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课程的职教功能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谭璞璟[1](2021)在《疫情下职业教育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传播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为积极应对疫情对教育产生的不利影响,互联网平台、线上网络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保障。针对职业教育群体注重以技能为教学中心的特征,疫情期间体育技能的学习也不容忽视,如何培养职教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隐性课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疫情期间职业教育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的传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制度四个层面探讨网络体育课程隐性课程的传播路径,旨在为职业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击疫情的自信心,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供帮助。
任洁[2](2020)在《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张家口市职教中心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服务、技术一线需要大量具有高职业素质和高职业道德的中职毕业生,这就对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其德育还存在不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最大问题就是在思想和品质方面存在着缺陷,加之受外来文化、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使他们对传统的德育说教方式有着严重的抵触心理,产生了排斥和厌烦的情绪,这就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显性课程的德育效果达不到最大化的实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对传统的德育模式有很大的冲击,德育必须要对其固有的模式进行改革,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和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而德育隐性课程概念的引入非常适合这一时机。隐性课程存在方式的弥漫性、影响方式的潜隐性、教育影响的持久性、影响结果的不可预期性等典型特征,使隐性课程具有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精神激励、人格塑造等德育功能,且其课程发生机制、表现形式、影响方式上的独特性,使其德育功能的发挥能够超越传统德育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地步,有时候甚至能收取“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效。德育隐性课程可以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整合,促进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补充德育显性课程的不足,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德育隐性课程作为完整德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理应受到中职学校的青睐和重视,以推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对策作为研究的主题,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开展研究。希冀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德育在中职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现状,找出问题,指出德育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作用;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和在教育实践中的现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职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探讨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对策,为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和教育实践提供可行性借鉴。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参考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从中职学校学生群体特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特色等角度,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现状进行分析,查找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意义。第三部分选取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该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现状,并对加以分析,总结出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是对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提出的对策。主要针对第三部分中职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隐性课程本身的特点,从德育隐性课程实施中参与主体发挥的作用、整体育人环境的优化和对德育隐性课程的转化三个方面给出建设对策。第五部分是对论文进行总结与反思,归纳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并客观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工作的方向。
王鹏[3](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有近九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创业。2016年的调查显示,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8.1%,而2017年这个比例达到26.2%。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近1/3的大学生及超过1/4的创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持不确定或不满意态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生态哲学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三螺旋创业模型理论、蒂蒙斯创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前提,分析了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教育的“三类认知”,论证学科借鉴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明确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前提条件与特定价值。在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分析背后产生的根源。最后,在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旨在发挥系统综合效应,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整体优化。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综述两个方面对本研究相关涉域的已有成果进行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发表数量、被引频次、成果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题综述主要围绕创业教育、教育生态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个领域对已有成果进行了述评。理论前提部分,重点阐释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关联。从生态理解的三重性开始,即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进而阐述生态视域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即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在生态理解的启示下,提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从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和生态要求;从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从价值立论,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最后,从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创业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现象研究生态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诉求三方面对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视域的合理性进行确证。风险规避部分,重点阐释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首先提出创业教育生态分析必须遵循的本质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向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同时,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要明确三个限定性条件,即作为分析方法或视角的“优先性”,不可改变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生态审视部分,重点阐释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通过调查与访谈,结合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呈现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种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等。