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利弊探讨

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利弊探讨

一、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利弊谈(论文文献综述)

廉洁[1](2013)在《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与外资金融机构开展股权合作是银行业重要的经营活动之一。为了顺应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对外开放银行业,将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型股权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入股中资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成为推动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力量。在作为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的银监会的鼓励下,国内的主要商业银行陆续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和战略引资。实践充分证明,与外资金融机构开展股权合作为中资银行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正向积极效应。但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大规模入股行为仍然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质疑中资银行价值被低估,国有资产遭受贱卖之嫌,国内金融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大量银行股被境外战略投资者抛售,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质疑外资入股的真正动机和我国银行业开放的必要性。因此,开展银行间战略合作的研究,通过吸收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先进经验来掌握银行业稳健发展的规律,无论是对我国银行还是对外资金融机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按照国内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动机分析→实践及引资效果评估→相关问题分析→实证研究→战略选择与监管建议这一逻辑顺序进行构思,结合战略引资协议和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现实情况,在股权合作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框架下深入探讨境外战略引资对于银行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杜冰[2](2012)在《我国上市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立了市场约束重要的监管要素地位,与此同时,次级债在国际上广泛被认定为一种具有很强市场约束力的金融工具。2003年以来,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布了两部关于次级债的法律文件,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当局一方面在增加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渠道的同时,将通过次级债这种特殊的金融工具逐步对我国业银行进行市场化监管,即市场约束。基于我国对于次级债市场约束研究相关文献的匮乏,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市场约束作用机理机制的研究基础上,搜集整理我国上市银行自2003年获许发行次级债以来至2011年12月31日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情况,共统计案例86例。同时,在总结我国次级债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欧洲学者对其次级债市场约束力实证分析所采用的利差模型,运用因子分析及逐步回归法对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应进行初步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对于样本整体而言,无法验证次级债市场约束的存在性。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规范性分析得出,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隐性担保制度、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完备性、市场参与者的不规范及二级市场流动性的缺乏都是导致我国次级债市场约束功能缺失的重要因素,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银行发行次级债券和政府监管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弥补国内研究的不足。

宗军[3](2011)在《防范政府债务危机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债务危机是一个反复发生的历史现象。从债务到危机的质变需要诸多条件。从财政本身来看,由于支出膨胀的刚性和收支的不匹配性,加上赤字扩张的两面性,其本身包含着债务危机的内核。政府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有四方面:财政不自律或财政政策失误等财政自身因素;债券市场不发达或利率畸高等内源融资因素;经常项目赤字延滞性或资本项目盈余脆弱性等外源融资因素;以及币值紊乱等因素。而国际资本流动成为债务危机重要的触发性和传染性因素。从本质上讲,债务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达式。由于政府收支是社会经济运行的一部分,政府债务是社会供求的突出矛盾的反映。由于社会供求如此地不平衡,以致政府收支的不平衡超过了经济承受限度,出现债务危机。政府债务危机也意味着政府缓和经济危机的失败,即调和社会化大生产和相对低下的有效需求之间矛盾的失败,甚或成为激化这一基本矛盾的诱因。但同时,债务向危机的转化需要过程,全球化也为缓解政府债务危机提供了可能,债务危机仍具有可控性。就中国现状而言,政府债务尚可维持,但压力和风险已经偏大。其中存在大量的体制性因素,诱致债务问题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如不加以解决,风险可能进一步累积,并有突发激化的可能性。如政府行为和微观治理亟待进一步规范;中央地方的财政体制尚须进一步理顺;政府财政民主化法治化尚需大力推进;政治经济运行环境处于变革期;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增强等系统性风险因素。基于从债务到危机转化条件的分析,我们必须树立辩证的债务观,即包括积极的债务观、负责的债务观、发展的债务观、全面的债务观。贯彻辩证债务观,必然要求完善财政治理。要着力建设限制道德风险的体制机制;以预算民主为突破口,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约束机制;以改革分税制为突破口,加强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协调;以制定财政中期计划为突破口,加强财政风险监测和评价机制。要以破解支出结构固化为重点“简”支出,以发挥财政支出乘数效应为重点“巧”支出,建立增长性的财政收入政策;坚持生产性的国债运用政策。关于破解地方支出膨胀与地方财政困顿这一对矛盾,必须坚持“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政策体制要有创新突破。如改革分税制、加强地方债务管理、赋予有约束的地方举债权、分类化解平台融资问题、加强地方金融治理等。债务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财政政策问题,需要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在货币政策方面,要防止低利率常态化,也要防止利率的突发高涨;坚持浮动汇率和资本有限管理的政策组合;借助债券市场开放配合妥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行审慎转向的贸易政策,减少经济对贸易盈余的依赖。实行积极的消费政策,倡导理性消费、安全消费和绿色消费。在金融市场政策方面,要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加强金融基础市场——国债市场建设;平衡发展信用债券市场和股权市场;并且有计划地推进全球性协调。

龚晖[4](2009)在《深圳市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的立法探讨 ——善用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 完善公司职工参与制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本和利益相关者,其重要性已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与此相应,职工参与和职工参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形成世界性的潮流。西方公司法理论界提出经济民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及科学管理理论对传统公司法进行修正,进而促成职工参与的制度化、法律化。同时,职工参与制度因其在实践中所具有的协调劳资关系、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公司经济效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积极意义也为各国公司法所关注。德国公司职工参与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煤钢共同决定法》、《经营组织法》和《共同决定法》中规定,职工通过选派职工代表进入监事会、董事会方式,建立职工参与制度。对于缓和劳资争斗,保护职工利益,保护公司经营效益,维护社会稳定,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很多国家借鉴。另一方面,诞生于美国的职工持股制度,也是一种典型的职工参与方式,它在原有的“资本为王”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职工股东,提供了一个更易为股东接受的参与方式,将利益激励和决策机制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持股的基本目标。