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耕地保护工作解读

“十五”耕地保护工作解读

一、“十五”耕地保护工作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祝洪章[1](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尤旭东[2](2020)在《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文中指出《地理教育国际宪章(1992年版)》中,提到“课程设计者必须密切注意到特殊需要的学生,以及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2016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在地理教育研究中也指出要对不同的学习者群体提供最好的地理教学。可见,国际上在地理教学中重视不同阶段、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的发展,而行为动词恰好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通过行为动词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明确其所指向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把握教学程度,又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2017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进行了分析,同时又对行为动词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得出结论如下:第一,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特征表现为:1.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种类少,其学习水平由低到高为说明、比较、解释、分析4种。依据其行为目标可知,分析和解释均侧重对影响类知识的学习,说明则侧重对意义类知识的学习。2.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处于分析水平和理解水平。3.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都主要指向综合思维,但在综合思维的二级指标中,四类行为动词均以要素综合为主。第二,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方法:从认知方法角度,主要有地图法、分析法、直观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从教学手段角度,主要有地理示意图、视频、案例材料、地理形象直观教具;从组织方法角度,主要有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问答法。行为动词“说明”类的教学方法多为:直观法+视频+问答法、案例分析法+案例材料+案例教学法、分析法+地理形象直观教具+讨论法;行为动词“比较”类的教学方法为:综合比较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行为动词“解释”类的教学方法多为:推理法+地理形象直观教具+模拟实验法、地图法+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读书指导法;行为动词“分析”类的教学方法多为:地图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直观法+视频+讨论法、分析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第三,设计了4个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实施案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发展异同、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田俊峰[3](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芦莉[4](2020)在《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规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耕地保护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资源保障基础。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以往主要是以约束性、建设性、惩罚性保护方式为主,耕地资源在质量、数量、生态环境等方面问题仍较为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秉承改革创新的原则,在以往保护方式的基础上增添了“激励性”保护内容,创新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以此激发和调动耕地保护各方主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经济手段对于耕地保护的重要作用。耕地保护基金制度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下位概念,系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在经济方面的一项创举。相对科学完备的耕地保护基金条款是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保障。耕地保护基金在我国个别地区先行试验,以地方规范性文件予以发布,尚未出台高位阶、系统性立法,因此,在相关立法规范层面尚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耕地保护基金条款规范所涉主体存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等利益博弈失衡,相关职能部门机构建制存在瑕疵,缺乏部际协调机制,受偿主体范围较小,无法充分调动其耕地保护的积极性等问题;所涉客体存在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政府财政压力较大,资金缺乏稳定性,耕地补偿标准设置不统一且欠缺科学等问题;所涉归责机制存在条款设置混乱,具体为承担违规责任主体范围较小,责任形式处罚力度相对较轻,并且公众参与空间不足,缺乏社会监督机制等问题。文章通过体系思维范式与法教义学范式厘清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规范内涵,明晰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相关法律关系,并通过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耕地保护基金相关条款予以梳理、整合、归纳和分析,基于其条款设置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进路。具体应平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等各方主体利益,建立相关职能部门部际协同机制,提高其工作效率,拓宽耕地保护基金受偿主体范围,创新多元化补偿方式,调动相关主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拓宽耕地保护基金融资渠道,减少其对政府财政的依赖,科学设置耕地保护基金耕地补偿的标准;扩大违规责任主体的范围,加大责任形式的处罚力度,拓宽公众参与空间,建全社会监督机制以期为耕地保护基金制度提供合理的规范设定。

邓杰鸿[5](2020)在《我国耕地保护的民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作为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石。耕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物质资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生活福祉。同时,耕地亦是一项资产,具有其经济价值。此外,耕地还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我国国土面积虽然位列世界第三,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匮乏,当前的耕地污染、耕地非法挪用和撂荒问题又十分严重,我国的耕地保护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皆因我国目前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于公法之上,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即土地用途管制及土地利用规划来开展耕地保护行为。忽略了耕地保护最直接、最有效而且最为庞大的主体——农民,并且极大地掩蔽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导致农民对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和提升。本文正是立足于此背景,立于民法视野,通过保护农民权益,提升农民从耕地中获得的收益,从而激发农民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促使其自发性地保护耕地,达到耕地保护的制度目标。首先,文章介绍了目前耕地保护的立法现状和制度运行现状,揭示了我国目前公法管制下的耕地保护制度运行欠佳的原因在于忽略了农民主体的地位及其权益。