本部分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出发,并按照生态学思维剖析其背后的形成机理,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他山之石部分,重点阐释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式构建与运行要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在创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孕育“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本土建构部分,重点阐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首先明确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功能要素,对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实体要素加以分析,在认识“四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提出了系统具有目标性、动态性、整体性、制衡性、互促性和生命性的特征和非线性、相对均衡、动态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围绕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五个功能要素即目标、政策、环境、课程和课堂分别提出具体的生态优化策略。
吴雪[4](2019)在《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认知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为调查对象,分析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其他院校护理教师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对吉林省10所普通高等院校264名护理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对象所有资料通过Epidata3.1软件进行双份核查录入,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来描述,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来描述。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高校护理教师对隐性课程的概念及相关因素“听说过,但不知道其涵义”的占54%,“对其涵义有所了解,但并未有意识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占36.8%,“能将其有意识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占9.2%;对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关系的看法上,21.1%认为是主辅关系,4.2%认为是并列关系,74.7%认为是相互促进关系。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教龄、单位性质、是否有半年以上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经历对隐性课程认知情况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变量的筛选(α入=0.05,α出=0.1)。最终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影响总得分的因素主要是教师的年龄、是否有半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其中教师年龄以2535岁为参照组,结果显示3645岁教师的总得分比2535岁的教师高4.06(95%可信区间为(-0.72,8.83))分,4655岁教师的总得分比2535岁的教师高11.05(95%可信区间为(4.42,17.67))分,5660岁教师的总得分比2535岁的教师高10.35(95%可信区间为(-5.70,26.40))分;没有半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的教师其总得分比有半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的教师低5.33(95%可信区间为(-10.00,-0.66))分。结论:1.吉林省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对隐性课程的认知水平较高,绝大多数都对其了解并知道其内涵,但是能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的情况处于较低水平。该地区高校教师对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为相互促进关系的认知状况较好。2.吉林省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认知的广度、深度,特别是如何有意识地将隐性课程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能力仍需提高。3.吉林省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对隐性课程认知情况的高低水平和教师的年龄、教龄、工作单位性质、职称以及是否有半年以上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经历是相关的。4.吉林省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单位性质、不同年龄和教龄以及不同临床工作年限等因素而制定。
张志丽[5](2019)在《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瑞澳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逐渐常态化,我国开始步入大众旅游时代,并伴随着相关行业不断发展壮大。酒店业作为旅游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未来市场广阔,而酒店人才是酒店业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中职酒店人才是酒店业基层力量的重要来源,培养效果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酒店服务质量,进而影响旅游品质。自1978年,我国第一所旅游中专学校成立以来,中职酒店人才教育历经40余年,中职酒店人才培养需要校企合作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但是如何有效实现共同育人,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始于笔者在中职酒店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境,通过对福建省中职酒店(旅游)专业教师、学生、酒店员工的访谈,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等七个方面归纳福建省中职酒店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总结其存在问题。从西方现代学徒制两大阵营中各选取一个酒店业发达的国家代表:瑞士和澳大利亚,运用“比较四步法”,先收集两国相关文献对其现代学徒制进行描述;针对资料中显现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从背景、形态、功能三个维度进行框架并置,寻找异同点,比较分析、总结提炼两国先进经验,结合福建省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国情、省情的中职酒店人才培养新模式。
陈文静[6](2019)在《广州市中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以广州市HP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广州市HP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学生近三年的就业情况及岗位后续发展的调查分析,可知职业素养是制约中职学生实现优质就业及终身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中职学生是在校受教育的对象,课程是学校教育任务达成、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载体和主要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而课程体系构建更是发挥着整体育人的作用,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因此构建科学系统的中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最有效途径,是当今中职课程建设改革的新路径。它将为学生实现从“就业生存”到“谋求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全过程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实现中职学生追求优质职业生涯,获得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本文在研究课程体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职业素养培养的特点,基于职业素养大课程观的视觉,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出发,尝试构建中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参考国内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案例以及以该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企业专班课程改革为例,总结其在职业素养培养上的有效举措,补充其不足之处,旨在从课程改革的角度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改革的思路,也为同类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建设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颖[7](2019)在《昆明市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为例》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缺技术人才,更缺乏综合素质高的劳动者。所以作为技术人员的培养基地——中职学校,不仅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员工,更要关注劳动者道德修养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知礼、明礼、守礼更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风向标。然而作为即将成为社会劳动主力的中职生,在礼仪践行方面却存在很大不足,如果没有加以重视并给予纠正,势必会阻碍中职生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因此,加强中职生礼仪教育是迫切的现实需要。