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续深入开展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1](2021)在《结缔组织性疾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MMP-2、MMP-3、MMP-7及MMP-9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结缔组织性疾病(CTD)相关肺间质病变(I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分析CTD-ILD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探究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CTD-ILD的进展的潜在相关性。方法:(1)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结缔组织性疾病患者(CTD组)、80例结缔组织性疾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CTD-ILD组)、以及80例健康者(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2)由临床收集数据分析三组受试者的血清MMP-2、MMP-3、MMP-7、MMP-9水平。(3)临床检测CTD-ILD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和补体(C3、C4)的表达量。(4)分析血清中MMPs的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这些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5)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标记物CD3/CD16+56/CD45/CD4/CD19/CD8在CTD-IL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CTD-ILD组患者血清中MMP-3、MMP-7、MMP-9水平显着高于CTD组和正常组(P<0.05)患者,而MMP-2的表达量显着低于CTD组和正常组患者(P<0.05)。(2)CTD组患者血清中MMP-2、MMP-3、MMP-7、MMP-9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3)CTD-ILD组患者血清MMP-7表达量与CRP、ESR、RF均呈现为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与Ig G和C3呈现为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而MMP-2、MMP-3、MMP-9水平与CRP、ESR、RF、Ig A、Ig G、Ig M无显着相关性(P>0.05)。(4)CTD-ILD患者血清MMP-7表达量与FEV1%、FEV1/FVC、FVC均呈现为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而MMP-2、MMP-3、MMP-9水平与FEV1%、FEV1/FVC、FVC无显着相关性(P>0.05)。(5)三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16+56/CD45/CD4/CD19/CD8标记的淋巴细胞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6)pearson统计分析显示CTD-ILD患者清中MMP-7表达水平与B细胞百分比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结缔组织性疾病以及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中MMP-3、MMP-7、MMP-9的表达量显着增高,MMP-7水平增高提示肺部活动性病变,有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
庄东林[2](2021)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股动脉插管和腋动脉插管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将其中腋动脉或股动脉作为主要动脉插管部位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评估A型夹层术中股动脉插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从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体外循环辅助下开放式主动脉弓修补术的64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插管部位分为腋动脉插管组(n=558)和股动脉插管组(n=88)。收集整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用1:1倾向评分匹配来纠正患者基线差异并获得配对队列,分析不同插管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通过倾向评分匹配获得了特征具有可比性的两组患者。发现住院死亡率(10.6%vs.14.1%,P=0.642)和中风(3.5%vs.5.9%,P=0.720)在腋动脉组和股动脉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股动脉组新发需要透析的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34.1%vs.20.0%,P=0.050)。其他主要不良结局事件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开放式主动脉弓修复术中,采用股动脉插管和腋动脉插管的围手术期效果相似,股动脉插管是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手术中安全且有效的插管方案。
陈燕辉[3](2021)在《社区医院发热待查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文中指出背景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临床上常仅表现为发热,而缺乏其他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此难以确诊,是临床上的疑难杂症之一。目前超过200余种疾病可引起FUO,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FUO的确诊率越来越高,诊断速度也越来越快,相关指南亦在不断更新,依据病因可将FUO分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其他类疾病和未明确病因的疾病。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医院间级别及其诊断技术差异等多种因素,FUO的病因、临床特征和预后可能有所不同,尤其是基层社区医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和比较社区医院及综合性三甲医院FUO的病因构成、临床特征和预后,为提高FUO患者的诊疗水平和及时转诊提供参考依据。目的分析社区医院FUO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转归,并与综合性三甲医院进行对比研究,为提高FUO患者的诊疗水平和及时转诊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筛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社区医院(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综合性三甲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所有发热患者中因FUO就诊的患者共159例,其中社区医院68例、三甲医院91例。对比分析两家医院FUO患者的病因分布、临床特征和转归,以及院间转诊状况、人口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等资料。结果1.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社区医院共入组68例FUO患者,在综合性三甲医院共入组91例FUO患者,总共入组159例FUO患者;2.病因分布:159例FUO患者根据病因及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感染性疾病组(108例,社区45.4%vs.三甲54.6%)、结缔组织疾病组(20例,社区15.0%vs.三甲85.0%)、恶性肿瘤组(13例,社区53.9%vs.三甲46.2%)、其他类疾病组(9例,社区66.7%vs.三甲33.3%)、未明确病因组(9例,社区33.3%vs.三甲66.7%)。其中,社区医院根据病因及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感染性疾病组(72.1%)、恶性肿瘤组(10.3%)、其他类疾病组(8.8%)、结缔组织疾病组(4.4%)和未明确病因组(4.4%);而综合性三甲医院根据病因及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感染性疾病组(64.8%)、结缔组织疾病组(18.7%)、恶性肿瘤组(6.6%)、未明确病因组(6.6%)和其他类疾病组(3.3%)。社区医院和综合性三甲医院均以感染性疾病为首要病因,社区医院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其他类疾病占比均较综合性三甲医院高,而社区医院结缔组织疾病组和未明确病因占比均较综合性三甲医院低,除了综合性三甲医院结缔组织病比例与社区医院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他类型病因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特征:社区医院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患高血压人数占比、患糖尿病人数占比、入院时呼吸频率、心率、肺部感染严重程度评分、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综合性三甲医院,并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医院研究对象患有皮疹人数、入院时SPO2和血红蛋白水平则低于综合性三甲医院,并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转归:社区医院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长和28天病死率均高于综合性三甲医院(P<0.05);社区医院有22人(32.4%)转诊至综合性三甲医院进一步诊治,而综合性三甲医院则有10人(11.0%)转诊至社区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而且社区医院较综合性三甲医院转诊率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诊断方法:社区医院依次以影像学、病原学和详细体检为诊断FUO的主要方法,而综合性三甲医院依次以分子生物学、影像学和病理学为诊断FUO的主要方法。