毋庸置疑,职工参与制度是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和构筑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我国在公司法颁布以前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职工主要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这一职工参与制度,对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监督经营管理者,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一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推进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一制度与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不协调的。对此,我国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试图将职工参与制度融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在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中进一步发展了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在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更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该条款极大地增加了职工在薪酬制度等制订中的参与权,但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我国职工参与制度依然具有一定缺陷,亟待完善。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也对此课题进行过研究,并给出许多完善职工参与制度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全国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不能随机应变,那样的话有失严肃性和权威性,也未必见效。再者,中国各地发展不均衡,全国性法律法规的普适性较差,立法时间冗长。而一般的地方立法又不能有效突破上位法的限制,无法彻底解决职工参与制度中的一些基础性法律障碍,如职工代表大会的重新定位,职工持股的股份预留和回购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国家赋予深圳特区立法权可以对上位法做出变通的权力,这就凸显深圳经济特区具有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立法优势。本文拟就深圳市职工参与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试图利用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给出完善职工参与制度的立法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的概述,主要涉及基本概念、参与模式、法理基础等方面;第二部分是我国公司职工参与制度和深圳市职工参与制度的立法介绍;第三部分是深圳地区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的完善构想,主要包括立法目的分析、比较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职工参与制度的立法架构分析、经济特区立法权的优势分析,以及具体的立法建议等。

孙自愿[5](2009)在《基于抑价和溢价的IPO初始收益与长期走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本市场IPO领域普遍存在两种“异象”——发行价格被明显低估带来的高初始收益率,以及随后的长期弱势表现,这些异象被理论和实务界称为“IPO之谜”。尽管很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发现中国IPO初始收益率连续多年创世界之最,甚至时至今日,IPO长期表现的强弱势之争尚相持不下。本文研究的对象正是着眼于新股从发行到上市首日,再到上市后3年期间,其价格的变化过程。拟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纵观一级发行市场中IPO发行制度的数次变革,IPO发行是否存在“价格低估”,其是否是导致IPO高初始收益的主要因素?二级市场中诸如投资者情绪等因素如何导致首日股价高涨,进而造成IPO首日高溢价?中国A股市场IPO长期弱势是否存在,其是否是IPO高初始收益的反向运动,如何对其加以解释?首先,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阐述了各国IPO实践历程和IPO首日和长期价格行为的研究成果,并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内容:论文重心在于从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两个环节来分解中国的IPO首日高收益问题,系统阐述A股高初始收益率是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的混合体,并通过首日溢价之后随着价格的回落所引发的IPO长期显着弱势,验证溢价现象的存在。其次,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论述了一级市场IPO抑价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归纳总结了发售机制、审批制度、定价制度的变迁,对IPO抑价的影响。接着以1996年至2006年间的A股1098家IPO公司为样本,通过子样本的划分和收益测度方法的选择,对一级市场抑价率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如果发行中存在市盈率管制,致使发行价人为压制,将产生一级市场的高抑价率,但一级市场抑价随着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进程而显着降低。随之加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管制和股权分置因素对IPO一级市场抑价率进行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回归,发现政府管制造成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确定的低效性,“股权分置”扭曲了正常的市场利益机制,割裂了一、二级市场的套利行为,进而导致更高的一级市场IPO抑价率。再次,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了二级市场IPO溢价问题。在考虑A股二级市场卖空限制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演绎了溢价现象的形成机理。实证部分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构造了包括市场情绪指标、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市值账面比等在内的更为完备的投资者情绪指标体系,并创造性地以上市首日剩余换手率来衡量投资者之间的意见分歧程度(异质信念),构建了二级市场IPO溢价率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和异质信念因素可以更好地诠释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首日高溢价现象,进而对整体IPO初始收益率和初始超额收益率存在显着影响,但异质信念因素对一级市场抑价率没有显着影响。换言之,数理推导和实证检验都论证了股票二级市场中存在的严格卖空限制和狂热的噪声交易者是造成二级市场高溢价的重要原因。最后,为了进一步完整地考察IPO首日高溢价的后市表现,第7章选用中国A股市场985支IPO股票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其上市后三年内的市场表现。利用累积异常收益率法(CAR)、购买并持有异常收益率法(BHAR)和CAPM模型衡量IPO股票的长期走势。三种方法一致表明,样本考察期间中国A股IPO的长期收益表现弱于市场指数的表现,存在长期显着弱势的特征,且呈现出对首日溢价的反转态势。通过进一步引入分解后的收益波动率作为衡量异质信念的指标,发现异质信念与长期弱势存在相关性。本文主要贡献在于结合A股市场“发行制度变迁”、“卖空限制”、“狂热投资者情绪”以及“异质信念”等因素,对A股IPO的一级市场抑价、二级市场溢价以及长期表现弱势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了造成中国新股高初始收益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二级市场中的“价格高估”,而不是一级市场的“价格低估”,这与成熟市场的IPO价值低估现象具有本质区别。

靳瑾[6](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充分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金融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而商业银行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如何保障银行安全、稳健、高效的运行,一直都是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管制的放松和科技的进步,金融监管工作的难度也日益加大。为了降低银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及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约束在银行业监管中的地位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国际清算银行在《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指出“市场约束是进行有效官方监管的先决条件”,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更是将市场约束、最低资本金约束及官方监管一起确立为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三大支柱。从理论上分析,次级债由于偿还上的次级性、无担保和存续期限较长等的特征,比其他银行资产具有更加强烈的市场约束作用。因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许多学者和官员纷纷倡议采取政策强化和利用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作用以辅助官方监管,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2003年底兴业银行发行国内第一只次级债,到2007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22家商业银行发行了45笔次级债,总额达到2301.1亿元,整个次级债市场可以说已经初具规模。那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应究竟如何?影响我国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的因素有哪些?鉴于市场约束的重要意义,我们应当采取什么对策以促进其效应的发挥?这些问题的明确对于我们深化对我国次级债市场的认识、强化其对银行的市场约束作用、优化配置监管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从次级债产品的特点入手多角度地探讨我国次级债市场的整体特征,并通过对影响次级债价格和发行决策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完善次级债发行、促进其市场约束作用发挥提供借鉴。