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析“英语习语的文化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哲[1](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认为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范瑜[2](2021)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文中指出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因其结构的固化、语义的凝练、使用的频繁,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习语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也逐渐由自省和主观直觉判断转向语料库的使用等实证研究。然而,现有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多是对习语变异现象的分类描述或对习语仿拟现象的探讨,对习语变异的内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不足,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习语的本体研究,但语言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同质的,因此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外部的社会因素,而目前的习语变异研究几乎没有结合外部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从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研究转向语言和认知的社会变异研究,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力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新兴视角来探讨习语的变异性,试将内部、主观的认知因素和外部、客观的社会因素相结合对习语变异性进行全面的研究,期望能为习语的研究开辟新的天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兼内省的研究方法。我们基于CCL(北京大学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和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搜索语料,也有部分语料源自网站;之后,对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点及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分析了习语变异的规则并提出了新的习语变异的分类,探讨了习语变异的内在动因以及变异的制约机制,发现了习语变异的内在规律并揭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习语变异的方式和类型有哪些?习语变异的动因究竟是什么?2、习语的变异使用对其凝固特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限制条件制约了习语的变异?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习语变异除了具有语言学意义,还有什么社会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就研究问题1,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并对习语变异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性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认知视角来看,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不同类型的习语因认知机制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变异性,因此,对习语变异类型的分割也是一种模糊性操作。本研究在结合认知和社会因素的操作下梳理出习语变异的五大变异规则,即结构改编、字面场景操控、主题指示、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歧义,并依托这些规则,从惯用程度、频率和常规化程度、意图程度三个参数来进行评估,将习语变异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有意变异和无意变异。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使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是由习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组织以及习语这个复杂结构如何适应具体语境的方式决定的。因此,习语变异的动因是复杂多维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习语的变异具有句法动因、语义动因、语用动因和整合动因。1、习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字面语言的句法特性,因此,作用于字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常常也可以作用于习语上,这成为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2、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透明度和关联性是习语变异的语义动因。习语的可分析性越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同样,习语的透明度越高,习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越大。语义的关联性包括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在横向维度上,习语字面意义层的成分之间、修辞意义层的成分之间都会发生互动和关联,成为习语发生变异的动因;在纵向维度上,习语的变异往往是由于习语中的某成分可以与习语外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上的关联,包括了同义关联、同音异义关联、一词多义关联、语义相对关联、上下义关联和逻辑颠倒关联。3、习语变异使用的最直接动因是语用动因,习语在高频使用后,由于受到交际需求的驱动,习语使用者为实现最大的交际效果、传达出新的隐含义而竭力为目标概念寻找最恰当表达式,这时就触发了习语的变异。4、人的创造新奇语法构式的能力是促使习语变异的整合动因,可以依赖大脑中存在的认知语法网络将习语变异的多种动因整合起来,促成习语发生变异。第二,就研究问题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解析。认知方面,习语变异受到可识别性、功能性、兼容性、语法性的制约,同时从文字游戏类型的变异到系统变异还受到更加细化的两个条件的制约:非歧义和非突显。虽然习语变异受到诸多认知条件的制约,但各制约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存在细微的差别,功能性条件对文字游戏的变异类型作用力更强,而非歧义和非突显对系统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更强,可识别性、兼容性和语法性制约着各种类型的习语变异。社会文化方面,说话人使用习语变异会受到与听话人关系考量的制约,即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言语社区、文化层次和共享知识。习语变异受到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双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语言本体,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习语变异使用事件中的实施者——说话人。