其次,对我国耕地保护的主体进行了梳理,阐释耕地保护的最重要主体是广大农民,并对影响农民收益和耕地保护积极性的几项重要权利在耕地保护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再次,站在维护私权利的角度提出了破解耕地保护运行效果欠佳的困境应从以下途径着手:保障成员权、完善耕地产权、选择适当经营模式以及尝试引入土地发展权。本文最后,提出促进耕地有序流转、确立耕地相关权利人的保护义务和保障农民集体决议行为则作为完善的举措,多角度地保障农民权益、提升农民收益,激发农民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张静[6](2020)在《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我国耕地总量非常有限,存在耕地区域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速耕地面积的减少,区域内实现占补平衡成为难题。因此,为实现区域耕地总量不变、占补平衡,区域进行耕地指标异地交易成为必然选择,而指标交易双方的行为选择和交易价格的合理性是影响交指标异地交易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为切入点,主要是以实现吉林省耕地总量不变为目的,进行耕地指标异地交易。首先,对异地交易方面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清晰地界定,阐述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通过对吉林省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的案例进行分析,了解目前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现状及交易价格,最后,从耕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对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为吉林省未来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交易,通过在交易平台挂牌竞买,指标交易价格由交易双方政府协议定价。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分析得出,吉林省耕地指标交易价格主要是依据耕地自身质量等别价值进行定价,政府对耕地指标的监管与保护、指标交易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指标周围的环境情况都会对耕地指标交易价格产生影响。本文针对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建立耕地保护基金,政府加强自身监管,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指标交易协调管理机制和交易平台系统四个方面的相关建议,保障指标交易价格的合理性,使指标交易顺利完成。

陈梦婷[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人类财富之母,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一地区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农”问题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它自提出之日起就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问题,土地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问题,牵动着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党和国家能够审时度势地制定出适合农村发展形势的农村土地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经历了七十年曲折而艰辛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可喜和骄傲的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改变很大部分原因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双层经营、统分结合,它是在土地改革、生产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不断突破和创新旧的经济体制的过程。它的确立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的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农村土地政策的研究,不论是对我国农地政策演进历史的学习,还是对土地政策制定规律的把握,甚至对城镇化进程中暴露的土地问题以及对土地政策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都有可借鉴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改革开放为大的历史背景,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党和政府各时期出台的农村土地政策文件为依据,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的发展历程,分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定:争议中诞生的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以家庭承包和双层经营为特点的承包制的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和完善:从长期稳定到长久稳定。并对这些阶段的农村土地政策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和解读。同时,总结出承包制自实施以来的四点成效: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土地政策法律化程度越来越高,能够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除了归纳其取得的历史性成效,对承包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也给予归纳、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学习探索和理解感悟,最后探究了土地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庞海燕[8](2020)在《杭州城市空间增长的政策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提升了经济增长红利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快速的城市化直接导致了城市空间的的无序蔓延和低密度扩张,使得生态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继而引发了一系列城市问题。空间政策作为驱动城市空间增长的主导要素之一,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政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有很大差异,故而摸清城市空间政策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政策之间的互动机制,推动不同功能类型政策的组合作用是实现空间增长管理的关键所在。基于城市空间政策如何有效作用于城市空间增长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城市空间政策作用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为例,按照功能类型分类系统梳理空间政策体系。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采用用地等扇分析法、用地扩展强度分析法、重心转移法和InVEST模型法,定量得出建设空间的用地增长、扩展特征和重心转移特征,生态空间的质量变化和退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杭州市建设空间的东西两翼为增长规模热点和冷点地区,全域增长速率经历由低、中速向高速的阶段性转变。②杭州市建设空间主要增长方位经历由钱塘江以西的主城单核心主导向钱塘江以东的多中心组团结构的阶段性转变。③主城区生境质量得到改善,临近主城的生态空间蚕食严重,生态空间质量下降明显。④杭州市生态带管控局部失效,临近主城片区且生态带覆盖面积较多的组团区域是生态带生境质量退化的主要区域。在此基础上,将建设空间增长规模同扩展强度的热、冷区域进行空间叠加,获取建设空间增长的四种关联模式;将生态空间退化面积和退化程度进行叠加分析,获取生态空间演变的多种模式。基于多部门空间政策数据,分析不同政策类型对相应关联模式的影响效力。最后认为,城市空间政策对空间增长的作用体现在转变增长阶段、调控增长时效和影响增长形态三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及相关研究综述,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具体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在研究综述中,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城市空间政策的实践和研究进程及城市空间增长政策工具,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历程和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理论研究,包括第三章。