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世纪新能源研发的建议

关于加强新世纪新能源研发的建议

一、新世纪加强新能源研究与开发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石晓宇[3](2020)在《国家身份视角下的俄罗斯能源外交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储量,形成了以“燃料-动力综合体”为支柱的传统经济结构,是当前全球主要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出口国。长期以来,俄罗斯积极运筹能源外交,借能源优势扩大政治影响,使能源外交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更加注重发挥能源杠杆的作用,近年来,俄罗斯能源外交频频发力,在地区和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立足建构主义国家身份视角,借助能源地缘政治学的相关理论,本文探究了俄罗斯能源外交的现状、动因、成效以及当前面临的制约因素。首先,在梳理俄罗斯能源外交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同时对俄罗斯能源战略进行文本分析,总结新世纪俄罗斯能源外交的特点,运用案例分析法分别举例探析俄罗斯与世界能源资源主体、能源过境主体、能源消费主体的外交实践。其次,从国家身份的视角剖析俄罗斯开展并不断加强能源外交的动因,搭建“国家身份-国家利益-国家行为”的分析框架,探讨身份、利益、行为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从团体身份、类属身份、角色身份和集体身份四重国家身份入手,探究俄罗斯的每一重国家身份是如何影响国家利益进而决定国家对外能源政策的。最后,对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实践成效进行评估并探讨其当前面临的制约因素。俄能源外交正式形成于苏联时期,叶利钦时期能源外交上升为国家政策。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体现出能源出口多元化的特点,具有协同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从国家身份视角分析,能源超级大国、帝国继承者、地区大国、欧亚国家四重国家身份分别对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产生影响,进而驱动俄罗斯不断加强能源外交。能源外交一方面是俄罗斯振兴经济的关键依托,另一方面是其提升国际地位、深化对外能源合作的有效手段,在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战略目标指导下,中俄能源合作成为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新亮点。尽管能源外交在推动俄罗斯经济增长和维护国家利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其长期稳定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俄罗斯能源外交不仅存在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还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和外部势力的掣肘,此外,页岩气革命的冲击也削弱了俄罗斯在世界能源体系中的结构性权力。

张焱[4](2020)在《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经济运行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能源的短缺是社会动荡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接连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组织(简称“欧佩克”)因不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中东政策,对西方国家采取石油禁运的措施,这导致了石油的价格从几美元一桶迅速提高到30多美元一桶。进而导致缺油国家的工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出现了因为石油短缺而导致经济衰退的现象。中国是少油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石油基本依靠国外进口,在石油主导权被中东以及西方国家掌控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犹如悬着一把利剑。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正是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煤炭是中国主要的消费能源,但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煤炭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矛盾问题,并将该问题定位为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之下,中国发展绿色能源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绿色能源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由九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研究框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首先对绿色能源和产业政策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然后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产业管制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其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一是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二是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研究综述;三是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四是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第三章:本章阐述了以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为代表的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梳理了中国近年来发布的所有与绿色能源产业相关的政策文本,然后从文本数量、颁发部门等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了统计,最后从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补贴政策三个方面对所有的政策进行了归类分析。第四章:本章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梳理。经过梳理与比较后发现,为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与研发激励等政策工具。最后阐述了国外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本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同时提出了促进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两个方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成长路径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本章首先在第五章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能源企业的成长路径,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本章通过“民众能源问题政策倾向调查”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除此之外,本章通过实证还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第八章: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先来测定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对二者之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然后加入城镇化、产业结构等因素通过构建ECM模型对我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做出进一步分析。第九章:本章首先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得出了五个结论。然后从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联系四个方面进行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的特征是宏观规划类文本过多,微观执行类文本过少;税收优惠政策数量过少。(2)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对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企业投资、研发支持与劳动力投入对企业效益呈正向的影响关系。