《礼仪修养》课程作为全中职生的公共基础课,其不仅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性,还有较强的实践性。结合“养成教育”理论、隐性课程教育理论及“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从中职学校《礼仪修养》课程教学为基础和非课程教学为基础为主线对中职生的礼仪教育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法综合分析了国内当前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的研究现状;对礼仪教育的特定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阐释;主要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昆明市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17级各专业学生和该校5名礼仪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具体从中职礼仪课程的认识、礼仪课程内容、礼仪课程的具体实施、礼仪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礼仪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等课程教学方面以及学校层面、社会层面等非课程因素进行了中职生礼仪教育现状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进而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改善中职生礼仪教育问题的具体措施。中职生良好礼仪修养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要最大程度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所凝聚成的教育合作力量,建起稳固的礼仪教育三维网,且对中职生的礼仪教育都要达成一个共识,即他们的礼仪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来进行,更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三方都要认识到“以非课程为基础”的礼仪教育对中职生礼仪修养的塑造具有很高的价值。
张夏雨[8](2018)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何为“高素质”,首要研究清楚的问题就是职业院校教师有哪些核心素养成分,各成分之间又是怎样的结构。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并重日益成为共识,注重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责任,随着未来职业的发展对职业人才数学素养要求的变化以及现阶段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必然会给教师的核心素养带来新的内涵与特征。因此,现阶段探索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建设研究”是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本研究则专门针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目前关于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还相当缺乏,已有研究采用文献法确定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素养结构成分,并未建构和验证量表的结构效度,影响结论的可靠程度。本研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进行结构研究,在此基础上,调查全国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现状。通过本研究,希望对高职院校教师素养提升实践提供研究基础,成为教师核心素养研究的一种推进。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方法。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建构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理论框架和各项指标,通过专家访谈,对理论框架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自编《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量表》。量表经过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因素分析,进行修编从而建构并验证了量表的建构效度,获得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结构。其次利用具有建构效度的量表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的核心素养认知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比较不同性别、教龄、职称、学历、地区和院校类别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师之间的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若干建议。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结构。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是一个二阶因素模型,它的二阶因素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三个一阶因素为知识、能力和品性,其中知识因素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两个观测变量,能力因素分为数学能力、数学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三个观测变量,品性因素则分为认识信念和态度两个观测变量。2.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认识总体水平。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总体倾向于符合社会对该群体的角色期待。具体地,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在知识、能力和品性三个维度上的认识,以对“品性”因素的认同度最高;其中又最为赞同将“对专业发展的态度”和“终身学习的态度”作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3.高职院校不同群体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认识差异。(1)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存在性别差异。女教师对于核心素养以及知识、能力和品性三个维度的认知程度都显着高于男教师,女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更符合社会的角色期待。(2)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在教龄、职称和地区上差异均不显着。教龄6-10年的教师比教龄在1-5年的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同度有所提高,之后随着教龄的继续增长反而有所下降。不同职称的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是较为稳定的。在调查的七个地区中,西南地区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程度相较于其他地区最低。(3)不同学历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存在显着差异。具有硕士学历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于核心素养中“数学应用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认识程度要显着高于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4)不同类型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存在差异。综合类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认同度显着高于其他类型高职院校数学教师,但是理工科类高职院校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与其他三种类型院校教师的认识却并未有差异。(5)性别、学历和学校类型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认识存在交互作用。性别和学历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以及对于其中的能力和品性因素的认识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性别和学校类型对品性因素的认识有显着的交互作用。
刘炜杰[9](2017)在《从单一走向多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文中指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但是,当前职普比的下滑,以及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必要性的质疑的不断加剧,既反映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而日益突出,也反映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未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应当在深刻把握当前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推进。本研究瞄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入手,以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是什么及其危害是什么、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是什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应当走向何方以及如何实现、如何保障等为逻辑线索展开研究。本研究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认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通过扎根理论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来发现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通过分析这一问题本质的发展危害,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重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并通过理论基础、基本框架和保障机制的建构,以及对已有实践行动的反思,建构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新的方向下的发展路径。