通过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上的两端,不同习语处在这两端之间的不同点上,也就是说不同的习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和变异性,越靠着哪一端那一端的特性就强一些。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共同存在于习语中,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含:1)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2)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约束;3)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转化,互为补充;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表现在两者的一致性上。第三,就研究问题3,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习语及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当习语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时,依据部分-整体的转喻关系,习语会转喻为使用习语的人。因此,习语和习语变异都会映射出社会图式。习语变异是一个创造性的使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形成中的两个主体,此外,习语原型产生的语言定势和社会定势、习语变异激活的新框架、具体话语文体和团体的文化认知模型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基于意识和注意力两个因素罗列出了在习语变异使用中听话人产生话语注意力,并且有意识地进行话语范畴化进而进行社会范畴化,形成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社会图式的整个过程:1、听话人根据说话人使用的习语变异情况从整体上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2、听话人用更具体的方式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3、听话人依据和自己的关系来定位说话人;4、听话人依据说话人来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5、听话人接受习语变异并进一步固化原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习语的使用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对字面语言的变异使用,因此,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对习语的社会图式具有类推性。我们还总结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假说、双向动力、三个阶段、两个原则。一个假说是指习语凝固性及变异性动态发展假说: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通过语言结构、认知操作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动态建构的。该假说又被细化为三个次假说:1)习语符号的语法化并非被限制在个体的认知语法中,而是集体认知固化的结果,这种固化在惯用化的过程中进入特定话语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大脑词汇中,形成共享的思维体系;2)习语社会层面的范畴化形成其社会文化定型。该层面的范畴化与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范畴化相互作用,彼此牵连,使习语成为一个民族语言中的代表性类型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3)习语使用的情景化为其变异提供背景,从而突显概念中的某个图形,经过变异使用后的习语将更加凝固。双向动力指的是推动习语凝固性的向心力和触发变异性的离散力。动态发展的三阶段指习语凝固、变异、更凝固的三个阶段。动态发展过程的两条原则是认知优化原则和社会认同原则。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点创新:1)首次对习语的变异性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就习语变异的两种分类、变异规则、变异动因、制约机制等做了全面的探讨,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基于对习语原型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借助实际语料,对习语变异的以上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首次提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3)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者们多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习语,而本研究首次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新视角研究习语的变异性。
王凡[3](2020)在《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熟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使用的、形式简洁的、内容精辟的语言单位。熟语是人民智慧和生活经验的结晶。植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经过时间的锤炼已经成为熟语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将俄英语言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进行对比研究,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应用意义,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加深对熟语的理解,进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本文以俄英语言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语法结构、语义、修辞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必要的分析,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俄英语熟语的概念和范围及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第三章对俄英语中含有植物名称熟语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对俄英语中含有植物名称熟语的语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对俄英语中含有植物名称熟语的修辞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修辞手法和修辞色彩;第六章为结语,对整个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本文对俄英语言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学习和掌握熟语,多方面地了解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它的经济生活、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同时也揭示了熟语背后的文化差异与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崔翠[4](2019)在《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习语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英语习语是一种语言模因,能够被不断复制而广为流传。