结论1.社区医院和综合性三甲医院FUO患者均以感染性疾病为主。2.社区医院患者以影像学、病原学和详细体格检查等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且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临床表现较重,临床转归较差。3.院间双向转诊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闫宏[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临床医案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并结合名医定性访谈,旨在系统总结姜良铎教授辨治CTD-ILD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经过筛选、清洗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数据资料,纳入病例总计32例,112诊次。将一般资料、诊断、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处方等数据录入Excel 2010,建立病案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数据库中的症状、舌象、脉象及药物频次频率、药物性味归经功效、药物之间关系 症状与药物关系等,并对姜良铎教授进行定性访谈,最终提炼出姜良铎教授治疗CTD-ILD的学术思想。研究结果:1.症状、舌象、脉象:共计有77个症状,频率≥50%的症状有咳嗽、口干;频率≥20%的症状依次为关节疼痛、乏力、眠差、气短、白痰;频率≥10%的症状依次为胸闷憋气、气喘、关节肿胀、眼干、痰黏、大便干、胸背痛、头晕、心烦、纳差、痰多。共出现20个舌象,前10位的舌象依次为舌红、苔薄白、舌暗红、少苔、苔干、苔黄腻、舌淡红、苔薄黄、舌暗、苔薄黄腻。共出现17个脉象,脉象频率>5%有脉沉细、脉细滑、脉细数、脉细弦、脉滑数。2.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共使用了 203味中药,前30味药物依次为赤芍、黄芩、白芍、桂枝、全蝎、知母、姜黄、桑枝、瓜蒌、黄芪、苦杏仁、当归、柴胡、地黄、麻黄、石膏、白术、厚朴、姜半夏、白芷、北沙参、地龙、葛根、紫菀、独活、牡蛎、仙鹤草、百部、大黄、牡丹皮等。药性排名依次为寒、温、平、热、凉;五味排名依次为苦味、甘味、辛、咸、酸;归经分析中,前6位依次为肺经、肝经、胃经、脾经、肾经、心经。前6位药物功效依次为清热类药物、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3.关联规则:由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的两项关联规则有赤芍、白芍;赤芍、桑枝;赤芍、地黄;柴胡、黄芩;柴胡、桂枝;白芍、地黄;赤芍、当归;黄芩、葛根;紫菀、百部;赤芍、白芷;麻黄、百部;赤芍、丹皮;白芍、白芷;百部、紫菀;麻黄、紫菀等。三项关联规则有赤芍、白芍、桂枝;赤芍、桑枝、知母;桑枝、桂枝、知母;白芍、赤芍、地黄;赤芍、桂枝、全蝎;赤芍、白芍、知母;桂枝、柴胡、黄芩;麻黄、百部、紫菀;石膏、苦杏仁、瓜蒌等;四项、五项药物关联多为赤芍、白芍、桂枝、桑枝、地黄、瓜萎、黄芩、全蝎的组合。依据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图得到以柴胡桂枝汤加减的核心处方:赤芍、白芍、桑枝、桂枝、瓜萎、柴胡、当归、黄芩、地黄、全蝎、知母、姜黄。药物-症状关联规则中咳嗽与麻黄、白果、百部、姜半夏、蛤蚧、五味子、紫菀、瓜蒌、厚朴等药物关联性强,口干与石斛、蒲公英、黄芩、瓜蒌、姜黄、土鳖虫、赤芍、白芍等药物有较强关联性;气短与水蛭、姜黄关联性强;关节疼痛与桂枝、桑枝、知母、全蝎、油松节、赤芍、白芍、炙甘草、地龙、丹皮、姜黄、三七、全蝎等药物关联性强。4.聚类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聚为五类:①紫菀、百部、麻黄、厚朴、姜半夏、瓜蒌、葛根、石膏、苦杏仁②桑枝、桂枝、知母、赤芍、白芍、地黄、牡丹皮、全蝎、地龙、大黄③白芷、仙鹤草、黄芩、柴胡、牡蛎④姜黄、独活、北沙参、当归⑤黄芪、白术。研究结论:姜良铎教授辨治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时以“从状态论治”及“三焦膜性管道论”为指导思想,认为CTD-ILD的基本病机为三焦郁滞不通,肢体经络痹阻,气血不通,络中生痰生瘀,内传肺脏,形成痰瘀痹阻肺络,治则治法以通畅三焦管道为原则。针对CTD主要治法为通畅三焦管道、活血化瘀、开痹通络,ILD急性发作期治疗以化痰清热利湿为主,兼以活血通络;缓解期补益肺脾肾,活血化痰通络;活血化痰通络法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治疗用药多以柴胡桂枝汤加减。
盛楠[5](2021)在《全自动血细胞仪定量检测红细胞凝集方法及自身免疫病检出抗红细胞抗体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红细胞凝集反应可以使红细胞与红细胞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被流式细胞仪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根据这一原理,我们试图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凝集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流式细胞仪可以对细胞进行自动化的识别,并进行分选。当红细胞发生凝集时,细胞体积变大,在流式细胞仪上则表现为细胞事件数的下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该设备操作规范、标准并且简便,结果直观稳定,当红细胞发生凝集时,数个小的红细胞团会聚集成为一个大的红细胞团,该现象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将通过红细胞的计数值下降得到直观的体现。在本实验中,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红细胞凝集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红细胞凝集的程度可以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得到更进一步的定量检测。在健康情况下和患有免疫力疾病时红细胞凝集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抗红细胞抗体得以体现。本实验通过收集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标本,建立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ANA阳性标本进行定量检测红细胞凝集情况的方法学,定量检测患者标本的抗红细胞抗体凝集情况,为临床打开新的研究思路。方法:1.分别将A型、B型两种血型的红细胞与B型、A型两种血型的血清进行凝集实验,作用条件是固定红细胞浓度,对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在37℃下温浴30分钟得以建立起恒温条件。2.分别用A型、B型两种血型的红细胞与B型、A型两种血型的血清在37℃下温浴30分钟,记录肉眼观察在玻璃片上的凝集程度,然后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逐个测定,保证每一管样本上样前已经混匀。3.建立凝集指数AGI,AGI=检测组RBC计数/对照组RBC计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通过与原倍血清下的凝集反应进行对比得到AGI值,采用AGI值进一步解释ANA阳性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抗红细胞抗体的凝集情况,进一步证明抗红细胞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4.收集ANA阳性的临床标本,分离血清-20℃冻存备用。制备0型抗凝全血作为指示细胞,与ANA阳性的血清标本在不同稀释度下,37℃温浴30分钟,逐个混匀后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样测定,通过患病标本与健康标本在相似年龄、相同血型、相同反应条件的情况下对比实验,建立一个全新的检测凝集现象的方法学。结果:1.对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可以用于对红细胞凝集反应的测定,证明了在固定体积参数的情况下,流式细胞仪对于红细胞的凝集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并初步建立了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凝集反应的新方法。2.通过在固定流式细胞仪体积参数时,ABS 3数值与红细胞稀释倍数呈线性关系,说明随着红细胞稀释倍数的增大,ABS 3数值随之增大,凝集程度随之减弱,对于红细胞的凝集可以做到定量检测,与传统的玻片法有高度的相关性。3.通过分别用健康人的体检标本、ANA阳性患者的血清与红细胞进行凝集反应,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可以得到定量的红细胞数值有规律的下降,证明ANA阳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或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存在低水平抗O型红细胞抗体。结论:1.通过流式细胞仪可以对红细胞凝集反应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2.建立了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定量检测红细胞凝集程度的方法。3.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现抗红细胞抗体。