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以本研究的意涵解读和分析框架构建为核心主题,即第一章"导论";第二模块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方向调整的必要性分析为核心主题,具体包括第二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表征及危害"和第三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第三模块以新方向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路径建构为核心主题,具体包括第四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第六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第七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以及第八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具体框架与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从研究的缘起出发,分析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界定主要概念,说明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创新、技术路线和论文框架等方面的方案设计。第二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表征及危害。通过人类学的方法认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其具体表现进行编码,发现问题本质是其单一化发展,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验证。通过实践和学理两个角度来认识其单一化发展的危害。第三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从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发展的两个角度来认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其中: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具体转型,分析其对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二、分析人的生涯发展和人的幸福生活对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具体需求。第四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从生物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起源于人的多元化发展的可能,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对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适应。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从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等维度来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应该是其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的多元化,以及教学对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成长的支持。第六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从师资、课程资源的维度来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其中包括:一、教师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和教师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二、多元化发展下资源建设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及其机制与策略。第七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选择政府、学校和专业三个不同的层面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作为案例,认识其取得的成效,反思其存在的不足,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更为直观的借鉴和参考。第八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主要是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反思,为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研究针对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论证形成以下结论:一、单一化发展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二、多元化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中等职业学校走出当前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三、中等职业学校的多元化发展有其包括生物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四、中等职业学校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需要进行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课程以及个性化学习等基本框架的设计与建构;五、中等职业学校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建构相应的保障机制。当然,由于研究者以及研究样本存在的局限,本研究对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探索尚处于初步阶段,今后的研究要在扩大样本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框架,探索其实践模式。
张龙[10](2017)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中职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研究 ——以X中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职学校的隐性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大多数中职学校也逐渐认识到了隐性力量的作用。但针对隐性课程开发的研究依然不足,尤其是对一所学校的深入研究就更为缺乏。研究采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并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教育生态学联系的、全面的和公开的观点为分析框架,考察了X中职学校隐性课程的实施情况和开发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本研究所获得的一些结论,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建议。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界定以及隐性课程的可开发性分析,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涉及到的一些核心概念,并从隐性课程的施教机理和作用机理来探讨隐性课程的可开发性。第三部分为研究过程,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的选择、资料的收集以及研究效度和道德伦理问题。第四部分为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主要描述了研究结果,并运用了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为本研究的主干,包含研究的发现、讨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意见。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主要介绍了研究的大致过程和笔者的反思,以及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精神和关系层面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教师主要进行的是班级层面的隐性课程开发,X学校在隐性课程的开发上比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研究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从隐性课程的开发主体来讲,企业和学生在隐性课程开发中仍被边缘化;从隐性课程的内容和载体来看,隐性课程的开发历史感有余,而时代感不足;而从隐性课程的开发流程来讲,隐性课程的开发缺乏后期的效果评估和改进。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隐性课程开发的若干意见:隐性课程的开发应坚持学校管理者主导下的多方参与,在内容和载体的选择上既要回顾历史,又要与时俱进,同时还要不断完善隐性课程的评估和改进机制。
二、隐性课程的职教功能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性课程的职教功能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疫情下职业教育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传播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疫情下职业教育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发展的机遇 |
(二)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三、疫情下职业教育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的传播路径 |
(一)促进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物质层面的完善 |
(二)加深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文化层面的渗透 |
(三)加强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精神层面建设 |
(四)深化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制度层面改革 |
四、结语 |