英语习语教学就是弱势模因转换为强势模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习语的经典权威性、流行时尚性、文化认同性等特征有助于习语在非本族语中被不断复制、传播,从而成为强势语言模因。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模因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帮助学习者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强势语言模因,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葛厚伟[5](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内容无比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不同侧面。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延续原作生命和传承原作思想的重任。译者风格可以赋予译作鲜明的个性,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语料库的运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对不同译者个性化、规律性语言的量化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宏观背景切入,简述译者风格相关思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译者风格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学研究、《尚书》在西方传播以及《尚书》英译研究进行述评。语料库翻译学为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增加了新的范式,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对《尚书》及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尚书》译学研究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创建了《尚书》多译本汉英平行语料库。《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选取了《尚书》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理雅各、高本汉、彭马田和杜瑞清)的典型译本为语料,对语料进行输入、整理、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尤其是对语料逐字逐句校对,进行文本格式噪音处理,保证了语料的准确性,句级对齐的中英文语料能够自动呈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平行语料库的建成将为更好地开展《尚书》英译研究提供实物平台,增强了《尚书》英译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基于已建成的《尚书》汉英文平行语料库,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软件对比分析了四译本的宏观语言特征,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词频方面,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词相比较,理雅各译本(简称理译)和杜瑞清译本(简称杜译)有六词相同,高本汉译本(简称高译)和彭马田译本(简称彭译)有七词相同。在形符数量方面,理译最高,其次分别为高译和杜译,彭译最低,四个译本都比源语文本冗长,有趋向显化之特征。杜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高,词汇使用最为多样和丰富。理译本的词汇密度最低,显化特征最为明显。理译、高译和彭译的平均词长非常相近,接近于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而杜译平均词长最长,词汇使用相对较难。四译本主题词均凸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2)从平均句长看,理译的平均句长最长,而彭译最短,杜译、彭译体现了源语特征,而理译和高译明显趋于易懂,强调信息表达;高译和理译句子长短变化更大,句子长短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句段长方面,高译和理译更擅长断句,语言凝练,更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在问句和感叹句使用上,理译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位译者,再现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生动展现了人物各自形象。理译本形合度最高,更具规范性和复杂性,杜译本形合度则最低,功能词数量不如其他三位英语母语译者使用得多,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3)语篇可读性方面,四译本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难度均未低于英语普通文本,未表现出简化特征;相比之下,彭译更具可读性、更简单易懂。语篇功能方面,四译本均遵循《尚书》原文所采用的主位结构,尽量再现原文的信息推进模式;相比而言,理译和彭译在与原文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适当调整句子信息组织结构和措词,并使用了其他衔接手段来加强语篇连贯。理译的连接词总体数量最多,虽然彭译的连词总数最少,但具有类型多样、灵活多变的特色。理译和高译更注重译文的篇章衔接与连贯,运用更多的连接手段显现出原文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比较符合英文的谋篇习惯。在显性的篇章连接词传递上,四位译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四译本中使用最常用的连接词类型是表增补的连接词,以体现英语语篇衔接力,凸显连贯。基于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尚书》译本非语言微观翻译特征,主要包括对各译本的成语、隐喻、周公人物形象以及文化高频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理雅各和高本汉在翻译成语时,秉承忠实源语的翻译思想,更多采用直译法,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播,保持原作形貌,注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传递。高译将成语部分译成英语习语,数量最多,而且注重保留原文的修辞形式。彭马田采用意译的比例在四译本中最高,彭译语言逻辑连贯、流利顺畅,多数情况下不完全拘泥于字面,在译文中传达成语的蕴涵意义。杜瑞清的手法和风格界于前两类之间,兼顾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方法上突出直译为主,适度采用意译、省译等方法,提高了译本的可读性。