全文分为5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这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文献回顾,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等。第2章: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作用的提出。首先介绍次级债和市场约束的基本内涵及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相关规定,然后指出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的意义,最后分析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的发生机制并推出前提条件。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实践。首先介绍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背景和概况,然后从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发行规模、付息方式和发行价格、期限和赎回权等方面探讨我国次级债的发行现状,并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我国次级债产品和市场的特点。第4章:我国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效应实证研究。本章将采用利差模型和发行决策模型分别对影响次级债利差和银行发行决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特别考察银行的风险指标与利差和发债情况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银行业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效应寻找经验证据。另外,还将通过样本的区分检验,研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次级债市场上是否享有隐性的政府担保,进而制约了市场约束作用的发挥。第5章:我国银行业次级债发挥市场约束的障碍及对策分析。本章将结合我国的金融宏观条件和目前次级债发行的特点,揭示出影响我国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发挥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促进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的有效发挥。

卞希国[7](2007)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同一金融机构通过资源整合,同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实现银行业务和投行业务之间的交叉经营,以有效提高竞争能力,并充分利用金融资源,达到提高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高效经营的目的。这种混业经营的模式在世界金融领域的巨大变革中,取代分业经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国际化的金融混业经营大趋势下,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在入世过渡期结束的现阶段,实行混业经营制度的国际金融巨头必将加快开拓国内金融服务市场的步伐,商业银行在稳固传统存贷汇兑业务的同时,积极融合投资银行业务,进行业务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和盈利力,不仅必要,而且也相当迫切。在外部环境尚不完备的条件下,采取何种模式发展混业经营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借鉴分析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现有两种经营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的金融实际,研究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理论依据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区别与联系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优势。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简要介绍,对全能银行模式、母银行模式和控股公司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然后对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我国的模式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选择;本章主要对我国现阶段实施的两种模式进行比较,为了探寻适合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本文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现有两种经营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的金融实际,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发展的趋势第四部分是模式构建的思考本章主要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路径并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进行设计,最后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赵明勋[8](2006)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内地企业开始选择到海外证券市场直接挂牌上市融资。由于国内股票市场起步较晚,而且存在股权分置、法制建设落后等等根本性缺陷,国内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与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的功能严重不足。通过海外上市可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并且海外成熟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有利于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建立更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内地企业接连不断的海外上市浪潮为实证研究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绩效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本文对内地企业在海外上市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最终在公司经营业绩、公司市场价值方面实际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除导论和结论外,本文可划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二章)为文献篇。国外理论界虽然对海外上市的研究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期,但是开始对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进行研究却是近十余年的事。本章对国外关于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综述,重点对海外上市促进公司治理的绑定理论及其经验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然后,分析了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对公司治理的意义。 第二部分(第三章)为现状篇。本章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在世界主要交易所上市情况(企业数量、集资额、市值)进行了评述和分析,认为,如果大量企业到海外上市的势头继续恶化下去,而国内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融资功能不能得到加强,中国资本市场有“拉美化”的危险。文中还专门论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遭遇的诉讼风险等,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因,从筹资成本、市场承受能力、商业收益以及企业选择自我绑定还是逃避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1)从直接融资成本(印刷费、佣金、上市费用等等)来看,内地上市要低于海外上市:如果考虑到上市的间接成本(机会成本、隐性成本等),则在内地上市比海外要大得多。(2)由于内地证券市场规模不大,而且制度不健全,内地证券市场比海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对大量集资的承受能力较弱,这是促使企业海外上市的重要原因:(3)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有利于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建立更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手动与海外市场的规则实施“绑定”,有利于健全公司治理,这也是内地氽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海外L市的重要动因之一。。 筇三部分理论篇,包括第四章和第.it章。海外上市促进公司治理的原因在于证券市场埘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第四章争门就证券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行论述。证券市场通过一系列的机制约束j-市公刊行为,促进L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这些机制主要订证芬市场列}-市公司治理的姚lJ!lJ约束、证券订了场对上市公词治理的监督作用、融资机制、价侪fJ啡0、摔制权市场、饥构投资哲和债权人参与治胖机制、甚至包括作为证券市场(环境)组成部分的经理人市场、媒体报道等等一系列促进公司治理的机制。 第五章以证券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为基础,讨论因证券市场环境差异,使得海外上市企业受到上市地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的作用。