介绍了三个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即丰顺留隍潮客小镇:“森林旅游+温泉+禅修养生”的身心度假模式、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森林旅游+本草+茶文化养生”的林下茶药模式、惠来南药产业园:“森林旅游+本草养生”林下中药模式,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结论: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首次整理出的森林养生理论,为森林养生旅游的内容开发提供专业依据,有助于凸显森林养生旅游的中医药特色。此外对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进行区域研究也尚属首次,系统展现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若干开发策略,最后三个不同开发模式的案例,为其它研究提供借鉴。整个研究从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实践”研究,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和开发策略的“面”研究到案例分析的“点”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价值。
何乃翔[8](2019)在《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和实施路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号召下,如何在资源约束和生态压力下实现绿色转型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落实国土空间管制的重要手段,生态空间的界定和调控对于协调保护和发展的互动关系、维持空间发展的生态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县域生态空间调控作为国土空间管制体系中承上启下、整合传导的关键环节,当前尚未有一整套完整的调控方法和路径。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实现“生态环保的底线支撑”和“城乡发展的驱动引擎”良性互动的县域生态空间调控方法。本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模型(GIA),首先探讨了其与生态空间调控的耦合关系,并结合空间弹性原理和组织理论,通过生态空间调控网路和实施路径构建,对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方法进行实证。本文按照“关联系统建立-生态基础分析-空间关系判别-路径体系构建”的思路展开。首先,基于对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空间的同构性分析,从背景共融、目标双赢、动力机制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构建了GIA和生态空间调控的关联系统。其次,基于空间弹性原理,在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中纳入空间异质性影响因子,进而得出夏河县生态本底及其形成机制。然后,以生态本底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识别生态源地-提取生态廊道-判别生态节点-评价网络要素-优化生态网络”的技术路径构建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最后,基于组织理论“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开放系统”三维视角,结合公共政策原理、空间弹性原理和复杂系统协同论,提出“理性-政策”、“自然-弹性”、“开放-协同”的空间调控理论导向和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夏河县“区划管控-边界导控-格局整控”的生态空间调控路径体系。
胡耀俊[9](2018)在《基于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划分高等级森林立地单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立地分类是林业生产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的森林立地分类可以更好地指导育林、营林和造林。以文献研究为主线,回顾了国内外森林立地分类发展的简要历程,并对其主要流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我国目前有两大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一个是原林业部资源司组织研究并提出以我国林业区划为基础的“六级分类系统”,立地单位有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前三级为高级区划单位,其余为低级分类单位;另一个是由中国林科院等单位组成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研究组提出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单位有森林立地区域、森林立地带、森林立地区、森林立地类型区、森林立地类型,前三级单位为高等级立地单位,后两级为低级单位。两大系统不尽相同,其观点却无太大区别,立地划分结果亦无本质差异,且皆是高等级立地单位在地域空间上连续分布,而低等级立地单位则不连续。两大系统对我国林业生产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指出了我国南方山地现行森林立地分类中的缺陷,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对此,以六级分类系统为基础展开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总结出我国南方山地现行立地分类的两大缺陷,一是注重高等级立地单位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连续性,未能兼顾生物气候条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二是拘囿于高等级立地单位,将不同生物气候带的森林植被与相应的土壤类型置于低级立地单位之中。基于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提出了“依据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划分森林立地亚区”的新方法。在新划分的同一立地亚区内只有一种地带性土壤类型,或其他非地带性土类、隐地带性土类。这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提出的可根据“土类差异、山地垂直性”等划分立地亚区的依据相吻合。据此划分出的立地亚区向上分别与相应的立地区域衔接,并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连续的。完善了《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的立地划分依据。(2)根据划分亚区的新方法结合资料搜集,以四川盆周西缘山地为例,进行了新方法在大范围山地的应用。具体划分手段则采用了土壤垂直带谱的数字化表达,将各土壤垂直带谱置于同一个二维坐标系内对山地垂直带谱进行表达,为表示同一山地各地带性土壤立地亚区在山体上的宽度变化提供了一种途径。参照《四川森林土壤》给出的西缘山地土壤垂直带谱数据将西缘山地按照地带性土类划分为山地黄壤立地亚区、山地黄棕壤立地亚区、山地暗棕壤立地亚区和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立地亚区。