(2)《尚书》隐喻英译以直译为主,译者有意保留原作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忠实地再现原语的独特文化内容,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四个译本中,高译的风格更加注重直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再现源语独特的文化要素;彭译偏重意译与转换,去除文化间的陌生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3)在重塑周公人物形象方面,1)理译和高译把原文中的“曰”全部翻译为隐式报道动词,彭译和杜译的表述更加丰富,更多借助语义明晰的报道动词来显化原文语境中隐含的语义内容。2)理译和高译对“曰”的翻译并无语境和阶层变化,呈模式化特征,而彭译和杜译明示原文语境内涵,凸显周公话语对象的阶层差别,准确呈现出周公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及“尊敬”程度。3)四位译者均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原原本本”地记录周公话语,保留其各种特征,准确地保留周公原话的风格和表达力。4)四译本对《尚书》的周公人物动作特征翻译,基本上是对原文字面之义的对应;理译更加明示了周公动作的文化信息和概念信息,杜译用显化动词意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再现周公忠心耿耿、坚毅英武形象。(4)在文化协调策略框架下,理氏、高氏翻译文化高频词“帝”时,注重功能对等,用译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杜氏与彭氏则注重文化对等,尽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内涵。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层面的语境顺应,四位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地采用西方人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来翻译“德”。三位西方译家对原文中无标记之“德”基本理解为抽象意义的“美德”,大都采用直译,将载有文化特有概念的“德”直接转换成英语“virtue”,而杜氏在贴近原文语义的基础上,相对灵活采用保留原语文化的“变译”,努力再现源语高频词的文化意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对《尚书》四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统计、例句对比和归纳分析,这些统计结果揭示了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从整体印象来看,理雅各译本直译为主、译笔严谨、显化易懂、形神兼备;高本汉译本忠实原作、措辞通顺、追求字对句应、保持原作形貌;彭马田译本意译明显、传神达意、简洁流畅、灵活圆通;杜瑞清译本词汇丰富、人物生动、文化会通。翻译风格差异主要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目的、译者身份素养有关,四位译者有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共同动机,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各异,译者身份素养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均以促进中西交流为己任,以忠实于原着为标准,来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尚书》的域外译介是中国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作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尚书》多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译者风格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翻译研究新路径,并为其他典籍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胡良玉[6](2020)在《文化意象视角下英语习语的教学实践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为例》文中指出对于如何学习英语习语,人们已经进行了多方面探究,但是鲜有研究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合适的方法处理英语习语中的文化意象。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英语习语翻译教学情况。研究问题为:(1)中职生英语习语学习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2)如何解决英语习语教学中的这些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以英语习语教学为中心,翻译课堂教学为背景,选取药学专业一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在英语习语教学过程中,对所涉习语中蕴含的文化意象进行详细导入,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灵活采取不同的策略处理习语的文化意象理解问题;另外一个班作为对照组,不提供任何文化背景的学习,进行常规模式的习语教学。学期结束,通过观察法,比较法和自拟的《习语测试》对研究对象学习效果进行评测。结果表明:(1)引入了习语文化背景教学的班级学生成绩明显优于普通教学的班级学生,文化差异影响学生有效学习习语;(2)应该加强文化意识的教学,在翻译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适时导入相应文化背景知识,并通过保留、替换或舍弃等方法灵活处理文化意象问题,有助于提高英语习语翻译的质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习语翻译水平。本研究的发现对习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英语习语的分类,可以采取保留、替代、省略等策略来提高学生的习语翻译能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张默[7](2019)在《归化异化法视角下习语翻译探析 ——以小说A Death in the Family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报告选取的是一本美国文学小说A Death in the Family,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是一部以当代一个美国家庭中两代人的生活为写作背景的小说,作者是詹姆斯·艾吉(James Agee)。笔者与同学合作翻译并互相校对,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原作中频繁地出现一些英语习语的表达,这给翻译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报告基于此小说中出现的英语习语的初译版与改进版译文,笔者从小说原文中选取了大约一万字的内容作为附录部分,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平行文本法。文学着作代表着优秀作家的智慧结晶,因此在翻译时要确保翻译质量,使这些优秀作品得以更好地传播。翻译架起一座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译者要追求源语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和思想,要同时考虑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两种立场。本报告拟从归化法异化法两大翻译策略出发,结合并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所涉及的习语的例子进行归纳并分析,并探讨翻译效果,从而提高翻译质量。本实践报告主要有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此次翻译任务、研究内容及其意义;第二部分是任务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修改;第三部分介绍主要理论依据,即异化法和归化法;第四部分是A Death in the Family小说中出现的英语习语案例分析及总结,一,简单介绍英语习语的概念及分类;二,纯习语的翻译;三,半习语的翻译;四,准习语的翻译。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对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指出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以及完成翻译任务后的收获和心得。附录部分提供了这次翻译实践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文尾附有这次写作的参考文献。