(2)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张家口市职教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
(二)中职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其德育存在不足 |
(三)中职学校的德育需要加强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中德育的重要性 |
一、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普遍表现出自信心不足 |
(二)自我管理意识淡薄,盲从心理较严重 |
(三)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反省能力差 |
(四)有鲜明的个性,希望被关注和肯定 |
二、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 |
(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
(二)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 |
(三)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特色 |
三、中职学校德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
(一)中职学校德育是技能型人才根本素质提升的需要 |
(二)中职学校德育是技能型人才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的需要 |
四、中职学校德育要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 |
(一)中职学校德育显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
(二)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 |
第二章 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以张家口市职教中心为例 |
一、研究对象选择 |
二、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 |
(一)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现状调查的目的 |
(二)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现状调查的过程 |
三、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成效分析——以张家口市职教中心为例 |
(一)显性课程中的德育隐性课程建设仍显不足 |
(二)学校物质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建设作用发挥的不够理想 |
(三)学校组织制度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四)学校精神文化层面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充分且效果显着 |
(五)学校关系层面德育隐性课程建设逐渐加强 |
四、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学生在德育隐性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
(二)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范围及深入程度尚有不足 |
(三)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缺乏后期效果的评估和改进 |
第三章 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对策 |
一、充分发挥德育隐性课程实施中参与主体的作用 |
(一)学校管理者要起到主导和协调作用 |
(二)德育工作者应是实施德育隐性课程的主要力量 |
(三)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优化利用德育隐性课程 |
(四)重视学生在德育隐性课程中的主体性 |
二、优化整体育人环境 |
(一)树立全员德育观和环境德育观 |
(二)提高中职学校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德育隐性课程功能 |
(三)构建一个“会说话”的校园物质环境 |
(四)营造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精神环境 |
(五)加强对企业、家庭育人环境的优化 |
(六)优化网络平台的德育隐性课程功能 |
三、德育隐性课程的转化 |
(一)专业课程中的德育隐性课程转化 |
(二) 中职德育活动的课程化 |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二)推进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必要准备 |
(三)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生态 |
(二)系统 |
(三)生态系统 |
(四)创业教育 |
(五)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
(二)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 |
(三)蒂蒙斯创业学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二、相关文献的主题综述 |
(一)创业教育文献研究 |
(二)教育生态文献研究 |
(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文献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前提: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生态”理解的三重性 |
(一)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 |
(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 |
(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 |
二、生态视域蕴含的内在特征 |
(一)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 |
(二)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 |
(三)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 |
(四)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 |
三、“生态”理解的启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 |
(一)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与生态要求 |
(二)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 |
(三)价值立论: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
四、创业教育生态及其分析视域的合理性 |
(一)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 |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三)社会研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实诉求 |
第四章 风险规避: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基本遵循 |
(一)坚守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
(二)坚持生态分析的适应性 |
(三)坚持生态分析的目的性 |
(四)坚持生态分析的超越性 |
二、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坚持生态分析方法借鉴的“优先性” |
(二)确保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不可改变 |
(三)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 |
第五章 生态审视: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 |
(一)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 |
(三)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
(四)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 |
(五)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源剖析 |
(一)创业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
(二)创业教育自身的多元矛盾 |
(三)创业教育实施的强制割裂 |
(四)创业教育过程的松散推进 |
(五)创业教育要素的表层嵌入 |
第六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经验介绍:以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所高校为例 |
(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借鉴启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一)创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 |
(三)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 |
(四)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
(五)打造“行业与学院”的师资队伍 |
(六)营造“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 |
第七章 本土建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界说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目标生态的构建 |
(一)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
(二)现实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起点 |
(三)完整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终点 |
(四)主体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节点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政策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特征变化 |
(三)创业教育政策的生态趋向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环境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环境生态的性质功能 |