上述四个立地亚区在理论上向上分别与南方亚热带立地区域、华北暖温带立地区域、东北寒温带温带立地区域衔接。(3)按照新方法并参照现有土壤垂直带谱资料,以九顶山东坡为例,进行了新方法在小范围山地的应用。研究区共划分出四个立地亚区。为避免多地域同种地带性土壤亚区的混淆,将地名和土壤名称用于新划分立地亚区的命名,在原有亚区志号后加希腊字母表示新划分亚区的志号,如此便将四个新划分亚区顺利衔接于“六级分类系统”。再将已有的低级立地单位经过分析与整理衔接于新划分亚区之下,得到了完整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四个亚区的命名、编号及衔接分别是四川盆周西缘山地黄壤立地亚区(Ⅶ30A-α)在理论上向上衔接于南方亚热带立地区域;四川盆周西缘山地黄棕壤立地亚区(Ⅳ30A-β)在理论上向上衔接于华北暖温带立地区域;四川盆周西缘山地暗棕壤立地亚区(Ⅰ30A-γ)和四川盆周西缘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立地亚区(Ⅰ30A-δ)在理论上向上衔接于东北寒温带温带立地区域,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连续的。上述所划各立地亚区向下则分别与现有研究成果中已划分出的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及立地类型低级分类单位衔接,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连续的。若在划分出的亚区内还有非地带性土壤、隐地带性土壤,将其与小地貌、岩性等综合考虑,划分为与典型立地类型小区并列的立地类型小区。四个亚区均衔接于四川盆周山地立地区。
赵阳[10](2018)在《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指出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大渡河流域中段,县内地貌切割较深,地质构造发育,地震时有发生,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县域内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人类活动集中且强度较大,人地矛盾突出。县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高,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难度极大。开展泸定县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有利于保护县域的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预防生态问题发生。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和遥感数据,集成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选取14个影响生态地质环境区划的因子,构建评价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计算各层指标权重,通过分析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三个目标层的空间分异特征,遵循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完成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与评价。通过研究得到以下方面的认识:(1)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尤其是受地形切割、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等要素影响,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存在着显着的空间分异特征。高程因素决定了立体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垂直空间分布差异。地质构造影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对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分区形成重大影响;人类活动聚集导致了大渡河河谷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变高,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2)通过对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因子进行研究得知:(1)泸定县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大渡河流域两岸中山地区,这些地区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地貌切割较深,水土侵蚀敏感性较高。(2)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集中分布在大渡河中山地貌和西侧高山和极高山区,因降雨较为丰富,植被覆盖度高,水源留存作用明显,因此具有较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3)县域内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聚集区包括泸定县城、冷碛镇、兴隆镇、磨西镇、新兴镇、得妥乡,河谷地带水热组合条件较好,建设用地与耕地质量较高;但因人类活动强度过大,对自然环境扰动较大,造成自然生物资源留存少,河谷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亟待修复。(3)结合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三个目标层因子,将泸定县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大区:(1)主要生态调节功能区,面积1380km2,占泸定县总面积的63.71%,主要分布于大渡河河谷西侧,应以保证生态服务功能为主,实行限制或禁止开发策略;(2)生态产业聚集区,面积34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6.06%,分布于大渡河河谷,为泸定县主要产业聚集区,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应实行优化开发策略;(3)次要生态调节功能区,面积438km2,占总面积的20.2%,主要分布在大渡河东侧,在保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实行保护开发策略。
二、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森林分布特点及其演替规律(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森林分布特点及其演替规律(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城市森林研究现状 |
1.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
1.1.2 城市森林的发展 |
1.1.3 城市森林类型及影响因子 |
1.2 生态网络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网络组成 |
1.2.2 生态网络基础理论 |
1.2.3 国内外生态网络应用实践研究 |