章菁楠,董银燕[8](2019)在《文化对等视角下的英语习语中动物类隐喻的汉译》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对等,是指原文文化词汇翻译为相似的译文文化词汇,其功能与原文词汇相同,引起译文读者类似的反应;与此同时,原文文化色彩得以最大程度保留。本文基于文化对等的视角,通过对英语中动物类隐喻习语的研究,将其分为两大类:喻体相近类和喻体缺失类。本文发现,喻体相近类习语所占比重较小,大多为喻体缺失类习语。因此,该类习语多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
张晓芳[9](2018)在《基于国际视野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内涵——以英语习语教学为例》文中提出英语习语作为英美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和掌握英语习语很有必要,因此,本文从本源、艺术性、文化对比等角度探究有效的英语习语教学方法,以提升艺术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内涵。
熊英[10](2018)在《英语习语的翻译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英汉互译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英语习语的翻译也要根据相应的习语特征,加入与文化内容相符合的翻译内容。习语作为地域性的文化语言,在习语语言的英文翻译中,需要考虑跨文化交际所产生的意译生疏问题。应用翻译理论中的涵义转换方法,解决英语习语的不透明性、综合性及内涵的差异性、词汇空缺性。
二、剖析“英语习语的文化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剖析“英语习语的文化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术语界定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1 引言 |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
3.4 小结 |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4 小结 |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1 引言 |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4 小结 |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1 引言 |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3.1 研究问题 |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5 小结 |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1 引言 |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
7.3.1 术语界定 |
7.3.1.1 对称式习语 |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
7.3.2 研究问题 |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
7.5.1 共性溯源 |
7.5.2 个性溯源 |
7.6 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发现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的框架及简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定义 |
2.1.1 习语 |
2.1.2 习语的凝固性及变异性 |
2.2 习语研究概述 |
2.2.1 习语的总体研究 |
2.2.2 习语的变异性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3.1 认知社会语言学概述 |
3.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与理论特征 |
3.1.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
3.1.3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核心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问题 |
3.2.2 具体方案 |
第四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基础 |
4.1 习语的生成 |
4.1.1 符号单位与语言语义 |
4.1.2 从概念到语法构式 |
4.1.3 习语的认知固化 |
4.1.4 作为认知微模型的习语 |
4.2 习语的原型 |
4.2.1 习语原型的定义 |
4.2.2 习语原型的句法性质和特征 |
4.2.2.1 结构的固化性 |
4.2.2.2 结构的开放性 |
4.2.3 习语原型的语义性质和特征 |
4.2.3.1 意义的完整性 |
4.2.3.2 概念的双层性 |
4.2.3.3 内涵的丰富性 |
4.3 习语的理解 |
4.3.1 习语的加工 |
4.3.1.1 传统观 |
4.3.1.2 组构观 |
4.3.1.3 对习语变异研究的启示 |
4.3.2 习语的理据 |
4.3.2.1 隐喻理据 |
4.3.2.2 转喻理据 |
4.3.2.3 象征理据 |
4.3.2.4 整合理据 |
第五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分类 |
5.1 习语变异类型的分析维度 |
5.2 习语变异的技术分类 |
5.2.1 形式变异 |
5.2.1.1 词汇变异 |
5.2.1.2 语法变异 |
5.2.2 语义变异 |
5.2.2.1 一词多义 |
5.2.2.2 歧义 |
5.2.2.3 意义改编 |
5.3 习语变异的规则 |
5.3.1 结构改编 |
5.3.2 字面场景操控 |
5.3.3 主题指示 |
5.3.4 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 |
5.3.5 歧义和双关 |
5.4 习语变异的类型 |
5.4.1 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 |
5.4.2 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 |
5.4.3 有意变异与无意变异 |
第六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动因 |
6.1 习语变异的生成 |
6.1.1 语言生成过程论 |
6.1.2 创造使用过程论 |
6.2 句法动因 |
6.2.1 习语句法的组构性 |
6.2.2 习语句法的非组构性 |
6.3 语义动因 |
6.3.1 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 |
6.3.2 习语语义的透明度 |
6.3.3 习语语义的关联性 |
6.3.3.1 横向关联 |
6.3.3.2 纵向关联 |
6.4 语用动因 |
6.4.1 交际需求 |
6.4.2 基于使用 |
6.5 整合动因 |
第七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制约 |
7.1 习语变异的认知制约 |
7.1.1 可识别性 |