通过企业经营类别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对太阳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风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企业融资对风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太阳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3)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4)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等因素对民众支付意愿的影响随着能源类型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性。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讲,女性支持的概率较高,而对于核能则男性支持概率更高;年龄对两种能源的影响作用一致,随着民众年龄的上升,民众支持绿色能源的概率是下降的;收入因素对于两种能源的影响结果也是一致的,随着收入的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支持概率都会上升;受教育程度与能源知识均对民众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受教育程度因素对核能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拥有环保意识会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而对于核能来说这一因素的影响并不显着。(5)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向右上倾斜的“N”字型,且没有拐点,表明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加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双向影响关系,即绿色能源的消费量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总量的扩大和发展质量的提升都会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在短期内影响力度较小,在长期内影响力度逐渐增大。本文创新点有三:(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在宏观、企业微观与民众个体微观三个层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2)数据开发的创新。本文中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个体微观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的途径来获得的,这具有独一无二性。在对数据进行整理之后,首先针对民众对绿色能源政策的态度倾向、民众对绿色能源的偏好等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形成了一个有关能源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其次,使用probit计量模型,对影响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3)对绿色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创新性论证。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对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绿色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可持续的。

宁宇[5](2020)在《新世纪中德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1世纪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中德两国积极部署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并积极开展和推动两国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在该产业的合作。两国在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为了分析中德两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的动因,以推动两国该产业的发展和互利共赢,本文依托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路径,以政府的作用为切入点,分析国家和市场两个要素间的互动,尤其是两国的政治目标和政治利益,如何推动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合作。同时,透过两国的政治需求和市场需要间的相互作用,为未来两国不断深化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本文梳理了国家与市场的互动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的逻辑,总结了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和合作形式,分析了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合作的动因。重点研究了政府的功能对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两国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文件,通过分析产业合作的实例,以及展开分析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与德国开展合作的案例,梳理和分析中德出于能源、环境、技术、经济、社会公平、政治承诺等政治目标和利益,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治基础,以及两国在技术、市场、资本等层面的市场互补性,并进一步归纳两国在该产业开展合作的动因。针对两国当前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的基础,本文在合作方向、机制、实践等层面,为两国深化合作提出了建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两国产业发展,加速实现政治目标。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立足于双边外交和经贸关系,然而以国内政治利益为出发点,研究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动因的文献较少。加之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合作在近十年蓬勃发展,本文一定程度上具备创新性、时效性,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邹日崧[6](2020)在《基于专利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石油装备产业是我国战略性基础产业,对国家能源工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伴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石油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逐渐成为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现阶段,随着产学研合作规模的扩大,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渐由单一线性合作转向多元网络化发展,但产学研合作网络功能不完善,合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制约。因此,结合石油装备产业具体情境,探索产学研合作网络的特征规律与功能效用,对丰富产学研合作网络研究以及助推石油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专利视角出发,首先在概念与理论上对产学研合作网络等基本概念做出界定、对社会网络等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并由此提出了包含网络关系与网络结构两方面的产学研合作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其次聚焦到石油装备产业,通过对该领域产学研合作专利的计量分析研究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特征,同时奠定本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紧接着,依据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结合UCINET网络分析工具,构建并分析了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地,利用上述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与结构分析结果设计研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使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而验证前期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并针对石油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供参考。研究发现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成果与规模在不断扩大,呈现小世界网络特征,自2013年起网络连通性逐渐向好,进入知识流通的加速期。但合作网络内部关系发展失衡,且网络密度持续下降,连接功能亟待完善;随着集聚程度与趋势的加深,网络表现出非同类混合特征,高节点度主体之间各自为战现象严重,不利于行业内部信息交流与协同创新发展。此外,就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来看,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关系周期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不显着;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节点规模对企业创新能力表现出正向影响,但存在时效限制,一般延长至产学研合作后的5年;而节点位置则始终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综合研究结论,建议一方面从优化产学研合作网络环境入手,另一方面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入手,全力推动我国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