李玲[6](2020)在《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机论治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经验探析及前瞻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CTD-ILD)的门诊医案为研究资料,归纳总结周仲瑛教授治疗CTD-ILD的辨治思路和用药经验,为临床治疗CTD-ILD提供指导。(2)提取周仲瑛教授治疗CTD-ILD的核心方药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对临床症状和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该方药的疗效机制。方法:(1)收集并整理1995-2014年周仲瑛教授诊治的CTD-ILD门诊病案,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28诊次病案,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病案中症状、舌象、脉象、病机、方药之间的规律,结合周仲瑛教授治疗CTD-ILD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归纳。(2)采用周仲瑛教授治疗CTD-ILD的核心方”润肺化瘀汤”,选取2018年06月至2020年6月在泰州市中医院风湿科及呼吸科病房及门诊共收集63例CTD-ILD痰瘀阻肺,气阴两伤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治疗组予润肺化瘀汤+西药联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月后采集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Th17、Treg细胞、血清KL-6、TGF-β1、GM-CSF、IL-17A指标,采集肺功能FVC、DLCO指标,运用spss25.0软件分析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数据挖掘部分:共收集周仲瑛教授治疗CTD-ILD病案19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0例,总共128诊次。在所有诊次中频率较高的症状依次为咳嗽、口干、气喘、胸闷、痰多、关节疼痛、痰粘、疲劳乏力、咯痰、咽痒、纳差、便溏、下肢浮肿,主要舌象为舌质暗、苔薄黄腻、舌裂纹、少苔、有齿印,主要脉象为脉细滑、脉细、脉小滑数、脉小弦;常见病机可归纳为气阴两伤、痰瘀阻肺、肺虚热郁、肝肾亏虚、脾虚肺弱、肺气失宣、风湿痹阻;所有诊次中常用的药物有中药分别为南沙参、北沙参、麦冬、苏子、太子参、炙僵蚕、桃仁、生黄芪、老鹳草。关联规则研究显示,症状关联度较高的组合分别是口干与咳嗽,气喘与咳嗽,咯痰与气喘,咳嗽与胸闷;舌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分别是舌质暗与苔薄黄腻,舌裂纹与舌质暗,舌裂纹与苔薄黄腻,舌裂纹、舌质暗与少苔;脉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滑脉与数脉,滑脉与弦脉;病机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气阴两伤与痰瘀阻肺,气阴两伤与肺虚热郁,气阴两伤与脾虚肺弱,痰瘀阻肺与肝肾亏虚;在药物关联度方面,北沙参,南沙参、麦冬、苏子、桃仁、太子参、炙僵蚕药物之间均有较强关联性。通过聚类分析,提取核心方——润肺化瘀汤。(2)临床研究部分:治疗前,两组 Th17、Treg、KL-6、TGF-β1、GM-CSF、IL-17A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h17细胞数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Treg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L-6、TGF-β1、GM-CSF、IL-17A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指标都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的FVC、DLCO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分析方面,研究发现肺功能中FVC和TGF-β1、IL-17A、TH17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FVC和Treg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DLCO和KL-6、TGF-β1、IL-17A、TH17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DLCO和Treg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TH17和中医证候积分、TGF-β1、GM-CSF、IL-17A 存在正相关(P<0.05);Treg 和中医证候积分、TGF-β1、GM-CSF、IL-17A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周仲瑛教授CTD-ILD诊治医案,总结出周老治疗CTD-ILD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CTD-ILD的病理性质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主要以肺脾肾亏虚为本,痰瘀互结,痹阻络脉为标。临床多用益气养阴药、活血化瘀药、止咳祛痰药、祛风除湿药治疗该病;抓住复合病机的辨治,针对气阴两伤、痰瘀阻肺的CTD-ILD患者,提取其核心方——润肺化瘀汤。(2)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润肺化瘀汤可有效改善CTD-ILD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FVC、DLCO),降低患者血清中KL-6、TGF-β1、GM-CSF、IL-17A水平,调节Th 17/Treg的平衡。润肺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CTD-ILD的疗效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水平,调节免疫细胞平衡有关,通过降低TGF-β1、GM-CSF、IL-17A、KL-6,调整Th17/Treg细胞平衡,从而起到调节免疫,改善症状的作用。
陈勇[7](2020)在《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联合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潜在治疗病谱及针刺网络调节作用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针刺潜在的治疗病谱及针刺的网络调节作用规律,为针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0只Wistar大鼠右后足跖处注射弗氏佐剂0.1 ml,制备佐剂性关节炎疾病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造模成功的1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每组5只。同样的方法将其余1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正常+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电针组和正常电针组大鼠予足三里穴、环跳穴电针刺激,刺激参数为:疏密波,频率2/10Hz,强度5/10/15(0.76/1.53/2.3m A),各10min,共30min,隔日一次,第27天后各组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并离心提取血清。Exo Quick法提取血清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浓度粒径检测(NTA)等方法鉴定外泌体,应用非靶标(Label Free)定量蛋白组学技术测量血清外泌体所运载蛋白的种类和含量。筛选组间变化倍数大于1.5,p<0.05的针刺显着差异蛋白,将筛选出的263个正常针刺显着差异蛋白和61个炎症模型针刺显着差异蛋白作为源数据,在人类疾病数据库(MALACARD)查找与显着差异蛋白相关的疾病,通过Gephi软件构建正常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疾病网和模型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疾病网,将正常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相关疾病与模型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相关疾病列入Excel表格中,通过“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下拉菜单中的“重复值”,找出正常针刺显着差异蛋白和模型针刺显着差异蛋白二者皆相关的疾病,并联合应用连入度(Degree)、加权入度(Weight Degree)、Page Rank等运行算法筛选与显着差异蛋白相关度高的疾病,剔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及国内《现代针灸病谱》已推荐的针灸治疗病症,最终确定针刺可能的潜在治疗病症。将实验一中筛选的61个炎症模型针刺显着差异蛋白作为源数据,在Uniprot蛋白数据库、STRING数据库、GO功能数据库、KEGG数据库中查找显着差异蛋白相关的互相作用蛋白、分子功能、信号通路及显着差异蛋白来源的细胞和组织,通过Gephi软件构建显着差异蛋白-互相作用蛋白网、显着差异蛋白-信号通路网、显着差异蛋白-功能网及显着差异蛋白-分泌细胞组织网,联合应用Degree、Weight Degree、Page Rank等运行算法筛选关键的互作蛋白、信号通路、分子功能、分泌细胞组织,探究针刺镇痛抗炎网络调节的作用规律。结果:1.实验结合复杂网络分析挖掘的针刺潜在治疗病症结果显示,针刺在32种肿瘤、15种免疫系统疾病、15种循环系统疾病、6种传染病、5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4种代谢性疾病、4种骨骼肌肉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3种消化系统疾病、2种呼吸系统疾病、2种皮肤疾病、2种神经系统疾病、1种五官疾病以及11种其他疾病中可能存在潜在的治疗效应。2.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的下游互作蛋白与免疫调节、脂质代谢、糖代谢、信号传导等功能密切相关;针刺显着差异蛋白的分子功能多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代谢、免疫调节、信号传导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运输相关;Fox O、Ras、补体和凝血级联、HIF-1、糖酵解/糖异生、PPAR等信号通路可能是针刺整体调节的关键信号通路,这些通路多与免疫调节、糖代谢、脂质代谢等相关;针刺显着差异蛋白可来源于消化、泌尿生殖、呼吸、内分泌、循环、免疫、运动、神经、泌尿、皮肤等各个系统。结论:1.针刺潜在适应病症广泛,涉及多系统疾病,其中免疫系统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可能是针刺重要的潜在治疗病症。2.针刺镇痛抗炎作用具有网络调节的特点,可从器官、组织、细胞、蛋白、信号通路等多层次、多维度、多途径发挥整体作用。