1.2.4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网络 |
1.2.5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评价方法研究 |
1.3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与近自然建植研究现状 |
1.3.1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
1.3.2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与人为干扰的研究 |
1.3.3 城市森林近自然群落建植研究 |
1.3.4 重庆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研究与实践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基于区域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区域尺度上重庆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
3.2.1 研究内容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基于区域尺度的重庆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优化 |
3.3.1 研究内容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
4.2.1 研究内容 |
4.2.2 研究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研究 |
4.3.1 研究内容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
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样地选择 |
5.1.3 调查群落类型 |
5.1.4 样带和样方调查 |
5.1.5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分布与群落类型变化 |
5.2.2 木本植物群落组成变化 |
5.2.3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
5.2.4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
5.3 讨论 |
5.3.1 群落树种的选择 |
5.3.2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变化 |
5.3.3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变化 |
5.3.4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
5.4 小结 |
第6章 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模式及其动态变化—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 |
6.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研究内容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指标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群落指标分析 |
6.2.2 固持水土能力分析 |
6.2.3 边坡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的影响 |
6.3.2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固持水土能力的影响 |
6.3.3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2)清末民初四川自然地理认知研究 ——基于外国游历文献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末民初外国人在四川的游历活动概况 |
第一节 主要外国游历者(团体)及其游历介绍 |
一、游历背景 |
二、主要外国游历者(团体) |
第二节 考察时段 |
一、开埠前 |
二、开埠至清末 |
三、民国初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地质地貌的认识 |
第一节 红色盆地 |
一、整体认识 |
二、成都平原 |
三、方山丘陵地 |
四、川东平行岭谷 |
第二节 川西高原 |
一、马尔康梭磨乡马塘 |
二、打箭炉(康定) |
三、鹧鸪山关口 |
四、川藏过渡地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气候的认识 |
第一节 外国游历者对四川气候的认知 |
一、对四川气候普遍认知 |
二、特殊气候认识 |
第二节 外国游历者对本地气候迷信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河流的认识 |
第一节 扬子江 |
一、激流险滩 |
二、航行最佳时段 |
三、扬子江上游能否通汽轮 |
四、沿江变化特征 |
五、一些测量数据 |
第二节 重要支流 |
一、岷江 |
二、嘉陵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动植物、矿藏的认识 |
第一节 动物认识 |
一、自然科学家记录下的动物 |
二、其他(野生)动物 |
三、白蜡虫 |
第二节 植物认识 |
一、游记中植物举例 |
二、树木 |
第三节 矿藏认识 |
一、盐卤(井盐) |
二、煤矿 |
三、其他矿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所发论文 |
(3)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美景度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3.1.风景林的概念 |
1.3.2.色彩基础理论 |
1.3.3.风景林色彩测量与量化方法 |
1.3.4.风景林色彩景观评价 |
1.3.5.风景林色彩景观优化 |
1.4.主要研究内容 |
1.5.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研究区概况 |
2.1.1.地理位置 |
2.1.2.地形地貌 |
2.1.3.气候特征 |
2.1.4.植被现状 |
2.2.研究方法 |
2.2.1.观测点选择与照片信息采集处理 |
2.2.2.照片色彩量化 |
2.2.3.美景度调查 |
2.2.4.数据处理分析 |
3.基于色彩解译技术的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变化分析 |
3.1.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指数确定 |
3.1.1.色彩组成要素指数的选择与计算 |
3.1.2.色彩构成斑块指数的选择与计算 |
3.2.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组成要素变化分析 |
3.2.1.色相类别和比例变化 |
3.2.2.饱和度变化 |
3.2.3.明度变化 |
3.2.4.色彩数量和最大色相指数变化 |
3.3.风景林色彩构成斑块指数变化分析 |
4.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与公众审美响应研究 |
4.1.轿子山风景林美景度综合评价及等级划分 |
4.2.风景林色彩指数与美景度的相关性 |
4.2.1.风景林色彩组成要素与美景度相关性 |
4.2.2.风景林色彩构成斑块与美景度相关性 |
4.3.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构建 |