王睦欣[7](2020)在《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正面临如何打造自己的制造业,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选择对2000年以后的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进行研究,可能是认识和解决中国制造业现阶段转型“怎么办”的有效途径之一。结果显示:第一,美国制造业经历了建国至南北战争前的起步阶段,南北战争至一战前的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地位确立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的在徘徊中螺旋发展阶段,并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战后黄金发展期阶段,正式确立世界第一制造业强国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制造业的影响与冲击,美国制造业发展陷入停滞,20世纪末有所恢复。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在全球价值链这一分工模式下,进一步向研发等价值链上游移动。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就业比重一直保持在稳定状态,但劳动生产率增速开始出现下滑。第二,针对美国制造业发展优势,本文通过对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生产成本和生产率的分析发现:(1)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投入份额变动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资本要素投入份额在制造业细分产业中普遍呈提高趋势,平均提高幅度为39.12%,仅有4个产业的资本要素投入份额出现下降。与之相比,劳动要素投入份额在13个产业中出现下降,平均降幅为15.83%,能源要素投入份额在所有产业均呈下降趋势,原材料投入份额在10个产业中呈下降趋势。(2)美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提高趋势的产业为美国主导性制造业。美国制造业资本要素生产率在全产业中普遍呈下降走势,只有初级金属和运输设备产业的资本要素生产率出现提高,与之相比,劳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要素生产率在制造业各细分产业中普遍呈提高趋势。第三,对美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出口增加值进行分解发现:(1)美国制造业主要通过中间品参与全球价值链,美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比重不断提高,制造业中蕴含的外国增加值比重在不断增加,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DVA)也有所提高,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指数持续提升,但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指数先增后降。(2)美国制造业无论是通过隐含在下游产业部门中的出口增加值中间品还是蕴含的上游产业部门增加值所占比例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其出口中返回并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RDV)所占比重却远高于其他国家,这表明美国制造业更多依靠本国产业链,其自身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有很大提升空间。(3)美国制造业前向产业关联程度要小于后向产业关联程度,在全球价值链中位于相对下游位置,但随着制造业“回流”,一些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所提升。第四,美国实施制造业回流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有“空心化”趋向,单位劳动成本有所降低以及逆全球化下的美国选举制度。为此,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工作机会的《美国创新战略》、《重振美国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伙伴(AMP)计划以及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主要通过吸引制造业回归和吸引外资对美投资、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以及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主要举措实现“重振美国制造业”。特朗普总统当选后,先后启动“制造业就业计划”,实施《税收减免与就业法案》,发布《确保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先地位的战略》,以保持美国制造业领先地位。第五,针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经济效应,本研究发现:(1)美国全产业就业总量提升,制造业就业总量下降,制造业就业已经开始呈现老龄化趋势;非耐用品各类就业岗位的增减变动与制造业总体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耐用品则表现出少许差异,美国耐用品产业就业增量超过非耐用品产业就业增量;美国制造业内部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服务性的生产环节不断分离到生产性服务业中,不会使外包的生产环节回归美国,也不会使分离到服务业中的环节再整合到制造业中,新提供的岗位不是目前失业工人的技能水平能够胜任的,重振制造业不能在短期解决失业问题。(2)美国制造业影响力在观测期间内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对美国全产业的推动并不稳定,且近期呈现下降趋势。美国制造业对第二产业(采矿业和公用事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力显着下降;对比2000年和2016年的需求项目发现,个人消费支出、住宅私人固定投资、非住宅私人固定投资、非住宅固定设备投资、货物和服务出口、州和地方对建筑物投资、州和地方消费支出、非住宅私人固定投资知识产权产品8个最终需求项目是美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3)制造业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农林牧渔类制成品、全部低技术制成品、中等技术产品中的自动化设备制成品和工程类制成品以及全部高技术制成品的贸易净额为负,且普遍呈扩大趋势;中等技术中的加工类制成品贸易净额持续为正,资源类制成品中的其他资源类制成品先期贸易净额为负而后转正;制造业进口贸易结构主体为中等技术制成品,且呈提高趋势。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主体为中等技术制成品,但呈下降趋势;(4)制造业吸引外资总量超过全产业均值,饮料烟草、木制品、家具、纺织、其他制造业、餐饮、造纸产业吸引外资的额度呈正向提高趋势;2008年后制造业吸引外资能力增强,其中烟草产业、木制品和家具产业吸引外资能力最强。最后,在归纳总结美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基础上,回答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处理中国的制造业发展问题。本研究针对中国应该怎么办的建议总体上有三个方面,分别为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地理区位优势、保持国际市场激发国内需求、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江勇[8](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程志华[9](2020)在《中国和加拿大能源合作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不仅是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而且与国际政治、外交博弈和国家安全密切关联,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中国和加拿大自1970年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拥有巨大的能源消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追求本国的能源安全,就必须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加拿大是一个能源禀赋丰富且人口较少的国家,能源生产量一直大于消费量,加拿大的能源出口是维系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拿大一直在追寻能源出口的市场。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加拿大的第一大出口国,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依赖非常严重。但是近些年来,随着能源技术的发展,美国页岩气革命的一步步推进,美国的能源进口量逐年减少,这给加拿大能源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也给中加两国的能源合作提供了机遇。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运用能源领域的相关理论对中加能源合作的路径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对世界能源形势以及中加能源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对中加能源目前合作的成效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在影响两国合作的因素,从而提出加强两国能源合作的路径。本文旨在帮助我国更好的保证本国的能源安全,确保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