证券市场的差异表现为证券市场各种治理机制所起作用大小的不同(这形成了不同的治理模式),以及因证券市场所处的法制环境不同而对投资者保护的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通过融资机制、股票价格波动机制、控制权机制、机构投资者参与机制以及经理人市场竞争机制等等对海外上市公司治理产生不同的促进作用;投资者保护的差异通过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指引)来使企业为满足上市要求而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优化,还通过上市地法律体制和执行机制“绑定”上市公司,使之遵循上市地公司治理的各种法律要求和习惯。 第四部分实证篇,又分为两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六章是对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检验。首先对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情况进行较详细的介绍,然后对内地与香港上市公司的治理环境进行比较,来探寻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所受到的外部制度约束。在此基础上,直接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与仅在内地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进行比较,来检验香港上市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从而衡量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文中用了12项公司治理指标,分别归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层面,然后对这些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两类上市公司治理指标的比较发现,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含H股A股上市公司)在外部治理指标上要优于内地上市;而在内部治理指标中,比内地上市公司还要差一点。前者可能是由于海外上市所致,后者可能在于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即国有大股东在公司内部治理中所起的作用)。 第七章作为对第六章结论的进一步延伸,在对海外上市所产生的治理效应与公司经营业绩、公司价值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类对两类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价值、公司经营业绩的回归,检验海外上市对公司治理的绩效的影响。从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来看,虽然公司治理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但由于内地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很低,导致其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不紧密。在含H股A股公司中,内部治理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公司价值,但严格的外部约束(如海外上市导致的绑定结果)使得公司信息披露更为健全,公司股票受投资者炒作的空间较小,公司价值与公司基本面更为一致。因此,海外上市有使公司价值向公司实际价值回归的趋势。 从公司治理水平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回归来看,含H股A股公司内部治理的改善和外部治理(市场声誉)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但是,内地上市公司无论外部治理还是内部治理,对于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影响均为负。因此,内地上市公司治理未能通过提高公司决策水平或通过维护所有股东权益改善公司经营业绩。但如果到海外上市,迫于外部市场的压力,公司治理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作用。这说明海外上市通过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最后,第八章结论篇,对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简要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梁小芳[9](2006)在《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差别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88年巴塞尔协议规定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小于8%,到2004年新巴塞尔协议把资本充足率管理作为该协议的三大支柱之一,无不强调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重要性。我国在1993年首次公布了资本充足率的测算标准,将资本充足率作为一项指标纳入监管范围;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提出对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的要求;2004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更加完善了对资本充足率的管理要求。 中国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在2007年1月1日以前逐步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然而,一方面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巨大的资本缺口,另一方面统一要求8%的资本充足率并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其实现存在很大困难。 本论文首先阐述新旧巴塞尔协议内容及其演变,分析其反映的银行业监管变化趋势:然后从理论上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强调资本监管的必要性;再以美国为例实证分析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及监管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本论文的结论:一,研究认为,由于新巴塞尔协议鼓励不同银行可以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建立适宜的资本标准,以及目前所有商业银行都实现8%的困难,我国现阶段可以实行差别化的资本要求;二,提出应增加真实资本充足率、资本资产比率、高风险资产覆盖率等补充指标来强化监管效力。

魏举峰[10](2006)在《企业国有股权稀释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股权结构调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关于改革纷争的结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股份制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三个阶段,经过这一系列改革,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有股权一股独大问题日益突出,股权稀释成为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力求通过稀释国有股权,实现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优化,改善企业治理机制,提高国有资产贡献率和企业经营绩效。辽宁是我国国有企业数量和资产规模较大的省份之一,其股权稀释的做法和经验具有普遍借鉴意义。那么,在推进辽宁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权稀释过程中,其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个合理的股权稀释幅度和稀释模型?如果存在,这个幅度是多大?对不同行业来说是否存在不同的稀释幅度和稀释模型?通过哪些路径可以实现国有股权稀释?哪些投资者是国有企业希望引进的战略合作伙伴?股权稀释过程中如何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等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从理论高度和实践层面回答这些问题,本文沿着如下思路进行研究:首先确定国有企业股权调整的对象,这一问题在辽宁省已经得到了基本界定;其次,对这些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幅度有多大,构建什么样的稀释模型,这既可以从理论上寻找答案,又可以从实证中获得经验证据;第三,这些股权稀释有那些可行的路径,并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最后,哪些投资者适合参与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调整,即如何选择合格投资者参与企业投资。同时,还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以规避股权稀释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本文由七章构成,各章内容安排大致如下:第一章作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评述,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内容安排以及研究创新等内容;第二章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演进,首先对国有企业改革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其次,进一步阐述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分析了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变迁过程表现的特征和制约因素;最后,从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角度剖析国有产权的特点和作用,并结合我国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所形成的弊

二、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利弊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利弊谈(论文提纲范文)

(1)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二、 国内外学者对于银行业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一、 研究方法
        二、 结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动机分析
    第一节 中资银行视角
        一、 微观效应
        二、 宏观效应