对城市空间增长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一定阐述,从政策功能入手将其分为调整性政策、引导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和补偿性政策,定性研究不同功能政策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以杭州市为例,首先梳理杭州市2000年以来的调整性政策、引导性政策、限制性政策、补偿性政策的具体政策形式。其次,结合杭州市(2000-2015)十五年来城市空间变化的情况,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变化两个空间维度分别进行分析。最后,从各类政策实效入手分析四类政策与城市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相关性,实证空间政策对城市空间增长的作用。本文的第六章进行了研究总结,包括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两个创新点:主要研究成果:①构建了城市空间政策系统,提出各功能类型空间政策的作用机制。②以杭州市为案例,开展空间政策机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增长实证研究。创新点:①创新的分析视角:从空间政策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增长和空间形态演变,得出空间增长政策作用机制,为未来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提供政策制定的依据。②创新的研究方法:将生态学的视角引入城市空间增长研究,体现跨界交流的思维。通过将生境质量纳入城市空间增长形态演变的分析,揭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互动效应。

黄寿海[9](2020)在《我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耕地是维护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中国旨在保护耕地的一项重要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以来,在抑制建设占用耕地、推动实现保障耕地数量、质量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不断加大。国家农产品供给对耕地数量、质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占用耕地和耕地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矛盾比较集中地表现在耕地占补制度的推进和落实上。为此,有必要对占补平衡政策的历史演化、实施绩效和时代局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经济学内涵,研究导致耕地占补质量不平衡的内在机理,进而提出改进耕地保护政策的对策建议,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本研究着眼于中国特色制度和耕地保护政策背景,基于全国性样本数据和具体案例分析,综合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导致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的制度性原因,并提出优化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措施建议,对有效促进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回顾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出台着手,研究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占补平衡政策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运用博弈论和实证方法揭示了制度性的深层次原因。在研究中发现如下。第一,中国出台实施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自实施以来,经历了“数量动态平衡”阶段、“数量质量并重”阶段、“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阶段和“补改结合,算大账”等阶段演化,在控制耕地无序占用、抑制耕地数量减少、提升城乡用地集约化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和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的快速增长、耕地后备资源的瓶颈约束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耕地占补制度本身所导致的质量不平衡影响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第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确保了中国耕地总量的动态稳定,但却导致了耕地总体质量的下降。原因在于,中央政府的宏观目标与地方政府中观目标以及农户的微观目标之间存在错位。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以及耕地保护激励机制的缺失,在带来耕地生产能力下降、耕地保护措施难以落地同时,还导致全国性土地利用效益低下、耕地保护社会责任分配不均和地区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三,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目标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在这一政策框架内,中央政府基于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目标,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委托代理体系,将全国农产品供给安全责任层层分配给了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在逐级履行代理责任过程中,“条条”治理的政策性弱化和“块块”管理的孤岛效应,使其出于自身发展竞争和利益冲动的考量又将农产品供给责任推给中央政府,导致耕地保护的行政目标虚化。而真正应当成为耕地保护主体的农户却被“原子化”,从而被排除于占补平衡政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之外。第四,通过全国性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数据的实证分析,在控制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结构变化、气候因素、物价指数等因素影响以后,实施占补平衡政策后中国耕地的亩均粮食产量呈显着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制度设计本身使耕地数量平衡的硬约束对耕地质量下降带来了负向的激励作用。第五,从案例分析中发现,占补平衡政策在具体落实中走了样。由于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过程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导致“占优补劣”层出不穷。进一步通过对土地出让金具体去向进行梳理后发现,每年可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微乎其微。显然,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各地政府,没有能力和动力投入资金用于本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第六,应借鉴发达国家地区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有益经验,从异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市场化、强化监管验收机制、调动各方积极参与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进而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到实处。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在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自从中国政府实施占补平衡政策以来,在耕地总量恒定和粮食持续增长的背后,是耕地生产能力的下降。通过对2013年至2016年中国耕地占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农业生产技术、种植结构、劳动力投入、气候变化等变量的情况下,地区农业亩均粮食产量与本地占用耕地数量、补充耕地数量都呈显着负向关系。这揭示了占用耕地是以优上等为主,而补充耕地是以劣次等地为主的现实。第二,采用动态博弈模型和序贯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各保护主体利益与责任的目标错位必然导致耕地占补质量不平衡。中央政府所承担的监管职责在向下逐级分解的科层组织中逐步弱化,地方政府受土地财政激励在发展竞争与耕地保护的权衡中往往选择前者,而由中央政府下达的耕地占补平衡指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地方政府虚化和扭曲了。第三,结合中国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现实特征以及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长期依赖,本研究通过案例调查分析,从粮食产量变化、土地出让金用途等两个方面进行测算,发现地方政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占优补劣”,可用于补充耕地质量提升的资金十分有限,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投资于耕地生产能力的提升。