4.3.1.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构建 |
4.3.2.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与美景度相关性检验 |
4.4.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美景度影响力分析 |
4.4.1.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色彩指数影响力分析 |
4.4.2.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影响力分析 |
4.5 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景观类型色彩特征分析 |
4.5.1.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色彩综合特征分析 |
4.5.2.优势景观色彩类型特征 |
4.5.3.提升景观色彩类型特征 |
4.5.4.审美优劣势景观色彩特征对比 |
4.6.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色相特征时空影响分析 |
4.6.1.同一风景林景观色相特征影响美景度分析 |
4.6.2.不同风景林景观色相特征影响美景度分析 |
5.轿子山风景林视域层树种组成及色彩审美影响分析 |
5.1.基于美景度的视域层树种组成与评定 |
5.1.1.审美优势风景林视域层树种组成与评定 |
5.1.2.审美劣势风景林视域层树种组成与评定 |
5.2.基于美景度的典型树种组成与色彩特征变化 |
5.2.1.风景林视域层典型树种组成的色彩解译 |
5.2.2.审美优势风景林视域层典型树种组成与色彩特征变化 |
5.2.3.审美劣势风景林视域层典型树种组成与色彩特征变化 |
5.3.基于美景度的典型树种色彩影响力 |
5.3.1.典型树种个体的色彩审美影响力 |
5.3.2.典型树种空间生境共现性组合的审美影响力 |
5.4.轿子山风景林典型树种时空维度普适性分析 |
5.4.1.典型树种地域分布广度分析 |
5.4.2.典型树种演替阶段分析 |
6.基于视域层典型树种的风景林色彩审美优化策略 |
6.1.基于公众审美的典型树种色彩调控 |
6.2.基于公众审美的典型树种多目标替补优化策略 |
6.2.1.基于秋季色彩搭配的典型树种替补优化策略 |
6.2.2.延长秋季审美优势持续期的典型树种替补优化策略 |
7.结论与讨论 |
7.1.结论 |
7.2.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风景林色彩景观评价问卷 |
附录 1.1. 风景林色彩景观评价(幻灯片问卷) |
附录 1.2. 风景林色彩景观评价(网络问卷) |
附录 2. 轿子山风景林视域层典型树种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森林景观恢复对关键生态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森林恢复 |
1.2.2 森林景观恢复效果的定量评价 |
1.2.3 森林景观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
1.2.4 森林景观模型的验证 |
1.2.5 森林景观恢复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特征 |
2.6 植被恢复状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森林景观恢复模拟与预测 |
3.1.1 LANDIS PRO模型介绍 |
3.1.2 模型验证 |
3.1.3 森林模拟情景的设定 |
3.2 森林生态功能恢复预测 |
3.2.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定量与预测 |
3.2.2 森林固碳功能定量与预测 |
3.3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LANDIS PRO模型数据库的构建及模型验证 |
4.1 模型数据收集 |
4.2 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4.2.1 空间参数 |
4.2.2 非空间参数 |
4.3 模型的校验 |
4.3.1 森林物种组成模拟的校验 |
4.3.2 森林生态功能恢复模拟的校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恢复情景下森林景观恢复效果 |
5.1 不同恢复情景对平均林分胸高断面的影响 |
5.2 不同恢复情景对树种空间分布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森林景观恢复对杂谷脑流域森林关键生态功能的影响 |
6.1 森林景观恢复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
6.2 森林景观恢复对森林固碳功能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森林景观恢复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
6.3.2 森林景观恢复对森林固碳功能的影响 |
6.3.3 森林恢复与管理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原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丰富我国近现代风景园林思想理论 |
1.3.2 传承张良皋治学方法,弘扬其治学精神 |
1.4 研究目的 |
1.4.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内涵 |
1.4.2 解析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成因 |
1.5 有关张良皋的研究与本文行文体例思考 |
1.5.1 有关张良皋学术思想的研究 |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人学术思想研究体例与写作借鉴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背景 |
2.1 人生与学术经历 |
2.1.1 童年时期 |
2.1.2 中学时期 |
2.1.3 中央大学时期 |
2.1.4 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时期 |
2.1.5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
2.1.6 华中科技大学执教时期 |
2.2 着述情况 |
2.2.1 着述成果概况 |
2.2.2 着述统计分类 |
2.3 本章小节 |
3 张良皋景观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
3.1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
3.1.1 大学毕业以前 |
3.1.2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
3.1.3 执教时期 |
3.2 张良皋景观建筑理论思想解读 |
3.2.1 武当山道观园林建筑价值发掘 |
3.2.2 武陵干栏知识体系建构 |
3.2.3 《红楼梦》大观园复原思想 |
3.3 张良皋景观建筑设计案例思想分析 |
3.3.1 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设计 |
3.3.2 洪山无影塔搬迁设计 |
3.3.3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设计 |
3.3.4 安陆李白纪念馆设计 |
3.3.5 思南新城城市设计 |
3.3.6 竹山县郭山歌坛设计 |
3.3.7 九江琵琶亭景区设计 |