    第二节 外资银行视角
        一、 战略引资可获取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利益
        二、 战略引资是进军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效捷径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实践分析
    第一节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政策回顾
    第二节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回顾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战略引资历程
        一、 银行业引资历程概述
        二、 战略合作成果分析
第四章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分析
    第一节 争论焦点
        一、 “减持风暴”
        二、 股权“贱卖论”
        三、 金融市场不对等开放
        四、 金融安全威胁论
    第二节 政策反思
        一、 决策权分配问题
        二、 歧视民间资本问题
        三、 中国银行业的“早熟”担忧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假设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 引入外资效果度量
        二、 控制变量
        三、 构建模型
        四、 估计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数据与样本
        一、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二、 描述性统计结果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果
        一、 回归结果
        二、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 “引资”成效分析
        二、 “引智”成效分析
        三、 “引制”成效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略选择与监管建议
    第一节 制定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战略框架
        一、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二、 积极开展项目合作
        三、 完善人才选拔与聘用机制
        四、 加强技术转移
    第二节 制定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监管框架
        一、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二、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2)我国上市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机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次级债的定义及分类
        2.1.2 市场约束的含义及基本要素
    2.2 次级债市场约束的主要作用机理分析
    2.3 次级债市场约束的作用机制
        2.3.1 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的前提条件
        2.3.2 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应的作用机制
3 我国上市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效应实证检验
    3.1 我国上市银行次级债的发行特征与约束功能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假设
        3.2.2 模型设定
        3.2.3 变量定义
        3.2.4 样本描述与数据处理
    3.3 实证分析
        3.3.1 样本的整体检验
        3.3.2 样本的区别检验
    3.4 实证结论
4 我国次级债市场约束功能的缺失性分析
    4.1 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隐性担保制度
    4.2 我国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完备性
    4.3 市场的参与者不规范
    4.4 二级市场流动性的缺乏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防范政府债务危机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四、创新及待研究之处
第二章 政府债务危机的类型
    第一节 概述
        一、政府债务危机的定义
        二、政府债务危机的界定
        三、政府债务危机的类型
    第二节 外币债务危机
        一、19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
        二、1990年代的亚洲及俄罗斯金融危机
        三、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
    第三节 本币债务危机
        一、2008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基本过程
        二、欧洲三国债务危机的异同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拉美主权债务危机比较
    第四节 国内债务危机
        一、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二、中央政府国内债务危机
    第五节 政府债务危机的基本特征
        一、危机所涉债务的广泛性
        二、政府债务危机最终要归责于政府
        三、政府债务危机的传导性
        四、政府债务危机的综合性
第三章 政府债务危机的成因
    第一节 财政本身包含着危机的内核
        一、财政支出的刚性
        二、财政收支的不匹配性
    第二节 财政扩张的两面性
        一、国债有害论
        二、国债有益论
        三、国债理论的反复
        四、国债政策对债务危机形成的影响
    第三节 政府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
        一、财政自身因素
        二、内源融资因素
        三、外源融资因素
        四、货币因素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致危性
        一、国际资本运动的产生背景
        二、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债务风险的原因
    第五节 债务危机的传染性成因
        一、典型危机中的传染途径
        二、债务危机的区域传染性
    第六节 债务危机的本质
        一、关于经济危机的代表性观点
        二、政府债务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达式
        三、政府债务危机是政府克服经济危机的失败
        四、政府债务危机仍具有可控性
第四章 债务危机后的应对措施
    第一节 应急措施
        一、价格管制
        二、债务重组
        三、出售国有资产
        四、债务回购
        五、本币偿债
    第二节 国际援助
        一、主要措施
        二、国际援助的局限性
    第三节 宏观政策调整
        一、财政政策调整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
        三、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
第五章 对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的判断
    第一节 历史回顾
        一、80年代初的外债风险
        二、90年代中期后的县乡财政困难
        三、启示
    第二节 国债规模分析
        一、相对乐观的指标
        二、不太乐观的数字
        三、继续坚持国债发行尚有必要
    第三节 结构分析
        一、我国政府支出固化的债务风险影响
        二、外债风险分析
    第四节 或有债务——银行系统
        一、中国银行体系自身负债危机的可能性
        二、企业坏账引发银行危机的可能性
        三、银行危机转为政府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第五节 或有债务——地方政府债务
        一、1994年前的地方财政概况
        二、县乡财政困难在1994年分税制后突出
        三、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问题
        四、地方债务规模
    第六节 隐性债务
        一、社保隐性债务
        二、教育隐性债务
    第七节 中国政府债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一、中央政府债务的静态承受力
        二、中央政府债务的动态承受力
        三、风险犹存并呈上升趋势
第六章 防范债务危机的财政治理建议
    第一节 树立辩证的债务观
        一、树立积极的债务观
        二、树立负责的债务观
        三、树立发展的债务观
        四、树立全面的债务观
        五、完善我国财政治理的框架建议
    第二节 审慎调整支出
        一、我国政府支出结构固化的原因
        二、精简支出的政策
        三、巧妙支出的政策
    第三节 量力组织收入
        一、完善增长性的财政收入政策
        二、坚持生产性的国债运用政策
    第四节 梳理地方财政
        一、地方支出膨胀与地方财政困顿的矛盾
        二、破解之策——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第七章 防范债务危机的其他宏观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
        一、利率政策二重性下的具体政策取向
        二、汇率政策两难下的政策选择
        三、妥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安排
    第二节 贸易与消费政策
        一、审慎转向的贸易政策
        二、积极的消费政策
    第三节 金融政策
        一、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二、加强金融基础市场——国债市场建设
        三、稳健发展信用债券市场和股权市场
        四、构建债务危机监测体系
    第四节 全球性协调