宋晓晶[8](2020)在《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经络生物学内涵研究一直是中医科研攻关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借助生物、物理、影像学等现代方法在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证实经络存在,揭示经络实质。其中,经络客观显示是经络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证明经络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经络可视化研究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组织定位标记、重复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对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结构和功能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无法科学地解释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实质。因此,探寻客观显示经络轨迹的新技术方法,揭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特征,在此研究方向仍有诸多工作亟待开展。近年来,结缔组织、组织液与经络相关的认知逐渐被学界关注和接受。有研究者提出“循经低流阻通道”说,创建了透明鱼组织液通道客观显示法、小型猪经络不通病理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验证,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受动物模型、实验条件和统计学方法等诸多因素限制,进一步开展循经低流阻通道结构和物质基础研究困难较大。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创建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技术,继续推进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大鼠皮下组织低流阻检测技术,采用特殊染料示踪法进行大鼠皮下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新动物模型及方法;观察皮下示踪轨迹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传统经络循行路线的相关性;了解示踪轨迹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研究示踪轨迹与旁开非经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从差异蛋白组学角度探讨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功能;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新证据,以期为揭示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开拓新方向。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1.用57-6F30经络定位仪检测大鼠皮肤督/任脉循行线上的低电阻点。2.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量法检测大鼠体表背/腹部中段、横跨督/任脉循行线皮下组织的流阻,分析循经低电阻点与旁开高电阻点皮下组织的流阻值差异,创建大鼠皮下低流阻检测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1.在23例大鼠督脉、任脉循行线背/腹部中段皮下的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lcianblue,AB)溶液,比较不同注射时间、注射剂量、观察时间下的AB迁移特征,筛选AB注射参数。2.使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定仪测量5例大鼠循经低流阻点AB注射前后的组织液压,分析注射前后局部组织液压变化。3.在大鼠督脉(10例)、任脉(27例)低流阻点注射AB,观察注射48h后AB的分布特征,比较AB迁移线与传统经络循行线的位置关系;统计AB迁移线的方向、长度、宽度和出现率;并与皮下高流阻点注射AB液(督/任脉各8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墨汁(督/任脉各5例)进行比较,分析AB循经迁移的规律。第三部分研究: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运用新鲜组织冰冻切片和多种复合染色方法,观察大鼠AB循经迁移线的组织结构特征,比较其与周围组织的差异;观察AB循经迁移组织与血管、神经和肥大细胞(mastcell,MC)的关系;分析AB循经迁移组织的形态特征与经络功能的相关性。第四部分研究: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AB Sciex5600+TripleTOF平台)并在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下,分析鉴定大鼠沿任脉循行的皮下AB迁移线组织和旁开非经结缔组织的蛋白质组;采用SWATH MSALL非标及定量方式对二者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对二者差异蛋白进行GO、KEGG、PPI、BP link KEGG分析,了解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合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经络研究结果,分析筛选与经络功能相关性最高的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blot检测被筛选出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研究:1.确定大鼠循经皮下低流阻检测的关键参数:穿刺悬拉被测皮肤四角呈水平面固定,5#带侧孔针头,针头侧孔生理盐水流速为10滴/min。2.督脉、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分别为72.0%和73.3%。大鼠督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7.99±1.88(×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为10.63±1.51(×106,dyne·s·cm-5)(n=9);大鼠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10.37±1.26(×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19.13±1.37(×106,dyne·s·cm-5)(n=12);循经线上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极显着低于旁开高流阻点(P<0.01)。第二部分研究:1.确定皮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参数:液量0.2mL、注射时间10min,观察时间注射48h后。2.AB注射结束后局部组织液压比注射前升高了 2.52mmHg。3.大鼠循督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背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督脉、膀胱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0%。其中,向头迁移较多,沿督脉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1.1~4.7cm,平均长度2.74±0.3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长度为0.3~1.4cm,平均长度0.78±0.12cm;平均宽度为0.125±0.02cm。循任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腹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任脉、胃经、肾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1%。其中,向尾迁移较多,沿脾经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0.4~4.9cm,平均长度2.12±1.9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的长度为0.3~4.1cm,平均长度1.12±0.42cm;平均宽度为0.15±0.07cm。AB迁移规律与古典经络循行特征相似。在非低流阻点注射AB液、低流阻点注射墨汁均未出现循经的线状迁移。第三部分研究:1.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存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其两侧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主要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以及嵌合在纤维成分中的酸性粘多糖交错连接形成一定空隙的网状通道。出现AB迁移线的皮下结缔组织层的间隙大于周围组织。2.在迁移线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MC,以及血管和胆碱能神经。第四部分研究:1.在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组织与非经线结缔组织中有468个蛋白差异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胞外外泌体、囊泡、胞外囊泡、胞内细胞器,以及细胞膜或细胞器内膜结构上;其分子功能可能为同种蛋白结合、辅酶结合、酶结合、核苷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氧化还原酶激活、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激活;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代谢过程,也参与了对激素的响应,对机械损伤的响应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代谢、细胞过程、疾病形成的生物学过程等。2.将以上数据与经络理论和以往经络实质研究的结果结合,初步分析认为:在皮下结缔组织中,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组织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ATP 合酶亚基 ε(ATP synthase subunit epsilon,ATP5E)、电压依赖性 Ca2+通道亚基 α 2/δ 1(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2/delta-1,CACNA2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差异表达。3.Western-blot结果显示,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中GAPDH、ATP5E和CACNA2D1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旁开非经组织(p<0.05),AB迁移线中Gpx-3的表达水平高于旁开的组织,差异接近显着(P=0.08)。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皮下流阻检测方法,发现大鼠督脉、任脉皮下的流阻值显着低于非经区域,提示大鼠皮下存在循经低流阻通道。