7.1.1.1 激活概率 |
7.1.1.2 突显的习语次结构 |
7.1.1.3 概念启动 |
7.1.2 功能性 |
7.1.3 兼容性 |
7.1.4 语法性 |
7.1.5 非歧义和非突显 |
7.2 习语变异的社会文化制约 |
7.2.1 言语社区 |
7.2.2 文化层次 |
7.2.3 共享知识 |
7.3 习语变异性和凝固性的辩证关系 |
第八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
8.1 习语的社会图式 |
8.1.1 语言定势 |
8.1.2 社会定势 |
8.2 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 |
8.2.1 图式要素 |
8.2.2 图式解读 |
8.3 习语变异的模式 |
8.3.1 一个假说 |
8.3.2 双向动力 |
8.3.3 三个阶段 |
8.3.4 两条原则 |
8.3.4.1 认知优化原则 |
8.3.4.2 社会认同原则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9.2.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
9.2.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
9.3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 |
9.3.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
9.3.2 对词典编撰的启示 |
9.3.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
9.3.4 对文化符号学研究的启示 |
9.4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PEΦEPA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语料来源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2 俄英熟语概述 |
2.1 俄英熟语的概念和范围 |
2.1.1 俄语熟语的概念和范围 |
2.1.2 英语熟语的概念和范围 |
2.2 俄英熟语的特征 |
2.2.1 俄语熟语的特征 |
2.2.2 英语熟语的特征 |
2.3 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熟语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法结构特征 |
3.1 俄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法结构特征 |
3.1.1 词组型熟语 |
3.1.2 句子型熟语 |
3.2 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法结构特征 |
3.2.1 词组型熟语 |
3.2.2 句子型熟语 |
3.3 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法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义特征 |
4.1 俄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义特征 |
4.1.1 表现人的属性的植物熟语 |
4.1.2 与人属性无关的植物熟语 |
4.2 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义特征 |
4.2.1 表现人的属性的植物熟语 |
4.2.2 与人属性无关的植物熟语 |
4.3 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意义特征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修辞特征 |
5.1 修辞手法 |
5.1.1 俄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修辞手法 |
5.1.2 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修辞手法 |
5.1.3 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修辞手法对比分析 |
5.2 修辞色彩 |
5.2.1 感情—表现力色彩 |
5.2.2 功能语体色彩 |
5.2.3 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修辞色彩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习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模因论与语言模因论 |
(一)模因论 |
(二)语言模因论 |
三、语言模因论与习语教学 |
(一)成为强势模因的英语习语特征 |
1. 经典权威性 |
2. 流行时尚性 |
3. 文化认同性 |
(二)语言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习语教学 |
1.同化阶段的英语习语教学 |
2.记忆阶段的英语习语教学 |
3.表达阶段的英语习语教学 |
4. 传播阶段的英语习语教学 |
(5)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译者风格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尚书》研究概述 |
第三节 《尚书》翻译传播及英译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
第一节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 |
第二节 《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语言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尚书》英译本词汇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尚书》英译本句法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尚书》英译本语篇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尚书》中的成语及其翻译 |
第二节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
第三节 周公人物形象对比 |
第四节 《尚书》文化高频词英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尚书》译者风格及成因探究 |
第一节 《尚书》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
第二节 译者风格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尚书》原型结构成语出处及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二: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三: 周公动词描写及其译文平行语料检索统计 |
附录四: 《尚书》汉字高频词统计(前100个) |
附录五: 《尚书》文化高频词“帝”与“德”的意义分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文化意象视角下英语习语的教学实践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English Idioms |
2.1.1 Definition |
2.1.2 Sources of English Idioms |
2.1.3 Features of English Idioms |
2.1.4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Idioms |
2.2 Brief Review of Studies of Idiom Learning and Teaching |
2.2.1 Studies from a Purely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