        一、跟踪调整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研判
        二、推动完善全球金融治理
        三、调整在全球的资产配置
        四、主动参与亚洲区域稳定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后记

(4)深圳市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的立法探讨 ——善用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 完善公司职工参与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公司职工参与制度概述
    一、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的基本概念
        (一) 职工参与的定义
        (二) "职工"的内涵
        (三) "参与"的主要方式
    二、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的法理基础
        (一) 经济民主理论
        (二) 人力资本所有权理论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
        (四)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五) 科学管理与人际关系理论
第二部分 我国公司职工参与法律制度
    一、我国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的发展概述
        (一) 萌芽阶段
        (二) 初级阶段
        (三) 发展阶段
        (四) 改革阶段
    二、我国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的立法现状
        (一) 职工代表大会及工会制度
        (二) 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三) 职工持股制度
    三、深圳市职工参与制度的相关立法
        (一) 《深圳市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
        (二) 企业内部员工持股的规定
第三部分 完善深圳市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的法律构想
    一、明确立法目的
    二、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
        (一) 德美两国的职工参与制度和特点
        (二) 德美两国制度可供借鉴之处
    三、深圳市职工参与制度的立法分析
        (一) 重新定位公司制下的职工代表大会,保留和工会的联动机制
        (二) 公司制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立法完善
        (三) 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的法律问题分析
        (四) 职工持股制度法律问题分析
    四、充分利用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
        (一) 经济特区立法权及其特殊优势
        (二) 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的特殊优势,对原有法律作适当的变通
    五、完善深圳市职工参与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
        (一) 订立职工代表大会管理条例,重新定位职工代表大会
        (二) 针对职工管理参与和监督参与的立法
        (三) 针对职工持股参与的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5)基于抑价和溢价的IPO初始收益与长期走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背景
        1.2.1 现实背景
        1.2.2 理论背景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方法
        1.3.2 实证分析方法
        1.3.3 制度分析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1.4.1 研究切入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1.4.4 章节安排
2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基本概念
        2.1.1 IPO初始收益率的分解
        2.1.2 IPO发行各方关系人
        2.1.3 发行制度的变迁
        2.1.4 投资行为理性和非理性的界定
    2.2 IPO初始及长期收益现象的国际比较
        2.2.1 IPO 初始收益率大小的国际比较研究
        2.2.2 IPO长期收益弱势现象的国际比较研究
    2.3 国外IPO初始收益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2.3.1 IPO初始收益率的一级市场解释——理性解释
        2.3.2 基于IPO溢价的二级市场解释——不完全理性解释
    2.4 国外IPO长期弱势现象研究综述
        2.4.1 IPO长期收益弱势的争议
        2.4.2 IPO长期收益弱势的解释
        2.4.3 国外IPO“热销市场”研究综述
    2.5 中国 A 股市场 IPO价格行为问题的研究综述
        2.5.1 中国A股IPO初始收益的研究综述
        2.5.2 中国A股IPO热销市场及长期弱势的研究综述
    2.6 国内外研究评价
        2.6.1 国外研究总结
        2.6.2 国内研究总结
        2.6.3 IPO价格行为模型的四种设想
    2.7 本章总结
3 一级市场抑价行为的理论分析——发行制度视角
    3.1 世界主要IPO定价发售制度解析
        3.1.1 固定价格发行机制
        3.1.2 竞价发行机制
        3.1.3 累计投标发行机制
        3.1.4 混合定价机制
    3.2 中国IPO发行配售制度的变迁
        3.2.1 网下发行方式
        3.2.2 上网发行方式
        3.2.3 对法人配售和上网发行相结合方式(上网询价方式)
        3.2.4 市值配售
        3.2.5 询价机制
        3.2.6 发行方式变迁对一级市场抑价率的影响
    3.3 中国IPO发行监管制度安排的变革
        3.3.1 以额度管理为核心的审批制
        3.3.2 以通道制为基础的核准制
        3.3.3 保荐人制
    3.4 中国IPO发行定价机制的变迁
        3.4.1 行政定价阶段(1992 年-1999 年)
        3.4.2 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的定价阶段(1999 年至今)
        3.4.3 发行定价制度变迁对一级市场抑价率的影响
    3.5 中国A股市场IPO发行制度的缺陷分析
        3.5.1 发行价与内在价值的背离
        3.5.2 IPO制度安排立足点的偏差
        3.5.3 IPO申购与定价制度的偏差
        3.5.4 股权分置因素的困扰
    3.6 本章总结
4 中国A股一级市场IPO抑价行为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1.1 研究样本选择
        4.1.2 数据来源及计量技术
    4.2 指标定义
        4.2.1 平均初始收益率
        4.2.2 调整后的IPO一级市场抑价率
    4.3 A 股市场 IPO 发行总体情况统计性描述(1996-2006)
        4.3.1 年度分布特征
        4.3.2 IPO 公司的行业分布
    4.4 中国A股IPO初始收益率描述性统计
        4.4.1 总样本特征
        4.4.2 行业间的初始收益及超额收益统计描述
        4.4.3 各阶段的描述性统计
        4.4.4 不同发行方式的比较
        4.4.5 年度收益率特征
    4.5 发行市盈率与上市首日市盈率对抑价率的重新解读
    4.6 假说的提出
        4.6.1 发行管制与IPO抑价
        4.6.2 发行人和承销商特质与IPO抑价
        4.6.3 股权分置与IPO抑价
    4.7 实证研究结果
        4.7.1 统计性描述
        4.7.2 单变量分析
        4.7.3 回归结果分析
    4.8 本章总结
5 噪声交易、投资者情绪、异质信念与IPO溢价的形成机理
    5.1 行为金融理论基础——基于投资者偏好与信念的研究
        5.1.1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
        5.1.2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层次
        5.1.3 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法则
    5.2 噪声交易与IPO溢价
        5.2.1 噪声相关概念的引入
        5.2.2 噪声交易理论
        5.2.3 中国噪声交易者的表现及特征
        5.2.4 噪声交易理论对IPO溢价行为的初步解释
    5.3 投资者情绪对IPO溢价的分解
        5.3.1 噪声交易者与投资者情绪
        5.3.2 现有的投资者情绪与IPO定价模型
        5.3.4 中国A股市场投资者情绪的特征
        5.3.5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噪声交易者模型的基本设定
    5.4 卖空限制、异质信念与IPO溢价
        5.4.1 异质信念的形成机理
        5.4.2 异质信念与资产价格和未来收益关系的主要假说
        5.4.3 异质信念溢价原理
        5.4.4 卖空限制与异质信念模型
    5.5 本章总结
6 中国A股市场IPO溢价行为的实证研究
    6.1 数据来源及变量筛选
        6.1.1 数据来源
        6.1.2 变量定义及选取
    6.2 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测度
        6.2.1 投资者情绪测度指标概述
        6.2.2 市场情绪指标的选取
        6.2.3 公司特质指标的选取
    6.3 异质信念与IPO溢价行为
        6.3.1 异质信念指标的选取
        6.3.2 首日换手率与IPO初始收益的内生性分析
        6.3.3 剩余换手率指标的计算
    6.4 投资者情绪、异质信念与IPO抑价及溢价的实证检验
    6.5 本章总结
7 中国A股市场IPO长期表现弱势的实证研究
    7.1 IPO长期弱势仍是IPO研究的范畴
    7.2 中国IPO长期弱势表现的实证分析
        7.2.1 样本的选取
        7.2.2 累积异常收益率法(CAR)
        7.2.3 购买并持有异常收益率法(BHAR)