2.建立了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方法,观察到在皮下结缔组织层可出现与古典经络体表循行特征相似的AB循经迁移线。3.大鼠皮下AB循经迁移线中有较大的间隙空间和丰富的MC、血管、胆碱能神经分布,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提供了形态学证据。4.在大鼠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与旁开非经结缔组织中有46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迁移线中上调表达的ATP5E,CACNA2D1,GAPDH和Gpx-3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经络现象和针灸效应密切相关,这4种蛋白可能是大鼠任脉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中的特征性物质。本研究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许芳[9](2020)在《我国部分地区牛结核病调查与牛肺外结核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bTB)是一种主要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M.bovis)感染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可通过病牛咳嗽喷出的飞沫或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尘埃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摄取带菌的食物、饮水而经消化道传播。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常表现为肺结核和淋巴结核,也可出现乳房结核、浆膜结核和肠结核等其他组织器官结核。我国是bTB高负担国家,流行率约为015%,资料表明,建国后,我国bTB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肺结核,其他国家普遍实行牛奶巴氏灭菌后bTB表现形式也是以肺结核为主。但是,进入21世纪,全国bTB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普遍现象:采用PPD方法检疫结果呈阳性的牛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剖检极少发现肺脏结核病变。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部分地区bTB的流行情况,揭示奶牛场PPD阳性牛与剖检肺脏结核病变不对应、不吻合的原因,探究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病原特性,本研究在14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bTB流行病学调查,选取8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免疫学综合诊断、系统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系统进化分析等生物学特性研究。1.2015-2018年,采用比较皮内变态反应(SICCT)和IFN-γ试验对我国1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bTB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SICCT或IFN-γ试验阳性牛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利用SICCT方法,共计在6,943头牛中检出阳性1,594头,平均个体阳性率为22.96%;共计在185个场户中检出阳性场114个,平均场群阳性率为61.62%。IFN-γ试验共计在8,677头牛中检出阳性1,786头,平均个体阳性率为20.58%;共计在236个场户中检出阳性场150个,平均场群阳性率为63.56%。共计从64.44%(87/135)的bTB阳性牛中分离到细菌,分离株经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两级多重PCR鉴定,其中72株为M.bovis,11株为M.avium,4株为其他分枝杆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部分地区bTB阳性率仍呈高流行态势,1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有bTB流行。但现场调查发现,PPD或IFN-γ试验阳性牛很少表现咳嗽、呼吸困难和极度消瘦等典型肺结核症状,而且,由于上述原因,在基层出现了对bTB阳性牛扑杀正当性的怀疑及正常检疫难以实施的现象。2.为调查目前规模化奶牛场bTB的表现形式,揭示PPD阳性牛与剖检肺脏病变不吻合的真实原因,并确定其传染源及传播途径,对3个省份8个规模化奶牛场的13,345头奶牛进行SICT、SICCT、IFN-γ试验、PPD点眼反应和ELISA抗体检测5种免疫学综合诊断,剖检后期感染牛并采集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综合判定后期感染牛752头,剖检151头,有131头(86.75%)眼观可见明显结核病变,其中119头(占90.84%)病变发生在肝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乳房淋巴结等肺外组织器官,仅12头(占9.16%)病变发生在肺脏。HE染色表明151头剖检牛组织切片镜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结核病理变化,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显示26头牛组织切片中可见红染的结核杆菌。并从60.26%(91/151)的剖检阳性牛中分离到细菌,且经qPCR、GeneXpert MTB/RIF和Enigma鉴定均为M.bovis。综合诊断结果表明,8个规模化奶牛场bTB主要表现为肺外结核,病变主要分布在肠系膜淋巴结、肠道、肝脏和脾脏等肺外组织器官,且值得注意的是,71.26%的肺外结核与胃肠道有关。而且现场调查、临床表现、剖检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分离鉴定结果均提示试验牛场肺外结核的传播途径可能是消化道,主要或因牛饮食被M.bovis污染的牛奶或饲草料而感染。3.为验证试验牛场肺外结核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从8个规模化奶牛场共采集54份奶样(其中8份为来自8个牛场的产房混合乳,46份为阳性牛奶样)、54份粪便(其中8份为来自8个牛场粪便处理池的混合粪便样品,46份为阳性牛粪便样品)分别进行qPCR检测和细菌分离培养。qPCR结果显示,8份产房混合乳均为M.bovis核酸阳性,39份阳性牛奶样为M.bovis核酸阳性;8份混合粪便均为M.bovis核酸阳性,34份阳性牛粪便样品为M.bovis核酸阳性。从54份奶样中分离培养出12株M.bovis,但未从粪便中成功分离出M.bovis。结果表明,8个规模化奶牛场肺外结核是经由产房带菌的初乳和常乳以及粪口传播引起的消化道传播所致。4.为研究分离株的致病性,选择代表性分离株(113、105)和阳性对照菌株(M.bovis AN5)进行家兔感染试验。分组并经腹腔注射、口服、滴鼻3种途径感染家兔,8周后剖检,无菌采集各组家兔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组织匀浆活菌培养。家兔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发生在肺脏、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可见典型肉芽肿病变,三层结构清晰,中心干酪样坏死层、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的特殊肉芽层和淋巴细胞构成的普通肉芽组织层,还可见马蹄样或花环状的郎罕氏巨细胞存在,其他组织镜下未见病变。Z-N抗酸染色在肺脏、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可见红染杆状细菌。实验组家兔剖检病变比阳性对照组家兔剖检病变累及范围更广泛,病变程度更严重,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家兔体内均可回收到细菌,且实验组CFU高于阳性对照组,表明肺外结核分离株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具有感染牛并在牛群中传播的潜在风险。5.利用24位点MIRU-VNTR基因分型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典型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MIRU-VNTR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分离株聚类为三个大群,同一地区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来自相同的进化分枝,且M.bovis具有独特的地理性差异。对10株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表明10株分离株均为M.bovis,与标准株M.bovis AF2122/97同源性在98.80%99.3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10株分离株分为两簇,分别与M.bovis AF2122/97和M.bovis 30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这是我国首次对bTB肺外组织器官病变分布进行详细调查,证实经消化道传播的肺外结核在我国多个省份奶牛场呈现高患病率。本研究确定了我国部分省份bTB的流行特征,建立了肺外结核综合诊断策略,并确定了肺外结核分离株的致病能力。为当前行业存在的PPD阳性牛扑杀难的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为大型牧场快速降低bTB阳性率提供了诊断策略和防控指导,为我国bTB流行株的溯源及遗传特征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我国制定bTB控制和根除计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徐歆[10](2020)在《参麦益肺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病阴虚夹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参麦益肺汤对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该中药方剂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益肺汤中药煎剂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实验室指标、肺功能及肺部HRC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经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临床疗效,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均能有效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3、在实验室指标方面,通过两组治疗前后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率比较,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无明显影响。