3.4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总结 |
3.4.1 “通”的思想观 |
3.4.2 “驭”的思想观 |
3.4.3 “理”的思想观 |
3.4.4 “和”的思想观 |
3.5 本章小节 |
4 张良皋文化景观学术思想研究 |
4.1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
4.1.1 执教之前 |
4.1.2 执教之后 |
4.2 张良皋文化景观理论思想解读 |
4.2.1 湿地浮游聚落思想 |
4.2.2 盐源文化线路思想 |
4.2.3 干栏建筑演化思想 |
4.2.4 仙居范式思想 |
4.2.5 巴楚地望与风物考释思想 |
4.3 张良皋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
4.3.1 基于形胜认知的土司堡寨类遗产 |
4.3.2 基于人居模式认知的历史文化名村类遗产 |
4.3.3 基于自然与人文交互认知的山水胜境类遗产 |
4.4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总结 |
4.4.1 “堪”的思想观 |
4.4.2 “源”的思想观 |
4.4.3 “求”的思想观 |
4.4.4 “真”的思想观 |
4.5 本章小节 |
5 张良皋自然风景学术思想研究 |
5.1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
5.1.1 执教之前 |
5.1.2 执教之后 |
5.2 张良皋风景诗中的自然风景思想 |
5.2.1 诗歌中的洞穴 |
5.2.2 诗歌中的峡谷 |
5.2.3 诗歌中的奇峰 |
5.2.4 诗歌中的水景 |
5.2.5 诗歌中的生境 |
5.3 张良皋自然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
5.3.1 “山川精髓”之世界自然遗产思想 |
5.3.2 “人间秘境”之国家自然保护区思想 |
5.3.3 “地理迷宫”之国家地质公园思想 |
5.3.4 “自然生境”之国家森林公园思想 |
5.4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总结 |
5.4.1 “境”的思想观 |
5.4.2 “比”的思想观 |
5.5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创新 |
6.1.1 首次系统整理张良皋学术经历与背景 |
6.1.2 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 |
6.1.3 突破学术界对张良皋建筑学者身份认识的常规视角 |
6.2 研究结论 |
6.2.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发展背景 |
6.2.2 归结提出张良皋景观建筑中“通、驭、理、和”的思想 |
6.2.3 归结提出张良皋文化景观中“堪、源、求、真”的思想 |
6.2.4 归结提出张良皋自然风景中“境、比”的思想 |
6.3 总结与展望 |
6.3.1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与贡献 |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张良皋生平年表 |
(6)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学科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研究意义 |
1.2.3 实际应用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关键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 相关概念辨析及界定 |
1.5.1 城镇廊道系统 |
1.5.2 生态基础设施 |
1.6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
1.6.1 四川藏区 |
1.6.2 生态基础设施 |
1.6.3 城镇廊道系统 |
1.6.4 基于EI的城镇廊道系统构建方法 |
1.7 小结 |
第2章 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现状问题梳理 |
2.1 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现状 |
2.1.1 自然生态格局基本条件 |
2.1.2 自然生态格局基本特征 |
2.1.3 自然生态空间变化概况 |
2.2 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现状 |
2.2.1 城镇发展背景 |
2.2.2 城镇发展模式 |
2.3 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现状问题导向的初步提出 |
2.3.1 生态资源整合问题 |
2.3.2 现状规划建设问题 |
2.3.3 后期实施管理问题 |
2.4 小结 |
第3章 区域—县域—镇域现状EI要素提取与分析 |
3.1 基于EI要素的研究尺度划分 |
3.2 区域尺度 |
3.2.1 EI中不同生境类型的要素数据收集与分类 |
3.2.2 EI中不同景观类型的提取与分析 |
3.2.3 EI网络评价分析 |
3.3 县(市)域尺度 |
3.3.1 EI中不同生境类型的要素数据收集与分类 |
3.3.2 EI中不同景观类型的提取与分析 |
3.3.3 EI网络评价分析 |
3.4 镇域、建成区尺度 |
3.4.1 镇域生态基础设施要素分析 |
3.4.2 建成区生态基础设施要素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EI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结构基础搭建 |
4.1 空间层级构建 |
4.2 研究基础与思路 |
4.2.1 结构搭建思路 |
4.2.2 方法与路径 |
4.3 区域层级网络结构搭建 |
4.3.1 筛选生态枢纽 |
4.3.2 识别潜在廊道空间 |
4.3.3 构建廊道网络系统 |
4.4 县域层级网络结构搭建 |
4.4.1 筛选生态枢纽 |
4.4.2 识别潜在廊道空间 |
4.4.3 构建廊道网络系统 |
4.5 镇域层级网络结构搭建 |
4.5.1 筛选生态枢纽 |
4.5.2 识别潜在廊道空间 |
4.5.3 构建廊道网络系统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EI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空间规划组织 |
5.1 区域层级 |
5.1.1 构建目标与原则 |
5.1.2 功能结构 |
5.1.3 空间布局 |
5.1.4 土地利用 |
5.2 县域层级 |
5.2.1 构建目标与原则 |
5.2.2 功能结构 |
5.2.3 空间布局 |
5.2.4 土地利用 |
5.3 镇域、建成区层级 |
5.3.1 构建目标与原则 |
5.3.2 功能结构 |
5.3.3 空间布局 |
5.3.4 土地利用 |
5.4 模拟绩效评价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EI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实施管理策略 |
6.1 实施策略:全域化 |
6.1.1 区域——优化约束框架 |
6.1.2 县域——细化管控模式 |
6.1.3 镇域——深化设计引导 |
6.2 管理策略:协同化 |
6.2.1 协同化规划政策编制 |
6.2.2 动态化环境影响评价 |
结论 |
研究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引领 |
二、现实需要 |
三、课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进展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及其应用 |