        7.2.4 资本资产(CAPM)模型
    7.3 对中国IPO长期表现弱势的解释
        7.3.1 有效市场理论对长期弱势的诠释
        7.3.2 行为金融理论对长期弱势的诠释
        7.3.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7.3.4 异质信念指标的构建
        7.3.5 异质信念解释IPO长期弱势模型
    7.4 本章总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对策与建议
    8.4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应
    2.1 次级债的定义及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
        2.1.1 次级债的定义
        2.1.2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相关规定
    2.2 市场约束的含义及意义
        2.2.1 市场约束的含义
        2.2.2 市场约束的意义
    2.3 次级债对银行业的市场约束作用
        2.3.1 次级债作为市场约束工具的优势
        2.3.2 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应的作用机制
        2.3.3 次级债发挥市场约束作用的前提条件
        2.3.4 次级债作为市场约束工具的弊端
    小结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实践
    3.1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概况
        3.1.1 背景
        3.1.2 发行概况
    3.2 我国次级债产品的特点
        3.2.1 发行方式
        3.2.2 发行对象
        3.2.3 发行规模
        3.2.4 付息方式和发行价格
        3.2.5 期限和赎回权
    小结
第4章 我国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效应实证研究
    4.1 利差模型
        4.1.1 模型设定
        4.1.2 变量定义
        4.1.3 样本选择
        4.1.4 估计结果及分析
    4.2 发行决策模型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定义
        4.2.3 样本选择
        4.2.4 估计结果及分析
    小结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应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5.1 我国银行业次级债发挥市场约束的障碍
        5.1.1 我国次级债产品特点的限制
        5.1.2 次级债市场约束机制作用条件的缺失
    5.2 我国银行业次级债发挥市场约束的对策建议
        5.2.1 循序渐进地推行次级债政策
        5.2.2 尽快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设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概念界定
        一、商业银行及投资银行的内涵
        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
        三、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区别与联系
        四、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优势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的基础理论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范围经济理论
        三、资产专用性理论
第二章 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分析
    第一节 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简介
        一、全能银行模式
        二、母银行模式
        三、控股公司模式
    第二节 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比较
        二、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选择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实践
        一、内部综合经营模式
        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选择
        一、两种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二、我国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路径
        一、渐进式发展
        二、多样化选择
    第二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路径的变迁设计
        一、合资金融控股公司
        二、由AMC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
        三、由银行收购或新设证券类子公司形成金融控股公司
    第三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外部环境建设
        二、内部环境的强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8)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简要回顾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之处
    1.8 本文不足与有待研究之处
2 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2.1 公司治理概述
        2.1.1 公司治理渊源
        2.1.2 公司治理概念
        2.1.3 公司治理内涵
        2.1.4 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公司价值
    2.2 跨国上市理论研究脉络
        2.2.1 跨国上市的财务收益
        2.2.2 跨国上市的商业收益
        2.2.3 跨国上市的治理效应
    2.3 绑定理论的发展及其经验研究
        2.3.1 绑定假说的提出与绑定理论的发展
        2.3.2 绑定理论的经验证据
    2.4 跨国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的简要评论
        2.4.1 西方跨国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的总体评价
        2.4.2 西方跨国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的其它贡献
        2.4.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拓展研究的范畴
    2.5 中国开展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的意义
        2.5.1 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2.5.2 跨国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在中国具有的实践价值
3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情况
    3.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历史和发展态势
        3.1.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历程
        3.1.3 大量企业海外上市与中国资本市场拉美化趋势
    3.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现状
        3.2.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地区分布
        3.2.2 双重上市或多重上市公司
        3.2.3 中国海外上市公司遭遇的问题
    3.3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动因分析
        3.3.1 筹资成本说
        3.3.2 承受能力说
        3.3.3 商业效应说
        3.3.4 绑定说与逃避说
    3.4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治理作用初步分析与研究设计
        3.4.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治理作用初步分析
        3.4.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治理作用的研究设计
4 证券市场促进公司治理的机制分析
    4.1 证券市场效率与公司治理
        4.1.1 证券市场有效性
        4.1.2 证券市场有效性与公司治理
    4.2 证券市场促进公司治理的机制
        4.2.1 证券市场促进公司治理的规则约束机制
        4.2.2 证券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
        4.2.3 证券市场融资机制对上市公司治理的激励作用
        4.2.4 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波动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4.2.5 证券市场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4.2.6 机构投资者参与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4.2.7 债权银行对上市公司治理监督作用
        4.2.8 经理人激励约束促进公司治理的机制
        4.2.9 媒体报道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5 证券市场差异对海外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5.1 公司治理模式差异与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
        5.1.1 由融资决定的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5.1.2 转型期中国企业融资与公司治理模式演变