通过治疗前后CRP、ESR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均能降低CRP、ESR水平,且治疗组降低CRP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4、在肺功能方面,包括肺活量(VC)、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在内,两组治疗后指标均有所增加,经检验,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在治疗后均能改善肺功能。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通过治疗前后肺部HRCT分值比较,认为治疗组对肺部HRCT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P>0.05)。6、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事件,说明参麦益肺汤临床用药安全性尚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结论:参麦益肺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病阴虚夹瘀证疗效颇佳,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实验室指标,改善肺功能,控制病情,延缓病程。
二、继续深入开展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续深入开展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结缔组织性疾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MMP-2、MMP-3、MMP-7及MMP-9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和仪器 |
1.1.1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1.2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血清标本采集及检测 |
1.2.3 临床指标测定 |
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中MMPs的含量 |
1.2.5 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MPs的含量 |
1.2.6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 |
1.3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三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 |
2.2 结缔组织性疾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中MMPs表达量 |
2.3 CTD-ILD 组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
3.讨论 |
4.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MMPs 参与结缔组织性疾病及其肺间质病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2)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股动脉插管和腋动脉插管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主动脉夹层和STANFORD分型 |
1.2 治疗原则 |
1.3 动脉插管现状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资料 |
2.1.1 本研究的纳排标准 |
2.2 手术技术 |
2.2.1 主动脉根部处理 |
2.2.2 脑保护和主动脉弓部处理 |
2.2.3 动脉插管方法 |
2.2.4 灌注情况评估 |
2.3 资料收集 |
2.3.1 术前基线资料 |
2.3.2 术中资料 |
2.3.3 术后资料 |
2.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1.1 一般资料 |
3.1.2 病史资料 |
3.1.3 合并症资料 |
3.2 术中资料 |
3.2.1 主动脉根部处理 |
3.2.2 主动脉弓部处理 |
3.2.3 同期疾病处理 |
3.2.4 体外循环 |
3.3 术后资料 |
3.3.1 早期并发症和住院死亡 |
3.3.2 治疗时长 |
3.4 不良结局事件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及中英文参考对照表 |
附录一:综述 主动脉夹层领域近 10 年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References |
附录二:学术成果及荣誉 |
附录三:后记及致谢 |
(3)社区医院发热待查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成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关于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的研究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病理机制 |
2.1 病因 |
2.2 病理机制 |
3. 诊断 |
3.1 临床表现 |
3.2 影像学分型 |
3.3 血清学检查 |
3.4 肺功能 |
3.5 支气管肺泡灌洗 |
3.6 肺活检 |
3.7 诊断标准 |
4. 治疗进展 |
4.1 治疗方案 |
4.1.1 CTD-ILD的治疗 |
4.1.2 IPAF的治疗 |
4.2 药物研究进展 |
4.3 不同CTD-ILD的治疗 |
4.4 机械通气 |
4.5 肺移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中医药治疗进展 |
1. 病名归属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各医家治疗经验 |
5. 临床研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临床病例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医案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数据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统计 |
2.2 西医诊断统计 |
2.3 症状分布统计 |
2.4 舌象分布统计 |
2.5 脉象分布统计 |
2.6 用药规律统计 |
2.7 关联规则分析 |
2.8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一般资料 |
3.2 西医诊断统计 |
3.3 症状、舌象、脉象分布 |
3.4 用药规律 |
3.5 关联规则 |
3.6 聚类分析 |
第二部分 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学术思想探析 |
1. 对CTD-ILD病名的认识 |
2. 从状态认识CTD-ILD病机 |
3. 治则治法 |
4. 治疗用药 |
5. 典型医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全自动血细胞仪定量检测红细胞凝集方法及自身免疫病检出抗红细胞抗体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表现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标本来源 |
2.方法 |
2.1 固定流式细胞仪的加样数量参数测定红细胞凝集实验 |
2.1.1 指示细胞的制备 |
2.1.2 稀释红细胞 |
2.1.3 设置血清稀释组 |
2.1.4 过滤样本 |
2.1.5 样本温浴 |
2.1.6 用流式细胞仪上样 |
2.1.7 结果判定 |
2.2 固定流式细胞仪的加样体积参数检测红细胞凝集实验 |
2.2.1 指示细胞的制备 |
2.2.2 稀释红细胞 |
2.2.3 设置血清稀释组 |
2.2.4 过滤样本 |
2.2.5 样本温浴 |
2.2.6 用流式细胞仪上样 |
2.2.7 结果判定 |
结果 |
1.固定加样数量参数下的原倍组与空白组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结果 |
2.固定加样数量参数下的原倍组与512倍稀释组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结果 |
3.固定加样体积参数下的原倍组与空白组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结果 |
4.固定加样体积参数下的原倍组与512倍稀释组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定量分析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标本来源 |
2.方法 |
2.1 固定流式细胞仪的加样体积参数测定红细胞凝集实验 |
2.1.1 指示细胞的制备 |
2.1.2 稀释红细胞 |
2.1.3 设置稀释组 |
2.1.4 过滤样本 |
2.1.5 样本温浴 |
2.1.6 用流式细胞仪上样 |
2.1.7 结果分析 |
2.2 优化实验 |
2.2.1 固定红细胞体积 |
2.2.2 固定血清浓度 |
2.2.3 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 |
2.2.4 结果判定 |
结果 |
1.固定加样体积参数下的原倍组、512倍稀释组与空白组红细胞凝集在流式细胞仪上的结果 |
2.优化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凝集进行定量检测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标本来源 |
2.方法 |
2.1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凝集的原理 |
2.2 临床红细胞倍比稀释实验 |
2.3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凝集检测方法的建立 |
2.4 数据分析 |
2.5 玻片法检测红细胞凝集 |
2.5.1 5%A型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
2.5.2 血清稀释及孵育 |