赵建英[10](2019)在《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施肥施药行为的分析》文中提出为了推进耕地生态保护工作,落实“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理念,如何加强耕地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引导、规范作用,提高农户保护耕地生态环境的参与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提出了本研究命题。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行为是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为了聚焦研究对象,把农户化肥、农药施用这两个农户行为的核心环节作为替代性变量。构建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分析模型。为了给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开展了田野调查与行为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数据分析,离析出农户行为具有很强的“迟滞性”、较强的“内在一致性”和风险偏好中性的特征。(2)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虽然受到了政策的影响,但是在多个粮食产区依然存在过量施用的现象,并没有体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3)在确定性农业生产条件下,种植作物和施用农用物资种类的变化不对乡邻影响、省钱、学习指导和省事四个因素作用的发挥以及各因素的作用路径产生影响。非确定性农业生产条件这一假设,对大部分因素的作用范围或作用方式产生了影响。农户风险厌恶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拒绝降低化肥农药的施用量。(4)通过综合运用各项激励政策可以使农户更倾向于风险偏好,进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其降低施用量行为的发生几率。其中补贴类激励政策相对影响效果最明显。综上所述,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化演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自然历史过程。着眼于改变农户的风险态度,构建、完善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提高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化变迁的发生几率,提高农户保护耕地生态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政策执行效果。基于此,为了提升农户耕地保护的参与度,从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加强舆论引导、优化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十五”耕地保护工作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五”耕地保护工作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述评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耕地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一、流转激励机制
        二、流转约束机制
        三、流转稳定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一、流转规模方面
        二、流转主体方面
        三、流转方式方面
        四、流转合约方面
        五、流转价格方面
        六、流转效力方面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一、LMDI法模型设计
        二、变量解释
        三、数据来源
        四、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二、变量与数据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表附录
图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研究内容
        2.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1.行为动词
        2.教学方法
一、理论基础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二)约翰?彼格斯的SOLO分类理论
    (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SOLO分类理论比较
二、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
    (一)行为动词内涵分析
        1.说明
        2.比较
        3.解释
        4.分析
    (二)行为动词分类分析
        1.依据行为目标分类
        2.依据行为条件分类
    (三)行为动词量化分析
    (四)与行为动词联系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条件分析
    (五)行为动词指向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三、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实施案例
    (一)行为动词教学方法设计
        1.设计原则
        2.设计依据
        3.案例设计
    (二)教学实施案例
        1.“说明”类教学实施案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2.“比较”类教学实施案例: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发展异同
        3.“解释”类教学实施案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4.“分析”类教学实施案例: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行为动词案例分析
附录2 与行为动词联系的行为条件、行为目标分析
附录3 SOLO分类理论案例分析
致谢

(3)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相关概念
    2.2.1 土地利用形态
    2.2.2 土地利用转型
    2.2.3 概念辨析
2.3 基础理论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3.3 远程耦合理论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3.1.2 发展历史
    3.1.3 功能分区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3.2.2 人口变化
    3.2.3 城镇化进程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1 评价指标选取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7.2.1 国家宏观背景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规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二)研究路径
一、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规范内涵
    (一)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概念阐释
    (二)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范畴要素
二、耕地保护基金主体条款的规范分析
    (一)耕地保护基金主体条款的规范设定现状
    (二)机构建制瑕疵且主体利益失衡:耕地保护基金主体条款存在的问题
    (三)建立部际协同并平衡各方利益:耕地保护基金主体条款的完善进路
三、耕地保护基金客体条款的规范分析
    (一)耕地保护基金客体条款的规范设定现状
    (二)资金来源单一且缺乏科学标准:耕地保护基金客体条款存在的问题
    (三)拓宽资金渠道并科学设置标准:耕地保护基金客体条款的完善进路
四、耕地保护基金归责机制条款的规范分析
    (一)耕地保护基金归责机制条款的规范设定现状
    (二)归责机制不清且缺乏监督机制:耕地保护基金归责机制条款存在的问题.