刘天山[10](2020)在《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分析与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购买能力的普遍提高,私家汽车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交通工具。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了居住区停车难问题的出现,因此地下车库成了居住区设计中的标准配置。另一方面,城市化率的快速推进,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紧张,在耕地红线必须坚守的情况下,政府和开发商将目光聚焦到山地资源上,兴建了大量的山地居住区。而山地居住区也因其拥抱自然、回归生态的设计理念,受到了购房者的大力追捧。山地居住区建设和停车问题的结合,催生了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的问题。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受山地地形的限制,在规划布局、竖向设计、平面设计、采光通风设计、景观设计和消防疏散设计等方面,与一般平坦地居住区地下车库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前,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工程实践较多,理论研究的成果却不足,工程实践往往都是参照一般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来摸索设计的。因此,如何结合山地地形,有效利用高差变化带来的优势来设计地下车库,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改善地下车库的停车环境,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先从一般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展开,从法规和工程实践方面探讨了地下车库设计内容及手法,然后分析了山地地形给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地下车库设计带来的影响,并与一般居住地下车库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两方面的研究,对徐州市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展开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优势和劣势。最后,根据理论研究、对比分析研究和实例研究的结果,吸纳现有工程实践中的优点,并对现有工程实践中的不足进行优化,从而完成了对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策略的研究,以期为后来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该论文有图117幅,表18个,参考文献73篇。

二、新世纪加强新能源研究与开发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加强新能源研究与开发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国家身份视角下的俄罗斯能源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HHOTAЦИЯ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意义
        (三) 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概念阐释与理论分析
    一、能源外交相关概念阐释
        (一) 能源外交
        (二) 能源战略与对外能源政策
    二、国家身份理论
        (一) 国家身份的定义与分类
        (二) 国家身份与国家利益、国家行为的关系
第二章 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演进及其实践
    一、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形成与发展
        (一) 苏联时期: 能源外交正式形成
        (二) 叶利钦时期: 能源外交上升为国家政策
        (三) 新世纪以来: 能源外交战略与对外能源政策调整转型
    二、新世纪俄罗斯能源外交的特点
        (一) 俄罗斯能源外交注重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
        (二) 俄罗斯能源外交强调协同发展
        (三) 俄罗斯能源外交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
    三、俄罗斯能源外交实践
        (一) 俄罗斯与能源资源主体的能源外交实践
        (二) 俄罗斯与能源过境主体的能源外交实践
        (三) 俄罗斯与能源消费主体的能源外交实践
第三章 俄罗斯加强能源外交的动因分析
    一、从团体身份视角分析俄罗斯能源外交动因
        (一) 身份: 俄罗斯是能源超级大国
        (二) 利益: 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拥有巨大利益
        (三) 行为: 俄罗斯利用能源外交获取经济财富
    二、从类属身份视角分析俄罗斯能源外交动因
        (一) 身份: 俄罗斯是西方眼中的“帝国继承者”
        (二) 利益: 外界对俄“帝国继承者”的身份界定影响其国家利益
        (三) 行为: 俄罗斯通过能源外交寻求外界打压中的生存之道
    三、从角色身份视角分析俄罗斯能源外交动因
        (一) 身份: 俄罗斯相较苏联衰落为“地区大国”
        (二) 利益: 俄罗斯实现国家复兴倚重重振经济
        (三) 行为: 俄罗斯依靠能源外交实现经济复兴与国家自主
    四、从集体身份视角分析俄罗斯能源外交动因
        (一) 身份: 俄罗斯是具有“双头鹰”特征的欧亚国家
        (二) 利益: 欧亚国家身份使俄罗斯拥有巨大地缘政治利益
        (三) 行为: 俄罗斯借助能源外交维护集体自尊
第四章 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成效与制约因素
    一、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成效
        (一) 能源外交成为俄罗斯振兴经济的重要依托
        (二) 能源外交提升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
        (三) 能源外交推动中俄能源合作持续深化
    二、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制约因素
        (一) 俄罗斯能源外交存在结构性制约因素
        (二) 俄罗斯能源外交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和外部势力干涉
        (三) 页岩气革命对俄罗斯能源外交产生冲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能源
        2.1.2 产业政策
        2.1.3 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市场失灵理论
        2.2.3 产业组织理论
        2.2.4 产业规制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3.1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2.3.2 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3.3 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
        2.3.4 绿色能源消费与宏观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3.1.1 中国水能发电产业
        3.1.2 中国核电产业
        3.1.3 中国风电产业
        3.1.4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
    3.2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梳理
    3.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分析
        3.3.1 财政政策
        3.3.2 税收优惠政策
        3.3.3 电价补贴政策