2.5.3 结果判定 |
2.6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临床红细胞倍比稀释实验的线性关系 |
2.红细胞凝集强度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玻片法高度相关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抗红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临床标本来源 |
2.方法 |
2.1 指示细胞的制备 |
2.2 实验方法检测值的线性观察 |
2.3 实验稳定性观察 |
2.4 ANA阳性标本(患病组)与健康标本(对照组)的检测 |
2.5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 |
2.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AGI与血清抗体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稳定性实验 |
3.患病组与对照组血清与O型红细胞凝集结果 |
4.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工作展望 |
综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NA阳性患者标本信息 |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 作者简介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机论治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经验探析及前瞻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中医研究 |
1. 古代医家对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肺痹说 |
1.2 肺痿说 |
2. 近现代医家对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辨治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则治法 |
3. 总结及展望 |
第二部分 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西医研究 |
1. 结缔组织病的定义 |
2. 结缔组织病的发病机制 |
3. 结缔组织病的肺部表现 |
4. 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定义 |
5. 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5.1 致病因素 |
5.2 发病机制 |
6. 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诊断 |
6.1 诊断标准 |
6.2 诊断技术 |
6.3 血清标志物 |
7. 治疗 |
7.1 免疫抑制治疗 |
7.2 抗纤维化治疗 |
7.3 肺移植 |
8. 预后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辨治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病案回顾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医案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医案纳入标准 |
2.4 医案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医案的预处理和信息纳入 |
3.2 数据规范化 |
4. 医案数据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基线分布情况 |
5.2 CTD-ILD常见症状的分析 |
5.3 CTD-ILD主要病机的分析 |
5.4 CTD-ILD用药规律的分析 |
5.5 CTD-ILD症状内关联规则结果 |
5.6 CTD-ILD病机内关联规则结果 |
5.7 CTD-ILD药物内关联规则结果 |
5.8 CTD-ILD临床症状与病机外关联结果 |
5.9 CTD-ILD临床症状与药物外关联结果 |
5.10 CTD-ILD病机与药物外关联结果 |
5.11 CTD-ILD常用药物组合分析 |
6. 周仲瑛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临证经验探析 |
6.1 审证施治 |
6.2 病机辨识探讨 |
6.3 特色用药分析 |
6.4 临床用药经验 |
6.5 核心方——润肺化瘀汤的方义解析 |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
1. 诊断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辨证标准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分组治疗 |
4.2 疗程和观察指标 |
5. 标本采集和操作 |
5.1 ELSIA方法检测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
5.2 ELSIA方法检测人白介素17A(IL-17A) |
5.3 ELSIA方法检测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
5.4 ELSIA方法检测人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 |
5.5 流式细胞检测Th17细胞、Treg细胞 |
6. 统计方法 |
7. 结果 |
7.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7.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比较 |
7.3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7.4 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比较 |
7.5 治疗组Th17、Treg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7.6 治疗组Th17、Treg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候积分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8. 讨论 |
8.1 润肺化瘀汤联合西医治疗可显着改善中医症状、体征 |
8.2 润肺化瘀汤联合西医治疗可显着改善肺功能 |
8.3 润肺化瘀汤联合西医治疗能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分泌 |
8.4 润肺化瘀汤联合西医治疗能纠正Th17/ Treg细胞失衡 |
8.5 TGF-β1、IL-17A、KL-6的升高可加重肺功能恶化 |
8.6 调节Th17与Treg细胞亚群平衡可减轻肺功能的损伤 |
8.7 Th17协同细胞因子参与致病过程,Treg拮抗细胞因子的致病作用 |
8.8 Th17/Treg细胞失衡可加重病情进展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评分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联合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潜在治疗病谱及针刺网络调节作用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联合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潜在治疗病谱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二 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联合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网络调节作用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计算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1 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2 计算学在脑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
3 计算学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络结构的可视化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一 前言 |
1 经络客观显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2 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
3 经络实质与蛋白质的相关性探讨 |
二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B)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9)我国部分地区牛结核病调查与牛肺外结核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牛结核病病原学 |
2.1 病原 |
2.2 基因组学 |
2.3 进化关系 |
2.4 毒力因子 |
2.5 抗分枝杆菌感染的作用机制 |
3 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发病学及其诊断 |
3.1 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 |
3.1.1 传播途径 |
3.1.2 牛分枝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 |
3.1.3 家畜中的牛分枝杆菌 |
3.1.4 人源牛分枝杆菌 |
3.2 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的发病学 |
3.3 牛结核病的诊断 |
3.3.1 皮内变态反应 |
3.3.2 基于血液的试验方法 |
4 国内外防控模式 |
4.1 牛结核病的防控现状 |
4.2 国外发达国家牛结核病的防控模式 |
4.2.1 欧盟等发达国家基本策略和主要措施 |
4.2.2 英国的牛结核病防控策略 |
4.3 我国牛结核病的防控策略 |
第二章 2015-2018年我国部分地区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
第一节 2015-2018年我国部分地区牛结核病免疫学检测 |
1 材料 |
1.1 样品 |
1.2 主要试剂耗材 |
1.2.1 试剂 |
1.2.2 耗材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现场问卷调查 |
2.2 现场采样调查 |
2.2.1 比较皮内变态反应(SICCT) |
2.2.2 IFN-γ试验 |
3 结果和分析 |
3.1 现场调查结果 |
3.1.1 检疫情况 |