    (三)规范归责机制并健全监督机制:耕地保护基金归责机制条款的完善进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5)我国耕地保护的民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立法现状
        一、现行立法中耕地保护以行政法为主
        二、民事立法中耕地保护规则间接且零散
    第二节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运行现状
        一、公法管控下耕地保护效果不甚理想
        二、农用地私权主体利益诉求被排斥
        三、耕地保护行为的激励机制缺失
        四、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尚待完善
第二章 耕地保护与民法规则的要素分析
    第一节 耕地保护中主体地位分析
        一、政府在耕地保护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农民是耕地保护中最重要的主体
    第二节 耕地保护中主体权利分析
        一、成员权是耕地保护行为展开的基本前提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实现耕地保护的有效方式
        三、土地发展权是激励耕地保护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 民法视野下耕地保护制度困境之破解
    第一节 完善集体成员权制度
        一、完善成员权取得标准
        二、维护成员的保障性权益
        三、加强对成员权益损害的救济
    第二节 完善耕地产权制度
        一、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根本地位
        二、强化土地承包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三、实现土地经营权的物权化
        四、促进耕地有序流转
    第三节 选择合理的经营模式
        一、碎片化耕地应鼓励适用家庭经营模式
        二、自然连片耕地宜倡导适用规模经营模式
    第四节 强化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救济
        一、明确界定公共利益
        二、明确界定征收客体
        三、尝试引入土地发展权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6)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 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必要性分析
    3.2 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可行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现状及价格分析
    4.1 吉林省耕地现状
    4.2 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主体分析
    4.3 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与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5.1 土地因素
    5.2 社会因素
    5.3 政治因素
    5.4 环境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体系完善策略
    6.1 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提高耕地异地交易的保障
    6.2 完善政府自身监管,加快实施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协调管理机制
    6.3 完善耕地指标异地交易平台信息系统,加强指标监管
    6.4 完善政府定价的计划性,引入市场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土地政策相关概念
    一、土地产权、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土地产权
        (二)土地所有权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土地制度、土地政策
        (一)土地革命
        (二)土地改革
        (三)土地制度
        (四)土地政策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政策演变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土地政策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政策理论
        (二)列宁的土地政策理论
    二、毛泽东为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以革命的手段解决土地问题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从包产到组到包产到户
        (一)农村部分地区土地包产到户的兴起
        (二)包产到户从实行到推广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家庭承包、双层经营
        (一)农村粮食统购制度的改革和取消
        (二)家庭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稳定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和完善:长期稳定与长久稳定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长期稳定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长久稳定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成效和不足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的成效
        (一)土地政策确立和加强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二)土地政策的制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土地政策的制定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四)土地政策法律化程度的加深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的不足
        (一)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清晰
        (二)分散的农户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三)承包地经营权不完善使土地缺乏有效投资
        (四)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善阻碍耕地保护
        (五)初级阶段的土地流转难以解决农民致富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的历史经验