(二)创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多维创设 |
(三)创业教育组织环境的多元建构 |
五、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程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的基本要求 |
(二)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级递进 |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 |
(四)创业教育课程形态的有机融合 |
六、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堂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形态呈现 |
(二)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追求 |
(三)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构建原则 |
(四)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实践路径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可能创新 |
三、存在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4)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认知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相关概念界定 |
1.1 高等院校 |
1.2 护理专业教师 |
1.3 隐性课程 |
2 隐性课程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隐性课程起源 |
2.2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
2.3 国外隐性课程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
2.4 国内隐性课程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
调查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样本量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查阅法 |
2.2 问卷调查法 |
2.3 统计分析法 |
3 研究过程 |
3.1 成立课题小组 |
3.2 培训课题组成员 |
3.3 问卷发放要求 |
3.4 回收整理 |
4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1 调查院校基本情况 |
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基本认知的调查现状 |
3.1 对不同一般资料的调查对象的隐性课程认知情况的现状调查 |
3.2 对不同一般资料的调查对象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间关系的看法的比较分析 |
4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认知情况调查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
4.1 高校教师隐性课程责任意识得分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
4.2 高校教师隐性课程情感意识得分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
4.3 高校教师隐性课程创新意识得分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
4.4 高校教师隐性课程认知总得分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
讨论 |
1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基本认知情况分析 |
1.1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基本认知情况的现状分析 |
1.2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基本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2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责任意识得分情况分析 |
2.1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责任意识得分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
2.2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认知状况有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应用能力提升的合理性建议 |
3.1 关注护理教师专业发展,重视非学术性成长 |
3.2 完善护理教师角色转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
3.3 加强护理教师临床进修,提升人文关怀素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5)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瑞澳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中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
二、中职酒店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
三、教育部对现代学徒制愈发重视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综述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主要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福建省中职酒店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福建省中职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一、中职酒店人才培养理念 |
二、中职酒店课程设置方式 |
三、中职酒店教学制度体系 |
四、中职酒店教学组织形式 |
五、中职酒店教学管理模式 |
六、中职酒店隐性课程形式 |
七、中职酒店教学评价方式 |
第二节 福建省中职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准确 |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实践训练 |
三、教研工作难以开展 |
四、学生实习管理无序 |
五、升学渠道狭窄 |
六、师资要求不够严格 |
七、评价方式单一 |
第二章 瑞澳现代学徒制的比较与经验总结 |
第一节 瑞士现代学徒制 |
一、瑞士现代学徒制的开展状况 |
二、瑞士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
第二节 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 |
一、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的开展状况 |
二、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
第三节 瑞澳现代学徒制的比较 |
一、比较框架的应用 |
二、相同点 |
三、不同点 |
第四节 瑞澳现代学徒制的经验总结 |
一、重视政府的引导作用 |
二、多种类型学徒制并存 |
三、行业协会作用的发挥 |
四、企业实践是训练重点 |
五、学徒拥有升学的机会 |
六、各级政府通力合作 |
七、招生与招工的同步性 |
八、有明确的训练依据 |
九、成果与能力导向兼容 |
十、严格明确的师资要求 |
第三章 福建省中职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第一节 中职酒店人才培养理念创新 |
一、培养目标 |
二、培养过程 |
第二节 中职酒店课程设置方式创新 |
一、全日制课程设置方式 |
二、非全日制课程设置方式 |
第三节 中职酒店教学制度体系创新 |
一、学分银行与弹性学制 |
二、导师制 |
三、实习管理制 |
四、升学途径 |
第四节 中职酒店教学组织形式创新 |
一、学校课堂 |
二、酒店课堂 |
第五节 中职酒店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
一、师资要求 |
二、招生与招工 |
三、合作酒店的选择 |
第六节 中职酒店隐性课程形式创新 |
一、与专业紧密结合 |
二、突破校园的局限 |
第七节 中职酒店教学评价方式创新 |
一、重视过程性评价 |
二、正视评价的作用 |
第四章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广州市中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以广州市HP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 |
(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需要 |
(三)学生实现终身发展的需要 |
(四)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的界定 |
(一)职业素养 |
(二)中职教育 |
(三)职业素养教育课程 |
(四)课程体系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评述 |
(二)国外研究评述 |
(三)文献评述 |
五、研究目的 |
六、研究的内容 |
七、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调查法 |
(三)比较法 |
第一章 中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特征与构成属性 |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特征 |
(二)职业素养的构成属性 |
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
(一)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
(三)中职学校人才培养需求 |
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基础 |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 |
(二)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 |
(三)职业教育的课程组织与实施 |
(四)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 |
第二章 广州市中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一、广州市HP职业技术学校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
(一)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