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
三、竞争力理论 |
四、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五、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七、体验经济理论 |
第二节 森林养生理论 |
一、依据来源 |
二、概念内涵 |
三、养生目的 |
四、养生原则 |
五、养生方法 |
六、注意事项 |
第三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PEST模型)分析 |
一、政策环境(P)分析 |
二、经济环境(E)分析 |
三、社会环境(S)分析 |
四、技术环境(T)分析 |
第二节 内部开发现状(RMP模型)分析 |
一、森林养生旅游资源(R)分析 |
二、市场需求(M)问卷分析 |
三、产品和服务现状(P)调查分析 |
第四节 内外部态势(SWOT模型)综合分析 |
一、优势(S)分析 |
二、劣势(W)分析 |
三、机遇(O)分析 |
四、挑战(T)分析 |
第四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差异化的开发模式 |
一、“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 |
二、“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 |
三、“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 |
四、“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 |
五、“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 |
六、“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 |
第二节 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
一、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 |
二、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 |
三、养生特色融入旅游六要素 |
第三节 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 |
一、森林小镇 |
二、森林养生基地 |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 |
第四节 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
一、政策规划 |
二、人才培养 |
三、融资模式 |
四、营销推广 |
第五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国家级特色小镇:留隍潮客小镇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三节 惠来南药产业园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中文详细摘要 |
(8)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和实施路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倡导绿色发展、构建“生命共同体”的时代号召 |
1.1.2 规划发展转型背景:新型城镇化下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同的革新驱动 |
1.1.3 实证案例现实背景:夏河县“生态立县”与精明发展的转型诉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4 相关概念辨析 |
1.4.1 绿色基础设施 |
1.4.2 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模型(GIA) |
1.4.3 生态空间调控 |
1.5 理论基础及指导意义 |
1.5.1 复杂系统理论 |
1.5.2 景观连接度理论 |
1.5.3 生态空间理论 |
1.5.4 组织理论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6.1 绿色基础设施及其实践研究 |
1.6.2 生态空间调控研究 |
1.7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2 GIA和生态空间调控的关联分析 |
2.1 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空间的关系解读 |
2.1.1 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释义 |
2.1.2 生态空间的内涵释义 |
2.1.3 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空间的同构性分析 |
2.2 GIA应用于生态空间调控的适用性分析 |
2.2.1 背景共融:“传统规划”和“反规划”两种思路的博弈 |
2.2.2 导向双赢:“制约支撑”和“动力引导”两种系统的平衡 |
2.2.3 动力机制:“效益-内涵-结构-体系”协同的驱动引擎 |
2.2.4 技术支撑:“全域统筹”和“空间基础”的多元技术平台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模型构建 |
3.1 模型构建基础 |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2 调控尺度和对象 |
3.1.3 调控原则和目标 |
3.2 模型构建思路 |
3.2.1 模型适用性分析 |
3.2.2 模型构建框架 |
3.3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技术平台搭建 |
3.3.1 生态基础分析:生态空间环境本底评价 |
3.3.2 空间关系判别:生态空间调控网络构建 |
3.3.3 路径体系构建:生态空间调控实施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构建 |
4.1 网络构建理论基础 |
4.1.1 生态调控网络构建的空间内涵 |
4.1.2 空间弹性网络构建的理论框架 |
4.2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生态环境本底分析 |
4.2.1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4.2.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
4.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4.3 基于网络优先级的生态空间网络构建 |
4.3.1 识别生态源地 |
4.3.2 提取生态廊道 |
4.3.3 判别生态节点 |
4.3.4 评价网络要素 |
4.3.5 优化生态网络 |
4.4 本章小结 |
5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路径构建 |
5.1 调控路径需求分析 |
5.1.1 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需求 |
5.1.2 空间发展行为的管制需求 |
5.1.3 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需求 |
5.2 调控路径理论基础 |
5.2.1 生态空间“组织-调控”理论框架 |
5.2.2 “理性-政策”视角下的生态空间功能完善 |
5.2.3 “自然-弹性”视角下的生态空间边界控制 |