    一、土地政策的制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土地政策的制定要体现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土地政策的制定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土地政策的制定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土地政策的制定要以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条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杭州城市空间增长的政策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城市空间急剧增长
        1.1.2 城市规划从技术型向管理型转型
        1.1.3 城市空间增长需要空间政策的科学引导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检索与内容分析法
        1.3.2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法
        1.3.3 实证研究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城市空间政策研究进展
        2.1.1 城市空间政策体系
        2.1.2 城市空间增长政策工具
    2.2 城市空间增长研究进展
        2.2.1 城市空间增长形态研究
        2.2.2 城市空间增长研究方法
    2.3 既有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2.3.1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2.3.2 本文的切入点
3 城市空间政策作用研究
    3.1 调整性政策的作用
        3.1.1 调整性政策的内涵
        3.1.2 调整性政策的作用途径
    3.2 引导性政策的作用
        3.2.1 引导性政策的内涵
        3.2.2 引导性政策的作用途径
    3.3 限制性政策的作用
        3.3.1 限制性政策的内涵
        3.3.2 限制性政策的作用途径
    3.4 补偿性政策的作用
        3.4.1 补偿性政策的内涵
        3.4.2 补偿性政策的作用途径
4 研究区概况及其政策解读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理要素
        4.1.2 经济要素
        4.1.3 人口要素
        4.1.4 规划要素
    4.2 研究区政策解读
        4.2.1 调整性政策
        4.2.2 引导性政策
        4.2.3 限制性政策
        4.2.4 补偿性政策
5 空间政策作用下杭州市城市空间演变实证研究
    5.1 研究数据
    5.2 研究方法
        5.2.1 用地等扇分析法
        5.2.2 建设用地扩展强度
        5.2.3 建设用地重心转移
        5.2.4 生境质量模型
    5.3 杭州市城市用地空间变化分析
        5.3.1 建设空间分析
        5.3.2 生态空间分析
    5.4 杭州市城市用地变化模式分析
        5.4.1 建设用地空间变化模式分析
        5.4.2 生态用地质量及退化模式分析
    5.5 杭州市城市用地变化与空间政策关联分析
        5.5.1 模式关联分析
        5.5.2 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9)我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耕地的概念与界定
        1.3.2 耕地占补平衡
        1.3.3 农产品生产能力
        1.3.4 耕地质量平衡
    1.4 数据说明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土地发展权理论
        2.1.3 博弈论
        2.1.4 委托-代理理论
        2.1.5 公共政策模型
        2.1.6 机会成本理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2.3 已有文献的综合述评
3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历史演进和实施现状
    3.1 占补平衡制度的历史演进
        3.1.1 耕地保护意识的逐步觉醒阶段(1978-1996 年)
        3.1.2 耕地“数量动态平衡”阶段(1997-2003 年)
        3.1.3 耕地“数量-质量并重”阶段(2004-2009 年)
        3.1.4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阶段(2010-2015 年)
        3.1.5 耕地“补改结合、算大账”阶段(2016 年-现在)
    3.2 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成效
        3.2.1 遏制了耕地过快减少势头,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3.2.2 促进了集约耕地使用,提高了用地效益
        3.2.3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结构的逐步变化
    3.3 占补平衡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3.3.1 耕地总量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并未改变
        3.3.2 优质耕地流失和耕地产能下降,使国内农产品自给压力逐年增大
        3.3.3 引发生态破坏和耕地土壤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3.3.4 导致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和地区发展差距固化
    3.4 占补平衡制度缺陷的成因
        3.4.1 同时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3.4.2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
        3.4.3 央地政府耕地保护的目标错位
        3.4.4 缺乏有效的耕地占补激励机制
        3.4.5 耕地所有者的保护主体缺失
    3.5 本章小结
4 耕地占补实施中导致质量不平衡的博弈分析
    4.1 占补平衡过程中的行为主体目标
        4.1.1 占补平衡整体行为的逻辑起点
        4.1.2 中央政府的耕地保护目标和监管责任
        4.1.3 地方政府的利益冲动和代理责任
        4.1.4 地方政府之间的发展竞赛
        4.1.5 受益主体和受偿主体的利益诉求
    4.2 占补平衡各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4.2.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一对一动态博弈
        4.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一对多博弈
        4.2.3 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行为
        4.2.4 博弈结果的原因分析
    4.3 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执行模型
        4.3.1 “条条”治理的政策性弱化
        4.3.2 “块块”管理的孤岛效应
        4.3.3 “原子化”保护主体的机会主义
    4.4 本章小结
5 耕地占补实施中质量不平衡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5.1.1 变量选取
        5.1.2 计量模型
    5.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5.3 模型估计