(二)对广州市HP职业技术学校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成效的调查分析 |
二、广州市HP职业技术学校职业素养课程建设的问题及成因 |
(一)问题分析 |
(二)成因分析 |
第三章 中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初探 |
一、国内中职学校职业素养课程改革及其启示 |
(一)北京校企互动培养中职生职业能力的机制研究 |
(二)东莞校企双主体的职业素养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
(三)江浙地区的职业素养课程改革 |
(四)国内成功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广州市HP职业技术学校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改革试点探索 |
(一)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
(二)职业素养大课程观下的课程体系 |
(三)毕业生就业及月收入情况 |
(四)用人单位认可度 |
第四章 中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模型的建构 |
一、课程体系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
(一)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 |
(二)课程体系发挥协同教育的功能 |
(三)课程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教育目标的推进和实现 |
(四)课程体系建设是职业素养培养复杂性的必然选择 |
二、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模型的要素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内容 |
(三)课程实施和管理 |
(四)课程评价 |
三、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
(一)普适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
(二)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三)阶段性与阶梯性的统一 |
四、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构建 |
(一)课程体系目标建构 |
(二)课程体系内容建构 |
(三)课程实施体系建构 |
(四)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
(五)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保障实施条件 |
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主要结论 |
三、创新与发展 |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附录 |
(一)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二)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三)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企业问卷) |
致谢 |
(7)昆明市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关于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对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相关整体研究 |
二、中职礼仪课程改革方面 |
三、中职礼仪教材方面 |
四、中职礼仪师资方面 |
五、中职礼仪课程教学实践方面 |
六、中职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探究 |
七、中职礼仪教育评价体系方面 |
八、信息技术与中职礼仪课堂的整合方面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中职学校 |
二、礼仪教育 |
第二节 主要的理论基础 |
一、养成教育的理论 |
二、隐性课程的理论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第三章 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以课程教学为基础的礼仪教育现状及问题 |
一、对中职礼仪课程的认识现状 |
二、中职礼仪课程内容现状 |
三、中职礼仪课程具体实施的现状 |
四、中职礼仪课程考核评价的现状 |
五、中职礼仪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以非课程教学为基础的礼仪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学校层面 |
二、社会层面 |
第四章 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家庭教育层面 |
一、家长过度溺爱造成子女性格缺陷 |
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 |
三、祖辈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
四、不和谐的家庭环境 |
第二节 学校教育层面 |
一、对中职礼仪课程功能认识不准确的成因分析 |
二、中职礼仪课程内容不足的成因分析 |
三、中职礼仪课程具体实施陷入困境的成因分析 |
四、中职礼仪课程考核机制合理性缺失的成因分析 |
五、中职礼仪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社会教育层面 |
一、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中职生的日常生活 |
二、公众人物行为失范带来负面影响 |
三、浮躁的社会风气让学生沉迷物质享受 |
第五章 提升中职学生礼仪素养的对策 |
第一节 基于家庭教育的礼仪教育对策 |
一、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家长以身作则 |
二、讲究教育方法,科学实施家教 |
三、关注行为动态,及时沟通交流 |
第二节 基于学校教育的礼仪教育对策 |
一、基于课程教学方面的对策 |
二、基于非课程教学方面的对策 |
第三节 基于社会教育的礼仪教育对策 |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社会礼仪教育的有效实施 |
二、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宣传和普及礼仪文化 |
三、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
四、重视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中的礼仪教育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现状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中职学校礼仪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教师素养”及相关概念之辨析 |
1.2.2 “高等职业院校”概念的界定 |
1.2.3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及相关概念之辨析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角色及素养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家政策角度的相关观点 |
2.1.2 数学教育角度的相关研究 |
2.1.3 高职教育角度的相关研究 |
2.2 数学教师素养和职教教师素养的相关研究 |
2.2.1 数学教师素养的相关研究 |
2.2.2 职教教师素养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2.1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量表》编制的理论基础 |
3.2.2 建构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结构 |
3.2.3 分析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认识的差异 |
3.3 研究思路 |
3.3.1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 |
3.3.2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
3.3.3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认识的现状调查和差异比较 |
3.3.4 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 |
3.4 研究方法 |
第4章 理论建构 |
4.1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构建路径 |
4.1.1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应然性要求 |
4.1.2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实然性分析 |
4.1.3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因素构建 |
4.1.4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理论构建路径图 |
4.2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理论框架 |
第5章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结构 |
5.1 预研究 |
5.1.1 专家访谈 |
5.1.2 预试 |
5.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5.2.1 整体探索性因素分析 |
5.2.2 分层面因素分析 |
5.3 信度分析 |
5.4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4.1 初始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4.2 修正模型1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4.3 修正模型2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4.4 修正模型3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5 小结 |
5.5.1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
5.5.2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结构 |
5.5.3 修正前后量表之间的比较 |
第6章 高职院校不同群体数学教师的差异分析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过程 |
6.2.1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的总体状况 |