3.1.2 症状和剖检情况 |
3.2 SICCT检测结果 |
3.3 IFN-γ试验检测结果 |
3.4 时间分布 |
3.5 区间分布 |
3.6 群间分布 |
3.7 重点省份bTB流行情况 |
3.8 禽分枝杆菌等的感染情况 |
4 讨论 |
4.1 群发性特征 |
4.2 流行率 |
4.3 区域分布 |
4.4 非特异性干扰 |
5 结论 |
第二节 牛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 |
1.1 病料 |
1.2 培养基 |
1.2.1 丙酮酸钠培养基 |
1.2.2 罗氏培养基 |
1.2.3 7H11培养基 |
1.2.4 7H9培养基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病料的采集 |
2.2 病料的处理 |
2.3 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 |
2.4 临床分离株的萋尼氏抗酸染色 |
2.5 细菌D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
2.6 临床分离株的种属多重PCR鉴定 |
2.6.1 引物的合成 |
2.6.2 反应体系与程序 |
2.6.3 判定标准 |
2.7 临床分离株MTBC群内PCR鉴定 |
2.7.1 引物合成 |
2.7.2 反应体系与程序 |
2.7.3 判定标准 |
3 结果 |
3.1 剖检病变 |
3.2 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 |
3.3 临床分离株的萋尼氏抗酸染色观察 |
3.4 细菌DNA的提取及其浓度 |
3.5 分枝杆菌种属鉴定结果 |
3.6 MTBC鉴定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牛肺外结核的综合诊断与病原分离鉴定 |
1 材料 |
1.1 试剂和培养基 |
1.2 耗材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试验牛场背景 |
2.2 综合诊断策略 |
2.2.1 免疫学检测方法 |
2.2.2 剖检 |
2.2.3 病料的采集 |
2.2.4 奶样和粪便的采集 |
2.2.5 病理学诊断 |
2.2.6 病原分离培养 |
2.2.7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针对性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价 |
2.3.1 针对性防控措施 |
2.3.2 防控效果评价 |
3 结果 |
3.1 免疫学综合检测结果 |
3.2 剖检结果 |
3.3 病理学诊断结果 |
3.3.1 HE染色 |
3.3.2 Z-N抗酸染色 |
3.4 病原分离鉴定结果 |
3.4.1 组织病料分离鉴定结果 |
3.4.2 奶样和粪便样品分离鉴定结果 |
3.5 综合诊断结果 |
3.6 防控效果评价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牛肺外结核临床分离株致病性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菌株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菌株 |
1.2 主要试剂耗材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攻毒程序 |
2.3 剖检 |
2.4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5 靶器官组织匀浆的活菌培养 |
3 结果 |
3.0 实验兔生理状况 |
3.1 剖检结果 |
3.2 组织病理学结果 |
3.2.1 HE染色 |
3.2.2 Z-N抗酸染色 |
3.3 组织匀浆活菌培养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章 牛肺外结核分离株基因分型与全基因组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 |
1 材料 |
1.1 菌株 |
1.1.1 分型菌株 |
1.1.2 测序菌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MIRU-VNTR |
2.1.1 引物的设计合成 |
2.1.2 反应体系与程序 |
2.1.3 聚类分析 |
2.1.4 各位点分辨率的计算 |
2.2 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
2.2.1 核酸的提取 |
2.2.2 全基因组测序 |
2.2.3 标准参考序列和数据分析所用的其他MTBC菌株序列的获得 |
3 结果 |
3.1 MIRU-VNTR基因分型多态性结果 |
3.1.1 检测样品结果重复性和准确性 |
3.1.2 不同VNTR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
3.1.3 牛分枝杆菌VNTR位点的等位基因多态性 |
3.1.4 MIRU-VNTR聚类分析结果 |
3.2 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
3.2.1 测序数据评估结果 |
3.2.2 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初步分析 |
3.2.3 基于WGS-SNP的系统发育分析 |
3.2.4 全基因组数据的初步比对分析 |
3.3 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差异基因研究 |
3.3.1 差异基因的比对分析结果 |
3.3.2 差异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10)参麦益肺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病阴虚夹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3 病例选择 |
3.1 病例纳入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3.3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
3.4 病例中止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随机分组 |
2 治疗方法 |
2.1 一般治疗 |
2.2 对照组 |
2.3 治疗组 |
2.4 疗程 |
3 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观测 |
3.2 疗效性观测 |
3.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4 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临床疗效比较 |
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4 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
5 肺部HRCT治疗前后比较 |
6 安全性评价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病的认识 |
1.1 病名概述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中医对“阴虚夹瘀”的认识 |
3 现代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病的研究 |
3.1 流行病学 |
3.2 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3.3 西医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
3.4 西医治疗进展 |
4 导师对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病阴虚夹瘀证的认识 |
5 参麦益肺汤的方药组成及组方依据 |
5.1 参麦益肺汤组成 |
5.2 参麦益肺汤方解 |
5.3 参麦益肺汤现代药理研究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六部分 问题及展望 |
1 问题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病临床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 |
附录2 :尼莫地平法 |
附录3 :肺部HRCT评分标准 |
附录4 :一般性观察指标 |
附录5 :不良反应观察记录表有□无□ |
附录6 :知情同意书 |
综述 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继续深入开展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结缔组织性疾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MMP-2、MMP-3、MMP-7及MMP-9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D]. 陈红.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2]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股动脉插管和腋动脉插管的对比研究[D]. 庄东林. 汕头大学, 2021(02)
- [3]社区医院发热待查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D]. 陈燕辉.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经验研究[D]. 闫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全自动血细胞仪定量检测红细胞凝集方法及自身免疫病检出抗红细胞抗体初探[D]. 盛楠.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机论治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经验探析及前瞻性临床研究[D]. 李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联合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潜在治疗病谱及针刺网络调节作用规律的研究[D]. 陈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8]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宋晓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0)
- [9]我国部分地区牛结核病调查与牛肺外结核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许芳.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10]参麦益肺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病阴虚夹瘀证的临床观察[D]. 徐歆.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