    5.4 异质性讨论
        5.4.1 耕地占补面积差异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5.4.2 耕地占补区位差异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耕地占补实施中质量不平衡的案例考察
    6.1 耕地占补实施的案例概况
        6.1.1 项目选址及面积
        6.1.2 占用耕地类型、等别及面积
        6.1.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执行
        6.1.4 补充耕地质量等别的评定
    6.2 耕地占补实施的实地考察
    6.3 土地出让金对补充耕地质量的影响
        6.3.1 样本地区近五年土地出让概况
        6.3.2 国家口径下的样本地区土地出让金支出
        6.3.3 地方口径下的样本地区土地出让金计提
    6.4 本章小结
7 境外耕地质量保护的经验借鉴
    7.1 韩国
        7.1.1 农业振兴区域制度
        7.1.2 农地开垦制度及转用负担金制度
        7.1.3 韩国农地质量保护和利用管理优势
    7.2 美国
        7.2.1 农业用地功能分区
        7.2.2 土地开发权赎买
        7.2.3 土地开发权转让
        7.2.4 税收优惠和激励
        7.2.5 自愿休耕保护项目
    7.3 日本
    7.4 中国台湾地区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耕地占补制度执行主体目标差异导致补充耕地质量不平衡
        8.1.2 耕地保护主体缺位导致耕地质量监管虚化
        8.1.3 激励不足导致补充耕地质量保障动能乏力
    8.2 对策建议
        8.2.1 优化制度设计,力出一孔保障耕地占补平衡
        8.2.2 强化监管验收机制
        8.2.3 异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市场化,强化补充耕地质量保障激励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施肥施药行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农户行为关键环节研究现状
        1.3.2 耕地保护政策研究现状
        1.3.3 风险态度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研究准备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耕地生态保护政策
        2.1.2 农户行为
        2.1.3 风险偏好与风险厌恶
    2.2 研究准备
        2.2.1 本次研究采用的年度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以及《中国农业年鉴》
        2.2.2 行为实验
    2.3 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3 耕地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行为影响机制模型建构
    3.1 农户行为决策的特征分析
        3.1.1 农户行为具有较强的“迟滞性”
        3.1.2 农户行为决策体现出很强的内在一致性
        3.1.3 农户行为体现出风险偏好中性的特征
    3.2 分析模型构建
        3.2.1 耕地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理论模型构建
        3.2.2 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
    本章小结
4 耕地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检验
        4.1.1 平稳性检验
        4.1.2 效应检验
    4.2 农户行为受政策影响效果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5 农户决策考虑因素对化肥农药施用量影响实证分析
    5.1 模型检验
    5.2 确定性环境下决策考虑因素对化肥农药施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各因素对化肥农药施用量影响分析
        5.2.2 各因素对化肥农药施用量作用路径分析
    5.3 非确定性环境下决策考虑因素对化肥农药施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6 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化肥、农药施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各因素对农户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行为发生几率的影响分析
    6.2 农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化肥农药降低施用量行为发生几率的影响
    本章小结
7 提升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有效性的建议措施
    7.1 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为提升农户参与积极性提供制度保障
    7.2 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为提升农户的参与意识提供舆论环境
    7.3 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体系,为提升农户参与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7.4 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为提升农户参与意愿提供动力支撑
8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四、“十五”耕地保护工作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D]. 尤旭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4]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规范分析[D]. 芦莉. 西南大学, 2020(01)
  • [5]我国耕地保护的民法问题研究[D]. 邓杰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6]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影响研究[D]. 张静.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研究[D]. 陈梦婷.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杭州城市空间增长的政策作用机制研究[D]. 庞海燕. 浙江大学, 2020(02)
  • [9]我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研究[D]. 黄寿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10]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施肥施药行为的分析[D]. 赵建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十五”耕地保护工作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