6.2.2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的差异分析 |
6.3 分析与讨论 |
6.4 研究结论 |
第7章 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对策建议 |
7.1 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前提性反思 |
7.1.1 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目标提出 |
7.1.2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现状分析 |
7.2 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途径 |
7.2.1 建立适合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素养提升的职后培训体系 |
7.2.2 设置针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素养提升需求的课程体系 |
7.2.3 组建专家和教师专业合作的学习共同体 |
7.2.4 形成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环境 |
7.2.5 实施针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师不同群体差异性的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
第8章 研究结论 |
8.1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结构 |
8.2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认识总体水平 |
8.3 高职院校不同群体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认识差异 |
8.4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初测/复测问卷 |
附录C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量表项目选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从单一走向多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下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功能多元化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化发展的研究 |
四、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
五、研究文献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主要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目的、问题与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五、技术路线 |
六、论文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表征及危害 |
第一节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人类学研究 |
一、案例:困境的主要表现 |
二、案例分析 |
三、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问卷调查研究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论 |
第三节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危害 |
一、基于学理的层面 |
二、基于实践的层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一节 经济社会转型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
一、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 |
二、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 |
第二节 人的发展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
一、基于人的生涯发展的需要 |
二、基于人的幸福生活的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多元化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
一、适应性的传统定义 |
二、本研究对适应性的界定 |
第二节 多元化发展的教育学基础 |
一、多元智能理论 |
二、大脑适应性发展的教育可能 |
三、时代背景下多元适应性的能力观 |
第三节 多元化发展的管理学基础 |
一、复杂性理论 |
二、自组织理论 |
三、组织变革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建构 |
一、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 |
二、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建构原则 |
三、多元化培养目标的主要类型 |
四、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建构路径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课程的建构 |
一、多元化课程的基本模型 |
二、多元化课程的开发路径 |
三、多元化课程的管理机制 |
第三节 中等职业学校个性化学习的设计 |
一、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情境 |
二、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支持 |
三、个性化学习的组织机制 |
四、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师资保障 |
一、教师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
二、教师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资源保障 |
一、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下资源建设的矛盾与问题 |
二、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下资源建设的机制与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 |
第一节 基于政府层面的改革行动——以浙江省为例 |
一、基本情况 |
二、核心特征 |
三、主要价值 |
四、提升空间 |
第二节 基于学校层面的改革行动——以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为例 |
一、基本情况 |
二、核心特征 |
三、主要价值 |
四、提升空间 |
第三节 基于专业层面的改革行动——以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为例 |
一、基本情况 |
二、核心特征 |
三、主要价值 |
四、提升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咨询问卷) |
附录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教师版)(预测问卷) |
附录三: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学生版)(预测问卷) |
附录四: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教师版)(正式问卷) |
附录五: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学生版)(正式问卷) |
附录六: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调研提纲 |
附录七: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教育改革调研邀请信(一) |
附录八: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教育改革调研邀请信(二)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中职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研究 ——以X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教育生态学 |
(三)隐性课程的可开发性 |
二、研究过程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资料的收集 |
(三)研究的效度和道德伦理问题 |
三、研究结果描述与分析 |
(一)研究结果描述 |
(二)研究结果的教育生态学分析 |
四、结论、讨论及建议 |
(一)结论 |
(二)讨论 |
(三)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隐性课程的职教功能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疫情下职业教育网络体育课堂隐性课程传播路径研究[J]. 张丽,谭璞璟. 中国地市报人, 2021(03)
- [2]中职学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张家口市职教中心为例[D]. 任洁.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王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4]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认知现状调查研究[D]. 吴雪.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瑞澳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D]. 张志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广州市中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以广州市HP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陈文静. 广州大学, 2019(01)
- [7]昆明市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为例[D]. 李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研究[D]. 张夏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9]从单一走向多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D]. 刘炜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中职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研究 ——以X中职学校为例[D]. 张龙. 西南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