    3.4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借鉴
    4.1 美国
        4.1.1 美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4.1.2 美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4.2 日本
        4.2.1 日本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4.2.2 日本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4.3 德国
        4.3.1 德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4.3.2 德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4.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4.4.1 加强立法工作
        4.4.2 重点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4.4.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4.4.4 有效的财政补贴政策
    4.5 本章小结
5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动力机制与路径
    5.1 相关概念
        5.1.1 动力机制
        5.1.2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5.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分析
        5.2.1 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
        5.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5.3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
        5.3.1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内部动力
        5.3.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外部动力
    5.4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5.4.1 政府政策的传递过程
        5.4.2 政府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5.4.3 市场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5.4.4 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协调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企业层面
    6.1 绿色能源企业成长分析框架
    6.2 模型与数据
        6.2.1 面板数据模型
        6.2.2 变量定义
        6.2.3 数据来源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实证结果
        6.3.2 结果分析
        6.3.3 基于实证结果的评价
    6.4 异质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民众层面
    7.1 相关研究回顾
        7.1.1 国外研究
        7.1.2 国内研究
    7.2 调查问卷设计、内容及框架
    7.3 调查问卷基本问题数据整理与分析
    7.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7.4.1 基本情况
        7.4.2 调查问题
    7.5 中国民众对可再生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7.5.1 理论基础和假说
        7.5.2 数据及变量描述
        7.5.3 中国民众绿色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预测
    8.1 理论基础
        8.1.1 经济增长理论
        8.1.2 增长极限理论
        8.1.3 峰值理论
        8.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8.2 文献研究
    8.3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曲线的测定
        8.3.1 指标的选取
        8.3.2 模型的选择
        8.3.3 实证分析
        8.3.4 研究结论
    8.4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等多因素长期均衡分析
        8.4.1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8.4.2 模型分析
        8.4.3 研究结论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
        9.2.2 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
        9.2.3 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
        9.2.4 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新世纪中德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标和方法
    五、研究思路和结构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中的国家与市场
    第一节 理解“国家”和国家利益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合作背后的政治利益
        一、能源安全
        二、环境目标
        三、产业技术与经济发展
        四、社会公平和就业
    第三节 国家与市场的相互作用
        一、宏观战略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二、财政补贴政策
        三、税收政策
第二章 国家和市场互动下的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第一节 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二、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国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治基础
        一、能源安全
        二、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三、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发展
    第三节 国家和市场互动下的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因
        一、落实欧盟的减排要求
        二、政治承诺
    第四节 中德新能源汽车行业内部行为体分析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要行为体
        二、德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要行为体
第三章 国家与市场互动下的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
    第一节 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的基础
        一、中国
        二、德国
        三、延续传统汽车领域的合作基础
    第二节 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合作形式
        一、中德经贸、投资和技术合作概况
        二、中德政府间合作
        三、企业间和科研机构间合作
    第三节 案例分析:宁德时代与德国的合作项目
        一、政府政策助力宁德时代的发展
        二、市场因素推动中德合作
        三、政治利益推动中德合作
    第四节 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的未来
结论
参考文献

(6)基于专利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1.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1.2.2 产学研合作网络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结构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理论与研究假设
    2.1 概念界定
        2.1.1 石油装备产业
        2.1.2 产学研合作网络
        2.1.3 专利合作
    2.2 理论基础
        2.2.1 三螺旋理论
        2.2.2 协同学理论
        2.2.3 模块化理论
        2.2.4 社会网络理论
    2.3 产学研合作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
        2.3.1 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假设