        5.1.3 海外融资、治理模式差异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5.2 投资者保护与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5.2.1 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关系
        5.2.2 投资者保护与中国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
6 海外上市对中国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现状
        6.1.1 中国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历年情况
        6.1.2 中国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6.1.3 中国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
    6.2 香港和内地上市公司治理的制度环境比较
        6.2.1 两地法律渊源比较
        6.2.2 香港和中国内地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之比较
    6.3 含H股A股公司与内地A股公司治理水平实证比较
        6.3.1 公司治理水平的衡量方法
        6.3.2 海外上市影响中国公司治理的衡量
        6.3.3 含H股A股公司与A股公司治理水平实证比较
7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治理绩效实证研究
    7.1 海外上市促进公司治理的绩效分析
        7.1.1 海外上市公司治理效应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考察
        7.1.2 海外上市公司治理效应与公司价值关系考察
    7.2 海外上市促进公司治理的绩效实证研究
        7.2.1 变量选择
        7.2.2 公司治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7.2.3 主成分回归模型构建
        7.2.4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7.2.5 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公司经营业绩关系实证研究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主要研究结论
    8.2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差别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巴塞尔协议的演进及其监管趋势
    2.1 1988年巴塞尔协议
        2.1.1 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主要特点及内容
        2.1.2 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缺陷
    2.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2.2.1 新协议的主要特点
        2.2.2 新协议的主要内容
    2.3 巴塞尔协议演进反映的监管趋势
第三章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经济学分析
    3.1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3.1.1 商业银行资本的概念
        3.1.2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3.2 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理论分析
        3.2.1 最佳资本需要量
        3.2.2 理论分析
        3.2.3 适当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必要性
    3.3 小结
第四章 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有效性分析—实证检验
    4.1 美国银行的资本充足性管制历史沿革
    4.2 美国银行资本结构的实证检验
        4.2.1 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的关系图
        4.2.2 银行资本充足率与收益的因果关系检验
        4.2.3 资本充足率与资本收益率或利润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及监管现状研究
    5.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资本结构现状
    5.2 原因分析
    5.3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现状
第六章 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选择
    6.1 巴塞尔协议演进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
    6.2 资本并不是越多越好
    6.3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要求低于8%的可行性分析
    6.4 对我国商业银行当前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政策建议
        6.4.1 差别化资本充足率要求
        6.4.2 监管中补充衡量资本充足水平的指标
        6.4.3 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绩效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美国商业银行1988-2005资本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情况一览表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10)企业国有股权稀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改进及创新
第二章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演进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历程的回顾
    第二节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解析
    第三节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趋势
第三章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第二节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
    第三节 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
第四章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经验证据
    第一节 股权结构、公司绩效与股权稀释的实证检验
    第二节 垄断性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实证检验
    第三节 竞争性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实证检验
第五章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引进战略投资者稀释国有股
    第二节 境内外上市稀释国有股
    第三节 企业内部的稀释路径
第六章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中的投资者评价
    第一节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与投资者评价
    第二节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中的投资者评价体系
    第三节 投资者综合评价指标测评模型构建
第七章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中的损失规避和风险防范
    第一节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中的资产损失及原因
    第二节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中的损失规避方法
    第三节 企业引入境外投资者稀释股权的风险防范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使用授权说明
大摘要本

四、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利弊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研究[D]. 廉洁. 云南财经大学, 2013(05)
  • [2]我国上市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效应研究[D]. 杜冰.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3]防范政府债务危机的对策研究[D]. 宗军.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4]深圳市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的立法探讨 ——善用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 完善公司职工参与制度[D]. 龚晖. 中国政法大学, 2009(S1)
  • [5]基于抑价和溢价的IPO初始收益与长期走势问题研究[D]. 孙自愿.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2)
  • [6]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应研究[D]. 靳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7]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研究[D]. 卞希国. 新疆财经大学, 2007(05)
  • [8]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 赵明勋. 复旦大学, 2006(02)
  • [9]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差别化研究[D]. 梁小芳. 青岛大学, 2006(09)
  • [10]企业国有股权稀释问题研究[D]. 魏举峰. 辽宁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利弊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