5.2.4 “开放-协同”视角下的生境系统关系协调 |
5.3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实施路径 |
5.3.1 区划管控:组织生态功能区划,实施空间政策导引 |
5.3.2 边界导控:划定空间管制边界,建立潜力约束机制 |
5.3.3 格局整控:协同生境空间网络,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
5.3.4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实施保障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结论及建议 |
6.2 论文特点及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划分高等级森林立地单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森林立地分类发展概述 |
1.3.1 国外森林立地分类发展的简要历程 |
1.3.2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发展的简要历程 |
1.4 森林立地的内涵和森林立地分类方法及其现状 |
1.4.1 森林立地的内涵 |
1.4.2 森林立地分类方法及其现状 |
1.5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
1.6 四川森林立地分类研究现状 |
2 我国南方地区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现行森林立地分类的两大缺陷 |
4.1.1 两大缺陷的提出 |
4.1.2 解决问题的方法 |
4.1.3 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论依据 |
4.2 四川盆周西缘山地的立地亚区划分 |
4.2.1 土壤垂直带谱数据结构表构建 |
4.2.2 土壤垂直带谱数字化表达和亚区划分 |
4.3 构建九顶山东坡立地分类系统 |
4.3.1 资料搜集与立地亚区划分 |
4.3.2 新划分立地亚区与原有分类系统的衔接 |
4.3.3 新划分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
4.4 森林立地亚区图编制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实践简介 |
附录 |
(10)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质环境数据 |
2.2.1 DEM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数据 |
2.2.3 地震数据 |
2.2.4 地质灾害数据 |
2.3 生态环境数据 |
2.4 社会经济数据 |
第3章 生态地质环境主要因子特征 |
3.1 主要因子选取 |
3.2 地质环境因子特征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质构造 |
3.2.3 地层岩性 |
3.2.4 地震动加速度 |
3.2.5 地质灾害密度 |
3.3 生态环境因子特征 |
3.3.1 气象因子 |
3.3.2 归一化植被指数 |
3.3.3 植被类型 |
3.4 社会经济环境因子特征 |
3.4.1 土地利用分布 |
3.4.2 路网分布 |
3.4.3 人口密度分布 |
3.4.4 国内生产总值 |
3.4.5 产业分布概况 |
第4章 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 |
4.1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
4.2 生态功能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3 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 |
4.3.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4.3.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4.3.3 植物保护等级划分 |
4.3.4 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 |
4.4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4.1 生物种群丰富程度评价 |
4.4.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4.4.3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5 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评价 |
4.6 生态功能区划格局 |
第5章 泸定县生态功能分区评价 |
5.1 主要生态调节功能区评价 |
5.1.1 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和燕子沟景区(A1、A2) |
5.1.2 西部高海拔水土保持区(A3) |
5.1.3 西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资源保护区(A4) |
5.1.4 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资源保护区(A5) |
5.2 生态产业聚集区评价 |
5.2.1 县城生态农业产业聚集区(B1) |
5.2.2 冷碛镇、兴隆镇矿业农业产区(B2) |
5.2.3 北部河谷生态农业区(B3) |
5.2.4 南部河谷生态农业区(B4) |
5.3 次要生态调节功能区评价 |
5.3.1 东北部生态资源保护与水源涵养区(C1) |
5.3.2 东南部生态资源保护与水源涵养区(C2)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森林分布特点及其演替规律(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D]. 方文. 西南大学, 2020
- [2]清末民初四川自然地理认知研究 ——基于外国游历文献的考察[D]. 朱莉娜. 西南大学, 2020(01)
- [3]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美景度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 穆艳霞. 西南林业大学, 2020
- [4]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森林景观恢复对关键生态功能的影响[D]. 师嘉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D]. 汤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构建研究[D]. 张芳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 张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和实施路径构建研究[D]. 何乃翔.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基于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划分高等级森林立地单位研究[D]. 胡耀俊.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10]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赵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