        2.3.2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假设
        2.3.3 产学研合作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
第3章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分析
    3.1 产学研合作网络运行机理及分析数据来源
        3.1.1 产学研合作网络运行机理
        3.1.2 分析数据来源
    3.2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主体关系特征
        3.2.1 主体关系分布
        3.2.2 主体关系演化
    3.3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合作关系特征
        3.3.1 合作关系周期
        3.3.2 合作关系强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分析
    4.1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分析基础
        4.1.1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内涵
        4.1.2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复杂性
        4.1.3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分析架构
    4.2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测度指标与模型构建
        4.2.1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测度指标
        4.2.2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4.3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
        4.3.1 整体网络结构
        4.3.2 网络集聚性
        4.3.3 个体网络属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学研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取与度量
        5.1.1 自变量选取与度量
        5.1.2 因变量选取与度量
        5.1.3 控制变量选取与度量
    5.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 实证模型构建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t+1期回归分析结果
        5.4.2 t+2期回归分析结果
        5.4.3 t+3期回归分析结果
    5.5 实证结果总结与讨论
        5.5.1 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总结与讨论
        5.5.2 自变量回归结果总结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关于优化石油装备产业创新网络环境方面的建议
        6.2.2 关于提升石油装备产业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建议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之处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1.1.1 选题意义
        1.1.2 选题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发展优势评价研究
        1.2.2 产业发展的动因研究
        1.2.3 产业发展的效应研究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本研究的创新
        1.5.2 本研究的不足
第2章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2.1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
        2.1.1 产业集群的定义
        2.1.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2.1.3 工业区位理论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2 传统经典国际竞争力理论
        2.2.3 波特关于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
    2.3 全球价值链理论
        2.3.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
        2.3.2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模式
        2.3.3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2.3.4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
    2.4 马克思生产劳动观视阈下的产业结构发展理论
        2.4.1 传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逻辑困境
        2.4.2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增长效应的分析
第3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1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3.1.1 美国制造业起步阶段(建国至南北战争前)
        3.1.2 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地位确立(南北战争至一战前)
        3.1.3 在徘徊中螺旋发展(一战至二战)
        3.1.4 战后黄金发展期(二战后到20 世纪70 年代)
        3.1.5 制造业的停滞与恢复(20 世纪70 年代至20 世纪末)
    3.2 美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3.2.1 制造业产出及产业部门结构变化
        3.2.2 美国制造业就业情况
        3.2.3 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第4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优势分析
    4.1 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竞争力
        4.1.1 资本要素
        4.1.2 劳动要素
        4.1.3 能源要素
        4.1.4 原材料要素
    4.2 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生产率竞争力
        4.2.1 全要素生产率
        4.2.2 资本要素生产率
        4.2.3 劳动要素生产率
        4.2.4 能源要素生产率
        4.2.5 原材料要素生产率
第5章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
    5.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一国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
    5.2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分析
        5.2.1 美国制造业总体出口情况
        5.2.2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
    5.3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析
        5.3.1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方法
        5.3.2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
        5.3.3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
    5.4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5.4.1 全球价值链长度
        5.4.2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
第6章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及其着力点分析
    6.1 美国制造业回流相关背景及原因分析
        6.1.1 制造业发展呈现‘空心化’趋势
        6.1.2 制造业就业压力持续增加
        6.1.3 逆全球化下的美国选举制度
    6.2 奥巴马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及着力点
        6.2.1 奥巴马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
        6.2.2 奥巴马政府“重振美国制造业”战略的主要举措与特征分析
    6.3 特朗普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及着力点
        6.3.1 特朗普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