2.2.2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
2.2.3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ry |
2.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Subjects |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
3.3.1 Design of Questionnaire |
3.3.2 Idiom Translation Test |
3.3.3 Teaching Modes in Practice |
3.4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Results and Analysis |
4.1.1 Overal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
4.1.2 Result Analysis |
4.1.2.1 Analysis of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naire |
4.1.2.2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cores for Idiom Test |
4.1.2.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diom Test |
4.2 Main Problems and Causes in English Idiom Learning |
4.2.1 Main Problems |
4.2.1.1 Idioms and their Meanings in Disproportion |
4.2.1.2 Semantic Vacancies |
4.2.2 Main Causes of the Problems |
4.2.2.1 Lack of Cultural Knowledge |
4.2.2.2 Poor Linguistic Competence |
4.2.2.3 Unfamiliarity with Translation Methods |
4.2.2.4 Cultural Imagery Instruction in Urgent Need |
4.3 How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s |
4.3.1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Imagery |
4.3.2 Substitution of Cultural Imagery |
4.3.3 O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ry |
4.3.4 Flexibility in Dealing with Cultural Image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Questionnaire |
Appendix Ⅱ English Idioms Test |
(7)归化异化法视角下习语翻译探析 ——以小说A Death in the Family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修改 |
第三章 主要理论依据 |
3.1 归化法理论指导 |
3.2 异化法理论指导 |
第四章 小说A Death in the Family的习语案例分析 |
4.1 习语的概念及分类 |
4.2 纯习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
4.2.1 套译法 |
4.2.2 释义法 |
4.3 半习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
4.3.1 套译法 |
4.3.2 转译法 |
4.3.3 分译法 |
4.4 准习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
4.4.1 减译法 |
4.4.2 直译法 |
4.5 三类习语翻译策略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翻译中的困难 |
5.2 翻译收获心得 |
附录:原文及译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文化对等视角下的英语习语中动物类隐喻的汉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化对等与习语 |
(一) 奈达的对等理论和文化对等 |
(二) 习语的定义 |
三、英语习语中的动物类隐喻的汉译 |
(一) 文化类喻体相近 |
(二) 文化类喻体缺失 |
1.“弃原形, 择新形, 保意合” |
2.“只译意义, 忽略形象” |
四、结语 |
(9)基于国际视野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内涵——以英语习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习语的概念与特点 |
(一) 英语习语的概念界定。 |
(二) 英语习语的特点。 |
二、当前英语习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习语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处在英语教学的边缘。 |
(二) 英语习语背景知识了解与讲解不足, 误用习语。 |
三、英语习语教学策略探究 |
(一) 追根溯源, 充分了解习语的文化背景知识。 |
(二) 抓住英语习语的艺术性, 感受英语之美。 |
(三) 英汉习语文化对比, 架构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
四、结语 |
(10)英语习语的翻译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习语的翻译理论与主要特征 |
1. 英语习语的翻译理论 |
2. 英语习语的主要特征 |
二、英语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内涵与词汇空缺 |
1. 英语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内涵 |
2. 英语习语翻译的词汇空缺 |
三、英语习语翻译的实践问题 |
1. 直译加解释的习语翻译 |
2. 意译的习语翻译 |
3. 套译的习语翻译 |
四、结语 |
四、剖析“英语习语的文化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D]. 范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对比研究[D]. 王凡.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4]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习语教学研究[J]. 崔翠.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4)
- [5]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D]. 葛厚伟. 扬州大学, 2020(01)
- [6]文化意象视角下英语习语的教学实践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为例[D]. 胡良玉. 扬州大学, 2020(06)
- [7]归化异化法视角下习语翻译探析 ——以小说A Death in the Family为例[D]. 张默. 山西大学, 2019(02)
- [8]文化对等视角下的英语习语中动物类隐喻的汉译[J]. 章菁楠,董银燕. 戏剧之家, 2019(01)
- [9]基于国际视野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内涵——以英语习语教学为例[J]. 张晓芳. 戏剧之家, 2018(30)
- [10]英语习语的翻译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J]. 熊英. 黑河学院学报,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