        6.3.2 特朗普政府“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的路径调整
第7章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对制造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7.1 制造业回流战略就业效应
        7.1.1 制造业就业总量呈下降趋势
        7.1.2 耐用品制造业就业超非耐用品
        7.1.3 制造业就业老龄化加剧
    7.2 制造业回流战略产业效应
        7.2.1 制造业影响力在波动中下降
        7.2.2 制造业生产诱发效应加速提升
    7.3 制造业回流战略国际贸易效应
        7.3.1 制造业贸易赤字持续扩大
        7.3.2 中等技术制成品为进口贸易主体且呈提高趋势
        7.3.3 中等技术制成品为出口贸易结构主体且呈下降趋势
    7.4 制造业回流战略国际直接投资效应
        7.4.1 制造业吸引外资总量超过全产业均值
        7.4.2 外资进入高技术产业呈加速趋势
第8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分析结论与中国的应对方略
    8.1 本研究主要结论
    8.2 我国的应对方略
        8.2.1 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地理区位优势
        8.2.2 保持国际市场,激发国内需求
        8.2.3 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科学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政策研究
        2.1.1 产业政策内涵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2.1 主要研究视角
        2.2.2 主要研究方法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4 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系统理论
        3.1.1 系统内涵
        3.1.2 系统基本特征
        3.1.3 系统基本规律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3.3 公共政策理论
        3.3.1 外部性理论
        3.3.2 公共产品理论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3.4.3 理论框架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1 总体结构
        5.1.1 模型结构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5.2 子系统的构建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5.3.2 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6.1.2 政策工具分析
        6.1.3 政策强度分析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6.3.1 美国地热政策
        6.3.2 冰岛地热政策
        6.3.3 日本地热政策
        6.3.4 经验与启示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6.4.1 政策工具设计
        6.4.2 政策强度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9)中国和加拿大能源合作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不足
    四、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1章 相互依存与国际能源合作机制论
    1.1 理论渊源:经济相互依存理论
    1.2 定义与内容
    1.3 相互依存与国际机制
第2章 中加能源合作背景介绍
    2.1 世界能源储量概况
        2.1.1 石油储量
        2.1.2 天然气储量
        2.1.3 煤炭储量
    2.2 世界能源供需态势
        2.2.1 非常规能源的崛起使世界能源供给格局发生变化
        2.2.2 能源需求增长使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能源需求中心
    2.3 中加能源安全形势
        2.3.1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
        2.3.2 加拿大能源安全形势
第3章 中加能源合作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
    3.1 中加能源合作的成效
        3.1.1 政府层面
        3.1.2 企业层面
        3.1.3 其他层面
    3.2 中加能源合作的特点
        3.2.1 中加能源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全面化
        3.2.2 中加能源合作中,企业多边合作优势明显
        3.2.3 两国能源合作政企共同推进
    3.3 中加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3.3.1 政府层面
        3.3.2 企业层面
        3.3.3 其他层面
第4章 中加能源合作不平衡性的原因分析
    4.1 国内因素
        4.1.1 加拿大
        4.1.2 中国
    4.2 地缘因素
    4.3 国际形势
第5章 中加能源合作的路径优化
    5.1 以国家关系促进油气合作
    5.2 深化能源合作领域
    5.3 扩大能源合作范围
    5.4 鼓励合作主体多元化
    5.5 完善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
    5.6 加快培养国际化专业化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分析与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评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一般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研究
    2.1 地下车库分类
    2.2 一般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内容及原则
    2.3 本章小结
3 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特异性分析
    3.1 山地地形特征
    3.2 山地地形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影响
    3.3 山地地形对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徐州市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调研与分析
    4.1 调研概述
    4.2 国基城邦
    4.3 南湖尚苑
    4.4 开元蓝庭
    4.5 绿地湖语墅·尊樾
    4.6 陶瓷厂危房改造小区
    4.7 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策略研究
    5.1 场地竖向分区设计
    5.2 地下车库剖面形态设计
    5.3 地下车库接地形态设计
    5.4 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
    5.5 地下车库平面优化设计
    5.6 地下车库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5.7 地下车库自然采光通风设计
    5.8 地下车库景观设计
    5.9 地下车库消防疏散设计
    5.10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新世纪加强新能源研究与开发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国家身份视角下的俄罗斯能源外交研究[D]. 石晓宇. 山东大学, 2020(02)
  • [4]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D]. 张焱.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5]新世纪中德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研究[D]. 宁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基于专利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影响效应研究[D]. 邹日崧.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7]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D]. 王睦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中国和加拿大能源合作的路径研究[D]. 程志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分析与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刘天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关于加强新世纪新能源研发的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